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7:12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1

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通常被表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演绎出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念。全面发展旨在引导人的整体性成长,反对片面、畸形的发展,避免人的异化。这种理想,无疑是教育发展的光明指向。

在教育的现实层面,全面发展却遭遇了某种程度的困境。不管是大家对“高分低能”的指责,还是对“应试教育”的抱怨,似乎都在提醒我们:现实中的教育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想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而人们在教育观念层面对“全面”的误解,是造成这种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因。

误解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各自努力。1957年,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在这一表述框架下,很多人误认为:所谓人的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与之对应的各种教育来完成的,所以只有与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对应的各育发展了,人的各方面的发展才得到了保障。于是,人的发展和教育之间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归位:德行的发展归德育,身体的健壮归体育,审美的发展归美育,智力(知识与思维)的发展归智育。如果全面发展中的某方面素质的发展出现了问题,某个学科或课程就需要更多地努力,如培养孩子的德行,就是要努力实现品德课的有效性。

误解二:教育中所教的知识,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数学、语文、历史、地理、品德、美术等各个学科,这些学科知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各自记录着人类各个领域的成就,通过相互独立的知识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相应素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是由数学教育来实现的,历史知识是由历史教育来负责传授的,对于地球和地质的相关认识是在地理课上学到的,美的感受和体验主要在美术课上得以实现,而人德行的完善则应该诉诸德育课上道德知识的教与学。

我们可以把这两种误解的错误之处归结于:用机械、平面的知识与教育观念来理解有机而复杂的知识与教育体系。

事实是:我们都知道,人是一个有机体,人的各种素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构成的而不是机械的、可以划分与切割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人的德行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智慧,是在人对自然、(他)人、社会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的,因而鲁洁老师说,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③人的审美,也不只是与绘画、雕塑有关的知识,而是蕴含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德行,就是人世间的一种美好的事物,因而我们称之为美德。这里的美不只是价值上的赞赏,也是审美上的欣赏。人的各种素质,就如此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相互构成和相互支撑。

把知识在主题相关的方式上划分为数学知识、地理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是一种平面式的划分。其实,知识本身有着内在的立体结构。知识,在内在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符号、规则、解释性与描述性意义(表层含义)、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四个层次④,直观图示如下:

如上图所示,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是隐含在知识深层的一种结构,这意味着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内在地包含有意义与价值的深层含义。因而,所有知识的传递过程,都可以成为意义和价值的引导过程,所以,“学科教学的道德任务,不是必须通过额外加入一些道德因素才能进行的,其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⑤我们以前只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智育的过程,导致我们的教学没有深入到知识的深层结构中去,只停留在了知识的第三个层次,即知识的解释性或者描述性意义的获得上,而没有能够实现对知识深层意义的挖掘,因而导致教学过程成为一些既定结论的传达,没有实现其文化与价值意义生成。

举一个初中数学知识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在教f=xy(x+y=1)这个函数时,我们常常会重点教学生认识这个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变式,把它变成一个一元二次函数:f=x-x2,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出何时此函数有极值。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会设计出很多此题的变式来,使得学生能够很快辨识,并用此思路求出各种变式的极值。

这是我们现在常规的数学教学内容与方式。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知识的立体结构而言,这样的数学教学,教了各个符号的含义(第一层):f、x、y代表不同的变量,其中,x、y都大于零,x与y之和等于1;教了这个函数表达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规则,第二层):在x+y=1的情况下,f等于x与y的乘积;也教了这个函数的求解的方法以及最大值情况(第三层,描述性或者解释性的知识):不管x、y是什么,只要能还原成这种形式,那么,这个函数的解就是:x=y=?。

其实,这个函数还有一个深层的意义与价值内涵:我们都知道,函数是表达关系的,这个函数在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系统f由x和y两个要素构成(x+y=1),f表示这个系统的整体情况。这个函数的解(x=y=1/2)意味着:这个系统在两个要素处于平衡(相等)关系时,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有最大值)。再解释一下,就是一个系统只有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处于平等(平衡、不偏不倚)关系时,这个系统才达到最佳状态。不偏不倚,也就是中西方古代哲学(儒家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通过这个数学函数,我们发现,只有其中的变量在不偏不倚的情况下,这个系统才会有最佳状态。这个函数,可以看作是中西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庸”之道的数学表达式。这就是它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内涵,也就是最深层的知识结构。

我们通常的数学教学,只教学生如何求未知数的解,或者是去计算x取何值时f有最大值,而并没有引导孩子理解这种函数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因而,没有实现深度教学⑥所能够达到的文化与价值意义。

杜威说:“自然科学的教学可能流于一套形式上的技术的练习,这种情况是千真万确的。如果在教学中把有关世界的知识作为目的本身,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自然科学教学不能使学生获得文化,并不证明自然知识和人文主义事业的对立,而是证明教育的态度错误。”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把传播确定的知识结论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把各学科教学当作传播知识的阵地,不去挖掘知识深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智育)的效果,看上去是增长了知识,实际上却因为失落了知识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内涵而沦为知识表层意义的灌输过程,或者某种技能的训练过程。

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德育本身也曾经深陷学科化、知性化的观念中⑧,把道德观念当作自然科学知识一样看待,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与“智育”一样,只是把有关道德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并没有将这种表层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因而,我们的德育课堂,实际上也只是道德知识的表层含义的传播过程,并没有起到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传播的作用。

实际上,上述知识观的问题,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表达了这一观念:知识与技能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回到人以及人生活的世界,作为人类探索活动结果的知识和探索活动本身才有意义。这里的意义,显然是存在(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和文化层次上的意义,而不是生存层次上的手段性意义。

2011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课程的宗旨表述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将科学素质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在这四项内涵中,我们看到,第一项“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指学生的一种存在状态,最后的一项“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两项直接是指向人的态度与情感状态的,而第二项,定位了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这便是科学对人类的意义。课程标准对科学知识的定位,有了明显的知识非本位的观念,在目标中始终强调要能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道理”等,就是要使知识的学习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的第二条,提出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第三条提出“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看到,课程目标的设计已经在努力保持数学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开始重视数学教育的育人特征,重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可以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将教育过程推离单纯的确定的知识传输过程。知识或者技术,被当作生活情境中的一个要素,回到了人的生活世界。教育中对知识理解的变化,直接导致教育活动本身的指向变化:传输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对自己所在世界的深层理解才是目的。因为只有摒弃德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观念,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教育过程才可能成为一种文化意义的生产过程。

在当前的课程标准中,很多学科的情感态度目标的设定,也有着明显的超学科特征,如各学科都笼统地讲到培养学生的合作、反思等。而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们往往会将其落实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设计上,如小组学习、检查习惯的养成等环节。这些的确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这些环节的确也可以起到养成学生这类德行的作用。但这也可能会使教师依然认为: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情感态度目标,只需要或者只能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这些教学过程的要素达成,依然跟知识教学的主体没有发生联系。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依旧是传统的知识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知识本身的文化意义,还是不能够得到挖掘,知识教学过程还是不能实现文化性的突破。

注释:

①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7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0页。

③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④孙彩平:《知识·道德·生活——道德教育的知识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3期。

⑤孙彩平、蒋海晖:《知识的道德意义——兼论学科教学中道德意义的挖掘》,《中小学德育》2012年第10期。

⑥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1期。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2

1.充分利用教材融入德育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是显性的,而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融入教学中.首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学“圆”时,让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当时被称为“祖率”,比西方发明早几百年;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收集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它是我国西周数学家最早发现的,这比欧美国家早近五百年.建国后,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为国家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这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恩格斯曾说: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教师教学中应适当地给学生揭示,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教学正负整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等,都可以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教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可以渗透质变、量变规律;教学换元、消元转化等方法时,可以渗透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再次进行审美教育.别林斯基曾说:“美育与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可见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在用的数学教材形式活泼、图案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等体现着对称美,公式a+a+a+a=4a体现着简洁美.数学美感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它是沟通智育与德育的桥梁.

2.结合教学过程融入德育

教师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合作学习等.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密切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如教学“概率”时,单靠教师口头讲授是难以起到作用的,教师可以用跳水比赛为例,列出中国选手比赛中的胜负情况,让学生总结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计算中国选手在各项比赛中得冠军的概率.这样,枯燥乏味的概率课成为生动的思想教育课.除了在教学方法中融入德育,在教学内容中也要不失时机地融入德育.如教学“圆”时,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它不仅是对称的,而且体现着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把无数的、分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好像一个完美的大家庭.教学各类函数图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这好比是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崎岖,有时平坦,要时刻保持冷静的人生态度,经受人生的考验.另外,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用事实说话,效果会更好.有一道题:某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小时,乙单独完成需要9小时,问:甲乙两人合作需要几个小时?学生做完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父母每天做家务需要多少时间?如果自己帮助父母做家务,需要多少时间?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做家务的艰辛.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德育训练.

3.精心创设情境融入德育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情境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去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给融入德育提供了一条不错的途径.德育情境创设可以通过数学信息情景化、数学问题故事化等进行.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调查野生动物的数量:当前世界上的动物越来越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为了有效地保护动物,我们需要知道某种动物的数量.现在让你估计某片树林中大熊猫的数量,你能用什么方法呢?这样的问题中蕴含着德育,学生进行估算时,自然地接受了生态环境教育.

4.利用数学活动融入德育

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应把课堂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因为课外数学活动既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大课堂.如学生学完简单的数据统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情况,计算出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并制作成统计图表,然后再分析垃圾袋的使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另外,还可以举行知识竞赛、讲讲数学家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原则

首先是潜移默化原则.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德育因素大都是隐性的,所以渗透德育应以潜移默化为主,避免空洞的说教.其次是持之以恒原则.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要持之以恒.最后是因材施教原则.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挖掘德育因素,避免生搬硬套,误入形式主义.

2.数学中融入德育要兼顾课内外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又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如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充分体会志愿军战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以及该如何去做才是爱国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把培养学生意志的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意志支配着他的行为(行动)。的确,人在与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的能满足和不能满足,选择的可选择和不可选择,对各种事物的肯定与否定等,形成了顺境和逆境种种状态。人对待顺境或逆境的态度就是意志,学生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还未涉入社会,人生阅历、体验可谓肤浅;但又处于一段趋向成熟过渡年龄阶段,因而作为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去指导学生的意志活动很重要。如哲理诗《理想》一文中通过反复朗诵,领悟诗歌的深刻含义和精妙的比喻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们树立崇高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

三、把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教育使他们有聪慧能干等优点,但同时也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把谦虚上进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

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阅读好文章,就是和大师对话,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庄子的《秋水》《两小儿辩日》都要求教师要适时准确地加以引导,并拓展开去,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受益无穷。

五、把责任感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4

一、德育内容的再认识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似乎连阶级界限都不十分清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o4年就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一道德。”他还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是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列宁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对于至关重要的德育,其内容是什么?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定。有人概括为: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远不止这些,还认为德育的内容不能这样简单地拼合,应该有层次、有系统。

再认识德育的内容应该是:所有的思想品格教育都是德育。这种理解,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罗列,涵盖了德育内容的全部。这样,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也都可以理解为德育,为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事实上,“名符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这样说德育的内容,可能会误解成:所有的教育都是德育的,实际上,我们对德育内容所做的规定,确实涵盖了许多学科教育,但是,德育绝对不是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部。智、美、体、劳有足够区别德育的特征和内容,只是它们之中都含有德育的成分罢了。如此看来,德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是有层次有系统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二、德育层次的再认识

德育是应该有层次的,德育更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德育大致应该分为基础层次的德育、中等层次的德育和高等层次的德育。德育应该贯穿教育者的一生。

所谓基础层次的德育,是指对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少年所进行的品德教育,主要是指正确思想树立的教育和正确行为、正确是非标准的教育,属于德育的第一个层次。我们知道,教育遵循着“就近的原则”,儿童、少年时期的德育,不应当是太高深的,我们可以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然而,他们对共产主义所知又有多少?这或多或少地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往往事倍功半。很遗憾,这样浅显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敢于承认。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如下若干教学原则:“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是从头开始的,开头虽则显得无关重要,但是具有巨大的潜伏力量。”“自然从容易的进到比较困难的。”“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自然发展一切事物都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着手。”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儿童、少年进行必要的德育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该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是非不明,恣意而行,却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儿童。

所谓中等层次的德育,一般的教育对象是指少年。主要的德育内容是公德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和性格,正如欧文所说:“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这一层次的德育,是建立在基础层次之上的。当受教育者有了是非观,能进行正确行为之后,即可视为初步建立了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公德的教育,说得明了些,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做人”的教育。我们认为,即便是在这一层次里,也不必把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目标定得太高,应该是大致确定为:做人──做好人这一目标之内。其实,就德育而言,这一层次极为重要,它甚至决定受教育者一生的行为规范。就内容而论,这一层次的德育内容也相当复杂。大体包括:1、行为准则,例如: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培养习惯,注重公德;尊重他人,同情弱者;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等。2、思想准则,例如: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崇尚英雄,有理想和较为远大的抱负等等。3、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爱他人、谦虚、善疑好问、尊师重友、吃苦耐劳、坚持正义和真理等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立身之本,任何抛弃民族文化的教育,都不会成功。道理很简单,唯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所谓高等层次的德育,是针对青年以及成年人进行的,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教育。同志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这一教育层次中,一定要彻底贯彻德育的目标:完成共产主义教育,这一点是人们共知的,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德育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受教育者在德育的前两个层次上。由于诸多原因,还远没有完成德育的任务。所以,在此层次德育中,进行“补课”是十分必要的。

德育的层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问题,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就一般规律而言。这当中,不能排除早慧的人,儿童时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多个层次的德育一次就能完成的特殊例子。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德育按层次进行,应该是合理的。

三、德育构成系统的再认识

在我们看来,德育内容是较为宽泛的,但是,德育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拼合。当我们从德育构成系统的整体上着眼,才会发现德育的构成并不简单。

德育的构成系统:一个是专门性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可视为德育系统的母系统;第二个是学科德育系统,可看成是德育系统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第三个是养成教育系统,指的是学科教育之外的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也可以看成是德育系统之下的另一个子系统。这里面,母系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主导,对子系统有指导作用;子系统是母系统的补足成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差不多包含了德育的各个方面,是德育的主力,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此之外,主要是智育范围内的学科教育中,也有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科知识内容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二,学科施教活动中含有德育因素;第三,学科学习过程中也含有德育因素;第四,任何学科教师,都有教书并且育人的职责。不仅如此,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出育,都能肩负起一些德育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儿童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可见,体育不仅是德育的基础,而且体育包括劳动技术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世界观、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奋勇争先精神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在美育中进行德育,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由此可知,美育在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地位十分重要。唤起人们美的情操,这无疑是德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的构成系统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是德育工作者,而其他专业课的老师,也是德育工作者!那么,是不是专业课老师都来进行德育呢?当然不是,专业课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智育,是要在智育中渗透德育,主次还是要分清楚的。当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来关心德育时,德育工作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教育方法的再认识

实施德育的方法很多,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对比而言,德育的难度更大。智者已经发现,德育的滞后,遗害无穷。那么,避免失误,探求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德育的方法很多,我们以为重要的是下面几点:

就政治思想品德课程而言,首先是身教问题,教师只有先正己,然后方可正人。倘若教师的思想都不“纯正”,何以能服人呢?所以,严于律已是德育的前提。其次,德育必须以情动人,只有那种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才会产生共鸣。这需要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的言语、可亲的笑容、爱护的暖流、和谐的气氛必不可少;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严格要求不可或缺。以情动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做到这一点以后,你所进行的德育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便是费力而难达功效了。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5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德育学科,毫无疑问地应当关注人的情感。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情感健康。人的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健康教育就是要预防或消除学生的不良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健康习惯的过程。情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消除不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地表达情感、适当调控情感、适度宣泄情感以及增强情感的免疫力或适应能力等等。情感教育可以广泛渗透于一切学科的教育之中,本文探讨的是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人的情感种类繁多。德育中所关注、研究的是人的社会性情感的产生、发展和活动规律。那么,什么是社会性情感呢?从个人情感体验中所反映的内容看,社会性情感指的是超越个人需要、欲望、爱好等因素而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社会生活等因素产生的情感体验。由于这种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范畴,超越了单纯的个人需要,表现出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责任和理解,因而被视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个方面。

所谓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它同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道德标准相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道德认识一道德情感一道德信念一道德行为一道德习惯一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的形成是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道德认识的逐步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与道德情感反复结合,才能逐步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形成道德品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效果不如人意,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对道德情感的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道德感教育以人对他人、人对社会的态度为其内容,包括热爱感教育、责任义务感教育、荣誉感教育、自尊感教育、幸福感教育等。热爱感是认识主体把某一客体从其他客体中区分出来、并把它置于主体稳固的生活需要与兴趣中心的一种情绪体验。责任义务感是个人对国家、集体、他人承担道德责任,及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等持认真、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个人的责任感达到较为自觉的程度时,责任感就成为义务感。荣誉感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主观或客观评价后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感指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对自己生存意义、获得成功并求得幸福权力的肯定态度。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教育即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实施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消除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的消极情感,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情感,促进人的认识活动顺利开展。理智感教育的内容包括:认知感教育、惊奇感教育、怀疑感教育、自信感教育、成功感教育、真理感教育等。认知感是人们对于新奇的、尚未认识的事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内驱力”和“催化剂”的作用。惊奇感一般出现在人们不太熟悉而强度较大的新异刺激情境下,它对人构成强大的吸引、由此可能引导人们去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貌似的、类似的、伪装的、欺诈的、畸变的、仿佛的等等不一而足的现象,使人捉摸不定,这就是怀疑感的产生;怀疑感是很多科学创造的起点,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感是人们对自我能力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人成功的起点。真理感表现为人们对于真理的热爱、追求和维护,是在认识过程中人们对于科学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审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客观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情感教育离不开审美活动,它是教育者通过审美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的教育,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审美教育。各种审美活动无不表现为情感活动,审美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审美感化活动,他强调感性直观、自我体验、形象思维和情感作用,通过审美情感的陶冶而作用于人的心理结构,达到心灵的塑造。审美感教育包括社会美感教育、自然美感教育、艺术美感教育、科学美感教育等。高校德育中应当关注社会美感和科学美感教育。社会美感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激发人们对进步的、健康的、美好的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科学美感教育即是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内容和形式的美,同时促进学生理智情感的发展。

二、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因而具有丰富而现实的价值。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素质。任何人的需要中,都是既包含着物质需要,又包含着精神需要。正如美国作家诺尔曼·丹森在其著作《情感论》中写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仅有知识或智能而没有情感的人,这是不完全的人;一个没有情感的智者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的,更不用说成就事业。”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假如(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满足了,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2](p42)因此,“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于敌意和猜忌之中”[3](p11)。从青年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正处于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的塑造和形成时期。他们的各种情感需要范围越来越广,社会性越来越强,幅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自尊的需要十分强烈,另一方面对于理解、友谊、信赖和肯定的渴望也十分强烈。作为在和平宽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知识丰富的年轻一代,其情感需求中所包含的追求真理、相信科学等等社会成分比重很大。而及时有效的情感教育不仅能给青年大学生以正确引导,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对于信赖、尊重、理解等方面的情感需要。

其次,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理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高。德育理论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势教育等内容。良好的情感态度不仅是德育理论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且情感教育所激发的责任心、使命感,还可以更好地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视野吸引、转移到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上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含有认识过程,也含有个性的意识倾向性,即个性的动力体系。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个性的意识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情感教育作为调动和启发大学生政治觉悟、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情感活动频繁而突出、且富有正义感使命感的大学生心中,极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转化为理论学习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4]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会使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成果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提高教育效果。

再次,情感教育能够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和道德形成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俗语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突出一个“情”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通过情感上的认识和作用来协调、处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力求使大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第二,情感教育中包含的内容,既包含着国情和制度因素的要求,也包容了社会道德、社会公德中的一般规范和原则。它所要求的人际交往的真挚情谊、相互信赖、彼此尊重、关心理解等,一旦为大学生接受和内化,便会促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而携手奋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第三,情感教育主张通过说服引导的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来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因而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

最后,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业缘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情感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把大学生吸引在德育工作周围。与理论教育相比,情感教育的条件限制如知识水平、教学条件、时间的连续性、体系的复杂性等相对较少,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也不高,因而情感教育显得更灵活、更主动、更随意,形式也更多样,因而能更容易地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对大学生而言,纯粹的理论教育由于其难免的枯燥性、理论性或许会引起大学生的畏难心理、逆反心理,而情感教育则容易接受得多。第二,做好情感教育的前提,便是需要把握大学生现时的情感活动状态和水平。因此,德育工作者便需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为什么而高兴,又为什么而苦恼。这无疑也会增进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相互之间情感上的接近和了解,使德育工作机制序列间信息的沟通量达到最大限度。第三,理论教育强调以理服人,情感教育则强调以情动人。前者依靠真理的力量,后者则依靠情感的力量。因此,情感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者以诚待人,满腔热情,以情动人,从而使德育工作变得合情合理,平易近人,给人一种真诚帮助、互相进步的感受。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威信,建立起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形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a.H鲁克.情绪与个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3]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乔建中.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6

1.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内容着手,对其核心内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既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维度和学术路径,也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必然过程。

2.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6个方面作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并号召亿万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前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旺盛生命力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不断激发并调动亿万人民在政治实践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发挥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主体性和主人翁意识。其中,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激发他们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加强政治教育,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对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不断增强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治教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和未来重要的任务之一。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总体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教育对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又受制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在这一意义上,重视并加强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3.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是把握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本质差异的内在要求。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差异一方面源自于人类社会对政治与道德内在需求上的差异,表现为两者调节人类社会关系领域和内容上的区别。政治调节的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相比较而言,道德的调节范围远比政治广泛得多,其所指的范围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这个角度,去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其研究的中心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施教规律存在着本质差异。政治教育强调统治者的意志及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要求,并对现存政治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社会成员广泛的政治认同主要源于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的执政绩效。因此,政治教育的实施总体上依靠统治阶级掌控的国家机构、机器和工具等外在的力量,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国家来实施。道德教育是一个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是经过外在的道德评价和个体道德自省,最终体现个体道德修养自觉性的过程。社会成员广泛的道德认同源于社会舆论、道德风气和内心道德信念。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内推力及施教规律上的差异,成为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可见,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越来越要求有系统、专门的理论进行指导。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中,对其所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主要内容开展分门别类的研究,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之势。

二、政治教育学及其学科归属

一门新学科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围绕学科研究对象在相应的学科领域中,总结实践经验、整合汇聚理论观点、揭示学科领域中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其目的是促进学科领域的相关概念、观点、理论进一步专门化、系统化与科学化。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门研究的基本目的同样是促进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系统化与科学化。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化,即建立一门政治教育学。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能否建立起相应的政治教育学,是由政治教育相对独特、清晰的研究领域所决定的。政治教育学将主要围绕其特殊的研究领域——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辨析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揭示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明确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探索确立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建立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构建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学科体系。一门学科建立的指导思想、学科前期的经验积累、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基本内容、学科建设的基本方法,以及学科涉及的领域等,一定意义上都是在探索厘定学科归属过程中,逐步框定、筛选、澄清、明确、并确立下来的。因此,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必须首先确定其学科归属。同时,确立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对于把握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探索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学术观点,确立政治教育学学术语言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科学门类深化细分的必然结果。探索确立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有必要考察近现代学科门类基本概况与趋势。近代自然科学最初在西欧产生。在此之前,科学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直到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才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科学门类的产生、划分由此起步。科学发展至今天,门类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完全不足以表达对科学种类的区分。在我国,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科门类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13个学科门类。各门类之下又设置110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已多达几百个,同时,各高校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二级学科(专业)之下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门类的划分、深入、细化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进步并迈上更高层次的必由之路。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到学科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可见,任何学科的发展与进步都历经了从一般到个别,由共性到个性,由宏大抽象到深入具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演进,是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延伸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以及学科专业的深入与细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相关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成为探索政治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基本依据。在我国,当前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内容主要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之中。探索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归属,还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手分析。前文已经述及,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内容开展专门研究的过程,有助于探索和揭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各自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矛盾和规律。从学科隶属关系上看,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上位学科”,其研究和揭示的规律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集合体普遍存在的一般的、共性的内容和规律,那么对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及其形成的相应的“下位学科”开展研究,探索和揭示的则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各自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内在规律。我们试图建立的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是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探索的是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个别的、特殊的规律。从这一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所包含的内容所形成的相应的学科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上位学科”和“下位学科”之间的关系。可见,从学科的归属上,本文探讨研究的政治教育学,这一“下位学科”(或称为学问)理所当然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上位学科”之下。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二级学科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一级学科之内,按照归类的基本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下位学科政治教育学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三级学科”。从政治教育学效果上看,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将会推动其“上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深化发展。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共性到个性的研究过程,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达到一定高度以后,要求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学科细化,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部,分别对其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过程进行研究和比较,探明各自的基本内涵、特点和规律,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进程和共性规律进行更高层次提炼、概括和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深化与细化的必然趋势,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下位学科”的政治教育学,与其“上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相比,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共同属性,如阶级性、实践性、价值性、科学性,同时更具有其特殊的学科属性。

1.政治教育学的专属性。学科专属性是指一门学科有且独有的属性,它是一门学问或者一个理论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的条件。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其学科专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必须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对政治教育的研究必须形成独特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独特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是指通过对某一领域长期的科学研究积累,形成了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原则、规律、方法论等组成的知识系统即理论体系。其中对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特别是最终确立的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将成为政治教育学知识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对这两个专属性特征进行阐述,其中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主要是通过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得以展现。

2.政治教育学的人本性。这里的人本性,即以人为本,是指人在特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定意义上,政治教育学的人本性是由政治实践发展中的人本性决定的。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确立并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参与民主政府的治理意识和能力作为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和社会治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早在2300多年前,儒家先贤孟子就得出治国理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论断。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快发展,2003年同志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政府和社会对人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受关注的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治实践发展的人本性,客观上要求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同样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只有在政治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才能在政治实践中真正展现出来。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7

1.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2.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2.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8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

⑵教育内容现代化

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

⑸教育素质现代化。

(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

⑵教育的全民化

⑶教育的民主化

⑷教育的多元化

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

⑵教师向学生学

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

⑵非正式性

⑶多样性

⑷互补性

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意识形式是相互影响的平行性关系。

8、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应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区别开)

⑴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⑵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⑶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论述:

1、教育有哪些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1.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的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⑶遗传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从可能性转变为了现实。环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三、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

⑴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者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应该做到循序渐进。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这一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⑷个别差异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面对全体学生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4、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从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患得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第三章

1、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⑴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⑵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⑷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⑶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⑶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⑷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⑴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⑶着力提高高等教育。

6、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⑶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⑷人口发展状况

⑸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7、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⑶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⑷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⑸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8、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

⑴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⑵全面发展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手段或途经,即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

⑶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9、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⑴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⑵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⑶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10、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⑴改变教育概念。⑵转变学生观。⑶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⑷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⑸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章

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哪些?

⑴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⑵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⑶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⑷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⑸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教师应如何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第一,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第二,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教师如何爱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

(5)积极、稳定的情绪。

3、赏识教育的原则?如何做到赏识教育?

(代表人物:周虹)

1.赏识教育的原则: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提醒学生

2.在教学说中如果正确的进行赏识教育?

⑴信任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⑵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⑶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⑷激励学生、学会给学生加油。

⑸提醒学生的错误之处,讲究批评的技巧。

⑹不能虚情假意表扬学生,不能笼统表扬学生,不能过度表扬学生,禁止表扬的泛化。

4、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⑴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⑵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依据:(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可能性。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5、学生的义务?

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⑵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⑶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⑷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6、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⑴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⑵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

⑶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7、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8、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及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内容:⑴教师理想的建立

⑵教师专业人格

⑶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⑷专业能力的提高

⑸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⑹专业自我的形成。

途经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9、现代学习观?

⑴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⑵从重视知识灌输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⑶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⑷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⑸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⑹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论述:

1、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师生关系的作用

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如何构建?

1.教师方面

⑴了解和研究学生

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⑷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⑸发扬教育民主

⑹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⑻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方面

⑴ 正确认识自己。

⑵ 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生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中小学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

体现的具体表现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2)精深的专业知识。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③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3、教师劳动的特点?

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⑴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表现:教育目地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⑵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育机智

㈡连续性和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

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第五章

1、编写教科书原则要求?

2、简述泰勒原理?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泰勒原理可概况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⑵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⑴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

⑶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⑵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⑷理论与实践统一

⑶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⑸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⑷课程评价。

⑹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3、课程实施的结构包括?

⑴安排课程表

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哪些?

⑵分析教学任务

⑴“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⑶“全员参加”的合作精神

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⑷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⑹组织教学活动

5、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⑴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⑵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⑶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⑷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6、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⑴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⑵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程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其课程结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⑷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凸现学校及社区的特色

7、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⑴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⑶凸现学校特色

⑷重建学校文化

8、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⑴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⑵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⑶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⑷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⑸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9、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⑴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10、课程评价的功能?

⑵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⑴促进发展的功能。

(是最基本的功能)

⑶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⑵鉴定的功能。

⑷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⑶选拔淘汰的功能。

⑸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第六章

1、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4个基本问题?

⑴制定教学目标。

(最关键)

⑵进行教学任务分析。

⑶教学任务的分析与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⑷对教学的监控和评价。

2、教学的一般任务?

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⑵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⑶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⑸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哪些?

4、中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⑴激发学习动机

⑴直观性原则

⑵启发性原则

⑵领会知识(感知知识和理解知识)中心环节

⑶巩固性原则

⑷循序渐进原则

⑶巩固知识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⑷运用知识

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⑸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⑺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⑻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5、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起来。(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

要求:1、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讲知识创造性的作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7、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

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4、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9、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目标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的统一。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10、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11、思想性与科学性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12、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有哪些?(或:教师该如何上好课?)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⑴教学目标明确

⑵教学内容正确

⑶教学结构合理

⑷教学方法适当

⑸讲究教学艺术⑹板书有序

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生学的方面看,⑴学生注意力集中

⑵思维活跃

⑶积极参与

⑷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局限性

②有利于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③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⑤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1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15、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⑴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⑵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⑶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⑷探索个别化教学

1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备课的要求?

(1)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期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18、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⑴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⑶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⑷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⑸要求明确,具有作业完成时间。

⑹专业反馈清晰、及时。

⑺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⑻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⑼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论述:

1、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理解?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真题卷p1540)

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㈣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第七章

1、什么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到的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什么是德育原则?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知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

⑴导向性原则

⑵疏导原则

⑶因材施教原则

⑷知行统一原则

⑸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⑹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⑺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⑼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求: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⑵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⑶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也称循循善诱原则。

要求:⑴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⑶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的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求:⑴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⑴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是思想道德认识;⑵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⑶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⑷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机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要求:⑴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⑵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⑶加强个别教育,并提供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要求:⑴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⑵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⑶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要求:⑴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⑵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⑶建立健全学校规章有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要求:⑴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乐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⑵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⑶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要求:⑴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⑵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⑶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10、德育的途经?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1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①说服法

②榜样示范法

③陶冶教育法

④实际锻炼法

⑤品德修养指导法

⑥品德评价法

⑦角色扮演法

⑧合作学习法

12、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论述:

1、试述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第八章

1、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功能:

⑴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目标)

⑵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目标)

⑶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终极目标)

2、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存在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计时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③共同的生活准则

④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4、班集体的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⑶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⑴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⑵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⑶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⑷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6、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⑴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⑶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⑷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⑸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⑹建立学生档案。

⑺操行评定。

⑻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⑼个别教育工作。

⑽班会活动的组织。⑾偶发事件的处理

7、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⑴具有民主精神和友善态度。

⑵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教广泛的兴趣爱好。

⑶具有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8、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⒈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⒉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⑴不适度的自尊心;⑵学习动力不强;⑶意志力薄弱。

⒊作为班主任应做到:⑴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⑵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⒋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①扬长原则;②对事不对人原则;③潜移默化原则;④合理原则;⑤可接受原则;⑥偏爱后进生原则。

论述:

1、如何组织培养良好班集体?

⑴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⑵建立得利的班集体核心。一个得利的班集体核心非常重要,它是维护和推动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⑶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那么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护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展示自己的才能。

⑸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九章

1、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的步骤?

⑴选择研究课题

⑵查阅文献资料

⑶制订研究计划

⑷收集研究资料

⑸分析研究资料

⑹撰写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1、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改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⑴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⑵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⑶教学重过程甚与重结论。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⑷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4、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5、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学生是完整的人。

6、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论述:

1、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国家、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地方济经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法规

1.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教师享有的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3.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行政处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4.受教育者的权利有哪些?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片资料的。(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5.学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处分:

(1)拒绝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2)分舍重点班和非重点班。(3)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4)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③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④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⑤教师职业道德行走的典范性

⑥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①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②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③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④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坚持真理、秉公办理、奖罚分明)

教师荣誉(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征、崇高的人格形象)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论述: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要求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一大履行教师职责权利。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要工作高度负责。2认真备课上课。3认真批改作业,4认真辅导学生。5不得敷衍塞责。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要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核心。

(4)教书育人。要求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5)为人师表。要求1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要求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2、师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概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宏扬社会主义风尚。

三、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即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教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实现师德修养的目的。

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不断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9

(1)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坚实的基础。”(2)郑崇珍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层级:最基础目标,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第二阶层目标,在增进学生发展生涯;最高目标在促进学生自我实现。(3)肖川认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构成了生命教育的目标。(4)虽然各位学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异,但有一点就是要让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这一点研究者们几乎达成共识。生命教育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和最高目的,生命教育不是一项教育内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应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而德育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达到一种自觉的道德境界,通过外化与内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是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角度去规定的。因此论及两者的目的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范畴或内容之角度的比较。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1)德育往往被认为有狭义的德育和广义的德育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含的范围很广,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识到德育并不仅仅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也有些学者把生命教育、性教育、生活和职业指导教育一律作为德育的内容。尽管德育的涵盖面和外延在不断扩张,但是缺乏对道德外延和层次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的认识。纵观古今中外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具体内容,对其进行较高层次的概括和分类,可以看出在德育的外延范围内,大致可以划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几个组成部分。(2)胡厚福也认为,学校德育中那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德育内容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科学世界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四个部分。(3)至于德育的范围到底应该扩展至哪里,是不是越广泛越好,本文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无所不包的德育将无法与人对话,也不方便研究,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无限制地把任何一点点相关的内容都包含进来,实际上也就取消了德育这一概念本身,容易流于空泛,会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而忘却最根本的目标。生命教育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对生命教育内容的讨论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其核心大致类似。从生命与人、事、物的关系来讲,黄德祥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应包括人与自己的教育、人与他人的教育、人与环境的教育、人与自然的教育、人与宇宙的教育。冯建军也做了三个方面的划分:一是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教育,即“知己”,二是生命与他人、社会关系的教育,即“知人”,三是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即“知物”。(4)从生存与生命价值的角度来讲,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价值升华教育。(5)王学凤认为,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应包括生存教育、死亡教育、生命美育、人生观教育。(6)从生命教育涵盖的范围来看,生命教育不仅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发展,也注重对学生生理方面的保健,不仅突出人文素质的培养,也突出科学教育方面,不仅重视学生的认知方面,也重视学生的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

生命教育中包含有德育的要素,但属于德育范畴或德育内容范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德育并不解决生命哲学中的生死观的课题以及由此带出来的生命意义问题,两者有重叠也有差异。生命教育属于与“生命”相关的整个教育问题,而不只是德育问题,因此不能笼统地说生命教育是德育内容的一项,应当加以区分,否则就混淆了生命教育与德育的界限,模糊和淡化了德育的特征和职责。现有的学校德育课程并不能把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能力做完全的传授,因此生命教育不可被德育所取代。

生命教育与德育之联系

生命教育与德育有相通之处,正是因为两者都是“教育”这个大领域中的一环,它们的立论基础都在“教育”的范围内。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渗透性、互补性、交叉性,并不是完全的包含性。两者各有其特性与本质,但又有着密切联系,要发挥其互补功能,相互促进。生命是道德教育的载体,学生鲜活的生命体是道德教育的中心点和统一点。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发挥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同样地,作为德育的价值取向的生命关怀,也要求德育回到生命之中,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可以说,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德育的内在需求之间是相互契合的。生命教育的理念中包涵了对理想道德教育的追求与向往,虽然德育不能等同于生命教育,但德育却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

针对传统德育忽视人的“生命”的倾向,研究者提出了融通学校德育与生命教育的生命道德教育,成为了两者的最有效结合点。刘慧认为,生命道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生命道德是用来调整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范畴,生命道德的提出旨在为了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生命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关爱生命之关系,激活、唤醒个体生命的生命道德意识,培养、提升个体的生命道德能力,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落实生命教育的旨趣,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学科德育的含义篇10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三、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影响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形成的影响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道德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