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十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十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5:5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1

[关键词]都市农业旅游延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

都市农业旅游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吸引游客,实现旅游行为的新型旅游方式。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1.特色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优势。首先,山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方式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其次,具有黄土高原中的陕北地区农业风光,表现在随山地变换的农业格局和相应气候条件下的特殊农作物景观优势。

2.革命圣地的“红色农业”优势。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更是延安“红色农业”的源头;杨家岭革命旧址亲手耕种过的菜园,枣园故居参纺线比赛用过的纺车是伟人参加劳动生产的真实写照,更是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和“红色农业”的传承;枣园幸福渠等等,都是丰富的独特优势资源。

3.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首先,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其次,高原地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山区耕作模式,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

4.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及农家饮食优势。陕北黄土高原区依靠其特有的农作物和风俗文化在农家乐及饮食文化上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有丰富的农家乐资源。其次,有独具陕北特色的农家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等特点,形成了多种特色风味食品,已经成为农家乐及农家饮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规模普遍小,缺乏规模效益。由于受短期效益的支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规模狭小,项目规划粗糙,缺乏文化和教育内涵,形象不佳,营销落俗,大多数以小户个体农家乐为主,多分部在旅游景点周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2.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目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缺乏必要的政策领导和合理规划,农业旅游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现象普遍。

3.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延安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模式单一,缺乏有突出特色的拳头产品,吸引力度不够,并且创新意识不够,缺乏在农业旅游模式和形态上进行创新,难于持续发展。

4.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特色。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项目品位不高、品牌意识弱、品牌项目不多、不重视长线投入、服务缺乏特色。

5.都市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旅游文化内涵。延安市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城市的差距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未能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化、现代化等多种功能将都市农业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项目科技文化含量低。

6.都市农业旅游管理水平低,经营效果欠佳。延安都市农业旅游处于兴起阶段,多数旅游项目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从管理法规到开发管理者、旅游者素质等均未真正到位。从经营效果看,农业旅游开发弱,产业带动性不强,开发的层次水平和综合效益均不高。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设计

1.设施农业旅游模式。以蔬菜园、果园、枣园等基地来实现农业工厂化,开展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连锁项目,开发建设形成“公司+庄园+农户+游客”的产业链布局,这些既符合提高土地利用率,缓和延安用地紧张,又可以常年开放,户内户外旅游项目有机互补。

2.园艺农业旅游模式。农业旅游向高产新奇的观赏性农业发展,具有食用、观光、美化环境的特殊功能,着力开发高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同时配套发展相应的旅游设施,兼顾观赏农业景观、度假休闲活动,开发以高科技参观学习为主的旅游项目。

3.体验参与农业旅游模式。增长农知、科学考察农业场所,发展体验参与型都市农业旅游。在游览红色旅游的同时增添一些田园乐趣,调节延安乏味的人文旅游气氛。

4.休闲度假农业旅游模式。延安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发休闲度假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窑洞群,借助陕北特殊黄土文化,进行剪纸、腰鼓、编织等农家活动来吸引观光旅游者;将生产项目较为单一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旅游观光活动形成度假区。

5.农家乐旅游模式。农家乐属于体验型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以各地民俗文化、种植养殖场地为依托,农作物生产多考虑观赏性和可参与性,同时庄内配备娱乐设施及乡村小饭馆等。

三、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1.合理设计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格局

(1)内圈层农业商贸休闲区。本文内圈层指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内的区域,这里串联着最具特色的旅游地,并使热点和冷温点交错分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外圈层观光度假区。本文外圈层指辐射层――黄陵县、黄龙县、吴旗县,距延安市区半径100Km以外200Km以内离延安市区较远的区域。

(3)城郊田园休闲体验区。主要指市区郊区田园,如南泥湾、万花山等,适合进行休闲体验、观光娱乐的区域。

2.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1)倡导绿色生态旅游,变革旅游观念。(2)城市工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和谐推进。

3.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产品特色。特色和品牌是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化、活化等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活动,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品牌产品。

4.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对各县区旅游业整体规划、统筹开发、联合营销,进行县区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线路景观的优化布局,推行和打造各县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打造产业链条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5.树立城市形象,挖掘特色都市农业文化

在保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注意避免出现唯“农”而“农”及项目内容趋同,重点突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6.体现创新,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并重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1]。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2、生态农业是发展市场经济适应“三农”政策的需要。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3、生态农业建设也是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所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2]。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3]。从而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进一步拓宽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区域布局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使农村经济向新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0引言

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在英国首次提出,其所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及“低排放”理念,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指明了方向。我国是传统农业经济大国,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农业经济发展转型需要走出一条节能、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新路线。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农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有效地保护土地、水源及周边环境是农业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经济只有不以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破坏资源能源为发展方向,才能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导下,走上有利于农业经济收益最大化,农民和国家共同富裕、造福子孙后代的康庄大道[1-2]。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1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度开发、采集和浪费等问题[3]。长期以往,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草木减少等问题持续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工业污染物的不恰当排放影响水质,污染土地。如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大量使用饲料、化肥和农药,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制约着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2农业人口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地区经济、教育和文化水平的发展,造成了部分地区农业人口素质不高等相关问题。由于农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局限性,环保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缺乏高效、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先进的、系统的环保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化长期发展的指南[4-5]。

1.3农业人口结构转型,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新经济时期,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业人口转型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明显。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大多数老人、妇女留在家中,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造成了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转变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持续存在,提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用客观、科学的指导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

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2.1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在保护环境,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引入低碳经济概念,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可行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统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调动起各方力量,在低碳经济时展的大背景下,积极为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2.2转变途径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以秉承节能环保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效果的同时,坚固生态环境发展,以下两条途径可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

2.2.1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循环发展模式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多为农业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消耗较多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引导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应鼓励应用沼气和其他天然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易导致农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化工原料。农业经济发展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途,避免出现滥砍滥伐、过度开采、破坏植被、排放污染物和人为破坏耕地等行为。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生态环境,才能做到合理选择农业资源生产方式,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2.2.2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有机农业良性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开展农村旅游业,让致富变得有路可循。在农村发展旅游业,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积极、有序、科学地促进农业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在农村发展有机农业,可明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更可以生产出符合人民群众健康要求的绿色、环保农副产品。农村旅游业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可在有效提高农业人口收入的同时,构建出一个低碳、环保、节能和高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结束语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长期、高效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平衡好经济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2]韩秀荣.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1-2.

[3]翁志辉,林海清,柯文辉,等.台湾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与启示[J].福建农业学报,2009,24(6):586-591.

[4]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85-9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类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我国的农业也将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农业经历了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化的严重挫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格局,其经历、蕴涵的多方面的经验教训,极为丰富,有助于我们明得失、辨是非,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之路。

一、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与提出

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技术和劳动工具上的重大突破,都将农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技术平台,出现一次生产力的跨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为农产品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创先了奇迹;但另一方面又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对高投入的常规农业进行反思,先后提出了诸如现代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超石油农业、超工业化农业等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试图通过少用或不用石油和化学药品,而利用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来获取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可持续农业中国化

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按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要求,今后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确保食物安全增加农村就业和收入,根除贫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转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三、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基本原则的确定,专家们的看法日趋理性。有人认为,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把握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人还强调了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慎重原则:即应多宣传农业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要急于在较大地区以行政命令限期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某几项指标;农业现代化具有相关性,不可能在局部地区孤军深入、孤立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或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要有选择性,防止一刀切;农业现代化要有经济性,防止为了急于完成上级指标,只要官员政绩效应,不能给农民带来经济实惠,反而出现加大农民经济负担的问题。

四、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相应对策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第一,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产业化经营。第二,深化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各级财政为主导、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基础、社会各方面投资为辅的农业投入机制。第三,加大以粮棉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真正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渠道、多成份、多形式、少环节、开放型的农产品流通新格局。第四,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中,要结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逐步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相应地推进农村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政策创新,这既是顺利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推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5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持续农业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已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比邻港澳,拥有发展农业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蛋禽水产花卉蔬菜出口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和工农“二元结构”造成工农相关度低,互动机制缺失,甚至工业发展乱占耕地,破坏环境等现象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缺陷。由于农业长期得不到工业的支持,农产品加工工业相对落后。传统农业的规模优势弱化,致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农业竞争加剧,客观上要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利用江门市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探索一条适合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江门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1.4亿元,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36%,林业产值增长12.23%,畜牧业产值增长2.42%,渔业产值增长4.14%。

2.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86.85万亩,增长6.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8.25万亩,增长13.74%。粮食产量102.68万吨,增长12.94%,其中水稻产量95.03万吨,增长15.53%。水果产量17.41万吨,下降0.96%;水产品产量74.31万吨,增长4.43%;肉类产量26.78万吨,增长1.65%,其中猪肉产量16.69万吨,增长3.87%;蔬菜产量142.94万吨,下降3.54%。

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进新品种,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超95%和93%。创建32家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有18个产品获部级绿色食品认证。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1%,机耕率达92%,机收率达42%,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全省先进行列;开展农村科技教育培训,15万名农民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和绿色认证。为了让农产品更加“绿色”,全市建有无公害生产基地171个,21个产品获得国际级绿色食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6个农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为保障农产品质量,以江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县、镇三级陆续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农产品基地和市场检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保障了百姓菜篮子安全,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4.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手段,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奔小康。200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26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9个,龙头企业104家,带动农户近2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3%,三分之一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不稳定、资金缺乏、品牌企业少、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5.依托区域优势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在城郊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主要以蔬菜、家禽、水产养殖为主,为城市提供食品供给的同时也具有旅游观光的休闲功能;在平原区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较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沿海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

二、江门市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门市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一方面表现在农业用地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农业发展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见表)

另一方面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出现,难以利用。每年70%~85%的水量集中在4至9月的汛期,大部分以洪水的形式出现,直流入海难以利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降水量只有15%~30%,又容易造成干旱;年际间水量变化也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的水资源量相差3.3倍。农业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节水水平低,有效利用率平均只有50%左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将成为江门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农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江门市的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粮食的转化增殖能力弱,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还处于粗放加工、初级加工。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且大多集中在郊区,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不稳定,品牌企业少,市场竞争力弱,再加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流通体制不畅,面临运输、保存问题和销售半径范围有限,农产品市场发展落后,农民不敢规模生产,无法上规模;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

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近年来大力招商引资,走工业化道路,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从2003年开始,各镇招商引资总量连续三年都超过100亿元大关,镇级实际利用外资民资几年来累计达329.4亿元,海螺水泥、李锦记食品、华尔润玻璃等一大批含金量高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但江门市是农业大市不是农业强市,农村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旧突出。

三、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江门市的农业发展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时期,农业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农产品竞争力弱。江门市农业必须走效益型持续农业之路,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优良和结构优化为核心,以农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推动的开放式现代农业。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托区位优势,推进生产经营的企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耕地非农业化规模,以基本农田保护和改造为出发点,加强土地管理,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把治水与保水、农田排水、高效用水结合起来。要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还必须因地制宜探索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水土资源利益补偿机制,对工业和城市发展挤占的农业水土资源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业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和农民的利益。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益和外向型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应技术和优良品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使江门市成为向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城市群提供绿色、环保及无公害鲜活农产品的基地。让具有江门五邑优势和特色的柑桔橙、香大蕉、黑皮冬瓜、黄皮果蔗、冬种马铃薯等优势作物产品,瘦肉型猪、黄羽肉鸡、肉鸭、肉鹅和黑山羊等特色畜禽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十分重要的一环,延伸好这一环将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将大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方面要鼓励、推进农产品加工的进步、生产工艺的创新及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加工保鲜技术,以大宗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为重点,按照研究开发、生产、储运、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等系列化配套的思路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立足江门名优特产的深加工,选择具有出口优势和市场潜力大的加工产业和产品,培育开发稻谷的加工、包装、销售,如台山珍香大米、江门外海粉面;开发大宗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如台山鳗鱼、新会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台山宝塔腊味、江海区鹏中皇腊味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快城镇化进程。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城带乡,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中心镇工业载体和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及其不合理收费,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协调城乡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形成城乡互动、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

5.推进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加强农业产业化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村组织制度创新,培养和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重点扶持和推广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向性的创新形式。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吸收农民参股入社,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争取主导、支柱产业都建立镇、区级专业经济协会,各个镇都建立一批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能带动农民走向市场的专业经济协会,在全市基本形成地域和行业全面覆盖“一业一会、一品一会”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体系,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及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搞好中心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主产区产地市场建设,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通畅。总之,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村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吴传均:农业可持续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63-67

[2]江门统计年鉴(2006)[Z]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6

关键词: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户经济行为政策导向

abstract:ourcountryimplement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keypointandthedifficultyinthecountryside.thepeasanthouseholdeconomicactivitiesareaffectthecountrysidetoimplemen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rogressandaresultfundamentalfactor.thisarticletotheFujianningde,HunanHengdong,theJiangxiShangraoandthetianjinsuburbfourplacecountrysidesenterstheresidenceinterviewinthefoundation,usesthefirstmaterialconcretestudycurrentpeasanthouseholdseconomicactivitiestostartandtoadvanc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othecountrysidetheinfluence.theinvestigationandstudyindicatedthatinrecentyearstheruraleconomicdevelopmenttoadvancedthecountryside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ertainaspectstheimplementationtohavethepositiveinfluence,thepeasanthouseholdproductionandthelifeenhancesdirectorisindirectlybeneficialinthecountryside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Howeverontheotherhanditisnoteworthythatthepeasanthouseholdpursuestheeconomicinterestmaximizationthebehaviortoimplemen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othecountrysidetoformthelatentdisadvantageousrestriction.thegovernmentmustenlargetothepeasanthouseholdeconomicactivitiesguidancedynamics,toimpelourcountrycountrysidetolaythesolidfoundationdiligentlyto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ternreforming.

Keywords:Countrysidesustainabledevelopmentpeasanthouseholdeconomicactivitiespolicyguidance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中国发展大局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样这也适应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与推进。我国要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步伐,难点和重点显然都是在农村。在当前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真正有效地启动和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需要重点加强对农户的经济行为的引导,努力为我国农村地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微观的基础。

1.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近代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有两个现实的背景:一是对工业发展引起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忧虑,二是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比如,流传甚广的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曾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的高度关注。而在此之前由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1962)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则生动地描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而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可怕景象,警告人类“可能失去明媚的春天”。虽然前一个问题在当今工业为主的社会所引起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但后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

关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对可持续农业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近年来为各方面较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是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个方面来考虑农业的长期发展。简单地讲,可持续发展农业需要把三个目标内在地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对经济发展有利,对社会生活有益(asustainableagricultureiseconomicallyprofitable,environmentallysound,andsociallyviableforthelongterm)。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登博斯宣言》中把可持续农业正式定义为“在合理利用和维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实行农村体制的改革和技术的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与纤维,来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地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个难点问题。与城市比较,在农村地区启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障碍更多一些。比如,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在空间上相对分散,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需要的组织成本就明显上升。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在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具体步骤较多,时间较长,对相关政策的讨论分析也比较多。以欧洲共同体国家为例,对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往往与保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问题密切地联系,通常是某个具体的问题比如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会特别地引起政府的关注并增加投入,进而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力图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欧洲国家为例,近年先后提出和实施过的政策思路概括起来(teRRYmaRSDen,JoBanKS,HenKRentinGanDJanDoUweVanDeRpLoeG,2001)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农业工业化思路。着重以采用现代技术和实行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压力的加大,欧洲一些国家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办法,以工业化的路径来力求降低农产品的成本,维持农村的发展活力。所谓的农业工业化,主要是试图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比如以产业化方法来改良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以密集资本投入替代土地要素等。二是食品安全卫生监管思路。通过建立起从生产到销售的食品供应链,政府进行全过程的安全卫生管制,以此引导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颁布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并对农产品的生产源头进行直接监管。另一方面,鼓励发展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组织,以更好地达到食品的安全卫生标准。三是农业生态化思路。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个社会问题,更需要重视农村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相互配合。虽然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一定程度上也应当视为是“可以建设的”。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的干预,更需要充分当地社区的主动作用,比如对农民进行知识培训等。

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讨论,多数是集中在宏观层次上,即强调在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有政府的直接介入和系统行动,而从微观层次上进行的分析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的特征有关。可持续发展本身更多地是一个宏观层次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等从经济学上分析具有很大的外部性。然而,要真正有效的启动实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单纯有宏观层次的思考与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这是至今各国在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效仍然较少的一个原因。努力构建能承载和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就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农户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运行最底层和最基本的单位。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文化价值观念和政治权利诉求都体现在农户这个基本的层次上,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城市社会相比较,农户作为一种天然的基本组织单位在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功能,要大大超过家庭在城市生活中的影响力。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完整性更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农户的状态与决策客观上是决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也就是说,基层农户的状况能集中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基层农户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应当也必须要集中到对农户行为的关注上来。

农户的具体行为方式是多维度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但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影响其他方面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一方面,农户在生产经营和日常消费方面的两位一体性质,导致现阶段上我国农村地区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其各种行为中最主要的考虑,比如,目前农户日常生活决策最主要的目标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影响其他行为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比如农村人口的流动,对农村教育文化的需求等,都直接地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带来的问题,那么,在我国农村地区启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户的经济行为方式显然就是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了准确地了解把握现阶段上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特征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能影响,笔者采用实际入户问卷访谈的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力求有效地刻画当前特定历史时期农户经济行为模式给农村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影响。2008年5月~10月,课题组成员先后在福建宁德、湖南衡东、江西上饶和天津郊区四地,选择了当地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集中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87份。问卷访谈的内容涉及到农户的生活水平、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四个方面。通过对第一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对农户经济行为直接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假定进行了实证检验,整体上可为预定的假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本文以下部分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出发,具体分析当前农户经济行为变化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根据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前提条件,讨论农户某些经济行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潜在不利影响。第四部分提出积极引导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思路。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2.农户收入增长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从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也应当放到经济发展的这个背景中来考虑。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首先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低,不仅与国内城市地区相比较明显地低得多,也与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能从中得到实际利益,这样农民才会接受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来创造。比如,改变农民的观念需要有一定物质基础,改善生态环境需要有一定的物力和财力投入等。经济发展是农村地区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在许多方面对启动和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影响。土地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的上升,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都对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客观上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路径有:一是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思想观念的改变等,有利于农村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现阶段上农村经济发展与实施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同步性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微观层次上来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而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日常行为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化,进而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等产生一些重要的有利影响。

2.1农户生活能源使用方式发生变化,直接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烧是日常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件大事。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显著的改变是农户生活能源使用方式的更新,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的炊烟缭绕的景象已经不再多见了。调查发现,四地农村现在相当部分家庭烧饭等已经改用煤、液化气等新型的能源。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全部使用新型的能源,完全不再烧柴。另一种情况是部分使用煤和液化气等然,部分地保留着烧柴。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就越是更多地使用煤和液化气等能源。新型生活能源的广泛使用,不仅使农户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带来明显的积极影响。由此而产生的一个直接变化是大大促进了自然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以湖南衡东为例,改革开放前农户过日子主要是靠上山砍柴来烧火,由此而导致到处是荒山秃岭。现在农户使用的生活能源改变了,随处都能看到山岭上满目青翠,生态环境与以前相比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2.2农户居住条件呈现较大范围的改进,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盖房子至今仍然是农民生活中的最大追求,这不仅是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调查发现,近年经济发展带来农村住房条件有很大的改进,而农户改善居住条件在某些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利的。一方面,在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农民近年盖新房子时一般都对传统的厕所和厨房等改造,对饮水条件进行改造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农村卫生环境的进步。比如,近年来农户逐步开始注意到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尽管目前大都还只是进行一些初步的处理。另一方面,居住条件的改善也使得农户比以前更多地关注周边的生态环境,比如对房前屋后的植树绿化等有更多的投入。

2.3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有利于促使农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专业化生产是近年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形式。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专业化生产农户对土壤、水源、环境、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更高,自然生态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正是因为如此,专业生产农户更加关心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更高的环境保护意识,且更有意愿甚至会自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比如,福建宁德鸡公山村大都专业养殖鲍鱼。鲍鱼养殖对水质,气候条件要求很高,当地村民很重视对水源环境的保护,也很好地保护着本村山地的生态绿化。天津第六埠村专业种植有机蔬菜,对土壤,雨水,气温要求较为严格。为了达到无公害种植方式的要求,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户主动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农药的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这些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4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使农民更多地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农村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的意识、农村其他方面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农村启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实上存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调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接受程度较高。访问地区的资料表明,农户人均收入6000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达到和超过这个收入水平的农户组,对生态环境问题较为关注,对保护生态环境也比较主动。其中近80%的农户愿意接受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有64%的农户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愿意承担略微减少家庭收入的代价,而人均收入水平低于6000元的农户组,在上述两个方面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意愿则明显较低。

2.5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快的转型中,总体上对生态环境存在有利的影响。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数农户已经不再是单一依靠种田的农业收入维持生计,因而有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且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受访农户中有成员外出打工的家庭占到79.5%,而在当地仍然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家庭中比例更高达97.2%。现实生活中,农业人口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到了城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带回经济收入,也往往加快农户对新生事务的接受程度,包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以江西上饶农村地区的调查为例,打工比例较高的村子,对可持续发展概念有所了解并赞同在土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比例就比较高一些,两者之间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3.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

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情况下,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民追求短期经济收入最大化的动机相当强烈,因此而带来的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利影响值得认真关注。农村与城市相比较差距大,农户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明显偏低,农民迫切要求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流出规模的加大、交通和通信基础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扩大和加快,农民对自身经济地位的不满意变得更加清晰和更加强烈。同时,农村内部农户之间的经济收入差别近年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往往是在同一个村庄内,农户之间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给人以特别强烈的刺激,因而大大加重了农民短期内实现收入最大化的冲动。这些客观上都在加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尽管农户追求自身收入最大化的追求从经济意义上看是合理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在现阶段的现实环境中,短期收益的最大化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存在着相当不利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潜在的深层次冲突。概括地讲,农户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可能带来两种明显的不利影响:一是扩大农户经济行为的外部性,直接加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比如,由于目前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农户增加收入一般就需要增加产量,而增加产量往往就会增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量,后者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则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二是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的排斥效应。农户越是着眼于短期内扩大经济收入,就越是难以接受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地来分析,农户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对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转贴于

3.1尽力提高农田产量导致农药、化肥的使用持续增加,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明显。为了短期内尽量提高农田产量来增加收入,多数农户都采取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措施,并在短期内看到效益。但许多农户反映,近年农药和化肥的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又促使农户进一步增加农药与化肥的投入量。从各地的情况看,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户,越是在增加收入方面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近年来也倾向于更多地增加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比如,近年在盖房或装修上投资越少的农户,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增加的比例就越高。这里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通过打工等途径获得的收入较少,往往只有靠提高种田产量增强家庭收入,从而导致更多地使用化肥与农药,由此而会带来更多的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相当不利的。

3.2生活方式变化造成垃圾的处理越来越困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令人忧虑。农户在消费方面努力向城镇居民看齐,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由此而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较难解决,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传统上农户的生活垃圾通过堆肥等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现在农户生活垃圾的结构也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即不易自然分解的工业品垃圾逐步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往往是长期性的。比如,废弃的塑料、电池等在我们访问的农村随处可见,一阵风吹过之后,不同颜色的塑料挂在房前屋后的树枝上,电杆上,清理起来很不容易。目前农村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的比例仍然很低,即使是有集中处理的地方,设施也相当简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3对在本地兴办企业和经商等态度非常积极,由此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增大。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在现有条件下农民更倾向于通过兴办企业或开展经商来实现较快地增加收入的目的。在我们访问的四地农村中,90%以上的农户都主张在本村把乡镇企业办起来,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提供支持。部分村庄已经开始投资办厂,不少农户已经开始投入资金经商等。然而,由于基础非常薄弱,资金和管理能力先天不足,普遍缺乏污染控制的硬件设施等因素,一个企业办起来就增加一个污染源。乡镇企业往往是把废水、废气、废渣等直接排放出来,地方政府难以监管和治理,由此而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3.4家庭主要人口大规模流向城镇地区,对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短期内增加家庭收入的最有效途径是外出打工,这导致一般农户家中的主要劳动力都出去赚现钱,农活场所很少有青壮年劳力的身影。在四地农村的调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家中,有些家庭甚至只留下老人。农村人口的集中外流速度过快,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不正常的,已经开始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比如部分村庄出现了田地抛荒。由于农村主要人口的过度外流,使得农村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缺乏必要的人气和相应的投入。一旦农村社会失去了活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价值。

4.引导农户经济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当前是有效地启动和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适当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工业反哺农业的大政方针逐步地得到实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空前加强,这些为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经过三十年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前进的方向必须也应当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如果不能真正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就难以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加速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努力构建起农村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启动和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前应重点加强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引导。前面的分析表明,当前农户的经济行为对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双重的影响。从好的方面看,农户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有利于增强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必要条件。从不好的方面来看,农户出于自身收入最大化的本能追求,导致某些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加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潜在不利影响值得认真关注。应对这样的局面很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因势利导地对农民的经济行为进行引导,努力形成能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微观基础。

4.1加强对农户生产方式的引导。当前政府特别需要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把农户增加收入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较好地融合起来,力求实现两者的协调推进。政府应当通过科技创新和加强管理,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努力提高农药、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减少农民为提高产量而可能增加的污染量,以保护土壤和水源。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供应量在我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扭转近年出现的农药、化肥等边际效率下降的现象,否则后果会相当严重。二是要进一步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更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比如,以机耕代替牛耕,不仅能大大提高效率,也能减少养牛等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引进新的品种,也往往能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4.2增强对农户生活方式的引导。在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要积极引导农民接受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早地改变一些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适应的传统生活观念。比如,农民收入增加后的一个主要支出是盖房,房子越盖越大,占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多,同时为盖房子而消耗的其他资源也相当多,由此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明显地增大。实际上,农村的常住人口近年呈现减少的趋势,政府合理地对农民的居住方式进行规划引导,将会大大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合理引导农户的日常生活消费,大吃大喝在历史上生活水平高的表现,现在则往往带来许多不健康的因素,诱导农民向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过渡,也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4.3增加对农户口经济组织方式的引导。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要以农户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即基本的生产经营决策必须以家庭为单位。如何通过适当的组织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是农村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分散的家庭经营必然会产生某些经济外部性问题,比如对水源、土壤和植被的保护等,往往需要联合起来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努力探索制度创新,通过生产专业化联合虽然可解决部分问题,但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制度协调。另一方面,相对独立的农户家庭经营又是我国农村需要长期保持的基本方式,为此需要有外部的制度性约束来引导农户合理地追求自身的利益,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

4.4积极为农户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要让广大农户的经济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念相融合,强化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应当是近期需要重点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概括起来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农户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普及。目前农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了解还比较缺乏,中年以上农民尤其是妇女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接触不多,真正理解的就更少,改变这种局面以政府为主来承担相关知识传播的责任。二是要增加实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财力和物资相关投入,比如对生态环境效应良好的生产方式给予必要的鼓励,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市场信息。三是扩大生活领域的公共投资,比如增加乡或村一级的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投资,加大公共卫生和饮水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力度。

5.总结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如何有效地实施,农户的经济行为对农村启动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环境中,农户的经济行为随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既给农村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出新的机遇,也在某些方面带来潜在的挑战。农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进,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与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也应当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来完成。然而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农民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的动机,正明显地给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潜在不利影响比较严重。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因势利导,努力形成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梅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2006

[2]郭莹.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陶少刚.应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4]王海英,董锁成.国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政策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4)

[5]杨瑞文,赵士熙.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杨兰品.国外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其启示[J].湖北农业科学,2004(4)

[7]叶堂林.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新华出版社,2006

[8]Chavas,J.p.,1993.onSustainabilityandtheeconomicsofSurvival.am.J.agric.econ.75:72~83

[9]GliessmanSR.1990.agroecology:ResearchingtheecologicalBasis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SpringerVerlag:newYork

[10]Green,D.a.G.,1994.perspectivesfromagriculturaleconomicsonResearchmethodologyforSustainab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JournalSustainableagriculture.4,101~115

[11]oeCD.1989.agriculturalandenvironmentalpolicies:opportunitiesforintegration.oeCD:paris

[12]porterm.(withKetalCHm,millerK,BrydenRt).2004.CompetitivenessinRuralU.S.Regions:LearningandResearchagenda.HarvardBusinessSchoolinstituteforStrategyandCompetitiven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13]SevillaGuzma ne,woodgateG.1999.FromFarmingSystemsResearchtoagroecology.technicalandSocialSystemsapproachesfor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europeanCommissionReport45/98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58

evaluationof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inLinzhioftibet

Liping,SUnZi-bao,FanGJiang-ping

(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DepartmentoftibetUniversity,Linzhi860000,tibet,China)

abstract:inviewofthe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alecologicalenvironmentofLinzhiareaoftibet,accordingtothetheoryof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fromthreeaspectsoftheagricultureandruraleconomy,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theruralpopulationandsociety,theevaluationindexsystemwasestablished,andthentheagriculturaldevelopmentcapacityofLinzhiareawasevaluated.

Keywords: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Linzhioftibet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及西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为林芝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研究方法

1.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1-5],结合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分成3个子系统即3个目标层,分别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典型指标,共计17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a):农业总产值(a1)、人均粮食产量(a2)、人均肉产量(a3)、人均生产总值(a4)、财政支农(a5)。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粮食作物单产(B1)、人均耕地面积(B2)、粮食播种面积(B3)、农机动力(B4)、化肥使用强度(B5)、农药使用强度(B6)、农村用电强度(B7)。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C1)、农业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长率(C5)。根据17个指标的特性,将它们分为正向作用指标和逆向作用指标两类。其中,正向作用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等;逆向作用指标值若超过一定限度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数据来源于林芝统计年鉴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确定各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指标在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9-11],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3个目标层的权重及1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1.3评价步骤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为便于比较,以1996年为基期,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即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Xit=Cit/Ci0(1);当指标为逆向指标时,Xit=Ci0/Cit(2),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Cit和Ci0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统计值,对于任意项指标,只要标准化值增大,便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用y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y=∑wi.Xit(3),式中,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t为标准化值。综合评估值Y=y1+y2+y3。

2结果与分析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和综合水平进行评价,1996-2007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5,增加了0.8885,增幅88.9%,年均增幅达7.4%,表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1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

如图1所示,1996-2007年间,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先呈逐年递增趋势,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持续发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0波动增加到2007年的1.2780,增幅58.7%,年均增长率为4.8%。从该子系统各指标的表现来看,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18388.20和0.37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29939.00和2.05万元,分别上升11550.80与1.68万元,增幅达62.8%、448.9%,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加,使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财政支农指标的变化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2004年财政支农力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该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2.2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

图1、表3,表明林芝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研究时段内呈慢速增长态势,其可持续发展指数值由1996年的0.3228缓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0.3528后又持续增加至2007年的0.4069。纵观不同年份之间的指标数据发现,1996-2007年间,虽然粮食作物单产、农机动力、农村用电量三项指标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提升,但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逐年增强,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该子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因此,农业现代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警示我们对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别是在本区化肥和农药施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也是致使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现今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是促使林芝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该子系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基本为持续缓慢上升态势,1996年其指数值为0.1492,2007年为0.2036,增加了0.0544,增幅36.5%。对照指标数据(表1)可以发现,1996-2007年,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标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人口比重指数值由1996年的0.7512降低到2007年的0.7497;而一产从业人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0.449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3,降幅为13.6%。上述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比较明显的副影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利于本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说来,1996-2007年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结论及建议

研究时段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较快,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但三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区农业初步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对林芝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副作用,说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逐步恶化的双重威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8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

总体来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水力、天然气、有色矿产等的储量巨大,开发潜力和价值都很大,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1978--1997年,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差距也逐渐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阶段,需要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更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能源,而西部地区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能为东部的结构调整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因素。因此西部的大开发也是为东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市场和资源支撑,反过来,东部也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缩小地区差距;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目前来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我们应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

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长期奋斗的事业,必须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按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落后地区农业开发中,政府从规划、协调、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西部农业开发的步伐。

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

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及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点地区、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事情: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抓紧做好若干重大骨干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大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草)。

(3)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从生态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最终,要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林(草)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和青少年素质。要真正做到“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使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较高技术层面上加快发展,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增值。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体系。

(6)农业发展突出五项工作。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一手抓西部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三大原则,把发展速度与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力求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第三,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草业先行,把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西部农业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第四,加强西部地区的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继续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五,加强草地、旱地、坡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实用技术推广,实施西部保障田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围绕上述工作,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实效,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借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建设

党中央对西部地区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无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选择适宜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模式,确保该地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该地区急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提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态农业的特点提出来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这些不同形态的农业,以及以间套轮作、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精耕细作见长的中国传统集约型农业,虽然都各有特点,能够在生产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很难解决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应运而生。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发表的《登博斯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工业国的情况已经表明,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增产手段,使农业的产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是伴随集约化而来的往往是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农村人口加速外流和非持续性生产模式发展等问题”。由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重,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物质生产基础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出现和兴起,无疑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中国传统的集约型农业,虽然不像现代集约化农业那样大量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和危害生态环境,有不少可取之处,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也无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更始是此)。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续成份,又克服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局限性,利用集约化方式给农业带来巨大增产作用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课题。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对发展现代化农业进行包括政策、战略和措施等方面的调整和研究、选择既集约化又多样化的生产制度、技术和方法,逐步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转变。

2、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它是以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最大目标。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立有赖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

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环境污染有所加重,人口的增长虽然已得到控制,但对经济和农业的压力却还在增大,同时,尽管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却相对落后。另外,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压力也不断加重。这一切都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控制人口、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只有将现代化和集约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3、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领域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涵的具体内容是:

-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

-目前仍以技术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保护资源和大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

-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

-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即: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1)建立农业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

(2)建立食物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人民食物供应。

(3)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

(4)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5)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

(6)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

(7)建立持续性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4、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就农业讲农业或从纯农业技术角度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做法,都是很难达到目的。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实行集约经营,集约利用耕地和一切农业资源,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从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来说,还须从更高层次上去研究解决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就世界范围来说,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环境危机。例如1998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气候会议指出:现在强调环境问题,已不是仅仅为了后代人着想,而是一个已经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就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更要广泛和复杂得多,共同面临的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消灭贫困,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等等,以不断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对于中国来说,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又要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既要继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同时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克服由于集约化而带来的一些新问题;既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又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出现六、七十年代的“毁林种粮”、“超载过牧”、“酷渔滥捕”和不适当的“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物种频危的加剧与扩大等。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的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两者都要把经济与社会放在同步发展的地位。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决定了我国实行可持续农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实践中,广大农民成功地创造和总结出不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传统集约化农业的经验和模式,而比较完整和比较成熟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模式,还需要经过长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也远非是农业等少数部门的事,还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协力运作。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同步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改变“资源无价”的传统观念和现状,确立起资源价值观:资源本质是有价值的。在实际作法中,资源价值往往受到忽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无偿的.生产对资源破坏浪费的行为无法通过价格约束。资源无价,资源不被当作资产。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低价,加工产品高价,加剧了资源过快消耗。资源价值观要求对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进行经济核算。必须要确定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形成补偿机制和良性循环;确定资源价值观,实行有偿占有和使用,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和保证。要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资源再生产产业化,以提高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无价或无偿使用造成的,因此今后西部地区要加快资源科学定价和有偿使用的步伐,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问题

为了能够彻底解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改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全面的考虑,切不可“哪里有漏洞再补哪里”。我国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同时又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来彻底改革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内涵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定义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发达国家一般拥有较高的农业经济发展规模,整个农业的投入水平也更高,并且由于发达国家有着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所以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要更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粮食生产已经出现过剩,所以其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提高粮食产量,而是做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达到一定的平衡。所以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可持续农业经济中,他们更多地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

而对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所以提高粮食产量依然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目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现代化水平低、农业经营未实现大范围的市场化、农业投入水平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首要任务是“促发展”,即依靠自己研发的或购买的国内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来结合地方农业现状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率,以确保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同时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在保证持续、协调、均衡地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注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使得农业的生产可以持久地进行。

我们在理解可持续农业经济时,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即:可持续农业经济应当以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效益作为主要目标,以保护并且适当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以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依靠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经济组织团体、广大的分散的农民三者之间相互协作,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模式。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看国家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目前,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且很多破坏无法挽回。为了发展农业,人类在开垦土地与森林时毫无节制,在使用农业资源时浪费极其严重,并且在农业种植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使得耕地的再生产效率急剧下降,也造成了对农业资源的不可逆消耗。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耕地由于农业生产者的破坏性生产活动造成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而严重减少。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能够做到合理开发并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改善人们在农业经济生产中的短期行为。

2、是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需要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好农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尤其要处理好农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即长期利益引导与协调短期利益,短期利益为长期利益服务。为了实现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农业资源,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也就是要做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农业生产低效

我国农业生产设施较为落后,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劳作和生产基本全都依靠人力来进行,生产效率必然不高。加上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对于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就更显得无能为力,往往只能够靠天吃饭,不能够做出一些主动的预防。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就不能够为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对策:应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来,通过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范围,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农业经济要得到可持续、充分全面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尤其是在农业的生产、供应与销售的管理上,更应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强大作用。目前较为常用的农业经济信息化技术是资源环境的遥控感应监测技术,通过地球之外的人造卫星以及设置在地面各个角落的接收系统,来实现对整个地球资源的实现总体监督与控制,并及时地监控各地的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

2、农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由政府来倡导实行的,很多地方性政府在进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我们都知道由于每个地方的农业资源分布各有特点,所以不同地区的农业结构应当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在调整农业结构时,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地方政府在进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多的时候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即首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益,而是为了达到自身的一些目的。在这个情况下,有关部门做出的有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决策,都不是基于对市场的有效调查做出的,决策的可参考性也不大。在政府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并与农民双方签订合同时,并不能够给农民一个有效的保证,所以当最后出现农产品滞销时,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自身。由于农民依照政府做的产业结构规划进行生产,最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会产生滞销的情况,政府没有实现给农民一些经济上的保障,所以当这种销售困境出现时,往往是置之不理的态度,要么就是采取低效收购的政策,这对于农民的损失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的补偿。尽管农民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修整的作用,但是改变的进度往往十分缓慢。由于农民的信息来源往往十分有限,作为个人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往往没有进行长期性的考虑,是一种跟着市场风头走的短期行为,可见这种调整并不具备实质性的经济意义。

对策:当前我国农业大部分都是以粮食作物的生产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发展的主要方向由原来的单一的粮食作为生产为主向粮食作为和经济作物两者共同生产为主进行转变,在做到保证粮食生产为前提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农业生产应该由原来的重视产量逐步实现向重视质量的转变。而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良性转变,最重要的是政府要以惠农政策的实施作为契机,切时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上级政府要加大对地方政府农业经济相关决策的监督与控制,以防有关部门假借职务之便,做出低效的决策指示,误导地方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篇10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一、植保工作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旨在采取不会耗尽资源损坏环境的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纯收入,满足未来对食品和纤维的要求,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可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更加密切相联。当农田水利逐步完善,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完成,优质、高产、良种的广泛推广,新型栽培技术应用逐步普及,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灾害因素就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异常气候是第一位的灾害因素,但它是偶发性和局部性的;而有害生物是具有长期性、适应性、反复性、动态性、变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灾害正是灾害性因素中一个重要的常发因素。因此,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

二、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农药流失

农药对治理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含有各种毒素。农药残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多种生物造成危害。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农药施用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20%一30%,因此农药的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或降落在地面。一小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形成危害。我国在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大量使用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农畜产品污染十分普遍,不少烟草、茶叶、鸡蛋、冻鸡、蜂蜜等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各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药用量不得不成倍增加。但这又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大量天敌的死亡,形成恶性循环。

(二)农用地膜

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废膜不能自行分解。滞留于田间既不利于中耕,又会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危害。土壤中废膜多时,由于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与运移,造成作物减产。农膜对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而对农产品质量和天空的污染由自身成分和焚烧产生的物质造成,属化学性质污染,危害相当严重。

(三)生产残留

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9亿t)。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村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未经处理或利用的粪便和冲洗粪水,污染了养殖场周围空气,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一些地方不合理的网箱养殖,排泄物对近海和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危害等等,这些都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造成了危险或潜在威胁。

三、实施可持续植物保护技术的对策

(一)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尽管可持续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确认,但其理论体系、防治技术和实践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提高植保水平,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提高;与此同时,切实推行以农民田间培训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有农民参与的应用技术研究,让农民成为防治实践的决策者。

(二)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列到宪法、环保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中,将农药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应对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重新审核,明文禁用高残留、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药,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法规或逐步减少的系统计划。任何违反规定、滥用农药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合理利用经济杠杆,根据农药毒性、用量和作用方法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使用农药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对农药制造商和经营者征收污染费的标准。根据农药对环境危害程度向农药使用者征税,并将新征得的税收,对生物农药的使用者和无公害农产品实施经济补贴。

(三)重点扶持,奖励创新

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用政策导向与项目倾斜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快建设国家基础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重点扶持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天敌昆虫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研究与开发。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新产品新技术给予重奖。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对新技术新产品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抗性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

(四)健全体系,适时监控

在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全面、功能齐全的,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方法,并适时进行监控,使一切植保活动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可持续植物保护或农田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合理、有效、综合地进行植物保护,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谐共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曾晓光.可持续农业导论,1997

[2]张芝利.可持续的植物保护-21世纪的必然选择[期刊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