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04:32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土地更新调查外业调绘地类调绘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从组织实施到成果检查验收,其作业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境界、

权属界线调查地类调绘图形一体化处理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成果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整理、归档。本文着重于对外业调绘及地类调绘的研究。

1.调查预处理

1.1大比例尺数据的使用

我市自2008年开始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库工作,自2009年以后我市土地现状(变更)调查工作底图和工作成果图全部采用计算机制图的方式,本次调查是以1:2000分幅数据作为外业工作底图,因现有的市电子数据基本上采用的是城市独立坐标系,为便于数据叠加分析,在整个数据建库前期我们都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进行制图和数据编辑,利用1:2000标准分幅的图幅理论面积进行面积平差处理,完成沈阳市1:2000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并完成最终的数据建库和成果上报工作。

1.2地类图斑预处理

⑴全市各区现状地籍的拼接与预处理,地籍信息提取。地籍数据用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的转换,地类合并,数据检查,及权属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数据制作。

⑵按沈阳标准分幅进行地类图斑编号,包括接边图斑的处理;从地籍数据中提取已签合同和发证的地块图斑,制作外业调查记录表。

2.作业方法(内业和外业)

作业方法包括内业初步判读及外业调绘。

2.1内业初步判读

内业初步判读解译的基本原则:

⑴准确性:指位置、轮廓、性质、方向要准确;

⑵完整性:一是资料的完整;二是解译内容要完整,接边准确,不能出现漏接、性质不同不接;三是主要地物,新增地物不得遗漏;

⑶合理协调性:是指综合取舍要合理协调。各种地物地貌关系要合理清楚;

⑷统一性:各作业员、作业组要统一标准、统一符号、统一说明注记;

⑸图斑编号规定:以每幅图为单位,从左向右,从上往下,采用连续编号,如1号、2号、3号,在编号过程中,图斑界线未变化,但地类变化,应另行编号。

2.2外业调绘

2.2.1外业调绘技术路线采用以下技术和流程

⑴采用“由点到面”,先作小区试验,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作业。⑵在工作流程中,外业调查与调绘工作同时进行,工序衔接按一定条件作穿插作业。⑶外业数据采集运用闭环系统作业方法,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2.2外业准备工作

⑴人员准备

建立外业调查队伍。设立组长、调查员、检查员等。在工作前要做好外业工作实施方案的制订、评审和人员培训。

⑵资料准备

①土地详查及历年变更调查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外业调绘记载手簿、面积量算记载表、境界、权属界协议书等,该复印的要复印,不需要复印的要从档案室借来备查,有些是随时要查的。②其他资料:建设用地审批资料、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料、农业结构调整资料、行政区域调整资料、制作调查表格。③工具准备:准备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软件系统、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以及交通工具等。

2.2.3外业调绘技术性要求

⑴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等统一的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规范,在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开展市第二次土地调查;

⑵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等土地调查成果和资料,对已有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投影变换与坐标转换,发挥其在地类预判、界线调查与属性确定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浪费情况,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⑶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通过内业预判、外业调查核实的方式开展土地调查,形成全数字化的调查成果。

2.2.4外业测量方法

更新调查外业测量拟采用以下方法:⑴简易补测法:比较法(目视法)、截距法、延长线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和间接补测法;⑵平板仪补测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侧方交会法和后方交会法;⑶调绘补测法;⑷仪器补测法。

3.地类调绘

3.1地类调查的基本方法

⑴在内业资料分析和遥感初步判读的基础上,找过变更,明确变更的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制定野外计划,选好调查路线,实地野外调查。

⑵野外计划:根据工作量、人员多少、熟练程度,完成时间安排并选好调查路线。

⑶实地调查:①确定站立点。到达调查区域后,首先要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站立点一般应选择在易判读的明显地物点上,地势要高,视野要广,看得要全,如路的交叉点、河流转弯处、小的山顶、居民点、明显地块处等;②确定工作方向。使调查底图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从站立点起,以两个相关地物来比较核对;③判读描绘各种地类和界线。根据地物特征与现状,判读描绘各种变更地类图斑,进行图斑编号,量测线状地物的宽度与零星地物的面积,填写外业记载手簿。

3.2面状地类调绘

小于最小上图面积的地块应归入相邻的地类界内。耕地内常年固定的宽度≥1m的坎、埂、沟渠等应单独划定土地类型,宽度<1m时划入耕地内。坎、埂以坎、埂底边划定地类界,沟渠有堤时以沟渠外侧坡底边为界,无堤时以上坎边线为界,与道路并列的,以道路外侧边为界。耕地内随农作物生产类型不同而常年改变的田坎、埂、沟渠,即使其宽度≥1m,也仍划入耕地内。

3.3线状地物调绘

线状地物调绘是指河流、铁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调绘。调查时,在实地参照影像和依据实地线状,将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底图上。单线线状地物调绘在线状地物中心线上;双线线状地物,其边线按现状、参照影像调绘在工作底图相应位置。线状地物宽度大于或等于图上2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按图斑调绘和表示;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用单线符号半依比例调绘和表示,并须量测其宽度用于面积计算。在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量测其宽度,精确到0.1m,并在调查底图对应实地位置打点标记量测点和其宽度值;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分别量测线状地物宽度,并在调查底图实地变化的相应位置,垂直线状地物绘一短实线,分隔宽度不同的线状地物。

3.4零星地物调绘

零星地类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类原则可不调查。对于小区图斑破碎地区,也可进行零星地类调查,但只对耕地中的非耕地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0.15亩)的零星地类进行调查和实地丈量其面积,将面积记载在《土地调查图斑记录卡》上,内业面积量算时扣除。

3.5处理好地类界与权属界的关系

地类界应包含在权属界内,不得跨越权属界,当两者重合时,只绘权属界,并加注说明,必须保证最后所建立的地类界图形数据与权属界线图形数据相吻合。

3.6坡度调查

在进行地类界及土地类型调绘的同时,还应调查面状地类界范围内的成片土地坡度,坡度共分为五级,在确定成片土地的坡度级别后,对每一面状地类界范围又分为平地、梯田、坡地三类。坡度代码为两位数,第一位位坡度级别,第二位为类别,如i1,表示为坡度为i级的平地。坡度代码与地类类别一并标在图上。

3.7变更地物调绘

⑴对遥感成像后拆除的地物,临时性及图上不表示的地物,应在原影像上用红色绘“×”。⑵对成像后的重要新增地物、遥感图像上影像模糊或被阴影遮盖的地物应补调在调绘片

上,片内表示不清时,应在调绘面积线外或片后绘出略图,并标明与明显地物点的相关尺寸。

如果无明显地物点定位,则应绘出其形状,用全站仪测出足够的定位点坐标,由内业展绘于

图上。正在施工的工地,应圈定范围地类界,内注“施工区”。

⑶测区内不允许调绘人员入内的军事单位、政府机关、保密机构等,外业可不调绘,内业判读采集成图,但需加注“军事管辖区”、“政府机关”等。

4.结束语

本文以某市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为研究背景,研究探讨了土地更新调查的思路和技术细节,其中重点分析了土地更新调查中外业调绘和地类调绘的具体实施流程,相信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土地更新调查有着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城市生态研究;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地;生态版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workofcityecologicalstudycannotonlymakestheobjectiveevaluationonthestatu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ity,butalsocanprovidea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thecityafterthedecision.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andecologicalfootprintofthecityecologicalresearchmethodismorecommonlyused,twowereonthecityecology"for"and"seeking"aquantitativestudy,andthesupplyanddemandsituationofecologicalcityevaluation.Butthecityisawidespreadcommunicationwiththeoutsideworld,consideringthegreatdisadvantagesofsupplyanddemandofacity.therefore,somescholarsputforwardthe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andecologicallayoutofcityofnewresearchmethods,thenewmethodcanbemoreclearlyreflectsthecityecologicalstatus,andtoprovidemorespecificreference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ity.

Keywords:Studyoncityecology;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ecologicalfootprint;ecologicalcapacity;ecologicallandscape;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旨,其强调的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人需要从自然获取物质和能量,但如果这种索取超越了自然的承载力,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而言,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准确的决策。借助城市生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与此相关的一些客观、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将对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1.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度量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的方法。

1.1生态足迹概念与方法

生态足迹指在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生物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物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生态足迹指在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1.2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在生态足迹计算中通常考虑6类土地资源:化石能源地、可耕地、林地、草场、建筑用地和海洋。将这6类生物生产面积加权求和即为生态足迹。但是,由于这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具有不同的生态生产力,所以在加权求和过程中需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将它们转化为具有全球生态系统平均生产力的、可以直接相加的生物生产面积。

在计算生态承载力时,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享赋、自然条件不同,不仅不同类型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同类型的土地生产力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同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无法直接进行对比的,需通过引进一个产量因子对其进行调整。

1.3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从需求角度计算生态压力,从供给角度计算生态承载力,并通过两者的比较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其计算公式为:

eF=n×ef=n×rj×∑(aai)=n×rj×∑(ci/pi)

公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总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人);aai为人均i种消费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hm2);rj为均衡因子;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t);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全球平均生产能力(t/hm2)。

2.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2.1生态承载力计算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承载力,将自然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2类。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会日益枯竭,只有利用可更新资源,生态承载力才具有可持续性,其计算公式是:

ec=e/p1

式中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e为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人均太阳能值,p1为全球平均能值密度。

2.2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

城市生态承载力计算使用的方法与生态足迹相同,计算所用因子也与其相同。将一个城市的耕地、牧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的保有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汇总后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其计算公式为:

eC=n×ec=n×rj×∑aj×yj(j=1,2,3,4,5,6)

3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市先后出现的两种可持续性的测度方法。生态承载力是从“供”的角度研究“一个城市能够承载多少人极其活动”的问题;生态足迹是从“求”的角度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少生态地域来承载”的问题。

3.1研究方法

在大量的城市生态研究实例中,研究人员一般都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ec和城市人均生态足迹ef,然后比较二者大小关系进行分析:如果一个城市ec>ef,通常认为该城市为生态盈余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反之则认为该城市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再参照分析家而过,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指导。

3.2研究意义

大量研究实例显示,城市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足迹研究方法为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奠定了3个不可缺少的条件:①提供了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归一化定量技术;②以供需关系为研究界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③生态足迹法提出了空间度量单位,,为城市生态研究的空间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3.3不足与缺陷

当前,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在城市生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和推广,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这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3.3.1研究内容不充分

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往往只能得出来一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却不能将其在空间上具体化:城市生态承载力只回答了一个城市能提供多少生产性土地,却不能回答这些土地为谁生产;生态足迹只回答了一个城市发展需要多大生态生产性土地,却不能回答这些生产型土地分布在哪里。

3.3.2研究方法有缺陷

城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研究没有把空间结构考虑到评价体系中去,不能精确地评价城市发展所消费的生态资源对城市生态质量、城市生态安全、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

4新研究方法的提出

鉴于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研究的不足,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先前的研究方法上的一些改进措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到城市生态研究之中。

4.1生态承载地

生态承载地指的是,在城市生态足迹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用地的地域分布格局,寻求城市生态足迹的正式落脚点,以及城市发展对行政边界内外土地空间的生态压力状况。

4.1.1概念内涵

生态承载地的核心内涵即是生态足迹的具体地域格局,是生态足迹6类生态生产性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关系,是对城市生态足迹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化,是落实维持城市发展的生态资源的真实来源地,可据此了解城市发展对全国或全球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影响程度。

4.1.2研究特点

城市生态承载地反映的是城市对区域、全国或全球生态资源的战友状况,包括所需的生态资源的低于区位核对不同低于生态资源的侵占成素。

4.1.3研究步骤

城市承载承载地的研究步骤主要要分为三步:

一是数据统计。

二是生态生产性土地转换,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将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转换为生态生产性土地。

三是采用GiS技术实现对城市生态城地属性信息的表达与图层的叠加分析以及地域承载状况的分析表达。

4.2城市生态版图

所谓生态版图,是指城市发展消费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在地球表层所形成的空间格局。

4.2.1概念内涵

城市生态版图涉及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两个关键词。对城市生态版图的描述有一系列的指标,其中城市生态版图心距是核心指标之一,是城市发展消费的各种生态服务系统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直线距离,其大小、动态变化等综合地反映出城市生态版图的空间特征。

4.2.2概念特点

城市生态版图与城市空间都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载体,而生态版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各方面:①空间尺度,城市生态版图超越了城市行政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分析其空间过程,空间尺度比城市空间大;②用地结构,城市空间重点分析对象是在城市生产生活的非生产性用地,而城市生态版图分析的则是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用地;③空间功能。城市空间功能传统认为是城市提供的生活生产所需要的空间,而城市生态版图是城市发展所占有的生态资源,比城市空间更加广泛。

4.2.3研究步骤

城市生态版图构建分4个步骤:第一步是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城市生态版图;第二步是调查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空间分布;第三步是城市生态版图底图制作,根据城市生态版图用地空间范围和空间分布,划定适合的心距层数,绘制城市生态版图底图;第四步是城市生态版图绘制、把城市生态版图按其空间分布华仔城市生态版图底图上,形成城市生态版图。

5结语

城市生态研究由来已久,随着可持续发展月来愈受到重视,城市生态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上是对城市生态研究主流的和最新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更新显示了城市生态研究的不断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上有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等.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280.

[3]刘冬梅.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下的生态足迹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3

>>论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与更新产业集群视角下知识创新文献综述历史街巷的活力更新街巷有机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方法研究淮安河下古镇的景观保护与开发初探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城市街巷改造与更新手法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研究人情性的街巷空间设计更新研究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与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创新文献综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FDi关系文献综述乡村旅游视角下古村落街巷空间保护快速城市化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困境与出路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几点思考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更新街道景观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与国内法规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4]夏祖华,黄伟康著.《城市空间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5]陈雨著.《规划笔记》[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7](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斯、(土)塔内尔·厄奇著,张枚英,董卫译,《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李道增著.《环境行为学概括》[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遥感城市扩张城市范围分类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我国进入城市数量和体量快速增长的阶段。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城市范围的界定往往是研究城市扩张的前提,而利用遥感进行城市范围提取正趋于成熟。

遥感是指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1]。由于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综合性、经济性等特点,因而在城市范围提取中被广泛使用,如阿里木江・卡斯木[2]等在研究塔什干市城市扩张时同时使用了tm、etm+、aLoS-aVniR2三种影像数据。在众多关于城市扩张的研究中,对城市范围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本文基于各方法特点,将如今主要的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范围提取方法归纳总结为基于人工解译方法,基于图像分类方法,基于光谱指数和指数模型方法,基于相关因素提取方法这四种方法。

2方法研究

2.1基于人工解译方法

人工解译方法主要是指目视解译,它凭借解译人员的经验知识,将遥感图像转换成可以被非专业人士理解的现实中的实物。作为传统的判别方法,人工解译的方法一般精度较高,但工作量大。王茜[3]等在对南京市城市扩展的研究中将预处理和几何纠正的图形直接进行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对南京市市区成片的区域在计算机中勾画,由此获得南京市城市范围。

人工目视解译作为遥感研究人员必备的一项技能,但在如今遥感技术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作为城市范围提取方法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小,更多的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判别方法或是对成果进行检验的手段。人工目视解译本身也受到解译标志、图像质量、解译人员的经验等因素的影响[4],所以在解译的过程中应该在这些方面引起足够重视以保证解译的质量。

2.2基于图像分类方法

遥感图像分类分为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其为获取遥感图像信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非监督分类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加入任何先验知识,而仅凭遥感图像中地物光谱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不能确定类别属性,相对的监督分类则是引入已知类别象元作为训练区再对图像进行分类[5]。

在遥感影像的城市范围提取中首先会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与增强,增大城市与非城市像元Dn值的差别,再对影像进行分类,从而区分出城市与非城市区域。图像处理方法的选择对城市区域分类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如杨恒喜[6]等在提取昆明市图像中,先对图像做了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将Dn值域增大使其呈正太分布,增强了图像上地物与地物之间的反差,再利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了城市建成区域,得到城市面积大小。余新朝[7]利用植被差值归一化指数阈值的设定,经过波段运算处理后,单独对图像进行监督或非监督分类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在结合了多次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后才较为准确地生成了城市建成区范围图。

基于图像分类的城市范围提取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研究人员解译的工作强度,并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分类前的图像处理方法多样,且多内置于影像处理软件中,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另一方面,分类算法中如最大似然分类、马氏距离分类等逐渐完善,人工神经网络等更智能的分类算法的出现,使图像分类结果更加准确,也使该方法在提取城市范围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2.3基于光谱指数和指数模型方法

由于地物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波段中的地物反射信息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利用这种差异将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进行组合运算,得到反映研究所需特定信息的指数,称之为光谱指数,而提取这种指数的特定方法则称为指数模型。

基于此方法的城市范围提取也随着相关的光谱指数和指数模型如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Built-upindex,nDBi)[8]、图像卷积运算模型[9]等的发展而得到大量应用。nDBi相对来说使用最广泛,它是在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经过深入研究后的拓展,最早由杨山[10]对提取无锡市城乡聚落空间信息而提出,称之为仿植被归一化指数。Y.ZHa[8]等基于tm数据的tm4与tm5波段特性,得到表达式

nDBi=(band5-band4)/(band5+band4)

运算后城镇区域的亮度值增大,其他区域的亮度值都减小,其中nDBi>0的部分为城市,nDBi≤0的部分为非城市区,从而提取出城市范围。nDBi在分类中也存在不足,邓文胜等[11]就曾证明其在大面积复杂区域的应用效果不是很好。基于此光谱指数的城市范围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徐涵秋[12]就放弃了单纯使用nDBi,同时利用了nDBi、土壤调节指数SaVi、修正归一化差异调节指数mnDwi将etm+数据的六个波段压缩为呈不相关的三个波段,并用谱间信息的相关性逻辑运算,提取出城市建成区域,且抽样验证精度达到91.3%。

基于光谱指数和指数模型方法充分利用了图像波段间的光谱信息差异,城市范围确定精度通常高于基于图像分类方法的结果。由于此方法充分挖掘了城市地物与非城市地物间光谱信息异同,所以光谱指数和指数模型方法的可重用性更加强,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2.4基于相关因素提取方法

城市作为一个综合体,其包容的元素多样,所表现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也有不同的结果,因此,除了如上常用的一些方法外,还有一些利用相关因素间接提取出城市范围的方法。

基于不透水面的确定来提取城市范围的方法。广义的不透水面(imperviousSurfacearea,iSa)是指天然或人为建造,能够隔离地表水渗透到土壤,进而改变洪水径流的流动、物质沉淀和污染剖面的任何物质[13]。目前研究的人工不透水面多指停车场,道路,屋顶,广场等地物,然而这些地物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再加上如今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人工修建的不透水面,所以对城市不透水面范围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城市范围的确定。白杨[14]等人已经完成了在不透水面的基础上,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城市建成区域的提取,得到的城市范围基本与实际吻合。

基于地表温度的确定来提取城市范围的方法。地表温度主要受地表覆盖物影响,由于城市建设,城市地表主要被水泥等人工化合物取代,导致与农田、林地、水体等自然覆盖物的地表温度有明显差异。李昕瑜[15]等人就已经通过反演地表亮温发现,地表温度与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nDiSi、nDBi呈正相关。王跃[16]等更是利用Landsat的热红外波段,将反演的亮温以296K为界,提取出了苏州市城市范围。

基于这些相关因素提取来提取城市范围的方法突破了以往比较固定的思维,为城市区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此方法的不足在于难以验证这些相关因素和城市范围之间的联系紧密度,因而有时会对准确提取城市范围造成较大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城市范围的提取在对城市扩张、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等研究中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对城市的研究增多,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城市范围提取方法,经过对大量研究的对比总结,基于对各种方法的主体思想或关键步骤的分析,本文将众多城市范围提取的方法归纳为人工解译方法、图像分类方法、光谱指数与光谱模型方法以及相关因素提取方法。

经过分类后的对比还发现,人工解译方法提取的相对精度较高,但进度慢,耗时多;图像分类方法较人工解译方法更加便捷,但结果相对较差,同时分类前的影像处理和分类方法的选择对分类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光谱指数与光谱模型方法在指数和模型建立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但其方法适应范围广,同时对城市范围的提取结果又有充分的物理依据;相关因素提取方法通过对城市特有的相关信息的提取来确定城市范围,此方法思路新颖,发展前景广,但相关因素与城市相关性的确定将是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各种方法虽有不同之处,但在研究中往往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城市范围的提取朝着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还将持续,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会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随着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多源数据的应用,以及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基于遥感的城市范围研究也必然会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梅安新等编著.遥感导论.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阿里木江・卡斯木,阿斯耶姆・图尔迪.基于遥感数据的塔什干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第2期).

[3]王茜,张增祥,易玲,谭文彬,王长友.南京城市扩展的遥感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第5期).

[4]姜放,张国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第3期).

[5]汤国安等编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04.

[6]杨恒喜,史正涛,陈可伟.基于遥感影像的1992-2002年昆明市城区扩张及驱动力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第6期).

[7]余新朝.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城市演变分析[J].城市勘测,2013,(第6期).

[8]Zha,Y.Y.,Gao,J.J.,&ni,S.S.(2003).Useofnormalizeddifferencebuilt-upindexinautomaticallymappingurbanareasfromtmimagery.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4(3),583.

[9]mUXiaodong,LiUHuiping,wanGHongbin.applicationofimageconvolutiontoextracttheurbanextent[J].遥感学报,2011,(第6期).

[10]杨山.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0,(第6期).

[11]邓文胜,关泽群,王昌佐.从tm影像中提取城镇建筑覆盖区专题信息的改进方法[J].遥感信息,2004,(第4期).

[12]徐涵秋.基于谱间特征和归一化指数分析的城市建筑用地信息提取[J].地理研究,2005,(第2期).

[13]Sloneckeret,JenningsD,GarofaloD.RemoteSensingofimperviousSurfaces:aReview[J].RemoteSensingReviews,2001,20(3):227-255.

[14]白杨,宁晓刚,张继贤.基于不透水面和引力模型的城市建成区提取与分析[J].测绘科学,2014,(第1期).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5

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认为经济成长会带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在这一观念下,城市方面的很多问题被认为是经济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次要现象。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成长减缓或停滞,失业加剧,许多城市的市区开始萧条而郊区继续扩张,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性冲突和社会紧张关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社会学者、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广泛地研究城市问题,并试图从政治、经济的社会总体脉络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和城市问题的特征进行新的阐述。本文着重介绍70年代末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研究及其理论动向,并对上述的城市理论问题进行简略的评述。

 

二、城市理论的一般特点 

理论的作用是系统地论述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理解特定现象,进而预测将来可能要出现的种种情况,因此,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就成了学术研究的目的。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只有在通过经验的探索和以逻辑化、系统化的理论及形式传播时才被肯定,城市理论也不例外。城市研究方面的不同理论,虽然有时在很多方面论述的内容相近,但是由于它们的理论假说不同,所以对同一对象说明的方法就不同,其理论观点也就不容易统一。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城市研究理论中有一些争议点,其中代表性的问题是:是价值中立(valueneutral)还是价值介入(valuerelevance)。马克思·韦伯(maxweber)的价值中立观被介绍到社会科学之后,学者们在价值中立和价值介胫洳欢辖姓?城市研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在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生态学研究和与之相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间的争论。生态学的研究是把城市看作自然现象中的一个形态,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从为了社会平等的价值介入的立场对城市进行分析。价值中立的立场大致上是把产生城市社会现象的最终原因归结到个人行为,也就是个人主义;而价值介入的立场同结构主义的立场一样,把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归结到社会结构方面。在社会科学中,个人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如同哲学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有着无休止的争论。所以,越是这种本质性的问题,越需要结合具体现象或者实践来研究其逻辑关系。为了论述的逻辑性,理论往往只采取一方面的立场,而不是两者之间合理的结合,理论争论的特点是它并不具有实际性或实践性,而是围绕形式或者高度抽象化的概念来进行的。因此,如果只注重理论的表面逻辑形式,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在理论研究工作中必须突破这种理论局限性。

 

三、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分化 

(一)第一流派 

1.生态学的研究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本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研究中形成的。芝加哥学派结合竞争、选择、迁移、支配等生态学的原理,在城市研究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其空间观点以伯吉斯的同心圆城市模式和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提出的扇形模式为代表。60年代生态学研究的主题转为社会地域分析。社会地域分析理论的核心是以城市地域在原有的某种层次上能够进行分类的可能性为基础,从而创立了自己的方法论。其后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因子分析这一统计方法的应用,用归纳法来说明城市结构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以多种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结构理论的出现,传统的理论也就慢慢地不再为人们所重视了。总第75期城市问题1997年第1期70年代初,这类生态学的研究逐渐降温,因为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模型只靠技术和统计的一般化的分析无法深入认识城市发展的整个机制。 

2.新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新城市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脉络上产生的空间研究方法,其模型一般都将城市地域假设成集中生产(综合消费品)的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均质地域,进而住宅的需要仅仅与个别地点的规模和立地有关,而与外部效应和公共部门的政策无关,并且它们各自的活动被反映到市场竞争过程中地租的空间分配上。这种以均质地域假设为基础的新城市经济学的模型被用于长期均衡的土地使用决策中。例如,在居住地立地选择模型中,个别家庭的行动目标是其效用最大化,这时的效用同住宅空间面积、距中心商务区的距离、综合消费品的消费等因素存在函数关系,成比例预算受到限制。由于要获得最大效用,所以离中心地越远居住密度就越小。由于新城市经济学的标准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70年代及其以后进行的许多研究取消了很多假设,扩张了模型。例如,增加了若干中心地、多种运输手段、公害等外部效应、公共财产等约束条件进行研究。在居住地模型上包括了收入变量、住宅选择的多样性、环境质量、居住地上的人种差别等因素。这些约束条件的增加,与行为主义及其以后的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人文主义者对新城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评和其自身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是同时进行的。行为主义者之后的人文主义者批评了新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把个人缩小为在抽象市场环境中运作的单纯、合理的意向决定单位,并对非人文化问题也给予了批评。新马克思主义者对以新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在意识形态上进行了攻击。他们认为新城市经济学派在其研究模型中是以“城市是消费者选择的反场闭庖恍楣沟募偕栉?进而主张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转为更有效地促进市场运行、矫正外部效应、限定国家正当干预行为上;他们还批评这些模型把注意力集中到消费者支配和市场过程中,从根本上掩盖了阶级和财产关系等。 

3.行为主义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种类很多,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行为主义是在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生态学的模型及一般的计量模型对人类行为的分析过于简单化之后产生的。行为主义在模型的建立上,努力引入环境心理学、人类学、组织形态理论等领域里的实在论(realism)。他们对客观环境和个人或者集团所决定的形象进行基本划分,研究的中心从宏观转移到对个人和小团体的微观研究,但这种研究不是以结果的集合形成模型,而是只强调过程。例如,有些学者在研究有关场所效用、对家具的需求和期待、居住环境压力等意愿决定过程的问题上,试图建立起看来似乎单纯的消费者的购买形态,实际上与大商场的形象有着复杂关系的模型。70年代后期,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攻击,它对个人行为的过分强调、认定和对行为关系过于简单化的理解都成了批评的对象。新马克思主义者和新韦伯主义者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忽视由社会结构所决定的限制性因素和所产生的选择、而过分强调个人选择能力的倾向。 

(二)第二流派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要求在维持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还要对资本积累及积累过程中加剧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因素进行控制,并减缓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以此来理解城市化的。60年代以来,西方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也将持续提高。在这样的氛围中,少数学者努力重新发现或重新定义贫困问题,而城市问题只被认为是一种伴随经济增长而行的不可避免的次要现象。到了80年代,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进入了缓慢发展或停滞的状态,失业现象剧增已危害社会。许多城市内部的衰退极为严重,人口和产业逐步向郊外扩散。随后又出现了政治紧张和社会分裂的新现象,其极端表现就是发生在英国的城市骚乱。由此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方面的学者试图以更广泛、更新颖的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到目前为止,作为城市研究主流的传统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维护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中,把城市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分开来,重点对其进行表象分析,因此这些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它们以举着价值中立的科学旗帜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与其说是解决本质问题,不如说是维护现象的一个临时挡箭牌。一些认识到这一局限性的欧美学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概念来说明城市问题。但是,理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应用于城市问题的分析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此出现各种名称不同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之间在理论上的对立,他们的研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从属(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城市在生产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空间形式的结合,在消费方面是产品和服务的集体消费单位。因而包括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结构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形态,只能由其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发展规律所支配。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问题是在经济、政治上有着资本利害关系的城市矛盾现象的一种结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姜大基,1977): 

第一,以英国的新韦伯主义传统,格拉斯(glass)、雷克斯(rex)、费尔(phal)等学者把资源分配过程看作住宅等级化的过程之后,逐渐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第二,在法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中,部分接受了美国的经验主义方法论,把研究重点放在城市群体消费结构上,其代表学者是麦纽尔·卡斯特斯(m.castells)。 

第三,对60年代由于资源获取而形成的城市内部的阶级斗争和矛盾关系进行研究,以美国激进经验主义学者d·哈维(d.harvey)、布劳纳(blauner)和高登(gordon)等为代表。 

第四,瓦勒斯坦(wallerstein)和福兰克(frank)的世界经济体系论及其从属理论(thetheoryofdepen-dence)的研究方式。最近,查斯·顿(chase.dunn)、肯特尔(kentor)和罗伯特(roberts)等学者在经济体制论的观点上试图分析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在此,本文想要考察研究以最广泛、最能概括学术传统的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一些理论的背景和动向。(1)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70年代后期到现在,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大为增加,其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之后,社会科学家们逐渐重视能够概括资本主义危机的既有学术理论。马克思主义注重研究在历史变化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上,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城市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空间上相统一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并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支配资本主义城市的形态及发展。在这方面,麦纽尔·卡斯特斯和戴维·哈维的贡献最令人瞩目,他们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1麦纽尔·卡斯特斯(manuelcastells) 

麦纽尔·卡斯特斯的著作大体上接近属于砜怂贾饕逖傻姆ü峁怪饕逖伞t凇冻鞘形侍狻?“theurbanquestion”,1972;英译版,1977)一书中他提出了社会体系分析的精辟框架,他将社会体系划分为综合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体系和以间接方式最终决定整个结构的经济层次。他又阐明了这些层次和各层内部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影响将会形成空间结构的理论。卡斯特斯的这种空间结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它表明意识层次将表现于象征空间,政治层次将表现于地方政府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制度性空间。 

对卡斯特斯来说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群体消费(collectiveconsumption)和由统治阶级进行的国家干预。他认为,国家干预是要消除或缓和为创造永久性的消费结构而进行的资本家的活动以及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他以这种观点理解和把握城市这一共同体的构成和发展,即城市是集体消费单位,而国家提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集体消费的经费和服务,并逐渐涉及日常性、家庭性劳动力的再生产。但是,城市体系和制约它的资本主义体系一样,表现出城市危机并陷入自我矛盾。他还认为,城市规划和国家解64城市问题1997年第1期决体制上的矛盾而采取的干预手段同社会科学的理论之间存在某些关系。卡斯特斯的早期著作由于过分抽象,因而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批判,他也接受了那些对自己早期著作进行批判的观点,因而在后期著作中改变了一些重要理论,试图对阶级、政治及城市矛盾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更加冷静、综合的分析。在卡斯特斯后期著作《城市和人民》(“thecityandgrassroots”,1983)中,他把焦点放在城市的社会性移动上,并把它定义为,为了改变历史形成的城市形态和功能以及内在的社会理解和价值而进行的有意识的集体行动。卡斯特斯还对马克思主义过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观点把诸多理论缩小了,仅仅将它们说成是城市和空间基础上的理论表现。在案例研究中,他想澄清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和矛盾、其目标的本质、成功及失败的决定因素、对城市意义和城市形态的影响等关系。简言之,自从卡斯特斯用“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代替“社会矛盾和变化”理论之后,该理论就成为他著作中主要的论点。 

2戴维·哈维(davidharvey) 

哈维在同一基础上沿着与卡斯特斯不同的路径进行研究。他在1973年出版的《社会正义和城市》(“scoialjusticeandthecity”),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性的著作,书中前一部分的自由主义形式化只是达到后一部分社会主义形式化的一种过程。他较少受到属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而是热衷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构造。哈维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级差地租理论分别应用于历史上城市功能变化和城市土地利用模型的分析上。1977年他以“相互关联的资本循环”为基础,简要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城市体系分析中的一般框架(图2)。资本或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在第一次生产循环如果有剩余价值,资金将会流入第二次循环。在第二次循环中,资本用作固定资本或消费基金,这些都表现在建造实体性城市环境中。最后资本又会进入第三次循环,用于科学技术、教育、医疗等社会的支出。进入第三次循环中的资本将取决于国家干预。哈维通过这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城市危机的动力机制和开发及再开发的循环过程。后来,哈维自己也提到在《社会正义和城市》一书中所提出的公式存在实验性和不正确的问题,但他的著作与卡斯特斯的相比,则具有一贯性。哈维在其巨著《对资本的限制》(“thelimitstocapital”,1982)中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了概括性的再解释和再构造,更深刻地表现了《社会正义和城市》后半部分的主题。 

3布莱恩·罗伯特(brianroberts) 

罗伯特在其《农民的城市》(“citiesofpeas-ants”,1978)中,根据从属理论的观点,并结合国家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罗伯特的经济概念不是以单一的地区或国家为单位,而是指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是相互依存,具体地说是城市间的相互关联。一个城市不但要受地区和国家的制约,还要受到世界的生产、消费体系的制约。 

第二,一个社会在从以农业为主转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农村人口会大量涌入大城市,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大城市成为世界体系的连结点,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城市功能。这时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国家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他引入福兰克(frank)和阿明(amin)的新殖民主义概念,把中心地带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带的落后国家的经济关系看成支配从属关系(subordimaterelationship),并在落后国家从属发展的过程中理解城市发展。 

第三,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从属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及地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独特的城市结构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传统集市经济(bazaareconomy)和企业经济(firmeconomy)的二重经济形态(dualeconomy),这与最近常说的非正式部门(informalsector)与正式部门(formalsector)的经济关系是一致的。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结构导致阶级矛盾,并又按照辨证法的法则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阶级间的利害关系。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受到了其竞争对手新韦伯主义和人文主义者的广泛批评。例如,人文主义者批评新马克思义者把个人意愿所决定的主体行为看成是被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单纯行为,只是在自己的人生和目的上假设了一个抽象的宏观结构(macrostruture)。新韦伯主义的观点虽然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但也对新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类似的批评。 

(2)新韦伯主义的研究 

新韦伯主义的学术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相对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国家理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即生产关系,不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重要,或在社会阶级的决定上起着很大的作用。韦伯认为,阶级结构如同生产中的所有关系,在消费领域中也通过与市场的交换关系来实现。韦伯观点的重点是制度分析,即研究在先进工业国中官僚作用的逐渐增多的事实和支配阶级对国家的相对自律性等问题。新韦伯主义对城市发展的研究起始于60年代,雷克斯(rex)和摩尔(moore)对英国伯明翰市内稀缺的住宅资源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结合了伯吉斯的理论和韦伯的“住宅等级”理论,把住宅等级定义为各种集团住宅接近时的差别结构。保罗(paul)继承了这些观点,从与城市稀缺资源接近的社会空间限制要素的角度,阐明了更具有普遍性的理论。通过多种规则和程序,来限制城市经营者与稀缺资源接近的“守门”作用,开始受到了人们的瞩目。他的著作促进了对房地产管理人、地主、建筑协会、财政机构等民间要素的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消除贫民区、政策分配和迁移政策、改善补贴政策、试营住宅的销售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住宅体系内运作过程的资料,并强调了供给上的限制因素,对修改按个人意识决定的新古典模型和行为主义模型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种对城市经营者的研究方法由于本身的缺点而逐渐受到攻击。反对者批评这个理论未能明确地说明城市经营者范畴内的对象及内容,以及对他们的规律性起限制作用的一些因素的本质。面对这些批评,保罗等人在补充自己理论的同时,考虑把对“城市经营”的思考归结到一贯的、广泛的理论模式中,重新定义了经营者在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间发挥中间功能作用的观点。最近几年,新韦伯主义对城市体系进行了更广泛、更有雄心的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桑德斯(saunders)在《社会理论和城市问题》(“socialtheoryandtheurbanquestion”,1986)中建立的关于城市矛盾、政治和政策建议的研究分析框架。他分析了不同地区的社会消费和社会的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多元国家的结构和组合国家的结构。他的“双重国家”(dualstate)概念的核心是城市的社会决定和对全社会消费的决定,前者指影响资本家利润的基础设施的与中央及地方政府间的组合主义的政策决定有关,后者则指社会福利费的支出和城市发展水平等与地方政府竞争性的政治斗争有关。桑德斯认为,在住宅、教育、福利等城市水平的社会消费项目周围形成的政治集团化的基础不是阶级,而是靠退休金生活者、老龄层、公共交通利用者等消费集团,并提出这些消费集团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分裂的主要因素的理论。对阶级、政治及城市发展变化的展望最终引致城市经营主义对理论的再认识,此后对城市经营者功能的研究转向联合政治和竞争政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政策及消费政策等问题。他们在特定问题上的这些实验性的研究使新韦伯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马克思主义者不同意新韦伯主义提出的关于阶级和国家的概念,认为它们没有从根本上联系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深层的资本积累的动力机制和危机,也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限制性因素进行深层分析,因此它们有对某时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随机应变的倾向。 

2.人文主义的研究 

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源于卡尔·索亚(carlsauer)和文化地理学的巴克利(buckly)学派、法国地志学派、帕克(park)等学派对自然地区的调查和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派。近来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又主要结合“意识哲学”理想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而得到发展。人文主义者对第一流派中行为主义理论结构的实证主义研究进行了一致的批评。实证主义者不但在自然科学,而且在社会科学中也主张科学方法的明确性。相反,人文主义者则主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间有本质的区别。由于社会科学的主题具有主观意识,因此社会科学的视角必须是对形态和行为的理解。人文主义者认为行为主义的不少成果,只是实现人文主义研究的中间阶段。人文主义的研究把焦点放在人们体验周围环境、解释这些问题的方式上。其研究对象不是对行为规律性的抽象模型的统计,而是分析其意识的差别,并研究社会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对策。人文主义的方法论是“参与的方法论”,研究者尽量以非参与性的姿态来理解并解释个人和集体对自己环境的主观认识。这要求研究者的广泛参与和考察,有时还需要与研究对象发展关系,这就提出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人文主义也受到一些批评。部分研究者认为,人文主义研究者因其主观性方法论的局限,过分重视一些特殊的、不起眼的问题,而排斥或忽视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制约,重视个人或小集团的经验,而且人文主义者缺乏理解物质力量的价值创造方式的社会性的一般理论。人文主义者也对自己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见解,这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了。理想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间出现了紧张关系,在理论上也造成不小的分歧。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6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本・戴鲁德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重要成员

金元浦: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世界城市建设的标准或评估要素,最初都是以经济要素为主的观念,后来不断加上了其它因素,比如市民及民生保障、生态与环保,近年更多地强调了文化的要素、体验的要素、信息的要素等等。国际上建设世界城市的主要指标有不小变动。文化因素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创意在世界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提高。文化创意体现了世界城市主题文化的精髓,是促进世界城市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也是现在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范围内体现世界城市全球价值的有效工具和载体。世界城市过去主要依托世界经济网络和周边城市体系两个载体,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控制两大作用,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文化是持续的力量,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有效集聚和扩散是确保世界城市两大作用高效发挥的两大载体,而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等持续创新的新业态,又是体现世界城市的全球管理和控制作用的有效工具。

与你的研究方法不同,2008年10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a.t.Keamey咨询公司和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联合了全球城市的排名,征询了萨斯基亚・沙森和维托尔德・雷布津斯基等学者的意见。《外交政策》杂志指出,这个排名中基于对24个度量方法的评估,分为五个领域。包括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换、文化体验以及政治参与。这里谈到了信息交换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文化体验也再次得到了强调,重新提出了政治参与问题。总排名里面可以看到,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在总排名中居于前列。从分项看,巴黎在信息交换上是世界第一,伦敦在文化体验上是第一,纽约在人力资本商业活动上和整体上都是第一。香港在人力活动上居世界第五位,它在总体上也居世界第五。北京是总排名十二,但是在政治参与方面在世界上排名第七,是比较靠前的。上海在总排名上到二十位,商业活动排名第八。它体现了评价要素的变化。你能不能谈谈这样阶段性的发展理论有什么样的进步性?

戴鲁德:我不知道用“进步”这样的说法是否合适,但从科学上讲,考虑到多种要素这样的方法肯定是更好也更全面的。这是我们从学术研究史的角度相通的地方。总之,从单一的经济因素到多元要素,从新的要素和维度来考量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社会科学运用的典范,也很容易让我们与之前的那种以经济为单一考量要素的方法形成对比。举个关于文化的例子,文化这个领域很广泛,文化研究、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经济都是文化,但却相差很远。但如果你关注到这个方面的话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我有一个博士生,开始研究“中东的全球城市信息”,他的研究表明,在迪拜、阿布扎比、科威特这样的地方,如果你不考虑伊斯兰教文化,那你就无法理解这种地方的全球城市信息。虽然无须十分细致的理解(因为那很难做到),但至少要做到基本了解。比如从银行贷款要收利息,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伊斯兰教文化中利息是被禁止的。当然银行有其它赢利方式。这就说明要了解这个城市,你就要了解在这里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城市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中国。过去几年间,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内地城市进一步融入世界城市网络,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如果想要了解中国的全球城市信息,那就还必须了解中国和纽约、伦敦有哪些不同。这就是在方法中借鉴的文化因素考量的重要性,所以,在经济要素外加上文化、生态等要素,是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金元浦:你们的GawC研究小组创造的以数量方式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方法的明显优势是它的信息化、实操性、客观性和简洁性。

戴鲁德:我们欧洲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组(GawC)运用网络模型测量2000年和2008年间世界307个城市的全球连接情况。结果显示: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球城市网络的连接度普遍提高;美国和南撒哈拉非洲城市的全球连接度变弱;南亚、中国和东欧城市的全球连接度加强。从2000年和2008全球网络联系程度最高的20个城市和在这个时段主要排名的变化看,一个显著的特征是wCn世界城市网络的顶端保持稳定:伦敦、纽约和香港保持了最具连接度城市的位置,其中纽约、伦敦两极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巴黎、新加坡和东京,只是排名稍有变化。在顶部6大城市之下,变化则非常显著,有8个城市新进到6到20名之间的14个位置:而芝加哥、洛杉矶和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城市则被上海、北京和首尔替代,这是一次东西方的转换。在这一分析中,特别突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美国城市的排名跌落和相伴的中国城市的上升。这一现象,显然指向了一个整体的“世界――区域”趋势,因为在2000年时,连接度前20名的城市中有五个北美城市和五个亚洲城市,而在2008年,前20名中北美城市仅占三席(纽约、多伦多和芝加哥),亚洲城市则增添至九个。这许多研究表明,世界体系正在经历一场从西到东的地理转化过程。而且,这些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就已经开始了,并进一步表明这一变化实际上是随着城市的连接度的变化而展开的。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存在于全球城市网络中,而网络是通过合作互补而存在着。这一分析与普通的组织原理相符合。这种网络和合作与先前的竞争和层级关系是不同的,它更强调合作共赢。总的来看,307个城市中,有179个城市大致都比它们在2000年连接性更高。这表明,服务公司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增长的行业,而世界城市网络正在逐渐融合。

上海和北京在2000年到至2008年间的连接度提升最为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在研究期间,尽管环太平洋亚洲地区所有的城市尤其是中国的城市连接度更强,但是规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城市已经变为资本、商品、知识和人才的跨国流动的主要通道关口。

这些发现实际上并没有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纽约和伦敦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因为他们作为特大全球服务中心的功能决定的,而连接度上升明显的上海、北京则与人们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预期不谋而合。

总之,我们试图通过描述世界城市网络的地理变化增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我们没有把“全球化力量”局限在这个固定的“世界城市”模式上来,而是将许多城市融入到一个全球城市分析的体系中来。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身不是终点,而是一系列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不知道未来情况如何发展,但我们明白,只有当我们对现代城市网络发展有一个实证性的理解,才能正确评价这些变化,以及不断了解网络对现代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

金元浦:我明白并赞赏你们这一研究。但是从这四个方面考察,似乎仍然不够全面。问题是它依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为主的评判方式。

2009年10月,东京莫里会的城市战略研究所了对全球城市的一次全面研究结果。全球影响力城市指数排名依据分为六大类,69个个体指标。这六大类是:经济、研究与发展、文化活动、宜居度、生态和自然环境、容易接近的程度。这里世界城市的标准设定比过去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强调了“研究与发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这是以前的世界城市评价中很少考虑的。特别是下面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宜居度,住得好不好,生态和自然环境,人们是不是活得舒适惬意?是否是容易接近的城市而不是高压的城市。根据这样的排名,得出纽约依然是第一,伦敦第二、巴黎第三、东京第四、新加坡第五。排名主要在前二十名里,香港排名第十。2010年总部在伦敦的世界城市咨询公司KnightFrankLLp和花旗银行一起了对40个预选世界城市的调查结果。有四个参数,经济活动、政治权利、知识和影响、生活质量,排名依然是纽约第一、伦敦第二、巴黎第三、东京第四,北京政治权利第九,香港进入十四,上海经济活动优势进入第十九,这是2010年的排名。这里对政治权利、知识和影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子的提出和强调都是超越经济唯一论的。这些研究展示了一个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或国际化都市评价的方向的转变。你认为这种评判方式较之你们过去的评价方式有哪些优势,比起后来的像指数评判系统等等又有何缺陷?比如文化依据度、低碳指数、体验指数等等。

戴鲁德:这个观点很好,也确实如此。但我们并不是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公司只是社会和城市经济中很小的一个碎片,也许只占1%或2%,但银行业、存款、管理咨询业等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城市运行的总体性情况。比如我们可以从几个有限的指标看出近十年来由于更多公司的进驻,使得北京和上海在银行业等方面有了很大增长,排位也随之上升。我们认为经济可以更大范围地描述社会发展情况,尽管经济只是一个部分,而且如果有人反对这种方法的话,我们没有太好的反驳理由。打一个生态的比喻,有一个湖,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个湖的水质情况,生态学家会看有什么样的鱼类、昆虫等动物生活在其中,也许就能对湖水进行判断了,而不会对整个湖的湖水进行检验。这就是我们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如果经济上出现问题了,则预示着社会深层一定存在更大的问题。你当然不必赞同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式,可能我们选择其它的因素和指标来研究也能得出一定的结果,但我觉得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就能够说明问题了。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 建筑计划学;城市设计;环境行为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

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建筑计划学是基于城市的目的性为学术背景,其真正关注的是微观的人类行为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为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提供图示化结果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建筑计划学的落脚点应该为建筑,建筑是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并服务于特定地区的人们。建筑环境强调特定地域环境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性格特征。从“场地性”可以理解其微观层面的环境特征。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回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回顾

笔者认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开始于1950年代,至今经过了6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前30年,如大家所知,基本上是模仿和学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苏联和中国在那个时期的规划设计确实就是一个“设计”,城市规划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就是做好城市建设的空间落位和设计。后30年里,我们在规划理论上或者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上,比较多地引进和借鉴了西方。我们引进的理论虽然很多,但联系中国实际的研究还是很欠缺。

但总体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在理论研究上还是有成就的。我国的城市规划和西方的理论并不完全一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的不同,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没有办法完全照搬西方的理论。例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编制程序与方法,我们有自己法定的《城乡规划法》和城乡规划编制程序。我国的城市规划重视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市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当前对城市科学的研究不可低估,它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管理、区域等方方面面。

此外,我国有自己的城市科学研究会,并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其中很多研究是结合城市规划的编制进行的,涉及大量最真实、最前沿的中国城市问题。2001年,吴良镛先生出版了《人居科学发展导论》。他把建筑和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这个学科群综合了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当然,人居环境理论怎么更好地和我们的规划实践结合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大问题。

2城镇规划的现状

全国城镇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设计到综合规划,从孤立城镇到区域整体系统的过程,并进行了多次修编;同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管理逐步法制化,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市民的居住水平、生活服务配套、文化教育体育设施有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增长,至2003年城市化水平达30.4%,城市经济发挥了积极的效应,仅用全国土地的3%创造了70%以上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80%以上的国家财政收人;相应城市规划学科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近20年来经历了从恢复到大发展的过程,全国目前已约有130所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以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为生长点,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完整体系,迈向一级学科。

3城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3.1理论缺乏本土化,忽视城市发展阶段

缺少理论的本土化、建立虚假前提、脱离国情,忽视了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阶段,混淆了现在和将来的时态。考察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每一个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提出都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背景的演变密切相关。城市规划理论绝非数理式的纯理论可以脱离社会历史自成系统运行。超越当前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前提是对未来问题的预设。这种预设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此绝不能作为发展规律简单地应用于实践。例如我国城市化阶段论的研究,逆城市化新城建设等的提出就为贪大求洋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又如,战略规划在中国到底如何编制和规范还刚刚起步,认为应学国外取代总体规划的呼声就不断还有规划年不落后建成国际化都市等等的提法。

3.2城市规划过多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市场”这一概念的引入,规划理论的阐述中出现部分学者仅以市场为导向的倾向,并将其应用到从新区建设、新城建设到风景区开发的广泛领域。在住宅建设领域更是出现仅以市场效益为导向的模式,名城保护、遗产申报也成为一项商业行为,并被不恰当地冠以“城市经营”的帽子,这不禁让我们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新右翼理论,也让我们想起在市场环境下“凯恩斯主义”和经济界经常谈论的“市场失效”等问题,其实即使是新右翼的代表弗里德曼也还是将规划定义为是理性的、社会决策的艺术。显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中国规划领域,仅以市场这个变量为参照是不可取的。

3.3理论实践失效

近年来,规划失效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以及相关的学术刊物上。所谓规划失效是指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进行的引导和调控失去了应有的效力。导致规划失效的原因很多,表现在规划理论、方法、过程、实施等方面。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城市规划行为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行。虽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始终困扰着规划行业的发展与完善,并严重制约着规划有效性的提高。

4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

由于城市规划是一门游走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因此,其理论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新的理论一旦产生旧的理论就被淘汰,而更多的是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的特性,即多种表述同时存在。所以,其理论系统是不同理论、不同程度的叠加,并在具体的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理性主义在当今中国的规划实践中仍有其合理的一面,用“过时”去评价并不准确,当然也要避免走向工具理性主义。中国二十多年的规划实践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已有学者提出了“科学理性”与制度安排的关系,以及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契约”的观点。下面分别从两个层面对中国规划理论的研究与建设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研究X区城市更新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和近期市领导调研指示要求,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责任,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更新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刚才,X同志传达了《关于加快推进X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并介绍了我区城市更新工作中涉及拆迁的相关突破性政策问题;X同志汇报了全区征收拆迁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XX两个项目的工作专班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从汇报情况来看,能够感受到大家对X的城市更新信心满满、心劲颇高,也看出前期各个部门都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可以说,X的城市更新已是拉满弓、绷满弦,万事俱备,摆在我们前面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冲。所以,今天这次会议,也是新阶段、新形势下,X城市更新工作的部署会。下面,就做好下一步的城市更新工作,我讲三句话。

一、思想认识要“统一”,切实增强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系着民生,是我们当前要着力突破的重点工作。从普遍性上来说,这是全国各地历经多年实践得来的科学结论,既是先进经验,也是基本共识。从X自身实际情况来说,加快城市更新,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X加快城市更新工作的机遇来了,必须分秒必争、大干快干。

从全市来看,市委市政府对X城市更新工作寄予厚望。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X区城市更新工作作为突破点,支持我们先行先试、先期启动。XX,市委书记XX同志先后两次到我区调研城市更新工作,对我区征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全力加快该片区开发建设进程;XXX,副市长XX同志到我区实地调研城市更新工作,随后连续XX次专题调度我区城市更新工作,要求我区加快城市更新项目进度,探索优化城市更新推进流程;XX,市委副书记、市长XX同志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X区城市更新政策,在市级层面对我区的城市更新工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要求我区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趟出一条路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城市更新工作高度关注、寄予厚望,并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更要继续奋蹄扬鞭、爬坡过坎,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X路径。

从我们自身来看,加快城市更新工作是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现实需要。我区XXX平方公里,XX就占了80%,XX多,大量的XX亟需改造;我们黄河北XX平方公里,还基本处于农耕状态。X区作为全市“中优”“北起”的主阵地,怎样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格局中实现更新、打开空间,亟待破题。同时,通过现场调研和平时的调度,也发现我们在城市更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个别城市更新项目进度较慢,缺乏工作主动性,还不同程度存在“等规划、靠政策、要资金”的问题。目前,我区加快城市更新的大环境、大形势、大机遇已经形成,我们要把城市更新作为推进下一阶段X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任务和重中之重,努力破解城市更新滞后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品质改善滞后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全面予以推进。

二、工作水平要“提高”,切实强化城市更新项目运筹能力

城市更新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的落实都非常关键。要在3-5年内,完成对XX万余户XX万平方米房屋的更新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和干劲,千难万难不做最难、敢于担当就能破难。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提高科学运筹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统筹谋划好城市更新项目。现在我们很多亟待更新的项目“摆在那里”,但就是推进速度慢,进度达不到预期,首要的问题就是项目的谋划储备、包装推介等工作做的不够,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扩大投资的主攻方向,依托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密集式的招商引资,争取让更多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公司、大地产商参与到X的城市更新中来。要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比如在政策方面,对政策制约的问题,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要想方设法协调,想方设法化解。在土地保障方面,要有前瞻性,提前做好用地指标报批、规划调整等基础性工作,多争取上级支持,多争取用地指标,多争取规划政策,加快土地出让进度,为加快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二是全面优化城市更新设计。当前,X正加快完善“中优”城市更新设计,放开城市视廊控制规划,强化X两岸城市规划建设,加快XX等搬迁步伐,释放发展空间。我们要认真研究、全面融入X正在研究制定的黄河南岸高质量发展、黄河生态风貌带、X两岸城市设计,包括正在全力推进的X城市空间规划等,提前谋划规划黄河南岸城市天际线,打造黄河南岸的城市新地标。要优先保障安置区建设,做到相对集中,尽量避免就地安置;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打造规模较大、品质高端、配套完善的新社区。

三是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是城市更新的关键一环,“不破不立”,旧的拆不了,新的建不起来,城市更新就无从谈起。过去我们推动北湖、药山等片区开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些经验做法,要认真总结、吸收借鉴。只要在合法范围内,不管什么招,破解难题就是好招。推进城市更新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路径,必须要结合实际,扭住关键出实招,创新方法求实效。要用好群众工作方法,用好依法拆迁、村集体宅基地收回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全力以赴打攻坚。对那些拆迁收尾的项目、急需供地的项目,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措施啃硬骨头、打硬仗,尽快按时间进度实现清零。

四是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市里明确要求,将X区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强化策划包装,优化开发时序,实施区域平衡、封闭运行。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土地一二级开发联动、土地带方案挂牌、资金管理等配套政策,满足X区城市更新政策需求。X控股、城发集团“两大平台”要切实发挥好作用,首要的是发挥融资功能,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加大政策性资金投放的历史机遇,加强与国开行等银行的沟通衔接,按照成熟一批、组织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科学测算项目融资需求,积极落实项目资本金,争取资金筹措到位。要统筹处理好资金筹措与风险防控的关系,研究好相关贷款政策,进一步破解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瓶颈。在向银行筹措资金的同时,也要同步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上级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税费减免、用地指标等相关优惠政策,力争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五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在《关于加快推进X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中,从现在到2023年,我们计划推动征收拆迁类项目X个、老旧小区保留提升类项目X个。要实现既定目标,时间、任务的压力都非常大,必须“抢跑道”“紧忙活”,绝不能按部就班。要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想尽一切办法,能快则快、能赶则赶。要建立相应的调度推进机制,对每一个项目都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跟踪服务,协调办理立项、土地、环评、资源配置等手续,掌握、督促项目进度。要深入分析研究项目开工难、推进慢的症结在哪,突破口在哪,关键点在哪,要坚持常规工作用常规办法解决,难点问题用特殊办法处理,尽快破除制约项目的瓶颈。当前,XX等项目已签约,要加快推进项目征迁;XX等片区已拆迁完毕,要加快推进征地、组卷报批、招拍挂;XX等已供地片区也要加快项目建设。这些重点片区是全区城市更新工作的突破点和关键点,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推动各项工作压茬推进、小步快赶,跑出“X速度”。

三、工作推进要“高效”,切实形成加快城市更新的强大合力

各单位要对实施意见列出的拆迁改造和保留提升两大类城市更新项目,逐一进行梳理,把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具体时间节点,做到工作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真正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一要紧密配合、高效推进。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指挥部)明确的工作职责,各个专班要切实担起责任,对负责的重点工作任务,逐个项目专题研究,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抓好组织推进、调度实施和督导落实。各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企业、居民的征迁工作。各职能部门要落实好工作职责,围绕项目推进主动靠前做工作。“两大平台公司”要充分发挥相关项目的实施主体作用,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组织、纪检、政法、公安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征迁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当前调整后的全区城市更新指挥体系正处于磨合期,各街道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靠上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确保高位推动,促进层层落实。

二要加强对接,争取支持。要借助市委市政府实施“中优”战略的东风,把市里对X城市重新工作的重视化为动力和优势,向上级对口部门汇报好我们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主动作为、主动沟通,最大程度争取市里的支持。各部门围绕主抓的任务、配合的任务,做好纵向沟通、横向衔接,既要完成好自己份内的任务,又要全力支持、配合好相关工作,宁可向前一步形成交叉,不能后退一步形成真空。

三要抓好督导,确保成效。注重协调问题的解决落实,建立协调处置问题落实督办机制,对城市更新工作例会商定事项及时跟踪落实,加大督办力度,定期通报督办结果,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制定绩效评估标准,责任追究、业绩考核等相关制度,以考促干,以实绩论英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城市更新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化;学科进展

一.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开展较晚,地理学科基础薄弱,直到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中国的奴隶社会时代的早期作品,如《诗经》、《管子》、《尚书》、《周礼》等,就是记录地理知识的典籍。

封建时代的历史记录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许多编年史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城市的描述,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东京梦华录》等,也都主要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水,内容浩繁如烟海,也很难被称为城市地理书。解放前,在我国地理研究中,城市地理领域是空白的。解放后,我们在苏联的地理工作者帮助下进行了少量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进行服务。城市地理仍是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80年代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城市规划动作受到重视和城市的普遍快速开展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进入历史上发展最旺盛的时期,在80年代,出版了大量论著。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拓宽,研究工具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宏观和中观领域,如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系统。3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化宏观和中观的同时,微观的研究开始增加,城市交通、环境领域的研究也开始走入城市地理学的视野。数学方法逐渐被引进城市地理研究,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研究水平也大幅提升。

(二)关注重点研究课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地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非常接近;另一方面,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在研究中国城市的地理环境方面,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渗透日益突出

城市地理学和相邻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符合各级城市的法律结构的前提下,探寻和激发城市功能潜力,建立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实体,并实现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然而,为了进行这些研究,仅仅依靠城市地理学是不够的,所以与地理学接近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开始。6这个交叉是多层次的,包括理论体系,方法和结论,移植和交叉引用。各学科通过跨学科交流,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扩大了各自的研究领域。

(四)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团队日益成长,主要研究机构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项研究主要局限在综合性大学和地理研究所,开设城市地理课程和城市规划课程。80年代中期以来,国立师范大学地理系纷纷开设了城市地理课程,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城市地理学在系内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城市地理系地理课程的设立和研究该学科的大学的增加表明,中国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标题也包含了新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在生态城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城市建模,GiS/RS及其他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总之,中国城市地理学从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道路。与过去??相比,是向前的一步,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认真研究,高度概括,与引进的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特色的,定性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专业知识,真正创建一个生动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局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城市系统,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地理将更快的发展。

二.国外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1920年以前城市地理地理科学体系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超过半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9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激增。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很多世界级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一些繁华的港口城市,也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在此期间,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环境决定论备受推崇,特别强调区位条件决定城市的命运。当涉及城市内部时,则经常提到建筑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建筑物和街道的形式,屋顶风格,材料的类型等。10(2)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观察城市、研究城市的兴趣。随之,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也陆续问世。在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大学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芝加哥学派倡导从人类生态学角度考察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社会学家帕克、沃斯和伯吉斯,建立城市同心圆模型。城市地理研究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更加偏重于实地考察和城市内土地的利用,克里斯塔勒就此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用以描述城市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等城市发展规律。

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物质环境决定论;第二,注重城市的生态和空间形态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的研究方向。(3)1950-197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们对城市的重建,刺激了对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认知欲望,城市地理学发展开始加速。二战结束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1958-1962年达到了顶峰。20世纪60年代,中心地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量革命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期间,数量地理学家布莱恩使用了一些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心地理论,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的数学理论,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统筹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城市服务中心的关系。自此,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从城市景观特征转移到城市物质空间构上来。(4)1970年以来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国和西欧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背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偏重于社会学。

英国在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研究中走到了前面,他们将城市空间资源与城市发展统筹考虑,强调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特别是在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应该只考虑经济因素,应考虑公平的空间。在这些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出现了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人文学派、行为学派和激进学派。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11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社会的不断恶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减少,融入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城市地理学开始受到多元化挑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我国城市地理学的成就及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2]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硕博学位论文2001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讨论城市地理在房产发展中的种种》.

[5]严重敏.《城市地理学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6]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地理学报》1994年第06期.

[8]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

[9]《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10]《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中国城市发展网2007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