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的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8:28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1

[关键词]非影像医学专业实习生;实习;影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a)-100-02

toexploretheradiologicalteachingfornon-professionalinterns

Liming,ZHaoZe-hua,JiDong

(DepartmentofRadiologyputuoHospitalaffiliatedShanghaiUniversityof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teachingmethodsfornon-professionalradiologicalinterns.methods: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ofnon-professionalradiogicalinterns,takeclassteachingintegratewithpersonalguidingandmakeuseofmodernteachingmethodstopracticeteaching.Results:itwasusefulforincreasingefficiencyofnon-professionalinternstomakeuseofmultimediateachingmethods.Conclusion:makinguseofmultimediateachingmethodsandintegratingwithclassteachingwhatcanincreasepracticingefficiencyofnon-professionalinterns.

[Keywords]non-professionalradiologicalintern;practice;Radiologicalteaching

医学影像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之一。医学影像学是多种影像学的一门集合学科,以影像为依据综合临床各方面资料形成诊断和治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大影像学概念)。由早期单纯的X线成像发展到计算机控制的复杂成像技术,影像手段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发展、从二维显示到多维显示、从形态学诊断到功能学诊断的转变、诊断与治疗相结合。随着信息科学的进展、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出现,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将会成为可能,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1世纪医学影像学日益拓展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思维与影像知识相结合,使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掌握不同影像诊断技术和检查手段的特点、优势与限度、临床适用范围,为他们日后进入临床充分自如地选择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和方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临床工作服务夯实基础。由此必然对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方法提出挑战,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非影像专业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1现代影像教学要求及教学现状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存在“三多一少”,即内容多、新知识多和图像多,而教学时间却减少了,教学上的这对矛盾很突出。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多媒体技术给教学方式改革带来了契机,它通过课前备课将教学内容整理编排,突出重点、讲解难点,使理论知识条理化,图像精练、质量提高。课堂上能节省板书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多媒体的清晰度高,克服幻灯片图像清晰差的不足,保证了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具有音乐、解说、动画、电影、图像、文本等信息,交互控制流程、程序调试、网上发行等功能,使得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制作课后影像图像库(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考试摸拟题,使其具有参与性,吸引学生课后复习。

来本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的实习医生以非影像专业为主,轮转时间不长,大多在2~4周。他们大多在校期间影像专业课课时少,影像专业的知识理论相对薄弱。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大纲里规定内容的教学并能够让实习生掌握必须的影像学知识有一定的困难。传统X线诊断学教学方法是以大班讲授理论为主,辅以小班实习阅片,以期解决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如何联系的问题,亦有电影、录像、幻灯等辅助电化教学方法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以板书为主的课堂教学和实习阅片的教学方法机械、耗时,学生自学困难。影像教学面对的是多种专业或学制,由于层次不同,学时不同,要求更不同,很多专业的大纲要求差别不大,而且每年教师轮流授课,更是给备课带来困难,学生、教师意见很大。我们按不同专业需要将医学影像学大纲按课时数分,将不同专业对号入座,分别归入,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不至于偏离教与学的方向。以往临床专业的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日新月异的影像学知识,这些不合理的课时安排导致了临床专业的学生虽然开设了影像专业课,但像走马观花一样,知识掌握不牢,将来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熟练应用,有的甚至成为“影像盲”,所有的检查只看报告。改革了课程设置后临床专业为了适应影像等特检专业的迅速发展影像学课时数适当增加,影像知识掌握牢靠,反过来又促进了临床知识的学习。

随着社会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影像学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虽然影像技术已逐步向无胶片的数字化发展,但数十年来,许多教学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示教胶片,有些示教片极其珍贵。由于长时间的库存使不少胶片变质、老化而毁坏。如何长期保存这些珍贵的教学资源,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困扰着各影像教研室。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影像诊断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内的医学影像资源库非常缺乏,无法满足教师查阅资料、编制教学课件和教学研究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严重影响医学影像教学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和互动式教学的进程。建立一个方便易用,资料丰富的多媒体医学影像资源库,是解决目前医学影像教学网络化多媒体化资源贫乏的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基本配套的网络硬件、教学课件和各种教学资源,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影像教学资源库,不但为教师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事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医学影像学资源,对广大医学生进行医学影像网络教学和远程辅导,还可以作为医学影像诊断的参考依据,为医学工作者学习提高提供一个理想的医学信息网站,推动医学影像学教学信息化网络化事业的发展。

2教学改进的探讨

2.1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进

2.1.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教你学、“满堂灌”的方式,采取:①多安排高年资、有教学经验教师参加教学,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②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电子幻灯的形式制作课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板书工整、学生专注于听。③收集更多的病例影像图片,通过电子幻灯的形式直接展示出来。④课前把讲义整理印发给学生,解决学生课堂上忙于抄笔记而忽略听课的弊病。⑤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适当提供1~2个病例图片存于教室电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2.1.2临床见习带教分小组进行见习,每个系统从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到常见病,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出现征象的病理基础的可能性,综合提出诊断依据,做出肯定性、可能性、讨论性意见。为进一步的临床学科学习拓宽了思路。

2.1.3临床实习教学熟悉放射科的工作程序,掌握如何恰当地选择影像检查项目,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表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学习。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制作成多媒体片库。

2.2课程设置的改进

我们按不同专业需要将医学影像学大纲按课时数分,将不同专业对号入座,分别归入,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至于偏离教与学的方向。临床专业为了适应影像等特检专业的迅速发展影像学课时数适当增加,影像知识掌握牢靠,反过来又促进了临床知识的学习。

2.3建立大型医学影像阅片库

制作影像诊断学教学数据库,构筑课程设计的框架,采用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采集临床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及结果,输入数据库;完善多媒体实习片库,制作读片训练系统程序,以供学生平时自行训练。完备考试题库,制作考试程序,以供学生在考试训练时使用。制作合成最终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并在局域网上联机应用。

2.4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新知识体系

首先进行教学水平评价,由校督导团的专家按照教学评估给每个教员打分。其次,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建立一个大型考试题库,其中包括理论题,影像图片,题目难易程度分层次,选题应用“背靠背”盲选,教考分开,评分采用计算机。最后将教学改革后的学生成绩与改革前的相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为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3总结

影像教学面对的是多种专业或学制,由于层次不同,学时不同,要求更不同,很多专业的大纲要求差别不大,而且每年教师轮流授课,更是给备课带来困难,学生、教师意见很大。我们按不同专业需要将医学影像学大纲按课时数分,将不同专业对号入座,分别归入,这样教师和学生都不至于偏离教与学的方向。以往临床专业的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日新月异的影像学知识,这些不合理的课时安排导致了临床专业的学生虽然开设了影像专业课,但像走马观花一样,知识掌握不牢,将来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熟练应用,有的甚至成为“影像盲”,所有的检查只看报告。希望能够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进,提高影像教学的效率,进一步促进临床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文戈,张雪林,李颖嘉,等.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93-295.

[2]刘玉清.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m].杭州:浙江科学出版社,2001.

[3]margulisaR,SunshineJH.Radiologyatturnoftheillennium[J].Radiology,2000,214:15-23.

[4]张俊祥,储德开.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46-247.

[5]游箭,黎海涛,陈伟.实行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02,4(3):195-196.

[6]杨小庆,陈俭,靳激扬,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J].现代医学影像学,2000,9(6):279-280.

[7]李子平,张中伟,孟悛非,等.医学影像诊断学幻灯模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1):22-24.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9-0016-01

我院自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后。根据全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参考和指正。

1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性教学

1.1把握规律,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该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卫生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彰显影像学科形象化的特点,提高教学时效比。将影像诊断学全部进入实验室授课。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阅读实片过程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事例教学的目的;将X线摄影中基本理论、X线照片冲洗化学集中讲授,X线摄影位置学部分全部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实体示范操作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达到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分组强化规范具体操作的目的。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带教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1.2抓住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适应目前随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以专业需要为主。专业课以宽基础重实用为本。基础课:取消高等数学、物理学改为医学影像物理学,增设一门人文学科;专业基础课:将电工学、电子学合为医学电子学基础,将原有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合并为医学病原学,减少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学时数,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合并为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增设人体断层解剖学;专业课:将原来的x线投照学和x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分别增加Ct、mpd、CR和DR相关内容,重组为医学影像设备学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将原有的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融合为医学影像诊断学。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如介入放射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

1.3拓视野,增强针对性教学.

1、强化第二课堂的专业知识拓展和提高专业素养和发展潜于的功能,弱化围绕专业教学以外的作用。首先设立讲座课.如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基础、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论文撰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英语等。其次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自行设计内容进行强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课题小组,老师围绕设计课题进行引导,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操作,拓展专业知识面。

2、以外引内联方式,加强师资建设。聘请院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讲课或指导工作,丰富临床实践知识;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安排教师进行专项进修、交流,根据教学实际,与医院联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2.1实行理论与技能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二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2.2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1、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平时考核以各系统完成阅片诊断数量及诊断报告质量打分。课终、毕业进行双盲片考核,抽取各系统一张影像片,书写诊断报告。对报告结果分格式、描述内容、名词应用、诊断顺序、诊断结论等五部分,进行计分。

2、x线摄影学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分暗室装片、机器准备、摆放、工具应用、条件设备、暗室洗片等六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医学影像设备学以随机抽题。分原理说明、部件指定、线路分析、仪器使用等四部分测评。

2.3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目标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技师)考核鉴字、每一大部分由科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3加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有利于体现学科特点与培训目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分析能力,有利于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个性潜质与创新精神。注重启发、讨论、演示、操作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鼓励应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授课时效。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3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80-02

一、就业问题的历史渊源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进行“并轨制”试点,逐步建立了“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在此之后,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实现并轨。2000年,“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新机制全面出台,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年递增。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2006年又猛增到413万人,而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经超过60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1]。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着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当前医学影像专业就业现状

(一)就业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学影像学专业人员需要不断了解新的专业知识,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图像。虽然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医学影像学专业人员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现有的医学影像学队伍老化问题仍然存在,无法完全达到现代化和数字化的要求,仍然需要充实新的人员。

(二)就业现状和就业取向

1.市场调节失调造成毕业生供求严重不符。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初步规范化、制度化。但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我们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教育模式同样失调,高校在普通教育过剩的同时又在精英教育上表现的尤为乏力,造成每年毕业生难以找到称心工作、而许多高精尖人才需要从海外斥巨资引进。

2.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发展不均。因为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周边设施的不均衡造成毕业生对于大城市、大医院的倾向尤为严重,并进一步促使这一系列发展不均的形成。在我们本次问卷调查的187个样本中,近60%选择“无编制大医院”、34%选择“高薪民营医院”、仅6%愿意选择“有编织基层医院”。超过半数的样本在“毕业后工作地点”中选择“东部发达城市”、其他多选择“家乡所在城市”(多数为家乡在苏州、无锡等较为发达城市),而“西部发展中城市”鲜有问津。

3.毕业生对于就业前景与薪金期望较高。多数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对就业过于乐观,以刚入学半年有余的2015级为例,我们对“刚工作时的期望月薪”做出了如下统计:

图表中“实际值”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们不难看出,即使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情况的不断了解,实际月收入与期望月收入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毕业后实际收入情况与社会地位

影像科室属于新兴科室,与内外科等大科室相比因为发展年限的差别,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距的。影像科工作者常不被认为是医生、而成为“看片子和拍片子的”,有时甚至连本院医生也如此,认为影像科室是辅助科室。因此在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方面存在些许不公。而实际上,影像科室不仅是检查诊断的辅助科室,工作中需要大量临床知识,同时由于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猛像使得影像科室也同样是一个临床科室。在医疗行业发展较为充分的美国,影像科是最优秀的科室之一,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金待遇。根据medscape网站的“2015年美国内分泌科医生薪酬报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其收入排名前六的科室分别是:骨科、心脏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整形外科和放射科。

三、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面对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比拼的不仅是高学历,同时也是更高的专业水平。每一位毕业生在漫长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而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在临床是运用是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二)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目光盯着大城市、大单位、热门行业,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我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面向医院和大型医疗公司,虽然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但是,一些毕业生挑三拣四的态度造成了“有业不就”的怪现象[2]。近年来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毕业生普遍降低了就业期望值,但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实,5年的大学时光只是人生的学习阶段之一,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自我认识能力、竞争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提高综合能力

如今各大医院的医生不仅需要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需要入职后不断的再轮转等学习;在负责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科研工作。这就要求医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得到第一手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适当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主义教育,使就业等工作能更加高效的开展。

(四)职业生涯目标设计

确定职业目标和路径:

近期职业目标:完成本科学业;中期职业目标:完成研究生学业;长期职业目标: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影像科诊断医生。职业发展路径: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实习医生―合格的影像科诊断医生。

参考文献:

[1]孙强,李真.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

[2]王学政,宋晓瑞.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

theSurveyStudyConcerningtheemploymentissueformedicalimageScienceinthenewCircumstances

ZHaoYu1,SonGXu-ming1,SUnXin-jie1,SHiYue1,ZHUYin-su2,LiUwei2

(nanjingmedicalUniversity1.theFirstClinicalmedicalCollege;

2.theRadiologyDepartmentof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nanjing,Jiangsu210029,China)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4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29-02

近年来由于高校在不断大规模地扩招,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加,原有的高校学生辅导员制度已经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潮流。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1],要求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同时要求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一、医学影像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必要性和人员设置

(一)设立兼职班主任的必要性

我校医学影像专业在学校属于小专业,学生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虽然我们成立了医学影像系,并配备一名专职教师作为影像系近三百名学生的辅导员,但此配备比例明显不足,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沟通不够,许多事情无法及时解决。

(二)兼职班主任的条件及人员设置

兼职班主任的选择是该项制度最重要的因素,获得兼职班主任资格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学术道德端正,热爱教学工作,为人师表,并能认真履行兼职班主任职责。(2)临床业务方面能力较强,并在科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与教学能力。(3)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学历在硕士以上。(4)由本人申请和科室同意后,经医学影像系组织审核通过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才能成为兼职班主任。

二、医学影像专业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实践

医学影像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由于他们大多年纪较轻,与学生容易交流,解决问题时间及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具体实践如下。

(一)做好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是学生新的人生起点,大学的环境、管理模式与中学差别较大,部分心智还不成熟的新生可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或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难以适应新环境。因此,如何正确帮助、引导学生度过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是兼职班主任以后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一般在入学第一周,兼职班主任会和该班级学生共同组织一次班会,主要结合自身经验开展心理疏导、专业思想及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正确了解本专业的特点、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及其就业前景等,从而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并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处理好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为将来的学习和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二)注重班风和学风共同建设,引导正确价值观,构建和谐班级

班风是指整个班的集体精神风貌,班级学生朝夕相处,会彼此影响,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班风的氛围好坏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显著,加强班风建设是做好兼职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在校生应该以学为主,如果一个班级学习搞好了,就能相应带动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所以重点建设学风是班风建设的主题。专业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优势,可以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和引导[2]。兼职班主任通常以英语学习、考研辅导及专业学习为抓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观念,帮助学生制定大学的总体学习规划和每学期的具体学习计划,使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兼职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专业科研项目,使学生尽早接触前沿的学科知识,引导其用专业眼光看待问题,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因此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创新技能,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3]。本专业每个班级中均有5名左右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由于学习基础差,成绩不好,学习积极性不够,兼职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便采取分类指导方法,即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好上加好,对成绩中等的同学加强督促,力求进步,对成绩较差的同学采取结对互助,杜绝掉队。

(三)加强与专职辅导员沟通

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分工明确。都以学生为基本,经常沟通、优势互补,达到了1+1>2的效能,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4]。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所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思想、生活服务工作,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贴心朋友,而班主任则主要通过人格熏陶、专业引导、榜样示范的层面引导学生[5]。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或对学校有意见诉求时,兼职班主任要积极与辅导员及学校相关机构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兼职班主任的素质与修养,实现共同发展

兼职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巨大的示范与影响作用,新形势下价值观多元化对兼职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兼职班主任在健全自身人格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影响、感化和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领路人[7]。从教师自身来讲,担任兼职班主任可帮助他们尽快完成教师的角色转变,适应搞好专业同时又能教书育人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为以后开展专业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学校而言,则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微观协调功能,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8]。

三、医学影像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制度流于形式

兼职班主任是由青年专业教师担当,但由于附属医院专业教师的性质特殊,他们平时本职工作很忙,部分老师可能会外出进修学习,导致部分兼职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关注度相对较小,连贯性不够,与学生联系次数较少。还有部分专业教师对兼职班主任认识度不够,积极性欠佳,对该工作没有完整的规划,得过且过,这样的心理必然使得其对班级管理的效果中大打折扣,使得执行力弱化[9],兼职班主任制度形同虚设。

这要求我们对兼职班主任要有合理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多途径提高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比如将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纳入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按一定比例评选。兼职班主任在晋升职务时,要充分考虑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业绩。在计算教学和科研成绩时也予以适当倾斜,将兼职班主任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也计算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来评估其工作成效。兼职班主任的评价指标里面既有如学生考试成绩、到课率等学生方面的指标,还要有教师开班会的次数以及和学生谈心的人数等教师方面的指标,并定期与学生座谈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合理奖惩。

(二)兼职班主任需加强培训和交流

兼职班主任非师范专业毕业,整体上缺乏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组织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应是长期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丰富的学工人员,培训的内容也应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而不仅仅是纯理论上的指导。同时,还应该经常组织交换及共同学习活动,一方面兼职班主任们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经验,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班级和其他班级的优势和差距,使兼职班主任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表明,医学影像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创新管理模式和专职辅导员制度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化了高校对学生学业、就业、创新能力及人格完善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只要高校能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一定能使该模式充分发挥优势,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受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社政[2005]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

[2]王书智,顾建平,杨春霞,等.影像专业实习生导师制带教与管理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320-322.

[3]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8):43-44.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5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信息化

医学影像专业正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医学影像学由单纯的解剖形态学成像跨入功能成像的第二次发展飞跃。为此,为适应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福建省医学影像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本学科未来发展规划,将有助于指导和促进本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

1医学影像学的现状

广义的医学影像学应涵盖核医学、超声医学等,但鉴于国情和本学会的目前专业范围,本文仅涉及传统放射、Ct、DSa、mRi和相关的paCS等内容。

1.1建立和完善学术组织

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目前已历经七届,2004年9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后,结合国内外影像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着手组建各专业组,2005年起相继成立中枢神经及头颈组、胸组、腹组、骨肌组、介入组、妇儿组、乳腺组,磁共振组,分子影像等学组;同时,健全和完善了各学组的人员组成。随后各学组开展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各种学术活动,为把学术活动延伸扩展到基层,各学组的学术活动与地区的学术年会合办,使学术活动受益面更加广泛,效果更好,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近7年来.共举办了50多场省级学术会议。

1.2制定放射学诊疗规范

早在10年前,省级医院放射专业的多位专家就集体承担了卫生厅组织的专科诊疗规范编写工作,为规范福建省影像科临床诊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放射质控中心邀请省内外专家,也举办了多期以质量控制为主题的学习班,学习有关放射质量控制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新的技术规范,每年都举办相关质量控制学习班,全省200多位放射骨干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使得放射技术人员更加重视技术规范,并将诊疗常规普及落实到基层医院工作中。

通过不断将国内所制定的各种诊断指南及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使临床检查工作不断得以规范,诊断水平获得长足进步。

1.3出色完成省卫生厅委托的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培训等工作

自从国家出台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必须有专业上岗证以来,福州市各省级医院的影像科专家40多人次参与了上岗证的培训授课及考前辅导工作,为学员们答疑、解难,增长了学员知识面,提高了参考人员的通过率,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共有3335人次参加并通过国家要求的上岗培训考试,获得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加强防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的防护培训考试获证工作,增强了工作安全。积极参加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的规范化培训考试出卷和改卷工作,每年也都取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和比较高的通过率。许多放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通过参加各等级医院的评比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对福建省放射专业不断提升学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大型仪器的引进和临床应用的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于1984年初最早引进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头部Ct机,次年福州总医院安装了西德全身Ct机,之后Ct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家省市级医院落户。目前Ct机已普及至县级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部分县医院也配置mR机器,大大缩短临床就医时间。DSa机作为硬件要求在三级医院获得普及和应用。

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影像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仅要学习操作新机器的新技术,而且需要学习更多的诊断新知识,使新设备发挥最大的临床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

放射学分会参加省卫生厅计财处组织的大型设备准入文件的制定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供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决策参考。由省内和各市级医院高级职称医生组成的设备招标专家组,对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把关,确保各医疗单位购买到最优质和最适用的医疗设备,发挥大型仪器的最大效能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医学影像专业将越来越成为临床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最客观的和可靠的,甚至具有依赖性的临床诊断专业。

1.5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放射学分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学术会议,至今已举办了16次全省放射学学术会议,每次都邀请2~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使会议的学术水平逐渐接近国内水平。随着我省省级医院仪器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省内专家报告的学术水平也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省影像学的发展。福州市和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至少一年一次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又增加与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各学组学术会议合办的模式,提高了地区年会的含金量和层次。学组学术会议专业性强,通过在各地区多年的轮流办会,促使我省影像专业培养更为专业化、精细化的人才。

1.6学科队伍建设

为适应影像专业的迅猛发展,我省采取了多层次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基本适应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解决影像专业历史遗留的学历层次低的情况,福建医科大学还专门为影像专业设置了放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成人办,目前已经具有多层次医学影像专业培养设置,已经从过去只有中专,发展到影像大专,医学影像本科(医师),医学影像本科(技术)专业相继设立,解决了专业人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队伍也得到不断状大和发展。在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影像(放射)科人员基本上都已超过50人,甚至少数医院接近100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影像从业人员达到超过3000人,其中技术员近千人,卫生院影像(放射)学工作人员为超过200人,但相当多的科室仍处于缺编状态,尤其需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因此,学科队伍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科研课题和成果展示

近10年来。影像学的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数量也有明显提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超过10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超过10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发表了10多篇SCi收录的论文,现在有超过10篇论文被北美放射年会和欧州放射年会录用为大会发言和展板,共发表了数百篇的学术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100多篇。

1.8影像信息化建设

省放射学会创建了福建省医学影像网,这在全国是少有的,为我省影像学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设置了信息、继续教育、病例讨论、微博平台等栏目。设立资料库,将每年学术会议的文稿及福州市等地市读片会资料上传到网站,供同行们浏览和学习,扩大新知识的受益面,南专家提供讲座稿,免费供大家浏览和下载。让基层医院的医生免费接受远程网上继续医学教育。该网站每天的点击次数达到90多人次,有力推动了我省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也促使基层医院的影像工作者参与影像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1.9专业人才培养

由省卫生厅实施的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影像专业人才培养又增加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为医学影像学后继人才培养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甜:多年来大医院为基层医生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进修医生,提高了影像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但对在职队伍人才的培养缺乏常态机制,福建省应尽快成立医师协会,将许多医师定期培训和提高的工作由医师协会来完成,提高福建医师行业队伍素质。

1.10创建福建省远程医疗网

为了配合福建省政府开展数字福建的计划,放射学分会与福建省卫生厅共同创建了福建省远程医疗网。这在全国属于开拓性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全国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影响和借鉴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影像远程会诊或影像诊断中心将为基层医院的影像诊断带来全新的模式,极大提升我省医疗诊断水平,让全省人民共享先进的医疗资源。

一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医学影像专业是当之无愧的临床一级学科。目前被称为“辅助科室”和“医技学科”是不科学的,因为当今的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但需要将全部的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科学设备的应用和开发。需要不停顿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担负着临床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诊疗环节之一――诊断疾病的重任,同样存在和承担着重大的医疗责任和风险。

2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趋势

2.1学科设置

医学影像学是一级学科,但目前实际上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二级科室,从学科发展趋势看,分为二级学科不是方向。

我省现有的行政科室设置多数不合理,近期(3~5年)的发展目标首先是需要解决学科设置。要促进医院层面用行政决定一个医院只设一个影像科,这需要院长的决心。

业务层面整合,这是科行政主任必须要去推动的工作。学会层面加强学术的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是医学影像专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专业人才最终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专多能,既全面掌握各大型设备的性能和业务特点,又能在某种设备上或者在某系统上有专门的训练,以期获得专门的经历,经验和专长,既全面又专业。这是今后本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路径和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医学影像对医学发挥最大的贡献,这是中长期目标,需要几代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给予的支持。

根据目前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预测,医学影像专业在学科设置和行政建制上需要有新理念和新突破。大影像的概念可以从目前的放射专业、超声专业和核医学专业的三分局面提升到医学影像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新的整合,实现真正的一级学科模式。还可以涵盖已有的petCt以及更新的如pemR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结构体系,促进影像事业飞速发展。

2.2人员结构和人才培养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影像学专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目前大型现代化设备的快速引进,迫切需要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跟上医疗业务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现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定期举办培训班等,让在职人员能定期、规范地接受再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多吸纳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加大本省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5年内全省需要超过百名硕士研究生,目前大量缺额。三甲医院也至少需要50名博士学历人才。但收入待遇等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尚需更多政策扶持。

影像科室编制目前处于严重缺编,医院对影像科编制也缺乏规范设置。建议在编制上,应规定影像科员工数量占全院人员的5%.7%。

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影像专业新生代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基地的实力还参差不齐,建议能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为龙头,组织师资培训,以期尽快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师力量。福建医科大学目前具有培养影像专业的硕士点,但无博士点,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尽快填补博士点的空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省影像学科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得医学影像专业队伍在人才结构上既具有尖端人才,还有一支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医学影像人才。

多渠道培养人才,立足本省资源,师资培训,进修,专科培养专门人才,大力举办各种学习班,集中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向省外、国外输送人才,都是需要的。

2.3如何合理配备议器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影像大型设备全省总量控制,包括Ct,mR和DSa三种设备。目前全省县级医院都已经配备Ct,部分县中医医院也配置Ct,预计在今后3年内一部分中心卫生院也将配置Ct,总量有250―300台,部分三级医院可能由于业务的需求,Ct机器可达3~4台,以满足逐渐增长的就医需求。mR目前全省配备已超过70台,预计在今后3年可以超过100台;我省DSa目前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医院,随着临床需求和地区等级医院硬件的刚性需求,也将较快增加,但更迫切的是目前市级医院介入人才缺乏,预计3年内将超过30台,需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予以考虑解决。

DSa属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既需要具备医学影像专业诊断知识,又需要特殊的治疗技术,需要特殊的培养渠道。全国都在制定该行业的准入和规划,我省也应该予以重视。

2.4在临床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由于现代科技在医学影像学设备上的应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使得医学影像能为病人在诊断疾病中不但提供快速便捷的诊断方法,还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使得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需求明显增加,其重要性、依赖性也显著增强。从过去进行影像解剖诊断,到现在已经具备许多功能影像检查,分子影像学已显示出巨大的医学潜力,甚至可能是未来医学的重大突破之所在。

2.5科研模式

影像科已由过去简单的辅助科室成为目前独立的一门临床学科,不仅其工作模式已发生了转变,即由简单的诊断任务转化为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全过程。因此,科研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而且要重点考虑其成果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影像科硬件的发展,除注重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外,还要利用现有的功能成像等高级成像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并与临床各科室或各高校联合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联合攻关部级课题项目等,提升科研的层次和水平。要争取在3―5年内,获得3―5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的资助。

3展望

影像专科的特殊性是设备依赖型专业,只有设备的提升和人才建设同步发展,才能带动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1设备的提升

结合当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上考虑,设备要分三个层次:

3.1.1服务于社区的影像医疗设备

主要由政府出资采购(政府部门已经在实施),属于基本医疗需要的设备,如用于常规透视、摄片的普通x光机,可以带来低成本,广覆盖就诊效果。这是近三年内需要和可以实现的目标。

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将普通x光机更新换代为间接或直接数字化影像设备设备,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大概需要至少5年时间;

解决基层有设备、无人诊断的问题,是医学影像专业非常突出的工作。建议逐步建立能覆盖全省的远程会诊功能的影像网络系统工程,技术上已经能实现,只要政府部门重视,在今后5年内可以基本建成。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解决基层影像诊断最核心的难题。

建立以某一层次为中心的影像诊断中心来解决和提升基层影像诊断,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和重要的模式,只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实现数字影像的远程诊断,让全省人民共享医疗成就,共享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是指日可待的。医学影像界的医务人员愿意为此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当然也需要对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这部分工作可以由专科分会或医师协会来实施。考虑到现在交通情况都比较顺畅,可以设计以地区为单位的周末两天短期培训,政府出资,解决每次培训费用。专科分会可以协助组织讲课专家,组织编写一个适合社区医疗实际工作需要的规划教材,采取巡回讲课方式,每半年一期,为期5年,可以很好地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出少量资金组织专家定期录制继续教育讲座,由公司负责录制,分发给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异地讲学,视频讲学,形式多样,不断推进。

3.1.2地区级医院

这类医院目前由于在早期等级医院评审和医院规范化管理等要求下,影像设备已有很大发展,预计在近两三年内经过医院自身的更新换代,基本上满足地区医疗诊疗的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人才结构不平衡,合理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或人员总体诊疗水平与医疗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从各方面来逐步解决:(1)医院需要对不适合影像专业发展的科室结构进行整合。比如现在不少地区医院还存在将大影像科室分割成多个行政建制的科室,不利于人才梯队建设,而没有形成大影像科的地方,人才结构越不合理。技术力量也越弱,甚至人才不稳定,也吸引不了好人才到那里去工作。(2)现有自身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医生进修力度,到主治医生这阶段,建议以政策规定至少有一次半年以上在三级甲等医院进修的机会,以便于他们对三甲医院的业务有所了解,也能达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3)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机制,不论进修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向科室做学术性汇报,让科室共同收获。(4)paCS(图像和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5年内全省必须按照等级医院要求完成三级医院的全院paCS建设,以适应临床诊疗工作的需求。(5)加强地区专科分会学术活动,促进地区诊疗水平整体提高。

3.1.3三级甲等医院影像科的发展

全三级甲等医院应该成为全省学科发展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代表着全省与国内外比较的窗口,也应成为培养福建专业人才的基地。学科水平突破关键要看几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他们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多、设备先进。学科的发展需要他们的支持,是学会关注的重点。学会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协作,联合攻关,申报课题,共同分享科研成果,争取多出成果。专科分会将结合不同时期设备和人才情况,适时推动学术活动,适应形势发展,促进我省影像专业科研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3.2人才建设展望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6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abstract:forthesakeofthedevelopmentofmedicalormedicalresearch,medicalimageusenon-intrusivemannertoacquiretheimageofpartofaperson'sbody.thetechniqueandprocessingprocedureprovidereferenceframeforclinicaldiseasediagnosis.thisarticledeeply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medicalimagingtechnologyandmedicalimagediagnosis,whichpointouttheimportanceofmedicalimagingtechnologyinclinicapplicationsfromthepointofindependenceandcomplementarity.moreover,ilookfaraheadintothefutureofmedicalimagingtechnology.

Keyword:medicalimagingtechnology;medicaldiagnosticimage;relationship

引言

医学影像是涵盖X线片、超声、Ct、核磁共振、介入等多个不同门类的一门新兴医学技术,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片以来,医学影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此之前,医生除解剖外,只能依靠触诊了解患者体内情况,但解剖与触诊均具有一定风险。毕业生论文网因影像成像原理及采用的检查方法存在明显区别,检查范围也各不相同,且还突出了检查技术。因此,影像技术对于影像诊断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逐渐从根据某一形态变化而诊断向功能、形态、代谢等改变的综合诊断体系方向演变。

一、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医学影像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支持,二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心。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工作层面的拓展需要影像诊断的科学指导,而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高水平的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保障。只有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及时将结果反馈出来,才能逐步提升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由于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是存在差别的,并且不同的影像学技术的专业性较高,例如超声检查、Ct、mRi等方法各有特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发现不同的技术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对于疾病的诊断,并非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就能够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有时仅通过一种影像学技术就能进行诊断,而采用其他的检查方式则难以检出异常。即使不同的影像学技术都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检查,但应当出于对患者经济角度的考虑,选择最为经济且适合的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在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当前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及时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在整个医疗环境中,随着新业务、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性科学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使得医学影像诊断与医学影像技术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大大提升了医疗水平。

二、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独立性

在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中,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较高,主要包括:第一,要求了解与掌握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及常规放射学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第二,了解并掌握有关电子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第三,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对各类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情况及主要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第四,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在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应用方面,对于专业医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第二,在对临床疾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对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熟练应用;第三,能够深入了解并熟悉与医学影像方面相关的临床技术及知识;第四,了解医学影像等不同专业分支的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为临床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且能帮助专业医师获得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与知识,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极为关键的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则主要是为了对医学影像技术中提供的各方面信息作出观察与分析,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得出最为客观、公正的影像学诊断结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互为一个整体,前者离不开后者的支持,而后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则依赖于后者。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与医学影像诊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人员和影像诊断人员应当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执行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逐步提升临床医疗诊断效率及水平,在进一步减轻患者就诊痛苦的同时,将医学影像学的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7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医学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

0前言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诊疗技术,已是医学诊疗的核心[1]。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像设备日新月异,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加大人了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技能的比重。因此,如何建设一个体系完备、高水平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招生以来,已经为川渝地方培养了上千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得到用人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201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确定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该项目启动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建建设小组,应对该重点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根据现代用人单位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改革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实验室对高职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3]。按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及任务书要求,本着适用、美观和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检验系大力推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以良好的实验室教学环境为人才人培养服务。

1实验室现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由于资金短缺加场地有限,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存在以下不足[4]:

1.1各自为阵,管理混乱

学院共有临床医学系、护理系、医学影像检验系3个系部,医学类实验室由三个系共同使用,且由3个系的各个教研室共同管理。然而,对于实验室建设,各个系有各自建设目标和要求,因此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各自为阵,管理分散。

1.2设备陈旧,功能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学院建设经费的不足,实验室资金投入有限,各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功能单一、性能落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仪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先进,但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实验设备不能跟上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着教学。

1.3人员不足,共同承担

学院共有专职实验人员5人,分别指导着学院3个系5个教研室的所有实验课程,因此导致实验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和短缺。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多年来,3个医学系的专业课老师肩负起所授课程的实验课,同实验人员共同完成着所有实验课程,使得专职实验人员和专职教师都非常累,最终的教学效果当然很不理想。

2实验室新建

2013年学院全面着手于学院新区建设,并在2014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有了很好的契机和平台,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广泛关注。学院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专门商讨,并多次论证,最终提出了新建方案和改革措施,取得了显出的效果。

2.1实验室硬件建设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设置为10个,分别是暗室、DR/CR实训室、X线读片室、X光机模拟实训室、Ct检查室、电子电工实训室、心电图检查室、B超检查室、彩超检查室、影像技术模拟操作实训室,总占地700平方米,预计投入250余万元,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已投入53万与达县人民医院共建校外影像教学实训中心,安装和调试运行良好,已顺利通过国资处验收。并积极寻求企业、行业捐赠,与成都众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向学校捐赠和资助仪器设备,该公司已向我校捐赠Ct机一台,目前正力争引进企业进入校园,拓宽合作领域,共建校内实训中心。

参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现有学生人数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并考虑对校外开放等情况,将实验室建设规模设计为:实验学时800学时/年,同时接纳学生人数为300人。如此,便能保障实验教学的需求。

表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规模

2.2实验室师资建设

医学影像技术教学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5名(包括外聘教师7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3%。为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名师工程,打造精品教学团队,通过三年建设,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3]。引进专业实验人员,分工实验项目,在数量上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质量上提高教学水平。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8

进一步分析还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单纯的图片展示在一定程上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常常显得比较生硬、僵化,而对一个完整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可增强图像的动态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临床教学中,我们以研究生、实习生为主体,住院医生为主导建立了临床病例随访和病例讨论制度。具体方法如下:①将研究生和实习生分组,每组8-10人,由研究生担任组长,按研究生专业方向进行相关科室的临床病例随访。②每月至少定期进行一次临床病例随访,并将需要讨论的典型或少见病例制作成ppt,重点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每组由一名住院医生负责指导。③定期举行病例讨论会,全科大多数医师都参加,由住院医师组织,每次十个病例左右,住院医生在汇报过程中随时准备接受听者的提问和质疑,汇报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留一段时间让大家充分讨论该病例可能的诊断,各级医师、研究生及实习生均各抒己见。最后由住院医师公布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同时,针对少见或疑难病例,住院医生还会复习相关的最新文献,就这一病例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充分的复习,让大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信息。

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和病例讨论的学习,我们尽量收集、完善每个病例的资料,认真充分做好文献复习,并把它全面汇报,使各级医师通过病案讨论拓宽了眼界,培养正确临床思维,提高了诊断水平,避免了误诊,整个过程学术性强、人人平等、气氛活跃、知识量大。在临床教学医院的管理方面,强化了临床病案讨论在培养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重要性,加强临床资料的收集及管理,使每一份有价值的病例资料得以完整妥善地保存,成为重要的临床教学资源。我们还建立了基于access软件的影像检查临床资料及追踪随访系统数据库,有利于规范及统一影像资料的随访与追踪,有利于教学资料的科学积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加强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学习

目前,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比较有限,在查阅专业外文资料及发表文章时受到一定限制,加强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学习成为当前必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专业英语课程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地位,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英语专业文献得到广泛而最新的专业知识及信息,从而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及有效的专业学术交流。理论教学中,我们采用自编医学影像学专业英语教材统一授课。专业英语学习是一个单调而枯燥的过程,为此,在多媒体制作中引入相应病例或疾病的图片,使教学生动起来。但目前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人数多达200-300名,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重视公共英语,认为公共英语与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密切相关;轻视专业英语,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学习一些专业词汇,到需要时,查一查专业词典、临时突击应付了事。因此,改变目前专业英语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现状,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临床实习中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掌握各种放射学征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中只有部分常见的、基础的征象,而部分其他征象则较为少见,且表现细微,仅为富有经验的放射学家掌握,而且往往寥寥数语就可以表达某一放射学征象影像的精髓,常可据此做出一个特异性的诊断,或大大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我校杨汉丰教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习期间,于norris医学图书馆购atlasofSignsinRadiology一书,由RonaldL和eisenbergmD编著,虽然该书出版较早,但仍为目前唯一一本囊括各种放射学征象的经典专著,对这些放射学征象的理解与掌握对青年医师、研究生及实习生的成长意义非凡,往往在他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选择该书的放射学征象作为专业英语学习教材,每位实习生编译2-3份放射学征象,由研究生、住院医师初审,最后由我科多位教授进行审校,并将他们的翻译习作装订成册,赠送给每一位实习生,以作纪念及勉励。我们已经连续3届在实习生中开展,已经翻译了三百多个放射学征象,成为培养研究生、实习生专业英语的一种常规临床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9

1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的必要性

1.1超声诊疗对人员素质的依赖性大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飞速发展,但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加之受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诊疗费用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与其他影像检查(Ct、mRi等)相比,超声诊断的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性能价格比最优,得到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在临床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程序相对简便,使得超声诊断过度医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与Ct和mRi等技术有所不同,超声影像诊断由人工控制检查速度,即使仪器成像速度再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也仍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n;准确无误的诊断涉及到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要求医务人员对多学科信息综合分析,从多角度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因此,超声影像诊断对人员素质、人员数量的依赖性极大。为有效应对超声科室不断增大的工作量,除了添置和引进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超声诊断医务人员已成为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1.2新型超声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难度加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现代超声诊断技术的难易度已出现明显的二极化态势。部分较为容易掌握的常规或传统诊疗超声技术由一般超声技术人员完成。部分已经成熟或标准化的超声脱机分析和图像重建工作,如造影增强时相分析、三维重建等新工作,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师完成。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超声诊疗技术与日俱进。部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显得比较繁琐、复杂和耗时,但在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推动超声医学不断向前发展。这对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超声影像专业人员队伍主要由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高等院校医科毕业生和早期培养的超声影像技术人员组成,前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后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传统的超声影像设备和诊断驾轻就熟。与国外医师和技师互相配合不同,我国医院单独设立超声科室,由医师或技师独自操作和诊断。这样,病例采集与诊断之间衔接紧密,医师可及时获取信息,调整诊断思路,效率较高,短期内可完成大量工作。然而,超声影像人员虽然熟悉操作和基本诊断,但对某一类疾病的了解不及临床专业医师。超声科室的诊断性与技术性工作分工不突出,对超声影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知识和技能兼备的超声影像人员仍较为缺乏。

2.1“学院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的批复》规定“出具影像、病理、超声、心电图等诊断性报告的,必须是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超声诊断专业队伍正在朝着纯医师化方向转型。我国超声专业医师的培养,已形成了本科(临床医疗/医学影像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规范化教育体制。影像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虽会有短期实习,但多数毕业生缺乏临床操作经验,且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等资质证明,一般需要2年的培养周期才能完全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计划大多是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加2年的专业临床学习,在此期间还需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在较有限的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同时面临着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实验、以及上,毕业后无法在实际岗位上看病问诊,对疾病的认识多止于书本之上。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科研能力,但远不能保证其临床水平。

2.2部分在职人员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岗的经验丰富的超声影像医务人员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这部分人员具有大量实践操作经验,在“学院型”超声诊断人才初入岗位之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扶持作用,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其学历构成水平仍以专科为主。虽然部分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了更高水平的进修、函授教育,因在岗学习时间有限、系统性不强,部分医院或医务人员自身甚至报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敷衍了事,难以弥补其较为薄弱的综合素质。如今很多大型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影像设备,由于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原因,许多检查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甚至闲置;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尖端的设备只发挥50%的效能,有些甚至不能达到50%嘲。

3超声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丰富教学形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超声影像涉及多门学科,知识量大,理论教学较为单调,学生易产生倦怠感。临床知识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在超声影像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互动式讲座、pBL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定期开展与住院医师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各专科医师的定期讲座将极大丰富超声影像专业学生的临床见闻,各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和维护与医疗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医院内的观摩、考察、讨论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优秀校友和资深医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意向,实施阶段性的院内实习,合理安排医院见习时间,要求掌握各种型号超声仪器的操作和特点,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超声诊疗技术,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及先进的超声诊疗技术,同时协助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论文。

医学影像的专业篇10

一、“1∶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背景

1.医院对影像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医院的影像设备更新很快,这就要求操作者(影像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影像设备学知识,还要对新型的影像设备有所了解,能做简单的设备维护,才能更好地为影像诊断服务;近几年来的医院招聘考试中逐渐加大了设备学知识的含量,显示影像设备学在影像人才培养中的分量日益增加[2]。

2.影像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影像学人才需求量增加

影像医疗器械公司对既具有医学影像知识(影像诊断和影像技术)又具有理工科知识(影像设备)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明显增加,最近几年有不少从事影像设备生产、维护的企业主动联系我校,招聘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这些变化既为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遇,也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能力本位教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二、“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由学校、企业、医院共同参与影像人才培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本教材开发、授课计划实施等各项工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参与,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影像设备学课程量,要求影像设备学和影像技术学课程量达到1∶1,理论课和实践课程量达到1∶1,在职业岗位设置上,企业岗位和医疗岗位达到1∶1。

2.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由校企双方人员1∶1形式共同完成。

3.开发校本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影像设备学的最新发展,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编写核心课程教材和实训讲义。

4.研究并制定授课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适合的授课计划,由校企双方人员1∶1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5.形成适应“1∶1”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企业技能考核标准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1∶1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考核评价体系。

6.培养适应“1∶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的教师团队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校专业教师也必须要寻求专业突破和发展,以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1∶1增强专业学习,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7.转变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

校企双方1∶1予以宣传和引导,逐渐转变学生、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医院就业”的观念。

三、“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通过充分调研和准备,学校与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后为华润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办学,开办冠名班“万东班”,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学、教师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效果反馈情况,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和充实。为了考查“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研究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设置“平行班”作为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1.成立课题小组

小组成员除了影像系主要专业教师外,其他主要是由来自企业、医院、职业院校的影像学专家组成。定期组织研究小组做专题讨论,根据万东班的实施反馈情况,适时对课程标准、校本教材编写等做前瞻性动态调整。同时,保持与省内外医院、企业和学校的密切联系,定期做调研活动,始终对人才市场需求保持充足的认识。

2.教学方案实施

具体步骤如下:

(1)课程实施。学校与万东公司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万东实训中心,包括有工频X线机、高频X线机、DR等常见设备,满足了专业课程基本理论方面的教学需要,专业理论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师和医院设备科工程师承担;定期由万东公司员工讲授影像设备新进展等主要内容的课程,利于学生对影像设备前沿知识的掌握、拓展眼界。在Ct等高端影像设备学课程的教学中,学校把通过政府采购的价值360万的飞利浦16层螺旋Ct一台放置于合作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供医院临床使用和我校学生床旁教学使用,医院则将退役的一台Ct捐赠给学校供师生拆装研究以及Ct基本操作,有力促进学生对Ct知识的掌握理解。校内仿真实训、“医院课堂”将企业、医院与课堂教学充分衔接,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3]。

(2)专业实践。为了尽早使学生对专业有所了解,知道以后是“做什么的”,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转变就业观念,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接触专业不久即进入到影像设备生产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一般在学期后程统一组织,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将学生分组安排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文秘等各部门中轮转,与普通工人一起吃住、一起上下班,充分感受企业氛围;为了博采众长,利用地利优势,不仅在万东本部安排学生实践,还会安排学生到南京普爱射线设备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实践。在企业实践时,教师以公司教学人员为主、学校指导老师为辅,共同负责学生的培训和学习。实践结束后,及时举行总结大会,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分享实践心得[4]。

(3)技能训练。学校对技能训练始终严抓不懈,对围绕影像岗位需求的影像设备、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三者全面加强。一是抓课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达到“眼见为实”的效果,同时实施模块化教学,以任务引领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二是抓课外,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将学生分组排班,选任“小老师”值班维护实训中心,专业教师进行技能训练指导;三是抓比赛,形成了“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的认识,定期举行校内影像技能展演活动,借此选拔技能水平出色的学生,组织参加各级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强化技能水平。

3.修订评价考核体系

既重视学生在企业、医院的实践考核,又重视上岗证的考核,采用校企共同制定的技能考核标准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以“1∶1”的双标准渗透于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中。考核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于每个环节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做到“一任务一考核”,让学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勤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5]。

4.培养教师团队

(1)加强理论学习。万东团队内的专业教师通过深入研究、组织开展万东班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了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教师临床跟进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与生产一线的脱节。团队定期组织专题教科研活动,如调研结果的探讨交流、课程标准研讨、万东班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策略等,还利用各种机会请国内高等院校影像学专家来校讲座。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在培训回来后围绕培训内容开展讲座,及时汇报各种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达到“一人培训,全组受益”的效果。

(2)强化专业实践。一是通过组织教师脱产或不脱产的形式深入企业进修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如有4位专业教师到万东医疗装备有限公司接受培训后考取万东工程师证书。二是利用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的机会进行脱产进修学习,形成师生共实践同学习的氛围,实践内容涉及到企业文化、仪器的生产销售、技术的临床应用等。参加实践学习的人员不仅包括专业教师,也包括专业基础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在全员体验影像专业内涵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影像人才培养的意义。

5.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

对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引导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渗透于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要求专业教师与非专业教师都要参与[6]。

(1)宣传学校和影像技术专业。为了学校和影像技术专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也为了学生家长能深入了解专业特点,成立了影像系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让家长深入了解专业、了解市场行情。学校利用家长会、座谈会、电话联系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学校的百年办学历史和影像专业的课程设置、发展方向、实验室建设及校园文化,适时邀请家长参观学校场所和实训室,强化美好印象,增加信任程度。同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和相关活动等。

(2)宣传明星企业和杰出校友。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和优秀毕业生来校,与在校生开展“就业?创业?梦想”等座谈活动,讲授创业发展的动人事迹;开展杰出校友事迹报告会,邀请家长们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和家长要解放思想、放远眼光,深化“企业就业和医院就业一样好”的观念。学生在企业实践时,企业人员定期进行企业宣传,包括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企业待遇、企业发展愿景等,切身感受明显企业的先进理念。同时,将明星企业、优秀毕业生的介绍汇编成册,发放给学生作为宣教手册,激发学生的荣耀感。

四、成 效

1.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通过早期、深度地接触企业和医院,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更为深入,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学生在个性发展上显得更为健康、全面,其果断性、自信心、创新能力上都表现出了优势(见表1)。万东班与平行班相比,明显对企业的认识更全面深刻,对于影像设备生产、销售、售后等流程以及最新的设备发展动向如数家珍(见表2)。在影像设备学的相关几门核心课程中,万东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平行班(见表3)。因此,在对企业就业的认识上,学生与家长的思想都明显有较大的转变。在医院就业招聘门槛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我校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率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正与校企深入合作,拓宽了就业方向密切相关[7]。万东班在企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平行班,单在医院就业质量上看,万东班学生在二甲以上医院的就业率也明显高于平行班。

2.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养

教师通过万东班教学,与临床、企业一线的带教老师的合作,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缩短与临床脱节,丰富了专业理论。团队中所有的教师都认为,从听听看看到深入接触企业,在企业中生活、学习、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指导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与学生在课堂和医院企业的接触,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也更为理解,师生沟通更为自然顺畅,这使教师的育人观念有所改变,眼界拓宽[8]。以影像教研组教师为核心,联合专业基础、文化课程教师以及企业医院兼职教师,组建成的影像技术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中共同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手段,积极推进课改,共同参与实践,达到专业和基础相渗透,因此,被成功评为南京市职教优秀教学团队。影像系主任姚建新荣获“江苏省职教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3.增强了学校和专业的影响力

我校率先创新办学思路,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强化影像设备维护技能,以深入的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1∶1”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了就业途径,在同行业中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目前,已经有无锡、山东、天津等地的高职院校在借鉴我校的办学思路,多次到我校参观学习、吸取办学经验,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因特色而闻名,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通过对业主调查发现,医院、企业对万东班学生的优秀专业素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满意度达到100%,影像技术专业因此获评省级特色专业。

4.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

通过深入全面的校企合作,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企业冠名班“万东班”,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内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学生所参与实践的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在合作中为学生和教师所深入了解,企业也在合作中对我校的学生倾注精力、全面了解,非常有利于其选拔合适的人才。因此,这种深入的校企合作吸引了一些其他影像设备生产企业和医院寻求与学校的合作。

5.社会和家长反响良好

在实施“1∶1”人才培养模式中,将生动的就业教育渗透其中,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渐渐转变,医院不是唯一的出路,相当比例的学生会选择到企业就业。在企业环境中,不管是在生产一线,还是影像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拥有影像技术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都能够灵活运用、熟练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企业的欢迎。在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中,学生对各影像设备的原理、性能清晰明了,使得技术操作更加熟练。多家企业和医院的专家认为,此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扩大就业途径。

五、思 考

1.意义

由于“1∶1”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转变了就业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继续推广。因此,在之后的每届班级中我们将相继开办一个万东班,继续完善“1∶1”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