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成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7:10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1

右玉县地处山西北部,约古北纬39041‘8“一40017,54“,东经21206‘33“一122“38产35“,东西宽45.7km,南北长盯.7km,总面积1964km’,人口9万多。所在地属黄土高原丘陵缓坡区,系森林草原向千草原过渡的区域,年平均气温3.6℃,最冷月(1万)平均气温‘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4℃,绝对最低气温一40.4℃,年雨量442.8mm,多集户在7一8月间降落,「无霜期100天左右。天然森林早已采伐殆尽,大面积地区早已开垦,荒废地为退化草原所占,是一个农牧交错区域。过去全县天然植被覆盖稀疏,风沙大,土壤冲刷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艰苦。从1952年开始,大抓植树种草,至今已控制了水土冲刷和风沙的危害,涵养了水源,减轻了霜雹灾害的影响,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急待解决的间题。笔者等1988年7一8月间应山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雁北地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邀请,专程到右玉县作了短期考察,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学习到了不少东西,现把考察的结果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错误之处,请予指正。

一、右玉县综合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1.林业:刚解放时右玉县根本没有森林存在,只在河滩地零星生长一些沙棘、乌柳灌木丛林,覆盖率可勉强计算占0.3%。经过连续30多年的大规模造林,至今全县森林已郁郁葱葱,均匀分布。根据1987年统计材料,林地面积为1214414亩,覆盖率达到48%左右,主要是本地种小叶杨林,大大改变了全县的生态环境,成为保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既起到了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也有一定的直接收入,单是整枝一项就解决了230多个村庄15000户人家的燃料问题,每年节约煤炭3x10‘t,每年还生产木材2500多m”,可供民用建筑之用;生产树叶饲料300x10咭kg,有利于牧业的发展。1987年林业收入26万元,占农业总收入1.8%,占工农业总收入6编,收入是不多的。但是,应该明确,在森林草原地区这种半干早气候条件下,发展林业不能仅着眼于速生丰产的用材林,更多地要考虑其间接效益的防护林性质,如果把其换算成经济数值也将是十分一可观的,其实其直接效益也是明显的。当前,林业生产发展上一个最重要的间题在于,大片小叶杨林由于所在地的气候和过去种植技术以及管理跟不上的种种原因,生长并不理想,大多成为所谓小老头树,而且多为同龄纯林,林内的植株叶片面积明显小于单株单行植株叶面积的25%,叶色带黄,枯株较多,主梢年生长量一般10一20cm,肥大生长停滞,说明同化的物质只能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最低的代谢,没有剩余的营养物质来建造自身的躯体。显然,其老熟期即将降临,届时就可能出现大片衰亡的趋势,如何及时地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既能持久地维护环境,又能促进农牧业的综合发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保持右玉县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示范点,就成为当前全县总体规划上急需首先解决的问题。

2.种植业:1987年右玉县的种植业收入为80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5.6%,占工农业总收入的20.2%,说明它在农业生产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右玉县的种植业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四大优势作物(筱麦、马铃薯、豌豆和葫麻)一般说产量高品质好,发展潜力大,能提供足够优质的加工原料。近年来,全县粮食平均亩产lookg左右,油料49.5kg,人均粮食650多kg,油料90多kg;过去曾发展过甜菜,生一长还不错。这种粮油糖料作物的配套发展,对保证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种植业上抓住这几大作物的生产,不断发展和提高,再辅以其它必需的作物和果蔬生产,就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关键在于如果不注意发展畜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那么种植业发展的条件和需求就要受到限制,难以再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马铃薯是一种优良高产作物,应该把它的种植和加工看为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来考虑,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习惯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下决心来圆满解决。

3.畜牧业:按照右玉县的自然环境,应该把畜牧业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但是,按照1987年的统计,畜牧业的收入为558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8.8%,占工农业总收入的14.1%。所以,应该加速发展畜牧业,至少要占到农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发展畜牧业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近年来不少耕地退耕还牧,人工种草面积已达27万亩,林地也可放牧,可见草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完全能够满足畜牧业不断发展的要求,以摆脱单纯依靠作物的收入来发展经济。

4.农牧产品加工业:这方面刚刚起步,虽然已建立了榨油厂、葫麻秸秆压板厂、配合饲料加工厂、沙棘系列产品加工厂、皮件厂、皮毛厂、肉联厂、罐头厂、血粉厂、骨胶厂等,还打算建立燕麦片厂、柠檬酸厂和奶粉加工厂等,但1987年的工副业收入仅5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8%,占工农业总收入的1.4%,显然,还需要下功夫来发展。关键在于从解决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和贸易方面入手,做到胸中有数,才能下决心抓准抓好,不然也难以坚持下去。

二、关干右玉县综合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问题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右玉县的农业生产成就是巨大的,但是,要进一步的提高,首先必需要适当调整农业结构,抓住几个重点建设,带动全面发展。

1.加速畜牧业的发展:要使其收入至少占农业总收入的50一70%,重点发展草食畜。据1987年统计,大牲畜27663头,羊78539只,兔6982只,这就显得数量太少了,应加倍发展,奶牛要放在较重要的地位来考虑。1987年猪的存栏数仅11751头,也要加速发展。边鸡是本县的特有品种,应加速培育纯种,进一步发展,扩大销售。畜牧业的发展必然进一步促进草业、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2.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要进一步促进种植业、林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累更多的资金,大力发展•加工业是关键。右玉县四大优势作物和沙棘都有足够的原料提供系列产品的加工,诸如麦片、淀粉、粉条、粉丝、酒精、葡萄糖、维生素C、马铃薯和豌豆食品、葫麻杆人造板和亚麻等。畜牧产品目前产量较低,但加速发展的可能性是具备的。这样,奶制品、肉制品、毛皮制品、驴皮阿胶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当然,质量是首要的,达不到相当的水平,就无法发展。这就要抓住自己的优势,一项一项的攻克,.不要普遍开花。如果条件暂时不够,也不要气馁,要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派出去,请进来,争取外援,掌握国内外的销售信息,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这是至关重要的。#p#分页标题#e#

3.种植业的进一步提高:当前种植业在农业总收入中占首位,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生产已经到顶,无论从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待提高,而且潜力相当大,要做的事很声。这要根据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来安排生产和开展研究。可能种植面积要减少,但产量要增加,品质要提高;收入和其它各业的比例可能要减少,但实际产值将是提高的。

4.大力发展野生经济动植物的种养事业:野生经济动植物的种鑫事业是开辟本县生产的一个新途径。右玉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虽然比较贫乏,但它的自然条件能够适应许多经济动植物的发展。首先,本地的特产沙棘应该进行广泛的栽培,选育更多更好的品种,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单靠野生的资源是无法满足实际要求的;其它如玫瑰、黄茂、麻黄、黄花菜等都值得大力发展。经济动物方面,.发展养鹿和毛皮兽(狐、貂、貉、翩等)是非常有前途的。本县的气候适宜,地广人稀、坏境安静,又有大片人工林地供选择饲养场地,饲料有足够保证,只要人才、技术得到基本解决,就能发展。这两项工作搞得好,经济收入将是极为可观的。

5.林业建设和林分的改造:林业是右玉县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要当作一项长远的事业来经营,保证持续的发展和提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L对大片小叶杨同龄林分的改造,过密的地段作适当的疏伐,砍小留大,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同时,要开展带状或小块状的混交林试验,根据不同坏境条件和需要,可选择樟子松、落叶松、榆树、沙棘和柠条等混种;在条件较好的适当地区,可营造小片用材林,目前试种的北京杨和合作杨等是成功的。还应引种更多的树种进行试验,以丰富造林树种的多样,像桑树(morusalba)、蒙古桑(m.二-o,901艺ca)、甘肃山植(Crataegu:ka,:入u。-:sfs)、ilJ桃(pr。。。5da,idiana)、山杳(p.s了么f:fca)、青海云杉(piceacra:sffolfa)、祁连圆柏(Sa石inaprze拟alskii)、兴安胡枝子(Lespedezada:urfca)、苦参(Sop入。-raflaue:e。作:)、沙枣(elaeag九usangustif-olia)、拘祀(L,51:me无ine,se)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可因地制宜地试验和发展,使整个森林由不同树种和林种,例如防护林、饲料林、混牧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等组成,以适应各方面的需求。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包含的范围很广,根据本县当前的现况和要求,可先从下列各方面做起,不断发展和充实:

1.林中有草,林收结合:这是对现有林分改造的一个途径,除了上述发展混交林,增加不同的树种,提高种类多样性外,发展林牧结合也是重要的一环。在适宜的区域,划出2一3ha范围,形成林网,网格中种植牧草和灌木,构成禾本科、豆科植物组成的放牧草地,使森林牧地和林中牧地镶嵌分布,使林牧发展密切结合哒来。1门样,在林中建认养鹿场和乙皮兽繁效场,毯功旨做到林牧彼此促进。

2.草中有林,林牧结合:在一些海拔较高的沟壑地区的壕地或其它退耕还牧区,可封山育草,让天然的草原迅速恢复,一再在边缘和适当地区营造林网或小块灌丛,使放牧地既有丰富的牧草,又能保持水土,调节坏境,更加适合牲畜觅食和休息的要求。

3.农中有林,农牧结合:在河滩地农业_面积较大的区域,应大力建立和完件防护林网,既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又可提供一定的木材。这种地方林木生长一般都较好,必要时还可选择适当地区,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使农业区域既有林网,也有小片森林,形成农林结合,彼此促进。次地‘一卜‘应发挥作物轮作、间套作的作川,像豌豆茬后对马铃薯和筱麦的生长都是有利的。同样,实行草田轮作制更能起到以地养地的作用,像各种作物与豆科牧草(沙打旺、紫花首拾、各种草木梅等)进行轮作是特别值得提倡的。这种割草场的建立对畜牧业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2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就地城镇化;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农民的进城城镇化而言的。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民“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与农业联系较少的工业)带动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就地城镇化是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力量为依托,在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对外转移农业人口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横向融合发展,推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可见,这种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既能规避乡镇工业带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兼业、进厂不进城的半城镇化现象,也能缓解进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抛荒、农村三留守等“农村病”以及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雾霾严重等“城市病”,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不难发现,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二者统一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同时,农村产业融合本身也内涵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所搭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也为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引擎。此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量农民就地接近转移就业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场支撑。可见,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不是单向的表征关系,而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是相契合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力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融合内涵了三大产业的交融互动发展,从其互动发展的模式看,一是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即农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融合;三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三种典型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依托农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动力、第二产业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来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的产业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的。其具体机理为: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强调工业、服务业等商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与延伸,它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属于工业产业,如肥料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部分还属于第三产业,如物流运输业、农业技术开发等。这些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够优化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伴随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农工贸相关产业逐渐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而农业产业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农业产业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区人气、财气逐渐聚集,小城镇逐渐形成。

(二)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简称农业工业化,从广义上讲,农业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3]其实,农业工业化其实质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是指立足农村实际,用工业化理念、思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以工业和农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打破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封闭状态,使现代文明在农村得以传播和普及,促进农民生活、生产观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非农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女性、老年劳动力等农村弱势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劳动力多元化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新路。[4]

(三)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工厂式农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无土栽培、沙地种植,水体养殖等技术,摆脱了农业因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的发展难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进而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并且农业信息化使得精准农业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从繁琐劳累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耕种细作,无限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农民与城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的产品不同,赚钱的方式不同,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与工人一样成为一种职业。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为农产品、农业旅游提供服务平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乡交流的频度和层次,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提了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在不放弃农业优势、不改变农业性质,通过发展以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旅游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最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民就地城镇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是,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走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和支持。当前,尽管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但主要以农业直补、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主,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这一促进农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或制度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进行交叉、重组、整合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促进其他产业加入到农业竞争中。具体而言,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等项目,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引导金融组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二)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户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农民生活空间的转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土地流转不畅和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既影响农村产业融合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的有效整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以宅基地换房等形式,为分散的农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给原来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松绑的同时,拆除户籍壁垒,改革户籍制度与福利挂钩的局面,同时要改变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进而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近几年农村医疗、养老覆盖率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全覆盖。其实,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阻滞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的最大障碍,也抑制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很多农业科技人才望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而却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径的筹措社会保障性资金,寻求有效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机制,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主体,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素质技能,适应大量机械化作业和企业化管理这种新型生产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改变传统后的小农思想。对此,要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发展与农村环境相配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知识外,还要强化对农民进行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农业政策及农业文化、农业管理、农业法律等农业教育,同时对于培训费用、设施、师资方面要给予支持。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能及管理培训,为农民提供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农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传统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从素质上和身份上拉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距离。

(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镇化,也需要农村人口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集聚等方式引导村庄合并,形成小城镇。由于小城镇就业门槛低,就业风险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天然地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因此,政府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以农业企业、特色加工业、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2]张贞,曾令秋.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14-08-26

[3]孟晓颖,孙一恒.城镇化”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0)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3

1.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开展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围绕我省粮食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及农产品、畜产品、果蔬加工业发展,培训职业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围绕乡村旅游、农村妇女手工艺、特种动物养殖与加工、特产经济植物种植与加工,农村园林绿化、农村信息员、政策性保险服务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当地特色职业岗位开发,引导受训农民就地就近就业。2011年,将完成以上培训3.8万人次。

2.依托我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通过在税费、信贷、水电、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实及全面推进“111工程”、构建产学研联结平台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巨大空间。阳光工程培训要重点围绕全省乡镇企业发展这一机遇,对已进入和拟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农民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及人才储备培训。2011年,将完成相关培训1.5万人次。

3.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域内转移就业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围绕全省水泥路村村通、屯屯通工程,农村安居工程改建任务,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电网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计划结合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培训1.8万人次。

4.围绕重大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开展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随着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大幅提高,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积累了一定资金并参与资本经营。一些农民在农闲季节进行农特产品、日用消费品营销,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机作业服务、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服务业务已渐成规模。2011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围绕重大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村服务业发展,重点开展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工、农村经纪人、沼气工、乡村动物疫病防治员、农资产品营销员、机防手、乡村建筑工匠、乡村旅游服务员的培训,并完成6.7万人次的培训任务。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4

这次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陈敏志副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作了主题报告,认真总结了我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着重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工作。这些意见很好,我都赞成。会上,我们还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和先进表彰。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对一直辛勤耕耘在农村第一线的广大农村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直来重视、支持农村工作的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领导表示感谢!下面,我再讲三方面问题。

一、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这充分说明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新时期的极端重要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委二届八次全会也适时提出了打造“一体化路桥”的战略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从分割走向统一,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缩小工农差距。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结合路桥实际,深刻领会,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区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省委书记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25年来,浙江实现了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三大跨越,成为全国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人民实惠多的省份之一。从路桥的情况看,我们率先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并提出要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始终重视农村工作,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路桥实际的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正是成千上万农民率先闯市场,才有全区体制机制的大突破;正是个私经济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才有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大推进;正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有全区经济的大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路桥发展快得益于农村发展快,路桥经济活得益于农村搞得活,路桥人民富主要是多数农民率先富。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把今年作为我区的“现代化推进年”。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目前我区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种不全面、不平衡,主要反映在农村。我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还比较低,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加大,农民就业不充分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还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政策还没有完全消除,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差距还较大。总的来看,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些情况表明,解决好农村问题,困难还很多,难度还很大。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最迫切,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最艰巨,改变农村面貌的任务最繁重。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的迫切需要。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只有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日益提高的小康生活提供充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强大的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夯实小康社会的稳固基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只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购买力,才能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开拓日益广阔的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农村是最大的社区,保持农村稳定是保持全区稳定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使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才有可靠的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要把解决好农村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途径,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集中精力,扎实工作,把我区的农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农村工作的新突破

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加快城区和农村集镇建设,在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在改善农村面貌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步伐,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农业效益有新提高、农民收入有新增长、农村面貌有新变化。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快城区和农村集镇建设,在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正是为人人致富、人人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农民转化成城镇居民,并促进城镇中小企业适度集中和集约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逐步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别,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和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整体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格局。因此,必须继续强化路桥城区的中心城市职能,扩大城区范围,使之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重点发展一批中心镇,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集聚城市人口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当前,要进一步强化和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加快完成全区274平方公里的一体化规划,着力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规划体系。继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供水、供气、供电、通信、公共客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上加大投入,使农民共享城市文明。针对目前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的弊端,积极借鉴各地经验,努力探索新型征地补偿方式,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村要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大力支持城区发展、城镇集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5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模式;异地转移模式

一、引言

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部门,一个是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化部门,一个是生产率比较低下的传统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由边际生产率低下的农业部门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转移,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被现代工业化部门全部吸纳为止。这时,农业部门摆脱了沉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负担,边际生产率随之提高,进而促使农业部门发展,达到工农业部门的发展平衡。

拉尼斯和费景汉针对刘易斯模型的不足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和刘易斯模型一样,他们也假定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不同的是,他们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与工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联系起来并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现代工业部门可以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从农业部门得到无限的劳动力。第二阶段,现代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下降,造成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高。此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有所提高。第三阶段,在现代工业部门持续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会得到不断的提高,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主要与两方面有关:第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第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由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而这种预期收入是通过迁移者的收益与成本的差额乘以城市就业率得出的。托达罗的核心思想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预期收入;(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失业问题严重;(3)应通过农村和农业自身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刘易斯模型和拉费模型主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强调以农村自身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我国学者在上述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转变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处在起步阶段,基本上以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商业、服务业等个体经济,活跃农村经济市场。此外,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据计算,1984至1988这5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55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1984年的11.9%提高到1988年的21.5%。这段时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起步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力量。

第二阶段:1989-1991年,转移低潮期。在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速度减缓。80年代初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导致了经济运行过热,社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工农业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严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决定用3年的时间进行经济整顿,调整经济规模,改革企业结构,减少新增投资。乡镇企业的人数由1988年的9545.45万人,下降到1989年的9366.78万人,再下降到1990年的9264.75万人。在1989至1991的3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累计转移296万人,平均每年转移99万人,平均每年仅增长1.1%,出现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率的低潮期。

第三阶段:1992-1997年,飞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且异地转移速度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一度超越就地转移。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此时是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际区域间转移。同时,国家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第四阶段:1998-2004年,缓慢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还是很大并以异地转移模式为主。以1999年和2003年为例,这两年异地转移人数累计突破1亿和1.5亿,而就地转移人数仅为3000万左右。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造成城市下岗人数持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各地政府奉行城镇保护主义,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为地提高农民工转移成本,农民工非农就业环境恶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下降。这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1998年劳动力转移增速为0.6%,1999年只为0.4%。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快速转移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滞后长达10年之久的就地转移模式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劳动力异地转移数量仍然很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中,国家逐渐开始着重强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通过加快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及其存在的问题

1.就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就地转移模式是指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首先,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导致了转移要素的封闭性。其次,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同构性严重。最后,乡镇企业与农业发展不衔接。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严重阻碍了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异地转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异地转移模式是指农村人口以就业为目标,长期或短期地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以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为主,就业领域发生变动的一种迁移行为。异地转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如下:

第一,“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难解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就业模式中,逐渐孕育出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的社会角色、资源获得途径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被“边缘化”,成为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

第二,减缓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城市自身不断高涨的失业率阻碍了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以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代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大量下降。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不断的提高,会进一步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三,农村社会“空洞化”现象严重。一方面,农民工常年在外,只有在农忙季节或春节等大型节日的时候回家,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农村老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家庭”,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农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长期大量的异地转移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缺乏。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模式和异地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的异地转移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和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产业转移”战略也显示了就地转移模式的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实现就地转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探索农业与工业的衔接。大力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是以农业为主,其与城市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化。首先,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其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发展相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小城镇发展,逐步将小城镇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乡镇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规模效应可以进一步带动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反过来也为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

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原有资源优势的丧失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利益也越来越低。因此,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有承接能力的、土地和劳动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是东部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份,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发生变化,逐渐由异地跨区域转移向省内就地转移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正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江宗德.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01).

[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6

(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用全民守业理念,引导农民自主守业;通过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农民搭建自主守业发展平台,促进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一是引导农民创家业。县各种类型的农庄经济大户已发展到1915户,其中种植业1383户,养殖业482户,从事农产品流通及加工大户50户。县供销社退休职工叶金海,带领全家艰苦守业。建成160平方米新型农庄,160亩高标准果园,2000平方米养殖场和豆制品加工作坊,20亩精养鱼池和沼气池,走出了一条立体养殖循环发展的路子。

二是推动农民建产业。全县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中心)单位+委托法人实体、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产业协会+农户协调服务等5种经营模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从事农业和农产品流通、加工的公司实体近100户。产业协会4个,规模集约经营面积近38.5万亩。水果种植大户邹德木牵头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200户,入股资金300万元,经营水果面积5000余亩。

(二)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变股民,全县流转面积近2万亩;二级流转,农户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业企业签订流转合同,农业企业吸纳土地流转农户劳动力从事生产,农民变农工,全县流转面积近6万亩;三级流转,农户与村组、村组与乡镇、乡镇与经营大户、龙头企业签订流转合同,全县流转面积30余万亩。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指导发展。全县先后编制了水果、泡桐、楠竹、雷竹,油茶、马铃薯、优质稻及虾稻轮作、规模化牲猪,肉鸭等八个专题产业规划,并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措施”五个一”服务机制。二是科技培训,引导发展。依照产业发展技术要求,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开办培训班70期,培训1.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3万份,并组织乡村干部六批次,外出对口观赏学习。三是多方融资,扶持发展。仅2008年一年全县整合各类支农资金近亿元。招商引资5000多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000多万元用于农业开发和农民创业。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鼓励部门与干部职工、企业与社会各界、回归守业人员与农民自主守业等文件,形成了多元投资守业格局。通过3-5年努力,全县将形成“林果竹,薯稻畜”六大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产值将达到50亿元以上。

着力推动农民守业增收,县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收到显著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农民增收仍在徘徊,农民守业仍然艰难,为进一步用足用活发展政策,着力推进农民守业,增加农民守业能力,提高农民守业效益,特提出五点意见和建议:

1用足党的惠农政策。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出台鼓励农民自主守业,扩大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拓宽农民守业和就业空间。把农业资源转变为农民创业的资

特别要增加对农民自主守业的投入扶持,本。让农民守业之火更旺,守业氛围更浓,守业环境更优,让更多的农民创家业、办企业、建产业,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竞相守业的新热潮。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让农民变农工,农民变市民。

2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的流转核心是还权于民。农民承包土地无论是内部流转,还是同社会资本融合流转,都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农民得到扎扎实实的利益。浙江老板竺华福在肖岭大堰村投资建设“金色农庄”农民以3000亩荒山入股,预期农民每年每亩土地可得纯收入2000元左右,全村农民可受益600万元。农民还可就近打工,做到打工种田两不误。这种土地流转方式和经营机制,农民最愿意,农庄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优化,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社会资本同农业资源有效结合,带动农民致富的土地流转经营新路子。

3健全融资筹资机制。发展农庄经济或自办经济实体,形成一定经营规模的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由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流通加工的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给予扶持;对贫困乡村农民守业,建立帮扶基金,选准致富门路的前提下,运用帮扶基金扶持守业。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要把支持农民守业、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分批设施。优化组合政策扶农资金,重点支持农民守业。二是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信用社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用活小额贷款政策,赋予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地面资产、农民宅基地和房屋资产抵押贷款权,为农民守业提供信贷支持。积极发明条件,发展村镇中小银行。允许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或信贷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立“农村贷款担保公司”县域内金融机构当年新吸收的存款,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民守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守业,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投资守业,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农民守业。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促龙头,鼓励外资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带动农民守业。

4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普及农民守业与就业技能培训。让农村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守业和就业技能。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使新生代农民普遍具备守业或就业能力。县职业教育中心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守业技能培训内容。县农业部门要以农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己任,加大培训力度。要发挥能人示范效应,开展技能传帮带,设立农村能人专项贡献奖,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7

关键词:新三农;科技;人才;保障体系

传统农业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低等。面对这些发展问题,从国家到个人也是做出很多努力,提出诸多对策,然而中国新农业的发展依然缓慢。农业改革之所以走得艰难,是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有些人过分强调了GDp的增长,有的人固守不动指望城市带动农村,殊不知想要实现新时代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要树立新农业科学的经济发展理念。

1新定位,新三农

1.1新农业——加强现代化发展

虽然当今农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一定的现代化,比如播种、收割都是机器来操作,比起先前手动播种、收割实在是方便多了,但是当一提到农业,还是有许多人觉得是个脏活累活。如今要发展新农业,就要转变农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看法。现如今市场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农业的发展也要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增强农业的集约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当然,也要重视新农业发展的生态效益。总之,就是要提高新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1.2新农村——全面城镇化

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落实,现如今的农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城镇化得到很大提高。不过农村的城镇化依旧存有较大不足,发展不全面,不彻底。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差距不是说让城市放慢速度等着农村来追赶,而是鼓励、帮助农村加快速度来发展。农村要想实现全面城镇化,除了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还要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就像一个木桶里的水,当木桶所有的木板都提高,里面的水才能装的多。有一块木板是短的,那么水就装不满。所以当农村其它产业都发展好了,整个农村的城镇化水平上来了,那么新农业反受其利,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1.3新农民——助你幸福

当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规模化程度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劳动力会逐渐减少。因此政府及相关组织可以引导一部分农民外出就业,也可鼓励农村知识分子在乡创业。一部分农民进城就业,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帮助下在许多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如医疗保险、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这既可以为城镇提供劳动力,促进城市化发展,又可以缓解农村土地压力,还可以激励农业现代化水平、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互促进,两全其美。最重要的就是农民能够很大程度上受益,成为新时代幸福农民。

2新农三宝——科技、人才、保障体系

2.1新农业,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

资源是有限的,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开发出无限的价值,并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系统,这很大程度上就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了。我国建设有农业科研院所,又有专门的农业教育机构,但是关于农业的高端科学技术很难得到普及,一些农业产业技术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想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建立科技开发与成果应用的市场机制。要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其一定的自由,比如知识产权更多的受益于开发员自己。科技成果得不到广泛推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大。成本大这个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政府要加大引进外资外力,中外科学研究者共同合作,进一步改善科技产品。政府也可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产品的推广,真正使这些科技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

2.2新农业的推动者——农业人才

我国有许多农业专业技术学校,每年从这些学校毕业的人数并不少,可是有许多大学生,学习的虽是农业技术专业,但是就业时却没有跨入农业行业。这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原因,那就是相关就业岗位少,就业门槛高,待遇不理想。这就造成许多农业技术人才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就要想办法留住这些人才,让他们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在新农业经济发展上,尤其是农村本地人才,因其地缘关系,本地人才往往更有精神去做有利于本地农业发展的事情。除了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农民职业培训,也就是说,农民也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农民创业者、农业企业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鼓励和扶持,也可以委派相关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培养与指导。

2.3新农业的安心丸——农村保障体系

想让农民听从政策安排,放手大干,政府及相关部门就要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落实,农民们看到了“物”的实惠自然心里就高兴。农村医疗保障,就是给农民吃了安心丸。对于收入不算高的农民来说,小病不怕,就怕大病大灾。有了农村合作医疗,治病报销有了希望。原先有病不愿治的,都转变了做法。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农业上才能更加尽心尽力。农作物到底是脆弱,风灾雨涝旱灾大冻,都会使农民的收成受到很大影响。以前种地要交税,而现在不但不用交税,政府还发放各种补贴。当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后,政府也会根据受损情况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补贴。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体系不断得到改革,为的都是让新时代新农业得到健康发展。

3结论

传统农业的弊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新农业经济发展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新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化,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农业产品逐步集约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农村是农业发展的依托,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帮助新农村发展。而农民是新农业的建设者,农民的权益得保障,农业经济也会得到快速发展。新农业经济必须注重科技的投入力度,农业人才要得到尊重与利用,农村各方面的保障体系要得到建立健全。相信在多方面努力下,新农业经济发展会迎来自己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长青,景韬.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山西农经,2017(2).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8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机械;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是对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衡量,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农业整体水平。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当中,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多年以来在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机专业组织对于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影响,并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1基层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上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者有能力利用大量的资金去辅助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说现在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著的,因此我国相关的部门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财政目前还没有全部的能力去负担农业机械化的成本,实现农业的机械化除了政府部门的投入,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政策入手,寻求更多方面对于农业的投资,综合多方力量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之后,相关的部门都在积极落实这一问题,有效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但是这也只是一方面的作用,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宣传,促使农机专业组织和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结合,从而保证农业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影响

农机专业组织的不断发展不仅对于基层的农业发展有着强大的促进的作用,还对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还是需要进一步巩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机械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2.1促进农机管理体系的完善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对农机的专业管理机构,这一组织的建立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机相关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而且对农机的服务规模进行了扩大,这就使农机的生产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由于农机专业组织的建立,一些新的大型农机设备可以尽快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能够实现对农机的快速推广,从农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对加快农业发展进程的非常有利的事情。可持续性的发展本身就是农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完全配置有助于现阶段农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也就是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整体发展质量。除此以外,农业专业组织和农业机械化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大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例如一些农机设备的维修数据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等,这些都可以在农机专业组织当中保存下来,从而使相关的农机可以得到更加便利的维修服务。

2.2促进农机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农机专业组织的发展还有助于农机管理的进步,简单来说就是农机专业管理组织的完善促使农机的经营机制以及相关的管理机制不断进行革新,从而在每次的革新当中不断取得进步。农机合作组织基本上都采用比较专业的管理模式,但是传统的农机管理就不是很专业,因为以往的农机基本上都是属于自主经营的范畴,也就是说需要农户自己独立的准备各种农机设备以及各种的生产器械,这样的方式难免造成农机在管理上的不专业。对农机专业组织的建立以及管理就是改变农机分散、管理不专业的最好措施和方式。这不仅仅对农户的农机实现了比较统一的管理,还有助于提升管理的专业性能以及科学性。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9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机械;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是对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衡量,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农业整体水平。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当中,虽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多年以来在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机专业组织对于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影响,并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1基层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上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者有能力利用大量的资金去辅助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说现在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著的,因此我国相关的部门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财政目前还没有全部的能力去负担农业机械化的成本,实现农业的机械化除了政府部门的投入,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政策入手,寻求更多方面对于农业的投资,综合多方力量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之后,相关的部门都在积极落实这一问题,有效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但是这也只是一方面的作用,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宣传,促使农机专业组织和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结合,从而保证农业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2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影响

农机专业组织的不断发展不仅对于基层的农业发展有着强大的促进的作用,还对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还是需要进一步巩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机械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2.1促进农机管理体系的完善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本身就是对农机的专业管理机构,这一组织的建立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机相关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而且对农机的服务规模进行了扩大,这就使农机的生产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由于农机专业组织的建立,一些新的大型农机设备可以尽快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能够实现对农机的快速推广,从农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对加快农业发展进程的非常有利的事情。可持续性的发展本身就是农业的最终发展目标,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完全配置有助于现阶段农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也就是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整体发展质量。除此以外,农业专业组织和农业机械化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大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例如一些农机设备的维修数据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等,这些都可以在农机专业组织当中保存下来,从而使相关的农机可以得到更加便利的维修服务。

2.2促进农机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农机专业组织的发展还有助于农机管理的进步,简单来说就是农机专业管理组织的完善促使农机的经营机制以及相关的管理机制不断进行革新,从而在每次的革新当中不断取得进步。农机合作组织基本上都采用比较专业的管理模式,但是传统的农机管理就不是很专业,因为以往的农机基本上都是属于自主经营的范畴,也就是说需要农户自己独立的准备各种农机设备以及各种的生产器械,这样的方式难免造成农机在管理上的不专业。对农机专业组织的建立以及管理就是改变农机分散、管理不专业的最好措施和方式。这不仅仅对农户的农机实现了比较统一的管理,还有助于提升管理的专业性能以及科学性。

农业发展的成就篇10

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农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因素,凉山州农村经济水平低,农村传统就业模式吸纳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有限,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培养和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者,必须把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带来了机遇。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广泛转移就业,实现城乡自由互动、城乡合理分工、城乡广泛合作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举措。

1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凉山州幅员面积6万余km2,辖1市16县。据2010年凉山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末全州常住人口453.28万,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5万,占总人口的52.45%。其中,彝族人口为222.68万,占总人口的49.13%,全州农村人口为328.53万,占总人数的72.48%。凉山州农村人口众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相当多数农村人力资源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致使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1.1凉山州部分县(市)人口数及构成

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业生产率较低,农民增收困难。从表1看出,凉山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西昌市的农业人口比重达67.8%,比全国农业人口比重(56%)高11.8%,而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美姑县的农业人口比重高达94.5%,凉山州辖区内绝大多数县的农业人口比重均在85%以上,如此众多的农业人口极大的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因此,扩大农村人力资源就业途径,有效转移农村人力资源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举措。

1.2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从表2看出,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为82%,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10%)的8倍多,而作为吸纳大量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8∶1∶1,与全国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7∶1.5∶1.5)相比,凉山州第一产业比例略高,在产业结构上的分布呈现不合理状态;与东部发达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5∶3∶2)相比,第一产业比例较高。因此,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在产业结构上很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数量明显偏多,第二三产业的人力资源数量相对不足。

1.3凉山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状况

从表3可见,凉山州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持续增长,2010年较2008年增幅近25%,但与凉山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凉山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差8062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差10314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上升趋势。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效转移农村人力资源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紧迫任务。

2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制约因素

2.1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较低

从表4看出,凉山州文盲或半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村人力资源比重高达92.3%,而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农村人力资源比重仅为7.7%。另外,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较低,且培训内容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对外出转移就业的针对性不强,培训时间较短,总体来说,农村人力资源自身文化素质低,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广大农村仍停留在传统耕作模式上,农村人力资源技能缺乏,使转移出去的人力资源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增加了低层次就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技能低与进城就业竞争激烈的矛盾,使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2.2凉山州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缓慢

凉山州各县(市)人力资源市场体制不健全,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管理工作滞后。部分县级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运行质量低,发挥作用不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工作的开展。第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不对称。凉山州仅部分县(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服务中心的“桥梁”作用不明显,不能与用工企业取得有效的联系,造成了企业无人可招,农民无业可就的两难局面。从表5看出,通过县(市)人力资源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人数很少,2010年全州由各县(市)人力资源市场推荐就业人数共计2.72万,远远不能满足尚有100多万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力资源。凉山州各县(市)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差,职业介绍范围窄,劳务市场规则不健全,维护和调控市场程序的手段乏力,在信息收集、宣传动员、组织输送和跟踪服务等各环节上还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亟待完善和规范。2.3城镇化进程滞后,阻碍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城镇化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各种制造业集中在一起,可以节省其间的交易成本,取得聚集效应,同时可以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彻底离开土地,形成城市化、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2010年凉山州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全国、四川省、西昌市、雷波县、盐源县、喜德县、金阳县和美姑县分别为49.7%、40.2%、28.4%、52.3%、27.4%、27.1%、19.2%、15.5%和7.9%),城镇化率为28.4%,比全国低21.3百分点,比四川省低11.8百分点。除西昌市外,凉山州其他县城镇化程度处于偏低水平,城市的功能特色不明显,大多是各县的行政中心,各城市的功能定位、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应根据各城市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产业优势等进行定位,在发展中体现各城市特色。如西昌市为综合性发展城市,雷波县和喜德县是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盐源县和会理县是以采矿、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城市,金阳县和美姑县是以特色农业深加工为主的生态城市等。

3对策

3.1增加教育投入,着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技能与素质

3.1.1保障基础教育投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

凉山州要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巩固、提高已有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9年义务教育的覆盖面,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力争在3年内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四川省政府和凉山州应联系四川省内外较发达大中城市以多种形式帮助凉山州农村贫困人口的孩子上学,对凉山州中小学学校建设予以支持,保障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基础教育,扫除文盲,为将来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3.1.2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技术进步培养熟练劳动者。为此,凉山州各县(市)应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将其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县(市)一级政府组织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办学,依托中等、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的技术培训教育,职业教育要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密切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各县(市)政府可以利用农闲时间,抽调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到学校集中学习,普及和推广实用技术,培养技术骨干,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让农民在农村,甚至在城市都有用武之地。这有利于强化凉山人力资本,把现有的中青年人力资源用职业技术武装起来,为农村发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3.2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外转移

凉山州人力资源开发应为人力资源输出创造前提条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在人力资源输出上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推动人力资源输出的产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人力资源输出模式,有序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分流。各县(市)就业局应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市场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的作用,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交流。一方面,各就业服务部门应广泛和动态收集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并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公布。另一方面,各就业服务部门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应培训,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和素质。对长期未就业或就业困难的农村居民,应建立档案采取重点帮扶,进行技能培训并联系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就业。

3.3以小城镇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拓宽就业渠道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反过来,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两者相互依存。凉山州应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组合,乡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带动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业深加工的产、销、贸一体化经营方式,促进以各县城为中心、县城相邻的小城镇为据点的农村各种专业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向小城镇聚集、规模扩大,促进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推进非农化进程,既要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又要开发农村旅游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渠道,从而成为转移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吸收器。

3.4培育第三产业,将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