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微观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1:18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关联性;互偿性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概念层次

1.宏观经济

就以我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一般来说指的是我们全部的国民经济,也可以称为关于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也就是指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哦过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各种经济现状的总和。就我们医院内而言,宏观经济便是指医院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整体的经济规划。宏观经济与我们的民生也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价总体升降,以及我们的总体劳动就业率的变化等情况。在对外方面,宏观经济可包括我国的货币发行规模大小,以及根据世界汇率的变化来控制我国对外汇率的变化,还有便是要严格的控制进出库的规模,严防各种金融渗透等阴谋,来维护我国的总体经济稳定。

2.微观经济

对于微观经济而言,其是相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的,微观经济一般指的是单位的经济体,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成是宏观经济的构成单位,一般可包括我们常见的一些经营中的公司,个别的单个企业的总体经济活动。在这些单个的生产单位中,微观经济具体可细化到这些公司中的生产,销售,经营,以及其价格的制定等经济活动。对于我们医院来说,微观经济便是在宏观经济统一的指导之下,各部门之间为了完成整体的经济发展,而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操作,以保证宏观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这也需要我们医院的宏观调控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指引,已保证整个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联

1.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

就我们的经济学来说,整个的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这些维持市场运转必须的环节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即包含了微观经济的成分,又会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之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特别完善的今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两只手相辅相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处于较为基础的位置,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所带来的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国民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整提经济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来讲,整个的宏观发展与个科室之间共同构成我们整个医院的经济状况。

2.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互交融

由市场经济的整体性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线,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可谓是互为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就以我们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就可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交融之处。我们医院也是同样的问题,必须在我们整体的宏观经济大方向的指引下,微观上个部门之间沿着大方向走,共同促进我们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当然只是宏观经济上来调控如何指定方向,而没有微观经济的各部门实施,也是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说在此过程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交融切不可分割的。

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互偿性

1.微观经济是构成宏观经济的基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宏观经济是由微观经济所构成的。因为就是有了微观经济中各个具体的生产单位的具体工作进程,才共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宏观经济中的整体国民经济。然宏观经济虽说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不过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体现在各个具体的经济领域中的,而在这些经济领域中,也是由各具体的生产单位具体的完成和构成,所以说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构成的基础,没有微观经济,也就没有宏观经济的存在性可言了。当然同样的角度适用于我们医院内部,没有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的实施工作,来保证我们医院的整体运转,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宏观经济整体的发展,所以说在我们医院中也是由各部门之间的微观经济为基础,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大环境宏观经济。

2.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尽管是由微观经济中的各个具体生产单位为基础来构成的,然而并不是说微观经济单方面的决定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具有互偿性特点,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微观经济作为基础构成了宏观经济,同时宏观经济也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为微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的外部环境。并且微观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具体的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环境的发展需求来指引和要求微观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向。就我们医院的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只有宏观经济上确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在哪,我们应该怎样去发展,以及为微观经济体提供大的环境,微观经济上的各部门之间才能具体的实施工作,保证整个医院经济体的健康发展。

总结语

宏观经济与客观经济既包含着不同的研究对象,探索范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联性。一般来说微观经济是以单个客体,或是某一单一的单位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和目标,而宏观经济一般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所以,经过本文分析我们能过看到,不管是国名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内部经济发展,宏观经济也为客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正确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及其存在的互偿性,恰当处理其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力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源长.推进电厂转型提高经济效益[n].中国电力报,2011.

[2]张义省,周军.白庄矿强化四个管理提高经济效益[n].经理日报,2010.

[3]王淑辉,曹培杰.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进步[n].黑龙江日报,2011.

[4]李婷.把好节能关口提高经济效益[n].吉林日报,2010.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医疗保障;人口健康;劳动供给

中图分类号:F2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4-0014-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02

aStudyontheeffectofmedicalCareandHealthStatusofthepopulationontheLaborSupplyinmegapolis:aCaseStudyofShenzhenCity

wanGJinying1,LiJingbo1,SHiBeibei1,ZenGXuchun2

(1.Schoolofeconomics,HebeiUniversity,Baoding071002,China;

2.ShenzheninstituteofpopulationandFamilyplanningResearch,Shenzhen518048,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studiedtheeffectofpopulationhealthandhealthcaresystemonthelaborsupplyofShenzhenusingfactoranalysisandLogisticregressionmodel.thequantitativeanalysisshowedthatthedevelopmentofhealthcaresystemwillpromotethelaborsupply,whilewiththesocietyandeconomydevelopment,it’snecessarytocoordinatethelevelofhealthcareandlaborsupply,toproventexcessivewelfarewhichcouldlevelreducelaborsupply,andrespondtoreductionoffuturelaborsupplyactivelyinthedevelopmentofpopulationandreducethepossiblefinancialpressureonpossiblefuturecausedbylaborsupplyreduction.

Keywords:healthcaresystem;populationhealth;laborsupply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的劳动供给。因此,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投入要素,其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社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在人口规模和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既定的条件下,个体向社会提供劳动时间的长短和总体人口劳动参与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个人是否参与劳动以及其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的整体劳动参与率?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林林总总,其结论不外乎是认为影响因素有年龄[1~2]、性别[3]、婚姻状况[4]、受教育程度[5~6]、人口健康等微观特征[7],工资水平、经济发展状况[8]、城市化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9]。此外,也还有少量研究者探讨了公共政策如教育政策[10]、社会保障制度[11]、税收制度[12~13]、公共卫生政策[14]等对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对于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与大城市劳动供给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见诸报刊,特别是从理论到实证的探究这两个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微观个体的劳动选择、劳动时间以及整体人口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的途径、机制的研究略显欠缺,探究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保障执行等从福利和收入效应角度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对于深圳市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其经济发展虽有国家优先发展战略指引的政策优惠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与深圳特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不断创新而吸引众多劳动力(特别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才)的流入并充分利用分不开的。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追赶,深圳市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会逐渐减弱;同时,深圳市外来流入人口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必然加速。在人口规模增长减慢的前提上,特别是外来人口增速减缓的背景下,一个特大城市如何获得保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足够劳动供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深圳市这样一个快速成长并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大城市,对公共服务和政策如何调整资源开展研究,对如何利用现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进行分析,为后来新兴大城市健康和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提供借鉴依据,这便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1.微观家庭的劳动决策研究

从微观上讲,劳动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微观主体的劳动供给直接决定了宏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因此,对微观主体的劳动供给最大化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力的供给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也包含了潜在劳动力资源,劳动供给挖掘空间主要集中在潜在劳动力资源上。作为理性经济人,普通劳动者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而支配劳动力供给的,但是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劳动供给不单单仅受利益驱使,它是综合多个因素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①个人劳动决策的性别差异。由于生理特征及其社会分工、婚姻和孩子抚养等多种因素的差异,男女在劳动供给行为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就业过程中女性普遍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15],导致就业性别差异不断增大[16~18]。②不同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和市场参与的影响,主要通过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赡养比等指标的变化来体现;布鲁姆(Bloom)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得“人均劳动时间投入”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9]。③人力资本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健康状况是反映个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健康状况越好,则越有利于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20];反之亦然。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受教育水平对参与劳动力市场有正向的影响,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程度也会提高[21]。

2.宏观因素的影响研究

从宏观上看,所谓的劳动供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或时间点上),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所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广义的劳动供给是建立在狭义劳动力供给的基础之上的,其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的经济决策分析。影响整个社会或某个空间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还取决于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人口迁移以及国家政策法规等因素。①社会保障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伯克豪塞尔(Burkhauser)和特纳(turner)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社会保障收入对主要年龄的男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现有社会保障比没有社会保障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多2~3小时[22]。莫菲特(moffitt)利用1955~198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社会保障对25~34、35~44、45~64、65岁以上组的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保障收入对劳动参与率存在负效应[23]。学者们研究中对社会保障减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②公共卫生服务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布鲁姆和坎宁(Canning)总结了健康作用于经济繁荣的四条途径:第一,身体健康的人微观劳动供给更多并且生理和认知上更强壮,从而更具生产力;第二,身体健康的人预期寿命更长,更倾向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增加劳动供给效率;第三,更长的寿命会引致在工作期间更多的储蓄,为经济提供更多的投资,一个健康状况良好的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外国资本投资;第四,死亡率的降低也减少了一国对新生儿的需求,使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而这一人口群体是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24]。③工资变动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除性别、年龄、教育等个人特征的影响外,劳动力市场状况也成为个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3.待检验命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人口健康和医疗保障对于劳动参与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揭示深圳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决策和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长短取舍的决定因素,阐明人口健康、医疗保障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为此,本文的待检验假设(命题)如下。

命题1: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此,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的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

命题2:医疗保障对劳动者具有收入效应,在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供给会随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医疗保障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替代效应,劳动供给的增速会减缓。

命题3: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以及低比例的缴费人口会造成医疗保障账户的收支不平衡,适度的医疗保障水平,在保障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劳动供给。

为了对上述命题给予实证检验,本文将分别采用量表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对以上命题予以验证。

Logistic模型公式为:

本文研究的微观数据是来源于深圳市2012年“深圳常住人口就医调查”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除了诸如性别、年龄、教育、工作情况和户籍等个人基本情况外,还涉及人口健康、医疗保障、劳动供给等相关指标,具体包括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就医意愿、医疗保险参加情况以及工作时间等。该抽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来自深圳市9个区的居民(总计1613户家庭,4466人,其中男性2301名,女性2165名)作为研究对象,就深圳市居民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访问。

2.样本描述

本文选取了深圳市9个区的1613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以龙岗区、宝安区最多,分别占总样本的26.6%、22.6%(见表1)。深圳市受访家庭以3人户为主,占38.3%,同时,60.8%的受访家庭户来自于省外,深圳市本地家庭仅占19.0%。受访户主参加综合医疗保险及劳务工医疗保险的分别占36.0%和17.7%。调查涉及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大概占76.6%,老年人最少。从受访人群受教育程度来看,受访人群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将近半数(49.4%),低学历者(小学及以下)为少数。

3.量表分析

(1)深圳市人口健康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好,仅有0.12%的居民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不好。不同年龄组遇到健康问题有不同的反应(见表2),25~59岁之间的大部分居民会选择立即就医,而15~24岁及60岁以上居民大部分去药店买药解决,且22.9%的65岁以上老人会拖着不积极就医。由此可见,作为创造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25~59岁组青壮年,遇到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时往往会及时就医,以更健康的身体素质去追求更高的收入。女性较之男性而言,住院意愿更为明显,且最近三年住过院的比率为9.02%,而男性住过院的比例达到5.11%。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自评指标及最近三年住院情况两项指标,居民整体身体状况良好,但男性与女性略有差异。

(2)深圳市居民医疗保障以及居民对医疗机构的认识状况。

深圳市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具有参保人群大,保险层次多,缴费率低,待遇高的特点。这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保意愿,实际调查中71.2%的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这其中84.8%的参保人参加了深圳市医疗保险。根据调查显示,在居民对各医疗机构看法的研究中,发现居民对市级医院、区级医院、街道医院和社康中心的满意程度均达到50%以上,70%以上居民对私人医院及个人诊所的态度不清楚。居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呈相同的趋势。看病收费太高依然是限制居民选择性就医的主要因素,87.6%的居民认为收费太高,77.4%的居民认为看病手续繁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就医的主动性。

居民遇到健康问题时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差异(见表3),小病发生时,44.6%的居民首选去药店,32.4%的居民选择社康中心;大病发生时,超过半数(65.5%)的居民选择公立医院就医,仅有小部分的人群选择其他就医方式;与此同时,住院、急诊、普通门诊及特诊发生时,居民同样首选公立医院。值得注意的是,去厂里就诊及个体诊所并不受居民的青睐,整体而言,公立医院是普通市民遇到健康问题就医的首选,深圳特色医疗机构――社康中心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有病能医”成为可能。同时,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居民遇到健康问题以后的反应。加入医疗保障以后,大大提高了患病就医的主动性,患病立即就医的比例达到75.6%,而没有加入医疗保障时,患病立即就医的比例仅为24.4%。

(3)深圳市居民劳动供给情况。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当工资率维持在低水平时(如工资率在13.33元/小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月收入由2800元增长到4000元),工作时间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闲暇成本增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时间而从事工作以获取收入,即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增加;而当工资率在高水平的情况下(如在33.33元/小时高工资率的情况下,当月收入由8000元涨到10000元),劳动者宁愿放弃高工资而追求闲暇,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减少。在被调查的样本中,48.6%的居民一天工作8小时,为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不会因工资收入增加的吸引而放弃闲暇,延长劳动时间。而就闲暇时间选择来看,呈偏左态分布,即劳动者月休息时间偏少,34.9%的劳动者选择休息8天。

参与市场劳动的群体中,已婚女性仅占31.9%,少于未婚女性,而已婚男性劳动参与率远远大于未婚男性,比例为1∶2.60,显示了婚姻状况对男女劳动者市场劳动时间投入的影响差异。调查中的已婚家庭成员之间的收入及工作情况可以验证道格拉斯-有泽法则,即丈夫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妻子本人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其劳动参与率越高。同时,男性和女性对劳动供给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缘于两者在时间分配上存在的差异。女性除了用于社会劳动时间和闲暇之外,还要留部分时间做家务,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解释了女性劳动供给反应的乏力。

四、健康、医疗保障对微观劳动供给影响的定量分析

1.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揭示大样本、多变量数据或样本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方法,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降低空间维数,以获得最主要的信息。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以得出数据的主成分(即特征向量)与它们的权值。

通过交叉表相关性检验,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做主成分分析,选定以下变量,设x1:最近三年内是否住过院;x2:健康状况自评;x3:个人负担费用满意程度;x4:住院意愿;x5:住院时间;x6:就医及时性;x7:最近一个月休息的天数;x8:最近一个月是否带病工作;x9:最近一个月是否因病请假。把上述数据用于主成分分析,可知Kmo=0.672,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同时sig.=0.000

根据表4可以看出,f1对变量x7、x8、x9的因子负荷较大,f2对变量x3、x4、x5、x6的因子负荷较大,f3对变量x1、x2的因子负荷较大。x7、x8、x9与第一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些指标主要概括了人口健康水平,因此以f1作为评价人口健康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这里命名f1为人口健康因子;x3、x4、x5、x6与第二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些指标主要涵盖了医疗保障的主要评价,因此以f2作为评价医疗保障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命名f2为医疗保障因子;x1、x2与第三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两个指标主要概括了劳动供给的变化情况,因此以f3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命名f3为劳动供给因子。

为了明确各个因子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提取法的因子分析来做进一步的探讨。将各变量进行正交旋转以后,以x7(即最近一个月休息天数)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各因子与变量关系如下:

x7=0.332f1-0.017f2-0.012f3(1)

将x8(最近一个月是否带病工作)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各因子对变量的影响如下:

x8=0.356f1-0.009f2+0.005f3(2)

将x9(最近一个月是否因病请假)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因子分析的结果为:

x9=0.356f1-0.009f2+0.006f3(3)

通过上述变量的解释程度,选取最近一个月休息天数作为劳动供给的指标更佳,对于这个反向指标所构建的模型,因子对模型整体的解释能力都很强。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人口健康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些,且呈正向的影响,而医疗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虽然相对小很多,但是已经呈现负向的影响。如此则验证了命题1、2,即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此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医疗保障对劳动者具有收入效应,在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供给会随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医疗保障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替代效应,劳动供给的增速会减缓。因此,有效提高劳动的供给,可以在人口健康因素方面寻求突破点,就人口健康的影响因子而言,应加大身体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积极的作用,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加强,能有效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产出,更大程度地提高劳动供给效率;对于医疗保障方面而言,不宜采取过度保障,因为医疗保障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虽很显著,却为负向影响,当医疗保障水平过高时,只会增加劳动成本,而不能很好地增加劳动供给。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以及低比例的缴费人口会造成医疗保障账户的收支不平衡,适度的医疗保障水平,在保障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劳动供给。将医疗保障水平维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这样既能吸引劳动力的投入,又能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劳动的最优化产出。

2.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二元Logistic模型

综合人口健康与医疗保障的作用探讨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为了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劳动参与的作用,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来研究调查中影响劳动参与的不同因素,以“是否有工作”作为因变量来拟合Logistic模型,其中参照项为有工作,模型表示劳动者不参与工作的概率的对数值,拟合模型见表5。

模型的sig.=0.00

加入人口健康因素影响之后,人口基本要素对于劳动参与情况的影响并无太大变化。而健康状况越好,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概率越高。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而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随着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加,劳动者将身体健康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当劳动者身体状况恶化时,劳动者会及时对身体恶化做出反应,选择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参与工作的概率。

最后将医疗保障因素加入模型,明显可以看出,受教育状况与婚姻状况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加大,医疗保障因素的加入更加强化了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只有劳动参与者认识到在工作参与过程中医疗保障的重要性,才能更加深刻地发挥医疗保障促进劳动参与行为的作用。是否有医疗保险成为参与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医疗保障制度的存在能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一旦受到疾病的困扰,能及时获得基本的治疗和护理。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就业条件下,医疗保险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居民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不同程度地影响劳动参与情况,市级医院及个体诊所信任度越高,劳动参与概率就越大,而其他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并不显著影响劳动参与。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参与到了劳动者保障过程中,这恰恰就为未来医疗改革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主要结论

1.完善医疗保障供给,提高人口健康状况

在不考虑人口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医疗保障并不会显著影响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在考虑人口健康因素后,定量分析显示,适度的医疗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参与行为。无论加入医疗保障与否,男性较之于女性而言,更容易对健康状况恶化作出回应,同时男性参与工作的概率高于女性。人口健康状态的变化会直观地表现在劳动力供给意愿方面,身体健康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出勤率,降低因病请假的概率,减少由于伤病而损失的工作时间从而增加劳动生产时间。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改革

一、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

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作用与意义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从宏观上讲,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物价、财政部门合理制定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经费补助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1)医院全成本核算中的医疗项目成本是制定收费标准的依据。成本核算人员要深入科室,详细计算不同医疗项目的直接发生成本,如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直接劳务费、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等。并将医疗项目间接发生的成本,如行政后勤、医辅科室的成本要素消耗,按照科学的分摊系数分摊至医疗项目中去。(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建立鼓励质量和效益的机制正是深化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政府部门按卫生服务社会平均成本制订收费标准,鼓励卫生机构开展公平竞争,有利于建立、培育和完善医疗服务市场。

2.从微观上讲,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制定科学决策、加强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言,市场竞争意味着价格竞争,价格竞争实质是成本最小化竞争。对医疗服务市场来说,虽然价格竞争不是主要竞争手段,但面对政府规定的价格,在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成本控制己经成为并必将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为评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信息资料。卫生投资的效益,不论是宏观的社会效益和微观的经济效益都与成本成反比。医院的资源也存在合理配置问题。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改进工作,挖掘潜力,使各类卫生资源处于最佳利用状态,减少浪费,从而达到提高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

二、传统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弊端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新成立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部门与原来经济管理部门一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和合作关系。由于两个部门或机构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原财务部门或机构在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建的核算部门或机构掌握全院经济的基础数据和管理思想处于主动地位,在医院经济整体管理工作中两部门或两机构难免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局面。

2.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医疗服务成本管理不仅要重视物化成本,还要重视劳动成本及技术成本,使医疗服务成本内容综合完善,真正反映医疗服务的全部价值。然而,由于医务劳动计量标准不规范,大部分医院在成本核算中只简单地以门诊人次、住院天数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病人病情轻重、诊断的难易程度、诊疗中存在的风险等没有得到真正反映,从而挫伤了一部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及信息化还欠成熟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核算方法并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多数医院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单独制定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因此,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之间的不匹配现象在所难免,各个医院成本开支范围大小不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也不统一,有的用完全成本核算,有的用不完全成本核算。

三、医院成本核算改革的策略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遵循价值规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并作为特殊商品部分进入市场。卫生服务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市场的基础。价值规律要求等量劳动等量交换,因此,卫生服务成本应真实反映卫生服务的价值。医院经营管理应以追求医疗服务效益的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高效、低耗地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2.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避免短期行为

目前有研究提出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的差额的“顾客让渡价值”策略,一方面,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树立医院的形象来增加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降低顾客总成本,即减少患者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支出,使患者获得更大利益。因此,医院经营管理应在不增加病人疾病负担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核算,加强自身成本控制,提高劳动效率,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3.医疗服务成本核算管理应实施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开展的成本核算主观性随意性太强,科学化规范化欠缺。如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调研时发现,对记入科室支出的成本范围不同,导致进入成本标准范围不确定,有的支出进入成本,有的支出不进入成本,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最终目的。对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和极力推广应用,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4.成本核算必须与医院其他管理改革措施紧密结合

成本核算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长效机制,并不能指望它解决医院及科室中的所有问题。成本核算是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这项改革措施与医院其他改革措施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发现医院在管理上、制度上出现的漏洞甚至是宏观政策上的缺陷,但要弥补漏洞,改正不足,必须适时地推进其他改革措施,这样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收到成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信春:医院成本核算,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4

【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市不同场所电话机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消毒效果研究。方法:按分层随机原则抽取包头市企业、宾馆、医院、机关、家庭电话机共720部,分别进行微生物污染调查和消毒效果观察。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参考《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HBsag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消毒前5个场所电话机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细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率均为企业>宾馆>医院>机关>家庭。HBsag检出率医院高于另外4个场所,但其它4个场所电话机HBsag检出率无差别。对电话消毒后污染状况好转,但两周后又与消毒前状况相近。结论:各场所电话机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消毒可以有效改善其卫生状况,但2周后又恢复到消毒前水平,因此必须定期对电话机进行消毒。

【关键词】电话机;微生物;污染状况;消毒效果

随着电讯事业的迅猛发展,电话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会由于电话机的污染而最终导致疾病的传播。为保护电话使用者的健康和防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现对包头市电话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研究,为进行日常清洗和定期消毒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市企业、宾馆、医院、机关、家庭电话机分别为172部、182部、124部、134部、108部。其中360部进行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HBsag的微生物学调查,另外360部消毒后观察不同时间段的消毒效果。

1.2方法

1.2.1采样消毒前采样: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5×5)cm规格板置于电话机某易污染部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棉拭子反复擦抹靠近规格板1/2面积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然后将拭子剪入盛有1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烧瓶(内装有灭菌玻璃珠)中,反复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匀,编号,作为检测电话机消毒前细菌总数的样本,4h内送检[1]。相同方法取规格板另一侧的1/2面积,编号,作为检测电话机消毒前HBsag的样本,4h内送检[1]。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电话机某易污染部位,每张纸片面积25cm2(5cm×5cm),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编号,4h内送检。消毒后采样:用2%戊二醛消毒,然后同消毒前采样方法相同采集样本、编号、送检,作消毒效果观察。

1.2.2细菌总数的测定充分摇匀三角烧瓶中检测液,做倍比稀释,以无菌操作法吸取原液及各浓度稀释液1mL,注入无菌平皿中,倾注15mL45℃左右营养琼脂于上述平皿中,并立即旋转平皿,使检样与琼脂充分混匀。待平皿内琼脂凝固后翻转置37℃温箱培养24h后取出,按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规定[2]计数并报告菌落数。以GB9663-1996《公共用品清洗消毒判定标准》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2.3大肠菌群测定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培养18~24h,按试剂盒说明书标准判断结果。大肠菌群阳性为检出大肠菌群,为不合格样品。

1.2.4HBsag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Bsag阳性为不合格样品。

1.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检出率包头市不同场所电话机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细菌检出率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宾馆>医院>机关>家庭。详见表1。

2.2HBsag检出率包头市不同场所电话机HBsag检出率不完全相同,医院电话机HBsag检出率最高(p

2.3消毒前与消毒后不同时间段消毒效果比较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检出率HBsag检出率3项指标消毒后半小时、1天、1周与消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2消毒前与消毒后不同时间段消毒效果比较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电话机的污染情况严重,分布范围广,不论是企业、宾馆、医院、机关,还是家庭的电话,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细菌总数超标率平均为40.83%,大肠菌群检出率平均为55.00%,HBsag检出率平均为9.17%。这说明电话机污染也应列入包头市当前公共卫生问题中的重要行例。

企业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检出率最高,这与企业电话置于生产污染的环境有关。宾馆仅次于企业,这与张冠群等[3]报道的家庭电话机细菌总数污染率高于宾馆不相符,这可能与宾馆虽经常擦拭清洁,但很少进行消毒,宾馆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较差等有关。医院高于机关和家庭,与医院人多繁杂、流动性大有关;机关高于家庭,与机关电话机使用人员相对较家庭复杂,而且清洁消毒意识相对淡薄等有关。

消毒可有效改善电话卫生状况。消毒1周内电话机能保持较好的卫生状况,2周后又恢复到消毒前水平,因此各相关部门、单位要重视对电话机的定期消毒,消毒周期最好为2周一次。此外,还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卫生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徐业林,陈裕秀,张庆.公用电话机微生物采样与检验方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10(4):237-238.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机关门诊部知识服务

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生物信息学的广泛应用,为生命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人类对于疾病认识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不断深入,诊断已经不只停留在症状的望闻问切和器官组织病理的检查,基于细胞和分子水平(蛋白、核酸、多肽、其他标志物)的诊断技术持续升级,从抗原抗体反应到Dna、R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从肉眼显色到荧光显微观察,从单样本检测到生物芯片的批量处理,使得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个性化医疗服务正在加速发展,新兴市场在不断开发。机关门诊部人员需认清医疗改革大局,更新和拓宽新知识,提升服务质量。本文就生物诊断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生物诊断

1.1生物诊断的定义与内涵是指为了明确诊断疾病或检测相关信息,在体外使用生物试剂、诊断对照物、试剂盒、相关装置以及系统生物诊断产品的技术。其内涵包括分子诊断技术、细胞诊断技术。

1.2生物诊断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化学实验阶段,发展到20世纪的基因芯片诊断阶段,从检测病原体、疾病蛋白发展到检测相关疾病基因,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越来越高,并且开发了适用于医院、防疫站、血库、体检、海关检验、法医学等各种场合,方便易用快捷的生物诊断产品。

1.3生物诊断产品生物诊断(体外诊断)产品可分为临床化学、血液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其他等领域。由于血糖、血脂以及其他指标的监测及普查的需求,临床化学诊断试剂在生物诊断市场占首要地位,占37%。其次是免疫学检验试剂,由于其可检测范围广,包括免疫疾病、血液疾病、肿瘤及心脏病标志物、激素、传染疾病、血清蛋白、血药浓度(治疗性药物监测)、禁用药物、甲状腺素等,费用低,因而也占据了市场的重要位置,达26%,并且其增长率居所有检验类别首位,达8.8%,高于传统的医学生化检验。

1.4生物诊断用途主要应用于医院、血库及检验中心、非处方药(otC)等。目前,医院及检验中心是最主要的消费场所,约占市场的70%~80%。由于小型诊断仪器以及otC的普及,在生物诊断产品产业发展较成熟地区,例如美国和欧洲,医用检验试剂份额在逐渐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健康知识的普及,虽然目前otC用检验试剂的市场份额不足10%,但将有较高的市场增长率。

1.5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包括9类技术:扩增技术(基因和信号)、印迹技术、电泳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探针技术、限制性内切酶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ReLp)分析、Rna干扰(Rnai)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和软件。此外,还有核酸序列分析等,都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更多的辅助信息。以核酸为基础的探针产品,基本都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如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结核分支杆菌;其余为电泳和印迹技术产品,主要是用于亲子和法医学检查鉴定。

1.6细胞诊断技术细胞诊断是基于细胞的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肿瘤、血液学、组织病理学与细胞学、微生物学与病毒学、血液产品的安全、组织移植等多领域的临床检测诊断。细胞诊断在医学检验、活检研究领域的应用已经长达60年,经典的如血液细胞计数和细胞成分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该领域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阶段的细胞诊断高度多样化,基于多个学科(血液学、组织学、细胞学、微生物学和组织移植医学与技术),包括血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显微镜及分子诊断等。通过细胞诊断与分子诊断的融合,实现基因检测、细胞分析与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管理的交融。

2生物诊断领域的发展趋势

全球生物诊断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趋势是:定性向定量转化;单项检测向多项组合同步检测演变;手工操作转向半自动及全自动化操作;要求检测试剂特异、快速、准确;诊断试剂向配套、备用试剂和配套服务方向发展。配套的效益,源于改进服务方便用户。现在国外市场上,几乎都已有成套试纸条、配套溶液、预填充色谱柱、预涂薄板、各种参比标准以及专用工具和使用方便的小仪器。诊断试剂的研究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基因芯片的研发上。全球诊断试剂市场2008年度可以达到391亿美元。主要市场集中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85%。

经过多年的演变,一系列技术发展促进了分子诊断的完善。随着人类对自身基因结构更深入的了解,将研究出更多的诊断方法和试剂。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给早期癌症、基因型缺陷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

3启示

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人类对于疾病预防和快速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物技术发展为新的诊断试剂提供了动力,生命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都未被及时应用到临床。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检测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准确。在这种背景下,应借助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的新知识,以提高机关门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能力。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微案例教学法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52-02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医药商品学、经济学、消费行为学、广告学、药事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营销、管理、消费行为等基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法分析并解决具体营销问题,是高职院校医药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药营销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针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多、专业理论性强及涉及面广的特点,多数任课老师认为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是最有效的,特别是微案例教学法作为案例教学法的补充,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是提高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微案例教学法是指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借助简短贴切的情景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的描述或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甚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微案例教学法不但能达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站在医药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借助微案例情境了解更多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

(一)理例结合,便于理解。微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多数是实际医药营销活动的经典情景,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营销理念。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案例中提炼出医药营销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二)随时配合,运用灵活。微案例一般包含1至2个知识点,针对性强且体量小,所以运用简单灵活,花费时间少,可以随时配合理论知识讲解的需要,让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三)师生互动,提高效率。在新课改中,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易于理解,增强信心。微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提问可以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同时,也为后继的综合案例分析打下基础,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遵循人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微案例。根据“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原理,每门课的第一次课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学生对任课老师和对整门课程的喜欢程度。利用微案例教学法,借助热点医药营销事件、医药行业趣味性话题、学生身边的营销现象等作为微案例切入“第一课”,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此外,每一次授课前也可以利用微案例进行导入,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案例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利于课堂的开展。

2.新知讲授环节运用微案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知识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介绍一些重点难点时,借助微案例来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

3.课堂结束环节运用微案例。完整的一次教学在结束时一般会有小结,有时候还会根据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在小结时巧妙引入微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此外,课后思考题也可以用微案例的形式布置,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实施的主要步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相比要简单得多。一般来说,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的步骤比较复杂:第一,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第二,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组长负责人员分工和协调工作;第三,各小组根据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针对案例和理论知识提出的问题;第四,小组代表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第五,老师针对讨论过程和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小组互评;最后,上交讨论结果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这种案例教学法不管是授课前还是授课中都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缺乏灵活性和易操作性。鉴于学生学业的繁重和授课学时的有限,案例教学法有时候并不适合运用,此时,可以用微案例教学法进行补充,一般的微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老师针对要讲述的知识点展示微案例的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结合知识点和微案例内容讲解,或者先提问学生回答后再通俗讲解;最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或者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知识。

三、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微案例的数量和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每节课的微案例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来说,50分钟的一节课可以引用3~5个微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即可。微案例过多,占用时间过长,自然就减少了传授新知识点的时间,甚至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容易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反之,微案例过少,课堂容易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除了关注微案例的数量,其质量也要重视。借助质量高的微案例可以让老师讲课时游刃有余,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豁然开朗。

(二)微案例的采集。微案例的采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首先是对案例的选择,考虑到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案例选择时尽量选择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案例,这些微案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既能达到对知识点的支撑,又能反映最新的行业信息。其次是对案例的编辑,由于大部分的案例都是综合性较强、信息量较大,要体现微案例的“微”,编辑工作就十分重要,要用简短准确的文字将案例描述清楚,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

(三)微案例的来源。综合案例资源相对丰富,查找相对便捷容易,一般适用于在一章书或者一门课学完后讲解,但是微案例的资源相对匮乏,但需用量又大,而且微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信手拈来。因此,任课教师平时要不断挖掘与积累、学习与总结,并且熟记于心,授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旁征博引。微案例一般有以下四种来源:

1.教材以及辅助教材。医药市场营销的教材有很多,一些教材相对比较受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会选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丰富教材的内容,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查阅和对比,选择一本趣味性强、案例资源丰富、编排合理的教材非常重要。

2.新闻或财经类节目。如CCtV-2的《商道》、CCtV-1的《新闻联播》等节目,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营销案例,具备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任课教师经常关注这些栏目,可以使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网络途径。一方面,可以从知名的营销网站获取案例,如全球品牌网、中国营销传播网、医药联盟网等,这些网站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可以找到最新资讯;另一方面,可以从各大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获取案例资源,这些网站收录的案例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针对性更强。

4.生活中所见所闻。营销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总能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案例,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会。

(四)微案例的展现形式。微案例的展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文字。这是微案例的主要展现形式,可以是一首诗词、一段歌词、一段广告语、一句名言等。用这些名人的经典文字作为微案例的素材,可信度高,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图片。图片比文字具有更多优势,如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等特点。用图片作为微案例教学的展现形式,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快速理解专业、抽象的知识点。一个药品包装盒、一份药品使用说明书、一张药品pop、一张照片、一则印刷广告等都可以作为素材。

3.音频。声音能够反映出特定的情境和烘托气氛,有些信息用文字描述需要大量的篇幅,也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来表示,这时就可以借助音频的表现形式。音频的真实感和强感染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来提高上课时的注意力。微案例的音频素材可以是一则电台广告、一段歌曲等。

4.视频。视频集结了声音、文字和画面的优点,一段简短的视频就能蕴含较大信息量,这是最吸引学生眼球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展现方式。微案例的视频可以是剪辑加工过的新闻节目、财经节目、名人演讲等。

(五)微案例库的建设。由于医药产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使得药品行业受到的监管更多,医药营销活动也有更严格、更专业的规定与管理。因此,医药行业的营销案例相对其他行业会更少,在微案例采集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找不到可以支撑知识点的医药案例。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发动团队的力量,分工合作,通过平时的挖掘和积累,建立医药营销微案例库。

综上,微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改进,共同努力建立资源丰富的医药营销微案例库,以更好地提高微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志胜,龚云虹.微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

[2]罗丹凤.高职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5-40-2)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7

小欧一周前得了急性胃肠炎。对于工作繁忙的小欧来说,难以忍受的不是肠胃不适的症状,而是繁琐的排队、挂号、青霉素试敏等看诊程序。

其实,在医疗信息系统相对成熟的美国,看诊过程被简化了,健康服务也不着痕迹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微软2007年10月推出的一项有想象力的应用印证了比尔・盖茨的预言:“客户有望通过电子化方式与律师、牙医、会计等专业人士安排会面日程及交换文件。”在这个叫HealthVault的网络平台上,只要在线申请一个个人健康账号,就可以在线上维护自己的健康记录。除了个人健康信息的存储和交换,还可以实现健康信息的搜索。申请账号如注册e-mail一样简单,而且免费。

HeanhVault像一个个人信息保险箱,有开放接口,可以与第三方的设备厂商和保险公司之间做数据的交换,用户自行决定上传的信息内容以及向谁开放信息,微软扛起这面大旗,意味着“获取医疗帮助已经能在atm机上刷卡取款一样方便。”紧随其后的Google,推出线上健康医疗业务GoogleHealth,挑战微软,这也是互联网大鳄和软件巨人在数字医疗服务领域正式交锋。

虽然HealthVault目前仅面向英语用户,但微软这个试水医疗领域的动作,让专注于开发医疗信息系统的企业风声鹤唳。在mSn的医疗健康频道,微软就已经显示出了对医疗的兴趣。其实,巨大的市场潜力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因素。微软判断两个领域有巨大潜力,一个是改变人生的教育,另一个是治病救人的医疗。在将慈善当成事业来做的比尔・盖茨看来,把这些事情的潜力用技术发挥出来,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有一个愿景。”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郭蓓菁说,“就是让全球人民更健康。”为了一杯牛奶,家底雄厚的微软不吝养一头奶牛,也许微软自己意识到了,市场带来的惊喜还会有很多牛肉。

拓荒信息孤岛

与消费者市场“遥相辉映”,微软给医疗机构开了一剂it处方,针对企业级用户的amalga系统。而amalga是集成在一个数据库基础上的全套医院卫生智能系统,包括UiS(UnifiedintelligenceSystem)和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两套系统。Uis是统一智能系统,包括电子病例、电子处方、影像数据等信息,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系统随时调用病人数据。

微软对这两个层次的发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进入医疗行业,并不是只看医疗机构,我们也很关注消费者,因为我们的理念就是,我们没有病人和普通消费者之分。”

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各种计划信息等)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就会形成信息孤岛。

微软亚洲工程院业务总监党英健表示:“amalga用客户化的方式把信息重新整合出来,同时它也很适合多家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科室的收入都可以按季度来分析,在图表中展现出来。对使用者来讲,只需要对检索方式制定的图表做简单的定制就能获得客户化的分析报告。将amalga跟微软的地图软件结合在一起,检测出区域流行病的发生,并把这个情况在地图上标识出来以方便医疗部门采取相应防病措施。

健康的布道者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微软承担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推销员,更像是普及知识的志愿者。

“我们不是用这个软件去改变医院,而是要适应这个医院,使他们更有效率,这要求软件要非常灵活。”郭蓓菁表示,“将来我们会把amalga跟HealthVault对接。这样病人的个人信息和在医院看病的信息,都可以通过HealthVault系统回传到网上去。美国的一个病人到中国来看病,他并不需要扛着他的一大堆病历来,而只要在互联网上登录账号,就可以找到所有以前的病史。”

为了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望,微软完成了两次颇具推动作用的收购。

2001年到2004年间,微软加入了HS7。HS7是一个信息化通讯协议的标准,微软加入后开始推动并参与标准化的制定。之后微软于2006年正式成立了医疗事业部,这个过程中,一个值得圈点的动作就是收购了azyxxi。azyxxi在当时已经成功应用在美国华盛顿医疗中心下属的8家医院里,是该医院的两位急诊室医生联合开发的一套应用软件。

2007年,微软先后收购了搜索医疗信息的一家美国的在线医疗公司medStory和GCS。后者是一家泰国曼谷公司,微软看中了它的产品:Hospital2000,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了HiS。目前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私立医院康民医院就完全依靠微软这套HiS进行运营。据该医院的医生表示,在使用这套系统之后,病人等待就诊的时间从以前的28分钟减少到17分钟,每日可接待的就诊人数则从1500人增长到3000多人。

可以看出,微软热衷于吸纳来自第一线的成品,把经过几年磨合的成熟的系统打上自己的标签。

中国展翼

技术障碍微软已经突破了,但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卖出去成了微软需要面对的问题。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郭蓓菁介绍,现在微软在中国从事医疗产品开发的团队有45人,算上合作伙伴员工已有70人,“2009年财年,我们预计整个团队达到100个人左右。这个团队在负责全球化产品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

“我在与中国医院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很多的院长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可以帮助医院提高运营效率,很多医院现在都在找一套信得过、有保障的产品。”党英健说。

医院要提高效率,确保医疗安全跟质量,改善病人的体验。这就要求数据一定要综合,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即刻反映。软件还要具有足够灵活度,保证医院能够按照自己的流程需要来安排和再开发。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8

初创期的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筹备了一定的资源,找到了公司的方向,但“万事开头难”,企业初创期产品还没有走向市场,企业的效益和前景都前途未卜。这个阶段要想融资,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下面介绍两种有特色的融资方法,仅供企业家读者借鉴。

“傍大款”“扶小三”

企业界、商界的人们调侃的“傍大款”,是指借助更富更高更大的资源,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央企国企、大客户、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方、世界500强等。“扶小三”也是构成企业初创期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指通过扶持协作那些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微企业,对接它们的独特资源,使自己企业获得效益。根据笔者的经验,通过“扶小三”得来的效益并不比“傍大款”逊色多少,而如果能将“傍大款”与“扶小三”结合起来,形成自己十分有效的商业模式,更容易吸引到投资方的关注。

模式要点:“傍大款“与”扶小三”二者叠加,即发现小企业的独特资源,进行集群捆绑后与大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交易。

案例:笔者的专家团队曾扶持一家民营医院,为了营销拓展和提高知名度,建议该医院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客户及提高市场占有率。按照这个思路,该医院与北京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洽谈合作,由该公司为医院开发手持电子医疗检测装置,用于病人客户随身携带和居家使用。病人客户的健康信息可以随时通过移动互联网传输到医院信息中心。医院实力并不强,北京的信息技术公司也是小微企业,当合作项目进行中遇到资金瓶颈时,各合作方发生了矛盾。这时笔者对其进行了辅导和融资扶持。双方当时的矛盾焦点是:医院方认为支付给北京公司的首笔研发费,没有达到预期的产品研发效果;北京公司则认为医院的人员素质太低,不能有效地配合研发和试用。医院说“你的研发达不到要求,我不能再出钱了”,北京方面说“你不出钱,我怎么继续研发实现你的要求呢?”双方互相指责,项目陷入停滞。笔者分析之后,发现这是个典型的“傍大款”“扶小三”商业模式,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盘活全局。

企业应有的做法是:二者联手“傍大款”。首先,尽管该医院和北京的公司都是“小三”企业,但是拥有独特资源:医院具有肿瘤检测、治疗、康复的十多年独特经验积累;北京公司不仅熟悉信息技术而且熟悉医院信息系统。这两个独特资源叠加,形成具有独特亮点的云计算项目,赢得了微软研究院的关注。“大款”微软关心的是自身产品如何进入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包括医疗保健市场。但是国有大医院不同意与微软合作,它们轻易不会让微软去研发试验云计算医疗服务项目。集群的“小三”既有民营医院的灵活性,允许微软使用医院数据进行试验,又有具体肿瘤领域的基础,还有北京的公司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熟悉,这种“小三”独特资源的集群整合,吸引了微软研究院的参与,最终项目的硬件软件研发有了实质性进展。

至此,独特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包括:民营医院的数据和试验平台;北京信息技术公司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经验;微软研究院的硬件软件开发实力;笔者(专家团队)的融资平台。

启示:通常人们认为大资源很难和小资源对接,大企业不会与小企业合作,“大款”不会扶持“小三”,这里不会形成好的商业模式,因而也不会吸引投资方。其实,只要小企业有独特的资源,多个小企业捆绑资源形成独特的资源交易,如同本案例中医院和信息技术公司联手进行云计算服务项目一样,就能和大企业的资源对接,进而借助大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获得融资。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小三”有独特资源;多个“小三”集群形成独特资源交易;与“大款”形成独特资源交易。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商业模式难以构成,融资不易。

小池塘,养大鱼

很多人用“小池塘的大鱼”来形容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民营中小企业家如果只满足于一个狭小的水域空间,即使是雄心壮志的大鱼也难成大事。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小微企业通常在小池塘中谋生、夹缝中生存,但这并不等于它们的池塘不能拓展、无法把夹缝扩大。也就是说,池塘和夹缝多深多大是与创业者的素质雄心正相关的,重要的是先在这里生存下来,然后凭自己的本事扩大夹缝和池塘,在此过程中,小微企业也可以长成大鱼。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称之为“小池塘养大鱼”。

模式要点:创业者作为“小鱼”在小池塘中获得生存后,发挥自身精耕细作的“长板”,向池塘周边蚕食,扩大自己的生存夹缝。虽然“一招鲜”无法奢望能“吃遍天”,但是要“吃一片天”。要点是自身资源的独特性,周边市场与现有市场的相似性,以及周边市场的趋势的确客观存在着“一片天”。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医院效率;政府投入;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2―0077―07

一、前言

我国从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了与当时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医疗体制。在当时的医疗体制下,中国几乎全部是公立医院,这些医院以“事业单位”的身份受政府管制并依赖财政补贴,再以一种强制性低价的模式提供医疗服务。这种医疗体制,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还处于最基本层次的条件下,对于保证社会公众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医疗体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医院旧的管理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医疗系统的供给能力增强,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院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了提高。但随着政府投入的降低及医院逐渐变得以利润为导向,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研究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各类不同性质医院的效率变化,以及政府投入减少对我国医院行业微观效率的影响。发现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几类不同性质的医院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政府投入与县及县以上医院、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二、医院市场效率分析的方法

医院市场的效率涵盖了多重的含意。如社会效率要求机会成本所带来的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生产效率则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等多重含意。本文中我们仅考虑对医院的技术效率的分析。技术有效率意味着生产者在给定投入要素的组合下达到产出数量的最大化或在给定产出的情况下投入的成本最小化。以生产边界来说明,若处在生产边界上,厂商在当前技术上是有效率的;若偏离了生产边界,则该厂商在技术上是无效率的。以往评价医院生产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是比例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方法[1]。比例分析方法通常根据某些投入与产出之比值确定医院的效率,其局限性在于每个比例仅限于一个投入与一个产出之比,而大多数的医院效率评估要涉及到多项投入与产出指标。多元回归方法可以用于多目标投入和多目标产出单位的效益评估。但这些非边界分析研究都要对医院进行配对,或是仔细比较选出来的医院组。

现有文献中更为广泛应用的是两种实证的边界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与随机边界分析[2]。尤其是数据包络分析,作为非参数型的包络法,最早由Charnes[3]等人提出,用线性规划来测量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其原理是观察大量的厂商,通过相关数据的包络线找出适当产出水平的边界等产量曲线,然后使用线性规划等方法来构造有效边界(生产前沿面)。若该决策单元位于生产前沿面上,其效率指数为1;而非有效的决策单元不在生产前沿面上,效率指数小于1。给定估计出的边界,技术无效率就可以通过偏离边界的相对距离来度量。现在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评价同类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如根据一组医院实际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一定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然后通过判断各医院是否位于生产前沿面上,来比较其相对效率及规模收益。Dea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能计算出各医院相对效率的得分,还能为非Dea有效的医院提供一个效率参照集,通过“投影值”确定在投入或产出方面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假设有n个参加评比的单元记为DmU(称为决策单元),每个DmU都有m种投入和s种产出。第j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向量和输出向量分别是:

在对医院效率评价的Dea模型中,较多用的是CCR模型和CCGSS模型[4]。CCR模型主要用于判断各医院相对于其他医院,其“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是否同时发生。若医院为Dea有效(CCR模型),表示该医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且处于理想规模,称之为“总体有效”。CCGSS模型主要用于判断各医院在现有规模下的单纯技术有效性。已有文献中多对医院效率进行CCR模型的比较。Dea可以直接使用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不必事先预定指标间的函数关系,能对决策单元排序[5]。

国外学者对于Dea方法运用于医院系统的效益评估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Chilingerian等[6]曾发现使用Dea方法可以帮助医院管理者减少医疗资源消耗。Valdmanis[7]用Dea发现公立医院比私立非营利性医院的效率要高。私立非营利性医院在投入要素的使用上达到的平均技术效率程度为86.6%,而公立医院达到98.5%。Sexton[8]利用Dea区分出有效率和无效率的医院,并对无效率医院进行分级,提出了可能改进的方法。国内使用Dea方法计算医院效率分数的文献也较多,卞鹰等[9]对山东淄博市及江苏南通市不同性质的医院进行Dea方法研究,计算了四类医院1990年至1999年的Dea变化,发现企业医院的效率下降最显著。他们接着研究了改革[10]对这些医院效率影响的因素,如卫生经济改革(外部政策因素)、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内部管理因素)及医院投入产出因素等。张友发等[11]用Dea方法研究了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中的16个临床科室的相对效率。

三、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各类医院效率的变化

由上可知,Dea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医疗服务机构运行的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我们也知道医疗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医疗服务供给的微观效率。那么,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医院医疗服务供给的微观效率又有什么变化?我们以具有代表性的县及县以上医院以及农村乡镇卫生院为例,观察这两种性质的医院自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的效率变化。由于缺乏投入的价格信息,我们无法获得医院市场的配置效率或成本效率,我们关注的是卫生部门各类不同性质的医院在改革过程中技术效率的变化。

(一)县及县以上医院的效率变化

本文在用Dea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时,投入指标选取平均人员数(总人员数/机构数)、平均床位数(总床位数/机构数),分别代表人力及资本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平均门急诊诊疗人次数(总门急诊诊疗人次数/机构数)、病床使用率、平均入院人数(总入院人数/机构数)。相关数据是从每年的《中国卫生年鉴》中整理计算得来。我们以前述模型为基础,利用excel规划求解工具进行县及县以上医院Dea效率分数的求解,结果见表3.1。表3.1提供了1984―2001年县及县以上医院Dea效率分数、松弛变量及其变化,其中θ为效率值。

当DmU的θ=1,且St-=St+=0时,为Dea有效单元。从右图中可知县及县以上医院在1984年、1985年是Dea有效的(CCR模型),即此两个决策单元位于生产前沿面上,且处于理想的规模。1987年的效率值虽θ=1,但并非处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而是处在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况下(∑λi/θ>1),因此St-及St+均不等于0,说明投入与产出均有改善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θ值呈一向下走势,直到2000年、2001年才略有回升。这些效率低下的决策单元的效率分数是与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比较而得出的。如1991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的效率值是1984年的91.65%,199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的效率值是1984年的78.98%。Dea方法也提供了医院提高效率的方法,如1991年,若要达到Dea有效的话,平均床位数应减少14,平均人员数应降低16.7。

(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变化

农村乡镇卫生院效率值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同上。从原始数据可知,1985年以来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机构数呈先上升后下滑的走势,至2003年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机构数较1985略有减少。平均床位数变化不大,平均人员数略有上升,平均门急诊诊疗人次数、病床使用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入院人数变化不大。

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提供了1985―2003年农村乡镇卫生院Dea效率分数、松弛变量及其变化。

从左表中可以看出1985年至1992年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值还是接近于1,从1993年开始,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值呈现一波动向下的趋势,到2003年效率降至最低值,其相对效率仅为1987年与1991年的80%。这意味着在2003年农村乡镇卫生院使用1987年的相同投入时,仅能产生80%的相同产出。

(三)专科医院的效率变化

根据Dea方法分析,专科医院也呈现相似的随时间改变的效率值变化,包括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院、儿童医院。其中传染病院的效率变化见图3.3。

由上述数据可知,医疗体制改革后,各类医院的效率几乎都呈一向下变化的趋势,这与“改革后虽然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性下降但医院的效率是提高的”的简单判断并不一致。一方面的原因是医疗体制改革后,部分医院的效率可能提高,但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并非如此;另一方面可能是简单地以“经济效益”替代了“经济效率”,医院是个多投入、多产出的体系,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效益来代表医院的产出。因此医疗体制改革后医院的经济效率反而可能下降了。

四、政府投入与医院效率的变化

(一)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投入的变化

纵观整个改革过程,政府在整个医疗体系中逐步减少投入、放松管制,更多地让市场力量来实现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平均在30%以上,以后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逐年减少,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至7.7%。而医院内部管理的改革也主要表现在给医院一定的自,实现院长负责制及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提出医院也是“有偿服务”。同时也改革了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补助,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推行乡镇卫生院经济责任制。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是为了弥补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导致的医院收入不足。1980年代实行财政分权以后,医院的投入责任部分地由中央财政转向由地方财政承担,更造成对部分欠发达地区医院的投入不足。在全国卫生总费用及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反而有逐年下降趋势,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则逐年上涨(见表4.1)①。

(二)政府投入与医院效率相关性分析

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政府投入逐步减少、更多地让市场来配置医疗资源是贯穿整个改革过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以全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作为政府投入的指标,来验证一下政府投入与医院效率的改变是否相关。表4.2是1984年以来全国卫生事业费及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的资料。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各类医院效率值与政府投入(以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为指标)之间有否线性相关。图4.1、图4.2是两类医院效率值与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的散点图。

其中,y是表3.1中的θ值,x为表4.2中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图中黑线为趋势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几个点之外,两变量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的。经使用SaS软件计算,y和x的相关系数为0.4564。按照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公式为y1=0.6427+0.0976x,按照10%的置信水平来

检验,方程还是显著的。

其中,y是表3.2中的θ值,x为表4.2中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图中黑线为趋势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经计算,y和x的相关系数为0.7983。按照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公式为y=0.5942+0.1466x,按照5%的置信水平来检验,方程是显著的。

(三)政府投入影响医院效率的因素

综上分析,政府投入与县及县以上医院以及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效率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且政府投入与乡镇卫生院的效率之间较政府投入与县及县以上医院更加具有相关性。

政府投入不足,则更多地由市场来支配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更多地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城市中医院数量、床位数及医院人员数大幅提升;但也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医疗保障覆盖人群的降低,使医疗服务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地提高,使城市医院的效率持续下降。在政府投入占医院总支出比重下降、无法补偿成本的情况下,医院行为会发生扭曲,片面追求自身财务利益最大化。

政府在整个医疗系统投入减少的同时,还出现了政府投入的分配问题。改革以来政府在整个医疗系统的投入遵循了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经验,使原本很少的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大型医院。而中央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投入减少对于小型的医院尤其是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冲击是首当其冲的。1988年国家改革了预算包干方式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很大,农村卫生院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对患者的收费,而基层卫生院服务性收费很少,只能靠药品收入来弥补政府投入不足;再加上农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医疗保障覆盖率也低于城市居民,乡镇卫生院依靠市场收费获得补偿较城市大医院更有限,造成乡镇卫生院对于政府投入的降低更加敏感、更加脆弱。当然仅有政府投入的增加也是不够的。政府投入的占比,投入的方向,投入后对管理者如何约束,都需要经过具体的论证。

医疗服务是一种不同于标准商品的特殊商品,由于其具有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供给诱导需求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市场失灵,让市场力量来配置医疗资源是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医疗服务中纯公共物品不多,但多数医疗服务具有或多或少的外部性,而具有外部性的医疗服务需要政府广泛的公共支持,如政府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因此,一个公共的系统来支撑医疗服务市场是有效率的。尤其在那些低收入或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的广大农村,对作为高层次的、基本没有外部性的特需医疗等还完全没有需求规模,农村对医疗的需求层面主要集中在具有公共物品和一定外部性的医疗服务上,农村乡镇卫生院更需要政府的投入。政府对医院进行财政投入也有利于减少由于医疗服务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供给诱导需求,也只有依靠政府的投入才能确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参考文献:

[1]韩梅.Dea方法在国外医疗卫生系统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2(9):546-548.

[2]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CHaRneSa,wwCoopeR,eRHoDeS.measuringtheefficiencyofDecisionmakingUni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78,(2):429-444.

[4]刘宏韬,房耘耘.应用Dea方法评价医院效率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7):420-422.

[5]张鹭鹭等.区域内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5):270-272.

[6]CHiLinGeRianJ,SHeRmanD.managingphysicianefficiencyandeffictivenessinprovidingHospitalServices[J].HealthServicesmanagementResearch,1990,(3):3-15.

[7]VaLDmaniS,ViVianG.ownershipandtechnicalefficiencyofHospitals[J].medicalCare,1990,(28):552-561.

[8]SeXtontR,amLeiKen,SSLeppeR,aCoBURn.theimpactofprospectiveReimbursementonnursingHomeeffi-ciency[J].medicalCare,1989,(27):154-163.

[9]卞鹰,CLaSReHnBeRG,孙强等.不同性质医院服务效率差异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1,(4):147-150.

[10]卞鹰等.卫生经济改革对医院经济效率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1,(4):153-156.

[11]张友发,宋虹.数据包络分析在医院临床科室效益评价中的应用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9):570-572.

医院微观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儿科门诊;候诊室;pm10;pm2.5;噪声

医院候诊室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界定的7大类28种公共场所之一,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公共场所,除医护人员之外,集聚的是大量非健康人群[1]。医院儿科门诊病种混杂,感染与非感染患儿不能分开,候诊室内人群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2],因此对儿科门诊候诊室卫生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嘉定区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卫生现状和特征,笔者于2014年12月对区内现有的4家二级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卫生状况开展监测。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以嘉定区现有开设儿科门诊的4家二级综合医院为监测对象,于2014年12月对每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卫生状况开展监测,并对监测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候诊室卫生状况监测16项指标,包括《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3]规定的温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细菌数、噪声及照度9项常规指标,以及GB9671-1996未规定的细颗粒物(pm2.5)、空气真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7项非常规指标。

1.2采样及监测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2013)[4]的要求布点,监测点避开人流和通风口,距墙壁不小于0.5m,距地面1m~1.5m。现场监测为上午9:00—10:30门诊高峰时段一次监测。16个监测项目中,pm10依据《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wS/t206-2001)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及大肠杆菌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用血琼脂平板、乙酰胺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及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各1份,自然沉降5min,现场带回的平板直接置37℃恒温箱培养24h~48h。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革兰氏染色,镜检,最后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其余项目均按GB/t18204-2013相关标准开展监测。

1.3仪器设备

所用仪器设备有:BY-2003Ht型温湿度计(北京宝云兴业科贸有限公司)、CF8570m型热球式风速计(美国aLnoR公司)、GXH-3010D型便携式二氧化碳红外线分析仪、GXH-3011a型便携式一氧化碳红外线分析仪(北京市华云分析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Qt-2a大气采样器(北京联谊兴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USttRaKtmii8530型粉尘测定仪(美国tSi公司)、Quicktake30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美国SKC公司)、awa6270+D型噪声统计分析仪(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LX1330B数字式照度计(深圳市欣宝瑞仪器有限公司)。所有仪器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1.4评价方法及标准

温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pm10、空气细菌数、噪声及照度9个项目按GB9671-1996进行评价,其余7个项目的监测结果不评价。

2结果

2.1候诊室基本情况

4家医院的儿科门诊候诊室均开启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取暖。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每年均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现场监测开始时,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当日累计就诊人数最低为42人,最高为90人。

2.2候诊室常规指标监测情况

风速、一氧化碳、甲醛、空气细菌数和照度的监测值均符合GB9671-1996,合格率为100%;1个监测点的二氧化碳为GB9671-1996最高限值的1.36倍,为0.136%;5个监测点的温度均低于GB9671-1996的最低限值,最低为12.1℃,为最低限值的67.23%;6个监测点的pm10及噪声均高于GB9671-1996的最高限值,其中pm10最高为0.465mg/m3,为最高限值的3.10倍,噪声最高为74.2dB(a),为最高限值的1.35倍。见表1。

2.3候诊室非常规指标监测情况

pm2.5最低为0.166mg/m3,最高为0.364mg/m3,分别为GB9671-1996中pm10标准限值0.15mg/m3的1.11倍及2.43倍;同一监测点pm2.5与pm10的比值,最低为78.28%,最高为94.32%。6个监测点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未检出,但空气中真菌均有检出,最低为3cfu/皿,最高为12cfu/皿。7项非常规指标的监测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米虹[1]、李志春[5]对成都市医院候诊室卫生状况调查发现,医院候诊室存在的卫生问题主要是噪声和可吸入颗粒物,另外,照度、空气细菌数和一氧化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张大薇[6]对南京市医院候诊室检测发现,可吸人颗粒物、空气细菌数、二氧化碳的合格率分别为44.4%、86.1%和81.1%。本次研究发现,嘉定区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噪声、可吸入颗粒物及温度,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及温度的合格率分别为0%及16.67%,超标情况较其他研究结果[1,5-6]严重。二氧化碳也存在个别监测点超标的情况,但风速、一氧化碳、甲醛、空气细菌数及照度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本次研究发现,嘉定区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内的pm2.5占pm10的78.28%~94.32%。现有的多项研究显示[7],我国室内环境中pm2.5占pm10中较多的一部分,约为50%~80%。美国自1987年实施pm10标准以来,共有2,000多项研究指出: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pm2.5[8]。pm2.5的表面积比pm10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细菌、病毒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而医院儿科门诊病种混杂,感染与非感染患儿不能分开,因此,加强对儿科门诊候诊室pm2.5的监测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刘汝青[9]等研究发现,广州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各科室门诊候诊室的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研究发现,深圳市6家医院候诊室的溶血性链球菌平均检出率为43.8%,且在流感流行期存在高检出率、超标率及最大的超标倍数[10]。本次研究中,嘉定区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空气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空气中有真菌检出,但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未检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嘉定区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较轻,但仍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因此,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尤其是在流感流行期,应重视区内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监测与控制。本次研究结果中,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的噪声均超出国家卫生标准,这可能主要与门诊量较大有关。因为一般人群的谈话声通常在50~70分贝之间,所以在门诊量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超出现行国家的标准限值55分贝[1]。该监测结果也提示,现行的噪声标准可能对正常营业的医院候诊室不太适用[5]。本次研究发现,4家医院的儿科门诊候诊室均已开启空调系统进行通风取暖,但仍有3个候诊室的室内温度低于现行国家卫生标准的最低限值,这可能与候诊室的厅式设计及人员频繁出入有关。4家医院儿科候诊室内的pm10及pm2.5含量高,可能与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启用、室内人群活动方式及室外大气颗粒物向室内的渗透有关[11]。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按我国现行的《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9671-1996)要求,嘉定区4家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室卫生状况总体较好,但仍需加强对室内噪声、pm10及温度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对目前国家卫生标准暂无要求的卫生指标,尤其是pm2.5、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指标,应加以重视,做好日常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门诊候诊室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米虹.成都市医院候诊室的卫生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72-473.

[2]孙秀春,尹建春,乔霜.综合医院儿科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的环节管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503.

[3]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技术监督局.GB9671-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5]李志春.成都区县二乙及以上医院候诊室卫生状况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0):763-764.

[6]张大薇.南京市医院候诊室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5,16(2):38-39.

[7]朱梅,文远高.室内pm2.5浓度标准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4,28(6):726-730.

[8]杨新兴,冯丽华,尉鹏.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J].前沿科学,2012,6(21):22-30.

[9]刘汝青,余责英,刘长秀,等.广州某大医院门诊候诊室空气污染状况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288-289.

[10]罗若荣,叶宝英,曾惠芳,等.候诊室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含量与流感流行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49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