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0:12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

CharlesDow于20世纪初提出道氏理论(Dowtheory),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mURpHY(1986)对技术分析的定义是:“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使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爱德华迈吉,股市趋势技术分析,1992)。因此技术分析是一门科学,它通常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某一股票或者某个“平均值(averages)”交易的实际历史(价格变化、交易量,等等),然后,从勾画出的历史里推导出可能的未来趋势。由此可见,技术分析(technicalanalysis)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寻找股价起伏的周期,从而建立起买卖证券的规则,以优化收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论(韩杨2001)。

一、关于技术分析有效性的争议

金融技术分析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种金融产品价格行为的规律,决定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市场价格行为的规律是否客观存在,对此分歧一直很大。在金融分析流派中基本面分析派坚持“股市趋势不可知”的理念,认为金融市场无趋势、无规律、不可预测,因此技术分析无效。随机漫步理论流派(Randomwalk)也坚持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更谈不上预测。这种随机性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操作的有效性。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对技术分析持否定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1970,《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他们认为技术分析所谓的原理与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冲突的。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分析出未来价格趋势,这一点有效市场理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众多投资者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价格信息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该做的投资选择,目前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后的价格只能随机波动,和以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弱有效市场成立的条件下技术分析无效,不能获得额外收益。

三、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的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

美国技术分析师.艾略特(R.n.elliott)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DJia)发现股价结构性形态和宇宙中一些自然现象相吻合。提出波浪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而对于通过观察宇宙规律硌芯咳死嘈形,中国古代亦做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古人的天人合一等等,因此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找到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从而说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一)现代金融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

趋势的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要求必须研究判断市场趋势,然后顺应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而且市场的趋势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因此我们从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入手,看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趋势的存在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论证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对于趋势的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并制约于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起作用,否则就会混沌,出现秩序上的紊乱,而就算是人类社会行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一定会很顺畅,完美,包括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时都按法则运行,比如四季交替就是很典型的自然法则秩序规律的严格运行,这种秩序,按照古代传统文化的假设就是恒定不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行为,都会重复秩序,那么人类社会曾经的群体导致的事态周期性变化,也将重复,也就是历史会重演,而且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秩序,甚至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地上预测未来,以为事态会顺着历史的规律进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人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著名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再有《孟子:公孙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对于趋势的力量论述,孙子兵法也上有记载,“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烈的流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在宋代,学者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中提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谈到社会运行的趋势不是人能改变的,也间接论述了趋势的自主性。战国商鞅《商君书・禁使第二十四》中也有关于趋势的论述,“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段文字也承认了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应该顺应趋势,可以借助趋势的力量发展的更好,也体现了趋势的力量具备自我发展性。

四、结论

“势”字,从“力”,与力量有关,古人解释“势”为“盛力”、“权”。古人从经验直观中很容易发现“力”是决定事物成败、发展的关键,而概括出“势”这一重要范畴。“势”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决定着世界中事物的兴衰成败,而人作为是生存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万物打交道的方式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物种。客观的“势”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而言则有利害两种情况,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智慧存在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势”所造成的结果,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对于有利之势则积极利用,以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最大成果;对于不利之势则尽力回避,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在有些人类活动中还可以人为造势,以获得尽早和更大的结果。就技术分析而言,由于市场行为的庞大性,当然很难造势,通过对“势”(趋势)的研究,人们还是可以对趋势加以把握和利用,以获得投资利益。中国古人对“势”的理解和运用,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分析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是认为趋势存在的,而且主张要顺应趋势,只有顺应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获得更大投资收益。这和现代金融技术分析不谋而合,哲学层面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墨菲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2]向文葵,胡忠林.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3]韩杨.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1,(3).

[4]胡荣才,龙子泉.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客源市场;分析

辽西蒙古地区蒙古文化特色浓郁,蒙古史诗、民间故事、胡尔沁说书等蒙古族民间艺术历史悠久,至今仍有广泛的民众基础。阜新玛瑙雕、蒙郭勒津刺绣等工艺源远流长,匠心独具。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等民俗传统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辽西蒙古文化传承至今,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如何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并使之走向产业化的道路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命题。

1辽西地区文化购买力情况分析

2011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均GDp为2024美元(1.26万元人民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人均GDp为2842美元(1.77万元人民币),不仅远低于辽宁省人均GDp6232美元的平均值,且在辽宁省8个自治县当中,处于最低水平(2010年辽宁8个自治县人均GDp平均数为2.71万元)[1]。在近些年Cpi指数连续上扬的形势下,喀左和阜新地区的Cpi指数持续上扬,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持续下降。2010年,喀左地区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2.9%,娱乐教育及文化用品服务类消费下降0.7%;阜新地区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2.5%,娱乐教育及文化用品服务类消费下1.4%;2011年,喀左地区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4.9%,娱乐教育及文化用品服务类消费下降0.9%;阜新地区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5%,娱乐教育及文化用品服务类消费下0.9%。两地农村住户年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少于450元,城市住户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少于780元,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居民文化消费的能力有限[2]。

按照国际经济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行列,社会经济要从资本逻辑向文化逻辑的发展模式转变,社会发展类型要从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要真正进入文化消费时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辽宁省已经迈入文化经济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喀左和阜新为代表的辽西蒙古地区,仍然是一个温饱社会的民生经济发展阶段,本地的文化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我们认为辽西蒙古文化的开发模式,应该是面向外部市场的开发模式,辽西蒙古文化的客源市场目标应定位于高于辽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源地市场当中。

2辽西蒙古族文化产业化开发客源市场分析

由于蒙古文化产品是我国蒙古族群众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分析辽西客源市场构成时,将我国的蒙古族群体设定为一级客源市场;将社会公众设定为二级客源市场,采取访谈和网络平台发放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向两级客源市场发放问卷400余份,总计约850份,回收有效问卷约800份,通过对问卷回收结果的标准分析和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关注辽西蒙古文化市场调查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龄在19岁至45岁之间,职业主要为国家机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与服务性行业,收入集中在2000至4000元人民币之间的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客源群体。

2)在过去的一年中,以蒙古族为群体的一级客源市场蒙古文化产品消费位列前四位的分别是蒙古族音像制品、蒙古纪念品、蒙古演出及蒙古文化旅游;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二级客源市场则大多数未进行任何蒙古文化产品的消费,占调查总数的70%,其次为蒙古文化旅游及蒙古纪念品,占调查总数的10%。(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3)在对一级二级市场的自然区位交叉分析中得出,较为了解辽西蒙古文化的蒙古文化的群体依次是蒙古族群体、东北三省客源区、西北地区以及华南、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北上广深津和港澳台地区是了解最少、参与度最低的地区。

4)在对蒙古旅游产品消费指数的分析中得出,一级客源市场呈现两极化的消费特征,即在过去一年当中,蒙古族群体500元以内的消费者和1500以上的消费者占总消费的80%,而500元至1500元之间的消费群体则数量较少;公共客源市场中,未进行任何消费的占70%,300元以内的消费群体占24%,呈现了消费程度低迷的特征。通过关注群体地缘、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交叉分析我们得出,参与度和消费程度较低地区,一般客源群体的收入较高。华中、华南、北上广深津等收入较高地区的受访者很少消费蒙古文化产品。

5)在对客源市场获取蒙古文化信息渠道的分析中得出,网络、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是获取蒙古文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日常交流和旅游信息,表示渠道很少无从了解者占约占调查总数的20%。

6)在对客源市场对辽西蒙古文化特色项目认知程度的交叉分析中得出,在所有受访者里,有近82%的受访者表示对辽西蒙古文化特色并不了解,17%的客源群体对辽西蒙古文化的特色有所了解,仅有1%的客源群体表示较为了解辽西蒙古文化。

在18%表示了解辽西蒙古文化的群体里,一级客源市场对辽西蒙古文化特色项目较为了解的有东蒙古民间故事(34%)、阜新蒙古医药(32%)、东蒙古短调民歌32%。二级客源市场较为了解的有阜新蒙古医药(10%)、阜新玛瑙雕刻(10%)。(该题目为多项选择题)

7)在对客源市场对辽西蒙古文化旅游认知度的分析中得出,一级客源市场对阜新敖包文化节(79%)、瑞应寺(19%)较为熟悉;二级客源市场不了解任何文化景点的占61%,其次是敖包文化节(22%)。(此题目因全国各地蒙古地区均举办敖包文化节而产生波动,实际了解阜新敖包文化节的受访者应低于测试结果。由个别样本指标数据出现的异常而产生波动结果符合抽样调查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辽西蒙古文化缺乏品牌影响力,缺乏鲜明的形象识别。现阶段制约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客源市场对辽西蒙古文化的特点不了解,应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介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应找准一个形象的切入点树立辽西蒙古文化品牌,给客源市场留下深刻印象。开发辽西蒙古文化产业,不能忽略全国蒙古族这个巨大消费市场,同时要面向全国潜在市场进行开发,尤其是对蒙古文化认知度低但消费能力高的大型城市和发达地区。现阶段蒙古文化产品对公众的供给主要仍集中在传统民俗和传统工艺上,应该积极引导市场向高新技术、娱乐文化转变,产品开发要走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道路。这要求我们在产品开发时,文化创意要是原生性的,但是产品类型应该是现代的,流行的。旧有的蒙古影印制品、歌舞节目等类型单一的产品,已经无法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我们要将蒙古文化的元素,更多的引导在主流文化的市场中。比如将蒙古故事开发为动漫、漫画,把蒙古服饰中的蒙古元素放置在流行服饰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开发客源市场消费能力时,应重点面向中端消费群体,刺激低端消费群体,开发高端消费群体。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3

整合营销时代,人们容易忘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就是市场细分,但是,市场细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如何在整合营销中进行市场细分也与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细分是有显著不同的。

1.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细分是基于市场调研之后的一个步骤。而整合营销中的市场竞争是基于资源分析后的步骤。

具体来看,传统意义的细分的资料来源是一个背景的系统分析,它为细分提供论据。比如,我们在进行亚文化分析的时候,其实就是为细分奠定这样的基础。整合营销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细分的前提是资源分析,目的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产品营销。

2.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细分内容主要是消费者群落的划分,而整合营销中的细分是对于资源可以最大利用层次的类别划分。

也就是说,细分的目的是要实现最大化的利用这个类别或者区域的资源。

当然,二者的区别不仅于此。

那么,我们如何在新型的营销战略中进行市场细分呢?

笔者认为,其流程如下图所示:第一步综合资源分析

一、资源分析

内容包含:

1.社会生产力。

企业只有把社会生产力化为自身资源,借助外力才能够更快发展,而这也是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的要素之一。比如,新技术的诞生会带给整个社会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比较直接地作用于营销决策。其中,新技术的含义不仅在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的进步同样可以推动营销战略的实施。“绿色产品”概念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冠以绿色的概念之后就迅速走红,行销全国。

2.市场资源

这个概念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市场分析。市场已经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并且,这个资源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拥有的。从最初的共有资源逐步被瓜分,最终化归各个品牌,或者品牌拥有者。但是,这里的市场资源指的是广泛的没有被划分的状态,主要指市场容量(其中包括市场的周期)。

二、内部资源分析

内容包含:

1.人力资源

2.财力资源

3.公共关系资源

4.企业形象资源

5.市场资源(划分后)第二步资源排列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传输容量市场均衡影响分析

就电力行业的发展来看,国际上各个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组或变革。线路传输容量的约束对电力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选择了通过相关数学模型和计算的方式,对线路传输容量的约束对电力市场均衡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实现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电力市场分析

所谓电力市场是指通过经济、法律等相关手段,以公平公正、自愿互利为原则,对行业中的发电、供电以及输电等进行组织协调的管理运行体制[1]。为了保证电力市场的稳定和秩序,体现电力市场的公平公正,电力市场中的各个参与方都必须遵守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平等原则,电力市场中的发电方和用户组之间都要坚持平等竞争。由于发电供应和价格是电力市场中比较核心的问题,所以要求发电方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价格和规定进行计算,严禁任意提高价格。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对电力市场中的各种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化,为用户合理选择用电方案提供便利。

二、线路传输容量分析

在线路传输过程中,负荷阻抗等于线路的波阻抗时,会使线路中的各个节点电压、电流没有幅值差,而只有相位差,那么线路传输的自然功率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Un表示线路首端电压。线路传输的输送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n是自然功率,δ是线路的允许传输角,β是6。/100km,l是指线路的长度)。线路的经济输送容量计算公式为:。

三、线路传输容量约束对电力市场均衡的影响

通过3节点系统对线路传输容量约束对电力市场均衡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可以借助以下公式计算,各个节点对注入功率和线路的输送功率灵敏系数φji可以表示为:

其中,0节点的是用户组,1、2节点是的发电方,所以对应的参与者就分别是参与者0、1、2.

(一)在没有线路约束的条件下最优相应曲线

在没有线路约束条件下,数学上就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由于是3节点系统,在优化模式的最优条件下可以推算出参与方的最响应曲线:

(二)线路容量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响应曲线

如果线路在传输过程中有容量约束的话,参与者的决策空间φ会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约束和不约束[2]。在约束的条件下,传输容量约束是一个严格的等式,在没有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则是一个严格的不等式。假设φ1为严格的不等式,φ2是严格的等式,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其最优响应曲线的交点。

就φ1区域而言,由第二节中的最优响应曲线公式可以推断,如果市场均衡点在这个区域的话,就可以推断出线路传输容量太过于松,那么对市场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如果假设在该区域内的参与方的最优响应曲线不相交,那么市场均衡点只可能是困在另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两个区域的边界上面[3]。

就φ2而言,由于在该区域的传输线路容量是一个严格的等式,也就是说,所以iSo模型就可以有如下表示:

其中,qi≥0,i是指发电方;qi≤0,i是指用户。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力市场和线路传输最大允许容量的介绍,以及对线路容量约束条件下的不同区域的最优响应曲线的分析,可以推断出线路传输在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可能不存在有均衡点,如果存在的话,只能是存在与一条线段上。本文主要选择了3节点的系统为例进行的分析,如果是节点和线路更多的复杂网络,其分析过程一样,但是其结果是同样的。

参考文献:

[1]刘有飞,吴复立.线路传输容量约束对电力市场均衡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5:1-6.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汉服;复兴;西安市场;营销策略

一、引言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传承。汉民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种族,民族服饰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自从满清入关后,汉服在满清政府“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下被人为禁止。西安作为汉唐王朝的,拥有着汉服市场茁壮成长的养料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现如今汉服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西安,从事汉服的商家只有4-5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足,精神文化需求正在不断上升,对于民族传统服饰和文化的渴求也随之而来,汉服以及汉文化元素的市场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汉服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已经通过文化推广成为自己的民族服饰并被世人所周知,作为传统文化和文明发源地的中国更应该把汉服作为一种民族服饰发扬推广,应该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是中国的民族服饰。我们要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因为它是老祖宗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是整个世界的瑰宝,要让更多的民族来了解她并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结合,走自己的文化道路,而不是简单的盲从。

二、汉服市场概况及前景分析

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语见《易—系辞》)。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语见《左传正义》)。这两句古语可以看出服饰与我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族之服装对民族的重要性。

经过基本的调研和市场分析,我们认为汉服在当代尤其是在西安是有广阔市场需求的。观点如下:

1、汉族服饰有着和华夏文明同样悠久的历史,是本民族文明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和服饰对我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人开始崇洋,而我们可以从服饰上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培养起爱国情怀。

2、汉族服饰一脉传承,是世界服饰史上的一大奇迹。经过时代的锤炼,我们的汉服更是可以和任何一种名牌服饰的风格和特色相媲美。

3、汉族服饰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工艺水平,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完全达到,汉服的精美工艺同样可以给一部分想要走高端路线的人提供了选择。

4、汉民族自古就有重衣冠的思想,不但有先圣哲人的典籍论着,更反映在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衣冠文明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论如何发展演化,只要有华夏文明的存在,就要受到汉族衣冠文明的影响。比如现在的戏剧影视等的服装,就可窥见一斑。

三、西安市汉服市场环境Swot分析

我们首先用科特勒的Stp工具来做分析。先是Segmentation市场的细分,现在的服装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但是汉服的市场现在还待开发,是一个以很有潜力的新型市场;其次是targeting目标顾客市场;最后是positioning定位。

(一)汉服推广活动的中坚力量

这部分人群的主要特点是对汉服本身有很高的文化自觉性,热爱汉文化的传统,身体力行地去推广汉服,这部分人以在校学生和知识分子居多。这部分人群虽然热爱汉服,也愿意去推进汉服的社会推广,但是这部分人却并不合适被定义为主体消费人群:

1、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汉服有自己的理解,不容易受到商家的消费引导。

2、多数人属于无收入(学生)或者月薪金在2000元以下的中低等水平。

3、对汉服推广事业报有更多的社会理想,一定程度上排斥以世俗需求为主导的商业化行为。

这部分人虽然不适合做为消费主体,但是却是很好的宣传主体,如果产品的专业概念对他们引导成功的话,他们会成为公司产品和品牌理念的积极推销者。他们的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组织的方式,可以得到媒体的主动关注,造成范围很大的社会影响,从而带动起主体消费人群的形成。

(二)汉服的审美敏感人群

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对汉服系统有比较深的了解,但是介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这部分人群以16-30岁的女性居多,具有一定的古典文化修养。具有以下特点:

1、对新款汉服有很强的尝试性,习惯于自行制作服装,或者自行设计样式,再找裁缝代为加工;

2、摄影等尝试,遇见重大仪式如结婚,也很容易倾向选择传统华服的形式;

3、喜好华丽的汉服和发式,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

总的说来,这部分人群虽然不能作为消费主体,但是可以作为先行尝试的群体,给予一定的优惠争取对方的好感,在更新产品的时候,可以由他们来指导产品的审美方向,并通过他们的敏感和喜欢炫耀的特点,扩大影响力,对新品建立起好评的基础。

(三)主体消费人群

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

1、对汉服和古礼有简单的了解并向往,容易接受商家的引导;

2、月薪在2000以上有消费能力的城市白领阶层,或衣食无忧的在校大学生;

3、18-35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追求的小资阶级,追求另类和个性,以女性居多;

4、少年儿童,对色彩鲜艳,精美的服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有经常穿着的条件,以女童为主。

这部分人群需要通过前两类人群及商家主动的宣传引导而获知,宣传须抓住美丽、个性、文化雅涵、时尚(紧随影视潮流)等几个要素,不能一味强调复古,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被动型人群

这部分人群对汉服和古礼了解甚少,属于行业的陌生群体,兴趣也小,属于不愿意去主动尝试的类型,只能通过他们身边的人和媒体的大量宣传来影响他们。

最后是positioning定位,商家的定位是让每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做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

四、西安市场汉服营销对策分析

(一)产品和服务

1、汉服与汉元素时装的专卖店。通过跟江浙的布坊、中小型服装加工店合作,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聘请设计师来进行创意设计,做现代改良版汉服,建立汉服专卖店。

2、做汉服版的学士服和校服。作为国家教育结果的一种体现,学位服体现了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气质。做中国自己的学士服,设计制作符合接轨国际的新式汉服学位服,在西安部分重点院校试行,并通过官方推行于全国。而学生们的校服也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学校意见在部分重点有特色学校推全校穿汉服校服和汉服班,设计适合学校文化与学生需要的新式汉服校服。

3、提供汉服婚庆,汉服摄影。每年都有数千万对新人结婚,至少有三成以上的新人愿意选择汉服婚礼,但是现在极缺少这方面机构与良好的运作。如果通过媒体宣传普及,以后甚至可以达到七成以上。

4、成童礼,成人礼,毕业礼,生日礼物。汉服同时可以作为生日礼物与新年礼物,可以通过汉服租借和汉服订制与汉服摄影来推广市场。

5、提供给传统文化的培训单位。目前除了学校类,各大中院校均有国学社,还有私塾班,国学堂,古琴班,古筝班,书画班,太极班,武术班,及至各类武术学校与武术太极比赛所有涉及到传统文化领域的学习班均需要汉服。在同等费用下,汉服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更加标志层次氛围的与众不同。

6、大型的庆典礼仪会展活动。每年的三皇五帝三王祭典,祭孔,祭天等仪式都应当和各政府部门合作采用正规汉服。汉服要直接参加全国相关产业的展会,如广交会,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婚博会,非遗会,文化创意展等大型展会,间接或直接面向市场客户群体。开发设计新型汉服运动服与礼仪小姐服饰,使汉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7、做汉服娃娃及一系列有关汉服的周边产品。结合西安汉唐历史可以拟造历史人物的汉服娃娃,也可以做出相关的手工艺品。

(二)渠道

1、B2C模式(商家对客户)。其表现模式主要为网络直销,人员直销,专卖店直销。在西安成立专卖店并在网上成立网上卖场。和中国汉网与百度汉服商家吧进行合作作主题活动来提高商家的知名度。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电话销售模式,方便汉服的订购。

2、B2B模式(商家对商)。在前一阶段销售前景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扩充经销商数量,在市场前景较好的地段设立连锁店,商,方便西安各地区的消费者购买汉服。在公司中成立传统文化活动工作室,通过策划传统汉服婚礼,高校成人礼,企事业单位的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来赚取一定费用。

3、C2C模式(客户转销)。可做汉服营销发展新策略考虑。

(三)促销

1、人员促销。在春节,花灯,上巳,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里联合西安汉服社和西安高校汉服联盟在西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文艺演出来吸引公众,通过演出向大家宣传汉民族文化,培养并及时发现潜在消费者,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

2、广告策略。商家应在市区的汉文化著名旅游景点区域(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大明宫等)显要位置设置平面广告,宣传介绍汉服婚礼等业务内容;在网络新型渠道如新浪微博等媒介打出自己的投入期广告,宣传品牌。

3、公关策略.可以着汉服去参加一些收视率比较高的电视节目进行炒作;可以参与一些政府背景、公益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如祭祀黄帝;参加服装展览会,服装展销会活动,如西洽会等。

(四)其他营销策略

1、零售渗透。汉服目前的销售以零售为主,抓好零售关,才能使汉服融入大众服装消费市场。

2、客户中心策略中心。汉服目前销售应了解消费者可以接受什么价位的汉服,何时购买,购买数量等,掌握客户更多信息,从客户需要的角度将汉服引入消费者视野。

3、CRm(客户关系管理)。因为寻找一个新客户要比留住一位老客户多花费5倍的资金(CustomerRetention,2007)。而按80|20原则,即80%的收入掌握在20%的客户手中为了。商家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注意汉服圈内的口碑,以及客户团体。

4、Cem(客户体验管理)。汉服商家可以与高校社团等文化社团互动,也可以定期举办出游活动。这可以让客户变成商家的粉丝,使汉服商家在市场营销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艺璇.汉服[m].青岛出版社,2007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商务出版社,2007

[3]溪山琴况.溪山琴况文集[Z].百度汉服吧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Rmp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传承,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对象。正确认识处理好非遗与旅游的关系,开发非遗旅游产品,是实现非遗与旅游“双赢”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昂普理论从Rmp三个方面分析江西非物质文化,从而给江西省的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对策建议[1-4]。

1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Rmp分析

1.1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R性分析

1.1.1江西省非遗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所示,江西省共有7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包含十个类别,可称为亚类。本篇论文结合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江西省非遗旅游资源分为文学、表演、技艺、民俗四个主类。从以上四大主类和十大亚类中可以看出,表演类、技艺类和民俗类非遗资源占绝大多数。

1.1.2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

从非遗名录统计数据上来看,如表3所示,江西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为主,同占比21.4%,占比最少的为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同占比1.4%。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传统技艺、民俗和传统舞蹈占大多数,比例分别为26.4%、18.6%和16.4%,共占江西省省级非遗总量一半以上;占比最少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现今为止也存有9项。综上,结合江西省部级和省级非遗旅游资源类型发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以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为主,大部分非遗旅游资源属于观光游览型、参与互动型和感官体验型。

1.2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m性分析

文章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西省省内居民、在校大学生及外地游客等,发放问卷223份,有效填写223份,回收率100%。

1.2.1游客基本信息分析

对游客基本信息的调查主要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收入五个方面,统计五个数据的数值,可以此作为变量,与游客的认知和偏好程度进行交叉分析,进而得出江西省游客的基本特点和对旅游市场的偏好关联。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共有男性93人,女性130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9~25岁之间;大专、本科及硕博以上学历占比82.96%;游客职业中学生最多,占比30.04%,月收入多集中在8000元以下。

1.2.2游客对非遗的认知分析

通过分析游客认知,大多数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认为各国各地有必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较好的保护意识。但约有一半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微,20.18%的人对非遗不感兴趣,36.32%的人对非遗的概念和类型不太清楚,还有25.11%的人身边缺少对非遗的宣传,说明非遗的普及度广,却不够深入。

1.2.3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类型的偏好分析

如表4所示是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类型的偏好程度,共设置了8个常见的产品类型,分为四档供游客选择,现将这四档选项从很感兴趣到完全不感兴趣分别赋值,分别对应4分、3分、2分、1分,再乘以各档百分比,得平均值,可通过最后得分比较得出较为受欢迎的产品类型。由数据可知,得分最高的分别是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技艺制作和民俗活动体验,这三类得分都在0.8以上,说明在非遗旅游活动中,人们更普遍地选择动态的、互动参与性强的非遗旅游产品,这也符合当前体验旅游的特性。且通过数据也能发现,静态展示型的产品类型选择率虽然低于互动参与型的产品类型,但选择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时可以进行动静结合,既满足游客猎奇参与的心理,也留给游客一个放松休息的间隙。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1)开发时要根据不同的客群市场进行市场细分,设置不同消费水平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2)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工作,实施举办讲座网络宣讲等举措;3)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的选择方面,更多倾向于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技艺制作和民俗活动体验,应当多开发观光游览型、参与互动型、感官体验型等非遗旅游产品;4)游客对非遗文化内涵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开发过程中要各具特色,还需要蕴藏文化内涵,才能满足游客对非遗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偏好。

1.3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p性分析

1.3.1非遗旅游产品数量日渐增多

江西省共有7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涵盖10个类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而非遗旅游资源本身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也使得衍生旅游产品的数量得到增长。

1.3.2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

江西省非遗旅游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可以概括为三类:博物馆模式、动态实景演出模式和非遗主题公园或非遗主题线路等综合型模式。静态的如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动态的比如“滕王夜宴”“天下三清”“寻梦牡丹亭”等实景演出;非遗主题公园和非遗主题线路这种综合性的模式主要是从非遗中提炼出某一确定的主题,再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开发出各种不同的能体现出主题的旅游产品。

1.3.3产品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特色不够突出

在江西省现有的非遗旅游产品中,对非遗文化内涵的发掘还处于比较浅层的阶段,即使是博物馆的展览中也很少对非遗的起源、发展历程、价值等作详细解说,大部分都是简单的介绍,游客在观光游览时只知其形不知其意。而在上述对非遗旅游市场的调查中可以得知,游客们对于非遗旅游产品往往最在意的就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所以在开发非遗旅游产品时最核心的部分应是文化内涵的挖掘。

1.3.4商品市场比较局限,管控不足

江西省现有的非遗旅游产品市场中,ota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非遗旅游商品主要的销售方式还是通过旅行社或者游客自行在旅游地购买的方式进行,且市场上商品虽然种类繁多,但强有力的龙头品牌较少,管控不足。

2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2.1发展新的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多种开发模式联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应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技,增加科技感和潮流感,运用科技手段补充传统模式下的缺失。如表演类的非遗可以把演出时的服装、道具等文物进行静态展示,再安排真人表演或播放演出视频,在原有的产品模式下更便捷明了。对多类有关联的非遗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开发,不仅可以增加影响力,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这种组合模式可以是灵活机动的,也可以是固定搭配。

2.2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高品质化发展非遗旅游产品

不同的非遗旅游资源类型有不同的产品开发模式,要根据非遗旅游资源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甚至多种模式联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如针对传统民俗类非遗旅游资源,可以采用组合开发模式,将其打造成非遗民俗风情游的非遗旅游产品,客源人群以民俗文化爱好者和大众游客为主,产品内容则是该地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丧嫁文化、生活礼仪文化等,围绕民俗这一主体,大力挖掘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内涵。

2.3引进新的商品交易平台,严格规范非遗旅游商品市场

江西省目前现有的旅游商品多种多样,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旅游商品还是相对较少,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补充完善非遗旅游商品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方面,首先,需要政府的加持帮助,促进各区域联合发展;其次,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对于破坏市场发展的企业,应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维护商品市场的稳定;最后,企业方面需要严格把控商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

2.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扩大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征集范围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方的努力就能完善的,需要多方合作,注重非遗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共同建立非遗旅游的人才机制,培养非遗和旅游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可以扩大征集范围,不局限于企业、高校、政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甚至可以通过征集或比赛的形式向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征集设计方案,促进政府、非遗中心、旅游开发委员会和院校之间的共同合作[5]。

参考文献:

[1]蔡育玲,晏佳威,林玉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以江西采茶戏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01):108-110.

[2]桂美娜,苏婕,吴林,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其可行性发展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市场周刊,2019(3):53-54.

[3]陈炜.基于Rmp分析的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科普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科普研究,2019,14(2):76-82+110.

[4]汪丽珍,王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2):119-120.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市场利益细分研究

市场细分是营销管理决策的基础,如同传统营销,网络企业也需要利用市场细分等合理营销手段,使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受营销和环境刺激产生需求直至最终做出购买决策的整个过程。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电子商务市场与传统实体市场存在很多差异,比如技术和购物环境、实现途径、支付方式等,导致电子商务消费与传统消费的购买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使电子商务市场细分与传统市场细分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对电子商务消费购买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细分方法。

一、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

利益包含与产品特征相关的利益和利益链两个层次,综合了产品的相关特性、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过程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利益细分是进行市场细分的有效途径,但在电子商务领域尚未建立一套规范的细分变量选取标准及细分模型,本文首先从利益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确定细分维度。本文从四个维度解析利益。

1.基本要素

产品特征,包括使用价值和相关服务过程。服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电子商务,包括交付地点、网页设计、网上定购程序的便捷性,付款及交付过程、网络的安全性等。基于客户偏好特征的多样化及利益运作机理,特征可能是单一或某种组合,本文用“特征包”概念表示。

2.功能利益和心理利益

作为第二和第三个维度,用于体现各种具体功能和心理满足特征。功能利益强调商品本身的实体和功能效用,承担连接产品特征和心理利益的桥梁和催化剂作用;心理利益是功能利益的延伸,体现消费者心理满足和自我概念增强。

3.情感或价值观

作为第四个维度,是消费者心理本质的体现,具有对相关心理和行为方式做出判断的功能。

二、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设计

本文在a.Sharma“基于顾客服务的市场细分模型”基础上,结合消费则行为活动中的利益因素,综合考虑电子商务市场及用户网络行为的特征与差异,提出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

1.细分模型设计

基本假设:电子商务市场不同消费利益族群的消费者,其利益寻求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利益特性,综合电子商务及用户网络行为特征,本文提出模型架构,如图。

2.研究变量定义

模型的建立和使用需要研究变量来支持。多元化社会和多样化的个人需求,使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无法以单一因素进行具体描述。本文依据利益内涵和消费者心理,借助a.Sharma观点,确定相关研究变量。

电子商务消费者追求的利益可归结为产品特征、功能利益、心理利益及情感或价值观四种要素,它们的部分或全部组合构成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实际运用中,这些要素需要细分,以便企业挖掘消费者重视的具体利益组合,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营销策略。

本文对各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如下:

定义1:产品特征,包括产品使用价值(内在特征)和外在属性(外在特征)。

定义2:功能性利益,强调商品自身的实体和功能效用。

定义3:心理利益,功能利益的延伸。商品的购买、展示和使用将传递某种符号意义,消费行为也指向通过对符号性产品的使用来增强自我概念。符号效用在网络消费中尤为重要(Grubb和Grathwohl,1967)。

定义4:情感/价值观,购买行为发生时消费者情绪状态的改变或其满足的情感,是产品具有的满足消费者好奇心、审美、或满足他们对情感价值追求的能力。情感性利益在于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研究变量具体见表1。

三、研究应用及实例分析

1.数据来源及量化

本文数据源于网上采样。消费利益问卷将各利益属性细化为33个问项,其中包括部分人口统计变量。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衡量,从“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给予1至5分评估,分值越低表示对该问项的同意/重视程度越低,反之,同意/重视度越高。

采样共收集到1760份问卷。采用如下原则剔除无效问卷:(1)利益属性与人口变量存在未填答题数;(2)填答过于集中夸张者;(3)存在奇异值。有效问卷1410份,有效率80.7%。

2.数据分析方法及检验

采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Crombach’sα系数和因子分析测量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分别为信度0.763(大于0.7)和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4.579%(70%为理想),结果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公共因子基本可解释测量结果,该量表可有效地应用于电子商务市场细分。

3.电子商务购物决策利益取向的因子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探讨消费者电子商务购物时寻求的利益构成。

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进行最大方差旋转,选取因子载荷大于0.35的变量并根据载荷量的各测量变量进行排序。结果得到14类因子,可解释方差累计为64.579%,表明这些因子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利益的多维构成,见表2。

其中,因子载荷越高,表明该因子包含该变量的信息越多。

4.基于利益因子的电子商务消费聚类分析

利用3.3结论,采用K-mean聚类分析方法,选用欧式距离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数据处理结果得到8个族群。经anoVa方差分析显示8个族群的利益寻求有显著差异,接受本文的基本假设。根据8类细分组群不同利益取向,可分别定义为“高质高效型”、“注重实质型”、“品质及享乐主义”、“谨慎实效型”、“综合型”、“个性+理性型”、“传统型”和“浏览享乐型”等,体现了电子商务市场不同消费形态。

四、结论

本文通过剖析电子商务消费利益的构成,构建基于利益的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模型。该模型可以揭示不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消费需求,营销人员可据此构建相应图谱,使决策者对消费者的利益诉求有较系统、宏观的认识,锁定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

同时,本文以一般性产品市场为基础划分电子商务市场类型,实践中,不同产品对其消费者决策时的利益取向会有所不同。下一步的研究,将定位于具体的产品、服务市场,研究其中的消费者细分问题及其特征属性。

参考文献:

[1]Haley,Russell.i:BenefitSegmentation:aDecision-orientedResearchtool,Journalofmarketing[J].1968.32(7),30~31

[2]Young.S,Feigin.B,Usingthebenefitchainforimprovedstrategyformulation,Journalofmarketing[J].1975.39(7),72~74

[3]桑辉王芳华:基于利益的网上消费者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

[4]Haley.Russelli:BenefitSegments:BackwardsandForwards,JournalofadvertisingResearch[J].1984(2/3),24(1),19

[5]吴昊:基于利益的客户行为细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10月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8

论文关键词:中药材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研究

一、构建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必要性分析

1、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

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普遍应用中医药进行保健、医疗。国外,民众对中医的疗效越来越认可和兴趣。广大民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推动了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储存、买卖、应用。其中,中药材集约式买卖交易造就了大型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信息时代,民众迫切盼望通过网络能查询了解中医药知识,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商、中药消费者非常希望能利用网络查寻掌握中药材的行情信息,通过网上洽谈买卖交易。开发构建规模大,功能齐全的中医药网络信息与交易服务平台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需要。

2、传统中药材市场改革的需要

投巨资建设的玉林中药材市场,占地17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铺面共有3980间。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玉林中药材市场虽然规模大,基础设施好,但市场交易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摊位对手交易,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畅,不利于客商业务扩展电子商务论文,不利于市场规范管理。在信息化时代,国内外各类市场趋向于电子网络商务的大背景下,玉林中药材市场没有构建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商务,无法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市场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优势也将会消失。玉林中药材市场迫切需要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应用与交易平台。

目前,国外,主要是西药网站,以新药品信息和广告为主,没有中药网站和相关的平台。国内,尚未发现大型专业中药材网络信息与交易服务平台,多为综合性药品网站,中药材信息是网站的一部分,单独而专业的中药材网站少,规模小,功能少。构建功能强大,集市场信息和查询、网上洽商和交易、质量检查、商铺信用评级、市场需求价格分析预测、行业培训、商铺网站、市场管理、中药材数据挖掘、中药资讯查寻、药品洽谈交易等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是发展趋势。

二、构建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展望

1、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实体商铺交易与网络商铺交易并举,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造就大批现代药商,业态升级,做大做强市场。

玉林中药材市场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网络化运作,就走上“业态提升、功能扩充、管理升级、产业促进”的改革之路。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摊位对手交易,实行市场+网络商铺+经营业户的经营模式。使中药材市场逐步形成药材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反馈、产业带动为一体的现代网络化市场。实现长效科学规范管理,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的公平性、诚信度提升,市场运作效率提高,市场的活力、竞争力得到增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将中药材市场传统的商务流程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大大提高商业运作效率;造就现代药商电子商务论文,开阔视野,在驾驭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始终处于主动和优势。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可实现远程实时商务洽谈、交易,为商企低成本拓展全国、东南亚、国际市场铺就了一条低成本的黄金商道,非常有利于玉林中药材市场走向全国、全球,从而把市场做大做强。

2、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能提高商业运作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快捷提供丰富的商业资讯,创造更多商机,规避商业风险,增强商企的竞争力。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让商务流程转化为网络化的电子流、信息流,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提高商业运作效率。中药网络信息应用与交易平台可实现远程实时商务洽谈、交易,简化了客商之间的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能有效地提高中药材客商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的竞争力。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为中药材市场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全球性的特点,可为企业、个人提供丰富的商业信息资源,创造更多商业机会,同时有助于客商规避商业风险。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对买卖交易活动频繁的企业非常有利,能有效对企业商业活动的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使中小企业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流通渠道和信息资源,这样也使中小企业以与大型企业相同的成本进行网上交易,高速高效拓展业务,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3、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及时提供、准确、可靠、全面的市场供需信息,产销联动,避免盲目种植药材,保障药农收益,促进中药种植业发展。

玉林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乃至中西南部众多省份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途径。但农民种植药材决策主要来源于市场人员的直觉信息,由于信息缺乏真实性、全面性,从而导致种植的盲目性电子商务论文,影响药材种植的收益和积极性,对药材种植业带来消极影响。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及时、准确、可靠、全面的市场供需信息,并提供专家对市场的分析、预测,有效地帮助药农及时调整种植品种,产销紧密结合,确保中药种植收益最大化,有利于中药种植业良性发展。

4、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能促进中药材相关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拓展就业,带动经济发展。

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众多的优势,将推动玉林中药材市场的快速发展,交易额大幅上升,市场辐射效应加倍扩展,进而带动中药材相关行业,如:加工、物流、旅业、通讯等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

三、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结构与布局

1、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功能规划

中药材市场涉及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质检、交易、仓储、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业务范畴广、流程复杂,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应该基于一条龙服务的宗旨进行功能规划,从技术角度来看是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具有如下功能:

(1)向市场提供丰富的商业信息资源,创造更多商业机会。(2)网上洽商和交易,简化了客商之间的流通环节,提高商业运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有效地提高中药材客商的商业竞争力。(3)有效对客商、企业商业活动的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的竞争力。(4)使中药材市场逐步形成药材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反馈、产业带动为一体的现代网络化市场。

2、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子系统的设置

根据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规划,可考虑设置九个子系统:市场信息和查询系统、市场需求价格分析预测系统、网上洽商和交易系统、市场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商铺网站系统、商铺信用评级系统、中药材数据挖掘系统、行业培训系统等九大功能系统。同时,平台还建立交易中介担保机制和数据安全机制。

3、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模块设置

对应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九个子系统进行功能模块的规划设置。

(1)市场信息和查询系统

药材资讯:行业动态、各地快讯、产地信息、药材展会、招商合作、药材进出口。

药材供应信息:最新供应信息、所有供应信息、供应信息综合查询、供应信息反馈统计。

药材求购信息:最新求购信息、所有求购信息、求购信息综合查询、求购信息反馈统计。

药材价格信息:最新价格变动、全部价格、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药材排行榜:供应金额排行、供应数量排行、求购金额排行、求购数量排行、成交金额排行、成交数量排行、价格查询热度排行、资讯查询热度排行、查询总热度排行。

药材商铺:商铺基本信息、商铺供求信息、商铺其它信息、商铺综合排行、商铺问询、推荐商铺。

(2)市场需求价格分析预测系统:供求分析、供求预测、价格分析、价格预测。

(3)网上洽商和交易系统:会员管理、网上洽谈、网上交易、网上付款、收发货管理、货款拨退。

(4)市场管理系统:通知公告、文件流转、租赁管理、合同管理、收费管理。

(5)质量管理系统:质量抽样检验、商品标识抽检、索证备案检查、进货台帐检查、下柜退市货物检查、虚假宣传检查、侵权检查、检查综合评分、排行处理。

(6)商铺网站系统:商铺网站注册、商铺网站模板管理、商铺网站信息上传、商铺网站综合排行、商铺网站综合管理。

(7)商铺信用评级系统:商铺信用评分、商铺信用排行、商铺信用监督。

(8)中药材数据挖掘系统:数据挖掘模型管理、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结果储存、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挖掘特点统计。

(9)行业培训系统: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中药材加工技术培训、中药材鉴别培训、中药材储存知识培训、中药材医用培训、其它知识培训。

四、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可行性

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电子商务论文,技术成熟。有众多的成功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范例可供借鉴,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已是人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社会已普遍形成了应用计算机网络良好行为习惯,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也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五、关键技术与创新

与一般信息网站、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不同,中药材市场涉及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质检、交易、仓储、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业务范畴广、流程复杂,行业特色明显。因此,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大,集成九大功能系统,设置七十六个模块,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不少。如:(1)网上交易中,不同企业、不同技术标准的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实时传送、接收。(2)使用不同开发工具的系统集成到一个平台,并实现数据无缝互通。(3)复杂多样的业务数据交换标准的研制。(4)巨量数据并发处理机制设计。(5)多服务器分布处理响应。(6)平台交易数据安全技术。(7)中药材数据挖掘技术。(8)多媒体培训课件的设计与集成等等。

网络信息应用模式的创新:(1)创建现代网络化中药材市场。(2)中药材网上交易。(3)创建中药材网络商铺。(4)中药材市场信息平台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5)中药材交易资讯服务。(6)中药材种植资讯服务。(7)网络化市场管理。(8)网络多媒体中药材综合知识培训等。在实际开发构建中药材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关键,要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逐个攻关解决。

参考文献

俞文群,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2):34-37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市场营销;影响;措施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与旧媒体相对的概念,是对新时期出现或形成的新兴媒体类型的统称。因此,新媒体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媒体技术的革新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旧媒体,又称传统媒体,现阶段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基于传统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媒体形式,重点包含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各种户外广告等。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新媒体即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高新科技为基础,通过无线宽带、有线以及卫星通讯等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播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也存在着形成、兴盛与衰落的过程,新媒体逐步融入社会结构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产品的更迭,新媒体也逐步会被最新的事物所取代,演变为这一时期的传统媒体。21世纪以前,电视是最先进和最热门的新媒体形式,但进入21世纪,电视则纳入了传统媒体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形态也是动态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与科技进步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着媒体功能与内容的创新发展。

2.新媒体环境对市场营销的主要作用

2.1促进市场运营快速见效

毫无疑问,新媒体有助于帮助企业拓展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市场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快速地传播给信息接受者,实现信息的共享。企业依靠这种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已经成为常规手段。知名度不高的企业通过“网红”人物、事件和产品获得曝光率,迅速提高知名度,迅速占据热搜位置,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关注点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当下,企业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环境和新媒体传播手段和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对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应用,促使市场运营快速见效。

2.2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新媒体营销发展

新媒体营销人才的缺失是当下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面临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此来促进新媒体营销的发展。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人才的引进机制,从不同行业引入经验丰富的人才,发挥他们人才优势,帮助企业弥补新型营销人才缺失的尴尬局面。同时,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水平。建立健全的人才发展与考核机制,充分将员工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新媒体技术纳入考核体系中。

2.3新媒体时代要更懂传播的规律和技巧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对渠道的掌控力较强,用户通常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信息呈现“单向”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人人都自带传播渠道,信息呈现出复杂的“多向”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出现,让内容、渠道和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弄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品牌做出有效营销的前提。内容越来越同质化,渠道越来越失控,用户越来越难以取悦,传统的营销策略和节奏渐渐失效。新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做营销的最大区别,就是必须更懂内容传播的规律和技巧,因为这是一个“人人自带渠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账号,每个人都能辐射一群人。

3.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主要策略

3.1找准市场定位,提高营销效率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品牌运营策略,必须对品牌市场进行有效地定位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平台和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广泛,企业在进行品牌运营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群体和推广平台进行全面覆盖,为了提高企业品牌营销效率,企业在对品牌进行推广前应当对面向的客户群体进行年龄、性别、爱好等方面的信息收集。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来选择不同的营销平台。此外,还必须对客户群体进行消费心理进行调研分析,从而确定企业品牌营销的重心。

3.2整合资源信息,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渠道

企业要想提升品牌传播的有效性,就必须对渠道信息进行科学整合,将所有可进行传播的渠道进行有效融合,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促进企业品牌运用策略的有效开展。比如,可以将媒体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创意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品牌营销的传播速率,还能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将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以此来促进传播信息不断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3.3充分挖掘大数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催生融媒体的新业态,助力传播形式由资源分散向资源集中、由互不相连向彼此叠加、由单一传播渠道向立体传播渠道的融媒体方向发展。目前,数据的可获得度已经空前提高。数据的海量、及时、动态、开放,有利于我们完善市场分析的效度和深度。同时,大数据也有价值密度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数据分析的模式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市场数据分析的质量。基于数据分析,在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这是大数据时代市场运营最大的变量。面对大数据正在以几何式增长的速度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的“融媒体”新时代,我们要珍惜大数据给媒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充分做好市场运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结束语

总之,为适应当前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欲做好市场营销工作、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积极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与设备,革新传统传媒方式与市场营销方式,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创新市场营销理念,研发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珍惜大数据给媒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充分做好市场运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俊帅,李娜.新媒体环境下市场营销的有效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6,(5):26-27.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226-02

在当前竞争环境变化和创新复杂化背景下,快速发展仍然是主旋律,科技成果转化能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高校大部分科技成果却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目前,国家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建成了包括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在内的多个支撑平台,这种“平台模式”有利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目前平台管理效率不高,诸如多头管理、供求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相关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本文将技术路线图规划方法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试图改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范式,以期为高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规划决策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一、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基本结构及其局限性

phaalR指出技术路线图应具备四项特征:基于时间序列;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分层呈现(如市场、产品和技术);连接各层次要素。根据技术路线图的实践目标不同,所分层次也不同,但至少应包括目的及其影响因素(顶层)、如何实现目的(中间层)、包括技术在内的相关资源(底层)。我国的技术路线图实践多采用这种构建思路,一般将路线图分为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和资源状况五个层次。

传统技术路线图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范式局限性。传统技术路线图的主要解决战略规划问题,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较为微观,主要解决技术转移的问题,采用“技术、产品、市场”的范式意义不大,特别是产品和市场并非高校的优势所在;其次,主体单一性。虽然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多方研讨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协作沟通,但是传统技术路线图主体单一,不能体现多方的互动机制,无法打开科技成果转化的“黑匣子”。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不可照搬其框架体系。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构建

基于结构化理论,本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分为外部结构、驱动力和内部结构三个层次,目的是克服传统技术路线图偏重各层次的分析,而简化各层次间的联结机制,因此本文制定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注重层与层之间的过渡流程,以预测和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明确高校在转化中的任务。具体来说,本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外部结构层:外部结构层绘制主要考虑宏观环境和外部主体因素,如政策、金融市场、技术需求市场、技术中介市场、企业相关因素等。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成果价值流失现象很普遍,高校科研重科学价值而轻市场需求的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外部结构层主要是理清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结构,找到科技成果的消化路径以解决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问题。

2.驱动层:根据供求理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即是使科技成果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适应而形成动态均衡的过程,而现实中市场失灵的现象很普遍,这说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供需问题。驱动层主要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目的在于打开成果转化的“黑匣子”,挖掘成果转化的中介路径,如中介市场、校企合作交流、风险投资等。

3.内部结构层:内部结构层的主要设计目的主要是两点,一是细分高校及科研队伍创新能力,即在高校群落中找到龙头高校,在单个高校中找到核心科研队伍;二是细分高校科技成果,进而对不同的科技成果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

4.时间维度:当前技术发展迅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低效率直接导致科技成果有效供给的流失,因此,高校必须及时对市场机会作出反应,联合各利益相关者,划分成果转化阶段,合理设立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转化筹备阶段、转化实施阶段和转化后续阶段。转化筹备阶段,即立项阶段,主要是识别市场机会,统筹转化项目,策划转化方案并对可行性作出判断;转化实施阶段是执行转化方案,对无法按期完成的目标进行修正并分析其原因;转化后续阶段是产品推广以及根据市场反馈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足作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

制定流程是技术路线图的关键,由于制定技术路线图的主体、需求及针对领域的不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本文制定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是以高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分析并规划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制定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绘制阶段和后续管理阶段,各阶段具体流程任务如表1所示:

准备阶段是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的启动阶段,首先,应明确技术路线图所涵盖的领域与内容,界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范围和边界。其次,获取相关领域专家及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产业协会或企业)的意见和支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达成战略共识。再次,组织技术路线图制定团队的建设,以服务于专家研讨会组织、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以及路线图绘制和更新等工作。

绘制阶段是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的核心阶段,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构建思路,本文将此阶段分为五项任务,即市场环境分析、研发需求分析、科技成果分析、驱动力分析和里程碑的树立。每层的任务都应考虑到和其他层的连接问题,这种连接是时间维度上关键节点间的实现路径,体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后续管理阶段,即技术路线图的执行阶段,主要包括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制定实施计划,目的是保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路线图的可行性;第二项任务是技术路线图的评价更新。一方面当前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贬值风险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评价更新是技术路线图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