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十篇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十篇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4:49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首屈一指的是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生机与活力,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成败。目前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笔者就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出发,分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商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来,已然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企业形式,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其原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的战略性管理,理应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做出适当调整。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未能适应全球化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比较陈旧,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并没有危机感,尤其是未能真正对人才管理以及人才流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银行员工向心力不足

商业银行虽然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但是,企业文化中“官本位”思想仍处于主导地位,论资排辈以及工作年限等等制约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员工无法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以致现任工作人员也失去了对商业银行的向心力。

(三)选拔录用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灵活

目前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仍属于半行政体制,其人才的选拔录用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首先是学历的限制,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将能者拒之千里。其次关系户现象十分严重,招进的人员并适合工作岗位,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无法进入企业。最后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使用一刀切的方法,不能够量才适用,员工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是迷茫,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这也是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

(四)人员分配机制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

商业银行仍然沿用的干部人事制度,对于人员变动相当石板,打压有能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是人员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体现,员工激励不到位,自然员工的收入水平同样得不到合理分配,导致员工不满情绪产生,同时由于人事安排的不合理,相当多的员工缺乏与本职位相当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导致人才队伍建设的不稳定。

二、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发展要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然将应信息现代化的发展而做出适当调整。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但是科技作为技术手段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需要员工素质的提高,这一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合理培训,另一方面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来补充。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竞争形式的需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繁荣发展的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形式也将顺势而生,这必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中经营水平、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仅是追求财富的满足,更注重于自身价值的体现,对员工的管理能够体现其个人价值,才能更为精准地留住人才。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商业银行效益实现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业银行从政府部门中独立出来,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已不再适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人力资源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员工素质水平的高低,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有无创新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效益能否得以实现,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不能适当变革创新,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根据上文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讨,笔者提出几点商业银行中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适应全球化发展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沿用旧时观念,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员工人身价值的合理实现。首先要对商业银行内部人员进行一个系统的清查,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规划,做出协调发展。

(二)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凝聚银行员工向心力

企业中之所以人员流失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文化凝聚力不够。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且是一种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增加员工对于商业银行的凝聚力,从而员工的一言一行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员工自觉地将企业向心力外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此工作效率提高,人员流失尽可能地减少。

(三)改革传统的用人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商业银行传统的重录用、轻使用的单一用人制度,改革用人制度做到人人尽其才,逐步向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建立起因事设人用人制度,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对未来发展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效、精干、协调的商业银行人才队伍。

未来的商业银行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展,未来的商业银行的管理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转变传统观念、注重文化建设、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绩酬联动机制,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孙健,郭少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2

[关键词]绿色金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07-03

[作者简介]于岩熙(198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王吉恒(1964-),男,山东沾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项目“基于金融模块化构建黑龙江省金融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B074。目前,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来源于绿色文明(王军华,2000)。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以来,绿色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形成共识:绿色金融是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绿色金融是国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

一、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绿色金融

1概念及内涵

绿色金融(greenfinance),也称为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finance),这一概念最早源于《金融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UnepFi,1997),引申为低碳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通过金融业务活动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2009)。绿色金融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以及生态保险的方式,为合理利用能源、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服务,是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金融业务,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为目的(王顺庆,2010)。

2功能与特点

绿色金融具有融资服务、中介的基本功能;具有合理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和调节经济结构、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具有风险交易、信息传达、消费引导、区域协调、财富分配的金融衍生功能。绿色金融的特点是注重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利益,将生态因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算体系;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长远利益。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以牺牲最小的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发展(马传栋,2002)。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会上提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制定了2000年乃至下半个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992年,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大会,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3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金融业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经济、生态、自然、环境、资源和生产等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国外对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自身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倡导银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国外金融业将企业竞争力和改善环境联系在一起。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有100个机构和团体签了字,由此创立了金融自律组织(UnepFi),该组织从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金融公司联合荷兰银行于2002年10月在伦敦召开“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会议,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及西德意志银行等九家银行参会。会议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南”(即赤道原则),规定金融机构有义务对融资项目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审核调查。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前,要求项目发起人提交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证明。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实行了“赤道原则”,其业务范围扩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全球项目融资市场上的份额达到85%以上。

二、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提供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相关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具有调节经济的特殊功能:通过信用中介活动来调节社会不同行业的资金流动。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作为资金融通的枢纽,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促进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行绿色金融,重视环境问题,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发展机遇。商业银行通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可减少有害物资的排放,从而减少商业银行自身的运营成本;商业银行推行绿色金融,承担社会责任,对影响环保的项目不予贷款,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环境风险为商业银行扩大了产品经营范围,减排费用、环境友好技术的投资需求等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融资机会;通过提供绿色投资产品,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资金融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第一家交通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兴起,实现了由单一银行垄断体制向以中央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多种金融体制的过渡。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完成股份制改革,已形成了全方位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赤道原则”的践行

在“赤道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用具体行动来践行绿色金融宗旨。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5家大型银行共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4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贷款3878亿元,节能减排技改贷款20941亿元,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企业贷款3934亿元。中国工商银行提出了《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建议的意见》,建立了信贷的“环保一票否决制”;中国建设银行组建了“赤道原则”研究团队,推进信贷政策与国际行业“赤道原则”接轨;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以CDm机制项下“经核证的减排量”收入为质押的节能减排融资;浦东发展银行推出了《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银行开展了挂钩海外碳排放权期货价格的金融理财产品服务;兴业银行在经营理念、运行效率及公司治理方面显示出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势,成为我国唯一的“赤道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传统的金融活动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上商业银行内部对绿色金融的规律和知识掌握不足,绿色金融服务工具和人才相对缺乏;绿色金融具有公共品属性,绿色金融创新性强,风险相对比较高;政府有关部门政策扶植和激励措施不够完善等,致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对资源、环境、生态因素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是没有形成完善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在金融产品创新及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风险,影响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主动性;二是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信息供享机制。缺少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主要表现为相关环保部门信息、技术标准化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金融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风险防范能力有限;三是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能力有限,对于科技含量较高、建设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项目,传统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其有效的需求。

四、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相关政策和机制

绿色金融具有政策金融性质,需要政策引导,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商业银行只有依据国家有关发展绿

色经济的政策和制度,才能有效地制订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操作规程和工作细则;建立政府监管机制,政府部门通过绿色金融对企业实施监管,使绿色金融成为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约束力量;建立企业信息平台、环保信用信息数据库及银行和企业的借贷信用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项目投融资专家评估系统,绿色金融项目目前处于探索和创新阶段,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通过评估系统来规避投资风险。

(二)建立建全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一是商业银行在建立内部治理机制中,融入绿色金融的理念,将绿色金融作为考核投资项目的重要指标。不仅在资金供给上要向实体经济倾斜,而且要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效应;二是商业银行应当在“赤道原则”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在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活动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在融资过程中资金的安全。

(三)大力建设低碳银行

商业银行应遵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将绿色金融作为银行自身发展的特殊运作方式,将社会责任与银行核心业务高度契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碳金融为商业银行促进经营转型带来巨大商机,包括低碳产业项目的投融资,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等。要加强“低碳银行”的基本建设,从人才培养入手,借鉴国外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经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团队;科学设置机构,完善系统配置和网络建设等。浦发银行2011年率先提出打造中国金融业“低碳银行”的目标,倡导环保经营方式,号召全员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工作中去,探索低碳银行建设经营模式转型路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参考文献]

[1]杜莉,张鑫绿色金融、社会责任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2]朱惠低碳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J]现代金融,2010(9)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3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外资银行的大量涌进,以及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巨大影响,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以投行业务为基础,逐渐进入资本市场。本文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措施,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投行;发展趋势

1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2002年,我国工商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内部率先建立投资银行部,专门用来开展投资业务,自此,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紧随其后,推动了投资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自2007年年底,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以及兴业银行等先后成立了投资银行部门,加大了投资银行业务的普及力度。各商业银行要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实现银行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的变革,就要积极发展投行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中间业务尤其是投行业务发展迅猛,在整个商业银行内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我国境内,中国工商银行在2010年上半年的银行业务总收益为86.66亿元人民币,已经连续八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经达到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投行业务逐渐成为其核心收入来源。在海外,中国工商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工银国际,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获得了业绩的突破,在国际投行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工行负责人曾表示,工行增长最快的新兴业务即投资银行业务。2002年我国银行界普遍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工商银行也逐步建立起以债券承销、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财务顾问业务、重组并购顾问以及结构化融资为基础的“工商银行投行模式”和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线。

2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存在的基本问题

2.1竞争环境、政策法规以及内部条件等都制约了投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不断优化法律法规环境,以促进投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受银行分业制度的限制,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债券融资,在股本融资市场中只能象征性的开展一些配套性业务。同时,商业银行一般采取证券化以及组建合资资产管理等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导致其在会计处理、出资、外汇汇出以及税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投行业务市场在我国发展历程不是太长,但是国内市场竞争的主体却各具特色,包括合资投行、国内知名投行、国内券商、商业银行以及民营咨询公司等,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建成。

就商业银行内部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经营体制、业务流程以及运作机制等。比如,传统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发展传统业务,而投资银行的服务意识更强;商业银行受传统企业文化的影响,在开拓市场和开发业务品种方面的压力较小,而投资银行在运作机制上更显成熟,效率更高。目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指出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在维持商业银行整体架构的前提下推动投行业务的大力发展,从而实现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和谐发展,仍值得我们深思。

2.2投行业务发展的思路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中间业务提升日程,对发展投行业务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在制定经营策略时,并未将资产负债业务和投行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增加银行收入的重要作用,它在通常情况下被视为竞争客户、稳定存款、抢占市场份额以及提供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重数量、轻结果以及贪大求全等问题屡见不鲜,阻碍了投行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对投行业务的重视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开展业务阶段,各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合力,难以充分发挥信息以及客户的固有优势,导致大量机会的流失。

2.3投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对投行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尤其是精通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拓展。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能提供的投行业务服务有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投行人员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努力争取目标客户;将外部资源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投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出问题;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对企业的真实需求也要充分掌握。这些业务实施起来都要涉及大量的物力、人力,一般与复杂的产权交易结合起来。所以,投行的成功需要专业知识和合作团队的共同参与。例如,张裕集团在重组并购财务顾问的过程中,工行总行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山东省分行、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三家律师事务所以及一家中资银行、一家外资银行共同合作,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目前的人员配备相对欠缺,难以满足高层次投行业务的发展需求。

3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的若干建议

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降低资本占有、巩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所以,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必须大力推进投行业务的发展。

3.1实现收益结构的调整,逐步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对企业收入增加的贡献

实现收益结构的多元化,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利益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波动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巨大冲击,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业务规模已初见雏形,但是中间业务所占的比例仍相对较低,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快收益结构调整的步伐,充分发挥多元业务的优势。

3.2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源的整合,保证各项业务的协调发展

目前,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取得了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对这种形势,要加快资源整合的步伐,不断发挥综合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共同发展。商业银行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必须充分发挥其丰富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各部门要实现各户资源的共享,在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其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

3.3建成高质量的专业化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它的集成性和专业化更强,所以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要建立健全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在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健全投资银行业务部门,开展好投资银行业务及各项配套业务。同时,要大力引进复合型人才,逐步建成高素质、高层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丰富以及熟练掌握各种复杂金融工具专业化团队,大力拓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渠道。除此之外,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探索组合营销的新模式。客户经理要全面负责客户关系的维护和管理,产品经理要提供无条件的支持。商业银行要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将投行、公司、资金、会计、信贷以及国际等纳入服务体系内,积极开展跨专业的大型合作,保证服务质量的优良。

3.4进一步完善定价和评价体系,理清收费与收息的关系

(1)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形成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协调发展的收入格局。(2)建立健全利费组合定价机制,在制定利费结合的经营策略时,综合考虑客户的偿债能力和风险状况,对于未来潜力和外部竞争要充分考虑。对于风险相对较大的客户,可以在多种费率定价的基础上辅之以较高利率,而对于具备可靠偿还能力的客户,可以在较低费率定价的基础上辅之以较高利率。在制定利费组合定价机制的过程中,还要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3.5建立并完善导向性考核激励机制

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一项新的创新型业务,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激励制度,经营单位也不断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业务和发展新客户,所以投资银行业务实际上并未取得显著成效。由此,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投资银行部,实现业务和人员的整合。同时,要给与投资银行部一定的经营决策权,以便于对市场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抓住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投资银行部拓展业务范围和加强业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6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提高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银行业也逐步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经营机制、研发能力、人力资本、管理能力、营销网络、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等方面着手。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一项新业务,竞争异常激烈,其不论在服务还是产品上的优势都易于模仿,业务策略优势也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而企业文化却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形成品牌效应,提升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骆璇;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问题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2(03)

[2]刘涛;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J]银行家;2013(06)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它是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金融业的一次全新改革实践,意义重大、举世瞩目,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建设银行的改革实践,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

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1、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目标的艰巨性要求改造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将国有独资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改革,使国有独资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方面,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多年来为支持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国外相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经营管理水平,还是业务品种,抑或是人才素质、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经营机制,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潜在风险严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和股份制改造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任务十分艰巨,只有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可能完成艰巨的改造目标。

2、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复杂性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涉及人、财、物、组织机构等的全面重组与再造,涉及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这场涉及金融体系每一个层面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正面临着一个“九连环”式的挑战:改革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紧紧相连,而每一个分目标的达成既受其他目标改革效果的限制,又直接影响着其他部分的改革进程。因此,股份制改造是一项兼具政策面、技术面、操作面的系统变革工程,各项关系错综复杂。为圆满完成股份制改造各项任务,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关系。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既要考虑改制方案的现实可行性,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长远发展,以人为本,统揽全局,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金融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考虑改制后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国有银行的改革实践,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和处理改造中遇到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改制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方能统筹兼顾,既解决现实问题,又兼顾长远发展,使国有银行真正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3、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性要求股份制改造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截至2003年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占银行业总资产的55%,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6%,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应者。在全部银行业资产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近60%,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占80%.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搞得好坏,对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乃至整个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全局。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银行业面临着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无论是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参与国际竞争,还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都要求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其能否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意义重大,涉及面广,几乎涉及全体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影响深远,改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才能确保改革的最终成功。

4、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迫切性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目前,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势已不可逆转。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如果不抓紧时间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经营管理落后的状况,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届时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从而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要求,还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来说,都必须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任务重、时间紧,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才能确保股份制改造不偏离方向,取得圆满的成功。

5、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面临的经济、社会体制转轨期的现实环境约束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轨时期,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制面临较多的现实环境约束。从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看,在转轨期,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在经济运行方面,由于市场调节功能还不充分,转轨期的经济机制使得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并行发展,导致经济运行呈现较明显的不均衡态势。在市场环境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市场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相互交织,商业银行只有保持理性,规范运作、稳健经营,才不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迷失方向。在信用环境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法制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借款人逃债现象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信用环境,商业银行如果不能保持足够清醒,审慎分析借款人的真实信用状况,盲目跟风,短期迅速膨胀起来的资产就很容易转化为不良资产。总之,由于处在经济转轨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商业银行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受到许多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取得成功。

6、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金融领域近几十年来变革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多数变革取得了成功,推动了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就中国的金融业改革整体而言,金融改革长期滞后于整体经济发展。像中国过去的每一次市场化改革一样,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也并不是在一个设计周密的规划之下“按部就班”去执行,而是一次次的试错与经验积累中摸索前进。不少变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少数变革措施甚至导致了惨痛的失败和昂贵的代价,无法弥补。反思失败的变革措施,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忽视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联动性、系统性,在对根本性问题未做大的触动的情况下,不时出台的一些修补措施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变革措施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考虑,部分变革措施的出台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非常关键和艰巨的全新改革实践,我们不能再沿袭传统的纠错式改革的思维模式,要总结我国金融领域近几十年来变革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摒弃简单的、感性、盲目的改革冲动,树立改革理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而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基础在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因此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健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

从国有银行的现状来说,治理有效结构的缺失已经使内部治理改革迫在眉睫。与规范的公司治理相比,我国国有商行的治理机制有很大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区别于现代商业银行的根本点是产权主体机构的一元化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可交易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专业银行附属于国家所有,被赋予了行政机关的职能,因此国家专业银行的治理制度实际上被纳入了国家行政管理体系,银行的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国家与银行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这种行政性制度安排区别于市场化国家政企分开的治理体制。尽管近些年来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化,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链过长,导致约束机制弱化;产权关系单一化和代表主体缺位或混乱限制了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权力制衡,治理效率低下;高管人员的基础义务责任制度不健全,使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健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原有的行政化运作方式,并实现银行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使其成为真正的银行家,从而有效解决高级管理人员与银行经营目标偏离的问题,切实降低委托—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其次,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对于母公司而言,不应参与上市银行的经营活动,主要职责是做好监督管理,并通过发挥董事的作用强化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同时确保监事的独立性,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功能,以此来增强对银行董事会和经理阶层的监督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同时,在上市银行大力引入独立董事,并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国家控股、独立董事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弥补国家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

第三,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一方面确定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构成,尤其是要大力引入独立董事,并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国家控股、独立董事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实现银行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权利制衡,降低委托—成本,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第四,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由于对商业银行实施并购成本很高,所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对商业银行进行外部约束一般来说难度较大。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与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相适应,大力发展经理市场,促进银行管理人员之间的充分竞争,真正实现银行管理的职业化;二是强化资本市场的作用,努力发挥资本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三是强化独立和外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四是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

此外,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在构建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关联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辨正地看待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问题。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外国战略投资者来形成改善公司治理的新生力量将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具体引进过程中要注意,中国要着重引进的是战略投资者,不是投机者。投机者对中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和金融稳定不利。此外是不是中国所有的国有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均一律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窝蜂地全部去抢着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会使国有银行丧失主动的谈判条件,可能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是否考虑部分银行引进,部分银行不引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妥善处理党委会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后,要妥善处理好党委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好党的领导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系。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注重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是积累性、深层次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必然矛盾。当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经营机制不到位,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就无法克服;经营理念不树立,就不能正确地指导经营管理实践,经营理念的滞后,势必影响到工作思路、发展规划、决策质量、市场开拓、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到整个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一次性设计,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强制推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经营机制是内生性的,一般而言其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其作用具有长效性。银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要立足机制的引进和营造。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是要解决外在的体制问题,更关键地是促进内在经营机制的优化。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改革、发展与稳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速度、质量与效益,资本、规模与结构,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业务发展与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关系,用新的发展思路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谋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更新管理理念,确立和坚定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商业银行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应包括:(1)资本约束的管理理念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理念支撑,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伴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首先应牢固树立资本回报与约束的理念,增强各层级、各环节责任主体的市场经营意识,统筹兼顾,处理好业务扩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总量规模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这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证。价值最大化是充分将风险因素、资本成本、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因素结合起来,着眼于可持续增长的经营理念。事实上,在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中,既要考虑个体的最优化,同时又要考虑全局的最优化,个体最优化目标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目标。不仅如此,既要考虑即期的最优化,更要考虑长期的最优化。追求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实质,就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正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2)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商业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而发生资产负债业务,同时通过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等服务而开展中间业务,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商业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则,在负债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定的前提下,资本金规模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的高低将决定资产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中间业务的发展则不受资本金约束,可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限制时对盈利的不得影响。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3)效益与效率并重的经营理念。如何在资源约束下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来提高效益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其核心在于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其经营管理资源的配置满足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目的”的要求,进而推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提高发展的总体效益。同时,按照有利于客户价值创造和内部风险控制的原则重组和整合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依据调整组织机构,建立相互促进和相互制衡的业务拓展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从而提高发展的效率。(4)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秉承这一理念,银行积极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加强人才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大力打造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岗位人才、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和经办岗位人才三支队伍,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服务于业务的健康发展、服务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服务于经营效益的持续提高,最终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改革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按照岗位责任、风险、贡献相称的原则,积极建立以岗位职务等级为核心、具有商业银行特色的内部等级体系,形成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岗位职务架构,并对各类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使不同岗位职务与岗位责任和任职资格条件相匹配,为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构筑平台。

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除了需要观念的转变之外,还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包括资源配置,成本约束、科学激励以及内控约束在内的经营管理机制。

一是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资源分配方式,力求使资源投入与收益相对称,激励各分支机构努力增加收益;使资源投入与业务发展相对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行与绩效挂钩的标准预算,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配置资源。同时加大各项资源配置与经营绩效挂钩的比重。

二是全面成本约束机制。通过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转向全行共同管理、由狭义的成本(财务成本)约束转向广义的成本(资本成本、财务成本、风险成本、管理成本等)约束、由事后核算转向全过程核算三个转变,加强对产品价值、客户价值的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竞争Swot分析

2012年号称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商界知名“三马”联合试水互联网金融,开启保险行业的新章节;这一年电商巨头京东商城提供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浮出水面,解决了供应商资金短缺问题;这一年多家商业银行涉足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探索互联网金融之路。2013年,余额宝概念股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再次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面对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的挑战,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四种发展战略。

1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的Swot分析

1.1内部优势分析

①实力雄厚,诚信度高。据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截止2013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高达144.25万亿元。从数据可知,我国银行业总体资产规模宏大,实力雄厚,诚信度高,在金融业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实力。其次,国民对商业银行有着广泛的认识度和高度的忠诚度,具有了一种资金放进银行就是安全的意识,这是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②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网点分布广泛。据银行业协会《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国银行服务网点达20.5万家,其中新增网点4200家;全国自助设备达50.9万台,其中新增设备10.02万台。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网点分布比较广泛。

③风险管理与控制上的优势。资金安全是客户关注的永恒话题。近年来,面对复杂多端的国际化金融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得不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实践中获取了丰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经验。而互联网企业因成立时间较短,还并未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

④政策上的优势。自商业银行成立以来,就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并设定了极高的行业进入门槛,使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时具有了牌照优势。其次,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身份,使商业银行在享受政府税收方面具有了成本优势。而互联网企业一直游走在政策监管边缘,能否获取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牌照,直接决定着它们今后的命运。

1.2内部劣势分析

①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国内网银系统大部分皆因资金投入量不够、投入重前期开发轻后期维护更新等问题,导致银行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不足、网上银行认证系统兼容性差,不能满足用户方便快捷的体验需求。其次,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并没有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及交易信息等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更谈不上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及建立合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机制、信用评估与信用决策机制,白白浪费了一大笔财富。

②金融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开发了部分金融创新产品,但其开发的产品没有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产品信息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缺乏显著特色,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而互联网企业自进入大众的视线以来,一直是创新的“领头羊”,引领时代的潮流。

③业务流程繁琐,效率低。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柜面业务时,因客户等候时间过长,引起客户投诉的事项已经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流程设计时,过于强调银行内部制度的执行,以银行或部门的利益为中心,造成银行业务流程繁琐、服务质量与效率大幅降低、内部资源严重浪费,不能满足客户的实际体验。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借贷模式为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了新的实时到账的融资渠道,其优势显而易见。

1.3外部机会

①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鲶鱼效应”。尽管互联网企业目前涉及的金融业务并未动摇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但其开放的平台、交互式的营销方法、别具特色的产品、方便快捷的流程得到了广大“草根阶层”的青睐,搅浑了银行业的一滩死水,为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互联网企业是金融行业中突然出现的一条“鲶鱼”,将极大的促使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业务和个人客户业务,另辟蹊径增加非利息差收入,并为健康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带来动力。

②社会化媒体平台下的机会。近年,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交网络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自由撰写、分享、评价、讨论、沟通信息与资讯,企业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更好的搜集客户信息,更精准的定向目标客户,更有效的了解客户反馈,这就为商业银行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开展网络营销带来了机会。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挖掘客户资讯、开展网络营销,实现与客户的零距离开放交流,使客户的诉求得到及时高效的满足。

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发展提供鉴赏。近年来,虽然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呈现一片大好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缺乏特色、业务流程复杂等方面的问题。然,互联网企业强大的科技技术、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鉴赏。例如,互联网企业非常注重大数据的运用,并利用“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建立了识别中小企业信用情况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

④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互联网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掌握了客户大量的消费习惯和交易情况;而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与大型企业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和互信的关系。其次,互联网企业拥有科技优势,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都非常强大;而商业银行拥有金融背景优势,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双方不同的优劣势特点,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如,双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结合严格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联合打造在线融资平台。

1.4外部挑威胁

①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Facebook类社交网络凭借其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LendingClub类p2p交易平台,使资金供需双方的资金信息能够进行直接匹配,无需经过第三方机构。两者的协作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迫使商业银行面临融资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其次,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75.84%。尽管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仍然无法与网上银行全年900万亿元的总支付额相提并论,但互联网支付爆炸式的增长方式,正在加速金融脱媒,促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角色弱化。

②商业银行的传统战略结构受到冲击。“20%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创造80%的利润,80%的普通客户为企业创造20%的利润”。几十年来,商业银行严格遵循帕累托定律,把企业的主要目标客户定位为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等优质客户,通过向优质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服务,来获得巨额利润。然,互联网企业却把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视为主要服务目标,利用方便、快捷和客户体验的个性化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战略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银行业一片恐慌,多位金融业大佬呼吁银行战略转型。

③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将受到威胁。目前,虽然p2p贷款、网络借贷等业务主要针对的是电商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客户及个人客户,并未真正触动银行的利息差收入。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优质客户的网络借贷业务也将产生,这将直接争抢银行的利息差收入,严重影响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的不断延伸,商业银行经营的部分中间业务被逐步替代,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威胁银行的收入来源。目前,以汇付天下为首的支付平台领取了监管部门颁布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对银行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产生了影响。

2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的Swot矩阵分析

基于以上对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个Swot分析矩阵,并以此找到了增长型、进攻型、扭转型、防御型等四种发展战略。因这四种发展战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2.1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主要强调发挥内部优势,同时抓住外部机遇。增长型战略主要有: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抓住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稳居金融业主导地位。在严格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基础上,全力打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力争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与网点所在地的政府、医疗、特色产业等合作,使客户的线上线下生活高效链接。

2.2进攻型战略

进攻型战略主要强调发挥内部优势,同时回避外部威胁。进攻型战略主要有:加大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强化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通过为优质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服务,改善商业银行的战略结构。降低中小企业客户贷款门槛,提升中间业务的竞争能力,加大金融衍生工具投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

2.3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主要强调抓住外部机遇的同时,转化内部劣势。扭转型战略主要有: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新形态的过程中,提高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学习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价值主张,注重社交网络的运用,增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抓住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鲶鱼效应”,对银行业务流程进行简化,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4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主要强调减少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威胁。防御型战略主要有:保持原有的优质客户优势,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缓解客户资源的流失。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改善银行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从客户的体验上做好“防御”。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建设和完善,用技术拉动收入水平的增长。

3总结

本文对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进行了Swot分析后,得到了未来发展的四个发展战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互联网平台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大的需求,这种条件下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So增长型战略。这种战略能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配置,同时促使外部机会得到有效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使商业银行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得到稳定。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2.92;F83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32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75-03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发展依然低迷

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全球经济,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欧债危机的日益加剧,依然难有全面复苏的迹象。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由于众多企业陷入困境,贷款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少,贷款不能收回的几率不断增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国际市场环境十分严峻,对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二)国内经济发展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

国内经济方面,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影响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较多,输入性通胀影响没有明显减弱,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资源要素价格矛盾比较突出,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通胀预期仍然不断增强,国有商业银行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我国为应对危机正在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地区、各行业投资降温,银行信贷投放趋缓,经济运行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银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放开,大量外资和中资银行纷纷涌入市场,并且凭借着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先进的电子银行网络抢占了大量优质资源,各类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提供着与商业银行同质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不断压缩,现有市场地位和盈利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降低成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开拓新业务以弥补传统业务缩减带来的利润减少,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金融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贯彻前沿培训理念,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开拓人才成长途径,全面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以应对银行业同行先进管理方式和高素质人才的冲击和挑战。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都将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基本上建立起了开放型、多元化、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体系。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尚存在很多不足。

(一)培训体系中缺乏对核心员工的识别和偏重机制

核心员工是指在人力资本市场中稀缺的、具有高度价值性的、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员工,他们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外化为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载体。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培训方面普遍较为重视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视他们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没有真正的针对核心员工的识别和培训机制,极易造成培训效果的下降和核心员工的流失,给各项业务的发展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培训需求分析过于简单,仅仅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调查手段,比如问卷等,而较少使用科学严密的工具或方式来确定培训需求,难以真正发现组织成员技能和素质的不足,使整个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热衷于引进前沿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如“创新导向”、“时间管理”等,而忽略自身的组织文化和实际需求,员工难以真正从培训中获取可以有效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和技能;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员工能力能够得到迅速的提高,但是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没有同员工的整个职业发展和薪酬激励结合起来,造成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在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情况下的加速流失。

(三)培训较少涉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内容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多偏重于岗位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较少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员工通过培训仅仅能知道“怎样做”,但是却对“为什么”知之甚少,难以有效影响员工的价值观等深层特质,未能发挥企业文化在增强员工认同感并激发员工业务创新动力和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令多数员工仅仅是一味工作,忽视创新,忽略进取,工作后劲不足,难以有效融入企业发展。

(四)培训评估体系及反馈机制不健全

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很少开展培训评估和效果反馈,这使得培训的组织设计、实施管理和效果反应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各种问题和不足不能被迅速发现并得以解决,各项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不能得到迅速的改进,极大地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途径的拓展和培训水平的提升。

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的应对举措

(一)实现培训理念创新适应企业组织需要

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学习先进的培训理论,不断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创新培训理念和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和培训工具,不断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创新注入动力,以应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各类变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将培训理念创新和对先进培训理论的学习同银行经营战略和组织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全行的业务发展战略为依托来引入先进理论,创新培训理念,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满足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二)全面构建高效的核心员工培训体系

在银行这样一种知识高度密集型企业中,核心员工掌握着核心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各类中资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在极富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条件的吸引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员工流失严重。如何以通过系统有效的培训激励提高核心员工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核心员工忠诚度,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为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贡献,是国有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对组织内部的核心员工进行识别。根据银行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战略规划,结合核心员工的评判标准判断出对银行战略实施和业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或举足轻重作用的员工,并随时根据环境变化发现潜在的核心员工。

第二,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应该重视从日常工作开始,在商业银行内形成一套系统的培训机制。通过系统的思考给核心员工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满足其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同时应将培训纳入管理系统,将培训与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从而满足核心员工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三,商业银行应该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收集核心能力,用于对潜在核心员工的培训,注重培养商业银行后备人才,通过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商业银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流失而造成的危机。此外,核心员工接受的专业性培训应当具有互补增值性,应多采用团队培训,将个人的核心能力稀释,避免一旦核心员工离开本商业银行,就无法实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整合互动。

(三)建立基于多样化需求的培训系统规划机制

实现基于多样化需求培训系统规划,必须从企业战略、个人成长和系统整合三个层面同步开展。

第一,企业战略层面。人力资源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银行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着眼于在银行未来战略发展过程中对员工在岗位技能、风险防控、金融创新和政策解读方面的新要求,并以此为根据明确银行未来对于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长期需求,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有效推进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个人成长层面。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培训还必须充分考虑并服务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企业与员工互动发展、共同受益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职位分析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要求,明确任职条件、上岗资格及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员工座谈等方法准确判断员工培训需求,切实将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员工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为保持自身竞争力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将培训参与程度和培训成绩同薪酬待遇和职位晋升结合起来,形成人力资源培训助推员工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

第三,系统整合层面。首先,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发展阶段、内部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以及员工知识技能的不同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培训需求间建立内在联系,确保培训投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实现企业战略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其次,在对当前行业竞争对手,特别是大型外资银行之间的静态差距,以及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因素在内的动态差距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评判企业战略发展与个人发展各类需求间的主次和先后顺序,实现人力资源培训的系统化和有序化。

(四)构建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及反馈机制

第一,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的培训评估小组。设置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和督导工作,一是全面负责对各项培训的培训需求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培训经费预算、评价标准设定、培训效果反馈及后期各项奖惩措施的执行,同时对整个培训过程开展监督实施工作;二是建立完备的员工培训档案,将员工所参加培训项目、培训表现、最终评价以及培训奖惩及时计入档案,并将其同员工的薪酬待遇和职务晋升挂钩。

第二,开展培训前期评估。培训评估小组首先要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协同培训主办部门按照员工日常工作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其次要对培训主办部门培训项目方案进行细致审核,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再次是对培训项目开展所需如餐饮、住宿、授课等各项费用进行综合评估,严格培训预算,合理控制成本,为培训方案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三,进行培训实施管理。培训评估小组应协同培训主办部门,以满足被培训员工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整个培训方案的实施进行管理,对员工在上课、实践、就餐、住宿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发现并进行整改,对教师授课、活动组织、培训环境、后勤保障等方面按相应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备案。

第四,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一是要求培训主办部门应在培训完成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即期评价,并通过跟踪调查的方式对培训前后员工的表现进行衡量,形成即期评价报告和跟踪调查测评报告;二是对培训的相关材料(方案、教材、照片、录像等)和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综合评价报告,对照评价标准对培训主办部门的工作进行打分或者定级,计入部门培训档案;三是培训评估小组应综合历史数据和主办部门提供的自检评估报告,对培训的组织、管理、内容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在员工培训项目档案中进行相应的记录,以此作为给予员工相应激励的依据。

(五)加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培训

国有商业银行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环境下实现进一步的长足发展,必须要依靠强大而富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来塑造一支顽强、忠诚、有凝聚力、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应当以员工的需求和成长为核心,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重点为方向,以培育高水平的员工队伍为目标,加强员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培训,通过强烈的文化认同、高度的责任意识、优良的职业操守和坚定的团队意识来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增强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亲近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组织向心力和凝聚力,满足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战略推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红娟、周娟.商业银行核心员工培训激励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研究,2010,(05).

[2]李帅、陈梦晓、丁一.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的有效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6).

[3]许军平、冯毅.全球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策略[J].理论前沿,2009,(04).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7

一、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

如果对率实施管制,将会使大量的社会福利遭受损失。对我国之前采用利率管制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银行采取的是法定利率,法定利率的后果就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谋或者约定,联合起来制定掠夺式的价格,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相违背,此时,资金商品的价格已经脱离了市场供求,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市场均衡利率与法定管制利率之差异的作用,反而使得两种利益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市场化机制最法定利率的影响下被逐渐削弱,市场份额逐渐涌向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中,因此,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实现高效率、真正的规模经济,浪费资源的现象较为严重,社会总福利的净损失较大。所以,利率市场化能够提高社会总福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利率是唯一能够体现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手段,发现货币资金价格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利率体系对其进行支撑,只有如此,资金的合理流动才能得到保证,从而达到优化资配置的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因此,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必然。

王国松提出,我国政府对利率实施管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只有放宽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才是长久之计。

徐相华指出,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使得存款利率上限被打破,将会把社会大量资金吸引到银行中,银行的存款成本得以增加,为开展贷款等其它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取消下限限制,贷款利息收入将会较少,从而减少了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净利差,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存贷款净利差。

鉴于农村商业而银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存贷款净利差,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又非常弱,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管制。但是,出于保护目的的利率从管理无疑将农村社行业银行置于温室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弱,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此外,如果对利率进行限制,将会有大量涌入股票、基金等其它机构,因此,急需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机遇

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通过定价,就可以掌握资金市场供求情况,对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十分有利。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等其它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负债管理和结构的优化,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利率风险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农村商业银行为了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创新步伐,从而逐渐取消,而中间业务将会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要求,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中间业务还不是很成熟,在总业务中的比重较小,需要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没必然会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和健全的科技平台,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经营方面,将会得到较大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将更直接的面临市场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同时,积极发展基于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计量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风险管控水平得以提高,不良资产比率大大降低。

三、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1、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前文所述,未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农村商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存贷款的净利差,依赖资产规模扩张,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导致信贷需求萎缩,同时,将会增加信贷资产违约风险,一些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企业将会逐渐将融资渠道由农村商业银行转向其它金融机构,贷款需求降低,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存款数量降低,进而降低贷款资金价格,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影响,仅仅依靠资金规模扩张,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商业银行生存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对产品结构和业务进行调整,尽可能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

2、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都比较成熟,经济来源渠道广泛,而农村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存贷款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商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面临风险最大的就是农村商业银行。我国银行一直处于非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利率上下限有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等成为各大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而价格问题,基本不会考虑。而取消了利率上下限之后,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如果银行供给大于客户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下,银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客户将会重点关注银行的服务质量。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价格不再成为固定因素,并且已经成为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此时,博弈现象将会出现。这样一来,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就必须以价格为出发点,致使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3、风险管理水平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变动,也就是说市场资金供求将直接决定利率的多少,因此,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为了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出现以较高的贷款利率贷给信用等级较低的主体。面对上述情况,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将业务重心转向小微业务,以此避免利差的缩小,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等进行全面掌握,违约率也较高,因此,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而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主要设立在县城及以下地区,信用环境建设较落后,融资主体信用意识差,此外,利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

4、定价能力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存贷款利率。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定价管理的量化基础,定价管理技术落后,自主定价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四、农村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各项业务还不成熟,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没有传统银行长久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同时,也没有庞大的不良资产负担。因此,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积极开展存贷款业务,使之逐渐完善,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为“三农”服务,真正起到“输血”的作用,贡献于我国经济建设。对于其它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其他类型银行在发展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发展良好的银行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总结教训,还是借鉴经验,都不要忘记与自身实际情况做对比,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对于不足的地方,进一步增强,尽可能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优化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主要的运营工具是价格。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组成定价部门,逐渐实现稳定运行,定价部门的任务就是要根据金融产品的不同,从而测算利率水平,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差别的定价。存款业务方面要综合考虑业务范围内市场的资金需求规模,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和闲置问题,贷款业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保证贷款利率水平符合自身承担能力,避免违规放贷或者过量放贷。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代表,存贷款的利率上下限就没有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利率水平建立弹性指标。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实力上,其所能承受的能力都要弱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科学合理利率弹性指标,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农村商业银行既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后,要增加对利率风险的管控职能。农村商业银行整体构成比较简单、规模小,为控制成本,没有必要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一样建立专门对口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利率风险指标监测体系,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测量,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测量,建立符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测量模型和测量软件,以此来衡量利率风险的危险程度、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对潜在的利率风险有较准确的掌握,进而协同定价部门一起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或者把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第四,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的压力将会增加,很可能拓展农村市场,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将服务质量作为竞争因素,打造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粘合度。同时,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将会缩小,农村商业银行在灵活运用自主定价开展市场竞争的同时,要争取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能够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逐渐优化收入结构,实现持续盈利。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8

[关键词]创新;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再造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拥有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和竞争优势的大小,而资本存量的增加,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不断强化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关键。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日趋激烈的业务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等纷纷介入,利用其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从国有商业银行挖走各类人才的危险已迫在眉睫。国有商业银行如不对现有的人事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就必然会导致人才大量外流、人力资本贬值,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不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政化、机关化、非企业化的模式进行小修小补,而是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再造。基于迈克·哈默提出的企业再造的概念,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再造是指:银行投入资本,发现、利用、开发全体银行员工的素质和潜能,通过合理的招聘、配置、激励、教育培训等手段,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把员工的潜能转化为银行最为有效的竞争力量。

二、金融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金融创新是现代商业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等,而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并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全能化的服务。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渗透文化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会影响员工的价值体系,使之与其从事的工作产生认同,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协同性,激发其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创新时代对人与组织的协同性要求更高,因而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

2.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发掘整合力。所谓的整合力是指:银行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员工组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松散的集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佳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活动中的摩擦成本。在金融创新条件下,整合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而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3.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贯穿激励力。金融创新给银行各阶层员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引发了人员在各银行间的频繁流动。如果员工在本企业内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就必然会流向其他企业。所以,对员工持续和有效的激励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非常重要,而金融创新更是要求这种激励从脉冲波转化为持续的动力源。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僵化,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单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约束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对银行竞争的重要性。银行业务只是注重简单的机械式劳动,忽视了员工的创造能力,造成管理职能错位,工作方式被动。另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职能局限在工资分配、人员调动等行政事务方面,工作专业化水平低、附加值不高,且与其发展战略脱节。这种僵化的运作必然导致人才的大量外流,而我们应对人才外流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只是一味地“引进人才”,却没有构建适合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环境,致使银行体制松散,员工与银行关系淡化,员工与员工之间整合力差,这与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国际惯例要求相去甚远,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

2.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对员工开发相对不足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采用传统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配置既存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又出现了人力资源开发挖掘不够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问题。银行本身没有视员工为可无限开发的宝贵资源,员工在银行中的位置等同于资金和设备,人与岗位不匹配的现象十分严重。在人员培训方面,对普通员工提供的培训带有偶然性,其目的大多是为了普及新政策或新的操作规程;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对象主要局限在管理者范围,带有明显的福利性质,培训内容也大多注重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对员工素质和潜能的开发。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

3.物质激励作用有限,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物质激励的作用非常有限,目前仍以平均主义为设计原则。现行的工资制度是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工资管理实行总量控制,这种工资总量控制的管理办法还远未达到激励的程度。另外,员工薪酬分配上的“大锅饭”问题表现突出,员工工资与所在分支机构的经营效益挂钩程度低。虽然我们进行过多次薪酬制度改革,但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科学合理的体系,很难为普通员工和关键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资。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对员工几乎没有精神激励,银行的经营业绩只能靠全体员工的奉献精神来维持,就此形成的激励作用微乎其微,所以难以形成公平竞争,发挥人、薪酬机制吸引人的激励力。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再造的构想

1.整体思路

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根本的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权力距离大,因而再造的目的在于减少并消除管理权力距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和效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侧重于人员的规划、培训与激励3个方面。在创新条件下,如果继续加强规划力,员工结构可以得到机械性改善,但整体效用不会有明显的提升,甚至可能会导致人事决策高度集权。就人员培训和激励而言,由于员工具有很大惰性,要使其积极上进需要组织施以压力,因而必须继续加强培训力和激励力;培训力是加强整合力的关键,整合力的提高又建立在员工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更多考虑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和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培育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企业文化环境。就激励力而言,应该以“人本管理”的思想为导向,更加注重人的社会属性,避免采用惩罚性手段,更多采用鼓励手段以维持激励的有效性。

2.再造的举措

(1)文化力再造

第一,培育高素质的管理阶层。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阶层对所在银行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影响,因为他们是银行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价值取向最直接、最权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领导自身素质和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所以在保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中,领导层首先要自我重塑,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而非银行官员,担负起带领全行员工塑造企业文化的使命。

第二,营造有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文化。要重新定位员工在银行中的作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要求和发展,在决策上发扬民主,在管理上激发员工参与。要建立起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以建立员工价值体系,形成具有内聚力的价值观。

(2)整合力再造

第一,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观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岗位的需要,采取竞争竞聘上岗、岗位双向选择等方式,选用适当的人才。用人所长,量才而用,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与岗位的匹配,对贷款、存款、结算、国际业务和有潜力的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等岗位配备精英,给善于开拓创新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将一线人力资源营运放到比资本营运、信贷资金营运更重要的位置上去。此外,要加强基层员工的内部规范化、制度化轮岗、交流和锻炼,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职能结构,促进相互间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前沿的整体战斗力。

第二,利用银行自身培训机制、银行外培训机构以及银行内部职员相互培训,逐步造就懂经营、善管理、专业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使全体员工对银行的方针政策、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有所了解以产生合力效应。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金融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其理念、拓展其思维、提高其能力。另外,要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创新素质培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机以及创新才能和实践能力。

(3)激励力再造

第一,建立起科学的考核制度和畅通的晋升渠道。采用上级对下级、平级之间和下级对上级互相考核的办法,明确每个员工、每个岗位的权、责、利,并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要打破晋升中的“暗箱”,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增加透明度,让员工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并对企业和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第二,建立起个人奖金、团队激励计划和专业型人才特别设计工资报酬相结合的薪资制度。个人奖金是补充基本工资的一种激励性付款,它具有向做出更多努力的员工提供更多报酬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另外,随着团队生产和工人之间的合作重要性的加强,以团队或小组为基础的激励报酬变得越来越自主化,协定的绩效标准被超过后,给予团队成员激励性的奖金,这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其合作能力并间接提升人力资源的整合力。此外,为了稳定部分专业水平很高的专家型人才,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专业潜能,可为他们设计专业型工资报酬制度,通过制定诸如科技人员等级制、客户经理等级制等办法使他们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继续创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涂颖清,高建波.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再造[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51-54.

[2]王明华,刘海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再造[J].经济学家,2001,(2):71-76.

[3]段钢.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8):25-28.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资源配置;战略目标

一、商业银行财务资源的研究范围

(一)商业银行财务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商业银行在社会中承担着金融服务职能,其生存发展同样依赖资源。商业银行要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投入资本费用,管理好资金、人力,并拓展市场。因此,广义的财务资源包括银行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资金费用、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等;狭义的财务资源主要以纳入财务报告体系核算的资金和经营费用为主。限于篇幅及研究范围。本文拟在狭义范围内进行探讨。

(二)财务资源的配置

财务资源配置源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资源的基本属性。经济学认为资源是稀缺的,但资源又是可选择的,这使得资源配置成为必要。从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商业银行创造价值必先投入资本作为保障,提高人力费用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加大营销费用开拓市场,财务资源的配置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商业银行的财务资源配置,即各种财务资源在银行内的不同空间和时间进行配置,为银行创造价值服务。空间配置包括机构、部门、产品和客户;时间配置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阶段。财务资源配置讲求效果,通过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可以监测和考察配置情况。

二、战略目标导向的提出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1 根据委托理论,现代商业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控制力逐渐弱化,股东目标与管理层目标极易出现不一致的状况。而依据行为科学理论,商业银行的员工行为也对战略目标产生较大影响,只有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才能确保实现战略目标。因此,为传导银行股东的战略意图,明确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公正有效地配置财务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管理层目标、员工目标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将银行的发展理念传达到每个层级和每一位员工,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2 许多专家学者非常重视财务资源的配置问题,余永定等(2002)从宏观层面指出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的生产目的之间合理地分配与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不管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人们都不得不考虑或者面临的主要决策:一是生产哪些产品(或提供哪些劳务)并生产(或提供)多少;二是怎样生产(或提供);三是如何分配并且向谁分配这些产品(或劳务)。赵丽芳(2006)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财务资源配置进行研究,提出存在明确市场价格的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条件是各要素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微观个体保持可持续的增长,才能为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合理化提供一个基础。周密、张曾莲(2005)从委托关系出发,指出企业集权或分权模式影响财务信息传递并影响资源配置。张正国(2005)从财务契约属性出发。认为财务契约是财务资源配置的工具,财务资源配置的结果体现财权在企业中的配置。有专家学者从企业存在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角度进行探索,或者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角度研究资源配置,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认为,研究财务资源配置的环境和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未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即没有系统地解决财务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实施过程和配置结果等问题。财务资源配置离不开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活动的目标和方法对资源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二)战略目标为导向的财务资源配置

迈克尔-波特有言:“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并非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价值创造来自于某些特定的活动。即战略环节。企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某个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决定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变量。”商业银行必须以价值增值为目标,实施价值管理,唯有为股东创造实际的经济价值方能生存。而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就是规划银行的发展方向,发掘什么能增加银行价值以及如何增加银行价值。银行战略决定了如何把稀缺的财务资源分配给最有价值的活动,因此,本文提出以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为导向配置财务资源。战略目标回答了则务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即实现银行的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管理,量化分解战略目标,将财务资源在银行中的机构、产品、部门和客户等四重体系中实施配置,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监测和考察财务资源的配置效果。

三、战略目标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战略目标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表现在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战略目标制定阶段。管理者必须考虑资源配置因素,而战略目标为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和基本原则。在战略目标分解和实施阶段。资源按照分解路径配置到各实施机构和部门,为战略目标的实施保驾护航。在战略目标考核阶段,前期配置的资源势必成为考核对象,是否达到投入产出的效果,实现的效果如何,都需要进行验证,当期的验证结果为下阶段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一)战略目标指出资源配置方向

商业银行制定战略目标的中心思想是立足于优势和机遇。消除弱点迎接挑战。规划未来的发展。优势和弱点属于银行自身竞争能力的内部因素,机遇和挑战属于金融环境、竞争对手等外部因素。明确了当前的形势和环境,商业银行要着重分析如何实现战略目标,即哪些产品、项目或部门在创造价值。他们的贡献度、发展潜力和不可替代性对价值创造产生何种影响,为保持和发展产品、项目和部门的竞争力需要配置哪些财务资源。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明确地指出,财务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创造价值的领域上。

(二)战略目标指明资源配置路径

商业银行财务资源的分配是通过分解战略目标以财务预算形式实现的。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通过财务预算的方式分解并传导,在预算过程中不仅明确责任权利。也对财务资源进行预算和分解。财务预算运用财务会计手段将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和具体的作业联系起来,将宏大的战略目标以解码的方式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机构直至个人。财务预算对财务资源的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相匹配,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够创造价值的产品和部门中,因此配置过程要经过反复的推敲论证和“讨价还价”。

在财务资源配置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产品价格,扭曲和模糊的价格必然影响资源配置的效果,商业银行通过比较应用存贷款利率、上调央行利率等资金价格,制定内部产品的转移价格,较好地解决了财务资源配置标准的问题。

(三)战略目标验证资源配置效果

商业银行财务资源配置的效果是通

过考核战略目标来实现的。对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考核同时也是评价资源配置效果的过程。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以eVa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衡量辖属产品、部门和机构创造的价值。eVa指标中包含资金的成本、风险和人力费用、营销费用等资源,通过对比同行业和内部预算,可以衡量商业银行资源投入创造价值的比率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从而为分析财务资源配置效果、调整资金和费用的使用思路提供支持和借鉴。

商业银行股权分散,机构庞大,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管理层以及管理层与基层之间存在多层委托关系。通过战略目标考核,商业银行建立了以财务资源配置为基础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紧密联系运用,一方面规范和约束人和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发挥财务资源的激励作用,使得人目标与银行目标协同一致。通过考核评价各级人的完成战略目标的情况,使得财务资源不停留于表面上的配置,而把资源配置转化为人和员工的动力和压力,提升组织和成员的执行力,促使组织和成员达到目标。

四、启示与不足

战略目标指出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战略目标指导财务资源的配置。在执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财务资源发挥保障和激励约束的作用,支持商业银行实现战略目标。两者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效配置财务资源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战略目标要明确,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决定了财务资源总量;其次,财务预算管理要准确地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实施部门,预算过程决定了财务资源配置的份额;最后,财务考核要透明,考核结果一方面验证财务资源的配置效果,另一方面与商业银行管理层和员工奖惩紧密结合,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一般服务于银行的内部发展。而商业银行在社会中同样扮演重要的金融角色,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承担相应的义务。完成与此相关义务同样需要财务资源的支持,如何配置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周晓惠,许永池论企业财务资源优化[1]财会通讯,2006(7)

[2]赵丽芳现代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研究视角及拓展[J]当代财经,2006(3)

[3]张正国谈财务契约与财务资源配置[J]财会月刊,2005(11)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

1.引言

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未来全球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将受到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目前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到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对此,我国大多商业银行采取了相应措施,致力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2010年,中行、建行、工行在内的11家上市银行再融资额超过4000亿元,2011年伊始,多家银行抛出了再融资方案,如民生银行拟通过增发融资214.79亿元,农行、兴业银行准备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500亿和150亿元。银行业新一轮再融资大潮将再次涌起。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状况与其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业务高速发展的状况呈现出背离,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

(1)资本金总量少、规模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大,资本金是为抵制金融风险而设置的,而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却没有随着金融风险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与快速增长的资产规模和所承担的风险极不相称,与世界大银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金来源渠道狭窄,盈利水平低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极为单一,结构也十分不合理,其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资本构成中,核心资本占主导地位,附属资本比例很低,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总体上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都不理想,资本的内源融资能力较差,使其资本充足率提高很难,当银行出现经营亏损时,银行资本相应减少,又没有补充渠道,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增加资本金的手段和杠杆非常有限。

(3)资产质量较差,对商业银行资本侵蚀程度严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大量的呆账核销更是侵蚀银行资本的基础,使提高资本充足率变得更加困难。

3.提高商业银行资本金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提高的途径主要有内源资本策略和外源资本策略:

(1)内源资本策略

作为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提高资本金的根本途径应是内部挖潜、提高财务效益,从利润中留存积累,通过法定程序转作资本金,积极培育商业银行自身的造血功能。造血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就会有更多利润充实资本金,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提高资产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压缩风险资产规模,减少资产对资本的消耗。同时,努力提高资产利润率,增强资本、资产的获利能力,以使更多的利润转化为资本。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并以此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间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平均不足10%,这项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就为商业银行盈利带来了机会。我国加入wto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早已拉开序幕,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致力于中间业务的研究和发展,中间业务的品种在不断创新,范围在不断扩大,收入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利润结构将得以改善,从商业银行的内部增加资本就有基础。

(2)外源资本策略

1)股份制改造后上市

上市公司是股份公司的最完善组织形式,通过股份制改造后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国外银行的挑战、提高资本金的有效对策。股份制改造,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现代金融企业,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地充实资本金,建立起规范的资本金注入制度,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后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改造后上市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有效选择。

2)发行长期次级债券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市场情况分析,目前通过发长期次级金融债券补充国有商业银行附属资本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可行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还能促使其增强资本金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引入战略投资者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指通过引进外资资本来增加核心资本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有效、稳妥地通过资本市场引入资金,同时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我国银行海外上市融资的成功率。目前,一些中小银行,特别是那些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较多地利用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形式来扩充资本金。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在其股份制改造中也成功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概念,使这一形式在我国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补充资本金来源提供了新的渠道。

4)引进民间资本

目前,我国虽然允许并欢迎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我国金融业,但出于对国家金融安全的考虑,在吸纳非国有股股东方面,不可能让外资在股份制改造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有过大的比重,这就为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要单独设立民营银行还受到很多法律和政策的限制,但是,民间资本参股商业银行是受到鼓励的,而且民间资本参股商业银行的热情还非常高。当前民间资本的规模巨大,如果能够积极引导,那么引入民间资本将成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4.小结

最低资本充足率是《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核心,其他两大支柱分别是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中国银行以过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以及其他方式补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信贷扩张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商业银行仍然需要改善经营状况,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实现内源融资;同时,商业银行还有必要利用外部渠道补充资本,如增资扩股,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债券等。最后,商业银行还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剥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

参考文献

[1]詹细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6).

[2]曹乾.当前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