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8:19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1

1.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6]。教师根据护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健康教育案例。所设计的案例要简单,贴近生活且易于理解。例如设计与护生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健康教育主题“:大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等,并对案例加以讨论,让护生从中学习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1.2小组讨论将护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确立小组健康教育主题,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设计健康教育方案过程中,教师积极鼓励护生用已学专业知识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健康教育图谱和健康教育电子调查问卷,并输入计算机系统。要求所设计的健康教育方案以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或视频呈现。

1.3校内实践我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等10大门类,在校师生达2万多人。这样的校园环境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大学社区实践基地。在实践活动中,护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深入校园社区,以在校师生为健康教育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指导护生收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系统,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和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校园社区人群中进行主题健康教育,并针对健康教育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个体化指导与讨论。

2护理核心能力培养

2.1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反思性思维能力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7]。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护生应用已学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文献,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围绕确定的健康教育主题梳理并形成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设计健康教育方案。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和资料查阅,在保证健康知识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普及性,最终确定方案。此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并通过实践反思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2.2创新能力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健康知识获取的需求[8]。在教学中,教师引导护生利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寻求与物联网工程等学院学生的合作,创新性地设计健康教育计算机路径。该技术可实现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体格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其潜在的和现存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健康教育方案设计过程中(主题主要涵盖生活、饮食、锻炼、常用药物的健康指导等),应用设计学的理念,将复杂专业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片或视频,使受教育者轻松掌握健康知识要点。此过程不仅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补充;同时培养了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感受到交叉学科所带来的更宽广的发展领域。

2.3人际交流与管理协作能力护生根据健康信息分析结果,结合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方案,分小组进入校园社区,实施健康教育。为完成健康教育任务,护生首先要发场团队精神,精诚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同时护生会面临不同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的服务对象,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和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指导的过程中,护生了解了如何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的人群进行有效沟通,以取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护生需要思考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健康教育对象理解和接受健康信息。通过课堂外的校园社区实践活动,护生掌握了人际交流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2.4终身学习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技术和学科领域,引领护生进行文献查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护生设计健康教育方案时,还学习了护理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如图案设计、计算机技术。在实施健康教育方案时,意识到人际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再回到小组和课堂进行回顾,以理论—实践—讨论—反思的模式循环,增强了护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交叉学科的实效性,培养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3小结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2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案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从少年走向青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产生种种矛盾,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他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学包含了大量内隐性的知识和社会技能,采用传统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活动训练、自我探索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采用多媒体方式呈现的案例,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再现的真实情景,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促使学生掌握内隐的心理调节知识,形成健康的人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但是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总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二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我们根据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案例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对总结了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多媒体案例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与制作

选择一个好的多媒体案例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在选择心理多媒体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够反应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

2.真实性。案例应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多媒体案例在人物背景、性格特点、事情的前因后果上都应加以完整介绍。

3.时效性。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职生所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中职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找到符合标准的多媒体案例并不容易,教师可以考虑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拍摄相应的情景剧。情景剧取材于中职生中职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拍摄。

以“人际交往”一课为例,我们根据沟通的理论,按照表达、倾听、礼节、心灵四个部分,拍摄了四个人际交往小故事,每个故事均以aB剧的方式呈现。aB剧是指多分枝的故事,有a、B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在本研究中则是由于其中的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沟通结果,其中一种为错误的沟通方式,会导致误会、矛盾和冲突,另一种则是正确的沟通方式,沟通的结果是互相理解、顺利解决问题。

除了aB剧情之外,还加入了专家分析,动画演示等材料。采取主持人、专家访谈的形式,让专家点明a剧和B剧中沟通之所以出现差异的原因,解释其中所涉及的沟通原理和技巧。当专家解释时,辅助以动画、情节重现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每个小故事的最后,设立了一个问题环节,即给出一个虚拟的沟通情景,要求学生选择在该情节中会怎样采取行动。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以便对本段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并且能够真正达到训练沟通技巧的目的。

(二)多媒体案例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的使用

我们在北京某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a、B两个班在一节课内都学习案例1和案例2,分别以文本和视频形式呈现。其中a班先学文本案例1,再学视频案例2;B班先学多媒体案例1,再学文本案例2。每个案例看完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之后,教师均根据案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上课的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课程结束以后,让学生根据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在5点量表上打分。

结果表明,对于先学习文本案例,再学习多媒体案例的a班,在兴趣量表上,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与文本案例的兴趣差异边缘显著(p=0.06),对多媒体案例的兴趣大于文本案例。课堂观察也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案例部分的教学更投入,全班出现多次笑声,分组讨论时也更加积极,在全班讨论时有8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平均回答时间为20秒。对文本案例的注意力则较为分散,在全班讨论时有6名学生主动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6秒。值得注意的是,观看多媒体案例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涉及自己的感受较多,而观看文本案例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多围绕案例本身来进行。a班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案例比文本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更高。

对于先学习多媒体案例,再学习文本案例的B班,在兴趣的得分上,两种形式的案例差异不显著(p=0.55)。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多媒体案例时的注意力并不投入,有部分学生开小差,课堂较为嘈杂。分组讨论时,有3名学生举手,平均回答时间为15秒。在观看文本案例时,学生们分神的状态依然较严重,但课堂较为安静。分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在2分钟之后很多组就停止了讨论。全班讨论时,只有1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课后对aB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两个班的学生都认为,多媒体案例形象生动,容易理解,文本则较为枯燥,容易走神。但B班对本课的评价低于a班,认为这个课程的用处不大。以往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主张首先利用多媒体案例的真实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但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多媒体案例并不适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呈现。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本片采用的情景剧案例他课堂常用的“纪录片”式案例不同,由于与真实生活情景非常接近,其中所含的人际沟通知识也是内隐性的,并没有将主题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观看中注意的焦点不够集中,在后面的讨论也只能限于肤浅的表面理解,导致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深度。

其次,由于学生长期接受“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开展的方式已经有了预期,一般的课堂开始时,学生是从下课时的“松”进入上课时“紧”的状态,随着课堂内容的开展,教师会适当地让学生再“松”,然后再次“紧”。但是在B班,教师一开始向学生呈现视频,让学生直接进入“松”的状态,打破了学生已经习惯的课堂教学节奏,学生来不及调节自身的状态,导致对多媒体案例注意不足,对随后讨论的兴趣也不高。对于后面的文本案例,学生觉得更加枯燥,出现了完全不在状态的情况。相反,对于a班来说,文本案例的呈现方式与平时较为接近,提供了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后面的多媒体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授课形式、师生互动上也有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总是强调体验式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常用游戏、训练,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但是传统课堂以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主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对课堂的呈现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猛然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心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往往不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但如果是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就能够非常积极。两者的差别正是由于学生对“正式课堂”和“课外课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必须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一定的过渡环节,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活动、讨论的参与程度。

二、基于多媒体案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多媒体案例为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但要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优势,还需要适当的教学方式和精心的教学设计。Dooley&Skinner(1977)指出,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不是进行通常宣讲式的教学,而是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讨论,即教师只批评与提问,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进行教学时,要采用以案例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师生交互为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熟悉有关视频片段,包括情景剧、专家讲解,以及相关的沟通理论和技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类的多媒体案例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一般来说,一段视频在3-5分钟左右,学生讨论时间在15-20分钟,教师总结时间大致在5分钟作用较为合适。

教师还需要设定课程相关的认知、情感、技能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基本原理。学生在上课前要对本课的目标有了解,知道本课的内容,最好在课下有过相关的观察和思考。

(二)知识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教给学生关于身心发展的常识、关于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案例学习中学会的技能广泛迁移到其它环境。在教学开始时,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这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讲授、让学生进入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思考状态,以便学生能在后面的案例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案例呈现

在呈现多媒体案例之前,向学生简单介绍多媒体案例,并让学生观察并体验案例中的人物所遭遇的情景和冲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场景进行分析和反思,形成对该问题的看法。

(四)案例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是多媒体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完心理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根据多媒体案例,结合本课的内容给出几个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讨论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开阔思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再次重复播放多媒体案例材料。学生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案例时,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未能抓住案例的重点。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形成了对问题新的看法,这时再次观看案例,学生能根据讨论所形成的想法更仔细地观察多媒体案例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只播放多媒体案例中普遍被忽略的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去体会、思考。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3

一、心理视频案例的选择

为了有效实现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价值,教师必须对之慎重选择。

1.视频案例的选择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所选取的视频案例,既要满足播放的软硬件支持、清晰度等要求,又要达到心理案例的常规标准。为此,选择视频案例因遵循以下原则:(1)典型性,即所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能反映心理事件与所适用的心理原理的对应关系。(2)真实性,即所选的案例必须真实,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在制作视频案例时,应对当事人的姓名、年龄、面貌等做适当处理,以便保护当事人的隐私。(3)问题性,即案例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包含需要解决的问题。(4)时效性,指选择的案例能够反映时代特色,是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2.心理视频案例的选择

(1)利用已有的视频材料。教师可以从公开发行的电影电视、网络节目中挑选合适的案例材料,这些视频几乎都是基于真实的案例制成的,具有现实性、客观性。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是一档现场个案访谈栏目,讨论了许多关于亲子关系、青春期困惑、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当事人的自我陈述,有讨论,有专家的分析和点评,是非常合适的视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使用。

(2)用情景剧的方式自制案例。心理辅导的文本案例较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组织学生编写脚本,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小品或小话剧为主,通过情景重现和角色模拟将这一案例中的心理问题或者冲突场景呈现出来。现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设备在生活中日渐普及,视频制作、编辑软件越来越“傻瓜”,教师和学生们的多媒体制作技能也越来越高,这些软硬条件的具备为师生自导、自演、自拍、自制心理视频案例提供了方便。

二、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实施

视频案例的运用分三个阶段进行: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延伸。

(1)课前准备。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上述原则选好视频案例。每个学生也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第一,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作全面而重点的预习;第二,针对预习内容思考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些心理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本人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些现实问题应如何运用这些心理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

(2)课堂操作。视频案例可以用于导入或讲授新课,甚至是课后拓展延伸。无论是哪种教学设计的运用,教师都要就本视频案例的内容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进行师生互动。互动的内容主要是:第一,对案例有何看法?第二,视频中的主持人或嘉宾或当事人是如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三,从视频播放中能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互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从实践来看,笔者主要采用如下形式:第一,“沙龙型”,围绕案例的主题展开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弄清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最后总结应如何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案例难题的规律性知识;第二,“记者招待会”型,由学生当“记者”向教师发问,再由教师解答,通过一问一答使学生了解案例的精神实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法庭辩论”型,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由教师或者一部分学生当“专家”,通过双方辩论,把双方所持的观点暴露出来,教师作好记录,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评判,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第四,“演讲”型,由学生登台演讲,阐述自己所持的观点及其理由,其他同学加以评判,通过比较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用几分钟时间作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总之,教师的总结与评述主要是看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合理,分析方法是否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3)课后延伸。有些学生对播放过的视频案例饶有兴趣或仍不甚明了,这就有必要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电子邮件、电话,或者约定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既可以师生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只要学生有兴趣交流下去,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创造条件,直至弄明白并有收获为止。也可以通过作业、写小论文等形式,对案例讨论的意见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4

--学校年度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及工作展望

学生的身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育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我校作为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健康与卫生工作,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2021学年度以来,我校抓实基础工作,创新工作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2020-2021年度工作总结:

一、健全领导班子,规范工作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及卫生管理工作,成立了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认真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学年初,专门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学校中层干部会议,研究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搞好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保证。同时成立有中层管理干部及班主任、专业心理教师、学校法制副校长为成员的心理健康疏导小组,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列入学校常态化工作范畴。

二、落实学科教育,抓牢课堂阵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的必修课,教导处在学期开学初切实安排好体育与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落实好课时,要求每位教师按照教学管理常规的要求,制定好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做到教案中课时课题教育目的明确,充分保证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和效率。定期对健康教育教师的常规教学资料进行检查,并纳入教师教学考核。

三、抓实常规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健康意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月及特定节日做好宣传教育。结合爱眼日、禁毒宣传、艾滋病日通过宣传单、展板、广播讲话、视频、黑板报等做好宣传教育,还组织参加区爱眼护眼LoGo及海报比赛获得优良成绩。

(二)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以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崇尚文明、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

完善制度,提高站位,确保保障。结合市区主管部门要求认真落实疫情背景下的爱国卫生运动。

1.以班级、宿舍为单位进行量化考核,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以“校园美化行动”“卫生间值周行动”“食堂志愿周”促使学生根除卫生死角,洁净学习、生活环境;

2.学校统一配备饮水机,严格控制学生喝生水、杜绝零食进校园,严禁学生乱吐、乱扔行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3.成立校园自卫队督查学校吸烟、酗酒等行为,并配套相应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拟定学校晨午检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

(三)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校认真落实国家“阳光体育”活动政策要求,在学生中推广校园自编操、社团体艺活动、职教活动体验周、跳绳比赛等,以赛促训,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大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家校协作加强健康促进工作。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从单一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向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转变,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成为身体健康、行为文明、思想丰富、性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四、秉承“防重于治”,开展保健活动

(一)创新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学校坚持每天两次集中眼保健操活动,学生会干部负责检查督促并计入班级考核中。在教室内张贴视力缓解图及视力监测表,全校性开展近视防治知识教育,每学年每生做好4次近视防控监测,每班点对点与家长沟通学生视力情况及监督视力异常学生复查工作。大力开展校园手机管理工作,对电子产品进行时间及空间上的管控。

(二)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防重于治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为了学生的健康状况,我校认真落实学生常规体检工作,与区内指定医院主动沟通,紧密协作,做好学生的健康情况汇总及及时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三)后勤保障为健康教育护航。配齐规范健康设施设备,从坐的桌凳到照明设施,从环境到饮食卫生,一切为学生着想,人为损坏,照价赔偿,自然损坏及时维修,保证课桌凳、日光灯、黑板常年完好。

五、注重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理

(一)创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机制

一级:建设标准心理健康中心;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创立校园文化普及方式);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程序。

二级:完善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家庭教育工作,创立社区心理服务制度。

三级:完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学生、老师、社区、公安等职能部门)。

(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

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作,整理高一新生全部问卷资料,登记学生信息。通过学生访谈、与班主任电话沟通、心理委员约谈等各种形式,不断克服困难,层层推进筛查后学生心理状况的追踪跟进工作。(本人——心理委员——班主任)

(三)心理辅导及讲座

1.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班主任培训;

2.开展学生班级重点学生访谈工作,建立: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中心——学发中心的心理危机现象上报程序;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利用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对心理委员和班长的强化培训;

4.编写学生心理危机家长阅读材料;

5.定期跟进重点学生情况,并及时上报学校并与家长取得沟通联系;

2021-2022年度工作展望:

一、2021-2022年度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预防知识,创造有利于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不断反思,查漏补缺。

二、反思、精进,工作方向及重心

1.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作用。通过领导小组建立与上级单位及社区专业人员的长期联动,提升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

2.制订相应计划组织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加强全体教育者健康教育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校园环境。为健康教育投入更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

3.以防微杜渐思维,持续开展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的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各级各类的疫情防控要求,确保配齐配全疫情防控人员及物资。

4.持续抓牢抓实健康教育常规工作。

5.结合五项管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5.继续做实做好近视防控及学生体质监测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路径,利用特定节日、场景持续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7.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力度,结合线下培训及线上学习提升教育团队健康教育专业度。

8.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大考核力度。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5

在中职学校,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偏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厌学与学习压力较大并存;(2)交往困惑增多;(3)任性、偏激、冷漠、孤独,以至于很多时候情绪调控不当,做出让人“想”不明白的事情;(4)自私、嫉妒,以至于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缺乏韧劲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5)自卑心理严重,以至于严重缺失健康成长与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与矛盾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就业状况与学初预期心理差距较大等,使学生无所适从,形成心理压力。

2.学校原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缓解较慢,甚至停滞不前。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是习惯缺失、方法缺失、成绩较差,大多数人是在轻视、埋怨、斥责声中过来的,加之中考残酷竞争的失利、失败,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而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弊端,以及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点、教育教学方法失当,致使学生没能在中职学校这一新环境中重树信心,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诸如偏激、人际关系敏感、失望、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尤为普遍。

3.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自身行为不够检点、家庭结构的破碎与重组、父母不和等等,致使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持久,缺少温暖与爱,使学生性格出现扭曲现象。而且,家庭条件的好与坏、宠爱与粗暴,均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4.学生自身原因。由于自身行为失当、自控能力较弱,加之学习习惯缺失、方法缺失,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进而不断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1.以关心关爱为前提,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可以说,中职生大多是在批评声、埋怨声、指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习惯受批评、受斥责,使其慢慢地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很难发现自身有什么长处与优点,使自卑心理逐步产生并“扎根”,致使严重缺乏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很难抓住接受中职教育初期环境转变的机遇,心理需求中自尊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逐步产生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而关心关爱、发掘其闪光点与点滴进步是助其解除自卑心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竞赛等活动,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身阳光、健康一面的机会,从而培树其在其他方面向上、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2.注重关怀、鼓励,抓好批评教育这一环节,助其逐步消除戒备、逆反心理。中职学生大多成绩较差,使其无论如何也是经常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批评,甚至人格侮辱,即使有进步、做好事,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和表扬,受表扬成为自身遥不可及的奢望。日积月累,学生对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产生猜疑、不信任的态度,其心理经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你说东、我偏西”的逆反心理逐步产生、越来越严重。虽说戒备、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孩子思想活跃、自主自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绝非健康心理状态。在此,我们十分注重充分运用关怀、鼓励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即使批评教育,也是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与途径,力求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备、逆反心理,进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与实效。

3.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增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成长记录、考核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心理辅导记录、体检表等。完善、客观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吸纳学生的参与、评价,一方面强化其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励的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强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自尊的呼唤与激发,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正面激励、“闪光点”扩充与裂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其进取的信心与动力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重视教育结果的评价,更注重教育过程的导向功能、强化功能、激励功能与调节功能。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6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46-01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剧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这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高中生学业受挫导致的情绪低落、抑郁、自卑问题比较常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从而对那些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教育行为。心理素质作为教育内容,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学习生活主要在课堂。因此,高中学校除了使校园布置人性化外,还需着重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1)开展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成绩低下,情绪低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缺少掌握该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上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在课堂中,学校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兴趣引导学习。(3)利用教材人格教化的作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中学教材里面蕴涵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例如,在数、理、化学科中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从公式定理中引申到正确观念的树立、良好品格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3.整合显性与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显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共同构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要注重突出显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军训和运动会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要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乃至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如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目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使学生的合作变得心灵默契,学生的交流成为心灵的对话,学会体贴、理解和沟通。在学校举行的有关艺术类的活动中,高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在学校举行的科技活动中,高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人人悟出"我能行",在模仿中创意,在传承中创新,大家都来露一手。通过活动消除畏难心理、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

4.拓展沟通渠道,实施有效教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首先,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各方面的,班主任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有计划的各种班级集体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交流,效果是显著的。班主任通过学生的周记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渠道。其次,家长对子女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家长会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的责任。再次,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加强生活体验。当下,我们不难看到现在的学生一方面自主意识明显,自我观念强烈,处理问题时,自以为是的倾向比较严重;另一方面自我反思能力薄弱、责任心欠缺,发生问题时,多逃避或推卸责任。这是因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刺激都会有一种潜在的综合性判断与选择,总会在很具体的意义上直观他的世界或创造他的世界。有研究指出,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反思能力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如果没有某种有冲突的环境作对比,认识上的反思就很难出现,学习与生活的隔离状态就得不到消除,以至许多事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真实的概念,导致了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怪异与叛逆,甚至与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认识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构建一个人的自我教育内环境,无论就人的生存方式,还是就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协调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福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7

关键词:心理档案;终身制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够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动态、提升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在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等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教育价值[1](姚本先,2010年)。但在现今的心理档案工作中,其时效性和动态性做得不够,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按自己的套路建立及管理心理档案,内容往往只具有阶段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从客观现实条件来看,也是可行的。

一、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1.个人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与学籍档案功能相似,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生和老师都能通过档案直接、快速地了解到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够提供连续性的保证,可以真实、客观地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时反映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看待问题的片面性采取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以促进个体心理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并且,针对有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终身制的心理档案也能反映出其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进程及效果[1](姚本先,2010年),学生不会因为升学、转学等原因耽误心理矫治;当学生此后出现类似心理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档案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史探寻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过去采用的咨询与辅导方法无效而引起的,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

2.学校方面。

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用于新一轮档案建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学校都是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主要资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期间除对个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等辅导增加了档案内容,大部分学生的档案都很难进行更新,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心理的动态发展情况。而当学生升学后,新学校又要通过相似的程序进行档案建立工作,很大程度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终身制的档案不会因为学生的升学而中断,档案的更新只需要根据新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情况对原有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即可,提高了档案工作的针对性。由此可见,不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学校角度,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较现在主流的各个学校单独建立的心理档案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能够连续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又能为学校节约档案成本,一举多得,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实施还面临多种困难,然而笔者还是从以下一些方面看到了它能够得以实施的希望。

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例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梁芹生,2004)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实现及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也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终身制的心理档案相较于单一阶段性的档案,还能保证心理发展的动态性,能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并且,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纳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价范畴[3](廖全明,2008)。这些文件的出台都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目前各大中小学都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课、心理咨询等已不再是大学教育的专属,它们逐步在中小学得以推广和实施。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配置了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建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工作室,有的学校还出版了心理学的校本教材、创办了心理团体活动社团、开展亲子心理讲座、举办心理游园和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课程及活动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大力地支持,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财力基础。

3.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培养加强。

由于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因此国家也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设立了研究生课程,还有针对在职心理老师的专业培训课程。培训不仅旨在增强相关人员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还更加重视学校实践经验的积累。随着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出现,终身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为其全面推广提供了强硬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可能。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学校的环境和财力支持,以及专业教师的引导,相信终身制心理档案的推广和实施指日可待,为此,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三、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1.将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下移到中小学。

前文有提到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将心理档案纳入考评系统中。可实际操作中,许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以活动课程为主,兼有少量心理咨询与辅导,而心理档案方面仍旧是大片空白。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课的教学时间完成常规的档案建立工作。且一些心理测验还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如谈论到考试焦虑的话题,可以随堂进行中学生考试焦虑测验,测试结果还可以用于检验教学效果,以便教师及时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另外,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或沙盘游戏,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记录下来,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2.运用现代化手段,以电子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为主来实现终身制档案。

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是以纸质的为主,但纸质材料更易受损和丢失,电子档案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点,并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学校应用较多的是单机版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上得到优化,但建档和管理上稍有欠缺。网络版的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稳定性与应用实践方面推广性较差,可见还是应该加快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4](韩香芝,2014),特别是在遇到学生转学、升学等情况的特殊时期,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交接工作必须得依赖现代化手段,使得学生心理档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实现档案终身制提供技术支持。

3.确保学生的知情同意权,加大档案保密力度,以赢得学生的支持。

知情同意权是指学生有在心理档案建立前知晓心理档案建档的内容、用途、管理方式等并获得其认可的权利。而在目前的心理档案建立与使用工作中这一点做得也不够到位[5](李向辉,2012),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保证学生的正当权益。另外,由于心理档案成为终身制,其流传时间和范围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也就提高了,保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应该在初次建档与档案移交时与学生签订相关协议,充分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同时让学生信任学校的档案保密工作,在心理档案中填写自己最为真实的心理状况,为后续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更加客观的资料,同时也为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提供有力的当事人支持。

4.各地学校相关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多多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参观学习。

目前,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等组织,有的地区还会定期召开全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6](俞国良、王永丽,2002);全国性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等。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凝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功能,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普及新兴的、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及管理妙招;教师们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多多交流、学习有关档案建立及管理的经验,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更加完善本校的档案建立及管理机制。

5.借鉴其他档案建立的经验,根据具体情况推广到心理档案的建立上。

总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够具体和规范,因而可以从其他档案管理中借鉴经验。不论是人事档案,还是党员档案,都已经运行已久,都是有专职人员负责建立管理及应用的,而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则是由心理健康老师或者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的,一人多职,难免造成工作的疏漏。要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实现档案的终身制,需要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工作,专项进行档案研究工作,制定出更完善的档案管理规则。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利大于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其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普及和推广,因而这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还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关心理学家、学校领导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学生、政府人员和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以促进学校心理档案工作更加完善和系统,早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终身制。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85.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147.

[4]韩香芝.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建议[J].高教管理,2014,(4):54.

[5]李向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问题及伦理规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51-52.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8

关键词: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信息化家长学校建设

家长学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幼儿园年轻的家长父母们正是这场信息技术变革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一方面,他们渴望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交流沟通,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点滴,从而融合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当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得到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育儿指导,在信息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我园开展了以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为载体,推进信息化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搭建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互动平台,架起信息化家校建设的桥梁

幼儿成长电子档案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去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幼儿在一定时段内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通过网络形成数据,制作并建立幼儿发展电子档案,用以进一步了解幼儿、改进教学的一种评价方法。实践中,我园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了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互动平台,充分挖掘其生动性、直观性、发展性、个性化等特点,应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和传递信息,架起信息化家园建设的桥梁,发挥幼儿电子档案在家校建设中的优势:

1、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优势

应用文字、声音、图片,突破视觉的限制,更加真实地记录幼儿的具体发展状态,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每个幼儿个性化的行为特征,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多角度地观察幼儿的成长,共同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电子档案的交互性优势

根据家园双方提供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和文字描述,有助于教师及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从而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家长的记录过程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而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家长进行观察记录,实现良好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

3、电子档案的直观性优势

电子档案可以借助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材料,更生动地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给幼儿留下更加美好生动的回忆。据研究,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尤其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幼儿,应用电子技术记载的形式,使得他们更容易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验成功,感觉自己的不断进步和长大,进而提升自信心。

4、电子档案的便携性优势

与传统的成长档案相比,电子成长档案采用现代电子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具有存储容量大,易于保存、查阅及携带,并能应用电脑、手机进行操作、交流和展示;使用光盘刻录的形式保存,既能补充文字资料的不足,又节省了空间,更有利于幼儿教师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使家教宣传更加快捷优效。

二、构建幼儿成长电子档案内容框架,家园共同关注幼儿成长轨迹

(一)根据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研发档案框架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是立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项教育要事在幼儿心理健康档案框架的设定中,我们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出发,考虑到了以下因素:

1、针对性: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框架,具体包括目标、内容、过程(动态的)和评价。

2、共同性:档案的参与和使用体现全面性,即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建档并运用档案进行家园教育互动。

3、操作性:发挥电子技术的优势,设定学期、月、周、日的记录周期;设置利于文字、图像载入的版面空间;整合运用计算机与手机、网站与飞信等互动渠道与形式,从时间、空间、渠道和形式上提高档案的操作性。

(二)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记要研发档案内容

电子档案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载入内容的价值。我们从记录什么、怎么记录、记录了有何用进行了研讨,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记要有目标地预设幼儿心理电子档案的载入内容:

(1)幼儿的基本资料档案: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幼儿的个人介绍,家庭基本情况,兴趣爱好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目的是让家长关注幼儿的优点,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2)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记录:预设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的发展目标,从智力、意志、情绪和性格、交往四方面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状况。见后附表:

(3)幼儿的自我评价与记录

为了发挥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自育功能,我们把幼儿的自我评价纳入档案载入内容,创设了“我的进步与努力”、“我的心情”、“我的作品”的文档,通过文档的记录引起幼儿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及评价自己,在增强幼儿自我认同感、体验成长及成功的同时,为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及目标,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实施原则,发挥信息化家校宣教沟通优势

1、加强宣教,提高建档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家长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能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情况,也是他们与教师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采取家长会、网络及宣传栏、园本教研等活动宣传方式,向家长和教师宣传建立幼儿心理成长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和教师了解档案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法,调动家园共建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为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研训,提升档案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最直接的操作者,承担着记录与评价、交流与沟通等重要的责任,教师的研究与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组织教师研讨明确建档意义,实行“设计试行―反馈分析―择优重组三个阶段”的研中训,课题组就操作中遇到的有关档案的设计与技术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择优进行再次调整与组合,边实践便培训,不断优化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操作方式,提升档案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3、三角互动,多维提升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和观念的更新,互动教育成为有效教育的必杀技。我们同样感到,在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加强教师、家长和孩子的三角互动,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度。为此,在本档案应用的参与面及载入内容中,充分提供了家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空间,多渠道增强三角互动的频率,多维度地提升了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价值。

4、实时载入,有效运用档案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档案的意义在于记录事物发展的轨迹,而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作为一个教育载体,其运用的时效性将直接影响其在教育中的实效。为此,我们强化了档案的实时载入,每天、每周实时载入幼儿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辅助教育的活动计划、教师和家长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及生活中的表现状况、家长教师及幼儿的自我评价等,有效运用档案呈现幼儿的心理发展轨迹,并有效地为其领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近5年的实践与应用,我们感到幼儿成长电子档案是一个让幼儿的成长可见、可寻的、聚焦并提升家园对幼儿关注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与家校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大大提升。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助教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增进助教与教师、助教与孩子、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规律,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思路,丰富家园合作的内涵,以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为载体,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家长学校建设。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刘凤英《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2.刘凤英.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3、张辉娟《以纲要为依据,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早期教育》2003年第4期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9

《课标》的实行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行《课标》,一方面需要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则要对培养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使其培养对象能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2003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专业课程方案),并要求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实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课标》的推行是息息相关的,从长远看,前者的改革将直接影响到《课标》能否顺利地得到推行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与《课标》的推行紧密地联系起来。

1 《课标》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课标》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它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课标》的推行,体育教师必须实现以下的角色转换:

(1)从大纲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执行的是全国学大纲,这使得体育教师只能是体育教学大纲的被动执行者。《课标》虽然也规定了课程的各种目标和教学建议,但它只是从宏观上规范我国体育课程,而把具体的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评价的选择权交给学校和体育教师[2]。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对课程进行决策,成为课程实施的决策者。

(2)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以往,我国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广大教师则处于课程开发的,只能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课标》的实施不再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内容的来源,它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地开发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自主地选择学生喜欢而又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课程内容。

《课标》的实施,还要求体育打破旧的课程时空,努力开发课程的空间、时间、人力、物力等条件性资源,以保证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因此,体育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从教书匠转变为体育教育研究者。

面对《课标》的实施,体育教师不可能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课标》的推行必然要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靠教师自身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是难以解决的,它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展开研究,在改革创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从“教师匠”转变为体育教育研究者。

(4)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和促进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突出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而新课程则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课标》的推行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从原来单一的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5)从运动实践课教师转变为理论实践相兼的教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内容即包括运动技能又包括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既要在运动场上进行运动技能教学,又要上讲台讲授运动文化和健康知识。双重的教学任务要求体育教师既要具备组织运动技能教学的本领,又要掌握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上讲台授课的本领。这对以往少有机会上讲台的体育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

体育教师要实现以上角色的转换,就必须更新教育与课程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学、研究、创新、反思和实践的能力,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些也正是当前体育教师教育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2 《课标》的实施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新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上给了高校更大的自。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合理地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高办学质量并办出特色。

2.1 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新的专业课程方案改变了历来对主干课程严格限制的做法,各高校可以在方案中列出的6类课程领域中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对于必修课程亦有更大的选择权,甚至可以自主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对于选修课程则完全放开,由各高校自主开设。高校课程设置自的加大,实际是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1)构建体现“健康第一”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要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体育教师,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第一”也是《课标》的首要理念。为了使我们培养的体育教师能成为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就应当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现代健康观是多维的,影响一个人的健康不但有生物学因素,而且还有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无论是解剖、生理、体育保健等生物科学课程,还是体育心理、体育社会学等课程,甚至诸多的术科课程,都应当彻底改变以往的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弊病,面向青少年,在其内容和体系上体现“健康第一”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上能够适应《课标》的推行。

2)加强教育类课程。随着现代教育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必须专业化这一提法开始被人们接受[3]。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育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改革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近年来,人们在关注增设其他门类课程的同时,有挤占教育类课程的倾向。这种现象造成了教育类课程开设不足与单调,影响到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施新专业课程方案时适当加强教育类课程是必要的,尤其是应当注意增设一些反映当前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前沿动态的课程,如《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学设计与创新》……。此类课程开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不必追求体系的完整性,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使他在思想观念上、理论知识上和运动技能上不脱离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

3)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科学教育观,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在该专业主要重视的是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90年代后,人们开始对科学教育观进行了反思,发现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容易造成人性和人格的畸形发展,对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是世界9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4]这一趋势在《课标》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课标》的5个学习领域中既包括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领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课标》的推行,需要体育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和热爱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为此,新专业课程方案中首次将体育社会学列入主干课程之列,并在系列选修和任意选修中推出了体育伦理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等一大批人文社科课程供选择。因此,高校在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时,应保证此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4)开发综合性课程。当前各级学校的课程仍以分科课程为主。分科教学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课程也造成了学科之间的相互封闭和相互孤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整合,脱离了实际生活。人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世界上任何实际问题仅靠单学科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要克服分科课程的弊端,使学生获得的分科知识得到较好地整合,就需要开发行之有效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主流,许多国家的各级学校,包括高等学校都在积极开发综合课程。“课程的综合通常是围绕主题,将几门相似学科的知识结合成一个学科领域。”[5]《课标》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健康,而要解决如何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则需要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持。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却缺少能较好地将相关学科整合起来的综合性课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的专业课程方案,在其一般必修课中设置了“顶点课程”,即为毕业班开设的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开设此类课程可将学生所学的诸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便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当组织力量开发好此类课程。

(2)改革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

1)不断更新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体育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教材的出版总是滞后于学科知识发展的速度。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有关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将学科前沿的一些新知识引进课堂。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非常快,在改革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这些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在现有的教材中是找不到的,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将这些新知识介绍给学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调整原有课程的内容结构,增加一部分新内容,也可以开设微型课程,还可以采取新专业课程方案中建议的开设“体育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等办法。总之学科课程教学应能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使学生了解和贴近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沿。如果死抱教科书教学,将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改革术科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标》的理念,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学生感兴趣的原则。田径,体操,篮、排、足球是竞技体育项目,也是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照搬这些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因为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而且也难以成为他们终身锻炼身体的手段。因此,在实施新专业课程方案时,在编写术科诸课程指导纲要和教材时,我们应对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整合,打破原有的竞技体育内容体系,建立起“健康第一”的内容体系。为此,新专业课程方案中对于术科主干课程内容的选择做了新的规定,如对田径课程可以选择“包括田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课程。”[6]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健身方法千变万化,内容十分丰富。社会上许多新兴运动项目以及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民间和民族体育的内容深受青少年喜爱。这些内容正在被各级学校堂堂正正地引入体育课堂。为了适应这种改革现状,新专业课程方案在任意选修课中,建议开设“健美运动、地掷球、气排球、沙滩排球、橄榄球、保龄球、棒垒球……登山、攀岩。”各院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法开足此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2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自学、研究和反思能力

(1)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学会生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之大和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体育教师要跟上当今改革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体育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途径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渔”胜于授之于“鱼”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加重要。要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采用自主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许多教学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自主类型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少院系尝试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学科还是术科教学中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都是可行的。当然运用此类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加以选择。

(2)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研究能力。

《课标》的推行,预示着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将会遇到更多依靠现有的理论与自身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独立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灵活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在新专业课程方案中开设了《体育科研方法导论》,并要求进行科研实践,撰写毕业论文,这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但仅此仍不足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习惯。因此,我们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理解,也可以作为一种课程形式来理解。可以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一些研究性课程,以课程的形式展开研究性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应当经常性地在现有的学科和术科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某些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在现有的知识上进行新的探索、新的实验研究。如果体育院系的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那就能使学生常处于思考与研究的氛围中,逐步养成研究的习惯以及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育实习中培养反思能力。

人的反思与例行有着明显的差异。服从统一性教学大纲,理所当然地执行大纲的教学,是一种例行行为。而对新课标的推行,需要的是反思性的教学行为,即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灵、负责与专心的态度,对任何信念与实践的先前基础与后果,做主动、持久与审慎的思考[7]。因此说,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自我反思能力亦成为当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据调查,优秀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在教学过程积极反思的习惯。反思性教学的习惯与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教育实习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向一名真正体育教师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应极力提倡运用反思性教学以提高他们的教师专业能力。

近年来,一些体育院系已开始在教育实习中采取了记写反思札记、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行动研究等措施引导实习生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证明,在实习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教学经验积累的质和量,有利于促使实习生形成反思的习惯,培养他们反思的能力。新专业课程方案增加了教育实习的时间,使之达到了8~10周,这就为在教育实习中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了较充足的时间保证,只要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收效。

3 结论

(1)《课标》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课标》的推行,体育教师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成为课程的决策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及体育教育研究者,并要承担体育实践与健康教育的双重教学任务。

健康教育教案及反思篇10

【关键词】校园凶案;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11-01

长期以来,学校善于管理方式的单一,学校习惯于用学习的好坏和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主管部门也习惯于用升学率的高低去评价一所学校,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结果是频发恶魔事件。透出的是校园里的安全隐患、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乃至社会价值理念的迷茫。

一、校园凶案频现,社会各界反思当前底线教育

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遭舍友林森浩投毒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二中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死刑解不了根本问题,两个年轻生命的悲剧,折射出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的苍白,敲响的是教育的警钟。这警钟不仅仅敲响在学校,而且也在每个家庭和整个社会中回响。

很多人把此番事件归于个案,但追溯过往,这样的校园恶性案件已多次发生,社会各界频频发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很多学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空心化趋向,“对人才的培养与评价,不能只重知识而忽视德行,不能只有知识教育,而没有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

时事评论,学生从幼儿到大学,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被灌输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乏的是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提醒和教诲。

京华时报提到,如果真要从黄洋的不幸个案中检讨中国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那大概不只是“关注学生心理”而是“重视学生心理”,说严重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人文教育和德育的荒芜与缺失。一些高学历人才的精神偏陋或心理失常,在原本只属于常识、常规的人际关系或行事挫折面前,缺少包容心与应对能力,心态扭曲,意外折了羽翼。

二、教训时不我待,更应突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桩校园投毒案留给我们太多的沉重。需要的是反思。中学教育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和过渡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养成应开展针对性的培育。

1.全面落实《纲要》精神,发挥课堂教学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全面落实2012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这个《纲要》主要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等5个大方面作了阐述,应该分初中和高中按阶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作为教师应从每一堂课入手,像“汤中盐”一样渗透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

2.渐进形成优良品质,强化学生人生经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经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深化经历教育。经历是资源,是财富,过程重于结果,结果来源于过程。在过程中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3.熏陶学生美好心灵,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对学生品行、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层次影响和教育意义。这就是环境育人。

4.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达成德育心育有机统一。

一个人的心态不好或心理素质不好,你不能说他就是品德不好或思想素质不好,也不能说品德好或思想素质好就是心态好或心理素质好,毕竟德育与心育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两者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不同,但在学校教育中两者所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教育主体具有一致性,两者在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致性,特别是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现阶段只能把“德育与心育”两种教育并举,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能体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5.优化管理体制框架,保障心育工作稳健有效。

(1)完善工作机构,创新心育体系。在各级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一是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育人工作小组;二是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援助中心,设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三是在班级建立“学生成长伙伴”组织,在班级内、校园中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和心理健康维护队,设立学生心理员,建立一支以学生为骨干的心理健康维护队伍。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做好专业师资吸纳工作;做好师资选培工作;加强其他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必须保证至少足够数量的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取得资格证的才可上岗任教。

(3)配齐必要设备,保障工作开展。学校要建立标准的心理健康办公或咨询室,有相应的办公设备;建立规范的放松室;配备箱庭等。

(4)建立健全制度,促进规范发展。建立: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制度;②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和心理援助制度;③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专业培训制度;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制度;⑤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会议制度;⑦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汇报制度等;⑧建立学生给父母每期写一封信的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