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特色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7:27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翻转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77-01

初中物理的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初中物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初中教师转移给初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物理课堂内的时间,学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学习,可以共同研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不再利用课堂的全部时间来讲解基础的物理知识,也有更多和同学们交流的的时间。在初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让初中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灵活、主动,让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参与度更强[1]。当今互联网时代,翻转教学的模式可以从初中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学习,充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困惑

(一)初中物理教师难于把握学情

在翻转课堂教育下,初中学生主要通过回家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点,在学校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不直接讲新课而是展开讨论,翻转课堂将教学由“教师教-学生学”模式变成了“学生学-教师教”模式,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的中国初中学生来说,可谓是“本末倒置”,因此消息一经就引热议。

(二)无法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

首先,从初中学生的角度来说,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但是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习惯了课堂上只听不提问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现状使翻转课堂无法深入开展。其次,从初中物理老师的角度来说,职业素养被转化了,要求物理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来共同完成物理教学,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师的这种职业素养还在发展的道路上,这样的话,对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也会有所影响。最后,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度非常高,虽然年轻的家长可以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但是力求提高孩子的教育效果是不变的,现在评价初中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主要以考试为主,如果学生成绩不佳,翻转课堂翻的只是顺序,而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在物理课堂上采用精简的教学视频

纵观优秀的教学视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简。例如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化教学视频。这些教学视频大多数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比如:在学习光的色彩时,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光的色彩变化,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勒学习主动性。当然播放这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某个特定的问题,必须有一个特定的教学视频,像在声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在电学中也要有特定的电路视频,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教学视频的长度最好控制在初中学生注意力最佳的时间段,只有这样才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学视频具有暂停、快进的功能,在学生的不懂得地方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做好角色互换

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教师角色转变成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由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做好角色转换。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物理学习就根本无法进行,想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翻转课堂,就要让初中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就要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就要学校做好宣传工作,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结语

翻转课堂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加减轻了初中学生的负担,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把作业完成的很漂亮,放学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学生不是看完视频就万事大吉,学校设有的平台可以让教师知道学生观看视频的状况,老师与学生生及时的沟通。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2

关键词:教学情境;交流协作;教学效率

角色扮演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有关的历史人物,增强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形,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一、运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

教师的教学需要围绕着角色扮演而展开,因为角色扮演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可以让学生找到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就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角色的扮演。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可以深入感受到当时历史人物所处的位置以及心态,保证后面的学习能够在高效率中学习。例如:在学习《汉武帝开创大一统格局》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扮演汉武帝以及汉武帝朝中的大臣,增强对汉武帝这一章知识点的认识。

二、让学生进行交流协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协作,才能够将角色扮演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来增强对历史学习的认同感,同时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也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且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也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流。

参考文献:

[1]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3.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3

一、类比训练――培养类似联想

类似联想就是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并且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体现了阶段性的归类特征。因此,教师应根据所学知识的内在的或形式的联系,以某一知识点的意义特征或形式特征为联想触发点,对平时学习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识点按相同、相似等特征进行归类,将同类知识串联起来,这使这些知识形成链环,形式系列,并随着知识的增多使其逐步延伸、扩展,成为有机系列。如在讲授初中美术第二册第11课《夸张变化的图案造型》时,应抓住夸张变化就是强化自然形象中美的形态和特征,将细节进行归纳和简化,使图案的形象更鲜明、强烈、典型,更富于艺术魅力,使学生了解图案的实用价值,了解设计手法并懂得实际运用。

二、转化训练――培养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起。即是讲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如初中第三册第8课《铅笔谈彩表现的静物》一课,要使学生掌握铅笔谈彩的技法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从铅笔谈彩这一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素描明暗知识和初学过的水彩基础知识,通过展示同一景物的铅笔谈彩作品、扫描作品和水彩作品,让学生从用线和用色上对比研究,从静物扫描中分析出铅笔谈彩的用色只是把颜色用水稀释、淡淡渲染或根据物体明暗略加变化。通过两组作品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便可归纳出铅笔谈彩在用线,用色上的独特技法特征,从而理解这一新知识。

三、反向训练――培养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如初中美术第三册第6课《色彩的感觉的联想》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暖色,轻重感与联想联觉的运用。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他们已能掌握红、橙、黄为暖色,并能体会到暖色使人感觉热烈、欢快、兴奋、刺激。所以在教《色彩的感觉与联想》一课时,可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觉暖色谈起,同时通过出示大面积的蓝、绿、青与红、橙、黄的色彩对比,使学生本能地体验到蓝、绿、青具有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有了这种心理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的接触,他们就可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

四、推理训练――培养因果联想

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既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在这些美术创作教学形式中由于作品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包含因果关系,作品的题目制约着作品的内容。因此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训练,让学生通过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合符规律地思考,判定出作品题目与学生的因果联想能力就会提高。

五、发散训练――培养自由联想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优势;策略

1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课是一种短小的教学视频,生动的文字、图片、视频能够给学生感官形成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每个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的客观因素。而微课这一教学媒体提高了物理教学的灵活性,具有时间短小、交流性强、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操作简单等特点,不同的学生可以运用微课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初中物理知识抽象且分散,对于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往往难以记忆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问题,而运用微课资源,可以使知识更加突出与系统,方便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感到困难,很多教师也反映初中物理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困难,中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总是不理想,甚至还有部分中学生谈到物理就特别回避。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中很多知识点都是在实验中推导出来的。因此,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实验教学融入其中,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生天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原先的物理授课过程中学生整天面对着书本进行学习,应试教育,因学而学。有了微课,教师可以进行动态教学,通过视频画面灵活地展现物理知识。对于新型授课模式的接受过程,结合动态的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2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时恰当地采用微课教学,能突出课程重点,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和方向,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推动教师之后的教学活动开展。例如,在《走进彩色世界》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如下设计微课教学:首先,通过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和阳光透过鱼缸在白色墙壁上显现的彩色光束等美好的自然现象图片来引出光的色散现象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介绍牛顿通过三棱镜将阳光光束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到墙壁上的实验,总结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基础色形成了颜色单一的白光;之后,通过计算机画图软件里颜色的编辑界面让学生认识R、G、B即红、绿、蓝三个表示光强弱的色块,并使学生观察到将红、绿、蓝三色的强度调到不同值时会呈现不同明暗度的黑白色(调到最大值255,学生会观察到三原色光混合后的颜色为白色;调到最小值0,学生会观察到三原色光混合后的颜色为黑色),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和认识色光的合成;最后,教师可以播放美术生调色的视频,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三原色的理解。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方便教师之后的教学开展。

2.2巧用微课,诠释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物理课堂极其枯燥和繁冗,通过微课进行5分钟左右的物理理论概念阐述,替代原有的传统讲授模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理论。例如,在教学“串联和并联电路”时,我在微课视频里先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论概念简单地展示一下,然后通过微课视频呈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让学生自行总结,实现互动模式教学。之后,揭秘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这样仅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轻松阐明该章节的理论知识。

2.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清晰将要学习的内容的脉络,了解大体的知识结构,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深化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声现象”相关内容前,教师可以把声音的种类通过微课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可以了解声音的种类,如次声波、可听声波、超声波等,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就会产生联想,与生活中的声现象联系起来,通过预习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明确本章节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把预习的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对预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课堂的重点就放在了学生的交流与探究上。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共同解决。这种课前运用微课学习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形象生动地呈现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4物理教师演示实验

物理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重视演示过便于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效果要明显、安全以及示范性较强。但是某些物理实验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行演示,例如光的色散实验,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很难保障教学当天教室内的实际情况。微课就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下面简要阐述制作光的色散微课实验。这项实验原理较为简单,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其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另外,介质折射会随着光波变动发生改变。如光在三棱镜下就会发生偏折。另外,不同色光偏折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七彩色带。在了解和掌握这项物理实验原理以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物理实验准备,需要的材料有:装水的水槽、平面镜、a4纸张,可以选择白色墙壁呈现色带。另外,物理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择阳光较好的某天进行实验,然后拍摄剪辑,制作微视频。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5

关键词:生物教材;光合作用;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学生物教材有完整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水平,高中教材在初中基础上,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目前关于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比较多,但这些研究过于宏观且理论性较强,基于课程内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少。本文针对初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光合作用”部分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高中“光合作用”教学内容及目标的比较

通过对初高中“光合作用”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初高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但是也有着明显不同的侧重点。

1.初中和高中生物内容具有递进关系

从知识目标来看,初中介绍部分科学发展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高中则较为详细地介绍其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史实,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通过强调光能捕获与叶绿体结构特点,使学生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初中只是介绍知识点,而高中则重在强调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从能力目标来看,高中在初中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建立在初中生已有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之上的,基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升华到理性认识。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初中重点是热爱自然,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而高中在此基础上,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对现存生物的重要性,还要理解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材会介绍通过光合作用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防止温室效应;通过对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分析,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耕作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对学生的StS教育。

2.比较初高中生物教材关于“光合作用”知识的内容

第一,初中“光合作用的定义及表达式”与高中“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二,初中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与高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三,初中“验证并形成光合作用的表达式的相关实验及海尔蒙特和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与高中“光合作用科学史包含6个经典实验(普利斯特里、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第四,初中“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与高中“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第五,高中生物教材还增加了“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针对初中知识主要侧重于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从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高中主要学习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学生要能写出反应式,为大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高中教师要熟悉学科,通过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知识应用到生物学上;通^各步反应式的准确书写,加强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为顺利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研究教法,推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性别施教。初中阶段重点可以放在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及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两个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高中阶段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的过程要弄清楚什么是光反应、暗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其次,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吃透初高中教材,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实现循序渐进。对“光合作用”部分知识,高中教师应该把叶绿体的结构及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将初中知识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驱动力,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要利用合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游戏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跳脱的好动时期,初中生物学科知识又比较生涩难懂,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初中生思维跳脱活跃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物学科自身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从游戏中体验生物知识,理解生物知识,这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在课堂上有着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又能够加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动物保护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事先做好颜色各异的蝴蝶,贴在课堂的各个地方,然后组织学生玩找蝴蝶的游戏,看看哪个学生找的蝴蝶多,而最后许多学生都没有找到贴在黑板上的黑蝴蝶,老师这时候就可以讲解动物有自己的保护色,会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形成与环境相近的保护色,就像黑板上的黑蝴蝶一样,这个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保护色的真正含义,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生物科学重要性

很多初中学生对生物没有兴趣是因为其不参加中考,所以觉得并不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多多介绍生物学科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今生物领域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例如:现在的中学生每一个男孩子都可能有一个警察梦,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们介绍通过Dna比对来查找罪犯的这一警方常用的破案手段,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在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加深对生物学科的印象和重视程度,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意义。

三、实验教学

将实验贯穿到整个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符合生物学的本质特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眼睛和耳朵直观的感受到生物的魅力,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一些比较好动的学生静下心来去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堂数的实验课,例如:在讲解骨骼成分的时候,可以进行鱼骨实验,让学生亲手拿鱼骨在火焰上烧,再放到稀盐酸中浸泡,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无机物、有机物的知识,通过对鱼骨的观察称重来分析鱼骨中的成分,这个实验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学习了知识。

四、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基础,初中学生往往不会评论哪个老师教的好,而是说喜欢哪个老师上课,这就是教学语言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语言的专业性:这要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练、易懂、有逻辑性,能让学生听起来不困难,且很好理解;②语言的生动性: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能准确的把知识传达到位;③要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讲课的时候要有激情,以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学生。只有遵循了以上三点的教学语言,才能够很好的调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去,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声音、图像、视频将生涩、枯燥的初中生物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直观的获得生动、形象、新奇、有趣的体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过程做成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光合作用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很好的呈现在动画中,或者需要讲解的植物都可以利用多媒体使之人性化,像长着耳朵、带着墨镜的向日葵等,这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形式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

六、多鼓励、多赞扬

初中学生正是自尊心极强的时期,在心理上可能非常脆弱,稍微批评一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多多鼓励,多使用赞扬性的语言,即使学生犯错,也不要严厉批评,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学生的学习热情。诸如:“某某同学回答的真好,很好的解释了某某的过程,看来对某某知识掌握的很深刻。”或者“某某同学的思维非常开阔,他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又或者“某某同学这个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晰,把自己所学到的结合到了现实生活中去,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这种方法。”类似这些鼓励性、赞扬性的语言,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勤加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方法,这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完善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符合国家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07,3(6).

[2]杜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3-235.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7

一、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开展物理学习活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来源通常跟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校园生活。积极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师设计一个积极的学习主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积极学习事件并扮演具备积极品质(自律、爱心互助、乐观、敢于挑战、善于分配时间、劳逸结合)的角色来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的具体方法是要求教师首先设计一个跟物理相关的主题,设计过程中将兴趣、好奇心、乐观、愉悦体验等积极心理因素融合到其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分组也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进行主题的学习,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将扮演角色的积极人格特征加以内化,从而习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性格,而一个好的物理主题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使学生将学习视作一件跟自身经验相关的主动性活动而不是强迫性活动,从而最为有效地开发学习潜力,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二、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

心理学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职业中职业探险人员患有心理障碍的几率最小,这是因为这些职业探险员具有冒险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喜欢制造挑战等积极人格特征,正是这些积极的人格特征使得职业探险员获得心理疾病免疫。同时,职业探险人员将困难视作挑战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追求完美带来的心理障碍。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导致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为完美主义者苛刻的要求使他们自身无意识地感到压力、回避困难,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在解决问题时用最安全最老套的方法:当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常感到绝望和自责。物理知识的获得具有的未知、探究、接近自然等特征,这些和探险活动的特点类似。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困难视作探险和挑战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将物理学习视为接近自然、冒险、迎接挑战的学习方式。

三、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

爱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爱心包括三个方面: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自爱是爱心的基础,自爱不是自私而是有益健康的自尊。当个体自爱时,爱就会散发出来:当不自爱时,个体就会无意识地寻找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同等的重要,这意味着个体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有义务传递爱。心理调查显示,经常奉出自己的爱心、参与互助活动和公益活动的人比普通人的寿命更长,患有癌症的几率更小。为什么充满爱心的个体比普通个体更加健康?因为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的个体首先是自爱的,其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自尊,从而强化了自爱。正是这种“自爱-传递爱-强化的自爱”的爱心循环,使得个体持续奉献自身的爱心,持续地体验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呈现,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学习。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与反思,比如传递爱心的同学有什么体验,接受爱心的同学又有什么样的体验,这种教学反思是达到高水平学习结果的有效手段,

四、利用冥想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冥想是关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如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一句话上或是一个思维程序上。冥想是积极心理学中促进心理积极健康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每天从事半个小时冥想活动能够使得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具有更强的幸福感、内心安宁;在进行冥想活动的过程中。左脑和右脑的活动量趋于平衡,同时释放出α脑波,而个体积极思维时脑电波的有序性显著提高而且集中在α波段,更证明了冥想和积极思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8

关键词:积件思想;初中物理;声、光现象;特点

一、初中物理声、光教学的现状

1.忽视了试验教学的重要性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现代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声、光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理论教学上,导致学生对声、光现象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校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实验器材匮乏,实际课堂很难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加强。

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一对一辅导,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试验方式以课本为主导,单一、落后的实验方式显得过分僵化和生硬,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学习能力因此难以提升。

二、积件思想影响下教学的特点

积件思想影响下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其原理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各种教学思想进行收集和整合的过程。积件库中存储额大量教学信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平台从积件库中检索、设计、管理、评价以及使用各种教学信息。图1是基于积件思想的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积件一改课本教学的弊端,教师可以在积件库中自由选择、重组设计教学模式,积件思想影响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多媒体技术媒体类型进行了转换,如将文字投影片转化为文本;将录音带转化为音频;将幻灯片转化为视频、图像;将立体模型转化为三维动画,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1:基于积件思想的物理多媒体教学模式

三、基于积件思想在初中物理声、光现象教学中的应用

积件思想在初中物理声、光现象教学中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全面提高课堂效益,是培养我国社会需求物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为满足现代课堂的实际需求,积件库综合使用了文本、图像、音频以及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声、光现象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知识,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声现象的角度出发,对积件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做了以下介绍。

声学是初中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开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阶段教学引导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供动力保障。《声音的特征》这一节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以及声色等特征。为发挥积件库的作用,笔者将积件思想纳入到教学理念的范畴,《声音的特性》教学案例利用积件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课题

导入课题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后期教学任务完成的依据。在开展《声音的特征》教师之前,教师可以从积件库中下载与声音特性相关的音频或者视频材料,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准备好的积件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音频分别播放钢琴、小提琴以及二胡等乐器的音乐,通过提问“为什么同一旋律的音乐用不同乐器播放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为什么男声、女声和童声会不一样?”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这些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2.新课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教学工具,如吉他、直尺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以课本上敲击音叉的实验为原型,教师可以请学生代表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吉他弦,明确响度和发声体震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可以轻学生代表波动吉他和直尺等物体,分辨二者音调的差别;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不同乐器演奏同一种音乐的声音,让学生从听的过程心中感受音色的不同。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积件资源播放鸟鸣声、蛙叫声以及汽车的鸣笛声等,引导学生争取而理解音色这一概念。

3.巩固学习

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巩固学习的重要性,以提出问题,如“小红如何用耳朵判断自己水壶已经接满?”“在超市如何判断碗的质量?”以及“爸爸打电话时声音很大体现了声音的什么特征”等,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积件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只能够发挥着和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是引导出众物理教学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陆阳.基于积件思想的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6).

[2]张剑峰.将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渗透在“光现象”的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03).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9

关键词:鹿泉市教育志特色人物

读了《鹿泉市教育志》(初稿),感到它编纂指导思想正确,史料丰富,内容充实,体例完备,语言朴实、简练、流畅,特色突出,是一部具备了良好基础的教育志稿。笔者具体探讨它的主要几个特点。

一、抓住了主线,突出了特色

《鹿泉市教育志》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20世纪90年代以后鹿泉市教育改革这条主线,全面反映1991~2005年这15年来鹿泉市教育发展成就,内容充实,特色突出。众所周知,自1988年,获鹿县被当时的国家教委和河北省教委确定为“燎原计划”示范县;1989年,获鹿县又被当时的国家教委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县”;从1998年开始,鹿泉市开始了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2001年,鹿泉市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8个“部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也是河北省唯一的一个被列为部级新一轮课改试验区。这几项大型的综合改革,涉及到鹿泉市教育界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每一所学校。可以说,这15年来,改革始终贯穿了鹿泉市教育发展之中,是新时期鹿泉市教育发展的主线,这其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正是这15年来鹿泉市教育发展的成就、特色,是需要大写、特写的地方。《鹿泉市教育志》的编纂,正是抓住了这一条主线,全面、系统记述这15年来鹿泉市教育发展的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内文中,各章节都紧扣“改革”这一主线,内容充实,特色明显。

二、在入志的人物上有创新

教育人物志是教育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教育成就、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入志的教育人物把握得好坏,对教育志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方面,《鹿泉市教育志》处理得比较好,比较到位。

第一,注意到了教育志的特色。也就是说,注意到了教育志与综合志和其它部门的专业志的区别,把教育人物与政治人物、社会名流区别开来。在已经出版的教育志中,无一例外都注意到了人物――把入志的人物,作为教育志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或者说忽视了教育志是一个部门的专业志,因此,在编纂过程过,就不自觉地把教育人物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人物和社会名流:只要是名人,只要位高权重,就把他(或她)选入教育志。从而忽视了教育志本身的特色和要求,造成了教育志入志人物的“硬伤”。但《鹿泉市教育志》中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较好地处理这个问题。著者在选择入志人物时,总是着眼于教育,在教育领域挖掘、发现、提炼人物材料――把在鹿泉市教育发展史做过突出贡献的人物(一些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分别出来、作为入教育志的人选。这样,就比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特色,把教育志和综合志以及其它部门的专业志分别开来。

第二,注意将一些有成就的普通教师入志。在当今教育志人物志编纂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不好的倾向:重名位,轻成就。与志书要求的“轻名位,重成就”恰好相反。具体表现为:在入志人物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教育行政官员、或者是社会名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不是教育志入志人物的全部。作为部门志、专业志,教育志更应该体现的是教育特色,更应该反映的是广大教职工,尤其是常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他们当中的有成就的人物应该成为教育志入志人物的主体。

第三,注意将一些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入志。长期以来,教育修志人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直接涉及学生的篇章,往往都着眼于宏观管理,亦即学生行政管理,如学籍、教材、教务、学制、考试等,认为学生缺乏“事迹”,缺乏“成就”,没有什么可以入志的地方。其实,在广大学生之中,也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之事,也存在一些大书特书之事,也有一些可以存史入志之事。《鹿泉市教育志》(初稿)成功突破了这个误区,把一些在校表现优秀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入志,为教育志书注入了新的内容,对将来的教育志的续志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增加了“索引”,便于查检

“索引”是一部工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领导对教育史志鉴编纂工作认识不到位,致使教育史志鉴编纂机构、人员、经费等许多应备的工作条件都不到位。每到修志时,等政府发了红头文件,便匆匆组成一个临时的编纂班子,修完志后就撤销了。因此,这样匆匆忙忙编纂出来的志书往往是急功近利,很多的工作做不到位。“索引”的编纂工作就是其中之一。《鹿泉市教育志》(初稿)中虽然没有把“索引”具体内容列出来,但已经作为一个“类目”专门列了出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值得肯定。

作为一部初稿,《鹿泉市教育志》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其一,内文设置不周全,缺乏一些重要类目,如“教育科研”等。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先行”的今天,一个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或者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的教育,同样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在《鹿泉市教育志》(初稿)中反映的很少(只有少量的教研内容分述穿插在各级各类教育叙述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教育科研,包括教研、科研和政研(即教育政策研究),不仅仅是指教研。这是教育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也是必须要写的事,如果没有这一章,教育志书不能称之为完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含教研、科研、政研),不仅造福当代,而且惠及子孙,是志书重点收集、重点记载的材料,不能忽视。另外,还有考试、招生、体育、卫生、学籍、心理等教育工作,都反映得不够。

其二,“教育改革”不宜放在第一章。“教育改革”是这15年来鹿泉市教育发展主线,这是不错的;但教育改革不是单纯存在的,它存在于鹿泉市各级各类教育和市乡村教育行政改革之中。也就是说,它贯穿于鹿泉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成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和教育行政等之中。这一章是应该写,应该突出的篇章。但是,不宜放在第一章,可以放在各级各类教育之后或其他合适的地方。第一章还是写教育上一些综合性的事情为宜。如教育行政、教育管理或者综合工作等,这样比较符合志书体例。

初中物理特色教学篇10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

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新开的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学科,化学科目的教学强调实验与理论并进。初中化学课程的开展,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化学科目,如何学好化学科目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化学课程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在化学实验方面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在实验中不断发展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和谐的双边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乐趣,从各个角度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优化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首先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创新能力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喜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班级学生的整体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积极迎合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要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化学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氧化铜(Cuo)时,可以用“同学们是否见过铜生锈了的样子呢?生锈了的铜是什么颜色的呢?”之类的话题将化学物质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谈论的兴趣。

(三)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对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温习和重复,将相似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攻克知识细节。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金属氯化物溶液进行总结,氯化铁(FeCl3)溶液是黄色的,氯化亚铁(FeCl2)的溶液颜色是浅绿色,绿化铜(CuCl2)的颜色是浅蓝色的;教师引导学生要对黑色物质进行总结,初中常见的黑色物质有碳单质(C)、氧化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

(四)在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能力的学习,从而在探索化学问题方面的创造性发展。化学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将化学理论与化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化学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例如,在通过学习来探索化学推测物质之类的题目中,a+B=C+D是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给出了C为红色金属单质,D为无色无味气体。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很明显,C为铜单质(Cu),反应后物质出现铜的常见化学反应就是氧化铜(Cuo)的还原反应,所以B为氧化铜。因此,思路一:如果a是单质,那么a就是碳单质(C);思路二:如果a是有毒气体,那么a就是一氧化碳(Co)。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目标,准确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接下来化学课程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通过情景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确保学生明确化学实验的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突况的处理办法等。此外,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拓展和发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