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十篇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十篇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1:56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1

随着理论的发展,质量的涵义更为广泛,不仅包含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而且包含形成质量的过程、保证质量的体系以及利益相关方的满意程度等,即大质量观,相对应地质量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也更为综合。本文将通过现状分析,了解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特点与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以目前质量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卓越绩效模式作为参考,尝试提出一套质量管理方案,该方案中包含质量管理模型、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等,希望以此促进我国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从申报到竣工备案,基本都能按照相关的规定操作,与此同时iS09000系列标准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依然令人担忧,屋面漏水、建筑物裂缝等质量问题频频发生,房屋倒塌事故屡见不鲜,有些重大质量事故,甚至演变为影响恶劣的社会性事件。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重要控制内容。

乔承敏等和朱国洪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剖析,认为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质量意识决定质量行为,虽然很多施工单位明确了施工人员的责任、义务、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程序、规范等,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不按图施工、操作不当、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给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2)质量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对质量的控制采用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控制,而对质量管理多采取iS09000系列标准进行符合性的质量管理,但是实际中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没有结合行业特点,与现场质量管理脱节,出现理论、实践“两张皮”现象。在进行体系认证时,很多单位只是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09000标准的要求,而真正的建筑工程质量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3)信息反馈系统不够流畅。有些施工单位由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的不完善或者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导致解决方案不能及时下达,或者其他相关工作仍按照原计划进行,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合理性

卓越绩效模式来源于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中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思想,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代表了质量管理的先进水平。卓越绩效模式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受到很多国家和企业的青睐。

卓越绩效模式是基于大质量观,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标准化、具体化和规范化;卓越绩效模式超越了iS09000系列标准中“顾客满意”的宗旨,追求更为长远的、综合的所有相关方的平衡的满意[w卓越绩效体现了质量因素相互关联、系统管理的思想,它强调各因素间的影响,提供的不是目标或准则,而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一种更为开放的管理思路,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具体操作和创新,为续质量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卓越绩效模式特点来看,其对各类企业具有普遍适用性,应用范围覆盖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属于企业组织,在卓越绩效模式适用范围内。其次,卓越绩效模式追求的是质量上的不断改进、追求卓越,而施工单位只有不断自我优化工程质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并获利,在目标追求上一致。

从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来看:

一方面施工单位作为建筑工程主要的实施者,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涉及:①战略管理。包括工程要达成的目标体系、实施的战略部署、计划等的管理;②人员管理。主要是施工单位领导层的管理,对组织机构的建设,责任划分,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等;③资源管理。施工单位对各种建筑材料、财务资金、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等的管理;④过程管理。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人员、资金等的管理,包括施工单位与其他相关方的协作等;⑤信息管理。施工单位对顾客和市场调查的信息、施工中文件资料归档等的管理。⑥结果管理。施工过程中已完工序的保管等的管理。

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一般周期比较长、隐蔽性工程较多,管理层次复杂,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提升,需要领导层起主导作用,各层管理人员通过管理机制或体系对各种资源、实施过程、过程中的结果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使得顾客、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方均满意的建筑产品。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包含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管理,其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思想可以将各项影响质量的因素相互关联、综合考虑,并且卓越绩效模式追求的目标也是完成各方长期的平衡的满意。所以以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适用性、合理性。

施工单位遵循追求卓越的理念,通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从而满足顾客需求,这样就会提高施工单位中标的概率,进而增加施工单位的市场占有份额,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实现价值、获得利润,从而有资金购进先进机械设备、聘请更多的人才,获得资源优势,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如质量管理机制、管理措施等更加先进,帮助施工单位实现新一轮的质量水平提升,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

综上,将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适用性与合理性,而且可能帮助施工单位实现良性的、螺旋式的质量水平提升。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模型构建

施工单位通过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情况,以顾客的需求为主导,以最终的工程项目产品质量为目的,综合考虑各相关方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各方需求,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情况构建工程项目的组织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引导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

本文构建模型的思路为:各质量影响因素输入质量管理系统,经过卓越绩效模型的内部运转,在过程中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输出为工程项目产品,再经过外部运转,追求整体工程的质量提升。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卓越绩效模型的运转称为内核循环改进系统,对整体工程质量的改进称为外核循环改进系统。由于在内核循环改进系统中,“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侧重于前期的决策,而“资源、过程管理、结果”侧重于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文中将内核循环改进系统分为谋略部分和实施部分,如图2所示。

4、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系统运行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系统要顺利运行,首先要进行组织目标的构建,在目标的引导下,影响质量的因素先进入内核循环改进系统进行过程中的自我改进,输出工程项目产品后,再进入外核循环改进系统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为保障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沟通流畅,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作为辅助。

4.1组织目标的构建

在合同签署前的招标阶段,施工单位需要构建组织目标。施工单位应该综合考虑顾客、建设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工程产品的需求,了解各方对工程质量的期望,结合相关政策,在对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单位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能够满足各方期望的程度,综合考虑建立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见图3)。依据组织目标,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并进行投标,最终合同上要达到的目标是基于组织目标,又是组织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在项目开工之前,施工单位再根据合同目标编制项目目标,为建筑工程实施提供指导。

4.2内核循环改进系统运行

4.2.1谋略部分

施工单位在这一部分的主要工作基本为计划类或称为形成指导类的工作,主体为施工单位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在认真分析顾客需求、顾客满意程度,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判断和预测市场变化趋势,对顾客与市场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资金情况和企业的项目经验,结合单位企业文化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在对组织目标充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战略部署。战略部署时首先确定战略目标,其战略目标要和顾客与市场的需求高度一致,并符合企业的文化、资金、管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然后根据目标设定情况找出影响最终质量结果的关键绩效指标,作为之后工作的重点控制方面。接着制定大概的实施计划,为计划进一步划分指明方向,最后预测可能会达到的质量成果,预测未来绩效。

领导层、战略部署和顾客与市场三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在领导层的指导下,职能逐渐向管理层流动,管理层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谋略结果制定详细的目标体系,方法体系,确定进度、资金计划和控制方案,并组建管理机构,进行人员部署和责任划分等,为实施部分提供指导,如图4所示。

4.2.2 实施部分

实施部分的工作主要是采取谋略部分制定的方法体系,通过计划控制达到目标体系的要求,主体为施工单位的管理层和项目层。在操作中通过资源整合、过程管理和对过程产生的结果进行综合管理,在组织环境中针对呈现的过程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实现内部自我优化。在实施过程中,资源与过程管理相互作用,得到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如图5所示。

过程管理中,目标体系作为意识和行为导向是过程管理的目的;计划控制是过程管理的核心工作,包括对质量和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进度、资金投入及其他方面的控制工作,而推行计划控制工作需要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方法体系来辅助;管理机制从上到下有领导层、管理层和项目层3个层面,从上到下工作越来越具体、划分越来越细致,领导层对应谋略部分中职能,管理层对领导层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细化,将领导层的战略部署分解为具体的、可执行的管理细则或办法,项目层主要是按照管理细则或办法执行管理层的命令,是所有上层规划和目标实现的根基,对最终工程实体质量影响最直接。在实施部分,职能从管理层向项目层流动;方法体系是施工过程的手段,包含施工方案、操作方法、施工程序等。

资源是过程管理的基础,也是形成工程实体的根本。施工单位在工程中所涉及的资源一般有人力、财务、材料、信息和知识、技术、机械设备等资源,过程管理是对这些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的好坏和配备情况影响过程管理效果。

资源与过程管理相互作用产生过程中的结果,包含每个工序实施的结果、目标体系实现情况、过程管理情况、信息资料等。对过程中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和分析,对其中的问题项和不足的部分找到改进的方法,并将其反馈到谋略部分,作为之后工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进行管理和优化,从而达到内部循环改进的目的。

4.3外核循环改进系统运行

经过内核循环改进部分,系统输出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整体的工程质量,与目标体系中的整体目标(或称战略目标)进行对比。

如果符合之前目标,总结成功经验,作为以后工程的样板,其他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可以在以后工程中提高目标来超越自我,并从成功经验中总结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反馈到系统入口;如果与目标存在偏差,找出实际质量水平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将影响质量的因素反馈回系统入口,作为以后工程重点关注的部分,以此来达到改进工程质量的目的。

4.4辅助手段一一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要使施工单位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来保证沟通无碍,以利于施工单位实时地改进。受到郭东等研究启发[川,本研究结合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可能产生信息沟通的单位尝试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如图6所示。

图中,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从项目不同的端口输入信息,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识别、归类,然后信息进入施工方端口,施工方组织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处理:对于问题类的信息,如客户的投诉、抱怨等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法;对于建议类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对此进行研究,判断建议的价值和合理性,如果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改进的点考虑;进入信息平台的资料文件,相关人员对资料进行处理,从资料中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将处理后的信息回馈给各个端口,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信息处理进程,有利于对问题迅速反应,节省信息传播成本。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管理体系质量控制

abstract:thearticleexpoundsthepressurepipelineengineeringconstructionqualitycommonproblem,throughtheestablishment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withregulatorsinteractivemanagementsystem,inordertostrengthentheengineeringqualitycontrol.

Keywords:pressurepipeinstallationprojectmanagementsystemof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压力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生产装置,输送装置整体工程质量的最关键内容。这不仅关系到生产装置、输送装置工程本身能否安全可靠,正常运行还会对公共安全、社会安全与安定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参与压力管道工程建设施工的单位与个人要高度认识压力管道施工高低对社会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每一个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每一个所从事压力管道施工管理与作业的人员都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和改进,提高压力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更科学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手段以及更严格控制措施使压力管道工程质量更安全更可靠。

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中的存在问题

1.1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以及质保体系文件不适用。

最近几年特种设备安装与管理,尤其是压力管道安装以及压力管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已进行了多次修改,很多具有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向压力管道质量保证体系宣传贯彻,对体系内的相关人员没有培训,也没有及时对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进行修改,这往往造成压力管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对国家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质量体系保证文件不适应等问题。

1.2人员流动性大或者具有相应资质人员流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各单位的生产经营需求的条件下,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内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人员以及压力管道施工作业人员流动都比较频繁,这种情况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非常不利,主要是有经验的人才流失,没有经验的新人未经培训就上岗,对压力管道施工体系文件不了解,不熟悉,造成施工质量失控,出现很多质量问题。

压力管管道组成件,支撑件的质量问题

压力管道的组成件、支撑件的规格、型号和材质种类繁多,对其质量控制不利,市场上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压力管道的组成件、支撑件是处在高温高压或低温,或者是在强酸、强碱以及易燃易爆的恶劣的环境之中,对其质量要求高。

1.4压力管道组成件、支撑件的质量证明书不合格

压力管道组成件、支撑件的质量证明书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质量状态不可追溯、印刷质量差或是反复的多次复印造成字迹模糊不清,原件缺失或者印章不全以及没有相关责任人签字等问题。

1.5竣工资料不完整、不规范

施工单位对施工记录及相关报告不重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记录不齐全、不及时,数据不可靠,不准确,相关实验报告不齐全以及施工过程中对以上资料保管不善,有遗失损坏等情况,待工程完工后竣工资料规整不及时造成竣工资料内容不全,不规范、不完整或不能反映所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对工程竣工验收及工程投产运行带来重大隐患和损失。

加强压力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措施

2.1压力管道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运行

具有压力管道施工资质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压力管道质量保障体系,并能有效持续运行,体系内所有从事压力管道管理及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都要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要坚持管理体系评审。坚持内部质量审核,坚持对生产要素的保持与改善。要对体系内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凡不能达标要持续改进使其符合体系文件要求。对体系内的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的各素减员要做到及时补充及时培训,加强后备人员的培训与培养。

2.2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2.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建立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责任人,尤其是明确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大的施工作业人员,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上岗人员必须持证。

2.2.2工程开工前要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并有会审记录,对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将作业指导书内容贯彻到每一个相关作业人员。

2.2.3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勘察施工现场,确认施工环境,作业范围符合安全作业要求,勘察现场后,依据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履行工程中间交接验收程序,确保土建工程或基础支架工程能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2.3加强压力管道组成件和支撑件的管理与制控

控制压力管的组成件和支撑件质量对压力管道工程质量非常重要,控制压力管道的组成件和支撑件质量,首先要选用合格供应商,要求压力管道组成件和支撑件的制造单位必须具有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应制造许可证。对压力管组合件、支撑件的分供方进行评审,评选出合格的分供方,确定合格分供方的产品,建立合格分供方的档案以及产品目录,确保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压力管道组合件、支撑件都具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同时也确保该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压力管道组合件,支撑件的供应与保管制度。严格控制外购产品必须是合格分供方提供的产品,确保合格产品质量的保管与保持,使压力管道工程所使用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合格产品,其质量可追溯。

2.4加强压力管道施工过程控制

加强压力管道施工过程控制使压力管道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步骤都在受控状态下完成,而且每一道工序、每一步骤都要有相应的施工记录、检验报告。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全过程控制。施工记录和各种检验试验报告是施工质量评定依据和工程质量可追溯的依据。

压力管道施工从领料、下料、组队、焊接、检验检测、安装、试压、试生产道交接验收要全过程控制。

2.5加强压力管道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压力管道工程完工后,根据施工记录和现场实物质量或行业评定标准评定该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工程合格后可交工。工程完工后绘制竣工图纸,将施工记录、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各种检验实验报告进行编制、整理、归档,最后编制竣工资料。待工程整体验收后按国家规定期限内将竣工资料交建设单位。

2.6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要定期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3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路桥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有效的质量管理是保障道路和桥梁建设的关键点,道路和桥梁的建设项目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程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质量管理的成功或失败。同时科学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还能够有效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使用寿命,为降低维修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其还对保障公路行车安全、降低“桥头跳车”等现象造成的交通事故。目前,市场上的路桥工程项目出现的问题事后查明主要原因都可以归咎于质量管理失效,例如出现的所谓的“豆腐渣”工程,甚至一些政府形象工程也会出现质量问题。面对这样的弊端,路桥工程项目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项目的照章进行,以合同而行,按工期而进,遇到可能影响到路桥质量的决策性问题可以征集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投资者的要求,进而调整方案,从而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完成。

2、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想成为一个让人信任、值得信赖的工程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质量管理。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成本,为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施工流程浪费较大多组连续活动构成了施工的流程,也是一个价值流的过程。所谓价值流即从企业或公司运转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的连续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现在,由于施工建设单位和投资方的经济地位的对立性,使得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成本控制,因此,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甚者有些施工单位为了保质保量,不考虑投资方的利润等,刻意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如此使得施工成本偏高。在当前的路桥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浪费。

2.2落后的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对项目建设的全部过程都有重要意义,项目采购管理是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是实现项目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由于项目采购涉及到的物资品种极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同时对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具有很大的风险。同时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所以稍有失误就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等,甚至会造成承包单位的亏损。现有的施工建设单位的项目采购管理都比较落后,没有加强监控,使得一些材料、技术等成本过高,甚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随意采购不合格的项目材料,造成项目质量不合格,最终给投资方和施工单位造成损失。目前路桥施工项目的采购管理相对落后,这也制约了项目利润的提高和施工的进度提升。

2.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国内桥梁施工、建设单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广泛使用施工承包制度。同时建设管理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加强其团队的建设管理,使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是无法实现有效控制管理人和物。目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的政策,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注重整个体系的管理,使得建设场地建设垃圾堆积较多,机械不按规定停放,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现场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没有积极性,作业效率不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施工项目的质量。

3、加强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路桥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道路和桥梁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的依据和标准,对保证整个建设过程的顺利,确保工程质量合标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应当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中各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与政府监督、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三方主体有关的各相关制度,并确保相应法律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发挥局部和整体的法律效用,做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其次是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用数据和制度指导工程项目建设,保障工程质量,并通过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落实具体质量责任。

3.2加强施工管理工程项目是处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系统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修改项目计划,因而系统的控制就要能充分响应系统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和桥梁的工程管理,施工单位除了遵循制定的具体方案也要有相关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面对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施工单位不能总是寻找投资者解决,应该结合自己的特长、组成的应急小组,集思广益,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应该采用独立的监督体制,采用投资方提供的监督人员或者第三方监督人员进行施工过程监督,保证路桥施工的有序进行。面对着重大的路桥工程,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严格的执行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强化施工单位的施工体制,细化具体的施工操作步骤,科学地安排相关人员具体实施,同时,可以建立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出现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时的责任推卸。

3.3强化控制结构对施工单位的整体建设进行适当的控制,其结构应该进行加强和完善。控制结构的合理性必然会影响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效果,这包括其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意外事件所做出的相关回应等。施工单位应加强自己队伍的机构建设,为投资方提供一些投资选择参考,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力。科学的控制结构必然让投资者信服,放心投资。同时,它也能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项目实施步骤,按照具体的结构步骤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采用相关的技术和人员进行监督等,从而保证路桥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

3.4现场质量控制管理施工现场是完成项目施工的关键环节,是项目真正施工的开始。首先,在每一个步骤的工程开工之前,各项目组织技术人员都应该对各种数据进行反复测量,确保在允许范围内保证误差存在。其次,按照施工质量目标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在施工现场应该对分管各项目部分工程现场进行控制,最终完成总的项目控制目标。比如针对桥涵构建筑物的工程就应该对其的强度以及尺寸进行技术控制,对路基土石则应该做好基压实度控制。路桥施工项目的每一单项工程的质量重点不一样,因而作为对每一单项的项目工程的重点控制对象也自然不同。

4、结语在路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有效质量管理将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施工单位在路桥项目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工程质量为前提,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结合具体的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合理、有效地加强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和投资方才有可能真正的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标准;质量控制

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1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

工程质量是工程能够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需要所具备的自然属性。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管理的灵魂。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为达到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质量目标,对工程项目从决策、建设、评价及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1.2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设计质量

由于近年来公路发展的迅猛,设计周期短,难免出现方案考虑不佳,地质调查不详,图纸出现差、漏、错现象,有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可以完善,但有的质量问题是难以克服的。(2)管理质量

项目法人、社会监理、施工单位都涉及到管理问题,但法人管理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例如:招标时选择了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履约守信的优秀施工队伍,就会为优质工程创造有利条件,否则是可想而知的;确定合理的工期和合理的技术指标、控制分包转包和合理的标价、制定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等,这些内容都是项目法人的工作职责,也是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法人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施工质量

①原材料(单质)质量:砂、石、水泥、沥青、钢筋、外掺剂等,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实体质量。②成品(半成品)质量:通讯电缆,监控、收费设备,桥梁支座和伸缩缝等,它们的质量好坏也直接决定工程的实体质量。③混合料质量:混合材料有多种,但对工程来说主要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它是单质材料通过一定的配比形成混合材料,通过试验、检测来检验其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④施工工艺:摊铺、碾压、振捣、安装(焊接)等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工艺,影响工艺水平主要有设备的先进性和操作水平,如果材料再好,没有先进的工艺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1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知道,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和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和权限,而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重视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第二,要建立健全专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上下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第三,要严明质量管理制度,要实现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流程程序化;第四,要完善信息反馈体系,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当管理与质量有关时,则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实践的质量活动中,政府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社会监理、施工单位都涉及到管理问题,各自都有明确的职责,即: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负监督责任,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现场管理责任,试验检测单位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其他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负相应责任。

2.2切实加强和完善各种质量管理职能

在工程实践的质量活动中,政府主管部门、项目法人、社会监理、施工单位都涉及到管理问题,各自都有明确的职责。

公路项目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的单位、部门繁多,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还必须严格依据基建程序完善各种手续,工作千头万绪。要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三大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而作为项目建设组织者的项目业主,就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组织管理职能,调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使它们各司其职,有机协调运作,同时按照基建程序和法律法规完善有关程序和手续,规范地开展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因此,组织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要落实好各方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不断改革完善现有管理制度。在工作方式上要充分考虑各环节间的联动以及组织机构的整合,统筹兼顾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减少管理环节重叠和行政资源浪费,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在工作内容上要及时跟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注重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突出抓好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要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质量检测、质量监督、质量检查、群众举报、事故处理等工作中,切实加强和完善建设工程各方的质量管理,对我国的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

在公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必须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公路工程质量实行建设单位全面负责,监理单位控制,设计、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质量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现场的质量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工作负工程技术方面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公路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3.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并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进度、费用的控制与管理,进度控制是中心,费用控制是关键,而质量管理则是根本。因此,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建设单位的根本任务。

(1)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招投标优选施工单位:在招标中,要重点考察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能力、施工经验、财务状况及企业信誉等因素。力争选定最优秀的施工单位。②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工程建设中,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科学合理地安排总工期和阶段性进度目标,在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采取质量一票否决制,坚决做到进度服从质量,在高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加快进度。③利用经济手段,实行重奖重罚:在工程建设中,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实行优质优价,优质优酬奖罚措施及亮牌制,引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④对质量管理实行动态跟踪:从建设单位到监理、施工单位都要对工程建设实行数据管理,随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⑤重点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通病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加强质量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攻克质量技术难点,积极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2)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①开工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现场踏察和技术交底、答复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帮助施工单位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内容。②检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执行情况。③检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及人员情况。④检查监理单位人员的工作质量情况。⑤检查施工单位使用的原材料、设备的来源、数量和质量。⑥对监理工程师认定的单质材料、混和料配合比设计、测量数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随时进行抽检。⑦对施工中出现的工程缺陷或确定返工或发生质量事故的工程除进行调查及处理外,还需逐步分析原因及后果。⑧补充、完善《技术规范》,对工程施工要点、施工工艺进行指导。⑨作好阶段性工程的交接和检查验收工作。

3.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

①公路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具备所承担建设项目的相应资质,主动接受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所承担项目的设计质量负责。②工程设计文件必须规范,依据资料完整,方案论证充分,质量、安全措施有效。③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责任人,做好后期服务工作。④公路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当的技术标准,充分考虑就地取材,易于施工和利于后期养护。充分利用旧路,避免大改大调或大挖大填。注意查明沿线的水文地质情况,对大的地质病害尽量采取绕避处理,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提高设计质量。

3.3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严格执行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施工行为。

(1)质量管理的方法

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作程序:监理的质量管理以主动监理和事前、事中控制的方式为主,事后控制为辅,强调预防为主,其主要工作程序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开工报告;工序自检报告;工序检查认可;中间交工报告;中间交工证书;中间计量。

(2)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①按图纸提供的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等资料进行现场交验并验收施工放样。②审查施工单位试验室资质及仪器、设备的标定情况,试验人员素质及工作规程、规章制度。③坚持材料、构件检验制度。进场材料、构件必须有出厂证明、合格证,试验报告。④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理组织体系,编制监理工作计划,根据施工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关键工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力求预监预控,并对所有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⑤检查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和方案报建设单位审批。⑥对施工单位的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同时按规范和有关规定频率进行抽检和验证。⑦对重点部位,薄弱环节,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旁站,对不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的可下达指令或亮牌并及时更正和采取补救措施,造成重大损失可亮红牌。

3.4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组织施工,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建立工地试验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落实质量责任制。

(1)质量管理的方法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

(2)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①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设计文件详细复核,对水准点、导线点、纵横断面认真复测。②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切实做好隐敝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并存档施工照片。③施工生产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技术规范和合同要求,某些重点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先做试验路段和试验工程,并按试验成果总结施工工艺,指导规模生产。④必须完备检验手段,配齐检测和试验仪器、设备,并及时标定,定期鉴定,确保精度,试验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要加强材料试化验和检测基础工作。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仪器和设备。⑤确保规范规定的检验,抽检频率,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用以指导施工生产。

3.5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能

政府监督,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它的主要职责是工程阶段性验收和工程总体交竣工的质量验收工作。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督,质监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手段,增强质量监督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并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制止和纠正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建设行为。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大部分管网是埋在地下的,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生产装置正常生产,甚至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而且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市政给排水工程可分为3个子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及清净下水排水管: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给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本文针对给排水工程管理中的3个阶段(准备、施工、试验与验收)分别进行阐述。

一、施工准备阶段

1.编制施工计划

根据总体工程“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首先安排给排水工程开工,其目的是完成“三通一平”中的水通和场地平整,并使排水系统及早具备排水能力,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在编制给排水工程详细施工计划时,应注意:每条给水管线应在其服务的工号或装配试车之前完工:排水系统优先安排,其施工顺序为:排水泵房--排水主管线--排水支管线;凡是与混凝土水池相连接的各类管道,必须等待混凝土水池试水沉降合格后,再相互连接密封。

2.划分施工任务

明确划分各施工区域界线,并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各区域的施工单位。工程招投标书中对各区域内地下、地上工程由同一个单位施工,以利于地下与地上工程相互衔接性和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因此,施工任务应按“区域自治”和“接口明确”原则划分。

3.会审施工图纸

施工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审核施工图纸,应注意下列问题:地下管线较多时要防止管线相撞和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线具有足够的坡度。给排水专业图纸与土建、设备、仪表、工艺管线等专业图纸相互衔接处,必须保持一致性,要逐个检查每个衔接部位的管径大小、空间位置与配管数量。

4.编制质量计划

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和设计文件,结合本行业与本单位以往给排水工程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编制给排水工程质量计划,确定施工期间的检验程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点等级;质量检验方式与方法;质量检验记录与质量检验报告的填写、传递、存档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总承包单位组织各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依据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编制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各施工单位应有完善的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并符合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相应的条文。

二、施工阶段

1.材料检验

首先依据有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材料的几何尺寸、强度和密封试验。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事件发生。其次对各类施工材料,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

2.施工现场管理

总承包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到: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对在相邻施工区分界处的同类管线碰头事宜,要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总承包单位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在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完成施工任务。

3.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需要断路时,应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道路上,几个施工单位在若干处开挖管沟施工,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凉水塔安装施工要以防火工作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总承包单位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loom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

4.施工质量管理

总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施工每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暂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联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运转和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施工纪律,并且定期开展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使用经济手段奖优罚劣。对给排水系统中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相应措施如下:一是地下管网中非金属管道穿越公路管段,做e20混凝土浇筑360。。二是对已施工完毕的地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围墙,防止施工车辆碾压或撞坏和污水流入井内。对已施工完毕的非金属地下管线,应在管线回填土表面上,每间隔20m长度插立一块警示牌,严禁大型车辆碾压。三是对已施工完毕的消防器材四周围设置临时护围栏杆和一块警示牌,防止来往的施工车辆碰撞。四是对地下管网中碳钢金属管道进行防腐作业,由总承包单位委托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防腐公司,进入施工现场,集中进行机械化批量防腐作业,总承包单位质量检验员每天到现场检验,既可提高管道防腐质量,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工程施工后期总承包单位应邀请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积极参与工程收尾工作。

三、试验与验收管理

1.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管段与管段相互联结的焊口和管段与管网联结的焊口,在无法做强度、严密性试验时。必须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验,以确保联结焊口的质量。

2.铸铁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试验时,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分界线附近井下临时封闭管口,首先从排水管网中管底标高最高处井口注入水,打开相邻施工单位分界处井下被封闭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网全部试验合格为止。

3.各施工单位在管线试验期间,应设专职人员设置、记录和拆除管线临时盲板。

4.供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管网水冲洗。应与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各种水泵试运转相结合,使两项工作同时进行。

5.排水管线冲洗时。在注水的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冲击处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

6.循环水管道的大口径管段,在进行人工处理时,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不允许单人进入管道。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工程经济利益和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繁杂和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家属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一旦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仅会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及增加其投资成本,而且也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1抓好施工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是建筑工程的生产者,更是抓好工程质量的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近期在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桩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屋面工程、电气工程、防雷接地等问题。要抓好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要从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保修等多个环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如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将施工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1.2严格施工管理,强化质量安全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确定符合规定并满足施工需要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不得偷工减料。按照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要求,严格抓好施工过程管理。提高全员建筑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从施工准备、材料采购与检验、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材料试块试验、检验评定等环节加强项目现场质量控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履行企业定期检查制度和项目部例检制度和各项验收制度。

1.3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质量安全教育

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控制工程质量要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说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施工知识还有待培训学习。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不了解。因此,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2抓好施工现场监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2.1目前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监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履职不到位。大部分施工现场监理工作由监理员操控,监理资料由监理员越权代签字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总监未认真组织编制监理规划,未认真审核施工方案,部分总监不主持召开工地例会。二是未履行企业定期检查制度和项目部例检制度。部分项目未配备符合条件的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问题未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整改,监理日记__不按单位工程记录,无记录人签名,大部分未记录巡检情况和存在问题。三是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不少工地材料报验数量与现场实际不符,未能提供工序报验单,多数项目无设备进场报验单。

2.2做好施工监理工作的措施

要抓好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理单位一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总监负责制。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监理合同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适宜的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配套的合格监理人员,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二是要客观公正,认真做好现场监理,对业主负责。按照建筑工程监理相关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监理,做到独立、客观、公正。监理不能恶性竞争肆意降低监理收费标准,低于监理成本,而后减少监理人员,甚至挂靠或者使用无证人员进行现场监理,疏于管理,使监理流于形式。不能只为经济利益多揽工程而偏袒业主,更不能收受施工企业的礼品与贿赂,对工程放松监理,忽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三是要认真把关,及时做好监理记录资料。监理单位发现问题要及时发书面通知要求并监督整改,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材料、设备、工程以及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不得签字放行,并按规定报告建设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

3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抓好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

不少建设单位往往缺乏有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投资方、建设方要配建各专业齐全的基建班子,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建设单位往往只能自行完成项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务,但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项业务职能上,建设单位与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能力是无法相比的。而工程监理目前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搞好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应当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3.1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工程监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工程监理无法规范建设单位行为。建设单位往往也是投资方,相当一部分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对于大型的项目,有时建设单位还要自行组织一套没有工程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二是工程监理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监理现场缺乏有效监管。近年来监理费的收取逐年呈下降趋势,低价竞标压低了工程监理费的收取。过低的监理费对工程监理行业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具有高水平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流失。监理企业无力常年聘用高水平的监理工程师,挂证监理比较普遍,一些施工现场实际上是聘请临时监理,有项目需要时临时聘用,项目完成后即解除聘用。有的甚至存在现场监理常年不到位,事后照着施工日志补做监理记录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任务的急剧增加,而合格的监理人员又严重不足,使各监理企业和单位只有大量聘用非工程专业人员来充当监理人员。三是工程监理只是现场监理。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已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现场质量监理为主,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正是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3.2实施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

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应当实施全过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全过程。要协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方主体,落实各方质量管理责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建设单位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二是审核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虽然目前有施工图审查制度,监督审核设计单位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设计的安全质量,但从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单位的沟通、设计方案的比对选择、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分析等方面,施工图审查单位是无法为建设方考虑和解决的。因此,要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通过项目管理企业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组织施工图会审和修改。三是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资质范围和质量保证体系抓好工程施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配备符合资质要求的项目经理、建造师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四是监督监理单位按照规定和合同要求做好监理工作。监督监理单位应派驻足够的有执业资格的监理人员,配备相关设备,按规定做好现场监理,及时做好监理日记、记录巡检情况和存在问题,发现问题要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严格把关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涉及的影响比较多。因此,施工企业单位应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建立健全建立施工、监理和项目管理单位三方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7

【论文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监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1.打好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就是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质量管理。只有充分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1.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要把各项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的标准、操作流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的标准以及工程监理的方法和实施细节等一些资料,统一打印出来发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让相关人员明白在工作中该怎样做,都有明文规定,让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开工前,施工单位要把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等一些资料交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1.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工程的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与计量检测的工作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加强计量检测工作,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

1.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把各种原始的资料发到施工的单位,并且按照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的报送各种资料。

1.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工程质量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1.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技术人员要定期的举办培训班,现在科技发展飞快,所以科技人员要及时的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也可以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大家一起谈论,总结经验教训。

2.抓好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实施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

2.1设计质量的控制

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查处理;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2.2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2.3施工质量的控制

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保证工程质量。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2.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器的精度不高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器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2.5其它因素的控制

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入,施工人员情绪不佳,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控制。为此,既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监理和施工企业自检,要在公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4.发挥监理作用

4.1测量和试验的安全监理

首先应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复测。实践告诉我们基准点有时也不可靠,近年来,由于交通建设项目较多,设计单位的任务偏紧,项目的设计周期短,出错就在所难免。因此公路控制网必须反复复测。

4.2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应完全符合规定的要求。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混凝土整体性检验不满意,或在施工中遇到的任何异常情况,说明质量可能低于要求标准时,监理工程师可要求对部分全长钻取芯样,以检验桩的混凝土灌注质量。钻芯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4.3强化监理程序管理

按照质量监理细则的要求,根据各单位分项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的要求,找出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详细指定各种安全施工、检查、实验、测量和成果资料汇总报表以及各项目工程的中间交验单。全面跟踪每一个环节,做到有差漏不签认,有错误要坚决返工,彻底消除质量隐患。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水利,灌区,质量管理,监督,体系

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irrigationprojectmanagementexperience,theengineeringqualitymanagementpractice,thesummaryoftheexperience,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projectandtheirrigationarea,fromthefollowingseveralSuggestionsforconstructionmanagementunitand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unitsconcerned.

Keywords:water,irrigation,qualitymanagement,supervis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第7号令),结合我省实际,水利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设计服务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水利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负全面责任,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要以强化质量意识为中心,以落实质量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强化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为抓手,以加强市场监管为保障,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强化质量监督工作在开工报告审批前,质量监督部门要督促项目法人办理监督手续。大型灌区渠首工程建设要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渠系配套工程可采取巡回检查的监督方式。质量监督部门要制定监督计划,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指导与严管并重,做到制度到位、人员到位、监管到位。要督促指导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要加大巡回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和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实施监督,实行工程质量“飞检”制度,进行不定点、不定期、不事先通知的突击性检查和抽样检测。要严把工程质量核定关,鼓励工程项目质量创优。

2.明确项目法人的质量职责。建立健全质量检查体系项目法人在办理开工报告前,应按规定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项目法人应设立专职质量检查机构及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应有水利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且具有多年水利建设质量管理经验。要按工程规模和施工强度配备与工程所需专业相适应的专职质检员,每一单位工程或标段至少应配备一名质量检查员。在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上报项目划分成果。项目法人要建立健全图纸会审、设计变更、质量签证、工程验收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针对工程特点的主要施工工序质量检查控制措施及有关要求。加强对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监测过程进行督促检查,审核自检计划和平行检测计划。及时组织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与验收等工作。

3.明确监理单位的质量职责,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监理单位在每一单位工程或标段至少要配备一名旁站监理,在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实施连续性的全过程检查、监督与管理。要建立健全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设备检验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缺陷备案及检查处理制度,会议制度,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及工程验收制度等。要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和各专业、各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根据监理合同参与招标工作。及时签发施工图纸,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指导监督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按照监理规范要求进行巡视检验、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工作,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和工程验收工作。

4.明确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责,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揽工程施工任务,依据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部设置应符合承建项目的要求,要设置专职质检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数量应满足承建工程需要。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原材料、中间产品设备质量检验,施工质量自检,工序及单元工程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自评,质量缺陷检查及处理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要强化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严格实行“三检制”,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应进行检验,检验过程和结果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施工人员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要严格工序管理,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当通知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要合理确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当地材料,并将砂石骨料和水泥按不同级配、不同比例进行组合,选出最优的砂石骨料和水泥用量,并按照抗冻和抗渗要求,通过实验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并确定用量,避免单纯追求安全而导致的原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成本。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水化热带来危害的控制,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一步搞好温控设计,综合采取选用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及其他复合型外加剂、浇筑前将骨料和水降温、加强后期养护、预埋冷却管等方式,杜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

5.明确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职责,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应完整、准确、可靠,设计论证充分,计算成果可靠。要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勘察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技术规程、标准和合同的要求。勘察设计深度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勘察设计质量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并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要加强设计过程中与业主的有效沟通、设计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的现场服务,开展设计回访、顾客满意调查等方式,切实提高设计质量和业主满意度。

6、建立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质量检测作为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一项重要手段,为工程质量的判定提供科学数据,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施工单位的自检和监理单位的平行检测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委托具有水利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被委托的水利检测机构在工地配备相应的工地实验室和现场检测人员。在主体工程开前,施工、监理、检测单位要制定自检计划和平行检测计划,报项目法人审核。对于砼工程,必须在浇筑前一个月进行配合比设计与实验,以免影响砼工程的施工进度。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既指实体质量,即工程符合业主需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基础的坚固,主体结构的安全以及通风采光的合理等,也指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即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参建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适应性创新。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确保措施

1.要重视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施工质量的予控教育和素质教育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很不了解,因此,予控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三、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期间能否真正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要建立一个质保体系,最重要的是使其有效运行。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再者,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人人提高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做到“三控制”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五、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3.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六、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

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4.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5.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6.社会监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完全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篇10

关键词: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1工程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1.1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由于工程项目产品受时间、资源、质量的约束,具有一次性、单一性和流动性、投资风险大、产品位置固定和施工生产流动性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工程质量具有如下的特点:

(l)影响因素多。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越长、生产技术复杂,因而工程项目建设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涉及工程建设各阶段,不仅受项目决策、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理、地区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2)质量波动大。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多,工程项目无法根据固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般在露天环境下生产,无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波动大。

(3)质量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生产过程中上一工序的生产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且隐蔽工程多,工程质量就不能完全依靠终检来控制和管理,应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来实现工程质量管理。

(4)工程质量受投资、进度的约束。工程建设项目受时间、资源和质量的约束。工程项目的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2工程质量管理含义

工程质量是指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工程的特性综合。

工程质量包含了工程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和工程实体质量。从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工程质量主要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及与环境协调性六个方面;从工程实体质量看,工程项目质量包括检验批质量、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等。

工程质量管理,从主体看是由业主单位质量管理、承包商单位质量管理组成;从过程看是由立项决策质量管理、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组成。涵盖了从立项决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直至投入使用的所有阶段,涉及各组织中的所有员工,强调各单位和部门都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在编写质量体系文件之前应充分了解其概念,作用,层次,在这个基础上,配备人员,提供资源保证,并指导编写人员按程序编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结构主要有五种类型,层次如下:

a)质量文针和质量目标(第一层次)

b)质量手册(第二层次),纲领性文件

c)程序文件(第三层次),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d)工作文件(第四层次),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书、检验指导书等,都是针对操作者或岗位编制的。

e)质量记录(第五层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奖况的证明,也为产口追溯及质量改进的依据。各类文件的性质、使用、针对不同对象作用也是不同的。

2.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既要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建设单位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督、检验和质量管理机构:

(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规范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

(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组的质量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对施工质量负责。

2.3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

a)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

针对工程的特点,选派施工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在分项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精心组织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b)施工过程技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