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十篇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十篇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5:36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1

一、调查统计范围

调查统计范围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及幼儿园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编制等部门办理手续的在册正式人员、离退休人员。同时统计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数量。

二、调查统计工作程序

调查统计工作以县为主进行,主要了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数、编制、职务职称、工资收入等基本信息。

(一)学校信息采集与录入

1、各学校按照调查统计工作要求,对在册正式教职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编制状态、工资收入和离退休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离退休前职务职称、离退休费等基本信息逐项采集,认真填写《**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信息登记表》。(表格请在省教育厅政务信息网下载,网址:**)

2、信息采集结束后,对拟录入的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姓名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省中小学教职工统计分析系统”录入教职工信息,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材料,经学校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二)学校信息的初审与汇总上报

1、各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主管部门负责各校上报纸质材料的初审工作。其中义务教育学校、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县(市)、区级教育部门负责;技工学校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县(市)、区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公办普通中专、幼儿园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

各学校主管部门初审主要审核在册正式教职工的职务职称、岗位身份、编制情况、工资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审核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前职务职称、离退休费等方面的情况。如审核不合格,则退回学校修改并重新上报。初审合格后,学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学校上报材料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通知学校通过管理系统提交电子数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做好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的调查统计工作,认真填写《**省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统计表》(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三)信息的审核与公示

1、学校主管部门负责汇总所属学校的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初审合格并签字盖章后统一送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审核。财政、人事部门在审核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信息的同时,根据离退休人员工资审批情况和财政供养情况,审核离退休人数和离退休费。

2、审核工作结束后,由县(市)、区编办对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姓名和工作单位进行公示。

3、市直中小学校(职业中专)、幼儿园、技工学校在册正式教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信息审核与公示工作,按照以上程序进行。

(四)信息上报

1、审核结束、公示无异议后,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打印好《**省中小学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情况表》、《**省中小学离退休教职工基本情况表》、《**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经机构编制、教育(或劳动保障或其他学校、幼儿园主管部门)、财政、人事部门确认并报当地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年4月5日前以政府名义报襄樊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通过管理系统将本县(市)、区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电子数据上报(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2、报送的材料要求:《**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省中小学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情况表》和《**省中小学离退休教职工基本情况表》各一式二份。同时报送《**省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统计表》一式二份(加盖教育部门公章)(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三、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

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调查统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的调查统计工作,切实加强我市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市政府成立襄樊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附后),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和检查督办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要迅速成立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尽快落实办公地点,及时配备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要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布置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县(市)、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名单于3月20日前报襄樊市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一并报送办公室的联系电话和工作人员手机号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

(二)认真做好调查统计的培训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有关人员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调查统计工作培训会。培训工作结束后,各地也要对学校调查统计人员进行培训。

(三)明确工作职责,抓住关键环节。此次调查统计工作,要坚持谁统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重点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信息采集填报环节。学校填报是此次调查统计工作的第一步,信息填报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调查统计质量的高低。各填报学校要选择能坚持原则、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同志担任调查统计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在册正式教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数据采集、录入、上报等工作,把好调查统计工作的“第一关”。二是信息审核环节。县(市)、区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汇总、初审基本情况时,要认真核对填报信息。县(市)、区教育、编制、人事、财政部门要对教职工的编制情况、人事关系和工资情况逐一审核,做到准确无误。三是公示环节。对在册正式人员实行县(市)、区和学校层层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和县(市)、区公示时间一般为3—5天,考虑到此次调查统计工作时间紧,各地可以将公示与填报、审核工作同时进行。襄樊市汇总后,将对上报的在册正式人员姓名和工作单位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和教育信息网上公示。对编制情况有异议的,由编制部门负责处理,对其他信息有异议的,由学校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工作纪律。县(市)、区要加强对调查统计工作的检查监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统计质量。市教育、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将组织人员对调查统计情况进行抽查。要严肃人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职称聘用和工资政策。建立调查统计工作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要结合调查统计工作,认真清理“吃空饷”人员。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大对调查统计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在教师调查统计工作中存在谎报、漏报、错报情况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编办关于全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电[**]53号)的要求,为全面系统掌握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数和基本信息,正确分析我市教师队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市政府决定从3月中旬开始,利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统计范围

调查统计范围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及幼儿园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编制等部门办理手续的在册正式人员、离退休人员。同时统计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数量。

二、调查统计工作程序

调查统计工作以县为主进行,主要了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人数、编制、职务职称、工资收入等基本信息。

(一)学校信息采集与录入

1、各学校按照调查统计工作要求,对在册正式教职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编制状态、工资收入和离退休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离退休前职务职称、离退休费等基本信息逐项采集,认真填写《**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信息登记表》。(表格请在省教育厅政务信息网下载,网址:**)

2、信息采集结束后,对拟录入的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姓名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省中小学教职工统计分析系统”录入教职工信息,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材料,经学校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二)学校信息的初审与汇总上报

1、各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主管部门负责各校上报纸质材料的初审工作。其中义务教育学校、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主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县(市)、区级教育部门负责;技工学校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县(市)、区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公办普通中专、幼儿园的材料初审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

各学校主管部门初审主要审核在册正式教职工的职务职称、岗位身份、编制情况、工资收入等方面的情况;审核离退休人员的退休前职务职称、离退休费等方面的情况。如审核不合格,则退回学校修改并重新上报。初审合格后,学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学校上报材料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通知学校通过管理系统提交电子数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做好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的调查统计工作,认真填写《**省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统计表》(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三)信息的审核与公示

1、学校主管部门负责汇总所属学校的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初审合格并签字盖章后统一送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审核。财政、人事部门在审核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信息的同时,根据离退休人员工资审批情况和财政供养情况,审核离退休人数和离退休费。

2、审核工作结束后,由县(市)、区编办对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姓名和工作单位进行公示。

3、市直中小学校(职业中专)、幼儿园、技工学校在册正式教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信息审核与公示工作,按照以上程序进行。

(四)信息上报

1、审核结束、公示无异议后,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打印好《**省中小学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情况表》、《**省中小学离退休教职工基本情况表》、《**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经机构编制、教育(或劳动保障或其他学校、幼儿园主管部门)、财政、人事部门确认并报当地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年4月5日前以政府名义报襄樊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通过管理系统将本县(市)、区在册正式教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电子数据上报(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2、报送的材料要求:《**省中小学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省中小学在册正式教职工基本情况表》和《**省中小学离退休教职工基本情况表》各一式二份。同时报送《**省中小学校代课人员统计表》一式二份(加盖教育部门公章)(表格下载地址同上)。

三、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

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安排,按时按要求完成调查统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的调查统计工作,切实加强我市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市政府成立襄樊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附后),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和检查督办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要迅速成立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尽快落实办公地点,及时配备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要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认真布置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县(市)、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名单于3月20日前报襄樊市市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一并报送办公室的联系电话和工作人员手机号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

(二)认真做好调查统计的培训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有关人员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调查统计工作培训会。培训工作结束后,各地也要对学校调查统计人员进行培训。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2

一、抓思想统一,努力形成共识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我区注意从三个层面狠抓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

首先,统一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思想,增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紧迫感。前些年,我区通过审计查处了几起涉及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违反财经法纪的案件,对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触动很大。经过深刻分析与反思,我们认识到,上述违纪案件的发生,固然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领导干部意志薄弱,未能抵制住物质利益诱惑的原因,但制度不健全、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网要的因素之一。由此我们感到,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的监督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既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也有利于领导干部自我约束。特别是在我区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区的新形势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为全区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统一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五部门的思想,增强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新的工作,最初,各部门认识不尽一致:有的对开展这项工作能否发挥作用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这项工作与本部门关系不大,有的怕工作搞不好有风险、担责任。我们认为,这些认识问题如不解决,势必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多次召开五部门负责人会议,采取剖析区内典型案例、查找本部门应负责任、研究确定各部门职责分工、学习有关政策规定等方式统一认识。另外,我们还组织五部门的有关人员,先后两次赴外地考察,通过对口学习和座谈交流,大家感受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确有作用,而且与五部门的职责密切相关。五部门思想认识的统一,为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了条件。

第三,认真做好被审计对象的思想工作,增强领导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认同感。开始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有些同志对自己被审计,有这样或那样想法:有的认为搞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自己不信任;有的担心审计会引来他人的无端猜疑;有的怕审计暴露单位其他问题等。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顾虑,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在组织决定对其审计时,态度不积极、行动不支持、工作不配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多次组织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学习有关规定,强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区领导按分工与被审计对象谈话,针对不同情况,讲道理,谈利弊,提要求。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被审计人员的思想问题,为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消除了思想障碍。

二、抓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加强领导,搞好配合,统一行动,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我们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初期,未设立专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工作联系比较松散,沟通起来比较困难。鉴于此,1997年我区设立了专项工作小组,促进了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和配合。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遇到一些复杂、重大的问题时,只靠专项工作小组难以解决。为此,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为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我们将原专项工作小组调整为联席会议。明确了联席会议的职能,建立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建立后,五部门在布置工作时协调一致、统筹安排;在实施审计时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相互间的配合更密切,运转更协调,工作更有力。如我们在每年年初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安排时,都要依据干部调整的计划,需要查实的举报信件,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人员力量情况,统筹考虑,妥善安排,保证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再如,我区在对一家国有控股企业的法人代表进行改制前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该企业问题积压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有些问题的查处超出了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也使审计部门的工作难以深入进行。为此,联席会做出决定,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一同介入,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借助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工作手段,很快完成了这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三、抓建章立制,规范审计工作

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障。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行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程序等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1999年初,正式出台了《塘沽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塘沽区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全区执行。两个办法的出台,使我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为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水平,我们还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专项工作制度。如纪检监察机关制定了《廉政回访制度》、《廉政谈话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制定了《诫勉谈话制度》;审计部门制定了《审计作业规范监督检查标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等。各项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有序、严谨高效的开展。

四、抓措施到位,保证工作实效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切实取得成效,我们还实施了几条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为营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环境,我们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在黄金时间安排电视专题采访和领导讲话,播放专题宣传片,同时采取召开案件通报警示大会、印发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地宣传教育,形成了领导重视,干部理解,社会关注,审计人员尽职的良好氛围。

二是充实审计力量。为了解决我区审计部门存在的工作任务繁重、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我区在审计部门增设了经济责任审计科,配备精干工作人员,专司经济责任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明确主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保证这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3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24―0024―01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适当的环境对幼儿形成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美学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第一个模拟社会环境,幼儿园承载着初步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美学教育功能。可以说,幼儿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软、硬件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的环境是否符合幼儿审美要求,幼儿园环境建设是否符合美学原理,对幼儿的审美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美育工作必须与幼儿园环境建设相结合。

一、当前国内幼儿园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整体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性,很多幼儿园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到办学宗旨、文化传承、区域特色等因素,只强调大而全,以使用功能分区,导致整体环境建设凌乱,割裂了部分与整体的和谐关系,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环境;第二,教师和幼儿园领导者在环境创建过程中过多插手,成人审美标准替代了幼儿审美标准,导致幼儿园环境缺乏与幼儿的互动性;第三,片面强调色彩、图案的“成人式幼稚”,整体设计水平低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反差过于强烈,不符合“和谐、稳定”的美学规律。因此,幼儿园环境建设需在意识和方法上引入新的机制,增进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并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幼儿审美规律。

二、当前国内幼儿园环境建设的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幼儿园建筑设计仅以功能性区分,大致分为教学区、集体活动区、住宿区等几块。每个分区的设计多以该区功能为依托,比如教学区整体设计以明亮色彩和简单线条体现整洁宽敞的特性,住宿区以暖色调体现静谧安全的特性等。这种只以功能性作简单区分的设计理念割裂了整体环境和部分环境,难以做到各部分环境和谐有序。具体表现为各部分色调、设计元素互相冲突,部分区域特性与整体建筑特性相背离,难以体现幼儿园文化特色。

要打破现有简单的功能性分区方法,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引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理念,将幼儿园环境建设视为整体,吸收区域文化特点,制定符合幼儿园办学风格的设计方针,将办公和教学等功能统筹规划。第二,强调幼儿园环境的系统性。讲究设计风格和色调的统一搭配。既要对教学楼、幼儿活动室、走廊、墙面等部位整体设计,也要对室内细节、日常用品等进行整体设计,将设计图案、色调等与被设计元素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三、幼儿园环境建设的互动性研究

第一,幼儿审美意识的觉醒是以感性认识为前提的,在此期间,幼儿对环境的感知依赖于既有经验。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中既要讲究设计感,又要从幼儿的成长需求出发,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照搬照抄。且整体设计要能体现幼儿的表达需求。第二,幼儿因对事物的感知较笼统,对大部分环境元素没有辨别的能力。此时的幼儿好比一张白纸,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结合幼儿审美认知的这种特点,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中应该做到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结合。使整体设计满足幼儿从笼统认识到具体关注的需求。第三,幼儿的涂鸦是对媒介乃至外界环境所做的能动性改造,是对环境的观察和探索。幼儿园环境建设应该尊重幼儿的美学表达规律,尽量将幼儿的表达需求体现在周围环境的设计上。这样既能强化和鼓励幼儿的表达欲求,又能对其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合理引导。

四、幼儿园环境建设中应该注重的问题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随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产生,而又与财务收支审计较大的区别。虽然在我国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尚未对经济效益审计进行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它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与方法,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应履行的职责。本文所探讨的报业集团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是指报业集团的内部审计机构,就集团下属经济个体经营管理工作与经济业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本文就其产生的历史必然、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开展该项工作的要点与难点、对开展该工作的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出现的历史必然

报业集团是我国宣传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经国家职能部门审批,以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和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营其他非报业经济实体的经济联合体。到目前为止,除个别报业集团为企业法人外,我国绝大多数报业集团都属于事业法人。事业法人性质的报业集团,要按照“事业法人、企业化经营”的要求运行。报业集团除在宣传上按照国家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承担相应的“党和人民的喉舌”的职能外,对集团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职责,在报业以及相关产业领域负有占领市场的职责,在发展上有做强做大的内在要求,这都使报业集团具有公益性、宣传性目标的同时,被时代赋予了其经营性、经济性的目标。这也决定了报业集团决策层在注意把握新闻宣传舆论导向的同时,还要关注集团及内部经济个体的财务收支情况与经营状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法制的日益完善,以及报业集团管理的日趋规范,报业集团对下属经济个体的财务收支与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的审计的功能作用发挥的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而对下属经济个体的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经济资源使用效率、经营效益情况的审计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催生了报业集团内部审计类型――以关注经济个体经营的经济效益、效率、效果为目标的经济效益审计业务类型的出现。这一现象与国家关于效益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也是吻合的,在国家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

可以说,报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其内部职能机构及业务的工作目标,其市场化目标的发展与演进使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审计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作为内部审计业务类型之一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演进出现的,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单位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二者之间的联系

我国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明确将财务收支审计、单位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等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二者均是根据我国审计相关法规在单位内部开展的审计业务类型,其实现途径均采用独立监督和评价的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报业集团内部财务收支审计中包含了效益审计的部分内容,而效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实际业务中也要以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为基础。

(二)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二者之间的区别

虽然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有许多的相同点,但二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明显的。首先,审计目的不同: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核验审计对象资产状况与经济业务真实性,监督其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则主要是评价、促进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效率、效益、效果;其次,审计载体不同: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核查审计对象账、证、表等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情况;而经济效益审计则主要审评审计对象会计、统计、业务及管理多方面信息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最后,审计职能不同:财务收支审计以监督、鉴证等防护性职能为主;而经济效益审计则以评价、建设性职能为主,监督、鉴证性职能为辅。

总的说来,由于财务收支审计是依据国家及报业集团相关财经法规制度,鉴证监督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为主,相对而言要“单纯”一些,客观性强一些;而经济效益审计则在此基础上,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率、效益、效果,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相对而言要“复杂”一些,受审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要大一些。

三、报业集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几个要点

由于经济效益审计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要求,特别又处于报业集团这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经济个体中(事业法人企业化运行),依据笔者自身的实践,要开展好这一工作,有以下经验可供参考:

(一)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即要针对审计对象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在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审计重点上区别对待,不宜“一把尺子量到底”。报业集团下属的单位有报刊单位、非报刊单位,在报刊单位中有公益性报刊、时政类报刊、生活类报刊、行业专业类报刊,因为行业类型不同、产品定位不同、盈利模式不同,单位经营模式及经济指标会呈现较大区别;同样在行业专业类报刊中因为所处竞争环境、发展阶段不同也会在单位经营模式及经济指标上呈现较大区别。在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审计工作的侧重点、评价依据、审计方法等,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做到公正、科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

(二)要采用“立体”的视角。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方位分析,既要关注其战略发展方向、品牌建设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又要关注其经营模式、整体盈利水平等中观层面的问题,还要关注具体业务和项目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既要关注其销售规模、经济效益、负债水平与成长能力等财务方面的指标,又要关注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打造、固定资产投入、员工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非财务能力建设方面的情况。

(三)要采用“发展”的视角。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观察事物必须在发展变化中去把握本质性与规律性的东西,而应尽量避免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在评判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运行情况时,除了应关注其盈利水平,还应关注其发展能力;除了关注其现有的盈利水平外,还应关注其盈利水平是否可持续;除了关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还应关注其所处的市场及其竞争对手的发展变化情况。

(四)应具有“集团”的视角。这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应将被审计对象放到集团的层面进行分析,其发展是否符合集团为其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否与集团本身的战略发展方向相符,是否符合集团的整体利益与最终利益;二是应站在集团这一资源配置者的高度,考虑审计对象作为集团经济资源中的个体在的集团经济资源总体配置中发挥的充分性、合理性、有效性等;三是利用内部审计对全集团经济运行情况掌握较为充分的有利条件,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对象经营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科学有效的做法进行推广。

(五)巧选“尺子”,做好评价工作。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工作是评价,而这恰恰也是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难点,因为没有统一的、现成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尺子”)可以使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集团下达的经营目标责任书作为“尺子”,衡量被审计对象经营目标完成的合格程度;二是以被审计对象过去几年实际完成水平为“尺子”,衡量被审计对象与历史水平相比经营情况;三是与集团内同类型经营单位进行比较,特别是同类型的报刊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四是与行业平均水平及竞争对手相比,衡量被审计对象在市场与竞争中经济运行情况。以上四点中以第四点最困难,主要难在相关资料及情况的掌握不全面不充分上,但还是应尽力从以下各方面搜集:集团层面或被审计对象应搜集与竞争对手直接性的经济对比数据,如报刊发行量、报刊广告刊登量等;通过专业市场调查机构调查统计重要经济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从行业组织相关机构寻找有关资料;如果竞争对手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平台查询相关信息等。最后,还应该注意,在分析中区分经营者主观能动因素与市场客观影响,剔除不可控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比如在报业经营中报纸成本受纸张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在纵向对比分析中应将纸张价格波动因素剔除进行分析。

四、报业集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对审计风险的防范

报业集团经济效益审计风险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审计中是否能识别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资料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二是审计中是否能够正确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识别重大差异与缺陷

如前文所述,经济效益审计离不开财务收支审计,识别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资料及内部控制重大差异与缺陷实质是对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的识别,如果不能在真实完整的基础上评价经济运行情况则毫无意义。在实施审计前可以查阅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社会审计机构提供的独立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及财务与业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同时测试被审计单位的财会资料、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确定抽样方案,按财务收支审计的流程与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资料与内部控制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等进行审计。

(二)客观、公正、科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减少风险

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的鉴证、评价,这个标尺不是国家财经纪律,而带有一定的主观认识,评价方与被评价方最容易在这一点上产生分歧,要减少在这上面的风险,应注意:一要客观,尽量多用客观的、定量的中性语言,用数据与事实说话,少用一些主观性强的描述性语言;二要公正,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质是审计方在经济运行中受托经营情况进行的审计,应站在中立公正立场开展审计工作;三要最后要加强科学性,审计中除采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应引入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的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如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eVa分析等多种方法,加强科学性,提高说服力;四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应加强内部审计督导,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是减少审计工作风险的根本保证。

笔者相信,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推进,必将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经济效益审计也必将在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国翔.《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中国审计》,2004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5

[关键词]审计;调查;计算机辅助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3.019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3-0030-02

1总体分析数据,确定审计重点

(1)数据转换。首先,从出版社销售和成本两个子系统中分别采集4年有关销售和成本明细情况的销售表和成本表,进行数据清理后,导入ao系统。其次,从出版社有关部门取得“教科书分类表”,导入ao系统。

(2)生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种类较多,包括专业图书、教科书、辅导教材和其他种类图书,仅其中一年就多达几百种。本次审计调查的对象为初级中学教科书,因此首先要筛选出所有教科书的数据。首先,分别合并4年的销售表和成本表,将运行结果导出excel表,再导入ao系统,生成“销售总表”和“成本总表”。其次,将“销售总表”和“成本总表”分别与“教科书分类表”以“书号”为关联字段进行连接,生成“教科书销售类别表”和“教科书成本类别表”。第三,在“教科书销售类别表”和“教科书成本类别表”上查询并筛选生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

(3)分析数据,确定重点调查对象。分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发现,销售收入排名前三十位的全部为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及有关辅导教材。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其销售收入约占总销售收入的80%和教科书销售收入的90%。通过总体分析,审计人员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确定为重点调查对象。

(4)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中间表”和“成本中间表”。首先,根据“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查询并筛选出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情况,整理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明细表”和“成本明细表”。其次,在“销售明细表”和“成本明细表”中,汇总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分类汇总表”和“成本分类汇总表”。第三,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定价”和“印数”两个指标,将其与“销售分类汇总表”和“成本分类汇总表”进行连接,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中间表”和“成本中间表”。

2重点数据分析,发现异常点

(1)分析销售收入。根据数据分析需要,在“销售中间表”上添加字段“发行地区”、“总码洋”、“销售码洋”和“发行折扣”,生成“销售分析表”。按“发行地区”字段分类统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发行折扣,利用ao软件中的“图表查看”功能绘制出折扣线性图,图表显示某些地区的图书发行折扣高于国家所规定的28%。

(2)分析成本。同理,在“成本中间表”上,添加字段“发行地区”。由于图书在各个地区的印数不同,各项费用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添加“印刷费平均”、“其他费用平均”等字段,生成“成本分析表”。在“成本分析表”中按“发行地区”分类统计成本的各项平均值。然后利用ao软件中的“图表查看”功能绘制线性图表。发现,“成本——其他”、“成本——印刷”和“成本——稿酬”费用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出现异常畸高现象,审计人员将其确定为待落实的疑点。

(3)成本利润率的综合分析。将“收入分析表”和“成本分析表”以“书号”为关联字段连接后生成“成本利润分析表”,汇总统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收入和成本总额,分摊《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应承担的管理费用后,计算出平均成本利润率高达34%,与国务院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的政策及中小学教材实行保本微利的原则相悖。

3核实异常点,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1)对销售折扣进行进一步核实。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折扣率最高达到38%,远高于国家规定的28%,调查了解到,折扣部分大量用于教科书在当地的推广宣传。

(2)核实“成本——其他”和“成本——印刷”费用畸高的异常现象。通过“成本分析表”找出对应的原始凭证,查阅后发现,“印刷费”和“其他费用”中隐藏了大量教材推广费、发行费等不符合规定的支出。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6

《意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规定》及其贯彻实施意见,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切实依法履行经济职责,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同时,为适应新形势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将工作思路调整为“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

《意见》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在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信息共享、结果利用等关键环节的职能作用,形成审前共商、审中协作、审后运用的整体合力。同时,要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包括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加大任中审计比重。

根据《规定》要求,《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审计内容,提出了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党政工作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重点审计内容。地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可以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可以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贯彻执行中央、上级党委和政府、本级党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本地区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以及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同时,鼓励各级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的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地域特点领导干部的具体审计内容。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7

以阿里地区审计局为例,该局计算机审计的初次尝试是在2006年县财政局的财务审计中,由上级审计机关专业人员将县财政局业务数据导入审计人员计算机中,阿里地区审计局审计人员利用专门设计的软件对导入电子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审计验证,填补了阿里地区审计局计算机审计空白。但由于阿里地区审计局对审计业务干部信息化应用培训严重不足,信息化审计意识相对薄弱。日常审计工作都是基于查看手工账表,如果被审计单位是电子账表,就用被审单位打印出来的账本为基础进行审计。 

二、边远地区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习惯和思维的桎梏 

一是存在着用传统思维方式看待信息化审计,缺乏推进信息化审计的信心。二是对计算机审计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认为边远地区会计电算化程度低,信息化审计没什么大的用场,还不如手工审计快。三是存在着技术困难和理念困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审计对审计思维和方法的深远影响。 

(二)审计力量薄弱 

阿里地区审计局在职职工24人,一线审计人员只有10人,而审计任务却非常繁重,2014年审计项目有34个,其中包括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等18个重大项目审计,还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小金库”清理、财产清查等临时性工作任务10多项,同时因为阿里地区地处边疆,维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审计人员身兼多职,显得力不从心。 

(三)信息化审计培训亟待加强 

阿里地区审计局审计任务繁重,致使审计人员忙于应付项目,无暇安排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使得很多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与应用仍停留在用电脑打字、制表上,即使使用ao审计软件,也只是用来填写审计日记、审计底稿、审计证据和生成审计报告初稿,而对数据的采用、分析、查询则很少应用。 

(四)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缺乏 

阿里地区审计局现有的审计业务人员从事财务审计人员较多,而金融、计算机、工程预决算等专业人才很少,其信息化审计基本处于空白状况,工程预决算审计要依靠聘用相关专业人员来完成。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缺少“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五)审计业务经费不足 

阿里地区审计局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北部,与印度和尼泊尔接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收入极其有限,绝大部分靠中央转移支付,很难保障审计业务经费,制约了局机关业务培训、审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至今未能实现审计业务人员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地点也很紧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六)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较低 

阿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审计对象绝大多数是行政事业单位,仍有部分单位是手工记账管理。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只能利用ao审计软件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日记,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审计。在实行电算化管理的单位中,采用的基础数据库也各不相同,所以,采集数据比较困难。 

此外,阿里地区审计局截至目前没有建立oa管理系统,审计项目不能进行交互管理,同时由于基层审计机关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对建立被审计单位信息库的认识不够,普遍忽视了对被审计单位信息库的建设,也影响了信息化审计管理效果。 

三、推进和深化边远地区信息化审计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审计,首先要转变观念。近年来,审计人员对开展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性、紧迫性已有一定认识,但还不够全面深刻。要加大信息化审计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形成我要学、人人学的氛围。建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规章制度,并在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采取对应奖励办法,调动积极性,加强审计项目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二)着力于队伍建设,增强审计力量 

一是严把审计人员准入关,通过择优录取等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边远地区审计队伍中来;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学习、业务培训制度,对现有人员要普遍轮训,特别是计算机、金融、工程预决算、审计知识和ao系统操作培训,激励审计干部走上专业型、知识型和复合型的成长道路,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增加审计编制,优化审计干部队伍,把地方优秀的财会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充实进审计队伍;三是加强审计队伍绩效管理,严格考评和奖惩。 

(三)强化培训,提升信息化审计能力 

把计算机审计普及性学习、计算机审计骨干培训与计算机审计高级人才的培养相互结合,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梯次健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需求的审计队伍。在强化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培养审计人员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创新信息化审计方法。积极引导其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审计业务有效结合,在审计中活学活用,真正体会到计算机给审计工作所带来的便捷和效率,从而提高信息化审计水平。 

(四)多方筹措经费,保障审计发展 

现行财政体制下审计机关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阿里地区是河北陕西两省援助地区的优势,多方筹措经费,解决审计机关经费不足问题,建立相对固定的经费预算和拨付制度,使审计经费制度化、规范化、刚性化,创造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上级审计机关也应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边远地区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加快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步伐 

要借助“金审工程”的实施,逐步建立oa审计管理系统等,发挥信息化审计的全部作用。逐步建立被审计单位基础数据库;被审计单位管理职能、人员编制等信息通过人事部门采集利用;被审计单位近年来无电子档案的审计文书通过扫描、拍照等手段进行采集;对ao审计软件收集、转换过来的财务、业务电子数据,包括审前调查获得的各类数据,审计结束后统一移交建立数据库。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8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需要。

一、会计电算化是特区会计改革的需要

深圳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各方面都要与国际经济渠道对接,仅在经济法规和技术标准上符合国际惯例是不够的,这只考虑到经济活动的静态特性,还必须使特区经济运作速率与国际经济运作速率“同步”,这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动态特性。当今发达地区的经济信息时效性是以分为标度的,差之分秒,失之亿万。现代经济运作速度达到如此高速境界,是由于采用了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缘故。深圳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必须用信息社会的观念来了解和处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个工具,它本身也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最近,深圳经济特区会计制度改革,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进行:

会计改革要与经济特区的经济特点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与不断深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与经济往来国际化相适应;

会计改革要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会计改革要运用辩证法,具一定的超前意识。

这无疑对特区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为满足特区会计改革的需要,就必须采用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的会计电算化技术,来替代落后的手工记帐的会计核算方式,提高微观经济管理水平,跟上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如阿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以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在经济信息管理诸领域中处于领先和核心地位,在整个业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被称之为会计信息系统。它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人们提供会计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送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具体说来,会计电算化具有如下功能:

(一)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就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会计数据在电算化处理过程中始终由计算机控制,数据输出由计算机打印,使会计信息做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解决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

(二)促进会计人员职能转变

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以某企业为例,会计核算由计算机处理后,会计人员有了充分时间去做两头的工作,一是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经营的实际,及时组织节约控潜,二是加强经营分析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电算化前后会计人员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有了很大变化:

1.总帐报表岗位改作内部审计岗位。原来在月底,总帐岗位月末结帐、对帐、汇总编表工作忙得团团转,经常要加班,现在这些工作由计算机来做,经验丰富的总帐会计可以改作内部审计工作。

2.出纳岗位改做内部银行工作。原是两人的出纳岗位——管理现金和银行出纳,电算化后,现金、银行出纳工作由一人来完成,另一出纳改做内部银行工作。

3.增设责任会计岗位,加强内部控制。过去成本核算岗位是3人,电算化后减为1人。

另两人搞责任会计,组建起了二级核算、三级管理的责任会计体系。

4.建立决策会计岗位,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过去销售及利税核算岗位的2人中,可抽出1人设立决策会计岗位,对市场、生产、销售、资金、成本、利润等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并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5.改变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职能,扩大其工作范围。电算化后,由计算机完成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以及提取折旧、大修、查询、统计、编制明细表等。该岗位的工作转为技术改造,加强专项工程管理。

由于会计岗位的重新定岗,原由14人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现只需5人,其余人员把工作重点由会计核算传向现代出管理,即开展预测和参与决策,从而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

(三)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变革,它还有利于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引进来,建立预测、决策和管理控制系统,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会计工作不但要对经济活动有事后核算和分析功能,而且要发展为进行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这就可利用电子计算机及时处理技术,运用生产过程自控原理,把计划、预算或定额各项数据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作为标准项。当实际业务发生后,再把实际数据及时输入计算机,自动与计划、预算或定额标准项对比,如有偏离,及时输出信息,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计划、预算或定额的正常实施。为加强预测和决策功能,还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三库为基础,即在日常核算基础上建立的数据库;把量本利分析、线。性规划、价值工程、投入产出、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数学与程序存入计算机,建成方法库;对各项经济业务,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方法库中的方法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形成各种数学模型,建成模型库。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取得各种不同实施方案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会计理论研究提出更科学的依据。

(四)为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就企业而言,50%以上的会计信息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具有涉及面广,辐射和渗透性强的特点。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信息就能及时、准确、适用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力,从而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较大和主要的一个子系统,它能完成向企业外部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企业内部起到反映内部经营管理的作用,这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全球范围会计电算化,是从50年代开始起步的。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机件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会计人员不再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积极参加到这一工作中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属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论题就是会计电算化,这标志会计电算化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通产省1986年对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会计电算化的调查表明,在日本大型企业中,上述三个行业会计电算化的比例分别是88.2%、88.5%和76、2%;在中小型企业中,上述比例分别是61.5%、41.3%和55.5%.此外,会计软件产业(包括服务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软件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会计软件的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分别由专业会计软件公司承担。由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服务,减少了用户自己开发软件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50~60年代起在日本、西德、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兴起了一种服务

于税务审计的计算机服务行业——客户记帐业,即由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为中小企业记帐。由于这一方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计算中心三个层次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由于会计信息处理关系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对会计电算化管理非常重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76年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实施指南”。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分别于1984年2月、10月和1985年6月公布了3个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审计准则。这就是:“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研究与评价的影响”。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1987年后,会计屯算化初步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1988年初,财政部对全国3万多个大中型单位的调查表明,有13.99%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开始向通用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如1989年9月和1990年4月,财政部通过了对先锋cp-800和用友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以后陆续又有7、8个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分别通过了各省财政厅的评审。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如1988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市举行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议题是会计电算化的通用化和规范化问题。1989年12月和1990年7月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和“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初步确立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框架,对会计核算软件提出了如合法性、适应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强制性、保密功能、恢复功能等要求。并对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对会计核算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使用单位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审批,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生成和管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91年4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对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通知”。

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会计电算化专著相继出版。

由于科技投入,电算化专业人才也脱颖而出,并开始广泛地为社会培训各类电算化人才。

各种形式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班也相继举办,会计电算化的广阔前景就在眼前,正如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副司长余秉坚在先锋软件评审会上所说:“会计需要电算化,这是我国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的方向。”

三、深圳特区会计电算化现状与发展前景

在深圳特区,由于它的有利条件,许多单位都配备有电子计算机。但是到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并未昔及。计算机在财会中的应用大约可分为下面5种情况:

(1)有些单位由于缺乏开发能力,机器闲置,或仅作打字机用;或根本没有计算机;

(2)有些单位计算机仅作单项数据处理,如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等;

(3)有些单位曾实现过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核算,但由于一方面系统不够完善,另一方面财会主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了解和信任,因而长期将手工核算与计算机处理并行。长

此下去,有些单位甚至甩不了手工,而甩掉了计算机,使电算化工作夭折(4)有些单位,会计龟算化工作开展得较好,基本上甩掉了手工帐本。但就整个企业或单位来说,可能分别都是独立的数据处理系统,如会讨、信息系统、销售系统、人事系统等等。

(5)少数单位已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多年联成网络,如深圳大学mis系统等。

综上所述,已全部甩掉手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不多。因此深圳应当加快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步伐。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各级领导应该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推广。直到目前为止,不少人还认为会计电算化不属于会计领域,而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工作,因而贻误了经济领域中的科技进步,影响和挫伤了开展和推广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积极性。在深圳特区的第二个10年里,要创深圳效益,就一要在提高科技水平方面下功夫,当今新技术的发展特点,是高速化、复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值得当今企业经营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2.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升级中的地位,推进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在企业会计工作达标升级中,虽有些地方已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考核条件,但它在升级考评中所占的比重与它的重要性及在会计管理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为使企业会计电算化加快步伐,应提高企业会计工作升级考评中分数的比重。如明文规定:升二级的企业,必须基本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升一级的企业。

还要具备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资金管理及责任会计的实施等项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3.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代技术是复合化的。就学科来说,会计电算化是属于交叉学科,也是新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使各学科间互相交叉和融合,然后产生新的学科和新领域,而取胜于新领域的必须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也就是说必须有跨学科的知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不仅要懂会计,而且还要懂计算机及信息和科学、管理科学等。目前这类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因而我们应当大力培养财会人员学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员要学习会计业务,只有培养千百万这样的“通才”,才能加快电算化进程,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4.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建议深圳市财政局成立关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专门机构,在深圳市范围内统管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其中包括:全面推广和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全市范围内的实现;贯彻和监督财政部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等三个准则的实行,对会计核算软件组织评审及评审后的管理工作;组织全市范围内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等等。

5.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会计核算软件的取得有以下三种方式:

(1)购买商品化通用软件,由开发单位负责售后服务;

(2)各级主管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会计核算软件,免费提供或仅收取工本费;

(3)在特定单位开发和应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用户究竟来用哪一类会计核算软件,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因地制宜。

对有开发能力的单位,组织会计人员和本单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研制。

共同参与到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各阶段中去。

系统研制成功后,经过与手工并行运行3个月以上,如运行良好,开发部门应向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提出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申请,经审批后方可甩掉手工帐……

对于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单位,可以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购买通用软件,可节省时间,避免花费大量的人力,因而它确是一个方便和省力的办法。但商品化软件多数都进行了加密,维护和修改就有些困难,再则所谓“通用性”并非是绝对的,因而在购买时需注意:

(1)应注意考查通用软件的通用能力。如各种自定义功能是否能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各种编码是否具有增、删、改维护功能等。

(2)应考查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适用程度,对外是否留有接口,它提供的文档资料是否满足现行制度的需要。

(3)应考查软件厂家的维护保证能力。

(4)应考查软件厂家版本更新情况。

(5)应考查软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与本单位物力条件是否适应。

使用上级主管部门推广的软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行业内的通用性,在推广软件的周时,应注意帮助企业培养软件维护力量,还要组织一定技术力量帮助企业做好初始化以及维护工作。

6.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保证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发展,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靠原有的审计方法难以完成审计任务,必须建立计算机审计体系,才能实施对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的审计;同时,会计电算化离开了审计监督也不可能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一般包括以下儿个方面的内容:

(1)对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它是通过审查系统设计的文档资料、数据测试和运行观察来进行。

(2)对承担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是否符合内部编制原则、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审计,它是通过对系统管理制度的审查和现场调查来实现。

(3)对系统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的审计,它是通过数据测试和参观演示来进行。

(4)通过查询、重新计算和处理,或利用审计软件,对处理结果和输出是否合理、合法和准确、可靠的审计等等。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9

【关键词】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7-0113-06

近年来,从国际比较角度研究大学审计的文章越来越多。美国作为全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美国大学形式多样,竞争性强,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谈到的,“在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美国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自由竞争的市场”[1]。这种自治与竞争的状态,也促使了其高等教育的繁荣。尽管中国在政治体制、社会形态等方面与美国不同,不能全盘借鉴美国的做法,但从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美国大学的审计功能,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以审计为视角对治理问题的探索,对于完善我国高校的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介绍

(一)美国大学的类型及成因

在政治方面,美国是分权制国家。在建国后很长时间内,联邦政府内阁不设教育部。后来建立的教育部也不直接管辖大学。在经费方面,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主要分为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生缴纳等。政府大量资助那些在竞争上处于弱势的社区学院等,而对于研究型高校,因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可以吸收各种资源,政府的资助占比并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相互竞争的现有格局。

(二)美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高校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的财产权制度基础上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就高校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权力配置、制衡、激励等所进行的制度安排以及对高校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2]。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尽管因历史传统和大学类型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也表现出某种统一性。

如图1所示,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校长、副校长、教务长、院长和系主任、教师、学生等。大学外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基金会、专业认证协会以及校友会等。

1.高校董事会/治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董事会有多种表达方式,在私立大学通常表述为“Boardoftrustee”,在公立高校则一般为“BoardofRegent”,有的高校也称之为“Boardofoverseer”“BoardofVisitors”或“BoardofCurators”。董事会是大学治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的存在使美国大学在内外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3]。无论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其董事会中校外的社会人士占多数,以工商企业人士及律师为主。

董事会下常设若干负责具体事务的专门委员会。如密歇根州立大学董事会通过下设执行委员会、社区和公民事务委员会、财务规划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咨询委员会、学生和校园生活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大学合作委员会、员工薪酬委员会、发展和校友关系委员会、医学中心委员会等发挥作用。

2.校长

校长是治理结构中的重要角色。大学校长依据董事会的授权,拥有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权力,承担大学行政和学术事务的责任。不同大学对于校长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一些州立大学称之为“Chancellor”,在包括多所分校的大学中,校长称为“president”,总校长称为“Chancellor”。也有少数大学的校长称为“Rector”[3]。

某一具体办公室的工作主要由副校长负责。由于大学的特点不同,各大学根据各自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的副校长,但通常都包括行政或财政副校长、学生事务副校长、发展副校长以及法律顾问等。教务长(provost)有时也被称为学术副校长(Vicepresidentforacademicaffairs),主要负责大学的课程、教学和研究等学术事务。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财政副校长的重要性仅次于校长和教务长[3]。

二、美国大学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以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

美国大学可以初步分为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美国大部分公立大学是由州政府出资创办和运营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有一种公立的社区大学,提供低学费的两年制教育,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先读两年的社区大学再转学到其他学校。从美国一些大学的网站上可以看出,公立大学的主要业务分为以下模块①:科研(Research)、教学(teaching)、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publicService&Community)和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Services),包括建筑和设备管理。

美国私立大学的历史比公立大学悠久。学费在私立大学经费来源中所占比重较大。学校与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和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为了更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的治理模式与内部审计功能,本文选取哈佛大学作为私立大学的代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公立大学的代表进行具体介绍,由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隶属于加州大学系统,选取该校做介绍能够进一步探索公立大学分校的管理模式。

(一)哈佛大学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

1.总体治理结构

在哈佛大学,校长和教务长代表管理层,确保大学存在良好的风险管理并发挥作用,设立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RmaS),在识别、讨论和解决风险方面为校长和教务长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意见。哈佛大学治理结构如图2所示: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对执行副校长负责,执行副校长还分管包括校园健康服务在内的六个部门,执行副校长对校长汇报。董事会下还设立了总会计师、秘书处等机构。

2.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构成

风险管理和审计服务部(Riskmanagement&auditServices,RmaS)通过提供以下服务识别、管理、减轻风险,包括:(1)合同咨询;(2)危害分析和风险规避分析:这项调查是由有资质的工程公司在固定的部门进行,主要是针对建筑风险;(3)财产估值,通常用来辅助购买或者租赁某种资产的决策;(4)财务、运行和合规性审计,目标是通过识别无效率和控制缺陷为部门提供服务,提出改善建议,除了标准审计(Standardaudit),还提供财务和运行控制审计、综合审计(财务运行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结合)、业务流程测评、管理评价(部门领导或高管要求)、自我测评操作等;(5)信息系统审计,确保信息资源是受保护的、可信的、可用的和合乎学校政策流程的,使用CoBit框架,具体来说信息系统审计提供的服务包括:it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综合审计(侧重应用控制、用户访问、应用程序变更控制和备份和恢复管理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自我测评、合规性审计(包括学校政策流程、支付卡流程pCi、医疗电子交换法案Hipaa、家庭教育权力和隐私法案FeRpa等);(6)风险管理、风险筹资与保险。

RmaS的具体职能设置如图3所示,RmaS主任在业务上对联合监察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②,在行政设置上对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兼首席财务官负责。RmaS对于所有财务、运营和内部控制负有监督检查责任,每年向审计委员会至少年报告4次工作和提供年度总体工作报告。

哈佛大学网站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RmaS共有22位专业人员,除去主任与执行助理外,财务管理与合规审计模块人数最多,为10人;风险战略与保险模块次之,共5人;信息系统审计共4人;风险与审计战略1人。

3.业务开展过程

每年开展的审计业务的常规流程是:通过风险评估,RmaS与学院、部门和学校各个管理单位分别沟通,识别并确定哪些风险(包括管理、财务、合规方面)对学校是重大的,根据风险程度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各个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交审计申请,RmaS通过风险高低来评判,对于主动提出的申请通常会列入下一年度审计计划。

每个审计项目的持续时间与该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组织的内部控制程度有关,每个审计项目需要对方单位提供一名指定联系人,经由联系人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访谈关键人员。一般来说,一个审计项目要求三个月完成,包括计划阶段4周、实地工作阶段4周、编制审计报告阶段4周,一名审计师可能同时穿插在多个审计项目中,但某段时间(如一周)集中于单独项目。

审计报告的审阅部门包括:部门的管理团队、财务部门主管、RmaS部门主任、财务副主管、普华永道(哈佛聘请的外部审计部门)等,提请查阅审计报告需要得到RmaS主任的同意。

(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治理结构与审计功能

1.州层面的高校治理

尽管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分权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系统,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州政府就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0年以后,更多的州采用绩效报告政策代替绩效预算和拨款③,这足以表明州政府已经介入大学的自治[4]。

加州大学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是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和加州社区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系统共有十二个校区,管理三个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

加州大学董事会的政策是建立和维持内部审计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内部审计受到SVp/ChiefComplianceandauditofficer(CCao)即首席审计官的领导,是高校理事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行政结构来看,SVp需首先汇报给分管商业运作的执行副校长(executiveVicepresident-Businessoperations)。校园以及实验室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iaDs(Campus/LaboratoryinternalauditDirectors)在管理层级上汇报给校长或者实验室主管并且通过SVp直接汇报给董事会下属合规和审计委员。在操作中,双重汇报结构功能性上应该通过高校董事会的合规和审计委员会直接汇报给高校董事会,而在管理层级上汇报给管理部门。校园和实验室的内审总监在功能上通过SVp/CCao汇报给高校董事会。如图4所示。

有效的双重汇报关系依赖于SVp/CCao和部门内部审计师所向之汇报的校园管理层之间的合作。为了使得审计项目具有可信性,高校董事会具有一定的自,可以相当大地缓解来自双重汇报结构的冲突。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审计委员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有审计委员会(CaiCFa),对校长负责。审计委员会的职能是对于来自校长所支持的校园审计计划进行检查和认可,对审计结果进行核实,评估审计和咨询服务(a&aS)资源的正当性等。这个委员会由内部控制、财务问责和外部审计以及调查活动四部分任务组成。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分管行政、财务、科研、学生事务的负责人、执行副校长和院长,教务长以及校园的法律顾问等。该委员会定期与合规、责任、风险和道德委员会(eRCS)商讨校园热点问题。

加州伯克利分校的行政与财政事务由大学的执行副校长负责。在执行副校长之下又分别设立了法律事务、审计咨询服务等七个办公室,在相关领域为整个大学提供服务。审计与咨询服务(audit&advisoryServices)直接由校长(Chancellor)领导,部门主任直接向校长报告工作。如图5所示。

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内部审计部门

从图6中可以看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审计服务部门的构成比较简单,根据业务的不同,各审计师之间的责任也有所差别,有专门负责信息系统方面业务的审计经理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审计服务部门的双重汇报结构。

该部门共有10名成员,其中,主、副审计长下设1名it审计经理、3名审计经理、2名高级审计师和1名审计员。

4.业务开展过程

每年1月到2月,审计部门开始数据收集工作并着手进行分析,即从圣诞节和新年后的假期开始,进入了审计工作的第一阶段。在3月份,使用校园完整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准备审计计划草案。3、4月份审计部门还要就审计预案报送校园审计委员会批准,并且在校园道德合规和咨询服务委员会(eCaS)的辅助下修改确定审计预案初步方案,最终确定的审计预案报送给高校董事会进行审批流程。接下来,更改审计预案。5月份,高校审计委员会将就最终的年度方案进行评议并批准,eCaS也最终敲定计划;7月份,最终审计预案将上交给高校董事会。

就具体工作流程来看,第一步要发送审计通知给被审计单位,还要就审计的议题、审计安排和需要的文件进行准备,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第二步要进行初步的审计调查,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审计方案。第三步进行现场工作,包括与被调查单位进行沟通、为执行现场操作编订草案;然后分析,访谈,测试。在现场调查结束之后,与被调查单位讨论调查结果,准备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沟通及跟进(followup)环节,包括针对审计服务的满意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监督改善计划的实施进展,并最终向高校审计委员会进行汇报。

年度审计报告(图7)显示,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审计项目由一系列的鉴证、咨询和调查服务组成,这些项目都通过一个基于风险的识别过程确定。审计计划的目的是达成一个深度和广度的平衡。从各个审计项目的时间构成来看,财务管理领域所分配的时间最多,其次为院系部门、信息技术与交流,可见这几类领域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

整体看,从2010年到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审计业务所花费的时间都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业务。调查业务,占审计业务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咨询业务,2010年约为审计业务时间的六分之一,到2013年这一比例跃升至五分之二。

2013年,审计和咨询服务部门高效地辅助完成高校管理,帮助减轻高校各类风险。绩效包括:审计计划内项目、咨询服务(较2012年增加35%)、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数超过全校平均分(4.44分,满分为5分)等。在这一年,两名审计师获得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Cia),一名获得了风险管理确认专业资格(CRma)。作为年度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审计部门执行了针对超过400名高校行政人员的风险感知调查,并获得了30%的回复率。

三、美国大学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明确治理框架,优化管理体制,强化委员会机制,进一步发挥审计在治理中的作用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完善的约束机制。大学的内部有董事会对校长的约束、大学其他行政人员对校长的约束等。在董事会内部则有委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大学外部有联邦政府、捐赠者等的约束[5]。这些约束机制可以使得校园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对校董事会管辖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其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强。

在我国,大学内的各项事务几乎都是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进行处理,管理机构组成单一,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借鉴美国大学治理制度和结构,国内高校可以考虑增设常务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就部门来说,我国不少高校的审计部门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如国内相关调查显示该比例高达22%,且审计机构的分管人为书记、副书记等党委成员的占52%[6],这种汇报关系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强调审计部门对校长负责,弱化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对象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

(二)将风险管理融入审计职能,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

哈佛大学将风险管理与审计整合为一个部门,作为独立的部门评估风险并进行审计,对风险进行控制。就审计业务来说,它是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审计环节中包含重要的风险评估环节,并且每年会针对学校的活动进行新一轮的风险调查。其他例子还包括:佐治亚理工大学,其内部审计部门编订的《内控指南》详细列明了学校可能会面临的八种领域的风险。在长达88页的指南里,对各种风险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控制办法。比如财务记录不准确的风险,可以采用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职责的分散化、有效的监督方式等予以防范。在康奈尔大学,学校被分为很多可以审计的独立单位,包括各个院系、成本中心等。对诸如规模、业务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对这些单位打分,审计部门再基于这些风险评估结果决定审计哪些单位。低风险的单位只需定期进行有限范围的检查,审计部门通常将较多时间分配在高风险的单位。耶鲁大学通常也对其内部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次序排列风险,集中高风险的项目优先审计。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事后控制,对于各部门的风险识别不足,从而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损失。国内学者也做了相关的论述,如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在高校风险管理中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7]。因此,应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从风险识别入手,强化各个部门的风险意识,努力构建风险管理的文化,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制度。

(三)注重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促进监督整改

美国大学高度注重评估后的后续执行环节,确保审计执行到位的同时,防范同类问题的产生。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审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包括满意度调查、监督整改和汇报董事会等,通过满意度调查,可以得到对本次审计工作来自被审计部门的反馈,有利于进一步工作的改进,而监督整改环节落实到位,有效地保证了对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提高了审计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的审计虽然也有要求对整改环节进行监督,但很少能够执行到位,因此,应借鉴国外高校的优秀做法,切实建立后续跟踪审计制度,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降低风险。

(四)注重加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和调查职能

尽管从时间分配上,美国大学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着传统的财务领域的合规领域,但是对于咨询业务已经越来越重视。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美国各大学网站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大学的审计部门都具有很强的咨询功能,有些大学将两者合并,将咨询直接加入到部门名称当中。还有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了各种培训环节、自评环节,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了“BridgingtheGap”拉近学校各部门甚至学生与审计咨询部门的距离。同时,内审部门执行或辅助执行有需要的调查,对于那些有可能错误使用高校资源的行为进行报告,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内部控制问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自我评估调查问卷等,采用定期调查的形式,审计部门可以对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控制风险。师生也可以网上提交问题,或者要求介入某些问题,全员参与与监督机制畅通。

国内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所开展的业务咨询服务和调查服务所占的时间过少甚至没有此类业务,尽管在业务过程中融入了咨询的功能,但并未充分加以利用,在调查方面则更是少之又少。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创新方式进行调查与咨询业务,拉近审计部门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除以上四点建议外,我们还应该借鉴美国其他大学的经验,包括注重信息系统的审计,促进审计人才的多样化,并且对风险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开展等。

尽管美国大学的内部审计制度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所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方式手段并不能完全为我们所用。政治制度和文化方面,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政府在未来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格局中仍然会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治理结构也会使得中国大学无法照搬美国的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治理结构下审计职能不会发生变化。在约束机制方面,以大学章程的建立健全来推动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实施有效的约束机制确立规范的框架,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4-126.

[2]李定清.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初论[J].会计之友,2007(3):24-25.

[3]欧阳光华.董事、校长与教授: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0-154.

[4]王林.新经济时代美国大学治理的改变[J].高教探索,2012(1):54-58.

[5]程北南.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53.

统计学和审计学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景区公共导视;形式美;环境美;意境美

景区公共导视,是针对某一具体景区而设计并建立的信息符号系统,常见于园林、广场和展厅等室内外公共空间,包括道路交通标识、广播和气味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其指示、引导和限制的基础功能颇受大众关注;随着公共艺术理念的广泛传播,其文化体验和艺术交流等审美特性成为景区环境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为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以下将从形式美、环境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美的审视。

1形式美

毕达哥拉斯指出“美即和谐”,他在数量关系中探求美的规范,阐释了美的先决条件在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形式。从这一角度审视景区导视之美,具体体现对造型、材质、色彩和组合规律等所营造的审美意境上。

从导视的整体认知性来看,这是一个各部分相互独立整体协调统一的有机综合体,各个部件、结构和组合规律等均可视作审美对象。以麓山景区为例,其导视系统大致分为指示性(又称交通导视)、规定性、宣传性和介绍性四种形式,这四个单元功能与形式各异,但整体风格规范统一,尽显麓山人文之美。其中交通导视根据场所的不同要求又分为车行和人行两种形态:一是为驾驶员设计的地面交通导视和立式交通导视;二是为步行者所设计的悬挂式信息导视和立式方位导视。为满足特定人群的行为特征和生理需求,导视各部件的尺寸大小、应用形式和安置节点各不相同,这些单元构件经科学规划形成了一个严谨、规范、整体的导视系统,折射出一种理性美。

从接受者的审美经验来看,导视形式所带来的新体验,是促成阅读者对导视作品产生审美态度的直接原因。在表现形式上导视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囊括视听触等多感官通道,如壁画、声控和触控导向。在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该主展馆地面导视即利用了数字影像技术将绿叶图形投射到地面上,以此引导人们前行的方向,同时呼应“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的大会主题,丰富并拓展了作品本身的意味。此外在繁复的视觉信息中,色彩的表现能力也极为活跃,鉴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色彩在公众心理或情感上拥有多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它将复杂的内在感情视觉化,以加强公众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在香港中环的街道导视中便采用了色彩分区的形式,充满时尚气息的色彩导视获得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形式美感,更是对本土文化理解和认知的深化。

2环境美

公共导视处于“人――机――环境”互动模式中连接人与环境的关键环节,其主要职责是满足公众认知能力、美化公共空间和维护景区公共资源安全。为营造一个文化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自由空间,置于景观环境中的导视,需与周遭环境合理衔接。

首先导视的环境美体现在对自然的尊重上。它在景区中的布点位置须计量好环境的生态尺度,在维护景区公共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探求人与自然共处之道的情感活动,帮助人们体验到旅行的真正乐趣所在。

其二,导视的环境美也体现在视听嗅触等多感官的情感体验中。其中视觉应用最为常见,易使人们对其视而不见,结合声音提示有助于营造自然真实的环境;利用嗅觉的诱导功能,有助于增加游玩的趣味性;运用触觉导视给予特殊人群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景区文化内涵。

其三,导视的环境美也体现在导视本身的造型语言上。亚里士多德曾指出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美的对现实美的模仿,是本体对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掌握。公共导视不只是一个导向路牌,它置身于景观环境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艺术性,即拥有美的特性。以北京海淀区玲珑公园某方位导视牌为例,采用仿木材质的导视牌,由三根特定形式的圆木桩组合而成,结构简洁却激发出强烈的形式感,形态敦厚憨实,加以明丽的色彩,与视觉经验中的北方印象产生对话,展现了中国北方地区独有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特色。

3意象美

“意”是指主体的意念和情感,“象”指的是形象和映象,二者结合而生“意象”,它蕴含着主体对物象或表象的感知。其中,具有审美品格的意象,称之为“审美意象”。黑格尔曾指出“美是形象的显现”,导视形象只有经刺激人的生理机能转化为心理感受后,才能由“象”生“意”,可见生动和谐的“象”是实现“审美意象”的基础要素。

公共导视所营造的意象美是旅游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艺术家和设计师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运用于导视设计当中,为营造某种特定的游玩环境,在特定的节点连接结构部件。如麓山景区粘贴在候车亭的古字“”释义图,释义图中对“”字进行了标注,并将其粘贴在休息区域,鼓励人们经常步行锻炼身体。这是一种整合景区人文资源,通过特定形式进行文化宣传的表现方式,此类公共导视主要出现在提示性和说明性标识中。另见有“英国最佳公园”之称的纽卡斯尔盐井公园,为鼓励人们步行,享受健康生活,公园特别设计了标有“KeepFit&Healthy”(保持匀称和健康)的路程标识牌,形式与常态无异,但在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的三条路线引人注目:黄色箭头指示沿着玫瑰园前行所需路程,橙色和蓝色箭头分别代表沿着沙丘和河岸前行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鲜少有景区提出多条路线,盐井公园却采用了这种独特的方式倡导社会公益,对于加深受众对景区文化结构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

4总结

导视是辅助人们安全出行的工具,更是扩展人们审美活动的公共艺术品。针对国内景区导视同质化现象,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新审核景区的价值定位:一是树立整体观;全面考察其信息传达、风格设定和安全隐患等内容,提高导视识别度和游客舒适度。二是树立人文意识;提炼本土文化的象征性元素,重点突出景区主题文化内容,营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导视环境,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三是尊重文化生态;协调导视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关注人的生活状态;贴近人的精神需求,以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的最终目标。通过传递景区公共导视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内涵,创造一个舒适、便利、有意味的园区环境。

参考文献:

[1]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3]洪兴宇.标识导视系统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4]鲍诗度.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