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考核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4:41

县域经济考核篇1

5月15日,安徽省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正式“发榜”,新的考核指标体系下综合十强县和动态十佳县新鲜出炉。《决策》杂志分别邀请到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曹越方副处长、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办公室赵金宝副主任,对本次县域经济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的变化进行深入解读。

指标体系一分为二

《决策》:请问今年综合十强县考核指标体系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变化?从指标方面看,哪些方面体现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导向作用?

赵金宝:过去的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一套指标体系,分别测算出静态、动态和综合三个指数;新的考核评价一分为二,采用两套不同的指标体系,分别测算出综合强县指数和动态佳县指数,其中综合强县指数又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数。

考核评价指标的数量也由少变多。1999至2005年,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最多时为15项(2000年)、最少时为12项(2003年、2004年);本次的考核评价指标综合强县评价就有36项三级指标、动态佳县评价13项指标。

另外,本次考核评价内容的覆盖面由窄变宽也是很明显的一个变化。过去考核评价内容更多地反映经济结构优化、比例关系调整、效益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更多地是体现发展;新的考核评价内容除了从总体上更全面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多体现县域在加快经济发展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注重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决策》:根据新的考核指标体系,今年的综合十强和动态十佳分别是哪些县?

曹越方:2006综合十强县的考核采用了全国百强县的测评指标体系,宁国、凤台、肥西、繁昌、当涂、天长、芜湖、无为、肥东和广德县进入十强。与去年相比,有9个县(市)保持在前10名,繁昌由上年的第12位进入到本次的第4位,而南陵则由去年的第10位下滑到本次的14位。

从动态十佳县的考核结果看,铜陵、枞阳、肥西、长丰、郎溪、芜湖、肥东、当涂、广德和繁昌进入十佳,与综合十强县相比,有6个县重叠。与去年相比,有8个县保持在前10名行列,铜陵县和繁昌县分别由去年的第23位和35位跃升到本次的第1和第10位,而无为县和凤台县则由去年的第1和第7位下降到本次的第18和29位。

《决策》:从动态指标评价看,我们以前习惯称“十快县”,“十佳县”与“十快县”仅仅一字之差,从考核指标体系上比较分析有哪些区别?

赵金宝:“快”与“佳”虽然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其导向是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树立正确政绩观结合起来。

从考核指标体系上分析比较,“十佳县”评价指标中增加了社会事业进步指标,如“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用支出增长”;资源保护指标,如“年度耕地保护指数”;资源消耗指标,如“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电量增长”;环境保护指标,如“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方面的指标。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指标表现好,而这几个方面的指标表现欠佳,那么这个地方用过去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是会进入“十快县”行列,但按新的“动态十佳县”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县很难进入“十佳县”行列。

位次上升的“看点”

《决策》:今年考核结果公布以后,综合十强县的位次升降变化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繁昌、肥西等县的位次上升跟指标体系有很大的关联吗?

赵金宝:今年考核结果后,有的县位次变化较大,应该说这主要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当然,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也会有点影响。

繁昌县重新回到十强,主要还是该县经济发展速度比上年快。上年因受主导产业水泥市场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的影响,该县工业发展相对较慢,规模以上工业仅增长9.4%,由此对全县经济产生较大影响。2006年,水泥市场需求转暖、价格上升,繁昌工业出现恢复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1.4%,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由此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的发展,GDp增长19%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当然,考核评价指标调整也会有影响,主要是该县人均水平相对有优势。

肥西能进入综合、十佳前三甲,我想主要是该县工业发展形势较好。2006年,该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居全省首位,当年工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占GDp45.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5%。肥西县工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桃花工业园的贡献。2006年桃花工业园内40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占全县79.9%,实现财政收入占全县59.6%。其中,园区内仅江淮汽车一家企业当年就实现工业产值53亿元,贡献财政收入3.6亿元,分别占园区的62.4%和64.3%。

《决策》:综合十强县之外,还有哪些县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成为今年新“看点”?

曹越方:铜陵县动态位次跃升幅度较大,从直观看,主要是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增幅较高。GDp增长20.4%,居全省第2位;财政收入增长52.3%,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倍,居全省第3位。从发展的支撑看,主要还是工业发展较快的拉动。2006年,该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97亿元,增长38%,占经济总量的35.5%,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9%,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

赵金宝:郎溪进入十佳,主要是该县近几年抓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成效的体现,2006年该县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增幅分别达到69.9%和69.2%。2006年该县GDp增长17%,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在上年增长43.5%的基础上,仍达到42.8%。

怀远和固镇考核结果比上年上升,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具有一定的恢复性增长特征。2006年怀远和固镇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9.1%和29.3%,而上年两县的增幅仅分别为13.9%和4.8%。

排名下滑的“玄机”

《决策》:有进就有出,有升就有降。南陵在综合十强县位置短暂逗留一年之后,本次跌出十强,而无为也从去年动态第一滑出前十,请问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些变化?

赵金宝:南陵县跌出十强县,主要是相对上年该县经济发展有所减慢造成的。2006年,该县GDp增长13.8%,居全省位次由上年的第19位下降到22位;财政收入增长32%,增幅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居全省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3位下降到第23位。可见,相对其他发展较快的县而言,进步慢也是落后。

曹越方:至于无为县从去年的动态第一跌出前十名,主要是该县的一些主要考核评价指标表现不如上年。GDp增长位次由上年的第3位下降到第13位,财政收入增长位次由上年的第2位下降到第17位,利用省外资金增长位次由上年的第24位下降到第39位。另外,新增加的考核评价指标中,无为县的一些指标也不理想。例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增长,全省县域平均增幅达到22.6%,“十佳县”更是达到35.3%,而无为县仅为4.3%,居全省第50位;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电量增长(逆指标),居全省第46位(逆指标转正后);年度耕地保护指数、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比上年提高百分点两项指标分别居全省第34和33位。

《决策》:近几年,作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颍上县,在去年的考核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今年的动态位次下降较大,请问原因是什么?

赵金宝:客观上说,近几年颍上县发展较快,发展上了新台阶,各项指标的基数很高,但是在新的平台上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难度有所增大。2004年和2005年,该县财政收入连续两年的高增长,增幅分别为104.9%和78.1%,均居全省第一位,使其发展的平台明显提高。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上讲,较高平台基础上的较快发展难度会明显加大。2006年该县财政收入在前两年高平台上,增长19%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结果。当然,我更关心的是,颍上怎样能尽快改变以煤为主业的经济调整,培育出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主业,又有铺天盖地的辅业,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能确保其经济能持续较快发展。

县域经济的“短腿”

《决策》:每年一度的县域经济考核结果之后,很多人都在关注,安徽的县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强县与中部省份经济强县相比有没有缩小差距?

曹越方:当前安徽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短腿”,同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差距依然明显。2006年,安徽县域GDp占全省46.6%,比2005年的河南、山西、江西和湖北分别低22.2个、11个、6个和5.7个百分点,至今没有一个县(市)GDp超百亿元,而湖北2005年就有6个县(市),河南2004年就有11个县(市)的GDp过100亿元。

《决策》:宁国、肥西等县都提出进入全国百强县,请问安徽与全国百强县的差距有何变化?

赵金宝:2006年10月,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评价结果显示,安徽排名靠前的宁国市、凤台县、繁昌县、当涂县、芜湖县和肥西县等6个县(市),分别居于232位、335位、374位、414位、449位513位。

2006年安徽县均GDp相当于2005年全国百强县的19%,GDp最高的无为县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9.8%。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6%,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51.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27元)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4%。GDp中非农产业比重比全国百强县低21.9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比重居全省首位的繁昌县(88.9%)比全国百强县也低2.8个百分点。可见,安徽县域经济距离全国百强县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差距。

《决策》:从现实来看,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中部省份共性的问题,还是安徽独有的问题?

赵金宝: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严峻的问题是生产要素制约,其中最紧迫的是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扶持骨干企业,培育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等等都需要大笔资金,而目前县域普遍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全省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繁昌、肥西和宁国4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县域经济考核篇2

(一)县域经济管理体制不顺

1.县域经济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与繁重、专业的县域经济管理职能不相适应。

各级农办作为县域经济主管部门,一般与农委合署办公,存在缺乏经济管理经验和人才、缺少经济管理手段和权威等问题,不利于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并且越到基层问题越突出。

2.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不尽合理。

一是对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总量指标赋予权重过高,导致部分县(市)为追求排名人为调整或虚增数字。二是考核指标“一刀切”问题比较严重,对农业和生态为主的县(市)有失公平,也不利于树立科学发展的考核导向。

(二)县域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1.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制约改革发展。

一是现行的省市县行政层级设置,增加了县级争取发展空间的行政成本,行政效率低下,影响发展速度。二是市对县的支持动力不足、能力不够。大部分市级财政困难,市级政府倾向于财权上移而事权下移、责任下移,缺乏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

2.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试点工作趋于停滞。

一是15个扩权强县试点后续政策断档。辽宁省扩权强县政策均出台于2006年,随着政策调整和普及,试点县的政策优势基本丧失。二是2个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原地踏步。省直管县试点开展5年来,绥中县、昌图县试点内容仍局限于财政直管体制为主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改革,没有向行政省直管县方向进行探索和突破,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第一,“市管县”的干部管理体制制约省直管县改革效果;第二,垂直管理部门实行省市县3级管理体制,限制了直管县自主发展的空间;第三,在专项资金配套上,由原来的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变为省、县两级配套,给两县财政增加了较大负担;第四,国有税源企业独立核算、属地纳税问题没有解决,烟草、电信、电力、金融、保险等税源企业税收征管仍按照扩权改革前的规定执行;第五,省直管县试点省级协调和主管机构不明确,争取政策、推进改革难度大。

(三)县域财税体制尚不完善

1.省分县、市分县财政体制问题严重,县级财政困难问题突出。

省、市政府是财政体制的制定者,不可避免的采取税收分成、财力上解和要求配套下移支出责任等方式,集中下级财力。在经济发达的县(市),随着县财政收入总量的增长和主体税收总量的增长,出现了县上解财力远远大于省对县返还的现象。在中央和省政府安排的农业专项、民生社保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任务中,比较普遍的采取了省市县分层配套的方式,并且逐年增项加码,加重了县级财政困难。

2.县级财政收入虚高问题客观存在。

一是省市下划收入造成县级财政收入“虚胖”。由于省市下划收入执行上解政策,所以收入下划政策仅仅从数字上壮大了县域经济总量,不形成县级可用财力。这种“虚胖”极易造成公众误解,误认为县财政“钱袋子”很鼓,应该承担更多的公共事务支出责任。二是个别县为追求“政绩”而虚增收入。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考核权重过大,容易导致县政府为追求排名而虚增收入。

3.县财政支出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主要表现在转移支付制度不尽合理。一是结构不合理。近10年来省财政不断加大对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但存在一般性补助比重小、增幅慢,专项性补助比重大、增幅快的问题。二是虚增财力。省将部分专项补助调整成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达,但其实质仍限定用途和使用单位,对于县级统筹财力资金没有实际意义,真正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增加。三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用有待发挥。生态保护县,为保护生态环境限制了发展,由于缺乏合理、明确、稳定的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经济损失和社会发展得不到合理补偿。

二、深化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笔者研究认为:第一,县域经济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坚定信心,继续加大发展力度。第二,发展好县域经济,省级要承担更多责任,县级要赋予更大自,做好全省的顶层设计对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至关重要。第三,县域资源禀赋各异、发展阶段不同、发展任务多元,急需提高县域经济管理水平,实施分类指导、精细化管理。第四,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核心是行政体制不顺,关键是财税体制不完善,协调推进行政和财税体制改革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辽宁省实际和国内先进经验,笔者认为深化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集团优势、体制优势,全面推进行政省直管县改革,深化财税、金融、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构建县域经济发展“2极3群”新格局,促进辽宁省县域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社会和谐进步。具体对策有4点:

(一)构建县域经济发展“2极3群”新格局

根据辽宁省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布局,将辽宁省县域划分为“2极3群”。2极,即沈阳市及所属辽中县、新民县;大连市及所属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3群,即县域工业集群,包括海城市、东港市、凌海市、盖州市、大石桥市、辽阳市、灯塔市、大洼县、盘山县、调兵山市、铁岭县、兴城市、绥中县等13个县(市);县域农业集群,包括法库县、康平县、台安县、北镇市、黑山县、义县、阜蒙县、彰武县、开原市、西丰县、昌图县、建平县、北票市等13个县(市);县域生态集群,包括长海县、岫岩县、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本溪县、桓仁县、凤城市、宽甸县、凌源市、朝阳县、喀左县、建昌县等13个县(市)。针对“2极3群”特点,实行差异化的行政、财税、金融、土地、管理等体制设计。

(二)改革县域行政体制

1.坚持“2极”市管县体制,走全域城市化道路。

一是“2极”所属5个县(市)坚持行政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利用2个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强县扩权工作。二是借鉴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建设思路,开展沈阳市全域城市化建设。在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实现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2极”更高水平的县域经济发展。

2.有序推进“3群”行政省直管县改革,逐步构建“14+39”体制。

一是分步骤有序开展。按照“县域工业集群先行试点行政省直管县改革--县域农业、生态集群推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3群'全面推开行政省直管县改革”路径开展行政省直管县改革。二是采取“3个到位3个暂缓”,实施渐进式改革。即,试点县党委、政府和群众团体调整为由省直接管理,人大、政协、司法体制暂不调整。根据改革进度再适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省对试点县的全面直管。三是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由省委委托省委组织部管理,原则上不按副厅级配备;副县级领导由省委组织部管理;科级及以下干部由县委管理。原则上实行各县(市)干部交流提拔任用,鼓励跨群锻炼。四是合理调整省市县编制。鉴于省直管县改革后,省、县行政事务增多,市级相应减少的情况,合理调减市级编制和机构,将相关编制和人才向省、县充实。

3.切实扩大行政省直管县自限。

一是赋予试点县行使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承担与管理权限相应的责任。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由地级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均由试点县自行审批、管理;须经地级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均由试点县直接报省审批。对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须经地级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委托或授权等方式予以下放。试点县的经济社会数据单独统计,直接向省对口上报,并抄送所在地级市,仍计入所在地级市总量。在制定省直各部门和所在市政府对接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公布放权目录。二是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试点县财政由省直接管理的体制。原由地级市承担的对试点县的各项配套资金,在过渡期内仍由地级市承担;国家和省新出台政策需要地级市对试点县配套的资金,由省财政和县财政各承担50%。三是理顺条块关系。调整和完善省以下垂管部门的管理体制。工商、质监等省以下垂管部门设在试点县的管理机构调整为由试点县管理,业务上接受省局指导。国税、金融等中央垂管部门(单位)可根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四是推进配套改革。鼓励和支持试点县按照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要求,统筹协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公共服务体制、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相关改革。

4.建立“2极3群”区域发展政策扶持体系。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县域农业集群、生态集群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县域生态集群的补偿力度,建立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和援助机制。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各级财政安排“2极3群”发展政府预算内专项投资,重点用于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和县域农业集群、生态集群的发展。对农业集群和生态集群实施投资补贴政策的建设项目,适当提高补助或贴息比例。三是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适当扩大县域工业集群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县域农业集群建设用地规模,严禁县域生态集群改变生态用地用途。

(三)完善县域财税体制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是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和规模,加大省对下财力性转移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并重点向民族地区、困难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地区间财力水平差异,加快推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二是进一步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对能够“砍块”下达且适合市、县管理的专项资金,按因素法等“砍块”下达。适当下放项目审批权,省财政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项目实施结果的考核上。

2.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逐年增加省对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转移支付资金规模,与中央财政对辽宁省此项转移支付补助一并下达各县区,用于支持县级政府增强基本财力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县域失地农民社保、困难企业职工入社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新农合、学龄前教育等重要民生领域,省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比例,切实减轻县级财政负担。

3.加强县级财政收入质量管理。

一是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重新核定收入基数,建立新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健康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在县级财政收入考核评价上,重点对收入结构进行考评(即考核共享税种、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比),强化非税收入质量检查,对财政收入指标不排名、不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政绩考核范围。制定收入指标及增长率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确保财政收入真实、合法。

4.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支出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水源地生态保护区财政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省财政对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进一步扩大省财政“直拨到县”的专项资金范围,以保证县域享受的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不被市级截留,实现及时有效使用。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分配制度,充分考虑公共事项的受益范围和管理效率,合理划分省、市、县支出责任,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全面核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四是突出财政支出重点。除保证重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外,还要继续实施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加大对昌图等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粮食安全;解放思想,大胆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

(四)强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

1.做大做强各级农办。

一是提格赋权。在不改变省农委、省农办合署办公体制下,将省农办职权明确为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主管部门,赋予一定的县域人事经济财政社会管理职权,承担省委省政府对县(市)的综合考核任务。各级农办参照省设置加强农办建设。二是对应“3群”建设,省农办建立相应指导组,加强县域经济管理力量。指导组通过抽调干部实行动态设置,根据指导任务的变化,从省直部门、市县政府和部门抽调直接从事相关行政工作的处级以上干部组成。实现“3群”建设相关工作集体办公、集体决策,提高县域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率。

2.改革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考核篇3

按照《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核和奖励办法》(黑县域组[2009]1号)、《关于按季度上报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通知》(黑县域组办[2011]3号)以及哈尔滨市县域经济发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工作,全面、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当前,全省各县(市)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都在不断实现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工作对于顺利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目标具有直接影响。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主抓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工作,亲自负责指标的审核、把关和上报;要固定专人负责指标统计、上报,不得随意调换统计人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保证质量,及时报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季度报表上报时间为每年的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次年1月10日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年度报表上报时间为6月20日前。各项指标的牵头部门务必按照时限要求,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季度、年度数据及时、完整、准确上报县统计局,由县统计局汇总后上报省市统计部门。各项数据在报县统计局之前,各单位、各部门要提前做好同省、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衔接工作,确保省、市、县三级部门数据的一致性。同时,要积极与县统计局联系,对需要核实、查询的数据,及时沟通协调,不准推诿扯皮,影响全县数据上报工作。

三、严密程序,认真审核。对各单位、各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实行数据质量单位领导负责制。各单位、各部门数据上报前,必须经主要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并加盖公章。对填报数据不实、弄虚作假和未按规定履行审查职责的,县政府将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县域经济考核篇4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通过加快固定资产投入,大力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确保市在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争先进位。

二、工作安排

1.建立指标体系

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单位,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体系共设置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质量指标三大类27项指标(见附件1)。

2.建立指标考核机制

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中确立17项考核指标(见附件2)。市政府以下达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考核指标年度计划方式,确定考核指标年度完成目标,年末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于

未纳入考核的指标,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做好指标监测、预测工作。

3.成立组织机构

市政府成立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指标体系涉及到的市发展改革局、统计局、财政局、服务业局、经信局、商务局(外经贸)、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环保局、规划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人社局、农发局、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考核工作的全面组织、协调、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考核指标年度计划下达,以及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涉及到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协调解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局长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认真审核后及时报送领导小组。采取季调度或年调度的方式,了解工作进度,掌握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摆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标考核工作的重要性,指派专人负责采集资料、审核源头数据、汇总基层报表及数据上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及时收集上

报。

2.统一指标统计口径。各项指标数据的采用原则上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为准,凡统计部门不具体掌握的数据,由各责任单位按季度统计。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执行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统计口径、范围及

计算方法,注意指标间平衡关系、逻辑关系,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做好指标监测、预测,及时掌握其他县(市)相关信息。各责任单位要做好指标的监测、预测工作,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适时了解周边地区及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名靠前县市的指标情况

,为市政府正确决策提供足够的信息。

县域经济考核篇5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1、深刻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2、要清醒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近几年,我市县域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要清醒看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综合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在全省位次后移的严峻形势。要在客观比较中找差距,在主观分析中查原因,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尽快扭转我市县域经济相对落伍的被动局面。

3、要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牢牢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要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围绕加快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吸收他人经验,凡是外地实行并被证明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要大胆地借鉴、果断地运用。

4、要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牢固树立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翻番发展的意识,明确赶超目标,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有1到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20强,其中有1个县(市)区进入全省10强,各个县(市)区在全省的位次都要明显前移。全市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形成特色优势

5、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产品。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有基础,做大做强特色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全市支柱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配套业,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板块基地,形成龙头带动、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以城区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6、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骨干工业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努力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工业企业。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各个县(市)区形成1到2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7、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园区。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落实工业园区配套政策,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做到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发展,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投产一片。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引导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向园区聚集,使每个县(市)区的园区都有主导产业,形成特色,努力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成体制创新的平台、对外开放的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鼓励各县(市)区采取措施,通过“引商建园,以商招商”的方式,新建工业园区。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力度

8、鼓励大招商、多招商、招大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严格按照《*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予以重奖。设立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对在当年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效显著,但未列入奖励的个人或单位,给予招商引资特别贡献奖。

9、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引进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鼓励各县(市)区对新办的生产型、服务型企业制定具体优惠政策,根据企业纳税情况给予相应奖励。按照《*市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对上市企业实行奖励。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增效,对生产型企业年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实际入库年均增速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以上的,由当地县(市)区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10、切实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对引进的企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新上项目,要及时掌握项目发展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明确专人专班跟踪服务。进一步优化环境,市直执法部门原则上不直接对县(市)区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坚决遏止“三乱”,为企业发展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抓发展。

四、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

11、放宽项目审批。除国债项目、省内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的项目外,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县(市)区申报项目的服务工作,对需要省级审批的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及时上报省里审批;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环保、安全等审批权限之外,其他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

12、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支持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对县(市)区年度用地计划实行差别化管理。对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扩产扩建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重点倾斜。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在试点区域内有效实施“迁村腾地”工程,挖掘土地潜力,扩大建设用地空间。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有效方式,在其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支持政策。

13、改善金融服务。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县域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适应县域经济特色的信贷管理体系,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探索实行综合授信制度,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可适度发放信用贷款,对负债率低、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管理规范的企业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支持各县(市)区争创信用县(市)区和全省先进信用县(市)区。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信贷支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农业银行新增贷款的70%、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60%左右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设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要将当年新增存款(剔除缴存资金外)的80%左右用于当地信贷投放,扶持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发展银行要认真履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责,当年新发放贷款要全部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并逐年增加。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支农各项贷款每年力争比上年增长10%以上,新增贷款余额的60%以上投入农业。继续加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政府出资的金融担保机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市、县两级都要增加财政对信用担保机构资本金的投入,尽快形成市、县(市)区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

14、鼓励全民创业。突出特色,着力发展一批以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产业群。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投资领域和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一照多业。放宽对投资人的身份限制审查,货币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不受30%的限制。积极创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申报自营进出口权。被省授予“百强民营企业”称号的,按省奖励金额的50%再给予奖励。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人员自主创业,在工商登记、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市财政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奖励实施此工程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15、加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从20*年开始,对市以往年度用于支持县(市)区的各类资金进行整合,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发展较快的县(市)区实行奖励。进一步优化市本级与襄城区、樊城区的财政分配关系,支持襄城、樊城加快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激励机制

16、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县域经济发展方向、规划、园区建设、项目引进、项目入驻等重大事项。对投资1亿元以上的,由市级领导进行协调服务,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直到项目竣工投产。打破区域限制,统筹县(市)区之间、园区之间和乡镇之间的招商引资项目,引导其向特色园区集中,并采取相应办法解决利益分享等问题。由县(市)区引进、建在市高新区和湖北深圳工业园区的项目,同等享受各类优惠政策,投产后的产值、工业增加值及税收与高新区按一定比例分享。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通报机制,对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部门支持县域经济情况,由市经委每季通报一次,市委、市政府年终评比表彰。

17、建立县域经济的考核奖惩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对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面向县(市)区的各类考核评比项目,依照精简、有效的原则重新核定。建立市“四大家”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含垂直部门和单位)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实绩评价办法,支持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并实行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对行政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和备案审核,确保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抓发展。

18、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切实把政治素质高、统筹协调能力强、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县(市)区党政正职岗位。提高领导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的成员比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严格控制县(市)区和重点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任期内的职务变动,原则上要在同一岗位任满一届,没有特殊情况届中一般不做调整。对在任期内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进入全省10强、20强或排位大幅度前移、增长大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党政正职,优先向上级推荐提拔重用;对发展较快、进入全市10强或排位大幅度前移、增长大幅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优先提拔重用。

19、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要制定政策,允许、鼓励各类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县域经济发展,创业兴业。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需引进的人才,各级人事部门开辟“绿色通道”。

县域经济考核篇6

一、认清形势,理清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1、辩证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传统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外向度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阶段性困难,集中表现为县乡财政拮据、中小企业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在新的形势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信心。

2、进一步明确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化为核心,紧紧依托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县域经济结构升级

3、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空间。抢抓当前产业重组加速的机遇,立足比较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度加工、本地特色资源开发、为城市工业配套办工业,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县和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工业园区,依托园区兴工,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全省着力抓好一批重点工业园区。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采取财政贴息的办法,支持重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以工业的理念办农业,着力增强农业竞争力。重点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产业,突出发展畜牧、水产业,主攻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重点扶持牵动性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更快更好地发展。

各级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农资金要设立专项用于劳动力培训。清理、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5、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加速城镇化进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重点支持县城和中心镇加快建设和发展,推进小城镇体系的合理化。树立经营城镇理念,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

6、坚持科教兴县,切实加强科教、人才工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中小企业引进适用技术专利。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突出抓好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继续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公开招考选人的力度,面向县内外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落实有关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离岗创业。

三、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营造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新格局

7、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改善服务,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引进外来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形成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的格局,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县乡财政的支柱。

8、深化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各县(市)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要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经营者以自有资金、实物抵押收购企业,注意在产权置换中引进技术、人才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妥善处理好企业改制中调整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接续、基本生活保障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9、强化招商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县(市)主要负责同志要以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落实,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把招商引资成果列入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亲商、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创新招商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项目的开发和储备,注重以商引商,推进网络招商,充分利用中介机构招商。

10、全方位扩大开放。实施开放兴县(市)战略。发挥优势,主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加强对出口骨干企业的扶持,建设出口生产基地。积极承接沿海和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为沿海和城市大工业配套生产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积极吸引内外资参与县域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参与小城镇建设,参与农业开发,使外来投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四、完善体制和政策,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11、加快简政放权。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乡和企业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里除对国债项目、省级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跨地区、跨领域、战略性资源开发、关系公共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继续实行审查批准制外,其它项目不再审批。对建设性项目、技改项目和外资项目的审批权,凡省下放给省辖市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下放到县(市)。扩大开展企业设立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的试点。对确需审批的事项,也要尽可能简化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

积极探索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地方党委协管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省垂直管理部门在县级延伸机构领导干部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进行充分酝酿。垂直管理部门要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加强与所在地的协调、配合。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垂直部门依法行政。

切实精简各类会议、文件和检查、评比。对面向县乡的各类考核评比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精简、有效的原则重新核定。对必须保留的项目,也要尽可能简化内容和程序。对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监督检查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和备案审核,确保基层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

12、积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财力分配适当向县倾斜。加大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中央对我省的转移支付资金和省财政安排的资金重点补助到县乡。提高省、市建设资金、国债资金用于县乡的比例,加强县乡交通、水利、环保、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工商部门收取的市场管理费,按一定比例投资用于县(市)的市场建设。逐步减少县乡财政体制性上交,逐步减少向县乡的政策性筹集资金。

加快推进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严格县乡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控制财政供给人员增长。今后省对县乡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一律与各地的“标准”财政供养人口挂钩,鼓励县乡节编减人。认真清理核实债务,严格控制新增负债,逐步化解县乡债务风险。建立县乡行政首长专项审计制度,对任期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人和政府债务进行年度审计,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

13、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强化地方金融功能。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和社会的诚信教育,强化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积极创建金融安全区,协助金融部门落实好金融债权,坚决防止各种形式的逃废债行为。积极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动银企合作。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全省基层信用社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县域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抓好县联社一级法人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要正确运用再贷款等手段,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商业银行要改进授权授信操作模式,扩大县支行信贷权限,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调动基层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积极开拓适应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融资产品,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城市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探索向县延伸开展业务。

14、改进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建设用地审批要适应建设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新情况,调整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降低使用费用。省重点中心镇和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可以计划单列,先占后补。省、市集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0**—20**年暂留给县(市)按规定用途使用。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五、加强领导,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15、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市各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和中心意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对县(市)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县(市)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16、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县域经济综合改革和发展试点,对部分发展较快、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进一步在管理上放权,改革上放活,政策上放宽,并给予必要的扶持,促使其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好扶持困难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

17、改进考核,强化责任。按照注重经济发展、注重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改进对县级考核的办法,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引导县(市)更好地谋划和组织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考核篇7

1.切实落实县(区)的管理权限。凡省下放到县的管理权限,市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县。凡市能下放到县(区)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对已取消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市批事项,一律不准继续审批,违者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市保留的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一律进入市政务中心,实行并联审批,三级联动,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积极探索项目代办制,逐步推行“网上审批制”。

2.完善垂直部门管理体制。凡在县(区)延伸机构,党的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考核,事先征求并充分尊重党委、政府意见。对不作为、消极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地方发展的垂直管理部门负责人,县(区)党委、政府应及时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要及时予以调整。

3.减轻县(区)财政支出压力。除中央明确规定或省政府批准的规费项目外,市直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县(区)集中收费性资金。省政府未批准的各类建设项目不得要求县(区)财政提供配套资金。禁止和取消一切不符合规定的达标升级活动。

4.加大财政支持县(区)力度。积极协助县(区)争取省财政间隙资金借款的方式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认真落实省财政对县(区)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比上年增长部分,按增长额(年增长率超过30%的按30%计算)的20%,奖励给县(区)作为发展资金的政策;积极争取省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三产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逐年提升支持我市县域经济的比例。市设立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农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支持县(区)的比例,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加。

5.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在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同时,支持县(区)尽快完成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制度改革。支持黄山市农村合作银行、徽商银行黄山分行早日挂牌。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典当行、拍卖行、租赁公司、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发展“三农”保险。

6.进一步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县(区)通过安排预算资金、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收入和引入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补充和增加担保机构资本金。支持开发区创造条件,利用自身的资产组建担保机构。鼓励企业间开展互担保。改进社会中介服务,简化评估、公证、抵押、登记手续,实行最低标准收费。协调金融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分散担保风险,简化合作手续,降低合作门槛和成本,提高信用放大倍数,充分发挥担保作用。

积极推进县(区)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

7.依法保障项目建设用地。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优先保证“861”、“443”重点项目、重大利用外资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各类建设项目特别是新上建设项目使用现有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旅游项目用地实行“只征不转”。通过村庄复垦整理节省出来的土地,在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居民得到妥善安置的前提下,报经省国土部门核准,节余指标可用于城镇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依法流转。

8.完善用地收费管理。规范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供地等审批程序。认真落实皖发[2006]1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耕地开垦费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凡项目用地已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在土地征收审批时不收取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就地缴入国库,实行先缴后分;耕地占用税县(区)级分成部分,即征退返。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9.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县(区)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享受县级待遇意见》的规定,省级开发区(含比照执行的专业园区)管理机构的行政级别可根据开发区的发展情况确定,负责人可以高配。

10.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优先规划建设,优先推荐为国债项目,优先帮助争取政策性贷款。提高城市维护费、土地出让收入等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省财政设立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11.实行入园工业项目奖励政策。凡在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新上工业项目投资(包括土地、厂房和生产性设备)在1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在一年以内的,竣工投产后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次性奖励3万元;投资5000万元~1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在三年以内的,竣工建设周期在五年以内的,竣工投产后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奖金由开发区或园区所在县(区)财政支出。

12.加大全民创业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引导,降低市场准入,认真落实我市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照有关法规政策带头创业,参与招商引资,辞职经商办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就业。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支持县(区)建立创业园区(基地)、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创业服务机构,加强创业培训,扩大小额贷款发放范围和担保基金规模。对进入创业园区(基地)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在开业、收费、房租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13.掀起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提升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知名品牌为关键,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全面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力争早日把黄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自然景区,把黄山市建设成为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使黄山真正成为“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

14.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以及林权制度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96号),整合资源,重点扶持省级龙头企业和我市六大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旅游观光型、工业主导型、商品流通型、外贸促进型、综合发展型的小城镇。

15.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选准、配强乡镇党政正职,每年选拔一批乡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锻炼。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从2007年起,选择100个示范村和10个社区进行试点,完善相关机制和配套政策;2008年到2010年,每年选拔1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基本实现全市每个村、社区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16.保持县(区)领导班子相对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6]19号文件有关规定,注意提高县(区)领导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的成员比例。县(区)党政正职原则上要在同一县(区)任满一届,除工作特别需要或特殊情况,届中一般不做调整。

17.加大县域经济考核力度。

(1)对县(区)的考核。①对全省县域经济年度考核综合指数(或动态指数)位次前移5位以上的县,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连续两年前移5位(或一年前移10位)以上的县,除给予通报表彰外,给予县委书记、县长各奖励3万元,并在建设用地指标,市级支农资金和工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区可比照考核)。②对全省县域经济年度考核进入“十快县”的县或达到“十快县”标准的区,给予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各5万元奖励,授予“发展先进奖”称号;年度考核进入全省“十强县”的县或达到“十强县”标准的区,给予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各8万元奖励,授予“发展标兵奖”称号。③对全省县域经济年度考核位次(动态指数)后移5位以上的县,市委、市政府给予党政主要领导通报批评;连续两年后移5位(或一年后移10位)以上的县,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并调离主要领导岗位或责令其引咎辞职(区比照执行)。

(2)对乡镇的考核。以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为重点,制定乡镇经济发展考评办法。年度考核综合指数和动态指数前十位的乡镇,授予“十强”或“十快”乡镇称号,对党政正职给予奖励。年度考核动态指数后移五位的乡镇,对党政正职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两年后移五位或一年后移十位的乡镇党政正职,调离主要领导岗位或降级使用。

(3)对市直部门的考核。以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服务县(区)等为重点,制定市直部门的考评办法,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业绩突出的前三名进行表彰,后三名给予通报批评。

县域经济考核篇8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统筹建设程度不高。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各县域经济总量和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县域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中转为市辖区。2010年中部地区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3.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3.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元,其分别比2009年增长0.46%、13.61%、21.12%、13.16%、11.69%、9.85%。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统筹不够,二元经济结构严重,特别是与大城市圈相隔距离较远的城镇,政策没能波及到,大城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出现更大的两极分化。

(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县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中部地区的很多县(市),工业化初期的任务尚未完成,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佳,经济增长效益不高。很多数据表明:依靠大量的物质要素的投入,包括资本要素、土地资源要素、劳动要素等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是粗放的、低资金效率的。工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县域,容易带来各种各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之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实现城镇产业化,合理布局城镇产业,在突出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协调其它产业的发展,提高城镇产业的质量。当前中部地区面临着城镇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较粗放,没有主打产业、产业单一和品牌意识不强等现象,城镇产业化发展被忽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着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即能促进农产品的加工与保藏;加快城镇化进程,又能使相关产业合理聚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提高。目前中部地区这三者的互动关系还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较好的循环与相互促进的机制。

二、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中部地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一)建立不同功能区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部地区各个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应根据资源环境的特点分别指导,从而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优化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绩效考核时,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的创新和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地区,以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对于限制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对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强化它对于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而对于禁止开发的中部地区县域,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并不是使经济总量在城乡和各县平均分布,并不是简单地缩小县域生产总值的差距,而是要从“人人享有小康社会幸福生活”出发,使生活在中部地区不同县域的人们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互相依存、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优化县域土地、资金、劳动力、服务等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更广范围内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均衡配置、自由流通,努力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会拉大中部地区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差距。中部地区各地政府要缩小的差距主要是公共服务方面、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不管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有多大,不管县域处在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还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活在每块国土上的公民应该享受到均等化的富裕程度和社会文明。为此,中部地区各省财政应该增加了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这些地区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要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谋求经济合理布局的角度,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积极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是中部地区县域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在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要注重改善民生,更加要注重社会建设。加大对教育、养老、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教育、养老保险、医疗及户籍体系建设,更加适应农村人口的流动,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就业。促进城镇居民及农民工增收,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结语

县域经济考核篇9

摘要:发展县域行处业务必须做到突出主导业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质量,注重效益。

关键词:县域金融业发展思考

1县域行处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邢台市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猛,而占全市90%以上的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域,部分县市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或产业集群,这些特色产业,以其“专、精、特、新”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沙河的玻璃、炭黑,清河的羊绒,宁晋的单晶硅材料、电缆,隆尧的食品、建材,巨鹿的纺织,平乡自行车,临西轴承等,其产业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同当地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地方经济核心的县域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弱,效益贡献度低,与县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经营效益的提升。

2县域行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2.1对县支行关注程度不够,市场定位不清晰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改革和转型主要集中在城区,对县域机构的关注程度不充分。前几年,城区支行率先实现扁平化之后,对县支行与城区支行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不够,相应的政策、措施、机制没有及时跟进,县支行在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目标客户、重点产品等方面未能与时俱进,缺乏系统、完整的发展规划,县域行处发展定位模糊,在经营管理上仍然沿袭多年不变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与外部迅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2.2经营上缺乏特色,服务层次较低县支行的业务品种和产品与地域经济缺乏关联,特色不够突出。经营上主要还是以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为主,单纯依靠贷款业务支撑效益实现的局面未能改变。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限于内外部条件,对电子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现代销售渠道和产品投入不足,选择目标客户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服务层次低,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理财类、增值类等多元化业务需求。

2.3受经营战略影响,县域支行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上重视大城市、大行业的业务发展,县域支行所处客观经济环境制约,长期缺乏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竞争力被削弱。目前在县域行处资产业务中,85%以上的对公贷款集中在沙河、宁晋、巨鹿、清河、隆尧等少数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

2.4对县域行处长期投入不足,制约了发展后劲县域行处普遍存在软硬件相对落后,网点装修、营业办公设备和车辆等相对陈旧、短缺,历史欠帐较多,运营管理成本较高,业务营销、维护费用相对不足,在前几年主要以经济增加值为主的考核模式下,对于多数资源较少、创利能力差的支行,县域行处员工收入长期与城区行和当地同业差距较大,城区行员工收入为县域行处员工收入的2-3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5员工构成不合理,跟不上业务发展步伐一方面,十多年来县支行基本没有补充新员工,且在岗人员普遍年龄在40岁以上,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业务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要求,在近年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员工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非常大。另一方面,重要岗位人员分布与业务规模不匹配的现象突出,行际之间员工工作量明显不均衡,有的行有市场、有业务,但前台柜员、客户经理等人员紧张;有的行人员相对充足,却少有业务可做。

3加快发展县域行处业务的对策思考发展县域行处业务必须做到突出主导业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质量,注重效益。为此,要扎实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对县域行处业务发展的分析与定位根据各县域经济金融特色,选定目标客户、重点业务品种,确定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在对县域经济特点和金融资源准确把握的前提下,本着“一行一策”的原则找出各行的目标客户,完善和优化对县支行的管理流程和机制,调整考核制度,明确目标客户和重点发展产品,优化人力、财务等资源配置政策,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对沙河、宁晋、清河等区域经济发达的县市,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在优势行业中发展对公资产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和个人高端业务,树立自身在当地同业中的强势品牌,提升对全行的贡献度;对经济发展潜力大,处于加快上升期的巨鹿、平乡、威县等县域,在重点发展个银业务同时,兼顾对公和机构业务,着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银高端客户;对于任县、南和、柏乡等经济欠发达县域,则重点做好机构客户维护工作,稳步发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银行业务,努力扩大在当地的声誉和影响力,培育基本客户群。

3.2加大人员培训交流力度,提高营销服务能力加大对县支行负责人的交流力度,通过机制引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分行机关和城区行思想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到县域行处工作。二级分行业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选派高水平的客户经理到县支行现场指导业务、推介产品、营销客户,弥补县支行营销力量的不足。不断挖掘现有人员潜力,结合各行业务重点,打破行际之间界限,加大各行处人才优化整合力度,促进业务骨干在行际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通过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行处和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实施跟岗培训、到名牌院校轮训,培养自已的核心人才和专家型队伍。加快员工队伍优化更新步伐,科学制定新员工招录规划,尽快吸纳一批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改善现有员工队伍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增强队伍活力。抓住业务转型的契机,把富余下来的部分对公客户经理和后台保障人员培训后充实到前台部门,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业务转型需要。加大对县支行业务培训资源的投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营销和服务能力。

3.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业绩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人力资源活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管理人员实施业绩奖励考核与等级行评定结果、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另一方面,借鉴国外银行和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成功做法,积极落实经济增加值与产品“买单制”相结合的业绩激励措施,加大对价值创造源头和业务前端人员的激励力度,以有效解决各行处效益实现与员工个人收入关联度低,前台人员缺乏营销积极性的问题。

县域经济考核篇10

 

关键词:省直管县 财政改革 财政资源

   2009年6月22日,财政部了《关于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伴随着《意见》的本来作为涓涓细流的省直管县改革转变为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浪潮,也同时意味着省直管县已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广实践阶段。诚然,改革离不开激情,但是理性与冷静更是各级领导者的首要素质。试点性的经验能否转化为全国性的理性思维?从点走向面的过程中,我们能否协调好八方“来客”?这一切仍然需要我们在改革的实践中继续思考。

   一、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积极期望

   (一)避免“市利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实施省直接对县财政的管理体制,将从财政的收支两方面给予县财政强大而直接的支持。省直接对县进行财政上的转移支付,使地级市难以从中间环节中挤占对县的财政资源。并且,县级财政的收入也是直接接受省级财政部门的审核,地级市不再参与县财政收入的分成,使县级财政收入有所保障。这一收一支的双面支持将使县级财政的可支配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县级财政预算,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省对县财政的直接审核管理能够有效规范县级财政预算,使县级财政接受更加系统的约束。一般讲,省财政厅必须根据中央政府的财政规划统一部署省的财政收支科目,从而使县级财政直接按照省的统一标准科学规划县财政的各科目,减少了地级市的中间环节,能够使中央财政的科学预算思路直接贯彻到县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中央财政政策的直接支持下得到更快、更科学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基层政府不科学的短期经济计划。

   (三)简化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

   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省与市(县)的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很明显,省—市(县)的两级管理层次必将比省—市—县的三层管理层次的运转更快、更有效。在省的直接管理下,县的财政管理更加倾向于政策化、制度化,从而使财政资金的拨付与调度速度加快,财政能力也更有保障。建立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省对县的考核指标体系,还应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考核办法。只有在完善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才能保证省直管县所发挥出来的效率是正效率即效率与效果的完美结合。建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考核体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财政收支平衡的主要责任者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县乡财政管理实施绩效评价制度,以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基本保障能力:同时根据综合动态考评结果,相应调节对各地的转移支付系数和支付数额。

   (四)加强了财政监督,明确了县级部门的权责

   省对县财政的直接管理将会建立起一套符合新形势的财政监督检查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应该仅是对财政预算内收支的审核,还应该包括对预算外资金的规范与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检查,对县级政府的相关债务的监控,对相关部门的乱收费加强严格治理等内容。对财政收支权力的鼎力支持使县级部门拥有了明确的财政权力,但是有权力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明确县级部门的责任是对其有效监督的前提。根据县级部门的财权配备相应的事权,然后制定相应的详细的责任制度,这将是省直管县改革的首要内容,也是省直管县支持者的期望之一。

   二、全面推进省管县财政改革的疑虑

   (一)乡镇企业能否继续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除浙江、江苏等几个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外,县域经济的支柱就是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是拉动农村经济的首架马车,是促进小城镇产生的重要载体。尽管我国的乡镇企业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一度达到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政策、管理、市场经济成熟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并在当前显示出十分疲弱的状态。疲弱的乡镇企业能否继续支撑省管县后具有更高要求的县域经济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县域经济没有发展的支撑点,将会给省管县的财政改革带来极为严峻的障碍。

   (二)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能否解决县乡财政困难

   县乡财政困难是中国财政状况中的普遍现象,而且由来己久。(数据)县乡财政困难是在取消农业税后被激化到公众眼前的,同时由于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而成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种垢病。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县域经济落后导致的财政收入不足。另外,县乡层级政务繁杂、基础设施薄弱、行政人员众多等因素造成的巨大财政开支加剧了县乡财政困难。纵观《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可知:收支戈y分、转移支付财政预决算、资金往来和财政结算是其改革的主要内容。而这五项内容中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是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的可能措施。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合理的收支范围的划分,如何促进县乡财政收入的增加与支出的减少是模糊的。中央、省级政府给予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否足够到均衡县乡的收支也是无法决断的。所以说县乡财政困难的解决并非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一定达成的结果。

  (三)县级财政风险控制能否实现

   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省级政府将面临数量巨大的管理对象,不仅要对原有的市进行财政上的管辖,还要对所有的直辖县进行管辖。以山东省为例,全面推行省管县后,直管的县(市)的数目将会达到139个。数目如此巨大的管理对象直接违背了科层制最佳管理幅度的设计,极易造成监控不到位。另外省辖市将会大大减少对直管县的监督,对其提供的支持和各方面的保护也将会消失。并且,由于省管县的自身能力不足也会造成自我监控的疏漏和预决算的大意。从而可见,县级财政的风险控制将会遇到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