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2:13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1

1.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具有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理论界,正向功能理论奠基于涂尔干,形成于帕森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著作《教育与社会学》中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要求。由此他提出了“教育社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目的•体现”理论,对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功能给予了回答,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然而,涂尔干的教育功能理论明显具有理想化色彩。在其理论中,所谓的“教育功能“不是教育可以产生的作用或功能,而是教育应该发生的作用或功能。后来,美国著名结构功能主义奠基人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了“功能•期待•体现”理论。他认为,教育应该履行有利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功能,即社会化功能和选拔功能。社会化功能主要培养人的义务感(广泛的社会价值务感与社会结构中承担特定角色的义务感)和能力(个人角色所需技能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选拔功能是指教育对成人角色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分配,从而确保社会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2.有条件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正向功能理论没有深入考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回答教育界出现教育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理论界提出了“有条件的正向理论”。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教育的有条件下的正向功能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形成•释放说”。这一学说将教育过程分为“形成”和“释放”两个阶段。制约教育功能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教育者的素质;二是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三是先前所具有的可资利用的物质基础条件;四是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教育功能形成凝固形态和流动形态。所谓凝固形态,是指教育功能形成之后,用以承载和储存教育功能的相对稳定形式,也是教育功能形成到释放的媒介,即人才和精神文化产品。所谓流动形态,是指功能的形成与释放同时或连续发生,中间不存在明显的滞缓环节,即对社会舆论的鼓动、辐射和渗透。

3.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解释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明显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即教育是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客观上需要从教育领域寻找力量。其基本突破口就是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培养,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论是教育正向功能理论还是有条件的教育正向功能理论,都主张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角色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当前,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从业结构和技术机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应该多元供给,以适应不同农村发展的多重角色要求。总之,教育社会学理论给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们回答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必要性问题。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经济动因

1.农村人力资本理论

19世纪60年代,著名人力资本理论奠基人、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以科技、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这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是经济学中的新概念,是指个人具备的知识、才能、技能或资历,即体现在人身上能带来收人的资本。人力资本一部分是先天带来的,而大量的则是后天通过受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行为,而投资是讲究回报的。因此,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之所以发展很快,关键是这些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很高,归根结底是这些地区教育投入充足。反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原因是人们没有具备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缺失的原因是教育不够发达,也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教育能增进人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之变化。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特征,经济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舒尔茨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应该持续进行,这样才能使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才能持续地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这是他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原因所在。他指出,继续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投资,应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在动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劳动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农民能够不断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把握劳动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其意义重大。

2.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舒马赫是英籍德国经济学家。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分析了农村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并从教育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舒马赫认为,农村贫困的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组织和纪律方面存在缺陷。在他看来,发展并非从商品开始,而是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与纪律开始。没有这三者,一切资源将始终是隐藏的、未开发的、潜在的。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发展都有力地证明了无形因素的重要性,如日本。舒马赫坚信:“任何国家只要具有高度教育、组织、纪律,不管遭到怎样破坏,都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来。”既然症结在此,解决问题就应从此突破,首先应把发展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在对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训练过程中实现农村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予有用的知识,也即发展农村的教育。智力援助比物质援助更重要。“授人以渔”优于“授人以鱼”,在对38农民的援助方面,不仅要让受赠者知道“是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给穷人注入的知识既在穷人看来是新的知识,同时也必须同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有某种程度的有机联系。也就是说,授予穷人的知识必须既要符合穷人的接受特点,又要使他们看到新的希望。这种赠予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的过程。舒马赫认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领域以外,应该建立在教育、组织、训练之上,建立在政治独立和自力更生的民族意识之上,不能一直依靠国外技术人员或者简单的技术移植。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技术革新的普遍的“改造运动”来抓,把主要力量放在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干劲、热情、智慧与劳动上,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政策只能对发展过程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跨越教育发展这个阶段。发展计划也只有在劳动力现有的教育水平能够为其提供支撑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才是有益的、有生命力的和真正有价值的。

3.教育经济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力量和舒马赫的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都明确告诉我们,发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事业不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投资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农村留守劳动力自身投入教育的动机和能力明显不足。这就需要第三方加大投入。从政府来讲,需要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育问题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加大投入;从社会角度来讲,企业或者nGo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应该看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重大机遇,积极投入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工作。国家先后启动了“绿色证书”、“农村实用人才计划”等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但是,这些培训是以培训城市化、工业化所需产业工人,将农村留守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去为目的的。针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项目还不多,而且涉及面很小,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价值取向

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他认为,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一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其中,他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属于需要初级阶段,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中级阶段,自我实现属于高级阶段。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其行动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所以,需要是动力,需要是激励人实现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2.教育需求理论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常分为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所谓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所谓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分为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和社会地位需要。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包括个人天赋能力、家庭的经济背景、学杂费高低、个人教育未来收益等。

3.教育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结构和类型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1)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收人结构由原来单纯依靠种植业收益,变为农、林、牧、副业等多渠道收入并存。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吃、穿、用等消费比倒大幅下降,农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农村留守劳动力在经济上的投入需求不断增长。

(2)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已经和农村完全脱离的关系;--部分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虽然在农村,但是大多从事第二职业或者其他产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兼业型。还有一部分没有其他劳动技能、社会资本匮乏、缺乏市场意识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还在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而且“非农化”的程度和趋势越来越高。

(3)农村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诉求已经: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诉求,他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从生存性诉求转向发展性诉求:一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非农生产知识、技术需求比重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目的,已从“生存性”教育已经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业税时代农民人口经过休养生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谋求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已成为新时期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诉求。所以,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2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社会政治经济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

我国的各类成人教育部门,担负着培养、教育跨世纪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在跨世纪的时刻,对成人教育的各种社会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无疑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

一、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成人教育主要是对走上各自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它能直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不言而喻,成人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功能。

1.促进科技进步的功能。成人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成人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通过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成人学校能够为科技发展输送大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为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人力、智力上的保证;其二,成人教育的对象大都是在岗人员,其中不乏一些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他们在成人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够直接作用、应用到生产第一线,能解决生产、生活中丞待解决的难题,从而直接为科技创新服务,直接促进科技的进步。

2.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功能。这里所谈的劳动力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及技术水平。

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可以看出,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其所受教育的多少: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者的素质则越高;反之,劳动者的素质则越低。

通过一定阶段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劳动者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判断、思维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及技术技能,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开发能够与产业结构、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对于已经从业的劳动者来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以得到提高,经济也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二、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

成人教育最基本的政治功能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以使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自主行为及判断是非的能力等符合规范、符合要求。这里,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指导功能。主要指成人教育有对人们的认识、思维、意识、情绪、行动等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调节和引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形形的新思潮纷至沓来,外来思维方式、价值观及外来意识,犹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一齐涌入人们的眼前,令人眼花潦乱、目不暇接,在各种新思想、思潮面前,一些人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要使每一位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努力不可或缺,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教育亦缺之不可。就学校教育而言,通过对成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重视榜样、发挥典型作用的教育以及加强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教育课“两课”的主渠道教育,无疑可以使陷入困惑的人们少一些瞒怨和指责,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参与,激励他们积极上进,不断进取。

成人教育通过对成人政治价值观念的不断灌输,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政治态度、观念意识及理想信念。

2.规范功能。我们知道,现在的成人学员虽然思想较成熟,言行较谨慎,但他们的意识、思维、行为等较之以往已有了较大改变,可以说现在的成年人是很有希望与潜力的一代,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煜煜生辉的地方。但是,由于年龄、家庭、知识水平等因素制约,在一些成人学员的言行中,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随着学习环境的逐渐宽松,成人身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不合规范的行为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原则上讲,成人学校对于所有成人学员在接受教育期间,对其学习、人际交往、服装仪表、品德、行为等都有比较明确、清楚的规范性条文予以规范和约束,同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要求等也对每个人意识、行为予以严格的规范,从而使每个成人学员的行为、言行符合规范和要求。

强制性的条文规范——刚性规范,对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实属必然,也很必要,而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等对于制约成年人的行为也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柔性规范,能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应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背道而驰;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更不能违法犯法;“个人利益”的获得与实现,必须要受到社会公德及法制的约束和限制。

三、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由于教育投资少,整体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仍是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潜在危机,所以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对于成年人接受知识、更新知识、学历教育及上岗培训等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

1.传递功能。这是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具有的功能。在成人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使我们的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

在“传道”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各种有用的文化知识,传递、输导给成人学员,通过持久、深入、由浅入深地不断传授,可以使成年人在成人教育中吸收、汲取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知识。在成人教育中,教师是文化传递的直接者,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各种文化知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都会传导到社会成员的脑海中来,使他们充分掌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工作岗位担任特定角色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从而对他们的一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受益无穷。

2.创新功能。作为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教师,对文化知识不仅有传递、解释、传承的义务,同时也有选择文化、创新文化、更新文化的责任。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革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不言而喻,只有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其中,不断地对旧有文化、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文化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4

赵占功同志自担任**省**市劳教所教育科副科长以来,始终胸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为促进该所教育矫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挥洒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正是凭着这种在平时工作中形成的胸怀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他在**省司法厅劳教局统一部署的劳教场所警戒护卫技能比赛中,为给**市劳教所争取荣誉,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了照顾病重父亲的时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该所组织的警戒护卫技能训练活动中,自始至终没有因父亲而退出训练。就在父亲离世的头一天,他还在考核场上奋力拼搏,坚持参加完了省劳教局考核组组织的比赛考核。

勤奋工作不辱使命

20xx年11月,赵占功同志被任命为**市劳教所教育科副科长。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十分清楚,教育工作是劳教场所的主业,把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合格公民是劳教场所的神圣使命,而教育科则担负着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高低与教育科是否充分履行职责有着直接联系。为此,作为初次接触教育工作的他,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想到既然领导把自己安排到这么重要的工作岗位,是对自己的信任和鞭策,自己绝不能辜负了领导的期望。为尽快掌握教育方面专业知识,使自己由教育工作的“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他充分发扬钉子精神,利用工作间隙、下班后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钻研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等10余本专业书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他常常虚心地向领导请教、向老同志请教、向电脑请教。正是凭着这种钻劲,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教育专业知识,为做好劳教人员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不辱使命,使该所教育矫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治质量,赵占功同志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教育挽救人这一神圣的事业上。在工作中,他经常亲自参与制定教育工作计划,亲自为劳教人员授课,亲自批改劳教人员作业,还经常主动要求分担更多的任务。为了提高教育矫治工作的针对性,他还经常走到劳教人员中间,对劳教人员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深入细致地了解劳教人员的所思、所想、所需,据此对劳教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时,为了落实一项教育活动,他经常加班加点,甚至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由于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他牺牲无数与妻儿团聚的时间,错过了多少向父母尽孝的机会,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抱怨,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正是在他的勤奋耕耘下,**市劳教所的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舍小顾大书写忠诚

20xx年3月份,**省司法厅劳教局下发了全省劳教场所警戒护卫技能比赛实施方案,要求各劳教所按照方案认真做好训练工作。收到通知后,**市劳教所即着手挑选参训队员。因一线大队警力紧张,该所决定从机关中挑选部分警察但当队员,经综合考虑个人身体素质、年龄等因素,赵占功同志成为最佳人选。但当时,他的父亲已是癌症晚期,卧病在床,这时正是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也是他作为一个儿子为父亲尽孝的时候。在所领导征求让他参加训练并担任集训队副队长的意见时,他本可以把父亲的情况如实反映给领导,他本可以以父亲需要照顾为由不参加训练。但他却主动对领导说:“我曾经多次参加全省劳教系统的警戒护卫技能比武,对训练工作有一定的经验,自己非常愿意参加这次比赛训练活动,希望可以为我所在比赛考核中取得佳绩贡献一份力量。”当即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他从没有因为父亲病重而请过一次假,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就是在父亲病情恶化不得不回老家时,他也没有陪送,自始至终都严格按照规定参加了每一次训练活动。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5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五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从作用的发挥来看,美育是最具渗透性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它对其他四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美储善”、“以美启真”、“以美助健”、“以美益劳”。

一、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

德育是把社会的思想现象、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清真、善、美,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个体之间及个人与集体和社会整体的关系。从德育的目的可以看出,美育是德育的前提,只有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基础。美育是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储备了跨越生死、不计利害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美育能直接陶冶人的性情。性情作为人的感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与个体的欲念功利心相联系。在人的性情形成的过程中,又受到其他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一些理性的教育,对于人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限制,它的力量往往只能局限在那些具体的规定上。而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尺。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意义总是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直达人心,使人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使人在感动中去掉私利之心。所以,审美活动会超越狭隘的功利性,在人们的身上唤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价值的性质和属性。这就是说,人类审美所追求的不是有限的功利目的,不是达到这种有限功利目的的工具。相反,它使人从那种有限的、自私的占有欲中解放出来,上升到自由、无限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

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这一点在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精通音乐,尤其擅长小提琴。毕达哥拉斯、开普勒、普朗克等科学家都精通音乐。我国古代的张衡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歌德是一位大诗人、大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美育是在对人的熏陶和感召中,培养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美育过程中渗透着理性的直观能力,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相沟通,引导人由认识走向创造,起到以美启真的作用。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开发大脑的潜能。现代脑科学研究提出了大脑两半球的“双势理论”的“思维互补理论”,指出大脑两半球是有分工的,具有互补性。人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大脑右半球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时间长了不利于大脑的发育。而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音乐、美术、舞蹈等,都能活跃大脑右半球。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大脑左半球得到休息;另一方面,由于大脑接收到更多的外部信息,通过两半球积极配合,能充分调动潜意识中的创造灵感。

从激发人的动机来看,美育可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育,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科学的广泛兴趣,引导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学习,以主动的精神去探求知识的奥秘,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手段。而美育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求知欲,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创造的精神。

从思维的度来看,美育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科学研究表明。形象思维早于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儿童是从形状、色彩和声音的一般感觉思考事物的。美育能提高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

三、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础。一些科学家专心于科学研究而忽视体育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人的生理健康。美育可使人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使人心情舒畅,肌肉放松,心律舒缓,机能协调,能消除各种有害健康因素的困扰,促进有益健康的生物化学物质分泌,从而增强体质和体能。实践证明,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疾病。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另一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给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体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受功利化的影响,经常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类的重要课题。美育可起到解除紧张,陶冶性情的作用。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游览名胜古迹,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增强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四、美育对劳动技能教育的促进作用――以美益劳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6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离开劳动实践是不能完成的。因为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只能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而单纯的劳动实践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把思想教育贯穿于生产劳动的全过程,劳动才能变为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所以劳技课力求把劳动实践与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劳动内容和形式,深入挖掘思想内容,使学生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树立“人民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培养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献身祖国建设的远大理想。比如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绿化、美化校园的劳动时,就需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增强劳动的自觉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不但要绿化好校园,还要保护好校园。在组织学生修路劳动时,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肯定,行人在平坦的路面上向自己投来感激目光的时候,就会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为人民服务是高尚的,只有从“我为人人”出发,才能换来“人人为我”的回报。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劳技课教学有机结合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7

关键词:玩中学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收费;公共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3日

一、高等教育高收费现象及其经济本质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收费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但有些学校变相进行高收费,如办二级学院进行三本和对外合作办学的高收费。知名度高的重点高等院校对专业硕士进行高收费,如现在有重点学校专业硕士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合计需十几万元人民币,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担的。

目前,高等教育变相高收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重点高等学校有越收越高的倾向。高等学校的高收费实际上就是把本校的教育资源用来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行为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企业化经营倾向。高等教育企业化经营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面看是充分利用了各高校的教育资源,并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合理的经营行为,但深入分析,这种倾向对经济、人力资本积累等产生广泛的危害,必须对这种倾向进行治理。

二、高等教育高收费的经济危害

(一)高等教育的综合职能受到限制。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专业特长和就业能力,但高等教育的职能远不限于这些。如人的综合素质,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识能力;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情怀,人是否理解和帮助他人,是否愿意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人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团结、合作;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办法,积极进取的精神等。总之,人的生活不只是工作和收入,还需要许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社会也不只是需要物质生产,也需要精神文化的生产。高等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部门,在这些诸多目标上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果高等教育进行企业化经营,就会把高等教育活动限于货币收入的限制,强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特长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而弱化高等教育其他诸多功能,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

(二)高等学校的科学认识和社会导向功能受到限制。现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我们有条件来办高等学校进行人才的培养和专门从事科学研究。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在寻求真理,不断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并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当中。正是因为我们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多,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深化,我们的生产、生活才得以在科学的、可预见的轨道上运行。这得益于有大批专业科研工作者努力工作,在科学的世界里不断奋进。科学与现实有密切的联系,但科学毕竟不等于现实。科学是追求真理,是追求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全面的认识,科学从长远来看对现实起着引领作用。现实受到当前条件的诸多约束,不得不考虑当前的各种条件,不得不受眼前利益的约束。如果高校进行企业化经营,它的行为类似于企业,这就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受制于眼前的利益约束,这必然弱化高校的科学精神,使高校不能专注于对真理的追求,相应地,就必然弱化高校对社会所能提供的科学知识,弱化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科学引领作用。

(三)高等教育作为生产力的储存功能被削弱。高等教育有对生产力的储存功能。当经济状况好时,人们可以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时间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技能的储备;当经济遇到冲击时,平时所积累的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等都能派上用场,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和危机。如果高等教育的企业化经营,平时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等都追求当前的货币收益,受当前的市场状况和收益的约束。当发生经济冲击时,社会就缺乏能力和条件来进行克服,这必然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和危机。

(四)产生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现在著名的高等学校是国家进行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的结果,因此它现在拥有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如果高校进行企业化经营,就会把这些由公共投资形成的优势资源资本化,变现这些公共优势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形成这些高校的收入和个人的收入,从而产生不合理、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三、高等教育高收费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危害

(一)使人力资本积累的风险加大,抑制人力资本的积累。高等教育的企业化经营,势必造成学校根据人才的市场价格来收费,对于贷款上学的学生来说,当他们毕业后工作时,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当这种变化不利于求学者时,他们的上学贷款就形成了他们巨大的生活压力,这不利于这些人的人力资本积累。总之,高等教育的企业化经营加大贷款求学者的经济风险,抑制这些人的人力资本积累。由于贷款求学者的经济风险加大,会使部分人放弃贷款求学的选择。况且,人力资本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科,如哲学、历史等的经济收益小、社会收益大,以市场收益约束而进行的人力资本积累,必然抑制市场收益低的学科的人力资本积累。

(二)教育收费的高门槛使许多优秀学子不能获得应有的教育。教育本来应以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为标准来选拔学生进行教育,这才是公平的,这对教育本身来讲也是最有效率的。要做到这些,学费不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求学门槛。而教育的高收费大大提高了求学者的求学门槛,使大量优秀寒门学子不能获得应有的高等教育,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使教育本身降低了效率。

(三)影响人力资本的顺畅流动和使用,固化社会结构。人力资本的流动和使用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条件。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劳动者受教育的权力受到阻碍,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使用,从而使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受到限制,固化社会结构。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不能很好地发挥社会各个成员的主动性和潜力;另一方面使社会大大削弱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

(四)影响人们的公平观和上进心。依靠人自身的劳动和创造而生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条件。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劳动和社会分工与劳动者受教育的状况密切相关。如果劳动者受教育的机会和实现这些机会的条件不平等,必然影响劳动者所参与的社会分工和就业,这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依靠力量,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效率、可持续性等内容;同时,还是劳动者之间是否公平地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体现。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他没有物质资本、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而生活是他们的生存底线,也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底线。如果劳动者受教育的机会受限,就会影响他们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也影响劳动者所参与的分工和就业,这会威胁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也会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对社会的公平观。只有劳动者坚信,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和进取心可以获得美好生活,这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如果劳动者的这种生活观念被击碎,则整个社会进步力量的源泉被削弱,社会将出现窒息。

四、高等教育高收费的治理策略

(一)保证财政的基本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具有许多社会功能,并能够为社会蓄积社会生产力,高等教育不能进行企业化经营,这就要求必须保证对高等教育的必要政经费投入。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如果对高等学校管理得当,高等学校自身运行顺畅,工作赋有效率,投入高等学校的经费是有丰厚社会回报的。也就是说,如果经费使用得当,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不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反而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力量。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加强财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的知识、技术等资源储备使高校有条件为经济、社会开展各项服务功能。加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教师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状况和需求,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能够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高校对社会的服务,是其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只会加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利于高校各项功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作用。

(三)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支持高校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各方面的社会参与和帮助,如高校的师生需要加强对社会的了解,社会各部门可以向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业务骨干可以到学校给学生讲解实际的运作过程和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可以向教师提供调查研究、挂职锻炼等机会和条件。总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帮助,社会各界可以把自己的优势资源与高校共享,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9

进入阶级社会,原先共同劳动的人们逐渐分化为一些只用精神的贵族和一些只用肉体的奴隶。柏拉图一心只培养他的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则致力于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指导下和谐共存……在古希腊,未来劳动者的职业训练被排除在教育领域之外[5];在中国,樊迟“请学穑”,“请学圃”,孔子拒绝回答,迨其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6]。总之,教育与劳动分离了,正如黄济先生指出的,“就剥削阶级的本质而言是鄙视劳动的,在大工业生产出现之前,不论其所谓‘和谐教育’或‘全面发展’,都不包含劳动教育在内”[7]。一般认为,教育和劳动的再次相结合,是大工业生产提出的要求。

在欧洲,有记载的最早主张劳作教育的应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人文主义教育家们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因此,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劳动,自然进入教育家们的视野。莫尔(thomasmore)在其《乌托邦》中就极力主张勤劳劳作:“凡住在乌托邦的人,都当学习农业至于某种程度;又应于木工、石工、锻冶、羊毛、亚麻等工作中,任意熟练一种。教师应当常常领导学生到农场和工厂中观察他人工作并随时参加。”[8]在人文主义者康帕内拉(tommasoCompanlld)所描绘的太阳城山顶上,有一座神庙,无数条螺旋的道路通往于此。道路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关于动植物、天文、数学、物理发明等的图画,人们每天一面步行其上,一面练习学问。康帕内拉把这里喻为实行教育的场所,其中的第六块墙壁上便画着关于工业手工业的说明:“城内最精良的技师受政府任命,为全城学生的教师。”[8]由此,手工科成为了学校的正式课程之一。

萨文黎(HuldreichZwinngli)在其所著的《教本》(Lehrbuchlein)中最先提出了劳作的教育意义――免于怠惰。他在书中写到:“所有的基督教徒应该切记:昔日住在玛西里亚镇(罗马的村镇)的人,若不熟练某种手工业,决不予以市民权的这段事实。如此方能免除万恶之源――怠惰,且肉体亦将因此达于强健而确保生长。”[8]

当然,以上种种只能算作劳作教育思想的发端,因为他们仅仅主张劳作的必要性,用文学作品等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劳作教育理想,还不曾有一个具体的实行计划。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教育权利逐渐从宗教转向世俗;特别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普及教育的出现,人们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可能。在启蒙者对劳作教育的基础设想――以现实生活为对象――之上,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在近代教育史中逐渐走出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作为教育手段、原则的劳作

启蒙运动以来,许多教育家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将劳作看作是最适合儿童的活动方式,所谓“从作为而生感觉和思维,是自然的结果;从作为到思维是人类进步的顺序”[8]。由此,劳作成为这些自然主义教育家眼中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下面仅举具代表意义的几例进行分析。

最早将劳作思想作为教育原则应用于实际教育之中的是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的梅兰克顿(philipmelanchton),在其为哥尔多堡(Goldberg)所创立的学校规程(Gesetze)中,对于学习法特别称之为劳作法[8],其意在于要求学生重视活动,重视学习的实习方面。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则是被人们提及次数最多的主张劳作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作为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创者,主张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赋予人类的知识、道德、宗教的种子,遵照自然的法则而导出。他借助和虔信思想提出了各种崇高的、纯世俗的教育任务。劳作教育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也被纳入其中,他甚至响亮地喊出了“从实践中学习”的口号[9]。具体说来,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能言的口及能干的手,能将所有要实行的事情巧妙地表现,所以,最合理的学习方法便是,以心来学,以口来说,以手来做。因此,儿童幼时就应该练习手的使用,“务期其敏活”[8]。在夸美纽斯眼中,劳作活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实现其教育理想的教学原则。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nHeinrichpestalozzi)更是将其视为实现其直观教学的最重要途径。“直观和工作发生了密切的结合,因工作而直观深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裴斯泰洛齐的直观不是简单地将对象映于儿童的感官之前,它必须包含数(Zahnkraft)、形(Formkraft)、语(Sprachkraft)三个方面[10],所以直观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自由地把握直观对象,而手工的劳作,是完成直观最重要的第一种手段。因为在直观的过程中所需采用的“数”和“形”这两个手段,都以儿童的手工劳作为基础。尤其是“形”,又称为“身体熟练aBC”(aBCderFertigkeiten,即身体技术力),其基础训练方法就是以手工工作为内容的所谓从事产业的基础体操。由此,手工劳作作为技术力教养的基础学科而在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将劳作视为教育原则最典型的还要属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根据他的“表现自己活动的原理”(prinzipderdarstellendenSelbsttatigkeit),福禄培尔认为,正如游戏是儿童自发活动中最合乎自然的形式一样,劳作则“是他(指年长的儿童――引者著)的自发活动中最合乎自然的形式[11]”。福禄培尔尊重学生自己活动的劳作,并且将“自己活动”――即劳作原则扩充到教育组织的全部。在福禄培尔眼中,由于人类是由具有创造性的上帝依据自身所造出来的,所以,“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和发生作用”[11]。劳作的训练,恰恰使其在自身之外表现出这种本质。基于此,“父母和教育者应时时注意让他们学会通过自己的手和依靠自己的判断去处理事情,并独立地处理事情……”[11]也正是由于上述的自我活动原则,海尔曼(Hermann)将其尊为劳作教育的真正创始者[8]。

二、作为教育目的、内容的劳作

近代以来将劳作作为教学内容的,要从实科教育思想说起。由于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比起人文主义时期更加贴近现实、注重世俗。在此基础上的实学主义从实利、实用及实际生活出发,极力倡导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现实的自由精神,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正确而有用的知识。由此在教育上产生了重直观、重事实、重劳作的实科教育思想,而劳作课也自然成了他们的课程首选。另一方面,主张自助、自立的教育观念盛行,人们普遍认为对于人能做的最好的是教以支持自己,因此,劳作教育开始偏向于职业准备。劳作可以“维持其相当地位之物质的独立”,“使各人成为一般社会有用之一员”[8]。对于将来完全靠自己的双手来营生计的人们来说,劳作必然占据教育的重要位置。

其实,早在宗教改革后期,我们就可以见到类似的主张:法国作家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就坚信“教育的目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8],所以,学生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求知识,读书之余应作各种生计所需的锻炼手足筋骨的运动;路德教会的神学者、讽刺诗人安德雷雅(JohannValentinandreae)在其著作《基督诺婆利共和国》(RespublicaChristianopolitana)中这样建议:“男生午前上课,女生午后上课,保姆和学者都是他们的教师。学生半日读书,半日做工,所做的工作,大抵为手工、家事、科学实验等,每一学生可根据其天才以选择职业。”[8]

这一劳作学校的乌托邦不久便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英国现实主义教育的重要人物弥尔顿(J・milton)直截了当地建议,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于人生有用的知识,“应将有实践经验的人,如猎人、园丁、药剂师、工程师、解剖师、水手等引进校园”[12]。1697年,洛克(JohnLocke)甚至亲自为英国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写了一份《工作学校计划》[12]。

主张以自然的发达而完成人类教育使命的法国教育家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对劳作教育思想亦贡献颇多。他认为劳动是自由人类社会的义务,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爱弥尔》中,他主张任何人都要自食其力,独立自主,不羡富贵,不屈贫苦。“一个人在那里坐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等于是在盗窃。”[3]正因如此,人必须学会一种职业技能,当年轻人掌握了一门正当诚实的手艺后,就可以不受世俗干扰,不必寄人篱下,不必利用手腕追求权势而“立身做人”。劳动教育使人永不失其地位和尊严,而卢梭的教育思想正是以自己的活动去获得自立性为主旨的,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者那样思想”[13]的人。

费希特(JohannGottliedFichte)在他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也特别提到了劳作教育的重要性[14]:既然大部分受普通教育的人,注定属于劳动阶级,那么他们理应受到最有技能的劳动者的陶冶;此外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劳动使人将能永远靠自己的力量生存在世界上,决不需要别人的任何施舍,以实现“人依靠自己获得一种价值”[14],这是养成个人的自主性、人格的独立性的要诀。因此,在教育中引入劳作教育,使其成为国民职业的预备,毋庸置疑成为“新的民族教育的一个主要要求”[14]。

根据上面的简单梳理,我们发现,近代的劳作教育由于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其不同的劳作出发点必然在教育实践中走出两条相异的道路。将劳作视为原则的,侧重于探讨最合适儿童的“教育性”劳作作业,最巧妙的劳作教学手段等。对他们而言,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劳作的心理学依据。当时普遍的认识是:儿童发展的顺序是感官先于理智、身体发育先于精神发展,所以,感官和身体发展是理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是符合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教育家们在此基础上论证劳作教育的必要性,并形成了一系列与发展儿童身心的“陶冶”目的对应的学生观、教学论等。而将劳作视为教育内容的,则侧重于探讨劳作的社会学依据。正因为任何一个人最终都要在社会上从事某一项工作,所以劳作作为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在普通学校里有了存在的理由,由此发展出来独立的劳作科目及专门的劳作教师、劳作教室、工场是其显著特征。至于贡献,前者主要丰富了教学法,是活动教学理论的萌芽,后者则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

这两种不同目的取向的劳作教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大工业生产背景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劳作视为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的协同体,同时还发展出劳作的社会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等等。在这一阶段,人们认识到手工劳作中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并存,手工还成为人格的表现,同时又有职业的陶冶功用与预备职能。因此,作为教学原则的劳作与作为教学内容的劳作都孕育了新的发展因素,还诞生了手段与目的协同的教育理论――劳作的陶冶理论。陶冶理论固然将劳作既视为原则又视为内容,但又不同于前两者的简单加和:作为原则,劳作不再是直观的辅助手段,而是在整个教育教学中以劳作精神为原则;作为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的准备,而是生发出劳作科目自身的陶冶教育意义,并且还被作为实施劳作原则的“刀刃”(凯兴斯泰纳语),从而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有机融合。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看来,不论什么情况下,当人们把一件事情目的和手段勉强划分时,任何一项活动的价值决定于它能否完成目的的要求,作为手段的活动就往往成为苦役;相反,由活动中涌现出目的,目的便和手段密合无间了,而且一项目的达成后,活动并不中止而成为下一活动目的的手段,如此交替进行,目的也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

具体来看这些新的发展。首先在原则上,劳作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辅助直观教学或是仅仅作为普通科目的课堂教学手段。自然科学的发达带来实验教学的发展,从而为劳作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认知心理学的繁荣尤其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提出在揭露旧式的书本学校弊端的同时,更是拓展了劳作原则的出发点和思路,也给劳作本身带来新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儿童可以亲手检验、重演书本知识,甚至可以尝试自编自导,验证自己的猜想等等。“若能将劳作作为教育的手段而教育儿童以创造地学习,则劳作确为有教授方法原理的价值之一方法。”[8]由此,探究活动教学理论的成长也开始了。

与此同时,劳作教育的德育功能也开始为人所称道。撒尔士曼(ChristianGotthilfSalzmann)最早提出劳作可以使人“因自己的劳作而知尊重他人的劳作,并知财产的价值,因有劳动阶级的经验而增强其人类爱,以自身成就某种重要事项,对于自己的能力感到满足”[8]。在这里,劳作的道德教育价值、人格教育价值显露无遗,“他为完成其教育目的――养成善良而快乐的人类,以手工劳动为最重要的手段,是超越于实利的价值,不能不说是在劳作教育思想史上放一异彩”[8]。由此,劳作教学的教育性思路得以大大拓展。以主张精神劳作而获盛名的德国教育家高第希(HugoGaudig)在其著作《自己活动的教育》(erziehungZurSelbsttatigkeit)中如是总结:“从来教学的价值,大半存于教师的教法;但劳作教学的价值,是在于学生自己活动的方法如何,即精神劳作的过程如何。”从后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越来越宽泛和倾向于非物质层面的劳作教育论最终走向了劳作陶冶。

而在内容方面,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普及教育的实现,使得学校从过去教养有闲阶级高尚清暇的处所变成教以劳动的场所,学校开始将培养实务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劳作学校的主张,是随着经济生活的要求,而成为学校生活化的要求”[8]。

杜威的教育学说中对待劳作的态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在他心目中的民主社会里,决不能忍受一些人仅仅得到产业上单纯的、机械的熟练,另一些人却仅仅承受作为装饰品的知识的陶冶。因此,人人都须学会劳动的技能,他那句著名的论断“教育即生活”,就是说教育不能是生活的预备,但却可以是职业的预备。“在如前所说的工业制度下,儿童毕竟要参加工作”[15],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这种作业(指劳作作业――引者注)的社会意义把它们看作是社会自身赖以前进的各种过程的模式;看作是使儿童确实感到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手段;看作是使这些需要由于日益发展的人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而得到满足的方式”[15]。另一方面,“在杜威看来,生产劳动是最有教育意义的活动”[5]。新旧学校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做的学校”,一个仅为“听的学校”。劳作(work)则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契机,是发展儿童潜力的最佳手段。

在此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并且后来也被证明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劳作教育出发点的是:探讨劳作原则自身的教育意义。这条将手段与目的融合、最终走向陶冶的劳作之路是由耶拿大学的数学教授华格尔(erhardweigel)开创的。他本是力学、工学界的权威人物,因有感当时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的不足,致力于从事教育改革的研究,一心要“养成一个活泼的知识所有者”[8]。他先以三年时间在自己家中集合数名儿童悉心研究,后于1689年在耶拿创办实验学校。华格尔基于儿童的天性,主张动手的活动。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的精神有三种形态的作用:第一是活动;第二是因活动而所生的知识;第三是因知识的作用而感到精神的愉快。

这种劳作的陶冶理论,深受文化教育学派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欧洲工业文明兴起以后,虽然人类生活的范围、内容和物质条件大为改观,但同时一些批判人士也反省到,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个意义匮乏和迷失的危机:科学能够改善人生活的面貌,但它却不能取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无力单独地解决克服这种意义危机的问题。相应地,新兴的文化教育学派注重从历史文化和生命阐释入手研究教育。教育不可能不劳而获,并且只有在劳动活动中,思想和道德修养才得以锤炼和提高。而针对当时的国民学校,凯兴斯泰纳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学校按照伦理化的道德品质的标准教育一大批人,而他们的知识力量却不足以创造出甚至纯精神文明的财富,也不足以依靠纯脑力劳动,赢得陶冶性格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教师的产生,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16]

另外,这种劳作的陶冶理论,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日益增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影响。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人们意识到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文化得以发扬,必须依靠全体国民共同协力从事各种身体的及精神的劳作。有用的国民的养成,成为现代教育最大的任务,所以,教育就不能不与劳作相结合。

除了文化教育学和国家主义的影响,从单纯个人目的来说,劳作对于性格陶冶的作用也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一方面,各种才干和技能只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得到发展,而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具备了劳动能力也就意味着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人生在世,幸运转瞬会变为不幸,继承的财富会重新失去,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估价为自己获得必要生存条件的优势和学会尊重那种通过劳动汗水和艺术心血创造幸福的人”[16]。另一方面,性格最终是通过行为形成的,劳动锻炼使人学会敬业,学会认认真真地做事,勤勉、忍耐、尊重、平静、正直、秩序、细心、俭约、清洁、勇敢、责任、友爱、自信……种种美德似乎都与劳动沾上了边。因此,这一时期的劳作教育,人们开始关注在劳作过程中学生的所有行为是否都带有周密的思考、认真和诚实的印记等等。总之,这一时期的劳作教育被认为具有强健学生体格,丰富学生经验,鼓励创新,增进学生对于产业的兴趣,并陶冶学生性格,避免其轻率和流于空谈等多种功能。一言以蔽之,“达于身体的、精神的自己活动之自立性的教育,即是所谓劳作教育”。我们认为,这种以个人生活为本位,以国家社会为目标的劳作理论,即使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也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天降人才”绝不能是“两脚书橱”,而应该是脑、体、心和谐发展、有创新能力的未来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总而言之,劳作的根本原则在于陶冶,在于创造性,它必须能启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未来文化的创造者。教育者必须在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适当、自如地选择、组织、使用各种劳作原则和劳动内容,使“劳作”精神具体、生动、深刻地得以体现,发挥出现实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济先生对当前劳动教育的建议很有几分见地:走“与当代科学技术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并将其“扩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使其“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课内所学生产知识的应用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开展实验、鼓励个人和集体的科技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和研究。教育自生活出发,而归于文化的接受与创造,是现代教育根本的特征。而审视劳作原则的精髓,在现代教育的条件下继续发挥其教育功能,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杨贤江全集(第3卷).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2]尸子.

[3]易・系辞.

[4]孟子・滕文公上.

[5]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论语・子路.

[7]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李化方.欧美劳作教育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卢梭.爱弥尔(上).李平讴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4]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梁志学,沈真,李理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劳动教育的功能篇10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