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管道施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38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1

关键词:黄河;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41-01

一、概况

水管体制改革完成后,使工程管理的主体得到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能更加突出;调整和规范了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的关系,确立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新体制,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得到了落实。

二、实施方案编制的保障措施

1.搞好工程普查。为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编制准确、完整、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工程管理标准,对辖区内工程情况进行拉网式普查,详细掌握工程现状资料,了解工程各部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维修养护方法。

2.提高方案编制质量。方案编制人员要不断学习有关方针政策,掌握一定的工程造价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热情,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对待方案编制。

3.正确运用《定额标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是水管单位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的主要依据,要认真领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的实质,掌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合理套用定额。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在维修养护经费预算资金额度内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黄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试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水管单位年度普查的实际情况,合理计算维修养护工程量,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四、编制内容

东明黄河河务局下辖堤防、控导两类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包括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两部分。

充分考虑本单位所辖工程的运行状况,区分工程类别、堤防工程,应从防浪林边界开始,针对临河护堤地、堤脚线、堤坡、堤肩、堤顶、排水沟、行道林、上堤辅道、背河堤坡、淤背区、适生林、淤区背坡、背河护堤地、防护草皮、备防土石料及标志牌等现状,详细分析各部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堤段确定维修养护项目。

对堤防工程整修、堤顶道路与上堤辅道维修、河道整治工程整修安排维修养护专项,维修养护专项资金为水管单位全年维修养护经费的20%~25%。

五、实施方案的审查与审批

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由于编制人员的经历、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存在遗漏或不切合实际的地方,实施方案审查时,主管单位、水管单位、养护企业领导和工程、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会,同时,邀请部分治黄老专家、技术骨干参加。严格按照《黄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试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等有关规定、标准,结合当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和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高标准、严要求,为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六、建议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

一、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确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一是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二是要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四是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转变观念,科学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科学的管理意识,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为了使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制定一系列措施,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根据水利工程复杂性的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水利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小型水利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难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各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收集方法:(一)追踪收集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二)分阶段收集

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水利工程及某些跨年度的水利工程,我们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三)强制性收集

适用于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我们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水利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一定金额的资料押金,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三、明确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和要求(一)水利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范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设计、决策、施工、质检、监理、过程中验收、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保存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各种载体资料。

(二)档案资料管理的要求

一是工程档案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二是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要附情况说明;三是竣工图应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图物相符,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并加盖竣工图章;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事故等,应有完整的文字说明,同时要详细地填写档案资料情况登记表。

四、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

因此,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工作中注意积累资料。这种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施工技术非开挖机械顶管取水管道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加快。非开挖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与地下管线密切相关的市政、燃气、通信、电力等各个行业中得到应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污水改造工程、饮用水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全国性用于宽带网建设的光缆工程都大量的采用了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技术(trenchlesstechnologyorno-Dig)是指利用地下挖掘、钻掘及定向测控等技术手段,在地表不挖槽和地层结构破坏极小的情况下,穿越河流、湖泊、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建筑物,实现对诸如供水、煤气、天然气、污水、电信电缆等地下管线的检测、铺设、修复与更换的施工技术。简言之,就是在不开挖(或者少开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地下管线的铺设和更新,解决地下管线施工中的难题。

非开挖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浅埋暗挖法、导向钻进法、机械顶管(泥水平衡、土压平衡、气压平衡)法、普通顶管法、夯管法等,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机械顶管法在工程中的实践应用和效果。

1、背景概况

某水源地工程在长江边新建水库1座,库内新建取输水泵站1座,φ3600×24长江取水钢质管道2根(单根长度约2670m,分为近泵室段、库区段、穿堤段和江滩段),φ2400×22水库取水钢质管道2根(单根长度约83m),长江取水管道和水库取水管道均与取输水泵站的进水室相连通,其中φ3600长江取水管道与泵站相接段(近泵室段)单根长度约126m。

取输水泵站平面尺寸55.4m×44.4m,下部结构采用沉井施工方法,是在水库中采用充泥管袋围堰筑岛方法干地制作后再下沉到位。按原设计方案,近泵室段取水管道(长江取水管和水库取水管)均采取临时围堰干地开挖埋管施工方法,在沉井下沉到位完成封底和底板浇筑后进行取水管道安装施工。

根据取水管道设计标高(长江取水管中心-8.0m,水库取水管中心-4.0m)和现状地面标高(-2.0~2.0),采用干地开挖埋管施工方案,长江取水管基坑深达8.2m~12.2m;水库取水管基坑深达到3.7m~7.7m,且管线位置原为长江岸滩,下部土层土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取输水泵站及近泵室段管道详见下图1、图2:

图1:近泵室段取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图2:近泵室段取水管道纵剖面图

根据上述近泵室段管道安装内容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前考虑了两套施工方案,并对两套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方案一:按原设计采取开挖埋管方案,一部分利用原管道下部基础加固旋喷桩,进行加密加长处理,一部分采用Smw工法桩支护,开挖基坑后进行管道的安装施工;方案二:考虑大部分管道采取非开挖机械顶管穿越施工技术,利用泵站沉井进水室作为顶管工作井,适当加厚管道壁厚,φ3600长江取水管顶管末端采用Smw工法井作为接收井,φ2400水库取水管顶管末端直接开挖,不设接收井。

2、深基坑围护开挖方案(方案一)

按干地开挖埋管即深基坑施工方案,将近泵室段的φ3600长江取水管和φ2400水库取水管安装分为两部分考虑:一部分为有旋喷桩基础段即泵站围堰下管道安装部分,考虑采取利用管道下基础旋喷桩最外侧两排桩加高加密处理并加设钢筋砼压顶方法形成重力式挡墙作为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同时采取分层呈阶梯状开挖基坑施工方法;另一部分为剩余段无旋喷桩基础的管道安装部分,考虑采用Smw工法桩(搅拌桩内插H型钢)作为围护结构,顶部设钢筋砼压顶梁,并加设φ609钢管支撑梁,基坑开挖同样采取分层开挖施工方法。

2.1有旋喷桩基础段的基坑围护

该段管道长度约59m,考虑在原有的旋喷桩基础上进行加高加密处理,主要为取水管线纵向最外侧两排旋喷桩,其中两侧的最外排旋喷桩仅需将桩顶加长至-2.5m标高,无需加密;而两侧的第二排旋喷桩除桩顶加长至-2.5m标高外,再在两根旋喷桩之间加密一根旋喷桩,加密旋喷桩的桩长为15m。该段管道沟槽基坑开挖分三层进行,其每次开挖标高及深度为:第一层土方开挖:+3.0~-2.5m,开挖深度5.5m;第二层土方开挖:-2.5m~-5.7m,开挖深度3.2m;第三层土方开挖:-5.7m~-10.2m,开挖深度4.5m。待第一层土方开挖到位后,第二层、第三层的各层土方开挖前,先将桩顶部压顶钢筋砼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详见下图3。

图3:近泵室段管道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剖面图(有旋喷桩基础)

2.2无旋喷桩基础段的基坑围护

该段管道的长江取水管长度约67m,水库取水管约24m。同样考虑采取分层开挖施工方法,因水库φ2400取水管管中心标高为-4.0m,原河床标高为-2.5m左右,因此其安装只需开挖上层土方即可满足安装要求。而长江φ3600取水管因其开挖深度较大则考虑在第一次土方开挖基础上采用Smw工法桩配合压顶钢筋砼梁和φ609钢管支撑梁方式作为其沟槽基坑开挖的围护结构。工法桩为φ700双轴搅拌桩,内插500*300H型钢,详见下图4。

图4:近泵室段管道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剖面图(无旋喷桩基础)

3、非开挖顶管方案(方案二)

φ3600长江取水管近泵室段采用顶管施工方法的管道长度为108m(钢管壁厚由原来的24mm加厚到32mm),剩余约18.37m根据覆土情况采取Smw工法井(兼作顶管接收井)开挖埋管施工方法。这样可避免管道安装拆除及恢复泵站围堰,并且减少了基坑开挖埋管范围和深度。φ2400水库取水管穿越沉井围堰部分约64m长考虑采取顶管施工方法,剩余约19m根据覆土情况采取开挖埋管施工方法。

3.1φ3600长江取水管

根据泵站沉井进水室结构尺寸,φ3600×32长江取水管顶管施工管节每节长度为6m,管节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φ3600长江取水管除顶管段剩余部分采用Smw工法井开挖埋管施工方案,同样采取分层开挖方式,第一层土方开挖为-2.5~-5.7m,开挖深度3.2m;第二次土方开挖采取Smw工法桩(搅拌桩内插H型钢)作为围护结构,顶部设钢筋砼压顶梁,并加设φ609钢管支撑梁。该段基坑长度约18m。详见下图5、图6、图7:

图5:φ3600顶管施工井内布置剖面图图6:φ3600开挖埋管段围护结构平面图

图7:φ3600开挖埋管段围护结构剖面图

3.2φ2400水库取水管

根据泵站沉井进水室结构尺寸及φ2400×22水库取水管管中心标高,因进水室中部有一道横梁,其梁底标高低于管顶标高,因此顶管每节的长度只能为4m,管节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顶管后靠背顶在前池和进水室之间的隔墙上,并采用φ609钢管支撑梁延伸至其后的第二道隔墙上,以保证沉井后靠墙体安全。另外因φ2400水库取水管管底距沉井底板高差较大,采取搭设钢支架及平台的方法作为顶管施工平台,采用双拼槽钢支架,顶部设置横梁及导轨,并铺设木板。顶管设备安装在平台上,平台作为顶管施工操作面,其顶管施工井内布置剖面图详见下图8:

图8:φ2400顶管施工井内布置剖面图

4、方案分析比选

针对上述两个不同的施工方案,从工程量、工期、工程造价(费用)、施工风险和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目的是为选择更有利于或更适合工程施工的方案提供参考。

2)、需拆除及恢复泵站沉井东侧围堰约15000m3,需开挖及回填大量土方,工期较长。

3)、泵站沉井东侧自原地面约一半下沉深度内的土方需挖除,沉井有产生位移及倾斜的风险。

4)、需配备大型起重机械,在深基坑边缘进行管道安装的施工难度和风险均较大,深基坑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较大。1)、需增加φ3600管道壁厚进行顶管大直径顶管施工,需采用大直径工具头,但顶管距离较短,仅为64m(φ2400)和108m(φ3600)。

2)、虽也有一小段深基坑,但开挖长度较短,仅17m左右,深度仅7.7m,风险和施工难度均较小,且解决了工具头开挖和剩余管道安装问题。

3)、无须拆除围堰并开挖沉井东侧大部分土方,无井移和倾斜风险。

通过比较表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从工程量、工期、工程费用、施工风险和难易程度各方面看,采用非开挖机械顶管方案均优于深基坑围护开挖埋管方案。最终经参建各方共同讨论并组织专家论证,决定采取非开挖顶管施工方案。

5、非开挖顶管方案实施

5.1顶管机选型

根据地质资料,Φ3600长江取水管和Φ2400水库取水管拟顶管段所穿越土层主要为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局部位于为③-1淤泥质粉质粘土和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因此,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工具头选型原则,选用泥水平衡顶管工具头进行顶管施工。

泥水平衡顶管工具头与其他顶管工具头相比,为刀盘式面板,泥水平衡,具有平衡效果好,沉降控制好,设备和技术先进,能实现自动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同时由于出土方式是用水力机械化连续出土,所以顶进速度快,对土质的适应性强。无论是粘性土还是砂性土,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2施工安排

管节的加工制作和顶管接收井施工同步进行,先进行Φ2400管道施工,再进行Φ3600管道施工。要保证第一根Φ3600取水管顶进结束后接收井具备开挖条件可将工具头挖出,最后进行剩余段管道的开挖及管道连接安装施工。

5.3顶管主要技术措施

(1)进出洞措施

为保证顶管机头顺利进出洞,在顶进施工前对沉井预留洞口侧周围土体采取注浆加固措施,防止顶管机头出洞后产生下沉磕头现象。另外为保证机头出洞时防止井体外水土涌入工作井内,在预留洞口内侧设置止水密封圈,用弧形压板固定于预留套管上的法兰上,同时洞口外侧插[32槽钢(密排),当拆除内侧封门顶管机头进入井体墙壁后再逐根拔除外侧槽钢。

(2)注浆减阻措施

在顶进施工中,采取减阻泥浆来减小顶进时的阻力。即顶进时通过顶管机及管节上事先预留好的注浆孔,向管道外壁压入减阻泥浆,在管道四周形成一个泥浆套,以减小管道外壁和土体间的摩阻力,从而减小顶进时的顶力。

(3)泥浆置换措施

在顶管顶进到位,及时进行减阻泥浆的置换填充,即通过管节上注浆孔,将水泥浆液注入到管道和土体间的缝隙中,替换减阻泥浆并使其固化,采取此措施可有效填充管道与土体之间的缝隙,防止管线及土层产生后期沉降。

6、结论和效果

上述工程内容施工完成后,经统计实际工期135天,实际总费用为603万元,与采用开挖方案相比节省工期34天,节约费用133万元,结论和效果显而易见。

通过工程实践,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非开挖穿越施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法,它可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就能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甚至是建筑物,可有效节约征地拆迁费用,且其施工大都在地下进行,只占少量地表,对地上交通、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小。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式下,其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参考文献:

[1]余彬全,陈传灿.顶管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4

水利工程论文3000字(一):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水利工程的施工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占据着身份重要的位置,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尤其是高边坡部分,极易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出现相应性的病害和风险。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相关内容,对其要点进行了全面论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边坡开挖施工;支護技术;研究

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其岩质边坡高度若是超过30m则将其定性为高边坡,而在高边坡开挖施工中若是其出现失稳情况则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必须要根据水利工程高边坡的力学结构特征来进行分析如何科学的采用开挖与支护技术提升高边坡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以此来降低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其高边坡开挖对周边土体所产生的扰动及影响,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益。

1水利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重要意义

国家水利工程行业蓬勃发展,这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是地方政府每年大力支持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水利工程项目开展建设阶段,边坡结构不规则,对于开展作业的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在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上受到的影响较大。因此,当水利工程遇到复杂的边坡条件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勘察现场情况,合理实施边坡开挖支护技术,随着工程的推进要即使做好过程检查与控制,作业方案需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一方面有利于缩短整个项目工程周期,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成本控制效果。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边坡岩体脱离并滑落甚至坍塌等疑难杂症问题,改善边坡开挖结构支护效果,从而能够避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提升施工效率,为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2水利水电边坡开挖支护作业阶段存在的困难

1)地下水渗漏,拖累施工效率。在水利工程建设阶段,边坡开挖作业是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边坡开挖作业阶段,基坑通常在设计上都是比较大的深度,所以为了满足要求,要进行有效地施工。不过,在挖掘土壤过程中,通常都会对地表生态产生严重的损坏,地质状态发生变化,地表水分会慢慢渗漏出来。基坑越挖越深,而积累的水分也就越来越多,导致周围的土壤变成了稀泥。同时,挖掘施工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很少会细致地认真勘查地下水源状况,所以就算遇到了积水问题,也没有认真设计排水方案,所以边坡开挖过程中常常遇到水浸基坑,水分积聚导致边坡支护施工效率大幅下降。

2)超挖过度的问题比较普遍。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边坡土方开挖阶段,多数是借助人力挖掘的,在地势环境确定好以后,挖掘基坑时两道支撑之间的坡度较平顺,所以人工操作上难以把持深度,导致超挖、挖深的情况比较普遍,所以多数情况下的实测基坑深度跟设计要求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需在设法额外进行修复作业。还有就是多开挖出的土壤,一时间无法及时运出,当遇上雷雨天气时,泥水混着土壤重新回流到基坑里面,也给施工造成大麻烦。

3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技术分析

1)边坡清理。边坡清理属于水利工程高边坡开挖施工的基础部分,在进行开挖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高边坡其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主要是针对施工区域的植被、杂草、碎石等杂物的清除工作。一般情况下其清理范围需要超过所设定的开挖线5米外,以此来为后续的高边坡开挖施工提供基本的施工保障。

2)土方开挖。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时需要注意其多数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层开挖施工作业,在高边坡开挖施工中需要注意对每层的削坡厚度进行控制,通常其会控制在3米左右。并且在土方开挖中其多数是采用机械与人工进行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作业,在应用机械完成开挖施工后需要利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来进行修坡,这样能够使开挖施工的高边坡区域形成一定的坡度,为水利工程排水提供基础条件,这样可以防止在高边坡上出现积水留存的情况。

3)石方开挖。在石方开挖中其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按照设计方案的内容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在石方开挖中其通常会采用爆裂施工方法来对开挖进行处理,目前主要是应用预裂爆破施工技术来进行作业。在爆破作业中需要对其各项爆破参数及炸药用量进行控制,以此来构建起合格的爆破网络,从而降低在爆破作业中的危险性。在进行爆破钻孔施工之前需要对钻孔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来保证钻孔之间的间隔能够保持在相同的距离,其一般需要使间隔距离在50cm左右,并且对于钻孔的深度需要使其在50cm以内。

4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支护技术分析

1)锚杆技术。锚杆技术的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中最为广泛。在水利施工时,利用锚杆固定边坡的岩体可以提高边坡开挖工作的效率、质量自己安全系数。锚杆技术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施工便利、安全系数高,并且可以通过完全人工操作在施工工程中进行运用,是一种便捷的技术。但是施工单位应用这种技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相关的材料和设备质量,从而保证锚杆优秀的性能和质量。另外,在锚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施工人员主观判断,分析岩体情况,找到坡位存在隐患问题的某一边,再判断岩石的走向和倾斜角,调整施工设备,控制钻头和岩石的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岩石中钻出放置锚杆的孔洞。

2)钢筋的铺设技术。钢筋铺设作业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为基础的一环。通过合理编排钢筋的顺序、数量,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边坡支护的作用,从而给予整个水利工程长效使用的有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钢筋铺设作业是一项相对较为简单的工程,但相关的施工人员也要将设计图纸、设计意图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了解到整个工程的流程后在进行具体工程,要将经验主义所摒弃,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相关的工作。由于边坡支护工作往往工程量相对较大,支护工程的规模也相对较大,所以其钢筋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连接工序。尽管目前市场上也能供应相对较长的钢筋,但综合考虑到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还是会采用绑扎钢筋。

3)混凝土喷涂技术。在水利工程的边坡开挖防护中运用混凝土喷涂技术可以在边坡和外界环境中建设隔离带,避免边坡在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变得不稳定,对边坡进行有效防护。喷涂技术具有原材料易获取、施工速度快、施工后对原本土壤条件影响较小的特点,在目前的边坡防护技术作业中最为常见。利用混凝土喷涂技术还可以有效避免雨水的冲击可能带来的边坡坍塌现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长时间接触水资源的设施起到增加其强度的作用。同时,混凝土喷涂技术也需要严格的施工要求。喷涂作业只有分次有序的进行,保持干净无杂质无灰尘的条件才可以体现出更好的效果。当然喷涂设施需要工作人员的实时检查,防止设备过热或者其他异常现象的发生。

4)钻爆技术。当前的水利施工中钻爆技术的应用比较少,因为该项技术通常在质地较硬的工作区使用。不过,通过结合锚杆和混凝土喷射可以有效提高边坡开挖工作的安全系数,对边坡发挥支护作用。需要施工单位注意的是,运用钻爆技术一定要考虑开挖地点的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同时采用正确合适的施工角度和施工方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最基础并且最重要的一部分,水利工程施工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对这项技术的特点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保障技术的合理化运行。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论文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项目档案,而是否能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利用,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问题;对策;建设规模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概述

为了实现对水利工程档案的高效利用,增强应用效果,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结合实际的水利工程条件和特点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有序管理,积极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需要以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重要目标,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保证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有效性,给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决策、施工、养护管理等提供有效依据。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严格落实,并保证档案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2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以前水利工程的档案信息化,之前水利工程的档案都是纸质化的不利于管理与保存,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通过信息软件以及相应的平台进行保管比较方便查阅。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来说,将水利工程的档案信息化之后,可以简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使档案的管理更加简单便捷。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使档案的分类,组合等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又大大降低了该类工作的错误率。同时,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来说,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纸质档案的防尘,防虫等问题,同时纸质档案的存放又比较占空间。将档案信息化不仅可以减少档案存储的空间,通过采用硬盘,光盘等载体来存放相应的档案,便于档案的存储与携带管理。将水利工程的档案信息化后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查询相应的文献档案资料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构成在细化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研究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体系构成加以分析。构成的要素具体包括:1)档案管理制度:像地方性法规、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隶属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的范畴;2)档案管理机构: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参建各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等管理机构的支持下,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提供了专业保障,确保了管理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效性;3)档案管理技术:通过对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及利用这四方面的综合考虑,有利于丰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为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技术保障;4)管理人员:在提升水利工程档案专业化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重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落实好专业性强的档案管理工作。

3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各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然而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水利工程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仍采用纸质形式,档案利用也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这样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显然是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需求的。并且,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还容易使档案出现丢失、损坏等问题,对实际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3.2档案管理缺少安全性

实际上,在电脑中录入纸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形成电子文档,通过软件进行管理,就是水利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但是我们无法保证电脑不会出现系统漏洞,导致电子文档丢失和被不法分子偷窃的可能性,所以电脑系统的安全性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档案数据泄露,那么对于我国的安全、民生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3.3管理制度不严

因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这方面的管理体系应用效果不显著,制约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着水利工程运行效果及专业资料的利用价值等。具体表现为:1)由于既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应用中缺乏适用性,导致水利工程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效率有所降低,难以满足管理体系科学应用要求;2)实践中因档案管理制度实施不到位,致使相应的管理工作质量缺乏保障,对水利工程档案资料利用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3)思想上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落实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管理体系构建不及时,从而降低了该工程档案管理及利用水平。

4健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的对策

4.1完善档案管理相关设备

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电子设备实现,比如计算机、电子阅览设置等,所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和发展离不开一套系统完善的设备。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水利工程建设大幅提升,相对应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一套完善并且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更好的管理档案资料,还可以大大的缓解工作人员的管理压力。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设备是光盘储存设备,或者计算机磁盘储存系统。完善的档案管理设备可以在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当中奠定夯实的基础。

4.2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档案工作与管理意识间是互相促进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好坏与否关键就在于是否具备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我们就必须将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施落实.

4.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要有计划、有方法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人员要严格遵循《档案法》法相关规定,将档案管理的新知识和新理论应用到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

4.4管理模式创新

目前,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处于非独立结构,比如只是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档案室,没有独立的管理中心。

4.5營造良好的电子档案储存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室全面采用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提高查档时的效率。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实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完善

5结语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渠道硬化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7-0039-01

水利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计,所以,强化目前的水利渠道施工问题的改进完善,是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利工程大面积灌溉效果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促进水利渠道的硬化施工的有效进行,保证其施工质量,进一步保证渠道施工质量甚至是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渠道硬化施工过程有其特定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步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每一个操作程序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渠道硬化施工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特点和环境等因素,所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当地的环境条件等基础条件进行严格的考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尽可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1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设计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渠道硬化在施工之前的设计工作非常关键,并且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渠道硬化施工往往流于形式化,设计人员的经验不足,渠道周边的环境没有合理的考虑进去,相关的勘察资料也非常缺乏,施工成本也不能有效控制,从而导致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首先,设计流程太过形式化,渠道硬化施工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然后对设计方案严格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但是再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根据渠道的实际情况,将渠道周边的地质条件、水资源的分布情以及水文条件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考虑和分析。而且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发展条件也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导致渠道硬化施工设计不切合实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老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次,渠道硬化设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的成本预算在设计图纸出来时就基本决定了并且不会随意被更改,但是,在实际的渠道硬化施工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成本意识薄弱,导致其设计方案经济性非常差,而且没有跟业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不能全面理解业主的要求和需求,从而导致施工进度严重受到影响。再者,设计人员很难合理地考虑到当地的水土平衡问题,从而不能保证当地的水土资源在每个季节都满足设计得要求,很难保持平衡状态,很多情况下设计人员都没有对水土平衡状态加以考虑,比如说,设计人员在计算可供水量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灌溉水量是否达到要求,而且在计算农作物灌溉水量时,设计人员也应该根据农作物的差异计算出最大的需水量。还有就是,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相关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渠道硬化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很少对当地的水文条件、环境因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导致设计出来的硬化方案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既浪费了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又不能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比如说,由于施工过程中赶进度的严重现象导致的工序施工不彻底、甚至隐性转包的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一般情况下,渠道硬化施工工期太短,经常会导致混凝土固结的时间不够,并且其养护工作也打不到标准要求,从而一系列的施工安全[患。而隐性转包的质量问题是指水利渠道的隐性转包导致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不到位,从而引发的很多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1)渠道硬化施工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首先,渠道硬化施工工程的设计标准要加以规范,设计人员在渠道硬化工程设计前,要严格按照施工工程的规模、成本和具体要求将水利枢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类型将水利枢纽的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保证渠道硬化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和成本的经济合理性。其次,应该提高渠道施工工程基础资料的可靠性,渠道硬化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工作非常重要,同时水文计算规范也非常重要,需要对当地相关的基础资料严格进行审核和复查,从而有效解决水文设计存在误差的情况,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渠道硬化施工工程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实践性。

2)渠道硬化施工时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首先,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完善渠道硬化施工质量控制体制,并且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如今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并且转包、分包工程的监督工作也尤其关键,应该不断加强其监督管理力度,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一定要采取措施,全面监督,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尽可能避免。其次,渠道硬化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避免因为工期太短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施工工期过短,就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均,从而固结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养护工作也很难达到要求,一系列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所以渠道硬化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考虑分析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和施工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既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进度。再者,加强对渠道硬化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是渠道硬化施工工程保证质量的非常关键的因素,直接决定着渠道硬化施工工程的成功与否,所以,要想保证硬化施工质量,就必须保证各项施工技术达到渠道硬化施工的要求,同时也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督和控制。

3结论

总之,渠道硬化施工在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设计流程太过形式化、设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设计人员对当地的水土平衡问题考虑不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相关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并且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渠道硬化施工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提高渠道施工工程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合理规划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加强对渠道硬化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等,加强渠道硬化施工的施工质量,进一步促进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促进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磊,孙鹏,张东焕.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6):57-58.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及对策;建设探讨

1引言

中小型水利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排灌区工程往往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维修的投入比重,切实扭转“只重枢纽而轻视灌区”的投资观念,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最应该解决的问题,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新增预算内财政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金、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等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政府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投入。但是,无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建设速度,还是管理体制改革之进展,都与实际需要相差太远。

2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设计

2.1.1前期工作欠缺

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成年代久远,坝为土坝,渠为土渠,建设及管理比较粗放,资料档案缺乏有效的管护,基本上都没有进行专业设计,更谈不上资料的保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基本没有相关建设档案资料。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与大量的时间,而这两方面都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因此,前期工作不足显而易见。

2.1.2设计标准不一

目前,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各部门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中普遍都存在设计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设计流量、断面面积、衬砌厚度、衬砌超高、垫层厚度等取值没有按照规范规定值,凭设计人员经验及常规进行设计,如渠道过水断面采用原有土渠过水断面而不经计算,水池墙体单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是经济较浪费等情况。

2.1.3缺乏方案比较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目前有的设计方案缺乏比较,有的设计比较方案存在明显问题甚至不可行。根据规范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多种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进行比较,计算各比较方案的工程量及投资,从满足工程功能要求如设计流量、水位,以及施工、管理、投资等方面评价各方案的优缺点,为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2.2工程施工

2.2.1技术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加之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期要求又紧(秋收后才能开始建设,必须在次年春灌前完工),致使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管理难度大。

2.2.2质量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全

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为渠系整治,一般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很多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任务完成即可,不太重视工程质量,质量意识较为淡薄。加之近年来工程建设任务重,管理经验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没有落到实处。由此导致在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无工程监理人员等情况,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3产权管理与工程养护

2.3.1工程产权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

小型水利工程大都是由国家投资与群众投劳相结合建成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分产到户经营,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主体缺位,工程产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建管互相脱节,管理上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

2.3.2养护经费不足

因小型水利工程量大、面广、线长,国家投人少,受益农户及管理单位也无力投入,致使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养护,工程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3解决对策

3.1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前期工作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主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要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1.1增加资金投入,做好前期工作

各级财政,尤其是设区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应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中央、省级投入主要用在主体工程上)。要安排足够的人力、财力,尽早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调查、勘测、可研等工作,确保工程现状数据、资料的可靠性,为以后编制科学、合理、高效的改造设计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3.1.2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基层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2规范设计,提高设计水平

3.2.1严格方案审查制度

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分布广,工程技术种类繁多,为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作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使得工程设计在经济、技术以及在资源利用方面充分可行的优化,必须严格实行方案审查制度。通过相关专业的、有经验的专家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在工程规划布局、建设程序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依据各种不同的工程条件提出各种小型建筑物定型设计,如渠墙、渡槽及滑坡地段的处理等。

3.2.2主要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渠道衬砌是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因此,工程方案比较也主要是衬砌方式的比较,包括渠道衬砌形式、厚度及超高等。

3.3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3.3.1严格执行工程招标制度

所有审批的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批准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招标规定与招标程序进行工程施工招投标。

3.3.2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工程建设业主要委托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理。主要项目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施工规范,监理人员要运用质量论证与否决权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并指导,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转,以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质量合格。

3.4加强建后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采取多种方式,深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才能确保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深人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原则,落实管理权、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益,明析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推行竞价承包、竞价租赁、竞价拍卖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使得权、责、利相结合,搞活工程管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效益,保证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7

一、基层水利档案的主要特征

基层水利档案是独立核算的或由乡镇组织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等在社会生产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具备一定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涵盖了水利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土地合同、道路建设、农田水利、测量规划、日常维护等过程中形成的各方面材料,拥有分散性、可塑性、周期性等主要特征。

一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分散性,如果站在水利工程建设与布局的角度,档案的分散性较强,从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到完工的整个过程都会形成档案资料,时空跨度很大,如果档案工作人员没能及时或提前收集档案,就极易造成资料分散、丢失。二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可塑性,它指得是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角度看,档案资料要经历一个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尤其是从最初的工程设计报告到竣工验收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不能一起收档设计资料、竣工资料,就会导致档案失真,档案价值也被降低,所以它的可塑性较强。三是基层水利档案的周期性,它指得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跨度大,周期性非常强,特别是水文勘测资料,其周期性尤为突出。

二、新时期基层水利档案管理措施

(一)提高认识建立制度,提升水利工程档案工作。基层水利档案管理的改进必须要加大对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设备等软硬环境的投入。一是加大宣传档案管理的力度。在《档案法》的实施下,整个社会都大大提高了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业主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的通知》及相关规程、规范文件要求对水利工程档案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并形成制度(包括归档范围、要求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查阅等内容),实现“统一领导”“协调配合”“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二是水利工程档案的质量是衡量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凡参建单位工程档案达不到档案质量要求的,项目法人不返回工程质量保证金。

(二)落实档案收集与整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收集水利工程档案务必要由始至终,确保档案完整。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最初始阶段就应落实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手段,适应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建设周期较长的水利工程档案收集,应与施工现场资料员及其他施工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随时掌握水利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催收档案资料,尽量避免原始档案资料遗失。其次,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广泛的内容,需要众多单位参建,所以档案资料繁多。当档案管理人员在组卷基层水利档案时应重视遵循技术文件自然形成的规律和成套性特点,按归档范围内容科学分类、排列、组卷。例如:一是在建设阶段需依据报批程序整理材料,文字在前、报批图纸在后。二是在勘测设计阶段需依据设计单位、勘测单位形成的水文、地质等基础性资料进行专业整理。三是在施工阶段需依据单位工程、分部及分项工程与施工程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专业的单项整理,包括施工技术材料、质量评定材料、竣工验收材料等。监理单位不仅负责收集、整理、编制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与工程建设同步对施工单位的文件材料、工程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进行检查和审核,并出具有关该工程档案的专题审核报告。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应正面迎战,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缩微、磁介质、电子等多媒体形式的档案,并重视收集、整理、保存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电子文件,把照片、声像、纸质等档案资料刻录到多媒体介质上进行保存,同时加大对信息的加工、开发及利用,把档案的利用深度加大,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是档案的生命,改进档案管理,做好基层水利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等也是为利用做准备。为此,基层水利档案管理还应加大投入数字化建设和网站建设,以数字档案为核心形成的数据库,在共享资源的基础上为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方便相关单位及人员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从而把档案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提高基层水利档案的利用率。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8

关键词:深基坑作业铁路专用线障碍物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56-01

受国电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国电哈平南新建热网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和施工图设计任务。该项目供热面积1329万m2,新建一级热网总长度94km,新建79座换热站,新建1处综合办公区,工程总投资65167万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停运供热区内的采暖燃煤小锅炉,大大减少了影响大气环境的飘尘、So2、noX,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对哈南工业新城环境的改善和加快城市建设速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热网施工过程中,遇到穿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障碍物、热网管道深基坑作业、穿越现状市政道路障碍物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如下。

1穿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设计和施工方案

Dn1200热网管道在穿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时,我院采用方形涵洞内架空热网管道设计方案,采用方形涵洞有利于热网管道的检修维护。由于涵洞内热网管道架空距离长达60m,为了减少热网管道推力作用在涵洞结构上,涵洞内混凝土支墩均采用滑动墩,在涵洞的一侧设置一个注填套筒补偿器,补偿器设置在井室内,设置井室有两个作用:(1)便于补偿器的检修和维护;(2)由于涵洞标高属于低处,井室兼顾泄水井室。考虑到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在铁路涵洞两侧分别设置一座阀门井(便于热网管道出现事故时,及时关闭阀门)。

2热网管道深基坑作业设计和施工方案

由于哈南工业新城是属于部级工业新城,各种市政管网均按照远期规划管径进行施工图设计,城市主干道上各种管线管径都较大,污水主干管管径一般为dn900―dn1400,雨水主干管管径一般为dn1200―dn2400,供热主干管管径一般为Dn900―Dn1200,给水主干管管径一般为Dn700―Dn900,管网综合规划原则是:使各种管线在比较合理的状态下运行,同时让各种管线尽量减少交叉。在各种市政管道交叉时,遵循“压力管线让重力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原则,在确定各种管线交点标高,首先考虑排水管线的标高。根据哈南工业新城管网综合布置原则,为了躲避污水和雨水管线,热网管道管顶覆土一般在3.5~5.5m之间,局部深至8m,沟槽底超过5m属于深基坑作业。针对该项目的施工作业条件,热网管道深基坑作业分为两种施工方案:(1)自然放坡大开挖施工方案;(2)护壁桩支护施工方案。

2.1自然放坡大开挖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原状土层且无回填土),热网管道线位与其它管线间距较大并且无地下水时,在一般热网工程施工中,热网沟槽开挖均采用自然放坡大开挖施工方案,其深基坑作业采用“横挖法”,以基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分层深度,从一端逐渐向后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3m,每3m设置一条1m宽的平台,进行基坑开挖时,先修出上下施工的马道,供施工车辆运土行驶使用。

2.2护壁桩支护施工方案

由于各市政管线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与施工队伍,造成热网施工沟槽两侧均为回填虚土,且热网沟槽较深(普遍6~8m),为了保证热网沟槽两侧土方不坍塌、保护两侧其他管线不损坏,同时保证热网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性,制定出了热网管道深基坑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护壁桩支护施工方案):(1)采用12m长工字钢进行支护;(2)相邻工字钢间距为1m;(3)垂直沟槽放线后,先使用打桩机把12m长工字钢打入土层中;管道安装完成且沟槽回填完成后拔出工字钢。

3穿越现状市政道路设计和施工方案

3.1开挖直埋敷设方式

热网管道穿越现状市政道路时,优先采取开挖直埋敷设方式,要求热网管道管顶覆土深度大于1.5m,当小于1.5m时,加设钢筋混凝土承重套管。为了减小工程施工给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设计要求先开挖一侧道路和进行管道安装,待沟槽回填后再进行另一侧道路的开挖和管道安装。

3.2顶管或牵管敷设方式

在现状道路不允许开挖时,可采用顶管方式或牵管方式敷设热网管道。为了减少顶管或牵管方式施工对道路造成影响,建议顶管或牵管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2.0m。

4结语

该文介绍的热网管道穿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设计方案、热网管道深基坑作业支护方案、穿越现状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具有实用价值,对热网管道穿越特殊障碍物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6018901

1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各修建一条拦河围堰,通过预先修建使上游的永久泄水或临时来水隧洞及明渠等建筑物泄向下流,若泄水建筑物出口处的水位低于基坑处河床高程时,在坡降很陡的山区河道施工时可不修建下游围堰。主体建筑物在排干的基坑中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受水流干扰小有利高速施工工作面较大在主体工程建成时再封堵临时泄水道,利用水利枢纽中的永久泄水建筑物导流河床内的建筑物可在一次围堰的围护下建造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全段围堰法导流按泄水建筑物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涵管、明渠及隧洞导流。在选择和确定导流的方法时可能利用永久泄水建筑物以减少投资和导流工程量,满足河流水文特性、排冰供水、地质地形、过木通航等条件要求,同时,河道截流、坝体度汛、封堵及蓄水等环节应合理衔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2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

(1)隧洞导流:隧洞导流是保护主体建筑物干地施工,天然河道水流全部通过导流隧洞向下游宣泄的一种导流方式就是上下游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形成基坑,隧洞导流适用于导流流量不大两岸地形陡峻的地区一般坝址河床都比较狭窄。

(2)明渠导流:明渠导流就是次拦断河床形成基坑在河道上下游进行围堰以保证主体建筑物在干地施工;而河道内的水流经河岸或滩地上开挖的导流明渠泄向下游的导流方式。

(3)涵管导流:涵管多用在修筑堆石坝和土坝工程中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情况下,涵管布置在河岸岩滩上,且位于枯水位以上。在枯水期可以不修围堰或只修一小段围堰;在将涵管筑好后,再修筑上下游围堰,这样河水可经过涵管泄向下流。由于涵管的泄水能力较小,因此,一般用于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者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为了防止涵管外壁与坝身防渗体之间的渗流,通常在涵管外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截流环,以延长渗径,降低渗透坡降,减少渗流的破坏作用。此外必须严格控制涵管外壁防渗体的压实质量。涵管管身的温度缝或沉陷缝中的止水必须认真施工。如果有永久涵管可以利用或修建隧洞比较困难时,可采用涵管导流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建筑物基岩中开挖沟槽,必要时予以衬砌,然后封上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顶盖,形成涵管。利用这种涵管导流往往可以获得经济可靠的效果。

3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控制措施

合理的导流方案必须在周密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拟定几个可能的方案,由于导流方案的选择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对于一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从开工到完建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导流方法而是几种导流方法组合起来配合运用。

(1)方案比选:在选择导流方案时,首先应当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比如冬期的流冰及冰冻、河流的流量大小、全年流量的变化情况、水位变化的幅度、汛期洪水的延续时间和枯水期的长短情况等。河流导流方案的选择和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与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有直接的关系有利于选用隧洞导流。一般来说,对于河床单宽流量大的河流,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若河流两岸或一岸风化层薄岩石坚硬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时。如果岩石的风化层厚且破碎,或有较厚的沉积滩地,则适合于采用明渠导流。对于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山区河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过水围堰和淹没基坑来宣泄洪峰流量可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对于枯水期较长的河流充分利用枯水安全期。在采用分段围堰导流时应根据河床地质条件来决定河床可能束窄的程度这时为了河床不受过大的冲刷避免把围堰基础淘空,由于河床的束窄使水流流速增大减小了过水断面的面积。对于岩石河床河床允许束窄程度较大,抗冲刷能力较强甚至可达到88%流速有增加到7.5m/s。但对覆盖层较厚的河床流速仅允许达到3.0m/s其束窄程度都不到30%抗冲刷能力较差。此外,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还与围堰形式的选择,水文地质条件还对基坑排水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但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基坑能否允许淹没以及能否利用当地材料修筑围堰等密切相关。同时,如果不利用洪水期进行施工,就会拖延工期。对于流冰的河流,应充分注意流冰壅塞流冰的宣泄问题造成导流建筑物失事影响泄流。

(2)施工控制措施: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和布置与导流方案相互影响,在拟定或选定导流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及其布置特点。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也对导流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导流的要求在设计永久泄水建筑物的断面尺寸和拟定其布置方案时。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加以利用如果枢纽组成中有泄水孔、涵管、渠道及隧洞等永久泄水建筑物,平原河道或有河湾、老河道可资利用河流的两岸或一岸比较平坦宜采用明渠导流;采用隧洞导流主要是针对山岩坚实的地区在河段狭窄两岸陡峻山体;对于河床宽阔的河流,尤其在施工期间有过木及通航的要求的情况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在采用分段围堰法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利用水电站

与混凝土坝之间或混凝土坝溢流段和非溢流段之间的隔墙

如河床中有天然岛屿或沙洲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特别是纵向围堰的布置更有利于导流围堰的布置以降低导流建筑物的造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核算它是否能够布置二期工程导流建筑物对于第二期工程所修建的混凝土坝尤为重要。在选择挡水建筑物的形式时,由于土坝、土石混合坝和堆石坝的抗冲能力小,除采用特殊措施外,一般不允许从坝身过水,所以多利用坝身以外的泄水建筑物如隧洞、明渠等或坝身范围内的涵管来导流,施工时通常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将坝身抢筑到拦洪高程以上,以免水流漫顶,发生事故;至于混凝土坝,特别是混凝土重力坝,由于抗冲能力较强,允许流速达到25m/s,故不但可以通过底孔泄流,还可以通过未完建的坝身过水,因此导流方案选择较为灵活。

(3)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在选择河流的导流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如河流的通航、水电站的运转、筏运、灌溉、供水或渔业等。对于通航的河流束窄断面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得超过2.0m/s不仅要求河流在束窄以后而且要求水深与船只吃水深度相适应但河宽仍能便于船只的通行大多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在施工导流期间,要避免木材拥塞泄水建筑物或者堵塞束窄河床对于浮运木筏或散材的河流特殊情况需与当地航运部门协商研究确定。在施工中后期在满足下游供水、灌溉用水和水电站运行的要求的同时水库拦洪蓄水时为了保证渔业的要求以便鱼群能回游还应修建临时的过鱼设施,在水利水电枢纽施工导流过程中,对施工进度起控制作用的关键性时段主要有:导流建筑物的按合同要求的竣工期限、河床水流的截断时间、拦洪坝体的完工期限、临时泄水建筑物的封堵时间以及水库蓄水正式发电的时间期限等等。由于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各时段中导流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和进度和施工方法,三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通常根据导流方案来安排控制性进度,并进而确定施工方法。

4结束语

导流方案的选择与施工场地的布置亦相互影响,在混凝土坝施工中应以混凝土生产系统所在的一岸作为第一期工程,因为这样两岸的交通运输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使使导流建筑物既简单易行主体工程尽可能及早发挥效益降低导流费用简化导流程序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使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适用可靠。

参考文献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压力钢管中梁水电枢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梁水电枢纽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分三个梯级电站开发,其中中梁一级水电站厂房为地下下厂房,内装3台混流式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4mw,总容量72mw。由首部引水隧洞通过引水隧洞到调压井,调压井与厂房之间以埋藏式高压钢管相连,采用一管三机供水方式,在一条主管上通过前后两个岔管分流,再经三条支管向三台机组引水,如图1.1布置。中梁一级水电站压力钢管上下高差123米,斜管段倾角达70度,最大管内径4米,且无施工道路到达上平段。

图1.1中梁一级电站压力钢管布置图

一、问题提出

钢管空间布置分为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和下平段。下平段包括三条支管及两个岔管。整个安装难点主要为斜直段为70度布置,管径全为4米,长百余米。施工难度大。且工期要求特别紧。

二、提出方案

为此对各种可实施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

方案一:

‘顺运正装’,通常隧洞内(有斜井)压力钢管的安装采用‘顺运正装’的施工方法,即通过车辆等运输方式将钢管运至上平段洞内,通过卷扬机牵引钢管下滑的方式,将下平段始装节钢管先行安装到位,再依次逐节安装从下游至上游的钢管,以上平段最后一节钢管收尾。

方案二:

‘倒运正装’,此方法是通过车辆将钢管运输至下平段洞内,通过卷扬机牵引钢管上升,先行运输上平段最后一节钢管,并将其拖至安装部位的上游端临时放置,依次拖运下节钢管,直至将所有上平、上弯、斜井、下弯段钢管全部拖至上游平洞,安装时首先安装下平段压力钢管段,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随后通过卷扬机下滑下弯段压力钢管与已经安装好的下平段钢管进行对接,依次逐节安装至上平段最后一节钢管收尾。

方案三:

‘倒挂正装’,此方法与‘倒运正装’法的钢管运输顺序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每节钢管临时放置在其相应的安装部位附近,并斜井段钢管临时倒挂在斜井轨道上,每节钢管独立悬挂,安装时首先安装下平段压力钢管段,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随后拆除临时倒挂在轨道上的下弯段钢管,通过卷扬机下滑下弯段压力钢管与已经安装好的下平段钢管进行对接,依次逐节拆除临时固定并安装至上平段最后一节钢管收尾。

方案四:

‘倒挂倒装’,此方法与‘倒运正装’及‘倒挂正装’法钢管的运输顺序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将上平段最后一节钢管(此方法的始装管)运输至安装部位后,直接进行定位并加固,再依次安装上平段全部钢管并浇筑混凝土,随后依次安装上弯、斜井、下弯、下平段压力钢管,运一节安装焊接一节,下平段始装节收尾。

三、方案比较

方案一顺运正装,在国内许多工程正常应用,中梁二级电站也采用此种安装方式,特点是技术难度低,安全性高,工期较少,相对成本比较低。中梁一级电站高水头导致压力钢管上下平段落差很,而且是全埋藏式,压力钢管上平段无施工道路到施工现场,现场不具备筑路条件。若采用此方案须在施工支洞外架设台车或索吊将其运输到上平段。经实际考查,施工支洞洞径过小,不足以运输钢管,还须要扩挖支洞。辅助设施为运输台车或索道并扩挖支洞,辅助设施成本较高。

方案二倒运正装,与方案一比较不同在与运输到施工部位的方式不同。倒运正装运输途径为从须安装压力钢管的部位进行运输,从上平段第一节开始逐节运输,将所有运输的钢管全部堆放在隧洞内,共需占用调压井上游隧洞近300米。此种方法相对施工成本较低,安全性高,技术难度低。根据中梁一级电站总体发电目标,调压井上游隧洞必须进行衬砌,此处衬砌施工为整个工程直线工期,且由于地质原因,无施工道路到达现场,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不得占用调压井上游引水隧洞衬砌部位,此种方案不可能实施。

方案三‘倒挂正装’,此方法与‘倒运正装’法的钢管运输顺序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每节钢管临时放置在其相应的安装部位靠上游位置,斜井段钢管临时倒挂在斜井轨道上,此种施工方法不占用实测隧洞衬砌施工部位。此种施工方法技术难度最大,要保证压力钢管在70度斜井固定后再下放,安全性最低。成本较高,相当于两次安装。

方案四:

‘倒挂倒装’,此方法与‘倒运正装’及‘倒挂正装’法钢管的运输顺序一致,不同是直接就位进行安装,一次安装到位。且在上平段安装完成后可进行砼浇筑,相对安全性能增加。

对四种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如下表3.1。

表3.1方案比较

综合比较,传统的‘顺运正装’施工方案最为合理,但是由于没有可供利用的汽车运输道路(从沿线公路进入压力钢管上平段隧洞内)及土建施工支洞无法顺利通行压力钢管等原因,此方案难以实现,‘倒运正装’方案由于占用土建施工部位,会导致土建无法正常施工不能保证总工期的实现,所以不被采纳,倒挂倒装安全性能太低,不能建议实施。由于上述原因,中梁一级电站压力钢管主管段安装选择‘倒挂倒装’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