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2:12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1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经营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2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目前随着我国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提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农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竭泽而渔的现象,这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作物的卫生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围绕可持续农业经济为中心,分四个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方面的理论参考。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在其含义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可持续的生产、可持续的经济运作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其中生产可持续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运作中,满足稳定长期的农产品生产提供,而这一点也是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性指的是,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条件之下,能够不断实现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收入增加,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在农业生产的结构上进行调节,并且在生产技术上也不断给以创新;生态的可持续指的是人类在进行农业生产中,不能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要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是保障长期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及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其目的是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结合,进而保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而不断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出现。从整体上观察发展可持续农业,其目的更多的是在农业发展中,通过可再生的农业经济体系以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并且总体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进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化。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进而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安全;其次为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实行,逐步提升农业生产者的环保意识,也提升其经济上的收入;最后还有利于人类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不可逆关系给以捋顺。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在我国实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总体上制定出一个相关的发展大战略,进而透过这个战略,找出明确的方向。首先必须认知到,目前在世界范围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受到极高的重视,而发达国家更多的是着眼于目前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并且已经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道路。而随着对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的不断深化研究,已经证明发达国家所研究和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战略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在其本国中也具体实行了。在具体措施上,在农业生产上,将目前十分发达的信息技术投入了其中,并且实现科学化的控管,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调节上也采用生物自身调节的模式,最后实现了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零损害,如图1所示是日本爱东町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便实现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零损害。较之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上的动作,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手段技术还是在资金扶持上,都难以和目前的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因此当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大战略制定时,不可以完全复制和套用发达国家的模式,而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战略中的优秀部分,进而实现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战略制定。具体而言,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大战略制定上,必须深入细致地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以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作为基础进行战略制定。并且在目标上必须放在农村综合开发、食品安全保障以及生态资源保护之上。进而达到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大战略的落实,实现农村落后地区的精准扶贫,农业科技和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步,促使我国的农业科研部门不断研发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切实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

4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4.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的是充分利用目前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研究成果,以及农业系统自身所具备的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充分开发区域资源的优势,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对农林牧副渔进行合理的调整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优产高产和优质高效,保障农业经济和生态的有效循环,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化发展。

4.2三色农业

所为三色农业,其指的是白色农业、绿色农业和蓝色农业。三色农业在我国最早是由包建中老先生所提出的,同时也是钱学森老先生所致力推荐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其中绿色农业指的是,在绿色植物的种植业中,以及赖以其生存的畜牧养殖业,在所需的原材上,只需要水、光、土和气几种;蓝色农业所指是水域农业,而且是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开放区域,逐渐将陆地上的生物资源转移至海洋生物的资源开发上,进而减少对有限陆地资源的消耗;白色农业是在生物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其所依靠的是微生物学,以生物工程作为主要的技术载体,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目前较为成熟的白色农业主要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几种。

4.3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农业学者所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并且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得了具体的实施。精准农业其所指的是,摒弃传统牺牲环境、消耗大量资源,但产出较低的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变率处理设备等高新技术融入其中,进而实现农作物生长产量有影响因素的精准采集,并且分析得出最佳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从而在农作物生长中尽可能去达到最佳生长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也可以称作配方农业。

4.4集约型农业

集约型农业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家刘思华所提出的一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充分的参考、结合了我国的农业实际国情,特别适用于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人多地少的基本情况,在其具体内容上主要包括:稳定持续提升农产品自给率和商品率、土地的使用生产力;稳定持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置的建设质量,不断健全和营造生态农业发展必需的环境基础;优化农业生产的管理体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最后在国家层面,需要构建一个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优化国内的农业政策环境。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口数量位于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是确保我国能够不断发展,解决最为基本吃饭问题的必要措施。具体而言,我国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大战略制定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的情况,参考目前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三色农业、精准农业以及集约型的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2]杨婧.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6(05).

[3]赵琨.我国农机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08).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3

关键词: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农业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工业工程专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了解农业工程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等方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至今尚无直接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该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以“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引入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为使课程更好地展开,首先将“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内容引入绪论课,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农业的发展及其意义,更容易理解《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后续的主题内容。

“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怎么来的?”笔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它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理,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农业泛指种植业[2],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广义上讲,除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这五业合在一起通常称为“大农业”。目前农业早已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3]。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我们经常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农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简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动植物自然生产过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

(2)传统农业――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开始学会制造铁犁和使用耕畜,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打破原始社会那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较为开放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3)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并打破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2介绍农业工程的内涵

通过“农业及其发展历程”的教学,对“农业”进一步延伸,向学生讲解农业工程的内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5],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自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

另外从当前农业工程学科构成角度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介绍。目前农业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总体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业工程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从何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环、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乐赝�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利用化肥、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工业化模式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存在严重的隐患[6]。“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我们要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要解决未来可能将要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回到循环性生态农业上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

4从熵的角度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熵的角度对农业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物理学中发现和揭示了熵世界观的概念[7-8]。它告诉人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为了创造工业文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各类自然资源,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

笔者探讨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生物体的负熵机制如图1所示,以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又尝试按照数学极限的思想,并提出一个极限公式(公式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解。该极限公式可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以时间t为自变量,自然界的熵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则

(1)

式中,C为相对常数,即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时期能够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则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相等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定),则意味着系统进入了全面崩溃,或称“热寂”阶段[10]。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识地尊重地球资源的极限,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宝贵,从而做出对人类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有力的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把熵定律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发展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符合减熵原理和生态规律的农业,才能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农业,在带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正确认识学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内容。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只会让环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问题,而不会带来长久的效益,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利用系统思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去解决问题。我们面临的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其实都是系统。将农业工程看成大的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系统的合理组建和最佳运行的过程技术。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4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解决措施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参考文献

   [1]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张攀春.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8-551.

   [4]刘思华.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杨培源.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2012(9):

   99-102.

   [8]杨谨,陈彬,刘耕源.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生

   态学报,2012(13):4007-4016.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宣传力度

引言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进入到社会上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必要工作内容,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也是如此。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保护植物入手,做好环节工作,进而可以推动农业行业发展。并且,从可持续角度出发保护植物效果更好,便于农业植物健康生长。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农业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两者和谐发展。从现在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植物保护和农业发展需要得到政府以及社会群众支持,不能为整个社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

1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

对大量实践进行研究,发现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影响关系,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1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植物保护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上滥用农药,导致地面植物被严重破坏。随着植物数量、种类以及规模的减少,使得土壤肥力逐渐下降,进而成为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升对植物的保护力度,才能有最大限度提升土壤肥力,从而推动农作物发展,促进整个农业发展[1]。

1.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植物保护手段

为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范围内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科学技术,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在农业中有效使用,减少农业发展对于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植物安全性。在推动农业迅速发展期间,还要注重提升农业产能,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可以促进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需要将自身基本职能展示出来,使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得以提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植物保护对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抵抗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推动我国农业稳定性发展。

1.3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植物保护

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植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期间,一定要高度重视养殖和物质循环等各项工作,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针对科学方法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升农业产值和经济,从而可以推动植物保护工作进展[2]。

2通过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

2.1转变农民种植思想

提升农民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知识讲座活动,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使得农民农业种植意识得以提升,科学种植意识以及生产技术有效提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价值。只有农民意识到植物保护价值,才能够有效保护,制定合理化对策,赢取更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3]。

2.2科学使用经济和农药

从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农业生产期间会使用大量农药,去除害虫和草,为更好地提升农业产量,人们会过度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整个生态平衡程度[3]。防治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2种形式,化学防治效果更加彻底和迅速,不过对于农作物以及周围环境影响非常大,因此种植期间要减少农药使用量;采用生物防治对策去除害虫,可以减少生产经济成本,也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

2.3推广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属于现代化技术、管理思想和传统经验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发展形式,能够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长时间实践和观察后发现,生态农业能够有效保护植物以及自然资源,这就证明生态农业是规范合理的,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一定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增强人们意识,做好宣传工作,进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5]。

2.4实施绿色生态理念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植物保护,使两者之间深度结合,那么就要在工作期间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提升对新型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从而提升农业产量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期间,一定要将植物保护有效贯穿到整个农业生产之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植物保护方法,尽可能减少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效提升能源以及资源需求量,并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以往生态理想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植物造成破坏,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关系,相互依存和影响,所以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植物,就要转变生态理念,实施绿色思想,保护植物,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5增强宣传力度

为给人们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为我国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则必须增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植物保护意识,从而可以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原本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防止在农业生产期间使得植物被破坏。在具体实施期间政府可以借助广播、电视以及媒体等形式进行全面宣传,促使农民得到广泛认知,掌握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并且政府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程度,做好新型技术推广工作,提升人民群众技术能力,使用最佳生产形式以及植物保护对策,提升农作物抵抗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从根源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6提升科技投入

我国要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力度,从国外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减少农药以及化肥使用量,减少化学药剂对整个土地资源的污染程度,并且还要有效减少植物破坏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要将生物技术、物理技术以及绿色产品等使用到农业中,对有害生物的侵害进行控制,加入经济投入,针对农业科技进行深度研究,善于借鉴西方科技经验,总结东西方科技知识,创新出全新科技内容,做好改进工作,有效保护植物,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人们经济收入,推动人类进步。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6

   在农业标准化实施背景下,现代农业虽然取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产品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又如,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土壤生产能力大大降低,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2]。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很多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即替代农业,并慢慢取代了现代农业。替代农业主要是指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倡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现阶段,我国代替农业主要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及天然农业等。代替农业标准化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替代农业生产理念有了超前性的突破,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理念。2)代替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生产模式。3)代替农业不仅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自发性,同时具有小规模生产发展的局限性。

   2可持续农业发展

   虽然在农业标准化实施下,农业产业结构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替代农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内外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并实施了很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使得农业发展模式开始向着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可持续农业主要是在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及管理前提下,对农业生产技术及体制发展方向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以满足当代人们和后代人们的需求。这种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不仅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保护,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其生产技术上、经济投入上均可被人们所接受。实践研究表明,我国农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提出新的农业发展观念,扩展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并提出高标准的农业发展体系,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都是农业标准化发展的体现。因此,必须做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可持续农业标准化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标准化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引导方法,将农业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2)农业标准化利用固化形式,将农产品生产或者销售服务中的新知识及新技术有效的展现出来。3),农业标准化利用进化形式,将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4)农业标准化利用其具有的校正作用,并与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正,有效减少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负面效应。5)农业标准化利用择优和简化方法,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6)农业标准化利用其自身具有的扩散性功能,使得农业发展新知识及新技术得到广泛性的推广和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7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必须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宏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微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包含着许多单个的指标。根据系统的相干作用原理和多样性特点,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尽量做到十分全面且不重复。所以,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学原理和规律。

  1  建立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1  坚持六个原则

1.1.1  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  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  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  实现两个结合

1.2.1  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  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2  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四个子指体体系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  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1.1  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  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  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2.1  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附图

  图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图

  2.3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3.1  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  反映公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4.1  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1997(12):58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1999年至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2001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0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27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28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7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2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东部地区(630%)和东北地区(10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06%、2789%和43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09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01元)和东北地区(6434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8543hm2/人)[13]。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1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5%。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2001年至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3项二级指标和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4项二级指标和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100-乡村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2001年到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3993万人。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与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2010年的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77人上升到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比如,2009年和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859个百分点和416个百分点;除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四)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陈忠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GiS和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9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篇10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植物所采取的传统保护措施,主要以药物和机械为主,这是两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而且由于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所产生的是强烈的消极效果,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折不扣的负面作用。首先,由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有害生物,而为了降低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人类会使用大量的农药,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农作物产量持续增高的同时,对于农药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虽说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有害生物对于农作物的破坏,但在无形之中也改变了其生长所具有的天然环境,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毁灭了它的天敌,直接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违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及客观规律。其次,以药物保护植物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消极影响。过多农药的使用,必然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安全和质量,尤其是当今社会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长时间用药,会促使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对药物产生抗体,长时间发展,药物就再也起不到消灭有害生物的作用,反而会作为不合理药品,破坏人体机能,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饮食环境。第三,由于我国现阶段植保机械使用的情况较之广大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所以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不佳效果,导致植物药物残留超标、土地破坏严重,植被分散播种等等不利于环境发展的行为。通过以上三点不难发现,传统用于植物保护的方法对于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当环境在无形之中遭到破坏时,也就无所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利用植物保护来推动农业发展,必须另辟蹊径、改革创新。

2如何利用植物保护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合理使用农药,并积极推动农药产品的研发工作。鉴于前文中已经提到的农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要想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植物保护的可持续运行,就必须做到合理使用、科学使用药物。在保证防治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农药的使用率,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选择利用;同时利用交换、轮换以及合理昏庸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作物自身对于药物产生抗体的可能性,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其次,推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尽可能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止效果,降低防止成本,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以及质量。同时科学化的防治方法,将对土地流转、规范种植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将间接提升广大农民的就业率,提升其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第三,从根本上提升广大农民对于植物保护的知识容量、提升个人文化素质。实践调研得知,定量农田的农业产量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呈正比例关系,因此出于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需要,应尽可能提升广大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但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停留在中小学阶段,甚至还存在着大量的“文盲”。鉴于此,国家要加大力度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文化意识,推动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以现代化手段推动植物保护工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推动并加强植物保护的各项技术的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大部分民众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注重环境生态保护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不断得到重视,各项防治措施也备受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有利于防治的生物技术、物理技术以及化学技术综合起来,将合理、有效的方法措施融合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才有可能实现环境、生物、生态平衡的统一,才能从综合的角度致力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第五,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以低成本获得高效益。循环型生态农业将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担,对于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平衡、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将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