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7:15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2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

[7]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农村经济,2005,(1):116-119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搞好企业;职工教育

一、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现代化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生产方面拥有比较复杂的技术装备,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劳动分工非常精细,协作关系非常复杂,生产连续性很高,企业之间、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专门人才来支撑。

(二)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学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是数量问题。目前,以现有企业的普遍状况看,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单靠正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抓正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实行全员培训,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是知识、技术的老化问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使原有知识迅速陈旧。每个职工单靠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接受新的再教育,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这就必然要加强职工教育。

再其次,职工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它能够直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直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是正规教育所办不到的。从普通学校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总之,职工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特殊功效,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各级在职人员的素质及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于开发生产力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职工队伍现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职工队伍状况要求职工教育一方面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进行培训,普遍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职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门人才,从而改变职工队伍现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二、加强职工教育是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不加强职工教育,就不可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不能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会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职工教育的发展。

(一)劳动力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过去那种把人归结为简单的生产工具,单靠一定经验和劳动技巧就能进行物质生产的说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新要求了。现代生产的劳动者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是包括智力在内的、由体力和智力结合起来的劳动者。职工教育就是对现有劳动者进行再加工、在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的。

(二)劳动力“质量”的高低,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国外有关专家认为,现代化生产发展速度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有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无充足的资金;有无丰富的资源;有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无能够满足需要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同劳动力“质量”相关,因此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些部门和行业会被逐渐淘汰,同时又有大批新的部门和行业随之而产生。这就要通过职工教育,使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进而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才能逐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上或技术上的突破,并不等于生产力的直接实现。任何新的技术、设备,都是人的智能结晶。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要靠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特别是职工教育才能培养出来。现代的设备,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工人使用,才能发挥它的先进性。否则,设备再先进,也会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而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同样,知识如不及时更新,也将意味着科学技术永远处于落后状态。面对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陈旧越来越使我们感到加强职工教育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加强职工教育是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职工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国民经济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迅速、最可靠的方法,在于对劳动者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从此我们可以看到职工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了,但同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更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就是说,只有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职工教育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是职工教育作用的最终体现,反映了职工教育提高劳动力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与整个社会国民收入的关系。职工教育在生产、技术领域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增长方面。

四、加强职工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4

目的:了解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的现况,探索与疲劳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FS-14和tDL生命质量测定表对山东省和北京市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公立幼儿园女性教师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疲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躯体疲劳(5.16±2.05)分,脑力疲劳(2.38±1.74)分;②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幼儿园教师,且差异有显著性(p

公立幼儿园幼儿教师疲劳影响因素疲劳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心理、生理或环境原因使机体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一种衰竭状态。如果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引起抑郁、思维混乱、脾气暴躁等心理症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近期我国出现的多起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显示,学前机构教师的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活动有直接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由于工作对象是无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幼儿教师普遍工作强度高,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疲劳现象。因此,幼儿教师的疲劳状况应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学前机构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状态方面,而对他们的疲劳状况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幼儿教师疲劳的综合措施,为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按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了山东省和北京市的3所市级公立幼儿园、3所县级公立幼儿园、3所农村公立幼儿园,从中随机抽取229名在教学一线岗位的女性教师,其中市级公立幼儿园教师97名,占42.4%,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58名,占25.3%,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74名,占32.3%。在编教师135名,占59.0%,非在编教师94名,占41.0%。年龄≤25岁的50人,占21.8%,26~30岁的49人,占21.4%,31~35岁的45人,占19.7%,36~40岁的46人,占20.1%,≥41岁的39人,占17.0%。主班教师101人,占44.1%,配班教师83人,占36.2%,教学管理人员45人,占19.7%。

分组指标简介:主班教师是班级中的总责任人,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配班教师职责是根据班级计划配合主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管理幼儿生活。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所在学前机构的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学习、考核。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回收率91.6%。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所用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1)自编学前机构教师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工龄、岗位、编制、文化程度、月薪、执教班级的幼儿数等工作和生活情况信息。(2)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FS-14。该量表用于测定疲劳症状的严重性,评估临床治疗的变化,以及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筛选疲劳病例。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2个维度,第1~8个条目反应躯体疲劳,第9~14个条目反应脑力疲劳。躯体疲劳分值最高为8分,脑力疲劳为6分,疲劳总分值为14分,分值越高,反映疲劳越严重。(3)tDL生命质量测定表。该量表用于测定人身体、心理、社会性、尽职责的能力及自我健康意识几方面是否完好。量表包含16项内容,得分满分100分,

1.2.2.施测方法

研究对象以自评的方式集中填写问卷,答题后回收问卷,由调查员对问卷进行核查,剔除无效问卷,测评结果全部输入计算机。

1.2.3.统计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采用F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FS-14总得分为(7.53±3.23)分,其中躯体疲劳(5.16±2.05),脑力疲劳(2.38±1.74)分。

2.2不同地区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ap0.05,与县区比较bp0.05

2.3不同年龄、婚姻、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在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疲劳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

注:ap0.05,与≤25岁比较bp0.05

2.4不同工龄、编制、岗位的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比较

工龄≤2年的幼儿教师躯体疲劳得分低于其他工龄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ap0.05,与工龄≤2年比较bp0.05,与13~17年比较cp0.05,与配班教师比较dp0.05

2.5公立幼儿园教师生命质量得分情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tDL生命质量得分为(84.33±11.42)分。得分在

2.6影响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些因素对学前机构教师疲劳得分影响较大,以疲劳总分作为因变量,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与家人同住、睡眠环境、每天吃早饭、三餐规律、每周休息天数、执教班级的幼儿数、月薪、外出进修、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出深造、职业倦怠、坚持体育锻炼、生命质量情况与教师的疲劳得分有关。(见表4)

3讨论

疲劳通常是由于在情绪较紧张的状态、连续地进行学习活动或者工作等过长时间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减退,使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疲劳状况。幼儿教师教育对象为学龄前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无行为能力、自立和自制力差,易发生幼儿园意外伤害,需要教师随时随地的监护,幼儿教师因此常置身于繁忙而紧张的职业环境,由此引发的工作压力使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感和心理不良反应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行动力差或是行为偏激。此次调查显示,公立幼儿园教师疲劳得分高于其他教师群体。因此,她们的疲劳状况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的躯体疲劳得分均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城市公立幼儿园各类评估、业务考核、教研活动较多,教师加班现象普遍;而农村公立幼儿园则存在在园儿童数量多、师生比过高的问题,教师每日工作负荷过重。年龄≥26岁的公立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疲劳症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机能下降,长期处在较为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不能按时作息,不坚持体育锻炼,所以疲劳感增加。工龄≥13年的教师比其他工龄教师更易出现疲劳症状,是因为这一年龄段教师家务负担重,子女又大多都在求学期,她们与子女一起承受着升学压力,因此处于工作与家务的双重压力之下;由于缺乏外出进修深造机会,她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更新较慢。加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专业的重视,各地公立幼儿园中都充实了一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她们精力充沛,在校期间学习过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且幼儿也更喜欢接近年轻、漂亮、专业技能好、有活力的教师,这些因素都对年龄较大的教师构成了冲击和挑战,影响其工作成就感,使她们在工作中更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工作缺乏热情等心理症状。waGeR等认为疲劳的严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所承受的心理紧张水平。在本次调查的公立幼儿园中,年龄较大的一线教师还面临着因年龄原因造成的岗位调整,如调离教学岗位、转岗为后勤人员等,由此产生的压力反应,引起她们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加重了疲劳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编教师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非在编教师,原因在于公立幼儿园在编教师享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权利,他们课余时间要投入更多精力为职称评定做准备。此外,本次调查的这9所公立幼儿园都规定,主班教师必须由在编教师担任,这无疑又增加了她们体力、脑力劳动量,长此以往易产生疲劳感,情绪不稳定、缺乏行动力。在幼儿园中,主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比配班教师更多的责任,本研究结果发现,她们的躯体疲劳和疲劳总分均高于配班教师。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持续的高负荷工作、缺乏外出深造机会,容易使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其生命质量,加之不注重日常体育锻炼、身体机能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幼儿教师身心的疲劳感。综上所述,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对非工作时间加班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避免出现同筹不同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她们的工作热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应当为幼儿教师安排定期外出进修深造,使幼儿教师在更新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价值感,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职业倦怠感。再次,幼儿教师平时也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饮食规律,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311.

[2]宋新莲,段东红.急诊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17(30):116.

[3]刘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4]CHaLDeRt,BeReLowitZG,pawLiKowSKat,etal.Developmentofafatiguescale[J].JpsychosomRes,1993,37(2):147-153.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99.

[6]杨燕,孟仙,王礼桂.武汉市部分中学生学习疲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70-572.

[7]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

[8]刘玎,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9]刘玉梅,王小丹,王基鸿.海南省高校教师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1,32(11):1480.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5

但目前,我市当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民工以自发和亲友介绍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较少,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内容简单,对外出就业帮助不大;三是外出就业以短暂输出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是缺乏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五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好劳动力资源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地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务工创业。

要抓好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从抓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接受到职业技能,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市办学,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民工”的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式办学,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的主要基地。

三、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运动心理疲劳

1.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教学因素

1.1.1教学的进度、精度、程序化程度、运动量、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动作技能的规律性及变化情况、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以引起心理疲劳。

1.1.2体育运动时间及其周期的长短。如果学生长时间无意识地高频率单调重复某一技术动作,运动成绩长时间保持不变,从而使运动员对运动训练没有激情,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厌烦乏味,而导致心理疲劳。

1.1.3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当学生置身于较差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如场地潮湿、器材脏乱、强烈的阳光直射、较大的灰尘及噪音等。心理上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压抑状态,心烦意乱,情绪不安,思维紊乱。

1.2行为因素

学生在学习动作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甚至对运动项目失去信心。这些学生,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动作失败或者身体受伤,就造成了过度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产生自卑和沮丧感。这些方面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疲劳。

而由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欠佳,造成无效反复的练习;虽然练习方式方法正确,但是协调性较差,肢体配合不当,形成被迫的反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正确,但由于在单位时间内遇到较多、较新或难度较大的动作,每一次不可能凭借上一次经验掌握,导致注意状态和精力高度集中的盲目持续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马上会产生疲惫感,诱发心理疲劳。

1.3交际因素

1.3.1师生之间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增多,他会受到来自于多方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包括班级内外的、家庭的和社会上的各种情绪因素。人与人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指导调节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师生之间有长期的隔阂和偏见,而相互又不得不在同一环境下学习,必然分散注意状态,抑制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荷。

1.3.2学生之间关系

体育运动中常常不是一个人运动,而是很多人在一起共同运动。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好,相互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就会各自为阵,互不相让,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使运动能力下降,自我意识丧失。造成害羞,自卑,自罪等情绪体验。

2.体育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量”积累的过程,像慢性中毒那样,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有其基本规律。当人产生心理疲劳后,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运动的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受到破坏,同时思维及判断心理疲劳而错误增多;对潜在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考虑不同。因此,心理疲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延迟或避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心理疲劳的强度,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2.1合理组织体育运动教学

2.1.1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对于初中阶段来请讲,训练安排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内容和数量必须和学生的身心水平相适应。

合理地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心理规律及力学原理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法,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减少无效动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恐惧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

2.1.2改善和优化教学训练环境

不良的教学训练环境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心理疲劳。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合理的规划训练场地,做到安全、舒适、整洁、定位,使之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疲劳。

2.2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2.1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挫折面前,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疲劳,调节情绪。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在脚下”。

2.2.2自我重新定位

每一次比赛都提供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实力积累,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临场调节水平。

2.3加强运动员交际能力的培养

2.3.1师生人格平等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消除隔阂,克服学生的孤独感;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也主动性,保持适宜的心理紧张状态,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

2.3.2学生之间团结互助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从而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人需要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4确保膳食营养

维生素C是缓解日常紧张情绪的理想物质,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适量的维生素C对保持良好的心境非常有益。维生素B能维持精神平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干菜、动物肝脏、面包等。

3.结语

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常常伴随着体育运动训练,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应抓住体育运动和心理疲劳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防止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心理疲劳。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防范于未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从而完善我们的运动训练工作,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普通高中劳技教育现状出路

长久以来我国学生在国际竞赛考试活动中屡获佳绩,然而在实际生活的知识应用中、科技创新能力中,我们不仅不是欧美各国,甚至不是日韩学生的对手。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在重视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中国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也加快了当前新课改的脚步。实施劳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举措。劳技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的劳技教育在很多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仅是被当做是一个应付的临时措施,当下劳技教育令人担忧。

一、普通高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1.课程有名无实

与课程表上劳技课的精彩纷呈相比,现实中,劳技学科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在高考、资金、教师队伍等一系列的压力下,只能挤压,牺牲劳技的课程。这也导致不少学校的劳技教育课程有名无实。

2.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监察要求各个学校的各门功课均需开全开足,在这些压力下,学校开设劳技课程。但是很多学校用“师资不足,只能老师兼职”的原因来推脱,需要全职的劳技教师的职责成为众人的试验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资金投入不足

苦于教育局下拨经费不足,再加上有些学校挪作他用的情况,导致很多学校的劳技教室从建立开始就没再多添加新的设施,甚至有不少学校,把劳技教室当普通教室使用,由于设备的简单,设施的不全,劳技教育的课程也会显得很沉闷。

4.缺乏实践活动

劳技教育课程是动手操作实践型的课程,但是由于资金、学校重视教学水平等原因造成劳技教育课程变成了理论课程,去掉了很多实践环节,用以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动手、操作”能力的劳技教育课程起不到应有的功效,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5.学生兴致不高

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及课程教育的沉闷,再加上学业的压力,学生渐渐地对劳技教育课程失去兴趣。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此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渐渐影响到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普通高中劳技教育的对策

伴随着高考向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型转变的需要,劳技课程的复兴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唯有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全心全意投入劳技教育当中,才能开创劳技教育的新局面,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高考新形势下加强高中劳技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理论基础教育和实践动手相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课程体系,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代新人。重视劳技教育设施和基础建设,在物力、

财力上给予充足的投入和支持。聘请专门的劳技教师,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师队伍,创建一个交流平台定期交流,讨论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2.劳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课程的特殊性,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创新,保证劳技教育的高效性、实践性和引导性。劳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在新课程指标之下,教学任务更加繁重。如何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加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上好劳技课,成为每一位劳技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具体可以从下面三点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德育融合,培养学生劳动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学生渐渐远离了劳动,也缺乏了劳动的思想。在劳技教育中进行德育融合,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与发散。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劳技,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观看影片,在有内涵、有深度的电影中了解长辈的劳作,认识到其意义,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自然地融入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动手操作。在实践动手实验如洗涤、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乐趣性。在劳动过程中收获甜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实践证明,在电影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导教育,对以后课程的积极性会取得很大的作用,进而喜欢上劳技课。而适当的劳技实践也能调节学习气氛,保持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提高记忆力,进而对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劳技教育课程是动手操作实践型的课程,根据劳技课的这些特性,我们深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发散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1)直观教学

这是快速提高劳技动手操作能力的手段。如在讲解“织物去污”时,可以先让学生使用普通的洗衣粉对一块带油渍的布和一块带有蓝墨水墨迹的布进行洗涤,在大家使劲力气也无法去除污渍的时候开始讲课,分别加入汽油和2%的草酸溶液进行搓洗,污渍去除了。演示之后,再来讲解用化学药剂来去除污渍的原因。然后再解释集中常见几种去污的方法,这样既直观又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2)内外结合

劳技的训练不仅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进行,还需尽可能地利用课外因素进行训练,进而内外结合,更好地提高劳技能力。如讲授“烹饪”知识时,要求学生在家里自己动手烹饪一两道菜,然后拍照,将家长意见填写在“菜肴烹饪回执单”上,上交老师,然后学生填写心得与烹饪过程。使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了解一道菜从选料到洗菜、到加工、到烹饪的过程,达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3)定期考核

劳动技能的提高不单单依靠于平时的各种训练,还需要定期地进行考核和督促,几个章节的劳技教学之后,应该进行技能的考核并作出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最后,增强美育渗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各个学科都讲究美感,如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内涵美。劳技课当然不例外,它也遵循着自身的审美规律。如学习盆景、编织、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技巧技能,还要合理地搭配色彩、形体、安排线条布局和设计花色式样等,同时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如在讲授《摄影技术》前,运用多媒体教室,展示两张照片,一张日落黄昏的长城照片,一张三峡大坝泄洪时候的汹涌壮观的场面,然后再开始教学,从教法上来说,这样的做法具有良好的引入效果,更加突出后续的教学,使得学生有所模仿,在模仿中寻求创新,不仅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创造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让劳技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劳技教育的现状和笔者的应对对策。期待着我国的学生通过劳技的教育切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新人才,让我们在国际性的实际生活的知识应用中、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赛中获得佳绩。

参考文献

[1]吴中军.发挥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广东教育.2007.6.

[2]李何川.中学劳技课教学的探讨[J].基础教育.2006.5.

[3]陈康.国民素质忧思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8

根据东北师大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进行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超过40%,离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远远超出。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我们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地区经济的振兴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由于农村地区实用型技术人才缺乏现象很普遍,所以辍学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原因是大量农村存在经济负担家庭中的孩子辍学,使得现在农村的教育发展迟缓,学生的文化程度低。另外社会上存在过多的辍学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约束,整日无所事事,不仅影响了自身发展,还给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有的还走上了少年犯罪的道路。可见,辍学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二、劳动实践教育及其发展水平

劳动实践教育的开展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课堂内的,也有课堂外的。对于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形式是借助于劳动实践场所的教育平台,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对思想品质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可以真正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所以劳动实践场所对于劳动实践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材[2008]6号),劳动实践场所是指我国中初等学校、教育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为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土地、牧场、鱼塘、实践基地等,以及适合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工厂、车间、实验室、服务网点、专用教室等。根据2010年统计数字来看,我国中、初等学校农、林、牧、渔基地有288292个,面积达到506735公顷,可见劳动实践教育的可用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农村学校及教育部门要真正发挥劳动实践场所的作用,针对辍学现象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场所这块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降低辍学率作为劳动实践教育工作成绩的一项衡量指标。

三、劳动实践教育对降低农村学校辍学率的可行性

劳动实践教育对降低辍学率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实践教育的特点和性质上。劳动实践教育不同于现在的应试教育,它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实践感悟,从而养成良好素质为目标,主要以实践为主的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手脑结合,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来进行学习。劳动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现在的劳动实践教育处于薄弱状态,所以国家对劳动实践教育十分重视,开始大力建设劳动实践教育场所,这样可以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也为学校培养实践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为农村发展劳动实践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育人功能,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它的特殊性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创新性上,与枯燥的应试教育相比,趣味性和实用性更强,学生更易于接受。由此,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我国创建“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在坚持劳动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种教育对于所有学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学生,影响更为深远。此外,劳动实践教育可以创收,补充学校教育经费,减轻学生由于教育而带来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意义更大。如,农村教师和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将种植的蔬菜等卖出等。由此可见,劳动实践教育对于降低辍学率具有可行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9

[关键词]劳模精神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

[作者简介]李会娟(1978-),女,河南禹州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1415)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62-02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但是目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缺失,这只数量庞大的从业大军,其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都有待提升。劳模作为社会道德的先进典型,具有社会肯定性和主导性,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人事迹承载着社会所倡导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之一,其职业道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这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同。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过于强调高职教育以岗位能力体系为主的培养定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比如在一些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大纲,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考核标准等。

2.重理论,轻实践。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职业需求相脱节,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和去职业化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脱节。在课程安排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为主;在教学方法上简单移植一般的德育理论体系,强调“道德性”,缺少对“职业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教学主体上,以没有行业、职业背景的政治理论教师为主,难以把职业、行业中的道德原则与规范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二、劳模精神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劳模精神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劳动模范的产生是人类劳动活动和工作实践的结晶,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作为以党和国家为主体评选出来的劳模,其形象和思想形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层面的同构,其变迁的动力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由此相对应的是在每个劳模背后都承载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要的革命新伦理观念。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劳模精神,将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同时,劳模是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能手,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具有不同的品格,对之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将进一步为高职各个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更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2.劳模精神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对于知识技能的要求,对毕业生最不满意的也是其职业道德素养,对此,高职院校必须保持足够的敏感性。而职业道德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不同企业、行业、产业中的劳模或劳模集体所体现的不同精神品格,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能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时效性和职业性,同时也可以警示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去职业化和过分学科化。事实证明,高职院校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劳模精神,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际、职业教育相融合。

3.劳模精神能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信念(情感、意识)和职业德行为。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提升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但职业道德认知并不等于职业道德品性的养成。“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品性的培育仅靠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从社会、职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道德规范理论体系与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思维能力和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情感、意识、信念相结合。劳模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强烈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开拓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职业实际中的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职业信念或情感。因此,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典型人格和动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目睹榜样的行为中获得道德启迪,将劳模所承载的价值内化为自身价值、外化为道德实践。

三、发挥劳模精神育人的途径

1.开展劳模访谈,提升学生对劳模的理性认知。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根据劳模精神的相关特征,自写脚本,以视频拍摄等方式采访记录劳模在工作岗位上的一天,领悟提炼行业职业精神,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外化为实际的职业行动,克服知行分离,做到知行统一。

2.开通劳模育人微博,及时弘扬劳模精神。建立劳模育人微博,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劳模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劳模们积极试水“红微博”,以“质朴”“平民”“时尚”的风格传递劳模精神。利用微博的巨大传播效力,使学生树立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基本理念;并利用劳模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感染学生,让学生向劳模学习,争取进步。

3.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氛围。通过劳模导师讲座、劳模团支部和党支部活动,让每个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劳模,分享劳模的成功历程,感受劳模崇高的职业道德,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和行为,并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正在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来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专题活动后,通过学习劳模征文、集体讨论、辩论赛等活动让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劳模精神及价值。与专题活动相匹配的是建立劳模育人手册,记录每次专题活动的过程、内容,学生的感悟、劳模寄语等。通过手册内容再现和反映学生在劳模影响下的成长变化,这也是对劳模育人效果的检验,并有利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对后续工作加以改进。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设立宣传橱窗和劳模墙展示劳模的各种风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劳模语录等形式,积极营造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以劳模风采熏陶人、以劳模精神引领人、以劳模道德影响人、以劳模思想凝聚人,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4.建立劳模育人基地,促使职业道德教育现场化。建立劳模育人基地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同步思考、同步推进,进一步突出劳模在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为此,各专业首先要深入分析,把握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相关特点,了解在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劳模及劳模集体情况,并分析劳模和劳模集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产业、行业、企业劳模和劳模集体的精神品格。其次,学校要对专业核心能力、就业岗位与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现实情况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而提炼出需要在劳模育人基地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再次,要研究学校、专业与劳模所在企业建立劳模育人基地的可行方案和操作路径,并且要在方案中突出社会、产业(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强化科学管理、倡导文化建设、注重团结协作等方面,实现劳模在上述各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学生体悟现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的成长经历,不断激发学生潜在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深刻感悟现代产业工人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深刻认识现阶段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前景。

在劳模育人基地可以通过以下具体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第一,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搭建平台。以专业劳模为基础,以劳模所在单位里其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拥有专技特艺或优秀技法的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建立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并通过让学生在劳模育人工作室开展参观、模仿工作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专业领域和劳模精神的认知。第二,开展劳模讲坛,弥补学生行业现实生活体验的不足。根据教学的阶段需要和学生年级的不同,请劳模在劳模育人基地给学生讲授关于职业技能或者职业精神方面的知识。通过倾听劳模自身的实际经历和故事,了解劳模成功的因素;使学生明白浓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习惯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处理自身现实与工作、职业要求之间的关系,学会处理作为职业人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第三,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提升学生对劳模的感性认知。根据劳模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地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劳模工作实况,采访劳模,听劳模周围的人谈劳模的故事,在感受劳模的工作状态的同时,明确精湛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执著进取的精神才能获得;明白企业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感;全面地了解劳模和劳模精神对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开展“我与劳模同工作”活动,使学生明确职业标准。让学生与劳模在工作岗位一起工作一天,身临其境地感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劳模与普通人的不同,了解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正确处理创新、竞争和团结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躬身自省,明确自我完善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跟随劳模,服务社会一天,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自我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工作艺术等。

[参考文献]

[1]陈少珍.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0).

[2]罗金彪.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3]马仁听.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4).

[4]钱康.关于加强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思考――以铁路企业为例[J].工会理论研究,2012(2).

[5]孙永成,王显义.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J].当代劳模,2012(9).

[6]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篇10

关键词西南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而且其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过量的农民工进城,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

笔者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设计了基础数据调查表,收集被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信息,以进城务工的个体农民工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选取了50个调查样本,调查的问题涉及基本状况、受教育状况、外出打工收入、外出打工的现状等,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情况,结合文献资料的方法,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从被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人群中,年龄大多在30至45之间,受教育程度分布中,小学教育占20%、初中教育占35%、中专或高中教育占30%、大专教育占12%、大学教育占3%,从中可以反映出被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这部分已经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主要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建筑业、工业或第三产业中的饮食服务业。转移的地域分布上主要考虑的是东部发达沿海地区,认为沿海地区发达的制造业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其次是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劳动力就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91%,而中专及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1.07%。在云南现有的大约2000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中专及大学文化程度的仅有大约22万人,而文盲、半文盲或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就有1250万人。

由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人群从规模上看呈现增长较快的现状,转移模式为农民自主自发式转移和靠亲朋好友及老乡带领介绍,自发性较高。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会在农忙时节返乡从事农业生产耕种土地,农忙过后又大量涌进城市寻找工作,常年固定在外的人员比例较小,容易造成季节性和阶段性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现象。这部分人群的学历层次都相对较低,高学历劳动力极为匮乏,且无技术特长。除了大学生以外,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职业是企业工人,转移后择业难成了相对较大的问题。云南省外出转移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本省。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耕地、居住地距离昆明的远近对于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非农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受教育年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非农职业有着明显的影响,受教育年限越长,选择非农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2西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靠着外出务工来脱贫致富养家糊口,但由于农民工自身原因和社会结构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逐步显现。

2.1自身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偏低

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偏低且普及率较低,造成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成为劳动力外出就业难的最大因素之一。普遍缺乏转移就业的学历要求和职业技能,外出务工时选择性很小,无法与城市人口相比,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位置。大多只能从事些劳动强度大、较为低级的简单劳动,无法适应那些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于是造成了这部分群众就业难、生存难等问题。

2.2工作环境较差,从事行业层次较低

云南省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流动基本上属于水平流动,向上流动少。云南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层次普遍偏低,升迁性流动的机会少的状况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整体状况基本吻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只能从事建筑、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等行业,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从事一些工作要求比较简单,脏、苦、累和危险性较高的职业。

2.3用工不规范、劳工权益缺乏保障

在大城市务工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都存在合法权益缺失的现象,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城市融入性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近年来拖欠工资现象在逐步减少,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仍经常受到侵害。农民工无法进入正规部门工作,在城市人眼里,脏乱差的工作一直属于他们。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无法完全做到同工同酬,农民工与城市工出现区别对待现象大量存在。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都没有工伤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津贴等一系列相应的保障和福利。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因在文化习惯中会产生冲突,对城市中的许多政治制度和管理制度不了解,只和本民族的成员交流等都使得他们脱离了城市的主流生活及文化。

2.4转移模式单一,返乡率较高

西南地区大多数农民地处偏远,与外界信息联系不畅通、生活水平及风俗习惯差别大、自身组织外出务工力量小。城市里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以及吃、住、行困难等问题,给想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造成很多顾虑。外出务工大多依靠朋友、老乡介绍,仅少数人会通过劳务经纪人或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就业。影响劳动力返乡主要是务工个体和家庭因素,需要返乡照料子女、赡养老人、农忙时节从事农业生产,文化、习俗等因素及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众多因素造成农村外出务工者返乡率较高。

2.5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排挤人力劳动

城镇要求务工者素质在逐步提高,特别是东部发达沿海城市的企业,很多工作要求长期性且具有一定技能和具有双语水平的务工者。在我国工业发展进入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的阶段,技术和资本开始逐渐排挤劳动力,特别是无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工业部门正进行大量的技术升级,更多高科技、自动化手段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这意味着将排挤掉大量劳动力。笔者曾实地了解,例如云南红塔集团等企业部门,已经靠着技术升级优势,其生产线可完全依靠机器人操作,极少需要人力操作。

3西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解决措施

3.1推进农业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

农业的发展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小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农业人口流动的意愿,减缓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压力。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延伸农业的产业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结构,扩大农业就业率。此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据当地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扩大旅游覆盖区域,甚至可发展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旅游、休闲中心。

3.2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期,充分重视第二产业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意义。合理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可吸纳相当多的农业劳动力。适当调整当地产业结构,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及人才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矿产、水利等自然资源,走适度工业化,促进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可吸纳大量农业劳动力。

3.3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

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技能水平,能够大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建立城乡一体化技术转移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并且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此外,当地政府还应该强化对转移前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主的各项协调和保障工作,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转移层次,拓展就业范围。

3.4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上,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劳务输出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务队伍的转移。建立维护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为供求双方创造高效、全面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中介服务。

此外,还有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转移问题。云南农村学生外出读书属于第一次转移,但是毕业后面临第二次转移或第三次转移,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农村学生的转移就业问题,既会加大农户家庭的教育负担,同时又会引发其它社会问题的产生。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不断增长的农村劳动力和有限土地资源的矛盾,加之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农村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这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因此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梁青青,田敏.影响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J].南方农村,2011(05).

[2]吴麟.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3).

[3]赵显洲.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