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技术服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7:03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1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9岁

应聘职位: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主管

工作年限:6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2005/05--至今:广州新蓝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技术部总经理助理

1.对公司所有电脑及网络进行维护;

2.配合Business、Sales对Server(如dell,Hp、iBm),storage(Dell、Hp、iBm、nstor)、network(Cisco、3com、网件),firewall(watchguard、netscreen、中网),backupsoftware(Veritas、Ca)等进行零售采购;

3.配合Sales对项目进行跟踪,撰写公司资料,技术方案,如:综合布线、网络设计、网络安全、数据备份、服务器整合方案,双机,naS、San存储方案、及施工方案;

4.电话解决客户问题及上门为客户解决问题;协调售后客户关系;

5.客户反馈,客户跟踪;制度客户反馈表格,考核部门员工.制订公司客户管理制度;商务与销售的协调,主持公司每周的周例会;

6.为公司寻找开源CRm软件、测试,实施,安装调试CRm系统及培训。

7.为公司推广电话销售业务。实施、时间规划、实行。

8.策划和培训公司员工对it方面的技术。

2004/04--2005/05:广东思博泛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技术部门售前系统工程师

1.对公司所有电脑及网络进行维护,如网络设备、防火墙、Vpn、服务器,如:DataServe、报销系统、等等设备的维护。

2.配合Business、Sales对Server(如Hp、iBm),storage(Hp、iBm、nstor)、network(Cisco、3com、D_link),firewall(watchguard、netscreen、),backupsoftware(Veritas、Ca)等进行零售采购。

3.配合Sales对项目进行跟踪,撰写技术方案,如:综合布线、网络设计、网络安全、数据备份、服务器整合方案,双机,naS、San存储方案、及施工方案。

4.电话解决客户问题及上门为客户解决问题。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系统部门系统工程师

1.撰写信息安全的技术方案;

2.撰写智能技术方案;

3.nC解决方案;

4.nC的测试、安装、调试报告表格及产品手册;

5.企业事业部宣传手册。

职责有:对nC、服务器、存储、防火墙、监控、公共广播的解决方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售前部门系统工程师

1.撰写技术方案;

2.用户售前咨询;

3.测试wBt系列产品;

4.安装配置winDowS终端服务器;

5.安装,配置,维护Hp、iBmpCSeRVeR;

6.为顾客演示,讲解wBt。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南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大本毕业日期:2002-07-01

所学专业一:计算机应用所学专业二:会计

产品介绍如:(无线路由器、无线ap、无线网卡、交换机、防火墙Vpn.)网络基础;方案分析;设备安装配置。

2005/02--2005/02广州apple办事处Xsan

对Xsan产品的体系结构、性能、安装配置介绍;案例方案的介绍。

2004/08--2004/09watchguard公司培训watchguard防火墙

watchguard的安装配置;Vpn设置等等。

2004/04--2004/04美国网件公司美国网件公司

对网件公司产品的配置如:Vpn,无线网卡,宽带路由器,防火器安装配置等等.

2002/08--2002/12mCSe微软系统工程师

99-2002湖南工程学院大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来广州几年中不断完善自己,从一个技术员—系统工程师——售前工程师。对it技术方面的综合性的了解,现在踏上管理方面的发展,担任多面手的角色。

详细个人描述

本人在生活、工作上,我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并具有良好的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协调管理经验。适合从事it领域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领导工作。愿从事销售方面发展。

个人联系方式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2

【关键词】通信管理系统数据库双机负载均衡

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管理系统是公司借鉴信息化建设经验对通信专业进行流程优化和应用整合,构建公司系统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通信管理系统,它提供一体化通信技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功能和数据的本地实用化及纵向横向交互,实现通信实时运行、运行管理、专业管理的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提升公司通信运行管理水平,提升通信网集中管控能力,为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通信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生产的逐步深化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系统应用的最基本保障,因此建立一个高性能、高可用性、分布式的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oracleRaC技术分析

而今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经济时代,大数据存储分析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应用,随着应用程度的深化,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据有效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小时的数据库宕机会导致上百万美元的损失,更严重的数据丢失会直接导致企业从此陨落。因此,要保证企业业务的连续性,必须尽可能减少应用系统宕机事件,从而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oracle实时应用集群(RaC:RealapplicationCluster)是数据库的并行实现,是相互连接多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组成的一个加强运算环境,通常称为集群。1个集群至少有两个节点组成。在RaC环境下,所有节点可在同一数据库上并发执行事务,RaC保证每个节点访问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RaC还提供了完善的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求向集群增加服务器,而不需要应用程序的调整。

oracleRaC集群跟其它数据库技术相比,具有其关键的特性优势来增强集群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以上特征优势很好的解决了单机运行问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通信管理系统单机运行不能满足业务不间断的需要,单机模式下数据存储不安全,备用服务器启动迟缓,增加了宕机时间。oracleRaC集群技术适合可靠性、扩展性、系统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大型应用系统,允许从集群系统的多节点访问应用系统,在提供与硬件环境相匹配的性能的同时,做到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用户与软硬件故障的隔离。因此,使用oracleRaC技术搭建通信管理系统数据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二、通信管理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

国网冀北公司按照通信管理系统数据库统一版本要求,在冀北现有硬件环境下安装oracle_11g数据库。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冀北摒弃了oracle10g通常采用的有iBm的HaCmp实现磁盘共享解决方案,采用oracle11g中自带的aSm磁盘管理方案,使得共享磁盘管理不依赖与操作系统本身,而是交由oracle集群自身进行管理,这样在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上都带来了便捷,降低了维护难度。冀北搭建的数据库双机架构图。

三、配置过程及问题分析

在数据库安装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3.1时间同步问题

数据库双机必须保持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时间一致,否则将导致数据库双机安装失败,因此建议安装前配置好同步时钟服务器,如不具备条件可根据安装文档中方法在两台数据库服务服务器中选一台作为时钟服务器,另外一台作为客户端,确保时间一致后方可进行安装。

3.2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网络问题

在数据库GRiD安装过程中两台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会进行频繁的数据拷贝操作,因此数据库之间需要使用千兆交换机进行连接。由于冀北现场采用百兆交换机导致在GRiD安装过程中失败了两次,最后通过网线直连完成了整个安装工作。

3.3表空间用户创建注意事项

在使用创建表空间用户脚本时“表空间存放路径”需要填写双机数据库安装过程中的DiskGroupname并在前面要加上“+”。

四、结语

通信管理系统利用oracleRaC搭建双机数据库,避免了单节点数据库运行存在的诸多问题,oracleRaC的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保证了通信管理系统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通信管理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3

 

目前,航海运输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运输产业,在航海运输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船舶远航维修保障困难,船坞修理厂维修费用高昂,维修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据了解,各类船舶装备维修统计信息结构复杂、分布分散、共享困难,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因此,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船舶装备维修保障信息数据中心,对各型船舶装备维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析,并利用这些装备维修数据开展相应业务的分析研究,如同型号装备的故障变化规律、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等,可以为船舶使用单位和船坞修理厂制定科学的维修保障计划、优化维修保障资源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1云计算技术

 

1.1云计算

 

云计算是指利用互联网通过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可动态调整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利用互联网上连接的大量服务器(计算节点)所构成的可动态伸缩调整的虚拟化资源,实现对大数据的并行化和分布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呈现给用户。云计算按服务类型可以分为基础设施云、平台云、应用云。

 

1.2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一种资源信息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如CpU、内存、存储、网络、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应用系统等,进行虚拟、抽象和转换,从而达到扩大硬件资源容量、优化资源配置、简化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在虚拟环境中,一台物理服务器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主机上,并且每个操作系统中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可分为: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桌面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存储虚拟化技术等。

 

2船舶装备维修保障数据中心设计

 

船舶装备维修保障数据中心采用面向云计算的设计思路,硬件平台的设计架构引入“池”的概念,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分为四个资源池: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和安全优化池,每个池的资源可实现动态调整,扩展或缩小池的规模,使数据中心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整合利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

 

2.1计算池

 

“计算池”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服务器组中的每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成若干台虚拟服务器(虚拟机),这样数据中心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资源池”,利用负载均衡技术,统一调用、分配和管理“计算池”中的资源,提高计算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优化计算资源配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2存储池

 

“存储池”是利用存储虚拟化技术,通过使用RaiD、naS、San等网络技术,将分布式网络化的存储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存储资源池,提高了存储资源整体存储容量、数据访问能力、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

 

2.3网络池

 

“网络池”将Lan、San和FCoe等网络技术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降低了网络建设中的复杂度和成本,大幅度提升了网络性能,降低了网络延迟、提高了网络带宽、增强了网络安全性和可管理能力。目前数据中心新型网络技术主要有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信技术(FCoe)和新的无损10Gb以太网技术等。

 

2.4安全及优化池

 

数据中心必须集中所有的安全防护机制,建立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安全及优化池的优势:

 

(1)高效杀毒,确保信息不泄露、不损失的同时减少对应用系统的影响。

 

(2)健全的数据保护方案,确保数据不丢失、不破坏。

 

数据中心通过采用虚拟磁带库对数据进行安全备份。在异地建立灾备中心,在发生灾难时,能够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运行。

 

(3)优化应用系统响应速度,提升应用系统安全。

 

3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数据中心实现

 

3.1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实现

 

3.1.1方案描述

 

选用高性能刀片服务器作为核心数据库服务器,安装Linux操作系统,采用Ha架构,减少硬件投资成本,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3.1.2配置说明

 

采用四片高性能刀片服务器系统,分别放置在冗余的刀箱中,两两做双机,确保应用系统高可用性。

 

(1)每片配置2颗10核inter高性能CpU,48GB内存,确保运算资源和内存资源满足应用系统运行需求。

 

(2)每片刀片配置2端口10GbFCoe端口,并支持故障切换和聚合绑定,同时整合San协议和ip协议,实现20Gb带宽San协议和ip协议共享,提高网络利用率。

 

(3)存储系统采用San架构及FCoe通信协议技术,实现存储系统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无缝连接,增加网络带宽,提高数据访问和存储速度。

 

3.2应用服务器方案实现

 

3.2.1方案描述

 

应用服务器设计将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负载均衡机制,以实现对应用系统的快速响应。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器设计方案将部署40台虚拟服务器,另外部署20台虚拟服务器用于数据备份、系统容错和负载均衡等。

 

3.2.2配置说明

 

应用服务器方案设计计划采购6台高性能刀片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配置2颗6核高性能至强处理器,96GB内存,每片刀片配置2端口10GbFCoeHBa卡,满足服务器系统的高速i/o响应。一台刀片服务器可以虚拟出15个虚拟机,6台高性能刀片服务器总计可虚拟出80-90台虚拟机,能够满足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新业务拓展的需求。

 

3.3存储系统方案实现

 

3.3.1方案描述

 

存储系统设计方案采用San(Storageareanetworking)存储局域网网络架构。以数据、信息、内容为核心的模式。San采用以数据存储管理为核心的四层信息架构,通过采用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能够发挥存储系统的整体资源优势(见图1)。

 

3.4网络系统方案实现

 

3.4.1网络系统架构(见图2)

 

数据中心内部网络为专用网络区域,对网络设计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如果客户端需要数据共享,可以在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其他网络区域的边界设计相应的网络安全方案,在保证数据实现共享的同时,保证数据中心内部网络的安全。在设计方案中,两台核心网络交换机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的高速转发的功能。在网络接入区域,设计两台接入交换机分别提供区域网络之间的互联、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的接入功能。

 

3.4.2核心层网络

 

数据中心网络的核心层网络主要完成数据中心内各汇聚层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与核心层网络之间的路由转发。方案核心层网络设备采用两台核心路由交换机作为数据中心网络核心路由交换设备。同时两台设备采用VRRp协议(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来保证各个网络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核心交换机能够为用户组建高可靠、高性能、业务易扩展、易管理的数据中心网络。

 

3.4.3接入层网络

 

数据中心网络接入层部分设计主要涉及到各个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的接入,因此我们设计两台交换机来提供各类服务器的接入。

 

4结束语

 

建立基于云计算的船舶装备维修保障数据中心是未来船舶维修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数据中心的可靠运行需要以相应的装备维修信息采集、数据汇总等体制机制为作为支撑。在运营过程中需不断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加强对数据中心日常维护与管理,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职能作用。

 

作者:李伟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4

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党建引领科建 助推社会治理”这一目标,通过“四引四带”,助推社会治理,形成“1248”工作格局——以贯彻落实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为“1”条主线,以“党建与科建”“2”者融合为结合点,以“4服务”为工作抓手,实现全市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资源、科技资源、智力资源融入度达80%以上,并顺利通过中国科协第二批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试点项目验收。

二、工作举措

(一)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思想建设,强化党的政治引领。一是坚持思想统领。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通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座谈、讨论等,不断强化科技工作者“两个维护”思想根基。二是强化教育引领。联合组织部对科协主席、“四长”等科技工作者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专题培训,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建立全覆盖学习体系,做到全市基层科协组织学习常态化。三是动典型带领。开展选树市第三届“科技之星”暨第十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优秀案例(个人和团队)等活动,宣传科学人物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慰问活动,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奋勇争先。

(二)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队伍建设,夯实科协基层组织。一是完善科协组织网络。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市村(社区)科协组织建设,由基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兼科协主席,吸纳“四+n”(卫生院院长、中心学校校长、农技站长、乡镇企业董事长、社区工作者、种养殖大户……)进入科协组织,扩大基层科协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推进科普网格化进程。进一步加大街道、社区科协融入区域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力度,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七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网格中科普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优科普网格员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全域的科协“生态系统”。三是健全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实施“党建+科技志愿服务”行动,鼓励行业专家加入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增加志愿队伍基数,细化服务类型,形成服务链条,以科技志愿服务的最大公约数画出科协组织服务社会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三)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阵地建设,拓宽活动载体。一是深化阵地融合。找准党建和科建工作结合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科普阵地普及率,实现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科普元素融入度达80%。二是推进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工作者e家、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各类线上线下建家交友平台,搭建院企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协作,不断优化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手段,全年计划建立线下科技工作者e家10个。三是提升活动品质。在做好“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三个重要节庆的基础上,结合各县区的工作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科技服务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指标排前列。

(四)以党建带动科协制度建设,完善科协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党建引领科建 助推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梳理《科技志愿服务清单》和《科普资源服务清单》,搭建两个平台,开展党建引领科协组织规范化运行激励机制,鼓励基层科协组织做优做强科协品牌,形成党建引领“统起来抓”和“分开来做”的工作效应。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科建 助推社会治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印发《党建引领科建 助推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4—5月份,召开高校科协等座谈会;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选树工作,举办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梳理“两个服务清单”;搭建服务平台,引导科技资源下沉,了解基层需求,对接项目,为基层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完成中国科协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试点项目中期评估筹备工作。

6—7月份,评选优秀案例100个(个人和团队),开展宣传,并汇编成册,庆祝建党100周年。通过中国科协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试点项目验收。

8—12月份,开展督查指导,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科技服务活动,全年建设科技工作者e家10个,市科协建设3个,县区科协各建设1个,持续推动此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方案二

 

 “新希望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第一期年内竣工投产”行动方案

 

新希望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市科协2020年7月招引,投资总额10、1亿元,占地1579亩,投资主体为新希望集团(全国百强企业)。该项目既是惠农、富农、脱贫攻坚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能带动县、市区域畜牧业改良升级与调整的现代农业工程,形成绿色生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列入淮安市十四五规划重大民生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50万头优质商品猪,实现销售20亿元(其中一期出栏15万头,销售6亿元,利税6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50人)。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凝神聚力抓项目、坚持不懈优环境。确保2021年9月30日竣工交付,12月底前出栏仔猪7.5万头生猪,2022年5月份第一批商品猪出栏销售。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联动服务体系。与项目落户地金湖戴楼街道办成立联动服务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信息对称,确保项目运营、建设推动、管理组织网络清晰化。

(二)建立项目建设进展日报制。与企业项目负责人、工程负责人、所在街道主要领导、帮办负责人建立微信群,做到每日报进展、晒进度,出现问题不拖延。

(三)建立项目建设周会办制。每周召开一次项目会办会,对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或出现的矛盾、问题,做到早预判、早预防、找对策、早解决。

(四)建立项目月进展总结推进制。每月围绕既定目标召开对照点评会,做到点到问题、点到责任人、点到破题办法、点到项目建设实效、确保每月建设任务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质提速。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该项目的保育、育肥舍24栋,7000平方米启动建设,出正负零。生活区综合楼、发电机房、消毒用房、职工餐厅、门卫等基础开挖完成。

4月份,育肥区土方开挖75%,基础施工50%,生活区基础完成,环保区土方开挖50%,母猪区一层主体完成。

5月份,育肥区土方开挖完,基础施工80%,生活区主体50%,环保区主体50%,母猪区三层主体完成。

6月份,育肥区基础100%,钢构安装30%,生活区主体完,环保区主体完,母猪区主体完成。

7月份,育肥区钢构安装70%,设备安装30%,生活区装饰60%,环保区装饰完,设备安装30%,母猪区二次结构75%,设备安装30%。

8月份,育肥区钢构安装完,设备安装80%,生活区完成,环保区设备安装80%,母猪区二次结构完成,设备安装80%。

9月份,育肥区、母猪区主体建筑完成,附属设施安装完成,道路、围墙、管道完成,一期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10-11月份,育种猪进场。

12月份,第一批仔猪出栏。

 

方案三

 

举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淮安高质量举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力争将本届研讨会办成全国科协系统影响力最强、学术层次最高、系列成果最为丰硕的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会议之一,也将促进淮安市海智工作高质量发展。

预期成果:组织以江苏、淮安交通建设成就为重点的成果展示,广泛宣传“十三五”国家交通发展巨大成就,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搭建两岸专业人员开放交流平台;搭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桥梁,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形成专家建议上报中国科协、国台办;组织两岸人才专业考察、专家建言献策,提出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的对策建议;遴选一批高质量论文,出版有正式刊号论文集;拓展和推动两岸青年人才科技交流、文化融合。

二、工作举措

(一)全方面争取支持。保持与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主承办单位的密切沟通和联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力争使研讨会能得到更多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领导和省市相关领导的支持。活动拟邀请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省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史和平担任名誉主席,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孙春雷、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马兴发和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理事长邱裕钧担任大会主席。认真落实陈之常市长“要围绕会议主题,在交通年度工作中予以重点推进,让与会代表可感知”的批示精神,逐条细化落实。

(二)全身心求实效。为确保本次活动的效果,深入研究历届研讨会的机制和成果,围绕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提出召开圆桌献策会议、合作项目签约的建议,也提出了遴选主旨报告专家、完善活动主题和主要板块活动的设想,得到了省科协的重视,并在论坛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我们将宣传工作纳入全市外宣大盘子统筹,在信息、体制创新等环节,集聚全国、省级媒体资源,凸显淮安的交通优势,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激发和放大活动效应。

(三)全景式谋协调。研讨会将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协调做细做实筹备工作,确保在淮安举办一届高质量研讨会。加强与省市科协及市相关部门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对接好各项筹备工作,活动报批、资源汇聚、上下对接等各项筹备工作将有序推进。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领导的要求,做好专业展览、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的推进。进行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挂图作战。

(四)全方位抓落实。本届研讨会精心组织实施研讨会的各板块活动,全方面集聚海峡两岸专家智慧,搭建两岸专业人才开放合作平台,谋划淮安枢纽城市的对策、发展路径,持续推动淮安现代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举办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拟邀请中国科协、省科协、淮安市领导致辞;拟邀请两岸3位左右重量级专家作主题报告。

二是举办4个专业分论坛。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论坛,将围绕都市圈综合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站城融合主题开展。智慧赋能现代交通论坛,将围绕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交通大脑技术及存适性、智慧物流系统建设和数字赋能交通治理开展主题研讨。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论坛,将围绕人文交通发展实践、公交优先发展策略、慢行交通出行优化和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开展主题研讨。都市交通青年论坛,将围绕两岸青年专业人才成长、两岸文化融合开展专题研讨。

三是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专业参观。将组织与会专家参观江苏交通发展成果展示;组织台湾及市外嘉宾参观淮安交通建设成就。

四是组织专家建言献策圆桌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淮安市交通发展征求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五是举办闭幕式。各分论坛交流汇报成果;第30届研讨会举办地推介。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研究商讨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确定研讨会方案。

4月份底前,完成调研、细化研讨会方案,研究确定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形成研讨会方案。

5月份底前,开展论文征集,印发论文征集通知,在海峡两岸同步开展论文征集工作。

6月份,组织论文评审、专家邀请,对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审,确定交流论文,编撰论文集,邀请演讲嘉宾。

6月份,完成会议报批,向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报批、中国科协的项目经费申报等工作。

5-8月份,做好活动筹备,协调做好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重点做好嘉宾的邀请和参会人员的组织。组织国内专家,先期来淮开展相关主题专题调研,优化、协调做好江苏、淮安交通成就成果展览展示,遴选优化专业参观观摩点及装备,认真做好相关会务和疫情防控方案。

8月,组织召开研讨会。

方案四

 

开展“科创淮安”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促进全市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围绕全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3大主导产业,集聚国外海智专家和全国性学会、省级学会、市级学会科技创新资源,系统谋划科技经济融合项目,培育打造品牌化科创平台,为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造条件。

二、工作举措

(一)打造“科创淮安”科技经济融通平台。紧扣淮安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建立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专业产业智库。突出需求导向,联合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建立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库、创新瓶颈问题库和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提供有效供给,将学术论文评选结果、软课题评选结果、科技智库成果、科技工作者意见与建议等分类收录,建立科技人员研究成果库。结合企业科协创建,推进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有效链接中国科协科技经济融通平台。

(二)建立“科创淮安”科技服务体系。组建淮安“红绿蓝”科技服务团,以市级学(协)会等科技创新资源为主体,链接国家、省和海内外科技资源,围绕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侧重“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技术成果鉴定等服务,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探索功能性科技服务团长效服务的典型模式。建立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例会制度,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信息、志愿者招募等重点环节进行优化。强化科技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策划“科创淮安”创新对接峰会。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高峰论坛,组织开展“技术路演”、对接服务企业,发动企业参展参会,把创新要素引向基层、引向企业,致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重点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举办相关主导产业高峰论坛。

(四)集聚“科创淮安”高端海外资源。借力中国科协、省科协海智平台,充分发挥海外基地和海智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海外华人社团联系,精准服务地方引才引智引技,引导科技、产业、投融资密切结合的创新实践。根据全市主导产业及企业需求,邀请海智专家来淮安开展科技沙龙等形式的交流互动。实施企业科技信息服务行动,利用国际科技专利服务企业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迭展。

(五)培育“科创淮安”产业人才队伍。对接全国、省级科技服务团队来淮服务,与企业合力开展重大攻关型项目对接和合作,推动建立高层次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协同创新中心。以参加全省、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为抓手,以企业创新和企业科技工作者现实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以tRiZ理论为代表的企业创新方法培训和技术经理人培训。持续开展“企业创新达人”评选宣讲活动,放大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根据上级科协实施科创中国文件精神,结合淮安实际,摸准需求,服务中国科协、省科协项目落地淮安,制定“科创淮安”工作项目化方案。

4-6月份,选择1个工业主导产业进行试点,突出问题导向,推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有序开展;积极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7-9月份,扎实推进服务主导产业创新对接人才峰会或产业高峰论坛,举办好系列活动,彰显科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

10-11月份,扩大试点成果,在其他2个工业主导产业推广铺开。

12月份,总结提炼相关工作成果和成功案例,争取参加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试点工作会议。

方案五

 

举办“产业科普高端论坛”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拟举办产业科普高端讲坛。围绕全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突出枢纽经济、绿色产业等内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淮开展讲座,普及国际前沿技术、核心产业链条和龙头企业发展,助力全市招商引资和主导产业体系培养。

二、工作举措

(一)精心确定论坛内容。深入研究市三大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现状,考虑未来产业主攻方向,如:绿色食品包含的特色农副产品精细加工、酒及饮料、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制造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的印制电路板(pCB)、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测、新型显示、5G技术等领域;新型装备制造产业的新型交通装备、高端基础零部件、新型智能装备等领域。广泛征求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意见,确定论坛内容。

(二)全力争取高端资源。积极联系部级、省级相关学会和海智基地,发挥学会和基地人才荟萃优势,邀请相关产业领域内有造诣、有成果的专家来淮开展高水平讲座。

(三)力求产业科普实效。围绕全市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图,突出枢纽经济和绿色产业,普及国际前沿技术、核心产业链条、龙头企业产业发展等,增强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和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战略思维和世界视野,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重大项目招引做好知识储备。

三、工作进度

4-5月,确定产业领域和专家名单。

5月下旬,面向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在科普宣传周期间举办一次产业发展高端科普讲坛。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5

(1)硬件和软件投资高:

以每服务器、每应用、每用户为单位部署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多台服务器,才能保证每个最小单元都得到分配。

(2)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服务器,仅运行的B/S或C/S架构小的应用程序,如oa办公系统、网页基础服务类型。很多多核心处理器处于严重的空闲状态,但这些空闲资源又没有合理的整合和利用。很多设备资源利用率只能达到10%-30%。

(3)防病毒软件五花八门:

现今it用户对系统安全要求比较高,每个用户需要自己安装繁琐的安全防护软件,防止网上多种多样的网络攻击,没能给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防网络攻击方案。

(4)系统恢复耗时长:

因为考虑成本,iDC用户数据一般没有专门的数据备份设备,当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在故障定位后,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份数据,替换故障硬件,重装操作系统,重装应用软件,重新导入备份的数据,并重新做安全加固。传统的架构,恢复系统功能耗时一般会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

2iDC虚拟化技术提出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系统故障恢复时限,技术人员提出了iDC虚拟化技术。将iDC业务基础设施的架构进行了转变。将传统的基础架构最小化单元从每个服务器转变成每个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emnt,缩写Ve,即VpS)。通过VpS产品的部署,根据用户不同应用的类型,将硬件服务器划分为很多个虚拟容器,分配给一个客户使用,每个容器安装一种类型的应用。即实现了将硬件服务器进行逻辑层面上的划分和整合,并且在统一的界面上进行管理,通过软件可以集中对多个服务器上的上数百个虚拟容器进行统一集中管理,配置集中的存储,提高应用的可靠性,通过部署统一的防攻击软件,对所有虚拟用户进行安全防护。每VpS分配的资源不仅局限于CpU个数、内存和磁盘大小,还包括了系统的核心运行的几十个参数。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独立环境,可以确保每一个虚拟服务器的用户独享该资源,其运行及管理完全和独立主机相同甚至优于独立主机。虚拟服务器产品能够以较少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较多的用户,从而达到节约电力,机架的目的,从而节省资源,扩大公司iDC的服务能力,既实现收益的增加,也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操作系统虚拟技术的应用

VpS的全称是VirtualprivageServer,即虚拟的传统服务器,缩写为VpS。VpS采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的Virtuozzo所创建的虚拟应用系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安装基础的宿主操作系统,然后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再安装操作系统的虚拟化软件Virtuozzo。通过Virtuozzo的资源分割功能,将原宿主系统,划分为多个个虚拟的环境,每个虚拟的环境作为iDC基础架构中的最小化分割单位,部署相应的用户,即构成一个虚拟专用设备。VpS采用虚拟化技术,Virtuozzo的虚拟化基于操作系统架构层,实现了软件的分割、隔离,每个虚拟出来的环境都是原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安装操作系统,同时也具备原系统的各方面性能。这就是所有天津联通选择VpS虚拟技术在iDC应用的原因。

4虚拟化整体方案部署

4.1本方案初期设置虚拟服务器100台,每服务器提供30个虚拟主机用户。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具有充足的可扩展性,设立集中备份服务器一台,操作Virtuozzo内置的VpS备份功能并配置集中备份。软件配置:配置64位架构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每台服务器提供30个64位VpS(兼容32位应用程序)配置集中备份方案跨平台集中管理控制台配置完善的防病毒预案

4.2硬件配置,制约虚拟化容量的主要因素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其意义在于有效地分割、管理、调度资源,虚拟化技术本身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新的资源。因此,为虚拟化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硬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配置至少满足以下要求:在本方案中,所有硬件服务器采用百兆网络连接,并根据就节点数量适当分配带宽。物理服务器采用千兆内网连接,以增强集中备份的数据传输速率。如不满足千兆内网连接条件,则也可以备份网络与数据网络混合传输的方案,但这样将会降低远程备份存储的吞吐性能,因此推荐服务器配备双网卡,并使用千兆网络连接。集中统一管理工具VZCC/VZmC远程管理终端可部署在内网,也可以部署在公网,本方案实施为了方便操作管理,将管理终端部署在公网。

4.3防网络攻击

Virtuozzo有两种maC地址分配方式:路由模式与桥接模式。在路由模式下,所有VpS和物理节点共用同一个maC地址。从交换机等网管设备看来,安装了Virtuozzo的物理服务器在一个网卡上绑定了多个ip。在桥接模式下,VpS可以有自己独立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有系统管理员手工设置。通过在交换机上绑定对应的静态maC地址,可避免maC地址欺骗等来自同网段的恶意网络攻击。在通常模式下,使用路由模式的maC地址即可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VpS内的网络保护也有windows自带的网络防火墙完成,用户可自行配置自己的VpS防火墙,不影响其他VpS。为了保护各种网络攻击,需要打开物理节点上的windows防火墙,通过网卡“属性”->“高级”标签可以启动它。在物理节点的windows防火墙上,无论如何配置,都不会影响到其上VpS的运行,防火墙只对节点生效。因此可限制3389端口登陆ip地址,并允许特定ip地址连接本机的22端口(VZmC管理控制台端口),以便远程管理。

4.4集中备份设备配置

随着业务的开展,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架设完整而有效地集中备份平台即成为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关键。集中备份方案采用Virtuozzo内置的备份功能和集中存储进行,采用本地备份、远程存储的设计方式实现,即能集中统一存储所有节点的备份数据,又实现了低成本、高速度的备份。备份方案需要集中存储设备一台,容量按照计算方式如下:每VpS空间×每服务器VpS个数×服务器数×保存备份的数量=存储空间。其中,每VpS产品空间假设定型为5GB,每服务器30个VpS,部署100台物理服务器,完全备份最少保留2个,则得出:5GB×30×100×3=45tB。因此,如果需要为所有的VpS都提供3个完整备份,则需要45tB的存储空间。

5收到的成效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电网工程尤其是农村电网的需求在迅速膨胀,传统的业扩报装由于工作环节较多,流程繁冗,管理跟不上,体制也不甚健全,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研究如何突破传统体制和工作流程的束缚,缩短工期,量化工作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现状

供电企业业扩报装的工作具有非常繁琐的工序。一般来说,要经历多个层级的批准,多个复杂的报批环节,因此往往会遇见个别部门不积极配合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造成工程进展缓慢,个别极端的工程甚至超时一年,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目前,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缓慢,其主要表现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供电企业业务受理效率低下

目前,仍有部分供电企业对受理业务的工作重视不足,认为业务受理只是进行简单的接待,与电力施工相比,不需要技术含量。所以大部分业务受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丰富的电力知识,在电力客户办理业务时,不能够充分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也无法对客户选择用电类型给予指导,由于客户对业务不明确,需要多次往返供电营业厅,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而且,客户要求与业务受理工作人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利于确定供电营销方案决策,从而直接影响业扩报装工作开展。

1.2供电需求审批和确认方案过程缓慢

审批供电方案和确认客户是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中最耗费时间的环节。这一过程由供电企业和客户交互进行,容易造成配合不协调的现象。一方面,审批供电方案的过程较为缓慢,业务受理人员接受用电申请,然后交由勘察员在用电范围进行实地考察,审核申请是否符合标准。另一方面,供电企业的勘察人员需要与客户一同确定供电方案,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方案提出建议,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最终方案。如果双方协调不一致,就会拖延审批过程,延长了业扩报装工作耗时,无法及时满足电力客户的正常需求。

1.3供电施工进度缓慢

批准供电方案之后,客户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的专业公司设计、安装用电范围的线路和用电设备,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实际操作,用电客户不得随意架设线路。客户会对安装价格的合理性与委托安装公司进行磋商,所以无法快速进行供电施工。此外,由于一些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存在部分施工人员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无法高效地满足供电设计要求。导致供电施工不断返工,拖延施工进度。

2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的优化措施

针对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进度缓慢的现状,要基于工作流程,对业扩报装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并且对业扩报装的整个工作流进行全面深层次的优化。

2.1规范业扩报装工作的标准和原则

供电企业属于国有企业,标准的行业规范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供电企业在进行业扩报装工作时,也要制定规范的系统的工作标准和原则,以满足电力客户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尊重客户意愿,在客户要求基础上对供电线路进行设计和施工。通常,供电企业不得随意变更客户合法的用电需要,有客户自主决定供电线路的材料和用电设备。但是,客户对电力知识了解并不全面,也不完全清楚电力行业的相关规范和行情,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客户现在供电方案时进行科学适当的指导,提出合理建议,但是最终决定权仍交由客户。这样的工作标准和原则,会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节省工作时间。

2.2建立完善的业扩报装工作管理机制

优化业扩报装工作流程,要从管理工作根本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不同环节和过程的工作人员分工,促进他们的相互沟通和协调,能够迅速完成业扩报装工作,满足客户用电需求。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对施工现场条件、客户需求和用电控制进行规划;其次,要根据客户需要,配置专业供电线路设计人员进行电路设计,保证设计完整准确,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次,供电线路和设备的施工安装人员要严格遵循电路图施工,客户经理根据工作进度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完善供电和用电合同的签订,确保合同合法有效,规范合同审批流程,明确客户产权。此外,客户要申请竣工报验,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审核申请材料,进行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送电业务,保障电力客户及时用电。

2.3提高业扩报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业扩报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业扩报装工作流程具有直接影响,所以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客户的满意程度是评价业扩报装工作的重要指标。供电企业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和投诉情况,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术和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业务受理人员、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业扩报装工作效率和对电力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供电企业还可以建立客户服务平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建立专业标准的服务咨询系统,快速解答客户疑问,及时判断处理设备故障,促进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此外,供电企业还可以建立业扩报装工作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服务意识,为电力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2.4加强对低压报装工作的管理

低压配电网络系统十分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对供电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所以供电企业要重视低压报装工作,加强对低压报装的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配电计划,在出现供电事故时,及时与低压配电单位沟通协调,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保障低压供电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3总结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优化业扩报装工作流程,能够提高业扩报装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时满足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悦.供电企业高压客户业扩报装流程的优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

[2]杜伟斌.试论如何优化供电企业业扩报装工作流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03).

[3]张金娥.影响电力业扩报装速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05).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7

[关键词]JSp引擎;web服务器;配置

引言

Sun推出的JSp是一种执行于服务器端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基于Java技术。执行JSp时需在web服务器上架设一个编译JSp网页的引擎。配置JSp环境可有多种途径,但主要工作是安装和配置web服务器和JSp引擎。

下面以tomcat作为JSp引擎,配合tomcat、apache、iiS这三种web服务器来讲述3种搭建JSp运行环境的方案。

1相关软件介绍

1.1J2SDK:Java2的软件开发工具,是Java应用程序的基础。JSp是基于Java技术的,所以配置JSp环境之前必须要安装J2SDK。

1.2apache服务器:apache组织开发的一种常用web服务器,提供web服务。

1.3tomcat服务器:apache组织开发的一种JSp引擎,本身具有web服务器的功能,可作为独立的web服务器来使用。但在作为web服务器方面,tomcat处理静态HtmL页面时不如apache迅速,也没有apache健壮,所以一般将tomcat与apache配合使用,让apache对网站的静态页面请求提供服务,而tomcat作为专用的JSp引擎,提供JSp解析,以得到更好的性能。并且tomcat本身就是apache的一个子项目,所以tomcat对apache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4mod_jk.dll:apache组织Jakarta项目组开发的使apache支持tomcat的插件。有了此插件,tomcat能够和apache进行无缝连接。

1.5tc4ntiis.zip:apache组织Jakarta项目组开发的使iiS支持tomcat的插件。

2配置前的准备

2.1准备一个测试用的JSp网页

利用文本编辑器输入下列代码,并保存为test.jsp

<HtmL>

<HeaD>

<titLe>JSp测试页面</titLe>

</HeaD>

<BoDY>

<%out.println(“<h1>Helloworld!</h1>”=;%>

</BoDY>

</HtmL>

2.2安装J2SDK

不管哪种方案,在安装和配置JSp引擎之前必须先安装J2SDK。

2.2.1安装J2SDK

在windows下,直接运行下载的j2sdk安装文件,根据安装向导安装到一个目录,如d:\j2sdk;

2.2.2添加环境变量

根据所装操作系统设置如下环境变量:

patH=d:\j2sdk\bin;JaVa_Home=d:\j2sdk;CLaSSpatH=d:\j2sdk\lib\tools.jar

3JSp环境的配置方案

3.1方案一:J2SDK+tomcat

在这种方案里tomcat既作为JSp引擎又作为web服务器,配置较简单。

3.1.1安装tomcat

直接运行jakarta-tomcat安装文件,安装时它会自动寻找J2SDK的位置。例如安装到d:\tomcat5。

3.1.2配置tomcat的环境变量

添加一个新的环境变量tomCat_Home=d:\tomcat5

3.1.3测试默认服务

启动tomcat后,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8080,若在浏览器中看到tomcat的欢迎界面,表示tomcat工作正常。

3.1.4测试项目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8080/examples/jsp/test.jsp,若显示“Helloworld!”,则说明JSp环境配置成功!

由于tomcat本身具有web服务器的功能,因此不必安装apache,当然它也可与apache集成到一起,下面介绍。

3.2方案二:J2SDK+apache+tomcat

虽然tomcat也可作web服务器,但其处理静态HtmL的速度比不上apache,且其作为web服务器的功能远不如apache,因此把apache和tomcat集成起来,用apache充当web服务器,而tomcat作为专用的JSp引擎。这种方案的配置较复杂,但能让apache和tomcat完美整合,实现强大的功能。

3.2.1安装apache

运行apache安装文件,按照向导安装到d:\apache2。

3.2.2测试apache默认服务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若在浏览器中看到apache的欢迎界面,说明apache工作正常。

3.2.3按照方案一的步骤安装tomcat,并保证它正常运行。

3.2.4将下载的mod_jk-2.0.42.dll复制到d:\apache2\modules目录下。

3.2.5配置apache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d:\apache2\conf\httpd.conf

找到"Directoryindex",在index.html.var后面再添加index.jsp;

在httpd.conf的最后加入下面这段代码:

Loadmodulejk_modulemodules/mod_jk-2.0.42.dll

JkworkersFile“d:\tomcat5/conf/workers.properties”

Jkmount/servlet/*ajp13

Jkmount/*.jspajp13

添加完毕后保存。

3.2.6配置tomcat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d:\tomcat5\conf\server.xml。查找到如下这段代码:

<!—

<Connectorclassname=“org.apache.ajp.tomcat5.ajp13Connector”

port=“8009”minprocessors=“5”maxprocessors=“75”acceptCount=“10”debug=“0”/>

-->

把注释符号<!---->删掉就可启用ajp13。然后保存,现在tomcat和apache的整合配置基本完成。

3.2.7整体测试

依次启动apache2、tomcat5。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localhost:8080/examples/jsp/test.jsp,若浏览器中出现“Helloworld!”,则tomcat重新配置后工作正常;输入localhost/examples/jsp/test.jsp,若与localhost:8080/examples/jsp/test.jsp的结果相同,则表明apache和tomcat整合成功!

3.3方案三:J2SDK+iiS+tomcat

windows平台下最常用的web服务器无疑是iiS,正常情况下iiS不支持JSp,可通过使用一个iiS到tomcat重定向插件,使iiS能够将所有的JSp请求发送到tomcat执行,可以使iiS增加处理JSp的功能。若已习惯使用iiS,则可尝试这种配置。

3.3.1按照方案一的步骤安装tomcat,并保证它正常运行。(如安装到d:\tomcat5);

3.3.2将下载的tc4ntiis.zip直接解压缩到d:\tomcat5目录下。查看配置所需文件;

3.3.3用文本编辑器打开d:\tomcat5\conf\ntiis\workers.properties,修改下列值为:

workers.tomcat_home=d:\tomcat5

workers.java_home=d:\j2sdk

3.3.4打开internet服务管理器,在默认站点上添加一个新的虚拟目录,名称为jakarta;

3.3.5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中添加一个iSapi筛选器,名字为JakartaRedirect,可执行文件指定为d:\tomcat5\bin\native\isapi_redirector.dll。

3.3.6编辑server.xml文件并保存(同方案二的第7步)。

3.3.7重新启动iiS和tomcat。

3.3.8测试项目: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localhost:8080/examples/jsp/test.jsp,若浏览器中出现“Helloworld!”,则tomcat重新配置后工作正常;在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examples/jsp/test.jsp,若与localhost:8080/examples/jsp/test.jsp的结果相同,则表明iiS和tomcat整合成功了!

4结语

搭建JSp的运行环境是学习JSp技术的基础,JSp引擎种类很多,配置方法也很多,而且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的升级,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置方法。希望本文给出的几种JSp环境配置方案,对想学习JSp的人有所帮助。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8

为什么给戴尔提建议

2008年6月初,我在北京的一家卖场购买了一台DeLLinSpiRon530s台式机。

销售代表说,电话预约,第二天可上门安装。早已是电脑使用老手,晚上便自己动手连线,开机,安装了office和瑞星杀毒软件。可是,当出现屏幕保护画面时,电脑突然自动关机。再试,调整时间设置,还是在出现屏幕保护画面时关机。突然想到,销售代表在商店为本机复制office程序时,也曾自动关机,当时以为是接线板松动所致。

第二天一早,致电戴尔技术支持。过了好几道自动语音关,终于听到技术员的声音,“请问:您的服务编号是多少?或者服务代码?”仔细核实了身份,开始了解情况。听到发生自动关机,技术员认为是软件问题。要求上门服务,技术员说“嗯,软件问题不上门的”,然后,发出电话指令,如此,如此,如此……操作一番,告知应该没有问题了。

晚上再开机,不久又出现自动关机情况。没有规律,有时显示器关闭,主机仍在工作;有时显示器和主机一起关。次日再次致电技术支持,再过了n多自动语音关,又交代了“服务编号”,说明又发生的问题。在技术员电话指令下,将Vista回复到“出厂设置”。技术员还建议下载安装Vista的补丁Sp1。遵命照办,完成了544m大小的Sp1下载、安装。心想,这下一定没问题了吧。但不幸的是,开机后不久,又出现自动关机。

于是,第三次致电戴尔技术支持,依然要过n多自动语音与身份审查关。说明情况,技术人员建议用光盘重装Vista。格式化的损失不说,但重装后开机,发现画面显示不正常。装显卡驱动,画面闪烁不止,转而白屏,不再显示信息。

第四次致电戴尔,技术员还是按照软件问题处理,不安排上门服务。我被这几天的烦恼折腾得忍无可忍,近乎“勃然大怒”了!“不行!要退机!出具质量检测报告!”(销售代表答应,只要公司出具质量问题报告,就可以办理退货或换货)。远在厦门的技术人员这时才答应安排人员上门服务。当时刚好是端午节前的星期五,技术支持说周二上班后安排,周三才可以上门服务。

周三终于有人上门了。带来一个显卡,要开箱更换。我断然拒绝。只同意检测,要求出具“质检报告”。电话里与戴尔客户关怀部人员“大吵”一通,最后才勉强答应启动办理退货程序。说几天后才可以办好。戴尔公司安排的换显卡没有实现,立即致电上门技术员,取消服务(取消付费)。

当天下午,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销售代表终于办好与戴尔公司的手续,全额退款。这是购买电脑后10多天发生的事。意味着10多天时间无法正常使用这台电脑。

退机后数天,收到戴尔公司的邮件,告知:“您的业务在办理中。”期间,还收到技术员的邮件,态度诚恳地告知:“我们规定客户评价得8分才及格。您可能会收到要求评价我的服务的邮件。谢谢!”

退机一周后,收到戴尔公司要求评价服务质量的邮件。我给出的总体评分是“非常不满意”。问“今后是否会向他人推荐戴尔产品?”我的回答是“不会!”

退掉戴尔530s后,又在同一家店里购买了“海尔台式机”――“海尔极光e6-B062”。当场致电海尔服务电话,一拨即通,人工!“您好!需要什么服务?”说明新购机,要求第二天上门安装。接线员没有二话,只问“安装地址”。

早上9点,接到海尔技术员联系电话。接近中午时分,一位30多岁的技术员如约而至,身着海尔标识的服装,佩戴胸卡,脚穿鞋套,检测电源、检查连接、测试系统、加装软件、讲解使用和保养知识,忙活了近两个小时。要求服务评价,当然是“非常满意”!临别,留下了一张“1+5成套组合服务”说明卡。卡上写着一句话:一旦我们的服务承诺未执行到位,请拨打4006-999-999,您将得到100元的奖励。

针对这次购买戴尔530s的案例,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比较海尔的服务模式,从管理学的角度,向戴尔中国公司提出完善售后服务管理质量的三点建议:

第一,提高直接服务程度。

直接上门服务最受消费者欢迎。购机后上门服务一次,安装,调试,讲授使用与保养知识和注意事项,对消费者获得和保持所购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购机后的一次上门服务,可能减少十次电话技术支持需求。以“530s案例”为例,如果第二天派一名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一小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产生后续的对五名技术人员、一名关怀部人员(接受投诉)和一名销售代表总计七小时以上的服务需求。

第二,加强服务时效性。

电脑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对许多学习、研究、写作、办公人士而言,电脑工具已经成为工作的必要条件,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电脑一旦瘫痪,工作就会陷入一筹莫展、一事无成的境地。电脑售后技术服务的及时性,对于消费者价值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在“530s案例”中,戴尔公司的服务供给速度明显不能令人满意。数位技术人员历时数天的间接技术服务,没有诊断清楚问题所在;直接服务只是作为间接服务失败后的补充。忽视客户对直接服务时效性的需求,导致间接服务成本上升,服务满意度下降。

第三,优化服务流程。

通过“530s案例”发现,戴尔电脑售后技术支持服务,程序比较复杂,规定缺乏灵活性,服务制度供给显著过剩。多重自动语音关,严格的身份核实,技术员独立工作(四次电话服务,四名技术员,需要重复叙述所遇到的问题),多次信息邮件通知,烦琐的质量鉴定程序和退换货手续,数页的服务质量评价电子表格……表面看起来售后服务管理十分规范、非常严格,事实上严重影响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简化程序,修订制度,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应该是戴尔电脑公司提高售后服务管理质量的最佳选择。

作为消费者,更喜欢海尔电脑公司提供的售后服务模式――直接、简便、快速、有效。在售后服务方面,国际的戴尔应该借鉴中国的海尔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售后服务的质量,提升了海尔家电产品的价值。

实践证明,售后服务的失策,往往会导致销售的失败。服务失策,打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比单一产品的质量问题更为严重。

跨国公司应向本土企业“学文化”

戴尔和海尔,一个专营电脑的跨国公司,一个兼营计算机的本土企业,我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消费者,为什么更容易接受海尔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方式呢?难道是中国的海尔更懂中国人的心吗?应该是!植根于本土文化的企业,更有条件深得本土消费者的心理之道,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显示出顺应文化思维惯性的比较优势。

跨国公司应该向本土企业学什么?海尔、联想、

tCL……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中国的企业跨国经营,是否也会遇到类似案例中戴尔发生的问题呢?

任何一家成熟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创始人价值观,以及企业成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烙印。企业向一定目标群体的人提品和服务。所有的人都是文化中的人。只有符合目标人群文化心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增进消费者的效用和价值。而且,只有增进消费者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赢得持久的市场,实现生产的价值。

企业的跨国经营,实际上是跨文化的经营。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营销模式、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都要为更好地适应文化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比如,在美国行之有效的网络直销电脑的模式,在中国就不一定能够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价值数千元的大件,没有见到实物,没有人当面的保证,直接在网上支付,被骗了怎么办?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想法。书籍、软件、光盘等一般商品,货到付款,金额500元以内,可以网上购买;超过一千元的手机、相机、计算机等贵重物品,肯定下不了决心网上交易。如果把美国的网络直销方式简单搬到中国,至少在现阶段,应该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当然,也有不少手段是可以引进的,比如“两周之内无条件退货”。我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研究学者时,体验过美国的“无条件退货”有多方便。当时,我带的tCL笔记本电脑系统,在登录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络时不知何故突然崩溃。重装系统后,必须安装杀毒软件。身边没有备份,只好就地购买一套“诺顿(noaonantivirus)”,很贵,好像50多美元。安装后必须注册,否则半个月后无法使用。过了一周,电脑又出问题,只好格式化后重装window系统。再用光盘重装“诺顿”,试了多少次,都无法在某个“下一步”过关。难道软件坏了?径直拿到商店去换。我说这个软件好像坏了,要换一套。售货员只看了一眼发票,马上换一套新软件,没有多说一句话。事后有电脑“高手”告诉我,刻在光盘上的软件是不可能“坏”的。只是在美国,软件注册后,只能单机一次性安装使用,不可重装。向来自台湾的哈佛硕士室友颜先生请教:为什么美国的商店,在顾客退货时连货都不验一下?他说,可能是商家认为,就商品的问题所在与顾客达成共识,要比直接退换成本高。

“两周之内无条件退货”的政策一定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但是,不少外国商家在登陆中国市场后,却为退换商品设防了多道关口。拿“戴尔530s案例”来说,如果当时明确可以“无条件退货”的话,占领我书桌的一定还是戴尔电脑。“无条件退货”给消费者很大的信心,可以放心地用货币投票。要信任和尊重消费者,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怀疑“上帝”的人很可能没有好“下场”。

由此看来,跨国公司要做好跨文化经营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许多时候,经营产品或服务的失败,往往可以在经营文化的失败上找到根据。本土企业经营失败的例子当然不计其数,但是,相比之下,在本土经营发生文化失败的情况就比较少见。

“天时地利”当然是本土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可是,我们看到,并不是每个“天时地利”的企业都能成功。关键还在企业。关键中的关键,是企业要有卓越的领导者和合适的战略――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战略。

有谁能够否认,海尔的成功不是张瑞敏和海尔战略的成功,联想的成功不是柳传志和联想战略的成功?

又有谁能够否认,海尔和联想迄今为止的成功,不是它们制定和实施的战略,理解、认识、尊重、顺应、满足消费者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成功?

还有谁能够否认,在国际化战略大旗下奋力前行的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公司,能够在忽视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文化的情况下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9

二、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计算机系统集成概念及认识

系统集成,通过结构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系统,将各个独立的设备、功能、信息等集成到相互有关联性,且协调统一的新系统中,能够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从而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策略。系统集成采用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方式,指导信息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部署、逐步实现的一种方法和策略。系统集成是一种需要多个供应商,多协议的多种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因此,实现系统集成的关键因素是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连接的互操作性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每个分离设备,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程序和系统、组织和管理、所有需要的一体化问题。系统集成的本质就在于每个系统之间的优化设计,包括一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的集成,以及新产品的选择和现有产品的集成,从而实现整体优化统一的新信息系统。

2.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分类

按照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特点,可以将计算机系统集成分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服务及硬件设备集成与安装三大类。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管理是将计算机硬件系统集成到项目中,而设备技术服务是确保硬件设备与安装能够实现计算机系统集成功能的重要保障。设备安装和技术服务是计算机系统集成的重要措施。

3.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特点

(1)独特性:每一个系统集成项目,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即使有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也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相应的客户化工作,从而彰显其独特性。

(2)多学科合作:系统集成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与产品为基本构件的系统工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综合度高、建设周期长、人员投入多等特点。

(3)高科技术含量高:系统集成是为特定行业用户提供全套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明确的客户和目标性,必须是对某种行业的某种业务或几种业务的支持,明确业务要求,对行业有深刻了解,同时具备将最新的软、硬件技术不断转化为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工具的能力。并且按照行业工程规范指导用户进行安装调试。

(4)不确定性:系统集成在用户需求、进度和成本上难以控制。因为采用新技术,所以系统集成带来一定的技术风险。系统集成目标不确定,任务边界模糊、客户需求因现场环境特殊要求而改变,导致进度、费用等不断变更,存在以上不可控因素,系统集成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三、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

1.网络资源共享更加便捷

广泛集成分布式网络环境与市场竞争的全球性激烈,每个企业集成中心也延伸到了企业的整合,使企业应用在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为基础的用户界面统一,使部门和地区不同的人,组织,所有用户实现方便,实时获取信息,因此,该网站的用户界面的统一是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采用现今先进的域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通过监理远程安装服务器、域控制器、软件分发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等应用服务器,实现操作系统远程安装、自动分发应用软件、数据集中管理等功能。系统集成尽管提高了系统管理工作的技术难度,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2.促进企业整体发展

计算机系统集成,是企业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促使各企业之间各、部门之间能够有效的提取信息,成为发展所需要信息的中心。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是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它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平台。面对现如今的网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网络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为了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人文素质都得到提高。对于各个企业来说,通过系统的集成能够使企业供应链得到改善,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与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面向社会提供有力的条件。

3.计算机系统集成促进安全防范更加高效

安全管理系统集成作为安全防范系统的中枢,对其各个子系统通过有效组合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平台,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子系统之间的联动,达到及时响应和显示现场处警或联动信息的目的。广东省博物馆安防集成管理以某安全防范管理平台为基础构建。该系统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在一台微机的管理下,可将入侵报警、声音复核、图像复核融为一体,通过联动功能的设置,报警时可自动将报警点的图形、位置、图像、声音显示出来,并执行相应的录音、录像、启动灯光联动。系统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系统功能由软件编程实现,图形界面实用简洁,采用汉字菜单提示,并采用标准化图标符号,示警方式采用语音和蜂鸣方式。系统集成物理结构设计:本集成将需要纳入安防集成范围的各子系统的工作站、服务器等采用以太网进行组网,采用标准tCp\ip通讯协议互相通信。包括:入侵报警系统管理服务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管理服务器、出入口控制系统管理工作站、停车场管理系统服务器。在监控中心设置一台安防集成专用24口以太网络交换机构建10m\100m以太网,相关工作站\服务器接入该安防专用网进行数据通讯。

4.计算机系统集成被大量用于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内容、条件设定,需要多学科共同作用,对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图像识别、电子通信技术要求规格高,根据项目自身需要求来规范现代管理范围。项目管理更趋近于商品化,受到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时间、空间的设定影响。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每个项目都有其独具匠心的地方,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运营成果科学、合理、细致的判定,并结合预案对项目进行审核,若存在偏差需要找出原因并提出修订方案。后期阶段是具有可预见的特点,不断修订,项目实施到最后客户就能确切了解到项目整个的情况。

5.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档案管理。

安装技术服务方案篇10

一、物业档案的主要内容

1、物业房屋管理档案

房屋管理档案是一户一档,其具体内容包括:(1)业主办理进住手续的委托书;(2)业主户口本、身份证、业主家庭详细情况登记表;(3)房屋交用通知单、业主入住证明、入住时房屋钥匙的交接验收单;(4)交付业主文件清单、房屋验收清单、收楼工作流程确认单;(5)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房屋电卡、燃气卡交接签收单;(6)房屋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装修施工注意事项、装修管理手册、施工队的保证书、防水改动责任书、装修施工证,施工人员临时出入证、身份证及暂住证等;(7)更换物业产权人及其他变更资料等。

2、物业基建和设备类的科技档案

开发商移交物业的建筑、设备设施等验收竣工图纸、洽商档案以及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技术文件、证件等物业维修档案,具体内容包括:(1)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2)设施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3)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4)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3、物业文书档案

在物业文书归档过程中,应及时收集物业各项管理服务的文件材料,包括:(1)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办理各种手续中所产生的文件资料;(2)小区物业站的报修登记表、零维修服务分户台帐,信访接待、回访复查等检查记录表;(3)房屋及公用设备设施日巡检维修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大、中修及更新改造工程验收记录表;(4)物业小区的公用绿地、花木、养护与管理记录;(5)公共环境、公共场所、房屋公用部位的清洁卫生、垃圾收集和清运的管理记录;(6)保安、交通和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记录等。

4、物业合同档案

物业合同档案主要包括:(1)小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的物业服务书面合同;(2)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等单位委托物业管理企业代收费用及定期检验协议;(3)房屋及设备修缮的工程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房屋装修合同等。

二、利用物业档案,为百姓的安居生活服务

1、着眼长远,物业公司早期介入开发建设项目。

物业公司早期介入开发项目管理是为业主把好质量验收关,建立完整、有效的物业房屋档案,减少物业管理中的矛盾和纠纷,完善物业后期管理的基础。目前,有许多物业管理单位没有提前介入到开发建设时期,物业接手后给使用和管理服务带来很多缺憾,物业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有发生,如高层断电、房间泡水、屋面漏水等等。这严重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直接导致服务投诉的增加,业主往往将找开发商解决不了的问题迁怒于物业,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等等。物业公司前期介入可以将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立足当前,物业公司利用档案化解矛盾。

物业档案在处理纠纷、化解邻里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一时期,在我公司管理的住宅小区内,有部分业主反映夜里睡觉时经常被较强烈的噪音吵醒。物业工程部及时委派了技术人员。为查找问题的根源,技术人员到物业档案室查阅了工程设备相关的档案资料,并与设备一一核对,结果发现是水泵房里的电磁阀装置按反了。经过与物业档案的对比研究,技术人员改装了电磁阀自动进水装置,解决了噪音扰民的问题。还有小区高层断水时有发生,居民时有投诉。为解决这一问题,专业工程师及维修人员天天蹲守在泵房,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多次到物业档案室查阅技术档案资料,经过认真仔细调研,找出了断水的原因——变频器经常死机,圆满解决了高层断水的问题。诸如此类,物业档案在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众性事件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更新观念,创新物业档案服务

1、强化档案意识,把物业档案全面纳入物业管理工作之中。

住宅小区的物业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业档案是随着物业管理行为的出现而产生的。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档案,无论是维修、养护物业设施,还是了解业主及物业使用人情况、收取管理费用、开发经营活动都离不开物业档案。物业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业档案。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该把加强档案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的物业管理活动之中,健全物业档案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小区前期物业的决策论证、规划、设计、拆迁、施工、竣工等跟踪入手,凡是与小区管理有关的资料都要及时收集、跟踪建档,保证各种资料的完整准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明确物业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实施全方位管理,保证档案的质量,促进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培养物业企业员工的档案意识;实施物业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改善档案的管理条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2、更新观念,创新服务,提供物业档案的个性化服务。

随着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物业档案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物业档案管理中,根据物业工作的特点,将静态档案放在物业公司机关档案室,将动态档案分类存放在物业小区项目部档案分室。动态档案按照业主的住房楼号、门牌号分类,便于随时查找、补充和利用。通过实施档案的动态管理,物业公司可以从中全面了解业主的情况和新的需求,适时为业主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周到服务,做到服务到人、服务到户,实现行业特色管理及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