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1:51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1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医理论体系及诊疗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一直把脉诊作为探测病因、病位、病性及预测疗效的根据之一,在临床诊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依靠手指触觉来体会患者动脉搏动时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对某一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缺乏客观指标作为判定脉象的标准,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因此,脉诊的客观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概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现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上只讲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疾病脉象的客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如果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对疾病的脉象信息进行提取,并将脉象信息与疾病的生物信息进行关联研究,从而形成开放的脉象理论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将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思想和认知系统。

2脉象信息获取的测量学分析

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脉诊中普遍采用的“独取寸口诊法”是医者以自己的手指作为传感器,依靠指端的触觉、压觉、振动觉,对被诊者的脉速以及左、右掌后桡动脉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压力及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指法的变化来检测桡动脉管在受到各种干扰力的情况下的动态变化。由于诊脉以手指为工具、以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医者用手指测得的脉象并非是各个被测量的一个精确的数值集合,而是医者在不同的指法下对被测者脉搏搏动时其皮下桡动脉管的各种运动形式的感觉和总体印象。手指脉诊中所采用的传感器性能是不统一、不标准、不恒定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手指脉诊带有主观性,是一种模糊的、不准确的测量。此外,由于被诊者的人体差异以及医者师承经验的不同,使得脉象的辨认和识别缺乏统一、精确的标准,但若从各种不同的疾病中去仔细分析和研究,一定能体会到脉象的复杂分类与不同类型的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看,传统的中医脉诊是采用柔性感传器装置(医生的手指),通过阻尼系统(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组织)对柔性管路(患者桡动脉)以及其中的脉动液体流(患者血流)进行复杂的动力学分析后,经医生比较、综合,最后得到的脉诊结论。事实上,脉诊是一套完整的有机信息提取、处理和分析过程,这也是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遇到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常见的单点式脉象换能器的脉象仪),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如光电容积脉搏波、阻抗容积脉搏波),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如现有的刚性多点阵脉象检测装置)[1]。

笔者认为,要实现脉诊的客观化,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脉象进行本质研究,然后采用现代生理学的方法来阐明脉象的形成机制,进而用各种相关的物理指标来量化地描述脉象的特征、分析脉象的信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脉象的数理模型,最后采用相关的物理传感器来实现脉象信息的检测。总之,针对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应在符合传统中医脉诊方法学的基础上,提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通过更完善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在与中医脉诊实践的相互印证中,逐步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

3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脉象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谭氏等[2]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对脉诊学的理论、诊脉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人体脉搏系统的信息检测和建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一直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脏有节奏地间歇性射血引起主动脉内的压力和流量脉动,由心脏沿动脉向外周血管传播,其传播的波形随心血管系统性能的变化会发生敏感和显著的变化。国内学者根据中医脉诊的原理,研制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作原理不同的脉象传感器[3-7]。利用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可检测出中医诊脉的各种脉象。另外,在理论方面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脉搏波的特征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8-11]。有学者认为,脉象研究要突破上述经验性表象描述的局限、真正与现代数理科学相结合,就必须从心脏运动和动脉管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入手,建立脉象的生理、数理模型[12-13]。

另外,生理学研究表明,脉象主要综合了心脏和血管的舒缩运动、血管管道的弹性振动以及在手指压力的干扰下血流和血管运动的变化所产生的多种信息,是这3种主要运动在寸口处使医者的手指产生的连续时间的空间立体感觉[14]。据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脉象的信息构成进行了研究。李氏[15]概括了脉象的信息特征,认为切脉时浮取、沉取所感受的脉管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浮取时感知的主要是桡动脉管壁的位移,而沉取时感知的是压力脉搏波;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27种脉象各种指感的物理因素作了分析,对脉象的函数表达和曲线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种脉象与相应的物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综合地反映了脉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对脉象的一系列生理、物理研究以及实践都表明,上述各物理量的集合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指感脉象的特点。然而,这种表征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采用这些物理量只能建立脉象的经验性表象描述,并不能从生理机制上刻画脉象的内在本质。当然,也有学者开始思考利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方法进行脉象研究,该研究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的结论,认为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16]。

但是,脉象客观化研究举步维艰,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信息获取技术的局限性上(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由古代中医从全方位对整体脉象的动态描述可以看出,脉象描述参数是多元的,是从整体着眼的,它不仅包含空间函数,还包含着时间函数,是一个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概念。另外,古人对脉象的论述是与病证结合起来,是熔医、理、脉、法于一炉的。因此,这些研究还是简化的、局部的,在反映系统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①对脉象特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脉象的表述没有一致的方法。②脉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多为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由于脉象形成极为复杂,它与血管结构和特性、管外肌肉和皮肤组织、血液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结果,若用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来处理采集到的非线性、非平稳的脉搏波信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脉搏信号提取方法来研究脉象是非常必要的。③关于脉象、脉图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多限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心功能4个方面,但能够反映心血管状态的病理指标(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脏和颈动脉超声、炎症指标、血脂异常等)和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脉象和心血管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④目前脉象客观研究还尚未从脉象基本要素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也就是说,还没有学者去探索有哪些生物信息指标或脉搏参数对判断患者的脉位、脉力、脉长、脉宽、脉流利度、脉紧张度等基本要素可以起到量化作用。

4方法探析

笔者认为,开展中医脉象客观化研究必须具备以下2个基本前提。第一,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始终的研究思想,是中医脉象理论现代研究不走弯路并能正确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才能使脉象理论现代研究的最终成果既能实现现代语言的科学表述,又能在确定自我主体价值的前提下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第二,合理界定脉象理论体系和具体脉象的描述体系。中医脉象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脉象特征及脉证关系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的,是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科学模式形成过程。要想验证经验科学所形成结论的正确性,必须回到经验科学的原始材料中去,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理出中医脉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确立具体脉象合理的特征标识,正本清源。

目前,国内外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往往是个案式的考察,没有对古代文献的脉象描述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研究。本研究拟以“中医药文献保障系统”为基础[17],对实验脉象进行穷尽式全面排查,编历出古代文献中与其相关的词语与概念,建立脉象描述体系(脉象特征)。该研究可以基本理清中医脉象构成各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基本轮廓。

5相关探索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方法,开发研究关键技术,针对中医药传统脉证知识,构建古代脉象数理模型,将该数理模型运用到现代生物医学及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并结合多知识源融合的脉象数理模型分析器,挖掘现代生物学、生化学相关关联指标,进而构建现代脉象数理模型,实现脉象的现代数理量化描述,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

本课题组现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开展针对专业文献文本理解的数据基础研究。研制开发中医药文献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开展行文架构研究,研制中医药语义词典,为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的中医药各项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17-18]。②研制开发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辅助系统,并利用专业语义词典提供的多种词法及句法结构,进行词性、语义类以及共词排除等多种控制,这在国际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是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理论本身的一种创新与发展[19]。③将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应用到中医药脉象客观量化研究领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沙洪,赵舒,王妍,等.中医脉象多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1-24.

[2]谭延亮,游开明,陈列尊,等.脉诊客观化研究新思路[J].四川中医,2007,25(8):21-23.

[3]凌志远,杨大本.一种新型脉搏换能器的研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3):79-85.

[4]黄献平,李冰星.BYS14型心电脉象仪与mX811型脉象仪的比较[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66-67.

[5]曹玉珍,张力新,王超文.三导脉搏波传感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6,(11):42-43.

[6]梁中庆,阮晓声.光闸式桡动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13(1):55-57.

[7]王国力,赵子婴,白金星.pVdF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12(4):688-692.

[8]罗志昌,张松,杨文鸣.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3):71-79.

[9]胡家宁,阎述池,王秀章,等.脉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系统模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34.

[10]王炳和,郭红霞.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脉搏波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8):193-195.

[11]柳兆荣,徐刚,陈泳,等.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一种分析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24(2):205-214.

[12]李晓阳,曾衍均.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28.

[13]蔡绍皙,王贵学,欧阳克清,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9.

[14]王东生,雷磊,李新芳,等.从泊肃叶定律看中医脉象形成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5.

[15]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描述和检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6):318.

[16]卢贺翔,李冀.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7,28(2):181-183.

[17]王振国,刘耀.对古代科技文献信息构建的理论与文法——中医药古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5,(2):32-34.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2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恐”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3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依附于理论教学中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中医诊断学中,在脉诊理论学习之后,及时开设脉诊实验课,运用脉象模拟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脉诊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的诊脉技术;又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在学习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时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从而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再如方剂学教学中,学习解表药之后,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麻黄及麻桂相须配伍之后的发汗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中,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验,不但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如果实验课程独立,那么从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是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考虑,某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却并不适宜脱离实验课程或实践。比如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训练,就是理论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也不能完全脱离于理论教学,这就需要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

 

2.2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必须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和自主创新。由于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考虑将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分为2个部分,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尽量与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密切联系、配合;综合设计及创新性实验则应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之后,着重于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灵活地设计、安排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步骤等,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结语

 

将实验课程独立出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4

摘要肺栓塞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本文总结了2例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过程及经验。

关键词肺栓塞诊治过程经验

Summaryofdiagnosisandtreatmentprocessandexperienceof2casesofacutepulmonaryembolism

wuDaozhong1,HuChangsheng1,XiaoLing2

thepeople'sHospitalofYiliangCounty,ZhaotongCity,Yunnan6570001

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Jinshan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ofShanghaiCity,2015082

abstractpulmonaryembolismisacommonclinicaldisease.thispapersummarizestheprocessandexperienceofdiagnosisandtreatmentoftwocasesofacutepulmonaryembolism.

Keywordspulmonaryembolism;Diagnosisandtreatmentprocess;experience

血栓栓塞症(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pte。肺栓塞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也缺乏特征性病变,有很高的漏诊及误诊率。国外报道未经正确治疗的肺栓塞住院死亡率达到30%,但经过及时诊断和治疗,肺栓塞的死亡率可降低到2%~10%[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50岁,身高162cm,体重85kg,Bmi32.39kg/m2,厨师。因胸闷、胸痛、气促1小时,晕厥1次入院。患者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促。如厕后晕厥1次,持续约半分钟自行缓解。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有反复痛风发作史,有长期服用强的松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年,有高血脂史。查体:体型肥胖,Bp70/50mmHg,p11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音。入院后查aSt234U/L,LDH568U/L,肌酸激酶同工酶32U/L,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呈现QⅢtⅢ,电轴右偏。Ct增强扫描:右上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左肺动脉主干及左上下肺动脉主干及大分支栓塞;两肺下叶磨玻璃样改变,考虑动脉栓塞灌注异常。治疗过程:入院后第2天经胸部增强Ct确诊肺栓塞后,予尿激酶160万U溶栓,并予低分子肝素抗凝3~5天,联合长期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胸闷、胸痛、气促明显好转。血LDH、aSt、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有所下降,心电图呈现QⅢtⅢ好转。凝血功能inR维持在2~3左右出院,并定期随访凝血功能。转归:长期抗凝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明显好转,3个月后复查Ct增强扫描提示肺栓塞已经部分吸收。见图1。

图1例1患者治疗前后Ct增强扫描影像

例2:患者男,50岁,身高168cm,体重75kg,Bmi26.57kg/m2,长途汽车司机。右下肢肿胀半年,胸闷气急5月,加重半个月。患者半年前始有右下肢肿胀,未重视。5月前始胸闷、气促,反复发作多次。否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否认特殊用药史。查体:体型肥胖,Bp100/70mmHg,p113次/分,R23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音。入院后查aSt28U/L(参考值8~40U/L),LDH237U/L(参考值135~225U/L),肌酸激酶同工酶18U/L(参考值:0~24U/L),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SⅠQⅢtⅢ。Ct增强扫描、血管超声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入院后经胸部增强Ct确诊肺栓塞后,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并予低分子肝素抗凝3~5天,联合长期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经溶栓及抗凝治疗后胸闷、气急症状明显好转,血LDH、aSt、肌酸激酶同工酶无明显变化,心电图好转。转归:长期抗凝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明显好转,3个月后复查Ct增强扫描提示肺栓塞已经部分吸收。见图2。

讨论

肺栓塞在西方国家被列为常见的三种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诊断率低、死亡率高的特点。在中国,肺栓塞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种罕见病,被临床医生严重忽视,但近年来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并广泛普及。肺栓塞在临床上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未及时诊断和有效诊治会导致大部分的栓塞患者死亡。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小的肺栓塞(栓塞面积50%),可出现典型的栓塞四联症:①突发性呼吸困难(80%~90%)。②胸背部疼痛,吸气时加重,常呈胸膜炎样疼痛,少数类似心绞痛发作(88%~100%)。③咯血(30%~70%),多在栓塞后24小时内发生。④剧烈咳嗽(30~50%)。肺栓塞诊断方法复杂。实验室检查中D-二聚体的增高,血气分析中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及心肌生化标志物的增高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2]。肺栓塞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是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呈SⅠQⅢtⅢ型。常见的还有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然而也有10%~25%的肺栓塞患者心电图表现完全正常[3]。肺栓塞的典型X线胸片表现可见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肺透亮度增加,未受累部分纹理相应增多。肺梗死则表现楔形阴影。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亦可协助肺栓塞的诊断。但许多基层医院缺乏相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手段,增加了肺栓塞的诊断难度。这就要求基层医师更加重视完整的医学知识储备,具备严密的临床思维及从基础检查中捕捉细微信息的能力。

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流瘀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危险因素由遗传变异引起,包括Ⅴ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等;继发性高危因素包括长时间不动(如卧床不起,长途旅行)、下肢骨折、大手术、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妊娠。一般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力衰竭)、高龄、吸烟(每天超过25支)、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Ⅴ的Leiden突变,凝血因子Ⅷ浓度过高)、中心静脉导管、人体假体植入、隐性肿瘤(尤其是胰腺与前列腺肿瘤)、使用雌激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静止生活方式的流行,抽烟,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发病率的增加,使得肺栓塞发生趋于频繁。如本文报道的2个病例均为中年男性,肥胖,少动,静止生活方式为主。例1同时还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史多种危险因素。发病前有如厕过度用力而诱发肺栓塞的发生。疾病发生特点显著,由于基层医生对疾病有充分认识而得到及时治疗,疗效显著。病例2是长途汽车司机,有长时间驾车史。半年前开始右下肢肿胀,考虑当时已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未得到诊治。此次发病前也有多次活动后胸闷、气急4个月,但未行胸部增强Ct检查。此次病情加重伴咽喉部疼痛,接近晕厥10天,咯血、胸痛2天。入院后心电图SⅠQⅢtⅢ,考虑肺栓塞可能,行胸部增强Ct确诊后行溶栓治疗,症状明显好转,tV1~V3由直立变成倒置。从以上2例肺栓塞的诊治过程,我们体会到基层医生在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基础的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查捕捉信息,对于患者能及时通过Ct增强检查结果得到确诊和治疗,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担负着我国广大老百姓尤其是偏远的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的基层医院,服务人群比大型综合性医院更广泛。但基层医院往往存在着工作人员医疗知识相对匮乏,辅助检查手段有限,机器设备陈旧等缺陷,大大局限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这更大大增加了肺栓塞的误诊和漏诊率,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定期组织加强基层医院医师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增加诊疗思路的开拓和训练,强调多科室协助,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

参考文献

1CarsonJL.theclinicalcourseofpulmonaryembolism[J].nenglJmed,1992.326(19):1240-1245.

2YalamanchiliK.prevalenceofincreasedcardiactroponinilevelsinpatientswithandwithoutacutepulmonaryembolismandrelationofincreasedcardiactroponinilevelswithin-hospitalmortalityinpatientswithacutepulmonaryembolism[J].amJCardiol,2004,93(2):263-264.

3Gorgelsap,engelenDJ,wellensHJ,etal.amostlyignoredbutveryvaluableleadinclinicalelectrocardiography[J].JamCollCardiol,2001,38(5):355-356.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基础数据;数据结构

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的研制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及其数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究”的内容之一,而数据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品质和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因此,我们对数据结构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1基础数据结构

1.1个体情况基础数据

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过敏史、婚育情况、嗜好(抽烟、喝酒、其他嗜好)以及居住条件、工作条件、经济状况等。

1.2症状数据

区分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并制定轻、中、重三级或多级程度评定标准。

1.2.1躯体症状表现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1.2.2精神心理症状表现

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1.2.3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

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频率降低、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能正常地处理好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1.3体检数据

1.3.1现代医学检查数据

重点是排除各类疾病,尤其是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

1.3.1.1体检

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眼、耳、鼻、咽喉、口腔五官科常规检查;发育及营养状况、精神状态、肺及呼吸道、心血管、腹部肝脾、神经系统等内科常规检查;皮肤、淋巴结、甲状腺、乳房、脊柱、四肢等外科常规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涂片等妇科常规检查。

1.3.1.2物理检查

心电图、X线胸透、B超、前列腺(男)、乳腺(女)等。

1.3.1.3体液微观筛查

血、尿、便常规检查,蛋白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血尿酸(Ua)测定,水与电解质等血液代谢性指标检查;肝脏功能相关酶、胰腺功能相关酶等酶学及其他蛋白分析;肌酐、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二氧化碳结合率等为指标的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肌酶

谱及标志物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

1.3.2中医“四诊”数据可多个选项。

1.3.2.1望诊

①望神:包括眼神(目光明亮还是晦暗、目珠运动是否灵活、视物清晰还是模糊)、神情(神志清楚还是模糊、思维有序还是混乱、反应灵敏还是迟钝、表情丰富还是淡漠)、气色、体态、有神、少神、失神(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目无光彩、眼球呆滞)、神乱(神志不宁、精神抑郁、精神狂躁、意识障碍);②望形:包括强、弱、胖、瘦;③望态:包括动静姿态、异常动作;④望头面:包括头形、动态、头发、面肿、腮肿、面脱、口眼喎斜、面容、面部颜色(主色、客色、病色);⑤望五官:咽喉、颈项、躯体、肢体、皮肤、排出物;⑥望舌:包括舌神(荣、枯)、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青)、舌形(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舌下络脉、苔质(厚苔、薄苔、润苔、燥苔、腻苔、腐苔、剥落苔、偏全苔、真假苔、有根苔、无根苔)、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

1.3.2.2闻诊

听呼吸、语声和语言;嗅气味(口气、鼻气、体气、汗气、痰涕之气、呕吐物之气、排泄物之气)。

1.3.2.3问诊

①问寒热:是否发烧、恶风、畏寒、恶寒、潮热、自觉发热体温。②问汗:是否无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头汗、半身无汗、手足心汗、心胸汗多、阴部及周围汗多等。③问疼痛:包括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掣痛、空痛;疼痛的部位:包括头痛(整个头部、前额连眉棱骨、后枕痛连项背、头颞或一侧头痛、巅顶痛)、胸痛(胸前“虚里”部憋痛或痛彻臂内、胸膺部位闷痛或伴咳喘)、胁痛、脘痛、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肌肉痛、筋脉痛、关节痛)、周身疼痛。④问头身胸腹不适:包括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疲劳。⑤问耳目与睡眠:是否耳鸣、听力减退、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视,是否失眠或嗜睡。⑥问饮食:是否口渴多饮、渴不多饮、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⑦问口味:包括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口粘腻。⑧问二便:是否便秘、泄泻、便质异常(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便血)、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泄失禁、肛门气坠)、尿量增多、尿量减少、小便频数、癃闭、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⑨问妇女: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崩漏、月经过少、闭经、经色或经质异常、痛经、带下色白、黄带、赤白带、五色带、带下量多、带下气味异常。问男子:包括阳痿、阳强、遗精、早泄。⑩问情绪:包括抑郁、高涨、焦虑、恐惧、烦躁。

1.3.2.4脉诊

平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大脉、细脉、微脉、散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长脉、短脉、弦脉、芤脉、紧脉、缓脉、革脉、牢脉、弱脉、濡脉、伏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疾脉、真脏脉。

转贴于

1.4辨识数据

亚健康状态辨识的前提原则:任何一个症状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同时排除可能导致该表现的疾病[1]。

1.4.1症状程度评定数据

基于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对其症状程度的客观评价。①疲劳状况评定:主要为疲劳评定量表(Fai)和疲劳问卷(FS)数据。②疼痛状况评定:通过“长海痛尺”测评获得的数据[2]。③焦虑状况评定:主要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④抑郁状况评定:主要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数据。⑤睡眠质量状况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获得的数据。⑥生活质量状况评定:通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获得的数据。

1.4.2体质类型判定数据

采用参考文献[3]研究成果,将人体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以及对各类体质相对应的解释[3]。

1.4.3中医证候诊断数据

①肝气郁结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②肝郁脾虚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不爽,或大便秘结,舌淡红或黯,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

③心脾两虚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头晕头昏,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④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⑤肺脾气虚证: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⑥脾虚湿阻证: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困倦多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缓。⑦肝郁化火证:头胀头痛,眩晕耳鸣,胸胁满闷,口苦咽干,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⑧痰热内扰证:心悸心烦,焦虑不安,失眠多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⑨其他证型。

1.5干预数据

1.5.1非药物干预法

健康教育、戒烟限酒、睡眠调理、心理调适(语言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神静志法、全德养性法、情趣易性法、交往活动法)、饮食调摄(饮食有节、全面均衡、饮食卫生)、娱乐保健(音乐疗法、放风筝、垂钓、对弈、书法、旅游等)、运动健身(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以及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包括干预机理、方法、效果、饮食配方、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

1.5.2药物干预法

①纯中药:中成药、汤药、外用药,包括处方、剂量、用法、效果、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②药膳:膳食种类及用量、中药处方和剂量,包括用法、效果、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

1.5.3其他

亚健康科普教育、预防知识以及研究动态等。

2数据选择依据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2.1个体情况基础数据是探索亚健康状态引发原因的重要依据

亚健康的流行特点及不同人群亚健康发生因素是亚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人群亚健康预防及干预的基础。目前,对亚健康区域性发生率、年龄特点、性别特点、职业特征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尚待深入,但身心不适应所反映出来的种种亚健康症状则与婚育情况、嗜好、居住条件、工作条件、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个体情况基础数据是其他各项数据的前提数据。

2.2症状数据是亚健康状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亚健康正是由于临床出现一系列的躯体或心理不适而被认识和定义的,亚健康人群反映出的症状数据是中医辨识与干预的基础。

2.3体检数据是对症状数据性质的确认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通过现代检测仪器或方法,用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中医“四诊”数据则来源于应用中医特有的思维与技术手段,所挖掘与提取到的有关潜病态和欲病态的信息,是亚健康辨识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检数据是中医辨识与干预的依据。

2.4辨识数据是对上述各项数据定性、定量、定位的综合评估

量表的应用克服了主试和被试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对亚健康定性、定量评估的误差。体质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其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体质因素与亚健康具有明显相关性[4-5],体质辨识数据对形成亚健康准确的辨识结论、制定完整的中医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证候诊断数据更是对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体检数据的抽象与概括,是制定中医干预方案的前提与支撑。

2.5干预数据是形成辨识结论后的应对措施

辨“证”与论治、诊断与治疗对应相关,辨识数据与干预数据同样如此,缺一不可。

3按本数据结构设计建成的数据库具有的功能及应用预期

在研究基础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并进一步构建一体化亚健康中医干预基础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

3.1服务功能

便于医院或体检中心记录亚健康中医干预的全过程;便于亚健康个体自我保健;便于科研人员了解亚健康中医干预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比较、评价亚健康各类型不同干预方法的效果。

3.2管理功能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平台,便捷地掌握国内各医院或某医院开展亚健康中医干预工作的全貌,并实现相关数据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3.3功能

可通过亚健康一体化服务平台,将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内容进行展示和,如进行亚健康基本常识、预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3.4实现数据的共建与共享

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推广应用后,医院或体检中心依据症状数据和体检数据进行辨识,依据统一的辨识标准形成辨识结论,并将所产生的电子档案(病历)包括干预措施储存于数据库中,不断充实数据;亚健康个体亦可按同样步骤进行自我辨识,形成辨识结论,并在数据库中查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

4讨论

4.1关于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本数据结构系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中有关亚健康的术语、定义、范畴、分类、常见临床表现、中医常见证候类型、判定标准、综合评定流程等规范,确定亚健康中医干预的基础数据范围;中医“四诊”数据、中医体质分类则分别采用了《中医诊断学》[6]和《中医体质学》[3]中相关标准与规范。因此,基础数据及数据结构规范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按本数据结构建成的数据库易于推广应用,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由于亚健康基础数据种类较多,我们还将采用元数据规则定义的方法对不同类型基础数据加以管理,以适应基础数据类型变化,如对基础数据或其分类的增加、减少、删除、调整,达到亚健康基础数据整体系统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可调性。

4.2关于数据的关联性

本数据结构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指标体系,数据间相互关联。只有通过多数据的综合辨识,尤其是对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定性、定量、定位的准确评估,才可能避免误诊,采取或选用恰当的干预手段,取得最佳效果。就数据本身而言,如何实现对亚健康涵盖范围、症状、证候、干预方法、方药等相关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与关联分析,同样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2]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6-7.

[3]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孙涛,王天芳,武留信,等.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0-64.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6

1.1临床需要

西医临床医生也应用中成药来治疗疾病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中成药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中西药配合使用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且必须重视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使未来的西医专业人员在学习西医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中医知识,为他们在日后临床工作中使用中医药知识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1.2科研需要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科研领域,有许多西医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其中高级职称者最多。这表明,高级职称者在努力带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而且许多中、初级人员也在努力跟上。而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前提,对于西医工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懂得中医。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教学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为有志于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研究、发展的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在正确认识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后,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能灵活恰当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及开展科学研究。具体有三方面:首先是西医专业学习中医学,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次是可以运用扎实的现代医学知识研究中医的本质,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发展;其三是通过研究中医,可以推动现代医学的进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改进教学技巧

中医学这门课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熟记这些知识点,教师必须在上课技巧上多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帮助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药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等,这些趣味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了理解、记忆。又如在方剂教学中,汤头歌诀也时因拗口难以掌握,而形象的趣味记忆法可以化难为易,如小青龙汤,可记为“少将为妈甘心下跪”,其中少(为白芍)将(为干姜)为(为五味子)妈(为麻黄)甘(为甘草)心(为细辛)下(为半夏)跪(为桂枝),通过运用趣味法记忆,使中医学中枯燥的理论、概念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2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是实践医学,应该增加实验教学的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中医学中原本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如脉诊,理论看似简单,实质上是最难学、最难懂的。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且要细心揣摩、研究才能掌握。通过脉象模拟手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切脉方法,训练切脉技能,体会常见脉象的指感特征,使之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的诊脉技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中医教学中脉诊的难度,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直观而又生动地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等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他们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合记忆。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中医理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看法。比如舌诊教学中,我们把临床上收集到的各种典型的舌像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4运用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将中医学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病案举例讲解疾病,利用病案引导学生对病案进行诊断及治疗,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优化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精髓

在授课学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各个部分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着重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中药、方剂、针灸、内科的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学时。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始终贯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精讲与本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临床医学专业,侧重于讲解四诊技能和辨证处方规律,让学生理解从中医学角度该如何去诊断和用药。对于授课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要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理解中医学。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98-0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1]。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学与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性研究将加速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

对中医的科学性有人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中医尚不足为科学。其理由是,首先,中医在解释致病的原因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2],因为它的整个病理学中找不到病毒和病菌的影子。换句话说,它的病理学仍旧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而缺乏一个真实的物质基础。例如,某人表现出口干舌燥等症状,中医说是“肝火太旺,应清热去火”。但“肝火”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次,中医在解剖学上对人体缺乏研究,以至于没有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的理论。神经理论更是近乎空白。中医只能是一个经验假说系统,而不是一个科学系统。另外,中医在生理学上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解释也是似是而非,无法从理论上描述事实和过程,只能把其变换成一种“像理论”的说法。比如讲中风,西医认为是大脑某些区域因淤血或其他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性损伤,而中医则认为是经络不通,需要活血通络。至于哪一种药物最适合于中风不过是经验问题,虽然也可以用针灸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某些反馈效应,但这同样是经验,不是科学。

以上两种观点,由于提出的历史时代不同,其对客观事物规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差别。虽然中医和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构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不尽相同,因而就形成了差异很大的两种学术体系。在当今西医思维占绝对优势的时代,笔者认为,务必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让中医更好地发挥作用。

1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自成体系,有确定性,更多的是对立统一性。首先,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思想大致可包括“天人相应”、“藏象相关”、“形神相关”等基本观点。所谓“天人相应”是指人与环境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现代天文医学、气象医学和生物时间节律方面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如现代研究太阳活动与流感的流行之间的关系,认为太阳黑子活动时抛射出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地面磁场发生强烈作用,引起磁场的剧烈扰动,产生磁爆。它一方面影响流感的生态条件;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流感病毒,干扰病毒的Dna或Rna,使病毒出现变异和新亚型。同时,它也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统计表明,全世界流感大流行多发生于太阳黑子活动的盛期。现代科学界对于生物钟的研究也使子午流注学说得到进一步的阐明。“藏象相关”是指脏与腑、经络、气血、津精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形成息息相关、协调有序的整体系统。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经络系统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互为依存,在运动中又独立存在。“形神相关”说明形体和精神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精神是在形体的基础上产生,又与作用于形体不同的脏腑与不同的情态有特定的关系。治病可解郁,解郁可治病。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和宇宙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天地万物的阴阳和人体的阴阳、脏腑阴阳、形神阴阳错综复杂地构成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协调而有序的相对平衡,维持着生命体系的规律性运动。五行学说提出人体内外、脏腑、经络等各个系统之间如何通过生、克、制、化的多维双向调节,以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协调而有序地自我调控。

中医用“证”来反映疾病的本质,“证”既非西医所说的病或症,也不是对疾病单一因素或线性因果关系的概括。它是根据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疾病在一定阶段上的病因、病位、病机、病理性质、正邪交争等多种生理、病理联系的认识和概括。它着眼于人和病的矛盾对立统一。因此,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从正邪双方着眼,调整人体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协调有序的稳态乃是中医常用的治则。显然,在施治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经验,这给中医添加了玄妙和不可理解。中医依据整体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人体模型。它的方法自成体系,是对立统一中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构成生命完整系统的典型应用。

2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使从文艺复兴以来以分析方法为主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以系统方法为主的时代。就西医学而言,数世纪以来分析方法的应用曾使我们认识的层次不断深入,从个体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亚分子,相对较精细地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机制,建立起完整的西医科学体系。事实证明,分析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为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靠局部、外因等单纯线性因果关系,孤立、静止的封闭体系等会导致整个科学体系对人体各部分的研究愈深愈细,如同坠入深山穷谷,愈不容易看清机体的全貌,愈对生命运动的认识有渺茫之感。对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及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采用辩证的方法、系统的方法以解决面临的困境。

①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医未经历分析时代,没有较好地吸收科学分析对于人体各个局部认识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因而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②由于受身体受之于父母不得伤害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理论没有解剖学研究的基础。③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环境的恶劣影响,应该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④传统中医是单线相传,口授为主,各户门派相对独立,难免有误传之处。⑤受西医科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的机械唯物论,许多不对等名词概念混淆较严重,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结论。作为研究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医理论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缺点,保留着整体系统的优点。它天才地接触和应用到了人体系统的等级层次,矛盾性、有序性、整体性和自组织协同性等基本原则,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在医疗实践中独具效果,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应充分看到人体随着自然进化和现代科学发展给其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承认人体自然功能的退化,把握中医的整体、联系和发展建立的人体模型,正确认识中医理论的精髓,对解决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是认识生命系统的必由之路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精髓。辨证的过程是综合四诊所搜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产生这些症状、体征的病因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判断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并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分析病人的体质状况、气候、环境等因素,做出反映疾病本质的明确诊断。所谓“辨”是诊断的过程,“证”则是对诊断结果,即疾病发展阶段中病因、病性和病位的高度概括。

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4种诊断方法,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必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中,四诊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可孤立存在,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病性,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手段中,脉诊是现代科学最难理解的。中医脉诊在几千年发展中始终披着两层面纱:一是众所周知的“玄”,即深奥,它“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历代医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二是“神”,即灵验,通过诊脉可以判顺逆,决生死。但归根结底,对其实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只能靠经验。

中医认为,脉为气血运行的道路,水谷精微通过经脉而输布全身。脉与心密切相连,心为气血运行的动力,脏腑的功能活动都与心有着密切联系,故人体气血的多少、气血的运行以及脏腑的功能活动状态等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脉。切脉乃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不建立统一的客观标准,进一步探明其机理,整个中医药技术就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难有大的发展。

从生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体脉搏的发生机理、传播机理、信息检测和处理等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工程和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对于探明中医脉象的机理和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研究人体脉搏系统和脉搏信息是一个生理学、流体力学、中医学、振动与声学、电磁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控制论、生物系统论、生物信息论等诸多学科的交叉性课题,因此,其研究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定性到定量的漫长过程,需要一层一层逐步地进行。也就是说,只有采用“系统分析”与“解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所谓的“黑箱-白箱-灰箱-白箱”的研究方法,对人体脉象进行整体、动态、多指标、多学科的研究,才能使脉搏系统和脉象信息的研究与临床更接近。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生理学分析、数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脉象,掌握脉搏波产生的原理,明确其物理意义和生理意义,就能真正认识人体本身,认识生命系统的本质,建立起更加科学的人体科学模型,将生命科学从整体的观点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中医和中医药学是我国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简单地否定或充分地肯定应该说都是非理性的。在用中医方法研究人体问题时要以中医的慧眼去分辨,在更大范围内的探索,而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的名词术语去对应中医的病证。只有充分认识五行生克制化与维纳的控制论、认识中医熵说与申农的信息论、认识八卦与波尔理论的互补性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用现代科学术语正确分析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就目前而言,应从血液循环系统着手,结合中医脉象的特征分析,打开一个突破口,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正确认识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精髓。

[参考文献]

[1]谢利.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3,16(9):4-5.

[2]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和描述[J].医疗装备,2005,18(5):7-12.

[3]吴静默.对中医脉法作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J].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6:275.

[4]陈可冀.高血压病弦脉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62,10:638.

[5]董明强.中医辨证新方法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

[6]王炳和,相敬林.基于信号检测的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的估计[J].科学通报,1999,44(10):1069.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8

 

《中医药学概论》是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药学和康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学、方剂与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课程。由于学时少,内容多,理论深奥,单纯的理论灌输对于毫无中医药知识的中职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情景模拟法是综合实物演示、多媒体情景再现、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互动、深化”的教学方法。在中职《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符合现代职教“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

 

一、情景模拟法的应用开展

 

(一)创设氛围与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中医学的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深奥,对于缺乏中医学基础、知识面较窄的中职学生来说是艰涩难懂。教师从第一次授课开始,就创设“走近中医”的情景,如通过话题“是否看过中医?”,“是否服过中药?”,“中医师的形象是……”开展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呈现中医望闻问切诊病方法。当学生在讨论和观看多媒体画面后,一位白胡子老者,右手三指放在一位表情痛苦老妪的左手腕上,下垫一个蓝色的小枕头的中医师就出现了;采药、煎药、施针、艾灸、推拿等情景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流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中医是什么,做什么。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内容,变枯燥乏味的中医学概念和理论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实。不仅完成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模拟生活情景,解决教学难点

 

《中医药学概论》课程中,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因其复杂抽象而成为教学难点之一。如“五行学说”,它是先民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难以理解五行生克关系。教师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将“五行”的内容融入生活中学生熟知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多媒体模拟现实生活情景[2]:木材点燃产生火焰,即木生火;火燃尽后变成灰烬,即火生土;大量的矿土通过冶炼变成少量提纯金属,即革土成金;金属熔化后变成液体,如水流动,即金生水;雨水充足,树木生长茂盛,即水生木。此为模拟五行相生关系。水可灭火,即水克火;高温燃烧可使金属熔化,即火克金;金属制成的工具斧子可砍树,即金克木;植树造林可防水土流失,即木克土;都江堰水利工程解释了土克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形成自然界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变化发展。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了五行的生克关系,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模拟临床诊疗情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在讲授《中医药学概论》的中医诊断、常见病证诊疗等内容时,涉及到辨证诊治、中医知识的综合运用,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和临床经验,加之生僻的专业术语,学生们如坠云里雾里。这时候应用案例模拟、情景重现等方法,让疾病的症状、舌象、面色等四诊资料真实呈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犹如面对真实的患者,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如“同病异治”,学生表示不可理解,在教学设计中应用了模拟临床诊疗:2例患者均为“感冒”就诊,由甲乙两名同学扮演病人,丙丁两名同学扮演中医师;两名中医师扮演者按照中医四诊内容收集病例资料(教师注意引导诊法顺序)及遣方用药:甲患者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痒,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乙患者证见发热生,恶寒轻,咳嗽咽痛,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同病异治”的解释就显而易见了。通过模拟临床情景及角色扮演,可很好地解决《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难点,既让学生们轻松地理解并掌握了所学内容,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

 

(四)引入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中医脉诊的玄妙难懂,不易掌握,素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说。在教学中,引入实验情景,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以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可让知识变得直观明。实验课上,学生先在脉诊仪上反复地体会常见脉象位、数、形、势的模拟特点,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相互切脉,做出判断,然后教师评判,对典型的脉象让大家反复体会,鼓励学生课后有空随时操练。实践是最好的教师,实验情景记理论反复再现,慢慢地,学生就理解了浮脉如水漂木,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濡脉如絮浮水,浮而细软;滑脉如盘走珠,往来流利;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这些脉象的描述不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二、情景模拟法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情景模拟法的效果,笔者在同一学期对我校同一专业不同班级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与传统教学(讲授为主),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主观感受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促进表达沟通能力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共四个方面[3],同时考察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差异,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情境模拟法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表达沟通能力、提高辨证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接受情景模拟法教学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详见表一、表二。

 

三、讨论与建议

 

《中医药学概论》是由多门课程浓缩精炼而成,讲授内容高度概括而精深,知识跨度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无法使知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情景模拟教学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情景、虚拟环境、角色扮演、诊病实践及实验体验等情景模拟设置,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接通学生平时的经验和感受,唤醒学生自身潜在的生活体验和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模拟中实践,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与自己以往认识重新建构,内化为新的认知,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一)促进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法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复制型学习,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情景模拟教学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把学生放到复杂的模拟临床环境中,让学生面对并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再记忆,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各部分所学内容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有着积极的正强化作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同化[4]。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动态了解

 

传统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教师往往难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无法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记忆、正确应用,那么他们在讨论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错误,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可以动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利用组内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模糊知识点的理解、正确应用,者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帮助,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三)贴近临床实践,促进学以致用

 

《中医药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又不同于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注重让学生看,而情景模拟教学则不仅注重让学生看,更注重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因此,《中医药学概论》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

 

(四)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几点建议

 

1.课前精心准备。为求达到逼真的情景创设,应积极运用多媒体、信息化、一体化教学手段,这既要求有先进的硬件设施,也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修养提升,才能更好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

 

2.开展病例模拟、角色扮演,所选择的案例要具备典型性,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太复杂的病例,学生无法解决;模棱两可的诊断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应用。

 

3.改变单纯理论考评的评价方式。在每个情景模拟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学习、技能实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更有效的激励。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简介: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9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都很重视中医,强调中医后辈力量的培养,除了全国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外,还规定了全国西医院校的学生都必需进行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发展呈现出从未有过的良好局面。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由于中本文由收集整理西医理论和认识疾病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给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基本知识是学好中医前提,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使学生对中医诊断学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从事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总结了一些心得,以供同道参考。

1掌握中医学科的特点

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中医学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确切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确切含义,在对理解中医诊断、治疗始终以整体观念为纲,辨证论治为目,将相关知识统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具体中医诊断学的讲解中,因为时间有限,一定要教会学生运用中医学的特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中医诊断学,不管是那一系统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无不体现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的具体运用。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西医认为感染是主要原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炎症”,从很多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首先想到的是“抗感染”,如果开中药是也一定要选用一些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抗感染类中药,尤其以大量中医认为寒凉药为主,其实这就非常有饽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很多病人表现为:张口抬肩,面色恍白,嘴唇紫绀,背心畏寒,少气,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按照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应该属于肺寒证,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之类加减为宜。当然,我们不否认痰热雍肺等其它证型的存在。只有这样通过具体的实例,将中医的思维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才能将中医诊断学学好。

2培养对中医诊断学的兴趣

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课程课时较少,中医诊断学学时总共不到20学时,这么短的时间里,教师要讲好,学生要学好,加上西医院校学生本身中医理论不够扎实,中医诊断学条条框框较多,中西医思维方式、理论体系又不一样,要学好中医诊断学,兴趣就很重要。传统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多采用板书的教学模式,讲课内容枯燥,呆板,也不强调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困倦甚至厌倦的情绪。笔者认为,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愿意主动去学,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1]。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务必要利用尽可能多的多种教学手段,突出特色,增强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

正如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研究东方文化,如果不研究中医,就只研究了一半。可见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中医诊断学,了解中国文化和其包含的哲学思想,就非常重要。中医之道,根在中华传统文化。脱离中华传统文化,中医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以《易经》为哲学基础,在长期的医药学实践中建立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康复等科学理论体系[2]。它不仅具有哲学属性,充满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而且蕴涵着自然科学属性。中华传统哲学是中医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和源泉,它认为精气是宇宙与人类共同的构成本原,通过气的中介作用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精气学说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只有站在中华文化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角度理解和认识中医学,从而理解中医诊断学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接受和运用中医诊断学为人类健康服务。

4和西医诊断学比较学习,融会贯通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肺检塞诊断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049-01

尽管由于诊断技术和诊断意识的提高pe的误诊率,漏诊率有所下降,但pe依然是诊断不足,致死性的疾病。现将我院2006.5~2009.8收治的106例pe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6.5~2009.8收治的pe病人106例,其中男67例,女39例,年龄28~83岁,平均55.5岁。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标准[1],误诊标准是诊断为其他疾病或延误诊断者,误诊时间是2天~23天。

2结果

2.1基础疾病股骨颈骨折8例,腹部手术后5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17例,糖尿病12例,脑血栓病12例,长期卧床15例,肺心病14例,口服避孕药1例,不明原因13例。

2.2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及气促98例,胸痛37例,晕厥8例,咯血34例,咳嗽72例,发热42例,典型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症28例,心动过速69例,紫绀35例,颈静脉充盈27例,p2亢进32例,肺部罗音45例,胸腔积液56例。

2.3医技检查实验室检查:血D-二聚体升高87例,血气分析paco2

确诊与误诊情况本组在入院6h~23d确诊。确诊前误诊为其他疾病65例,其中误诊为肺炎21例(19.81%),结核性胸膜炎8例(7.54%),急性心梗8例(7.54%),急性左心衰6例(5.66),肺心病急性加重期10例(9.43%),支气管哮喘5例(4.71%),肺癌4例(3.77%),支气管扩张2例(1.89%),脑供血不足1例(0.94%)。误诊率达61.32%。

3讨论

pe是一种比较常见且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在我国pe的误诊率高达80%以上[2]。近些年随着对pe和深静血栓形成(DVt)知识的普及,国内临床医生对pe和DVt的认识也不断提高,pe的误诊率、漏诊率明显下降,但由于pe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典型症状少,且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仍极易误诊和漏诊。本组病例误诊率高达61.32%。

过分注意基础疾病,忽视危险因素;从本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pe病人具有危险因素,本组106例中有基础疾病93例,占87.73%,如果临床医生经验不足往往误诊为原有的基础疾病。肺栓塞常见诱因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静脉曲张、创伤、手术、肿瘤、长期卧床、口服避孕药等。因此,肺栓塞不是具限于某一专科的疾病,各科医生均应警提。

p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典型症状是误诊的另一个原因。本组病例中典型pe三联症(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仅28例,占26.42%。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易与一些基础疾病及常见病相混浠,本组106例中误诊为肺炎占19.81%,误诊为急性心梗占7.54%,误诊为急性左心衰占5.66%,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占7.54%,误诊为肺心病占9.43%,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占4.71%,误诊为肺癌占3.77%。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占1.89%,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占0.94%,其中误诊为肺炎和心血管疾病占前2位。

另外,过分强调pe诊断的全标准,过分依赖肺动脉造影检查,从而限制pe诊断,本组病例大部分依靠肺道气灌注扫描和Ctpa即可确诊,而真正依据肺动脉造影检查只有1例。

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达25%~30%,及时诊断和治疗者病死率为2%~8%[3]。由此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而本组的研究发现pe仍是一个涉及学科广泛误诊率较高的疾病,所以临床医师还须提高对pe的诊断意识,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低氧、低碳酸血症或常规治疗无好转的“肺炎”,“冠心病”等患者要想到pe的可能,尽早行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pa检查,必要时肺动脉造影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