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十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十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9:10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1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实施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确立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具体项目的管理。

三.国有资产和负债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

四.财务清算和财务报告: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

五.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公司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债券的概念、价值及必要报酬率;股票的概念及价值计算;风险和报酬;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二.投资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的风险处置

三.流动资产管理: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帐款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货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四.筹资管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筹资的渠道和方式;股票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比较;短期负债筹资的主要形式;营运资金政策的选择。

五.股利政策:利润的构成与分配;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目标利润规划。

第三部分审计

一.基本概念:审计的概念和种类;审计的职能和目标;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责任。

二.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建议书。

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准则;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审计;流动资产审计;长期投资审计;固定资产审计;无形和递延资产审计;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费用及利润审计。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的编制;期后事项;特殊目的审计。

五.内部审计:适当的审计程序;舞弊的发现;舞弊调查。

第四部分统计基础

一.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集中趋势的测度;算术平均值、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级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二.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三种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2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校,预算包括第三产业中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的各个行业所运用的会计。

企业会计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行业所运用的会计,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各个行业以及第三产业中流通部门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的各个行业所运用的会计。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都是用货币来计量,把各种耗费综合地表现为统一的货币量,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

2核算基本前提比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相比,既有相同的方面,如会计主体、持续运作、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的表述、内容。也有相差异的方面。

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前提的设立。相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合法性前提表现为:

对于取得财政预算拨款的单位,在取得拨款时要特别强调合法性,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

对于从社会取得收入的单位,要将取得的收入及收支对比确定的净收益正确反映,并严格按国家法律规定上缴、分配净收益。

核算一般原则比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与企业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相比,既有相同的方面,如都具有真实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等的表述、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是也有相差异的方面。其差异可表现为:

(1)有的一般原则企业会计有,事业单位会计没有。

如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包括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中不包括这两个原则。

(2)有的一般原则企业会计没有,事业单位会计有。

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包括专门使用原则,企业会计的一般原则中不包括这一原则。

(3)事业单位会计同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原则,而企业会计的一般原则中不存在。

如事业单位会计可以按不同的单位类型选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

3会计要素的比较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要素相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相同的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的内涵、表述都基本一致。

(2)名称相同、含义不同的会计要素,如收入要素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名称相同,但内涵与表述有明显的区别。事业单位的收入是广义的收入概念,企业的收入是狭义的收入概念。

(3)名称不同、含义也不同的会计要素,如净资产和支出。

(4)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企业会计的要素会计等式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等式的比较

两者的会计等式在意义和形式上都不同:

(1)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会计等式表示:

资产=负债+净资产

结余=收入一支出

(2)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式与事业单位会计等式有差异,其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一费用

5固定资产核算比较

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与事业单位相比较没有与之对应的固定资金。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事业单位会计在对增减固定资产核算的同时,也需要对其对应的固定基金进行增减的核算,其结果是固定资产帐户的借方余额等于固定基金帐户的贷方余额。

但也有特殊情况,即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在租赁费未清偿时,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帐户的余额不等。

6收入及收入核算的比较

事业单位收入与企业相比,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包括单位自身业务活动所取得的业务收入,

从财政或上级取得的拨款收入,进行业务活动时具有偶发性、边缘性的收入。

这一特点决定了事业单位对收入进行核算时,设置了多达7个收入性质的科目。而企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因此其收入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预算会计的收入目的与企业会计相比较是非营利的。资产供给者向事业单位提供资产后,不要求偿还或不要求取得与其所提供资产等比的经济利益,而是要求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某类商品或劳务,所以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利,相应地,在业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也就具有非营利性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因为收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企业与事业单位相比较取得收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组织收入的核算。不同的收入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其特点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等级帐基础。

事业收入是为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收入,这些收入的目的具有非营利性质,应该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核算;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取得收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盈利,为了正确地核算各期损益情况,可以采用权贲发生制的原则核算。

7支出核算的比较

支出核算的依据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取得支出的目的与事业单位相比较是为了收入盈利,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组织支出的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3

一、关于事业单位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同规范。在其准则和财务规则中规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该定义描述了事业单位资产的三个特征:(1)是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2)能以货币计量的;(3)是一种经济资源。这与目前理论界对资产的定义是有差别的。正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三辑《财务报表的要素》中指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其重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资产蕴涵着可能的未来利益;(2)特定个体能借助它获得利益,并对其他方面之取得它加以控制;(3)使个体有权取得或控制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项业已发生。

实质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论财务会计概念》关于资产的定义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用于非盈利组织。其理由主要有二:其一是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所需的资财都从各种来源取得,其二是资财或资产是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生命所系的血液。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其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明确公共部门(包括政府)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基本是一致的,即资产具有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权属性两个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其部分被划归企业,部分被划归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因此作为其拥有的资产和其他实体所拥有的资产是同质的。都应是一个实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实体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实体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关于事业单位资产范围的问题

(一)财务规则与准则及制度不协调之处

首先,关于存货的定义不一致。财务规则称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而在准则(试行)中规定的存货是事业单位在业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或者为销售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实质上,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一个实体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其次,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不相一致。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准则(试行)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但对规定的标准没有进行说明。

(二)现行财务规则与准则及制度涉及资产的几个重要问题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根据现行准则和制度,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这样导致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现时净值随时间推移相差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必然导致成本费用,虚增赢余。再者,修购基金的提取与固定资产的损耗没有必然的关联,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影响会计信息的提供。2.基本建设会计游离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之外。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没有对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事项做出规范,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对基本建设拨款收支及结余的核算有所涉及,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按有关规定执行,不执行本制度。三者之间的核算口径不相一致。

3.资产减值的计提问题。资产预期能否会为实体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实体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实体的资产。比如,事业单位在年末检查存货时发现存货毁损、无望收回的债权等情况,应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以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因为根据资产的定义,上述项目已经不能给事业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将其继续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上必将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价值有“水分”,从而导致不能揭示资产潜在风险,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

4.投资核算过于笼统,不够细化。现行财务规则和准则对对外投资的核算过于简单。没有区分长、短期投资,没有细分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因此不利于加强事业单位投资项目的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几点建议

1.重新定义资产概念。事业单位的资产应是一个实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实体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实体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源。定义应突出资产的本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4

关键词: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91-02

一、引言

现代会计分为两大体系,即包括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国库支付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五部分。其中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和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对国家拨付经费的收支、结余进行核算报告。这种管理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革。1998年财政部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变了事业单位过去靠国家拨付经费收支的局面,形成了由“收支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局面,并强调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入与使用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很多方面正在趋同。随着经济越发展,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也将进一步趋同,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必将合一。

二、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的可行性

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两套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一,由财政部会计司行使规范制定权。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具体是指两套会计准则在内容结构上合一,减少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差异,内容结构合一是两套会计准则体系合一的核心。其内容合一是否具有可行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信息使用者需求角度分析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组织,出资人都需要了解其所提供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信息,管理层需要了解其自身的营运状况及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需要按照规范的会计准则生成会计信息得到反映。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的身份不同,其服务领域目标也不同,但从信息需求者角度看,对其信息的质量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其会计规范也应一致。

(二)企、事业单位会计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和经营收支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会计。企业会计是指对单位自有资金和经营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都是其自有资金,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职能相同,核算目的也相同。单是从定义来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合并制定是可行的。建立对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概念框架,以指导企事业单位各项准则或制度的制定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三)企业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具有相似的理论指导

从对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将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会计理论概念和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结论。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两者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原则和报表要素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在会计规范的确认、计量、报告的方法也大致相似。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者权益同净资产、利润分配同结余分配等方面。但是对于资产负债以及收入支出计量的结果,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具有相同的理论指导,在确认和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的原则,所以这些差异不会形成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合一的障碍。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分析

不难看出,两套会计规范的许多方面在本质上有类似之处,这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合一提供了可能。下面分析一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一些特点: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联合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未到期的融资租固定资产等除外,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只根据收入的按一定比例计提提取修购基金,不提取折旧。基本原则规定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反映,但其价值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减少,因此以其历史成本为限,以收入为依据计提修购基金并不能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旧价值,无法揭示固定资产真实的现有价值。事业单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结清最后一笔租金之前,把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负债和净资产反映,负债反映未付的租金,净资产中反映已经支付的租金,不符合以固定基金反映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的规定。随着事业单位管理观念的转变,所有者和管理者都需要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及其运营情况,这在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处理仿照企业的处理方法进行核算和报告,与固定资产修理有关的会计处理,也仿效企业的处理方法。

2.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都按国家规定的支出项目进行核算和列报。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在自制资产和成本费用方面,要把与未来支出相关的要素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方面的收入和其他收入,用这部分收入与支出配比没必要按财政要求的列报项目进行处理。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同企业的经营收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对此类业务应仿照企业的核算要求进行处理。

3.与企业会计报表相比,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有其独有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其具有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采用“科目余额表”的形式。现金流量表是与会计主体有利益关系的各方了解其现金变动及经营状况的重要报表。与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相比,事业单位大部分业务以现金收付为基础来确定收支,因而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相对简便,另外有企业编制方法作参考,也使其编制工作更为简单。

三、对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处理的几点建议

1.借鉴和吸收国际上预算会计改革的经验和趋势,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修改,使其更趋科学和合理化。在美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私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州和地方政府及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由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总署制定联邦政府及其公立非营利组织适用的会计准则及核算制度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初期制定的会计准则只适用于企业,近几年,美国也意识到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合并的必要性,并要求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合法机构。此外,加拿大会计研究基金会规定的财务报表要素也同时适用于企业和非赢利组织。

2.事业单位需要采用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以提高和稳固它们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与企业单位一样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谨慎,把风险损失缩小或者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资本性支出列示为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资产。为了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正确计算其当期损益,实行自负盈亏、进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也应该引入这一会计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3.支出核算和列报是事业单位区别于企业的一大特点,我国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收支项目存在不能反映现金收支的真实情况的问题,其要求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按国家规定进行核算和列报。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的自制资产和成本费用,都要与未来相联系的支出的各具体要素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事业单位的全部资金不仅来自于财政拨款,还有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经营收入或其他收入,这部分资金支出没有必要按财政要求的项目进行列示和报告。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同企业的经营收支在某些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可以仿照企业的核算和报告要求进行处理。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的财务报告体系将年度财务报告至少分为三部分内容:简介部分简单介绍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结构;财务会计部分包括审计报告、通用财务报表;统计图表部分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金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和必要的补充信息等。虽然企业与事业单位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不同,但现金流量表对事业单位的意义十分重大,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会计的报表编制方法进行报表编报和处理。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必然要面临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披露与企业相类似的财务信息,这就对事业单位提供财务信息的广度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必不可少的机制。这就需要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借鉴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形式,设计事业单位的信息披露制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向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转变,企业和事业单位两套会计准则各自独立的局面已不再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及准则的合一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孙芳城,李孝林,张国康,孔庆林.比较财务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清查;问题;解决方法

一、引言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等,所需要清查的这些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总资产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管理好这些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固定资产清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将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找出,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去解决对于管理好固定资产是刻不容缓的。本文就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固定资产流失、报废问题和使用年限等问题作出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二、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管理的法规,但由于缺乏经验,这些法规中仍存在一些漏洞,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管理的松懈,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管理人员利用职位便利通过固定资产为自己谋取利益,造成了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管理方面漏洞百出,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其中较大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的流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加大,固定资产所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比例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大了固定资产清查的难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利用职位之便,偷偷挪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甚至将单位的固定资产占为己有,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管理方面的不足,使得这种行为变本加厉,固定资产流失的越来越严重,大大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利益。

(二)固定资产的报废

固定资产的报废是固定资产使用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随着固定资产的报废,意味着新的固定资产将代替报废的固定资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加大了对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但这些固定资产却报废的越来越快。这是因为由于固定资产清查的不全面,使得许多人公物私用,例如公车私用、私自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电话、电脑等。这些行为都加快了固定资产的报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多。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在购买时一般都会进行大概的估计,以此来计算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即使固定资产具有大概的使用年限的估计,但由于固定资产清查方面存在的漏洞,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机可乘,大量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设施,且在使用时不爱惜甚至故意毁坏这些固定资产,大大缩短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甚至在固定资产清查时,一些清查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谎称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将还未报废的固定资产占为己有。无形之中也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对于固定资产的清查来说也是损失很严重的一部分。

(四)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物无账,主要表现在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疏忽,使得该项增加的固定资产没有入账,形成了账外物;二是有账无物,主要表现在当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已经转让或报废时,由于固定资产清查人员的清查不全面,长时间不进行清查等失误,导致固定资产与账簿的严重不符;三是资产核算的不规范,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清算管理的不完善,没有建立完整的核算体系,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严重不规范,例如会计科目的错填,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等问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算的问题逐渐变大。

(五)保护固定资产的意识薄弱

固定资产的大量损失和被私有化,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保护的意识薄弱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许多的行政人员认为固定资产存在与否与他们没有关系,甚至认为固定资产可以作为自己的私有物品,且因为固定资产的清查人员对于保护固定资产的意识同样薄弱,甚至知法犯法,对于清查工作不认真,助长了一些人员挪用固定资产的风气。

三、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大量损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不断加大,固定资产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其管理也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单位固定资产能够物尽其用,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得固定资产能被合理有效的使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算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摸清资产“家底”,防止资产流失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的加大,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想要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必须改进固定资产清查的管理方式。一是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制度,尽量减少管理中的漏洞,防止行政人员以公谋私;二是不定期盘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做到使得固定资产公开透明,心中有数;三是加强单位管理,让每个单位人员互相监督,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使得资产清楚透明,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6

一、构建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重要性

关于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可以从层级制度系统具有的高效性特征来认识:

1、以概念框架为统率的多层次政府会计准则有助于具体规则间的相互协调,对于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全面实现政府会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社会中,制度服务于其目标是靠形成相互支持的规则群。如果各种规则系统形成一个从一般规则到具体规则的层级结构,就能在引导人的行为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层级结构中,一般规则往往是抽象的,它由正式制定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制度构成。当较具体的规则出现矛盾时,一般规则可以对其进行协调,概念框架在准则系统中就充当了这种角色。而较具体的规则只负责解释具体的问题,包含在具体的细则(如具体会计准则)中。可以说统率性规则(一般规则)为低层次规则(具体规则)创建了一个框架。如果对具体的低层次规则的合法性产生疑问,准则系统就会自下而上地(从具体规则到一般规则)受到评估。概念框架作为统率性规则在政府会计准则层级结构中发挥作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准则系统的可理解性,而且能够在规则系统中建立起一种秩序,防止具体规则之间可能出现的抵触与漏洞,提高准则的效率,更好地实现政府会计目标。

2、建立概念框架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有助于政府会计准则发展和演化的连续性。

外部世界的不断变化,要求制度系统应具有演化的能力。规则系统层级结构的一个关键功能就是支持规则系统的演化。概念框架决定着具体准则可以规定什么和不可以规定什么,保证着规则系统的内在一致性,并且控制着规则调整的程序。概念框架规定了制度系统可以进行怎样的变革,以及如何就这些变革作出决策。这对于制度系统在不同时期合乎预期地发挥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当具体的、低层次的规则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环境时,一般的、较高层次的规则会使整个局面保持可预见性。

事实上,上述原理在国外政府会计准则制定实践中已得到验证:以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为例,其主席唐艾伦曾指出,GaSB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健全的概念框架在政府会计准则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此,GaSB先后专门了《联邦财务报告目标》(第1号概念公告)及《主体与揭示》两份概念公告,它们对随后的准则作用很大。例如,第1号概念公告中对报告目标的详细阐述对其后的具体准则制定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这一点在第34号准则公告《州和地方政府的基本财务报表以及管理讨论与分析》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GaSB坦言,“概念公告为准则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从而引导了委员会的工作。它们也帮助建立了合理的判断范围,同时对公众了解财务报告的性质和局限性大有帮助。”

由此可见,以概念框架为统率的多层次政府会计准则将有助于政府会计目标的实现,并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发展演化能力,从而形成高效的制度安排。构建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应予以肯定。

二、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1、政府会计主体: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概念的适当分离。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包括记账(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在美国,由于引入了“基金理论”,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通常表现为各类“基金”。而报告主体则采用了双重视角:首先,政府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报告其和企业活动,对政府能够实际控制的财务资源的获得与使用进行报告,以评价其财务受托责任;其次,在基金层面,则以主要政务、企业基金和受托基金作为报告主体,并对那些主要的基金单独编报基金财务报告,非主要的基金则合并在一起编报基金财务报告。这一做法很好地体现了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的离合关系,满足了信息使用者依赖财务报告获取数据以对报告主体履行财务受托责任进行评估和制定决策的信息需求,值得我国借鉴。

目前,我国的预算会计主体是每一级的预算单位。在总预算会计中,它是国家各级政府;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它是各级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由于这一模式将政府预算与具体使用资金的核算割裂开来,使得预算对具体财务资源的使用缺乏控制。财政资金的统一向下拨付又助长了各单位争资金而轻效益的现象,不利于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在我国政府会计主体概念选取时,必须要从有利于实现评价财务受托责任的报告目标和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双重角度出发,对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分别加以界定。在确定记账主体时,一方面,要确立未来基金会计模式中基金的记账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应在目前以各级预算单位作为记账主体的基础上,健全现有各种基金的核算机制,将这些基金作为记账主体。在确定报告主体时,要注意层次性,把政府会计的报告主体分为基本政府和基本政府的组成单位(行政和事业单位),条件成熟时,将基本政府的相关单位(如国有独资企业、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等)以及主要基金纳入报告主体范围。

2、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从修正的应计制到完全的应计制的渐进演化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现金制,应计制在评价政府公共管理绩效和促进政府提高运作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它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政府资产、负债方面的信息,使财务成果更接近于经济实质,对管理当局的舞弊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大部分国家已进行了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方面的改革,采用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修正的现金制、修正的应计制以及完全的应计制。美国GaSB的第34号准则公告则要求政府会计根据财务报告视角采用双重形式的核算基础:政府整体报告、企业基金使用完全的应计制,政务基金使用修正的应计制。

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会计基础目前宜选择修正的应计制,但应当以完全的应计制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因为,从当前趋势看,修正现金制已逐渐被各国所淘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公共机构委员会在编制国际公共机构会计准则新草案中更是将其删除。而实行完全的应计制则意味着对政府固定资产的大规模重新评估,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报告范围界限尚未确定,以及一步到位带来的舞弊可能和成本效益原则,也不宜尽快采用和实施。此外,我国还应借鉴GaSB的“双重标准”经验,对纳入报告范围的不同主体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基础。例如,若将某些公共企业和盈利性事业单位纳入政府报告主体,则可直接采用完全的应计制。

3、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为基础,强调相关性,把提高透明度作为综合的质量目标。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标志,是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放在一般原则中论述,共十一项。其中质量特征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七项。显然,这种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混在一起的做法并不合理。因为它们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政府会计准则结构中,首先应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区别开来,以便正面表达其涵义,突出其重要地位;并把基本质量要求与其制约因素划分开来,以便分清主次。在核心的两个质量特征中,应以真实性作为基础,并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总括性质量特征的描述方面,应引入西方评价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概念。因为事实证明,将全面、相关、及时、可靠、可比等质量特征进行综合后的“透明”信息对于使用者了解报告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风险程度和评价报告主体的财务受托责任都是非常有效的。

4、会计要素设置:设置结余账户,评价财务受托责任。

目前,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要素,这种划分体现了与企业会计的区别,基本上符合国际惯例。但与GaSB会计要素作进一步比较后,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以下差异:首先,资产定义方面的不同:GaSB的资产定义的内涵是一种财务资源,我国则定义为一种经济资源。其次,GaSB将基金资产(负债)与固定资产(长期负债)分开核算,这将有助于区分各年度的财务受托责任,我国并未进行区分。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美国实行的是以基金为会计主体的核算模式。通过将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表述为“基金余额”,对于评价特定会计报告主体在特定期间的财务受托责任无疑是十分便利的。

为了突出对政府财务受托责任的反映,建议我国政府进行会计要素划分时确立结余要素。同时,应积极地推进基金会计核算模式,在该模式建立后,确立新的基金结余要素。而针对目前已设立的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可选择的方式是:专门设置“基金结余”账户,在净资产类要素的“经费结余”科目中进行明细反映。

5、政府会计报告模式:从政府层面报告到可选择的双重视角报告。

政府会计报告是使用者据以分析、评价报告主体管理当局的财务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作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报告模式,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报告由总预算会计报表和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构成。这些报表的提供者为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7

经济体制是社会形态的反映,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但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有资产开始逐步产生,从这点而言,计划经济的实行推动了国有资产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凸显,十四大后我国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型的体制下,国有资产的来源不断地丰富,也更加的科学化、细分化。现阶段我国的国有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增长式的国有资产,可以称之为国有资本,另一种是固定类的国有资产。前一种国有资产的来源主要来自国有性质的企业的生产所得,如中石油、中海油等国有大型企业。后一种国有资产的来源是指投入到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教育部门等公共产品供给部门的资产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下,国有资产被统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国有资本属于增值式的资产,通过国有性质的企业扩大生产目标,加强生产投入,来实现经营增长,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增涨。国有资产则属于消费类的资产,通过国有资产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合理分配,来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合理运转,进而为国有资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市场经济及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国有资产运营纳入到市场体系,参与到了市场的竞争中来。为了能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政府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方针,国有企业开始逐步走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是其保值增值的本质要求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的提出背景,是在当前经济剧烈转型时期,由于国有企业计划经济“积重难返”或者因国有企业自身涉及业务众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迫切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增值保值的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是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因此势必会带有强烈的转型时期的特点和烙印,这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应该采用统一分析法,将这个概念放在相应的背景环境下,并通过将“国有资产”与“增值保值”合理划分,逐一进行分析理解来有效的把握这个特殊的概念。“国有资产”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国有资产的增长和扩大,“增值保值”则是市场经济领域的概念,虽然“国有资产”和“增值保值”是一个看似矛盾的两个内容,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二者之前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但由于人们意识的僵固化,导致很多人认为“国有资产”和“增值保值”是相互矛盾的,在理解“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概念时,常常容易产生错误的偏见,这并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安全。而且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还会滋生很多的问题,反倒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或亏损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理解“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概念,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专业的知识,需要从多个领域来统筹兼顾,尤其要强化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

三、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是其不断流失的现状要求

十六大后构建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要求,但由于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资产流失。国有企业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运营机制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改革,以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更好的参与到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中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改制必须深化,但改的内容和目的都应该十分明确,且要遵循一个硬性原则,即国有资产不流失。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有三种估计:第一是低位估计,认为国有资产平均每天流失1个多亿元,每年约400-500亿元;第二是中位估计,认为国有资产平均每年流失百分之五,约1000多亿元;第三是高位估计,认为国有资产每年流失高于1500亿元。不管何种估计,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社会问题,保护国有资产已刻不容缓。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8

1、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3、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做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做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二、类比求趋

1、从直观到微观,从单元到多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分析,其主要的优势是能在宏观上做出方向上的引导,是为经济工作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那么会计学的成本就是从系统化数字化的方向去解释经济现象中的局部问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专注于研究经济关系中的各种客观联系。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的经济系统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随之而来的是影响经济的元素连动特性会不断加强。客观联系的纵横交错对会计学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条理要求,因此在数学方面,会计学的计量方式会更加复杂化和综合公式化,综合公式就相当于股票市场的各种分析指数。因此,会计学的成本分析将会向更多元更微观化的方向发展。

2、从计算到预测,从短期到时时。西方经济学是宏观搏弈,而会计学也是寻求最大利益的方法。他们的目的都是给决策者关于经济规律的信息,使决策者更能把握事态的发展趋势。由于商场的风云变幻越来越呈现不确定性质,那么数字化的成本分析往往能抓住很多经济工作的细节,能以小见大。同时,决策者们对未来目标的实现也提出了需要更多科学数据支持的原始愿望,因此,成本会计学必定从核算为主向预测为主转移。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经济工作的成败往往是一线间,会计学的计算方式也势必从固定数据的总结走向动态的数据的统筹。

三、对比求势

1、会计学中的成本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两个概念的区别。会计学中的成本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会计学属于应用学科,政治经济学是理论学科,对同一个成本概念自然有不同的与其学科相适应的表述。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是同会计本身的应用相联系的,把会计核算中应该计入成本的各种消耗概括以后加以表述,因此有单位成本,总成本等许多成本概念。研究的目的是直接为会计工作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政治经济学则从理论上对成本加以概括,把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即(C+V)表述为成本,实际上是一种理论概括,或叫理论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理论高度指导经济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或避免盲目性。

2、会计学同西方经济学在机会成本上的对比

会计学同西方经济学在机会成本上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经济学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经济事件的动机是否值得付出,也就是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从而做出决策的一种博弈理论;而会计学上的机会成本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个企业或部门在短期效益或长期效益是否能够实现企业利润增殖的一种预测方法。

3、对比求势

(一)会计学的成本将成为影响经济工作的重要指标。

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论据。会计学是依靠数学运算实实在在得到的精确数据,而理论科学依靠的是经验分析。既然是追求精确数据,那么仅仅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做“井底之蛙”在时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是很难有所作为的。现代会计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与企业相关的所有成本都应该进入最后的系统。因此,会计学的成本核算将遍布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上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出现了公共性事业单位与盈利性事业单位等不同的性质划分,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为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国家出台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兼顾事业单位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并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现在的财务管理模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使用专业化、数据化、系统化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实现精确和精细的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密不可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标,精细化是实现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体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建立管理分工的专业化管理制度,这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系统化,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事业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复杂,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精细化程度,就要将财务管理系统化。(3)数据化,数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和基础,只有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通过数据资料来反映,才能有效管理和权衡财务工作。(4)信息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大势所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企业发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性

1.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可以促进绩效政府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十一五”规划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权责不明确、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以及奢侈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建立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绩效型政府已经迫在眉睫。而只有加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充分适应政府管理机能的转变。

2.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较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比如预算执行率不高、结余资金规模过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资产配置不合理、对外投资效益低下等,需要尽快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夯实管理基础,精化管理环节,提高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措施

1.树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着行为方式,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就必须要树立起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带头的作用,积极学习财政部提出的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各项要求,明确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概念和内涵,将新准则运用于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加快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对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培养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意义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改革。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所以,事业单位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等方面着手,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首先,科学编制事业单位预算。在预算编制之前,编制人员要深入各部门进行调查,了解和预测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在预算编制时,认真分析确定本单位的项目预算金额,对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公用费用按照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单位收支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事业单位要以经批复的预算项目文本为依据,严格执行预算,重视预算事中、事后监督。再次,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

3.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价值,不计提折旧,通过“计提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对固定资产维护和修理进行账务处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仅能反映固定资产原值,而无法体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折损情况,易发生固定资产价值虚增。同时,事业单位将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全部列入当期支出,违背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必须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实现固定资产核算科学化,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固定资产的科学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比如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

4.推动收入管理精细化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渐深入,一些事业单位已经成为自收自支单位,虽然国家在事业单位改革当中,意图将这些事业单位改制成公共服务企业,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难度比较大。因此,当前在财务管理改革当中,要将收入管理精细化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这一方面,事业单位应该明确收入范围、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收入台账,对所有收入进行分科目管理,所有收入要存入指定的管理账户,对资金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要求进行统一的分配管理,事业单位对本年度内的收入没有支配权。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事业单位收入要采取国库集中支付,利用统一支付减少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权,避免成本支出与收入的混乱对财务管理的不良影响。

五、总结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阶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收支管理等财务管理内容,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7:21-22.

[2]王雪莲.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2,11:39-41.

[3]胡云.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国际商务财会,2013,06:36-38.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念篇10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国防工程,固定资产是其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购置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增加迅速。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确认原值、计提折旧,并做好资产减值与重置工作。此准则说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参与经营分配,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要立足实际,严格按照规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效益,以优化现有资源以及潜在资源,达到开源节流、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等目的,这样才能使固定资产的作用与价值得到更充分发挥,进而推动水利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符合相关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所有资产,例如房屋建筑、各种设施设备、工器具等。其他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同类物质,也纳入固定资产范畴。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有房屋建筑、在建的各类工程、设施设备等,有价值的办公用品、及其他相关配套等。

二、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第一,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方面,长期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对于资产的收益率考虑较少。由于认识不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上往往是钱、物分离,导致固定资产浪费和流失比较严重,浪费、收支不平衡等问题时常可见。第二,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关于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处置等制度,也还不完善,使用、考核、核算等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当资产受到损失时,因无章可循,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追责。第三,固定资产账物不符。账物不符是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例如,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不入账,损废的固定资产不减损,固定资产存随意处置,这使得固定资产变动不能得到真实的统计。其主要原因是水利事业单位收集会计信息的工作不全面、不细致导致。固定资产的数量变化得不到真实的体现,就会影响固定资产的正确投入、使用、处置等,同时,也会使一些固定资产成为隐形资产,给国家财政造成较大损失。第四,固定资产管理考评体系不健全。水利事业单位缺乏真正的监督部门,也未切实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考评体系,存在明显的监督和管理漏洞,最终形成较多不良资产,甚至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三、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从思想和认识上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水利事业单位管理层,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深刻理解行政成本以及产出成本,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成本与效益意识。在日常管理实践中,要加强对职工的资产管理培训,改革重钱轻物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观念。同时,要建立健全购买、出入库、保管、领用等制度,按相应程序及时处理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健全奖惩制度、激励手段、追责制度等,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浪费固定资产要罚,爱惜管护固定资产有奖,引导全体职工都自觉地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

(二)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

固定资产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到位。水利事业单位要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创新固定资产清查方式,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全面清查和盘点,并对经营性资产产权进行细化。让清查形成固定的制度,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这样可以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促进闲置资产有效利用,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国有资产流失。

(三)强化监督管理的过程与结果

创新资产管理考评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借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等手段,对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单位内部也要综合考量责任、绩效、态度等因素进行考评,这样可以对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以降低资产的购置成本,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严格跟踪国有资产的收益,并做到收支两条线原则,收入要全额上缴,由国家统一分配,严禁截留或者作为账外资金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非常重要,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改进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完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跟踪控制,不断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正规化,使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变得高效、快捷、全面、准确。

参考文献:

[1]刘建立.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7,(05):307.

[2]鲁有莲.刍议如何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