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十篇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十篇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0:47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领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管理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系统的学习西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知道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很多的古典宝藏,读史使人明智,知古可以鉴今,因此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要总结出古代优秀的传统的管理经验与规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本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主要有两个特点即中国管理硕果累累和于无字处读经典。

(一)中国管理硕果累累

有人说,中国没有系统的管理学,管理学是来自西方的,在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就是管理学和管理,中国古代是没有管理学,但是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多民族的国家,跨越洲际的大项目,中国人从来就不缺管理,我国的古代有着很多非常优秀的管理思想。以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为例,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一个享誉古今的大项目,从项目的管理、进度控制、后勤的供应、物流的设计、人员的设置与培训再到质量的控制,这里面有很多宝贵的管理思想。

(二)于无字处读经典

所谓“于无字处读经典”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经典文章的表面的文字上面,要从中发掘出其中的内涵与规律。以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原文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这首诗,老师给我们讲的是,这是写送别和西湖美景的诗。但是我们认真地研读一下这首诗,会发现其实这是一首管理艺术的诗。具体的解释是:当时的林子方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六七品的小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由于表现好要升官但是要到外地,来跟杨万里辞职,于是杨万里写了这首诗。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意思是你毕竟呆在首都临安这个中心的地方啊;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是讲你享受的待遇也跟其它的地方不一样啊;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意思是你就在皇帝的附近,你有无限的机会;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是在皇帝的身边你的前途无量。杨万里说这句话的内涵是要劝说林子方不要离开皇帝身边,但是林子方并没有品出这其中的内涵,最终林子方在历史上消失。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

本文关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的精髓,主要是从人本管理、管理艺术、仁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一)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中国管理思想的精髓,《论语》中孔子说“赦小过,举所知”讲的就是领导用干部的艺术,讲的是领导要用自己了解的干部,原谅他们的缺点,利用好他们的缺点,不要求全责备。之所以说要自己了解的干部,原因是用自己不了解的干部,试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同时你不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因此不能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优势、回避他们的劣势。那么,到底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到底是用中国的“人本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的规范化管理思想呢,应该说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二)领导艺术

《哈佛大学》曾经对一大批成功的领导者、职业经理人进行了跟踪采访,发现这些领导者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日程、关系网、沟通,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几点到几点要干什么,某个事情要找谁等,所有的工作归结到一点都离不开“说”,当领导的人可以不爱说,但是不能不说;可以少说,但是要说到点上。对于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工作重点要定在什么地方,对于领导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说你自己要咱们拼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协调你周围的这些人,懂得运用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来为你所服务,长此以往你的工作只会越来越轻松。

(三)仁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个人修养,讲究“仁、和、止、静”尤其对于“仁”来说非常的重视,在一个企业中一个优秀的领导怎么能领导你的团队,让别人听从于你这很重要。论语中对于“仁”有很多的解读,其中包括“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结,《论语》中关于“仁”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感恩的心、会分享、能够理解别人、要有善良的动机。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仁”也有解读,他说“道者、公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与之生”。如果放到普通的企业里来说的话就是说:上级和下级一条心,可以共患难,共享福。这就是为什么公司的档上领导一般都会签上“同意”这两个字了。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真正的做到“仁”那么他的员工不论企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跟着他。

三、总结

历史不能一模一样的重新上演,但是历史的规律还会上演。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管理思想,要对古籍、经典进行探寻、思考,这要求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找出其中那个内在的寓意、内在的规律,从中学习古人的经验,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沿着古人的高度继续前进,中国的管理思想的高度会不断的提升,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含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郑立君.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晓真.秩序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四云亭》看晚清的时代意识[J].中国近代史研究.

[4]王树村.记“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J].美术研究,1959.

[5]苏州桃花坞木板[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工程项目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107-01

1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继实行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之后,又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度,并逐步开展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实施了建设行业注册准入制度,大大提升了建设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不同的参建主体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就是施工管理,其核心是“三管三控一协调”。具体来说,三管就是合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三控就是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协调就是指全面地组织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协调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2以人为本,做好三项管理

春秋中期,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强调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管仲《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项目经理由于缺少对组织中人的行政处分权,要想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本管理思想,也有等级服从之约。人本管理就是要发扬民主,在参建各方主体之间树立只有分工不同,没等级之别的观念。

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终止等活动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参建主体是由合同维系在一起的,项目组织是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的运作是建立在授权的基础上的,高效管理也是要求充分授权的,项目组织是由不同部门、单位、组织的人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对项目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合同既体现了人的意愿,又服务于人的需要,人处于合同的最核心位置。所以,项目合同管理要想成功,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理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围绕着建设目标而动态控制展开的,而安全则是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控制的基础。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在人与自然、与作为自然现象的天的关系上,体现为强调人与天地同尊,而人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为万物之灵。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我的发展为核心,控制好环境风险,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现代化的管理活动,要依靠大量的信息以及对大量信息的管理,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以人为本意味着项目组织内部各参加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项目组织内部,项目参加各方的地位不是由其行政级别、规模、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项目参加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于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平等透明的,在项目组织内部由于信息流通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对于参加各方来说,很少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拥有特殊信息而形成的权威,使得参加各方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和沟通,项目参加各方地位的平等也能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项目组织良好的运转。

图1

图2

图3

3易变不息,抓好三大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包括: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控制,这三大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计划制定,过程控制,对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就是我们一直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动态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定量的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地指导施工管理工作,这对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老的《易经》早就指出“道无常居,易变不息”,说的就是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随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易变不息,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事物在不断发生变化,控制目标也就随时会出现偏差,我们的调控工作当然也要随之跟进,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以使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与工程项目管理所强调的动态控制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4和而不同,搞好各方协调

沟通协调也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参建各方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具体利益追求。儒家赞同“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他对人和的重视。人和作为企业伦理规范,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的企业内外部运行环境,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也一样,在项目内培养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造就项目内部的和谐团队精神。在项目外部关注和气生财,良性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与政府,与项目所在社区公众建立和谐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关注环保,关注项目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儒家文化讲究人和的管理思想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我公司承建的广州市东漖城中村改造首期复建房(东和花园)B区工程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达8.6万m2,属于大型项目,该工程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7.8m,采用桩锚综合支护技术,专家原论证确定的施工方案里是每个支撑角设置两层支撑梁,二层撑梁距离坑底的净空仅3.5m,这样一来,梁下机械作业空间严重不足,以致土方开挖以及工程桩钢筋笼安装都将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第一层土方开挖后探明的现场土质情况,提出了把第二层支撑梁改为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案,这样的修改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符常规的,所以协调难度是很大,但由于我们在项目一开始就建立了良的好合作关系,所以我们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和协调是十分顺畅的,经过努力,我们很快争取到了各方力量的有力支持,重新组织了专家论证,修改通过了这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了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5结语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科学,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曾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辉煌文化,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一中一西,一古一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看似很不搭界,实际上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工作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不自觉地渗透进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经常会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计划管理时,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都是典型的儒家学说。当然,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是有一定消极作用的,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崇尚权威、喜欢集权等等,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冲突,并把积极有用的部分发掘出来,融会贯通,把有利于工程项目实施的行为习惯,转化为有效的管理活动。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经济管理;结合

中D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88-0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养和塑造着中国人的品格与灵魂,建构起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五千年而不中断的民族文化。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冲击、融合、革新、发展,最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以提倡“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为主的儒家思想,在这一核心内涵和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经济管理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从事着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军事斗争、文教思想等各项工作和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而这些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单从经济管理方面而言,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管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的先贤圣哲们就对经济管理思想有过自己的判断与论述。例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寓于利”,以及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言论,反映了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但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主张以义求利。”[1]墨家主张义利统一,从而在义利观上形成了辩证的态度。在经济思想上,我国很早就形成了“重农务本”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一直是国家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石。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法治国、贤能并举”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是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现代经济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时间推进到21世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各个经济体密切联系而又互设壁垒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态势。从宏观上看,长期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然而,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低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酝酿和发展。“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美国‘特朗普现象’、英国脱欧、难民危机、恐怖事件、社会两极分化等,使反全球化声浪时起。”[2]“这一切确实表明,全球化正在退潮,世界变得更国家化,各国对全球化热情锐减,全球化跌入低谷。”[2]从微观上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其经济发展的缓慢、停滞甚至倒退。当代主要经济大国或组织,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近年来经济发展趋缓,亟须在经济管理或其他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提振经济。总而言之,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发展迟缓,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不断涌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从属于世界经济的范畴,受到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始终能够相对独立地保持快速增长,对低迷是世界经济起到助力和提振作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差别迥异,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实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国企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大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供今人借鉴的经济管理思想,我们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经济管理思想的营养,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开创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各国贸易政策逐渐转变,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国际经济总体环境下,构筑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复苏,它只会片面、暂时地保护本国经济局部利益不受严重损失。从长远来看,这种以邻为壑、自顾自存的做法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要破解当今世界经济停滞、衰退的困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正视经济严峻形势,通过刺激贸易的其他方法,继续推进贸易全球一体化,千方百计地寻求合作共赢的经济贸易政策,从而为度过世界经济发展困局而同舟共济,勇往直前。而我们提出的这种想法,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太极图所体现的阴阳平衡思想。太极图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智慧,从相互依存又互补共生的阴阳鱼的图形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阴阳二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得以发展。某一国与世界经济犹如阴阳二元,相互依存、互补共生。我们做事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割裂二者的联系,这样就丧失了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二者的对立中,创造条件,促进转化,找到实现共赢的途径,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发展不景气状况,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各个企业的发展。然而,能够正确掌握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法、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模式的企业,将会在国际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赢得巨大发展;而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经济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境地。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而言,要采取合适的经济管理方法,必先具备成熟的经济管理思想。各国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一再证明,单纯依靠西方的经济管理思想或是中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思想与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思想相融合,汲取二者所长,融会贯通,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与西方经济管理思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所阐述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一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热潮已悄然兴起,许多人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内涵,创新经济管理方法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例如,人们把儒家的“以和为贵”“诚实守信”思想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去,使企业得到巨大发展;人们将道家的“柔性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则来进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事物及其过程,即‘无为而无不为’;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只有柔弱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刚性的事物很快就要走向反面。”[3])运用于经济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贡献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它能够为现代人们提供启迪和帮助,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为现代经济管理提供借鉴和启迪。因此,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出现,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特别是2005年以来,从长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公司治理的企业。这其中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合资企业,还有一些是外商独资企i。”[4]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是可以融合的,二者相结合,能够促进经济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各异而且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之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曾几何时,言及企业管理,可口可乐、花旗银行、通用汽车的故事始终扮演着值得剖析与效仿的经典的角色。然而,2008年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把这些以往被我们奉为传奇的企业及其背后的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一并推下了神坛。”[4]

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管理理念落后问题。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全盘西化’,对外来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盲目地照搬照抄,结果却不甚理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些企业,管理理念极为粗放,尤其一些小微企业甚至采取的是家族化管理方式,管理理念极为落后,效率也极差,对企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5]

所以,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从长远来说,要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而要提高现代经济管理效率就应该具有现代经济管理思想。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各有特点,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发挥各自所长,促进经济更加高速发展。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的关系来说,首先,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经济管理的有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必然对现代经济管理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经济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客观实际进行运用,才能实现对现代经济管理的高效管理。其次,坚持现代经济管理,还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范围内、跨越几千年的历史维度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毕竟与世界范围、与现代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因而我们不能生拉硬套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现代经济管理。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深入理解分析传统文化的精髓及运用的思想原则,把握好现代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原则,将之运用到现代经济管理中去,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管理相结合,能够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注重整体性、处事灵活性、促进和谐共赢等特点,同时又能够发挥西方近现代经济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的特点。二者紧密结合,是解决当前经济领域各种问题,破解经济发展滞缓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9).

[2]陈凤英.G20杭州峰会:全球经济治理转型新起点[J].当代世界,2016,(8).

[3]蔡丹芸.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盐业,2016,(11).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

一、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特点

当代企业文化管理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质。企业文化中重视人、关怀人的特点越发的彰显。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重视塑造有利于职工发展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为员工提供发展提供激励、鼓励的措施,从而充分挖掘员工身上所蕴含的潜力和智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其实,当代的企业文化重视的是对于员工的尊重和理解,是站在员工角度上,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能力,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在此基础上让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从而使得员工和公司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企业文化的管理不同于以往只重视生产、效益,忽视员工的自身发展,转而尊重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翁,这在企业文化管理上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和进步。

二、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管理的联系

1.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以人为本”的契合

“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管理中是近年来文化管理中的亮点,而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已经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在日本,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就已经得到了企业家们的重视。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尽心上》)即是说,也要将“仁”推己及物,这强调的是统治者对于臣民要有仁爱之心,要爱人、爱民、富民、教民,这些对于我们当代的管理学来说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古代的统治者就相当于现代的公司领导,而臣民就相当于现代的员工,古代思想家重视民众,让君主关心民心、民意,其实就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在此基础上,古代统治者不断探讨自身的德行规范和管理法则,而这些规范和法则都指向对于人民的重视,被视作是民主管理的萌芽。

2.传统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联系

思想属于认知层面,而战略则属于应用层面。有了正确的思想,还必须有了正确的战略,文化管理才能够付诸实践。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精神核心、内容,还为文化管理提供了策略和路径。

我国古代的战略思想起源于《周易》、《尚书》,揭示了古代君王的各种治国、治民的方针,《周易》揭示的便是“周”遍广大的关于天地变“易”的不“易”常道,同时从天道、地道中引申出作为人们活动规律、社会治理原则的“人道”。而孙武所著的兵书《孙子兵法》至今也为国外的管理者所使用,成为现代公司管理的利器,因为这本书系统阐述了竞争中的战略思想,其中充满的种种谋略与智慧都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所用,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文化管理设计出不同的方式与策略。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将战争上升到“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的战略高度,其实我们现代公司的文化管理又何尝不是一场事关生死的战争?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好,员工拧成一股绳,在关键时刻就可以将逆境中的公司挽救回来;而如果员工都是散兵游勇,对于公司文化没有一点认同感,那么在商战中公司想要取胜恐怕也十分困难。

3.古代“和谐”思想与企业“和谐管理”的关系

古人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中庸》说:“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古人对于“和谐”二字是十分看重的。诚然,当代企业的文化管理的目标也不外乎“和谐”二字。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让领导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建立顺畅的合作关系,互相理解、互相谅解,让员工形成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形成共同的职业追求并决心为之奋斗,从而指挥行动,使得员工在工作上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在和谐的氛围下开展工作,为企业的美好前景而努力奋斗。

三、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1.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在这座宝库之中,能够为企业文化管理汲取的内容实在太多。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当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来源,而当代的企业文化管理也使得传统文化大放光芒。

传统思想中“和”的思想十分重要,古代思想家强调“以和为贵”,将这一理念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后,则有利于处理好员工人际关系、工作上的各种矛盾。在企业文化中宣传“和”的元素,秉承“和而不同、和而不流”的理念,则能够让员工懂得,作为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个体,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思想,有异于他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也是自身的个性,然而如果不在工作中正视这种个性并且处理好这种个性,那么就很容易与意见向左者起摩擦,如果能够本着“和”的理念处理这些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实现员工中共利、公立的实现。同样,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强调的也是“和为贵”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内容有利于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有助于培养内部团结的氛围,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学近年来兴起,不断为人称道,它可以被认为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方面的集纳。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涵盖范围很广,学科上分为诸多流派。国学的概念虽然很广泛,但主要强调的是国学的经世致用性。这一思想中至关重要的理念就是“诚信”,而诚信无疑能够成为当下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当年海尔集团砸掉了刚出厂的家电,为的就是树立起“质量过硬”的品牌形象,同时也证明了企业的诚信形象,而企业对于顾客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则成为了现代客户考量企业的重要的“试金石”。

在现代,许多企业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尤其是资源开发型企业和对于环境危害比较大的企业。古代儒家思想家强调“天人合一”,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与统一,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刚刚闭幕的十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环境建设、使得家园不断的美好,这就要求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下来,让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天人合一”的概念,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基本路径

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其更是为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许多良策妙招。

诚然,企业文化中不仅有温文、祥和的一面,当然也有严肃、刚猛的一面。企业文化不仅要起到安抚、鼓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起到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这种分寸的拿捏,就要遵循一定的路径来展开。古代“宽猛相济”的思想则要求企业文化要在具有“人情味”的基础上也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守则,是一种企业文化管理中的监督手段。这种“刑德互补”的手段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管理中,要将奖惩制度及其具体标准以及奖励、惩罚措施公布于众,并且严格按照规章来执行。这种企业文化管理的路径,要求企业法规要以体现和保证员工的利益为基础,同时要严格地按照规章来进行奖惩。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能只简单地利用法律来强行约束百姓,如果这样做了,那么造成的只有百姓的道德的沦丧;而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教来教化他们,那么老百姓才会有道德之心,成为优秀的社会公民。这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然而其必须是以一种和风细雨的方式逐渐内化到员工内部的,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因而这就涉及到了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古人认为,君主应当成为民的表率,只有自身“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企业文化管理也是如此,企业领导作为员工的榜样,要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影响员工,只有自身认可企业文化、宣扬企业文化,恪守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才能够为员工做出先进的表率,去信誉广大员工。这种道德的感化作用,也是古代思想家岁重视并且宣扬的。

3.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古代先人的思想、理念,更加包括一些传统的习俗、礼仪、服饰等。而企业文化的管理不仅指的是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的树立、建设,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环境的塑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不断西化,员工进行晨跑、一起度过圣诞节成为了一些企业企业文化的特点,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其自身的魅力,也能够为企业文化管理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

现在一些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的时候,专门加入了《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学的书目,虽然这些文章的内容可能我们从小就十分熟悉,然而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温和再学习,员工的道德水平、对于经典以及古代思想家的思想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接受并且理解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就更加容易了。除此之外,企业文化建设肩负着提高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重任,因此,在企业办公、休息的场所放上几本古代思想家的书籍、传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还彰显出企业的文化内涵;在休息的时候播放民族器乐的乐曲,能够让员工在休息之余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也能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美感,提升自己的音乐品位。在我国传统文化不断被重视的当下,一些企业也会定期举办一些穿着“汉服”的拓展、营销活动,或者在传统节假日中举办一些活动,如龙舟比赛、赏月等活动,以这些活动为抓手,都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营造企业文化的机会。其实,传统文化离企业文化管理并不遥远,很多时候,只要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做出一定的转变,传统文化的元素就很自然的渗透到其中去,并且发挥出其独特的效用。

结论

传统文化集纳了我国先人的智慧,经过数千年流传至今,必定有其一定的积极之处,从现实上看也确实能够为我国企业的文化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古代传统思想如“重视人情”“礼多人不怪”确实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反作用。然而,作为当代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辨析的能力,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发挥到位,让其迸发出最大的力量,促进企业文化管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桂钿,邓习行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王丽莉,刘艳.传统文化在日本企业中的应用——以“以和为贵”为中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3]郭白泉,刘伟琼.现代经济伦理内在的传统文化意蕴[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04)

[4]王志峰,宋敏.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5

论文摘要:中国行政文化对数千年中国行政体制的形成、发展、成熟、选官制度的日趋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行政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对行政管理现代化转型有很大阻滞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探究积极因素并合理的利用,将帮助我们构建现代化转型的合理路径,全面系统地推进行政管理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概念

行政文化是行政系统的软组织,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是行政管理中最深沉而又最现实的问题。任何一个行政组织的结构、运转程序、决策过程,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作风态度、价值观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行政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指的是在过去产生,经历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至今仍在中国行政活动中产生影响的行政文化。①有学者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主体内容归结为传统行政思想文化和传统行政制度文化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德政礼治思想、无为而治思想、以法治国思想、为政用人思想、行政决策思想;后者主要涵盖:机构设置制度、官吏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行政监察制度等方面。②

二、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特点的文化。虽然历经数千年,行政文化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在变化中具有共性。

(一)君威、中央集权

君主具有绝对权威是政治至上的表现和产物。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主张行政管理要以君主为轴心,要以君命行政,这个是行政管理的首要原则。

(二)朴素民本主义和官本位并存

传统德治思想以朴素民本主义为主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民本思想一直为圣君贤推崇。民本的逻辑起点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的逻辑终点是维护家天下的政权。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与君威思想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民本事在君威的前提下的中民,中民的目的在于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和绝对权威。尽管传统民本主义为苦难中的百姓带来了一些希望,却无法给予民众真正的幸福;反之,在民本思想掩盖下的官本位却盛行于各个朝代而经久不衰,给民众造成深重的负担。

(三)等级森严与求和并存

中国传统行政组织中,在等级严明的同时,和谐理念的充分运用又为严明的等级制度抹上了剂,增强了其韧性和稳固性。等级社会具有多样性和流动性的特征,允许社会成员在等级间流动且等级结构自身也随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秦汉以后,以士人集团为主的选官制度推行,入仕的士人从被统治者变成了统治者,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的维护者。在行政系统内部,礼仪制度固化为一套模式它无形中规定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使行政人员自觉遵从封建统治的要求。③同时,当等级的威严使等级关系疏离以至紧张时,统治者又会运用“乐”来达到维护等级秩序的目的。“乐”更加注重和的功能,礼乐并用,使社会既有秩序又有和谐,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和谐。

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现代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传统行政文化蕴藏了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其中某些要素符合公共行政的内在规定性,能够为现代化行政管理提供公共行政精神文化资源。同时传统行政文化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权威,有其得以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在一定条件下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可以成为服务行政理念的现实生长点。 (一)发扬政府公共精神

传统行政文化的某些民主思想与政府公共性具有相通之处,对政府公共性培养有促进作用。比如“入世主张”,传统行政文化倡导行政人员的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主张有志之士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一入世精神与今天行政人员增进民众福利的价值追求具有相似性。传统文化中的行政价值观追求的目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个人的奋斗,以其才能和业绩去取得成功,而且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号召将个人与社会凝聚起来。这种行政价值观从微观上看,可以增强行政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从宏观上看,有利于行政系统的运行协调一致,以达成统一完备的行政目标。再如“仁政思想”,仁政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政府应该以民众利益为最终价值追求,而且应该惠及在社会竞争中的最不利者,这有利于政府的公共理念的生成,也就是协调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使政府从管制型政府的追求效率的阴影中走出来,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达到行政现代化转型。

(二)强调以德自律,以德治国

传统行政文化主张德治,重视官员道德修养以保障民众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倡导爱民恤民,行仁政以利民这一思想,对于处在转型期,旧的体制已经陈旧落后,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我国社会具有巨大价值。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行政人员的主体意识,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但市场在培养行政人员的思想道德情操方面显得乏力无助。而现代新型政府建设尤其要注重行政人员的道德培育,以保证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者的工作还要接受一种深层次的道德取向的指导,公平地照顾公民的需要,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服务于民众利益。道德作为中国传统行政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奉为行政官员的修养格言。世界各国的行政管理实践也充分证明,即使最现代的行政管理、最完善的行政制度也是离不开行政道德的自律。

(三)推行科举、重视治吏

在行政执政环节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重视治吏的,尊贤任能,严考课、明赏罚,强化监察,褒廉惩贪,这些措施都是围绕治吏展开,因为人治政治客观上缺乏长时间恒定有效的制度规范。行政举措是否能够贯彻执行,行政目标是否能实现几乎是依赖治吏的好坏。④在人才选拔制度上,中国传统发达的科考制度是传统行政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每个朝代都设有严格的科举考试和选拔制度,用人强调不拘门第、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考试与晋升制度,并将道德考察列于先行条件,力求公正地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种用人机制不仅在传统社会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也为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四)运用求和思想,促进和谐政府建设

传统行政文化中的某些思想有利于推动改革时期行政关系的协调。传统行政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求同存异”的思想从“中庸”思想产生和发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但是在今天,对于正确处理政府内部各种关系乃至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检云.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发展简论[j].行政与法,2004,12,35

[2]肖素芳,梅星.浅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8,10.

[3]彭国甫,盛明科.行政文化创新:行政体制创新的核心[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6

1.1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注重以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是说明这一道理。我国传统管理思想主张协调管理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矛盾,把以和为贵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最佳管理状态。

1.2以德为先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注重以德为先。儒家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代表,而道德文化是儒家思想代表。古代管理国家讲究的是以德治国、以理服人,管理思想要求人们德才兼备。因此,以德为先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最鲜明的特点。

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现代企业遵循以人为本的传统管理思想,将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和宝贵资源,有充足的空间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发挥最大的人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和为贵的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有积极的影响,企业大都公平竞争、和气生财,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十分讲求和谐,力求做到内外均和谐。受儒家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在管理中十分注重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统筹协调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儒家管理思想已经在人民心中形成固有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影响现代企业管理,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普遍存在形式化、利益化的现象,进而忽视了企业的最大利益。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上级或者政府部门控制着企业的管理思想、竞争方式以及经营理念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内部结构变革的难度,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无法得到优化。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独权专制现象依然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导致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掌握在领导手中,进一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过于受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影响,现代企业管理过于注重人情,将企业规章甚至国家法律法规置于不顾,导致企业涣散,人心不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3现代企业管理思想

3.1以人为本

通常情况下,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其中,企业制度和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一般是借助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用企业的文化来熏陶思想。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双管齐下,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互相作用。对于员工的行为,通过规章制度可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而企业文化是对人的思想进行长期的熏陶,这是企业追求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真正出色的企业是将以人文本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中,做到人性化管理,让企业各层次人员都全身心投入到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3.2目标性管理思想

现代企业管理把实现企业目标与实现员工需求结合在一起,将以人为本作为根出发点,以控制作为基本管理方式。经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而项目管理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企业在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目标不明确,进而使得管理具有战略性。现代企业目标性管理思想使各个部门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更好地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信息化管理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7

【关键词】传统管理思想现代管理以人为本中庸之道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其中不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纵观人类历史,中国是仅有的一个数千年来从未间断过文明史的古国,中国如此坚固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无疑是因为这些管理思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合理性。

现代管理思想不仅源于西方也同时深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西方管理思想来源于古希腊文明,从20世纪初至今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在近代资本的条件下演变成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偏重于掌握改造自然,早期西方管理思想更多的把人作为工具,这不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则更注重自然规律和人文社会的有机结合,所谓“道法自然”,可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长处恰好弥补了西方管理思想的不足,二者的结合无疑为现代管理活动打开了崭新的一页。特别是我国企业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由于几千年文化的深层积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管理活动必须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将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机地契合起来,才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儒家是人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人本思想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反对将人动物化、工具化,反对无视人的尊严,反对强加于人。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对人民进行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以使天下归顺。第三,倡导“仁政”,反对“暴政”,认为统治者应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以利于争取民心。第四,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使用人才,认为国家治理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

(二)“中庸”与“和为贵”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人所推崇的“中”,既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态度与方法,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说“过犹不及”,主张对待事物既不过分,也无不及,采取适中和恰当的态度。中庸的过犹不及不是折中,不是不顾原则、酌盈济虚以求平衡,而是坚持事物判定的标准,是则是,非则非,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和”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的基本涵义是和谐,古人重视“天人合一”的和谐,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整体主义的管理思想。“修身”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恰恰相反,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束缚在家庭道德上,并进而受制于君臣上下的等级制度中。也就是说在家通过“孝”、“节”两方面维系家庭利益,倡导的是个人绝对服从家庭,是家族本位。在国则是通过“忠”维系国家利益,是国家或社会的本位。“尽忠报国”即是这一思想原则的体现。

三、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管理重心由“物”转为“人”。儒家对“仁”的强调及对“礼”的推崇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现代的人本管理,从东方到西方,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居仁怀义”,追求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以及员工与顾客的和谐。

(二)坚持中庸之道,把管理目标由“理想”转为“适度”。一是决策目标应由“最优”转向“满意”。传统的管理决策理论追求决策的最优,但经济组织是一个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决策是一种多变量、多约束的行为,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决策达到最优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合理”或“满意”。二是管理原则应由“极端”转向“适度”。中庸之道不仅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法宝,也是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思维。管理活动不能理想化、简单化、片面化,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必须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具体问题放在当时特定的背景、状态和条件下实事求是地加以处理,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三是管理方式方法应切合实际。管理现代企业需要坚持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但是任何管理理论都是基于管理经验的系统总结,都是基于一定的约束条件得出的结论,脱离实践、脱离约束条件就会出现错误。中庸之道告诉我们,不能撇开客观现实与可能,不能无视管理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进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8

人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人自身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识和感情,同时人因为需要存活在社会中,故而形成了团体,拥有了属于团体的意识和感情。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素养、道德观念,所以在进行现代行政管理是就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进行有效的衔接来解决遇到各类问题。无论传统文化的治民思想还是现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治民思想,都离不开人民,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规范、约束人民的行为,让人民有社会正义感,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家庭事业中去,提高社会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传统文化在行政管理思想中的反映

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发源地,在行政管理中注重的是时效性、制度性、规范性,具有较强的制度性和规范性,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管理思想多是刚柔并济,提倡传统的仁政,同时又强调法制,用道德和法制共同来治理中国的行政事务。中国一直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是以礼待人,以礼安邦,凡事都是讲究个情、理、法。讲究人情是中国行政管理的一大特点,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孔孟思想有莫大关系,儒家思想提出的仁政就是让凡事都讲情理,不要追求苛刻的法律,在行政管理中有情有理。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工作者同样以传统文化中的正己化人来进行管理,管理的根据更有文化底蕴,让管理更有人情味、更加融洽,不刻薄呆板。

2、传统文化在行政管理目的中的体现

管理目标的设定往往是与利益直接挂钩的,这样就使得管理目标变得狭隘,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是要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符合人民权益保障的,同时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以此来实现中国梦,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在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传统文化有许多与现代中国行政管理相通的地方,尤其是儒家思想对现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让行政管理目的更具人性化,不在只是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制定。当管理受到法家影响时,管理目标就变得更为谨慎,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并会因为蝇头小利而降低管理目标,坚持遵守规范性,拒绝越雷池半步。当管理目标受到道家影响时,管理目标就变得更具备道德性,坚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制定具有道德性的管理目标。

3、传统文化在行政管理方式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在于,传统文化必然要与管理过程进行相融合,这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所进行的。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的要求就是进行和谐社会的发展,这就相当于道家思想所提出的“无为而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实至权利下放到个人手中,这样会更为有效的发挥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更为有效的提高整个管理过程的能力,进而提升管理的实际效果。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人性可朔”人的性格都是会根据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改变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是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根据不同事件的特性进行具体的管理措施。

4、传统文化对人民群众的管理背景

古代选拔人才通常是通过科举制,同时以举孝廉、推大儒来进行国家人才选拔和召集。让这些人才参与到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中,让这些贤明人才发挥自己的才能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两千多年前的孔孟提出的儒家思想就是提倡“举贤才”来治理国家,让有德有才的人来进行国家的行政管理。传统文化中还提倡儒家的仁政思想,治理人民群众要合理利用道德和法制来管理人民群众,让人民处于一种德、法结合的社会,在这个环境下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格。传统文化管理人民的背景同样适用于今天中国的行政管理中,也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提供了文化依据。借古通今是完善现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更应德、法相结合,在社会树立一个充满正确价值观的大环境,让人民群众自律,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行政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法制,制度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人民的权益,最大化有利于实现民主国家。

5、传统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负面遗留

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比如重形式,轻效率;重权利,轻人民;重等级,轻民主;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这些情况屡见不鲜,新闻报道的钓鱼执法、、效率低下、营私舞弊等。这些传统文化负面的遗留都与中国现代行政管理相悖,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要摒弃这些,学习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提倡德政,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之中,更好地发挥行政机构的效能,才是社会进步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国是世界的一员,要时刻紧跟世界的变化,同时也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开始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是综合性的发展,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关键。这就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实现有效的经济管理,必须加强对经济管理方面的改革和更新。本文介绍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以及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一定影响,分析了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经济管理思想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不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管理思想也会随着发展变化,否则,就会对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经过了很长的发展时间,不同的时期,经济管理思想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且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的阶段,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还是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概述

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概念,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就是在传统社会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管理思想,其主要方面还是对经济的管理。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社会资源的管理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相互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就是对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管理。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农业、企业以及金融业方面,而且当代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也是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改进和发展。即使是在当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中,主要内容还是农业、金融行业和企业以及一些现在的经济企业等方面。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经济管理的思想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体现出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地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就像我国的传统文化一样,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经济的有效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一定的指引,还需要良好的基础支撑,因此,只有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才能取得有效的发展和进步[1]。今天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快,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表现出了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对今天的经济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农业产生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社会活动进行的基础,不仅是在传统社会有重要影响,对今天的社会也是一样。纵观我国的历史,实现社会的稳定,都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而且这种思想从产生一直到今天的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在传统社会,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古代社会“重农抑商”思想比较严重,而且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传统社会,农业的管理也一直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大,同时,我国的发展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很严重,在农业的发展方面也表现突出,就是所有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都不敢轻易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保持一种平稳的发展姿态,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对我们今天社会农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农业的有效发展和稳定,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供求活动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产生,就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发生,经济活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进行一定的供求活动。具体来说,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一定的商品生产活动管理、商品的流通管理以及商品的消费管理,因此,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概念,涉及到许多方面,有效的经济管理就是要实现各个管理环节的平衡发展。如果对某一方面的管理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失衡,影响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在对商品的生产方面和流通方面进行管理,一般都是要进行一定的市场情况的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方面的内容,需要有效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经济活动中也经常出现放任和管理的政策性内容,都是出于对一定的具体情况的考虑,而且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管理同样适用。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货币金融方面产生的影响。

经济管理是一个社会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一般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面,涉及到具体的货币和金融这两个方面的内容[3]。对供求关系方面的管理和对货币金融方面的管理,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传统社会,进行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管理,一般都是政府方面规定相关方面的价格,进行必要的价格控制,实现一定的经济管理,稳定金融市场。传统社会中,一般是用一定的谷物进行必要的价值衡量,确定一定的价格标准。在我国古代,自秦统一货币以来,金融方面发展非常快,也对传统社会的货币金融管理构建了一定的基础条件。货币金融方面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经济现象,比如借贷以及利息的产生和发展,是货币金融方面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直到今天社会,仍然是社会货币金融方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

对每一个社会来说,经济管理都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方面,对于社会的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国家的财力、军事力量等方面[4]。传统社会的经济管理内容,都是和人的劳动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农业方面,人的劳动对于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创造是最基础的方面,国家也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获取来进行一定的经济管理。在传统社会中,国际一般在经济方面进行管理的依据是量入为出,国家进行的相关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国家财力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一些财政政策,以及军事政策方面。而且在传统社会,征税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就是国家在经济方面对农民收入进行的再次分配。直到今天社会,传统社会的经济管理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以及今天社会,不论是对政治还是对经济,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

作者:王海胜单位故城县军屯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贾成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10:59~60

[2]董克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3,34:341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权变管理;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处的。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处于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不同于西方一些新兴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次生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和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只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

市场经济一旦走出其初始阶段,那种以物质刺激为手段的经济人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主要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已经从传统的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经济时代,社会总需求和个人总需求已不能再完全用物质范畴来涵盖。换言之,物质的概念已成为过去时,人的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物质消费也越来越变成文化的物质。日本是二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日本的成功恰好在于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此,可以认为,中华文明遭受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大多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在于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

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5.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6.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7.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观念和意识、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当中要革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廉洁、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就是中国企业成长慢(国企)、寿命短(私企)的原因。因此,中国企业面对入世后国外大企业的竞争,若不能迅速成长和有机整合,就会面临生存乃至淘汰的危机。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吸收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科学思想,对我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俊红,陈福集,梁祥君;人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杨晓玲;;关于企业文化与国情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