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1:28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1

关键词:古罗马风格;古希腊风格;建筑;雅典卫城;罗马共和盛期;继承与创新1概念定义

(1)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征。古罗马共和时期建筑类型很多,主要为除神庙外的公共建筑,如剧场、公共浴场、斗兽场、输水道等。罗马人将柱式结构多样化,并增加了装饰功能。新技术的发明使建筑稳固轻巧,摆脱地形限制,内部空间更加宽阔。大型建筑的气势磅礴,宏伟凝重,内外形态和谐统一。(2)雅典卫城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与风格特征。雅典卫城建筑以神庙为中心,集合大量公共活动场所的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巴台农神庙、狄奥尼索斯剧场等。雅典卫城采用环柱式建筑平面造型结构。建筑风格开敞明朗,崇尚与自然和谐,建筑比例参照人体比例规范而设计,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

2形成因素分析

(1)时代背景及发展趋势。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城发展壮大,开始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建筑绽放出新的光芒。而公元前5世纪,希腊打败波斯,政治、经济和文化达到高峰,建筑也随之发展完善,其中建设的重点是卫城。(2)形成原因。古罗马人汲取伊特鲁利亚人、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化充实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此外,建筑技艺和材料的创新使古罗马建筑成为不朽之作,形成了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风格。雅典位于地中海航道交叉点,波斯战争之后,希腊城邦重新繁荣;其次,雅典收取大量财富和优秀工匠,继承和汲取了多立克文化和爱奥尼文化的精华之处;另外,古希腊人的泛神论思想、经济、技术等综合因素促成了和谐、崇高的雅典卫城建筑群。

3建筑形制分析

3.1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

1)建筑要素分析。古罗马建筑中共有五种柱式,其中三种继承于古希腊,另外还发展了塔斯干柱式和组合柱式。柱式的使用方式有叠柱法、巨柱式和对柱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并创造了十字拱、连续券和券柱式。建筑弓形式的门头窗头构成了拱形和排列,使结构部件具有装饰效果。半圆券砖石相互接触面呈放射状称罗马券。半圆券轴向伸展构成筒形拱,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券柱式结构。十字拱四角设支柱,无需连续承重墙便可使空间更开阔。一系列的十字拱、筒形拱和穹隆顶组合呈现出了丰富而宏大的内部空间。2)代表性建筑分析。马采鲁斯剧场在形制上运用了放射形排列的筒形拱,将古典柱式与拱券结合使空间更加秩序化,剧场的柱式有三层:底层多里克;中层爱奥尼;上层科林斯。叠柱式既解决承重又对建筑起到装饰作用。拉卡拉浴场空间宽阔且功能多样包括店面、院子等。公共浴场采用拱券结构,并在拱顶里设取暖管道。温水浴大厅用十字拱,下部承重墩子外侧有短墙抵御侧推力,短墙之间跨有筒形拱,即增强整体刚性又扩大空间。3)小结。古罗马共和盛期建筑式样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结构与装饰、功能与空间的组合使其摆脱地形限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古罗马人在世俗性的公共建筑上的建树使的建筑艺术找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2雅典卫城

1)建筑要素。古希腊柱式在卫城建筑群中广泛应用。柱式包括以下三种:多立克柱式,柱身有棱角凹槽,无柱础,檐部多为直面,刚劲有力,具有男性性格;爱奥尼柱式,整体比例细长,柱头有涡卷、柱身圆面凹槽,柱础复杂,檐部多复合线脚,风格秀美,具有女性性格;科林斯柱式,柱头有毛茛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装饰繁多,具有奢华性格。2)主要建筑分析。卫城山门位于卫城西端,山门内部西低东高,中间为构图中心、坡道,坡道前端两侧由爱奥尼柱式形成纵向的内柱廊,建筑空间有方向、高低、开合变化。巴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处,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神庙。形制采用隆重的围廊式,立面成黄金矩形,有着良好的比例关系,是卫城中唯一的围廊式建筑、也是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狄奥尼索斯剧场又名酒神剧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场之一,最早用于祭祀酒神。她位于卫城南侧,依山而建,呈扇形结构,看台采用木质座椅,前面是为王公贵族而建的大理石雕座椅。3)小结。卫城建筑的特点主要建筑形式主要以柱式为主,采用雕塑装饰,空间位置布局巧妙,建筑构造简单、和谐。但古希腊的梁柱结构在跨度和高度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建筑物和建筑群体采用地形环境相结合的形式。

4对比分析

4.1建筑形制对比

1)相同点。古罗马建筑包括五种柱式,其中三种继承了古希腊的三大柱式。装饰上都采用雕塑形式和卷曲的植物花纹;技术上都采用了视距校正法完善造型比例;布局规模宏大,多种建筑集中分布,内部空间序列化,外观对称统一。2)不同点。在柱式构成上,罗马在古希腊基础上发展了两种新柱式:塔斯干柱与多立克柱相似,不同于柱身无凹槽且有柱础;组合柱式在科林斯式柱头增加爱奥尼克式的涡旋,使其更加华美。在建筑技术上,古希腊建筑采用石木为主,承重主要依靠柱或殿墙。而古罗马建筑使用了混凝土和大理石饰面技术。结构采用了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古希腊庙宇呈平面布局,均衡对称,四周柱廊环绕,建筑跨度较小,依地势而建。而古罗马盛期的公共建筑以宏伟著称。建筑柱间跨度加大,并摆脱了地形限制,空间布局与功能更加丰富、自由。罗马人布局方法和复杂的空间组合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3)小结。古希腊确立了一些建筑物的形制,形成了稳定的柱式,发展了建筑和建筑群设计的艺术原则。古罗马建筑得以继承,并开辟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形制、艺术和技术等方面的广泛成就引领古典时期建筑走向最高峰。

4.2建筑功能对比

1)相同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都是在战后发展起来,因此都有御敌入侵功能。模宏大奢华,满足统治者炫耀心理。剧场建筑满足了民众举行大型动,丰富了日常生活。2)不同点。古希腊人的神学思想确定了神庙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因此建筑功能以祭祀拜神为主。古罗马共和盛期的建筑种类繁多,因此功能用途偏向于实用功能,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设定的。3)小结。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建筑功能的发展来看,建筑功能由崇拜神开始转向为服务于人。建筑开始变得世俗化、多样化。可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功能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5总结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古罗马人则是汲取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并赋予了建筑一种热烈、富丽的特点,使建筑空间更为宏大、自由。其对结构形式完美的排列组合亦可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增加设计的层次感。古罗马人以其包容进取的思想促进了世俗建筑的发展,秉承古罗马人的思想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亦可创造无限的可能。参考文献:

[1]王其均.外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2

关键词:神话;建筑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6-01

一、西方建筑自我否定式的发展

西方神话以希腊神话最富盛名,在希腊神话中,希腊神族的王权更迭是通过一种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实现的,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虽然都是不死的,但老一辈的神的影响力会随着新一辈神的产生而逐渐消失。希腊神话中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发展史中。西方建筑,由典雅的古希腊开始,进入古罗马的端庄,再到哥特式的奇骏,然后是理性的文艺复兴建筑,雍容华贵的巴洛克,严谨的古典主义……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建筑就处在这种自我否定的变化过程中。

二、神学对西方各时期建筑文化的影响历程

古埃及时期,神话和对古埃及人的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最重要一条是埃及人相信“死后重生”的说法。因此,埃及人非常重视陵墓的制造,金字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金字塔的形态有着宗教和象征的意义,它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

希腊神话对古希腊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古希腊人眼中,神是美的化身,是美的理想化的体现。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些富有感性魅力的艺术形象,希腊人把神话中的感性体现在了对希腊建筑的形式美及造型艺术的追求上,把人的形体美赋予了建筑,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和仿女体的爱奥尼柱式就体现了希腊人对健康优美的人体外形的崇拜。古希腊建筑在美学上达到至高的境界,也使它成为了以后世界各地兴起的多种建筑风格的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以圆顶、拱门、厚墙为特色,造型宏伟壮观,装饰华丽多彩,显示出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繁荣。古罗马人对神的虔诚虽然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建造的神庙也能成为杰作。罗马帝国早期出于对希腊神话的崇拜,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庙宇看起来同希腊神庙相同,万神庙就是古罗马庙宇建筑的经典。

中世纪时,基督教教会的实力蒸蒸日上,对神的崇拜主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上无一例外也要服务于宗教的需要,人们开始倾向于建立一种外表非常光荣耀的建筑艺术模式,这种精神走向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经典——哥特式风格。哥特式建筑中最有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史上最具纪念性的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

16世纪,罗马的巴洛克风格将建筑外表的华丽风格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罗马教会的建设非常繁荣,原因是欧洲的天主教君主和诸侯都依靠耶稣教团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于是建造了许多教堂、教皇府邸、别墅等。巴洛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圣保罗大教堂、耶稣会教堂等。

17世纪,建筑又回归理性,兴起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指的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为典范的艺术,歌颂理想主义,气势宏大,多以神话、《圣经》故事的历史人物为题材。这一时期的建筑造型严谨、端庄稳重、规模宏大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成了皇家建筑的典范。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是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非常热衷和向往,以回归希腊罗马艺术形式为特点,提倡古代艺术的严肃高尚的形象。统治者把希腊神话所寓意的威严和民主带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上,如法国的雄狮凯旋门等。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面貌,更推动了建筑形式的巨大变化。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积极开展新建筑运动,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流派。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建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神话和宗教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了。

三、总结

从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虽然迥然不同,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大都以教堂、神庙、宫殿为主,而这些建筑往往都是与神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从早期的人们对神由衷的崇拜到被各种教会和统治者利用,再到现在宗教自由的时代,神话对建筑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趋势,现在的人们采用各种风格的建筑形式,已经不受神话和宗教的影响。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树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风格。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3

关键词:古罗马;公共审美心理;建筑艺术;公民;因素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古罗马建筑及雕塑至今为人称赞,其气势恢宏的斗兽场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其艺术作品中透露着其建造年代的思想性与社会性,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公共审美心理,同时,人们的公共审美心理也反作用于造型艺术。社会的公共审美由哪些方面构成,又从哪些方面影响当时的造型艺术?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一、构成古罗马审美心理的社会因素

古罗马人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在军事上的有效管理使古罗马在战争中所向披靡。古罗马人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成为西地中海的霸主。此后,古罗马运用强势的外交手段和军事力量,彻底控制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长期的对外侵略不仅积累了财富,也形成了古罗马人的实用心理,这在造型艺术上也很好地体现出来。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古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由于古罗马人拥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比起拥有浪漫思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更加保守务实,追求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这反映在艺术上,务实就是古罗马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在古罗马帝国初期,侵略得来的大部分俘虏全都转化为奴隶,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导致古罗马帝国的一些平民失业。这些平民虽然生活困苦,不得不依靠政府或者贵族的施舍维持生计,但他们拥有公民权,在权力斗争中成为贵族和政客争夺的政治工具。这一群体在帝国的社会稳定方面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为了使这些古罗马人平稳下来,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也为了自身政治统治的需要,古罗马政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可以让民众宣泄过剩精力的公共设施,其中就包含剧场、神庙、浴场与竞技场。早期古罗马的统治者如果将国家的资金挪为私用,势必会被民众。因此,古罗马的公共设施便成为统治者收买人心的必要手段。古罗马帝国时代各种类型的装饰性和纪念性雕塑都被安置在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内外,古罗马市民开放的生活方式和公共集体活动是古罗马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公共社会的审美心理的建造表现

以科洛西姆斗兽场为例,“科洛西姆”本身的含义就是“巨大”,科洛西姆斗兽场是巨大的,它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容量大,同时也有种宏大的气魄,它彰显着古罗马帝国的强大,展示着古罗马帝国的威严。古罗马帝国在当时还处于城邦式的管理形式,古罗马公民的公民意识与平等意识都较强。在长期的公共生活影响下,古罗马帝国的建立与繁荣使古罗马公民有种强烈的荣耀感与归属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罗马的文化与艺术的形式,对古罗马的造型艺术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科洛西姆斗兽场在荣耀感中诞生,而且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古罗马人是建筑方面的天才。古罗马人长期对外战争,对于能用在战争中的实用技能尤为重视,这维系着能否转化为支持庞大帝国的直接动力。因此,古罗马人注重对实用科学的探讨,导致了古罗马文化相较于古希腊文明而言,对后世的影响略有不及。但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成就毫不逊色,这也是古罗马重视实用学科的体现。古罗马艺术的宏伟体现在其建筑艺术中。古罗马人在建筑拱门、拱顶和穹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罗马建筑中的道路和桥梁是用石灰、砂石、石头和水混凝而成的,由于设计和施工在当时十分严格,所以矗立千年而不朽。古罗马城市的建筑壮观、雄伟,建筑材料多使用大理石,建筑物内有用水设备、排水系统,城内主要建筑物有宫殿、神庙、剧场、浴室等。把古罗马的神殿与古希腊的神庙相比较,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宏伟形式的特殊审美追求。古罗马的建筑都宏大而华美,这也是古罗马明显不同于古希腊的地方。

三、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的影响

马克思曾经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古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古希腊人,但是在艺术和文化上被古希腊文化征服。古希腊艺术模仿自然,古罗马艺术也延续了这样的美学观点。古罗马艺术模仿古希腊所呈现出的若干特点,最显著的就是它的折中性。古罗马帝国时期大部分雕塑作品是古希腊雕像的复制品。不过,古罗马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趣味毕竟和古希腊人有所不同。古希腊人追求理想化,他们的艺术作品要求概括同类人物的典型性格。古罗马人相对而言更追求写实化,他们要求在艺术上能够看到事物的具体形象。古罗马首位皇帝奥古斯都的肖像雕塑就是古希腊雕塑家应古罗马人要求雕刻的,并成为折中主义方法取得成功的范例。古罗马艺术的折中性也表现在建筑中。在古罗马斗兽场中,一层是多利克式风格,二层是爱奥尼亚风格,三层是科林斯式风格。宏伟和刚劲是古罗马艺术的另一个特点。这种包容性令人想到古罗马帝国广袤的疆土、强大的国家实力。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宏伟、刚劲与古罗马人的性格有关。雄辩家西塞罗曾说过,与希腊人和其他民族相比,罗马人天生有种特点,那就是精神的宏大、坚定和崇高。古罗马时期人们的思维特点是准确、严格、庄严和不容置疑。装饰性是古罗马艺术的又一特点。古罗马人在长期的社会文化熏陶下,喜好奢华,这形成了古罗马建筑中拥有大量装饰的特点。古希腊建筑中的结构因素和装饰因素相互结合,而古罗马人往往使结构因素服从于装饰因素。古罗马人爱好装饰,他们使用拼花地板和有雕塑装饰的天花板,古罗马人的图案花纹比古希腊人要华美许多。从文化发展的侧重点来看,古希腊文化重于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古罗马文化则重于对实用学科的探讨,为古罗马对外战争服务,为维系庞大的帝国统治提供力量。在艺术成就上,古罗马比古希腊的历史影响要小一些,但是在建筑领域,却超越了古希腊。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与他所提出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具有深远影响,也作为古罗马文化的注脚影响着古罗马人的审美观。建筑学是实用科学之一,实用科学的发展对古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增强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自成,兰方群.论古罗马文化的特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2]陈荧.古罗马共和国民主体制的产生与发展.政治与法律,2003(4).

[3]凌继尧,徐恒醇.西方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李程昊,郁洋,王杨,孙烁.从史学背景看古罗马艺术的重要历史地位.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4

一、古希腊人认为,“艺”不可分割地包容在“技”之中。应用“技”的生产制作过程,也是赋予美的艺术过程

古希腊人对神的崇拜是淋漓尽致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陆续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城邦。

古希腊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是具有哲学智慧、文学艺术、几何数理知识的社会地位“崇高”的人,他们控制着数以千万的奴隶,这些奴隶成为天生从事沉重体力劳动的工具。

海德格尔说,人类的技术就是为了达到目的所衍生的工具(《海德格尔选集》――对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有了城邦,城邦需要建设,匠人就将劳动力和奴隶主的智慧、文学艺术、几何数理知识加以综合吸收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古希腊建筑的技艺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在古希腊人眼里,技术与艺术是浑为一体的。技艺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总是相伴而生。在古希腊语中,“技艺”(techne)一词的本意是“制作”(poiesis)。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所有的艺术在本质上都是“模仿”,这就是艺术追述到最早的起源。

在柏拉图看来,工匠通过技艺制作的东西不过是对理念不完善的模仿,是“理念”的“影子”;而艺术家对自然的摹仿,更是对“理念”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因此,“技艺”与“艺术”不仅在本质上是同源的,而且“艺”不可分割地包容在“技”之中。应用“技”的生产制作过程,也是赋予美的艺术过程。

可以说,在建筑中,古希腊的“技”与“艺”实现了完美结合。

二、在众多的古希腊建筑物当中,建筑总是和神庙联系在一起

劳吉亚说,古希腊建筑以原先的石柱代替了木架结构,柱子顶盘代替了原先的水平构件,屋顶三角纹饰发生改变,这些稳固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了建筑的再现力,也就是建筑的本质。后来,弗兰西斯科提出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一种模仿的艺术。唯一的区别在于有一些艺术拥有天然的模仿品可以模仿,而建筑却缺乏这样天然的模仿品。”但在这种模仿的艺术过程中,人们使用技术,第一次建立起神庙的雏形后,建筑就有了建筑模仿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技艺结合的作品。

在众多的古希腊建筑物当中,建筑总是和神庙联系在一起,在很多地方,它们还以自身的规律性和表达性展现着力量。海德格尔常常引用古希腊神庙,后来他接受了黑格尔的看法――建筑是人类首次的尝试,它给神以外在的实体,“建筑实际上是通向神的恰当显现的路上的首要先驱”。

三、古希腊建筑是技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所有古希腊建筑的共同之处是具有明晰的结构,在这里,外廊或内廊的空间布局有着首位的重要性,总的形式是直交的,平面轴线对称。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5

本文深入的研究了欧式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演变过程和欧式风格所衍生出的多个分支风格的特点。如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地中海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北欧风格,美式风格,古典欧式风格等风格。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些风格的异同之处,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又有哪些区别,它们各自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的差异,如文化背景的差异,民族特色的差异,地域差异等等。我们还将深入讨论这些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的差异以及欧式风格发展至今所汲取的哪些风格元素和创新点。

关键词:发展;创新;演变;文化背景;民族特色

一、欧式风格的发展历史

(一)欧式风格的起源

根据历史考证欧式风格起源于埃及艺术,埃及的历史和起源被大多数考古学家和学者认定为公元前2850年左右,相传,埃及的最后一位君主克雷沃.帕特拉于公元前30年抵御古罗马的入侵做出了重大努力,但是未果,最终古埃及没能抵挡住强大的古罗马的入侵。自此,古埃及文明和古欧洲文明开始融合,他们之间的艺术流派也开始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古欧式风格。后来,古希腊艺术,拜占庭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相互交叉融合,渐渐的形成的欧洲早期的艺术风格,即中世纪艺术风格。自此,欧式风格慢慢开始发展壮大,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二)欧式风格在西欧各国的发展历史

欧式风格在古罗马时期的发展可谓是兴及一时,古罗马的强大,在欧洲大陆可谓是为人能挡,古罗马四处征战,渐渐的古罗马风格开始和当地的风格艺术流派融合,演变。形成了当时强盛的古罗马艺术风格。

古希腊从文明起源上讲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地,而古希腊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装饰艺术的先河。古希腊人受控于宗教,所以古希腊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有很重要的联系,几乎他们的建筑装饰艺术风格都是完全服务于宗教的,所以说古希腊艺术风格的宗教特色很是浓烈。约莫在西元前600年左右,奥林匹亚古老的赫拉神庙的木质柱子经历了一场由木柱变为石柱的改造,几乎所有的木质柱子都被换做成了石造的,神庙的其他建筑也从木质材料变为石柱材料,这是欧式风格发展历史上一次非常具有有历史性的变革,是时展的产物,也是古希腊风格能够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因为石柱的保存年限比木质的长的多。我们关于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了解大抵是来自于古风时期)、伯里克利时代和古典时期之间。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文化让建筑风格艺术强烈倾向与神庙和斗兽场等一些宗教性王室建筑,一些由石材建筑为残留下来的建筑物,对后世研究古欧式风格的发展留下了可靠的依据。

二、欧式风格的衍生风格和分类

欧式风格从地域上分类可分为北欧风格,法式风格,意大利风格,西班牙风格,英式风格,地中海风格等几大风格流派,从艺术流派上可分为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欧式田园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哥特式风格,罗曼式风格,折衷主义风格。这些风格统一起来都是属于欧式风格的分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今天做看到了欧式风格,它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宗教特色,为欧式风格家族的壮大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欧式风格风靡全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欧式风格的地域文化差异

(一)欧式风格的地域差异

欧式风格按地域差异来划分大体可分为北欧风格,地中海风格,法式风格,意大利风格,西班牙风格。

如北欧风格,一般指的是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等几个靠近欧洲北部的国家。因为处于北极圈附近,气候严寒,因此北欧人在进行室内外设计装修时使用了大量的隔热性能良好的装饰建筑材料,比如木材,石材。总的来说北欧风格其实更接近于现代风格,原因就在于它的简练和空洞。北欧风格主要特点有:以自然和简洁为主要原则,整体色调比较浅,不张扬。在装饰上一般用枫木、橡木、云杉、松木和白桦等原木制作家具或者用作室内外装饰面板。一般用少量的金属及玻璃材质作为装饰点缀。在软装饰上面一般采用多彩的地毯,靠背,抱枕。

地中海风格,在文艺复兴前的西欧大陆,装饰风格艺术经历了长期的萧条和浩劫之后,在公元9世纪至公元11世纪中期后又重新兴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装饰艺术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一般来说,“地中海风格”的家居设计,必然会采取这几种设计元素:连续的拱廊和拱门,白灰的泥墙,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但是设计元素不能进行简单拼凑和堆砌,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和设计理念。地中海风格的灵魂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

(三)欧式风格的文化差异

欧洲大陆文明多种多样,所以装饰建筑艺术风格也是迥然不同,有很明显的文化差异,如宗教特色差异,民族特色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它的出现是在公元5-15世纪之间,是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的标志性的艺术风格。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标志性的元素特点:黑暗,恐怖,死亡,尖角,突兀,深渊,诅咒等等特点元素。哥特式风格和其他艺术风格不同,它所表现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情感。它以绝望,孤独,这些人类内心深处黑暗的一面作为艺术创作主题。它的艺术体或者建筑装饰艺术所传达出的往往是人们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爱与绝望,痛苦和清醒的边缘的不可自拔。哥特式风格多用于教堂建筑和内部装饰,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

四、欧式风格的演变与创新

(一)欧式风格的演变过程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和摇篮,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尤其是古希腊早期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坚固稳定的石质柱式结构(现代欧式柱体的前身),也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和先进的装饰艺术风格标准。古希腊人创造了艾欧尼亚柱式,多绕柱式,柯林斯柱式,这些柱式在风格上端庄大气,构图考究,施工精准,雕刻精细,尤其是在创造过程中还运用了“视觉差纠正法”,并且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造诣。到了古罗马时代,逐渐出现了以砖石,天然火山灰混凝土堆砌构造的各类柱式建筑体系-券柱式建筑体系,因而使得各种复杂的建筑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室内空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设计师们都发挥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原有的精华元素,演变成现在的多种手法的欧式风格,但基本特征还是比较统一的,但还是以古典柱式为中心,明朗的线条为主要造型基础,再加上各种材料的运用,欧式各路风格万变不不离其中。

(二)欧式风格的创新

欧式风格的创新主要是从近代开始的,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实行殖民统治,结合殖民地的特色,吸纳殖民地的优秀艺术风格。慢慢的衍生出新古典主义,简欧风格,殖民地风格(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后来的美式风格)。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包括建筑装饰艺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这也是欧式风格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装饰建筑艺术风格的原因。

五、欧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

欧式风格自殖民时期开始至今,一直不断发展和壮大,到现在的风靡全球,与其风格多彩的艺术风格和其庄重而又豪放的表现形式有重要联系。如今,欧式风格多用于室内别墅,会所,礼堂,酒店等比较大的空间里面,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般采用繁复的造型线条,柱体,拱形门洞墙纸或者石材,欧式壁灯,欧式壁灯,欧式装饰画等手法表现。

六、结语

总而言之,欧式装饰艺术风格在当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饰建筑风格,研究欧式风格以及研究欧式风格和其所有分支对了解当今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推动中国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艳华.典雅与浪漫的现代欧式风格[J].温州人,2010,(03).

[2]许立新.浅谈古典主义[J].时代文学,2008,(5).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6

关键词:建筑;结构技术;建筑形式

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结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的形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一座新建筑穿着华丽的外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驻足、流连于建筑形式美给我的心灵的印记,世人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当建筑师苦苦的求索寻找新的美学形式但仍然黔驴技穷时,我们的设计者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什么?我认为形式美的源泉是功能的需求、结构的技术。所以功能、技术与艺术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建筑象人体一样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是系统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局部的。当下业者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是由偏颇的,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也必然会阻碍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结构是指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一种设施。古往今来人们就是在不断的利用新的材料创造着新的建筑形式。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住屋形式是巢居、穴居、以及在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帐篷屋,是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原始人使用木材生土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窝棚。

2.奴隶社会的建筑

奴隶社会随着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建筑的类型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的形式出现巨大的变化。在古代的埃及人们利用石材建造神庙和陵墓,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古希腊同样继承埃及的梁柱体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希腊人将梁柱发展成具有美的形式,出现古典的三柱式,以及女像柱,两者的形式不同但结构的核心是一致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是抗压能力强于抗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是如此的小,建筑空间也是狭小的。建筑作为单体强调的是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的内部狭小空间的神秘化。在希腊建筑往往是作为雕塑来处理的。在古罗马文化时期,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罗马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新的结构形式拱券结构。罗马人利用混凝土这种新建筑材料创造一种新筒形拱形工交叉拱、十字拱解决了大跨度屋盖的结构形式,继而获得了连续的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的建筑,正是在古罗马时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进而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就功能决定形式而然,以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形式的新的突破。我们在研究建筑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罗马的建筑上仍然有希腊建筑的影子,罗马人在建筑形式上仍然沿用希腊的柱式,出现古罗马五柱式,罗马的柱式已经没有了希腊柱式结构上的意义,柱式已经成为了壁柱。成为一种装饰,同时由于罗马建筑的体量、建筑的层数的增大希腊的柱式又在罗马时期演变成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等多种形式。从古罗马的建筑形式生成之初,它是在古希腊时代的建筑形式范围内发展,直到找到适合新技术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我们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和罗马创造了古典建筑的文明开创欧洲建筑形式的先河。在继承与发展中结构技术的创新领先于建筑形式的创新。

3.中世纪的建筑

欧洲的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社会,建筑的类型以教堂为主,高耸的教堂留给我们更多神性的表达,建筑风格更趋于美观,由其是以哥特时期的建筑最为典型高耸的向上建筑风格直指上苍表达着与神的交流与对白。形式的表达继而带来的神性化的想象赋予了哥特建筑的神性的神秘感。我们剖开哥特建筑的形式寻找带来这种形式美的根源在于中世纪结构技术的发展,在中世纪时期继承了罗马的十字拱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将罗马的十字拱发展成为四分类骨拱,同时将单圆心的拱变成双圆心的拱形成了框架式的双圆心的尖拱,同时拱顶所产生的侧推力由新力学构件飞扶壁传到外侧的横墙上,这样整个结构体系就变成了框架整个的受力过程屋顶的荷载传递给尖的肋骨拱——柱子(竖向的力)——基础——地基完成,而拱所产生的水平向的推力传到侧墙——传到基础——地基。这时配合肋骨拱柱子也形成了束柱的形式,摆脱了古典的柱式,达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4.资本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在这段历史时期主要包含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在这段历史时期建筑的结构形式并没有较大的改变,设计师在考古等领域的发展的带动下形成了对古典文化建筑的热衷与模仿,创造了具有特设的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从早期的对古典建筑的模仿,创新到晚期的巴洛克建筑的推器繁琐变形,反映出形式主义的已经走入到了末端,设计师不顾及形式美的产生的动力在于结构技术的变化,这个时期的人们试图创造出新的形式无奈由于结构的不改变所以形式的变化是表面的是化妆术,不会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伴随着18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建筑界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时由于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也就是伴随着机械化时代工业发展提供的大量的人工材料。由质地纯正的、经实验鉴定的、用一定原材料生产的人工材料代替质地混杂的、不可靠的材料,例如,型钢和更加新的钢筋混凝土都是计算的纯粹结果,它们精确地、充分地利用材料。由此带来了建筑形式的新变化,体现到了大框架的建筑上面。伴随着新材料,考虑到墙和窗子的构造,最终的结果是一米厚墙上的天然优质石头被轻质的煤渣空心薄墙壁等取代。钢和钢筋混凝土对机械化时代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钢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特性与木结构颇多相通之处,而混凝土却与此不同,其构件在连接(浇筑)之后,融为一体,是化学式的连接。钢构件通常也非常适于线性地使用和表现“线的构成”。除了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外,合成树脂、塑料、金属等作为基本材料与由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剂制成的复合建筑材料在机械化时代也日渐普遍,而且其性能也越来越好,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型材、线材等工业组合建筑制品,也能给人以超越技术美而升华为科学美的审美感受。

5.现代建筑形式的迅猛发展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建筑材料将变得日益复杂,集成技术用于建筑材料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纳米技术也为材料的集成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集成化的材料还没有发展成熟,准确的说现在这种材料是以“构件系统”的方式表现的。

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中,不少也是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产生的建筑形式美,采用玻璃墙的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从建筑平面和立面上来看都具有浓厚的古典庙堂的气氛,但是与帕提农神庙等古典庙堂截然不同的是它所使用的材料——钢材而非石料,于是建筑以相似的形式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采用光电幕墙技术的英国利物浦基础物理研究院、德国哈姆尔城市大厦满足了恶劣天气对幕墙的所有要求,也满足建筑的物理需求,比如阻燃、保暖、隔热等,而且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幕墙加装了光电模板后,可代替抛光的自然建材,并且在光电幕墙的生产、使用直至报废都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光电板成分中没有有毒物质,不会在建筑物起火时出现任何诸如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而采用气凝胶玻璃板的巴伐利亚的建筑事务所可以使日光均匀分布于更大进深的室内,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眩光。

可以推测,一旦某种建筑材料集中了多种功能,建筑形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以上两种材料作为建筑外墙材料以后,建筑外墙形式变得更加轻盈、通透,整个建筑形式也跟随着发生了变化,给人以一种全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必然是灵活多样,构造精致的建筑形式。

6.结论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7

关键词:人文主义;生态主义;建筑风格;对比

人文主义和生态主义都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并且作为相对立的两种思想观念,前者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后者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认识基础之上,对人类建筑史上人文主义思想下地建筑风格的特征和生态主义思想下的建筑风格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

一、人文主义建筑

回顾世界建筑设计史,古希腊建筑风格作为欧洲建筑的开拓者,它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后来的建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两千多年后在欧美大陆还出现建筑风格的希腊复兴。公元14世纪,在欧洲掀起的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宗旨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伟大思想文化运动深刻地影响了建筑界:在意大利,继而在西欧很多地区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精神为根本点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并形成了崭新的人文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

1)人体形象美

重视柱式的运用成为古希腊、罗马建筑一大特色,古罗马建筑风格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亚式的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修长精致的柱身柔美秀丽,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2)人体比例美

古希腊神庙建筑的比例关系是以模仿人体比例而形成的。其中,对于柱式的比例与规范,也与其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二)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在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核心思想的影响下,其建筑特色尤以人体作为“均匀的完美典范最为突出。文艺复兴艺术歌颂人体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建筑师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并且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

二、生态主义建筑

生态建筑,也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系统健全运转。

(一)早期生态建筑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特别重视建筑设计与人类主体以及环境的关系。例如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早期西方建筑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如赖特在赖特的流水别墅体现的设计中透露出一种早期的生态主义建筑设计思想。他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提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理论。

(二)适应气候和地域条件的生态建筑

适宜气候和地域条件的生态建筑,也称“乡土的生态建筑“,主要适宜于广大的技术不发达地区。这种建筑造型的特点是:利用环境地理现状,和当地的本土材料进行设计;继承当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适应气候的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乡土生态建筑就是在这些建筑造型的控制之下,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三)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

20世纪80年代,继60年代生态建筑兴起后,技术支持成为生态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的生态建筑,运用被动式低能耗技术与场地气候和气候数据相结合,通过对建筑外形的塑造和材料的选择,以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并且提高生活质量。马来西亚的杨文经先生是这一时期生态建筑的主要代表设计师,他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

(四)高技派生态建筑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生态高技建筑,更加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方向,根据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主动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建筑与外界环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并且以生态主义为思想对建筑结构、空间和造型进行设计,结合高新技术手段,使建筑物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能耗。

三、对比分析

(一)哲学思想

生态主义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它要求人类要尊重生态自然,在求得自身是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共赢关系。因此生态建筑设计既注重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的舒适,企图让建筑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合,依靠新生的科学技术减少能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推崇人的“崇高”“理性”、人的“无限”“能力”,以及人是“万物之灵”,主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歌颂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二)对人的关注

生态建筑更加重视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更加注重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感受等心理状态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生存。而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只是对同人体相关的比例的肯定,在这种比例基础上,此时的建筑实际在追求大的尺度,并不意味着建筑与真实的人类生活的尺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建筑造型

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注重建筑物的宏大,筑不惜采用巨石雕刻,对人力和物力进行极大的耗损,装饰性极强,通常以人体形象雕塑作为装饰。生态主义建筑则不为装饰而装饰,在降低能源耗损的情况下,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有现代主义简约的特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考虑经济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

四、总结

生态主义建筑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共赢关系。而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歌颂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作为两种哲学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思考,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生态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美学意义,更是把建筑视为一门创造艺术、一门张扬人类主体价值和生命终极关怀的艺术。然而生态危机是我们的最大问题,生态主义或许会成为新世纪甚至新千年的“思想范式”(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学院)

参考文献

[1]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

[2]李华东,鲁英男.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2.

[3][美]BertrandJestaz.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m].王海洲,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4][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m].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赵白生,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J].文艺研究,2002(5).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8

关键词:中国;西方;设计文化;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44-01

一、关于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明确一下概念的界定,“中”指的是中国,“西”指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

《中华文化史》对文化的解释为: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而设计就是把自然“人化”的过程,但设计又不是全部文化,它与其他文化要素相互影响,设计文化就是通过设计的现象来剖析与其相关的文化生态,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设计的本质。

“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变量。山脉、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因此,设计文化必须适应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设计文化,所以各国各民族的设计文化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交流及各自特点

古代历史上的广泛文化交流和近代的殖民扩张使得西方国家在设计文化上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以及广为吸纳的个性。

以古希腊为典型的海洋文化,希腊文化从地中海吸收西亚、北非的传统文化,也通过地中海把希腊文化向东西方传播,形成希腊文化多中心和向外扩展的特征。崎岖的山脉、天然的港湾和海岛使得古希腊人着眼于海洋与寻求出路。这种海洋文化滋生出的是开放型社会的设计,所谓开放型社会就是指自身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局限,但对外贸易和交往却十分便利,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因此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设计文化具有多元杂糅的基因。例如,米诺斯王宫的建筑和壁画人物的“正面律”,与埃及艺术有关系。迈锡尼“蜂巢式”陵墓建筑也有对埃及人技术的模仿。古罗马爱特鲁里亚拱券建筑也是从西亚人那里学来的,成为罗马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而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于欧洲文明的交流、传播以及不同文明的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罗马文明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在罗马帝国向四面扩张的同时,“把希腊的思想和风格带到地中海世界的西半部。而罗马向莱茵河和多瑙河的北进,又将地中海的城市文化带入到仍处于铁器时代的地区”,所以,罗马被称为“沟通东西方伟大历史桥梁的建筑者”。

中国则为大陆文化,这种文化趋向于内敛和保守。其所对应的是封闭型社会的设计,即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因缺乏促进变革的刺激因素,社会发展相对迟缓,设计的进步也受到局限,其设计文化的独创性也较为有限,文化传统也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与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相关的设计不会轻易改变,但作为封闭型社会代表的古代中国,其设计文化又具有善于吸收融合的个性,这是因为在政治体制和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时,外来文化的进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最终只能被吸入融合到本地文化中,设计也是如此。西域传来的许多新鲜事物一度使隋唐的社会风貌发生变化,诸如胡服、胡食、胡舞、胡式器皿等等。经过一段对西域文化的模仿后,许多外来因素渐渐被吸收到中华文化中,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佛教为例,佛像从高鼻大眼的“犍陀罗式”演化为中国人的样子;中国佛塔则是汉代的望楼和“@堵坡”的融合。

从近代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巨大的冲击,而现代化的社会进程又必然要削弱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转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但是传统文化的削弱并不等于消亡,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更不会因为现代化而退出历史舞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现代生活并存、发扬,在变化中保持本体特征,随着民俗活动升温而重现新貌,同时,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结语

设计文化,始终体现的是人的造物活动与自然界相和谐的创造性文化。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使得大家会质疑甚至否定传统的认识观念,以至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变得薄弱,但对于设计,广义来看,文化几乎是它存在的理由,所以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中西方设计文化的关系必将经历一个从受西方思想束缚到提出对立和挑战,再到中西文化渗透融合的历程。从这个角度理解设计文化的延伸和融合,设计文化必须从对现状的批判中展望自己的历史方向。设计文化的融合形式也将会拥有一个内在的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9

关键词:哈德良;法律改革;人文素养;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K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25-02

众所周知,哈德良(全称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publiusaeliustraianusHadrianus,公元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公元117年—138年在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在所有的罗马皇帝中他也是最具文化修养的。哈德良非常热爱古希腊文化,曾多次游历雅典,在文学、艺术、建筑和天文等领域都造诣颇深,他的人文素养及其特有的艺术家气质,在他的诗篇中,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以及在他的日常生活方式中,都充分地体现出来,他甚至还模仿古希腊哲人蓄须的习惯,由此成为罗马第一个蓄须的皇帝。哈德良的人文素养无疑是理解哈德良施政的重要钥匙之一。

一、游学雅典与哈德良的人文素养

古罗马文化是在古代东方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在吸收许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拉丁文化,就拉丁文化本身而言,从对希腊文化的吸收、效仿到本土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这一文化发展过程是在罗马共和国迈向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之下完成的。在这一时期,希腊人不仅给罗马人带来了种植橄榄和葡萄的技术、建筑艺术和语言文字,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当做奴隶和人质带到罗马,为罗马人担任家庭教师、医生和乐师,他们把自然科学、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著作带给了罗马人。其中,希腊哲学更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应地,来到希腊参观学习的罗马人也日益增多。伊迪丝·汉密尔顿就曾经高度评价过希腊文明,他认为“(希腊文明)创造了一个精神与智慧的世界,以致我们今天的心灵与思维不同于一般”,“它们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文化遗产中最珍贵的东西。”因此,古罗马人最初在与希腊人接触后,愈来愈感觉到本民族的野蛮和粗鲁,而希腊人却在许多方面比他们优越。特别是当罗马人在地中海世界确立了其政治地位的时候,传统的衰落,帝国盛行奢侈之风,罗马人深刻地认识到如何构建本民族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这些将成为维护罗马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即创建本土特色拉丁文化是当时罗马民族的一种精神需求,随后在文化上赶超希腊人成为广大罗马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此后,罗马人便开始谦虚、勤奋、主动地学习和借鉴希腊文明,就像当年希腊人主动地学习东方文明一样,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而是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吸取希腊文明的精华,同时也去其糟粕,最终创建基于本土特色的罗马文化。不仅罗马有教养的知识分子如此。作为帝国元首的罗马皇帝亦如此,虽然哈德良并非罗马关注希腊文化的首位帝王,但他对希腊文明的推崇和热衷却不输于任何人。哈德良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他充分意识到学习希腊文明对于罗马的重要性。他曾经感慨道:“我隐约地看到使蛮族希腊化和使罗马具有雅典风格的可能性,隐约地看到渐渐强迫世界接受惟一的文化的可能性。”哈德良向往希腊,当他来到雅典,置身于古希腊世界文明的中心时,才感觉到自己终于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在巩固帝国统治方面,哈德良的人文素养日渐凸显。年轻时他便伴随在监护人图拉真皇帝左右,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足迹遍及欧亚。长年征战的图拉真积劳成疾,不幸身亡,随后哈德良继位。尽管哈德良性格中存在矛盾的部分,然而作为新继任的帝王他具有强烈的人性特征,笔者认为这与他游学雅典、重视希腊民主政治有很大关联,并对其执政后推行改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哈德良军事改革政策

哈德良执政后明智地放弃了一部分图拉真通过战争夺得的而罗马帝国现今已无力维护的领土,以非战和平为主线、集中于内政改革成为哈德良开始其最初统治的目标。新的和平策略被用于国家慎重的改革策略和普及文化中,实践证明该政策是基于政府现状的一种明达构想。他通过游历的方式,特别是游学雅典,广泛地汲取希腊文化的养分,使其得到了维护其统治的新想法和经验,依照禁欲主义学说哈德良认识到作为国家的元首,他的最初责任就是维护整个帝国内部的和平,要通过统治者的智慧来确保每位公民的福祉。

图拉真和哈德良虽然关系密切,但二者在军国方略方面的应对方式迥异。图拉真热心于军事征服,其他所谓“和平工程、那些皇室的建筑师和法学家的宏伟计划,对他来说,总是不如一次军事胜利来得重要。”而哈德良在执政前,在其仕途历练中虽然参与战争,比如平叛萨尔马特,但他实际上反对战争,希望它们只是防御性的战争。甚至出现图拉真负责军事征服而哈德良专任民政管理的情况。但罗马重大的对外征服和征战均已在共和时期完成,罗马帝国的疆域也扩展至地理的极限,西到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南到阿拉伯的撒哈拉沙漠。因此,吉本提出,从奥古斯都执政开始“放弃吞并世界的雄心,用稳健作风主导政策,并且将这种精神在公众会议中表露无遗。”也就是说,在边疆问题上,扩展疆域的军事征服不再作为主要的手段,相反治理边疆成为主要的问题所在。因此,哈德良执政以后以惊人的强度巡视边疆,其原因既有哈德良不同于图拉真热心于军事征服的一面,也顺应了奥古斯都以来罗马帝国减少对外军事征服的趋势。

古希腊建筑设计篇10

关键词:城市:意象;精神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0-0071-03

1 中西方城市起源及其精神

1.1中国城市精神渊源

1.1.1中国城市起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明,也是城市最早产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城” “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古代的“城池”是指城墙和护城河,因而其形态是闭合的、内向的。而“市”则是指交换贸易的场所。由于生产经济活动的需要,其形态则呈开放的、外向的。

1.1.2中国人文思想与城市精神

1.1.2.1儒的规矩

中国古代由于文化、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对城市规划思想有深刻影响,也造就了典型的城市形态特征。中国古代城市精神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春秋末年齐人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就成为了封建统治时期的正统思想和行为准则。儒家思想重礼、崇孝、尚文。在儒教思想的光照下,无论是都城、宫殿、庙宇或百姓住宅都讲求对称、均齐、规矩、等级。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部署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之庄重场合。”明清北京紫禁城即今日之北京故宫,其平面布局的最大特征,是严格的中轴对称,自南至北,呈纵向发展,其主要建筑,都安排在这一条中轴线上,它们主要是: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并且在这中轴两边,对称地布置着一系列副题建筑。如社稷街门对太庙解闷;西庑对东庑:社右门对庙左门:阙右门对阙左门;照和门对协和门;右崇楼对左崇楼;贞度门对昭德门:弘义阁对体仁阁;右翼门对左翼门;中右门对中左门;后右门对后左门:隆宗门对景运门以・及内右门对内左门等。“则中而立”,“居中为尊”,《周礼》中记载的这种典型的礼制规划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规划。

1.1.2.2道的自由

“道”的基本哲学涵义有三:第一,先天地而存在和生成万物的本根、始基:第二,其性“无为”,因“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其本体隐秘恒常,只可领悟,不可言说。道的中心涵义是“无为”。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所谓“无为”,就是任其自然之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和儒家“人世”的观念不同,道家崇尚“出世”。认为政治的昏庸、社会的混乱、民众的贫穷,都是人为“失道”的缘故。他抨击“人世”、“大伪”的礼制。“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所谓仁义、忠信、孝慈这些礼的教条,都是人为地敷衍出来的,因是人为的,一概都无用,只有“本然如此”的道,才是治之“首”。在道家看来,“好静”之于社会的骚乱搅扰, “无事”之于尘世的烦苛政举,“无欲”之于人衰的贪得无厌,无疑都是一剂良药。“好静笃”,“无所事”,“无贪欲”,放弃一切外在行为的努力而使“无为”回归到内心,使人在理念情趣上仿佛超越社会而回归自然,使本已为尘俗所紧绷的内心在自然的荡漾中重新求得片刻的松懈、宁静与欢愉,这只有在精神上崇尚自然无为才能体悟,其实,这是与对自然的审美心理机制相通的。道家“无为”哲学的这一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构成了中国城市文化尤其是园林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文化之魂。道家极抑人工妄为而独尊自然。这种美学观念渗透于城市的建设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人工建设都不会对自然环境进行颠覆或毁灭性的破坏,而是“依势而上”、“顺势而为”,一切以自然为基准。因此它并不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更多的是高低曲线,使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波特曼在《波特曼的建筑理论及其事业》一书中说道: “在末经人们改造过的大自然,你看不到直线。” “人们的才智与直线有关系,但感情却与大自然的曲线形式相维系。”他对曲线自然的深刻见解揭示了中国城市文化之美的文化底蕴。 “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1.1.2.3小结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的。无论儒家、道家,都讲“天人合一”。儒家以“人为”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于审美境界,而道家则以“无为”求得这种“天人合一”境界的。中国人自古对天地敬若神明,而中国古人心目中的“夭”是多义的,除了指自然界的天空、苍穹以外,或称之为自然、本然。天是最崇高的。然而天象变幻莫测,天时难以捉摸,天的高远与深邃,使得古人对“天”产生了神秘感与敬畏之情。原始初民对大地能够滋生万物,为他们提供赖以生存的一切食物感到惊奇,于是对她的广博与温暖感到崇拜与感激。《礼记・郊特性》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中国这种传统文化的理念体现了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且讲求实用性。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城市的建设中,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使他们尽量贴近大地与土壤相亲,而与天保持距离。

1.2西方城市精神渊源

1.2.1西方城市起源

古希腊文明的最初发源地是爱琴海一带以及邻近的希腊半岛,由众多礁石、岛屿、半岛、海湾、港口组成的区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最强盛的时期。剩余商品的生产,手工业的发达,对外贸易的开展,加上文化艺术的繁荣刺激了古希腊城邦的发展。而古希腊的先哲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在自己的著作中畅谈了城邦社会和对人类理想城市的探索与构想。这些都构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理论思想。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最典型的城邦就是雅典,它代表了希腊城邦中古希腊式的民主制典范。并且,那时雅典在居住问题上采取公民平等的原则,居民居住的街区呈方格网状,贫富居民混居同一街坊。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并且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之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就在于它们的对称和精确的比例。城市的建设从街道到广场的

规划布局都严格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设计。

而古罗马时期的营寨城其平面大都呈现方形和长方形,中间是十字形街道,可通向东、南、西、北洗个方向的城门。街道交点为罗马斗兽场和万神庙所形成的中心广场。公元前30年,罗马统治者奥古斯都即位,到公元14年去世。他用毕生精力建造了“永恒之都”――罗马城。他除了兴建罗马广场、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屋大维柱廊、凯撒纪念堂、玛尔且勒剧场、玛尔斯战神庙这些大型宗教和公共场所之外,还改善了城市的供水,修复了对外省的大道,更奇迹般地兴建了罗马第一所豪华皇家公共浴场,从而改善了罗马人的生活。

古罗马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力于它的拱券结构。城市建设的第一个步骤是选址。影响选址的首要因素之一是供水。所以,城市一般都是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发展起来的。水的供应量有决定了城市人口的规模。而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是的古罗马人可以将军事卫戍建在水源不充足而在战略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地方。使用拱券技术的输水道给了古罗马人在选址上的极大自由,并且也保证城市规模几乎不受供水的限制。

中世纪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大多城市都是在城堡周围逐渐形成的,因此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中世纪欧洲有强大而统一的较全,教堂常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广场采取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道路网则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

1.2.2西方城市精神

古代希腊并不是西方文明的唯一发源地,但是凡涉及西方文明或者说欧洲文明就不得不从希腊文明说起。因为它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中包括对城市文明的影响。因此谈及西方城市精神,也不得不从古希腊的城市和古希腊的精神说起。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理性、乐观、世俗、人文等人类最为崇尚的理想之上的,因而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城市作为一种容器,首先必须具备一种磁性。这种磁性可以使得古人类定期返回。从旧石器时的文化丘和石冢到永久性的村庄聚落,这些固定的地面目标和纪念性的聚集地点使人们定期或永久地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营地。而这种聚集方式的起源中不仅同生存有关,而更多地是同神灵、祭祀有关。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说: “庇护、容受、包含、养育,这些都是女人特有的功能,”“房舍、村庄,甚至最后到城镇本身,都是女人的放大。”“一些更原始的建筑结构,如房舍、届室、陵墓等,也往往为圆形:就像希腊神话中所讲的那只最原始的饭碗一样,是依照阿芙洛狄忒的取型塑成的。”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进,男性象征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男性至尊的各种抽象概念逐渐扩大超越了女性那种包容万物的精神。其形式多见于刚直道劲的直线,成比例的矩形,严密封闭的几何图形,状的高塔以及方尖碑。在西方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希腊雅典,我们在其域邦中,可以见到大量的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位于雅典的卫域就充满了这两种柱式的艺术典范。爱奥尼式突出女性的柔和典雅与华贵,而多立克式则强调男性的挺拔雄健与庄严。

远古一些城市大多星圆形平面布局,而至统治者的城堡和宗教圣界则往往为封闭的矩形平面。城市不仅仅体现精神宗教以及世俗伟力,而且它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宇宙,是实现人间天堂的一种途径。人类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向内聚合的趋势。这种集中聚合的变化过程是随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同时发生的,社会权利的聚合也从从最初的氏族式、宗教式向王权组织形式转变。逐渐形成所谓“小城”,即城堡。由于对天神的崇拜与敬仰,城市颠覆了村落的价值观念,将根基送上了天堂,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上仰望,因而城市的天际线总体呈现出向上的趋势,试图与上帝亲近。人们把生活理解为圣事,理解为对神灵的一种模仿,古代城市也因此变为了天堂的复制品。西方把宇宙描绘为一种和谐运动着的星球体系:宇宙、太阳、地球都为圆形,整个天体由十个星球围绕“中心火”运行。这在城市空间上,以古希腊雅典卫典型:雅典城是以卫城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雅典卫域建筑群的布局没有轴线,也不求对称,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是根据人们朝圣路线的最佳景观视角来设计的。卫城的非对称的自由布局主要来自民间的自然神圣地传统。马克思也曾经说: “希腊是泛神论的国土。……每个地方都要求在它的环境里有自己的神,每条河流都有它的水泽女神,每个小树林也有它的森林女神,希腊人的宗教就是这样形成的。”希腊的自然神是人性化的,这些民间自然神圣地不要求威严、不拘泥于一格,其布局追求天然得体,与风景一起嵌入和谐的画框中。

罗马人是最伟大的城市建设者。古罗马人所具有的不畏惧自然和敢于向神灵宣战的精神使他们在建设域市中极大地使用工程来改造自然,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在地形不平的’情况下,古罗马人竟强力用拱券结构拾高低地,以取得平整的房基地,建造平衡对称的大型宫殿、庙宇或建造道路和广场,以便城市建设的布局接近理想模式并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中西方城市意象比较

2.1“线”与“面”

在中国,人们渴望在城市中获得自然的情趣,因而在园林中创造与自然相对应的山水景色,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中国人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提倡秩序与尊卑,重礼制,因而中国古城建设都以中轴线对称分布:而道家讲求出世与自然之道,因此,中国人得以在纷乱繁扰的俗世得以片刻的超脱。城市中严整的秩序与自然山水的辉映表现出中国人对完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国城市意象这种理想画面和意象的追求,是二维的,有前景和背景,主要是以抽象性的“线”为其的表现形式。

而西方城市的意象则由建筑的丰富与形式的变化多样为基础组合而成一幅变化莫测的图画。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形式各异的房屋,还是高耸入云的教堂都展现出西方人开放的思维方式。在希腊罗马式自由民主的思想观照和独特的希腊罗马是美学思想影响下,西方城市建筑皆为“立面建筑”,强调的是立面的划分、比例、颜色和装饰。它是三维的,建筑成为实体块状,体现城市的明暗与阴阳,是“面”的表现形式。西方的街道或建筑立面丰富而多变,在阴影透视的表现形式下,呈现出立体几何和数的美感。

用绘画语言来描述,中国城市的意象就像一幅山水写意:而西方城市意象则为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

2.2“木”与“石”

木材是中国一直广泛使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木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而在西方历史上,石材是其长期的正式的主要的建筑材料。和坚硬的石块相比,木材柔软、轻巧更富有张力。1996年丽江发生了大地震,有不少新建的大楼倒塌,道路受损。可是这场地震却没有震倒老房屋。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当遇到地震

或突然猛烈的撞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由榫卯联接,在结构上称为软性联接,富有韧性,不易发生断裂。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另外砍伐树木比起开山取石、制坯烧砖要简便容易些。中国这种“木”性恰巧也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精髓:温和、轻柔、张弛有道。而西方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理念,将其视为艺术和纪念碑,使其具有神性,求其永恒。而石材恰好可以表现出如神般的坚毅、公正、厚重和崇高。

中国的“木”质性轻盈、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西方的“石”质性沉重、坚实富有艺术感染力。

2.3“庭院”与“广场”

中国自古以来就秉持“家、国、天下”的情怀。家乃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中国的合院住宅及宫殿都是有围墙围合而成的独立单元。“院”是住宅和宫殿的中心,房屋围绕面向院子,古人的活动场所也基本局于室内的私人庭院或园林。因此,中国文化是“院落文化”,它是封闭和内向型的。而这种封闭内向型的以“家”为单位的“院落文化”反映了我国以稳定的农业为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区别于中国的院落,西方城市文化则呈现出开放的、外向型的形态。古希腊时代,城邦发达的公共生活把人们吸引到广场上去,广场成了公民们重要的活动场所。此后,广场上造了房子,也有了市集,人们在这里聚集随意交谈、闲逛、或参加重要的庆祝仪式。而几乎每一座城市,市政厅、主教堂和市场大厦前面都有广场。广场把城市的政治、宗教和经济建筑形式组织成为了一个整体,作为城市的公共中心,也就是市民们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的中心。这种“广场文化”则反映出了西方以畜牧业和贸易交换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2.4中西方城市天际线之比较

西方古城多建于高山之上,这样选址据山临水、易守难攻。并在地市的高点建造城堡或教堂。教堂巨大的穹顶控制着全城的天际轮廓,是城市呈现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哥特式的尖塔高耸人云,城市仿佛一座森严的堡垒笔直地矗立,天际线呈现蓬勃的垂直感。另外西方传统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使建筑具有惊人的跨度的高度,不断采用向上拓展和垂直叠加的方式,渴望精神上接近梦想的天堂,用以表现对天神的崇敬和膜拜。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并将人工建筑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多采用横向建筑结构以尽量贴近地面与人相亲,以表现对土地的眷恋感激和崇拜。加上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为基本原料,形成了椽、檩、梁、柱、础的受力结构,虽然建筑的单体尺度不及西方建筑,但其层层渐进所构成的建筑群却形成了更为宏伟的气势。中国古城多位于北方平原,古城中建筑高度差异并不大,低矮的民居和相对高大的城楼、宫殿、庙宇等构成了平缓均衡的城市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