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56:36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1

关键词:建筑;艺术;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2

关键词:合唱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审美价值取向发挥着主导作用,它既是美的本质体现,又为探索美学指明方向,进而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帮助人实现自我塑造,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由此得以进步。本文主要探讨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培养合唱审美能力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门多声部声乐艺术,合唱追求的是高度谐和与统一。在培养合唱能力时往往有较多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音准良好;(2)发声方法统一;(3)节奏准确;(4)语言清晰;(5)音色变化丰富;(6)音响均衡协调。合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合唱审美所具有的风格、意态、形态以及情态也极为丰富。合唱并不单纯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艺术,更是引导人实现自我升华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唱训练可以视作一项系统性较强的育人工程,因此合唱指导教师应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确保其审美选择合理性。例如合唱发声方法,众所周知,合唱能力训练以发声方法为基础,而合唱训练在训练声音方面时通常选择美声唱法。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声唱法属于真假声结合,演唱者必须有一定气息支持,确保声音圆润丰满,实现人声、共鸣、音域以及音量的完美扩展;从审美角度而言,美声唱法重视对人声本质情感体现的追求,并与合唱和谐的本质相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化演出导致被包装的歌手缺乏最本质的人声力量,进而经过宣传形成一种导向,导致青少年审美观受到影响。这些声音混杂了太多音响设备的加工,大部分是“喊声”和“气声”,如果青少年去盲目模仿,则会影响到原本良好的歌喉,甚至毁损。在合唱中,“气声”和“喊声”不能为用声技术提供支持,同时对于人声所具有的细腻或雄伟无法予以体现,更不能展现音乐美独具的层次与细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和训练合唱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作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用声、为什么要正确用声以及如何正确用声。学生一旦通过合唱实践确立科学合理的用声观念,并逐渐内化构筑出牢固的审美价值体系,进而会对流行歌曲中存在的反审美现象予以自觉抵制。

二、合唱行为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参与合唱行为过程中能够产生合唱审美体验,而合唱行为体验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于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引导作用,因为参与者在体验合唱审美时不仅能够实现感情愉悦,同时还可获取某种理性启迪。

(一)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合唱行为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材、准备、排练以及演出。合唱参与者能够通过选材和准备环节对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有所体会,指导者的审美趣味、理想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均会对作品选择产生影响。同时指导者审美取向也会对参与者的体验、审美追求产生影响。换而言之,合唱作品若韵味生动、情趣高尚且格调高雅,那么参与者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自然也会相应提升。以《哈里路亚》这部合唱曲为例,它是对十八世纪英国人民所具有的民主意向的一种反映,距今久矣。我们演唱这样的作品时同样也会激发内心深处对美好与崇高的向往,对往昔人类豪迈、进取、乐观以及自信的推崇。而合唱参与者也会产生特殊的人类情感魅力体验。

(二)作曲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

从排练到演出是整个合唱过程中参与者对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体验与再现。作曲家将自身情感、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体验内化为音乐符号,然后高度浓缩传达给受众。音乐作品的世代传唱是因为它承担了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当时世界的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例如1939年冼星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给予中国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该作品具有博大而坚强的精神气象,内涵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冼星海对于反映主题精神美的那些崇高、壮阔和雄伟的作品极为推崇,善于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以及生命状态,他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通过音乐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世人,当后世的我们传唱他的作品时,不仅能够对冼星海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精神气象有所认识,更感受到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共御外侮的悲壮豪迈之情。

(三)合唱审美价值取向的传播

合唱演出本身就属于实质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者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审美理想也得到弘扬。表演者在参与合唱时不仅能够向观众呈现自己的合唱作品体验,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层次体验,还能够将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传达给众人。这是一种影响面广泛且深远的审美价值取向传播方式,传播者在合唱演出过程中能够受到来自听众的赞誉和认同,就审美体验和审美选择与听众展开互动。表演者能够通过评论、掌声等反馈体会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同时,传播者和听众在合唱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审美价值取向、理想以及情感等不同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而营造出一种双方公共的审美氛围。当我们不断扩展这一审美氛围时,我们的学生就会由此受到影响。社会整体在追求和探索美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无意识地遵循美的规律来追求审美理想,对于审美价值取向而言,这同时也是其目的本质所在。

三、结语

音乐作品中历来就不乏审美价值取向,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追求美以及追求社会理想之美上有着密切关联。而审美价值取向属于实践活动课题,合唱教师应对合唱艺术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取向予以深入理解与体会,通过合唱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引导其实现精神世界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霖.合唱艺术审美价值与心理教育价值[J].大众文艺,2012,(24).

[2]阎宝林,周振宇.虚拟合唱在互联网上的现代呈示――实现所有热爱合唱者的梦想[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1,(10).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3

一、培养合唱审美能力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门多声部声乐艺术,合唱追求的是高度谐和与统一。在培养合唱能力时往往有较多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音准良好;(2)发声方法统一;(3)节奏准确;(4)语言清晰;(5)音色变化丰富;(6)音响均衡协调。合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合唱审美所具有的风格、意态、形态以及情态也极为丰富。合唱并不单纯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艺术,更是引导人实现自我升华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合唱训练可以视作一项系统性较强的育人工程,因此合唱指导教师应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确保其审美选择合理性。例如合唱发声方法,众所周知,合唱能力训练以发声方法为基础,而合唱训练在训练声音方面时通常选择美声唱法。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声唱法属于真假声结合,演唱者必须有一定气息支持,确保声音圆润丰满,实现人声、共鸣、音域以及音量的完美扩展;从审美角度而言,美声唱法重视对人声本质情感体现的追求,并与合唱和谐的本质相符。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化演出导致被包装的歌手缺乏最本质的人声力量,进而经过宣传形成一种导向,导致青少年审美观受到影响。这些声音混杂了太多音响设备的加工,大部分是“喊声”和“气声”,如果青少年去盲目模仿,则会影响到原本良好的歌喉,甚至毁损。在合唱中,“气声”和“喊声”不能为用声技术提供支持,同时对于人声所具有的细腻或雄伟无法予以体现,更不能展现音乐美独具的层次与细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和训练合唱时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作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用声、为什么要正确用声以及如何正确用声。学生一旦通过合唱实践确立科学合理的用声观念,并逐渐内化构筑出牢固的审美价值体系,进而会对流行歌曲中存在的反审美现象予以自觉抵制。

二、合唱行为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在参与合唱行为过程中能够产生合唱审美体验,而合唱行为体验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于参与者的审美体验产生引导作用,因为参与者在体验合唱审美时不仅能够实现感情愉悦,同时还可获取某种理性启迪。

(一)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合唱行为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选材、准备、排练以及演出。合唱参与者能够通过选材和准备环节对合唱指导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有所体会,指导者的审美趣味、理想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均会对作品选择产生影响。同时指导者审美取向也会对参与者的体验、审美追求产生影响。换而言之,合唱作品若韵味生动、情趣高尚且格调高雅,那么参与者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自然也会相应提升。以《哈里路亚》这部合唱曲为例,它是对十八世纪英国人民所具有的民主意向的一种反映,距今久矣。我们演唱这样的作品时同样也会激发内心深处对美好与崇高的向往,对往昔人类豪迈、进取、乐观以及自信的推崇。而合唱参与者也会产生特殊的人类情感魅力体验。

(二)作曲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取向

从排练到演出是整个合唱过程中参与者对作曲家审美价值取向的体验与再现。作曲家将自身情感、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体验内化为音乐符号,然后高度浓缩传达给受众。音乐作品的世代传唱是因为它承担了作曲家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当时世界的审美观与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对现代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例如1939年冼星海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给予中国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该作品具有博大而坚强的精神气象,内涵深刻,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冼星海对于反映主题精神美的那些崇高、壮阔和雄伟的作品极为推崇,善于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以及生命状态,他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雄浑博大的精神气象通过音乐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世人,当后世的我们传唱他的作品时,不仅能够对冼星海的个人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精神气象有所认识,更感受到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共御外侮的悲壮豪迈之情。

(三)合唱审美价值取向的传播

合唱演出本身就属于实质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者的审美价值判断以及审美理想也得到弘扬。表演者在参与合唱时不仅能够向观众呈现自己的合唱作品体验,引导听众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深层次体验,还能够将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传达给众人。这是一种影响面广泛且深远的审美价值取向传播方式,传播者在合唱演出过程中能够受到来自听众的赞誉和认同,就审美体验和审美选择与听众展开互动。表演者能够通过评论、掌声等反馈体会到他们的情感波动,同时,传播者和听众在合唱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审美价值取向、理想以及情感等不同方面的相互影响,进而营造出一种双方公共的审美氛围。当我们不断扩展这一审美氛围时,我们的学生就会由此受到影响。社会整体在追求和探索美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无意识地遵循美的规律来追求审美理想,对于审美价值取向而言,这同时也是其目的本质所在。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4

关键词:艺术审美个体社会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邱正伦.艺术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5

【关键词】化丑为美;高甲戏;丑角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剧种的重要代表之一,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其中高甲丑角表演最为人熟知,是闽南语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历史久远。其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艺术价值。本文拟从编剧角度,谈谈高甲丑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草根民间精神的温情表达

闽南人热情好客,豪爽大方,讲究排场。闽南人鼎盛,每逢佛诞、“普渡”、祭祖、还愿等,都会请戏班演出。此外,一有喜事,大到婚嫁、生育,小到乔迁、做寿等都有可能请戏班演出。“载歌载舞乐鼓喧天的戏曲演出,正切合人们渴望热闹和取乐的心理习惯。节日聚戏又有着开放性、全民性的特点,所有的民众都可以参与观戏,以求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不通过强制方式实现的行为,因而是令人愉快的。”[1]31在闽南农村,一般情况下一年总要演几场戏,少则七八次,多则十来次,甚至更多。闽南高甲戏演出场地大都在露天戏台,扎根于乡间土地,扎根于老百姓心中,观众喜爱的戏大部分是热烈、活泼、自由的,因此,丑角表演不仅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也深受他们喜爱。

在“对台戏”时期――“旧时,请戏主人为了让戏班之间相互竞争,以招徕更多的观众,形成热烈欢乐的场面,特意聘请两个或几个戏班同时在同一地点演出同样的剧目(也可以演出不同的剧目),这就叫做‘对台戏’”[2]128,戏班为了争夺观众,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来逗观众开心,于是各种各样善于搞笑的丑角也就应运而生。丑角表演大都以诙谐幽默取胜,很多剧目都表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是“草根”民间精神生活的表达与再现。

《金奎星》的作者有意淡化才子佳人的情节,以卖花婆的丑角表演凸显特色。开场卖花婆卖花:“卖花呀!茉莉含笑,玫瑰、玉兰什么好花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天,四啊四季天!何处花香有鸟语,花香有鸟语。阿婆专卖好花枝,好啊好花枝!”《金奎星》一开场卖花婆一边卖花吆喝,一边和庞阿雄互相调侃,还与观众互动。卖花婆说:“不像鬼,不怕下面眼睛千万只。”庞阿雄说:“管它眼睛千万只,我看老婆你真靓。”语言风趣、亲切,表演生活化、形象化,不仅可以让观众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观众“逗乐”。

节选自《金奎星》的小戏《探牢》,相府小姐命贴身丫鬟春英前去探牢。禁子见春英“一张脸皮真幼嫩,一对耳朵牵红筋,酒窝深陷鼻梁直纹”,“见色起意”,便想娶春英做老婆,春英却不依。二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剧作者有意将悬念留到最后,禁子“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禁子娶不到美娇娘,聪明伶俐的春英把手镯取回并成功脱逃。诸如:“禁子探监。你说什么禁子我子啊?”“你居第几?我阿公居大,我老爸第二,我老幺。”利用谐音或者超乎观众想象的对话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演出效果。再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是一个鼠盗之辈,但是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把鼠盗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丑角大都是普通百姓,甚至是身微位卑,却能言出他人敢思不敢言的心声。

二、欲望追逐中的价值迷失

古代科举制度从隋唐至清朝绵亘了1300多年。它既为寒门提供出了进仕的机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批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学子,他们追求功名,却在欲望追逐中迷失自我。反映在戏曲作品中大致分为两大类:1.体现读书人的劣根性,好面子、清高;2.过分热衷追求功名。在戏剧中,“人物是戏剧动作的发起者和承载者。动作是戏剧的生命。我们都知道,戏剧动作的具体构成是: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这三种要素构成的”。[3]120丑角的动作夸张、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秀才审银》是一出小戏,戏中的张酸是一个被科举毒害的落魄书生形象,也是一个范进式的悲剧人物。不同的是,范进中举才发疯,张酸却是还未中举已经处于“半疯癫”的状态。他时而在现实中,时而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里。路人好心送来十两银,张酸却认定路人图谋不轨,他将寒舍当公堂,娘子做衙役,木屐当惊堂木,上演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审银”闹剧,极具讽刺意味。张酸性格多疑、好面子、热心,偏执追求功名,是一个“书呆子”,对于考取功名之外的人情世故迂腐有余,认识不足。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目标,那么这些目标张酸都达不到:于自身,性格弱点多多;于家,对妻子不信任;于天下,则只有空谈。张酸似疯非疯、寓庄于谐,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的背后却让人深思。

张酸这一形象在现实中仍生命力十足。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一纸文凭而沥尽心血,高考结束后却将教科书弃若敝履,为结束苦难生涯而奔走相庆,并由此引发种种社会怪现象都值得反思。《秀才审银》中最末了,路人感叹道:“唉!似此之徒,若是助他,反使世上添一歹官,多一祸害!走火入魔!没救,没救了!”借古讽今意味浓厚,为官应该为百姓谋福利,而张酸想的却是公报私仇,“可恨九叔公,为富不仁目中无我,定要将他来处治,查他祖宗十八代,查他家破人亡翻江共倒海。隔壁王二,欺人太甚无天理,娘仔可先自行了断,我才来吃人命,让他无处避,管叫他钱银散尽,妻离子散,十身都不够死。还有那张三李四马六牛啊七,老猴清果账,一笔一笔来算起……”可想而知,如果张酸高中后,他便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鱼肉乡里、横行霸道……这样的父母官可恨又可悲。

《范进中举》是2015年最新上演的高甲戏,从剧情结构、人物创新方面都是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大家对《范进中举》的故事耳熟能详,《范进中举》也多次搬到戏曲舞台。高甲戏《范进中举》中有七个人物,除了范妻外,其他六个人物均为丑角。范进是一个同样被科举制度戕害的人,功名未就饱受他人白眼,不但乡村邻里看不起他,连岳父屠夫也看不起他,狠心将女儿拽回娘家。“卖鸡”这一折将未中举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范进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好面子,也无生意头脑,更无生活常识,一只鸡便将范进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正当生活陷入窘境时,意外之喜从天而降。范进想不到年过五旬还能中举人,年复一年的科考已经消磨了他的意志,这意外之喜来得突然、来得及时,他“疯了”!古代社会读书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考取功名视为终极精神信仰,不容亵渎。范进即便年过五旬,家中无米下锅,也日夜捧读《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被称为“中国近代十大喜剧”之一的讽刺喜剧《连升三级》,贾福古由公子丑扮演,通过一系列巧合的情节设置,如贾福古冲撞了魏忠贤的马头,却因祸得福,获得头名状元;甄似雪代撰对联,本意借此除贾,不料反使贾福古连升三级,笑中带泪的讽刺效果与《范进中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其他剧种如《张协状元》作为唯一一部保存完整的南宋戏文,讲述张协中状元发迹负心,抛弃糟糠的故事,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等。

三、日常生活的世俗化构建

丑角的塑造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为主,这就要求作者在塑造角色时,对丑角的语言要口语化p俚俗化,通过动作的表演性体现人物特点,且应适时让角色扮演者有自行发挥的空间。有些丑角貌丑心不丑,用丑角的表演方式演绎普通人物的世俗生活,更能引起共鸣。

《阿搭嫂》讲述的是民国初年的事情,放在当下仍然有现实意义。她是一个仗义的、“爱管闲事”的热心人,看到有人将秀才撞倒,大喊:“喂,你们把人撞倒了!”还骂道:“夭寿,挨枪子。”从农村到城市,阿搭嫂像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进城已经半年多,城内怪事让人稀奇。咱用地瓜藤来养猪,城里人吃得好欢喜。街上女人真妖姣,抹粉画眉点胭脂。裙子越穿越迷你,少年越看越着迷。情是越来越淡薄,人是越来越势利。”城里人与乡下来的阿搭嫂是迥然不同的,阿搭嫂不能理解城里人,城里人同样也理解不了阿搭嫂的行为,甚至儿子儿媳都不认同母亲的做法。儿媳对阿搭嫂说:“非是孩儿没善心,城里不像咱乡下。现时人心不可靠,弯弯曲曲像肚肠。”阿搭嫂看到肖秀才倒地流血在路旁,她要将秀才送医院,还把身上的铜钱拿出来给秀才治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人冷漠,互相推诿,听到没钱治病时,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将已经抬起的肖秀才又扔回地上。人心不古,世态炎凉。这个场景中的路人与当代社会相对应,便是“小悦悦”事件中冷漠的路人。作者这样安排,一方面将阿搭嫂的性格特点展现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与现实两相关照,让观众自省是不是我们身边也有像阿搭嫂这样的热心人,是不是也有像戏中路人一样的冷漠人。作为编剧只有将题材构建在现实生活中,创作才能找到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做到打动人心,引发观众共鸣。《阿搭嫂》正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叩问人心最深处。

高甲戏诸如《管甫送》、《番婆弄》、《妗婆打》、《唐二别妻》等传统小戏,“只能在大戏上演前后加演,不被看重。而丑行的出现不仅使高甲戏角色行当更加齐全,也使得高甲戏的剧目构成更加丰富……在20世纪20年代高甲戏演出鼎盛时期的‘对台戏’竞争中,经常出奇制胜,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在推动丑行艺术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行当的发展。”[4]48-49由此可见,幽默、诙谐的高甲丑角表演深得观众喜爱,丑行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时候,也促进了其他行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庄长江.泉州戏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6

关键词:水族;马尾绣;文化解读;审美

因承担参与2012年立项部级课题《贵州少数民族曲艺传承发展机制研究》之水族旭早部分,与课题组于2015年6月底前往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在对水族曲艺旭早传承人进行专访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她们都共同拥有另一个角色,那就是她们都是马尾绣的传承人。她们在绣马尾绣的时候都喜欢一边唱一边绣马尾绣,提到马尾绣她们都津津乐道、侃侃而谈,马尾绣不仅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问题、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在传承水族的传统文化上也功不可没。

一、马尾绣文化解读

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源,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千百年来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这些文化艺术逐渐从无形转化到有形,通个服装、头饰、绣品、建筑、陶瓷等呈现出来、传承下去。水族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早在远古时期就祖先就缔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有开天辟地的神话古歌《开天辟地》、《开天地调》,有人类起源的神话《造人歌》、《十二个仙蛋》,有反映氏族斗争的传说《人龙雷虎争天下》等,水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水族既有自然神灵崇拜、图腾崇拜,也有人类灵魂、祖先崇拜。①马尾绣的图案蕴含着水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色彩,大多为民族信仰的缩影,水族人民把她们的信仰、传说、文化、审美倾注于画面之上。在马尾绣图案中最为常见的为鱼、蝴蝶、凤凰、太阳、石榴、葫芦、水书古文字等,鱼的传承和图腾崇拜在水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中影响最深远,“鱼是水族祖先的影子,吃鱼是继承祖先的优良特征”②在水书的二十八宿名中“鱼”就位列其中,如:《葫芦兄妹》,传说在很久以前,发生水灾,淹没了大地,情急之下水族兄妹寻得一个葫芦并坐在上面逃生,可是因为洪水滔天葫芦起伏摇摆,兄妹俩快要被洪水卷走时,鱼托起了兄妹避难的葫芦,救了兄妹俩,鱼保佑了祖先;水族先民认为鱼类与人类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并通过祭祖、生育、生产生活表现出来,所以鱼纹的马尾绣便在水族妇女的服饰上和牌匾中世代相传。在水族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看到关于凤凰的故事传说,如《十二个仙蛋》、《金凤凰》,凤凰被称为“长命鸟”、“大翅羽”,水族人民认为把凤凰绣在服饰上代表长寿、吉祥。诸如此类神话故事在早些年大多水族妇女不识字的情况了,她们通过老一辈人口述的传说故事加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物化的手法把思维中美好的想象通过马尾绣呈现出来,并通过她们的刺绣一代一代传下去。拥有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水书虽然只有500多个单字,但用水书古文字撰写的《水书》传递了水族古代的文明、记录了水族传统文化神秘而古朴的异彩,水族妇女把水书古文字用马尾绣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满足了水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民族自豪感,而且对水书的传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马尾绣丰富多彩的纹饰主题,不仅展现传承了水族的神话传说、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水书古文字,在体现水族的悠久历史及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态语境,还透视出水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情感心理本体及现代生活中文化元素的融入,它体现了水族特有的女性文化,成为水族的文化符号。

二、马尾绣审美艺术解读“

追求美的冲动和审美思维的自我发展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关键”③马尾绣的工艺构成,复杂而多变,用料独特,绣工精湛细致,具有彩色的浮雕感,富丽而不艳俗,令人很容易感悟到水家人独特的审美意趣。地理环境对于民族的审美观念起着决定性因素,水族人民聚居在群峰竞秀、森林繁茂,溪流交错、碧草如茵的三都自治县,大自然美景激发了水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向往,她们把生活环境、审美心理展现在刺绣上,把美好的真实生活升华为艺术之美,体现了水族人对自然本能的认识及其审美观。

1.种类繁多的刺绣技法绣出古朴、生动、抽象的图案纹样,呈现民族审美理想。

水族刺绣艺术,一直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很有市场。据三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潘瑶介绍,马尾绣远销海内外,小小的一个非物质文化展示馆每年都要卖出几百万元的马尾绣作品。马尾绣图案纹样蕴含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图案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古朴,固定的纹样记录着水族人民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虽是重复出现的图案纹样依旧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完全规避了审美疲劳的缺点。在民间能够传承久远并且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品一般都是具有实用性的,水族地区流传最泛的传统马尾绣艺术品中,背带(“歹结”)刺绣最具代表性。背带一般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并且由23块不同大小的几何图案组成,背带上部为主体部分,宽50至70公分,长50公分,上下相连整体成t字形,背带上图案必然会出现蝴蝶纹,如前所述蝴蝶的传说,蝴蝶有保佑孩子、感恩的寓意,背带中间会绣上太阳、太阳中间会绣一朵大红花,四周还会绣上小草、小花、藤蔓、小蝙蝠,呈现出太阳下花朵簇拥、蝴蝶翩翩起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背带会有不同的图案纹样,有绣双龙、双凤呈现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的景观,也有绣上花草藤蔓环绕的鸳鸯鸟,背带尾绣上石榴、边角绣上蝴蝶,除此之外还要在其中缀上铜片,金光闪闪美不胜收。马尾绣图案较多,主要有凤凰纹、蝴蝶纹、牛角花、蝙蝠纹、螺蛳纹、太阳纹、植物纹、水车纹、花椒纹、回纹、斜纹、方格纹、鱼骨纹、书卷纹等,同时马尾绣的针法也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针法也会略有不同,常见的针法有:平绣、空心绣、螺形绣、辫绣、结线绣、破线绣、数纱绣、锁绣、贴布绣、挑绣、泡绣等等,种类繁多的刺绣技法绣出古朴、生动、抽象的图案纹样。

2.高雅、古朴的色彩体现水族人民和谐统一而不张扬的个性。

虽然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日新月异,但是马尾绣艺术形式、色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色彩语言相对单纯而古朴的马尾绣绣品以白、红、黑等为主色调,同时也常用青绿色、蓝色、淡蓝色、淡绿色。在水族人民心中红色是喜庆的色彩用来绣太阳,而太阳代表万物生长、人类进步,红色是温暖、热情、喜悦的象征;黑色代表庄重高雅;白色代表光、纯洁、朴素;青绿色也深受水族人民的喜爱,因居住在青山绿水的环境里,耳闻目染养成了审美习惯,青绿色同时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新生命的萌发,展现了水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崇拜。在马尾绣绣品背带上就常用红、黑、白色为主色调,红色除部分的刺绣外,主要用于制作背带上部的布壳;黑色,主要用于制作背带下部的布;白色是马尾线的颜色,用于背带通体,勾勒背带上所有的图案。白色作为图案的轮廓线在明度上形成了鲜明的色差对比,给人以明快的视觉效果。水族同胞非常喜爱蓝色和绿色,服饰比较素雅,一般都是蓝色或者绿色的长衫和靛青色长裤,头包白色或青色布帕,整体素雅古朴,但在水族妇女的服饰上精美的马尾绣点缀给素雅的服饰填补了不足,从整体服饰来看,蓝绿色配上精美鲜艳的马尾绣,大大提高了衣服的品味及美感;男装则为藏青色或蓝色土布衣衫和长裤。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在马尾绣上也偶尔出现五彩缤纷的色彩,在三都非物质文化遗传中心的展馆里就看到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马尾绣品,如:把马尾绣绣在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女士手提包或背包上,在红色、紫红色、蓝色的手提包上用白、紫、黄、绿、蓝、黑等色线绣出孔雀、鱼、太阳、龙、蜻蜓、凤、鸟等图案,一些背包下还加了坠饰为彩珠白色的鸟羽;在展馆里还看到大量的马尾绣绣花平底鞋和高跟鞋,鞋子有蓝色、枚红色、绿色、黑色,鞋面用红、紫、蓝、绿等各色线绣了花、凤凰、水波浪、鱼、树叶等图案,虽现代的马尾绣绣品色彩艳丽,但是色彩搭配不会出现对比强烈的颜色,总的来说均不离高雅明快的色彩特征。马尾绣是水族人民静态的表现本民族艺术作品的一种形式,作为民族的实用性艺术品,不仅反映了水族人民的文化元素,还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注释:

①潘朝霖,韦宗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②潘朝霖.水族鱼图腾探源[m].贵州民族论丛,2002.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7

关键词:莲花纹;青花;装饰纹样;审美价值

一、明代青瓷

1.青瓷

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绘瓷器。是用一种含氧化钴的矿物为原料,再施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后,呈现蓝色图案,故称为“青花”。早期的青花装饰起源于唐,形成于元,鼎盛于明和清。

2.明代青瓷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明代青瓷整体来看形成了粗狂、豪放、典雅、古朴、沉静的艺术风格。明代青各个时期都有其代表的特色。从艺术风格来看宣德的浑厚、成化的清雅、嘉靖的逸趣、万历的秀美。

二、青瓷中莲花纹的形成和发展

明代青花瓷绘中,以植物花卉最为丰富。其中莲花纹样又是最具审美艺术研究价值的纹样之一。莲花,通称荷花,又名芙蓉、藕花等。青花中莲花纹包括:缠枝莲纹、折枝莲纹、把莲纹、莲池纹等。莲花纹样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已经被人们运用于工艺美术产品的装饰中。春秋时期是最早运用莲花纹样在器物上的。如青铜器“莲鹤方壶”上的莲花花瓣纹样的出现。据田自秉所著《中国纹样史》认为:“莲鹤方壶上的莲花纹样与飞鹤配合,表现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到了六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莲花装饰逐渐成为陶瓷产品的主要装饰纹样。唐宋时佛教普及,莲纹饰在各种瓷器上大量使用。到了元代,青花瓷上开始绘制莲花纹样。到了明清青花上更是普遍,形式也更为丰富。

三、明青瓷中莲花纹装饰艺术和审美价值研究

1.莲花纹装饰艺术中独特的形态美

明代是我国瓷器纹样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形式多样的植物纹饰使明代瓷器具有丰富多彩的时代特色,其中荷花纹样的装饰在青瓷中最为常见。青花装饰主要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点线等笔法来表现各种艺术意象。整体的装饰艺术特征来看,具有典型的明代“粗大明”特点,作品中无不散发出一种粗犷、大气、古朴、典雅的气息。

(1)缠枝莲纹装饰特征

明代的缠枝莲纹装饰较多。缠枝莲纹是一些不规则的曲线形叶片的藤枝在器物上的缠绕。明时期,审美趣味偏向有规矩、有节奏的韵律美。绘制的纹饰有一种最求写意的效果,追求一种形到而追求一种意到得效果。

(2)折枝莲纹装饰特征

折枝莲纹是截取莲花的一枝或某一个部分,形状像折下来的花枝一样。明青瓷上的折枝莲多作为辅助纹饰在器物上出现,如盘底出现一枝莲的主装饰,盘边缘和内壁以二方连续的折枝莲作为辅助纹饰。装饰手法打破固有的装饰定律。

(3)把莲纹装饰特征

把莲纹是将折枝莲花的枝叶、莲蓬用锦带扎成一束,形成一把一束的纹样装饰,所以称为把莲纹。整个把莲纹装饰在盘心,花茎向上扩撒开来,花朵与莲蓬也跟着花茎的韵律扩散开来。从审美的角度看,这种图案具有一种很强烈的静态图案的动态美存在。

(4)莲池纹装饰特征

莲池纹是表现一个池塘景致的图案,其中画面里有较为写实的莲花。莲池纹通常被作为主体装饰于青花瓷器中,器物的其他部位采用分层的装饰方法,沿用二方连续绘制不同的花纹作装饰。画法细腻、画面层次感丰富、纹饰较为繁密。图案具有很高的装饰意识审美价值。

2.明青花瓷中莲花纹色彩之美

青花之妙在于经过百年历史,青花本身的色料就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审美价值。白瓷的白色显得纯净,蓝色打破这种白色的单调。蓝与白的交融让人觉得优雅而素静,色彩上给人一种清心悦目感觉。青花上的莲花纹样采用一笔点画法,笔触上又见刚柔、虚实、浓淡、轻重之分。所以青色上层次多样,就像中国画里的浓淡、虚实之分。宣德时期,莲花纹青色浓重、色彩庄重。成化、正德时期,莲花纹色泽清淡、典雅、素美。嘉靖、万历时期,莲花纹呈浓艳的钴蓝色方显大气之美。不同年代所烧制出来的莲花纹色泽都有所不同,可见其当时的青花颜色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3.莲花纹在明青瓷中的构图布局

(1)青白对比,水路穿插

莲花纹在青花装饰中的构图布局还是采用整体的黑白效果,也就是所说的“青白对比,水路穿插”是莲花纹在青瓷装饰构图中的主要布局规律。所谓“水路”就是分层装饰法中常用的双勾线,空余的地方留白处。这种装饰效果是为了使画面感更为强烈,是为了分割纹样的层次感,起疏密关系的作用。在处理莲花纹样时,就要考虑“水路”的效果,把没有纹饰的地方也当作重要部分来处理。这种“记白当黑”“知白守黑”就如中国的国画一样。

(2)动势的构图

莲花纹中的很多构图都富于一种动态的美感,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在里面。如把莲纹在青瓷上的纹饰一样。无论是把莲纹上的花茎还是花朵和莲蓬都以一种动态感存在。花茎与彩带上的上扬都有很强的节奏平衡感。其几个莲花纹样也同样有这样的动态美感。缠枝莲纹上的缠枝,缠枝的样式多样,枝与枝的穿插有一种来龙去脉的动势感。而花朵上的花瓣与缠枝上的叶片也随花茎摆动,富于动态感。其叶片往而复回、轻重缓慢,有疏密之分。可见在明时期,在装饰青瓷上已经有了很多智慧和财富的结晶。也凸显了当时的莲花纹样在青瓷艺术上的价值。

四、结论

青花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其中的装饰纹样艺术审美价值极高。莲花纹又是明青花上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从莲花纹的发展起源到成熟时期的特点来分析它在青花装饰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纹样上的形、色、韵等装饰手法上分析其艺术审美价值。得出结论:莲花纹样的装饰在明代的青花上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莲花纹在青花中的艺术审美价值性很高。表现形式上又多元化,有缠枝莲纹、把莲纹、莲池纹等,且每一时期都有各自的风格。从装饰构图上来看,采用“青白对比,水路穿插”和动势的构图,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性和材料的组合都是当时人们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傅克辉.《中国设计艺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

[2]郑军,远宏等编著.《中国青花瓷器纹饰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3]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东南大学出版社

[4]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8

[关键词]电影音乐 高师音乐教育 审美价值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规定:“艺术课程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宁指出:“一切艺术部门中最最重要的便是电影。”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将源于生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通过演员的表演,用声、光、影等动态手段再现到银幕上,在运动的时空里的一种视听艺术审美活动,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广泛性、时代性、号召性、通俗性、直观性的特点。而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好坏往往也会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因此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片头音乐,主题歌,插曲,背景音乐,是根据电影不同的内容、风格、形式、人物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的听觉形像,提高了电影艺术的美学功能,体现出电影综合性的美学原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电影评选活动都专门设置音乐奖项呢?这也是对音乐在电影中价值的认可吧!可以看出“音乐在当代电影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电影音乐成为电影产业催生出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产品。www.133229.Com”这里面音乐为电影增添光彩,电影为音乐的普及传播提供途径,电影音乐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审美价值。

作为电影艺术中声音中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的电影音乐,随着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在音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中给人形成一个立体的视听感受。电影在视听艺术里是一个比较老的艺术形式,在电视,网络出现之前,它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体,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受教育和娱乐的通俗艺术。电影音乐受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其作用日趋突显,人们用视觉感受电影的同时,也身临其境的欣赏到有动人的音乐。特别是现代电影宽视野、数字化、立体声、高保真技术的应用,其独特的效果是电视、网络等同类媒体所不能比的。当我们在观看《刘三姐》、《阿诗玛》、《洪湖赤卫队》等歌剧片,以及各种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风光片时,人们在不断变换的画面中,更深刻透彻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内心情感与人生哲理,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更易于产生美感。因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不单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也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是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审美能力,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和世界观的综合素质,其中心任务是审美教育,由于电影音乐在表现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而它是高师音乐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电影音乐高度概括影片思想内容,深化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对大学生具有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者莱辛认为“剧院应当成为道德世界的学校”,说明剧场艺术的德育功能之强大,而且,电影作为一个社会先进文化载体,代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电影音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电影《生活的颤音》这部音乐抒情片,把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作为影片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使音乐起了灵魂的作用,这里音乐成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寄托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哀思。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早期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中,曾激励无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奔向抗日救国第一线,随后的几十年,它一直伴着祖国的发展强盛,人民的生活富裕,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还有《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歌剧《洪湖赤卫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音乐,凝聚了各历史时期的英雄群像,是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史的缩影,观众在影剧院里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斗争历史,它以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基本主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辉历程,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曾激励无数大学生投入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二、高师电影音乐审美教育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有积极意义

电影的发展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同时电影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有文化。有艺术审美能力的接纳对象,那么,电影音乐也需要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在高等教育日趋发达的今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将是电影音乐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许多影片音乐的素材取自于民族民间音乐,象电影《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源于广西壮族民歌、云南大理撒尼族民歌、天山南北的新疆民歌,这些电影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民族音乐特色。作为“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他们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因而应该担负起我国电影音乐审美教育的重担,进而推动我国电影艺术的向前发展,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特性及表现形式上具有高度的号召性、启迪性、哲理性,它的表现形式适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电影音乐在电影这个综合艺术载体的支持下,在流动中的视觉与听觉进程中传达感情思想,在电影院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剧场音效更易于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具有内心的震撼性,智慧的启迪性,人生的哲理性。它的号召性给予大学生生活情操的升华。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在“九一八”后,号召一代热血青年走上爱国救亡道路,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它的启迪性,哲理性让受教育者勤思善辨。一曲《诚实的眼睛》电影《苦恼人的笑》插曲启发观众发自内心对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深刻思索,更赋予大学生们对人生世界观的思考空间。

四、电影音乐图文并茂,具象性强,包含强烈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电影中诱人的故事情节和不同命运主人公的动态具象,在电影音乐的烘托下产生的情感因素,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打动无数观众的心,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的悲惨命运,在那优美的旋律、哀婉动听的歌声中感动过多少观众泪湿衣襟,其中的主题歌《春天年年到人间》那委婉质朴的旋律,饱含辛酸的人生,进一步突出了一个纯洁、可爱的卖花姑娘的形象,即使在今天听者也无不动情。电影《海外赤子》中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成为后人传唱的不朽佳作。体现了洋溢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特别为青年学生所喜爱。这些音乐使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更加动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9

[关键词]电影音乐;音乐教育;审美价值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用视觉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身临其境欣赏到动人的音乐。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电影数字化、立体声以及3D技术的广泛运用,其效果是电视和网络所不能相比的。针对上述的现状,我们学校的音乐教育课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相关的技能训练,而是要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为主,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和世界观。

一、音乐教学与影视音乐的联系

影视音乐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素材,例如《红楼梦》中的插曲《葬花吟》,《西游记》中的插曲《走啊走》等都是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来衬托环境和氛围的。音乐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常常能带给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其在表达人物形象和情绪方面具有很强透的穿透力,正如作曲家圣桑所言,我们在言辞穷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产生了音乐,只有音乐能够表达出那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促使我们去寻找内心中无法预知的深处,音乐是人类的灵魂,一切的艺术都向往音乐。

而电影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其呈现出来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艺术,人们通过影视作品能直接感受到其所表现出的空间状态以及运动方式,不像语言和音乐那么抽象,也不用通过思维上的翻译便能将相关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空间形象,而且每个影视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瞬间就能将一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捕捉到位,可是对音乐乐思的展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最为简单的方式也要将其一定的曲式呈现出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将其和影视艺术相结合,就能弥补音乐抽象性这一缺陷,将其与具体的视觉画面进行互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将影视画面和音乐进行从具体到抽象的有机结合,从而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电影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

(一)电影音乐在教学中的意义

1.影视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其发展不但代表着社会的前进趋势还指引着当今的潮流变化,其在人们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一来,电影中的音乐对学生们的影响与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如电影《生活的颤音》这部抒情片,就把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作为整个影片音乐的主体,小提琴独特的音色就成为刻画人物形象与性格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通过音乐便能感受到这个作品所传达出的对的无限哀思之情。在不同的时期里,电影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并不相同,如很早期的影片《风云儿女》其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那个抗日战争的时代所创作出来的,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其激励了无数的知识分子奔向抗日前线,随后又一直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壮大,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另外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等音乐,其凝聚了各个时期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这整个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2.影视作品适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电影音乐是在影视作品听觉与视觉的进程中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如果在特定的影院环境,其整个剧场的音效便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其往往会带给人内心上的震撼与智慧的启迪。如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就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创作的,表达了在当时的环境下青年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这首影视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启迪性与哲理性让受教育者勤思善辩,也赋予了学生们对自己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思考空间。

3.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电影作品是靠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不同人物的命运形象来吸引观众的,如果在特定的时候加上音乐的烘托就更容易让人们产生出情感,也更容易打动人的内心世界。如在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我爱你中国》,其优美的旋律打动了无数的海外游子,勾起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成为传唱不朽佳作。另外,像1998年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的钢琴曲,男主角整个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都是通过音乐来传递的,音乐是这部影视作品的主体与灵魂。

(二)影视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

1.影视作品使教学充满动感

基于影视音乐的特质,在我们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便可以将两者融合,这样就能使得音乐上的教学更加富有动感。如我们在教授歌曲《桑塔露琪亚》时,可以先播放一些世界著名歌唱家参演的歌剧,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来突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学生们通过视听其洪亮的嗓音和观看气势恢宏的场面,就激发起了自己学习新歌的兴趣与热情。另外,如果我们要教授《走进》这样一类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一下配乐散文《诗话》,先从中领略一下的雪域风光和神秘的文化,学生们看到如此鲜明的画面时,就会对产生出向往之情,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去学习《走进》这首歌才能唱出自己的内心深入的真实情感。

艺术的审美价值篇10

关键词现代艺术立体派发展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1欧洲现代艺术的发展

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与18世纪以来的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剧烈对立成为了现代艺术产生的前提,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现他们的叛变性。

对于“发展”这个词的理解,表面上暗示着一种时间的顺序,但是,对于现代艺术这一个历史阶段的划分,不是只有时间的推移,还有同一时间内空间的扩张。19世纪末,印象派首次面对群众时,受到了排斥和攻击,但是它本身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决定着它势必要被观众所接受并热爱。它对19世纪中叶的艺术标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20世纪的革命打下了基础。同样对20世纪美学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的还有同一时期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象征主义――纳比派、维也纳分离派和新艺术。其中纳比派的代表作《护符》,预示了野兽派的出现,而新艺术则对现代艺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野兽派是20世纪初出现的第一个现代艺术流派,占有特殊的地方,它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开始对艺术有了新的看法。野兽派延续了约两年,此后,画家们便各奔东西,分别转向别的艺术流派并同样贡献卓越。

在1907―1925年间,出现了立体派运动,它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和美国,影响了一整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立体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07年~1909年是立体主义的形成阶段,被称作早期立体主义,这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时期,1909年~1911年是立体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所谓的“分析立体主义”阶段,1911年1916年是立体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所谓的“综合立体主义”或“拼贴立体主义”阶段。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代,年青艺术家们终于开始以一种新的目光去看待世界了,可以说从艺术的角度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由此开始了。

2立体派

2.1立体派的形成及性质

野兽派将色彩从欧洲几个世纪的绘画体系中解放出来,立体派的毕加索和勃拉克则完成了一场造型的革命。20世纪初的10年间,欧洲在科学进步的思想推动下,哲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思想,在此大文化背景下,立体派绘画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它的核心是摒弃之前把绘画当作真实的视觉模仿的概念,建立一种完全与传统不同的视觉方向。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当时文化成果的影响,强调理性、科学和客观的成分。

立体派的画家们并不画立方体,塞尚说过一句话:“可以将自然作为球体和圆锥体处理。”这句话对毕加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毕加索和勃拉克创建了具有颠覆意义的造型观念,在他们的笔下,无论是人物、静物还是风景,都已彻底地改变了通常意义的视觉图像,通过变形、割裂和分解一系列平涂色彩的小平面。将线条、几何形、色彩在画面上进行抽象的安排,然后将他们综合成一个整体,这一特点同所有抽象形式的艺术作品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包括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创作活动。

虽然20世纪的艺术对19世纪中叶的学院派艺术这段历史不屑一顾,但是也没有完全摆脱它的束缚,即使是野兽派也没有做到,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只有毕加索和勃拉克的作品在艺术上是史无前例的。当然,作为创新者,他们的作品也被很多人看作是荒谬而又危险的。

2.2立体派的重要人物及代表作品

立体派的重要的观点、技巧和作品主要来自于毕加索、勃拉克和后来加入的格里斯、莱热。

《亚威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第一个尝试,它创作于1907年,该画描绘了一组裸女,前景是粗略勾画的静物,一片瓜,一颗苹果,一只梨和一些葡萄。画中的女性人体是由许多小平面组成的,人物形体、比例和空间关系,都作了很大的变形,背景同人物混在一起,他把人物的形象打碎了,然后无情地把小平面重新安装起来,由此得到一种野蛮的效果。自文艺复兴以来,绘画的传统从来都是唯美的,而毕加索画中的女人们,则毫不留情是地扔掉了这种唯美的传统观念。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毕加索与1910年创作的《丹――亨利・卡恩韦勒尔》是一幅带手的半身肖像,人物、背景,以及桌子玻璃杯等物体,都被解析成各种几何形状,在不规则平面的格子里,重新浮现出脸部、双手、杯子等。画家以几乎点彩的笔触去丰富形体的表面,这种色彩用笔造成的质地感也增添了立体效果。

勃拉克创作的《小提琴和陶罐》用透视原理对主体与环境进行解析,小提琴、陶罐以及相关的背景都被分解成不规范的锐利的菱形平面,再紧密编排,整个作品犹如一座建筑冲天而去,极具形体张力,画家把小提琴、陶罐融合进他们周围的几何形体中,忽略了物质的固有色和固有名都,以几何形边缘的明托暗,黑托白来确认位置、深度及物体之间所处关系来达到整体感。

2.3立体派所表现出的时代审美性

立体派对于当时很多艺术流派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所以立体派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代表着现代艺术时期的整体风格和社会审美价值。

从前面分析的立体派的代表毕加索和勃拉克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那个时期的艺术特点,现代派画家追求纯粹,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形式,在创作中只考虑形式,其它的如历史、文学、宗教等等的内容一概忽略,达到抽象的效果。现代艺术注重形式,为形式而形式,赋予了形式独立的功能和价值。

它抛弃传统的透视画法、远近缩小法、体积表现法、明暗对比法以及其它很多摹写自然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理论,认为这种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和艺术理论所造成的画面效果,给人的是一种假象或错觉,它既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也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把对自然事物在画布上的再现看作是一种根本不值得追求的东西。因此,他们对自然形体的破坏和分解再重新组成,以及通过不同媒材破坏客观形象造成支离破碎的画面效果,来达到反映事物全貌的目的。

现代派绘画极力推崇经典化、抽象化和标准化,现代派艺术家认为欣赏一件作品不应该是先看到画的内容,其次才是一幅画,而应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幅画。

平面是现代派绘画发展的唯一定向,它摒弃了画面的完整性和生动的三维空间的表现,丢掉了逼真的形象和正确的透视。立体主义导致了西方绘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那种平展画面,以致画面上找不出任何可辨的形象。现代艺术家认为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应该完全局限于视觉效果,对其它一概不予考虑。

由于当时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的变革,在一个机器的时代人们热衷于冷冰冰的线条甚至是机械化的创作方式,人们开始用理性的思维看待艺术,艺术与科学扯上联系,人们把艺术创作看作是一种有规律的创造过程,当时艺术在精神上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科学方法。甚至力图在全球统一艺术这一语言。

现代艺术家有着强烈的精英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他们试图利用康德提出的“审美自律”方式来营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对于艺术的创作重在表现自我,不考虑观众,作品以奇异和怪异的视觉张力为主流,让观众很难理解。

现代艺术形式的的不断纯化和简化,反对个人特质又取消了精神性,见物不见人,这种几乎不顾人性的特征,使冷冰冰的纯洁无暇的艺术走向贫乏和枯燥,所以后来有与它对抗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现代主义的艺术成就是巨大而丰富的,它对于今天和未来的影响还将延续很长时间。

3结语

现代艺术是现代性的精华,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传统是反抗的传统,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其它地方,在它走过的几十年里,达到形式主义的高峰,它极力推崇经典化、抽象化和标准化,追求形式的不断纯化和简化,为了艺术而艺术,现代艺术已经成为以往一个时期的风格,一种历史的存在。现代主义阶段的结束并非是艺术的终止,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参考文献

[1]常宁生著.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