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1:38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振兴国民经济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目前新疆区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面上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新疆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

1.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才就业状况分析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通常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较小。新疆劳动力市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需求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1,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新疆对大学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十来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是劳动力人口,但是,就业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图1)。从而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总量上是一个供过于求、存在一定就业压力的市场。

由此可见,新疆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存在压力,但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2.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变化的关联分析

为了反映出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选取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一段时间内的从业人员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是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反映。

表2显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64,统计结果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扩张,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适应。

3.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的关系时,不约而同地都借鉴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武汉化工学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独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对新疆人才资源需求状况进行短期、中期预测。为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才需求的关系,预测人才需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造,增加一个变量R为投入人才量,将上式改造为:模型中L为投入劳动量,为产出量;为技术进步水平;L为投入劳动量;K为资金投入量;参数和称为弹性系数,为Y对L的弹性系数,又称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Y对K的弹性系数,又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表4给出了1991-2009年新疆经济发展及从业人员状况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Dickv-Fuller)检验法,利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eviews5.0对上述变量LnY、LnR、LnK的进行检验,存在因果关系,即LnY是LnR变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变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样本数据结合SaS软件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化函数线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参数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优度也很好。方差膨胀因子Vlf=2.69843

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转换,得出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运用上述系列模型对新疆2005-201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总量进行预测(如表5)。据预测结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37.9万人、186.7万人,与2005年及2010年新疆从业人员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126.66万人、176.48万人基本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据预测,到2015年人才需求达247.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万,年均增长6.4%。以上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为确保新疆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扩大新疆人才数量,形成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合理人才比例,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则更加明显,就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

二、现阶段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失衡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但对劳动力的吸纳总量一直表现疲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进一步加剧。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差

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真正形成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面向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新格局,进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提供各种方式服务的开放性体制。政府主导的办学主体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极大比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学校办学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错位,相互失衡。虽然从长远来看,新疆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却形成了区域的“教育过度”。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无法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还加重了就业的负担。

2.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滞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失衡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处境,因为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的“教育过剩”问题,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存在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对新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新疆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却很有限,造成部分专业人才的紧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据新疆教育相关部门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高校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本科生就业率低于70%,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3.新疆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区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学校16所,拥有学生124467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造成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多,出现高层次人才局部过剩,而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出现人才严重短缺。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劳动力市场所处的水平,通常是由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新增劳动力主要涌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释放出来,逐步转移到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现象依然严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近年来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状况令人忧虑,培养出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准在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定位,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2.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即所谓的“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剩”。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教育过剩”问题,如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少,就业很不理想,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高等学校则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会赢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为了培养新时期新疆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动,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培养出适销对路、宽口径、厚基础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实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新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合理调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适应性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2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3

本文针对新疆人力资源从总体上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没有对其进行细分,只是在明确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新疆人力资源的总体规模、发展变动趋势、年龄结构、性别和文化程度构成、就业结构、行业分布状况,并针对目前新疆人力资源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今后优化新疆人力资源的方案。

一、人力资源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

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源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知识(ivanBerg);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亦称“劳动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不包括在劳动年龄以内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而包括劳动年龄之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所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的总和。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对人力资源的定义为: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财富,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它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我国的劳动年龄是:男15-59岁,女15-54岁。

(二)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8个方面:

1.处于劳动年龄之内且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称为“适龄就业人口”。

2.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称为“未成年就业人口”。

3.已经超过劳动年龄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称为“老年就业人口”。

4.处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且要求参加社会劳动但尚未就业的人口,称为“求业人口”。

5.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称为“就学人口”。

6.处于劳动年龄之内但完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7.处于劳动年龄之内但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

8.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

前三部分构成了就业人口的总体,前四部分构成了经济活动人口,是现实的、直接的人力资源,而后四部分是间接的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源。

二、新疆人力资源现状

(一)总体发展状况

新疆总人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95年的1661.3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58.63万人,增长了29.93%,年均增长1.89%,这表明新疆人口总量大,增长较快;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员也基本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从1995年的686.24万人和676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878.01万人和866.15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8%和1.79%,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疆的人力资源储备总量,特别是现实人力资源总量也是逐年增加的。

从性别比来看,新疆2009年底总人口中,男女所占比重分别为50.88%和49.12%,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从城乡人口分布来看,城镇和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39.85%和60.15%,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从年龄结构来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知,新疆0-5岁、6-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8.95%、18.32%、68.06%、4.67%,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最大,绝大部分人力资源集中在这一年龄段内,新疆人力资源储备比较充足;从各种文化程度人员的比重来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5.81%、13.78%、31.17%、42.89%、6.35%,大专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比重较小,新疆人才总量相对缺乏。如附表1所示。

(二)新疆人力资源的结构

1.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从实际就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来看,2009年底,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9.35%、14.7%、35.95%,而同年三次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分别为17.8%、45.1%、37.1%,与就业人员的比重存在较大的异同。大部分的人力资源集中于第一产业就业,但第一产业GDp所占比重是最小的,而在占GDp比重最大的第二产业就业的人力资源则是最少的,这表明新疆目前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一致,只有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就业与产业结构比较协调。具体数据如附表2所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对比如图1所示。

2.文化教育结构

从实际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来看,新疆1996-2009年就业人员各受教育程度人口所占比例变动情况如图2。近年来,就业人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其次是小学,而高中、大专及以上所占比重较小,文盲或半文盲所占比例最低。这表明新疆实际就业的这部分人力资源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总体水平和层次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具体数值如附表3所示。

3.行业结构

从行业结构来看,由于数据限制,只搜集到城镇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状况,从图3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镇实际就业的这部分人力资源从事最多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其次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和制造业。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重最低,均不足1%(具体数据如附表4所示),就业人员行业分布明显不平衡。总体来讲,大部分城镇就业的人力资源流入第一产业相关行业,而流入高新技术行业及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行业的人力资源所占比重较少。

三、新疆人力资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总量大,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新疆人力资源储备量较大,但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正如附表1中所呈现的新疆15-64岁的人口有1256.4万人,在新疆总人口中比重最大,占全疆总人口的68.06%,这构成了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然而,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最大的却是高中和中专,其次是初中和小学,大专及以上所占比重仅为6.35%,这表明新疆高素质人力资源,即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截止到2009年底,新疆研究生在校人数仅为11635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653人,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0982人。

(二)现实人力资源比重小,潜在人力资源比重大

新疆劳参率情况如附表2所示,劳参率是失业人口和就业人口之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新疆统计年鉴》中对经济活动人口的解释: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用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似表示劳参率,经计算,1995-2009年间新疆劳参率平均值为39.55%,这表明新疆自愿选择参与社会劳动的这部分人力资源所占比重偏低,即新疆现实的人力资源供给较少,存在大部分的潜在人力资源,如处于劳动年龄内的就学人口、完全从事家务的人口、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等。而在这部分潜在人力资源中,就学人口最值得关注和研究,这部分人口将来会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并且其数量和质量对新疆经济的发展作用重大。

(三)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区人口的比重为20.57%,平均每万人口中,大、中、小学生人数分别为111.94人、669.33人、914.42人,三者比重分别为6.6%、39.47%、53.93%,大学生比重最小,小学生比重最大。这表明新疆基础教育实施情况较好,高等教育相对较弱。从教育经费情况来看,2009年新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学、小学教育经费分别为395490万元、170549万元、1042034万元、963118万元,四者所占比重分别为15.38%、6.63%、40.53%、37.46%,中学和小学教育经费比重最大,高等教育经费比重仍然较小。截止到2009年底,全疆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2所,中等学校1832所,小学3651所;这三类学校教师数分别为16234人、125152人、134263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253272人、1695984人、1973890人;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4.88人、13.04人、14.7人。这就使得教育质量不高,对人力资源结合其自身特点的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培养、教育和管理难以实现,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压缩饼干”似的统一化、标准化,缺乏创新和活力。此外,在全疆3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仅乌鲁木齐就有18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集中在首府城市,其他地区相对较少,地域差异性比较大。

四、优化新疆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

目前,新疆人口总量较大,人力资源储量丰富,并且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一直保持在10%以上,人口增长较快。15-64岁人口构成了大部分人力资源,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占到68.0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力资源总量也是不断增加的。较快的人力资源增长和较大的人力资源储备量影响了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为此应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尤其是控制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优生优育,控制人力资源数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总体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要靠教育的普及和优化,新疆应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二)重视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培育

在普及和完善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这部分潜在人力资源毕业后成为优秀的人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9年,新疆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重为6.98%,而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重只有15.38%,可见新疆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居民也应提高意识,重视对教育的投入,2009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构成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仅占9.1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中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所占比重更小,仅为5.36%,较2008年的6.3%还有下降的趋势。要优化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必须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个人、家庭、政府和国家都应重视起来,共同努力为新疆未来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4

关键词:马克思;职业教育;新疆;高职教育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应该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关于学校的一段中,至少应当把技术学校理论的和实践的和国民学校联系起来提出。”“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马克思在《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论述教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时,进一步提出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对职业教育的论述,尽管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尤其是其教育经济价值思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推进新疆高职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生产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①马克思认为,教育对生产力再生产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一是教育可以使人由一般劳动力发展成为专门的、发达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式,使人更适合生产变革的需要;三是教育能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结合,生产力的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教育虽然不是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但教育会生产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所产生的劳动能力,在劳动者参加生产劳动中会创造物质产品,所以,教育劳动是具有生产性的劳动。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具有生产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纠正了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不具有生产性的错误观点,为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二)教育投入是劳动力成长和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人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马克思的论断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花费,这种花费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支付或消耗的商品等价物,这种消耗或支付,使得一般的劳动力成为专门的劳动力,教育费用在教育服务中不可缺少,教育的费用“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或再生产”的费用之中。

(三)教育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时指出:“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一种产生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一种能产生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价值的源泉。”①马克思从生产劳动资本增殖本质的视角分析了教育劳动的生产性。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特殊性发挥作用实现的。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会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因此,教育具有了经济效益。实现教育经济效益的条件,是受教育者必须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新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高于其自身原有的价值。马克思关于教育产生经济效益的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的,给人们揭示了教育经济价值的真蒂。

二、马克思职业教育理论对新疆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思考

截止2015年,新疆共有高职(高专)院校26所,在校生11万余人,占据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对于加快新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以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马克思职业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经济价值学说审视新疆高职教育,显然,高职教育是具有高社会发展价值和高素质生产性劳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年均培养、培训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超过十万人次;高职教育发展经费保障,主要来源是学费和生均拨款;投入高职教育具有生产性,毕业生参加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一般高于培养他为其支付的商品等价物,即教育成本。因此,加快推进新疆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加大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大受教育者的本身价值,扩大他们所创造价值与投入的差额,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新疆高职教育竞争力有待提高

新疆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区位因素等客观原因,其中教育较为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党和国家对新疆教育事业实施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如中央国家部委及19个省市支援新疆的重要方面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0个援疆省市50所职业院校对口帮扶新疆南疆四地州的50所职业院校,使新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高职教育仍是新疆高等教育领域比较薄弱的环节,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估,新疆高职教育的竞争力,在规模、质量、经费及效益上与内地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增强新疆高职教育竞争力,需要在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增加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产教融合的新疆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着力。

(二)新疆高职教育需要完善投资体制机制

高职教育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运行既要有计划,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市场规律。目前新疆高职教育仍以政府投入为主,高职教育学费标准偏低,高职院校纳入生均拨款时间晚(多数院校在2012年),尚未形成多元的投入格局,投入远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加快新疆高职教育发展,一方面要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适度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提高生均拨款标准,保持高职教育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职教育,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高职教育,加快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投入机制。可以尝试通过公办高职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民办高职院校引入国有资本,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委托管理,ppp共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等方式。

(三)新疆高职教育需要加快推进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完整体系包括中职、高职、高职本科乃至更高层次。相较内地发达省份,新疆虽然有“五年制”中高职融通职业教育以及“优秀专科生直升本科选拔”的实践,2016年又探索启动高职院校与区内本科高校专业试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工程,但总的来说,新疆的职教体系依然保存着传统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马克思系统论观点为指导,新疆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应置于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框架的系统之中,一是要适应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二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三是中高职有效衔接;四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个系统的相互贯通;五是体现终身职业教育理念。

(四)新疆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引导教学改革“用户思维”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全新挑战。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高职教育不仅要关注教学条件的投入,更要关注教育产出的成效,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与马克思职业教育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目的是一脉相承。新疆高职院校要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教学改革,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制定面向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与管理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高职教育及职业培训的质量(用户获得有用性)和效率(资源配置合理性),实现传统的以输入和过程为中心的“资源模式”或“生产模式”,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能力模式”或“绩效模式”的转型,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产出效能。

(五)新疆高职教育要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

马克思在描述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时期的技术时说:“各种特殊的手艺直到18世纪还被称为秘诀,只有经验丰富的内行才能洞察其中的奥秘。”。①现代学徒制目前正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趋势。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新疆职业大学等3所新疆高职院校成为国家现代学徒制首批(165家)试点单位。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着尚无成熟完善的鼓励扶持政策与法律规定、企业积极性不足、学生或学徒身份定位不明等问题,且制约因素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新疆地方政府可以以项目委托、购买服务的形式对企业、行业协会的行为进行利益补偿和扶持,激发和维持企业、行业协会的参与动力;新疆高职院校则应确立“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选择供给引导型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制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推进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内容、主体以及方式转变。

(六)新疆高职教育要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国家层面看,高职教育的法律体制尚不完备,《职业教育法》正在修订当中,《高等职业教育法》尚未颁布;从新疆地方政府层面看,与高职教育发展配套的政策规定还不完善;从新疆高职院校来说,内部管理制度时效性和实效性不足,学校章程制定时间普遍较晚(2015年开始),尚存在章程内容空泛趋同、制定程序不合法以及流于形式等问题。新疆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从外部来讲,国家、地方政府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推进“管办评”分离和管理重心下移,改变直接管理高职院校的机制和对资源的分配方式;从内部来讲,各高职院校要加快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学校章程为“基本法”,配套制度为支撑,实施细则为辅助的校内制度体系,促进院校逐步走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川.论职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J].教育与职业,2007,(32).

[2]牛征.学习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2011,(22).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张成涛.马克思职业教育思想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5]夏东民,夏莹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江苏社会生态——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和恩格斯社会合力理论为视阈[J].职教通讯,2014,(10).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5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策略思索

一、达州职业教育发展目前状况

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是四川的人口、农业大市、川东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四川的教育文化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川东明珠”。目前,全市共有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38所,其中民办中职学校10所,另有乡镇成人教育学校240所,并拥有一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005年,全市完成中职招生任务(按生源计)24768人,是2001年的3.1倍,中职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底达43777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多形式、多规格、多门类的短期职业培训,成效显著。2005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413000人次,培训农户科技当家人53286人,完成系统实用技术培训423689人次,完成职工教育培训89326人次。至今,全市已建成部级重点职校5所(含劳动部评定的1所技校)、省级重点中职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校6所;省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9个。骨干示范中职校在校生占全市中职在校生总数的73.9%,2005年骨干示范学校所招新生占全市中职校所招新生总数的75.6%。全市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和的政府办、企业办、联合办、个体办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我市民办中职校招收中职生达2845人,在校学生7365人,占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16.8%。

二、达州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新问题

1.有的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熟悉,仍然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同时.群众心理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有所抬头,鄙视劳动和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还是二流教育,再加上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群众及其子女不愿就读职业学校。

2.职业教育和市场、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没有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衔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适应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3.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普、职发展比例失衡,职业教育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全达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仅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1%和38.5%,民办职业教育只占职教总量的13.6%。

4.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学质量不高。一些学校以学科教育、学历教育为导向,用升学来吸引生源,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实习实训设施不配套,专业特色不明显,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加快达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策略思索

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必须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努力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彰显自身的质量、品牌和特色,提高就业率,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2.创新办学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办学体制是基础。一是要加快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民营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在学校用地、税收、基本建设、师资队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二是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教育、劳动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公办学校进行股份制、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体制改革试点,答应各地引入民间资金改造薄弱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推动公办学校重组和整合。三是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各地要采取有力办法给职业学校松绑放权,在招生、学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经费使用等方面扩大学校自,帮助学校构建面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摘要:办学的运行机制。

3.创新办学模式。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各地和职业学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自身特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探索和建立根据市场、企业“订单”进行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为市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企业、行业直接参和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的功能。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求,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为受教育者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毕业生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

4.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政府扶持、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好转移培训工作。县(市、区)要依托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统筹各项职教职能,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转移培训网络,开展各种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教和培训。要形成培训、转移、就业后管理教育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转移一人,致富一家”。

5.加强领导,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受益在地方,主要责任在县(市、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政策、经费、办学、资源配置等进行统筹协调。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6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劳技教学年度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在平淡与忙碌中,一学期的工作就这样一晃而过,半年来,在学校和教研组正确领导、同学科教师的大力协作下,我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开学初,遵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制作笔筒比赛、创意作品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我自己也有幸去其他学校参加丰富的劳技教研活动,回来后受益匪浅,使我的教学行为日趋规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日益高涨,对劳技课的学习氛围空前浓厚。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更新理念

这学期,我们学校___我和其他劳技教师一起去外地参观学习别校劳技课的宝贵经验,回来后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我有计划地学习了《艺术新课程标准》、《劳技新课程标准》等,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抓好常规教研活动,把教研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在工作中,我做到端正态度,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常规工作做起,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这学期我能够做到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并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相观摩交流,发挥备课组___的智慧。并且利用没课的时候听课,听的学科种类多,以便于从各门学科中吸取长处,以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

四、注重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教学心得体会

五、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协助学校的宣传工作和各项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认真的出好各种板报宣传等。

六、主要工作措施

1、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安排教学任务。

2、督促自己认真备课,使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课、评课和研讨会,促进自身经验和信息交流。

4、积极进行如折纸、剪纸、创意用品制作等一系列课外拓展活动。

七、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作为自己的教学准则,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我也将试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使我校艺术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本学期忙碌而充实,在这样一个团结的___中工作非常舒心。我会和领导、同事们共同努力,以最佳的状态,为学校劳技教育工作坚定决心,树立信心,挥洒爱心!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LaboursLeavingorRemainingandVocationaleducationinourCountry

毫无疑问,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艰巨任务,即农村劳动力“去”的形势严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现象的出现,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并且留住一部分乡村“精英”,即农村劳动力的“留”同样不能漠视。为了使农村劳动力“去”得顺畅、“留”得开心,应该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也要为农村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去留无措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一方面,低素质的“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因为“缺文少化”的农民们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则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了,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的非常明显。2000年,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农民们流动就业的形势本来是严峻的,但政府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力度,结果使修路、修桥的“民工”陡然增多,据国家农调总队的统计,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99年的6.4%猛增到8.3%(未扣除当年回流数)。到2001年,国债项目陆续竣工,农村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就一下子跌到了3.14%(扣除了当年回流数),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了。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提高农民素质都是当务之急!

农民的低素质不仅会影响到农民“进城”,也会影响到农民“入地”,从长远看,甚至可能动摇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导致乡村凋敝。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它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现在我国每7000亩土地只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一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由于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的70%左右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一般都在60一80%。乡村“精英”太少了,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指望,乡村凋敝衬托“城市辉煌”的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去要有素质,留也要有素质,农村职业教育能堪当重任吗?

堪忧的农村职业教育

从长远看,要提高农民素质还是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但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转型不可能“等娃娃们长大后再说”,如果说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的话,那么,农村职业教育就是当前的治标良药!所以,审视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自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4年至1997年,农林中专学校数由406所增加到420所,在校生由10.24万人增加到51.6万人,农村职业高中由4217所发展到4900所,在校生由89.51万人增加到219.47万人。截止到1997年,共为社会输送了7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近190万名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燎计划”(在农村开展的一项经济开发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计划),实行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在全国65%以上的县、市推行“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但是,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萎缩,农村职业教育的形势也随之发生了逆转。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数由29万人下降到21万人,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农业学校的招生数由1996年的1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万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以安徽省为例,据该省教育部门统计,2000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招生数比1999年减少4.7万人,下降25%,其中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尤其困难。1999年,全省职业高中农林类专业招生尚有10876人,到2000年只招生7766人,2001年就只招到847人。2000年全省8所农业中专仅完成招生计划的25%,个别学校仅完成招生计划的12%。2001年全省中专计划招生10万人,实际录取仅3万人,其中8所农林中专仅完成招生计划的20.9%,个别学校仅招生10多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分别由1996年的61.37%和59.60%下降到2000年的32.24%和41.95%。“八五”时期职业教育的红火局面已经风光不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生存危机,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高中更是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全国农民成人学校在校学生数也由1990年的2234.9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3.5万人,10年下降了78.8%;当年轰轰烈烈的农科教相结合“运动”在多数省、区现在也趋于沉寂,机构撤了或者并了,经费砍了或者减了,项目免了或者少了,就连“三教”统筹的发源地——安徽省也不例外。

农村职业教育向何处去

对于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许多关心这个问题的学者已有详细的剖析,本文不再赘述。现就农村职业教育究竟应该向何处去,提一点浅见。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和51.2%,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升学率可能还要低于50%,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成为后继农民;农调总队的统计则表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到,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可见,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

黄炎培先生早就说过,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就业压力不是来自“下岗职工”,而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使农村劳动力“有业”、“乐业”就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职业高中和农林专业学校的狭隘范畴,而要使所有职业学校都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职业学校。

其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苏州市就把本地“绝活”——刺绣当作绿色证书的教育内容,安徽金寨县职业高中根据本县农民大量去南方打工的特点,设置保安、餐饮等专业,结果招生规模年年扩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再次,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最后,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作,重构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后继农渔民培养计划”的经验,对在校立志学农、毕业后愿意务农者,政府给予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我们在考虑农民“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留”,为未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长远打算!

转贴于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②。安徽省中华职教社调查组《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经济结构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611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有调查结果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70%,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在大中城市接受1000-1500元工资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使投入了大量教育资金的大学生及其家庭面临一个投入产出失衡的窘境。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都在95%左右,数千元月薪招聘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就已被企业“预订”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又重返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以求一技之长。中等职业教育悄然成为社会的热点。经历了前几年的“乱并萧条着”,

职业教育终于又焕发了生机。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代职业教育于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它是在进行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了解生产过程、工艺原理和不断地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在这样情况下,用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制方式培训劳动力,已不适应生产的需求。于是,生产部门培训劳动力的任务就逐渐为专门的职业学校所代替,各国纷纷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教育广泛发展,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工业发达国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着重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开办了短期职业大学等,而且发展很快。现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把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叫实业学堂,分实业学堂为三级: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及高等实业学堂。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一直很重视。强调"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与劳动结合"。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1966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遭到很大破坏,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及教育水平低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极不适应,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恶果。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政府特别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据1982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学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40.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03.9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68万人,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在校学生70.4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242.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7.4%。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善。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四类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建国后在接管并改造旧中国的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一系列改革与调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技工学校也是在建国后学习苏联和技工教育的模式等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过改革和调整后发展起来的。职业高中主要是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原来的普通高中改造而成,有些是在普通高中中附设的职业高中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以后被纳入到“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范畴,包括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函授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类似,主要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企事业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500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到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总计有14000多所。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有着强劲的需求。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约占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不行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进城农民工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仅占18.3%,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局面,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还不能继续升学,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以上。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劳动者转岗、再就业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就业,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和支持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并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三大战略重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并建立健全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增长明显加快,职业教育走出低谷,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快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每年将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坚持“四个服务”,实施“四大工程”,即坚持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学生能获得高质量“真刀真枪”的实际技能训练。为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将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促进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为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将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扩大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引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支能够支撑高质量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培训的骨干教师队伍。“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80万名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三、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挑战,任重道远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菲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不同,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学校与市场的结合、与企业的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结合等,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另投入增长远跟不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中职近三年每年扩招100万的任务下,很多学校的资源并不能适应扩招的需要,相当一批学校校舍紧缺,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尤其是实验实训设备缺乏、陈旧,实训基地面积不足,工位不够,师资力量跟不上,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及外聘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缺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都已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

我是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已工作了26年,我认为要培养优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必须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从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既使是专门从事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要走向社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经有:a.培训,培训是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B.科研,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锻炼教师队伍,既增强了院校科研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C.“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走出去”是指组织教师到相关优秀企业及学校进修学习以及多与社会进行交流。“请进来”是指请进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从面提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聘请优秀的有实际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来执教。

2.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2006年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进一步提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是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需求。我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办学,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合作办学,从企业需求出发,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共同研发教材,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实施培育计划,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零距离。

3.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投入高,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学院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及其它职业院校参与,共同组建教育集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如校与校、校与企联合办学。

4.打造品牌,发展内涵

专业设置应贴近企业的需求;教学内容教材教法应反映岗位需求;毕业生应是品行优秀、技能突出,适应企业需求;学校应主动服务、请进来、走出去,吸引市场目光,挖掘潜能,且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运行机制,合适的育人模式,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吸引企业。对于教学模式应进行结构性调整,应以行为导向教学为主导,理论与实操一体化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理论和实际的统一。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抓细节教学,充分抓实操训练,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等。

展望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务院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有职教战线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种种困难、矛盾会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克服与解决。“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钦定学堂章程.1902-08-15.

[2]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4]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2006.

[5]信息时报,2007-12-02.

[6]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007-06-21.

[7]有才网,2008-11-21.

[8]张骞.新闻晚报,2009-01-23.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9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刘云来

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省城乡小学绝大部分开设了劳动课,教师、教研员基本配齐,骨干教师队伍也基本形成。下面仅就我们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上好劳动课的保证

从我省这十多年小学劳动课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劳动课,既然做为一门正式课程,理应抓实抓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哪里的领导认识了、重视了,哪里劳动课的局面就好些,不然就差些。比如:哈尔滨市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改变了劳动课被“挤、占、串”的现象,使开课率连续6年保持三个100%;大庆市也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结果是校校建立了劳动基地,保证了劳动课的场所;牡丹江市立新小学之所以连续38年狠抓劳动课不放,该校小农园盛开38年不败,是因为历届校长对劳动课都有正确的认识;绥化市农村欢喜岭小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在劳动课中突出素质教育,配备3名专职劳动课教师,其中一名是省先进教师,使该校在“农科教”三结合的创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召开了全省劳动课现场会,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我省小学劳动课开展的之所以很有生机和活力,是因为省教委有专人亲自抓。在国家颁布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省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中小学把上好劳动课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这个文件制约全省各小学必须按课程计划,开满、开好小学劳动课。文件特别强调农村小学要建设好劳动教育基地,以为当地经济服务,培养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民。还强调城市小学凡有条件的也都要开创劳动基地,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成型的小学劳动教育经验。

二、培训师资,是上好小学劳动课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省小学劳动课教师的配备、提高经过了一个艰苦的历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第一步是争取配齐;第二步是力争配优。层层培训与省里培训相结合,在各地市逐渐形成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经选拨评出省级优秀教师,并授以“最佳教师”称号。这就起到典型引路稳定“师心”的作用。

哈尔滨在这方面总结了“三落实一提高”的经验。一落实人员编制,二落实评优晋职的政策,三落实培训规划,突出劳动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牡丹江市立新小学,重视劳动课师资的配备,全校有5名专职教师,有4名技术专业人员负责小农园、小农场的全年管理。全校班主任教师都上劳动课,教自编教材,全校教师都参加劳动课的师资培训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省里每年举办一次省骨干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培训会,重点解决教材和大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并负责总结交流劳动课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举办课堂教学观摩和赛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深受广大第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欢迎,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实实在在,学了就能用,及时又解渴。灵活多样的培训,我省层层都在坚持举办。通过“滚雪球”似的培训,既达到了全员提高,又培养和锻炼了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既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又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三、创建基地,是上好劳动课的必要条件

劳动课的特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创建劳动基地,使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全面落实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诸多因素说明,劳动基地需要创建,需要多种形式,城乡有别,各具特色。哈尔滨市小学劳动基地有三种类型:一是建设综合劳动教室;二是在校办企业中创办学工中心;三是依靠区场联营,共建学农中心。牡丹江市火炬小学地处市中心,但校舍很大,既有专用的劳动教室,又有小农园、小林园,还有校办印刷厂,他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学工学农基地。该校的经验我们在全省推广。目前,我省城市小学已有近1/2的学校建立了劳动基地,并以学校劳动基地、社会公益劳动基地、家庭劳动基地等形式,全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目的。农村小学以“农科教”三结合,建设了以“三田一园”为标志的劳动基地。在劳动基地里,学生们参加种、管、收的全过程,学会实验和管理,成为传播新技术的二传手和脱贫致富的骨干。有的学校还结合本地的实际,自编实用技术和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科技发展前景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了安心务农的信心。

四、对上好劳动课的几点思考

1、关于教材建设教材历来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主要凭籍。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标志教学改革的方向,又左右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本着“一纲多本”的精神,我省很早就自编了一套城乡合用的教材,今年又将城乡分开编了。为结合省情和形势,还准备继续修订教材。我省有的学校还自编了乡土教材。大家都编教材是件好事,但是,要确保教材的质量,现在需要研究:①小学劳动课教材,要不要有个基本模式,即表述形式;②

如何解决小学劳动课与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农业常识课、活动课、美术课、手工制作课、泥塑课等内容上的重复。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2、关于课堂教学由于教材的因素,使得劳动课课堂教学无章法,随意性很大。有人认为劳动就是干活、劳动就是教育、劳动就是出产品。应该研究一个比较明确的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给各地劳动课教学建造一个基本模式,使教师和教研员对教学有个基本的遵循,知道什么样的课,像一节劳动课,而不是其他课。

高校劳动教育总结篇10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自从2000年高等教育逐步扩招以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年均增长率为5%,其中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各占一半。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万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固然提高了国家劳动力整体素质,将我国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得到素质更高、数量充足的劳动力的支持,但劳动力市场却存在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从短期来看,尤其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7.4%,比2012年低0.7%。不少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上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年~2012年年均比率已超过1:2的水平。从中长期来看,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布局中,中国制造业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技能型人才、高级技术工人的瓶颈,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的职业教育长时间呈现短板,在于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如财政投入不足、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社会心态存在偏见等。无论是社会心理还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尚未真正向职业教育倾斜。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主要由省级政府拨款筹建,虽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每年都有增加,但还不能适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要。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种主要类型,都以政府拨款作为主要经费来源,但地方政府在对两种教育类型的财政拨款上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偏好的因素。

文章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对已有关于政府教育支出的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三部分对计量模型、变量指标选择及其数据来源作以说明,并报告实证分析结果;最后是对各类影响因素的探讨。

二、已有文献

1.政府支出结构。在研究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文献中,普遍的结论是地区间标尺竞争和官员晋升激励竞赛成为产生地方政府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尹恒和朱虹(2011)通过比较县级财政可支配转移支付作“增量收入”和“既有收入”的用途,分析了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官员获得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激励,证明了县级财政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乔宝云等(2005)利用1979年~2001年的省级数据,发现地区间财政竞争导致政府存在对资本投资的偏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地方居民的经济福利被忽视了。平新乔和白洁(2006)运用1999年~2002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教育等公共品,而预算外支出则主要用于满足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傅勇、张晏(2007)运用1994年~2004年的省级数据同样发现政府支出结构存在“重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倾向。

2.政府教育支出结构。Su(2004)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效果,文章利用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证明基础教育的支出偏向会有利于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实证部分探讨了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廖楚辉(2003)利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政府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支出偏向以及带来的效益增长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期的重要作用。李贞(2012)从教育支出的地域结构角度,借鉴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收敛概念,提出政府应该缩小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以及人口大省有所倾斜。王蓉、杨建芳(2008)认为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具有显着影响。郑磊(2008)研究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财政分权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着的负影响,而财政自给度具有正效应。

上述研究有助于澄清政府教育支出在三个层级教育以及区域之间分配偏向的原因,但很明显,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对于本科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高等教育类型的拨款划分比例研究上尚存在空白。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已经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推进,但从基层实践的情况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3.职业教育投资回报。DanielaGlocker、JohannaStorck(2014)利用夏普指数(Sharpe-ratio)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发现应用学科和职业教育的收益/风险比值要高于大学教育。Jonathanmeer(2005)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辍学率,而且提高了弱势群体的收入。

综上,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使得高等教育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在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应该发挥作用,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试图对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分析。

三、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使用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地区经济特征,劳动力市场特征,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因素等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的关系。以地方政府对其所属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高专的拨款比值作为度量衡量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指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其中,Yit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变量,本文使用高等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支出与高等本科教育地方财政支出比作为衡量;Xit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β0为截距项;βt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ai不随时间变化的其他因素;uit为因时而变的其他影响因素。我们将可能影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类:具体描述如下:

(1)地区经济特征。地区生产总值,来描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地区生产总值不平稳,进行回归时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其取自然对数然后进行差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城镇人口(或非农业人口)比例,来度量地区的城市化程度。

(2)劳动力市场特征。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招聘设有学历门槛,为了反映本科学历和高职高专学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择业差异,我们采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来反映毕业生就业灵活度;分别用就业人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来表示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或地区对技能型以及理论型人才的需求程度。

(3)政府行为。由于考虑到目前我国本科高校具有层次划分,其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也不同。在本科大学中,国家重点建设的中央部委直属重点本科的经费由中央直接划拨,而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由省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拨款筹建。因此,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间的支出偏差,需要剔除中央政府直接划拨给重点本科的经费,表示为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例,但由于我国有11省(自治区)没有中央直属本科学校,因此采用地方属本科学校政府经费与所有本科学校政府经费比值来代替;其次,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衡量地方政府对教育重视程度;分别用央地财政收入比值(收入分权度)、财政支出比值(支出分权度)、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比值(财政自给率)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

(4)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偏向也会受到该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或者学生对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我们用各地区本科和专科的学生规模作为指标。但考虑到本科学生规模的统计口径并未区分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这样国家直属重点本科的人数未能剔除,因此以各地区本科院校中中央政府给重点本科的拨款比值作为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的权重。

各变量度量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地方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高职高专学校、中央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收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支出、地方教育支出均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本专科在校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大专学历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城镇化程度(城镇户口人数比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2.实证结果。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避免伪回归出现,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同根假设的LLC检验方法和基于不同跟假设的aDF检验方法,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地方支付教育支出结构(y)、地区生产总值对数差分值(ggdp)、城镇化水平(city)、人才需求度(xl)、教育资源差异(dedu)、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hedu)、地方支出偏好(dexp)、财政分权各指标(czzj、srfq、zcfq)为平稳数据,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一阶差分后平稳,故后续分析中采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gyrs)的一阶差分(dgy)作为回归分析变量。

模型1中加入了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这一指标,结果显示其并不显着,同时与模型2进行比较发现,出去这个变量对回归结果影响很小,进一步更换财政分权变量发现,国有单位员工人数指标始终不显着,且去除后对回归结果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果影响不显着。模型2、模型3、模型4选取了不同的财政分权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都显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地区学历需求、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等指标的系数为正,而教育资源差异和地方支出差异两个指标的系数为负,各变量的系数变化不大,与预期结果相似,因此认为本文的回归分析具有可信性。

四、主要结论

分别来看各项因素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的影响:

1.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从回归结果来看,地区GDp、城镇化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分权指标的回归系数都为正,且地区GDp、财政分权和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三个指标的系数较大,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初步结论:财力充沛的省份有职业教育支出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越强、财政收入越高的省份更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距。

2.高等教育资源差距大的省份倾向于缩小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支出差距。从教育资源差距这个指标的回归系数来看,各模型回归系数都显着,且为负数,系数较大,影响显着。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当地高等教育固有的发展状态和规模,这个指标的意义在于,地方政府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资源差距越大,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弥补,缩小这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