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3:09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1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77-01

隐性教育是引进概念,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发展,隐性政治思想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的一个概念。进行隐性教育是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进行的心理意识的教育方法。具体则是指教育者为了能扭转当前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被动和应付态度而进行的,教育者通过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隐藏教育的主题和教育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将教育内容更好的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受教育者能感受到教育思想的内涵。隐性教育的形成是具有独有特点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的体制,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性化,通过融合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能融入到学生的脑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创新性的,是代表了先进的思想力的,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方式。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形成是最为复杂的,并不能单纯的依照某个理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顺势而成,思想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外界生活环境和氛围所影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设定好的环境中,所以,在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通过隐蔽的方式逐步的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

隐性教育具有自主性与开放性。由于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数情况都是处在隐蔽的环境中,并没有十分明确要求,也没有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一直都是处在自发的状态中,所获得的思想教育过程都是主体选择和主动参与的,这个过程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己在非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束缚,更摆脱了教育者对教育因素的控制,这与较为传统的显性教育有着极大的区别。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因素是进行非封闭式的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各个不同因素均能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高校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是以课堂的教育方式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隐性教育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思想意识。

3.进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1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健康的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思想不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作为育人的地方,更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有效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起到正面的影响。而一些不良的氛围也会出现在高校中,这就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学生接受到不健康的思想。例如:当前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学生每天都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纷繁多样,好坏相伴,好的信息内容不但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还能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思想内容,而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则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思想影响,这时高校的教育者就应该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管,删选出不利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网站,使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的都是健康的信息和正面的思想内容,进而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通过有效的利用环境的变化,来为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隐性政治思想教育环境。高校现阶段进行隐性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在高校中建立起一个积极向上且富有健康情趣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在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让环境熏陶学生和感染学生具有较高效果。例如:高校要多开展关于思想道德主题的研究比赛,为学生多播放正能量的电影。学校还可以进行一些道德模范的评选,让学生们自己发掘身边的道德模范,校学生会及一些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到不同的社会服务中区,让学生多接触正面的校园团体等。

3.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系社会实践

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多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社会实践中高校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获得更多的政治思想内容,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亲身的体验到社会的发展动向,也能更好的了解社会,同时高校的教育者也能通过社会的变化,更好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高校学生,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来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并最终能将这份热情,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这样的社会实践能更好的展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更好的帮助高校学生的思想在无意识中得到升华,进而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才能在步入到社会后,更好为社会服务,成为一个思想健康向上的好青年。例如:高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化身成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基层服务者,不同身份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会变得更加的宽泛,学生能直观的通过社会实践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思想,更好的武装学生的政治思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环境为学生带来一个健康向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随时都感受到社会的正面性,使他们能健康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郑庆昌.高校育人的新探索[n].福建日报.2004年

[2]唐昌惠.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贵州日报.2004年

[3]李伟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素质[n].光明日报.2004年

[4]赵永亮,孟晶.浅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J].职业.2010年03期

[5]李文杰.发挥学习小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0年01期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2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入到校园各个领域。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其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正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阵地。有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使他们开阔了视野,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62%的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40%的学生把网络作为发表言论的最主要场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网络的高信息量和丰富的内容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内容广泛而丰富。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并接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资料。可以说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信息资源。

(二)网络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上信息的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紧跟时代脉搏。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最新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聆听世界的声音,关注身边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经济及政治热点问题等等,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融入这信息时代,评判各类社会问题,增加了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最新信息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等、互动、私密的交流空间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纯粹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育者往往处于一种居高临下、主动给予的位置,这使得受教育者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网络搭建起来的平台上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由于网上交流可以不见面,可以匿名,学生能够在网上真实地表露心迹,畅所欲言,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便于我们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四)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全新的教育手段

传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并且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部分。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问和全新的教育手段。首先,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学校和家庭也可以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显然这种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来说,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其次,网络信息具有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等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播手段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可以在娱乐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在形象、生动、直观教育中思想上得到升华,这种自然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取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的负面效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虽然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上未经过滤,未经鉴别,未经选择的思想和观点难免良莠不齐,有可能影响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首先,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存在给思想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以往大学生接触的大量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和学校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和过滤,大多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但网络中的信息却是良莠并存。其中就包括不少关于淫秽暴力、虚假、反动等有毒有害内容。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网上无益信息约占50%以上,网上黄页随处可见,色情图像有45万种之多。而这些不良信息对于那些辨别能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们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有可能使一些意志薄弱者的价值观发生蜕变和扭曲,造成道德人格丧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的这种开放性和信息的多元化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网络阵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远离不良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感情压力等,当这些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很多心理相对脆弱的大学生就渐渐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如果大学生过分依赖虚拟化网络,会在现实中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也可能由此产生更多的心理疾病。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困难与障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教育和宣传网站,但普遍存在覆盖面较窄、投入力量有限、交互性不强、与现实结合不够等问题J,导致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目前,有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照搬格式,形式雷同,在内容上没有贴近大学生关于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洵、法律援助等感兴趣的新鲜话题。虽然不少学校设有网上讨论区,但由于所讨论的问题往往脱离实际,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由于内容单一、互动性差、从而造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访问量过少、影响范围有限。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大多是通过一些网页的链接,仅有15%的大学生曾经从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主页上获取过信息。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网络的建立与维护,网页的设计以及网上内容的和更新,与大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都需要人的操作。我们的主流网站、网页办的好不好,有没有吸引力,是不是真正起到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都要看我们是否拥有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有信息把握和信息处理方面的素质,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努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为了保证这支队伍在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先进性,保证主流网站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高校可以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及网络专业人才中挑选优秀人员,组建起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并定期对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形式与政策,以及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地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搞好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逐步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办出权威,办出水平,努力增强针对性,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不断提高点击率,扩大其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首先要用健康的思想文化活动将大学生吸引过来。比如可以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用动画、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网上课堂的趣味性,将大学生吸引到网上课堂上来;也可以组织网上党校、网上征文、网页设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这样就可以减少大学生与不良信息接触的机会,减轻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危害。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电子信箱等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快捷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留言或对话的形式即时或者定期解答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实效。

(三)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

心理素质教育是当代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其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学习、恋爱、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心理未成年的特点,使他们在压力面前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情绪低落、信息焦虑、上网成瘾、社交恐惧、人格障碍等。有关部门统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和疾患的比例在25%以上i引。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很多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常常怕别人知道而不愿去看医生,便把目光投向网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讲授心理学、心理咨询、现代心理保健等基本知识,更要帮助学生诊断和排除心理障碍。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网站,通过网上平等坦诚的交流,缓解或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与心理上的冲突。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作为一个子系统,其“”有一个更大的系统,即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产生制约作用。

(一)经济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因此,经济关系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主导因素。政策作为人们“思想”的产物,自然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自建国以来,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被定位于政治之中。围绕政府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规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旋律等意识形态教育。如1950年《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确定在高校设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后,直至1976年的政策始终强调通过“学习着作”、“选读马列主义经典着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主旋律教育的规定来看,1950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反帝教育、教育、五爱教育”的工作重点。1961年《高教六十条》提出,要使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高校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而拥有了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拥紧现实而放逐理想,追逐功利而嬉戏道义,尊重自我而淡薄群体”的价值取向[2]。对此,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束以阶级斗争为教育内容的时代,开始重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要普及法律常识。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校园文化”的教育途径。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网络化教育的开展。

(二)政治体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公共政策总是在一定的政治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上容纳的可能性决定了公共政策选择的结果。”[3]因此,对政策变迁影响最大的政治因素是政治体制。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反映在政策领域即以中央精神和领导指示作为逻辑起点。如1950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强调,“根据共同纲领文教政策”来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其他方面。1970年《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指出,遵照的教导,培养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强调,遵照胡启立同志关于“在全国各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的指示开设法律基础课。

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进程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仍存在集权政治的“阴影”,但已不是“主流”。如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根据十五大精神进行课程设置及有关工作。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政策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政策导向的变化,即开始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和生活需要,政策的文本表述由“引导”代替“应当”、“必须”。在制定政策时,政府也逐渐跳出“权力的圈子”,积极迎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利益和需要。如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历时9个月的调研,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宏观管理、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4]。

(三)文化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

文化的因子总会深入制度的具体规定和内在精神,成为决定政策变迁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前,社会文化价值观高度同质,人们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和权威的意志作为价值尺度,绝对否定人作为个体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社会的一切事务由政府直接决定,民众(包括大学生)无权利质疑政策或拒绝执行政策,即使政策发生方向性错误仍得到运行,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错再错”。如1957年《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出台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左”,教育目标转向阶级斗争教育,教育内容转向对马列着作的学习,教育方式转向劳动改造,管理体制转向工农兵学员管理。198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才逐渐“转轨”。

改革开放后,文化价值观多元突显,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观“迷失与缺失、多元与偏离”[5]等现象,使政府主动地变革政策。如《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教育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增加了适合大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途径。在教育管理方面,1987年《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制度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法制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基础动力——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因此,在政府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众多活动中,教育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维护、加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行为个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管理不是我国政府独有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对高校德育进行管理,只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干预,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基础动力

政府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过程中,由官方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团中央等)主动提出,并在各高校选择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旧、新政策的讨论,最终以官方主体的名义发文。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先是总书记专门就大学生思想教育作了3次重要批示,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部署,接下来由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全国10个地区,包括北京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上海地区、天津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征集大量材料,并从地方高校选拔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形成的。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形成的政策,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大学生利益却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这种政策是“义务型”政策,即一项政策出台后,目标群体不得不履行一些新的义务或者增加履行原有义务的总量。由政府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以渐进变迁为主,少有激进变迁。从政策变迁的60余年来看,除《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时期对政策作全面调整外,基本保持了政策的稳定变迁。政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时,不是保持“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政府的价值取向表现在:(1)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2)统一大学生思想和行为;(3)培养社会的接班人。

政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根据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调整和终止旧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来看,建国之初政府全面学习前苏联,使政策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的规定上明显带有前苏联教育制度的痕迹。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满和躁动倾向,为此政府推动政策转向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并相应增加了“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等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受“”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讨论,为此政府主动结束了阶级斗争教育,并推动政策从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转向突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受“市场化”、“利益化”、“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大学生队伍出现了“理想淡化”、“信仰动摇”、“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倾向,为此政府再次调整政策,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形式,提出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制定有关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条例及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生

政策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群体。一项政策如果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就较容易被目标群体接受;反之,一项政策如果被目标群体视为对其利益的侵害和剥夺,那么它就难以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7]。因此,大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

50年代大学生对政治、马列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据回忆:当时同学间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体育、不是游戏、甚至不是学业,而是政治,大家都坚定地笃信马列主义[8]。因此,不论政策怎样学生都“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学生的表现促使政府沿着建国初期的政策走下去。从课程规定来看,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与1952年《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相比较,除增加马列主义基础外,其余保持一致。1957年后,部分大学生思想的波动状态才促使政府进行政策微调。如1958年《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规定,一律停开政治课,改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1959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

60年代大学生共同拥有着“讲政治,不讲出身”的时代心理,对党、国家和表现出无限忠诚,拥有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学生的表现使政策在延续的基础上向绝对服从于政府和社会的方向发展,以至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如1961年《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4年《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目的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宣传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80年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搜寻”、“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自我超越”,逐渐散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认为“政治理论好像没有多少用处,是可有可无的。对于现在的功课不像入学时那么热心了。有时甚至想抛弃它,但又觉得束手无策,陷入痛苦的彷徨中。”[9]同时,少数学生中也出现了某些思想消极、混乱等现象,并多次发生。学生的变化使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增设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90年代大学生思想动荡比较明显,如面对腐败、分配不公等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脑体倒挂”现象和新的就业制度心理问题急剧增加。学生的变化使政府积极进行政策调整。如1995年、1998年分别形成“两课”改革的“95”、“98”方案。从课程改革来看,浓厚的政治色彩降低,道德教育得到提升。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以“德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并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这表明政府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生活化方向发展。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4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

赵成林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2011级辽宁省大连市116029)

 

 

摘要: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深入为高校带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组织,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的自发性组织,发展迅速,展现着蓬勃的生机,已经成为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已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社团是在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社团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稳定功能

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主观能动性在其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他们。高校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建立的组织,具有自主选择性和行为自觉性,容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良好的社团文化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培养心理品质。

2.激励功能

社团文化如若能够得到学生成员的认可,就会激发成员的团队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学生不断前进以追求共同目标。学生将自己视为社团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管理社团日常工作,共同做好社团决策,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和团队精神。社团负责人的典型示范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并培养为之努力的毅力。

3.中介功能

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急速发展期,思想十分活跃,热爱新事物,同时稳定性较弱,易受环境影响。高校教育与学生之前接受的教育不同,其自主性较强。学生社团是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既是学校管理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桥梁,又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构建校园文化的中介。有效利用社团的中介功能,能够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陶冶情操功能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学生接受过多年教育,其知识水平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使他们崇尚高水平的文化生活。高校社团种类多样,丰富多彩,满足了大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性格、提升灵魂的需求,大学生在接受社团文化的同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多种体验,升华自己的灵魂。

二、如何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加强党团组织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高校社团组织虽然是学生自发性成立的组织,但并不是随意建立、随意撤销的组织。学校党委和团委对社团的管理负有指导、监督、管理的作用,党委团委要确保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成的社团,必须有积极的理念,有充实的社团文化,而社团组织的校园活动,也必须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党委和团委要加强对高校社团的管理,引导社团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开展党团内部活动、党员团员意识教育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建立健全社团考评制度与激励机制

政府和高校加大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的资金投入,设置“十佳社团”、“高校社团”之类的奖项,完善高校社团评比表彰机制,牵头开展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活动,形成社团文化发展的鲜明导向,能够进一步促进社团文化的繁荣发展。此外,学校应当采取措施激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例如,采取“第二学分制”,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获取第二学分,对于为社团发展,文化建设做出较大贡献的学生,学校应当设置奖项对他们给予奖励。例如可将“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个社团之中。这些都能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实现素质教育。

3.发展思想政治类社团

高校社团组织丰富多样,但大多数是以公益性、实践性社团为主,思想政治类社团由于理论性较强,在社团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事实上,思想政治类社团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可牵头建立思想政治类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精神文明创建中心”、“党史协会”等,让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开展学习会和讨论会,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此外,学校还可将思想政治类社团发展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阵地,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结语:总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党团组织要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结合新时期社团文化发展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监督,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健康持续发展,最终推动社团文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黄正初、张海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2)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5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间接性。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它与显性教育不同,它不直接言明教育的内容、目的,而是隐藏于各种活动及载体中,在活动过程中,摆脱了显性教育注入式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紧张感,隐性教育能使学生心理放松、情感共鸣,教育内容乐于学生接受。

(2)渗透性。传统的显性教育目标明确,多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多在短期内向学生灌输教育者的观点,以期达到迅速教育学生的目的。而隐性教育则采用渗透式,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潜移默化、慢慢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3)隐蔽性。隐性教育存在于教学、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教师的思想、人格,还是演讲、辩论、社团活动等,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4)有效性。由于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其特有的心理规律,如果采用正面的“灌输”教育方式稍有不当,学生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观点,显性教育的效果就要打折扣,甚至起反作用。

二、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西方文化大量传播和侵入到高校,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利用隐蔽手段,宣扬西方的价值观,争夺高校青年学生。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化速度非常快,大学生从相对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有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急剧变化,一些人偏重强调个人理想,责任意识弱、政治观念淡漠、对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和排斥情绪。因此,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势所需。

2.大学生接受方式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理论,特别期望能够主动探讨他们所关心的社会、人生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去寻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答案,厌恶单一的理论灌输。

3.思想教育方式创新的需要

隐性教育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成为―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淡化了他们的被教育角色意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内心的要求。”许多专家认为,隐性教育的内容与学校进行的教育和教师传授的东西是不同的,它们无需在课堂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上灌输,而是蕴藏在怡人的校园里、积极的实践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人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领悟出人生的价值和真谛。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1.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中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更是传递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场所。合理的校园环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承载着真朴、博大、厚重的大学精神,它可以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主观精神,起到以境化人的隐性教育作用。所以要努力建设以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同时使校园建筑、公共设施、主要办公场所等赋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使隐性教育全面渗透于校园环境的建设中,起到育人作用。

2.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形成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挖掘、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实现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郑州电力高专“严谨笃学敬业乐群”的校训、“明德循理,精业育人”的优良教风和“立德修能,知行合一”的务实学风,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塑造着一届又一届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受到熏染。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力量,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4.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

社团是学生思想、观点、情感、需求真实表达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改变过去生硬的灌输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使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月末文化周活动在电力高专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发挥出塑造学生心灵、锻炼学生成长的作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教育而言的,因此,新形势下在有效发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子宜.巧施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2]王玲.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与开发.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2).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获得的认知较为局限,学习的兴趣欠缺,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育途径单一,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其中,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留给学生大量的漏洞和捷径,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决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讲授式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创新改革教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和减少考核漏洞,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考核制约思想上有真正的提升。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及时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学生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向目标前进;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约束并规范学生行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和行为。(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激发学生精神动力。(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塑造学生完整人格。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凸显学校育人的功能高校乃育人之地,教授学生知识是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一课,加强其教育更能凸显高校育人的重要功能。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政治发展。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地,所以,在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能够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播;选择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文化;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推动文化创新。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7

【摘要】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也要进一步改进评价的工作思路,在评价中增加践行内容,从“知行统一”这个层面上对教育效果进行检验和评判,并通过检验和评判,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以利于引导大学生把社会思想政治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外化”为个体的实际行为,形成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的导向,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评价面临严峻挑战。评价标准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尺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产生效力和效用的特征,亦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1]评价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结果。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时要做到全面、系统、具体,使评价标准尽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认知标准

认知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思想政治认知能力是个体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来逐步接受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准则,遵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社会道德规范,并运用已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安排自身行为价值取向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认知标准是指以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以及评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手段。衡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水平应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反映、理解、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培养的;通过教育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由概念、范畴、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和规范体系。其次是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辨析能力。这主要是衡量大学生在接受、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辨别是非、分析判断善恶的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要求和道德原则独立分析、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最后是看道德评价能力。这主要测评大学生依据德育目标,运用科学方法,按照道德规范要求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从价值上进行判断,并对其达到德育目标的程度做出科学评判的能力;而教会大学生按照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评价方法,摆脱他人的暗示和对权威的迷信,识别各种是非、善恶、美丑的现象,客观、公正、独立地进行道德行为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首要标准。第一,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他们才有可能在意志的作用下,自觉地将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应用于实践,达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文化多样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文化的多样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往往陷入迷惘困惑、不知所措的境地,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政治认知混乱的心理倾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其独立分析、正确判断和选择的道德认知能力,进而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二、态度———情感标准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类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个性的情感机能和情感品质在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情感是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形成较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过程,是直接与一定社会思想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相联系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情感是个人和人类关系中最深沉、最核心的感受。由于其经过了人的理性沉淀和升华,并获得了心理和个性的支持,而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因此,它对人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正负效应的关键。积极高尚的情感能促进思想的转化和升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消极的情感则起着弱化或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是维系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活的基础,它不仅构成大学生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情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发生的内在驱动力。“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在思想内化、转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影响最明显的是情感和意志。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向性心灵体验,通常以肯定或否定、热爱或憎恨、赞赏或厌恶等两极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并转化为一定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认识活动起着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果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情感体验,没有亲身感受,思想政治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也难以在他们心中扎根。反之,当理论真正被心灵所感受、为情感所认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思想政治规范和要求就会深入人心,就有可能达成价值认同,从而促使大学生追求思想政治境界的升华。积极的情感对认知具有一种激发动机作用,它能促使大学生去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知识,还能促使人的思维处在一种活跃状态,从而加深其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思想政治情感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的推动。情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它一旦发生,就会转化为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能够直接转化成行为的动机,推动主体做出某种行为。因此,情感的开发是连接“知”和“行”的桥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应把情感标准作为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情况下,以学生思想政治情感的变化来评价教育的效果,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一环。

三、坚守———意志标准

意志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是在行为活动中克服内外困难和障碍的毅力与能力,主要表现为履行责任和义务时的坚韧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中,意志是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和思想道德情感向道德践行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在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他(她)的行为能否养成与坚持,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志是思想品质的基本要素,个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平能直接从其意志水平上反映出来。“意”是“知”的运用、“情”的表达,只有把“知”、“情”、“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落实到“行”当中。因而,意志水平可以衡量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高低。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如果道德意志坚强,他(她)就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尚的行为。第二,意志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一,意志具有选择作用,它能够促使人们按照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要求,果断地对行为的方向和方式作出抉择,按照思想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维护思想道德准则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仅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思想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规范的实际活动,而且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从事符合规范的实际活动,持之以恒、积善成德。其二,意志具有调控作用。它能促使人们排除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和障碍,抵制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腐蚀、诱惑,克服周围环境的恶劣,归善改过。高校学生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知识和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忽视受教育者的意志培养和训练,就会使大学生在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影响时,或是随波逐流;或在缺少外部约束时不能慎独,难以约束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或对正确的道德行为不能一以贯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中应把大学生意志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的环节,要善于运用这一标准引导教育者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增强其意志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意志标准在内容上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大学生独立地认识善恶是非,并能自觉按照其思想道德准则行事的能力。二是评价大学生在任何新情境或社会现实生活中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水平,考察和衡量大学生是否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为,是否能够与不良行为作斗争。三是评价大学生在面临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矛盾时,为了维护社会和他人利益而有所牺牲的精神和行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意志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如编制一套能够准确测量学生意志发展水平的题目,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进行测验,或进行个别会谈和集体会谈,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观察和测评等。

四、理想———信念标准

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不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知情意的“合金”,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对人们的思想言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信念是一种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信念的选择不仅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生自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而且直接关系着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大学生在信念方面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包括部分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够坚定,存在“渺茫论”、“怀疑论”和“无用论”的认识误区;少数大学生甚至相信迷信,信仰宗教。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必须把强化大学生信念教育作为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把能否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作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既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败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关键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信念标准有理性和科学性的标准,具有可测性。在评价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重点考察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是否有完整和明确的内容。因此,评价中第一要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等文件精神,开好了四门课程,做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要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乐于奉献、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第三要看学校是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学校的重点学科来抓。第四,要正确评价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手段和方法上是否具有针对性。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党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后,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程度。评价中应通过科学设计问卷调查、座谈、试卷考试等方法全面客观地考察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思想道德状况,其中,重点是考察学生是否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否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考察学生是否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践行———行为标准

所谓践行,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一般而言,践行是教育的最终环节,是认知向行为转化的体现。“知行合一”是衡量人的道德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尺度和标准,只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的作用下,自觉进行道德践行,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标准,进而具备了基本的“道德”,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实效性可言,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人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者掌握被教育者的真实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才能客观反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得失,进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施以必要的调整、干预和控制。可见,思想政治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它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正如古人所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茍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6]当前,大学生“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欺诈、坑蒙拐骗、制假售假等现象深恶痛绝,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1%的普通比例。伪造成绩单、假证书和随意违约的现象令用人单位痛心疾首。[7]因此,要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解决知行脱节的矛盾,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使其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帮助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践行的飞跃,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8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择业观念不正确、责任意识淡化、诚信意识缺乏、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就业思想特点,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促进大学生理性就业、健康成长成才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整个经济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却在逐步下降,这符合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观点,由此造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市场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思路。近年来,大学的逐年扩招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所以“大众化”的大学生必须接受社会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全面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涉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教育领域而言,就业已不仅是受教育者单方面的诉求,它同时成为教育者特别是高校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现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范畴,并成为各级政府和高校关注的热点。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文件精神,充分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有关就业的思想理念通过特定介质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头脑中,以帮助建立或改变、提高其对就业问题的理性认知,改善其对待就业问题的情感、情绪,促进其就业动机的合理化。

一、大学生就业思想问题之诸多紧张与矛盾

(一)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低迷,缺乏主动出击精神

全国各高校全面扩招以来,人才市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些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自暴自弃,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个别学生还可能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不幸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毕业生主动就业的积极性:一些大学期间成绩平平,甚至还有补考的同学,毕业后凭借家庭丰富的社会关系很快就能找到如意的工作,相反,一些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却由于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而在就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从而产生自悲情绪,更加缺失主动出击精神。

(二)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趋向功利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受市场经济利益观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把自身利益当作就业的首要目的,将社会利益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辅助目的。因此,在校期间,部分大学生没有珍惜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本领的机会,而是把大学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跳板或敲门砖,“混”了四年光阴。另外,在工作的选择上一些大学生也明显显示出“挑肥拣瘦”的特点,工资高、环境好、无风险、社会认可度高的工作争相应聘,而环境较差、风险大、社会认可度低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些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落实“三支一扶”,但一旦有机会脱身,就会义无反顾地流入大中城市,去实现自身利益,进而再次验证我国“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动之规律。

(三)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波动大,浮躁不定

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波动大,最主要的表现是对已拥有的工作缺乏坚持精神。当下,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很高,但是应届毕业生中能够安心从事第一份签约的工作的少之又少。工资待遇不好、专业不对口、前途不光明、职位不理想、环境不舒心等原因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选择辞职。此外,部分用人单位以及一些制度的制定也是大学生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如用人单位招聘时间太早,而各地公务员招考、全国研究生招考相对较晚;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承诺的待遇与招聘后相差甚大等,这些都会导致毕业生放弃眼下的工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就业岗位的合理更换,在一定程度上只会促进人力资源的更合理配置,但是,从另一角度分析,一些无正当理由先就业、又辞职的毕业生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修养,这种行为忽略了对高校以及相关单位造成的社会影响,更无法谈其对于本职工作的奉献精神。

二、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预设

(一)高校应及时解读就业政策、就业形势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大学生对一些就业政策、形势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内容。通过就业形势分析、市场预测、政策导向以及就业素质引导等环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他们从自身也从社会出发,以国家大局为重,合理定位,纠正择业方向,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高校中应针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教育,利用课堂学习、校园网络、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学会在事业与金钱方面如何取舍,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理性就业。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诚信和“契约”意识教育,以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高校应重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保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高校中应成立心理健康机构,它能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也能根据大学生在求职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疏导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将会面临的就业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求职信心,提高理调造能力,从正确克服求职中的挫折入手,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竞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择业尤其如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个体进行充分定位的基础上,对影响职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个体职业发展方案的行为。这是激发大学生自身动力,完善自我的绝佳手段。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自我反省外,还要对社会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其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审视自己,最终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9

论文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现状

1.1认识不到位

一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软任务”、“虚场合”,做也可,不做亦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长、覆盖广、弹性大、见效慢、易反复,难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从而导致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1.2工作缺乏针对性

部分政工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却相去甚远的现象。

1.3“两课”教育形式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两课”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两课”课堂上,常常又是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引经据典、说古道今,学生在讲台下无精打采,甚至有人看其它类书籍、打瞌睡,课堂气氛单调枯燥乏味沉闷,课后也很少有学生自觉看课本、学理论、看原著,学生对“两课”缺乏学习兴趣。

2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而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以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而组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比起以往说教式的教学学生会容易接受。

2.1利用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一般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讲授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讲授体育的功能时以建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讲授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2建立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

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定,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有机结合起来。

2.3利用体育实践课,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内容多、范围广,每项技术中都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品质,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球类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健美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

2.4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教师。他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进行空洞的说教。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质锻炼。持之以恒地将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将育人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须晓东.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

[2]杨泓.挖掘体育的德育功能,拓宽体育内涵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陈疆.浅谈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J].成才之路,2007(33).

[4]王乃英,刘逢祥,孙京亮.关于体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5(1).

[5]丁利荣.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2008(23).

[6]王继强,王继娜.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5).

[7]冯悦民,江翠萍.体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报,1997(l).

[8]李静波,曹策礼,石宏.体育教学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