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1篇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1篇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热门11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5:39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

在中国古*度中,用御史做官称,当源于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职事划分.秦汉时,御史发展为职负专责的监察官员,御史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在清*度中,御史的监察功能虽有所收束,但其护持君权的制度本质却并未改变.随着台谏合一的实现,清代御史身负监察与谏诤两项职能,在君主政体中,起着预防和阻断威胁的作用.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势力侵入,成为威胁清朝统治最主要因素.从严禁*,到主战拒和,御史成为清末主战论中坚力量.甲午战事不利,御史不仅筹战,更诘问当事督抚、枢臣的责任.然而,当“_”、“_”等宣泄性词语,在御史筹战议论中高频出现后,道德谴责便成为横亘于言战主和之间的沟壑.这不仅挤压了战略调整的空间,更为人际间对抗、阵营间纷争补入助力.其中蕴涵的分裂含义,应和着晚清政治变革及冲突的走势.

戊戌变政,随甲午战败而起,因皇权纷争而终,却与人们强国御辱的政治诉求相契合.御史群体在政治变革面前,从内部展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在趋新与守旧之间呈现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当御史中的一些人,鉴于战败教训,同情并推助政治变革时,另一些人则基于保守观念而反对.在清末政局中,人们既因观念冲突而彼此斥离,又因政治诉求一致而相互接近.然而,清朝严禁朝臣结党,御史作为耳目之官,自须谨守制度,与派系保持距离.故而,在变政问题上,无论御史取态何如,趋利避害之外,观念或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庚子事变,清朝统治者被迫尝试改革.日俄战争后,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有使权力脱出监督的危险.御史们怀疑改革主持者借机揽权,故此表达了质疑和反对意见,不期然卷入一场背景深刻的政潮中.本于政治安全的纠劾,一旦陷入政争,其政治激发的作用便被凸显.清末几次政潮都由御史奏弹而起,_安全始终是事件发动的核心因素.

清末政局,无论趋新抑或保守,御史奏劾影响的突显,则意味皇权专制能力的下降.因兼容歧见能力有限,皇权专制性不足,或为专制政治严重的政治弊害.趋新,在于寻求制度突破,而保守,在于守护一份社会存在意义.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只是,在清末御史奏议中,并未发现相互兼容的途径.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2篇

小组总结报告.

1、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的基本发展线索、以及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特点:

发展线索: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的法兰克王国,发展为西欧的一个大国。在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8xx年,建立了查理曼帝国。8xx年,查理去世。他的子孙庸碌无能,相互倾轧,国家陷入混乱。8xx年,他们将帝国一分为三。后来,从这三个部分,分别发展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封建国家。5世纪中期,在日耳曼人的迁徙浪潮中,他们当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建立了一些小国。这些国家经过长期兼并,9世纪早期开始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但是,在这些西欧国家里,政治的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直到15世纪,英国和法国才通过强化王权,剪除大封建主势力的措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德意志的情况更糟糕。从查理曼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逐渐发展为德意志王国。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野心勃勃,大举向意大利扩张,在教皇的支持下,在10世纪建立了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然而,由于皇帝权利受封建主和教皇的掣肘,帝国徒有虚名。此后的几百年间,帝国内的诸侯势力强大,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到14世纪时,帝国境内还存在七个诸侯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德意志境内关卡林立,交通不便,封建混战频仍。直到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存在几十个小邦,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迟迟建立不起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中最强大的普鲁士才统一了德国,建立了封建性很强的军事专制统治。意大利的情况与德意志基本相当,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中。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3篇

20xx年春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年级部的指导下,在我们同组员的通力协作下开展教学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一、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本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四位教师除承担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了部分高二小高考的教学任务,分科后平均每位教师负担6个或7个教学班,平均周课时都在20节左右,陆成洲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杨延海老师是全县年龄最大的历史老师,在协助高二完成小高考的任务后,回到高一又承担了一周21节课时的教学工作,.还兼作对青年老师陆成洲的教学指导和本组的练习、教案等的审核工作,非常辛苦,让我们全组都很感动。总之本学期本组的每位同志的教学担子重,任务艰巨。不仅要完成每天4—5节的课,由于没有征订教辅用书,教学之余还要进行教学学案的编写、单元练习、假期作业、周练练习等的编制,上课课件的制作,人手少,任务重,尽管在分班之后加了人手,但由于课的增加,每个人的教学任务仍然很重。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历史必修(二)模块经济史的教学,尽管因为援助高二的小高考,高一教学有所耽误,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苦,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很累,但还是很高兴的,心里感到很轻松。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4篇

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论文选择绥远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在学科整合、方法整合和对“海量”历史文献资料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和区域观,采用历史文献方法、GiS与地图学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arcGiS、SpSS、excel等技术手段,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兴起与发展、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说明选题依据、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

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并梳理了主要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纵观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它们是在环境因素、地理基础以及人文社会背景等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之变迁、清朝对蒙政策的变化是近代绥远地区出现大量城镇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内地移民与农耕村落化、地方设治、交通地理优势的突显、宗教商贸活动的频繁以及近代工矿业的开发等,成为城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在近代绥远地区出现众多厅(县)城、交通要冲城镇或宗教商贸活动中心.

第二章分析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从空间分布看,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分布极不平衡,东多西少、偏中南集中,且具有平原盆地指向、交通指向突出和“临水”分布的地理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城镇分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推移,这在城镇经纬向分布及城镇密度、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上均有所体现.另外,分形研究表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以归绥市(归化、绥远二城)和包头市为测算中心计算得出的分维数均满足D

第三章论述近代绥远地区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该地区城镇职能大体包括综合性城镇、蒙旗政治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交通渡口城镇、商旅食宿地、工矿型城镇、宗教中心城镇等7种基本类型.城镇职能组合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其中以行政职能为主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数量较多,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较少.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该地区城镇体系中还存在着由距离相近城镇组成的行政—商业型城镇组合,其中一个城镇对另一个城镇起着“门户”、“开口”作用.

第四章以人口和占地规模为指标,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据研究,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均不大,虽然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相比远远不及,清末相对人口数量多的归化城、包头、丰镇等城镇,人口也仅有3、4万人,民国时期人数最多的城镇也不过10万人;城池规模也均在22里以下,可见本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边区特点.但是,区域内部因非均衡发展而己形成了等级规模体系.运用城市金字塔、城市首位度、捷夫()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分布,城镇规模与城镇数量基本上呈反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以首位城市为主体的下凹式的首位型分布.另外,各城镇的城池规模、街道数量、等级、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镇等级和繁庶程度.近代绥远地区虽未出现全国性高等级中心城镇,但是区域内部己出现归绥、包头等较大的城市,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

第五章论述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联结的动脉和近代绥远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其变化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组织、地域结构及其体系.在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之前,绥远地区的各大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驿路、民间商路、车驼路以及黄河水路等传统交通道路而实现的.民国年间,近代新式交通、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城镇体系发生变化,尤其是铁路的修通深刻地影响到绥远地区原有城镇区位条件、功能、地位、交通道路格局以及商业网络,使整个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随之以铁路为中轴线的城镇体系初见端倪,近代绥远社会经济轴雏形形成,绥远在西北的经济地位显著提高.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5篇

小论文撰写曾是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随着文科综合考试的推广,历史小论文撰写也淡出了中学老师的视线。本人认为在强调教育创新的今天,适当地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历史小论文教学,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善学乐学。下面就谈一谈历史小论文教学的意义和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各位同仁斧正。

一、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意义(一)撰写历史小论文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多采用死记硬背来学习历史知识,结果是“背完就忘,考完就扔。用这种方法学习历史,消磨了学生的兴趣,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这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撰写小论文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第一,它是主动学习的方式,论题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不断地探索研究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安排学习活动。第二,它是体验的方式,撰写小论文也是体验历史的过程,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能取得更多的收获。第三,它是综合学习的方式,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学科知识,而不局限于历史学科,这也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第四,它是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切磋,论争答辩,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可以说,撰写小论文是研究式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在满足好奇心的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忆知识、提高认识和锻炼能力。现代中学生理应掌握这种学习方式。(二)撰写小论文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当学习者对某个历史概念或历史事件不甚了解时,他会主动去查阅有关资料,那些他感兴趣的、经分析而理解的内容记忆相对要牢固。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进行情感意志的体验,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情感认识水平。学习者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的形成。撰写历史小论文还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扩大和加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广度和深度,并为探索新知识创造了条件。”(三)小论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历史课的灵魂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定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历史论文必须以史实为基础,脱离史实泛泛而谈肯定行不通。对文章所使用的论据,必然要经过一番深入地分析加工,才能提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这些活动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行为,要求研究者必须实事求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这些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小论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论文的写作既要求学生应用综合知识,又要求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判断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地训练。长期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这种强调知识应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历史小论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1、要注意历史小论文与专业论文的区别,不能把历史小论文等同于历史专业论文。历史专业论文的撰写者主要是历史研究者、史学专家、大学生等,他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深厚的基本功底,对论文的专业性要求很强。而历史小论文所面对的是中学生,他们知识面狭窄,对历史材料和论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较差,所以我们不能用专业论文的标准来要求中学生。“只要能以历史事实为依托,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论述清楚即可”,我们不必求全责备,要求过高过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撰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历史资料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在撰写小论文的各个阶段,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相关活动,不能过分约束他们的行动。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历史小论文这种形式,中学生开始难于把握,所以给予一定的指导非常有必要。一要指导阅读,教会学生如何查阅资料;二要指导分析讨论,教会学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三要指导撰写小论文,教会学生如何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既要适时组织学生的搜集、分析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又要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不断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3、对小论文的评价,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以肯定为主,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不管采取什么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学生实现更高学习层次的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实现学习效果的增值。4、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总结的过程中,要肯定表扬立意新颖的小论文;指出并质疑观点论据分析有误的文章,也可以再放给学生讨论辨析这些问题;对于观点出现对立的情况,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如分析指导时,教师不能完全替代学生的活动,更不能嫌麻烦减少学生的活动,否则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撰写历史小论文在于激发、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汉林例谈中学历史教学设计(J)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6篇

一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历史基本理论,将史学理论教学寓于对史实的分析之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比如在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等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分析时,引出“思想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对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帝国主义形成等内容进行分析时,引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观点,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理论,更重要的是感到学习历史理论不是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也不是把历史理论当做纯知识来学习,而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出这些历史理论,或用史实来论证理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辨析新的历史现象能力的目的。下面还有一些专业性理论观点也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到的:(1)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观点;(2)顺应历史规律(潮流、趋势)的观点;(3)民族自强自主的观点;(4)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5)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观点;(6)为国为民的观点;(7)历史可供借鉴的观点;(8)开放有利于发展的观点;(9)物质文化交流利于双方进步的观点;(10)世界先进科技互相吸收的观点;(11)发扬优良传统的观点;(12)_在社会上居于核心地位的观点;(1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15)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共性和个性,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观点。将这些理论观点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就可以深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强化史学理论的教学。即在高三上完新课,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后,再有意识地、系统地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使学生对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宗绪先生总结出来的“四条标准”去观察分析历史。这“四条标准”是:①生产力标准(确认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②实践的标准(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③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标准。④从人类文明演进史的高度看历史(确认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有时是很惨重的,如战争、屠杀;但与人类文明演进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不仅是难免的,而且是极其微小的)。如对原始社会各个阶段的更替,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阶段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垄断时代)等历史现象要用生产力标准去分析;对“”及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新思维,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事件要用实践的标准去分析,根据其实践的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对诸如圈地运动、农民起义、革命等事件,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分析。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即不仅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还要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潮流,历史的主要课题等;在分析历史方面也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把人物和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等。

三是强化运用历史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史论分析水平。在课内外练习和测试中,要有一定量的题目考查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以下是历年高考题中旨在考查学生史学理论知识和史论分析能力的部分试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高质量的题目给学生进行训练。

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D.出现贫富分化

2.《_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4.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2分)说明其社会根源,(6分)并分析其积极意义。(6分)

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_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_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_这一结论的理解。(9分)_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3分)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2分)

6.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7篇

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

(华中师大来凤附中)

关于高一历史小论文,高一历史有一种题型,是就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某个话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样的论文该如何写作,我们是否有什么参考性的范文能给大家提供帮助。下面是高一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分裂:德、日等国乘机走上_道路,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英、法等国家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由此激化了的阶级矛盾,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逐步恢复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还使美国避免走上了_的道路,并为美国参加反_阵营和最后取得世界反_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沉重打击

1936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为阻止黄金外流,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有利地位,将银行利息提高到6.5%,致使原来流入美国市场达几亿美元之多的黄金从纽约倒流回伦敦,导致纽约证券市场的价格一度下跌。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上有1300万股票易手。美国的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由于大批工厂倒闭,致使大量的工人失业。“1929年,失业者约150万,占民用劳动力总数的年10月近400万,1931年10月近1100万,1933年初约1200~1400万”。最严重时超过1500万,甚至可能高达1700万,占整个劳动大军的1/4。在业工人的工资也下降了30~50%,“1929-1933年,劳工总收入从530亿降至315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工资总额从近120亿美元跌至70亿美元。”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8篇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概念阐述】

一、城市国家

城市国家即城邦,是古代希腊基本的政治单位,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两百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八千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二、陶片放逐法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每年由五百人会议提请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应实行此法,若大会同意就召开全体公民集会进行投票,获得多数票者将被流放国外xx年,但不动其财产。这个放逐法对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头面人物(往往是贵族)是很大的威胁,不失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

三、五百人会议

雅典城邦的最高行政机构,创设于克里斯提尼当政时。由新设置的10个地域部落用抽签的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各选出50人组成,以代替梭伦时代的“四百人会议”。除为公民大会准备议程并执行其决议外,享有处理经常性的财务、军事、外交等项最高权力;对外则代表国家,接待外国使团,事实上相当于雅典政府。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9篇

历史(必修一)期中复习资料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具体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较多涉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历史概括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包括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高一年级要将概括技能纳入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中,并向学生说明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如,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应当将概括技能目标作为前两个月能力培养的重点,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历史概括能力的训练。

2.在概括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先从课本正文开始,再扩展到课本上或以外的各类材料。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掌握了基本的概括能力后,应当选择较长的材料让他们阅读、概括,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分析一下,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中学到的概括方法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并与同期教学的语文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发现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导致概括能力差的原因,是分类的问题,还是语句理解的问题等,帮助他们了解有关概括的程序性知识,针对问题再进行训练。

二、理清历史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培养迁移能力

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头脑中建构出历史主干知识网络结构图,这也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实现学习迁移。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越高,迁移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找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历史学习中注意探究学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探究学习,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即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探究历史,就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理解历史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论从史出,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史论结合,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方法目标中也要求掌握这种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学生自己搜寻资料,来印证或评价书本上的观点,不仅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第11篇

一、从“四处变化”说起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发了《课标2011年版》,两年多来,对其解读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尤以谈《课标2011年版》相较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新变化的居多,包括《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召集人、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在《人民教育》(2012年第6期)、《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0期)上两度接受采访或著文,但均对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变化”作低调处理甚至没有提及。

显而易见,以上“四处变化”实际上是因《课标2011年版》把指导思想统一为“唯物史观”而出现的:第一处变化略去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其他三处变化则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统一为“唯物史观”。

二、透析“四处变化”的哲理

首先,“四处变化”是对近年来关于是否要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教育与研究进行指导的争论的一个明确回应。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课标实验稿》后的一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蒋大椿研究员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指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并分析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还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分析的和综合的探索,勾画出大致的理论轮廓及其建设线索。这无疑是一方巨石落入原本就不平静的史学理论研究湖面,击起千层浪。吴英、庞卓恒、王锐生、陈先达、郭小凌、于沛等专家学者纷纷著文指出:“当代仍要坚持、弘扬、发展唯物史观,而不是超越唯物史观。”[1]更有杂志社邀请国内顶尖的理论专家在同一期杂志同时发表八篇文章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取得了丰硕成果,端赖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2]在持续的激辩之后,2010年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重点学科主办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的小型座谈会”,会后《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六位学者的发言稿,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发展唯物史观,自觉地用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其次,“四处变化”是对几十年来“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应。

关于“唯物史观”是否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争论,迟至2011年仍有学者在论述二者的细微不同。但正如张奎良教授在其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唯物史观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混淆并用:几乎所有的哲学辞典或哲学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宣称:‘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3]所以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是“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对“唯物史观”的全部解释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四处变化”是对即将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的很好昭示。

教育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时指出:“从今年开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在近十年改革实验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的整体框架下,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4]这就意味着颁发于2003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出新的版本,“尽管高中历史教学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5]

第四,“四处变化”是对国家文本的呼应和教学实践中重视不足的提醒。

新中国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其“目标”是“逐步培养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革命的战斗意志”,[6]随后在“教材编选要点”和“教学方法要点”中两度强调“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也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作为国家文本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都对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这些规定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似乎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研究只是历史研究人员或教科书编者的事。因此,尤其是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域、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中学课程设置,明确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与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科学内涵与基本内容等,通俗易懂地理解唯物史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检索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唯物史观

首先,中学历史课程中有三处与唯物史观紧密相关的内容。

一是在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知识点中,1848年,《_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唯物史观应该也产生了。二是在必修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知识点中,发表于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表明唯物史观此时已传入中国。三是在选修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知识点别指出:“马克思和_还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_所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有一处与唯物史观紧密联系的内容,即_《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到马克思一生中两大最主要发现之一――“唯物史观”时指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则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7]776

再次,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概括了唯物史观(课文中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三是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和曲折的、自然的过程。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_语)所以要坚持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四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四、借力“学术争鸣”明晰唯物史观

首先,明确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处在何种时间顺序中),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组织是历史思维的前提”,[8]而标志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时序的重要关节点,故作为以探讨历史事件来龙去脉为要务的历史课堂,首先应结合史实明了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更何况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9]意义尤为重大!

《辞海》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_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引者注)是唯物史观形成的主要标志。此观点对中国学术界影响较大,强调的是“主要标志”。但也有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正式诞生的标志”,[10]更有学者将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一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843年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基本设计出不同于近代一切历史观的思想体系”“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至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成熟地、完整地、精确地表述了唯物史观体系。”[11]基于在整个创立时期马克思和_一直没有使用“唯物史观”这一学术用语,直至1872年,_才首次使用并界定了这一概念:“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7]209因此,“时期说”应该更合乎学理,也更容易被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师生接受。

其次,明晰史观中的“山”与“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专家学者对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和解读,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纷至沓来,令中学历史教师目不暇接,以至于部分中学教师甚至专家学者对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有所动摇。专家学者的争鸣在上文可见一斑,高中教师则表现为教学中只强调新史观、新视角,忽视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讲授,甚至以唯物史观中某些过时的观点(如阶级观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否定整个理论体系,二者的共性是否定唯物史观作为宏观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地位,以片面的史学研究范式替代或否定整个唯物史观体系。

实际上,明确史观中的孰是“山”、孰是“角”一类的争论或彷徨可休矣!

马克思和_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批判地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开放的科学的体系,具有博大的气度和宽广的胸襟,承认这些史观有其精华,有其长处,因而对其持吸收、借鉴和改造的态度……吸收现代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的科学精辟的观点和论述……借鉴诸多史观的视角、研究领域、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资源观等……转换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史观的哲学基础,让其成为奠定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科学史观,让其与生产力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中观史观一起,成为构成现代唯物史观体系的中观史观”。[12]由此可见,唯物史观是“山”,是宏观的史观,其他史观则为“冰山一角”,是中观史观。也正是因为“山”在人们思想中的伟岸、强大和震撼,所以西方史学家德里达说:“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13]

再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哪些?如何培养?

纵览1950年至2011年新中国颁布的每个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大纲),行文都强调“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14]

作为资深的教育科研专家,白月桥先生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列出了20个他认为的历史教学中的一级观点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对应(见表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实践也在进行中,笔者撰写拙文,希冀能给修订的专家提供些许参考,给忙碌于文山题海中的历史教师捧上一杯透心的凉茶,以解对唯物史观的求知之渴,从而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唯物史观更好地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方现.近年来围绕唯物史观的理论争鸣[J].历史教学,2005(3):77.

[2]瞿林东,于沛,郭小凌,等.唯物史观与21世纪史学发展问题笔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

[3]张奎良.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辨析[J].哲学研究,2011(2):21.

[4]王湛.做好五个环节统筹理顺人才培养体制[n].中国教育报,2014-6-23(8).

[5]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2012(10):20.

[6]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4.

[7]马克思_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0-51.

[9]马克思_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10]李幼斌,吴冬春,瞿学兰.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意义[J].茂名学院学报,2002(5):15-17.

[11]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

[12]冯一下.论现代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