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35:33

老人与海鸥篇1

老人一直走到码头的尽头,面对浩瀚的海洋,他抬起头,久久凝望天空。这时,太阳的余辉已经变成古铜色。除了沙滩上还有几个慢跑的人,码头上已是空荡荡的,仿佛成了他一个人的世界。天空,大海,凝思,遐想,还有一桶大虾。

然而,码头上很快便不再孤寂。天空中瞬间出现了千百个白点,呱呱地鸣叫着,扑打着翅膀飞向码头上那个瘦长的身影。不一会儿,老人的周围都是鼓动双翅、翩翩飞舞的海鸥。

老人抓起桶里的大虾,一一喂给那些饥饿的海鸥。若细心去听,你会听到老人在喃喃自语:“谢谢你!谢谢你!”

几分钟之后,桶里的大虾空了,可老人并不马上离去。他久久地伫立在码头,沉浸在遥远的思绪之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每一次,总会有一只海鸥落在他的帽子上,那是一顶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泛白的军帽。

终于,老人转过身,慢慢朝海滩走去。有几只海鸥,蹦蹦跳跳地跟在老人的身边,直到送他上了台阶,才恋恋不舍地飞走。

老人叫埃迪,曾是一名飞行员,参加过一战、二战。在一次执行飞越太平洋的任务时,由机故障,他们迫降在茫茫的大海上。埃迪与另外七名机组人员从飞机里爬出来,上了一个救生筏,开始在惊涛骇浪中随波漂流。他们要忍受太阳的暴晒,要躲避鲨鱼的袭击,最为艰难的是,他们要与饥饿抗争。

到第八天的时候,他们随身携带的配给食品已经吃完。现在,他们没有食物,没有水喝,在距陆地几百英里远的茫茫大海上漂流。要活下去,他们需要奇迹的出现。

那天下午,八个人举行了一次简短而虔诚的礼拜,祈求奇迹的发生。之后,救生筏上一片沉寂。为了节省体力,埃迪把头往后一靠,打算小睡一会儿。他往下拉了拉帽子,以遮挡毒辣的阳光。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耳畔只有海浪声。

突然,埃迪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落在了他的帽子上。海鸥!埃迪的心一阵悸动。他竭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盘算着如何把这只海鸥捉住。他稳了稳心神,攒足了力气,突然把手一挥。只听“嘎”的一声,海鸥发出了一声惊叫。抓住了!埃迪掐住了海鸥的脖子。

他们拔掉海鸥的毛,美美地吃了一顿――只是,对于八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一只海鸥实在是杯水车薪。不过,埃迪留下了海鸥的肠子,用作诱饵,成功地钓上了一条鱼。然后,他们又用鱼肠作诱饵……就这样,他们靠这种简单的生存技巧活了下来。到他们被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24天……

几十年过去了,埃迪永远无法忘记那只救命的海鸥。每到星期五的傍晚,他总会拎着一桶大虾来到海边,去表达他对海鸥的感激之情。

老人与海鸥篇2

现代人因忙碌于社会的竞争与个人的生存,常常匮乏于与自然的和睦与亲近。久而久之,自然在其心目中便成为满足其欲望的攫取对象。当你偶尔发现那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好故事时,或许能够使你暂时忘却那人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和那满目创痍的自然环境。今天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便深深地沉浸在那美好故事的陶醉之中,心灵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舒爽润泽。这篇题目为《老人与海鸥》的散文,如同它的作者一般默默无闻,但它所讲述的故事却能让人释放那难以抑制的强烈感情。在你不经意中去阅读这篇文字的时候,首先印入你眼帘的是那位普通的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显然,这是一位普通到“褪色”的老人。我不知道这老人的来历,也不知道他的生活状态,但是,却从他的形态和所用物品上,看到了他的生活色彩——一种“褪色”的简单与朴素,或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寂寞与清贫。他从二十多里以外的城郊步行来到这翠湖边,不是为垂钓,也不是为散步,“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正是这个普通的老人,却做着一件普通人未必能做的事。且看老人是如何为海鸥送餐的。“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的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读到这里,使你不由的想到:仿佛老人不是在哺育一群野生的、自由的海鸥,而是在喂养一群家生的、笼养的鸽子。这些自由生长着的自然宠儿竟然能享受到只有笼中的家禽才有的人类的待遇。此时,他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我不知道其中的一只海鸥是否曾经历过来自人类残忍猎手的攻击与不怀好意的接近,但至少,那些能够在老人身边“起起落落”的海鸥,必定还信赖人类族群的善意与美好。看来,人性的美好不仅仅要听凭人类自己的判定,还需要听凭自然界与其共生的其他物类的判定才更为完整。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秋高气爽的天空中由北向南飞过的雁群时,心中总会涌现出浓浓的与之为伴的渴望与憧憬之情。因为那像是与仙为伴,甚至还比与仙做伴更令人陶醉和神往。而这个老人却有幸能享受这人间的仙境。而仙境中的人总会迷醉于其中而忘却人间的一切烦恼。“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的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这里,海鸥与老人的遥相互应已经远远突破了彼此间的语言障碍,他们的融合是那样的亲切与自然,形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像!“啧…啧…海鸥听到老人的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而那只名叫“独角”的海鸥竟然还在老人的呼唤下“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如同家中被老人精心呵护的小孙女一般耍泼撒娇。当老人以“立刻生动起来”的眼神和他人述说海鸥“重情意…”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以最大的包容心理解着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丑陋与绝望,并以此来唤醒因欲望的压迫而迷失情意的人们。而海鸥的每次离去,总会带走老人的殷切期望与无限关怀之情。“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期盼”。我想,在老人的期盼里,不仅包含着与海鸥再次的相伴,更包含着对海鸥重情意这种美好品质的期盼。老人的期盼原来是确切无疑的!他对海鸥的那份美好的感情,早已经被那“重情意”的海鸥受纳,并在老人离开它们之际,竟以动人心魄、震撼人心的力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读到这里,一种的难以名状的激动终于湿润了我的眼眶,我在为老人的幸福而湿润,更为那些情意深重的海鸥们而热泪盈眶!

从这篇美丽的文章中,让我看到的毋宁说是老人美好的人性,倒不如说是海鸥美好的品性。而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在这美好人性与美好品性之间相通着的东西——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

光明磊落地上弦

老人与海鸥篇3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写:在翠湖畔,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喂养海鸥,他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子女,海鸥也把他看作了亲人。最后,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围着老人的遗像,为他举行了一场独特的送行仪式。这篇课文既表现出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又展示了海鸥对老人那令人震撼的情。展示出了老人与海鸥之间浓厚的情感,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那真挚的情谊后,使我想到了我们的周围——人与动物之间的冷漠。

动物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尊重动物,和它们相亲相爱,和谐共处。

在生活中,我经常遇到:大家捉住小鸟,把它的腿绑起来拉着玩儿,有意踩死蚂蚁等不良现象。

这就是对小鸟的不尊重,你想:把小鸟的腿绑住了,就等于约束了它的自由,任何有思想的人或动物,如果没有了自由,就等于生活没有了希望。

老人与海鸥篇4

走啊走,走啊走,

走到翠湖去。

喂海鸥、唤海鸥、夸海鸥,

老人的海鸥多亲昵啊!

飞啊飞,飞啊飞,

在翠湖自由飞。

吃啊吃,吃啊吃,

有节奏的吃。

老人去世了,

他的“儿女”们来了,

来为他守灵了。

多么动人的场面;

多么感人的场面;

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这正是老人对海鸥们无私的爱啊!

老人与海鸥篇5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平凡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自己的亲人、儿女,给海鸥喂食,取名字,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不忍心离开“亲人”的事。他们也许已经明白老人已经死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所谓的“老人”其实是一张遗像,真正的老人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依然在用声声的鸣叫呼唤着老人,他们一定是认为自己的呼唤能把老人叫回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课后,我一直带着疑问: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海鸥们与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对海鸥好呢?为什么要照顾他们?一个孤寡老人,他为什么要每天这么不辞辛劳的走20余里去喂海鸥?像他这样的老人,应该是躺在摇椅上,好好度过晚年,但为什么这个老人这么特殊呢?……种种原因给我带来了困扰。书给我了答案:老人觉得海鸥是幸福鸟,吉祥鸟。海鸥在的地方,那儿的村民就会快乐,就会幸福。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人,那儿的居民都把他称为“海鸥老人”。只要在当地,红嘴鸥“驾临”,老人每天都徒步几十里给海鸥喂餐,风雨无阻。老人每月退休工资只有三百零八元,大部分都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丁,老人毫不犹豫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时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不愿意坐五毛钱的公车,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这篇文章还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来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无私的爱。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海鸥还那么的离不开老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怀恋。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是谁都会为之颤动。

如果说老人对海鸥的爱是无私的爱,那么海鸥对老人的情是震撼的情。

老人与海鸥篇6

飞翔的红嘴鸥像舞动的白色绸带,先是覆盖了湖面,然后沿着护栏兜转。几米外就是飞驰的轿车和高耸的大厦。

这些鸟儿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近30年来,它们也曾飞入中国的其他城市,却只与昆明深深结缘。

“是全体昆明市民一起留住了红嘴鸥,每个昆明人都是这个大团体中的一员。”昆明鸟类协会会长王紫江说。

海鸥偶然“进城”

对于24年前的那次偶遇,《云南日报》记者任琴的描述很简单:一群水鸟在怡然地觅食、嬉戏,水面上不时掠过它们翻飞的身影。但是,她在报道中写到的地点却让读者感到困惑:“昆明盘龙江得胜桥至双龙桥段”,这里,是人来车往的城区。

昆明人对于海鸥本不陌生,每年冬天都有大量海鸥到滇池越冬。有文字记载的海鸥光临已有1000多年,几乎与这座城市的历史等长。

奇特的是,在1985年那个有些温暖的冬天,它们居然“进城”了。

任琴采访时,这些水鸟已经在城区住了近十天。江边人家也说,这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她在报道中写道:几十只来路不明的水鸟光临闹市――当时她还不知道这些水鸟叫红嘴鸥。

就是这篇《盘龙江上水鸟翻飞》的新闻报道,拉开了昆明20多年人鸥故事的序幕。

水鸟进市区的新闻引起市民关注,其中包括云南大学教师王紫江。

即便是专家,他和同事们一时也无法解释海鸥进城的原因。王紫江于是向云大申请了5000元经费,加上市环保局的拨款,开始专门研究红嘴鸥进城的原因。

“最后的结果是,那一年在昆明过冬的海鸥数量明显增加,但由于污染,滇池的空间十分有限,它们只好进城。”

红嘴鸥每年5月在贝加尔湖产卵。9月,它们就在严冬到来前举家向温暖的南方迁移。一般年份,到滇池越冬的红嘴鸥不到3000只。1985年入秋后,中纬度地区的西风环流势力较强,提前南下。云南气温比往年偏高,而华东地区仍然阴冷,导致云南大多数湖泊的红嘴鸥数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滇池的海鸥骤然增加到9000多只,一部分红嘴鸥不得不离开滇池另寻出路。而盘龙江从北向南纵贯昆明市区,在滇池的入湖口经常会有来自城区的食物垃圾。红嘴鸥就逆江寻食而上,进入市区。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红嘴鸥不会进市区。而找不到食物,那些过去在其他地区过冬的海鸥第二年也会回到原来的越冬地。”王紫江说,“1985年红嘴鸥的进城其实并非必然”。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红嘴鸥的故事

1985年,许多市民出于好奇前往市内的翠湖公园和盘龙江沿线喂鸥,带去的食物有饼干、蛋糕、酥饼、馒头、包子甚至猪皮、土豆。海鸥到底吃什么,大家都糊涂。

1986年1月,云南省政府拨款3万元作为保护红嘴鸥的费用,由昆明市的环保机构在翠湖等地设点投放食物。

那时候,也有人打鸟,甚至把鸟制成肉干。昆明市政府因此了公告,要求保护红嘴鸥。

冬天倏忽而过。当昆明迎来春天的时候,红嘴鸥展翅北归。海鸥明年会不会再飞进昆明城,谁也不知道。

但是,红嘴鸥记住了这个友善的城市。在市民的等待中,1986年11月11日,红嘴鸥再次飞临昆明,与前一年的进城日(11月12日)只差一天。

红嘴鸥的再次到来,引起了大中院校生物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关注。1987年1月,60多名爱鸟人士组织成立了昆明市红嘴鸥协会,这就是后来的昆明市鸟类协会。

王紫江回忆说,协会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喂鸟。大家都知道,红嘴鸥能再次飞进昆明,是因为有食物。“协会那时候没钱,就卖旧报纸。”

后来实在窘迫,就收了每人10元会费用来做鸟食。这在月收入不过百元的80年代中后期,已是一笔“巨款”。中学教师们白天上课,晚上蒸饲料,赶在第二天清晨送到水边。

而第一代爱鸟人的最大作用,并不只是为海鸥提供食物。

“那时候,爱护红嘴鸥成了昆明中小学最主要的课余活动,生物老师们不仅自己去喂鸟,还带着孩子们。”王紫江说,“如今这些三四十岁的市民,就是那一代中小学生。”

现在美国工作的动植物学者张志强回忆说,他当时正读小学,开始大家并不愿意每天跟着老师去喂海鸥,“后来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红嘴鸥漫长艰苦的迁徙路线,我们这些男同学一下就被震惊了。”

张志强后来几乎天天放学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去盘龙江边。有一个周末,他把父母拉到了翠湖公园,“下一个周末,我妈也约了好几个女同事带了馒头去喂海鸥。”

对于红嘴鸥的记忆,深深影响了张志强。他最终和王紫江一样,把动植物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到后来,云南省还组织了有5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的爱鸥征文大赛。红嘴鸥因此成为一代人对于童年的共同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红嘴鸥的故事。”张志强说。

危机带来的机会

1992年1月,进城的红嘴鸥数量锐减,而且一个月后就提前离开。10多年后,回忆起这次“危机”,王紫江等人记忆犹新。

这一年,首先是严重干旱,滇池、翠湖等水面明显下降。更为严峻的是,1991年到1992年,惊吓、捕杀海鸥的情况非常严重。

有人甚至一次捕杀了21只红嘴鸥,开膛破肚、盐腌日晒。“红嘴鸥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王紫江举例说,他们为了研究需要曾捕捉了几只红嘴鸥,结果那一大片水面的海鸥都惊慌地离开,一天都没有回来。

1993年冬天,红嘴鸥继续减少。翠湖更是在元旦后看不到一只海鸥。

昆明市环保局的报告解释说,翠湖公园举行武术表演,喧闹声吓住了海鸥。1992年春节前后,鞭炮声曾使数百只红嘴鸥在城市上空盘旋许久,不敢下落。这个原因也导致第二年来昆明的海鸥减少。

同时,滇池污染继续加重,鱼虾都不能生存。在红嘴鸥提前离开昆明后,整个城市忧心忡忡。

“通过这次危机,大家已经发现,红嘴鸥对昆明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张志强说。

1993年10月,《昆明日报》宣布将重奖第一个发现红嘴鸥来昆明的人。11月23日,昆明汽修一厂的一名职工首先在翠湖发现海鸥,获得1000元奖金。海鸥的归来让人们异常兴奋,留住海鸥也成为市民的呼声。

一次捐赠活动就收到5000多元现金和3000元支票,两吨面粉、8000多个面包和其他物资。年底,昆明市政府决定在城区禁放鞭炮。

“当时对于红嘴鸥,政府内部也有些不同声音。”昆明市环保系统的一位官员回忆说,红嘴鸥在闹市产生的粪便对市容有很大影响,叫声也影响群众休息,“而且为了一种并不珍稀的鸟实施鞭炮禁放,改变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是不是值得?”

1994年3月,红嘴鸥离开前,昆明市大张旗鼓地对爱鸥护鸥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争议之声就此销声匿迹。

20年多来,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可以分三个阶段。

1985年到1988年是进城初期,数量不稳定;到2000年前是增长期,每年可以达到1万只以上;2001年到2006年是稳定期,进城数量已在2万只以上。

“2004到2005年是个大转折。”王紫江说,当时禽流感泛滥,翠湖和盘龙江沿线只有寥寥数人在喂鸟。饥饿的海鸥纷纷飞离昆明,前往大理、玉溪。而大理也有市民提出,要留住红嘴鸥。

鸟类协会和昆明市环保局紧急对红嘴鸥进行了检查,并在媒体公布红嘴鸥中并没有禽流感。“这时红嘴鸥已经饿得很厉害了。”王紫江说。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紧急救助活动开展了起来。有的小学生步行几公里把几块钱送到捐助站,还有的工人甚至送来了食堂的饭票。有个北京人6年前到昆明看到过红嘴鸥,在电视上知道危机的情况后,下午两点多乘飞机赶到昆明去翠湖喂鸥,然后当晚又飞回北京。

这一年,捐款有40多万元。

参与的幸福

云南省科技咨询中心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昆明红嘴鸥的无形价值在100亿到300亿元之间。在翠湖,14个面包摊点收入16.8万元,16个照相摊点收入63.3万元。当地旅行社则估计,10年中有超过500万外地游客来专门观看红嘴鸥。

20多年来,红嘴鸥也曾经飞进过中国的其他城市。还有地方请王紫江去,希望他能帮忙把鸟招进城市。

其实,在中国南方,每个城市附近都会有比较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许多人也会前往这些地方开展环保活动。但是,还没有其他城市能经受住考验,让如此庞大的野生鸟类持续进入城市。

一只红嘴鸥一天进食约80克,2万只就是1600公斤。这么多食物并非扔在地上由海鸥自己吃食,绝大多数需要人工投放。

如此,要么有相当大的一个固定群体坚持喂鸥,要么就有一个更庞大的人群接替投食。偶然喂一两包饲料也许很好玩,但是不断挥动手臂投食对任何人都不是易事。

这件不容易的事情却被大家变成了快乐。对于昆明市民来讲,接近红嘴鸥更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休息。

在翠湖公园,有三座醒目的雕塑。一座是1995年,为纪念红嘴鸥进城10周年建的“翠湖戏鸥”;一座是1998年制作的不锈钢塑像“少女与鸥”;第三座则专门纪念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海鸥老人”。为普通市民塑像,这在全国也罕有听说。

“海鸥老人”叫吴庆恒,一直孤身一人生活,从昆明化工厂退休后,他每天步行几公里到翠湖喂鸥,风雨无阻。

1995年冬天,与他相熟的人们突然发现老人连续三天没有来翠湖。等找到他家,老人已经去世,家里只有一张床和打算制作鸥粮的6个鸡蛋、一小袋面粉。人们还发现,他过去花几角钱购买的海鸥照片被郑重地摆放在床头。

后来,人们了解到,老人从来不报销医药费,从来不买新衣服。但在最后一次去翠湖时,他特意穿上了崭新的手缝衣服。

由昆明市民捐款,在翠湖公园塑造了吴庆恒塑像。他的故事则被写进中学语文课本:“当人们把海鸥老人的遗像摆放在他经常喂鸥的地方时,一大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篇文章最后说,“海鸥老人孤独地躺在灵床上,像他生前的每个夜晚一样。但我知道海鸥老人是幸福的。”

老人与海鸥篇7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既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又能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

1.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同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2.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老人与海鸥篇8

海鸥公司多年来依靠科技兴企,以自主创新支撑产品技术发展、支撑品牌发展,力争以自主知识产权赢得市场竞争力。

2011年3月,海鸥参加第39届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3月29日上午,瑞士参展商(tFest,1968公司)向巴塞尔展会主办方投诉,称中国海鸥“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外观形状与其产品“相似”,属“侵权”行为,要求海鸥公司立刻将有关产品撤下展台并接受处罚。

接到投诉后,海鸥参展负责人(总经理)立即与天津海鸥总部知识产权负责人联系,公司将“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的专利证书电传至瑞士巴塞尔。海鸥参展负责人依据相关法律和有力证据,于3月30日向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知识产权委员会提出反诉,反诉对方侵犯海鸥公司产品知识产权。

“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是海鸥公司手表产业的延伸产品,在饰品“袖扣”中嵌入动态陀飞轮,融入手表文化,是海鸥的创意,“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2009年分别在中国、瑞士申请专利。2010年2月17日获得授权批准;于2009年6月26日在瑞士完成外观专利注册(名称:袖扣,注册日期:2009年6月26日,注册号:136076)。海鸥为研发的产品申请专利,就是为运用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来维护产品竞争力。

经巴塞尔展会仲裁小组专家的鉴定,3月31日上午,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知识产权委员会宣布:中国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对这家瑞士企业的“侵权”投诉提出反诉获胜。瑞士tFeS%1968公司侵犯了瑞士第136076号外观设计专利权,立即停止在巴塞尔世界博览会展出和出售产品。

此次对瑞士企业的“侵权”投诉海鸥提出反诉并获胜,是“海鸥”坚持自主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敢于在国际大展会上积极维权的必然结果。

3年前,在2008年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海鸥亦经历了一场知识产权纠纷。瑞士厉峰集团独立制表人(福尔斯)对“海鸥双陀飞轮手表”提出“侵权”投诉,认为双陀飞轮结构中关键部件“差动结构”抄袭该公司专利设计,经当届巴塞尔展会专家鉴定做出结论:“海鸥双陀飞轮手表”没有侵权,对瑞士企业(福尔斯)的投诉不予支持。

老人与海鸥篇9

我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已是三十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学到了高中物理中的光学,为了配合教学,老师为我们建立了课外摄影兴趣小组,可以让我们自己拍摄、自己冲印照片。当时学校共有两架相机,其中一架是“幸福”120的,另一架是“上海58型”135的,当然,能给我们使用的只能是那架只有一挡快门、三挡光圈的“幸福”120相机,让人惊喜的是就是这一架再简陋不过的中画幅相机让我们拍出了当时认为相当不错的照片。后来,我又从其它老师手里借用了他化5元钱从旧货店买来的“长江”120相机,尽管也只有一挡快门,但用上了光学旁轴取景器,比起直视取景的“幸福”来说可要方便多了。再后来,我的一位在军校读书的邻居带回了一架55元钱买来的“上海201”120相机,因为当时我已拥有了一架用坏的幻灯机改制的放大机和从美术老师那儿讨来的他当废纸买回不知过期了多少年的整盒的公元放大纸,并已掌握了照片的印放技术,他才答应让我借用他的“上海201”,条件是我得为他放大照片。当时,我的一位数学老师精通摄影,他能熟练地把同一人物用黑背景经多次曝光以不同的角色拍摄在同一个胶片上,他还可以把自己家人的照片通过暗房技术天衣无缝地移花接木到风光照片上,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中画幅中的杰作――“禄来”相机和“蔡斯”镜头。因此,仿造“禄来”的海鸥双反便成了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当时,它可是专业相机的象征!

1969年是我下乡插队落户的第二年,我用我们兄弟两人整整一年的全部收入买回了“海鸥203”,开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架相机。1974年,我插队落户所在县建立了“农业学大寨展览馆”,准备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成果,展览馆只有一个从文化馆调来的专职摄影师,显然无法满足大量照片的拍摄,于是分别从全县的工厂、农村和商业单位借调了三位摄影人,我作为“农民摄影家”也在其中,被安排从事农村题材的拍摄。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我到展览馆报到的当天就分配到了一套刚买回的、全新的“海鸥4a”相机和“海鸥107”闪光灯。由于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展览馆,所有拍摄的照片都要进行高倍率放大,有些用于题头的照片都要放大至1米以上,此时,“海鸥4a”镜头的素质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一朝拥有的愿望也就越发强烈。

时过境迁,80年代中期彩色摄影的风靡引发了135相机热,当我还没有来得及拥有海鸥双反的时候,我已经添置了135单反相机。1987年,传来了国产120相机全面下马的消息,所有上海产的海鸥120相机全部作低价清仓处理,海鸥4a、4B、4C在上海市场的价格分别为63元、41元和43元,我的一位在一家企业工会工作的朋友买回了整箱的海鸥4C,用来武装他们企业的摄影发烧友,我也毫不犹豫用2幅图片的稿费,买回了我那期待了整整20余年的海鸥4a双反相机(图1)。

20多年前曾是挂在人们脖子上随处可见的海鸥双反,现在只有在二手市场才能觅见它的踪影。我常常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摄影活动,一二十年以来,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次在摄影人的手上重新见到它的身影:一次是1999年3月“上海第二届国际花卉节即时摄影大赛”上,一位摄影人背的是一架海鸥4a;另一次是在2001年用老相机拍老上海的“老上海风情摄影比赛”上,一位年青的摄影爱好者的三脚架上有一架“上海4型”(那是海鸥4型的原型)。整个上海滩上至今仍在用海鸥“双反”进行实际拍摄的人恐怕很难找到,但我在摄影活动中却常常还带着它。在买到廉价海鸥双反的同时,我还以每枚2元的价格购回了包括近摄镜在内的各种滤色镜、遮光罩,以4元的价格购回了闪光灯手柄(图2a・B)。

老人与海鸥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亲切而又庄严的国旗下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美丽中国》。

在最近几节英语课上,我们读的是《盐湖城的海鸥》。课文里描写说:当大批蝗虫要吞噬累累果实时,海鸥们如箭似云地飞来,号叫着,猛扑狠吃,把成百万只蝗虫消灭殆尽,捍卫了农民的庄稼。

多么扣人心弦的战斗,多么令人神往的场面!当黄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读到海鸥捕食蝗虫的情节时,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但我又隐约感觉到,这笑声多少有些苦涩,有几分麻木。因为,我们不仅没见过海鸥,连麻雀也很难见到了。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了“鸟语花香”四个字,我被这个成语深深地感染了,陶醉于一个美好的意境:在明媚的春光下,鸟儿闹枝,喳喳欢叫着梳理羽翅;花儿怒放,幽幽飘香,沁人心脾。此后,我便常常使用这个词。但随着岁月流转,年龄渐长,我又冷落了这个词,甚至不再用它了。因为,在现实里,我越来越少见到那种和谐的温馨的自然美,耳闻目睹的却是背着鸟枪、驾驶摩托的“闲人”;是鸟类栖息处大批林木被伐被毁的新闻;是伊拉克破坏科威特的油管,造成石油横溢,成千上万海鸥死于浅海滩涂的惨景;是公款吃喝者、有钱的大腕宰杀珍禽的丑闻;是化肥、农药和工业“三废”

污染环境,导致飞鸟绝迹、花木凋零的后果。

的确,我们很不幸,被大自然遗弃了。我很少见到燕子、麻雀,从未见过大雁、喜鹊,更不用说什么老鸹、黄莺、猫头鹰、斑鸠了。偶尔见到的画眉、八哥,也是在玩鸟者的笼子里,大多是无精打采的呆物,全没我想象中的灵气。花草呢,是人家晾台上少得可怜的盆花,或是经过花工裁剪摆弄的插花,全无大自然中那些花草的野性美。

我不是吟风弄月的墨客,但我从心眼里喜爱“鸟语花香”的景色。花草供养鸟儿,鸟儿呵护花草,可人们却有意无意破坏了这份和谐与统一,使生态失调,于是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像英语课文中说到的蝗虫,如果没有海鸥的帮助,人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英语课文最后说,盐湖城的人们十分感激海鸥,并决定从此再也不伤害一只海鸥,还建了一座海鸥纪念碑。可以说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明智的举动。

纪念碑不仅是对海鸥的赞歌,它的更大意义在于时刻提醒人们:爱护鸟类——人类的朋友。

许多信息表明:人类生活的环境还在继续恶化!我不愿意看到再发生什么大灾害、大变故之后,人们才重视对自然的保护。我只希望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人们一起努力,重新创造“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