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8:51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1

关键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代化、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的构建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环节,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的直观性、可操作性都明显优于传统设计方法,所以对其展开研究对提升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的性能决定其包括能够描述系统的静态特征的数据结构、能够描述系统动态特征得到数据操作和保证系统整体持续运行的完整性约束三个主要结构,其共同使数据模型能够对现实世界真实的模拟,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并被人类理解。通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中同时存在规则和不规则的实体,在建筑模型中需要将建筑物中真实存在的面和体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类型,通常平面区域或规则的曲面区域在数据模型中会视为规则面对像,否则为不规则面对像,体对象作为多个面对像构成的空间实体,其中如果存在一个及其以上的不规则面对像,则数据模型视其为不规则体对象,由此在数据模型中将规则面对像表示为多边形或函数构造面;将规则的体对象表示为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构造体;将不规则面对像表示为tin面片;将不规则体对像表示为以上基本元素的组合。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中需要面对建筑物的点、线、面、体对象构建数据模型,其点对象的三维空间位置可以通过Q(x,y,z)表示,而两个点对象的三维空间位置即可以描述建筑物的线段对象,而多个线段对象将共同组成线对象,线对象又可以描述几何要素,由此可见数据模型可以实现对规则或不规则建筑实体的描述,三维可视化建模的数据模型实质上是以面对像或面对像的组合形式对建筑物实体进行仿真,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面对像进行优化,有利于建筑物整体性能的提升。

2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建模思路

由于构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既要表述系统的组成,又要表述复杂系统中不可分解的子系统,所以模型要由不同的模块构成,而模块之间既要有层次结构,又要具有组成和可连续的关系;不同模块其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用独立的物理设备或部件;能够通过独立的数学描述各模块的特征。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块之间的关系决定,对建筑物实体的描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针对单纯以简单物体粘合形式构成的物体可以通过空间分割描述,如长方体、圆柱体等;针对简单物体复杂粘合形式构成的物体,可通过构造实体几何表示的方法描述,如并集、交集等;针对复杂物体可通过边界表示法,对物体边界的点、线、面进行描述,不同性质实体描述方法的差异决定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GiS平台,CaD,3dsmax图形处理软件等进行稽核建模、形象建模、三维显示。

3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几何建模技术

几何建模技术即结合建筑物实体特征点的实际数据,计算其法向量,进而形成三维几何模型的过程,由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较复杂,其存在简单的建筑物、同高程水域平面、复杂三维实体构造等。构建简单的建筑物模型,可以通过空间分割描述,例如将箱体式房屋视为屋顶面和多个铅直外墙面构成的实体;构建同高程水域平面三维模型可以利用边界多边形的三角剖面表示;构建复杂三维实体三维模型利用制图软件将三维实体的数据在三维空间坐标体系中直接定位,然后利用以下技术进行建模:一种是参数化实体建模技术,其是通过多个参数控制特征部件表述建筑实体的几何关系,并利用代数方程对各部进行结构约束和尺寸约束,此技术以变参数几何模型作为模型构建的基础,能够实现交互参数驱动,而且能够定义参数约束。在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其泄洪潮进水塔、溢洪道等建筑物属于复杂三维实体,在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首先,对建筑物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进行定义,例如在构建泄洪潮进水塔三维可视化模型时要选择此建筑物中心线底面点作为控制点,结合其边墙、启闭室等组成部分的关键点与中线点的距离,从全局的角度对其位置、尺寸等进行定义,然后根据定义的数据对局部变量的尺寸进行确定,通过polylinez等绘图函数将其主体建筑物进行绘制,如进水塔;然后将其次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拓扑关系按照固定点进行组合,由此形成泄洪洞进水塔建筑物的三维几何模型,此技术的优点是当设计发生改变时,只要对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进行更改即可,并不需要彻底的改变几何模型。另一种技术是CaD实体建模技术,此技术是利用CaD软件,通过获取几何元素及表达几何元素关系的约束条件,对几何元素进行确定的技术,如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为例,以大坝的填筑材料、结构等为划分标准,整个大坝会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而每部分的形状都很难规则,将不规则的部分细分成规则的形状,针对大量规则的构件进行建模,此时模型中的定量信息成为可以调整的参数,通过对参数赋予不同的数值,可以直接改变各部件的形状、体积,而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可直接通过软件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使构建的效率和准确性都得到保证,通过对某个部件的构建,实现整体大坝的三维模型构建。针对特征模型还可以利用特征建模技术,其是在系统特征库中存在建筑物建模所需的模型,通过对其进行尺寸约束和位置约束可以将特征模型直接应用于建筑物建模过程的技术,此技术具有效率高、可用性强的特点。

4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形象建模技术

形象建模技术是针对已完成的几何模型进行形象美化的过程,使三维模型与建筑物实体更加接近,形象建模技术通常针对建筑物的颜色、透明度、纹理、光泽等进行调整或通过贴图达到使建筑物美化、真实的目的;另外,在形象建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在真实应用的情况下会存在彼此的遮挡,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消除隐藏面,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窗口内的单独像素作为处理单元,确定处理单元中距观察点最近的物体为可见;另一种是以场景中的物体为独立处理单元,以每个物体表面为可见面。

5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三维显示技术

三维显示技术即将已经形象美化后的建筑物三维模型投影设置观察点,并对其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后将其通过计算机屏幕进行展示的技术,使计算机屏幕上展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与建筑物实体两者的逼真度达到最高,三维显示不仅要求对建筑物的整体形象进行展示,而且要求对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物体与实现的方向、建筑物构件的体积、形状等细节进行展示,可见三维显示技术与计算机的分辨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分辨率越高,越能够达到三维显示的要求。例如在某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场景展示时,计算机屏幕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满足细化水利水电工程中厂房、进水塔、大坝等重要建筑物的需要;当视点转向上游时,计算机屏幕分辨率要满足细化上游洞口、渣场等建筑物的需要,在利用三维显示技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通过建筑物三维可视化模型更加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快速获取相关数据的目的,而且其可视化的优势有利于优化建筑物设计细节,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6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工程计算、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人机界面等多学科的知识,创建并不断完善建筑物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为提升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性能提供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王正.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质建模可视化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2]苗倩.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仿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杜成波.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模型研究及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4.

[4]郑淞午.基于Catia的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5]聂琼.小南海坝基软弱夹层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6]王威.基于网格快速重构的三维地质体建模研究与应用[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管理模式;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132-02

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是我国公共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就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管理工作展开分析探讨,了解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发现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的问题以及对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工程施工单位的重视,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按工程作用分为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通常由挡水、泄水、水电站、取水和通航等建筑物构成,较为常见的水利枢纽以发电为主,同时又具有通航、供水、灌溉的功能,可以按照具体实际工程的特点,选取以上水工建筑物中的全部或几种构成水利枢纽。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方法与其他工程施工项目存在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决定的,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在交通不便利的山区,并且距离一些相关的工厂比较远,这增加了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采购难度和采购费用。因此,施工中使用的基础原料通常采用在施工现场附近建厂生产的方法。

二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涉及众多的危险作业。

三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范围都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带,所以施工选址存在一定特殊性,施工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受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四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种类较多,劳动强度和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所以,施工的各方面对专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完善和修改施工方案。

3我国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层次不齐、水平不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形式粗放,这使得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工程项目管理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不健全,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社会认知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主要是体现在项目建设中对项目管理的认知不够;机构和体系不完全符合项目管理的标准,项目管理的操作手册、程序文件、组织结构有待补充和完善。

3.1管理形式粗放

项目的工程特点和管理人员自身教育程度偏低,导致长期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都采用比较粗犷的形式在进行管理,这样的形式大大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如不能精确地处理细节,不能精益求精地履行相关工艺的基本要求等。分析工作的时候不大量地采集数据,简单地凭工作经验来解决问题,所以,项目管理的水平一直得不到

提高。

3.2工程项目管理的配套政策和法规有待改进

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涵盖的对象只有监理、施工和设计等,不包含项目总承包商和管理单位,因此,我国的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各行其是的现象。工程项目管理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包括项目管理的收费标准、招投标、合同文件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3社会认知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

现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认知程度,多数的外资项目比较高,但是国有或者政府投资的工程业主的认知度仍然偏低,他们没有意识到项目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带来的巨大利益和重要作用。甚至有些业主担心项目管理会削弱他们的权利,造成了他们在项目建设中对项目管理的不认知。

3.4机构和体系不完全符合项目管理的标准

我国的部分企业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时,还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相关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项目管理的操作手册、程序文件、组织结构等不完善,存在项目管理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不能达到科学化、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水平。

4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4.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要全面贯彻国家相关的方针与政策,不断完善各类建筑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尽量达到配套性好、种类多、不遗漏空缺等要求。同时,政府部门要完善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给予相关手段和法律法规充分的空间来发挥,以确保项所有目建设的活动都属于法定范畴。

4.2建立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需要参照iS09000管理标准建立本企业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考虑项目各方面的施工全过程的前提下,结合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手段,执行相关标准。

4.3必须开展精细化管理

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以系统论作为指导,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各方面实行整体管理,优化施工的工艺,尽量避免产生细节质量的问题,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在信息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地发挥现代化管理的手段,才能成功与国际接轨,由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项目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技术研究,实现真正意义的网络办公。

5结语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数目也越来越多。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庞杂性,为了提高建设效率,就必须寻找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科学、专业的管理模式。随着项目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现今的项目管理模式越来越趋于多种管理模式共存,本文仅对目前我国在项目管理主导模式下的管理手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对基于主导管理模式下的多种管理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远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

大学,2011.

[2]宫孟飞,冯婧,王永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

比较及发展趋势预测[J].建筑设计管理,2008,25

(141):17-20.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3

   [论文摘要]水电项目的工程规模正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业主的要求也与传统的水电项目不同,这就要求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施。首先介绍水电工程项目的分类,然后根据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历程和现有的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意义。

   一、导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去实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和系统性越来越强,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科学化和市场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国际上通常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去组织和实施。结合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针对国内不同

   类型水电工程,研究适合我国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二、水电工程项目分类

   近10多年将是我国大型水电项目开发的黄金时期,随着三峡、二滩、雅砻江、金沙江等一批大型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成长壮大,以及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形成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等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的加入,竞相掀起了水电开发的热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必将成为此领域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它也将使我国现有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导模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模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在借鉴国外通行项目管理模式基础上,通过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水电项目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三、不同规模水电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采用的不同承发包模式

   我国水电建设中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都采用平行发包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现行体制环境下的主导模式,它对于工期要求不高,竞争不激烈,人力资源不紧张的市场环境还算适应,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自营式有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本身也表现出一些主要缺点,如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工作量大,需要协调的方面较多,项目业主机构庞大,人力资源成本高,项目建成后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平行发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对项目业主的不利情况,设计方和施工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工程参建各方的利益很难统一,可能会导致投资增加甚至失控,工期延长甚至不确定等情况。但在目前情况下,平行发包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项目管理模式。

   epC模式适应了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成化和市场化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择优选定能够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全面负责的总承包商,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方案不断优化,有利于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有利于工期。我国的水电设计、施工企业在几十年的水电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也有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只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并对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整合,就能够创造出更适合大型工程建设需要的项目管理模式。

   pm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高度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与项目定义,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费用、质量、资源、财务、风险、安全等全过程实行动态、量化管理和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项目管理公司是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永久性专门公司,具有与项目管理承包和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机构、功能、经验、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人力资源,能够达到项目业主所期望的最佳项目建设目标,这是项目业主直接进行项目管理无法实现的。我国相关企业曾有过与项目管理服务类似的如咨询、监理、招标、协助业主进行设备采购,设计企业一直都在做河流规划和单个水电站项目的经济分析比较,这些服务工作的组合,就是项目管理服务的大部分内容。应该说,应用项目管理服务承包有基础条件。

   (二)不同时期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

   总结我国水电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蒙、随后逐步发展成型的平行发包模式,仍然是当前的主导模式。但是,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这一主导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在此简要回顾一下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情况:在1994年正式开工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在3个主体工程的国际招标中,承担大坝、引水系统和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企业分别为XLD/iC-1标承包商黄河承包商(YRC,中国和意大利的联营体)联营体、XLD/iC-2标承包商中德意联营体(CGiC,中国、德国和意大利联营体)、XLD/iC-3标承包商小浪底联营体(XJV,中国和法国的联营体)。

   近几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了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分公司,深溪沟水电站建设管理局,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猴子岩水电站建设分公司,双江口、金川、巴底、丹巴、枕头坝、沙坪等水电站建设分公司筹备处以及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筹备处和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筹备处等,形成了以流域开发为中心,电力生产、流域开发、综合发展“三线并进”的发展格局。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大型水电建设管理目前正在出现一种发展趋势,即逐渐放弃由自己投资、再由自己组建队伍具体管理项目建设的模式,转而由项目管理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

   四、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水电项目的工程规模正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投资额越来越大,业主需求也产生了很大改变。业主不仅希望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而且需要承包单位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对承包单位的综合实力、规模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国际型工程公司,将不仅会大大提高工程总承包服务的技术含量,体现出一种服务水平的差别,而且,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将会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大大增强,将有利于促进国内水电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推动水电工程承包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4

水库水温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中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开展技术复核可以从技术层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环评报告中环境影响预测部分的预测方法和评价结论。通过分析水库水温预测存在的问题,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水温影响预测研究工作及技术评估要求,依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环评及技术审查要求,提出水库水温预测及技术复核要点,并进一步提出水库水温预测研究工作的几点想法,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水温预测及技术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水电;水温预测;技术复核;环评

大深型水库水温分层及其低温水下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引起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审点关注的内容[1-2]。水库库区水温及下泄水温预测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相关专题中技术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其预测结论直接影响到环评报告对工程实施后影响的评价及相应环保措施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从环评及技术评估实际情况来看,水库水温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环评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差甚至错误的部分,该部分内容在技术评估过程中也较难准确把握。本文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水温影响预测研究工作总结,结合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技术复核要求,提出水库水温预测及技术复核要点,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水温预测及技术评估提供参考。

1技术复核总体要求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环评报告中预测部分的预测方法和评价结论,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逐步对环评文件中预测部分内容提出技术复核的要求。环评技术复核是指依据国家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和技术导则规范,针对重点项目环评报告书中有关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部分开展的技术性复核分析的过程。开展技术复核并非是抛开原环评报告的预测过程和结果重新进行评价分析,而是从技术层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环评报告中环境影响预测部分的预测方法和评价结论,杜绝在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出现“假数真算”、“真数假算”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可以弥补长期以来技术评估过于依赖专家主观判断的不足。技术复核的基本原则是以环评报告中的环境影响预测部分内容及建模、预测内容为基础,以国家现行技术导则规范为依据,对预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计算对比与验证,重点针对环评报告中环境影响预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预测模型、基础数据、模型参数及预测结论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环评报告中环境影响预测部分结论是否可信的结论[3-4]。

2水库水温预测存在的问题

水库水温预测与一般水质预测不同,水温变化可简单描述为水体作为受热、传热的载体,在水动力、气温和水温的交互影响下发生的水体纳热、散热及热量传输过程。影响水温预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水库运行调度方式、水电站调节性能、入流和出流、气温、风速、太阳辐射、支流汇入、上游梯级电站下泄水温等因素[5]。另外,在使用数值模型计算时,模型选用、参数选取、边界条件、初始水温、网格尺度、时间步长、地形概化等对水温计算结果都有重要影响[6]。总结以往环评技术评估和技术复核工作,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水温影响预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建模基础资料不全

水库水温模型建模基础资料主要包括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地形资料和工程设计资料4大类。水文资料主要有库尾入流、支流汇入、发电出流、泄洪出流、弃水流量、电站运行水位、入流水温等;气象资料主要有气温、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地形资料主要有库区大断面地形、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曲线;工程设计资料主要有发电取水口分布位置、取水口底板高程、取水口数量及尺寸、泄洪孔底板高程及尺寸、分层取水设施设计及运行方案等。由于建模涉及基础资料较多,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可研设计阶段相关水文、气象等资料比较详细,而对于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在新疆、等实测资料匮乏的地区,建模所需基础资料往往难以保障,导致所建模型无法反映模拟对象的客观情况。

2.2缺乏模型验证资料

模型率定、验证是数值模拟工作的关键内容。在对拟建水库水温预测之前,需选取同一流域、位置相近(最理想情况)的已建水库作为验证水库,并且两个水库的规模、调节性能、运行调度方式相似,已建水库具有较为详实的实测水温资料。国内已逐步开展水库水温原型观测工作,积累了部分水温实测资料,但在已开展的水温观测工作中,存在观测方案、测量仪器以及观测精度不统一等问题,内业数据的整理缺乏系统性。另外,受环评工作周期限制,预测所需的实测资料,尤其是模型的重要边界条件、验证数据等,无法在短期内实测获得,只能通过概化、简化处理,影响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水温预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验证水库选取不合理;验证水库实测水温资料不足,无法满足模型验证需求;典型时期如封冰期、双跃温层期未验证。

2.3计算范围概化不合理

模型计算范围应包括拟建水库全库区、主要汇入支流及坝下河段。下泄水温沿程恢复预测应在考虑下游河道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延长模拟河道长度至下泄水温恢复到天然河道水温。如拟建水库上下游有梯级电站,应考虑梯级电站下泄水温累积影响。水温预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库区范围计算不完整,未考虑主要支流,导致模拟库容比实际库容小,影响水体纳热、散热能力;下泄水温预测未考虑下游河道主要生态敏感目标,如鱼类栖息地、产卵场,水温减缓措施效果及阈值不明确。

2.4下泄水温计算方法需改进

水库下泄水体为坝前不同层水体混合后的下泄,其下泄水温为不同层水体掺混后的水温(不考虑下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环评报告中,下泄水温预测方法大多为直接选取与发电取水口高程同层的坝前水温作为下泄水温,该方法给下泄水温预测结果带来一定误差。

2.5模型预测缺乏规范指导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给出了适用于河、湖、海湾的水质污染物预测模式,但未提出水库水温预测方法、模型及方程原理。200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了《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水库垂向水温和下泄水温数学模拟方法,对水库水温预测工作及技术评估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相关导则、指南均未对水温数值模拟的建模过程、基础资料、率定和验证、参数选取、时间和空间尺度提出具体要求,使得实际工作中水温数值模拟工作尺度不一、深浅不同,导致预测结果的合理性无法准确判定。

3水库水温预测及技术复核要点

依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环评及技术审查要求,水库水温预测及评价部分应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

3.1计算方法选择

水库水温预测首先应对水库水温结构进行简易判别,方法主要有:α-β指数法、密度佛汝得数法等。在对水库水温结构初步判别的基础上开展水温预测,方法主要有:东勘院法、朱伯芳法、统计法、李怀恩公式等经验公式,以及垂向一维模型、立面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等数学模拟方法。经验公式是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多座水库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有其适应性和实用价值。但经验法反映的是水温变化的统计性规律,缺乏对水温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在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数学模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经验法的不足,可考虑气象、水文等交互过程,缺点是所需资料较多、操作过程复杂。根据水库水温结构判别结果,对于完全混合型且下游无生态敏感目标的水库,水库水温可采用经验公式预测。对于水温稳定分层的水库,应根据水库形态特征、调节性能及下游生态敏感目标等进行数值模拟:纵向尺度较小且流动相对较缓的水库水温可采用垂向一维模型计算;水流和水温横向变化不大的河道型水库水温可采用立面二维模型计算;湖库型水库水温若采用三维模型计算,垂向网格尺度应能体现跃温层的变化,计算结果可用垂向一维模型对比验证。当计算硬件、资料丰度和研究人员操作能力等条件满足时,原则上应尽量采用二维或三维模型进行水温预测。

3.2基本资料收集

水库水温预测的基础资料包括地形、水文、河道水温、气象、电站运行调度、发电取水口和泄流孔口位置及尺寸、分层取水方案等多种要素。各项资料应以实测和设计资料为依据,气象资料应采用水库周边气象站台资料经高程修正后加权平均,入库水温资料应收集上下游水文站资料进行插补,或采用临近河流水温资料类比;入库流量、发电流量、泄洪流量和水库水位资料应以设计资料为依据,符合水库调度规程;采取分层取水措施的,应收集分层取水进水口型式、设计参数、运行方案等。

3.3预测范围确定

水库水温预测及评价范围主要包括3部分:库区、主要入库支流、坝下河段及生态敏感区域。库区预测范围应包括从坝址至库尾回水末端,回水变动区的库尾河段不应“舍弃”,该段的水动力和入库水温对整个库区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不可忽略;库区主要支流的入流和入库水温应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主要支库不宜简单概化为点源,支库库容的纳热、散热能力应计入模型;下游河段应重点预测水温影响的沿程恢复情况、到达生态敏感区域的水温情况,有灌溉要求的,应预测到达灌区的水温恢复情况。

3.4验证水库选取

选用的验证水库在地理位置上应靠近拟建水库,以相同流域、相同纬度为宜,气象要素、水面与大气的热交换等条件接近;验证水库的规模、调节性能和水温结构等相近;验证水库应有较全的入库、库区及下泄水温实测资料,如无全年的水温实测资料,至少应有春、夏、秋、冬每一季典型月水温实测资料;所在区域如有封冰期,则封冰期至少有一个月的实测水温资料。

3.5计算工况设计

工程运行后,水库所在流域的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变化随机,与工程设计阶段模拟预测的支撑数据必然不同。数值模拟无法穷尽所有可能的工程运行和自然变化情况,但应根据工程特点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况。一般边界条件应考虑丰、平、枯典型年水文条件,加上多年平均状况的气象条件组合;对于大型水电站且下游有生态敏感目标的,考虑历史气象条件、来水水温及水库调度运行等,为反映极端条件对水库水温及下泄水温的影响,针对运行期的高水位、低气温、低来水温度等条件,设置特殊边界条件组合工况;拟建工程上游有已建、拟建电站的,应计算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下的水库水温分布情况,预测河段水温的累积影响;采取分层取水措施的,应考虑不同典型年下单层取水、分层取水水温计算工况。

3.6模型计算时间

一般计算全年的水库水温变化情况。为消除模型初始场的影响,模型以同一年的水文、气象等资料循环计算多年后,当后一年与前一年的某一时刻温度场、流场相比满足相对误差要求时,则认为计算收敛,取后一年计算结果作为预测成果。

3.7库区地形修正

在工程可研阶段,库区河道一般具有实测大断面地形资料,实测断面间距少则几百米至1km,多则数千米,无法完全反映全库区地形情况。对于无实测地形资料的水库,研究人员则采用网上下载的Dem地形资料,分辨率和准确度无法保障。地形资料是模型计算最基础和关键的资料之一,为保证地形的可靠性,在开始各工况水温计算之前,应根据工程设计的水位-库容-面积曲线进行地形修正,以保证各水位下概化地形的库容和面积与设计资料一致。

3.8库区流场计算

水库水温分层是流体密度流现象的一种,水库水温分层的形成是库区内流场(包括来流和出流)、太阳辐射和界面热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分层现象其实是一种流场和温度场都随时间变化的平衡过程。水温预测应与流场耦合计算,计算结果应首先分析流场,流场结果不符合一般物理规律,则应调试模型重新计算。

3.9下泄水温计算

库区水温预测值的准确度是下泄水温准确预测的关键。应合理率定水动力和热平衡参数,准确把握预测水库库区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确定年内库区水温垂向分布结构,通过分析流场分布规律,识别坝前取水层位置、厚度和层内水温,进而分析下泄水温的变化过程。预测结果应选取有实测资料的水库进行对比,判断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4结语

水库水温预测是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报告中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虽然《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中对水温预测部分的内容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说明,但由于影响水库水温预测结果的因素很多,无论预测模型、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地形修正,还是预测范围、参数率定、计算工况、下泄水温计算方法等,都可能影响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合理性。鉴于此,对于水库水温预测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全国水库水温调研、观测资料收集工作,建立水库水温数据库;统计分析全国水库水温时空变换一般性规律,绘制水库库表、库底水温等值线图。

(2)基于水温数据库,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率定不同类型典型水库热平衡参数,建立不同类型典型水库水温预测热平衡参数参考值。

(3)开展分层取水措施效果评估研究,分析采取分层取水措施的水电站下泄水温变化规律及下游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4)尽快制定水库水温原型观测规范以及水库水温数值模拟指导规范。

(5)加快研究并推出水环境法规化模型,利用典型水库实测资料验证法规化模型。

作者:祁昌军陈凯麒曹晓红翟媛吴玲玲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电环境研究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考文献:

[2]张士杰,彭文启.流域梯级开发方案调整的水温累积影响研究[J].水利学报,2009,40(10):1254-1258.

[3]丁峰,李时蓓,赵晓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写及技术复核要点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6):65-68.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施工是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的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力军,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水利工程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其主要业务包括水利水电枢纽建设、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水工大坝工程、水利堤防工程、河湖整治等水利水电建设项目。

一、水利水电施工的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3、水利水电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各个人员。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的人员组建成项目部管理层,另外要吸收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操作工人,组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施工队伍。其次是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将设计图纸表述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记录下来,移交设计院进行答疑,尽可能地避免因为设计方面的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再次,根据设计以及具体施工条件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安排好各道工序的衔接,避免因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不科学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钢筋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对其生产厂家,各种钢筋的级别、直径及其报审数量,核对其合格证,出厂化验单上力学指标及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抽样复验试验单是否合格 确认其冷弯、抗拉强度合格后才能使用。有焊接接头的应在焊接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砖进场后应核对其生产厂家,报审数量,核对其出厂合格证,检查抽样试验单是否合格,确认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几何尺寸等指标合格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生砖和过火变形砖。水泥进场后应核对其厂家,出厂合格证以及补强单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其批号是否与合格证上的批号相符合、安定性是否合格。并且要求出厂不超过3个月,检查其抽样试验合格才能使用。同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强行纠正,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所有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设备、振捣设备、模板、入仓手段、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技术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的质检人员及履历、具体的施工方法等。为此,应具体对混凝土的分段长度、分缝的位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钢筋连接的位置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形成相应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文件。

(1)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

a:基础面:①参阅开挖断面测量资料;②对于开挖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建基面,由监理和设计方共同确认;③岩基或混凝土上的混凝土,要保证浇筑面清洁,无油污、无积水或流水、无污泥、岩屑和松动岩石,断层、裂隙和软弱夹层的清理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粗糙、无松动骨料、无乳皮和污染,本色新鲜,浇筑前被混凝土覆盖的表面应保持12h的潮湿状态。

b:模板:①根据结构物的形状和施工荷载条件参阅模板图纸,在模板加工车间或现场对模板的制作误差再次进行检查,误差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②模板表面应完整、平整(木模板无破碎、钢模无扭曲),应无固结灰浆及其他异物,涂上不污染混凝土表面的模板油。模板要由足够的密封性以保证不漏浆;③参阅施工放样资料并复核现场定位是否准确,检查模板的支撑是否坚固并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模板与基础面的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

c:钢筋:①钢筋不应有剥落层、锈蚀和结垢,也不应有油渍、泥浆、灰浆或其他损坏或局部弯曲;②钢筋的规格、弯曲、搭接或焊接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的要求;③布筋的规格、间距、数量、保护层厚度及其安装偏差,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④所有钢筋的支撑方式必须经批准且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不发生变形或位移。

d:止水片:①检查止水片是否按图纸要求的位置、型式和规格进行埋设;②有无损伤、破坏或污染,搭接方式或工艺是否可靠。

e:预埋件:①检查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是否满足图纸要求;②是否有良好的支撑和保护。

(2)混凝土原材料、运输和浇筑

a: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包括砂石骨料、水、水泥、止水材料、钢材、掺合料及外加剂,均应有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和使用说明,并按照规范及规定进行抽样检验。①水泥外加剂应有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结果及使用说明,否则应按照《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SD108—83)进行质量检验;②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若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中没有规定应根据结构部位的性质、含筋率、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等决定,并尽可能采用小的塌落度;③因设计或施工要求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碱水、缓凝、引气、调稠等外加剂及其他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时,其掺量和材料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并进行试验鉴定。

b:混凝土运输:①根据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和设备,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运输混凝土,应避免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或过多降低塌落度:②运输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在运输设备上设置标志,以免混仓;③对混凝土的吊斗、料斗、搅拌运输罐应冲洗干净后使用,以保证每次将混凝土拌和物顺畅卸完,在卸料一次或几次后用清水冲洗保持清洁;④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时间不超过允许的时间,超过规定运输时间限制的混凝土不能入仓;⑤不论何种运输方式。当混凝土入仓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时要采用缓降措施。

c:混凝土浇筑:①控制卸料高度不超过规定距离,卸料应分开、摊铺均匀,防止离析;②振捣作业应防止发生漏振、欠振或过振;③在浇筑仓内有止水片、各种仪器或埋件的部位.特别注意下料、平仓和振捣不能损害这些埋件;④对于混凝土振捣中泌出的多余水量,在覆盖上一层混凝土之前采用适当的方式排除;⑤在泵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一旦发生堵管,采取紧急措施纠正;如果在短期内无法使泵送管路畅通,对仓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保证恢复浇筑后接缝的质量;⑥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照施工缝处理。

(3)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表面处理

a:混凝土的养护: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养护时现场检查员应注意避免养护工作给相邻结构物混凝土造成的干扰及为消除这一干扰而停止养护洒水等已浇筑混凝土表面养护的影响。

b: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在模板拆除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混凝土表面。采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的混凝土养护期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温度骤降引起混凝土裂缝。

c:混凝土表面的修补和缺陷修复:混凝土脱模后或无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应检查并记录混凝土表面突变、渐变、蜂窝、麻面、洞穴等缺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复缺陷: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应按修补部位混凝土同等的要求和方式进行养护。

d:高低温季节和雨季混凝土施工:①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大部分工程的施工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高低温季节施工问题。应编制专门的高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②雨季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主要是在骨料含水量的控制上.应注意监测骨料含水率变化。调节拌和加水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在混凝土现场浇筑过程中如雨量超过5mm/h应停止浇筑并做好保护措施。

正确把握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些技术的成熟运用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与了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命线,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采取措施提升职工在质量控制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相信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董德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0,(11).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6

1.水利水电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早期的技术空白到现今的硕果累累,葛洲坝水电站、黄河小浪底工程、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无不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水利水电事业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贡献了巨大力量,当前水利水电仍然是投资的大热门,一个又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都在陆续开工建设。2014年年初17个省份公布了当年水利投资计划,总投资金额达2717亿元,比2013年增长7.04%,更是创下了我国水利投资新高。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速度的增长、辉煌的成就和巨大的作用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必须正视影响水利水电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布局不合理

在如火如荼上马的建设项目背后,应当看到建设布局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总体投资方向上看,长期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重大轻小”,尽管也要求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农田水利倾斜,向基础设施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但因见效慢、显绩少,地方上为了争取国家项目或国家更多的资金,往往不愿意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如在金沙江全流域内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接近4座三峡装机规模。这条大江在不久的将来要被这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它也将成为平均不到100km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这样的投资规模是空前的,显然也达到了饱和状态。与此同时,2014年7月以来,河南、吉林、辽宁等多个省份接连遭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相关水利资金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问题重重、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田水利系统面对这次特大干旱不堪一击。由此可见,在发展重大项目和建设基础水利设施之间,尚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影响环境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的考察和论证,设计中也未加以充分考虑,我国有不少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周围的环境生态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河流水力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河流、河岸、洪泛平原等各类生态环境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对河道的地貌形态和河床的地质稳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水库蓄水后河流流速降低,致使颗粒物迁移、水团混合性质等发生明显变化,还会造成泥沙沉积,同时影响、破坏河流中原有物种的生存环境。如黄河上中游建坝使得下游的流量降低,致使部分海水入侵,从而造成我国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湿地逐渐由淡水生态系统向咸水生态系统演替,这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及演替格局产生了直接影响,严重危害了区域生态安全。

(3)质量隐忧

由于工程设计施工缺乏规范性,施工队伍杂乱;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为降低施工标准,甚至偷工减料;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水平偏低;监理市场不够规范,相关监理工作未能及时到位;再加之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质量监督工作缺乏力度和依据,从而使得我国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存在隐忧。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依照基本建设管理规程进行设计施工的行为。例如不少施工企业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前都不能够按照规定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仅仅进行简单的勘察,有的甚至直接省略调查研究的步骤。这种行为致使施工企业根本不能够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环境并充分考虑在日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工程深度和结构布局上也很难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此外,为了赶工期,有的施工企业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施工,工程前期准备严重不足,部分工程甚至存在施工与勘测同时进行的现象。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私自砍掉附属工程,随意压低工程造价,再将中标的水利工程分包给其他小单位施工,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有的质量管理机构责任不到位,监理工作未及时到位和纠正,导致很多问题工程竟可以顺利通过验收,不少工程一经使用即暴露出诸多问题。

(4)管理不善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基本上由项目业主单位组建临时建设班子(如建设办、工程指挥部等)进行负责。相关人员通常不具备应有的施工管理、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知识,对投资运营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完全清楚,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也未能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这就导致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情况,比如随意变更方案、决策不成熟、工程建设周期长、前期及实施阶段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工作效率低下、投资效益不高等。同时,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给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留下空间,极易引发腐败问题。此外,由于管理运营模式陈旧,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各单位各部门管理人员也越来越多,相关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及日常公务支出占了水利财政支出相当大的部分。管理运营模式落后,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再加上监管不到位,致使在很多工程建设运行中存在着巨大的管理浪费问题。

二、新常态下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建议

同快速发展的经济一样,我国水利事业也应适应新常态,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模式,放稳速度,抓质量,重效益,求精细,保持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稳定增长。

1.布局的合理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水利水电建设应改变以往“重大轻小”倾向,更加重视基础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做到工程布局更为合理。为此有以下三点建议:①向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倾斜。水利水电建设不能仅仅集中在城市及周边,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穷地区)更应加强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以水利建设带动当地工农业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状态,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②投资水电站等不能过度、饱和。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日益紧张,水电资源将受到更大的重视。但应根据河流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水电站建成后对河流及周边生态的影响,不能片面追求一时效益而过度兴建水电站,从而带来一系列不可逆的严重问题。③对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尤其对农田水利工程)应分类排查,该修缮的修缮,该废弃的废弃。部分现存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长期重建轻管,相当一部分散落、废弃于田间,早已无法正常运行。应对这些工程进行彻底排查,适合修缮后使用的及时修缮,应该废弃的及时废弃,避免出现应当维修的工程迟迟得不到维修,应当废弃的工程每年还占用着大量维护资金的情况。

2.规模的适度性

由于我国以往水利建设投资方向是“重大轻小”,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往往也是追求规模“巨大”,过分注重工程“视觉效应”,却忽略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不仅造成了投资浪费,而且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规模的适度性应当成为今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充分重视和考虑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应该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投入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好大求洋。

3.建设的人本性

建设的人本性即指工程建设应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从保障民生角度考虑,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水利的本意是“除害兴利”,即为民除害、兴利为民,水利建设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不是为部分利益集团或者少数人带来利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应当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为人民谋福利,将人本性问题贯穿于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整个环节。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本性的主要任务有:①优先保障城乡饮水安全;②大力推进城市水利工作;③切实抓好小水库除险加固工作;④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步伐;⑤全面落实水资源节约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⑥全面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工作,提高引排标准,改善农村水环境。

4.质量的恒久性

2014年9月15日,总理在首届中国质量大会上讲话时提到,质量集中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所在,这关乎亿万群众的福祉,应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将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质量问题更为重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好,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质量的恒久性是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首要问题,应当倡导建设“百年工程”。为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水利工程建筑市场秩序化、建设程序规范化建设。依法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实行规范化,加大对招标投标单位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建立并强化市场清出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市场。建立招标投标非中标单位意见征询机制,在招标投标结束后及时由纪检监察机构征求非中标单位对招标投标过程的意见,发现有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现象时及时查处,实现对招标投标全过程的严格监管。对于借用资质投标和中标后违法分包和转包的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杜绝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企业进入施工现场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程序的监督,防止施工企业为增加利润以次充好甚至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此外,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必须规范化。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依法进行调查研究和勘察设计,通过专家论证会、评审会等形式反复征求意见,形成科学的设计方案。只有在施工设计图纸会审之后,才可进行工程施工。②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素质化、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化建设。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不断增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才能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保证质量管理人员全部掌握必备的质量管理知识,适应工作的需要。要不断完善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管理人员有条件、有能力从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监督相关操作人员按标准完成相应施工工作,把好每一个质量关口。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应做到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动态控制,建筑材料不达要求及时清出施工现场,建筑工序不达要求及时整改,否则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③加强水利工程监理市场规范化、监理工作高水平化建设。实行水利工程监理制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了保证监理工作由“虚”变“实”,监理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化和独立性建设。所有监理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并根据合同要求常驻施工现场。应提高监理工作的标准化,监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设计、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确立监理的目标和标准,丰富监理的途径方式,可以采用巡视、跟班旁站、随机抽查等方法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隐蔽工程,严格把关,当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及时向施工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并按照程序进行必要的复检,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④落实质监机构监督职责,把好施工质量最后关口。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机构作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最后屏障,应采取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保证充足的检测力量,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采用新型的检测手段,同时规范质量行为和服务指南,从而促进工程涉及的各方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质监人员要定期进行系统的质监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质监人员的执行能力,保证质监工作的实际效果。⑤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主体责任。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相关个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把质量问题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质量档案。一旦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不仅要追究责任,而且要记入质量档案,对其日后的从业产生不利影响,陷其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以此倒逼企业和相关人员落实责任,提高质量。

5.管理的实效性

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管理的实效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运行成本。在今后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可以逐步尝试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委建制,在水利工程建成后进行管理招标投标,发挥专业化的建设管理队伍的优势。如在南水北调江苏段,国家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出资成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建设期,该公司主要承担项目法人职责,负责南水北调东线位于江苏境内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工程建成后,公司则主要负责工程的供水经营及相关水产品的开发经营业务。以企业的模式建设管理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运行成本,这也是在南水北调工程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事实也证明这一模式值得在以后的工程中应用和推广。

6.研究的针对性和科研成果的推广

新常态下,水利科研必须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并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首先应从课题的立项开始抓起,对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突出问题展开研究,从而取得技术先进、适用性强、指标过硬、易于接受的成果。同时,科研成果只有通过转化、推广才能进一步成为现实生产力。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研究很快,但应用很慢。所以应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同时加大水利科研成果推广投入。因此建议从水利建设投资中专门设立一笔基金用于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及关键技术的攻克和研发,建立并完善重大水利工程的专项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为科研创新和相关成果的转化、推广试验、引进和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应积极开辟和拓宽相关资金的投入渠道,改变之前单一陈旧的资金投入模式,鼓励并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增加科研成果推广投入,尤其是鼓励相关水利科研单位逐步重视并不断开拓基层水利科技市场。

三、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7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混凝土碾压技术

所谓混凝土碾压技术是指利用混凝土混合物进行工程浇筑的技术,它具有性能优、效益高、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要强化砂石骨料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以确保砂石骨料的性能及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总体质量;另外,要注意混凝土添加剂应用的合理性,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增加土质的强度和工程的质量以保证工程的稳定运行。

1.2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合理划分坝体的工作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坝体的施工工作量进行细致分析,按面积相等的原则,确定工作量的大小和流水作业的方向。宽度设计中一定要比碾压机压实的最小宽度要大;根据施工内容来划分工序,具体按施工面积的大小、施工强度及铺料方式等不同工序进行;完成流水作业后,依据实际情况测出水电施工工序的时间和数目,然后再进行平料和卸料等工作;最后根据施工中建筑土料的作业时间,保证土料的质量,避免土料热量的散失,提高施工效率。

1.3坝面硬化技术

1)强化路基施工的硬化。在施工过程中用推土机进行碾压,将坝面压实,同时专业施工技术人员要对路面进行系统测量,根据情况进行土方的回填工作;完成之后开挖路槽,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奠定重要的基础。2)保证泥结石路面施工的有序进行。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根据事先计算好的数据先铺设碎石。一般情况下,碎石的铺设厚度要大于20cm,碎石铺完之后用土料把碎石缝填平,通常是10cm左右的土层,最后在土层上边进行洒水、人工整平等工作。3)强化砼道缘的技术施工。在技术施工过程中,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尺寸进行砼模具的制作,然后用搅拌机进行拌和,最后采用人工平整的方式进行收面。在施工中要严格检查和验证所使用的材料,经检验合格才能够允许这些材料在本工程中使用。

1.4强化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导流围堰技术是水利水电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要优化导流设计的方案。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加强设计思路与整个水电工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然后通过围堰来解决导流的问题,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为了防止施工地被水流冲击,这就需要通过围堰的技术来围护基坑,还要设置相应的疏通管道,把水流引入下水道,即施工导流技术;再次,强化导流工程的重要性。在大型的水利枢纽施工中,施工导流工程对河床水流进行控制的重要作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航运、灌溉、发电、防洪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利益与导流工程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施工导流工程决定着枢纽建筑物施工条件,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利益必然受到工程建设进度快慢的影响。因此,通过加强水电施工的导流和围堰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水电水利施工工程的有序运行,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所谓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

2.1施工测量的控制

工程由设计转化为实体的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好坏及准确度的高低对工程的综合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及工程计量的正确性都有紧密的关联,进而决定着投资控制的有效性。故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要素之一。

2.2材料、半成品的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的材料具有数量大、品种多、涉及部门繁多复杂等特点,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进场的原材料,对材质证明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试验,做好检验记录。

2.3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水平、模板、运输及振捣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等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对混凝土的分缝的位置、分段长度、钢筋连接的位置、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并形成相应的技术文件和施工方案。

2.3.1浇筑前检查

1)基础面:研究开挖断面测量资料;由监理和设计方共同确认开挖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建基面;要保证岩基或混凝土上的混凝土浇筑面清洁等,以满足设计要求。2)钢筋:钢筋不能有剥落层、结垢及锈蚀,灰浆、泥浆、油渍或其他损坏或局部弯曲都不能存在;钢筋的弯曲、规格、焊接或搭接要必须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布筋的规格、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及其安装偏差要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钢筋的支撑方式必须经过批准,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3)模板:依据施工荷载条件、结构物的形状审定模板图纸,在加工车间或施工现场对模板的制作误差进行再次检查,检查结果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表面应平整、完整,无固结灰浆及其他异物,涂上模板油后模板要有足够的密封性;复核现场定位的准确程度,检查模板支撑的坚固性,确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变形,模板与基础面的接缝要保证不漏浆。

2.3.2原材料、运输和浇筑

1)原材料: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骨料、钢材、水、止水材料、掺合料等,所有材料都应有使用说明、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并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若没有相关规定应尽可能采用小的塌落度;因施工要求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碱水、调稠等外加剂及其他胶凝材料掺合时,掺量和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之规定,且要进行试验检测。2)混凝土运输:运输混凝土时要避免发生漏浆、严重泌水、分离或过多降低塌落度;在运输设备上设置标志来确保区分运输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料斗、吊斗、搅拌运输罐等应洗干净后使用;拌和物的运输时间不超过允许的时间,超过规定运输时间限制的混凝土不能入仓;混凝土入仓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m时要采用缓降措施。3)混凝土浇筑:卸料高度不能超过规定距离,卸料要分开、均匀摊铺;振捣时要避免发生漏振、过振及欠振;振捣、下料和平仓时不能损坏浇筑仓内的止水片、埋件及各种仪器;在覆盖上一层混凝土之前采用合理的措施排除振捣中泌出的多余水量;泵送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其塌落度;浇筑应保持连续性,若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照施工缝处理。

3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才会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有作用,所以在施工中,技术和管理要相互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且二者的交互使用才会使工程发挥应有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规划;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工程移民的内涵

移民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移民是指改变居住地点,迁移到其他地方居住;狭义的移民是指定居。水利工程移民通常指由于国家发展需要,修建水库、电站、水坝等水利工程设施,导致当地居民丧失生产生活设施,而不得不迁移异地安置的活动。我国居民自古有依水而居的习惯,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处往往水资源丰富,地质、水文、地形条件优越,居住人口密集。水利工程兴建会淹没库区,所涉及的区域的居民往往是整个村,整个乡,甚至整个县地大规模人口迁移。

二、水利工程移民的特征

一般来说,移民可分为两大类——自愿移民和非自愿移民,水利工程移民属于非自愿移民,并且在非自愿移民中所占比重大,影响大。大型的水利工程移民一般由政府组织和管理,移民异地安置、福利补偿、就业保障难度大,因此我国水利工程移民具有被动性,时限性和补偿性的基本特征。

三、农村移民安置规划 

(一)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分析是对安置区生产、安置人口、安置方向、安置行业、安置项目模糊量化的定性规划工作。因为环境容量是个多远函数,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所以说是模糊的量化规划。移民安置规划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实际情况以及中、长远规划发展,安置容量分析仅对安置容量可能性发生做出建设性建言。虽然各地存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但作为经济发展规律,都存在着极为较相似之处。

(二)土地承载环境容量分析

土地承载环境容量分析是农村移民生产安置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土地既是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生计资源。通过已建水利水电工程资料和经验表明,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必需人均有1份土地,其他二、三产业即使安置了,由于其经济效益的周期性长短不一,在维持生活稳定的最低状况时,还需依赖土地。当然,二、三产业生产安置条件较好的环境,如城(集)镇、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可以不依赖土地,或土地生产安置人均占有量可以适量少点。土地资源作为农村安置规划应该注意: 

1.是土地安置标准。兴建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山区,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坡地在农用土地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在考虑有土生产安置时,应根据当地生产水平、生活水平、人均土地占有量以及土地的质量安置移民,保证依靠土地生活的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2.是安置环境质量。不足安置容量的规划生产安置人口必需外迁安置,以免征地所在地环境容量的质量受到影响而降低。

3.是遵守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梯地、农田水利配套建设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但必须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对于退耕还林面积,必须按国家和地方林业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三)搬迁安置规划

搬迁建房安置是关系到移民切身利益的规划工作,因此该项目规划体现以人为本尤为重要。搬迁建房是生活安置,配套设施应有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的附属设施。农村移民搬迁一般分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的情况。集中建房有时也有2种情况:一是集中建居民点;二是紧靠城(集)镇建房。集中建房要考虑基础设施配套,城(集)镇的基础设施一般比单个居民点的基础设施标准略高。分散建房安置的在可行性阶段可采用集中安置的均值指标,实施阶段应深入工作,使实施安置切实可行。 

1.基础设施规划

(1)是道路规划

有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含居民点中的道路,居民点对外的交通道路。各种道路的长度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宽度即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也要依据各种规范要求。道路路面材料,居民点内的道路采用水泥硬化,对外交通道路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2)是给排水规划

确定生活用水量、公建及公共服务设施用水量、未预见水量总用水量、工业项目用水量;供水水源地点、水量是否满足供水管材规格长度等;水塔(高位水池)、水质净化。排水体制、污水处理形式,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按分散汇集、就近排放的原则布置排水设施。

(3)是电力、电讯、电视工程规划。确定生活用电、工业用电、市政、公建用电等总负荷规划线路长度、变压器。电讯、电视工程规划容量按现状适当宽松。

(4)是绿地景观、环卫规划。绿化体系由沿街行道树及居民点周边成片的防护林地所构成,形成一个点、线相结合的绿色空间,使居民点达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风貌的完美融合。设置、修建垃圾集中点等设施。

(5)竖向工程规划。计算道路工程、场平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工程量以及电力电信工程、绿化环卫工程数量。 

2.搬迁安置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

(1)房屋及附属设施地点选址,要根据地质部门地质勘探报告有无地质灾害;

(2)为了配合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维护山林植被,保护人群健康,控制面源污染,建议规划建沼气池,这样既可以杜绝人畜同居、减少人畜邻居,也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3)搬迁至新址,供水、供电、交通必须是优化方案,即是投资少又能兼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

(4)耕作的土地应调整至生产半径最小,利于移民生产方便;

(5)尽量减少二次搬迁,少占耕地、节约用地;对于土地紧张的地方,居民点考虑原址填垫加高复建,应规划移民的临时过渡方案;

(6)受水库蓄水而引起的浸没、坍岸、滑坡以及其他影响的区域应纳入规划中。 

二、城(集)镇迁(复)建规划

城(集)镇是地方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地方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山区、边远地区的城(集)镇形成都是随地随形就势,经过很长时期自然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城(集)镇,人口、房屋拥挤,街道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受到水利水电工程征地影响,给受影响的城(集)镇迁(复)建带来一次发展的机遇。局部、整体的规划都会使复(迁)建的城(集)镇占地规模、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等功能、规模、诸多方面有所增强。同时也给当地经济收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城(集)镇复(迁)建规划即要结合长远发展规划,也要控制规划规模;既要合理补偿规模,也要区分超出规模。其规划内容是:

(一)人口规模规划。有常住人口、随迁人口、新址征地范围内人口、进集镇建房的农村人口。预测以上各种人口在规划水平年期间一定的年增长率,这样即能结合城(集)镇的规模发展、又能使城(集)镇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且能承载一定的流动人口。

(二)用地规模规划。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公共绿化、其它建设用地。

(三)市政设施规划。道路交通、竖向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电信、有线电视、景观绿地、环卫设施、综合防灾等。

三、专业项目复建规划

专业项目复建规划包括企业迁建、公路复建、码头、通讯、电视线复建、文物保护等。专业项目复、改建遵循原标准、原规模、原功能的原则。 

结束语

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涉及到人民的基本利益、工程方的利益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多方面,整体工作进行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从事安置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公平性,利用高水平的素质对整体工作进行协调和施行,保持中立态度,对施工方和人民群众一视同仁,利用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好安置工作,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9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利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意识也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项目管理地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主要通过对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科学规范的进行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工作,从而加快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速度,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因此,创新改革项目管理体制尤为重要。

一、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内容及项目管理主要特征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管理目的主要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包括对设计方案管理、施工过程管理、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的探索研究、项目施工计划书管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土地征收、项目资金筹集、材料采购、项目施工监督、施工人员培训、项目试运行、及后期管护等内容。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繁多,不但给项目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管理负担,同时,使水利水电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综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一般项目管理大多都由水利水电建设部门委托给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由于水电项目大多都是采用一次性承包、一次性施工、一次性完成的项目建设方式,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其他项目所没有的特征,限制了项目管理方式,加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内容复杂,涵盖面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极强的约束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项目的管理难度。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项目管理存在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自身管理内容复杂,资源使用范围广,材料使用量大,流动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一次性进行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项目管理时间周期。加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是临河而建,外部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提高了材料设备的运输成本,还增加了项目建设的施工难度。这些因素都给水利水电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难度,因此,施工管理部门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优化管理模式,选择优秀项目管理人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以确保项目施工效率,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顺利施工。

三、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代建管理。

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管理的管理方式也被称为代建制管理,代建制管理模式最是在一些非盈利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进行使用,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逐步发展为施工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的组织管理,并得到良好反应。如今,代建制管理逐步受到推崇,已适用于各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管理。

监理管理模式也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之一,监理模式最早是由国外引进,并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使用中逐步得到完善,现已发展成pm模式和DB模式。监理管理模式,一般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人通过监理公司,委派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控制施工时间及施工情况。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平行发包管理模式。

平行发包管理模式,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结合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经验,通过对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得到的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逐步得到完善,现已普遍应用于水利水电项目管理中,平行发包管理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通过将项目进行拆分,分包给合适的项目建设单位,并签订相关项目建设合同,以保证双方利益。平行发包管理模式,有效的协调各参见单位关系,项目建设内容也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时,各个参见单位还可进行相互质量监督,从而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

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一)集中精力,掌握好全局工作。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大,战线长、管理内容复杂,使项目管理部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管理压力。因此,项目法人应积极改善管理模式,集中精力,协调好现场施工情况,掌握项目施工全局情况。有效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高项目建设整体质量。

(二)积极创新项目机制,合理控制项目风险。

风险控制在水利水电施工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就传统项目管理来说,项目风险一般由项目主体承担(即项目投资者),项目监管单位不会直接面临风险,导致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管理中抱着侥幸心理,对项目管理不负责,给项目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提高项目管理者管理积极性,必须对项目风险进行合理分担,提高项目监管人员管理素质,降低项目风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根据我国国情,合理项目管理模式。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多样,就目前来说,我国建设管理体制主要有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以及项目建设监理制,各个管理体制优点各异,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因此,项目管理者应把我国国情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管理质量。

(四)优化资源配置,精简项目管理工作。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专业特征也更为显著,为了使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更好发展,企业法人应充分利用当前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依靠社会资讯力量,精简项目管理组织,选出优秀的项目施工单位进行水利水电项目施工,项目管理单位应优化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整体质量,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为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使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水利水电管理部门,应积极学习现代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总结以往施工管理经验,不断进行自身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从而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奠定扎实的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学茂,涂祖卫.水利水电工程多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贵州水力发电,2007,04:1-4.

[2]陈学茂.水利水电工程多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贵州中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运营管理[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9.

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篇1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研制开发;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实行工程投标制度,这就需要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准确的测算,从而制定出报价和编制标底。所以说,研制开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不过相对于其他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由于施工、地理形式、工程规模等多种因素,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复杂性,其工程造价系统的开发也十分困难。对于系统开发人员来讲,设计出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造价系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开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的作用

(1)定额库的可见性。通过造价系统,可以对材料数据库、设备数据库、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库、施工机械台班费库中的信息直接查看,还可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扩充或者修改。

(2)操作简单。使用造价系统进行编制工程造价,除了一些必要的数据与符号输入,几乎可以使用鼠标完成所有的操作。

(3)结果准确性高。造价系统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系统,在造价编制过程中只需输入相应的数据,就能够根据设定号的计算方式自动计算,速度非常快,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高。

(4)计算结果修改简便。可以把各种计算成果表可以转换成带公式的excel电子表格,利用excel强大的编辑功能,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修改单价分析表和其他各种成果表的输出格式或按招标要求增加必要的内容等。

(5)打印规范。在系统完成编制以后,可以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对页面自动调整,输出规范、美观的工程造价表。

2开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的基本要求

2.1程序处理要求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造价编制都是在表格中进行的,这就需要计算机程序能够自动生成表格,并且能够对表格进行分批处理。

2.2数据处理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编制涉及的数据非常多,这就需要系统具有大批数据输入功能,能够保证用户可以一次性将所有的数据输入,并且能够在输入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补充、修改等操作。一般来讲,对于数据输入,在系统中都采取表格化全屏幕编辑方法输入,并且允许鼠标光标在全屏幕进行移动,方便数据的补充和修改。另外,系统还需要设定一个输入例子,引导用户进行数据的输入。

2.3功能的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中,提供给用户的功能选择主要有工程项目管理功能、基本造价编制功能、定额数据管理功能以及附加功能。其中,基本功能是完成工程造价编制的所必须的基本功能,定额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已经建立好的定额数据库,工程项目管理功能包括工程的登陆、查询和数据补充等等,附加功能是在工程造价编制工作完成以后,为客户提供其他管理方面的服务。

3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的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中,系统的设计是重要的一环,其设计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保证人机操作界面简单明了;二是能够满足功能的模块化要求;三是能够将编制人员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3.1工程造价系统设计的步骤

(1)对数据流程分析,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就是使用数学的方法对问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进行描述。使用计算机编制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最大特点就是复杂的运算变得简单,这也使得主要的设计工作就是根据相关的规定,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找出数据的特征,并且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由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并且相互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例如要想把计算出施工中的用电和用水量,就需要首先计算出水泵、发电机、空压机等设备的机械台时费。水力输电工程造价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需要对所有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掌握所有数据的来源和用途,所以了解编制工作的流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

建立各种数据库,也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造价编制所必须的前提条件。工程造价数据库主要包括:工程造价定额数据库,包括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等;费用定额数据库;材料预算价格数据库;工程量数据库;工程项目划分数据库;工程人工用量数据库等。

(3)编制程序

当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建立之后,就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功能模块作为单位,使用计算机功能将这些功能描述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程序块。

(4)编写操作使用说明

使用计算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编制并不是人人都掌握的技能,为了使得所有的用户都能够进行操作和使用,就需要编制操作使用说明书,将系统的操作方法用简明的语言、图形表示出来,保证系统的使用不受限制。

3.2主要程序块的要求和功能

(1)基础预算单价

其功能主要包括:希实现自动计算和数据的传递;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情况,快捷地建立施工机械台时费数据库;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情况,快捷地建立材料数据库;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自动的计算混凝土单价;支持用户输入自定级配资料完成单价,并且将结果打印出来。

(2)确定工程单价计算费率

其功能主要包括:可以根据工程类别和费用标准,预先确定用于工程单价分析计算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等计算费率。

(3)工程单价编制

此计算分析过程是整个造价编制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调用、定额组合、定额选取、费率选择、数据修改、删除和插入、调整定额、数据的传递和打印、分类汇存等。

(4)各部分工程造价及总造价的编制

其功能为:建立支持工程量输入的工程项目。对于一些只需要稍微修改就能够作为新工程项目数据,也可以对原来工程项目进行编辑,生成新的工程项目。

(5)工料统计

其主要功能为: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完成单位工程的工料分析、劳动力用量确定、主材料用量等工作,并且根据需要将这些信息汇集起来。

(6)计算成果成批输出

根据相关要求调整页面,根据需求输出规范的表格。也可以输出到文件进行二次编辑。

(7)成果备份

当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完成以后,为了方便以后的交流和审批,还需要进行备份工作。备份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数据、计算参数、中间过程成果等等。

(8)补充定额

这也是造价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模块,主要内容是对建筑定额、施工机械台时定额、安装定额等进行补充。

4结束语

水利水利电工程造价系统可以极大地方面便工程造价编制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的编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技术人员应当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力度,设计出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造价系统,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丰景春,陈洁钊,施国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的研究[J].水利经济,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