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十篇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十篇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3:5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论证方法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在内容、性质、功能以及论证方法上均具有异质性。辨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论证方法的异质性,对于有效化解西方大肆鼓吹普世价值带来的冲击,澄清认识,凝聚共识,科学培育和培育科学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论证方法

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契约论论证方法。从社会契约论方法的维度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第一人是格劳秀斯,但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布斯和洛克。此后,卢梭、康德、黑格尔、罗尔斯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契约论。总的来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社会契约论论证方法包含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四部分内容。

第一,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社会契约论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逻辑起点。社会契约论者用“自然状态”来指认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前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不同的社会契约论者有不同的阐释,但无外乎霍布斯的“战争状态”和洛克的“自由平等状态”这两种。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①导致这种战争状态的原因是人性本恶和公共权力的缺乏。洛克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卢梭眼中的自然状态比洛克眼中的自然状态还要美好。

第二,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遵从自然法的教导而生活着。在社会契约论者的视域中,自然法即理性。自然人摆脱自然状态依凭的是理性化身的自然法。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法引导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此后,很多的资产阶级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自然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阐释,使得自然法理论深入人心,这既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了舆论条件,也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第三,自然权利。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遵循自然法的指导享有自然权利。格劳秀斯开启了从自然状态、自然法推演出自然权利的先河。从格劳秀斯开始,“权利已经开始占据自然学说的整个领地”。②霍布斯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③这种自然权利包括“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④

正是循着这样的理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无论是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都十分注重自然权利。有学者指出,自然法“孕育了自然权利的概念,这种自然权利后演化为基本权利。今天人们称为人权。”⑤

第四,社会契约。为了安全与和平的需要,在理性的自然法的启示下,处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把管理自己的权利交给某人或某个集体。资产阶级国家确立以后,从社会契约来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遭到质疑,一度衰微。二战后,罗尔斯将自然状态发展为原初状态并提出达成社会契约必须遵从“无知之幕”的原则,从而使社会契约论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得以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论证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人类文明的至高点上,在扬弃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劳动、阶级、发展的观点出发,运用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阶级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

劳动的观点,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而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异化了,并不是自由的实现。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异化劳动,实现自由。

阶级的观点,阶级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具有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适用于一切人的、全人类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被剥削和被奴役的。无产阶级要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就必须取得国家权力,成为统治阶级。

发展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由于自由见之于实践和劳动的主客体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不存在抽象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自由见之于劳动内含社会基本矛盾。循着劳动的观点和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马克思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一方面,自由的内容及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自由的内容及其实现程度也决定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论证方法的差异

从论证方法来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是社会契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论证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论证预设前提的有无: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证自由的预设前提是人性假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证自由并没有预设前提,更无人性假设。西方学者将人性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勾连起来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西方很多学者认为,人性乃自然法之母,先有人性后有自然法。一般说来,西方学者往往从人性本恶和自私的理论预设出发来阐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正是由于这种自私的天性使自然状态中的人处于不和谐的状态,而理性的自然法教导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将部分或全部自然权利交给个人或集体,个人从而获得自由。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并没有预设前提,而是从具体的现实的人出发,以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为标尺来辨识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

第二,论证的出发点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立足于抽象的利己的人,以抽象的人之自由的普遍性代替具体的现实的人之自由的实质性缺失和掩盖资本主义自由的资产阶级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则立足于具体的现实的人,从资本主义具体的现实的人之自由的实质性缺失出发,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及其实现途径。在抽象的人性论的预设前提下,从抽象的利己的个人出发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论证方法的重要特点。而从劳动的观点运用实践的方法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必然会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的主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其出发点是具体的、现实的人。

第三,论证的视角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以个人自由为本,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统一起来,更加注重集体自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必然会维护个人自由的核心地位而将集体自由边缘化。这种逻辑也决定了资本主义论证自由时往往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起来,强调个人自由而忽视乃至无视集体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利益上将个人与集体统一起来。因此,社会主义是从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统一的维度来论证自由,既看到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矛盾性,又把握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统一性。在后发现代化国家,民族独立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和保障。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邓小平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⑥他甚至强调,“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⑦对于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统一起来,甚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强调集体自由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论证的理论基础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一方面,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本身就是理性主义的产物。这种理性主义的演绎推理方式无疑奠定了根据先验原则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达成社会契约需要主体平等、理性权衡、功利谋划、自由合意、信守承诺,这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因为达成社会契约需要判断和推理等认知能力。而那种正确地作出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的本质就是理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论证方法的理论基础。劳动的观点和实践生成论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和方法。从劳动、阶级、发展的观点出发,运用实践生成论方法、阶级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来阐释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生动体现。

总之,“自由”首先由资产阶级所倡导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缺陷不在于“自由”这一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资产阶级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抽象替代现实,以超阶级性掩盖其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继承和超越,赋予“自由”以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属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视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KS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际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C710032)

注释

[英]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6、97、97页。

Richardtuck,naturalRightstheories:theiroriginandDevelopment,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p.67.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631页。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2

【论文摘要】:生态困境是人类工业化历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这一问题一方面构成危机,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视阈的扩大。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机理,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在发展中坚持。当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所在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以整体的眼光看自然,以他者的视角体验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万物,将审美的视野扩大到不可全见的整体生态系统。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其"自然人化"的观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观点等直接与生态问题的探讨相关联;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生态理论的研究更具指导意义。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哲学本体论是有关存在及其本原和方式的理论。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基础之上的体系,实践美学是以人类探索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逻辑起点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众所周知,大自然是诞生人类的本源,而实践作为本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人类能够以属人的方式在自然中存在,以及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关于人类的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归宿,并蔓延至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现象与过程。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发,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自然向人生成"伟大思想的继承,实践美学内在地具备延伸生态问题的基础。实践本体论与实践认识论、实践方法论、实践价值观、实践发展观等有机关联,共同成为生态维度阐发的更为直接的的中心。

从实践本体论来讲,实践美学充分肯定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先在性,并认为肯定这一先在性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刘纲纪先生的《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一书中对此作出过重点论证)。与生态中心主义不同,实践美学并没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停滞不前,而是将这一前提性辩证地融合到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起点的实践本体之中。将"以物质的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实践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①实践美学认为自从人类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相对独立于自然,自然界对于人类与自身都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自然界不再是一个自在的统一体,人类社会从自然的混沌中分离出来。自然整体的流变由以往的单一性存在进入了与人类形成对象性关系的历史时代,人类与自然界分离意义上的沟通正式开始。人类首要的生存内驱力引导人们进行自觉的物质生产,靠劳动与自然交换获取生活资料。这一生存发展的前提确立了自然生态保护的最基本层次: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上人类能够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同自然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在保障人类基本生存繁衍需求与条件的基础上,人类必须将自身行为(包括物的生产与自身生产)建立在不破坏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人类正当需要与非正当需要的范围,建立以生态平衡为标准的超越一己目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就实践辩证法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伊始,即以实践为本体的现实性割断了传统主客二分对立的脐带,清除了自然本体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将二者有机融合、辩证统一。人类实践将历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共振相关联,两种关系互为逻辑前提与条件,互为因果与目的,并且在实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实践美学从人与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实践关系(劳动生产作为人类的第一实践,处理和表现的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揭示人与自然的本质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所谓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实际上乃是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的现实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②因此,从根本上说,正是与三者关系的综合才决定了人类处境的真正本质。当代生态人文研究,多从自然整体性出发,洞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同一性而忽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对于生态和谐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作为价值观的道德的"软性"作用忽视了政治、经济、技术模式的"刚性"效力。在追问生态危机的社会及人性根源,呼唤生态人格的今天,实践美学这一辩证关联的深层内涵,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态问题的深入认识,对于美学基本理论的生态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发展观来看,自然界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向人生成,在这一过程"人类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③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对象化关系。④人与自然的对象化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而不断发展变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人依赖自然求生存,工业社会,人类逐步建立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真正意识到自身的独立地位,在新的意义上开始与万物的沟通。但随即而来的是单向的"自然人化"导致的生态危机,正是在对这一危机实践根源的探求之中,包含人类学内容的自然界才将其生态内涵逐步向人们敞开。由此可见,自然美的追求、生态美的论证正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达到了一定的自由程度,或者对达到某种自由有了新的实力之后,新的审美现象的历史展现。是"人化自然"的辩证内涵经历了"自然的人化"单向过程之后,其"双向对象化"内容的全面展开,并突出表现为特定生态时代的"人的自然化"方向的凸显。

从实践认识论来看,实践唤起了人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意识,形成反思自然与自身的特有能力,即马克思所言:"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正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思维与存在辩证地同步。与生态中心主义重点批判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不同,"当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指出人只有在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外部物质世界,这时,它就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把人所生活的外部物质世界同人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的错误观念。"⑤人类与动物不同,能够兼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⑥尺度是人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所总结出来的测量客观事物的标准。生态观念的形成正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万物尺度的新认识。在对尺度的对象化认识当中,人类通过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生态现象反观自身、认识自己,在劳动中按照生态的规律,有意识地将自身的生存目的和要求与这一规律性认识相结合,即是人类以其主动地"自然化"认识、实现自己的表现。而生态美感的形成,同样是人类兼及万物的尺度而达到某种自由认识水平的产物。就实践提升为美的自由理想而言,自然孕育人类的超然的无限性与人类追求自由理想的潜力相互发掘(启示)构成美的追求无止境。这一以物质生产为起点的过程反复循环,不断上升,人们就不断创造出了更新更美的生活,也不断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艺术。"马克思说得好:只有通过客观上展开的人类生活的丰富内容,才能使人的主观感受性丰富起来。正是这样,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多方面的丰富关系。"⑦生态意识正是人与自然丰富关系的体现,而在生态关系的视阈中,实践的自觉与自由,都离不开对对象性前提的遵循和掌握,只有真正认识和遵循生态规律的终极性内涵,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化实践的自觉。仅仅靠人类自身达不到真正的自由,人能够欣赏整体生态以至超越一己包容自然整体的生命,正说明其自由能力与自由度的提高,说明了人与自然共有的无限。尊重生态高于人类的系统法则,强调对于土地、大自然的热爱,并以此追求与自然统一意义上的人性的完善,正是新时代"天人再合一"的人类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与实践美学所追求的人类社会理想完全一致,最终目标都是对于"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塑造,即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和谐统一的美好理想的最终实现。

生态维度的拓展将以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以及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将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论法纳入到生态问题研究,探讨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生态审美观确立的途径,从生态问题与生态学科的启示出发追寻审美活动自身应具有的生态特性,实现生态观念与审美活动的原生特性之间的两极融合。并通过其生态维度从另一途径(人与自然)探索实践美学最终目标--自由全面发展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生态人文学者在人与自然达致和谐的基础之上所最终关注的最终对象。

注释:

①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54-155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25页.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33页.

④参见张玉能.《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辑.

⑤刘纲纪.《艺术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⑥参见[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⑦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参考文献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3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天人合一”文化;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伦理内涵体系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1-0012-04

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生态”概念,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而从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关系角度看,广义上的“生态”指的是人、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因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在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解释和批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在生态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起着补充作用。具体来讲,它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对人、国对国、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侵犯和掠夺,从而引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

 

“生态危机本质上表征的实际上是人们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只有通过合理调整人们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生态危机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2]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进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重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列宁后来所指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才是能够彻底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曾作过解释和总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失衡、精神迷失等现代性负面问题来源于现代社会男权主义的过度膨胀和不平等的父权统治逻辑架构。基于对女性和其他受支配的自然环境的关爱与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重视女性精神和女性价值,要求重新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深层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物的绝对平等性,否认人的特殊价值,认为人类只是所有物种中的一种,既不更好也不更坏,众多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类世界与非人类世界没有任何区别和分界线,坚持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4]。依据这种观点,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试图剥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权利。

 

由上可知,生态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当前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要求通过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文明观,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发展观,也是一种价值伦理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伦理涵义。

 

(一)以人为本伦理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为本规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求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尊重民智、服务民生、实现人民幸福。

 

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这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认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5]。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制天”的思想。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生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基本意思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它和《易传》提出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基本上是同一意义。“制天说”绝对不是要求人们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是强调“制天”的前提是“顺天”。这是与西方近代的“征服自然”的思想所根本不同的。

 

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本身。人类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联合国在1990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明确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6]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以人为本伦理观和民生伦理观作了深刻的注解,强化了以人为本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易”是自然创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事实。而自然的创化是自然生生之德的实现,是自然的价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自然观;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5—0075—07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文明形态,它包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文明结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这一判断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判断文明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准,其中生产力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程度,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式。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是为现在和将来中国发展指明的大方向,囊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整体。中国不能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也无法承担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特点,也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包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这一理论本身应有之义。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吸收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认为人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与大自然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伦理价值应该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推进对自然研究的生态转向。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吸取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第一,生态自然观坚持人的双重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自然界产物和社会组成部分的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性和社会性。这种双重性特征赋予了人以双重地位。其一,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必然具有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告诫人们要摆正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表现在对物质和精神、人与自然、灵魂和肉体相统一的认识上,也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相统一的认识上。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科学就是自然界的社会现实。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无论是从肉体生活还是从精神生活分析,自然界同它自身都是相联系的。其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彻底的本质上的统一,是真正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自然一人一社会三者组成了一个巨系统,人们应该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去剖析生态危机,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避免旧唯物主义做法。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抛开人与人的关系而单纯地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显然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生态自然观坚持实践基础上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人化自然”的思想,认为有人类足迹渗入其中的自然界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人化”的或“人的现实的”自然界,这种融合了人类因素的自然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自然界是人类主体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所指向的客体。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自然界不是抽象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参与其中的自然界,那种被抽象化的孤立的自然界即与人相分离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所以,自然界要成为感性的客观存在就需要“人化”过程,只有在“人化”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一种对象性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才能成为一种对象性关系。在“人化”过程中形成的感觉、知觉、想象等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也是对自然界的解读。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虽然费尔巴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基本正确的描述,但他的立足点是感性(直观)。费尔巴哈把自然界作为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存在物,抛开了实践以及人的能动作用,因此他的唯物主义只能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第三,生态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内在统一的思想。作为特殊的类存在物,人一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也没有停止。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相比较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更为根本的、基础性的关系,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可能从自然界中超脱出来。而人的社会性则是以人的肉体存在作为表征的,并在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中获得生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但本质上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协调造成的。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获得了自由而充分的条件之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自然、人、社会三者才能达到完美统一。

第四,生态自然观坚持自然优先的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再生产,也无论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是再生产,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健康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他通过感性对象来表现自己的生命,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包括能动和受动两个方面。作为受动的存在物,人隶属于自然并且取决于自然,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人们欲望的满足需要人之外对象的存在,这些对象是满足人的需要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如果由于人为破坏而干扰了作为类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环境的话,人类就必须反思自身对于自然界的态度、人类的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了。但是,作为自然界特殊类存在物的人并不总是屈从于自然,他还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有效地改变环境,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人们已经越来越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也看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而动物的“工具”及其“生产”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几乎等于零。人类不但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和气候,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生态自然观坚持自然优先的基本原则,提倡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注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伦理价值

第一,生态自然观更加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一个巨生态系统的地球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如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等;如有机物、无机物、生产者、消费者等;如物质、能量、信息等;如发育、生长、成熟、衰落、死亡等。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把地球作为人类真正的家园,利用系统化的观点来分析地球巨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规律,控制废物的排放量,减少人类对地球的熵输出,以确保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渠道的畅通。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以及相应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也应该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考察的对象之一,而不能仅仅把伦理学的重点放在自然的属人世界上。伦理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满足于纯理论上的逻辑分析,如果脱离了社会现实,任何理论都将失去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以揭示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为己任,并理应成为自然观与伦理学意义上双重转向的坚实基础,这是生态自然观的价值所在。

第二,生态自然观坚持自然资源有限的观点。从理论上分析,自然界是无限的,人类只能探究其中有限的一部分而无法穷尽对自然的认识。但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自然界所能够提供给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表现在:其一,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两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绝对的,而可再生性资源的再生也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个条件就是人们合理有序地利用和更新。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与人口快速膨胀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都面临着巨大困境,生态资源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其二,就短期来看,自然资源自身的生产有限。许多自然资源是经过成千上万年才形成的,有的甚至需要几十万年。虽然地球有生产这些资源能源的能力,但生产的速度和规模却远远落后于人类对它的索取。其三,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有限。人们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是很难被自然界净化的,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如化学合成材料等,这些不断积累的污染对地球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第三,生态自然观坚持自然环境资源有价的观点。自然资源的有价有三层含义:其一,自然资源和环境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价值。其二,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是可计量的。1997年5月15日《自然》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在有13位科学家参与的实验中,科学家们把地球广袤的栖息地划分为深海、森林等16大类,然后又把这些栖息地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分成文化、娱乐、生产、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侯等17项,再分别估算出了每类栖息地平均每公顷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年价值,认为地球每年为人类服务的价值是20万亿英镑。其三,自然具有难以估算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自然的性质”以及从其中生发出来的特质,是蕴含在自然界内部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树立生态自然观,这是伦理学在自然界的实际体现,也是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支持对自然研究的生态化转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自然的视角方面有所不同。马克思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实践关系出发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关系,为人类研究自然开启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恩格斯利用当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去解释自然界的辩证法特征,提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们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对传统机械自然观的批判上,包括熵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及系统论等的运用。首先,熵定律对机械论自然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熵定律给人类的启示是:对自然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必须达到能够使最终产生的异质系统保持一种特殊的平衡状态,即经济增长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必须协调发展。其次,相对论对物质、运动以及时空关系进行了解释,指出在宏观高速领域中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从而动摇了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再次,量子力学的出现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确定性,批判了机械论自然观在微观粒子运动中的局限性。第四,系统论及其相应学科的发展,使人们明白,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非线性的,所以人们在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价值以及生成、发展时,只能采用非线性的方法。非线性系统具有非单一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非线性关系的非加和性以及非线性导致系统的创生与自组织的形成,使机械决定论的线性局限性更加明显,从而在更广的范围内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历史性分析,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把实践看作是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变的桥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历史观坚持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把握,体现了哲学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历史观坚持对自然的历史分析方法

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史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为基础的,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生态历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存在的历史,自然存在的历史,也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纳入其理论研究中,用历史的分析方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生态历史观坚持用历史方法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盲目性力量占据绝对优势,人相对于自然来说是被动的,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初形态,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特点。早期人类的主体性意识和对象性意识都较弱,认知能力有限,因而这时的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是通过自然对人的统治与人对自然的绝对服从来实现的。在人们不能对自身和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目光转向某种先验的、神秘的东西,并赋予它人格化的特征和超人格化的力量,以期通过对自然的顶礼膜拜求得生存发展,此类现象集中体现在早期的自然宗教和图腾崇拜之中。当然,这些现象也反映着祖先对养育人类的大自然的感激与敬仰,珍惜与维护。这种原始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将随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人与自然之间新型关系的出现而逐步被取代。

第二,生态历史观坚持用历史方法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是以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思想的出现为转折点的。随着科技发展与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增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转向,即从人对自然的动物式屈从转移到对自然的支配上。马克思认为,工业文明之前的社会发展只是地方性的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而资本的出现、“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才真正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联系本身的占有成为可能,使自然界变成人的对象或有用物,服从于人类的需要。马克思在批判人对自然的支配观念和行为的同时,又辩证地指出,受人类支配自然观念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客观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通过对自然的支配和改造,“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和改造有利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也使生产过程直接地从自然科学中获益。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人对自然的支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人类支配自然的无序化带来的危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对立面,人类在驯服自然、奴役自然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短缺和对自然的破坏,诱发了生态危机。

第三,生态历史观坚持用历史方法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趋势。“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设想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状态,也是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的统一形态。这种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也体现了作为自然类存在物的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要求。马克思在批判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关系时,也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进行了科学预见,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性的人中,因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是联系人与人的纽带,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和人自己的存在基础,是人的自然存在,也是人的人的存在,这时的自然界才成为人。人与自然界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本质上的统一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世界历史是劳动的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即从人的角度理解的自然界的生成过程,这样就否定了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问题,否定了有神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理想形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的人的本质的内在统一。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必然结果,是作为否定的否定即肯定,因此共产主义是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原则。

(二)生态历史观坚持对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性把握

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哲学具有阶级性和实践性,它的社会作用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更在于合理地改造世界。通过对实践的深入分析,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否定性矛盾关系,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生态历史观坚持对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性把握,并把“实践”作为科学范畴纳入其中,从而对认识和实践关系的理解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第一,生态历史观认为实践是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转变的桥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论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这表明,存在是先于思维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它之所以成为思维认识的对象,是因为它是“为我”的存在物,即是“被建立”起来的存在物。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着联系,使自然物成为人的生存条件,即人通过实践使“自在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人类实践改变的不仅仅是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类的需要以目的的形式外化到自然界中,把自身的观念转化为物质存在,从而不断扩大着人化的对象性世界;当然,人化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是人的肉体组织、生理功能、思维方式等的被改造过程。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实践对象的客观性使自然界的客观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并在验证过程中赋予自然界以社会性,从而使自然和社会之间呈现出历史性特征。

第二,生态历史观实现了哲学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以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为使命,以人类世界为实践对象,发挥着实践的创造性和革命性特质,实现了哲学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有机统一。生态历史观充分扬弃了哲学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先在性,并使之成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从诞生到茁壮成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它可以通过实践验证自身的真理性,也可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纵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本质的体现。--

第三,生态历史观坚持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把握。生态历史观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也承认客观规律对人的制约,提倡在合规律性前提下实现人的合目的性,即生态历史观是一种需要对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进行总体性把握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也不同于其中的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它在超越思辨哲学束缚的同时又在认识论上陷入了自相矛盾。它认为真理是能够对大量的经验事实做出论证的,但它又否认科学理论的权威性。这些矛盾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的最终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态历史观改变了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出发点,蕴含了人类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从而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现代化转换,实现了生态历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的辩证统一。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生态世界观不是以自然界为本体建立起的纯粹自然观,也不是以人为本体建立的纯粹社会观。世界是由人、社会、自然三者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离开了这个整体,自然、社会、人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生态自然观是社会化的自然观,生态历史观是生态化的历史观,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

(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生态自然观与传统自然观不同,它提倡生态系统的“大自然”思想,即马克思所揭示的“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思想。“大自然”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维护好“人—自然—社会”这一生态巨系统的健康运转,需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问的协调,在协调中共同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只有人际关系实现了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具有社会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人,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为主要手段,不断改善生态人文环境,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能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进行正确的解读,就无法全面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深刻内涵,也谈不上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因为这种做法人为地分割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分割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社会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联合”与“联合产品”的概念,这对于消灭私有制及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土地、人口和工业看作一个整体,这本身就蕴含着现代生态学的系统论观点。马尔萨斯把人口过剩的原因归结为他的著名推断,即谷物是按照算数等级增长而人口则是按照几何等级增长的。马克思对这种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与谷物的过剩相比较而言人口的过剩是相对的,这种相对过剩是因为资本剥夺了土壤的肥力并且无法恢复造成的。同时,社会化大生产把人口集中到了工业中心,土壤的肥力变成了谷物,谷物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粮食,最终成为排泄物被留在了城市的排泄系统中,这就割断了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马克思认为财富的来源包括自然界和劳动两大部分,自然界是财富的重要来源,因为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始于对土地的掠夺;工人阶级的劳动是财富的另一个来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造成了劳动的异化,也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以及社会再生产的中断,使自然界整体系统的物质代谢和循环发生紊乱。所以,资本与私有制的存在破坏了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系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次根源。

(二)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等思想是我们深刻剖析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人类还处于纯粹的动物阶段时,人与自然界具有本质上的绝对一致性,无所谓主体与客体。在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之后,人通过劳动逐步确立了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成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体;而自然界则成为被认识、被改造的客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必须以“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一主体性原则为前提,因为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实践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展现自身的主体性特征,即人可以通过改造自然来展现自身的能动性,而动物则只能被动地顺从自然。人类所特有的主体性决定了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肩负起关爱大自然的神圣责任,做自然界的真正保护者。但是,人们保护自然不是为了维护自然的野性和完整,而是为了使人类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他主要不是从思辨的角度去规定物质的属性,而是从经济属性去考察。在马克思那里,物质概念与自然概念经常互换,但这些理论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一切自然存在,都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而是已经在经济上被分割过,从而被占有了的自然存在。无论是从哲学还是从自然科学上分析,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是与实践维度对自然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自然作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来对待;在《资本论》中,他把自然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存在形式”来看待,即作为人和归属于人的生产资料所施予的对象来看待。因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从人类产生之后自然就成为了具有辩证法的自然,而人也成了具有“自然力”的人。于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在人的劳动中被合二为一,自然也因此成了主客体的统一体。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自然界越来越成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存在,自然界的外在性逐渐地被弱化了。

(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途径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本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18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开启了近200年的工业时代,也带来了地球资源的井喷式开采。20世纪中叶,后工业时代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抑制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人类社会要摆脱困境,社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核心是要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导致了国内环境资源急剧恶化,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提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特色发展模式。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与发展,本文对国内主要的狭义社会主义论、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论和生态伦理理论等5个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进行评述。

2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2.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论

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批判和解决生态危机为宗旨,以建立和谐的绿色社会为目标,深入研究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强调人类应该依照生态要求规划生产,反对单纯经济增长主义[1]。狭义生态社会主义主要包括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认为人类存在是建立在人类与生物系统之间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上,但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

国内狭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初期,学者们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来体现其生态社会主义自然观,其中,柯自源(1977)提出“资源枯竭论”是“庸俗生态系统论”的观点,作出了世界现在面临的不是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断[2]。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讨论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社会主义范式,他们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态弊端的理论批判和对绿色未来社会的理论设计。潘岳(2006)提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3]。郇庆治(2006)则强调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性问题,即论证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内在相融性[4]。

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流动快、工业发展迅猛,这对本来就有限的资源造成了的巨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但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之路,发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生态危机的挑战,可见社会制度并非影响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弊端的凸显,现下国内与其相关的研究日益减少。

2.2生态中心论:生态本位

生态中心论是当代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普遍认同的理论,它以生态优先和生态本位为基本原则。强调人类应该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张生物圈平等主义[5]。它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指人类之外的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类需要的内在价值和按生态规律生存下去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在借鉴和认同西方生态中心论的基础上展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申曙光(1994)秉承生态优先理念,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着眼于其哲学、科学、能源等三大现实基础。他以生态文明在国外现实中的生产实践为论据,论证了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的必要性[6]。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提倡和发展,曹明德(2002)主张生态本位、生态优先,人类并不具有相对其它存在物的特殊利益和权利,提倡“生物圈平等”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和谐的思想[7]。

但生态中心论遭到了现代人类中心论者的反对。白光润(2003)就曾指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自然法则。人类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促进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必要干预是必需的,把人类混同于一般生物的纯自然主义也是对人类进化的否定[8]。正如王雨辰提及的人类中心论者对生态中心论的驳斥:一方面,任何物种总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而不会以其它物种的福利为中心,因此人类中心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另一方面,脱离人类利益的生态运动是缺乏内在动力和不可持续的[9]。

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本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等观点冲击了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类利益优先的社会意识,但其论述在理论内涵上具有含糊性,而且没有建立在严密论证的基础上,而是诉诸直觉和体验。生态中心论者阿恩・纳斯(arnenaes)在其“深生态学”中论述了他的“生物圈平等主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是一种直觉上清楚明白的价值公理。这种直觉方法下的研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

2.3现代人类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但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又颇为不同,戴维・珀(Davidpepper)将它定义为一种长期的集体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且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论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末,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的人类中心论重新回到人类发展的视野,丁立群(1997)从哲学人类学的层面上,提出人类发展应以人的最终解放为元价值,旨在建立人的完整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10]。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实践,俞可平(2005)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前提,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而是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11]。尹世杰(2004)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人类中心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承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存在着缺陷,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本身存在什么问题[12]。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也会带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诸大建(2013)提出在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深化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13]。国内持现代人类中心论的学者们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但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虽然从生物都有其利己心来看,现代人类中心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味从人类利益出发,不尊重自然界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行为,必将导致自然的报复,这从现在全球面临的生态困境上就可见端倪。

2.4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底蕴、以生态批判为切入点的一种当代资本主义理论。我国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学者们从我国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是根据我国历史和现下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独特思考模式,它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生态批判理论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物质、精神和生态的协同共进,这个理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发展理论,生态批判论从生态角度对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生态批判。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备受国内学者的认可,刘思华(2008)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明确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4]。此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与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讨。刘俊伟(1998)认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社会实践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关系)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作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社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15]。王雨辰(2009)也一直提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应转向历史唯物主义范式[16],强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应当通过变革不公正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合理协调人们在自然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来解决生态危机。此外,刘仁胜(2010)也赞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成分[17]。但有许多学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曾德华(2013)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18],生态马克思主义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未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

生态马克思主义它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它力图将生态运动引向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双重变革,但由于它在使用马克思哲学观点和方法论时具有一定片面性,可能会造成改革途径偏离。

2.5生态伦理理论:“人―自然”中心轴发展

生态伦理理论出于中国传统人类伦理基础,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道德地位,但它并非生态中心论,更不属于人类中心论,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构成“人―自然”中心轴系统。人与自然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的繁荣与发展也必定以不损害另一方利益为前提。生态伦理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论和道德关怀论,要求人类要承认自然界拥有与人类平等的道德地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其他伦理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提供道德关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生态伦理学也为我国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角度。生态价值论定义了自然界价值的双重含义,狭义上是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广义上是指对地球上一切生命维持生存需要的满足,后者就是生态价值。叶平(1995)要求我们理解自然界价值和生态价值,提倡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是对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生态价值所进行的总体透视[19]。

不过,生态伦理理论把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对自然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尺度的观点引起了学界的争论。刘福森(1997)认为,人类之所以应当保护生态自然,最终是出于对人类全局的、长远的生存利益的终极关怀[20]。但余谋昌(2009)提出生态伦理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出于保护自然价值的目的,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行为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21]。人类在保护生态与关怀人类生存利益存在的是联动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现在生态伦理学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生态伦理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环境道德研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并将成果转化为公众的精神财富,为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伦理基础。不过其“合乎生态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的论述把生态规律看成唯一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黑格尔(Georgw.F.Hegel)唯心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一观点仍存在广泛地争论。

3我国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趋势

撇开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狭义生态社会主义论不谈,自生态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提出伊始,它们及其拥护者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相对正确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推进了生态文明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观点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渐显现。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结合了我国生态建设实践与经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论,以及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出发的生态伦理理论等较受学界认同的理论也加入到论战当中。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感谢:本文在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江宜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美\]乔尔・柯维尔,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宣言\[J\].绿叶,2008(12):96~100.

[2]柯自源.评“资源枯竭”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质――批判披着科学外衣的马尔萨斯主义\[J\].自然资源,1977(1):1~10.

[3]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0~18.

[4]郇庆治.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江汉论坛,2006(4):13~18.

[5]陈伟华,杨曦.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5~19.

[6]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7]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8]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9.

[9]王雨辰.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哲学动态,2012(8):24~30.

[10]丁立群.人类中心论与生态危机的实质\[J\].哲学研究,1997(11):58~62.

[1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12]尹世杰.弘扬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社会科学,2004(2):5~10.

[13]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07~218.

[14]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5]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16]王雨辰.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哲学研究,2009(12).11~16.

[17]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C\]//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局,2010.

[18]曾德华.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

[19]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68~73.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6

关键词:生态伦理;和谐生态伦理;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13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1―0124―04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合理性质疑。不仅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在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迫使人们必须重新思考走出生态危机困境的理论途径。笔者以为,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缺陷,继承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观,这是一条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生态伦理,就是指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新的生态平衡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在批判传统生态伦理观念基础上,分析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论证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一、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

一般地说,传统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代表观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确切地说,它在人类早期经济发展史上有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中心主义基本观点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客观地说,它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之“一切为了人类”观念的不合理性上具有经济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也逐渐在经济上丧失了合理性。

首先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这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鼓励人们向自然开战,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一旦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人类还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巨大喜悦中,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当代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类无限制地掠夺自然的行为已经遭到了自然的巨大报复,为了弥补因自然报复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人类已经尝到了生态失衡的苦果。地球表面的温度因为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而逐年增加,各种天灾背后无不是“人祸”带来的结果。它们不单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是由于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要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们不能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现代的经济实践活动已经告诉人们,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再也不能用它来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

其次来看生态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生态中心主义观点曾经在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经济缺陷方面是有过作用的。它们承认自然的价值与权利,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收敛了很多,这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可是,生态中心主义在走过近半个世纪以后,它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突出。第一,它的核心观点“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走人了一个极端状态,即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而忽视了人类的中心地位。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的热爱是基于人类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基础上的热爱,而不是将人类的价值和权利丢到一边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人们的自然之爱应该是有经济底线的,这个经济底线就是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要得到保障。我们不能从个别“生物泛爱主义”者那里得出人类尊重自然价值的无条件性结论。一个农夫为了救活一条冻僵的毒蛇,将毒蛇放在自己身上取暖,最后毒蛇把自己咬死的故事永远是个寓言,而不能成为现实,它就说明人类热爱自然是有经济底线的。第二,“自然有价值”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自然有权利”的权利主体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人。自然不能评判本身的价值,自然也不能主张本身的权利,因为自然没有价值和权利的意识。这个意识只能是人类。人类在什么程度上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在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权利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价值和权利。

综上分析可以知道,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是明显的,它已经丧失了指导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经济学条件。因此,为了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

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我们知道,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利益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和谐生态伦理遵循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原则,这就为它的存在找到了经济学依据。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

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来看,它强调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这正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原因。如果人类只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管自然环境,向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这就在理论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经济论”的怪圈,理论的错误当然会带来实践的错误;如果人类借口保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不管人类利益,向自然无条件退让,这就在理论上再次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自然论”的怪圈,错误的理论自然会带来错误的实践。前者似乎很关注人类的利益,后者似乎很关注自然的价值,可是,两者都忽视了人类经济的利益。因为把人类经济利益的获取建立在掠夺自然的基础上,环境被极大破坏的后果是人类经济利益的损害;同样,一味向自然无条件退让,也是置人类经济利益于不顾的表现。和谐生态伦理在内涵上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既顾及到了自然的价值,也关注了人类的利益;既遵循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原则,又使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步入了存在的合理轨道。一句话,和谐生态伦理这些可贵的理论品质,完全体现在它所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的科学内涵之中。

从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它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这就是它能够存在的经济学因素。在长期的人类实践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人类的经济利益获取与自然有很大关系:自然的破坏必然对人类的经济利益带来危害,自然的保护就是人类经济利益的保护。和谐生态伦理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理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实践活动不仅对人类的利益维

护有促进意义,而且对自然的保护即最终对人类利益的保护有现实意义。以往的生态伦理观在兼顾人与自然关系上总是顾此失彼,或者也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但是,在实践中却还是顾此失彼,没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人类的经济利益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我国的总理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坦然,中国经济新的五年增长目标完全有信心达到,可经济增长要降低能耗的目标我们没有达到的信心,中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此,笔者更加相信,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它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它的实践更能促使中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制订在和谐生态伦理原则指导下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具体措施。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就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它实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经济的指导。和谐生态伦理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剖析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荣的结合点,使它能对中国甚至是对世界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和谐生态伦理并没有全盘肯定或者否定传统生态伦理观,而是认真汲取它们的合理因素,抛弃二者不合理的成分。它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一)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根主线

笔者以为,当前在伦理学界有种学术歪风一直没有得到纠正,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应该定位在应用上,这就是说,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密切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生态伦理学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时间不长,研究的人们也不多,现在我国研究生态伦理学的学者开始增多了。纵观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事实。要么为了标新立异,要么为了学术门户之见,他们并没有把生态伦理学当作应用性质的学科来看待。和谐生态伦理必须与这种学术歪风划清界限。它是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创新,它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自然观,所以,和谐生态伦理不是学术的标新立异。另外,和谐生态伦理既注重体系的完整,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品质。它的内涵和基本主张始终没有离开经济发展的主线,它的理论阐述只是为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经济发展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和谐生态伦理只有抓住这根主线,就有了自己发展的前提和生命力。和谐生态伦理的评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方面都要围绕经济的中心。我们探索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模式,也不能离开经济的主线。它既可以使和谐生态伦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又能使和谐生态伦理的应用性质得到充分表现。

(二)充分理解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挖掘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潜力,这是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手段

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它的背后告诉人们的是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因此,和谐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生态伦理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才会有物质的前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就是主张以发展经济为最终目标。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是考量一切事物发展的标准,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也不能离开这个标准。

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它具有重大的经济潜力。我们必须从这样几个方面发挥它的经济潜力。一是充分解读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把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发挥出来,沿着人与自然和谐道路制订人与自然和谐的评价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和谐生态伦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与经济实践的结合。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当然就要求和谐生态伦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经济学结合。发展经济不仅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和谐生态伦理在制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时,必须考虑如何发展经济,怎样更好地发展经济,它的经济潜力就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

(三)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

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是实现人的生态化的三个重要方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创造与和谐生态伦理的观念完全吻合。生态文明的建立,不仅仅是自然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谐,更是经济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走出全球生态危机的困境,人们提出了许多的对策,它们的共同不足在于,没有考虑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一致性,不知道生态文明的建立最终是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谐生态伦理主张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相符性,这应该成为人的生态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有力方法之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这棵生态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幼苗,使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7

关键词:主体性;生态文明;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2-0065-0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生态学哲学理念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急剧加深;工业发展使人们对土地疯狂掠夺,对森林植被无限破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生态问题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影响,预示生态哲学的发展。生态学是探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学术。这些关系都是阐明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哲学关系,生态学必然会发展到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主要是研究生态问题的哲学理论。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探讨人、社会、技术、工具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认识世界是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内容概述 

1.人是第一主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马克思生态哲学观中人来自于自然,创造出社会,最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和谐统一才会保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人与自然、社会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元素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与通过人的主体性很好地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接纳。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主体。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阐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人的利益最终实现,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曾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以人为主体,就是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整体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界与社会都得到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大生产,物质欲望大于一切,对自然界无止境地掠夺,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扩张,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巨大伤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又携带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挑战自然界生态承载能力。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经济飞速发展,要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出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马克思也不是对科学、经济和思维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的因素做简单直列式评述,而是运用经得起考验的理论来帮助人们实现对哲学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论规律,按照特定的原则如:抽象到具体、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进行实践。马克思运用这些原则本质地揭露资本主义利润为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揭示生态破坏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的后果。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浓厚的科学性。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发展生态哲学。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人只要遵守自然运行规律就可以创造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就可以可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不然就会造成生态资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恶性反馈。第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找到了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态的方法。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掠夺式的生产是造成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寻找新生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只有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经。第四,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生态哲学辩证法就是物质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3.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着实践观点,与实践观点存在严密的逻辑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世界存在的万物都要通过实践去了解掌握,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实践才能顺利地开展。实践主体性是为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基本特性。第一,马克思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旧生态哲学无视实践,忽视人是实践主体性,因而不能正确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把实践当作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通过实践来掌握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产生相应效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媒介。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方式,实践产生生态问题,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是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哲学理论[2]。体现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二、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意义 

1.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我国人民发展理念的转变 

马克思生态哲学特点很好地转变了我国人民对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深刻改变了我国人民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旧思维。从传统发展来看生态危机的产生都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传统理念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摒弃传统中不良的思想,要将物质生产与环境和谐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放在一个有机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达到不以损坏未来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第一,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导。熟悉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掌握了以人为主体思想理论,排除了以物为本的错误思想,建立了正确价值观。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生态学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科学基础,从生态学出发把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第三,坚持马克思生态哲学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人的实践促进了自然发展,就是掌握了正确科学理论;相反阻碍了自然发展,就是被错误的理论所误导。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促进生态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3]。 

2.马克思生态哲学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批判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点。他们指出环境创造并影响着人,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作用地改造环境,人在适合于人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4]。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要掌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就要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马克思生态哲学主体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主体利益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整体利益的发展。掌握好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体利益,也为后代子孙利益考虑,维护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要求我们掌握自然基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产实践活动越多对自然界认识就越丰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创造多样性的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生态哲学是辩证的自然观,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完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生态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加上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正确的生态理论引导下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高了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勇气。以现在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结合马克思生态哲学,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全面的生态理论。 

当今,经济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生态,人要掌握生态哲学理论,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按照正确方法从事实践,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关春玲.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8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周芬芬(1982-),女,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谢磊(1975-),男,湖南湘潭人,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DY005)、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保专业大学生开放性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22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06-02

高等学校是知识的摇篮,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大学生,不断拓展和充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四大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被实践反复证实了的科学真理。它是由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等构成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1.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教育

生态世界观是生态意识的基础。所谓生态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根本观点。生态世界观的理论化被称为生态哲学。[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生态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批判资产阶级生态哲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应然”层面,即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理想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二是“实然”层面,即资本主义是如何现实地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的。在“实然”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告诉我们:资本的本性是造成现实世界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最终根源。在“应然”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告诉我们:要消除生态危机,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是最科学的生态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加强科学的生态哲学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

2.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所谓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生态伦理关系的根本观点,包括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价值标准、生态价值意义等。在生态伦理价值观上,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在生态具有伦理价值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同认识。e·温克勤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对生态学研究对象的范围各持不同的观点,对人和各种生物的道德地位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却形成了一种共识,“即生态学是一种伦理学”。[2]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在马克思看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学科。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良性互动,以生态和谐为根本价值取向,既反对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又不赞成片面的自然中心主义。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教育

生态美学是现代兴起的一门美学学科。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生态审美观,生态美学的主旨是揭示生态美的本质及规律。所谓“美”,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产生的审美感受。根据审美对象不同来分类,美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其中,自然美处于基础地位。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美。人们在保护和改造自然界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美”。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美”。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古今中外形成了共同的审美标准,那就是“和谐即美”。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对自然美的模仿。“自然界喜欢矛盾,并且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逐步形成了和谐……显然,艺术在这一点上模仿了自然。”[6]人同自然的和谐协调,构成了“生态美”。所谓生态美,是指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它是形成现代艺术美的前提。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审美情操。

二、现代生态科学教育

生态科学也叫环境科学,是生态文明意识的核心内容。所谓“生态科学”,可以定义为:探索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海克尔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海克尔于1866年撰写出版的《普通有机体形式学》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7]20世纪50年代,随着系统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而推动生态科学趋向成熟。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斯坦勒强调指出:所谓生态系统,应当包括地球上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的环境化学物理因素(土壤、河流、空气、气候等因素)。“它们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因为它是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为基础的。”[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态环境科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众多生态科学的专门学科。生态科学教育就是要把各种生态学科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使广大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科学的内容和方法,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奠定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现代生态科学是一门内含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环境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以及数学等许多学科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生态科学又得到了新发展,形成了环境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以及文化生态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教育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将生态科学知识融入其所学专业中,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学习现代生态科学。

三、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来教育大学生,丰富他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历史文化底蕴。

1.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儒家思想包含丰富的生态和谐理念。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关于“仁爱”、“中庸”等思想蕴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周易》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表明了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观念。孔子在《中庸》一书中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9]儒家关于生态和谐的思想,从本质上看,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以及整个人类世界的和谐。孔子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违农时”;荀子则强调“不夭其生,不绝其长”,[10]等等,他们都是从生态文明的视角阐述了人类在物质生产中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达到人同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我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思想。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取向,对于维护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文化渊源。因此,我们应当以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来教育大学生。

2.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我国古代的道家思想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德经》和《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道家生态和谐理念。道家强调的“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和谐理念的基础。道家强调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这里,道家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和谐共生的。在老子看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具体阐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庄子进一步强调,自然是世界万物的本质。自然既是万物的起源,又是万物的归宿。因此,人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如果把人与自然界分离开来只能是自取灭亡。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和支配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推崇生态和谐,是道家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道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道家的生态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因此,必须把道家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3.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中国古代佛家的生态文明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佛家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因而主张“万物一体”。在佛家看来,生命作为世界的主体和生存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产物,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脱离自然界,那么生命就不可能生存。二是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在佛家看来,生命是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所共有的,一切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众生是完全平等的。人类因其具有意识和文化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人类不能因此而伤害其他生命。佛家认为,一切生命皆有佛性,世界上的生命在本性上是平等的。因此,一切生命都应当值得人们尊重。三是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佛家不仅强调要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强调要关怀其他生命体。佛家甚至主张,在必要时应当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众生的利益。儒家认为,世界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应当善待众生,关爱生命,反对杀生。为此,佛家要求佛教徒素食、放生。佛家的上述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启发意义,因此,应当把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有选择性地纳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之中。

四、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而且需要严格的行为规范来约束,需要正确的方针政策来引导。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

1.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教育

所谓“生态道德”是指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的行为规范。人们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只有用这些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教育广大公民特别是大学生,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德伦理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使之自觉遵守生态文明的社会公德,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人”。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提升生态道德素质,并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2.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

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包括两大类:一是生态文明道德行为规范,二是生态文明法律行为规范。这两种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各有其特点,前者具有自发性、软约束等特点,而后者具有强制性、硬约束性等特点。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律行为规范教育,使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制度化,才能保障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因此,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法制教育主要涉及到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关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自律精神,自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美丽中国”的建设战略目标,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具体政策。必须将党和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纳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之中,通过生态文明方针政策教育,使广大大学生深刻理会并自觉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和具体方针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现代生态科学教育、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方针政策教育。其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是基础和核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主线,全面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作出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5.

[2]e·温克勤.环境伦理学观点综述[m].国外社会科学,1992: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5]杨伯俊.论语注释(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

[6]吉尔伯特.美学史[m].上海:上海释文出版社,1989:88.

[7]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

[8]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

[9]黄磊.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

2007,(8).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9

论文摘要: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后现代生态观的定义,起源与演变

(一)定义

后现代生态观,顾名思义就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理论,批判现代性基础上,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定位人类,重新看待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位置。认为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种生物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生态理由,并对其他存在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生态系统是有其自身的平衡规律与资源限制的。人类当代的经济增长繁荣,实际是以掠夺破坏自然资源,侵害其他物种甚至是人类下一代的生存权利换取,以地球的生态危机为代价的。而最终,将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导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灭亡。因此,后现代生态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以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起源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造成森林资源和野生物种的破坏,带来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33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1949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集《沙乡年鉴》出版,在该书“大地伦理”一章中,提出,为了保护“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需要一种新的大地伦理。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只是“普通的成员和公民”

(三)演变

20世纪80年代,“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经形成,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论证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念,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式,并开始确立起相对稳定和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1981年,斯可利穆卫斯基在伦敦出版了《生态哲学:设计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汤姆·雷根出版了在动物权利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动物权利的情形》。罗宾·阿特弗尔德出版了专著《环境问题的伦理学》。生态哲学的突破之代表首数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哲学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论哲学,摧毁西方哲学关于自然的陈旧的思考、范式,变革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我国学者余谋昌在《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生态哲学家强调人类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组织方式中违背生态规律之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的改造。如一些生态哲学家指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可持续的生态圈为前提。深层生态学从现代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提出的现代环境价值新观念,对社会学来说是富有启迪的。它们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人与自然环境作出新的观照与思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推动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体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有机整体观是后现代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主张,它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是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其他物种的存在状态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整体的性质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基本的。有机整体论也被称为新有机论,是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它强调有机创造性、内在联系性,力图克服现代性的机械观和二元论方法,主张内在关系不仅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基本的物理单位的基本特征。有机整体观承认物种的独特性和价值,但没有将价值总体化和绝对化,与绝对生物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它承认人的特殊性并对之有适度的凸显,在这种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经验也向这个星球注人了许多据我们所知其他物种所不能有的经验。人际关系和人类的创造力所特有的享乐的特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我们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丝毫不有损于我们已实现的价值的独到之处。

在生态学中,人的悲剧性的弱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恰好相反),是其征服、人化、驯养、侵害、剥削每一自然事物的强迫症。另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詹克斯也于1986年发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世界观承认全球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学观点。到了1989年,英国学者史蒂文·康纳将生态思想定位为后现代思想:人们已经以各种方式指出,生态学思想是后现代思想,因为它不是要我们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设想为同一的、附属的或对立的,而是要我们将其设想为动态的、差异的、相互交流的。在同一年里,美国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声称:生态学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

后现代主义从解构转向建构时,其生态学维度已经逐渐生长起来。生态批评既是这种成长的结果,又是其内在动力。作为聚焦于文学的生态学实践,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一支理论劲旅,它将现代性的思想基础即机械自然观、单一性的男性精神、经济主义意义观等视为现代性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省。在深人发掘这些作为现代性的深层思想基础的各种理念、因素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它倡导有机自然观、恢复女性的文化象征,标举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提倡后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现代性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地方的关系。其目的,是想探寻恢复生态、救赎人类的理想之路。

后现代生态观的批判目标是单一性的现代性世界观。对现代性世界观的深层思想根基的检省和批判,构成了这一思潮的主要内容。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危机尤其是现代精神的危机,与男性精神的单向度膨胀扩张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文化维度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结果,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时至今日,这种单面精神仍在继续产生着影响,而且,它在现代大规模破坏性技术中的体现使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卫·雷·格里芬批评笛卡尔式的自然观说:按这种观念,“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种掠夺性的伦理学:人们不必去顾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上帝明确地规定了世界应由我们来统治(实质上是‘掠夺’)。

后现代主义则倾向于把人类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连续性的亲缘关系。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它们的关联性,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强调自然世界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求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社会扩展到整个生命和自然世界。激进的生态中心主义者甚至说宁愿杀死一个人而非一条蛇,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来说,他们认为某些濒危物种的保护,其意义更有甚于某个社会成员的保护。

生态伦理学现在已经为许多环境主义者所认可,被当作判断人对环境的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基础: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中所说的,“一件事情当它倾向于保持生物群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美时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和传统伦理学相比,生态中心伦理学的激进之处表现在它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批判上。

由此可见生态中心伦理学和传统伦理学差别之大。生物中心主义者则体现了类似于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以此与形形的人类中心论或人类优越论抗衡。生物中心主义者认为,既然动物赋有与人一样的感觉痛苦与快乐的能力,那么也就理所当然地赋有与人同等的生存权利。英国学者彼得·辛格论证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重要。”

准确地理解评价国外不同派别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学的基础是价值论。价值论讲内在价值也讲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说事物x自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无须借助其他尺度来衡量;它自身就是尺度。这种价值显然就是人,也只有人。而外在价值刚好相反,它是指事物y相对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x而具有的意义,或被认为是好的;它的价值是由后者经过评价所赋予的,后者是其价值有无、高低和正负的衡量的尺度。这就涉及到了人在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中与之相遇的自然界或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价值问题。自然界对人所具有的外在价值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然界的属人本性”或“自然界的人类性”;这种本性或属性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也会变得日益丰富,换句话说,外在价值是随着内在价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值的。环境保护论者说的“大地的价值”、“森林的价值”等等应该指的是森林或土地相对于人(即内在价值)的外在价值。价值论总应是人本主义的,它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这种人类中心论至今没有修正的必要,而且今天西方大多数生态伦理观仍是这个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论出发仍然可以持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态度或立场。它的两个基本方向是:1)属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方式。它具有不断增加着的外在价值以及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为了自身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更好的利用它,保护它。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人与家园的关系。2)属于人的自然在历史和社会中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万事万物的关系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现实的他人、他民族、古人与未来的人)的利用关系。因此,应本着尊重基本人权和各民族平等发展权、尊重人类共同文明的原则处理有关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问题。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也就是所谓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真正含义。

反之从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出发的“生态伦理学”在理论上是难以想像的;希望以自然科学为规范构建某种“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实际得到的只能是这个自相矛盾的术语本身,因为伦理学总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而自然科学总是标榜价值中立,于是“科学伦理学”最多是一个总拥有零的分配方案。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篇10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论;生态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2-0046-06

[作者简介]岳友熙(1967―),男,山东高密人,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生态文化等研究。(山东淄博255049)。

[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培育工程)“美国生态想像理论、方法及实践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曾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费的资助。

title:onthreetheoreticalBasesofeco-aestheticConstruction

author:YueYouxi

abstract:eco-aestheticsisanewinterdisciplinaryappliedsubjectofaestheticswhichcameintobeingwiththeenlightenmentofcontemporaryecological,environmentalandaestheticideas.eco-aestheticsisanewformofaestheticsbasedonecologicalexistentialism,eco-environmentalvaluetheory,andeco-environmentalethics.ittakestheintersubjectivityofpostmodernphilosophyasthetheoreticalstartingpoint,eliminatestheboundariesbetweensubjectandobject,breaksthethinkingwayofsubject-objectdichotomyoftraditionalwesternphilosophy,andtranscendsanthropocentrism,anditprovidesanewtheoreticalbasisforpeopletocorrectlyunderstandandhandl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

Keywords:eco-aesthetics;eco-existentialism;eco-valuetheory;eco-ethics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态美学,主要是指生态学和美学联姻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环境观念、美学观念的启迪下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的美学应用学科。它是从美学的角度,用审美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的生态现象、生态关系和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态美学是生态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大的初创性和开拓性。生态美学不但注重对自然的定性(即存在的本性)研究,在对自然内在生命本质的考察中重构其哲学基础,因此属于物性论范畴,而且带有更多的审美意味,注重对自然外在形式(即存在的表象)的观照,因此属于现象学的范畴。与此同时,它还更侧重自然与人的现实生存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中心,对自然进行价值定位和实践再造(存在的价值)。生态美学覆盖了人类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三个维度:即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美为美;包括以知性重解自然、以情感观照自然、以意志再造自然等三种具体方式。

对生态美学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审美观。生态审美观是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它在自然审美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其一,生态审美观的建构和形成,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这里所谓的生态,既不是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亦不是仅指单一的人与自然的自在状态,而是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上。例如,德国美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生态审美的存在。其二,生态审美观不是从生命的某一部分或生命的个体来孤立地、机械地看自然美的性质,而是从生命的有机整体、有机联系来综合审视自然美。其三,生态审美观不单按照人的价值或者说自然的外在价值来看待自然美,而且也按照自然的内在价值来看自然美。自然美不单为人而美,也为其自身而美。其四,生态审美观不单从自然人化的维度来看待自然美的产生,而且还从自然创化的维度来审视自然美的产生。大自然的进化,是一种自组织的进化。在大自然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中,美是自然选择的目的,是自然进化的方向。其五,生态审美观不单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内部心理等方面的统一来看待和谐,而且从整个宇宙,至少是从整个地球上生命的有序存在与运动来看待和谐,并赋予和谐以新的解释与涵义。其六,生态审美观不是将艺术美视为最高的美,而是将自然生态美视为最高的、典范的美。生态哲学中生态本体论的宇宙观,意味着哲学思想的一场革命,生态美学中生态审美观,也将全面地重塑人的观念,彻底刷新人的生活。这是人类思想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人类思想的巨大进步。

生态美学以“生态环境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以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和谐、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自由审美人生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关注,以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种生态本位的审美观,既来源于对中国古老的传统生态哲学深层智慧的开掘,又来源于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有机统一观念的借鉴;既是对传统美学审美观的超越与挑战,又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提供了百年不遇的大好契机。

二、生态美学构建的哲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生态存在论”主要是建立在“存在论”哲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它肯定存在是世界本然的存在状态和方式,反对在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存在的本质和依据;主张结合古代直观整体论和当代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的成果,将存在理解为包含人、社会在内的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即把存在看作是由“人―社会―自然”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统一有机系统整体。“生态存在论”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生态存在论继承了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认为生态存在不是人、社会和各种其他自然事物的零散的存在,而首先应当是整体性的存在。它在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生态存在整体的基础上,否定生态存在整体等于各部分事物和人简单相加之和的机械观念,坚持生态存在系统具有自身特定的质,是由人、社会和各自然事物等内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生态整体;特殊生态系统又存在于更高一级生态系统环境中,受更高一级生态系统规律、状况、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就是其从所处系统环境中获得的质的规定性。第二,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有机性,它们是有机系统整体。它从生态科学观念出发,肯定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的有机性,而且把有机性理解为生命、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组织、自调节、自选择能力,把整个世界描绘成由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不断进化的有机的统一体。第三,生态存在论认为,人、社会和各种自然事物的生态存在具有过程性。从自组织理论出发,把存在如实地描述为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和实体性的存在的统一,把自然生态过程视为统一的自组织运化过程,坚持不同层次的“实体存在”、不同层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在统一运化过程中形成、演化的观点。①

“生态存在论”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的新型理论,是对科学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它是对近现代机械论世界观、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否定,是在更高层面上对古代有机整体论的扬弃和复归。“生态存在论”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和自然观,是建立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必然产物。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存在论”哲学在社会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以“生态本体论”为基础的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范式,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有机统一的新的科学的美学范式。生态美学针对现代性过分强调自然的人化,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还强调人的自然化,重视自然生态规律,把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和演化规律;同时,生态美学又肯定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的认识实践能力和人的智慧,肯定生态美学建设是建立在人的现实认识实践基础上,主要依靠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反思、协调和重构。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对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异化要求的时代呼唤,是生态本体论时代的精神体现。

三、生态美学构建的价值论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环境价值论,就是人类在生态本体论时代对人与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关系独特新颖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它主要是针对近现代人类本体论时代的主观主义工具价值观,肯定价值的客观存在,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并重新阐述人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的价值论进行反思,在新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价值论。它从价值论的学术框架出发,对生态系统、人的生态环境以及其中多样化生物的价值进行探讨,结合生态保护的要求改造已有的价值论或为价值论提供新的内容。它是对人类本体论时代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生态环境价值论主要是哲学、文化意义上的价值论,主要探讨的是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它在首先承认人是自然界当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特殊存在的基础上,肯定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肯定人和自然万物及其生态环境系统都具有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认为它们都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它们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既有区别,又是内在统一,即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时,它还确定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两个概念的内涵的讨论当中。所谓“生态环境价值”,就是指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身内在的有机价值。它是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包括人)天生地就具有消纳废物、维持生命和调节平衡的生态价值,是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稳定、完整和美丽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反映的是人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本源性和本然性的联系。而所谓“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广义上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其周围的其他要素(包括人、自然事物、子系统、母系统等)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在狭义上,则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或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只是相对人来说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内在统一的。①

生态环境价值观是对宇宙本体论价值观的补充和发展,是对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突破和超越,它是生态环境美学赖以产生和形成的价值论基础。传统哲学认为,价值客体可以是自然物、人创造的财富,也可以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但是,价值主体却只能是个人、群体和社会,或者说只有人才有资格成为价值主体。这种人类本体论价值观的偏颇和现代科技的片面发展,给“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因此,人类需要重新反省自身的价值观,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家“赞天地之化育”之精神,在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肯定人是生态环境价值主体,而且强调其他生态环境各要素也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价值主体;不但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目的和价值,而且也要考虑到其他生命体、生态环境系统、生物圈的内在价值,从维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系统和地球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高度,把自身的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转化成对生态环境系统和生物圈的工具价值,在人与生态环境系统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使自身的内在价值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实现。从生态环境价值论来看,价值主体的内容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理解,认为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价值主体。生态环境价值观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由世界的主宰变成了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普通一员。人类在利益上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但在文化上人类仍然是世界的中心),人类由人类本体论时代转向了生态本体论时代,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彻底转变,即由人类本体论价值观转向了生态环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价值主体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的评价主体,认为价值主体不单是人,也可以是人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价值观不但从认识论角度,在肯定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从生态存在论角度,把人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看作一个最大的完整的生态环境总系统,肯定了这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内在的有机的生态环境价值。并进一步强调生态环境的价值与生态环境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它认为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的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都是生态环境系统进化的结果。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因素都对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与和谐做出了贡献,因此都具有生态环境的价值。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生态环境价值是人类超越自我,借助人的洞察力对生态环境价值关系进行分析的产物,不是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价值的判断和评价,而是将人类自身融合于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论的提出使人类对自己的主体地位进行反思,迫使人类矫正自己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态度和行为,这对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利益具有重大意义。①生态美学就是以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型美学。

四、生态美学构建的伦理学基础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环境伦理学为基础的新型美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也被称为“生态伦理学”,是一种主张把道德关怀(moralconsideration)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它是在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它的继承、发展和超越。其理论核心是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并把它们的这些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而非人类的利益)作为判断人们对它们的实践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的终极标准,作为对人的实践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重要依据。②这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型的伦理思潮或价值观。生态伦理学的革命性和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它肯定了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和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生存权利,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或“道德联合体”(moralcommunity),为今天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③生态伦理学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fixation),把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使道德联合体(moralcommunity)的范围从人类自身扩展到人类之外的其它非人类存在物,从而拓展了伦理学的范围,使其实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这种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了包括自然界一切无生命的存在物的伦理思想,就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和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④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具有不断开放性的伦理学,它要求人类应该有一种伟大的生态伦理情怀:对他人的关心,对动物的怜悯,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他应当与某种永恒的东西“照面”,把生活的意义与某种比个人更宏大的过程联系起来。这种永恒的东西和伟大的过程就是生命(包括人的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就是大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上苍之“大生”和“广生”之美德。我们甚至认为,由于大自然或地球是所有事物的“生命摇蓝或生养环境”(originatingmatrixorparentalenvironment),所有的事物都是大自然创造的;哪里存在着积极的创造性,哪里便存在着价值。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伦理学仅仅限制在地球的范围内,宇宙是我们所占据的地球的生命摇蓝,我们应当把它也包括进最终的伦理王国中来,超越“地球中心论”或“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⑤

生态伦理学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权利平等的同时,还承认人类具有不同于自然的其它物种的特殊性,承认人类具有高于其它物种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人类具有思维能力,有理性。而人的理性就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对自己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他能够对自己的需求加以控制,能够限制自己。当前,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的活动能够与自然的存在相适应,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圆融共舞的共同体。⑥

生态伦理学就是我们建立生态美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在生态美学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指导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突破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重建理性,重建主体性,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美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尽管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在越过一定界线以前很少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一旦关键的认识改变以后,巨大的变化就会像洪水般立刻涌现。我们的生态美学就会轰轰烈烈地建立起来,人类就会迈入真正的生态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