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好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05:04

投资好方法篇1

关键词:控制;工程;投资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dontheengineeringdesignphaseoftheinvestmentincontrolmeasures,pointoutafewdaysisrecommendedforthepeerreference.Keywords:control;works;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投资金额庞大,充分利用好每笔资金有助于成本造价的控制。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重点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单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工作。根据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需要把握多方面的内容。

1加强执行限额政策,确实优化方案设计

设计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工作,应该注重设计风险的防范工作,不断推广运用限额设计策略。经过对成本资金的限制,可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性,使其在有限资金范围内提供最可靠的施工方案。根据建筑施工标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且在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控制好项目资金的分配运用。设计单位要综合考虑所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如:成本造价、经济效益等,这些有助于投资金额的科学分配使用。作为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时要加强施工方案的审核,防止方案执行后出现太多的变更次数。工程专家要当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通过收集各方资料来指导人员设计工作。财务人员也要配合设计人员工作,对所设计方案的成本消耗严格核算,控制好每笔投资资金的使用,满足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建筑经济专业人员参加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对设计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行干预,对各方案进行经济上的充分论证,达到控制投资优化设计的目的。除此之外,设计单位工作人员要加强经济意识的树立,增强建筑设计的责任感,在成本造价控制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之间商议结束后,应通过合同的方式将双方的责任义务明确下来,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协调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对因设计不当导致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要依法追究设计人员责任,并给予经济方面的索赔。

2积极运用价值工程,大力提高设计质量

价值工程的运用目的是为了对成品功能和成本关系详细分析,保障能在最短的产品寿命周期中达到产品功能最大化。这是管理建筑项目工程的有效方式。从现有的建筑施工条件看,增加产品价值的方法包括:改善功能,减小成本等,这是最理想的方法;功能不变,减小成本;成本不变,改善功能;成本增加,功能提升等。建筑项目实施时需结合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原始工程方案综合分析,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料后优化施工方案。价值功能的特征有:满足建筑使用性能的要求,深入分析建筑物自身具备的功能,让设计工作实现使用功能与造价统一,既保证了建筑功能,也降低了成本造价。例如:某商业大厦建筑,因地质条件考察不清,基础设计深度为2.5~2.7米,顾及到采用深基础而选择增加地下室。早期施工单位过于注重节省投资,对地下室结构没有设计,经过利用价值工程进行分析、测算,建地下室建设需增加的成本为100元/㎡。建成地下储藏室,能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如:堆放杂物、停放车辆等,尽管成本造价上升了,但发挥出了多个方面的使用功能,这也是值得一试的。

3大力加强图纸会审,及时修改不足

建筑施工图纸是整个项目作业的指导文件,若施工图纸上存在错误或不足,可直接导致建筑施工成本造价的上升。监理单位要不断完善图纸审核工作,及时纠正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错误,避免在施工阶段才发现而影响正常施工。设计阶段对方案进行修改调整,无需消耗太多的成本资金,并且能及时优化施工图纸。建设单位在设计出图前要组织专家或技术人员对图纸技术全面审核,主要判断施工图纸的可行性、科学性、经济性,根据多个方面的内容对设计图纸实施审核管理,在完善施工图纸的同时为成本造价控制提供帮助。

4引入竞争机制,执行招投标政策

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型的经济,要想保证工程项目能创造理想的经济价值,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实施工程设计招标机制,能督促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方案选择上革新调整;可显著降低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引导设计单位在竞争中根据标准要求节约用地;在建设材料、施工技术上都能实现合理的调整。此外,对于参与招标竞争的企业,建设单位应该通过筛选对比后选择最佳方案投入施工,在评比时能从经济、技术等方面考虑,采用最佳经济指标的设计方案指导施工作业。

根据设计招投标方案确定设计单位,必须要保证设计方有足够的经验,在设计时能引进先进的建筑理念,确保所得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准确性。设计方案的选择严禁出现质量问题,这会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选定设计方案后,监理单位也要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审核方案,防止因设计导致的资金长期得不到回收,经济效益无保障等问题。例:我市某综合楼,施工单位对内部装修过程中考虑到降低设计费用,设计招标仅从价格上考虑设计单位,而负责设计单位是新成立的小设计公司,在设计方面存在经验不足问题,最后递交的设计方案投入施工后,出现了很多环节的质量问题,给建筑项目的造价控制带来难度。

5结束语

早期传统的投资控制方法中,建设单位常常将重点集中在施工阶段,这固然对项目投资决策有指导作用。但为了更好地利用投资资金,对设计阶段的投资方法严格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新时期国家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加大,且市场上同行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保证施工单位收获最大的利益,必须要将投资控制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对建设单位的经济收益影响较大,把握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有助于各项资金的规划使用。建设项目设计的方案充分考虑造价因素,能给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苏平,蒋虹,张永红.从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J].陕西建筑,2007.

投资好方法篇2

1500万上限法

这种方法要求绝对不要投资一个估值超过500万的初创企业。由于天使投资家投资时的企业价值与退出时的企业价值决定了天使投资家的获利,当退出时企业的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初始投资时的企业定价越高,天使投资家的收益就越低,当其超过500万时,就很难获得可观的利润。

2博克斯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博克斯首创的,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典型做法是根据公式来估值:即一个好的创意100万;一个好的盈利模式100万;优秀的管理团队100万~200万;优秀的董事会100万;巨大的产品前景100万;加起来,一家初创企业的价值为100万-600万。

3三分法

是指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将企业的价值分成三部分:通常是创业者,管理层和投资者各1/3,将三者加起来即得到企业价值。

4200万-500万标准法

许多传统的天使投资家投资企业的价值一般为200万~500万,这是有合理性的。如果创业者对企业要价低于200万,那么或者是其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企业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如果企业要价高于500万,那么由500万元上限法可知,天使投资家对其投资不划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不错。但将定价限在200万~500万,过于绝对。

5200万-1000万网络企业评估法

网络企业发展迅速,更有可能迅速公开上市,在对网络企业进行评估时,天使投资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否则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考虑到网络企业的价值起伏大的特点,即对初创期的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由传统的200万~500万增加到200万~1000万。

6市盈率法

主要是在预测初创企业未来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一定的市盈率来评估初创企业的价值,从而确定投资额。市盈率就是股票价格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

7实现现金流贴现法

根据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收益率,算出企业的现值作为企业的评估价值。这种方法考虑了时间与风险因素,但不足之处是天使投资家必须具有相应的财务知识,并且这种方法对要很晚才能产生正现金流的企业来说不够客观。

8倍数法

用企业的某一关键项目的价值乘以一个按行业标准确定的倍数,即得到企业的价值。

9风险投资家专用评估法

这种方法综合了倍数法与实体现金流贴现法两者的特点。具体做法:

(1)用倍数法估算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价值。如5年后价值2500万;(2)决定你的年投资收益率,算出你的投资在相应年份的价值。如你要求50%的收益率,投资了10万,5年后的终值就是75.9万;(3)现在用你投资的终值除以企业5年后的价值就得到你所应该拥有的企业的股份,75.9÷2500=3%。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如果对企业未来价值估算准确,对企业的评估就很准确,但是其不足之处是比较复杂,需要较多时间。

10经济附加值模型

表示一个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即该企业的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站在股东的角度,一个企业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取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成本时才能为企业的股东带来收益。这种估值方法从资本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价值,能够有效体现出天使投资家的资本权益收益,一直很受职业评估者的推崇。

11实质Ceo法

是指天使投资家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种管理等非财务支持以获得企业的一定股权,这种天使投资家实际履行着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智能,故称之为实质Ceo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天使投资家只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财务方面的风险。而且由于持有公司的股份,天使投资家往往被视为与创业者的利益一致而得到信任。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天使投资家对企业管理介入很深,介入之前,天使投资家应对企业和创业者做更多的了解工作。

12创业企业顾问法

和实质Ceo法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天使投资家对企业介入没有那么深,提供支持没有那么多,相应的天使投资家所获得的股权也较低。这种方法更适合于企业尚未有多大发展,风险比较大时。

13风险投资前评估法

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天使投资家向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却不立即要求公司的股权,也不立即要求对公司估值。这种方法避免了任何关于企业价值、投资条款的谈判,不足之处是天使投资家无法确定最终的结果如何。

14o.H法

投资好方法篇3

首先是相关当事人主体资格、资质的合法性。包括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承销人等当事人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对产业投资基金主体资格、资质的要求等。

其次是基金设立法律文件的完备性。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发起人协议、基金契约、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基金章程等法律文件。

最后是基金设立程序的合法性。

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应获得主管部门的合法授权或批准;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购股本并出资、验资;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过程中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等。

在这个过程中,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企业需要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或律师事务所,来处理法律问题,而CFo亦需与律师积极配合。

律师在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

为融资人提供融资法律服务。

律师通过对拟融资项目进行法律论证,确保拟融资项目具有合法性和可行性、拟融资项目无法律障碍或排除法律障碍,从而为融资人的融资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法律服务。

律师通过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对拟投资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出法律意见,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为投融资双方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

律师可以根据投资方或融资方的要求,为投融资双方提供投融资中介及投融资顾问服务,参与双方的合同谈判并促成签约。

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律师可以辅导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合规的运营体系,确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营。

为产业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律师可以辅导产业投资基金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确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规范运营。

为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的退出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律师还可以为产业投资基金提供ipo或股权转让等退出途径所涉及的相关法律事务。

投资好方法篇4

风险投资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入资本到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与一般股权投资目的不同,风险投资追求高于一般股权投资的收益,以补偿其高风险性。风险投资有着周期性和杠杆性两大特点:风险投资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风险基金筹资、实施投资、资本退出这样一个循环的周期活动,体现出周期性;风险资本增值退出后再投资增值,又体现出杠杆性。风险资本能否成功退出风险企业直接影响到新一轮投资的进行,且风险投资的收益也在退出阶段产生。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取决于资本退出的成功与否。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状分析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首次公开发行(ipo)、股权转让、风险企业清算三种。理论与实证结果证明,ipo往往是投资收益最高的一种资本退出方式,也是国内外各大风险投资机构最理想的一种资本退出方式。但即使在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美国,采用ipo方式成功退出风险企业的比例也未超过半数。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容量也较小,因此ipo退出的比例并不高。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6上半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显示,我国2006年1~6月共有39个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其中,11家风险投资企业的资本通过ipo方式退出,27家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退出,1家企业通过清算退出。股权转让方式退出资本居第1位,占总数的69.23%;ipo方式退出居第2位,占总数的28.21%。在这11个ipo退出的项目中,仅有1例是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其余皆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股权转让仍是最主要的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但是与2005年相比,其比例从73.59%下降到69.23%,而ipo方式退出的比例则从2005年的20.75%上升到28.21%。

二、影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因素

(一)资本市场不健全。(1)我国主板市场上市门槛高。虽然我国最新修订的《证券法》对公司上市的条件有所放宽,将公司股本总额要求从“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降低到“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也取消了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但与普通企业相比,风险企业的资产总额往往偏小,企业经营不稳定,效益不突出甚至亏损,很难达到在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利用我国主板市场ipo退出困难重重。(2)我国创业板市场尚未建立。为了支持风险企业成功上市,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为这类企业专门设置一个有别于常规证券市场的特殊市场,即创业板市场,并为之制定特殊的上市标准、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方式。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在期盼创业板的建立,创业板市场在我国处于筹备期,何时推出以及推出的规模、方式尚无定论。(3)中小企业板块容量小。深圳中小企业板块自2004年设立以来总体运行状况还不错。但中小企业板毕竟容量有限,满足不了众多风险投资退出的要求,目前只能是一个退出的补充渠道。

(二)法律不完善。尽管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于2006年3月正式施行,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特别法律保护。但我国尚缺乏专门以风险投资为调节对象的法律,风险投资依旧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与风险投资密切相关的《公司法》、《证券法》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的条款。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而只能通过场外协议转让的方式实现流通。但场外协议转让会降低股权的流动性,且交易价格通常低于场内交易价格。因此往往当风险投资人认为时机成熟时却未必能顺利出售其股份,且即使交易成功,其投资回报率也较低。

(三)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企业并购、股份回购以及破产清算等退出方式均是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完成的。如果风险投资家不愿受上市条件的种种约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产权交易市场退出。但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时间短,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表现为:退出成本高,风险资本在投资不理想或投资失败后退出较为困难,加大了投资风险;产权交易的标的主要是实物型产权,证券化标的很少;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跨行业、跨地区的产权交易难以实现;此外,产权交易一般都通过契约方式完成,历时很长。

(四)优秀人才匮乏。无论是在投资理念还是在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我国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总体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尚未达到理想要求,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以及与中国特色接轨问题上还做得不太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涉及到公司战略、经营管理、投资、财务金融及高科技等多方面的综合专业知识,并要在相关投、融资过程中解决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因此要求风险投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高素质且管理得当的团队非常重要。但在国内,这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仍然跟不上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需求,是影响风险投资退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一)扩容中小企业板。现有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发展状况良好,如果对其进行扩容,中小板将成为风险投资退出的一个较好渠道。同时,由于中小板容量与主板市场相比小得多,扩容对整个股市的冲击不会太大,不会引起股市大幅度震荡;且若中小板管理比较规范,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与退出。

(二)规范和管理产权交易市场。这里的产权交易市场是由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建立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可以把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初级阶段,将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都纳入到产权交易所或者技术产权交易所交易范围内,对其行为进行规范。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订,为规范和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迈出了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但仍需要尽快修订出台《合伙企业法》、《风险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使风险投资退出各渠道有法可依;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在我国的长足、健康发展。

投资好方法篇5

挣钱就是为了花的,不这样花就那样花,多挣多花,少挣少花,不挣不花。这位朋友告诉我,某天突遇难事,翻遍家里的存折,结果可动用的资金非常有限。没办法只好伸手向朋友借钱,好在大伙混得不错,二话没说,借给他两万元,才解了燃眉之急。

这位朋友为了还钱,开始有计划地花钱,每到发薪的时候,强迫自己将收入的70%存起来,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积攒了不少钱,由此知道了“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深刻含义。

经过一番折腾,这位朋友有了理财观念,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投资之道。他把自己的投资方法定为“四三二一投资法”。即40%用来储蓄,30%用来支配衣食住行,20%用来买股票和证券,10%用来买保险。

这种投资法的好处在于,花钱有了计划,又有了可观的投资收益,而且是风险与保险共享。所谓40%用来储蓄,一方面解决了急事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用来获取微薄的利息。20%用来买股票和证券,可以在风险中获取利润,也可能失掉这部分利润。而10%的保险费,做到了用今天的收入铺好明天生存的路。今天我想给大家说说其中关于“二”的一些基本投资方法,也就是股市里的一些招数。

耶鲁投资法

耶鲁投资法(Yaleplan)是1938年耶鲁大学采用此法来处理$8500万美元的基金。

其方法是将基金70%购买债券,30%买股票。如果股票上升至比例是40对60,便卖出股票,成为35比65。一旦股票下跌,成为20对80的时候,便买入,使它们变为25对75。当股市上扬,便要等到比例增至40对60,才卖出股票。

金字塔式投资法

这一操作方式系采用“低进高出”,往下承接的操作,以正三角形方式往下买进筹码,以倒三角形方式出脱筹码。

当你第一次买进股票筹码之后,如果行情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股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当股价回升时则需逐渐减少买进的数量,此为正三角形往下承接,呈金字塔型,故称金字塔式投资法。又称倍数买进摊平法。

以两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把资金作好安排,在第一次买进后,如遇股价下跌,则用第一次倍数的资金作第二次买进,即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第二次买进三分之二。比如某投资人开始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现在股价跌落到每股40元,该投资人决定在此价位加倍买进250股,这时平均成本降为每股43元;等股价回升超过每股43元,即可获利(未包含佣金因素)。

下面我们再以三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在第一次买进后,遇到股价下跌,第二次买进第一次倍数的股票,第三次买进第二次倍数的股票,即三次买入股票金额的分布是:第一次七分之一,第二次七分之二,第三次七分之四。采用三次加倍摊平法,如果在第二次买进时就回升,则只要从第二次买进的价格回升三分之一即全部够本;如果行情到第三次买进后回升,则回升到第二次买进价格时即可保本。

至于倒三角形持股,则为股价暴涨时,一路向上减量经营,获利了结,同时卖出的筹码也随着股价的上升而增加,越卖越多,呈倒三角形卖出,此操作形态,也有如金字塔,故称之为金字塔式投资法。

“博傻主义”投资法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原则。“博傻主义”投资法却是在高价时大胆买进,在低价时又将股票卖出。

这种方法的假定前提是假定自己是“傻瓜”,但是,总还会有人比自己更傻。因此,才采取这种“傻瓜赢傻瓜”的办法来获利。“博傻主义”投资法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投资方法。投资者预计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时,大胆以高价买入,在价格更高时伺机卖出;而在预计价格下跌将持续一段时,大胆地低价卖出,再在价格更低时购回。显然,一旦判断失误,自己在市价高峰时购入股票,无法以更高的价格售出了,股票高价被绑,自然只能赔钱;如果售出股票时股价正好处于低谷,就再也没有更低的价格可以买回来了。这时,采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自己就成了最后一个“傻子”。

“博傻主义”投资法是一种典型的投机技巧。投资者期待更上涨的股票能进一步上涨而抛出,果如所料,自然就“博傻”成功。但假如出乎意料之外,没有一个投资者比自己更傻,则“接力棒传在自己手里再也传不出去”了,这样就要当心“烧手”了。

以高价买进的策略若要成功,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良好前途的股票,这类股票具有良好的展望且获利率高,股价可能会在人们普遍看好之中一步上涨。即使高价买进后这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也容易再度成为人们争购的对象。

2.高价买进只能在行情普遍看涨时,只有人们对股市普遍乐观时,股价才会连连上涨,“博傻”才能成功。

3.选择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这类股票在业绩稳上的时候,不断上涨,人们由于对其业绩的稳定预期,股价一般不会“意外”下跌,投资者就可以在股价进一步上扬中获利。

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股市大势看好,许多投资者禁不住股市诱惑,在股市大涨中追高抢进,这就为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技巧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博傻”对象。因为股市行情看好,几乎可以说无论多高的价位都有人买进,许多投资者便大胆在高位买进,伺机在更高价位时脱手获利。

“博傻主义”投资法是大户操纵股市的惯用伎俩,即使价位已高,大户仍大胆地收进,由于这样交易量日增,价位日益上涨,许多投资者纷纷跟进购买,大户便可以在高价时不露声色地卖出获利。有些利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普通投资者因为没有察觉大户操纵,在价位日益上涨时仍然高位买进,却不知这时大户已悄悄出手,这时普通投资者使可能成为了最后一个“傻子”,股票被高位套牢。

作为一种短期投资技巧,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是因为假想会有更“傻”的投资者而冒险伺机获利的。可以设想,有一段高价区的每一个价位上,都会有一些使用这一方法的投资者,假如某种股票高价区间的不同价位分别为每股10元、11元、12元等等,在价位10元时使用这一投资法购入后,等价格涨至11元时卖出,在价格11无时,仍有一批投资者因为看好价格会再上涨,同样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以期在更高价位卖出。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在11元价位时买入的投资者一方面自己使用了“博傻主义”投资法,另一方面自身又成为了在10元价位时使用这一技巧的“博傻”对象。在实际的股票买卖中,每一个使用“博傻主义”投资法的投资者都可能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这就决定了这一方法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一旦找不到比自己更“傻”的“博傻”对象,投资者自己就会大亏血本,成为最惨的“傻子”。

正因为这种方法具有极大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所以期望用这一方法孤注一掷,大胆一博的投资者必须对所选股票和股市行情作认真的分析。

顺势投资法

对于那些小额股票投资者而言,谈不上能够操纵股市,要想在变幻不定的股市战场上获得收益,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做多头或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不灵或股价趋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持股而拥有现金以待时而动较佳。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作法,似乎已成为小额投资者公认的“法则”。凡是顺势的投资者,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机率也比较高;反之,如果逆势操作,即使财力极其庞大,也可能会得不偿失。

采用顺势投资法必须确保两个前提;一是涨跌趋势必须明确;二是必须能够及早确认趋势。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股市的某些征兆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就多头市场而言,其征兆主要有:

1.不利消息(甚至亏损之类得消息)出现时,股价下跌;

2.有利消息见报时,股价大涨;

3.除息除权股,很快做填息反映;

4.行情上升,成交量趋于活跃;

5.各种股票轮流跳动,形成向上比价得情形;

6.投资者开始重视纯益、股利;开始计算本益比、本利比等等。

当然顺势投资法也并不能确保投资者时时都能赚钱。比如股价走势被确认为涨势,但已到回头边缘,此时若买进,极可能抢到高位,甚至于接到最后一棒,股价立即会产生反转,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又如,股价走势被断定属于落势时,也常常就是回升的边缘,若在这个时候卖出,很可能卖到最低价,懊悔莫及。

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是一种避免血本耗尽的操作方法。保本投资的“本”和一般生意场上“本”的概念不一样,并不代表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人人各不相同,即使购买同等数量的同一种股票,不同的投资者所用的资金也大不一样。通过银行融资买进的投资者所使用的金额,只有一般投资者所用金额的一半(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规定从事卖空者在进行交易是需支付当时股票市场价格50%的保证金);以垫款买进(当然是非法的)的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更是远低于一般投资者所用的金额。所以“本”并不是指买进股票的总金额。“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则是指投资者心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哪一部分,即所谓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法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人的现金都是有限度的。因为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作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定出自己心目中的“本”,即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比如若某股票投资者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那么他的获利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此时该股票投资者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的“本”,比如改订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予卖掉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订出还剩的持有股票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用的保本投资法策略。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者的心目中的“本”时,即予卖出,以保住其最其码的“本”的那一点,如假定某股票投资者确定的“本”是其购买股票金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者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即全身而退以免蒙受过多亏损。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

投资好方法篇6

关键字: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一、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原理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项目建设发生的全部费用控制在批准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目标的实现,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工程项目投资的基本控制原理为: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不同投资主体控制;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以主动控制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过程控制体现在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决算阶段,每一阶段都缺一不可。以往在工程实践中只片面强调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事实证明,施工阶段对项目投资进行控制的影响程度,在全过程控制中仅占很少一部分,而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控制才是关键。决策起核心作用,投资决策后,设计是控制的关键。专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还不到,但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显然,设计水平高低和质量好坏是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重施工,轻设计和决策阶段的思想及传统习惯必须克服,否则将事倍功半。2003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全国审计会上指出,2002年全国因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给国家损失72.3亿元。要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尤其要抓住投资决策和设计的关键性环节。

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最佳方案。一是规模应合理,规模过小,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市场需求量,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建设标准应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地区、规模、等级和功能合理确定。三是考虑建设地区、厂址选择及工业基地的聚集规模,要符合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方规划,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四是生产工艺、设备选型,要先进适用,经济合理,优选最佳方案。

2.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龙头,抓好估算才能做到宏观控制,搞好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合理的投资估算取决于投资估算指标,因此,决策体系要明确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

3.客观地做好项目评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可研和评估中,采用现代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投入产出诸多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选择最佳方案为决策项目的依据。它是可研和评估的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由于经济评价分析和参数设立了科学的分析计算指标和判别依据,使项目和方案经过需要——可能——可行——最佳,深入分析和比选,把项目和方案的决策建立在优化最佳的基础上。避免了依据不足、方法不当、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把资源用在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

4.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源头控制工程项目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从投资源头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制度;是在国家政府宏观调控下,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筹划、筹资、人事任免、招投标、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负责制,按国家规定法人享有充分的自,对法人进行严格管理和奖惩的制度。实行法人制,有利于建立法人投资主体,形成自我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运行机制。由于法人对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承担了法律责任和风险,真正做到谁决策,谁负责。避免了只有向上争项目、争投资的积极性,没有科学决策、筹集资金、控制项目质量、工期、造价和提高效益的压力;有利于国家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来规范工程项目投资与建设的全部活动,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

三、设计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首要步骤和控制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法,采用设计招投标、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工程设计阶段,要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工程经济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认真按可研报告及投资估算,作好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要严格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造价,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

2.设计中加强技术经济分析。设计过程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在总平面图设计、建筑空间和平面设计、建筑结构和建材的选择、工艺技术方案,以及设备选型与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经济分析和多方案比选,实现设计产品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

3.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批准的可研报告和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其控制对象是影响工程设计静态投资的项目,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再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而得到。它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和概预算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对设计规范、标准、工程量和概预算指标的控制。

4.推广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是指按国家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进行的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可提高设计速度、节省设计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标准构件的木材消耗仅为非标准构件的25%。

投资好方法篇7

[关键词]资金时间价值项目投资决策指标应用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由于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按此项标准将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前者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后者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又称为折现评价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非折现评价指标有计算简单、含义清晰等优点,但也有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从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败的缺点。

一、静态投资评价指标和动态投资评价指标的决策原则

1.简述静态评价指标存在的弊端

(1)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说明投资回收的时间,但不能说明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一般说来,在投资额相等的情况下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的方案越好,但是投资回收后有无收益及收益多少却无法揭示,从而造成决策失败。如a、b项目均投资50万元,a项目在未来两年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然后项目终结报废;b项目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然后项目终结报废。如果仅从静态投资回收期看,似乎a、b两个项目都可取,但实际只有b项目可取。另外,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也可能造成决策失败。但a、b项目均投资50万元,a项目在未来五年内第一年净现金流量为30万元,第二年净现金流量为2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然后项目终结报废;b项目在未来五年内第一年净现金流量为20万元,第二年净现金流量为30万元,以后三年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万元,然后项目终结报废。如果仅从静态投资回收期及投资回收后的收益看,似乎a、b两个项目都可取,但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则实际只有a项目可取。

(2)投资利润率指标虽然以相对数弥补了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第一个缺点,但却无法弥补由于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而产生的第二个缺点,因而仍然可能造成决策失败。

(3)当非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和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以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

2.静态和动态评价指标的决策原则

由于折现的评价指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而弥补了非折现评价指标的缺点。本文着重针对折现评价指标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企业投资的最主要动机是取得投资收益,投资决策就是要在若干待选方案中,选择投资小、收益大的方案。如何进行投资决策,前面已经提到了分为考虑时间价值和不考虑时间价值两种方法进行决策。

(1)回收期法和投资收益率法属于非折现法。回收期法是根据重新收回某项投资所需时间来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它将计算出的回收期与预定回收期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回收期越短越好。投资收益率法是将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加以比较,进而判断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如果投资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投资收益率越大越好。

(2)贴现法包括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四种方法。现值法是将项目投产到报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成的总现值与投资总额进行比较,若大于,可行,否则不可行,而且差额越大越好。净现值法是现值法的变化形式,它直接根据净现值的正、负来判断(净现值=总现值-投资总额),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净现值率法是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综合的百分率,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零,方案可行。获利指数法则是根据获利指数大小来进行判断可,大于1可行,越大越好,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法将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内含报酬率越大越好。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可采取上述方法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决策。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a,b,c三个方案,投入与收益如下表:

①采用回收期法:ppa=1+(20000-11800)/13240=1.62ppb=2+(9000-1200-6000)/6000=2.3ppc=12000/4600=2.61方案a的回收期最短,应选择a方案。

②采用投资收益率法:Ra=(1800+3240)/2*20000=12.6%Rb=(-1800+3000+3000)/3*9000=15.6%Rc=600/12000=5%b方案的会计收益率最大,应选择b方案。

③采用现值法:假设资本成本是10%pVa=11800/(1+10%)+13240/(1+10%)=21668.92pVb=1200/(1+10%)+6000/(1+10%)+6000/(1+10%)=10557.12pVc=4600*(p/a,10%,3)?=11439.74a方案的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④采用净现值法:npVa=pVa-i=1668.92npVb=pVb-i=557.12npVc=pVc-i=1439.74a方案的净现值最大,应选择a方案。

⑤采用获利指数法:pia=21668.92/20000=1.08pib=10557.12/9000=1.17pic=11439.74/12000=0.95b方案的获利指数最大,应选择b方案。

⑥采用内含报酬率法:Ra=16.05%>10%方案可行。

3.比较贴现法和非贴现法下评价指标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能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它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投资收益,其次,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最重要的一个缺陷是它忽视了时间价值,认为不同时点的资金价值相同,将不同时点的资金直接代入进行有关计算,这是不符合金融原理的。投资收益率法也比较通俗易懂,计算也不复杂,但它没有采用现金流量观,并与回收期法一样,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把第一年的现金流量与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看作具有相同的价值,其决策可能不正确。而贴现法下的各种方法则考虑了时间价值,将投资项目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折现率)进行折现,使不同时点的资金具有可比性,较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对投资盈利的不同作用。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观念就是货币时间价值,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则应拒绝。因此,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多采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法,以贴现法为主,以非贴现法为辅。

补充一点,现值法、净现值法与获利指数法的结果有时会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投资额不同,投资收益的绝对与相对数之间有差异。在对几个独立方案进行评价时,我们多采用获利指数法,运用它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弥补净现值法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的缺点,而在互斥方案的选择中,则应以净现值为准。

二、折现评价指标还是非折现评价指标的判断优劣取舍问题

1.采纳与否的决策

当某一方案面临采用或不采用的选择时,这种决策称为采纳与否的决策。很明显,只有当该方案符合某一标准时,它才会被采用,否则将被拒绝。

这时,方案优劣取舍的基本标准是:净现值npV≥0,净现值率npVR≥0,获利指数pi≥1,内部收益率iRR≥i,投资利润率≥基准(设定)投资利润率,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p/2(即项目经营期的一半)。

只有当某方案的某项指标符合上述该项指标的标准要求时,该方案才会被采用,因为它的采用将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否则将被拒绝。

值得强调的是:当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的评价结论与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主要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主要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

2.选择互斥的决策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可供选择时,如果选择其中某一方案而舍弃其他方案,这种决策称为选择互斥的决策。很明显,当该方案仅符合某项指标(如净现值)的基本标准时,并不意味着它会被采用;只有当该方案符合基本标准并且符合设定标准时,它才会被采用,否则将被拒绝。

这时,如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设定标准的要求,则说明该方案为最优方案;但当有关指标相互矛盾时(即有的指标认为甲方案好,而有的指标则认为丙方案或其他方案好),则不能简单地说应根据净现值判断优劣或根据内部收益率判断优劣。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投资额不等或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个方案的选择互斥决策中,这时应考虑采取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和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进行正确的选择。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和年等额净回收额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后者尤其适用于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所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指在原始投资额不同的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nCF的基础上,计算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并据以判断方案优劣的方法。在此法下,当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方案为优。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是指在投资额不等且项目计算期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各个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计算时,某一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等于该方案的净现值与相关的资本回收系数(即指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的乘积。在该方法下,所有方案中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3.相容选择的决策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可供选择时,如果选择其一而无需舍弃其他方案(即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方案),这种决策称为相容选择的决策(又称投资组合的决策)。

决策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如果企业可用资本无数量限制,可按净现值率的大小排序,顺序选择有利可图的方案进行组合决策。

(2)如果企业可用资本有数量限制,即不能投资于所有可接受的项目时,可按下列原则处理。

①按净现值率的大小排序,在可用资金范围内优先选择净现值率大的方案进行组合;

②某一组合使用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可用资金的数额,否则即为无效组合;

③每一组合应为有效组合,如果某一组合含于另一组合内(如a、b项目组合含于a、b、c项目组合内),该组合(如a、b项目组合)即为无效组合;

④各组合的最优选择标准是:组合的净现值总额最大(往往是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金又使综合净现值率最大的组合)。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不管是涉及到个人投资决策,还是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时刻谨记,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做科学的投资决策。对于个人投资来说,我们要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将不同时点的资金换算到相同时点上的方法,搞清楚资金到底处在何时点上,在日常生活中多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就差不多了。对我们企业来说,企业应有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有一批效率高,能力强的市场调查人员,收集决策所需的资料,以便决策人员进行周密的市场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保证决策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企业应对投资权限加以控制,严格审批权限,要求职能部门按程序工作,在严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查,制约乱投资行为,提高投资可靠性,效益性。企业还必须建立相关制度保证其投资决策的贯彻实施,对投资进行规范管理。职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在决策实施后,跟踪实施结果,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新的决策。当然,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只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还有项目自身的一些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这些都要有相应地考虑。

参考文献:

[1]崔红敏.浅谈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J].商场现代化,2008,(3).

[2]崔红敏.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灵活运用[J].商场现代化,2008,(5).

[3]闫华红.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与比较分析[J].财会学习,2007,(1).

[4]朱罡.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多方案比选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4.

投资好方法篇8

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现状

(一)相关的金融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有法律诸如《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专利法》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意,甚至对风险投资有所抵触。例如,在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方面,根据《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养老基金都被禁止用于风险投资;在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方面,根据现行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不能自由转让,若转让需经过全体股东半数同意,并且要优先转让给其他股东。而国外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企业不必担心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这样企业才可以专心从事企业生产和管理,发展企业。还比如,《证券法》规定不允许法人股参与流通,而对于风险投资主体来说,他们的目的是通过风险投资实现资本快速增值,因此,他们在一个投资项目成功并获得巨额回报后,需要及时撤出资本,进行下一轮投资,但是,根据《证券法》规定不允许法人股流通,虽然允许协议转让,但还是限制了风险投资主体的撤资行为,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当然,我国有关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关,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为了风险投资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我国应尽快修改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金融法规、政策。

(二)缺乏风险投资的生成机制

美国是风险投资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其风险资本的融资环境很好,融资渠道广泛,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抚恤金、富人、捐款、金融保险公司、个人和家庭积蓄、国外投资基金,它是一种以民间资金为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为中介,金融机构为后援,政府间接参与为保障的多层次融资体系。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官方资本和有限的机构投资资本。以政府的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部分机构投资者参与,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的企业集团以及少数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财政拨款的数量有限,而银行贷款要求短期、安全、成熟的项目,与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相悖,因而困难重重。

据统计,我国22个省市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资金总额最多也就10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而言,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达480亿美元。由于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虽然回报很高,但是风险也相当大,这样一些个体和机构投资者为了谨慎起见,不参与风险投资,而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其他投资方式。因而,风险投资资本的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我国应扩大融资渠道,改善风险投资的融资环境。

(三)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的另一瓶颈是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美国的风险投资资本的退出机制很完善,建有naSDaQ市场,这个二板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了良好的退出环境,许多大公司如微软、苹果公司都是通过在naSDaQ市场上市来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目的。而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成熟,刚刚建立二板市场,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较少。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1991年建立,刚刚才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许多方面都不完善,由于过度投机和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过大,且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股是不能流通的,这样就造成圈钱、庄家操纵、上市公司做假账现象时有发生。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很多,包括公开上市、买壳或借壳上市、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但是公开上市应该是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最好方式。但是,对于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其规模一般较小,达不到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要求,因而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香港和海外上市的条件相对宽松些,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应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尽快完善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改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环境。

(四)缺乏风险投资家人才

风险投资的发展不仅与内在的金融环境有关,而且与外在的金融环境也有关。金融人才特别是风险投资家的缺乏就属于我国的外在金融环境,也是人为环境。风险投资是跨越高科技和金融领域的特殊金融活动,涉及评估、管理、审计以及高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性强,所以风险投资家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主要是单一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金融人才对技术方面的知识又知晓太少。我国真正具有现代风险投资理念与素质的风险投资家较少。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要么缺乏投资理念,要么缺乏科技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运作风险投资企业,使风险投资资本得到较好的利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培养真正具有现资理念、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投资家。

(五)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据美国的Sahlman(1990)在其开创性的研究中认为,风险投资家和受资企业以及最终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第一层关系中,风险投资家作为委托人,受资公司作为人。风险投资家对潜在的投资对象进行评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情况而言,因为相应的监管环境较差,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前景好、收益大的投资对象被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项目所驱逐,风险投资家最终选择那些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对象,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再者,受资公司是人,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目的可能不一致,不按照风险投资家的要求去运作,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第二层关系中,风险投资家是人,最终投资者是委托人。如果风险公司业绩太差,将无法再从最终投资者那里融资。所以,这里也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情况而言,最终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不了解,只能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风险投资家,最终导致优秀的风险投资家被较差的风险投资家所驱逐,最终投资者把钱投给了较差的风险投资家,这就产生了逆向选择。另外,风险投资家是人,与最终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可能并不一致,风险投资者不按照最终投资者的要求去做,产生了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严重后果是风险投资最终失败,而这与我国的监管环境不完善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降低这种风险。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策略

(一)尽快建立和修改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金融法规和政策

我国目前许多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限制了风险投资的发展,因而我国应该在公司法、证券法、投资基金法、风险管理条件、创业板上市规则、专利法、税法、基金、保险基金、机构投资参与等方面修改和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法规。

(二)扩大风险投资主体以增加风险投资资金总量

我国的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少,居民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很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居民储蓄由于其流动性大,要求变现力强,且多为短期资金,而且居民储蓄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息息相关,虽然其容量大,但是目前还不宜作为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我国可以挖掘的最佳资金来源是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来源多为长期资金,正好符合风险投资资金的要求。另外,我国可以吸引境外资本,设立由国内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高科技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优秀风险投资机构合资或合作成立的中外合资或合作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对国内进行风险投资。

(三)尽快完善二板市场以改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环境

二板市场的建立,对于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虽然我国的证券市场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为证券市场是在不断发展中得到完善,二板市场的建立并未加大监管的难度,一些中小规模企业在二板市场上市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反而有促进作用。二板市场的建立,降低了上市条件,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方式,将会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二板市场。

(四)加强对风险投资家的培养

在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风险投资家不仅要为企业筹措资金,还要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管理咨询,甚至寻找销售渠道,风险投资家是风险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但是,我国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人才,所以,我国应加强培养风险投资家,使他们既懂经济、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同时又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不畏艰难的创业拓新精神。

投资好方法篇9

关键词:社会责任投资;公司价值;公众利益;可持续发展

1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内涵

1.1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定义

由于在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也存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目前,由美国社会责任投资论坛(SiF)做出的定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它将社会责任投资定义为一项投资过程,即在严密的金融分析框架中,以积极(即参照一个综合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等标准的评价体系来对投资对象作出选择)和消极(例如规避那些违背伦理或者道德标准的、军火、烟草等行业)的投资选择方法,充分考虑投资所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或结果。

社会责任投资相对于企业所有者利益至高无上的投资理念而言,更加合理。它将企业股东看作创造企业价值的多方中的一方,而并不是唯一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团体。它还将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团体也纳入考虑范围,这些其他团体包括企业供应商、债权人、员工、客户。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实际上扩展和丰富了传统投资理念,我们可以将这一投资过程理解成建立在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型基础上的企业价值发现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理念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发展与丰富,而不是颠覆。

1.2社会责任投资的三大特征

相比传统的财务投资及战略投资,社会责任投资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投资方式,具有非常独特之处。

投资目标的双重性。社会责任投资与传统投资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资目标的差别。传统投资的目的比较单一,就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从而使资本获得最大程度的增值;而社会责任投资的投资目的具有二元性,除了获取投资回报外,也包括具有公益性质的投资目标――积极推动被投资公司在职工权益保护、环境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做出良好表现。

投资项目筛选标准的复合化。由于社会责任投资目的的二元性,其在投资项目的筛选标准上与传统的投资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别。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传统的投资者主要关注目标被投资公司的当前财务状况和预期未来盈利能力;而对于社会责任投资对象的筛选,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目标投资公司的相关财务状况,也会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公司治理、职工权益保护等有关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总而言之,社会责任投资将社会责任标准置于与传统的财务标准同等的位置并进行等量的考察。

奉行积极的股东行权策略。在公司经营不善时,传统投资者通常采用退出方式来避免进一步扩大投资损失,而很少通过采取积极参与治理的方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盈利。与此相反,社会责任投资者奉行积极的股东行权策略,他们主动并且经常的与公司董事、经理等管理层沟通公司治理、职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有关社会责任的议题,采取各种方式敦促公司更好的履行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采用社会责任投资方式的投资者们认识到,仅通过退出方式无法预防公司作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更无法促使公司采取主动态度满足社会公会对其履行责任的期望。因此,投资者必须驻守在公司的内部,通过主动行使相关的股东权利,阻止公司作出损害环境保护以及员工权益等的行为,从而促使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

2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投资的意义

片面强调公司的营利性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例如污染环境、欺骗消费者、蒙蔽债权人、损害员工基本权益等。其实,除营利性之外,企业同时还具备社会性。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其对履行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而社会的和谐幸福反过来又依赖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社会责任感。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能够显著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2.1能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利润创造过程是通过众多利益相关者合作完成的。只有在充分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履行了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将有利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有利于提升自身声誉和社会形象

企业的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在考虑企业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于企业的总体评价和印象,良好的形象是一家企业所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由于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有助于赢得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企业股东更容易得到可观的投资回报。从长期来看,公司的股票也会因此增值。在证券市场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往往是证券投资者们首选的投资对象。

2.3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早已成为企业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竞争人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人们对其印象也较为深刻,在招募过程中,更有可能招到优秀的人才。由此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如招聘、培训费用的节省,企业营运成本的降低。

3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策略

目前来说,公认的社会责任投资基本策略主要有下列3种:社会筛选、股东请愿和社区投资。

3.1社会筛选

社会筛选是社会责任投资最简单但却是首要的投资策略。社会筛选是指同时采用财务标准和社会责任履行标准对目标投资公司进行细致评价从而确定是否进行投资的策略。社会筛选又可以划分为消极筛选与积极筛选。

消极筛选是指避免投资于那些在伦理、环境、社会标准等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糟糕的企业。因此,其有时候又被称为“剔除”或者“排除”筛选方法。消极筛选主要建立在下面这个事实的基础上:社会责任投资者会主动规避那些可能有损公众利益的产业。时至今日,这种筛选方法依然是社会筛选的最基本的方法。

积极筛选与消极筛选恰恰相反,积极筛选选择在伦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标准方面均表现出色即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公司进行投资。相对于消极筛选,积极筛选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广,而且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重标准可以更清楚地评价公司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在确定投资对象过程中会同时采用消极与积极策略,先利用排除法剔除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糟糕的企业,然后再选择那些财务状况和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均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

3.2股东请愿

股东请愿是指公司股东积极行使被赋予的股东权利,通过提交议案、投票、与管理层对话等方式促进公司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在实践中,股东请愿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与管理层沟通。公司股东就社会责任政策与执行等事项与Ceo、经理、董事等进行直接沟通交流,敦促公司管理层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二是提出股东决议。公司股东联合其它股东或者单独向股东大会提出有关公益捐赠、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社会责任议案。股东请愿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股东通过积极行使被赋予的各项权利来影响公司的行为。

3.3社区投资

社区投资是指将资本投资于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不愿意投资的社区,向其提供急需的资本、信贷以及其他基本金融产品。社区投资主要通过下列四类社区发展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社区发展信用合作社,社区发展银行,社区发展风险基金以及社区发展贷款基金。除此以外,投资者也能采取购买主要投资这几类社区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投资基金的方式,来实现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愿望。

4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4.1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发展面临的问题

4.1.1缺少有关法律环境的支持

研究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投资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发展,政府的立法支持是功不可没的。而至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与社会责任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目前已颁布的法律中,只有《公司法》要求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企业披露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法律支持的缺失,使得社会责任投资缺少法律的保障与规范,这些都直接制约了我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

4.1.2缺乏足够数量的社会责任投资产品

兴业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是我国市场上目前唯一的一只社会责任投资产品,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创新工具也较少,很少出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对象。如我国的养老基金尚未被纳入社会责任投资的范围中,而其又非常适合进行社会责任投资,这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4.1.3社会责任投资方法过于单一

如上文所述,社会责任投资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社会筛选、股东请愿以及社区投资。以目前国内发展较好的兴业全球基金为例,其进行社会投资的方法是单纯的社会筛选,几乎完全没有涉及到股东请愿与社会投资的方法。单一的社会责任投资方法不能满足所有社会责任投资者的实际需求,而且社会筛选对社会责任投资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显著。

4.1.4缺乏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机制

目前在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的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重视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同时,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大多数对社会责任的披露依然采用定性披露的初级方法。

4.2促进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4.2.1健全社会责任投资的外部环境

社会责任投资的开展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从而强化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不从外部对其进行明确有效的监督,则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很难实现所有企业对于其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外部制度环境主要就是法制建设。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在税收政策、贷款发放、政府采购等方面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优惠对待,而对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很差的企业进行惩罚或限制。这样,企业就会因为对可能后果的考虑而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

4.2.2增加对有关社会责任投资的信息需求

首先,增强管理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信息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社会责任投资要求企业除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外,还应当努力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因此,我们要改变流行于当前股票市场中的仅仅关注公司财务业绩的方法,将公司在伦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表现也作为投资者进行评估的依据;其次,增强金融市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信息的需求,这主要是指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或者增股扩股时,必须对公司将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以及筹集资金的流向作出披露。

4.2.3向社会灌输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既是为了保证自身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回应社会对自身的期望。企业对社会期望作出回应的原因在于社会压力的存在,而社会压力的形成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在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投资这一观点上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我们要从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认真全面的思考与讨论,从而使社会大众,特别是企业家们清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企业自身以及社会所具有的双重价值,最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能够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投资的良好氛围。

4.2.4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上的监督作用

在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监督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更充分的维护本身的利益,会主动把自身的行为与社会公众利益相结合。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主要在于奖优惩劣。社会公众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渠道是“用脚投票”,这一渠道能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最终实现公司价值即股东财富的增长。相反,那些不能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公司将遭受整个市场的抛弃,对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进而其股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会逐步失去投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明忠,祝健.社会责任投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建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推进路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2.

[4]窦鑫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驱动力与推进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4.

[5]董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

投资好方法篇10

关键词:船舶投资;实物期权;应用

一、船舶投资决策的特点

航运船舶投资决策问题属于项目投资决策问题,国际航运船舶投资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决策问题。

国际航运船舶投资既有其他领域投资的共性,又有其行业特征决定的个性。国际航运船舶投资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投资额巨大。在当今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下,一艘现代化船舶的购建,需要耗资数亿元人民币,单船超过一亿美元已不罕见。要组建国际航运船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在规模经济的要求下,只有巨额的资金投入才能取得竞争优势,获得营运效益。

2、投资回收期较长。国际航运船舶从投入资金购建到投入营运收回投资,一般至少需要近十年的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事实上,目前国际航运船舶的使用寿命在25--28年之间,我国国际航运的旗舰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所属国际航运企业现行的船舶折旧年限在20-24年之间。

投资容易变现。由于存在着活跃的船舶市场,投资者根据船舶的营运情况与国际船舶市场的船价可以比较容易地将所持有的船舶出售交现。这种船舶出售变现,可以是为了获取船舶持有利得,也可以是为了避免继续营运的亏损,还可以是为了船队结构的调整,甚至是为了产业调整将投资转向其他的行业。而国际航运船舶投资的变现,除了为了获取持有利得外,一般情况下会造成一定的投资损失。但容易变现,给国际航运船舶投资带来了灵活性。

4、投资资金来源多样化。目前,世界上没有一家国际航运企业或船东是完全利用权益资金购建船舶的,通常是通过权益资金、政府贷款、银行贷款,以及其它融资方式的组合来进行投资。我国国际航运企业既有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也有通过国外政府贷款、国内外银行贷款融资,还有通过船舶进出口信贷、国际国内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船舶融资,投资资金的来源多样化。

5、投资货币币种多样化。国际航运船舶通常在世界范围进行融资与购建,无论融资还是投资,通常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投资币种,如美元、日元、欧元、瑞士法郎、英镑等,为此而形成投资货币币种多样化的局面。

6、国际航运市场变化迅速,投资时机的把握困难。国际航运市场直接受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迅速,国际航运市场的运价或租金的变动将直接影响船价的变动,但国际船舶市场的变动通常滞后于国际航运市场,这无疑增加了把握船舶投资时机的难度。

7、风险性较大。由于国际航运运量作为国际贸易量的派生量,直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影响,其他一些因素如战争等突发事件经常造成国际航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国际航运市场起伏不定使得国际航运船舶的投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无论船舶投融资采用不同的货币进行收付,还是船舶营运采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汇率的起伏不定,使得国际航运船舶的投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国际航运的较长投资回收期,在长达近十年或十几年的投资回收期里,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各国或各地区所发生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或其他方面的变化,使得国际航运船舶的投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当然,由于国际航运船舶投资的容易变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与减缓风险。

8、国际航运船舶投资决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国际航运船舶投资的较高风险相应地伴随着较大的灵活性,包括船舶投资时机选择的灵活性、船队投资分阶段实施的灵活性、船队投资规模扩大与缩小的灵活性、船舶停运与启运的灵活性、船舶类型或经营转换的灵活性、船舶退出市场的灵活性等等。国际航运船舶投资众多灵活性的存在,对国际航运船舶投资全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实物期权等投资决策方法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空间。

二、传统分析方法及其不足

1、传统分析方法:

净现值法是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评价的重要的指标之一。净现值是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通常是期初)的现值累加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pV为净现值,Ci。为第t年的现金收入流,Co。为第t年的现金费用流,n为项目寿命,i0为基准折现率,即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实际中,往往用企业资本的平均成本代替。判别准则:对单一项目方案而言,若npV≥o,则项目可以接受;若npV

在投资者同时投资于多个项目时,即在多方案比较时,净现值越大的方案相对越优(净现值最大准则)。但是,净现值法在用于多个方案比较时,没有考虑到各个方案的投资额不同,因而没有直接反映单位资金的利用效率。所以,人们通常把净现值指数(npVi)用于多方案的投资决策。

净现值指数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额之比,其经济涵义是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K。是项目总投资现值。

判别准则:对单一项目方案而言,若npvi≥0,则项目可以接受;若npVi

2、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

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是建立在DCF法基础上的,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回收期法(贴现)及内部收益率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项目价值取决于投资有效期内各年度现金流量贴现值之和的分析框架上的,只是各方法的着眼点不同而己。另外在DCF法基础上还派生出如敏感性分析方法、决策树分析方法及蒙特卡罗仿真分析方法等辅助分析方法等,这些辅助分析方法都或多或少地依附于DCF分析方法。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着眼点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现代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根据实际情况,以DCF法为主要评价手段并辅以敏感性分析等辅助分析方法来进行项目分析。

贴现现金流法DCF的传统应用原则是由评价债券、股票等消极投资价值发展来的,是建立在消极管理假设的论断之上的,它在评价项目时没有考虑管理者所拥有的诸如延迟投资、放弃项目、变更项目等灵活性选择权的价值。它的具体作法是首先估计、预测项目寿命期间现金流,并加以适当调整,然后以一个合适的贴现率将现金流折成现值并据以评价项目。因此,DCF法主要的内在局限是:(1)忽略了积极主动的管理相对于消极被动的管理所具有的灵活性的价值。积极主动的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情形下风险逐渐暴露的特性,能够及时根据变化的环境条件随机应变,能够统筹全局,把握全局性、战略性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取最大收益并避免、限制损失。(2)合适的贴现率的确定是个难题,DCF法人为地确定贴现率(预期回报率),有着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不同,其预期回报率的期望值亦不同。因此,建立一个贴现率统一的合理标准实际上是一个难题。(3)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投资不可延缓,决策者只能采取“刚性”决策,只能在“现在投资/永远不投资”间做出选择,公司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失去这个机会;二是投资是可逆的,即如果市场条件比预期的要差,就可以某种方式不投资并能收回支出,或在项目整个生命期内,投资内外部环境不发生预期以外的变化,市场条件和竞争状况严格按照预定方式发展。事实上,大多数投资是不可逆的,也是可能被推迟执行的,这些不确定情形中的不同选择权是有价值的。投资决策分析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选择权的价值及其带来的灵活性。可惜的是,以npv方法为代表的DCF法典型的、静态的“干/不干”的决策方式置这些选择权于不顾,从而有可能低估预期现金流的价值,与实际灵活的管理策略也不一致,无法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和动态的变化。

敏感性分析可以从决定现金流的诸多可变因素(项目寿命值、残值、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市场规模、企业的市场份额,等等)中找出对净现值影响大的敏感因素,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预防、控制项目投资的风险。然而,敏感性分析的放松变量――锁定其它变量以求此变量对项目的敏感系数的做法,有着其内在的局限:它忽略了许多变量一起变化时会有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某一因素对项目的影响不同于敏感性分析计算出的那样。不同的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有可能相抵消、相促进或不相关。此外,一个因素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累进或累减形式出现,这将导致它对净现值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大或变小,敏感性分析显然没有考虑这一情形。

传统模拟方法中最常用的是蒙特卡罗模拟法。它从决定现金流的各个变量中根据其概率分布反复取值计算净现值,得出净现值的概率分布。它考虑了各个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考虑了各变量在不同时间取值的不同。它通过反复随机取值、随机组合且反复许多次计算来模拟真实情况。模拟方法虽然较敏感性分析方法更进了一步,但还是有着一些局限:(1)在现实中很难正确地确定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合适贴现率的问题依然无法很好解决;(3)还是站在孤立、单一项目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能将不同项目结合起来考虑;(4)它虽然得出了净现值的概率分布图,但要由此决定策略却没有明确的规则,即它无法明确地告诉我们可否接受项目。

决策树分析方法Dta的最大优点是它的灵活性,而这正是DCF法、npV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方法所缺少的。Dta法帮助管理者通过建立决策问题的框架、画出在各可能状态下的各种可行的管理决策、行动: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形做出不同的决策,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说Dta法在决策灵活性上与实际灵活的管理策略一致,从npV法典型的、静态的‘干/不干’的决策方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Dta亦有着自身的局限:(1)在现实决策中往往出现分支繁多,不胜其烦而大大削弱实用性和有效性;(2)现实事件的发生往往更多的是连续地而不是离散时序地;(3)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合适贴现率的确定,它将对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

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在低风险、低不确定性情形下还是有着相当用处的,在实际中的应用亦很广泛。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资本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方法内在的缺陷明显暴露出来了。在近期的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展中,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遭受到许多批评。将或有决策权的估值方法应用于投资决策,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

三、实物期权的理论

1、含义与特点

实物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不同。大多数投资人一且购买了证券,只能被动地等待而无法影响它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因此可以称之为“被动性投资资产”。投资于实物资产则情况不同,投资人可以通过管理行动影响它所产生的现金流,因此,可以称为“主动性投资资产”。投资于实物资产,经常可以增加投资人的选择权,这种未来可以采取某种行动的权利而非义务是有价值的,它们被称为实物期权。

在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项目价值时,我们通常假设公司会按既定的方案执行,不会在执行过程中进行重要的修改。实际上,管理者会随时关注各种变化,如果事态表明未来前景比当初设想得更好,他会加大投资力度,反之则会设法减少损失。只要未来是不确定的,管理者就会利用拥有的实物期权增加价值,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方案完全忽视项目本身的实物期权,是传统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局限性。

实物期权隐含在投资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将其识别出来。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含有值得重视的期权,有的项目期权价值很小,有的项目期权价值很大。这要看项目不确定性的大小,不确定性越大,则期权价值越大。

2、三种常见的实物期权

(1)扩张期权

公司的扩张期权包括许多种具体类型:例如,采矿公司投资子采矿权以获得开发或者不开发的选择权,尽管目前它还不值得开采,但是,产品价格升高后它却可以大量盈利;房屋开发商要投资于土地,经常是建立土地的储备,以后根据市场状况决定新项日的规模;医药公司要控制药品专利,不一定马上投产,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药;再如,制造业小规模推出新产品,抢先占领市场,以后视市场的反应再决定扩充规模。如果它们今天不投资,就会失去未来扩张的选择权。

(2)时机选择期权

从时间选择来看,任何投资项目都具有期权的性质。如果一个项目在时间上不能延迟,只能立即投资或者永远放弃,那么,它就是马上到期的看涨期权。项目的投资成本是期权执行价格,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期权标的资产的现行价格。如果该现值大于投资成本,看涨期权的收益就是项目的净现值。如果该现值小于投资成本,看涨期权不被执行,公司放弃该项投资。

如果一个项目在时间上可以延迟,那么,它就是未到期的看涨期权。项目具有正的净现值,并不意味着立即开始(执行)总是最佳的,也许等一等更好。对于前景不明朗的项目,大多值得观望,看一看未来是更好,还是更差。

(3)放弃期权

在评估项目时,我们通常选定一个项目的寿命周期,并假设项目会进行到寿命周期结束。这种假设不一定符合实际。如果项目执行一段时间后,实际产生的现金流量远低于预期,投资人就会考虑提前放弃该项目,而不会坚持到底。另外,经济寿命周期也是很难预计的。项目开始时,往往不知道何时结束。有的项目,一开始就不顺利,产品不受市场欢迎,一两年就被迫放弃了。有的项目,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或者扩大成为一系列产品,几十年长盛不衰。

一个项目,只要继续经营价值大于资产的清算价值,它就会继续下去。反之,如果清算价值大于继续经营价值,就应当终止。这里的清算价值,不仅指残值的变现收人,也包括有关资产的重组和价值的重新发掘。

在评估项目时,就应当事先考虑中间放弃的可能性和它的价值。这样,可以获得项目更全面的信息,减少决策错误。放弃期权是一项看跌期权,其标的资产价值是项目的继续经营价值,而执行价格是项目的清算价值。

一个项目何时应当放弃,在项目启动时并不明确。缺少明确到期期限的实物期权,不便于使用BS模型。虽然在项目分析时可以假设一个项目有效期,但是实际上多数项目在启动时并不确知其寿命。有的项目投产后很快碰壁,只有一两年的现金流;有的项目很成功,不断改进的产品使该项目可以持续几十年。在评估放弃期权时,需要预测很长时间的现金流,逐一观察历年放弃或不放弃的项目价值,才能知道放弃期权的价值。

3、实物期权应用所需的模型

实物期权估价使用的模型主要是BS模型和二叉树模型。通常BS模型是首选模型,它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并且计算精确。它的应用条件是实物期权的情景符合BS模型的假设条件,或者说该实物期权与典型的股票期权相似。二叉树模型是一种替代模型。它虽然没有BS模型精确,但是比较灵活,在特定情景下优于BS模型。二叉树模型可以根据特定项目模拟现金流的情景,使之适用于各种复杂情况。例如,处理到期日前支付股利的期权、可以提前执行的美式期权、停业之后又重新开业的多阶段期权、事实上不存在最后到期日的期权等复杂情况。二叉树模型可以扩展为三叉树、四叉树模型等,以适应项目存在的多种选择。通常,在BS模型束手无策的复杂情况下,二叉树模型往往能解决问题。

四、实例分析

2013年,我国上海某航运企业为扩大规模订购了一批船舶,当时订购船舶的建造成本为每艘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且专家根据近年来航运市场的发展状态及船舶的使用状况,估计出航运企业运营收入及船舶运营成本如下表:

且该企业准备在5年后追加15000万元的投资用于另一航线的开发,预计航线开发后收益较好的概率为0.6,若收益好则5年后每年可得6000万元,若收益不好则每年可得2800万元。下面来分析此项投资的可行性及收益情况。

为使计算更加清晰,可结合决策树法进行分析如下:

(一)npV方法

1.效益好

(二)实物期权B―S方法

由于第一年8000万元的初始投资使企业获得了5年后投资15000万元以完成另一航线的船舶投资的机会,该增长期权的标的资产就是该项投资完成后的价值,其执行价格为15000万元,如果该投资完成后的价值在5年后大于15000万元,则执行该期权,继续投入第二期资金15000万元,否则就推迟或放弃该项投资。使用公式来计算该增长期权。

1、效益好

2、效益不好

用C总――初始的8000万元投资,结果为7656.13万元,大于零,则可进行该项投资。

从决策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如果根据传统的净现值法来计算,就会认为该公司的追加投资过于冒险,根据实物期权对公司的估值7656.13万元远大于传统净现值法算出的1552.58万元,这中间的差值就是由实物期权带来的价值,来源予航运市场等环境因素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五年后是否投人15000万元的可选择性。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当然,本文只是为船舶投资决策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思路,但是如何将这种新思路实际运用于船舶投资决策领域,本文仅仅做出了一些理论上的论述并提供了大体的建模框架。但是实际经济环境远非文中描绘的那么简单,存在着很多特殊的情况无法一一加以考虑。本文作者认为今后的本领域的研究方向更多地应注重于实际应用方面,主要是解决上文所指出的在建模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风险来源多样化的期权定价问题,以及考虑多个实物期权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还有如何增加模型的适用性等,以及如何将在一些假设条件减少,更接近真实的情况下来考虑。

参考文献

[1]李拓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7-8.

[2]李景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武汉大学.2011:14-15.

[3]赵红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研究.西北工业大学.2006:15-18.

[4]宗晓丽.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度与效应研究.西北工业大学.2012:20-23

[5]唐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建.财经科学.2004:16-18

[6]陈修德,梁同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4:16-18

[7]简志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物期权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2:76-78

[8]唐华.高新技术企业实物期权的识别与估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04:16-18

[9]张志强.公司实物期权研究一投资战略的定量分析[D]..北京::国家图书馆.2004

[10]option.encyclopediaofFinance.2004:16-18

[11]pJthomas*andnChrysanthou.Usingrealoptionstocomparetheeconomicsofnuclearpowerandwindpowerwithelectricityfromnaturalgas.SpeCiaLiSSUepapeR.2011:398-401

[12]唐华.Realoptionsidentificationandvaluationforthefinancialanalysisofproductfamilydesign.Journalofengineeringmanufacture.2006:929-942

[13]张勇.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内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投资与管理.2008:54-56

[14]李传喜,刘琨.实物期权法在成本分摊协议中的应用.涉外税务.2013年第1期:16-18

[15]吴淑云.项目投资决策:净现值法VS实物期权法.商情.2012年第30期.

[16]张海山.实物期权法在房地产投资中的优越性.经济视角.2012:19-32

[17]杨晓红.实物期权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11:16-18

[18]赵昌乾.实物期权法在并购投资决策管理中的运用.商情.2004:22

[19]王涛.实物期权法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动态运用――兼论利率调整与限购令的影响.财会通讯.2011:10-12

[20]陈娅莉.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研究.重庆大学.2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