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31:04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1

【关键词】责任担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是伦理学中古老又重要的范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中,责任的含义不断扩展,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祖国重任,更应担当起责任。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模糊的倾向,责任担当意识弱化。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重要性

责任担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的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热爱国家、乐观自信、敢于承担,但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利己性,重个人理想,轻社会集体理想,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等。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都强调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从孔孟之道的“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同志对青年“四个新一代”的殷切寄语,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把责任担当教育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当代大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对于“中国梦”的期许,有梦就有追求,有追求就要有奋斗和拼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必须敢于担当,积极主动为之奋斗和付出,为之不计个人得失而团结一致的信念。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族观念与教育理念对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践行。

(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质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关键所在。责任担当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德行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提高责任担当意识,激发责任担当情感,内化为自觉行动。既要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得胜利,也要求大学生有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作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同时也要在自觉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通过这样的教育,正确定位人生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降低的原因探析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交流与传播更为迅速方便。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入侵,网络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都强烈的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使得部分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对社会责任感的态度日渐冷漠,加上新旧道德伦理观念的冲撞,使得他们开始极少的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2)教育制度和手段的不完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也须依靠教育来实现。但在目前的教育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责任担当教育多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性。其次,忽视发挥大学生在责任担当的主体性作用,多以灌输为主,没有内化为行为实践。最后,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造成学生只读圣贤的书呆子现状,与社会分割开来,不利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3)家庭环境的影响及自我心理的不成熟。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充次着矛盾和冲突,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溺爱使得学生出现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他们不屑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大多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他们以自我为重,很少顾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责任担当意识薄弱,且停留在浅层的感性认识上,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大学生的这些心理不成熟性极大地制约着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教育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起到先行作用,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之中,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培养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感,辩证的看待问题,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矛盾,加强价值判断力,践行责任担当。

(二)调动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能动性,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责任担当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勇于责任担当是构建高尚道德人格的必由路径。要重视人的主体需要,注重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学会判断、学会负责,履行应尽职责,实现自我价值,将责任担当的坚定意志最终内化为自觉的行动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责任主体的身份。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能力

大学生责任担当主体性的提高,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责任担当,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和强烈的心理体验。通过模范学习,聆听励志讲座等强化自我责任感,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开展丰富的支教活动、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切实体会责任担当的重要内涵。通过社会实践,使责任担当的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总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重任,要把个人发展和社会要求联系起来,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社会正能量,不辜负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高玉卓.用行动担当责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2

道德教育;道德冷漠;道德氛围;道德反思

袁和静,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

中国当下社会道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焦点问题,社会无德行为和各类病态事件在社会不同领域屡屡发生,如小悦悦事件、“毒食品”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厦门纵火案、各类权力腐败案件等,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社会道德冷漠问题更引人注目,严重刺激了社会的神经系统与网民大众的眼球,正如学者龙静云所言:中国的道德状况是一幅“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图景[1]。面对道德冷漠现象,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成效的微弱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2],提升道德教育来抵制道德冷漠现象是现实所迫,尤为必要,因此,深层次讨论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命题。

一、道德教育能够营造道德氛围

当前道德冷漠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从全社会来营造贬抑行为之恶和褒扬行为之善的社会道德氛围是现实所迫,只有良好的道德氛围与舆论环境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撼力和威慑力,使坏人坏事受到集体谴责与惩罚。在道德赏罚制度、社会舆论营造、道德监督机制缺乏全方位保障的情况下,唯有通过道德教育来进一步营造道德氛围。

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从价值观教育和理论文化建构方面塑造道德氛围。如葛晨虹教授所言:“改革开放发展中,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建设和提高,但从整体看,国民素质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明显事实,民众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3]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文化和功利气息的弥漫,使物欲主义、功利主义、奢华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从而导致社会观念与群体心态发生转变,出现道德冷漠行为。同时,市场文化不仅冲击了价值观导向,也使得理论文化出现错位和缺位现象,理论建设缺乏社会认同根基与情感支柱。因此,可以通过道德教育着重从价值观导向与理论建构方面抓起。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隐形教育方式营造道德氛围。道德教育不在于集体灌输与外在强制学习,关键在于隐形渗透与贯彻。一般而言,道德观念与理论形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于社会教育之中,融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切实为大众所接受;道德教育要用简单活泼的大众话语代替深奥的理论表述,逐步增强理论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其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从而使道德理论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道德教育还要有效整合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民间传播等多种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达到道德理论体系在社会领域中的春风化雨。

二、道德教育能够克服无意识

道德冷漠流弊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与责任分散效应或无意识道德冷漠密切相关。责任分散效应主要是指,当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境发生之时,由于有很多人在场,每个人都会认为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就个体而言,如果只有他一个人在场时,他可能会把责任看成百分之百,而当很多人在场时,他会认为责任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应承担一份责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的小悦悦事件中,当两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之后,短短7分钟内路过的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以责任分散理论来分析,当很多人都在场的情况下,群体的规范和内聚力变得失调,每个人的责任都被分散,大家普遍存在“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大家都认为别人会承担某种责任的时候,恰恰没人承担。由每个人所共同承担的责任已经不断被细化,甚至有的责任主体已经把本有的道德责任当做漂流瓶而任意丢弃,当社会的不道德事件刺痛民众的神经时,大家纷纷谴责社会,指责当事人,对社会道德状况表示遗憾和焦虑,然而事实却是我们共同承担的责任被不断地肢解,割裂,甚至消解,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有罪过,但无犯过者;有犯罪,但无罪犯;有罪状,但无认罪者”[4]。虽然其现象的普遍存在带来了集体冷漠的结果,但心理学家认为该事件不能单纯归因于社会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

要克服由责任分散效应带来的无意识道德冷漠,道德教育必须担负起职责,教育社会和民众,每个人的责任都是至高和神圣的,责任是不能转移、无法替代的。个体存在的标准之一就是通过责任来展现,有些社会的责任是作为人而不能随意拒绝与转嫁的。诚如列维纳斯所说:“做人意味着……是我维持着他者,是我应当为他者负责……我的责任是不可转移的,无人可替代。实际上,就是说做人始于我的责任……责任是我独自负有的,是我作为人所不能拒绝的。这种责任是唯一的最高尊严。我是我的唯一标准就是:我是负责任的。”[5]所以,责任教育就成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当然道德教育或者责任教育的重担不仅靠学校,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不断弥补道德教育中的空白点。唯有不断加强责任教育,才能真正克服无意识道德冷漠流弊。

三、道德教育能够打造道德

自我反思思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在“熟人社会”或者乡土社会,每个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6]。在“差序格局”状态中,伦理关系简单明确,大家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亲疏有别、爱有差等的伦理秩序。而进入“陌生人社会”以后,社会交往变得复杂,人际信任降低,道德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反思。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律条竟然成为多数人的道德信仰,使得道德资源变得稀缺,人格变得平庸。应该说,每个有道德能力的人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应该适时进行道德的自我反思,进行负责任的道德选择,首先以自我的道德责任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所做所为,而不是挥动道德的准绳去任意评论别人的行为,否则道德责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根基,道德冷漠的存在随之成为普遍。康德讲:“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7]

道德冷漠者或者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者是将个人与社会隔离,固守在属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扭曲社会关系。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8]同样的,自己对于他人而言,自己也是他人的地狱,因此,道德冷漠不仅仅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袖手旁观,同时也是对于自我和人性的冷漠。别尔嘉耶夫认为:“人悬于两极:既神又兽,既高贵又卑劣,既自由又受奴役,既向上超升又堕落沉沦,既弘扬至爱和牺牲,又彰显万般的残忍和无尽的自我中心主义。”[9]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打造道德自我反思思维,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道德榜样,培养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具有理性道德的人,对道德规则的内容、原因和内在价值具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对道德基本原则怀有理性热情,并且能够将它们自觉地运用于行为中的人”。[10]主体道德心理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践履都以道德自我反思为基础,面临道德情境,感受道德现象,形成道德印象,其中都需要道德思维的加工处理,将道德信念、道德目标、道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道德人格,通过道德判断和推理,树立道德角色,进入道德实践,落实为道德行为,杜绝道德冷漠,这便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意义所在。

四、道德教育能够重构道德行动动力

道德冷漠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的“标记”,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浦曾在《中国人的特性》中,记载过旁观者对落水者见死不救、冷眼旁观甚至趁火打劫的情形。其描述的现象虽不普遍,但也折射了道德冷漠现象存在的长期性,而道德冷漠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成员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面临突形时,不出手相救而仅充当“看客”,作为漠然的“局外人”,“贵”在不参与。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理论原则与价值规范已然无法解释和应对当今道德冷漠状况,逐步产生了信任危机与道德悲剧,更加导致社会群体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如学者王珏所言:文化多样、利益多元的“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呈现出不同于单位制度时代的道德行动逻辑,调查数据表明,单位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具体表现在道德行动方向多元、道德行动动力不足及道德行动能力欠缺上。[11]

为此,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重构道德行动动力,改变社会集体道德行动动力不足的现状。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道德行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行动者本身理性思考、情感认同、充分慎思的基础之上,取决于行动者的价值选择。而道德行为要合乎道德要求,行动者必须处于以下情形:“首先,他必须知道那种行为;其次,他必须是经过选择而那样做,并且是因那行为自身故而选择它的;最后,行为者必须是出于一种确定了的、稳定的质量而那样选择的。”[12]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学说为当今的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更好地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首先,道德教育必须明确何谓“道德行为”,让社会每一个人懂得“道德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道德行为”的选择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抉择;最后,选择“道德行为”的根本在于培养每个人的道德质量,如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树立道德良知,坚定道德信仰,培养道德情感,坚守道德底线,牢记道德责任,拥有道德勇气,知晓道德荣辱。唯有如此,才能重构道德行动动力,逐步抵制社会道德冷漠现象。■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3(1):71-77.

[2]肖霞.从道德的功利性看“道德冷漠”的矫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33-36.

[3]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2(2):31-34.

[4]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1.

[5]王振林.透视后现代伦理学[J].人文杂志,2004(6):20-23.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

[8]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9]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8-29.

[10]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0.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3

关键词:西方主要国家责任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检索了一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拿来分析一下,对我们有不少启发。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

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理论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内容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科学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着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着,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15]高兰·斯考特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8.7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4

[关键词]中德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比较

[作者简介]陈东(1965-),男,江苏镇江人,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课程。(北京102618)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90-02

德国“双元制”中企业(本文指用人单位)和学校都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分别承担不同的教育责任;我国职业教育是“学校主体”,几乎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全部责任。我国职业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环节触及校企合作机制的“深水区”,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建立机制,引导企业承担实践环节教学的责任,校企共同育人,提高教育质量。

一、中德职业教育的责任主体不同

德国“双元制”是企业和学校两个责任主体,我国是职业学校一个责任主体。

1.德国“双元制”。企业承担教育责任,开展“企业的职业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三年左右时间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自身需要的“企业人”,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自身培养和储备人才,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德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适龄青年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在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课程与教学包括文化知识、职业通识知识和技能,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目的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人”。其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双元制”中“企业”和“学校”都是责任主体,各有分工和侧重、各自履行自身职责,同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构成了职业教育的有机整体。

2.我国职业院校承担了招生、就业、教育教学等全部责任。职业院校既要承担“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等社会责任,还要靠维持和扩大在校生来解决自身经费。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兼顾人文素养、文化知识、职业通识性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还要根据具体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开展教学,使学生既能适应社会发展,又能上岗就业。职业院校担负着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责任。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长期不重视培养一线员工,尽管教育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但始终是“学校热、企业冷”。事实上,我国职业院校承担了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责任:学校责任和企业责任,育人责任和就业责任。既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文化知识、职业通识知识和基础技能,又要传授其企业个性化技术和知识、操作/服务流程、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

3.“双元制”和“学校主体”的共性是“学校”,不同点是“双元制”中企业也是主体之一。“双元制”的优点是责任明确,发挥各自的长处,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共同完成培养和教育的责任。缺点是有两个教育地点、两者的教育内容需相互联系和协调。“学校主体”的优点是有利于管理,缺点是职业院校承担的责任过多,负担太大,不得不有所取舍,造成培养缺失。这是造成教育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中德职业教育的主体分别有自身管理系统

“双元制”中企业和学校分别有相应的法律和管理机构,我国只有职业院校有相应的法律和行政管理部门。

1.法律体系。“双元制”中“企业的职业教育”依据的是《联邦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条例》《企业教师资质条例》。《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本法适用于职业学校之外进行的所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校由各州学校法管辖。”该法由“总则、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组织”等七部分组成。其中,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职业教育条例、职业教育的形式、职业教育合同、职业教育提供者和接受者的权利义务、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等涉及“企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行为都有详细而明确的条款规定。“双元制”中“学校”依据的是各州学校法。各州“学校法”虽名称和内容不完全相同,如北威州是《学校法》、巴伐利亚州是《教育与教学法》、黑森州是《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法》,但都界定了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功能。如北威州《学校法》对职业学校、职业专门学校、职业高级学校、专门学校的教育职能进行了规定。巴伐利亚州是《教育与教学法》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做出了规定,并特别指出要以各联邦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企业的职业教育都有所规定。由于该法相关条款比较宽泛,特别是没有涉及课程和教学,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同时该法颁布于1996年,许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形势的发展,不能有效地进行规范和引导。

2.组织管理体系。“双元制”中企业的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均有相关的管理机构。企业职业教育由行业协会、联邦职业教育所和联邦政府相关经济部管理。其中,行业协会主要负责起草和修订职业教育条例,对职业教育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执行职业教育合同等。联邦职业教育所与联邦政府相关经济部共同颁布职业教育条例。“双元制”中的学校由各州文教部管理。为了协调各州学校教育事务,各州联合成立了“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其职能之一是制订、修订和颁布“学校框架教学计划”。我国职业院校体系较为复杂。职业院校可由省、市、县的教育或人保部门举办并进行业务管理,也有行业部门、大型企业举办并由教育部门或人保部门按学校模式进行业务管理的院校。我国绝大多数行业协会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遗留机构,并不是真正代表企业的团体。所以我国没有类似德国“双元制”的“企业职业教育”,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3.课程与教学的标准文件体系。“双元制”企业和学校职业教育都有全国层面的课程与教学标准文件。企业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条例”及其附件“企业框架教学计划”,规定该专业的相关标准和企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标准文件是“学校框架教学计划”,规定了学校的职能和教育目标,并以“学习领域”的形式规定了课程和教学。“职业教育条例”和“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衔接。我国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83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距今最近的、比较全面的全国层面教学管理文件。近年来,北京、上海制定了区域性课程与教学标准性文件,在本地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些职业院校制定了校本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企业不承担相应责任,因而在企业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方面有很大缺陷。

综上所述,德国“双元制”中的企业和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责任,有相应的法律、管理机构和标准性文件做保障,使企业和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不仅能够顺利运行,不断发展完善,而且能够相互协调并有机结合,使教育效益最大化,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我国企业不承担职业教育职责,也没有法律和行业管理机构加以引导,职业院校在承担全部职业教育责任的同时,力求通过校企合作完善实践环节教学,虽有所推进,但未在本质上得到改善。

三、中德职业教育机制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1.“双元制”既分工又相互联系。“双元制”既培养受教育者适应某企业的岗位能力,又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企业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重在传授本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操作流程、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受教育者的身份是“学徒”或“准员工”。通过真实的环境和工作,将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本企业要求的、在教育结束后即可上岗工作的员工。学校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知识、职业通识性知识和技能,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企业和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在有分工和侧重的同时,相互补充、相互联系。这一点在企业的《职业教育条例》和学校的《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中均明确表述。

2.“院校主体”力求承担双重责任。我国职业院校课程与教学包括文化和职业理论知识、职业实践(教育部将顶岗实习列入了专业技能课)。由于企业不承担教育责任,职业院校的课程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适应力,又要培养其符合企业要求的上岗就业能力。所以课程和教学要兼顾理论与实践、通识与个性、首岗能力和长远发展等因素。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学习借鉴德国经验,主动开展校企合作,对课程和教学进行“以能力为目标,理实一体”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企业原因,在企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存在很大缺陷。

3.我国“院校主体”的困境。我国职业院校承担培养“企业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责任,存在着以下困境:一是“企业”的指向。“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企业零对接”泛指企业,是概念性的企业。而学生就业是某个具体的企业,因此要根据具体企业的岗位需求实施课程和教学。但大多数职业院校很难确定企业用人情况,往往是学生临近毕业或企业急需用工时,才能够得到企业明确的信息。由于没有法律制约,“订单班”存在企业和学生都违约的可能,同时大多数企业不能科学地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很少参与课程与教学活动,基本不承担教育责任,“订单班”仍是院校承担全部职责。二是课程与教学无法兼顾“企业人”和“社会人”的培养。德国企业和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分别由两个主体实施,分别侧重培养“企业人”或“社会人”,是各有分工、相互协调的有机体。我国院校的课程与教学,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要根据具体就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实施课程与教学。要有符合企业要求的内容、教材、实训设备和场所,还要有能够承担课程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由于企业有自身的文化、行为规范、专有技术和设备,有自身的岗位能力要求,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化,职业院校要一一满足不同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要有相应的内容、教师和设施,但这是绝大多数院校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企业零对接”的理念,企业必须承担教育责任才能落实。三是校企合作无法根本解决教育的缺项。由于院校不可能一一满足企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企业要负担部分教育责任,提供教学内容、真实设备和工作环境、教师等,使课程和教学的企业实践环节、顶岗实习能够按照教育科学规律进行。但目前的机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绝大多数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实质。

四、结论

德国“双元制”校企分别是教育责任主体,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企业人”与“社会人”,企业和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符合此要求。这一机制是在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下运行的。我国是“院校主体”,近年来,职业院校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力求将学校和企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过程融合为一体,建设“双师型”教师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一批“能力目标、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我国法律和管理并不健全,企业未能实质性承担责任,使院校课程与教学存在很大缺失。这些是中德职业教育机制对两国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因此在法律和管理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使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5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对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责任教育。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形象的塑造始于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关乎到自身的成长成才,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家庭、学校、社会等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1.自我责任感淡化

个体的自我责任感,是个体对他人、家庭、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高度的自我责任感,然后才能上升为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承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自我责任感的意识,具体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的不负责任。首先,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任,主要反映在大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学生接受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不断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然而有些大学生没有利用好在校时期宝贵的学习时间,他们之间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思进取、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早退,厌学、逃学等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对自身生命的不负责任。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常有发生,并且有比例上升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有近5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时就轻易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充分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的淡化。

2.他人责任感淡漠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代一些大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不乏出现不尊重他人、诋毁他人的行为,他们处理事情时较少考虑其行为是否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过分关注自己的前途,往往忽视他人的利益,个人主义、功利化倾向较突出。再如,当今大学生谈恋爱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大学生谈恋爱是恋爱双方两个人的事情,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却表现出许多不负责任的现象。例如,一些大学生恋爱目的较实用性和功利性,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影响;恋爱行为方式过于放纵,对感情的表达方式不大文明,没有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

3.家庭责任感淡薄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个体对家庭尽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对家庭的负责任直接影响着其社会责任感。经济基础的差异、物质的诱惑、虚荣心的驱使均使得有些大学生置家庭利益于脑后,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一些大学生不会考虑其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在学校的消费水平,通常把父母看作是“摇钱树”,只管向父母伸手要钱,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例如,有些大学生虽然来自于普通家庭,但每月的消费甚至是其家庭一个月的日常开支,他们不会考虑到父母的辛苦;再有当今大学校园里举办生日宴会,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值得庆祝的节日,都要用聚会表示庆祝,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开支和额外负担,但他们却认为这是“应该庆祝的节日”。

4.社会责任感缺乏

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首先要对自己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责任表现为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1]p204-205。社会公德的约束实质上是赋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大学生虽然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他们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知识高、能力强并不代表其修养好、素质高,大学生群体中对社会公德的失范问题仍然存在。首先,一些大学生公然地违反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社会公德责任心越来越淡薄,缺失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部分大学生对法律责任意识比较缺失,主要体现在部分大学生不能独立地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并对其所做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再次,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关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人类的进步与繁荣,他们没有承担其本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1.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的调整和补充。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责任教育功能弱化。在倡导学校教育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系统的核心,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有完整的学校教育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把学校教育与教育混为一体,家庭教育功能被漠视、弱化,长久以来家庭责任教育功能的弱化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二是家庭责任教育出现异化。在高考指挥棒的决定下,不少家长对孩子灌输“一切为了升学”“一切向升学看齐”“分数决定一切”等观念,分数、升学至上成为家长对孩子行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导致新一代孩子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家庭责任教育功能出现异化。三是独生子女问题凸显。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421家庭模式”使得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行为方式过于娇惯放纵,长辈对新一代孩子除了读书的责任外没有其他责任要求,使新一代孩子失去承担责任的机会。

2.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首要主体和主要阵地,但是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学校责任教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内容“泛政治化”。当前责任教育内容侧重国家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负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要求,即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生命和前途等负责,教育内容的“泛政治化”脱离了大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实际生活,导致责任要求与大学生责任行为相脱节,责任教育实效性难以实现。二是教育途径单一、方法呆板。实质上高校责任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形式,没有将责任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与学生管理之中,实践环节较少,使得责任教育游离于大学生个体体验、感受、需要之外,另外现实中高校责任教育方法仍然是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育人。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这种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知到行的转化的责任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三是大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责任教育成果的评价主要是政治理论课的考核,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方式。“大学生的评优、奖励制度乃至思想政治的考核,这些都本应将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却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评价功能,更不要说评价层次的问题了。”[2]

3.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的负面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趋势下,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渗透,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元文化中不良因素使大学生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冲击着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二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发展跨越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的屡禁不止以及诚实守信的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三是网络社会的挑战。信息化推动了网络的大量兴起,网络在悄无声息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太过依赖,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之中,致使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弱化,甚至出现与现实社会脱轨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对策

1.改善家庭责任教育工作

在责任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对教育系统的运行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美国教育家伯.L.怀特指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3]因此,责任教育应重新拾起家庭教育的“教鞭”。一是高度重视家庭责任教育。一方面,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是子女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责任教育的实施与子女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加强家庭和学校双向沟通和协调能力。学校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活动应与家长建立有效信息沟通的渠道,避免出现“双方责任教育目的和手段各异,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二是树立正确的家庭责任教育观。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生理需要层面上,而应开展更高层次的责任教育。家长应摒弃以前那种对子女一切大小事物大包大揽的做法,不要过分溺爱子女,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家长应该让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注重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例如,理论上,可以借助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子女开展责任教育。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教育子女一切美德及教化的源头是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子女要把孝道精神由近及远推及他人、社会乃至全人类,尽自己忠实之责实现对家庭、他人、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在实践上,可以让子女尝试“我当家一天”活动,父母与孩子互换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子女独立自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子女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第二,家长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子女个性品德的培养。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有品质,不仅仅是这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对家庭、对他人和对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成功人士。因此家长不要只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多地关心子女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家庭中开展全方位的责任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2.改善学校责任教育工作

学校作为责任教育的主阵地,是责任教育实现的根本。针对学校责任教育出现的情况,学校责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分析和研究自身内在规律的发展变化和外在环境的改变,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切实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行为。一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公民人格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内容。第一,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第二,进行大学生公民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第三,进行大学年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反哺家庭、报效祖国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二是拓宽大学生责任教育途径和方法。第一,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校网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应创建和谐校园,努力将责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中,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良好意识;高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等校内传媒网进行责任教育;高校要大力开展以责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播责任意识;高校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磨练他们的意志和品格。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工具,高校应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积极研发大学生责任教育软件,建立责任教育红色网站,通过弘扬革命前辈的高度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三是完善大学生责任评价体系。科学的责任教育评价体系是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重要的督促机制。科学的责任教育考核体系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和大学生责任实践程度,其中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包括大学生对自身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认同和担负起责任的毅力、信心;大学生责任实践程度包括大学生的现实责任行为或为承担责任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3.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仅仅依靠家庭责任教育和学校责任教育是不够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步入社会舞台后,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得大学生已建立的责任意识逐渐消亡,不利于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具有深远意义。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通过网络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我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感教育的力度,加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思想,无不体现了仁人志士以国家民族兴衰为己任的忧患意识,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伟大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当代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二是优化当前社会环境。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优化社会环境,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现象,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正面的引导,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通过弘扬公平正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社会正能量,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弘扬科学家林俊德把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孝子陈斌强五年背着生病的母亲上下班、美丽教师张丽莉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等感人事迹,在积极的、乐观的社会正能量引导下,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推动大学生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健全相关责任制度。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全相关责任制度。针对行为主体对责任承担的状况及产生的后果,通过相关责任制度实行赏罚,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制度包括“赏”与“罚”两方面。一方面,社会要通过健全责任制度对行为主体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进行奖励和补偿,如对舍己救人、诚实守信的行为给予保护和奖励,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对行为主体责任失范行为的约束力,对一些未触及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责任失范行为不再是简单地舆论指责,而是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度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大对责任缺失现象的惩戒力度。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6

1.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是源自人们理解和应用上的欠缺,而是因为其内在的不足,所以,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能通过完善它来解决,而是需要走向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回应道德教育。回应道德教育由“回应”和“道德教育”这两个词构成,而正是“回应”决定了它与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回应道德教育就必须从“回应”入手。回应作为一种言说活动,实际上是古已有之。在西文当中,respond虽然直到14世纪才进入英语,但是其历史渊源则可以追溯至古典拉丁语的respon-dere;在汉语当中,虽然回应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较晚,但是“回”和“应”则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它们也基本上包含了回应一词的主要含义。由此可见,回应作为一个词汇历史并不短暂。不过,尽管回应存在的历史比较漫长,但是真正给回应以高度重视,并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的,当首推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

2.在勒维纳斯看来,由于以往的哲学深受本体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是肩并肩的关系,因为从本体论上看,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起源,从而每个人都是一个封闭的孤立单子,人与人之间处于彻底的分离状态。在这种关系当中,人们之间尽管也会摩肩接踵,但最终仍会失之交臂,我会漠然地置他者的生死于不顾,因为他是他,我是我,从而导致社会的彻底冷漠。勒维纳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肩并肩的关系,而是面对面的关系。当我们迈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我们就会和他者碰面,他者以面貌或脸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脸同样也具有表现、表达功能,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通过脸表现出来。正是脸的这种表现性,使得他者剥除了一切伪装和保护,赤身地站立在我的面前,因此,以面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他者是一个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的寡妇、孤儿,他者通过面貌向我们发出吁求:“汝勿犯杀”,从而把自己的生死存亡托付给我们。面对他者的吁求,不论我们是否乐意,我们都必须作出回应,“言说就是对他者作出回应”。勒维纳斯在这里是有意使用了双关语,当他讲回应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强调自我对他者的责任,因为责任(responsibility)和回应(respond)在拉丁语中拥有共同的词根,二者同根同源就决定了二者相伴而生,“你对脸的反应就是一种回应。不仅仅是一种回应,而是一种责任。这两个词(reponse,responsabilite)密切相关”。在回应或责任关系中,他者变成了一个绝对的他者,他者不再像独白中那样低于我,也不再像对话中那样与我相等,而是高于我,我是被他者劫持的人质,我不但要为他者的生死存亡负责,甚至要为了他者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从勒维纳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应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说方式,更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自我不是与他者共在,而是为了他者而存在,自我对他者承担着无穷无尽的责任。正因如此,回应道德教育也不简单地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师与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当然,围绕这种伦理关系,教学方式方法必然会发生系列变革。

3.既然回应意味着责任,那么在回应道德教育当中,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问题。道德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像在先秦儒家那里,道德被看做人区别于世间万物、高出于世间万物最为重要的特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此,人们又把道德看做立身成事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既然道德直接关系着人能否成为人,那么道德教育就不是成才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成人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教育从其根本旨归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走进学校,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学生就已经向学校、向教师们提出了要求:你们要把我培养成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吁求作出回应,也就是必须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如果学生没有成人,而是走上了歪门邪路,甚至违法乱纪了,那么教师是有责任的。虽然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并非是教师的过失所致,但是按照勒维纳斯的说法,他者所犯下的所有罪,都是与我有关的,因为他者已经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我,他者犯罪就是因为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就是他者所犯罪行的幕后黑手,我就是罪犯的同谋,我理所当然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人,教师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灌输者,不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要真正地成为学生成人过程的守护者,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灌溉施肥,提供精神滋养,同时也要防止各种害虫的侵袭,而不是奉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宽容,从而让学生在堕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4.由于回应不是旁若无人的自说自话,也不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是对于他者吁求的应答,是对他者责任的承担,所以,回应不应停留在语言上,变成空洞的口头允诺,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担负起为他者存在的责任重担。因此在开展回应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布道者,而是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的责任承担者。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铺设通向成人的道路,并时时关注学生是否偏离了他所吁求的道路,随时准备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帮助其纠偏,以免背弃了帮助学生成人的美好承诺。这也就是说,回应道德教育并不主要是通过课堂道德教育模式来展开的,而主要是通过亲身躬行的模式来展开的。在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当中,道德教育都被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一种仅仅针对学生的教育,然而教师本身始终没有参与到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所以,教师的德行是无关紧要的。而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开始作为学生成人的责任承担者而参与到学生成长成人的过程之中,所以,教师本身就是以道德人的身份而存在的,并且他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他的道德人身份,否则他就有名不副实之嫌。也就是说,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讲授了哪些具体的道德内容,而是他所有的教育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或者说,他所开展的教育是否是符合道德的教育。在回应道德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教师,不再是一个傲慢的知识权威,也不再是一个平和的闲聊伙伴,而是一个平凡的道德榜样,他努力地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改善文化环境,为学生们的道德成长提供滋养。

二、回应道德教育的价值

1.回应道德教育的提出顺应了言说方式的历史发展逻辑。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人们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因此这部分人以人类导师的身份向人们真理,而普罗大众则被当做忠实的听众,因而这时的教育和言说主要采取了独白的方式。那时,如果普罗大众胆敢喋喋不休,那就会被看做对权威的侵犯,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像苏格拉底和布鲁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上帝死亡而来的是权威的没落,没有人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恩典而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所有的人都站在相同的起点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没有人能够独断专行地向他人命令,每一项决定的作出都必须建立在共同商谈、对话的基础上,而这导致对话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大行其道,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对话都开始普遍流行。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就在对话铺天盖地之际,回应已经悄然兴起。正如前文所言,勒维纳斯的贡献是在于他从哲学的高度把言说等同于回应,从而把回应当成了唯一重要的言说方式,并赋予回应以责任的内涵。实际上,他这些思想并非劈空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思想,在他之前,有些思想家已经对回应作出了相似论述。像马丁·布伯在论述时就提到了回应,“真正的责任只存在于真正有回应的地方。对什么作出回应呢?对某人发生的事情作出回应,对所见、所闻、所感作出回应”;“责任不是一种从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责任与反应具有同样的根基:反应=‘回答’;负有责任意味着准备作出反应”,这里的“反应”就是勒维纳斯所讲的回应。从历史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回应是独白、对话之后第三种重要的言说方式,并且日益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

2.回应道德教育解决了教育中争论不休的主体问题。对于教育和道德教育来说,主体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道德是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的,而爱与尊重是以确立他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一个自我的附庸和奴仆不值得主人爱和尊重,因此,以道德作为教育内容和建构目标的回应道德教育同样也离不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过程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是教师发号施令,加以征服改造的对象,彻底地被看做教师的附庸。也正因如此,弗莱雷把这种教育称为“压迫者教育学”,“压迫者的兴趣在于‘改变被压迫者的意识,而不是压迫他们的现状’,因为被压迫者越是可以被引导区适应这一状况,他们越是容易被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压迫者利用灌输式的教育以及家长式的社会行动机制”。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主客对立的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教师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现代人所追求的平等关系,教育学开始引入现象学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而对话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交互主体或双主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才能顺利展开一场对话,如果一方拥有特权,那么对话就无法进行下去。然而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不但无法达到统一,甚至会走向冲突,前者的结果是冷漠,后者的结果是斗争。正是为化解这一矛盾,后来人们又对其进行了各种变形,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前面各种教育之所以会产生问题,就是因为它们都被当做了一种权利的主体,主体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走向分裂甚至冲突。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同样居于主体地位,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两个势同水火的主体,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无声的命令者,而教师则是积极的回应者,是责任的勇敢承担者,二者之间不但没有冲突,反而相互支撑。

3.回应道德教育真正突出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对于道德教育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像一些自然科学教育虽然是成才教育,但是未必是成人教育,因为一个具有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人也可能是一个生产的工具,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道德教育则与成人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的成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人。道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心里是否装着学生,是否把学生当做人来对待,心里是否怀有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感。在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正像弗莱雷所说的那样,学生根本就是一个客体,就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器,因而学生已经从人被降格为物。虽然在对话道德教育中,已经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已经被当做了一个独立的人,但是这个人与教师之间是一种“肩并肩”的“共在”关系,因而二者具有本体上的独立性———“我是我,他是他”,彼此外在。虽然教师和学生具有职业上的关联,但是内心当中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打破自身封闭的圆圈,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而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担责,而这恰恰也就是对话道德教育中充满着形式化和道德冷漠的原因之所在。回应道德教育突破了师生在传统独白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压制关系和对话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共在关系,把师生关系看做“为……而存在”的回应关系,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成才,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为了回应学生的吁求,兑现自己的责任承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责任意识德育法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04-04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概述

(一)责任与责任意识

在探讨大学生责任意识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责任及责任意识的概念。

责任指的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义务。这种义务的来源是广泛的,包括职业上的、家庭伦理上的、法律规定的等。责任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加诸于诸成员身上的义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以视为对个人自由的适度限制以及对他人的容忍。在公民生命存续期间,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应当具备一致性,这也是塑造个人良好品德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

责任意识的含义则略有不同。责任意识具备自觉性,是一种行为态度,是对于各种社会规范的遵循。笔者认为,责任意识是公民依照各种社会规则理性指引、评价自身行为的心理状态,是公民主动承担社会义务的意识体现。责任意识是在对于自身责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心态。责任意识以责任认知为基准,责任意识一旦形成又会对个人社会责任的履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大学对于每一位大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思想品质塑造、心理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重视这一期间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大学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由于目前高校生源以“90后”大学生为主,故调查的侧重点应放在对“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尤其是社会责任意识形态的分析上。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朴素意识,但是对于何为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具体如何承担却没有清楚的认识。这种主观认知模糊的问题是严重的。因为认知模糊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行为的衡量准则,使之无法确定自身应当承担的各项责任,也无法明晰自身行为的善恶标准,而且在关键时刻情绪的波动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良动机,影响社会秩序,甚至会给其他学生造成错误模仿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学生重视权利,忽视义务,社会责任感淡漠。与“80后”相比较,“90后”功利心较强,强调个性。他们忽视责任的体现之一为并未积极主动了解自身的义务内容,仍停在一些普遍而抽象的认识上。如很多大学生认为义务指的是“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依法接受教育”等,并未认真将义务内容扩大及细化,故不能产生心理认同感,自然也无法将其纳入到自身思维体系准则中。

2.大学生责任意识更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外界一再批评目前年轻大学生品质的同时,也应当思考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信息的传播速度在加快,作为乐于接受任何资讯但认知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来说,思想上更容易受到冲击。

3.大学生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这具体表现为责任感欠缺,直接忽视一些应当承担的义务,更为重视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守法意识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任由大学生逃避社会责任,社会秩序将变得紊乱。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重视理念式教育

理念式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无法从思想根源上认同社会责任承担的有效方式。《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解为“观念”。《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而在传统西方哲学中,理念被视为一种思想或者表象。学术界中鲜有理念式教育的表述。笔者认为理念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思想模式为准则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理想与信念,并在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位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判断体系。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的认知过程非常复杂。通常是通过各种感官获取信息,并利用自身价值体系进行筛选,最终形成对事物的判断和自身行为选择的标准。在自我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的认同。缺乏这种认同,我们自认为科学良好的信息也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受教主体的大脑隐性地删除掉了。这也往往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理念式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的灌输及强迫学生接受的方式,改善了学生对被动式接受教学的反感。理念式教育的做法独特之处就在于先让学生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关键点则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学生的认同感。认同感一旦确立并能加以巩固,稳定的思维模式将会对学生将来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指引与规范。这也是教学目标的软性着陆,即将一种易于接受的社会责任意识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信念,而非通过传统的机械考核、单纯思考一些概念而得到的浅显感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即从初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到最后的行为目标,理念式教育也同样遵循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理念式教育的新方式――德育与法育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是道德与法律兼备。道德与法律均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屏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同一责任在不同角色身上,既可以表现为道德行为,也可以表现为法律行为。”[1]理念式教育要求学生先“知”而后“行”。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知行统一”,这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传统的教学平台上寻找突破口。大学生具有思想不成熟、人生观尚未形成、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应当重视社会规范的作用,尤其是道德与法律的引导作用,如此才能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再教育、再提升的重要渠道。完善教学模式,能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最基本的两种社会规范,道德与法律相互融合能对大学生行为进行有效调整,这对培养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对高校思政课德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不能因两者的区别而排斥德育和法制教育有天然紧密的联系,应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两者的良性互补和互动,促使大学生德法兼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升其社会行为的合法、合理性,增强其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在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问题上,选择德育与法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以下的考虑:一是德育与法育融合,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的需要。这就需要增强教学效果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德育和法育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二是单一的社会规范约束难以产生切实的效果。一般认为社会规范有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应将着重点放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思想领域的巨大变化,单一地强调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已稍显薄弱。与之相比较,法律的威慑力逐步被人们所感受。如近期的李某某案引发全民关注及讨论,也是民众对于法律规范作用的一种质疑、接受、认可的过程。三是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树立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规范约束。责任内容比较多,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职业道德责任、婚姻家庭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公益责任等,其中主流的规范依旧是道德与法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帮助大学生判断行为的对错与否,其所起到的以社会常态标准约束人们内心的作用不可忽视。鉴于人类行为的趋利性和复杂性,有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承担起到良好的补充和保障作用。

四、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构思――以德育与法育相结合的方式

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学平台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灵活地遵循教学目标,精细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结合课上及课后的实践来构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合理引导及培养,而以德育与法育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是创新且有效的。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德育与法育内容结合得最为密切,故以该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在责任意识教育中应贯彻德育与法育融合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为绪论和八章的内容。前六章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编撰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内容,后两章则为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从章节的设计来看,很容易给教育者一种假象,即两者是割裂的。现实中很多授课教师也是简单地按照章节进行授课。这样容易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道德与法律,也不能发挥这两种基本社会规范的互补作用。要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中将德育与法育更好地融合,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准则:一是要始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德育与法育的契合式教学,不要简单地将两者分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备基本法律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而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忽视德育与法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不要将道德与法律相互混淆。尽管部分法律来源于大家熟悉的道德规范,也是道德实现的强制制度保障,但是两者不能等同,否则容易引起学生认知的混乱而导致错误的行为。如道德上颂扬的“大义灭亲”在法律上却有可能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又如社会上常见的“婚外恋”,这种行为不被人们的道德观所认可,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规定对破坏他人婚姻所要承担的责任等。这些都必须要让学生能理性分清,避免行为上的认识误区而导致不良后果。三是不能忽视两者相互配合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自身对于道德与法律必须有良好的认知水平,既要分清楚两者,又不能忽略德法互长的效果。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彼此之间均有不能比拟的优点。教师唯有发掘道德与法律的弥补作用,灵活地呈现给学生一幅全面规范人们责任意识的德法兼容的教学体系,使学生们从心理上产生认可感,才能被学生所遵行。

(二)整合教材内容以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很多地方涉及责任的培养。如第二章中出现了公民报效祖国的义务,第五章中公民有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责任,第六章中涉及职业道德、家庭责任观之正确引导等内容。尽管责任的类型不同,但均是围绕大学生责任感而展开,体现了教材设计的宗旨。但是学生们的思维使得他们容易忽视各个章节中关于责任意识培养的共性,也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从中进行挑选重构,对指向性强、联系密切、切合受教主体心理和学习进阶规律的内容进行整合。如课程第六章第三节内容为“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过程中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并了解爱情与人生的真谛。教师可以明确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对爱情与婚姻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爱情和婚姻中都存在着道德规范的约束,并用案例说明只有正确的婚恋道德观才能使人生更为幸福。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在婚姻家庭中也存在法律规范的约束,并着重介绍我国的《婚姻法》,让学生掌握我国婚姻家庭关系中具体的法律制度。教师可以将法律基础知识中的民法内容适当纳入,展示给学生清晰的法律内容体系,强调婚姻是建立在和谐恋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法律关系,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自觉地承担起对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互动、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婚恋责任感。实践证明,这种道德与法律融合的方式使得大学生能全方位树立起自觉承担婚恋责任的意识,并能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心理念与直觉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中理性分析处理问题,维系家庭的幸福和睦。

(三)责任意识建立需要道德与法律融合的价值观引导

客观上,现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思想状况多元化的现状。主观上,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如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个人社交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及生活压力等因素都在不断的抗争中寻求平衡,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反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尽管也一再强调教师授课应当因材施教,可是由于师资局限,只能针对大部分存在共性的学生开展教学,而无法达到“一对一”的标准。故正确引导其价值观必须借助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力,道德与法律自然首当其冲。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已经扎根于国人的心里。据观察,现代很多社会规则源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能促使部分道德观的形成,能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价值评判体系,如有人不遵守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必然会遭到谴责与批判。应当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道德观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由于教师本身的言行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宜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鉴于人类心理的复杂及不可控性,思想层面的教育需要德育的同时也需要法育。可以说,如果道德的约束是软性可抗的,那么法律的约束能让人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且理解不遵守此等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能让学生自觉地将法律融入自身价值观中,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能理性分析与克制,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责任意识教学实践中需坚持德法兼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深化的重要途径。只有以真实的社会生活素材作为资源,选择贴切学生并可以及时检验其德育与法育标准的实践课题,才能有效将学生的责任意识理念化。实现二者融合的关键是在融合理念指导下的实践。[2]故在设计教学实践题目上应当谨慎思考,可以确定以下几个准则。

一是关于责任意识树立的教学实践内容应尽量体现“德”与“法”的互融。许多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所直接或者间接地关注,教师应当从中提取出可以由课程内容转化为实际生活的有效信息,重点选择德与法冲突的案例添加到教学实践中。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但又不能割裂两者的天然联系。在德与法的指引牵制之下,学生们可以在践行中认真思考,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二是责任意识教学实践需要围绕学生就业特点而展开。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设计更为重视。通过教学实践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和教导,可以让他们明白,既要追求美好的理想,也要注意在职业生涯中承担责任。如某一行业的道德规则和涉及的特定法律,都可以在实践内容别突出并有选择性地强化,以就业群体的责任约束来强调差异性,这样效果会更为显著。

三是创新德法兼容的实践模式并能有效固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实践内容的形式,好的实践内容设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德育与法育渗透至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基地实践、社会调查实践等诸多方式,并按照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情变化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程东峰.责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8

关键词:责任感教育;情育法;心理机制

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要求教师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突出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知道,责任感是人们拥有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是高尚人格的组成部分,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品质。

但由于受不当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缺陷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责任感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全日制中专也不例外。呼唤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已成为当前教师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汪凤炎、燕良轼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新编》[1](p363)中论述了五种培育道德品质的方法,“情育法”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笔者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运用“情育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责任感教育活动能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上,符合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育责任感的心理机制

责任,是指应该做好份内的事,没有做好份内的事而出现事故应该自觉地承担过失、处罚等。责任感,是指个人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规守纪,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意识和责任品质等等。一旦出现问题,能主动寻找解决办法,采取措施减少危害的程度。对造成的危害影响,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委逃避。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在品德形成中具有两大作用。一是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激发作用,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认识,并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二是可以通过道德情感实现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的行为。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责任感属于道德情感的其中之一,当然也能在一定方式的教育下得以提升。应用“情育法”开展责任感教育,就是力图通过情感的途径增强人的责任意识,自觉践行责任行为。

二、用“情育法”培育学生责任感的实践

中专生处于15~19岁之间,刚迈入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他们思想的可塑性大,个性发展的空间也大,是品德行为教育的有利时机。应用“情育法”,以班集体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多种活动,以情感人,用情育人,让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在心理上培养职业意识,思想上认识到将肩负的自我生存责任和社会责任,逐步拥有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

(一)顺导性情法: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诱导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行为

中专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每当学校开展春游、秋游、运动会、艺术节、文艺汇演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或比赛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自发地分组筹划,自告奋勇地承担某一部分的工作。在这类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表现出学生自发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我肯定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醒他们合作互助,把责任行为做的更细更好。德育要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就必须顺导学生的性情去施教,诱导学生发出良好的品行;假如违背人的人的性情去强行开展德育,其后果将适得其反。

(二)弘扬正气法:在班级日常教育中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自我负责、他人负责的精神

我在班级教育中坚持以正面的主流教育为主,倡导学生遵规守纪,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班级管理中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践行责任行为,发扬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培养自我负责精神,学会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

(三)榜样法:通过学习榜样人物典型事迹,锤炼学生责任意志

高中的学生不仅能把理想人物的概括形象作为自己理想的目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人物形象的影响,而以抽象的道德规范的理论观点支配自己的道德理想,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榜样人物的一言一行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坚持。

在班级中缅怀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博怀;举办“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图片剪报展览,学习英雄事迹,感受英雄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习介绍全国青年创新能手马振超、台州在校生首席技师陈小兵和优秀校友的事迹,加强责任意志的锤炼,刻苦练习专业技能。

(四)以理育情法: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升华

在责任感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将来自我发展的辩证关系。坚信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越熟练,那他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所担负的责任越重,他人生的价值也越大。学生责任感的内容越丰富,学生的理想信念越牢固,践行责任行为会越自觉。

(五)以情育情法: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要有人文精神的修炼,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人格力量去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感到老师所具有的工作责任感。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及时给以适度的褒奖;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给以关心;当学生违纪时,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

(六)以行育情法:用良好的责任行为来培养和巩固学生责任感

责任感若只停留在认识和感情上还不够,只有在实践中以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与特征,才成为真正完整的责任感。所以责任感教育的重点环节在责任行为的践行上,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行为的能力。组织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学校值周、班级值日的部分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初步的责任行为能力。如定期安排志愿者公益活动,服务老人和社会,学会报答社会。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烧饭、洗衣,学会分担家庭责任。通过责任行为的践行,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接触社会,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育中专生责任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至16岁左右以后,此时个体的身体发展和思维方式都已基本处于成熟水平,遗传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小,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身心尤其是教育的影响第一次超过遗传的作用,并且在个体稳定人格形成之前,环境和教育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1]

刚进中专的新生,个体的稳定人格还尚未形成。及时进行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富有责任感,使学生能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反之,学生如果不能向积极品质的责任感发展,就会产生消极惰性情绪障碍或心理危机,从而导致病态和不健全人格,他甚至会成为一个罪人。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有利于专业技术的熟练形成

现在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好,专业技术的劳动不断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专业技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机械的艰苦训练,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悟性和坚强的毅力。学生如以责任感作为持久稳定的“内动力”,他做动作不会简单地机械反复操作,而是会细心地体验每个动作及其几个动作的连贯性,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赢得社会的认同。培育中专学生的责任感,锻炼责任意志,能使学生自觉训练专业技术,促进专业技术的熟练形成。

(三)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培育学生责任感的有效场所。班集体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情感的场所,尤其对远离父母的住校生,吃、住、学习、课外活动等等,几乎都在与同学们相处中完成。学生的生活自理责任、学习责任、同学间的互助责任、公益责任、集体责任等等,均可通过集体活动表现出来。学生的责任感能促进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样,良好班风能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育。

(四)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规划人生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会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具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学生,会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积极意向,这对于他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如不具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学生就会产生角色的混乱和消极行为。

在班级中,有步骤地进行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动于先进榜样人物的成长过程,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现实情形相联系,确定自己的地位,寻找差距,规划实现理想的步骤,积极地规划今后的人生。

(五)有利于教师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修炼过程。在进行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时,教师更应以身作则,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加深,教师更感到教育的任重而道远,有利于教师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四、结语

两年来我应用“情育法”指导班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社会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明显增强。责任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让我们一起不断研究它,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师生共同拥有这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9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李慧琼(1980-),女,河北易县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郝红霞(1970-),女,河北深泽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李宁(1981-),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邢台05403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5-02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一)个人自身的原因

1.进入社会角色缓慢。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最终目标,却没有看到自己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促进综合国力强大的中坚力量,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负责的主动意识,所以进入社会角色缓慢,责任感缺失。

2.从感性认识出发来理解社会。大学生往往是从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出发来理解社会,他们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和牵制,认为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依存,互相承担责任。①

3.大学生存在矛盾心理。与学校的正面教育形成极大反差的是社会上不断发生的不良现象,这使得大学生感到迷茫,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不能果断地做出选择,以致在外界物欲的诱惑和外加因素干扰下,自己的道德底线容易被攻破,丧失作为大学生应有的基本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的空缺与不当

1.父母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为长久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又是他们终身的老师。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

2.家庭教育不当。首先,认为“负责”只是对成年人、职业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青少年无关,与家庭、公众活动领域无关;其次,对子女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层面上,忽视了更高层次的责任教育;最后,对孩子责任承担的期望值进一步下调,仅仅要求学习成绩好,忽视了责任教育。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1.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我们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同时也对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这也势必影响到广大人民的责任意识状况,尤其对大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我国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暴露,出现了一些极不负责任的现象,例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等,这些社会现象的频频出现,使得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只关注于自己现实利益的实现,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②

(四)学校责任教育的缺失

1.对责任教育的认识不明确。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状况没有引起相关教育领导机构足够的重视,因而不能明确认识责任教育,也就不能对其准确定位。而与之相关的内容与要求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导向中也没有明确提出。

2.责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从数量上看,目前从事大学生责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德育教师,师生比严重失调。质量上,目前高校的责任教育工作者们更多的是关注于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他们普遍对责任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学生的引导着眼于“成才”而非“成人”。

3.责任教育的内容缺失。首先在价值取向上,当前责任教育内容侧重于社会责任教育,缺乏自我责任教育。其次,当前高校责任教育内容体系一直保持原有的模式没有变化,一直未提出有效的改进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措施。最后,当前高校开展的责任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对学生要求过于“神圣化”“理想化”。

4.责任教育途径单一,方法呆板。责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的形式来进行,而知识教条化的“教育”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造成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脱节,使得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收效甚微。再有,缺乏多样化的有效指导,一味正面形象引导,缺乏具体的实践环节。

5.责任教育的评价层次匮乏。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责任教育成果的评价,除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外,其他几乎没有,而当今大学中的评优、奖励制度乃至思想政治的考核,这些都本应将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却都没有发挥应有的评价功能,更不要说评价层次的问题了。③

二、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措施

(一)针对大学生自身方面的措施

1.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现象、培养责任意识、践行责任行为的主要途径,又可以避免仅从感性认识来理解社会现象。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责任感得以加强。

2.大学生应积极开展自我反省。大学生平时应该积极开展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努力认识自己,以做出积极的改变。要始终坚持自己高尚的精神境界追求,不要被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所影响而随波逐流,并时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3.大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使大学生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优点并改掉自己不负责任的缺点,全面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

(二)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措施

1.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是孩子效仿的对象。要想使子女拥有良好的责任意识,父母一定要处处做孩子的榜样: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勇于承担各种责任,而不是逃避,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地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父母要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首先,父母要让子女学会承担生活中的责任,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要创建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模式。保持家庭内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培养责任感。最后,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要从青少年自身出发,充分发扬民主,在家庭里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氛围,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3.家长要更多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首先,家长要改变那种认为“负责”与儿童、青少年无关,与家庭、公众活动领域无关的认识。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要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层面上,而要展开更高层次的责任教育。最后,父母应提高对孩子责任承担的期望值,让孩子承担一切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

(三)针对社会环境方面的措施

1.广泛树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事迹,同时利用网络的强大影响力,来加大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力度,以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从而重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正面舆论引导。优化社会大环境,建立全方位的大教育责任机制,首先,学校领导机构要充分重视环境的美化,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其次,作为家庭教育主要成员的家长,要更多地重视责任教育。最后,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公正有序的保证责任与利益相一致的社会结构体系。

3.加大对无责任现象的打击力度。倡导明确的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并加强宣传教育,健全法制建设,完善责任控制机制,为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对非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尤其是相关部门对现象的惩治力度要加大,全社会形成一种公正有序的合理制度。

(四)针对学校教育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责任教育的认识。首先要明确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充实、丰富和完善责任教育的内容,改进责任教育的方法,还要号召家庭、社会及学校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机制。另外还要重视责任教育的考核,可以在教学目标中添加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校把学生的责任感列入毕业考核之中。

2.扩大责任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在数量上要扩大责任教育教师队伍。要以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德育教师为主、动员高校教师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到责任教育工作中来。其次,在质量上要造就一支负责任的高校责任教育教师队伍,这样他们不仅能传授丰富的责任教育知识,还能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一个学院里最有效的道德影响力来自教师的个人品质……一个高尚的品格,再加上学者的智力和成就的尊严就可以成为一种启迪和追求”。④

3.完善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首先,在责任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一定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联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其次,应该看到学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能仅仅看到他们作为社会成员有对社会负责的义务,所以在责任教育的内容上应该首先教给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生命、学习、工作、未来等负责;最后,在内容设置中应重视那些学生可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教育,这样将来学生才可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4.改善责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首先,在对学生责任教育中,教师自己要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为学生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评价,这样能够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高校要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增加实践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的可以采取集体讨论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及变换角色法四种责任教育方法。

5.完善责任教育的评价层次。完善责任教育的评价层次,实行各种评价制度,如建立责任行为的检验制度、优秀人物的评选制度和责任成果的评价机制。通过检验结果对学生作出评价,对负责任的优秀人物予以表扬、鼓励,对于有不负责任行为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并约束其行为,通过奖惩机制来对学生进行双向激励,帮助大学生培养责任意识。

[注释]

①孟彦乔.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表现弱化的理性思考[J].党史博采,2006(11):38.

②杨秀英.从知、情、行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教书育人,2006(9):11.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伦理;责任伦理缺失;责任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3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18[本刊网址]http//

一、责任伦理分析

(一)“责任”的伦理内涵

“责任伦理”,是马克斯・韦伯最先提出的,指人必须具备务实的态度,为自己言论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大学生责任伦理就是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的一种理论形式。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相比普通公民还需承担更多的责任。换言之,大学生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充实和磨砺自己,用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周围人的修养素质,同时奉献社会,促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继而肩负历史使命,振兴中华。

(二)大学生践行责任伦理的内在价值及外在表现

责任伦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桥梁,真理又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徘徊。黑格尔说:“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道德教育本为责任教育,因此,责任教育与道德教育不能分隔开来,道德教育亦是责任教育。

责任人格,是践行责任伦理道德的内在核心价值。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虽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都是邪恶。”任何生活形式都离不开责任,责任是衡量人德行好坏的重要标准。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是社会发展和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的道德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优秀的责任人格成为了高校责任伦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责任是一切工作质量的保证。一份工作完成的满意程度,不是取决这份工作的工作量,而是这份工作的质量。工作质量又取决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而这一切却都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分割不开。例如,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12月3日正式批复事故调查组,认定造成13人死亡,25人受伤的山东东营滨源化学有限公司“8・31”爆炸事故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引发的爆炸。可见责任意识缺失的代价之巨大。责任意识本身就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二、大学生责任伦理缺失以及其深层原因

(一)大学生责任伦理现状

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前沿技术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然而,当今社会在热衷于对科技发展和物质追求同时,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冷漠,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逐渐扭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有些大学生学会了推卸责任、忽视自身发展、价值观也在随势而变。因如今社会的功利化的价值导向,导致大学生盲目攀比跟风,在成长的路上越来越迷茫,金钱观越来越严重,道德伦理意识越来越模糊。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是由一个认知不足、依赖性强向理性、自主发展的过程。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很多事情和自己无关,根本没有必要去关心,严重缺失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责任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1.个人自身的原因

此部分主要是大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业态度责任感意识淡化,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规划,沉迷于网络游戏,颓废,迷茫,追求自我个性,把自己的健康成长、自己的学业,置之不理,甚至抛于脑后,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逐渐地自身矛盾,啃父母,不懂得报恩,对国家,没想过多少贡献。形形的外界环境考验着大学生本身的自律能力,又加上自身对责任的意识薄弱,大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可想而知。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一种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子女的素质培养以及未来发展,倘若孩子们从小被正确指引地健康成长,那么国家的整体素质以及文明程度将逐步提高和加深。然而目前我国的现实家庭教育的实践丰富度来看,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部分家长薄弱的责任意识以及偏激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影响着孩子的责任意识培养与价值观的判断,同时甚至有些家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责任培养,这给孩子后期承担责任、遵守道德的责任教育带来巨大阻力。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的改变、信息化面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茫然与盲从以及生存压力导致部分家长忽视子女教育的责任等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缺失产生的根源之一。

3.学校教育的不足

学校教育是人类用来传承文明的一种方式。就大学学校教育而言,大学教育使大学生在复杂的事物中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学会如何选择;使大学生学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上的位置,学会自我调整,使自身不断完善;使大学生学会更好地融入集体与社会当中;使大学生逐渐懂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等等。然而现实中某些方面却令人惊讶,有老师授课时公然,有老师在考试前故意泄题等等,教师的责任意识在逐渐丧失,逐步影响着下一代青少年。再以考试文化为例,学校本意以考试制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学习方面,却因而出现了部分考生,由于惧怕承担考试失败所带来的责任后果而做出抄袭等行为,考试文化衍生出抄袭恶习,一传十、十传百,众多考生“顺着走”,对责任、道德、诚信的缺失浑然不知。这些都只是高校里的一些小小的缩影,可见高校责任伦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4.不良的社会风气

高校是青少年文化建设的重镇,是文化积淀、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风气,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享受玩乐、涉及黄赌毒等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亦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使得大学生盲目攀比,丧失自我,甚至错误地把人生幸福与金钱等同起来,为世俗金钱,而舍大义,为眼前的一己私利,而不顾集体利益,鼠目寸光,拒接承担责任,盲目寻求所谓的捷径,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三、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加强德育教育,注重精神修养

普遍高校都有置办各种相关思想品德的课程,意在大学生的思想精神教育,但目前仍是片面讲授和灌输,缺乏德育的感染教化。因此,高校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渗透性教学,即让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者原本安排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并得到心灵的感化、真理的启迪。

(二)信誉为本,诚信第一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古语言:“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如今高校中的学术、抄袭、近亲繁殖以及剽窃他人成果等诚信腐败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取向,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诚信品质的形成。

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政府信用意识、社会舆论环境、经济信用等,优化社会环境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二,树立诚信的师德风范。教师应具备忠厚老实,不贪不欺,诚恳待人,作为学生的表率,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学生的人格。第三,建立诚信道德机制。采用更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