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基本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39:54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1

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此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仅历史学科独立设置了经济史模块(必修Ⅱ),而且思想政治学科也设置了经济生活(必修1)和经济学常识(选修2)两个模块。由此产生一个独特现象,即相当一部分内容两门学科均有涉及,但论述角度却不同。本文拟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为例,对两门学科教材就同一知识的处理情况作初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高中历史教学建议,且作引玉之砖。

执教高中历史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必须理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第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

一、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内容处理的比较分析

(一)对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处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何为市场经济、市场如何对资源进行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中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第57页)的正文叙述为:“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对本问题的上述知识要点,教材的正文接下来均没有叙述,而且也未设置相关的“知识链接”或“资料卡片”。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必修1),在“市场配置资源”框题(第79页)的正文写道:“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题(第82―83页)的正文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大特征,每一特征独立成段,有适当分析,并结合现实分别在三个方框内或以文字,或以统计图,或以图片等形式,与正文相印证,浑然一体。

(二)对问题二“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有何利与弊”的处理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相关的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对本问题的知识要点均未叙述,也无相关的“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对此专设“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框题(第79―82页)进行系统叙述。其中第一目“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交待其建立的历史背景,并概括了它的基本特点。第二目“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就其历史上的作用,结合统计数据和图片作了三点归纳。第三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从所有制、经营管理、分配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特别是所举的经营管理方面条块分割弊端的典型实例,非常鲜活生动。

(三)对问题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的处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含建立的过程、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等知识要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相关史实的叙述,在该专题第二个学习内容“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子目内(第53页),提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该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历史性的跨越”子目内(第56―57页),提到了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提到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等。前后五大历史事件叙述分散,而且对每件大事在该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产生的作用表述不够明确,历史进程的脉络既粗略又欠明晰。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内(第57页)写道:“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可见,对确立的主要表现表述不准确,归纳欠全面,并且对每一方面的表现又未作进一步的阐释。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在专题五设两个框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第83―86页)和“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第87―90页)集中叙述,建立过程涉及七大历史事件:①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③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④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发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重要讲话,有力促进了思想的解放;⑤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⑥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⑦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至于十五大,连同十六大、十七大,教材均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事件(会议),在本专题另设一个框题叙述。可见,该教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的历史进程叙述环环相扣,脉络清晰,而且增加了写入宪法的相关知识点,避免了该部分内容的“党史”之嫌。

关于该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在框题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子目中(第87页)指出:“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这三大环节,加快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紧接着教材又将上述三个环节各设一子目展开阐释。“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子目(第87―88页)正文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指出:“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基本特征作了辅助说明。“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子目(第88―89页),正文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正文之后又以“名词点击”的形式,辅助说明市场体系的构成。“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子目(第89页),正文第一部分按时序陈述相关史事,“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转变了计划管理体制,把一般加工业的建设项目逐步推向市场,实现了投资渠道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使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国初步建立起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权从各级政府部门中的剥离。”在此基础上,正文第二部分指出:“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可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主要表现梳理较为全面,而且有事实,有分析,逻辑感染力强。

(四)对问题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的意义”的处理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重大意义涉及理论、经济两个层面。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在本专题第三个学习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子目(第57页)正文最后写道:“2007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78年增长了近十四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显然,只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的事实作了概要陈述,而对其重大的意义未作任何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经济学常识》(选修2),关于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在专题五的框题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内,专设一个子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第85―86页)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关于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教材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分析,但在框题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子目(第91―93页)中,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能力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这为我们从经济层面分析其重大意义提供了三个视角。

二、对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的教学建议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学在前,高中历史必修Ⅱ模块教学在后,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更后。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必修Ⅱ模块教学时,要尽可能“借力”思想政治课,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通过恰当的形式适时引导,激活学生对《经济生活》相关概念业已形成的潜在记忆,浅化、近化历史,降低教学难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认知水平。如第一个问题中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等知识,即可按此施教。

其二,应就近充分利用《经济学常识》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对历史必修Ⅱ教材中某些未写但又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适时适度的补充。这样既可为历史新知的教学搭建必要的“脚手架”,又可为今后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一举两得。如第二个问题中有关“传统计划经济”的系列知识,第四个问题涉及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等内容的教学,就可采用此法。

其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不足往往影响相关认知加工的水平。故历史教学可借助思想政治科教材内容,充实相关史实。如此,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学生扩大认识视野与分析角度,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如第三个问题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以及确立的主要表现等内容的教学,运用此法效果较好。

其四,可借鉴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经济史问题的基本素质,提升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有效解决经济史问题的能力。如第四个问题中经济层面的重大意义的分析,可采用这种方式。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2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3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intellectualpropertyrift)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1] [2] [3]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万印度卢比(约合.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4

关键词: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67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三各科复习都实行分轮复习,无论是三轮还是两轮复习,其中第一轮复习都是紧扣课本,是夯实基础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复习效果不好,基础不够扎实,很难在后面的复习中实现成绩的提高。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笔者现就高三文综政治一轮复习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抓教材,紧扣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们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三个模块(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复习的时候指导学生细看教材,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的监督也很重要,在每节课前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上一节所复习内容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列提纲,构建知识框架

高三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已有了解,但由于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及遗忘,学生未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框架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每复习完一节一课后,及时让学生对本节本课知识进行归纳,列出提纲,以主干知识为基础,把书本的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做到内容简略、线条清楚,这就是把书读“薄”,然后根据提纲再把知识补充完整,也就是把书再读“厚”。这样就会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有利于全面的系统的掌握知识。其次,打破教材章节束缚,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教材知识进行组合。高中政治教材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写的。一般说来,是先普遍后特殊、先具体后概括、先国内后国际。这些排列方法,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归类,理清教材的逻辑关系,以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比如经济常识,它的主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教材首先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讲起,第一课讲了商品经济的一般知识,第二课讲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这两课都讲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从第二课开始,引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到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般”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不足,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特殊”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必然产生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教材余下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的。通过知识框架的建立,增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它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对于考生来说,既要灵活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要关心时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掌握其时代背景、发展过程,引发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又要联系所学学科知识,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多角度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这几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如2008年的高考政治题中就涉及有民族问题,雪灾和地震等一系列社会热点。同时,单纯的复习教材知识学生会认为很枯燥,而在复习过程中适时地结合热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经济常识复习时,结合当前的金融危机让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结合十七三中全会有关内容,分析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包括及时热点和长期热点,对于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长期热点,可在复习时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即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材料及时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联系实际,以不断提高适应高考的能力。

四、做练习,巩固复习效果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5

一、知识经济催生知识城市新理念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和资本是决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而知识、生产力、教育和知识资本则被视为体系外一些无关紧要的成分。但随着上个世纪80、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诞生了“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oecd)。这种被称为知识经济的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等(科学周刊,李春芳)。就在知识经济处在快速发展之际,作为知识密度最高的城市,无论是步入后城市化时代的西方国家,还是处在城市化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基础设施得不到合理使用和维护;空气、水资源和噪音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由无家可归和犯罪导致的社会冲突变得更加尖锐”等四大矛盾,且越来越尖锐复杂,直接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上述种种矛盾,城市社会学家、知识管理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深知,处在知识经济浪潮中心地位的城市,只有强化“以知识为基础”(knowledge-based)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加速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才能促使城市全面升级,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新增长理论(romer,1986;1990)认为的那样,在一个城市,“技术和知识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本则是gdp增长的核心”。一个城市要想拥有持续的竞争力,成为“智慧摇篮”的孵化器和扩散中心,就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的知识含量。比如在美国,被喻为“符号分析师”(symbolicanalysts)的知识工作者已经超过60%,“以知识为基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纽约、旧金山、芝加哥等,已经超过80%。

在全球知识经济快速成长,城市面临承载力超负荷运转之际,2004年9月,世界一批知识管理工作者和知深学者会聚巴塞罗那,出席了“e100圆桌论坛”(e100roundtableforum),以知识城市(knowledgecitv)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会议发表的“知识城市宣言”(knowledgecitymanifesto)就其定义和衡量标准有了明确的界定。从此,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进入国际城市发展的视野。

何谓“知识城市”?知识管理运动(kmmovement)之父,知识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ic)理论的奠基人之一leifedvinsson教授认为,“知识城市”就是“一个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而另一位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margarethaines教授在论证伦敦作为典型的知识城市时指出,“知识城市”是一个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使命的城市。

而衡量知识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有途径让知识为广大市民所使用;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符合欧洲制定的标准;所有的市民能够使用新的通讯技术;所有的文化服务设施能够适应中心教育的战略;拥有一份报纸,阅读水平达到欧洲的平均水平;学校的网络系统能够与艺术指导相连,并能够辐射整个城市;尊重市民文化的多样性;城市街道具有文化服务的功能;拥有足够的场地和资源,以供社区和团体开展文化活动;市民中心对多样性开放,使人们能够建立起面对面的直接关系;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能够表达意见的便捷工具和手段。由此可见,知识城市强调的是城市的知识化、网络化、虚拟化、人文多样性、知识资本和竞争力。它应该是一个“创造力城市”(creativecity)、“科技城市”(seieneecity)和“数字化城市”(digitalcitv)的最高合成(synthesis),是科学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城市。

二、全球知识城市范式及其特点

知识城市的理念诞生10多年来,已经涌现出像伦敦、曼切斯特,巴塞罗那、都柏林等一批具有全球知名度的知识城市典范。

(1)全球知识城市范例

1.伦敦:以城市“创新引擎”为先导提升城市品位

伦敦既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世界名城,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知识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城市圈的全球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伦敦则把目光转向“知识城市”的打造,其典型标志就是充分发挥业已存在的“城市创新引擎”(urbaninnovationengine)功能,强化世界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1)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伦敦是世界金融、保险、股票交易中心。目前城内共有500多家银行,银行数居世界大城市之首,仅外国银行就有470家,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同时,伦敦城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每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伦敦城拥有保险公司就高达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

(2)完善的文化艺术基础设施。伦敦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信息交流和传播业发达。数百家各类大小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展览馆、市民中心和伦敦大学的60多个学院,以及皇家舞蹈学校、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遍及整个城市,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构成的文化多样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伦敦著名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家报》、《周刊》等报刊和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路透社,每天都是世界的关注的焦点。

同时,伦敦市政当局更是以打造知识城市为契机,充分挖掘利用“城市创新引擎”新的内涵,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依托和纽带,通过在本市或是直接走出去等方式,举办各种文化、艺术、科技博览、教育交流活动,来增强伦敦作为典型“知识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据统计,仅2006年伦敦各种重大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应接不暇,其中,喜剧活动11场、家庭活动23场、电影活动11场、歌剧节9场,体育赛事24场、重大事件8场、舞蹈活动4场、节庆活动24场、各种展览36个,音乐活动39场,戏剧活动64场、古典和传统艺术4场,始终让城市的主人和外国访问者感受到艺术无处不在,知识无处不有。

(3)四通八达的门户。门户是知识城市便捷性的象征。伦敦拥有希思罗和盖茨维克两个国际机场。而希思罗机场是欧洲客运量最大的机场,平均每分钟有一架飞机起降。市内9条全长414公里的地铁干线,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极为方便。除此之外,通信服务、公共汽车服务、出租车服务和港口服务堪称世界一流。正是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教育和金融服务业,便捷的门户交通等,使伦敦成为世界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中心,每年来此从事商务和旅游的人数达到800多万人。

2.曼彻斯特:创意产业成为知识城市的核心源

英国老牌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自2004年以来,不断创新,制定出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旨在让曼彻斯特成为“创意产业之都”。为此确定了两大目标:即确保城市的复兴计划得到认同和支持,使之成为一个震撼性的文化和知识之都;鼓励本地市民围绕五大主题踊跃参与文化活动。即:(1)文化之都,建设、持续发展文化基础设施,保护文化投入的利益;(2)文化与学习,确立文化在学习、提高教育水平中的角色地位;(3)文化大同,鼓励市民参与文化活动;(4)文化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经济;(5)文化营销,协调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曼彻斯特深刻地意识到“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一个文化城市”;“文化是知识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创造力”。因此,城市当局和利益攸关人自觉把发展文化产业和“知识城市”战略放在城市发展的核心地位上。几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全球知识城市的典范。

3.西班牙巴塞罗那:文化成为主导知识城市的原动力

巴塞罗那是欧洲最早实施知识城市理念的城市。早在1999年,巴城市政委员会在充分认识由知识城市带来的新挑战之后,及时制定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新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把巴塞罗那建成欧洲城市群落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主导城市,即知识城市。为此,市议会还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成立了专门办事机构,来实施该计划。从此,巴塞罗那所有的机构,如市政府、商会、经济社团、就业组织、贸易委员会、大学等,都全力投入实施这个战略规划,仅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就高达215位成员。该机构执行委员会还及时将战略规划的内容格式化,落实到具体部门组织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城市发展战略中,该市将文化视为“城市创新引擎”,强化文化与社会的凝聚力(socialcohesion)和原动力,具体目标包括:强化巴塞罗那作为文化内容产业的制造商;将文化打造成社会凝聚力的主要元素;使巴塞罗那融入到数字文化的浪潮之中;重新激活巴塞罗那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巴塞罗那的各种元素统一到单一的大都市的文化空间;使巴塞罗那进入国际版图的视野。

同时,市政当局十分重视私营机构在实施知识城市战略中的作用,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向它们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如先进的通信网络,能源基础设施、运输系统等,二是鼓励它们为“知识城市”进行房地产开发,充分享受平等的机会。

经过几年努力,知识城市的理念和目标很快成为该市其他如文化、旅游、城市开发等的部门的共同行动,全市160万居民和200多个组织参与到了巴塞罗那知识城市战略,从而也改变的就业形势和产业结构,目前,从事知识型服务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已经超过65%。4.都柏林: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增强城市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濒临爱尔兰岛东岸的都柏林弯的都柏林,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衰退的工业城市,经济状况异常严峻,产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人均gnp只有60%,远远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失业率居高不下,教育水平也很低。要想把这样一个城市转变为知识城市难度可想而知。市政当局在爱尔兰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紧密依托地方发展机构,汇聚各方力量,仅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成功地将城市转型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城市。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通过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努力,采取吸引高科技跨国公司到该市投资,使外资公司的总数超过1000家;提供廉价、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力;减免或降低税收(企业税仅为12.5%,远远低于英国的31%);强化教育投入,1985年以来,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增长了150%,并一直是政府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时的首要开支。如今,爱尔兰还实现了免费大学教育,成为目前世界上15-29岁年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和人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为了进一步实施知识城市战略,进入21世纪后的都柏林又制定了加速城市/社区的更新;完成立法和政府框架的现代化;进一步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激励政策,推动大学与社区教育运动,加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域的有效投资,如建立起为市民和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和数字枢纽(digita1hub),让市民、媒体专家和商务人员之间建立起新的连接等一系列新的措施。

另外,爱尔兰中央政府在改善组织结构和都柏林的平衡作用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制定了支持城市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指导原则,特别倡导其他爱尔兰城市要以都柏林为先导,推动地方开发机构的创新。同时,加强国营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关系,共同克服困难,以强化都柏林作为全球成功的知识城市的地位。

除了上述这些知识城市的典范之外,目前世界上更多的则是把目光集中在制定和实施21世纪“知识城市”的战略规划上,如墨西哥的蒙特利尔市(monterreycity),市政府把建设“知识城市”列为政府五项优先实施的工作之一;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melbollmecity)制定了到2010年把该市建成“知识城市”的宏伟蓝图;巴西的圣保罗则以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和强化学校的教育网络来打造“知识城市”;美国纽约市则在改造旧城区中以激活中心城区为目的,加强地产经济、创意产业的培植,使城市转型为充满活力的象征经济(symboliceconomy)的发源地,对美国其他城市的转型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印度的海德拉巴得、埃及的开罗、德国的法兰克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玛尔墨、丹麦的奥里桑德地区(oresund)以及波罗地海沿岸12个国家的城市,都制定了“知识城市”发展战略。

(2)成功知识城市的主要特征

从上面几个成功的范例中不难看出,知识城市在执行硬性标准的基础上,一般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城市的开放性和资源的整合性,优先构架城市自己的网络,并及时与全国性、区域性和全球联网,形成知识资源共享的网络。

2.强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知识城市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知识型服务经济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占有主导地位,例如上述几个城市的比例都早已经超过80%,其中伦敦的比例达到86%。

3.注重城市的多样性(diversity)和广域性。多样性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特点,其中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一个城市要有特色和个性,就必须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不同文化,并创造条件使之融入到城市的主流文化之中,发挥“创新引擎”的功能。

4.城市创新生态环境优良,公共空间多元。创新生态环境首先来自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城市文化价值的广泛认同感;其次是要增强城市“谁的文化,谁的城市”的魅力,促进城市“从地区性到全球性;从公共到私人机构;从在种族与人种上同一性社区到多样化的社区”的目标;再次要使城市成为一个空间合理,功能齐全,进出便捷的“和谐人文社区”、“知识创新区”、“文化创意之都”和“休闲娱乐生态区”。

5.资本市场完善,机制健全灵活。知识资本是知识城市活力之源。因此,一个知识城市必须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的特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营造良好的条件,广纳国际性的大公司将总部落户自己的城市,以构建起区域性和国际性的资本市场和运营中心。同时,在完善资本市场中,尤其要重视“知识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科学的计算体系。

6.切实做好人才移民和人才储备。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典型的知识城市总是把吸引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制定包括住房、福利、薪金等在内的优惠政策,广纳国际性人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7.充分发挥“了望塔”的作用。知识城市既重视现阶段的目标,也不忽视未来城市的发展。因此,许多知识城市一般都建有城市“未来中心”(centerofthefuture),以此为模板来制定城市未来30年以上的发展蓝图。

总之,一个成功的知识城市,“不仅仅是新潮俱乐部、展览馆和酒店的所在地,也应当是专门化的产业、小企业、学校以及能够为后代不断创新的社区所在地。”同时,还应该“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是一个独特风俗习惯、思想自由和情感丰富的实体”。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路径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06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以及超过43%。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60%,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的80%将居住到城市。

我们在感受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城市化并不都是繁荣和幸福,生态环境的破坏、贫富差距的扩大、资源的耗竭、社会冲突和国际经济政治危机等问题都在困扰着中国,正演绎着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通病”。例如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空间布局欠合理、规划滞后;功能单一、模式老套;支柱产业缺乏竞争力,文化失缺;社会矛盾突出,体系不健全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更加注重知识的含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应该紧密依托业已形成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形象优势等,以国际成功知识城市为榜样,深化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走知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1)我国哪类城市可以转型知识城市

国际上成功知识城市的实践经验证明,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够打造成为知识城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有选择性的确定一些母体城市来进行转型升级。以全球知识城市的视野来看,我国下列几类原形城市完全可以走“知识城市”发展之路。

1.政治经济之都(political-economiccapitals)。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在全球经济中,政治力与经济力紧密相连。在经济力方面,主要表现资本的聚集和产生高回报的能力。根据harvey和sassen的分析,包括媒体巨头在内的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一般都把总部设在少数全球经济之都,因为他们能够有与政治权力亲密接触的便利机会,甚至影响外交政策的选择、贸易协定和信息暴光率。而对于经济之都来说,由于它们具有关键的群体来进行创新,检验产品的新线路或是进行新的组合等条件,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具有创新性,同时还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如决定地方市场的规模和人力资源的基础等,以及最佳的交通便捷系统,又如决定全球市场的规模和它们的吸引能力等。例如,sassen在分析日本东京之后指出,由于东京是国家经济的指挥中心,国际服务功能发达,形成了作为全球城市的能力,在嵌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能力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日本的国民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东京。

如同东京和其它国家首都一样,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国外机构、大型跨国公司总部和区域中心、高科技企业和大学主要集聚地,具有产业、人才、信息、资本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故最能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知识城市”。

2.金融中心城市(financialcenters)。金融中心城市是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既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更需要政府机构和组织硬件条件的支撑,如银行间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以及高素质的专业化从业队伍和管理团队等。由于金融中心城市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中具有精细的专业化操作,它们的动向直接可以左右全球经济。另外,这些城市可以紧密依托于强大的知识基础实力,如通过城市内权威的研究机构、高等专业学校等,迅速获取全球各种经济信息,储存和精细分析信息,发挥中心区的导向和辐射职能。基于上述原因和未来发展的考虑,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可以成为未来的知识城市。

3.时尚潮流城市(trend.settingcities)。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正在使一些大城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融合成“生产消费者”(prosumer),他们在创造财富时,也引领着世界的时尚潮流,使那些以往形成的潮流城市汇聚了更多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才,创造出新的潮流形态,表现在新文化如服饰、设计、建筑、饮食等领域。并通过强力的“人类接触”(humantouch),借助相关的技术资本,较好地推销他们品牌。这些元素诉求决定着独特的城市文化,鲜明的多样性,有时具有诱惑力,有时具有威胁性。它们常常处在全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切割的边沿。无论怎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时尚潮流的诉求永远不会停止。我国内地这类时尚潮流城市有如上海、成都、重庆、青岛、大连、深圳、广州、杭州等,最有条件发展成为以时尚潮流为主导的全球知识城市。

4.文化旅游教育明星城市(culturetourist&educationalstars)。城市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正是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成就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包括商务、投资、旅游、求学等境外客人,促进了信息交流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一批旅游明星城市的成长,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个性吸引国际游客,在全球市场传播文化价值观,消费城市形象,使旅游业在知识经济时展成为了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为了加速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城市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充分利用网络社区和虚拟网络,将地方资源与全球资源有机整合,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成功的旅游城市不仅能够建立这种商业模式,而且还能够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再从高等教育资源来看,大学也在日益全球化,学生的流动比例有了显著的增加。在这股浪潮中,拥有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国家和城市不仅成为人才聚宝盆,而且还成为知识的催化港。因此,可以说,具有国际教育视野的城市最容易转型为知识城市。

基于上述思考,一是我国高校集中的省会城市、区域城市;二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城;三是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都有条件转型为知识城市。

5.环境乐园城市(environmentparadises)。环境乐园城市的标志是空气的净化,水资源的清洁,绿地的充盈,城市结构布局合理,休闲娱乐设施完备,市民分享知识和艺术的渠道畅通,文化多样性以及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色突出,市民社会发达等。从硬件上讲,首先就是全球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之一的环保工业,这是保持城市的兴旺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可持续追求的目的就是创建更持久、更能保持活力的城市地区。其次,由于城市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手段用于日常管理,以及大量使用常规技术于日常生活之中,环保工业成了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环保工业的好坏直接对城市的生活品质产生决定性作用。另外,由于在健康和环保品质领域大量投资的原因,这些城市通常可以为居民和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司提供理想的场所,如安全、干净、舒适和开放轻松的氛围等。

我国这类城市可以包括生态明星城市、魅力城市、绿化先进城市、基础设施好、文化底蕴厚实、区位优势独特的卫生城市等,如厦门、珠海、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大连、宜昌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诸多中等城市。

6.技术枢纽城市(technicalhubs)。技术枢纽是技术相联系的中心环节,是技术、知识扩散的纽带。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城市在从事研究、开发新技术和使用新方法中具有专业化的特质。它们是知识经济的“智力库”,代表着城市的创新引擎,而且最终将会输入到政治经济之都和其他城市。尽管技术枢纽可能不是知识经济中最显著和最具活力的中心,但它们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枢纽城市随时可以将实用知识用于地方环境的改善,技术枢纽便成为最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理想之地,从而也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换句话说,由于研发活动多建立在少数人比较封闭的和信息网络的基础之上,技术枢纽城市一般不是很大。当然,技术枢纽具有强大的知识基础:通常拥有一所或多所专业化的研究机构,国内和国际研究中心和与居民高度分享的技术成果的网络等。我国这类城市一般为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知识密度较高、区位独特的中等城市。

(2)不同类型城市应该采取的措施

我国上述六类城市有成为国际著名知识城市的可能。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六类城市中,由于所处的职能不同、个性不同,因此在打造知识城市上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

首先是政治经济之都。尽管这类城市在吸引知识工作者,汇聚众多的知识产品制造商,培植新的增长集群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其经济的增长仍然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和风险,如非经济的规模因素等,因此必须注重在打造社会平等和生活品质领域的投资,增加对弱势群体居住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强住宅或和谐邻里社区建设,以此来保持社会的平衡。其中,最基本的法则是,减少邻里社区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资源,如太阳、降落在邻里社区屋顶上的雨水,以及在其花园和平地中种植食物;尽可能将该地区中不可循环的垃圾总量最小化;通过创新性使用垃圾来减少自然资源的耗费,充分利用城市经济等。

其次是金融中心和服务性城市。尽管这类城市在商业服务和知识基础方面具有专业化的高水平,也拥有一批科研院所,汇聚了一批重要的服务性公司,具有物质和虚拟空间的易介入性等优势,但这些优势往往会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文化上的贫瘠,最终会导致在制造业方面过于依赖于其他城市和地区。因此,除了主导产业如金融服务业之外,这类城市应该注重强化经济的多样性,为各种技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植新的产业。只有具有多样性经济的城市,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是时尚潮流城市。时尚潮流城市的特点是追求社会潮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如为了迎合不同消费群体消费心理、审美情趣所设计、生产或进口的时尚产品、奢侈品、名牌等带来的新的消费主义等。然而,这类城市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吸引不同的资源,如企业家和住户,以及新的经济门类。同时也要注意在生活品质.通勤的便捷性等领域的投资,开发更具多样性的知识基础。

第四,文化旅游教育明星城市。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支撑,而旅游城市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得益于旅行和旅游产业,但根据许多专家(sassert199:russo&vandeborg2002)的分析表明,这种成功常常是以牺牲市民利益和其他商业机构的生活品质为代价的,其结果是导致经济的单一文化。因此,这类城市应该增加在更具多样性的经济基础和市民的生活品质领域的投资,同时还要利用其国际暴光率的优势来吸引知识资源,构筑新的结合体,如利用其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源来吸引公司和新的市民落户和定居城市,以此来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高等教育领域,要着力办好一、两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性大学,并通过网络等信息传播管道,加强与国际名牌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影响,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前来学习。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允许这些国际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本城市就业,以强化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城市的国际视野和美誉度。

第五,环境乐园城市。环境乐园城市的特点是善于利用其知识基础开发个人服务,如健康保险,环保产业等,以此来吸引知识工作者和知识资源。在这方面,尽管环境乐园城市从社会意义上看也更加平等,但通常缺乏多样性和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专业化。因此,这类城市应该集中在新经济增长群的开发战略上,营造更加整洁、干净、便捷的氛围,以便对那些为追求更加舒适生活的创新型人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第六,技术枢纽城市。技术枢纽城市的特点是在技术开发和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经济上显得比较脆弱。特别是它们对“非技术性”(non-technical)的知识工作者没有多大吸引力,故缺乏多样性的城市文化。因此,技术枢纽城市应该增加在“社会环境”领域的投资,以促使和增强城市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吸引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功能上分,上述六类城市最有可能发展成为知识城市,但有的城市具有多重功能,比如说,一个城市既是政治经济之都,但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和技术枢纽,这类城市在世界上并非少见,如英国首都伦敦、日本的东京和我国的北京,它们既是政治之都,又是金融之都。因此,我们打造知识城市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城市功能地位意义上的认识,决不可一概而论。

(3)转型为知识城市需要的核心内容

知识城市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既需要把城市发展纳入全球知识经济的视野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也需要对自身城市历史形成的优势和定位进行反思,更需要制定明确的、清晰的和可操作性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打造知识城市的核心活动,聚合新的发展动力。1.创造条件吸引和留住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是知识城市成功的关键,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在全球知识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要想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知识工作者,生活品质和社会公平显得尤为重要。原则上,对一个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符号意义上的分析,常常是吸引知识工作者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为抢夺人才所制定的如福利、住房条件、薪酬标准和激励机制等优惠政策以及社会包容性等,都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软硬条件。

另外,在营造吸引和留住知识工作者方面,城市还要考虑知识工作者本身存在的差异,如大学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之间对选择城市的条件就有所不同,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是适合专业对口的工作,而研究生在满足这个基本条件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城市的品质。因此,城市在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平等条件方面必须做到有所兼顾。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6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下,市场上的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所有者根据价格信号自主地调整商品和要素的供求量,以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配置。与由政府部门来集中规划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来源于无数个经济主体分散的、自主的经济决策。

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人们对市场经济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肯定——经济危机与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肯定及对政府作用的重新评价。前苏联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与经济危机,以计划经济来取代市场经济,但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与经济的停滞都先后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而转向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经历了三次飞跃(夏振坤,2000)。第一次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市场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补充的“补充论”。第二次飞跃是伴随沿海地区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所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结合论”。第三次飞跃发生在党的第14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会议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提出了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基础论”。这三次飞跃反映了我们对市场经济作用的逐步肯定。目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市场与政府都不是万能的,都会失灵,二者可以在资源配置中相互补充(吕小波,2003)。如果是这样的话,“互补论”则比“基础论”更合适。那么,又如何理解“基础论”呢?

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最基本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规律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汇集了成千上万个家庭和企业的活动,它不仅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商品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成本。经济主体正是在价格信号的刺激下,根据各自面临的约束条件做出最优的经济决策,这些决策虽然分散,但在一定条件下却是协调和有效的。价格规律的形成基于人类的利益动机。人类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价格规律的本质是肯定追求个人利益行为的合理性并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因而它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使经济保持永久的活力。既然价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就如同任何两个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一样,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但决不能否认它或排斥它。因为否认它或排斥它意味着否认个人利益存在的客观性或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这将严重压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历史的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尽管市场经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仍然是无法替代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完全替代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任何否定或替代价格规律的企图都会扭曲市场行为,导致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例如,对某种竞争性商品进行最高价格限制将导致市场供给不足,使实际产量低于效率最高时应有的产量;再如,对小排量汽车的种种限制人为地压低了对小排量汽车的需求,致使资源从节能型小排量汽车的生产转向了耗能型大排量汽车的生产,从而加剧了能源的紧缺。所以,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但也必须通过市场经济或利用价格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见,“基础论”比“互补论”,更准确地反映了市场的作用以及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失灵”的特征

以上分析论证了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只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说,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经济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完全竞争或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2)充分的市场信息。(3)所有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即无外部性。(4)不存在公共物品。

如果以上条件不满足,那么市场将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或者功能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经济学意义上最经典的“市场失灵”的概念。

多年来,我国诸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没有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预期效果,在某些时候反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其现象与市场失灵十分相似。但仔细思考后可以发现,二者产生的市场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发达国家,市场发育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主体的地位非常明确,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游戏规则比较公平、合理,但这样的市场仍然会出现市场失灵,这说明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所消除的市场缺陷,有的甚至是市场竞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如垄断。因此,以成熟的市场经济②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市场失灵是内生性或功能性的。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市场化的道路才走了20多年。尽管这些年来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指令性计划已经取消,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推进,非国有经济也获得了蓬勃发展,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总的来看离真正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部分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民营企业尚没有取得与国有企业完全平等的地位。此外,市场主体行为不理性,常常出现一窝蜂的“羊群效应”,缺乏有头脑、有胆识的真正的企业家。(2)市场体系不健全。首先,土地基本上归国家所有,还不能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和交换,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其次,市场分割,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市场分割现象非常严重;再次,价格刚性或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最后,在一些领域,不仅进入壁垒很高,退出壁垒也很高,企业只生不死,资源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受到了极大的影响。(3)市场经济制度或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规则是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游戏规则,它决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是靠技术、质量或服务取胜,还是靠欺诈、靠关系或垄断取胜,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极不健全,使得市场经济本应具备的“公平竞争”的原则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却是“关系经济”和“特权经济”和各种不应存在的“潜规则”,由此出现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很明显,正是市场发育不足和市场经济的相关制度缺陷使价格规律无法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与其说是“市场失灵”,倒不如说是“市场发育不足”或“制度缺失”。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种外生性或制度性的“市场失灵”。这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失灵”的特征之一。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失灵”的第二个特征是与政府失灵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强化,加剧了改革中各种问题的严重性。经济转轨的过程就是计划经济不断被市场经济所替代的过程,也是政府的权利逐渐减小,而公民与企业的权利逐步增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改革的对象正是政府本身。但是改革又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消除改革的阻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对政府的权利,尤其是行政权力进行限制以便完成改革。这种两难处境常常阻碍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易理顺。长期以来,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排斥了价格规律,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2004年的经济过热从表面上看是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所致,但实质上却与地方政府GDp政绩观的推动有很大的关系。政府主导了土地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扭曲了市场价格,加剧了生产能力的过剩。更严重的是,一些政府官员利用经济转轨时期的制度漏洞进行权钱交易,接受、甚至索取贿赂,为部分利益集体提供好处,不仅严重阻挠了市场的自然发育和成长,并且由此引发了腐败等社会问题。我国矿难背后的“官煤勾结”就是极好的例子。在此例中,政府本应治理因煤炭所具有公共资源的特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③但实际上不仅没有治理反而加剧了“市场失灵”。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市场失灵”有不少是市场经济制度缺失与政府失灵的混合物。

三、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失灵”的治理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市场失灵”,其本质不是在市场已经高度发育基础之上的内生性或功能性市场失灵,而是市场发育不足,市场经济制度缺失所导致的外生性、制度性“市场失灵”,是制度缺失与政府失灵的混合物。因此,治理“市场失灵”,不能简单强调政府干预,而应该首先培育市场,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此,政府职能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7

[论文摘要]我国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引发了人们在社会意识领域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众多方面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政治理论教学作为为国家培养未来合格建设者的重要途经,如何面对这种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一个新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即未来劳动者的如下素质:德育;竞争、合作、实力、平等意识;心理素质;听说读写能力。要克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病,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搞好学法指导,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迅速向前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思维方法、道德风尚、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这种深刻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市场经济服务,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必须正确面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经商赚钱,而为市场经济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有用之才,才是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功能最集中的体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市场经济服务,必须考虑它的学科特点。由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象职业技术教育那样直接训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直接培养能为市场经济顶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才,因此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只能是提高大学生——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为他们将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大学生经过高校的既定培养,素质好,质量高,人才的素质就会相应提高。可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虽不能直接培养劳动力,却可以通过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富有创造力、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培养的未来人才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着力于培养大学生——未来人才的如下素质:

1.1德育为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按照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照般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所以,要使现在的大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适应市场经济,就要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感情。

市场调节、等价交换、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行市场经济,将使得生存竞争、等价交换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原则,那种人际关系的开放性、流动性对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道德上的互助、回报和评价机制产生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会造就人们的务实精神,也会形成功利主义,使人们的行为受功利驱使,缺乏对价值的追求;能够培养人们的自主性,也会产生利己主义,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负面现象。要使大学生将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合格有用之才,就要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意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对人民负责,有主人翁精神,忠于职守,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先人后己,见义勇为等,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1.2渗透一定的市场意识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学会掌握了这些特点和规律,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成为胜者。因此,要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注意渗透一定的市场意识。

1.2.1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而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竞争来实现,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竞争。没有竞争意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就无法生存。但是又必须让大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的竞争是要使自己上去,同时还要带动竞争对手跟上来。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用卑鄙手段把对方整下去是不同的。

1.2.2合作意识。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里,无论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日益加强。为此,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具有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取得成功。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不具备合作能力,没有良好的互助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损害。当然,大学生必须知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同时也有合作,在合作中的人才要具备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否则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能力本身一种很强的竞争能力。

1.2.3实力意识。竞争的实质是一种实力的对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谁能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达到较高的学术境界,形成更强的行为能力,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谁就具有了保证和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要让大学生懂得,未来竞争实力必须在大学阶段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需要勤奋学习知识,刻苦练习技能,充实自己。

1.2.4平等意识。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通行的规则,它的实行要求有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关系,同时也要求人们应该有必要的平等意识,因而需要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启发大学生维护正义,坚持公平,识别和抵制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1.3进行心理素质培养

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能面对激烈竞争、困难和挫折、成功与失败等各种因素,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达到与外界的心理平衡,这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也是未来个人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意志、毅力和耐挫力,自主意识和自主性,自信心和自制意识,进取意识和风险意识,惜时、求效和诚信意识等。让他们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强烈的生存发展能力,更要有良好的稳固的心理素质。

1.4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是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反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与需求的及时协调。在市场经济中,迅速捕捉、正确分析、及时输送信息,将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要靠在大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重视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教会大学生自我学习,让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大学生,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而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教育他们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肯于学习,还必须要善于学习,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将很快成为社会的落伍者。

1.5渗透就业意识。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读好书、考高分、上大学、端“铁饭碗”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需求,以至形成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严峻局面。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来的“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已经不“铁”了。因此,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意识的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各类的人才,社会主义社会里,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需要的,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此,就会有利于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安心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岗位的工作。

2.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弊病

应该说在广大高校“两课”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探索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可喜的成绩,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面前,则暴露出诸多不适应之处:

2.1德育不够力。目前,绝大多数“两课”教师已重视了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从整体上看不够得力,效益不高。其表现有三:一是节外生枝,借题发挥,生拉硬扯,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脱节,造成整体效益不高。三是联系实际不够,特别是涉及市场经济方面的内容时,常常感到比较棘手。

2.2课堂教学讲析多,训练少。学生学习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对所学知识消化不良,难以通过运用形成学习能力,影响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2.3重读写,轻听说。听说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它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却轻视甚到忽视听说,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就必然会对未来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中适应岗位工作造成不利。

2.4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不少弊病。如光考读写,不考听说,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这些问题的不同程度存在,均有碍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对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必须首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当然,转变教育观念应该是个社会性的问题,不应该只是“两课”教师的任务。“两课教师”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得到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得到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但是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解放思想,冲破束缚,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要继续在高校政治课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要善于联系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求得实效。还要重视听说教学,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注意使大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在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大学生应该提高的素质包括很能多方面,需要大学阶段的所有学科各司其职,共同承担。高校政治理论课毕竟是大学诸多课程中的一种,它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无法起到大百科全书的作用。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要注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又要顾及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越疽代疱。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还有一个“两课”教师自身素质方面的问题。教师的读写能力不强,难以有针对性地点拨大学生;教师的听说能力不强,则难为人师以教好学生。

3.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40分钟是教学阵地,要提高效率,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编排体系和本节课要教学的内容、对照大纲的有关要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要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学会学好,保证本节课达到既定的目标;三是要有时间观念,搞好课堂设计,合理安排每一个环节,充分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忽视了时间因素,也同样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高校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因此,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必须面向实际,注重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科的特点。为此,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活动,创设必要的条件,让大学生从中接触社会实际,从中了解“实际”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需求,启发大学生为满足这种需求而进行实践和锻炼的自觉性。如此,则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政治理论课需求的适应性。

3.4搞好学法指导,培养自学习惯。方法好比是“过河”的桥和船,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教会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得利当时,而且能够终身受益。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未来岗位工作都是极有用处的。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大两课教师对教法比较重视,并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但是相比之下,对于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就显得非常薄弱,至今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至于自学习惯的养成,由于非一朝一日可就,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故必须从一时一事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不可有所懈怠,更不能有丝毫轻视。总之,尚需在今后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一步搞好学法指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3.5改革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根据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状况,有必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关于考试内容,应该变只考读写为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变注重基础知识为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变注重考查思维的结果为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关于考试形式,应该变单纯的闭卷考试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关于考试安排,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办法。听说考试分散在平时进行,记入阶段性考试总分。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企盼着广大“两课”教师克服困难,开拓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来,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8

关键词:非经管类大学生;经济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1-04

一、大学生经济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具备经济学素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市场逐步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经济信息,从事着一定的经济活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除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树立科学的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生产供应链上的每个岗位,乃至于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具备经济学素养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生活理财的需要。当今社会,除职业本身对经济学素养有要求外,每个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打理也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一个人的理财能力如何,直接关乎他的事业和家庭。如何支配自己的收入,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与投资,如何实现个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合理规避通货膨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素养。

第三,具备经济学素养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理性生活的需要。经济学作为一门在有限资源约束下进行选择的科学,具备经济学素养可以让我们自觉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取舍和选择,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妥善安排个人的生活。经济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如何看待婚姻、家庭、职场、人际关系等问题的新视角,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素养有助于看清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本质、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专业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事”,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经济学思维教育则教学生如何“生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二、大学生经济学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

经济学素养培养的目的不是把经济学教成充满术语、模型、图标和数学的坚不可摧的、望而生畏的理论体系堡垒。每个人时时刻刻都被经济现象所包围,经济学的精髓在于经济学复杂的理论体系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一套观察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对活生生的、日常发生的现象的解释来熟悉和理解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大学生经济学素养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首先,对经济学思考问题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力。经济学素养的培养要求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知识,包括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总体框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商品价格形成机理、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周期理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选择、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等。

其次,运用所学的分析工具和核心概念分析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能力。经济学理论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不是黑板经济学,因此,经济学素养的培养要求人们利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经济学思维方式去理解并解释周围世界中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

再次,将对现象的分析形成经济学观点并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因此,对现实经济中热点、难点现象的加以分析总结,形成个人的经济学观点,才能使经济学基本知识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提出在经济学上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大学学习要实现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要实现学知识到提出问题的转变。经济学素养要求从课本导向转变到问题导向,而关于社会经济的问题每个有心人都会观察得到,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建立起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

三、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现状

为掌握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状况,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对重庆大学理工科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测试大学生已掌握的经济学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第二部分是调查大学生加强经济学素养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有效率达98%。

经济学素养很重要,但以上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受调查大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情况不容乐观。在关于经济人、GDp、通货膨胀、量化宽松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10道题中,答题平均正确率仅有65%,这反映出非经管类大学生在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上确实有所欠缺。令人欣慰的是,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具备经济学素养的重要性,具有加强经济学素养培养的积极性。9%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自己正在自主学习经济学知识,浏览财经新闻、阅读较为浅显的经济学教科书以及听取经济学讲座是其获取经济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另外,72%的大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表示如果有机会,会采取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经济学素养。其中,37%的学生倾向于学习宏观形势分析、政策层面的内容;33%的学生希望学习股票、证券等金融知识,10%的学生希望了解创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微观层面的知识,而对于经济学基本概念、分析工具等知识介绍的选择较少(8%);另外还有1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更倾向于何种学习内容。而对于学生喜欢的经济学通识课授课形式,仅有10%的学生选择系统化的基本知识讲解,57%的学生选择基本知识讲解与专题式案例教学相结合,33%的学生选择基本知识讲解与课题讨论相结合。这表明,对大学生经济学素养的培养应突出应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经济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学生经济学素养培养路径

第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经济学素养培养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经济学素养培养的应用性,把经济学基本知识的讲解与现实经济动态结合起来,采取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经济学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观察―思考―一般性结论―解释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教学理念,即从问题出发,为了理解问题而学习知识,在阅读中进一步去思考问题,学习完理论后回到问题,体会如何将理论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培养大学生经济学素养须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发言、课堂展示和写作等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丰富课外实践,提高大学生有关经济学素养培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限的课题教学时间不能促使学生完全吸收和消化所有经济学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经济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问题,邀请一些经济学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居民理财投资、社会收入差距、房地产价格调控、人民币升值、大学生创业等的系列学术讲座,以提高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9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分类

   工商行政管理30年的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探讨自然也围绕着这一改革进程中价值观念的冲突而进行,并由此引发了从法律精神到管理原则等重大问题的讨论甚至是争论。正是在这场长期的理论争论中,承担市场监管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推动着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应当看到,虽然市场主体的概念及内涵在不断地清晰和明确,但是,对市场主体的理论认识远没有结束。因此,明确这种认识的必要性,剖析传统分类的弊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理论的发展,都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市场主体再认识的必要性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从理论上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化的特点。但梳理这些理论问题时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理论出发点却十分简单,那就是需要对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涉及的基本研究范畴——市场主体,进行理论界定和再认识。对市场主体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论需求。市场主体是市场环境中的活动者,是市场中的能动因素,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壮大,都离不开市场主体功能的发挥。不能从理论上认识市场主体的核心特征,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以及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市场主体这一工商行政管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二,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可以说,离开了市场主体本身,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就难以成立。因此,研究市场主体的概念,考察其发展过程,对市场主体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予以描述,不单是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自身改革问题研究的起点。从多年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也能看到,对市场主体本质及特征的认识程度如何,对市场主体概念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登记注册及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及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传统市场主体认识及分类的弊端市场主体概念的界定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基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研究出发,传统上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界定是狭义的概念。认为市场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及经营等活动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范围上看,包括市场上一切从事经营活动各类市场主体。

   传统市场主体的认识局限。我们对市场主体的理论认识是不断演进的过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市场概念本身的弱化自然导致了市场主体概念的缺失,微观经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被长期忽视所导致的。从市场主体的范畴来看,因为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经济细胞”被界定为企业,因此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仅有企业的概念,鲜有提及其他经济单位。即使对于企业范畴,也只简单的归类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出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的业态形式非常单一,企业只是政府作为全民财产所有者的附属物,并非独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

   传统市场主体分类的弊端。我国企业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划分问题的讨论和演进,是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步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管理需要,产生了不同的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其中对市场主体按照其所有制性质、行业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曾在企业分类中占据较长时间且较为重要的地位。

   强调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固然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但在市场主体分类中对所有制概念的强化导致的政策结果是:所有制结构中具有“公”之属性的市场主体更多的得到了政策扶持,而“非公”市场主体则在政策中受到排挤。从多年的政策结果分析,那种以突出公有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及其政策构成,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所固有的多层级、不平衡的特点,必定从经济上阻碍多种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由于这种分类本身是带着“有色眼镜”区分对待不同企业和市场主体,这就事实上使得有些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的开始就处在不利的地位而导致不公平竞争。可以说,这是市场主体所有制分类根本弊端所在。同时,实践还证明,按所有制性质对不同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的做法影响时间越长,弊端也越突出。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的市场主体再认识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这种再认识涉及到一些核心问题,如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职能发挥及作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市场主体本质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市场主体培育及登记过程中的重点;而对现代市场主体分类的明确则使我们未来的制度设计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把握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平等性和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些属性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没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的单位只能是某些组织的附属物,构不成市场主体,更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独立自主地运行,因而就不会具有独立性。而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平等性又相互关联且是正常市场交易的客观要求。可见,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是其平等法律地位的基础,存在依附关系的市场主体间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从工商行政管理视角看,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原因在于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主体、监督市场主体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功能,不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运行的特点,不清楚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运行特点反映着市场经济对于主体功能的内在要

   求,我们就不可能创建尊重和反映这种要求的一系列制度,我们的政策就有可能不利于市场主体在运行中坚持这些属性的要求,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运行效果。

   对市场主体本质特征及界定的再认识。对市场主体的再认识离不开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界定和描述。因为这种界定和描述不仅是理论概念上的探讨,更直接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未来市场主体登记范围、登记对象以及登记标准的把握,因而成为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的核心问题。

   目前对市场主体基本特征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强调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及合法地位。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市场主体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民事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问题,不仅对市场主体自身,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活动都发生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第二,把握市场主体的营利性本质特征。我们坚持营利性是进入市场的市场主体作为经营者的最本质的特征,意味着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获取利润,并将营利性作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若离开了营利性,市场主体也就失去了作为经营者在市场中存在的资格。第三,强调市场主体资格及法律地位的国家认可。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注册和必要的审查,既可以加强国家对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保护市场经济中债权人的权益并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也表明民事主体的资格需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或确认。

市场经济基本常识篇10

 

随着《苏俄民法典》的公布,经济法学派和民法学派第一次论战开始了。苏俄的民法学家认为民法包含了经济法,反对把经济法当作独立部门法,更反对经济法典。此时经济法的两层分法说登上历史舞台,其代表人物是斯图奇卡,他认为:“民法——调整以自由竞争和无政府性为特征的私有经济关系;经济行政法一调整以计划性为特征的公有经济关系。”尽管该理论受到当时许多民法学家的批评,但却开创了部门经济法主张的先河。”p]但是先天不足“忽视了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对市场关系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及其民法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之应然性和长期性缺乏正确认识。”

 

随后金茨布尔格和帕舒卡尼斯进一步发展了斯图奇卡的思想,即战前经济法,他们认为:应颁布专门的经济法典,由它来调整经济组织一切基本财产关系,这是苏联民法学者不愿看到的。而这种观点实质上还是“惟经济法论”,借此来否定民法。此时苏俄立法的指导理论也是民法理论。“部门经济法主张,由于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商品货币关系,同联共(布)大力发展苏维埃,发展商品交换的方针尖锐矛盾,这正是三十年代苏联立法机关一再拒绝制定经济行政法典和制定经济法典的根本原因。

 

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经济体制正式确立。此时苏联经济法思想所体现的就是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以计划的形式依靠政府行政命令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经济体制。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非常大,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曾一度接受了该理论,普遍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38年全苏苏维埃法和国家科学会议上,维辛斯基作了主要报告,批判了斯图奇卡和帕舒卡尼斯等人的法律观点,而当时严峻的政治环境,对当时持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进行政治迫害。从此苏联经济法被束之高阁近20年。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推行改革,改革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理论,当时不少学者提出新的看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利别尔曼建议,其主要观点就是认可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建立新的计划制度。在此期间苏联对市场与计划关系的问题上有了些许进步,仅仅把市场机制纳人计划中,市场机制必须通过计划发挥作用,而本质仍然是单一的计划调节。随着《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立法纲要》的讨论,在这期间纵横经济法学说或者战后经济法学说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法学流派影响最大的一支,其代表人物是拉普捷夫和马穆托夫。他们继承了部门法的基本观点,并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在领导经济活动中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被称为“纵向经济关系”,进行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横向经济关系”。民法学派认为:民法应该统一调整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的财产关系,由行政法调整在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发生纵的关系,制定统一的经济法典会和已经存在的部门法发生没有办法解决的矛盾。《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立法纲要》的通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民法学派的观点,同民法学派的争论,经济法学派再一次败下阵来。谢怀栻先生曾说:苏联经济法和民法学派的的争论仅仅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上,对经济法规的处理没有提出完整意见,未能解决经济立法的实际问题。两派的争论一直持续到80年代,直到苏联解体经济法典也没有被立法机关通过。

 

―、向苏联学习阶段

 

建国以后“苏联法律对我国法制建设影响极其深远,我国法律界就自觉不自觉地树立了‘学苏批资’的法制观念,开始大规模地继受苏联的法制模式”'就连1954年宪法就是以苏联1936年宪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其在总纲里面明确写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大量翻译以维辛斯基为代表的苏联法学家的理论,移植苏联法律,当时的苏联没有部门经济法,因此我国在这阶段也没有部门经济法。但是经济法规的制订也不少,仅从1949年10月到1958年4月,经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务院所属部门的法规有10110件,其中经济法规就有8017件,占总数的79.3%。%0年代后期,由于“左”的思想越发严重,不仅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经济立法工作遭到挫折和忽视。文革期间,我国仍旧沿袭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经济法制遭到了严重摧毁。

 

二、开创与调整阶段

 

热若尔罗兰对转型的定义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把重心彻底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包括经济法在内的法律法规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虽然我国拉开了经济体制转型的序幕,但是我国在这期间仍然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经济法律法规,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91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有104部,其中经济法48部,占46%;国务院公布的法规596件,其中经济法规就有425件,占7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法立法的第一次高潮。

 

法学界就经济法调整对象这个中心问题,进行了大讨论,形成了许多经济法学说,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纵横统一说,出现原因:“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迫切需要加强经济建设和法律建设,由于当时苏联经济体制同我国基本相同,我国的法学思想理论和立法长期受其影响,所以,人们最容易接受前苏联的学术观点,无需作大的修改即可拿来运用”。191民法学派和经济法学派的争论比苏联的争论有过之而不及,“我国民法学派与经济法学派的争论也是非常激烈,甚至在有的时候,这种争论已经超出了学术的范畴,要么与人们的政治倾向相联系,要么彼此之间反唇相讥,要么成了一种门户偏见”。中国的纵横统一论学说产生于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时期,有的学者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产生‘纵横统一说’等经济法学说,而且这些学说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亦不无道理。”

 

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从法律上打破了纵横统一的经济法学说的理论基础,否定了经济法调整横向关系这部分,同时在立法上支持了民法学派的观点。《民法通则》凸显着在国家计划管理经济外,独立的平等主体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的诞生。《民法通则》第二条的规定对于众多经济法学派可以说是致命的,但也促使经济法学说反思以后的发展方向,对于调整对象强调经济法应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可以这样说《民法通则》的颁布,让经济法学说逐渐找到了调整对象共识。

 

三、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和东欧各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先后被否定,市场经济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整个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西方面对该问题时有三种理论:英国亚当斯密提出夜瞥国家论,强调市场体制和自由竞争,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在该问题上,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种鞭辟入里的分析,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对我国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的宪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此我国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型,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开始摆脱苏联法学的束缚,开始向西方借鉴,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经济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此时的经济法学说开始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双重性为基点,而不再以‘计划因素’为基点来探求经济法概念。”

 

四、全面发展阶段

 

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七个部门法中,包含经济法,经济法的地位得到最高立法机关的认可。我国经过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以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为主体的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各种理论共识在增强,“尽管这些‘调整对象’众说纷纭,但大家基本上都承认,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或市场管理)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这是难得的‘基本共识’,也是区别于德国和日本经济法的特色之处,是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了加强市场的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市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是这次会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对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理论认知上,对于市场的缺陷,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同时,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在这期间,既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经济法在该阶段的任务,有学者提出,经济法在转轨时期的历史使命不是要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而是要培育统一有序的大市场;其核心任务是反行政干预而不是反垄断;其基本功能不是授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而是限制政府的经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