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十篇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十篇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00:25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1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很多企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建筑行业本身的外部环境不理想,实行营改增会对建筑行业的实际税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是急需研究的新课题。

1“营改增”的实施背景

2“营改增”对建筑业的现实意义

2.1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升级

我国建筑业现阶段总体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在建筑企业成本中的占比相对较高,而且随着社会人工成本的上涨呈不断上升趋势。实施“营改增”后,购买施工设备缴纳的进项税额允许在当期抵扣,而人工成本无法实行进项税额抵扣,这将有利于激发建筑企业加大先进生产施工设备投入的动力,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的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2避免重复征税

在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中,建筑业按照计价收入的3%计征营业税,而作为工程成本的原材料、投入的施工设备在购买时等已缴纳增值税,由于这部分增值税无法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形成了重复征税。实行“营改增”后,大部分建筑业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将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来确定应纳增值税额,避免了行业重复征税问题。

2.3促进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营业税税制下,无论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建筑企业均只需按照营业收入和规定税率缴纳营业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尽可能多的进项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税负,就必须适应增值税实行“以进抵销”和征管严格的特点要求,对企业的组织架构、采购管理、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票证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或调整,从而对建筑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倒逼机制。

3“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3.1积极方面

(1)“营改增”将促使建筑企业采用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保证自身的经营行为科学化,从而使得企业内部运营更加规范。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建筑企业要想取得增值税发票,必须通过网络形式加以确认。网络系统的统一性使得建筑企业能够规范自身的发票系统,从而带动整个产业供应链的规范化进展,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虚假发票的出现。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引进及认证流程的科学性也会促使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活动进行认真的审视,从根本上避免不良经营行为的出现。

(2)营改增能够有效改善建筑企业的税负问题,避免重复征税的状况出现。根据现有的税收政策,建筑企业不仅需要根据自身的营业额来缴纳营业税,而且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设材料、设施等均需要缴纳增值税,而这些增值税也不可以进行扣除,从而形成了重复征税的状况。实施营改增的政策之后,建筑企业可以采用11%的税收比率,并且被作为一般的纳税人加以对待,采用了增值税的一般征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建筑企业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设备等均可以被列为进项税范畴,得到抵扣,从而可以避免重复征收。

(3)营改增能够有力地促进建筑企业拓展业务规模,提升建筑设施使用的效率,从而有助于企业总体竞争能力的提高。由于建筑企业所采购的建筑材料与设备机械所支付相应增值税都可以获得抵扣,这使得建筑企业能够得到大量的进项税额。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会倾向于大量采购各种建筑材料与设施,不断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随着生产设备的购进,作业人员的数量也将大大减少,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不断地得到提升,一方面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也提升了生产的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果。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最终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持久的竞争力。

3.2“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主要挑战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2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税制改革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

营业税是国家对工商营利事业按营业额征收的税。这些工商盈利事业包括抓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以及其他应税劳务。增值税是一种销售税,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营业税与增值税在征收范围、与价格的关系、计税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在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税制改革方案。

二、我国“营改增”的概况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营改增”的试点领域。试点工作的展开,拉开了我国货物劳务税制改革工作的序幕。此次“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大潮自展开以来以一种迅猛的速度迅速席卷全国,2012年8月底,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10多个省市,到2013年的8月,“营改增”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自初期的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开始进行“营改增”的试点工作。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4年3月13日,财政部税政司营改增试点运行的基本情况,2013年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

“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方案自施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切实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推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已取得的试点工作的结果来看,“营改增”也给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三、“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税负增加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由于企业应缴税额计算方式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建筑施工企业应缴税额数目的变化。且由于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从理论上来讲,“营改增”能够减轻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依然采用的是较为粗放的税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制度落后、承包模式宽松,这些都造成企业进项税额的减少。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许多建筑单位的实际税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二)建筑企业施工成本增加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新的税制和建筑劳务公司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根据已有的施工经验,在我国市场上,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成本和人工费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然而,新的纳税方案没有将建筑劳务公司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内。劳务公司无法提供有效的增值税发票,建筑公司也就没有办法抵扣30%左右的成本费用,相比于改革之前,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即便建筑劳务公司呗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内,由于建筑劳务公司几乎没有进项税抵扣,其增值税最终也将转嫁到建筑施工企业头上,加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负担。

四、应对措施

(一)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也自然包括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在当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仍采用粗放型管理方法,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下,无疑会加重企业负担。甚至有的学者把“营改增”看作倒逼施工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不管是出于适应“营改增”形势的目的还是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都应该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向集约化生产。

(二)加强税务及票据业务的管理

“营改增”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最基本的改变就是税务计算方式的变化,因此,要适应新的税务形势,推动企业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有税务管理模式。一方面,注意完善合同约定,在合同中药特别注明由对方来承担增值税发票,并明确付款程序。另一方面,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合作商,并且要考查其相应的扣减税率,以免无法抵扣企业增值税。

(三)其他对策

除了以上两点措施外,建筑施工企业还能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如:成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派遣雇佣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其次,对于试点地区的企业来说,在购买固定资产和服务时尽量从改革后的地区和行业购买,以抵消相应的进项税额;最后,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资金管理、如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方面都有待加强,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营改增”在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改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企业旧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也在新的税制下暴露出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营改增”的机遇和政策,加快对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改善和建设,以适应“营改增”带来的新的经济形势,有效减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成.“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全国商情,2013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3

营改增自2012年推行后,对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据营改增政策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营改增;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营业税和增值税有时会导致税负不平衡,尤其是在税收过程中,经常会有出现重复税收的情况。因此,我国政府在全面考察后,提出了营改增政策,并在2012年7月正式施行。建筑施工被纳入到营改增政策范围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因此,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变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劣势。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趋势

1.积极的发展趋势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实施营改增政策,可以降低传统税收体系中的税金数,同时也能避免重复计算情况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施工企业可减少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税收压力,避免因重复税收而产生不利影响,使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此外,营改增政策也推广了企业新技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处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内,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缴纳大量的营业税,因而没有精力推广新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企业竞争力。一旦正式实施营改增政策,将会降低企的税务压力,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设备采购和技术研究方面,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水平。2.不利的发展趋势由3%的营业税变为11%的增值税,虽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税务负担,但前提是建筑施工企业所购买的材料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标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获得专用增值税发票,在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后,反而增加了税务压力。这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比较特殊,人工费用、甲供材限制流转抵扣并未在抵扣范围内,土地拆迁、零星材料抵扣等难度较大,如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使企业的资金流动面临重大的考验,企业的现有管理水平很难适应新形式的发展。

二、实施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纳税筹划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务,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后,要做好税务筹划。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需要健全企业税收工作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适当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企业的业务转型。将营改增视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合理应用进项税额抵扣优势,使建筑施工企业享受到营改增带来的好处,做好业务规划和税务筹划等各方面的工作。

1.掌握政策,规避涉税风险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需要了解现有的优惠政策。如果营改增涉及营业税,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优惠政策,以便合理应用。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税改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内涵,在会计处理、财务管理、发票管理等多个方面,掌握税改的实质内容。

2.选择适当的纳税人身份建筑行业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主要包括生产、安装、装饰、建设等多个领域,在缴纳增值税环节中,因纳税人身份差别较大,对税务筹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对不会产生应税的企业,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可以用税负比较的方式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另一方面,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纳税人的身份在发生转变时,需要从一般纳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从外界聘用专业的会计人员,或培养企业中的会计人员,提高其专业能力,增加该工程的企业核算成本。此外,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务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财力和物力,会增加纳税成本。因此,营改增后,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考虑纳税人的实际身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规模较小的纳税人或者一般纳税人。通常来说,如果企业的材料采购渠道比较正规,客户使用的发票都为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在纳税的选取上,可选择一般纳税人;相反,则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从而实现合理避税。

3.事前规划,实现节税纳税人要合理选择材料供应商。随着产业的进一步细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供应商,企业从供应商手中购买材料时,免不了要涉及到增值税。营改增政策下的增值税可以起到抵扣作用,所以企业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选择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发挥增值税的抵扣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筹划项目的整体施工时,要针对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税收措施。在制定措施的时,要将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内容纳入到统筹范围中。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多采取承包制,但承包范围和承包方式有很大差别,这就使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不一,增加了抵扣增值税中的难度。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都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这样就可以获得税额发票,降低企业的税负。但某些项目所需要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大部分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只负责少量设备的采购。这样明显降低了施工企业所获得的进项税额度,增加了企业的纳税负担。此外,建筑施工企业承包的很多项目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带,分布比较分散,因而施工企业在材料和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会采取就近采购原则,由偏远地区的个体商户完成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但处于偏远地区的个体材料供应商,多数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甚至无法提供发票,从而使企业无法获得进项税抵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和承包商签订合同时,应当尽量签订包工包料合同。如果甲方不同意,可以通过协商,签订“实质上材料有甲方提供,形式上包工包料的合同”。具体过程如下:第一,甲方自行选择特定的材料供应商;第二,甲方、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三者应当相互协商,完成签订的协议,与此同时,施工方应当委托甲方将购买材料的款项支付给材料供应商;第三,在完成材料购买后,材料供应商需要将销售发票提供给施工方。总之,在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尽量选择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供应商,加强对货源的管理,降低税负风险。

三、结语

在推广营改增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正面面对营业税向增值税的改变。针对这一变化,施工企业要正确意识到营改增制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制度变化,制定出科学的对策,合理制定纳税筹划策略,推动施工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当代经济,2014(24):128-129.

[2]崔燕.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税负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2015(3):103-105.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4

目前,国家提出了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政策,这给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控制和工程承包带来了新的挑战。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是在2011年被提出的,2016年5月1日起全国试行。在新的税收政策下,建筑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创新工程承包模式,并在承包工程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营业税;增值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承包模式;影响

一、引言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建筑企业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工程承包模式,才能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紧跟时代的步伐,能够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第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包括:一是施工人员成本,二是施工材料成本,三是交通费用。工程造价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工程造价控制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减轻了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更好的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第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设备折旧的影响。国家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企业设备折旧也有较大影响,以某市某建筑企业为例,该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按照10年的时间来计算设备折旧,并利用增值税对设备折旧进行核算,折旧的费用为10万元左右,对建筑企业财务比例产生了较大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企业财务比例的影响包括:一是资产负债率,二是固定资产创收,三是固定资产回报率,四是利润率。第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企业流动资金的影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减少建筑施工企业购买材料和设备等行为重复纳税,购买的施工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政策有利于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和提升竞争力。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利用率,避免了资金浪费问题的出现。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要求业务流、票据流、资金流“三流一致”,这样大大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和企业之间资金流动的监管和调控。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工程承包模式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降低工程承保风险。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在不断变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国家税收制度发生变化,国家开始实行新的税收制度,税收制度对建筑工程承包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建筑企业可以把多种费用混合在一起进行核算,建筑工程甲方需要提供施工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参与企业之间产生矛盾。在承包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承包进行详细划分,这样就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承包风险。第二,有利于加强承保控制。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和工程承包模式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如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承包模式有较大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更好的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实行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建筑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工程承包模式,发挥出承包模式的优势,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工程造价控制,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从多方入手,紧跟时代的步伐。第三,有利于承包模式最优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需要由专门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而且材料生产厂家必须具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制度。在采购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时,采购人员必须货比三家,而且要选择规模大的生产厂家。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依旧会选择小规模的生产厂家购买工程施工材料,这时施工材料的税点就为17%。建筑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工程承包模式,发挥出工程承包模式的优势,最大化的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承包者需要签订正规的合同,而且必须加盖公司公章,这样才能产生法律效益。政府也需要发挥出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建筑企业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起到连接的作用,为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以看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比较大,体现在很多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给建筑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筑企业要把握好时机。

参考文献:

[1]朱庆丰.营改增背景下工程造价审计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18.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5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经营管理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建筑企业,又称为施工企业,是指专门从事房屋、公路、桥梁、水利、矿山、电力等土木工程新建、改造、扩建和拆除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企业,主要包括建筑公司、建筑装饰公司、土石方工程公司、机械施工公司以及地基与基础工程公司等形式。建筑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战略性的位置。据调查显示,建筑业在我国的GDp总值之中,占了将近40%的份额,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与其他企业不同,建筑企业长期以来都具备了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它既是产品的安装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一直存在着重复纳税的不合理现象。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称“营改增”)的初衷本来为了消除重复征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按照营业收入的3%的固定缴纳营业税,虽然名义上税率很低,但是,企业外购的办公用品和施工材料等增值税货物的进项基本不能进行抵扣。不管企业盈利与否,营业税也都必须进行全额缴纳。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和城市更新进程的加快,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如果不进行“营改增”,许多建筑企业将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2015年,我国“营改增”的改革已经到了尾声,对建筑企业将会采用11%的税率,使用增值税的一般计算方式,从长远来讲,可以为建筑企业减少纳税成本、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公平的、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在税务改革的过渡期间,部分企业将会面临着税负不降反升的尴尬。中国建设学会曾经对66家建设企业进行调查,“营改增”之后税负增加的企业竟然高达58家。因此,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我们应当积极探讨在改革的过渡期间如何进行税务筹划。而所谓的税务筹划,实际上就是税收产生之前的业务筹划。所以,本文侧重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在总承包的条件下,建筑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三个主体,即业主、中标企业和负责具体施工的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前,不管中标企业如何进行税负的分摊,建筑企业也基本都要全额缴纳营业税。而“营改增”之后,中标企业和建筑企业之间,则将会被要求提供符合增值税的链条进行抵扣,这必然会对建筑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根据行业惯例,建筑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主要有自管、直管、委管、挂靠、联营五种模式。以下我们将会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自管模式

自管模式是指工程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中标,自己施工管理的模式。由于纳税主体是同一家机构,“营改增”之后,这种模式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直管模式

直管模式是指建筑企业以集团公司的名义中标后,设立局指挥部,接着让下属的工程子公司作为参建机构承包工程,于是就存在了集团公司和下属工程公司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营改增”之后,就必然会对税负的承担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营改增“之前,集团公司中标之后把业务分包给工程公司,既不需要开具发票,也不需要签订分包合同。而根据“营改增”的要求,增值税需要以链条来进行抵扣,那么集团公司在分包业务给工程公司之时,就必须签订分包合同,工程公司则必须给集团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就常常违背了建筑法关于禁止转包或者肢解分包的条款。

(三)委管模式

跟直管模式一样,委管模式也会涉及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是指建筑企业以集团公司的名义中标后,不设立局指挥部,直接委托工程公司代表集团公司管理中标项目,集团公司给业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工程公司给集团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与直管模式不同的是,委管模式通常只是仅仅委托一个工程公司完成中标项目。

(四)挂靠模式

挂靠模式是指有施工资质的建筑企业,以内部承包合同的方式,与掌握施工项目而又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或者个人签订合同,允许其以“项目部”或者类似的名义挂靠经营,并收取管理费。挂靠行为一直是地方政府想要严厉打击但又杜绝不了的现象,但在”营改增“之后,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目前很多挂靠单位在购买施工材料的时候,往往不需要对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获得较低的采购成本。一旦“营改增”,被挂靠单位就不能获得相应的抵扣收益,税负就会大幅度提高,以致无利可图。

(五)联营模式

联营模式是指多家建筑企业以联合体的方式中标,各参建单位成立项目合作部予以实际施工。项目合作部只是一个临时机构,联营合作方往往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也没有索取发票的意识,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经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的税款比较少,因此税负有可能大幅度增加,甚至会产生亏损的情形。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业务处理难度大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在缴纳营业税之时,只涉及到“营业税金及附加”一个会计科目,没有任何的进项扣除,所以核算非常简单。而在“营改增”之后,企业施工材料的采购和分配、工人工资福利的支付以及业主验工计价等环节都涉及到增值税的核算。会计科目包括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多项复杂的核算,相当繁琐。同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范使用和管理也要耗费很大的人力资源。除此之外,一些比较大的建筑企业,项目都分散在全国不同的地区,不管是材料的采购还是管理,都无法在集中在同一处地方进行处理,涉及的专用增值税发票数量大,收集、审核、整理的过程中难度高,时间长。

(二)税负短期内可能加重

理论上来讲,“营改增”能够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但实际上,由于外部票据管理不规范,建筑企业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就会导时税负不降反升。我国的建材市场参差不齐,很多供应商企业规模较小,通常无法及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大,而用工成本是不能进行抵扣的,所以就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三)税负可能“被转嫁”

“营改增”之前,由于外购材料进行税额不能进行抵扣,所以建筑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往往会选择那些不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人作为合作对象。“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如果想要跟这些供应商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需要另附税款。这样供应商的税负就被转嫁到建筑企业头上了。

(四)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负债率上升。根据“营改增”的要求,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按取得的增值税发票扣除进项税额,资产总额将会比税改之前减少,企业负债率相应上升。

2.利润率升高。“营改增”之前,企业的营业收入含有营业税,属于税前收入额,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包含增值税,属于税后收入额。由于计算方式的不同,会引起营业收入减少的情形,利润率自然就升高了。

3.现金流紧张。“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必须在当期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但是目前业主拖欠建筑公司工程款的现象非常普遍,往往会出现缴纳增值税在前,收取工程款在后的情形,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甚至有可能导致现金流断链。

(五)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纳税地点、征税范围、税率、纳税申报、纳税期限和优惠政策等都与原营业税制度下明显不同,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1.税务管理成本增加。“营改增”之后,增值税专业发票的收集、审核、认定以及申报操作复杂,管理要求高。再加上纳税部门和纳税地点存在难以协调的情形,因此,企业必须得增设税务管理岗位。

2.税收筹划空间大。“营改增”之后,国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过渡政策也会逐渐出台,因此,相比“营改增”之前,有更多可以税务筹划的空间。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整体运营出发,从战略的角度,对相关业务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筹划,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营改增”不仅仅只是一场税务改革,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管理目前仍然处于一个粗放型管理的阶段,水平良莠不齐。在实施“营改增”之后,这些建筑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显然跟不上政策的要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中,无疑会加重负担,雪上加霜。有学者认为,“营改增”就是倒逼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绝佳机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规范和改善企业经营方式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就要从公司的整体结构,子公司、分公司的设立以及重大投融资项目做出相应的调整。

1.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建议首选自管模式。自管模式由于纳税主体单一不变,因此最符合增值税管理的要求。

2.如果不得不采用直管模式,应当积极追求集团内部分包的合理性,由一方承担税负,避免资金流的过度支出。

3.应当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委管模式和挂靠模式。因为这两种模式在“营改增”之后,法律风险会大幅度增加,很容易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损害。

4.如果以联营模式中标,建议联合体企业各方分别与甲方签订合作协议,各自按具体负责的工程内容向甲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5.提高法律风险控制意识,强制采取最能减少经营风险的经营模式。对有可能违背建筑法和增值税法的经营模式进行梳理和监督,尽量满足增值税管理的要求。

(二)积极改革现有管理模式

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是采取直管的经营模式。这些企业下属的工程子公司资质普遍比较低,竞争力也不强。一般情况下,都是由集团公司进行投标,中标之后再把项目分包给下属的工程子公司负责施工。显然,这种管理模式在“营改增”之后,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营改增”之前,营业税是由集团公司统一代扣代缴,工程子公司并不需要理会,但“营改增”之后,集团公司和每一个工程子公司,都是独立的纳税主体,建设单位即业主以及集团公司都不能再进行代扣代缴。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对这种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中心专门负责利润的管理,参建的工程子公司只负责施工,最后才参与利润的分配,不需要独立核算。

(三)加强财务团队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并且耗时耗力,还容易出错。因此,建筑企业应当加大财务管理团队的培养和训练,增强他们会计核算的细化与规范化能力。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将成为建筑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如果建筑企业在新税制改革面前还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去做相应的调整,那么生存都会有问题,更谈不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营改增”不仅仅限于税制改革的层面,而且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导火线,我们要积极应对,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叶智勇.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财政监督,2012(7).

[2]辛婷,王萌.浅谈“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影响[J].价值工程,2013(17).

[3]王开洪.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财务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

[4]张雪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中国连锁,2013(11).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6

一、“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积极影响

1、企业税负可能减少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工程结算收入的3%缴纳营业税,支付的营业税只与营业收入有关,与企业的盈亏无关。但是在缴纳增值税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只需针对增值部分缴纳税费,施工项目的盈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支付的增值税,对于那些微利甚至是亏损的企业而言,可能出现缴纳的增值税低于营业税的情况,这将减轻施工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根据法制规定,建筑业“营改增”之后采用11%的税率,而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购的材料进项税额税率一般是17%,进项税额税率高于销项税额税率,也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提供减少的空间。

2、优化经营管理形式

在建筑工程外包的情况下,作为第一承包人的建筑企业按照第二承包人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进项税额。如果分包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或包工头,抵扣的进项税额将大幅度减少,利润也将随之减少;如果工程外包是非法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将被禁止抵扣进项税额,利润空间将大大缩减。为了获得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建筑施工企业倾向于选择正规单位进行工程外包,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外包行为。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供应商折扣,在外购原材料、机械设备、油料等时不索要增值税发票,导致供应商谎报收入的情况时有发生。“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进项税额抵扣的机会,如果企业能够取得较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多,利润也会越多,这就促使企业要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有效防止外购材料不索要发票的不合规行为。

3、减少企业重复纳税

“营改增”之前,建筑施工企业按11%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虽然名义税率不高,但是营业税是按照企业营业收入全额缴税,而且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施工机械、水电等增值税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能进行抵扣,建筑施工企业既是营业税的纳税人,也是增值税的负税人。“营改增”之后,企业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虽然名义税率较高,但是企业只需对增值部分缴税税费,并且外购的原材料、机械设备、消耗的油料等增值税货物的进项税额也可以进行抵扣,避免了原来既缴纳营业税,又不能抵扣增值税的现象,减少了建筑施工企业的重复纳税。

4、促使企业扩大运营规模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流动性大、机械程度低的特点,这是因为在“营改增”之前,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企业有意识地减少机械设备的购买,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水平普遍较低。“营改增”无疑会促使企业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投资,扩大企业运营规模,减少作业人员的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企业机械化程度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消极影响

1、可能增加企业税收负担

从理论上而言,“营改增”可以减轻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在工程项目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越是大型的施工企业,其人工成本越高,“营改增”虽然将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货物纳入进项税额可抵扣范围,但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却不能减免,随着“十二五”计划的推行,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逐渐增加,直接降低了“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减免效果。另外,施工企业的建筑材料来源方式较多,有时无法取得正规的增值税发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难度大,再加上发票难以管理,很多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合理抵扣,使得施工企业的实际税负加大。

2、财务报表管理难度加大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挑战。首先,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是按照扣除增值税后的价格入账,在资产负债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上升。其次,施工企业当期合同收入是在总收入中扣除了增值税,但费用却只去除了部分外购货物的增值税,这将减少企业的当期利润。最后,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带来的折扣,将积极地去索取增值税发票,促使企业改变现有的赊购而选择现金交易,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大幅度变化。

3、给会计核算带来挑战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分散在各个地区,材料的采购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材料管理部门多而杂,增值税发票数量繁多,每笔业务都需按照增值税发票模板开具发票,这给增值税发票的收集、核对、整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按照规定,企业必须在180天内完成进项税额的认证工作,但事实上,从收到对方的增值税发票,到核查时间是否正确、格式是否合法,这些工作难以在180天之内有效完成。另外,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纳税地点不同,加上建筑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纳税地点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使得会计核算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4、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客户拖欠款项,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压力,“营改增”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当客户对工程项目进行审批计价后,不管是否收到工程结算款项,施工企业即形成纳税义务。“营改增”促使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支付足额款项积极获取增值税发票,以期达到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目标,导致现金迅速流出,缓慢流入,使得施工企业的速动资产大幅度减少,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对策

1、加强事前纳税筹划,减少企业税收负担

税收筹划有助于企业经济行为的有效选择,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是企业减少税收的合法行为。因此,应当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从建筑企业和增值税的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新政策的规定,尤其是针对建筑业的新规定,培养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意识。在真实、完整、可靠的资料基础上,选准纳税筹划切入点,正确选择避税途径,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税收筹划方案,保证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事前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合理避税节税的目标。

2、改革现有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贯穿整个企业的软实力,应当改革施工企业现有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营改增”应对能力。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营改增”规章制度,指导施工企业的增值税相关业务。设置专门岗位管理增值税事项,加强企业对发票的收集、审核、整理和保管,规范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认证方法和流程,保证施工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合理抵扣和足额抵扣,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3、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优化会计核算方式

通过会议、报纸、网站、培训等形式,对企业财会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传递增值税相关知识,增强其对增值税税种、税率、计算方法、认证程序等方面的认识,培养财会人员识别真假发票的能力和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确保“营改增”之后财会人员能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财会人员道德素养的提升,施工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座谈会,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

4、加强上下游管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供应商是企业材料的来源,客户是企业收入的来源,它们在供应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上下游管理,降低合作风险,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优先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通过质量对比、价格对比、信誉对比,选出最优供应商,在买卖合同中注明增值税发票事项,并约定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企业才支付足额款项。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弹性规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和赊购时间,制定应收账款催收流程和方法,加快资金的回收和流转,从而缓解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7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影响对策

市场竞争就是速度竞争,应变能力的竞争,营改增很可能会成为众多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分界线。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将会给企业的组织架构,营销方式,采购方式,财务、税务管理等带来重大的影响和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应对得当,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竞争力。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应对,企业就会在税收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产生巨大风险。

一、营改增的政策背景

营业税改增值税作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一项税制改革,其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而且对于经济的发展,税收情况,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的改革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政策在“两会”期间亮相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3月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至此,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全部产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进度基本完成。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首先,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率由3%调为11%,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进项税额抵扣降低综合税负,但就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来看,进项税额抵扣却不容乐观,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费用支出一般占到了总支出的30%左右,而这部分人工费用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所用的砂土、石料的供应商大多为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无证经营户,难以取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自来水以及商品混凝土大多都是按简易办法纳税且适用3%的征收率。再次建筑施工企业分包,转包,甲供材料等情况比较普遍,这都给建筑施工企业进项税额抵扣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营改增初期来看,如果施工企业对营改增政策了解不充分,导致有利政策运用不得当,会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上升。

(二)对账务处理和核算方式的影响

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未实施营改增之前,合同总价款为营业收入,营改增之后,同一工程合同,向客户收取价款不变的情况下,合同的总价款将分解为营业收入和销项税额,企业的营业收入=合同总价款÷(1+11%)=合同总价款×90.09%;而增值税销项税额=合同总价款×9.91%.营改增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发生施工成本支出时,将购进的材料、费用等成本的总价计入施工成本费用。营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成本费用和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成本费用分开核算。对于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成本费用要按着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不含税价格计入材料成本,再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按一般计税方法的建造合同确认收入时做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贷:工程结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简易计税方法的做会计分录是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每个工程的收入和成本都要单独设立台账单独核算,尤其是在营改增的初期,涉及存量项目的,需要细分为按简易征收和一般计税方法两类工程项目核算。

(三)对跨县(市)经营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之前的跨县(市)的经营项目在向购买方提供的发票,需要向建筑服务发生地的地方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相关的营业税及相关附加税费后,由当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代开发票。营改增之后,按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纳税人可以自行开具的是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1%)×2%。对于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的是3%的增值税发票,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到建筑服务发生地的税务机关按3%征收率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3%)×3%。只有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如不能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可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

三、营改增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物资采购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模式主要有集中采购、甲供材、甲控材。营改增之后,对于集中采购可以采取统谈分签的方式,由总部按着下属工程公司报上来的需要量合计数和供应商统谈价格,洽谈成功,再由供应商直接与工程公司签订合同,材料直接供应给各个工程公司,发票也开到各个工程公司。这样各工程公司不仅能获得较低的材料价格,更能取得能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降低税负。按照规定,营改增后对于甲供材的项目,施工企业可以选择简易征收或是一般计税方法来核算。但是对于甲控工程并没有明确规定甲控材料和设备的比例,也就意味着就算甲控材料只占到工程合同总额的1%,也可以选择按税率为3%的简易征收方法,相比营业税制下相同合同金额的甲控工程项目,实际收入=合同金额÷(1+3%)×3%,税负是下降的。另外要注重采购比价机制: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设含税售价X)和小规模纳税人3%的税率(设含税售价Y),附加税费率为12%,平衡点=X/1.17-0.12*0.17*(X/1.17)=Y/1.03-0.12*0.03*(Y/1.03)=>Y/X=86.798.也就是说当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是一般纳税人的86.798%时,哪家采购并没有差别。低于此比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高于此比例选择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根据增值税计算方法,国家税务机关不仅关注企业的结算金额,同时也对企业的过程予以关注,相关物资成本决定企业当期可能获得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势必成为关注重点。

(二)规范调整管理模式

营改增之后可以采用“不含税价格+税费”的报价模式,将增值税销项税额在报价体系体现,合理转移税负。其次对于按一般计税方法核算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比例,比如施工企业承揽一项工程后,可以考虑将耗用人工成本比较高而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分包给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企业,或者也可以针对某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工程人员接受劳务派遣公司的服务,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的固定长期的人工费用支出,又可以从分包企业处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发票。对于同一法人内的项目部间调拨材料,不视为销售,而不同法人之间的物资调拨,就应该确认为收入,需要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后,需要考虑物资是否需要调拨以及调拨的必要性,在购买与调拨间进行筹划安排,确实需要调拨,则构成增值税条例规定的销售行为,应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减少涉税风险。

(三)综合考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价因素

营改增之后,不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都纳入建筑施工企业的抵扣范围,企业新建、购进的厂房等固定资产都可以抵减应纳增值税额,可以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打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疲软局势,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究竟选择外购还是租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例子的计算分析来比较

第一,选择自购方式

a、采购5辆用于经营用小汽车的现金支出

5辆×100000元/辆=500000元

B、可抵减的销项税额及节省的附加税费

(500000÷1.17)×0.17×(1+7%+3%+2%)=81367.52元

C、折旧可以节省所得税(按照北京市对报废机动车的补贴规定,使用6-10年小客车报废,给予8500元的补贴.将补贴金额作为小汽车的残值)

折旧节省所得税={(500000-8500×5)÷4}×25%=114375×25%=28593.75元

D、6年后收回残值

8500×5=42500元

e、6年后收回残值应纳企业所得税

收回残值应纳企业所得税=8500×5×25%=10625元

因此,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折现率按4-6年期的银行贷款利5%率计算,企业选择动产的自购方式净现金支出现值为:500000-81367.52-114375×25%×(p/a,5%,4)-8500×5×(p/F,5%,6)+10625×(p/F,5%,6)=293453.92元

第二,选择租赁方式

a、租赁费支出

一辆车每年的租金支出为2500元/月×12个月=30000元

五辆车每年的租金为5×30000=150000元

B、5辆小汽车每年可抵减的销项税额及节省的附加税费

(5×30000÷1.17)×0.17×(1+7%+3%+2%)=24410.26

C、租赁费每年可以节省所得税

(5×30000÷1.17)×25%=32051.28元

考虑时间因素,折现率按4年期的银行贷款利率5%计算,租赁净现金支出的现值为:

150000×(p/a,5%,4)-24410.26×(p/a,5%,4)-32051.28×(p/a,5%,4)=331687.38元

通过比较两种方式的现金支出可以得出在相对的条件下,自购小汽车相比租赁更能让企业税后利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项固定资产购置都要与固定资产本身的属性、当地的优惠政策、税收条件以及银行贷款利率相结合,资金时间因素不再是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一因素,要更注重综合考虑税收政策以及其他的因素,才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更合理。

(四)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运营方式

1.加强合同签订执行管理。营改增后不仅需要加强对新旧合同进行梳理,还需要将巳完工但仍未开票收款的合同和还未完工仍在施工阶段的老合同细分开来管理,可能存在重复征税的风险就需要严格区分合同执行时间及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对于一项工程既涉及提供设计服务和技术服务,又涉及提供建筑服务的,可以按设计服务、技术服务、建筑服务三个类别的金额分别签订合同,这样避免了从高税率征税。对于以建筑业为主业的企业签订的工程合同即使设备材料的金额占比大,但仍可以按11%的税率签订工程合同,这样设备材料的采购如果能尽量获取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无疑又大大地降低了税负。此外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业务类型复杂的合同特别关注,这类合同不仅要交法律顾问审查,而且要特别征询财务部门的意见,由财务部门审查合同中的涉税条款,把控其合法合规性、有利性。

2.规范工程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营改增之后,除了招投标,算量计价规则不同于以往外,规范工程专业、劳务分包是大势所趋。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与有资质的分包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对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项目还应该尽量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分包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工程总承包合同需要明确工程专业分包事项或取得发包方书面认可。其次需要对分包商与分包工程相匹配的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劳务作业资质进行备案。再次在专业分包合同中对于材料采购和建筑劳务项目分别签订合同。最后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要求分包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分包结算,其中不仅要对提供发票的类型、税率而且要对提供发票的时间都要进行明确约定;并就开具发票所造成的违约行为约定违约金、损失赔偿金。一般计税方法下建筑施工企业应缴增值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11%)}*11%。尤其是对跨县(市)经营的工程项目,建筑施工总承包方和工程分包方都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完税凭证,避免税收风险。发票、货物及资金流向必须符合增值税的相关要求,同时要与合同保持一致。并就开具发票所造成的违约行为约定违约金、损失赔偿金。

(五)加强公司全员营改增的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对营改增以及相关规定进行学习,使企业的从业人员从自身的工作条件出发,认识到税制改革对自身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能主动性地适应新的规定。加强财务办税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使采购人员有较强的采购比价能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能力,使财务人员充分熟悉增值税纳税申报的流程和规定。营改增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要从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周期长,涉及的范围广,相对来说,企业财务的延伸性也比较大,这就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管理难度,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公司组织结构及经营模式做出有利于营改增的相应调整,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帮助企业对营改增税收制度的各项标准和相关规定做深入透彻的研究,帮助企业做合理的业务调整,优化升级,帮助企业完善自身的业务流程,设定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与审计,对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优化财务管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束语

作为我国最大的主体税种之一,增值税改革的脚步一直在前行,而本次全面推进营改增的改革也依然不会是增值税改革的终点。全面推进营改增,最终实现增值税全链条机制,充分释放税收红利,是国家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营改增开阔了人们的思路,转变了人们观念,打通了产业链条,扩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这比减税本身意义更大。营改增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包、分包、挂靠等经营方式更容易形成监督,从而使建筑施工行业更加规范,建筑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运用营改增的有利政策,积极应对,平稳过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管理升级,进而增强竞争力,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8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财务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也不断地对税务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个税改内容,是我国税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建筑施工企业也收到了较大的冲击,其纳税模式由原来的缴纳营业税转变为缴纳增值税,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获得更为快速的发展。下面本文首先对其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对产业结构实施了优化,降低了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

大型施工机械是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并且在固定资产的占有率中有较高的份额。建筑施工企业更新固定资产,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营改增的实施帮助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的优惠政策下,加快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的及时更新,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核心竞争力,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以后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共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对工程分包过程中重复交税进行了降低

目前建筑行业采用的投标方式主要是多个单位联合投标的形式,然后让集团公司进行投标工作并分包或者通过联合单位进行工程分包,这主要是为了有效的提高投标的综合竞争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不会与多个分包单位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建筑发包商没有给分包商代扣带缴纳税金的义务,这些税金还需要承包商主动缴纳,另一方面,没有建设单位的分包合同,分包份额就不能从总份额中去除,这就导致了重复纳税的现象出现。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加大了企业还债的压力和成本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现金流量主要可以分为经营、投资、筹资等三种活动,通过对营改增试点的实施情况调查,我们知道,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建筑企业的收入及利润方面。营改增之后,业主利用其在合同谈判中物价的主动权,相同标的物品的合同价格变化应该不大,建筑合同的总价变为含税价,企业的经营收入将会比营改增实施之前要低。而在实际的采购中,一些采购材料采取的是就地取材或者个体供材等情况,一些供应商不能出示具有合格规定的发票,这就使施工项目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在购置货物等一些流通环节的增值税发票的取得也增加了难题,营改增实施之后,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理论上的进项税额,这无法抵扣的进项税。另外,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劳务分包和班组承包方式,劳务费用和工人工资也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

(二)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税收政策是对市场投资偏好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行业内,税收政策的变化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以及投资者的具体投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营改增是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开展的税收改革,这必将对一定时期内施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者为了能够利用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的政策来达到避税的效果,可能对营改增在未来建筑施工汗液的实施进行预期,并采取相应的投资行为延迟、购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延期等问题,这将会使一定时间内建筑施工行业的投资大大降低,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营改增影响的应对措施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机构性减税措施,在它实施之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组织构架、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以及集中采购、发票管理等管理模式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充分发挥营改增积极的一面效应,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对发票的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还要考虑发票的开票时间恶化数量问题,并结合相关进项税额内容,以提高增值税抵扣意识;二是做好税法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中的财务、造价、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对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给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报价工作带来的影响的了解,并适时的进行报价调整,避免由于报价过高而导致自身不能中标,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合理选择合作企业,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提供能够进行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的提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但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改善,这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本文主要对营改增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祖斌.营改增政策下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37-38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9

关键词:建筑业营业税增值税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20-02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目前尚未改革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涉及的纳税人,是已纳入“营改增”纳税人的两倍。这些行业户数众多,利益调整复杂,特别是建筑业增值税制度设计更是国际难题。虽然实施“营改增”使建筑业的税率提高比较明显,不过从行业间抵扣角度来看,下游的行业抵扣力度也更大,所以总体上还是减税,但是推行阻力较大。

一、“营改增”的理论分析

(一)建筑企业特点

1.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业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业的投资金额少,资金周转速度快,对技术的装备程度相对较低,手工劳动比重大,需要占用的劳动力多。

2.建筑业生产的流动性强。建筑企业的流动性表现在与施工机构相关的人和物,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要随着施工对象所在位置的变动而变化,此外,施工人员和器具也要随施工部位的不同相应地变换操作场所。

3.生产周期长。建筑企业中,工程的工期一般以年计算,对施工进行的准备工作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生产中往往要长期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短期内提供有用的产品几乎不太可能。

(二)建筑业“营改增”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党的十提出,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同时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而“营改增”从根本上动摇了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从重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关系来说,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营改增”的大背景下,建筑业的“营改增”显得格外重要。

2.建筑业具备了实施“营改增”的条件。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属于我国第二产业,它的生产过程、经营模式随着供、产、销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循环进行着。在建筑业中,从原材料最初的消耗到最终产生的结果这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建筑业是一个价值逐步得以增值的过程。因此,建筑业具备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条件。

3.我国现行税制为“营改增”奠定了基础。《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营业额,应等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剩余额。该规定在尊重市场交易形式的基础上部分承认了抵扣制,这与增值税核心运行机制是一致的。此外,《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建筑业中的货物销售和建筑业劳务分情况选择适用增值税和营业税,这就使建筑企业能够较容易地适应“营改增”对于本企业的变化。

二、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消除企业重复纳税

增值税最大的特点是“道道课征,税不重征”。而在一些行业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破坏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链条,使得增值税的有利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对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将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打通了第二、三产业抵扣链条,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税收措施。

(二)有利于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增值税是对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增加值而征收的税,而建筑业的增加值很大部分来自于劳务作业,同时,建筑业向来是信息化的洼地。因此,建筑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本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有助于提升专业能力

按照规定,营业税在计征税额时,应是全额征税,很少存在可以抵扣的项目,而实施“营改增”之后,外购成本的税额可以进行抵扣,提高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这样有利于财务人员及管理者提高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进而改善建筑质量和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建筑业实施“营改增”,使国家让利于民的钱能真正地进入到经济体系中。企业因为可以进项抵扣而购买各种服务,将促进更多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具有活力。

三、建筑业实施“营改增”面临的问题

(一)进项税抵扣不足问题

据规定,建筑业“营改增”后应实行11%税率,而与现在的税率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建筑业本可以通过进项税抵扣,从而降低税负,但实际生活中增值税专用发票较难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购进的大部分砖瓦、白灰、砂石、土方等地方料以及部分小五金等零星材料,多数是选择就近原则,就地取材,就近购买。采购时,提供货物的的供货商多为小规模纳税人,甚至是个体户、农民,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进行纳税抵扣。这就使得原本看似对建筑业有利的措施,反而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纳税地点及税收归属问题

建筑行业具有跨地区经营的特点,“营改增”以后,关于建筑业纳税地点的确定和税收应该归谁所管的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现行相关法规规定,营业税征管上侧重于“属地原则”,增值税侧重于“属人原则”。建筑业普遍存在着外向型建筑施工的特点,不妥善解决征管上的接续问题,很容易出现注册地和营业地税收管理“黑洞”。

(三)企业税负大幅提高

尽管推进营改增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刺激投资,但是从当前经济下降情况来看,推进“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税负会上升。因为,“营改增”后建筑业实施11%的增值税税率,这对于原本就属于微利行业的建筑业来说更是让它们的生产和发展难上加难。理论上,增值税采取的是税款抵扣制,但是抵扣进项并不是能够适时抵扣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对建筑企业来说,他们生产的所需成本又会上升。

(四)企业的账务处理难度增加

未实施“营改增”前,在计算建筑业营业税时,一般不会遇到什么困难,其计算过程和方式都相对简单。实施“营改增”之后,使得企业中的相关人员面临着很多的难题,比如:新旧税制的衔接、税收政策的变化等。同时,由于需要核算的科目增多,核算难度较原来也大幅增加。此外,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增值税不是很熟悉,他们必然不能较快地适应增值税征管要求。

四、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应对进项税抵扣不足的对策

对于建筑企业本身,应尽量与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货方合作,争取抵扣更加充分,比如,增加机械设备的购入,减少劳务的支出等。同时,还要总结未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原因,加强此方面的意识,将公司的损失降至最小,对于已经取得的进项税发票要加强管理。此外,建筑业在采购材料时,可以选择集中购、分散使用的材料采购模式,这样便于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从而降低成本。

(二)纳税地点的确定

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在税收缴纳方式的选择上,应给予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允许企业先在经营地预缴一部分税款的基础上,由注册地总机构汇缴计算。可考虑对建筑业异地工程项目视同分支机构按照汇总申报方式预缴增值税,总机构按月或按季结清税款的增值税管理方式,预征率一经确定,若干时限内不得变更,避免企业频繁变更纳税方式。

(三)给予税负增加的企业财政支持

对于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企业税负增加的现象,建筑企业以及其他企业要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同时,建议对“在建工程”按照3%征收率实行简易征收。建筑业承包项目工期一般较长,“营改增”启动时普遍存在建安合同未履行完毕的情况,如果收入严格按增值税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企业税负将大幅提高,显失税收公平。此外,应暂时保留“营改增”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建筑业正处于景气指数低谷期,建筑企业普遍对“营改增”存在着抵触甚至恐惧心理,各项实测数据也表明存在税负大幅度上升的风险。笔者建议应当在“营改增”收官的合理年限,比如3―5年内,继续保留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为建筑业转型升级、上下游价格博弈腾出时间。可在合理年限内实行财政补贴“阶梯式”退出机制,倒逼建筑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建筑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业的管理人员作为该企业的领头者,对于自身而言,他们需要时常关注我国对于本企业的相关政策,特别是我国财税方面的重大改革,知道我国对财税方面做出了哪些修改,要认真学习其内容,真正领悟改革的内涵,从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做好准备。同时,要完善公司人员的选拔制度,对于财务主管的选择,管理者应着重关注候选人的职业道德,以德为先,此外他们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对财税法律法规的内容也要充分了解和学习。

(五)培养税务人才,做好税收筹划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涉及到企业的很多方面,优秀的人才支撑对于这些方面的完善和发展极其重要。法律顾问应当深入研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财务会计人员应当做好税务的会计处理核算工作。此外,相关人员应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企业的税收额。

五、结论

通过对建筑业“营改增”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业“营改增”的实施无论是对建筑业本身,还是与其相关的关联产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解决了原先体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建筑业又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为此,政府及建筑业的相关管理者应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解决“营改增”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建筑业在税制改革及“营改增”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篇10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

一、前言

“营改增”是我国政府对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进行不断研究而做出的改变,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减轻企业赋税、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个领域的发展积极性,从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营改增”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市场经济格局的不断改变,“营改增”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影响

1.“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造价工作的影响

从建筑施工企业投标工作的角度来看,“营改增”对筑施工企业投标阶段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施工企业的投标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在“营改增”的影响下,施工企业的投标工作主要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标时所报价为项目总价;另一方面是标书中投标总价所包含的内容,分别是增值税的总价、标书编制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成本项目的进项抵扣、那些项目不能实施进项抵扣、进项抵扣的金额是多少等方面。

2.“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造价工作的影响

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实施“营改增”制度之后,建筑施工企业中部分的服务费用只征收增值税,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重新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这种成本管理主要表现税负的变化上,如果不能妥善进行成本管理就会造成税负不减反增的局面。

3.“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结算阶段造价工作的影响

从建筑施工企业结算工作的角度来看,虽然“营改增”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利润,可是同时也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结算阶段造价工作的内容。越来越繁琐的财务交易环节阻碍了对企业财务上的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会越来越大,建筑施工企业结算阶段造价工作的计算结果转确性逐渐降低,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营改增”的实行增加了会计活动的内容,使会计核算的过程更加的复杂,造价工作的内容也更加的繁琐,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发展对策

1.从投标角度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

我国建筑施工招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开招标,另一种是邀请招标。公开招标顾名思义就是以公开的形式进行招标工作,一般都是公告、公开宣传等,而邀请招标是投资人向特定的房建企业发出邀请,使房建企业的管理者参与到招标当中,然而,不管是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建筑施工企业都需要进行造价工作。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按照改革后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招标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投标阶段脱离实际的现象发生。

2.从成本管理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

从成本管理角度对造价工作进行完善,就必须要提升成本管理的手段,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在没有开始实行“营改增”制度之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无法系统的进行成本管理。而“营改增”制度的实施又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使成本管理越来越困难。建筑施工企业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会计环境,确保经过财务人员手中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证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工作。

3.从结算工作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

在“营改增”制度的影响下,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结算工作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结算工作进行约束,提升了结算工作在工程造价中的重要作用。“营改增”的实施说到底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只要能够将“营改增”合理的利用起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种幸运。在开展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要以“营改增”为基础开展工程造价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营改增”的内容,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合理的进行工程造价核算能够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在影响企业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根据“营改增”的内容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更好地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费仲伟.“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影响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

[2]殷蜀敏,李亚娟,张亚峰.“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4,31:84-86.

[3]毛叶.浅议“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6,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