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2:19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1

不同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以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眼高收低,挑剔心理严重

高校学生受到所谓“毕业即失业”和“没房没车搞不定丈母娘”等不健康言论的误导,在刚踏入社会之际,幻想以最快的速度,争取高待遇和高薪酬。在选择工作时,以薪酬和待遇作为选择职业的权衡标准,而忽视了职业发展的前景。企业的招聘,除了对岗位学历标准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而高校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加之挑剔心理严重,眼高手低的就业态度必然与企业的标准要求冲突。

2、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

出于学生工作经验不够的缘由,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企业提供给学生的职位、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某些心态不稳定的学生,认为跳槽至其他企业,同样能够在同等职位工作,并且工资和待遇水平相仿。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频繁跳槽行为,无益于学生工作经验的增长,假若学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工作经验依然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必然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

3、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

“啃老”是针对青少年的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青少年在具备参与工作能力后,不愿意参加工作,直接从父母手中索取生活的费用。毕业后的高校学生群体,也存在部分“啃老”的现象,尽管不是非常普遍,但依然有必要加以重视。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基于高校学生就业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归纳为工作技能不合格、个人素质品行低下、就业观念不正确几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立足自身”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是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行为,学生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提出要求的同时,就业单位要求学生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与学生所提出的就业要求互相匹配。眼高手低。挑剔心理严重的学生,其就业心理最为关键的症结点,在于没有意识到就业双向选择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认为就业单位有必要满足自己所提出的就业要求,而没有客观端正对自身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围绕就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端正对就业“双向选择”的认识,让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剖析自身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检验是否与用人单位提出就业标准相匹配,如果低于用人单位的标准,则需要适当降低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的要求,重点扭转学生一味追求“工作环境优越”、“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时间不长”等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2、“脚踏实地”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经验不足,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一般不能够马上“位居高位”,并获得可观的薪酬和福利,而需要学生从适合本身知识、经验、技能的工作开始入手,按部就班地做好本职工作,腾出供以就业单位考察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时间,再争取晋升。针对高校学生就业时“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的问题,“按部就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重点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该如何稳住学生的就业心态?笔者建议: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邀请已经毕业,并在工作单位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就业稳定和就业成功捆绑在一起,为在校学生剖析“就业稳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搜索当今社会中由于心态不稳定,频繁跳槽后最终一事无成的就业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敲醒警钟,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避免走“盲目奔波”的冤枉路。

3、“勤劳奋斗”的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从读书到毕业,家庭基本为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单身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仅要求儿女以读书为己任,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在相对安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往往缺乏“勤劳奋斗”的心理,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诸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会将“勤奋工作”作为筛选条件之一,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等优秀品质,让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理扎根。笔者建议:在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前,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企业在提供招聘实习生的在校平台,企业在为学生支付一定标准的薪酬后,根据学生在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成绩,譬如在职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等,学生则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作为衡量学生综合成绩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潜意识中,逐渐适应真正的就业环境,而不至于在毕业之后,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而选择逃避现实。总之,勤劳奋斗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方可避免“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的尴尬就业局面。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35-02

作者简介:高超(1980,2—),女,满族,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要求也相应提高,给予了他们更高的期望。当代年轻人仅仅学习文化素养是不够的,还要做到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勇于创新,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在当代社会不仅是身体上的无恙,而是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全都安宁的状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高校的体育教学密不可分,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文就如何将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做研究分析。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社会节奏加快,各行各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良好的心理承受压力能力是所有人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们当代的特殊群体来说,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学校是走进社会的前期预演,社会不像学校那样关系单纯,生活随心所欲,而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阅历少,独立生活能力不高,面对即将走进社会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压力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据某精神医科大学调查表明:大学生以心理为主,具体表现是感到压抑,自卑,心情不畅,易发脾气,失眠多梦等;另外就是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恋爱关系,以上这些一旦出现问题不能有效的处理,承受能力较低。总体来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要比社会人士差,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思想不积极,对考试感到厌倦与烦恼,甚至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有些人由于生长环境,家庭情况,经济条件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家里是独生子女被溺爱,与其他同学难以相处。二是在这个社会经济文化转型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传入校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名利禄,这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知,影响了学校的整体风气。另外一些人因为无聊,压抑而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形成了好多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心理上长期得不到舒缓,更为严重者会做出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或他人。心理问题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已经刻不容缓。

2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

一直以来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外活动,更增加了教学内容,这种把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方式决定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利用的好两者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互动的关系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2.1高校开展的多方位全方面的体育教程活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将锻炼和保护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代的体育教学有着双重作用,既让同学学到了锻炼身体的技能,也是培养心智的过程,让同学们感到身体上的放松和心情上的愉悦。通过基础的体育教程掌握基本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技能和身体素质,而这又是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基础条件。

2.2高校的体育教程可以调节大学生情绪也有助于释放压力,起到预防作用

情绪的好坏直接预示着心理是否健康,不良情绪的发生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征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状态才是其心理想法的真实表现,为此,作为老师应该多加注意学生的表现活动及其微妙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医学相关研究表明多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减轻压力、缓解情绪、转移注意力和治疗心病,抑制焦虑,紧张,郁闷等。

2.3体育教学有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团结精神,增强团队归属感和锻炼抗压能力

由于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性格孤僻,进而出现交流,慢慢的脱离团队,集体意识较差。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团体性活动使同学们处在一个集体中能够面对面的敞开心扉的交流,互相合作,形成一种集体意识,这种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同学找回集体归属感,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也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不难注意到的是,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专家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积极的影响。同学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说服自己,鼓励自己,开导自己,让自己的情绪能够正确的宣泄出去,来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3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高校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怎么样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其能够成分发挥互动的作用,是该文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方案。

3.1让教育者树立起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正确思想

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只有先充分了解到高校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才能将这一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当然,有了这种意识之后,就是要让学校建立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增设相关课程,添加和完善体育设施。在决定开展什么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他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运动的方式将身体和心智结合起来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所以,应当深入的研究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整合教学设计方案规划教育内容,使其功能发挥最大化。

3.2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课,加大改革教育力度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什么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传授过程中扮演着很关键的角色,要尽可能把学生当作朋友去对待,以朋友的方式去相处去理解和关心他们。没有老师的引导体育教育也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巨大功效。多多培养老师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观察到学生细微的变化,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情绪上,当学生有不适的征兆时要耐心的劝告,针对性的做心理辅导。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师资水平,加强科学的培训力度,使得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要认识到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正真的将这一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3学校应该置办各种教学工具,运用科学专业的技巧,注重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

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会有着不一样地表现,因此体育教程应该灵活应用,因人而异。对于心理问题严重,性格孤僻的人要特别留心和紧密注意他们的行为表现,积极引导这些人融入到集体中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锻炼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遇事沉着冷静,不要紧张,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慢慢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统一人格。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科学的内在联系。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不行的,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会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要使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将心理教育逐渐的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去。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当代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乐观的状态,积极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傅君芳.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路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3):138-141.

[2]傅君芳,林建君.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94-97.

[3]郭文彪.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机制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7-109.

[4]符强.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108-109.

[5]陈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3):125-126.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3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abstract:inthecourseofcarryingoutCharactereducationandadoptingtheideaof"HealthFirst",strongphysiqueisthepremise,onwhichyoungstersarebasedontoserveourcountryandourpeopleandbywhichthegreatvitalityofournationisreflected.Frommypointofvies,weshouldcombinephysicaleducationwithhealtheducationinordertoformanewkindofeducationthatincludesphysicalexercises,healthcareandmentalhealth.inthatcase,wecanincreasetheexercise,improvethepsychologicalcondition,overcomethepsychologicalbarrierandformthepositiveattitude.thereforestudentsmustadjusttotheirmoodandexperiencetheinterestsandsuccessoftheexercisessothattheycangainphysicalandmentalhealth.

Keywords:HealthFirst;mentalhealth;physicaleducation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是人生观,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协调统一,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养成终生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对我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观中存在着极端矛盾心理。数据表明,50%的学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3.77%的学生对学习的竞争感到焦虑不安,20.12%的学生处于防范别人,怀疑自己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及对社会和集体环境的适应能力,怕苦怕累,意志薄弱,处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愿别人关心自己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心理承受能力差,稍不如意就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表现出偏激,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而身体素质又是实现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传统,体制,实践等方面的制约,学校体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过渡和不稳定期,而体育运动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其他教育形式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水平有密切关系,体育锻炼水平越高的人,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

体育活动既有预防作用,又起着改进作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体育疗法对于治疗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放松身心,维持心理平衡,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该使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形成身体锻炼,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全面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和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依赖关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把一个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快乐有序,优化的环境里进行身体练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凝重的社会情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转贴于

(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与人的情绪状态和意志努力程度有重要联系。因此体育可在注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教育过程。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进行调整和培养,以达到心理健康同步发展。

二、体育理论常识教育的培养

大学生活泼爱动,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学校体育应开设基础运动心理学。公共体育课应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传授的同时,讲解一些国内外的体育形式,体育新闻,竞赛和裁判(规则)知识等。增设体育保健,体育卫生,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督与评价及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普及体育常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调节和自控能力。

(一)学生兴趣培养教育

兴趣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对于人的认识和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生从事活动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从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某种满足,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兴奋及坚强的意志努力等积极感体验。教学中发现学生每次上课时,开始惰性很大,情绪低落,跑起步来腿都沉重地拖在地面不愿抬起,而准备活动中的应该选择一些和教学相关的趣味性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节教学氛围,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和明确的目标用“心”去学。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求动的天性和跃跃欲试的好动心理,抓住学生掌握动作后的自我欣赏,自我表现的欲望,即使恰当地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快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自我,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情感培养教育

社会情感的强弱,取决于个人在实际中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感受,师生之间关系对于学生社会情感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体育课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整洁美观的服饰,大方自然的教态,关怀信任的目光,耐心细致的指导,生动清晰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到轻松,喜欢看你上课,喜欢上你的课。经过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使学生懂得如何用美好的道德情感去对待别人,以及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问题。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各种情感,通过各种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情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三)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与市场赋予了高素质人才全新的释义,除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息息相关以外,还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也从侧面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度,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

一、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是自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相关教育内容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诸多高校也开始尝试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实践,深入探究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尽管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许多高校都顺势创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然而却未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而具体的分配,配置的教育资源也不够完善,致使整个部门的管理运行尚不健全[1],不利有效开展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一些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过于随意,有的还将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两课”教育内容的辅助部分,在创设课程时,往往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1]。三是很多高校都缺少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预警机制,主要表现在高校并未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评估,以及归档整理。只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客观的认识和记录,才能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1]。

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发展策略

(一)强化重视,创新教学形式首先,高校应该从学生管理理念上予以重视,上至高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并主动参与,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一视同仁,齐抓共管。其次,高校还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认识到提升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获得社会、家庭等各方的密切沟通与配合,以此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领导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至校园建设中,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高校领导、教师的关怀与同学的友善互助中逐步改善心态并甩掉负面的消极情绪。另外,高校还应加强教育形式的创新。例如,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悉心教导,还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活动,以此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聊天式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回归积极乐观的良好状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原创或转载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以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文章吸引学生,从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心理引导。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平台赞颂好人好事的文章,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作用,激励学生向模范看齐,为学生的心理转变创设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创立心理健康的互助团队,发挥团队力量去发现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1],以平等的同学、朋友身份来缓解问题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效将其压抑的情绪逐渐减弱,帮助这些学生从消极负面的状态中走出来。教师还能够借助高校互联网教育平台上的时政板块,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正能量的思政教育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创新的教育形式与互联网平台、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互联网的积极力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譬如,可以创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1],在高校内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气氛,推进相关校园文化的建立。让学生能够置身于这一氛围中,从而有效发挥出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二)全面开展教育,重点关注心理健康全方位的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全面,以及教育对象的全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教材书本以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寻找更多涉及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资源,包括社会新闻、热点等都可以成为心理教育的潜在外延。对于教育对象而言,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将目光锁定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还应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行为,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其日常表现与情绪波动等,在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贴心的咨询服务,并且对待特别敏感的学生,还应尤为关注自己的言辞行为,保证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在高校全面教育的理念背景下,高校教师还应明确对象目标的实际情况,格外重视那些存在特殊状况的学生,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这些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承受着更多的考验,故而也更加容易滋生出负面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教师既应该做到全面教育,还应该做到重点关注,给予特殊学生更悉心的关照,加强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灵阴影,仔细教导其做人的道理,真正改善其心理现状[2]。

(三)以课程为中心,以点带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了缩小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价值,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代表事例为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切实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从性格完善、情绪稳定,以及思想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积极阳光的心态自信的生活学习。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案例时应该注意围绕课程的主题,不可脱离主题,盲目灌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以课堂为基础,逐步实现以点带面的教育延展,扩展教育的覆盖层面,为更多学生提供心理帮助。譬如,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围绕某一心理健康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并为了扩大影响力,还可以举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项正能量活动,给予学生更多欢乐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信心。另外,教师还应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不能一蹴而就,它必须在校园教育和活动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渗透与发展,在长期的积累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并促进其势态可以向着更加喜人的方向发展[1]。教师可以开展下述活动,首先最为重要的当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一实施路径是最简单直接的有效方式,能够最快捷地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其次,教师可以多方搜集其他学科教材中所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并在授课过程中适机为学生提供点拨,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不断渗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从而以更加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学生,并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健康文化氛围中充分激发出积极心理的暗示作用,并且在这一氛围中快速调整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加强管理,打造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校应该健全其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保证在其组织体系内能够有充足的高素质教育人才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1]。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高校应该完善相关机制与体系的建设,并且与社会、家庭加强三方合作,在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在这一工作过程中,高校作为最主要的环节,应该在高校领导的带领与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形成一股具有凝聚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这一团队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并充分发挥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等辅助力量的协作作用,逐渐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团队壮大,直至让全校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这项教育活动实践中。如此不仅能够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能推进校园心理健康的建设活动。此外,为了方便高校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还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继续培训教育工作[1]。提高教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技能,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时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合理性与技巧性。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应该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寻求外部帮助。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依托社会和家庭等诸多力量来共同解决[4]。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5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涵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指一个人心理上发展健全、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能适应各种竞争,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

2、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学业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刚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很多学生如释重负,开始享受生活,对很多专业课程明显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很多时候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功利化,所以,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感觉一片迷茫。

(2)情绪问题。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当代社会,很多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他们或者自卑、或者孤独,或者妒忌,更多的是焦虑,而且还无从找寻焦虑源,很多学生陷入了自我困惑之中,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成人成才。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没能抓住重点

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惯把教育对象和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少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学生身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堵、截、防的态势,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性发展重视不够,所下功夫明显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没能产生实效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课程,但是高校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这门课程更倾向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实效性。

3、专业师资队伍缺乏

高校中,具体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一些德育和政工干线上的党团干部。他们非心理学、教育学科班出身,自身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还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政治工作来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呆板,学生不买账,收效甚微。

三、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管理对策

1、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艰巨而复杂,需要学校各层面人员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因此,从宏观角度看,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大体系。家庭是学生的港湾,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的助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的阻力会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阻碍,社会是学生的最终归宿,对社会的主流的认同,是学生成长方向正确的关键;而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同,会导致学生的成长轨道出现偏差,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优势,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和社会,更具有实效性。

另外,在学校内部来看,应构建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院系、班级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他们任务和分工的各有不同。只有让学校、院系、班级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帮助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区别,向大学生正确解读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有效有序的进行。

2、丰富和扩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为主要环节和渠道,结合课内和课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步骤,通过设计各种情境和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升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3)开设心理辅导工作工作室,定期或不定期的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心理指导,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行为进行治疗和矫正。帮助大学生独立生活,具备社会环境适应性,学会处理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人际交往关系、恋爱问题等等,帮助大学生解决适应性和发展性的问题,获得成长。

(4)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机制帮助贫困学生渡过求学难关。开设学习与考研辅导班,帮助有学习困惑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可靠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等,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

3、以专业师资力量为核心,建设高效能的师资队伍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6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一、以人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人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标准、人生标准,走出完全以战胜他人、出人头地为唯一标准的人生观、幸福观。因为如果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都以战胜他人、不断攀爬为唯一途径,那么任谁都无法真正走出紧张和焦虑。而科学的人才观、幸福观要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实现个性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科学教育、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优化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发展观。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成长性指导

大学生在成长中总会遇到很多麻烦和迷惑,他会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大学生谈话和讨论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中的潜在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大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生活指导:指导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调整生活内容、改变生活方式、养成生活习惯以适应生活环境;如何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甚至包括日常生活料理的指导、财务管理的指导等。人际交往的指导:知道大学生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掌握交往媒体和人际交往的方法,发展交往技能,学会消除人际关系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的方法,最终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人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学习指导:指导大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兴趣、掌握应考技能、调整应考心态、预防学习疲劳等。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指导:培养大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能力,同时在挫折、失败面前的积极心态和具有应对能力。竞争能力:指导大学生面临目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中的竞争能力。

2.潜能开发与拓展

开发心理潜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每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成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潜能。智能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同时看重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创造的动机、愿望,认识自己创造的潜能,掌握创造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发展创造性想象,包括记忆力和思维力;成功心理训练;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达成目标的能力,包括认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科学、有效的执行计划,勇于面对压力,善于自我激励,养成勤奋努力与不断付出的习惯,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3.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情商培养情商是描述一个人控制情绪的商数。培养情商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构筑和形成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这其中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情绪是关键。意商培养:意商是用以反映人的意志品质及其发展水平的概念,包括意志的自控性、果断性、坚毅性、持久性等,是人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发展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充分发挥意志在制定行动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提高学生应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人格培养:人格是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机能、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独立性、成就动机,能够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等,促进大学生完整和谐的人格的形成。

4.心理卫生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知识正面教育,消除大学生心中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别和性别差异。

三、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学校要做到以下四个相结合:

1.心理教学课程与多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

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出现是落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态度,通过彼此的倾听和诉说而进行双向的沟通、共同学习而寻求真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全部的感官真诚地倾听、理解和呼应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有意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运用道德和人文知识,对自身进行主体自我创设与自我建构,这就是一种对大学生自我创造的深层人格的召唤。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环节。

2.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写咨询等,能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若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其核心是发展取向。心理辅导含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义,自我实现是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3.团体训练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训练相结合

团体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真诚地相互问候,介绍自己,认识他人;每个大学生都以尊重的态度回答社团其他成员的提问,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增进彼此的交往。大学生还可以共同的感受和社团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抒发各自的内心体验,互相疏导,寻找认同感、使得与人共处的能力、移情与理解的能力从中得到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采用组织手段,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园内外组织内容涉及多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自己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努力使活动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4.心理教育与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月),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知识竞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同时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教师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时间及问题有利于解开心理疙瘩。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要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弹性心理工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程,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坚信:只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朝着健康、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必将出现崭新的局面,逐步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2]刘艳,祝茂凯.浅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8

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教书先育人,优良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人人有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问题;课堂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31021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近些年来,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自杀、袭击教师、攻击同学等恶性事件在全国的大学里层出不穷,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而退学的新闻也时常出现在报纸和网站的醒目位置上,还有数量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引导大中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其实很多学生开始的时候心理障碍并不严重,有时候还呈现以班级为单位的负面情绪交叉感染现象,此时如果任课教师能够稍微花些时间和精力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适当地进行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将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缺乏学习目标,对学业不感兴趣,平时只求及格,不思进取。学习没有计划性、自觉性,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2)就业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情绪上感到压迫、紧张、焦虑。(3)人际交往问题:表现为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别人过于挑剔,缺乏宽容忍耐,常因小事和别人产生矛盾;对别人的帮助不善于表示感谢,有些人则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会为别人着想,不懂得与别人合作;缺乏人际交往常识,缺乏处世技巧,与别人交往存在障碍。(4)自卑心态:这主要体现在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不如别人,对于自己就读高职类的院校也感到自卑,对将来过于担心,感觉自己没有能力面对将来的生活。3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庭因素:“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这一点在五年制的学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些学生中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他们从小跟着祖父母生活,一方面被过分溺爱,另一方面父母关爱的缺失又使得他们表现出冲动、好怒、焦虑、神经质、自闭、叛逆性强等不良的心理特征。(2)学校因素:学生在中小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与别人交往较少,也基本不接触社会,缺乏应有的磨炼,表现为个性孤僻不合群、偏执、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差,自理能力弱。(3)个人因素:①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多数学生在中学里憧憬的大学生活是非常多姿多彩的,校园美丽,生活浪漫,学习轻松有趣,但是进了大学以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尤其是高职类的院校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期待的落差更大,这就引起内心的失落和失望进而造成郁闷情绪。②学习因素:中学里老师讲课很细致,一个知识点要反复讲解练习很多遍,而且课后还有大量的辅导时间,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到了大学里老师讲课的速度很快,课程数目也比较多,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才能消化所学的知识。相当多的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这就使他们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烦躁情绪。也有的学生感觉到突然从中学老师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没有人逼着自己学习了,就突然一下松懈下来。还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产生厌学情绪。(4)环境因素:大学的环境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同学来自各地,相互之间的差别比起中学同学来大了很多,交往的时候不同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带来的冲击和矛盾也就增多了。大学里人际关系也复杂许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疏导宣泄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引发一些冲突。4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自尊自爱教育: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也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所以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心理。笔者在教新生班的时候发现在新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入学以后在和中学同学的联系过程中总是拿自己的学校与别人的学校做比较,尤其是和一些名牌大学做比较,认为自己读了高职类的学校是很丢脸的事,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负面情绪中,而且这种心理有极强的传染性,往往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呈现一种灰心丧气的失望状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向他们介绍一些具体事例,比如问他们有没有听说过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没听说过,而中国农大的校长陈章良,一个普通的穷苦渔家孩子,当年就是在这么一所完全没有什么名气的学校里读的大学。此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先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在北大工作,26岁即被评为北大副教授,两年后为教授,31岁出任北大生物系主任,33岁担任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35岁就任北大副校长,2002年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年仅41岁。如果他当初象一些同学一样认为自己读的是这么一所毫无名气的学校,完全无法和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就此灰心放弃,怎么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呢?很多学生听了这个事例以后都感觉很受鼓舞,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感觉这个成功的例子还是离自己太遥远。笔者就再向他们介绍一些往届学生的事例,比如有一个女同学也和很多同学一样开始只是在肯德基里打工,但是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待人处事也很真诚热情,结果在毕业前就已经升任经理的职位,毕业以后就被派去全面负责新店的工作了。这种事例更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们听了以后心情都平稳很多,那种全班性的负面情绪也就消除了。(2)给予学习指导:作为有经验的教师,预见到学生在入学后在学习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指导。笔者在每个学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都会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学习难度,教学安排,预先告诉学生大学里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和中学不同的,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学,某些地方一时不懂也是正常现象等等,帮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打了这个“预防针”以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的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再惊慌失措,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老师不会再象中学里那样追着他们逼他们学习,一旦自己放松很可能就会不及格,这样也就给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敲了警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放纵心理。(3)经常给予学生关爱:在天气变化频繁的时候提醒学生及时添减衣服被褥,学生身体不好的时候关心慰问,发现有情绪问题也给予适当的关心,时刻在班级里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的关心他们,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舒缓他们独自在外读书的孤独紧张的心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平台,遇到其他的心理问题的时候也就比较容易缓解。以上只是笔者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实践,如果高职类院校的教师都能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单单依靠少数几个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构筑宽松理解的环境,对改善高职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陈国梁.高职院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及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5253.[2]黄志伟.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1.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究策略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将心理学有效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以及针对性。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积极探究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有效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主要研究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依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心理学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一门新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的心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1、心理学不断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心理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才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心理学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与目的性,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就要运用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可以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思想发展状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预测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合理有效运用心理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

3、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现教师的有效管理

心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是以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为重要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思想活动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心理学自身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明显的效果。因此,借助于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管理。

三、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狭小,缺乏针对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高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少高校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即使有些高校在积极探索心理学理论知识,只不过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并不真正懂得如何运用心理学。

2、缺乏心理学专业人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心理专业人员缺失现象。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数量不足,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大都是没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3、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心理学教学与指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还没有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难以熟练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与规律。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仍处于初级水平,心理学课程建设滞后,实用性不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有效发挥。

4、缺乏关注学生的心理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教育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和重思想教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规律缺乏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针对性及时进行解决,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思想意识已经趋于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心理学的优势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教育的对象大都是“80后”和“90后”,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心理因素,诸如不善交往,独立意识差,心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作为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积极借助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2、心理学自身的优势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仅仅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借助于心理学具有预测功能的优势,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科学合理地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前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针对性、科学性、预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遵循这些特点,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才能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制定措施,解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性格、思想、爱好等特征往往表现在学生的情绪和言行举止上,因此,可以借助于心理学理论知识及时掌控好学生的情绪、言语和行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

五、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效结合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趋向于科学化和合理化,更具有目的性。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1、积极转变思想,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传统教育观念过分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已引起了许多高校的重视,把心理学教育看成高校德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运用心理学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心理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对转变观念,对心理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

2、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不仅仅是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事情,而需要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资力度,让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参加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的进行。

3、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常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一些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把心理健康辅导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育人工作。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采取多种有效心理策略,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学俊.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04(3):25-27

高校教育心理学篇10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