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特点和地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1:17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1

关键词:教师;德育客体;德育目标;心理特点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强调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学校德育中就强调德育主体必须关注德育客体的认知结构、阅历水平、思维方式发展的层次性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以帮助德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无层次性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客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两方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按文化程度,把学校德育客体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因此本文试从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对应的德育目标要求来进行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小学阶段,强调教师是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普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思想的开化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某种程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合理性。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一味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忽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形成自主、自觉、自治的道德主体中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强调教师在传授德育内容方面的“权威者”地位,而在师生关系上则应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提出上述看法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老师扮演传授德育内容的“权威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以下特点:“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看不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比较淡薄;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记忆的特点主要是机械记忆;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直率而明确;自我控制力差,随意性大”。综合以上特点,可以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来看待小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适合实施德育的灌输教育,即“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政治、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从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看教师角色的定位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提出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从这一德育目标设定看,它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尚处于浅层次,较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是这些目标从字面上仍具有抽象性,因此需要德育主体发挥教育智慧,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形象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丰富多样的活动等方式科学准确地把德育内容输入到学生的大脑当中,并帮助小学生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在德育内容的传递上发挥其“权威者”的作用。当然这要求教师自身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德育内容。

二、中学阶段,强调教师是德育客体的“指导者”

教师指导说“反对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反对教师的放任主义,而认为教师的合理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那么,这种观点运用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就是强调德育主体应引导中学德育客体有针对的学习相关德育内容,并对德育客体的德育实践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阶段,把教师定位为“指导者”角色是基于以下考虑: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求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中学生心理表现为中学初期和中学后期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学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他们的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另外,这一时期,学生开始有闭锁心理的倾向,在意志上有种“小大人”的特点,反对他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尝试去建构自己的“道德王国”。所以,这一时期,教师不能再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应该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以及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2.从中学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从《中学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设定看,初中阶段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重科学、遵守法纪、自尊自爱自信等等;高中阶段重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对比小学时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明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社会价值观要求、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社会,中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但是这样的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要求会出现冲突。所以,如果生硬的把这些德育目标要求塞给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德育主体应正确分析学生的德育状况,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给予德育客体恰当的引导。

三、大学阶段,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

师生对话说认为在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施教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反之学生在受教的同时也在施教”,师生之间是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来实现价值观的建构。师生对话论运用到大学的德育具有其合理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大学生心理已趋于成熟是师生对话关系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思维心理由聚合式思维开始形成进步到聚合式思维方法的成熟,再进步到发散式思维的初步形成;情绪躁动在大处仍然失控;批判意识趋于独立;自我意识形成,责任观念增强。”所以,在思想上,大学生能够自主去看待、理解各种价值观念,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疑惑;在行动上,大学生能够运用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高校教师也不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跟在学生后面。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德育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就不是非常明显。这就直接影响到德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提问,并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既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在自主构建价值观时产生的困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并及时把有争议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建构价值观念。

2.从高校德育目标看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确定高等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从实现目标的途径看,单纯的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植入式教育,不曾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通过高校各种活动来传递德育目标要求就为广大大学生所喜欢。所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运用对话的方式,共同解决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学龄段德育客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国家、社会、集体对德育客体发展的目标要求合理地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为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定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92-02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基层工作人员为主要教育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开展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校园文化基本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亚文化,是依托社会文化,在校园和学生中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管是学校中学生,还是教职人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信仰、价值追求、生活习惯、思维结构是一种群体反映出来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独特的校园精神是在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价值追求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建立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精神为目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受众群体,适合校园内部建设和发展的文化建设模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基点是培养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人才。

二、德育工作的定位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定位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中专和大专发展而来,这些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有其优秀的地方,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完善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使得德育工作的内容不能很好地面对当今发展的社会,德育工作仅仅把自己束缚在以前的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上,特别是关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由于以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方面和国外交流的欠缺,使得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注意的侧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德育工作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依然是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来制定实现校园建设方案。在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内容主要是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制定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握学生思想的动向,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这种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地位问题依然在我国大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现在依然是学校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以惩罚和奖励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而没有参与其制定和修改的权利。同时,由于体制和传统校园文化的原因,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执行主体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各个方面人群的具体任务和使命,这必然导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接受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熏陶。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实践方式的定位问题。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定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很好的定位,虽然在国家的各级的教育机构的指导中和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很明确的目标,培养全面人才,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所致,“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却没有很好地定位,各种利益的充斥,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顾忌学生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时间的安排,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观不明确”[1]。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传统的。继续延续传统中专和大专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还停留在对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上,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这样的德育工作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执行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更多地选择叛逆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和反抗自己不喜欢的社会理念和学校管理文化。二是创新的。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现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的传人,使得在一些较为先进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吸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甚至有些校企合作办学的学校选择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并举,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校园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校园的独立精神上,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是学生的“育人”教育,就是具备基本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学说的人生观。这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德育工作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他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校园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为主要目标,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氛围。”[2]以此为目标,我们结合实际的工作,对德育工作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积极创新。由于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这都使得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社会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结合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准确地位。同时也要结合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充分地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特别是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方式的德育工作经验。

第二,德育工作的执行,应该在学校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学生,培养学生。首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执行者主体应该是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各个方面的文化建设,例如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等。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制度方面的建设一般都是国家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学校根据其指导文件和精神制定出具体的执行方案,而执行的主体学生却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这样的定位是不正确的。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地正视和吸取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的需求和建议,把学生的意见考虑进来,让学生参与整个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制定和颁布、执行过程。其次,我们看到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一般是以学校党委、团委为领导,以各级学院和班级为组织骨干,以大学生辅导员为具体的执行者,这样虽然可以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精神被很好地执行,但是作为执行主体的学生却没有很好地参与。我们现在应该把重心放到学生自我的德育培养上,依然是校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但是具体的执行上,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处在引导和服务的定位上,只有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中遇到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学校才应该出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给其优越的自,应当以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为根本,执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方针。最后,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部分老师,由于许多学校是校企合作办学,这就使得一些学校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师傅,应该看到这些既是老师又是师傅的学校教职人员,他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执行者中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可以很好地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合点生动具体地反映给学生,特别是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他们的优势更加明显,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有职业道德的成分,这个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学生如果可以在学校培养很好地职业道德,就可以很好地面对职场和人生的各样挑战,这是企业对毕业生最大的期许。”[3]这些老师的加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者的构成,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立体和生动的德育引导,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人生的成长,达到百年树人的目标。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必须明确,实现方式应该多样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进行解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学习的是面对社会就业的一项技能,这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反映在德育工作上的影响就是,我们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就业文化以及其职业道德在学生道德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就业文化参入是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的,这就要求在德育工作方面,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特殊性,在德育工作的目标上加以体现,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特别在德育目标实现的考核方面,我们必须加入学生能否具备一定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素养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传统的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基础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德育教育的体系,使学生成为全面的就业人才很好地就业。

现代社会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年轻一代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同时也渴望被理解和支持,心理上获得爱与尊重,这些现实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方式应该不断革新和多样化。革新是指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普遍学习和接受各种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的更新。“不管是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形式,我们面对的市场,服务的是学生,立足点是学校,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的实际为发展校企合作的基础”[4]。这是我们革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必须以此为起点和目标;多样化是指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利用,不管是互联网的普及还是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都使得现在的学生群体交流得更加迅速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师生共同建设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方面充分考虑现在的科技优越性,同时也应该重视在网络和其他的一些交际平台中,学生群体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上和成长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面对现实,积极创新理念和方式,才能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奇锦玉.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蔡俊生.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市场性;职业性

技工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它为我国输送了大批专业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于普通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征以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有很大的精力但是纪律意识不够高

技工院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乐于参见各种活动,充满正义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冲动,纪律意识不够强烈,容易听信居心不良人的话。在生活以及课堂中,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忽视老师的谆谆教导。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的这些特点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障碍。

乐于展现自我,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技工院校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主要接受技术类教育。这样以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意识,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展现自我,乐于通过别人的赞赏获得自我满足感。但是很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不能认真看待失败,部分学生失败后出现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失败衍生出种种心理问题。这里重点讲一下部分学生因为成绩比较差等原因不乐意接受自己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事实,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加之学校的监督力度不大,很多学生虽然具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学习中得不到实践。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得法,虽然很用功但是取得成绩却很少。

在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一定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不再单纯追求学生基础知识的丰富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准则

目的性突出、时代感强烈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做到方向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为指导,根据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要不断开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帮组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国缺乏大批次的创新性技术人才,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理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科学良好的职业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爱国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自尊、自强以及自信的心理品质。

知行统一

开展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责任感,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知行统一为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创新德育教育形式还要提高德育教育的落实程度。学生是一个个单独个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所以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辅助学生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培养良好地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保证知与行的统一。

3.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

很多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脱离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进行说教,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育效果不够显著。技工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寻找小的切入点。

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等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这需要学校能够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另外,学校还要不断创先德育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环境的改变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新时代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代创先德育教育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注重德育教育的公平性。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有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自律意识。部分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没有向学生讲解如此做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力的逆反心理。

贴近学生的实际。技工院校的德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非常陈旧,没有紧跟时代与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一些技工院校的德育榜样远离学生生活,没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榜样。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基础知识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我国一些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要求。把德育工作当一种计划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还要养成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到的意识。技工院校完全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用人单位为学生组织道德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到的素质的提高,还增强了学校教育的人文化。

参考文献:

[1]毋靖雨,周鸿.阙失与复归:高校德育目的何以诠释人性向善[J].现代教育科学

[2]林海亮,李雪.学校德育目的制定依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4

【关键词】地理学科;德育渗透;策略与方法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真善美的价值观教育,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教育中占领德育高地,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心中,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1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再加上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地理课堂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2.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罗素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现在的初高中生甚至小学生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出现了与中学生行为习惯极不相称的现象:奇装异服、佩戴首饰、打架抽烟、脏话连篇、谈情说爱等等。表面看是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美丑不分、善恶不明,究其原因实质是我们教育引导不到位造成的。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地理数学作为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它本是蕴含着对立统一、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等辩证法思想。学生看待问题往往比较片面,要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人格得到完善,人性得以升华。

2.2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只要充分把握学科特点和德育生长点,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渗透德育,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每门学科都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而又有自身特点。每个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正好是德育的着力点和生长点,所以完全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德育渗透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内在动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对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得真知产生作用,而且对学生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作用。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机地插入爱国主义素材,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决抵制目前的一些不正之风。

2.3注重品德教育,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这方面家长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学习榜样,影响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信任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包括点滴进步和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找出差距,真正使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健康的成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个性的形成也有差异。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因材施教,创造出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认真面对、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

2.4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只要我们认真的挖掘教材,德育素材比比皆是,教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地理教学要义无反顾的承担起学生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美”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感悟;同时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美和丑是相对的,欣赏和感悟美的对象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去感知美、去践行美,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2.5融德育于课堂,不能喧宾夺主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5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在小学德育系统工程中的地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对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已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嗣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以及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此问题都作了具体阐明。同时,国家教委还集中力量编写了系列教材。遗憾的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的人口头上承认它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把它作为软任务;有的教师厌教,因而影响学生厌学;有的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思想品德课与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的辩证关系,往往把思想品德课这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当作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工具,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极大地贬低了它应有的地位和削弱它的德育功能。在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重新领悟中共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思想品德课的地位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所谓“重要途径”,既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一般途径。而是占有重要地位。众所皆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削弱德育就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德育目标多途径、多渠道。除思想品德课教学外,还有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和各学科教学等等。这些基本渠道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彼此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但是,必须看到思想品德课在诸渠道中处于特殊地位和起着其他途径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思想品德课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遵照自身的教学大纲,以比较系统的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一个道德观点、道德观念的教育都是一场“阵地战”、“攻坚战”,像钉子入木那样,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并引导学生相应地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着重及时抓住学生现实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灵活性强但欠系统。各学科教学虽含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仅从本学科特点出发,适当地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没有象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系统。可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重要途径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而是有着不容否认的客观依据。

还要强调指出:思想品德课设置是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它作为一门学生思想品德奠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素质基础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思想基础。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很重视在小学开设不同名称的道德课,所不同的是,它们是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基础,而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那种把思想品德看作是一种软任务,将它贬低为为班主任工作服务的一种手段,无疑是扭曲了思想品德课本来的真实面目。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同任何事物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是固有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功能,才能在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与任何学科教学一样,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但由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中的特殊地位,在实现教学的全面育人功能中它又承担着自身固有的独特功能。《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思想品德课“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这是思想品德课最显著、最突出、最主要的功能。现实表明,小学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促使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五爱”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功能,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历史赋予的重任,又是时代的要求。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和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按其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着,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碰钉子、受挫折,甚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与他系统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与学之间是这一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的开展和解决一刻也离不开教学载体--教材。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在此基础上内化为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观念,相信真理性的教材内容;然后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学生主观努力,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此可推断出: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

知,是指认知、知识、知道。这个“知”,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就是道德认识。情,是指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爱憎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所内化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仅深化了认知,而且有利于转化为信念。信,即相信,相信教材真理性的道德观念、道德观点,是知、情的“合金”。这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具有关键的一环。信念的萌发既加深道德认知,增强道德情感,又将成为付诸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意即意志,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行动的一种能力,是知、情、信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即行动、实践。在坚强意志支配下,将道德观念、观点付诸实际行动,形成知行统一。这是衡量思想品德课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可见,知是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的环节;信是以知、情为基础所形成的较为坚定的道德观念,是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核心。行是归缩、目的、立脚点。意志是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直至形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学生有了坚定信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反过来又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可见,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既然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它必然受着诸多客观规律所制约。如注意规律、认识规律、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统一等规律同样支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择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指导学生道德行为都必须胸中有全局,站在理论的高度,全方位地把握教学规律,方能胜利地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历史使命。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的具体运用

规律深藏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教学实践表明,“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或三步骤)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特殊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1、激情。激情指的是激感。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内驱力启动的必备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心情振奋,心扉敞开,内驱力启动,学习动机必然易于确立。同时,少年儿童具有好奇心、追求新颖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特点。用“愉快教育”手段撞击童心,必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学伊始,应精心设计,创设童心情境,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因人、因教材特点而异,形式多种多样。小品、讲故事、直观演示、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电教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如讲授“怎样穿着才算美”一课,先由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学生珍珍和她表姐如何教她打扮去参加“怎样穿着才算美”的讨论会的小品。矛盾由此展开,全体学生身临其境,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从乐趣中开始探求美的道德观念。

2、悟理。悟理即领悟真理。要求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明确观点,初步能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为达此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若干个问题(矛盾)逐层推进。即把矛盾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形成激疑一求疑一解疑的过程。如,在《珍珍穿着》的小品演完后,教师逐个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珍珍的打扮美不美?②为什么说珍珍表姐的打扮用在珍珍身上就未必美?③鲜艳、时髦能不能与美划等号?④小学生的穿着打扮怎样才算美?怎样不算美?这些问题象投石激浪,学生情情骤增,举手争先发言。教师从中因势利导,适当点拨,间中穿插音乐伴随穿着表演。最后教师归纳板书“质朴、自然、大方”,并略加解释。矛盾展开至解决,高潮迭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紧张、兴奋和欢乐之中。从而让学生在愉快体验中获得“穿着美”的道德真理。

悟理是教学过程重要步骤,抓好了有利于导行奠定扎实基础。从我们教学实践正反两方面看来,需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趣味性。教学中的趣味性,既是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需求,也是“愉快教育”的手段和目标的需要。因此,教师的设疑和语言表述以及引用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要有科学性。趣味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否则为趣味而趣味,投学生不健康的所好是一种低级庸俗的表现。科学性要求:①知识、观点要正确。②事例要科学准确。③事实与观点应吻合。④设置的问题要规范,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接受能力。⑤板书内容要与教学目标、课题相一致。第三,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论是设疑、解疑,还是引用材料都应从学生思想实际、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若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仅无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也难以开拓学生思维,师生双边活动难以进行。教学上“启而不发”,教师唱独角戏,往往是由此而产生。第四,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思想性,这是本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在宏观上,可根据形势要求和学校每月思想教育中心调整教材顺序;还可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在微观上,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性,增强教育效果。如讲授率领红军过彝族地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应升华到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高度。同时,教师应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情理交融。

3、导行。导行就是在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道德行为。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愉快教育”不仅要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从乐学中求发展,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勤学获得真理,享受着成功的欢乐。倘若缺乏道德行为的体现,必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成为空洞的说教,那就会丧失本门学科的生命力,违反设置这门学科的初衷。

如何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我们着重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观点,辨析是非。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一节课灌输一个道德观点或观念。在悟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行为或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议论,运用刚学过的道德观点来进行辨析,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该那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课后检查,深化导行。根据每堂课讲授的道德观点,提高相应的行为要求(有时采用书面作业形式)。经过一、二周,采用简便形式或在一堂思想品德课讲新内容之前的几分钟组织汇报,做对的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提出要求,教师适当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一项依据。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德育特点根源对策

时代面貌的更新,国际政治集团之间斗争格局的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生的变革,使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做出的判断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出现对立性的分歧。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估价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以及产生的根源,本文谨就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一、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

(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三,是它的规范作用。学校德育总是反映社会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用社会准则去规范年轻一代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态度严肃,旗帜鲜明。代表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观念。特别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出现多元的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规范作用更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没有学校德育一元规范的作用,就不可能消除多元思想文化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道德、思想、政治一元的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严峻的挑战,往往也是改革德育最好的机遇,德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徘徊不前或知难而退不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本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怎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做到,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基于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目的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3.互动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教师须在德育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需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修养,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增加德育的针对性,教师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教材

教材是用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教学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材是指教科书以及各种辅助资料,教科书、图片、影音资料和网络输出资料等;隐性教材包括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人物等“活的教材”。教师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教学宗旨对相应内容筛选、加工,有针对性地将之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去,绝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学生

社会的复杂变化,必然引发职校学生素质方面的新特点。例如,学生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等。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紧贴学生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3.研究社会

由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加上职校学生具有求知欲、猎奇心强及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等特点,使得他们能快速地获知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事件。但他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

因此,德育教师除了要及时掌握社会学习之外,还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三、提高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教师尤其应该秉信“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概括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另外,作为德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分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起到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2.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能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个教师不应只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和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育人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人的过程是相当细微和复杂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过程不但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耐心、细心,甚至要能承受被误解的心理考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委屈带到教学中去,不能在课堂上发怨气,散布腐朽思想。所以,教师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良好心理素质。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德育特点根源对策

***

时代面貌的更新,国际政治集团之间斗争格局的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发生的变革,使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们做出的判断性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出现对立性的分歧。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估价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基本特点以及产生的根源,本文谨就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一、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这一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年轻一代思想状况、基本特点的指导思想。循着这一思想去分析,年轻一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一)经济体制转型——使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

道德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作用是调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完善之间的关系。道德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其中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和道德哪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二是,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质是义与利的问题。用当代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讲奉献还是讲索取”。在奉献和索取二者之间的取向不同,使道德观念呈现出千差万别,导致道德取向的多元性。

年轻一代道德取向的多元性,可以具体分为:只奉献不索取;多奉献少索取;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不索取;不奉献只索取。有奉献就应有索取,多奉献就应多索取,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道德的主要信条。这种奉献与索取并重的观念,是对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道德取向的一种否定和超越。那些年代只能讲奉献,不能谈索取,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自身价值。这种道德取向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同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并以其为基础的。

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意识形态的嬗变中,年轻一代道德取向呈现多元性的状况,不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实现道德观念更新的一种进步趋向。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们道德观念的要求,建立起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是当前社会主义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思想战线的现状——使年轻一代思想观点存在兼容性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长期斗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战线的指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迄今封建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依然存在,并同无产阶级继续进行较量。

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原有的单一计划经济思想尚在发生作用。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总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并存。年轻一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占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清除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形式——使年轻一代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

“两大社会之间的斗争,必然会成为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2]政治对于个体来说,是他们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表现。由于国际、国内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也由于年轻一代尚未成熟的主观原因,对年轻一代来说,应坚持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带有模糊性。具体表现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和分裂是以共产党失去政治权力和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为标志;社会主义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是不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低潮;中国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历史和现实有许多令人疑惑的问题等等。这些从理论到实践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年轻一代还没有真正地解决。因而,他们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还不是坚定不移,在行动上也不是坚持不懈。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观念、信念、方向尚不是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思想特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及其特点,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3]

(一)道德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人才规格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新中国建立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在经济领域推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在分配方式方面,搞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政治领域,一切活动由一个意志来决定,在人才规格方面塑造的是依附性人才。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才生产都限定在严格的政策范围之内。道德观念也因适应计划经济和统一意志的要求产生局限性。那种年代,社会只为人做奉献开辟道路,同时却关闭了人可以索取的一切途径。于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奉献被视为是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光荣行为,索取则被看作是思想落后自私自利的可耻行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最终导致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享受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待遇,逐步消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人们的消极性、被动性和依附性。这种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无视人的自身价值的片面的道德观念,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而在进行全面建设要发挥人的才能时期则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开辟了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职业的蹊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在较广阔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切由上级组织安排的僵化的人事制度开始被打破,依附性的人格也向独立性人格演化。转型中的社会现实,为年轻一代具有新的道德观念提供了基础。他们在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在奉献、索取等方面观点的突破,使道德取向呈现出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正是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一元道德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的道德观念规律性的过程。

(二)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在人主观上的反映

我国的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他们的头脑中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阵地,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可能是主阵地。

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阶级传统的思想影响和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后,封建阶级被消灭,而它的思想影响依然存在。年轻一代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充斥封建意识、传统习惯势力的环境之中,受其影响和熏陶,头脑中有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是不难理解的。

对外开放的十几年来,我国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想也被作为学术观点介绍进来。如萨特的以极端强调个人存在和个体自由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以意志为宇宙本体、意志高于理性为核心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从性的本能中寻找人类动机的“精神分析理论”,都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影响。这些现代唯心主义的思想流派被介绍进来,对于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改造我国传统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成分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加剧了年轻一代思想上的混乱。

(三)政治方向只有在某种观点、信念、信仰使人坚定不移时才是明确的,反之,必然出现方向模糊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失误,尤其是象那样严重的错误,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些失误和错误虽然都得到了修正,但是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还难以短期内平复。特别是近年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谷。这些历史、现实问题的综合作用,使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共产党的领导,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产生疑虑,出现政治信念、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资产阶级为缓冲同无产阶级的矛盾,为摆脱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不断转换斗争策略以维持其统治。特别是二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美、英、日、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在物质文明方面还优于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改变了过去闭关锁国时期的一些片面的政治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使人可以成为远方信息的直接接受者,这又使年轻一代接触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精神文明。从赞赏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到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诱惑,又使年轻一代中的不少人产生“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

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剧烈变动,国内改革开放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上要有一个认同过程和适应过程。新旧思想、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使人产生迷惘、困惑,出现心态失衡,情绪不稳,活动方向不明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社会经历深层次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

三、学校德育的对策

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指针,也是德育思考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武装头脑,转化观念,建立现代科学的德育观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首先在理论上要全面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然后,进一步弄清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个性;市场经济给德育带来的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从建立新的思想文化出发怎样批判、继承、借鉴;在国际国内社会转型期间怎样坚持学校德育的导向作用;按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年轻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学校德育怎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新的素质,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等等。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工作者不仅应在理论上真正弄清楚,而且要以正确理论和认识指导德育的实践。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特点,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即现代科学的德育观。包括:德育的社会观,即克服把德育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孤立的社会活动的狭隘德育观,建立开放性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全方位的大德育观;德育的目标观,即克服以培养依附性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德育观,建立既培养高尚人格,又发展有个性、自立性、竞争性人格的现代德育观;德育的素质观,即克服不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水平,都施以同一教育,脱离实际的德育观,建立既有统一素质要求,又分层次,成为系统工程的德育观;德育的效益观,即克服追求表面整齐划一,把外显行为作为评价成果的形而上学的德育观,确立讲内化效应,讲长远效应,终身受益的辩证发展的德育观。

(二)研究社会变革时期人们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多元的状况,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

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学校德育工作者转化观念,端正思想,明确方向,找准德育的战略位置,是正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一,是面向社会生活,深入实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调查研究。了解人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取向;了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了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倾向及构成要素;了解社会舆论对于年轻一代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了解年轻一代已有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趋向,选准开展德育工作的起点。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二,是研究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具体任务。围绕德育总目标和要求,从各自的层级出发,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形式,完成既定任务。每一层级的德育都以低一级层级为基础,并为高一级层级的德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系统工程中不出现薄弱的环节。

找准德育战略位置的工作之三,是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全局观点,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根本目的出发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德育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处理好德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是德育内部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各自的任务和相互依附渗透的关系;二是德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有相对独立性,同形势变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三是德育坚持教导、疏导、诱导原则同严格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关系;四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作用、规范作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五是德育的社会效益与德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关系。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社会合力

同志说:“政治思想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5]现代科学的德育观是大德育观,要求学校德育与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既有党委、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参与的纵向德育工作体系,又有由学校和家庭、社会相配合的横向德育关系。各方面都围绕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成多经纬、多频道、多方位的德育组织网络。目标一致,相互沟通,形成合力,打一场持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攻坚战”,在实践中体现无产阶级德育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科学性。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

学校德育的明显特点之一,是它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它任何教育单位、渠道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6]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学校德育明显的特点之二,是它的导向作用。这是由学校德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党和国家最新的道德、思想、政治观念最积极、最彻底的宣传者和维护者。学校德育历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先进的和最正统的,是年轻一代选择正确人生道路和自我修养的客观依据。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9

【关键词】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

一、中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初中教学中,学校往往更加看重升学率,在日常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只有学生成绩好,其他的方面学校都不会怎么去在意,正是由于有这种思想的存在,无形就助长了“重成绩,轻德育”的不良风气,使得很多的中学都不太重视学生德育教育,觉得德育管理不仅浪费学生、老师的时间,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因此,对德育管理不够重视。

(二)教师德育管理方式不当

教师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现阶段教师在德育管理中没有发挥出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教师德育管理方式不当主要体现在:一是德育方式单一。在很多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时,往往简单的认为就是给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为此,老师往往就会拿出书本给学生大讲特讲各种思想政治知识,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根本就不能提高学生思想德道素质,就不能说提高德育管理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了;二是教师德育技巧缺乏。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门非常注重技巧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由于中学生正处成长发育阶段,加上各个学生成长经历不同,从而就造成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点,但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往往希望可以找到一个万全的方法,希望可以通过一个方面来解决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由于教师缺乏德育技巧,德育管理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三)学生在德育管理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在德育管理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一是德育管理主要是老师为主。在德育管理中,往往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各种德育观念和知识,老师在德育管理中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处于附属地位;二是学生参加德育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在我国多数中学,德育管理的制度与规章都是由学校制定的,而学生很少参与制定,因此,学生对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不是太高。

二、提高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

在中学由于学校往往更加重视升学率,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课程,简单的认为德育管理对升学率又没什么影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课程或者过程,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很多的初中学校的领导都不太重视德育管理,为此,就必须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党的教育方针已经确立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只重视智的教育,而忽视德的教育都是违背党的基本教育原则的,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提高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德育管理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德育管理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成立德育管理领导小组,统管学校的所有德育工作、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以及加强对学校老师的德育培训等,只有学校提高认识,德育管理才能真正具有实效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师德教育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在德育活动中既要靠教师的说教,又要靠教师的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在学生心中留住深刻的“痕迹”,可以说,老师是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榜样。因此,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师德队伍的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思想素质,使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

2、丰富德育管理方式。在以为的德育管理工作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思想政治课时,思想政治课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使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加上教学内容的单调,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枯燥、乏味,为此,老师在德育管理中应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社会新闻给学生观看,进而通过社会真实故事来诱导学生思维,向学生讲解其中的德育知识。还有德育不仅仅只在思想政治课中存在,还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利用美术、音乐等,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德育活动枯燥乏味,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

3、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身理特点。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在道德教育中,要是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样道德教育才能取得最大的实效性。

(三)突出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1、学生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学校的德育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开展的,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德育管理工作就成为空谈,因此,学生要提高对德育管理工作的认识,认识到在人生成长与发展阶段道德在促进自己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积极参与。此外,还必须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管理制度与规章的制度活动,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学校必须为突出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改变在德育管理中师生地位不平等的现状,提高学生照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管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如制定德育管理条例时,可以邀请学生代表一起制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参考文献】

[1]刘承,罗路珍.论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形成[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0(12).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篇10

[关键词]台湾大陆学校道德教育比较

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同宗同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一些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地在社会制度、经济、文化上又有很多差别。同样的,两地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也必定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和特性。面对具有相同文化积淀和历史的现实,对两岸的学校道德教育进行比较,以促其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共性

(1)讲究统一性和指导性。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都严格遵照政府统一的道德目标定位来进行教育。大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执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以党的决议、教育法规、文件形式加以规定,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通常在台湾“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标示,一般借助各学段的“课程总目标”、“道德课程目标”及“生活规条”的形式体现。

(2)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大陆的学校道德教育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下,台湾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时,他们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适合该学段的德育目标。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之差异

(1)德育教育的政治目标不同。现阶段,大陆的学校以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总目标。

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目标体现阶级性、政治性的方式则比较隐蔽。台湾学校道德教育以“育成堂堂正正的国民”、“培养具有道德素质的公民”为总目标,深究其实质,就是为当局的政治服务。

(2)道德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大陆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传授提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基本都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规范,并且作为必考科目,这在无形中加重了道德认知的重要性。而台湾的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则从过去的注重道德知识转向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共性

(1)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内地,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台湾,各级学校的道德教育都以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要求为基本。

(2)与时俱进,增添新的道德因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同社会各种事务一样,道德教育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将一些新的由于社会发展出现的道德因素增添到道德教育中来。如环境道德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道德观念都被两地学校引入教育范畴。值得关注的是,台湾由于相对自由、开放的特点,学校道德教育在注重儒家道德规范教化的同时,还广泛吸纳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先进观念。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之差异

(1)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形态道德教育和革命道德教育。社会形态道德教育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所决定,革命道德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优良道德,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台湾为了大力而广泛地建立对政权认同的社会心理和信仰,为了证明其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尤其是为了加强将青少年一代对其当局政府的信任,大力标榜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正统地位,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全面阐释来安定政局,结果是儒家文化的大量内容被学校道德教育所吸收。

(2)道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紧密联系。其道德教育内容基本都是为确保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共产主义方向。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重视可操作性,表现在: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另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将笼统、抽象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具体分解,更可操作,更易为学生接受。

三、两地道德教育途径的比较

1.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之共性

(1)开设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实施道德教育

在大陆,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小学和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台湾,道德教育被融合进社会学习领域,教育由单科走向了综合,这一教育任务虽然融人到了各个学科教学中,但基本还是通过课程的方式来的达到德育的目的。

(2)通过实践活动实施道德教育

两地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除了开设相关课程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之外,基本都会通过一些道德实践,道德活动来践行、检验学生的道德能力。虽然实践的具体形式、方式和内容上有所差异,但“实践”这一作为和途径却二者的共通之处。

2.两地学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

(1)在课程实施设置上的差异

两地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实施道德教育。但是,大陆基本还是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落实道德教育达到德育目标,其他学科很少设计道德教育的成分和任务,这就使得道德教育没法全面铺开、时时感悟和实践。而台湾新课程改革以来,取消了专门的道德教育科目,将德育的内容和任务融入、分配到各个学习领域、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去,这就使得道德教育可以全面的开展。

(2)在教育途径上的差异

大陆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是注重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二是重视团队活动和党团建设。这是学校德育工作重要的组织体系和保障。台湾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有两方面特色:一是注重心理辅导;二是注重隐蔽课程建设。它对学生的品格和待人处事态度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在大陆,学校实施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教育法,即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某种思想理论的方法。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提倡隐性教育,重视渗透教育。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中;另一方面,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这种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台湾在德育方法上,还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比较德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郑杭.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德育课程的转向及其启示.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