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4:27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前景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世界几大著名的商业银行中其零售银行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占银行利润总额的比重均超过40%。零售银行业务以其较高的利润率、较低的风险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受到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块业务,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比较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现状

零售业务最早出现于商业领域,根据科特勒教授对零售业务的定义,“零售业务是指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包括供最终消费者个人在非商业性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活动”。顾名思义,零售业务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银行业务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商业银行为应对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产生,并随着商业银行顾客对银行服务的新要求而在、品种上不断创新。目前,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范围已由最初以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多个领域等。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以银行卡业务为例,自1979年10月银行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并于1985年6月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银行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中,从各自为政到联网发行,功能不断完善。截至2002年2月底,我国各类银行累计已发卡4.8亿张,其中信用卡300万张。银行卡的发卡量连续三年递增64%,交易额递增76%。但总的来看,我国银行卡的发行尤其是信用卡发行在数量和功能、使用便利度等方面仍较为落后,除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商场、酒店、宾馆之外,持卡消费仍未普及,银行卡更多的是作为方便个人提现的工具。在消费信贷领域,近两年住房信贷业务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0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发放住房抵押贷款5598亿元,占同期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9%,其中2001年当年新增2282亿元,占银行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1.54%;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700亿元,并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住房和汽车正成为拉动近几年我国居民消费的两大支点。此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教育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信用贷款、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不限用途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创新也不断增加,零售银行业务正成为21世纪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外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服务业领域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大,外资银行纷踏至来,在经营范围、经营地域和业务品种创新等方面展开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但受我国金融业开放时间表的限制,目前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方面仍受到诸多限制,要想在全方位的展开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仍存在一定难度。国内商业银行要尽快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开拓新的业务,而零售银行业务目前正受到各方重视,特别是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等零售业务方面具有很成熟的技术和客户服务手段,将成为未来与我国商业银行争夺利润点的重要阵地。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拓展利润空间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入世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业服务领域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银行业务领域,外资银行因受金融业开放时间和范围的,在银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商业银行营业范围将不断放宽,竞争将更加激烈,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将受到削弱,因此,要维持目前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创新业务品种,转移业务重点,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首选。二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2年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0.8%的负增长。为拉动内需,中央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其中许多城市已将房地产、汽车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持产业。

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现实条件来看,目前已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条件:

一是房地产、汽车成为近几年中国百姓的消费热点。尽管房地产市场已出现关于泡沫的警告,但仍有专家预测可能短期内还不会出现。而汽车消费则将逐步取代房地产成为新一轮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7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基本释放,城镇居民有74%的人拥有了住房,而对汽车的需求则有所上升。目前,我国的私家车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如此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将为汽车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在信用卡发行的前景中,目前我国具备申请信用卡的人数已达到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发达国家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港台地区也在3张以上,如果我国以每人拥有卡2张,信用卡市场的发行量至少在1亿张。

二是银行利润正受到空间上的限制,现有银行资源的整合。目前,银行在利用存贷差获取利润的空间正受到挑战,金融过剩现象日益严重,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元,贷款元,为保持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信贷人员“惜贷”现象严重。汽车消费信贷的竞争也会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后,汽车消费信贷的逐步开放,国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公司的进入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竞争加剧,2000年,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利润占通用汽车公司总利润的36%,福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占20%以上。

三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营业范围和营业网点上具有一定优势,便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共有家,其中

营业网点仅局限于几个大城市,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的业务载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随着银行的发展,这条优势将会逐步丧失。四是零售银行业务正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银行都已开展了零售银行业务,如房地产、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理财等等,对于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也得到重视,许多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已决定成立个人零售银行,进行独立核算,成为我国银行业开拓个人零售银行业务的先行一步,计划将零售银行业务所占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高到30%。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上,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消费信贷是当前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

三、对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1)加快构建诚信体系,倡导个人诚信消费观念。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最终消费者,这类群体具有人数多、分散化特点。,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时,通常采用质押贷款等方式,减少房贷或汽车贷款等风险,但由于房地产和汽车均容易受外部市场环境的,价值容易变化,特别是汽车等抵押品更容易因毁损而缺失,对银行零售贷款构成不安全因素。因此,除了加强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外,还必须要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制度,要联合各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法院、公安、社会评估机构等组建联合个人诚信评估机构,解决商业银行在开展零售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目前,上海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但受信息渠道、信息来源的制约,诚信体系的信息量过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工商、法院、质检等部门的信息仍未完全涵盖进来。截止2003年3月3日,上海资信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突破300万,从而为商业银行推行信用卡也提供良好的基础。

(2)进行银行业务分块功能调整,探索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分公司业务、金融同业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三大块,业务采用统一核算做大账的形式,这与外资银行普遍采用的耽搁产品单独核算做小账的做法具有很大差别。采用做大账方式使零售银行业务的成本和收益难以在财务报表上直接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通过建立零售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让零售业务自成体系、单独考核,将有利于零售银行业务的规模化、专业化运作,并有利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水平。

(3)积极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品种创新,不断挖掘新的利润增长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的竞争虽尚未达到公司业务市场竞争那样激烈,但面对这一新型的利润增长点,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都在抓紧开展业务品种创新,如最近出现的个人委托贷款、股票质押贷款、房地产证券化试点等等。而随着的广泛和商务的普遍开展,一些新的零售银行业务品种将会不断开创出来,谁的业务创新快,谁就能在这块业务中先拔头筹。

(4)加块零售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零售银行业务开展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零售银行法,只在现有的《商业银行法》中对零售银行业务有零星的阐述。而零售银行业务因面对的顾客群具有分散性等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将会随着这一业务的深入开展而逐步会多起来。为此,要加快零售银行业务中的法律问题,条件成熟时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法,提高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法律地位,做到有法可依。

(5)加强零售银行业务的营销力度,不断扩大零售业务顾客群。尽管国外对于零售银行业务已习以为常,但我国目前这一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人对零售银行业务品种了解不多,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功能和范围不清楚,往往仅停留于住房、汽车等方面。因此,作为商业银行,要加大对自身业务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零售银行业务的认知度,创造更多的顾客群。

(6)加快零售银行业务相关人才的培育,提高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人才仍严重短缺,除了传统的信贷人员外,在个人理财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也很紧缺,而零售银行业务对业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因此,要想与外资银行抗衡,必须要加快人才培养。

1.金德环,许谨良主编.2001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6)01―0019―0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各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探索中,出现了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和完善合作制模式等多种改革模式。从实行农信社改革的8个试点省市上报的改制方案来看,农村合作银行成为不少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选模式。宁波鄞州、贵阳花溪、浙江萧山、山东广饶、江苏泗洪等地的农村信用社相继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天津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省级农村合作银行。在商品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正在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活力。

一、农村合作银行是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创新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应当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农村金融的服务方式、服务品种也应逐步改变和完善,传统的农村信用社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决定了社员之间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但这个利益共同体不是建立在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而是建立在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由于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所有权虚置、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农民只有人股权,没有控制权和投票权,实际上没有任何监督权,在缺乏内部监督的情形下,内部人控制成为必然。因此,传统农村信用社既不能满足农村产权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也会因缺乏竞争而效率低下。

与传统农村信用社相比,以按股分红、按股表决、按商业化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的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产权明晰、强化约束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增进绩效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出于财务上可持续发展和商业经营利润的考虑,商业银行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一般而言,农业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分散的农户所需的小额信贷服务带来的利润也比较少,投资“三农”的收益比之其他项目可能要低得多,对商业银行缺乏吸引力。农村商业银行在与其他金融企业的竞争中,为了提高竞争力,只能放弃更多的农村市场,转而抢夺城市市场。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难以取得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与“支农义务”之间的均衡:与此同时,如果国家也没有出台信贷支持农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入,“三农”就可能失去必需的金融支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苏南三市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试点,已经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在信贷的效益选择机制面前,必然受到歧视,金融支持不足,在传统农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可能产生农村金融抑制。

农村合作银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而构建的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这种产权制度,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而是合作制与股份制的有机结合。合作制的特点是“社员入股、一人一票、服务社员”,适合于分散、弱小的个体劳动者的经济互助,是一种劳动的联合;股份制的特点是“大股控权、一股一票、商业经营”,适合于市场经济发达、商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是一种资本的联合。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即一人一票、按股分红,主要由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出资人股。它是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三农”服务功能和商业功能相结合的产权制度,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合作银行模式可以明晰产权,保持商业银行的上述优点,由于体现了大多数小股东和农民的意志,从机制上保证了对“三农”的支持,又可以发挥合作金融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从我国农村经济实际看,有实施合作制的微观经济基础,如人股社员要求交易便利、民主公开制度以及现在已在实施的农民联户担保和村委会为社员提供的担保行为都具有合作制的社会基础。合作制“一人一票”制,可防止被少数人或内部人控制。在江苏、浙江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基本能够实现盈利,更有条件实现以利润返还为基本激励模式的现代合作金融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保持了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按股分红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合理内核,吸收了股东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等合作制的基本内核。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将农村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规模经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整体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构建新的明晰的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体现众多分散农户、个体经济户的权益,同时也能充分兼顾农村经济组织和其他大股东的利益;有利于保证改制后机构既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又在服务中实现商业化经营。2003年4月,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浙江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成立,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大胆的尝试。

无论从产权形式还是治理结构来看,农村合作银行都是农村微观金融制度的一种创新。农村商业银行要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利益驱动下分布营业网点。而农村合作银行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尽一定职责,有一定的约束和要求,地方政府对于其提供农业贷款有明确的规定。农村合作银行在经济利益和地方利益的边际上,作出了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经典型的合作制,又不同于规范的股份制的混合式制度安排,即股份合作制,在现有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伸展自己的利益边界。因此,这种制度安排必然具有优越于纯粹合作制的经济绩效。在某种意义上说,地方政府的政策约束,与农村合作银行追求自身利益的理之间的竞争及合作关系,决定着股份合作银行中的合作制成份与股份制因素之间的边际过程或边际替代关系。对于农村合作银行来说,既要摆脱单一合作制产权形式所造成的运作困境,又不能否定制度安排的“合作制性质”,因而尽可能的在股份制和合作制的混合形态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二者的边际上及其替代关系中求得某种均衡。

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的农村地区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逐步城市化。农村的主要生产单位已由广大的农户让位于工商企业,农村以前占大多数的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已经变成了工人或企业主,他们已经减少或失去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的需求。在这些地区,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社员可以从多渠道获得金融服务,当传统弱质产业逐渐消失或社员自身需求发生变化

时,信用合作社自身也可能发生质变。因此,农村信用社改制能否选择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关键不是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而是当地非农产业的发达程度。在我国,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其传统的农业已经或者接近消失,特别是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已经或者接近消失,农村资金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在满足少量农产金融需求的前提下,为了满足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股份合作制无疑成为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必然选择。

尽管对农村合作银行模式的评价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在国内的不少地区,特别是一些非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合作银行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鄞州模式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推荐模式之一。截至2005年3月末,全国已有19家农村合作银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另有23家农村合作银行获准筹建。2004年末,已开业的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全部达到8%和4%的最低监管要求,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口径计算,部分农村合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标;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计算,农村合作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占比为5.4%,大大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8个试点省市之一,浙江省今后对农信社的改革将全面推行合作银行模式,萧山、义乌、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已作为继鄞州之后浙江农信社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未来3年内,江苏也将组建30家农村合作银行。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商业化经营的农村信用社,经整顿后可合并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的指示精神,位于商品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且服务对象以城镇工商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农村信用社,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组织形式过渡,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机会威胁

一、浦发银行概述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1992年10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牵头,上海的多家国有企业,如久事集团、一百集团、上海实业、烟糖集团、农工商集团、申能股份、东方国际等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浦发的发展。

自正式开业以来,浦发银行就将公司银行业务作为最主要的银行业务。浦发银行不仅在网点布局、人员设置、客户关系、产品特色、业务流程等方面优先将公司银行业务放在首位,而且投入较大的银行资源对公司银行业务给予重点支持。浦发银行对于公司银行业务的投入,也可以从银行的历年经营业绩中得到反映。

二、金融危机后浦发银行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全球金融业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并推动银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首先,金融监管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业务范围将被纳入监管视野。其次,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获得国有资本和国家信用注入后,其公司治理将被重构,激励机制将面临重大调整。第三,全球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回归传统”,“华尔街模式”的交易与自营业务比重将大幅下降,传统银行业务比重将上升,远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日渐萎缩。

浦发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金融危机将使我国的银行行秩序得到重视,企业的贷款行为、居民的按揭贷款行为必将受到严格管制,从而降低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而浦发银行主要针对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危机以后,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将大大地扩大投资,而浦发银行将是这场面“企业刺激消费,扩大投资”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浦发银行不仅将吸引大量的民间客户,主要是其公司业务、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将得到大大地提高,从而拉高整个银行的利润率。第二,金融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公司客户在贷款时也是经过实际调研做的决策,否则企业不会在“后金融危机”期间冒险大量贷款做投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铺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三、金融危机后面临的威胁(threat)

金融危机爆发后,同样给浦发银行的发展前景带来了较大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行业竞争加剧,面临市场份额变小的威胁。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内外资银行都深深了解到要想在金融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份额是关键,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已面向全球,浦发银行不仅要面向大量外资银行,而且在“后金融时期”阶段,还要面临大量小型银行的剧烈的竞争

第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剩,企业不敢进行投资,大多数企业处于一种维持现状的状态,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企业的投资资金需求大幅下降。,由于浦发银行的主要客户是中小型企业,这会严重影响浦发银行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浦发银行的风险防范

浦发银行吉晓辉董事长谈金融危机应对谈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对系统性风险,不能单纯从一般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问题,必须要拓宽视野,在加强基础风险管理的同时,实施战略应对,才能从根本上抵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所谓战略应对,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预测大雨,打造方舟,发现绿洲”。预测大雨,就是抓住机遇做好银行主营业务,不断做大做强,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经济金融形势研判,对局部风险进行预测并实施压力测试,提前加以应对。打造方舟,就是加强战略管理,推进业务经营与银行管理两个维度的战略转型,实现银行发展结构的优化,提升整体管理能力,使银行成为一艘在大风大浪中仍能稳健前行的生命之舟。发现绿洲,就是在做好银行主业的同时,稳步扩展经营地域和领域,向中小企业业务、农村金融服务等蓝海领域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服务领域推进,从而达到发现新的增长点和分散风险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霆: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特区经济,2006,(1)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26-02

一直以来,金融服务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金融状况迫在眉睫。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大国,但是决策者往往以工业作为经济迅速增长的工具。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农业就成为了弱质产业,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我国农业和农村就不能稳健发展。

发展村镇银行正是解决此问题的重大举措。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底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相对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效率高等特点。自从2006年底银监会降低准入政策后,村镇银行的发展已有8年的光景。在这几年中,村镇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它的诞生不仅为农村单一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同时还有效地规范了农村非正规的金融市场,解决了农村农业资金短缺等问题。村镇银行成立以后,以其决策链条短、工作效率高、经营机构活的优势服务客户,充盈了农村金融市场,增加了信贷资金供给,同时推动了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加快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可见村镇银行在农村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目前,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稳步上升。首先,村镇银行业务品种创新较多,除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结算、贴现等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外,各地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关业务。其次,村镇银行运营效率较高,由于村镇银行层级简单,决策链条短,使得村镇银行提供贷款程序便捷、时间短,这使得村镇银行在金融市场竞争中逐渐建立起坚实的客户基础。最后,村镇银行的设立在增加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同时,推动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与农村社相比,大部分村镇银行贷款年利率都较低,且借款和还款时间更为自由。较低的贷款利率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扩大了农户的融资需求,同时有利于农村地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服务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总之,村镇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由存量进入到增量的阶段,为克服农村经济体系发展的艰难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是农村金融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村镇银行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经营环境受地域自然条件、开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限制,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不高。虽然村镇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比较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而且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不足,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现阶段村镇银行经营的还是传统存贷款业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而村镇银行电子银行功能欠缺、业务系统功能不全,无法满足信贷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有些银行不能进行通存通兑,也不具备办理本票、支票等基本功能,不具备信贷业务流程控制功能。无论从贷款产品、中间业务产品还是银行卡业务产品来看,均过于单一独立,不能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以及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从而导致客源流失。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它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目前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特别是无抵押的保证贷款,其潜在风险更大,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将对其造成声誉毁灭性打击,使其吸收存款将更加困难。各地县级银监办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问题,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难以到位,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同时,由于受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工资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不利于吸引专业金融人才。从业人员素质不齐、创新意识不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村镇银行创新的可能性,直接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创新。自从村镇银行设立以来一直面临人才短缺的状况,由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欠佳,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不如城市优越,交通不发达,金融资源也不如城市丰富,很多高素质人才会选择远离农村而在城市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村镇银行人力资源的欠缺。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的市场竞争实力较弱,在原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上,较富裕客户是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稳定客户,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本来就具有很多优势。中层客户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占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在制度和经营上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因为其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时间较长,经营与农村相关的业务经验较为丰富。一些外资金融机构也参加到竞争的队伍当中,相对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的热情更高。村镇银行在这种环境下拓展业务、抢占市场,势必加剧竞争。

面对这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我们也应该重点去解决。在市场定位上,应该明确客户群体,重点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为己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和平台向公众介绍建立村镇银行的意义以及相关业务,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形象,要让公众充分认识并认可,赢取公众的信任以及支持。在贷款方向上,村镇银行应该努力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来减少村镇银行的风险,合理分配贷款的去向。并且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增加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尽快完善银行各项系统,增添多种结算业务,为公众提供更方便更丰富多样的金融业务。对于引进金融专业人才和人员素质问题,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新的金融理论来提高专业知识,并通过开展服务竞赛等活动来增强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吸收有经验的优秀员工来提升村镇银行管理水平,也可以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招聘补充人员。引导员工勤勉尽职,杜绝道德风险。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队伍,提高村镇银行的业务水平和经营能力。同样,政府也应该出台有关政策,来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可见,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一系列补贴等措施,并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体系和医保体系等的投资力度,坚固了农村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后盾。“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农村将继续沿着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化的趋势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农村资金的巨大需求也为村镇银行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以及相关的政策放宽和有力的政策出台都将是村镇银行即将面对的机遇。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5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有企业的股权的改革,2005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了上市的步伐。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证券市场上市,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了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上市,并创下了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杨德勇和曹永霞,2007)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在也于06年在香港上市。至此,我国现共有14家上市银行,无论从股权结构还是整个银行业的面貌,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显著地变化。

纵观国内已有的关于股权结构的论文,基本都停留在05年以前的实证研究,忽略了近两年国内国际的大环境的变化,以及国有银行上市以后的表现;同时它们的研究的角度也不够全面,因此笔者认为进一步全面地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选取9家已上市商业银行,分别对银行的效率表现和股权结构的相关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到当代银行业的发展特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分析

(一)财务指标分析法

1.财务指标体系。按照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原则和商业银行经营目标要求,从反映被测度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费用控制能力、资产质量与安全性、资产流动性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设立财务指标,建立财务指标体系,测度商业银行效率(Bergeran,HarmantH.1998)。根据财务指标的重要性确定财务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如下:盈利能力方面占60%,费用控制能力方面占10%,资产质量方面占10%,资产流动性方面占10%,发展能力方面占10%。

(二)中国商业银行财务效率的测度和评价

本文主要测度9家上市银行(4家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利用有关财务指标数据,经过计算得到2000~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效率值、平均值及排名;由于国有银行与05年前后实行了股改,因此其测算的数据标准有变化,笔者按照三种情况进行了排名:05之前十五家银行的效率排名;05年之后9家银行的排名;00-09年股改后的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整体排名。

在05年股份制银行改制以前,前五名的银行全部为股份制银行,而国有银行的财务效率值相比而言极低;尽管国有银行实行了股改,但由于极强的股权垄断性特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排名已久靠后;改制对国有银行带来了部分好转的迹象,但由于高度垄断性,这种迹象还有待改善。第四部分将对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进一步地实证分析。

三、上市商业银行绩效与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单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S―衡量上市银行绩效的综合指标

(2)解释变量:

Fl: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F5:前5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

F10:前10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

HeRF10:公司前10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表示公司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和公司前10名大股东持股的分散程度

2.单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其中i代表不同的银行,t代表不同的年份。表示i银行在t年度的绩效,依次类推。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

1)从的估计值来看,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前十名股东的持股比例、前十名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都具有负的相关关系;第一股东的持股比例过大,不利于银行的充分监督和控制以及市场化经营;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股权比例数据笔者发现,由于国有银行的特殊性,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的高低完全由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决定,并没有起到股权的相互制衡作用,这说明股权过度集中不利于银行的效率。

2)t检验值:分别针对,给定显著水平,自由度为n-k=54临界值,对应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2,所以应拒绝原假设。同时可以从修正的拟合优度大小看出,的检验效果最好。

(二)加入控制变量的多因素模型的变量设置及计量分析

由于上面的单因素模型分析中,笔者担心解释变量并不能充分地解释银行效率(很可能存在异方差性),并且为了进一步考察银行效率的印象因素,笔者将引入多个控制变量对银行效率进行更完整地解释。

1.多控制变量的设置

结合银行效率研究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我们从规模、创新、稳定性、盈利能力、配置、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以及营业范围等八个方面去构建解释银行效率的模型,重点考察其中股权结构的作用。我们选取了分别反映银行规模、创新程度、稳定性、盈利能力、资产配置5个变量以及股权配置这一解释变量。

2.模型设置及计量分析

通过共线性的检验,笔者发现总收入的对数与股权配置的各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与银行稳定性之间也有很强的相关性,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笔者舍去Lnta这一控制变量,减小相关性影响,进而得到计量模型如下:

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变量的解释性不显著,解释变量F5、F10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方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尤其是F1和HeRF10的解释力不是很好,另外模型不具有明显的异方差性。

从回归结果发现,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LD、ino对S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系数仍可说明总存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与银行效率成正比、非利息收入(总收入-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却与商业银行的效率成反比这与前面的猜想有所背离。通过考察银行现阶段的发展程度,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基本的国家性质,我国银行业监管十分严格,总存款占总贷款的比例都有着严格地控制,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化波动,因此对银行的效率影响并不显著;2、我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还不够完善,我国的银行业尽管在不断地改革中,但银行业务依然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因此银行业的创新度尽管有所提高但起作用还很小,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程度还不高,对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的发展还未起到显著作用。

(2)Sta与S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由于t检验值较低,其相关性不显著,即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有正的相关性,资本充足率大小代表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强弱,对银行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Roa的系数非常高,可见其对银行效率的相关性很高,Roa越大,银行效率越高。

(3)观察解释变量的系数值和t检验值发现:F10在模型中的解释力度最高,说明其它四个变量对F10有较好的控制力,也得到了前面分析的结果,其负的系数说明股权分配的垄断性越高,银行效率越低。整个模型的拟合度较之前的单因素模型有所提高。F5也有一定的显著性解释,负的相关系数说明前五名股东的持股比和越大,银行效率越低,这与前面的假设相背离。

前五、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与银行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他们的持股比例和越高,商业银行的效率越差。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前五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的股权分配不具有明显的差异,股权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大股东手中,股权的流动性越差,垄断性越高,这既不有利于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也不利于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以及银行内部高效率的管理控制。另外,通过观察国有银行的现有股权情况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尽管通过了上市、以及股权改革,但由于很强的垄断型股权结构的存在,依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有消极作用。

四、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的政策挑战及建议

本文首先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股权结构模式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股权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前十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作用。本文进一步运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前五大与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对银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持股比例越高,效率越低,呈负相关关系。

股权结构作用于银行公司治理和行为方式,进而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完善的股权结构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础部分,能够促进商业银行效率的提升。但是,完善的股权结构并不愈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自动提高,只有通过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尤其是资本市场对产权的争夺机制、信息监控和投票机制,才能推进银行经营机制的科学转换,进而提升银行的公司治理整体水平与经营绩效市场竞争能够提高商业银行效率,但只有在逐步完善股权结构的过程中,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总而言之,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而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与股权结构的完善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克丁•哈克,斯塔夫罗斯•a.金融机构的绩效――效率、创新和监管.泽民奥斯,徐诺金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85-96.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大数据银行会计优化路径

大数据的出现与发展为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同时也使得银行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仍存在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性、核算主体多样化、风险防范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行合理化的解决,是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充分的将信息技术和银行的会计业务进行有机结合,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使我国银行业进行完善自身的系统建设,以实现会计数据,银行信息以及金融数据的整理和共享,进而为银行的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推动数据大集中的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优化我国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对银行的会计信息建设进一步强化,但是,目前在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严重的阻碍,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纵观当前,我国大部分银行在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中都没有规范化和统一化的执行标准,不同的银行各自为政,都分别拥有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依据自身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业务的办理。因此,这就导致我国的各大银行在内部体系上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业务处理流程m行规范,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我国银行整体的竞争力产生了严重的削弱作用。

(二)核算主体多样化

银行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固定有效的核算主体,但是在目前的各银行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业务进行核算的主体并不是固定的、统一的,而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各银行依据自身网点分布的情况,对不同的网点所赋予的权力也不同,因此,不同的网点都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主体而存在,同时也具备相应的体系和处理规范,这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银行核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也不利于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统一和规范化。

(三)风险防范能力差

当前,我国大部分银行的风险防范体系都不完善,因此,在对于风险的抵御上也缺乏相应的防御能力,而过我大部分的银行针对风险都是一种事后总结行为,在风险发生前并没有对风险加强监督,更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系统,因此这对于银行的运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其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银行的经营来说更是增添了新的风险。

三、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会计优化路径探索

上文中着重分析了目前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按照实施数据大集中的要求以及银行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来设计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以保证对我国银行也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巩固起市场竞争能力。

(一)优化管理流程,改善经营模式

大数据的实施,主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支撑,而大数据不仅仅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大集中,同时更多的是对银行体系内的各个部门运行数据实现数据大集中,这样做的结果就在于可以对银行内部的管理起到促进加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并且将客户的需求作为银行发展的导向,不断的开展金融创新,同时也可以推出新型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其次,银行实现数据大集中也不应该仅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之上,同时也要关注与数据大集中进行配套的管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上,对银行的会计加强管理,不断的提高风险的抵御能力,对业务进行实时监督,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不断的加强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建设步伐,提高银行的管理效率。

(二)改进业务处理流程

在数据大集中的背景下对银行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就要对各个银行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进行改革,不断对账务处理流程进行简化,同时也要规范会计业务以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监督管理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银行会计信息系统,在数据大集中建设加强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的强化监督和管理。所以,必须要我国银行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监督和管理,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同时也要加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风险处理能力,减少风险,降低损失,以促进在大数据集中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依然可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主要存在业务处理流程缺乏规范性、核算主体多样化、风险防范能力差等问题,若要实现在当前背景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必须从优化管理流程,改善经营模式;改进业务处理流程、加强监督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riskcontrolofcreditbusiness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healthydevelopmentofcommercialbanks,istheimportantrequirementofdevelopmentofChina'sfinancialmarketandisthekeymeasuretokeepthecompetitivenessunderthebackgroundoffinancialcrisis.ourcommercialbanksnowhavelowunderstandingdegreeoffinancialcrisisinfluence,blindcreditbusinessdevelopment,andimperfectriskearlywarningandresponsemechanism,andnecessaryinputtothecreditriskmanagement.Commercialbanksshouldstrengthentheunderstandingoffinancialcrisis,strictlysupervisecreditbusinessdevelopment,establishandimprovetheriskearlywarningandresponsemechanism,andmoderatelyincreasetheinvestmentofcreditriskmanagement,soastostrengthentheriskcontrolandmanagementability.

Keywords:financialcrisis,commercialbanks,creditbusiness,riskcontrol

[文章编号]1009-6043(2016)12-0127-03

一、引言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而随着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断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压力,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其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认识程度较低、授信业务的发展存在盲目性、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缺乏对授信风险管理的必要投入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一)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取得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活跃,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不断加强授信业务的发展,以此取得更为高效的发展。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其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入化,因此加大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其取得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授信业务直接牵扯到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其发展的根基业务,而强化相应的风险控制更是成为商业银行其他类型风险控制的重要基础。所以,加强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

(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要求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其风险控制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市场能否实现健康稳健运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难度不断提升,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因此,加强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众所周知,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主体,其风险控制情况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强化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要求。

(三)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是保持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步入正轨,商业银行的竞争不断加剧,而风险控制成为影响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为了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各商业银行都在授信业务方面加大了发展的力度,使其自身获得较大的经济利润,但是真正决定其竞争力的最终还要取决于风险控制。如果商业银行在后金融危机影响下难以做好授信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则会导致其资本的流失,其整体的发展将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发展乏力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力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认识度较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金融市场化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而当前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认识度较低。一方面,很多银行管理人员由于业务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工作,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在授信业务上只是根据相关的流程办事,没有进行慎重的考虑。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银行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其在实施授信业务的过程中还没有综合考虑到金融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而这些风险因素一旦达到某一标准之后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机,对整个商业银行乃至金融市场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发展存在盲目性

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能够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息收入,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授信业务的发展工作,而忽视了对授信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一方面,授信业务管理人员本身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其对企业所提出的各项申请只是进行表面上的检查,而没有综合当前行业、市场等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估,因此使得授信业务埋下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现象,在利润的驱动下,商业银行很难通盘考虑全球金融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盲目性的发展会降低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三)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

近些年来,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断完善,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动越来越难以估计,其风险隐患和影响越来越大,使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显得措手不及。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审批问题,而现有的政策还没有得到更新,只能借助于已有的机制对其进行审批,这就难以对授信业务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另一方面,在发现风险因素之后,现有的应对机制显得捉襟见肘,而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存在时间差,在高速发展的金融风险下,其控制力显得十分有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四)缺乏对授信风险管理的必要投入

授信业务风险控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当前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方面,在机构设置上,大部分银行的授信机构基本成熟,但是其职能的发挥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的审批环节依旧较多,而其时滞性阻碍了授信业务的发展,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职能的发挥监督不足,使其存在舞弊现象,也增加了授信业务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授信业务相对繁琐,而目前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其对各项业务的办理存在表面性,难以对其实现全过程的风险控制。资源投入不足也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不力的重要原因。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商业银行对金融危机的认识

金融危机背景下要想强化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必须要首先提升对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认识程度。一方面,要对银行各部门的管理者定期进行金融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和影响,预先做好应对金融危机的思想准备,以此指导其授信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及银行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利用,指导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更为有效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

(二)严格监管授信业务的发展

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拓展授信业务,而这种盲目性也加大了风险因素,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必须要全面严格监管银行授信业务的发展。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审批环节,根据对借款企业及个人资料的审核,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其实施授信业务,在授信额度方面进行控制,将风险隐患降低到最小化。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播情况,对其影响力进行研究,在经济周期内适度发展授信业务,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过快发展带来风险隐患,在各项业务的发展上实现渐进性和高控制性。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

一方面,要根据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动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现有的授信业务等预警机制进行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实用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警机制,为商业银行实施的授信业务做好制度层面的保障,以此强化其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各项授信审批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严格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将各项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排查,避免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带来风险隐患和影响,实现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适度加大对授信风险管理的投入

加大相关的投入是商业银行增强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一方面,要完善部门的设置,并加大对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采用先进的风险预警系统对授信业务进行实时的监督,避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授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在实施授信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专业技能,加强对风险的预警能力,提升授信人员风险分析和控制的能力,实现商业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的严格控制。

五、总结

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授信业务基础之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难度不断加大。从研究来看,商业银行应该从强化对金融危机的认识、严格监管授信业务的发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适度加大对授信风险管理的投入等方面来强化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授信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以此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实现自身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锡良.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2]吴沭林.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1)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银行;金融体系;金融风险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探讨国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金融行业的逐步开放,中国相对封闭的银行业开始了融入全球化世界金融体系的征程。可以说,金融全球化对于一国银行业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予银行业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业发展的风险性。由此,理解金融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以及认识此背景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全球化及其主要特征

金融全球化是一种金融现象,其表现为: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快速的资本流动、衍生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广泛的金融自由化等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不仅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而且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但是,金融全球化所体现的金融业的全球性合作也有其另一面。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债务危机、区域性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逐渐加大,对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如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由美国开始并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以及近期的迪拜金融危机等,不仅对当地经济造成全方位、多层面和深层次的影响,更使得全世界经济受到极大的影响。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利弊,经济学者一致认为融入全球化金融体系是发展和壮大中国银行业的必经之路,要使得中国银行业稳定和快速地在全球化金融环境中良好的发育,其关键是要理清在此背景下,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消亡的情形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

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银行处于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一直遵循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的审慎开放原则,逐步融入世界金融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金融行业的逐步开放,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化世界金融体系的速度加快。在此情况下,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还没有消亡的情形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风险。

(一)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部分商业银行在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开展海外业务,并将其视为应对全球化银行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金融动荡为中资银行走出去,特别是参与国际并购提供了较多机会。随着外资金融巨头在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中国银行业在海外逐步显示出优势,海外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海外并购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是中国银行海外业务的主要形式。工商银行于2006年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完美进军南亚。2007年工商银行收购澳门最大本地银行诚兴银行。2008年工商银行悉尼、纽约分行相继开业,完成“突破美澳”阶段性战略目标;收购非洲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股权打开非洲市场大门;迪拜子银行和多哈分行成立,填补中东地区的空白。截至2008年末,工商银行境外机构资产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约15%,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截至2008年底,中国银行已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800多家分支机构,并与1500家国外行及其47000家分支机构保持了业务关系。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中资银行海外资产已达到2727.6亿美元,比1987年的123.2亿美元增长了22倍。

然而,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海外发展是一盘极具挑战的棋局,其间充满了许多风险。一方面,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制度,“落棋子”方式各不相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复杂的财务情况极有可能会将中资银行拉入深渊;另一方面,海外扩展必然会受到来自当地银行业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国家或地区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下,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二)信用风险凸显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益占银行总收入的85%以上,由此可以看到,信用风险仍是银行业的主要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包括借款人违约可行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2002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高达23.6%,不良贷款余额达26300亿元。2007年年底,不良贷款率虽已降为6.7%,但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12684.2亿元,其中,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仍高达9.3%,历史存量不良贷款包袱还有6900亿元,其中贷款损失约在4000亿元,这些不良贷款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程度的信用风险。同时,在保增长、促发展的金融政策的指引下,以及面对息差收窄和资本市场不景气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减少的压力,商业银行仍然钟情于有政府背景的贷款项目,这必然带来对国有大型企业、各级政府重点项目的信贷集中投放,势必会给银行埋下潜在的信用风险。同时,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运行下行的影响,行业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以房地产、出口型企业等为代表的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信用风险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从2003-2007年,中国GDp已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0.8%;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17.35%,税前利润年均增长96.28%。近两年来良好的经营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国内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03年的17.9%下降到了6.7%。截至2008年9月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虽然整体不良贷款水平持续“双降”,但是正因为银行具有亲经济周期性的特征,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客户的偿债能力的下降使银行业的信用风险上升,这主要反映为过去几年中所表现出的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良好态势难以继续维系。数据显示,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有上升势头,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的趋势增强,这都将最终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三)操作风险突出,盈利能力将会受到挑战

目前银行内控还不完善,操作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近年来部分银行相继发生了一些违规操作和重大的操作风险案件。目前来看,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内控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过去几年以来,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目前,中国银行的利差还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长期来看此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竞争激烈的国际银行利差要远远低于这一水平。此外,金融脱媒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信贷渠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形势将会有所改变,直接融资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趋势总体上说会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盈利的压力会越来越明显。

三、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应对风险的措施

(一)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海外业务战略与策略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海外业务拓展的速度加剧,所遭受的预期阻力也会越来越多。为此,中国银行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海外业务的开展应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国银行业拓展海外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面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需要立足自身发展,摒弃机会主义投资思维,以企业长远战略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基础,理性的战略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第二,中国银行业的海外业务必须建立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应做好对国外情况的深入分析,并将海外业务风险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来,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监控。第三,积极与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交流、沟通和磋商,做好宣传攻势。中国大多数开展海外业务的银行都具有国有化背景,因此,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其商业行为常常被“扣上”政治的帽子,这些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银行业海外业务的开拓。因此,积极地宣传对于打消外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身份的疑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目前中国银行业潜在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中长期贷款比例偏高、大额贷款比例偏高、政府背景类企业贷款比例偏高。由于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定期存款占比趋降,存贷款期限结构错配压力开始显现。要使得信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点防范房地产贷款的违约信用风险。中国银行业要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足够的教训,要高度重视防范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违约的信用风险。必须认真执行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相关规定,必须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第二,银行要定期对大额贷款施行信用评估,对于新产品或业务风险,银行应制定恰当的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控制措施。第三,必须坚持在授信标准下运营,并且对单个交易对象和关联交易对象群体都建立授信限额。第四,在防范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方面,是要选择能守信的交易对手与其交易,同时从事衍生产品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有能力每天对信用风险、交易头寸和市场变化进行监控,能及时发现风险,及时采取止损措施。

(三)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中国银行业要从内控入手,大力防范操作风险。要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严肃案件查处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加快建立防范案件风险的长效机制。同时,要积极应对金融脱媒挑战,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中国银行业要根据新形势,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信贷结构,加大持续创新力度,大力开拓以增加非利息收入为基础的中间业务。同时,必须考虑到投资者经验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现实国情,循序渐进,要着眼于明显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建伟.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2、刘海.金融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金融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9).

3、高海红.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体系:对东亚的挑战[J].当代亚太,2008(2).

4、钱海刚,李建军.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拓展的进程、问题与对策[J].银行家,2009(3).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9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支德勤:银行业支持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发展旅游很需要。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需要”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中部崛起的需要。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中部省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使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与中部旅游资源地位相匹配的大产业格局,加速中部崛起。大力发展旅游业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业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信贷结构,分散大客户风险,并通过信贷资金投入,引导和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支持骨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但目前,银行对旅游业支持仍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银行业机构还没有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没有充分意识到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工作措施不到位。银行业机构普遍没有对旅游产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制定信贷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没有与旅游企业进行主动对接。三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旅游业壮大需要以强大的资金为依托,资金规模直接影响到其发展的品位和质量。目前,资金“瓶颈”极大地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品牌的树立。

大力支持很必要。银行业很有必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监管引领上下功夫。作为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不断引导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二是在营销战略上下功夫。银行业机构应当加强对旅游业的研究,深入跟踪经济和产业形势发展变化,了解旅游业及其市场主体的发展前景、运作模式及特点,深入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服务业政策,提高识别、评价旅游业企业的发展前景。三是在支持精品旅游对象和项目上下功夫。要重点加大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景区深度开发、培植核心骨干企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打造精品旅游。四是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和手段上下功夫。对旅游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金融机构要实行优先贷款、简化手续、放宽额度、提供利率优惠、银团贷款等措施;对生产特色商品的旅游企业实行贷款贴息;将龙头旅游企业的商业票据作为优先办理再贴现的重点;建立完善旅游开发项目库,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

河南省银监局局长余龙武:积极支持旅游经济发展

加大旅游业信贷投入、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建议

政府层面:一是召开旅游项目推介会,为银企合作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二是借助政府行政资源力量,对旅游资源实行必要整合,打造“航母”级旅游集团企业,吸引银行增加对旅游企业信贷投入。三是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着眼发展无障碍旅游区,减免如银行卡跨行、跨省交易等收费,合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动实现中部旅游业共同发展。

企业层面:一是对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包装开发,设计好多条旅游线路;积极申报3a~5a级风景区,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响旅游品牌,延伸旅游线路,拉长旅游天数,做大旅游经济蛋糕,争取成为银行优质客户。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发展多种旅游发展模式。做好现有产品的整合,避免家族式粗放型管理,实行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资信评级,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拓宽融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

银行层面:一是按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和精神,积极转变观念,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参与,利用区域优势,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主动介入,通过银团贷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信贷投入。二是以六省银行业协会为牵头单位,编制旅游金融服务规划,纳入国家旅游局正在编制的中部六省旅游规划,为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提供指导,提高银行业主动介入能力。三是着力打造无障碍旅游金融服务区和旅游特色支行。通过在旅游景区开展“刷卡无障碍活动”,加大资金投入,改造网点软硬件设施,增加能够同时刷内外卡的自助银行设施,为游客提供贴身超前式金融服务。四是开发金融新产品,解决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行大企业带动型、乡村自治组织以及“公司+农户”型,农户联保贷款型等信贷产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探索由政府旅游发展资金担保、票款收入账户质押等多种旅游金融产品。

湖南省银监局局长施爱平: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做强旅游产业

我认为必须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立足长远,面向未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阔视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国际旅游的大循环,必须毫不退缩地参与国际旅游的大竞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有独特的产品。要突出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在旅游产品的竞争中,往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产品开发的中,一定要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尤其是那些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开发性破坏。三是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高速公路、景区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扩大航空口岸,为游客的进出提供方便;要不断改善旅游城市、旅游区(点)的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接待条件。四是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大力引进旅游人才,建立和完善旅游人才引进机制,包括从国外引进一些优秀的旅游人才。五是要不断加大有效信贷投入。过去,湖南银行业对换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身也获得了良好效益。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湖南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服务支持。

银行的发展前景篇10

我们首先要探讨三个问题。一,银行业没有清晰的产业链主体,那么其盈利根本上由什么决定?二,理解行业定位才能预判发展前景,中国目前银行的核心定位是什么?三,在盈利动因和核心定位重审的情况下,什么才是银行的关键财务指标?探讨了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理解金融深化对银行带来的巨大机遇,才能理解银行业“调结构”的过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盈利模式重构过程,才会去选择那些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模式。

制度差异决定盈利动因

“脱媒”和多元化经营是各国近现代银行挣扎与发展的主线。

直接融资方式的兴起和繁荣,使得银行面临的竞争重心从内部转向了外部,带来了“脱媒”,同时也带来了银行多元化经验的可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成为银行业从简单同质竞争迈入纵深发展的另外一个阶段。

美国银行业和日本银行业在面临资本市场挑战时的不同反应,形成了两国银行业不同的盈利模式:美国的银行,更多的是依赖资本市场,它们选择提供与资本市场互补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客户,提供价值;日本的银行,则选择与企业长期绑定,以更加细致和密切的服务,来获得自身发展。

市场化,是全球化浪潮中一股无法逆转的趋势。因此,黄金十年,美国的银行与美国市场一起繁荣,而日本的银行则在银企关系被打破之后,陷入了衰退。当然,也正是因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美国的银行,在本轮由金融市场引发的危机中吃尽苦头,而日本的银行,则伺机开始大规模并购壮大。

这里并不仅仅想讨论美国和日本银行业兴衰的原因,而是想借此更深刻地去理解,银行业盈利能力的驱动因素,以及在中国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银行业将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而在这样的道路上,采用何种盈利模式的银行更值得现在去关注和投资。

历史的角度:

中国银行业是不一样的故事

中国60年的银行业现展历史,可分为三阶段:(1)配合建国后经济恢复的金融整顿、(2)配合改革开放的金融制度改革和开放、(3)配合市场化体制深化对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前进轨迹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也决定了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是影响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变量。一直以来,在汇率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职能结构性缺位的情况下,信贷政策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宏观调控手段,而银行则是这项调控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和唯一通道。

因此,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转型,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是密切相连的,金融深化是改革深化的内容,同时也是必要条件。对银行垄断利润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平滑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波动,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脱媒”和多元经营则是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会。

实证的角度:

金融制度带来盈利能力差异

我们采用历史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时序样本1984年开始至今的季度数据。

美国银行盈利能力受益人口红利,是利率的正弹性收入主体,与直接融资额直接相关,与实体经济盈利能力相关度微弱,在股指上升阶段盈利能力下降。

日本银行盈利能力与利率水平正相关,与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关系密切,与虚拟经济景气度相关度不高,信贷规模是重要的正弹性变量,这是由日本和美国不同的金融制度决定。

在利率压抑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受到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影响。在最近一轮的降息周期中,银行的Roe呈现逐渐提高趋势,其波动与信贷投放比较一致,与此同时,在规模增长和资产质量提高的双重推动下,拨备支出对利润的侵蚀作用逐渐降低。

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更于2004年、2005年、2008年出现了三次大幅下降,直接原因是当年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包袱进行了大额政策性核销,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在大额核销的背景下,年底不良率较中期下降3个百分点,行业的资产质量好转,利润释放,对Roe具有明显增厚效应。

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每年贷款投放都出现趋同的季节性规律,在年度总量控制下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季度额度控制和窗口指导表明中国银行业一直受政策调控的控制。因此目前银行盈利能力本质上仍是政策的变量。

中国目前银行的核心定位

与制造业、消费品等其他行业不同,银行业并没有明显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企业,也面向国民经济各类居民主体。银行的资金也同样来自国民经济的各类主体。

而事实上,银行业的下游实质上对应了整个实体经济,而影响银行运营的上游关键因素,则是宏观调控以及调控的主要标的―流动性。

我们有别于市场的认识在于:(1)认为银行的本质功能可归纳为:资金风险定价和传递政策调控。银行业的前景与其两大本质职能密切相关,作为政策所达的流动性通道的意义重于自身短期盈利波动,前者影响行业长期盈利能力和相对估值,后者较容易通过财务手段调整。(2)提出了“响尾蛇机制”和“流动性双圈”,作为理解政策通道和流动性传递的理论基础,解释银行业的长期供给需求关系。(3)提出了“剪刀差”先行指标,作为短期的行业估值先行指标。

事实上,下面是逻辑递进的三个部分:“响尾蛇机制”解释了中国的银行业的地位和作用;“流动性双圈”则解释了银行通过什么方式来发挥这种作用;“剪刀差的预示”采用了更加直观可统计的方式来解释传递流动性这项职能对银行市场估值的影响。

“响尾蛇机制”:

政策所达的必要环节

在目前的宏观调控组合中,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较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又受外汇占款影响,信贷政策因此就成为宏观调控实质上最为倚重的工具,银行体系则是调控政策实施于实体经济的必要环节。

银行作为一个产业本身,位于实体经济中,又置于实体经济之上,具有独特超然的地位。银行成为连接宏观调控和实体经济的必要环节,传导政策方向,左右经济趋势,而经济的前期反馈又将影响宏观调控下期的力度、方式甚至方向。

我们归纳了与银行最为相关的三项调控手段,分别对应三项银行运营职能,来调节实体经济三大方面,这也是我们所总结的“响尾蛇机制”的三大主线。(1)调整利率水平,以资金成本引导微观主体需求,来影响实体经济总需求。(2)实施信贷额度控制,控制金融的杠杆影响微观主体的投资和需求,从而影响实体经济总供给。(3)调节法定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调节货币供给,从而影响物价水平。

如所看到的,调控政策并不是单向独立事件,而是位于“响尾蛇机制”头部,实施于银行体系,后续决策受经济反馈影响,可以通过实体经济的现状和政策意图的差异来预判调控变化方向,从而推测银行可能会面临的政策环境,这次对银行业进一步进行财务分析的前提,也是判断行业趋势变化的关键。(见图1)

“流动性双圈”:

流动性累积和释放的景气双圈

本节细化了“响尾蛇机制”中的三大调控手段,简化了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三个层面,将银行和实体经济的需求归纳为金融需求和实体需求,以流动性作为主线,观察宽松和紧缩政策下流动性释放和累积的周期变化,以及在这个周期中的实体需求变化和银行业景气周期,归纳为“流动性双圈”。

“流动性释放圈”――带来景气上升:调控政策转向宽松,主要手段有降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信贷投放,三项手段刺激银行对外释放流动性(货币),表现为贷款增长快于存款增长,流动性大量释放到实体经济中,刺激微观主体实体需求复苏,进而刺激金融需求成倍上升。

“流动性内流圈”―带来景气下降:调控政策转向收紧,主要手段有加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收紧信贷投放,三项手段鼓励银行对内回收流动性,表现为存款增长快于贷款增长,流动性从实体经济回流至银行体系,微观主体需求萎缩,金融需求加倍萎缩。(见图2)

上下两个流动性双圈中的关键因素是货币和信贷代表的流动性状况和流向,而流动性变化的起因则是宏观调控的方向。

从调控转向到银行回收/释放流动性到进入实体经济影响实体需求,至最后的金融需求变化,是一个周期的变化,景气上升和下降周期往往是互相衔接的,即,景气顶点必然跟随着景气下降,而景气的低点之后也必然跟随着景气回升。这是调控的波动周期,也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然结果。

对银行来说,存款增长快于贷款增长,流动性从实体经济回流,这是流动性累积景气收缩的阶段,但也是下阶段流动性释放景气回升的充分条件,当政策转向的必要条件出现的时候,流动性的另一个周期也启动了。

“剪刀差的预示”:

流动性拐点即是估值拐点

中国目前最有力和最直接的调控工具,正是信贷政策,银行事实上是宏观经济最可控和最有力的调控通道,因此我们把银行信贷作为经济先行指标来判断经济的景气周期。

但是,在一个完整的周期里面,景气上升和下降的机制是不同的:景气上升,受政策拉动,是资金供给的刺激起了作用;景气下降,是购买力透支,导致实体需求萎缩;因此在判断上升和下降的时候,需要分别参考信贷剪刀差和货币剪刀差两个指标。

信贷剪刀差=贷款增速-存款增速表征流动性(资金)的方向,信贷剪刀差为正,代表流动性从银行体系流向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刺激实体需求,经济景气度即将提升;信贷剪刀差为负,代表流动性从实体经济回流至银行体系,实体需求萎缩,对资金的需求下降,经济景气度下降。

货币剪刀差=m1增速-m2增速表征现实购买力相对潜在购买力的增速,相对m2,m1是活跃度更高的货币,也是更具有购买力的货币。因此,货币剪刀差为正,代表现实购买力比潜在购买力更强大,目前的实体需求旺盛,但未来将会减弱;货币剪刀差为负,代表潜在购买力比现实购买力更强大,目前实体需求较弱,但未来有增长的能力。

在经济景气低迷末期,信贷剪刀差可以作为先行指标,用来预测经济景气度是否和何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末期,货币剪刀差则可作为先行指标,预测需求下降,从而判断经济景气度恶化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我们采用2006年至今的剪刀差数据和行业估值数据,对本文所提出的剪刀差理论进行检验,可以看到完整的一个半周期,主要结论如下:银行业估值走势与剪刀差指标基本同步;银行业估值溢折价的转折点在流动性拐点处。(见图3)

从盈利动因和行业定位的角度解读银行财务

效益因子和效率因子

按照传统的银行利润表分解方法,可以得到生息资产、息差、手续费收入、成本费用、拨备、税率等六项银行盈利动因。

我们认为,前三项因素反映了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后三项因素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管理效率,因此定义前三项因素为效益因子,后三项因素为效率因子。

我们查看上市银行整体财务数据,用利润贡献度分析和利润敏感度分析,来研究这六大因子对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同影响。

2008年和2009年对比,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09年流动性泛滥带来息差大幅下降,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分别增长30.5%和下降3.2%。

根据利润分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在两期的利润增长中,贡献度或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息资产规模因素和净息差因素,在传统经营占主导的行业格局下,手续费收入未能构成重大因素。

同样采用2008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对这六项因素做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对净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效益因子敏感度明显不如效率因子,这是因为成本、拨备、税率更接近利润终端,而对净利润的影响更为直接。

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成本收入比、拨备占比、有效税率均会带来超过1个百分点的净利润下降,而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生息资产增速以及手续费收入、扩大1个基点净息差则对净利润影响小于1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动态指标反映趋势

通过当年盈利和拨备积累,提高资产质量承受能力:不良贷款包袱曾经是压在银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对银行盈利成果和资本金安全都造成重大的威胁,但短短5年时间就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善。2009年底,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58%,不良贷款余额为497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55%。

根据银监会年报对主要商业银行口径的统计数据,2003年底,主要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7.9%,拨备覆盖率仅为19.7%,不良贷款余额为2.1万亿元,是当年主要商业银行净利润的72倍多。经过5年多的改革和发展,2008年底,主要商业银行不良率大幅降低至2.43%,拨备覆盖率达到117.9%,不良贷款余额锐减至4865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93%。

商业银行主要有三种方式来消化不良贷款压力:(1)贷款减值准备;(2)当年净利润;(3)资本金及所有者权益。

虽然没有2009年最新的数据,但比较2003年底和2008年底,在过去的五年间,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占当年净利润比例、占所有者权益比例,都出现根本性好转。2008年底,不良贷款余额低于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和当年净利润,仅占所有权益的15.7%。不良贷款对净利润及股东权益的最大静态负面影响均在可承受范围内。

同时,我们也做了敏感性测试,也根据不良率增加1个百分点下各项指标变化,来测算不良贷款的动态影响。2003年,即使在不良率高达17.9%的情况下,1个百分点的不良率上升仍对当年净利润产生根本蚀,对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增加1个百分点的不良率所增加的不良贷款是当年净利润的4倍,占当年股东权益余额的13%,而这两个比例在2008年末则下降至0.38倍和6%。

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压力和拨备缓冲利润消耗的效应并存:从静态指标层面,我们关注四项指标的综合影响: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关注类比例、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其中,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是常规观测指标;关注类占比则体现了公司或有问题正常贷款的比例;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则反映拨备对贷款总额的风险覆盖,而非仅仅是对不良贷款的风险覆盖程度。不良率和关注类占比越小资产质量越好,拨备覆盖率和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越高说明资产越安全。

根据2009年上市银行的中报数据,在四项静态指标体系评判下,大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拉低了资产质量的安全性。

但从拨备覆盖的角度看,大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比例较高,而拨备覆盖率相对位于同业较低水平,说明大行的拨备更侧重全面覆盖,而股份制银行的拨备更侧重不良资产覆盖。相对来讲,在行业扩张背景下,我们更看重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因为这个指标代表了对贷款总额风险覆盖。

从动态层面看,虽然有各类不良贷款迁徙率,我认为最直观的比例是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这个比例,这个比例代表了关注类贷款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现实压力。

中间业务:用发展的眼光解构数据增长

在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日益减轻,并将不再成为行业利润关键影响的情况下,中间业务将成为银行之间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分化的焦点。

现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银行财报中对这块收入的统计和归纳也相当粗糙。在“脱媒”的大环境下,发展中间业务的能力和质量将决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增长的模式。

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对目前可得的数据进行解构,以筛选值得投资的中间业务模式和相关银行。

服务增值类业务增长提速:现阶段银行报表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较杂,我们根据银行收费收入与非银行金融市场的关系,将目前银行的中间业务大致分为三大块:交易结算类、销售类和服务增值类。

第一类是银行的传统收费业务,来自银行清算结算等业务,收入占比大约40%左右,增速基本稳定;

第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借用银行渠道支付的费用,收入波动较大,属于银行的外生性收入,基本不可控,但随着非银行金融市场的景气度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