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8:15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1

一是企业文化创新就是企业对其他文化进行消化性融合,其目的是建设自身新的企业文化模式。企业文化创新并不是对各种文化简单地进行拼贴,也不是否定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将外来的文化要素纳入本己的、正在建构的新的文化框架之中,并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变革,赋予其在新的框架中的新的意义和本己的功能。

二是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竞争使保持着自身传统文化的民族面临着西方现代性的挑战,要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创新,同时,这种创新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可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兴衰,全系于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文化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文化竞争力的内核。对各企业文化而言,真正的成功传承也必然是以创新的形式对传统进行超越性发展。

三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实现,有赖于创新机制的实施。首先要冷静地反思自身文化的优点和缺陷,其次,要深刻认识外来文化和新产生的本土文化要素的精神品格,第三,要开通文化融合的中介渠道,避免对不同文化要素进行任意嫁接。而这一切,都必须是在稳定而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的,只有这样,新的文化要素的生命力才会以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保留在新的文化模式中。

四是文化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并不是文化发展的负面现象,而正好表现进行文化创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辨证地对待全球化时代多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既不能因为文化多样性有积极的一面而对其不加限制和规范,也不能因其有消极作用而闭关自守、使民族文化处于封闭性的单一状态。正确的态度是在肯定合理的多样性的前提下,从文化多样性中寻求不同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一面,做到求同存异。求同,就是努力寻找和扩大各国文化共有的价值观,正视全球人民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上的共同性,争取在一些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存异,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它们的地方性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容许多民族自身文化的丰富个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承认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合理性的同时,对其他民族文化采取宽容、理解和学习其优点的态度,只有这样,全球各种文化才能呈现出多样并存、和而不同的生动局面。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与社会文化建设是一致的。因此,企业文化创新决不意味着某一种文化能够“同化”世界上的其他多种文化而取得“王者至尊”的地位,或者不同的文化都放弃自身的生存特性而最终任意地融合成一种偶然的单一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强调各种文化都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文化模式的对峙,更多地关注多种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所形成的仍然是多样性的系统。同时,企业文化创新也意味着各种文化平等交流,融合互补机会的增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实行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革命,建立起一种流动主体性、多重自我与复合身份的多样性概念,使文化在本土与异域、现代与传统、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灵活地穿越与流变。

三、本土化与秩序性原则

一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基和发展动力,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的意义上说,真正统一的全球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民族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就都必须固守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地区性文化,它从某些侧面也反映了人类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现代性特征;它提出、并回答了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它积累了现代科学在一定历史阶段管理的丰富经验;它取得的大量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积极意义。因此,西方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阶段进步的环节,也是人类的成果。

二是企业文化创新不能以西方文化为轴心和摹本,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是近代西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地域特征就说明它并不具有无条件的普遍性,如果再以东亚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为参照系,更能看出,它并没有包容全球文化的普遍性框架和整合能力。西方文化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并不能掩盖它自身的文化缺陷,因而它并不能成为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非得接受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三是在文化创新过程中的合理做法应该是:一方面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则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要强化民族文化自身的主体意识,要努力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可以使传统文化获得一种现代的阐发,这必然推动传统与现代性的整合。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制度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55-02

一、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innovation)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1}。

1.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及内涵。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目前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级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另外,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好已出台的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2.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自主创新是强国之道,而制度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保证,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所以,制度创新应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文化和制度环境。

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对他自己的工作思路曾经做过这样的表述: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而深圳市之所以自主创新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例如企业在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申请专利这4个方面都在90%以上,也是因为其科技体制、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在不断地创新,反过来调动了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营造起了有利于创新成果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困难和阻力

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降到最低点。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制度创新的成本降到最低点?国有企业应该怎样实施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本身并无固定模式,关键是要寻找到最有利于本企业稳定增长的制度安排{2}。为此:

1.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以坚定制度创新的决心。没有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就走不了多远。技术进步的实现,要求有科学的制度。制度和技术是构成现代化两个不可或缺的轮子。当今两个经济大国美国和日本,其企业成长和经济腾飞无不以制度创新为基础。

2.要正视制度创新的阻力,因为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难。制度创新往往比较复杂,因为它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时是“自己的”又要是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由实施创新的企业自己去运作,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具有高技术特征的经济。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员工鼓起创新的热情,大胆地去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分析美国、日本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尽力避免他们在制度创新中所出现的失误。同时,把观念转变放在第一位,并着力抓好观念转变工作。

3.从实际出发,注重系统设计,走循序渐进之路。企业因行业、发展阶段、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同。业务特点、营业规模、核心领导人的风格,都是影响制度创新的重要变量。因此,制度创新要立足于企业实际,正确处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内容,阶段性工作推进要讲究策略。一般而言,重点突破和微小改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大的突破会开启无数个小规模改进的大门,而小的改进可以建立起组织的自信,推动组织去尝试另一次大的突破,因为没有比成功更能导致成功的了。

4.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较适宜用“推拉结合”的策略,走循序渐进之路。“推”指小的改进,“拉”指大的突破,循序渐进则是指推拉结合、相互促动,不失时机地将无数次创新成果整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对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进行系统设计,不能搞“鸡尾酒”式的混和。就单项有效的创新活动而言,一般都有几个环环相扣的阶段,即大致要经过营造紧迫感、建立联合指导委员会、提出设想并确立战略、传播创新设想、授权各级员工采取行动、创造短期收益以鼓舞起将创新进行到底的士气、巩固成果深化创新、使新的行为规则扎根企业等阶段,而每一阶段工作的低质量都会导致下一阶段工作的困难,乃至使整个创新失败。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制度创新的过程本身,也需要有科学的管理。重大创新措施推出的时点选择和方式选择很重要,同时,在运行路径构筑时,还要求企业家完成由经营者向管理者的过渡。

5.重视非正式规则的作用,致力赋予企业独特的个性和公司文化,注重企业无形资产的培育和积累。正式规则约束员工的行为,而非正式规则将对公司文化有重大影响。如果公司文化不改变,制度创新就会逆转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通过组织品质修炼、重视非正式规则设计来推动员工观念转变,最终改变公司文化,是巩固制度创新成果的需要,也是为下一轮制度创新预备条件的需要。无形资产是未来竞争致胜的关键,企业文化与企业无形资产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既是体现企业特质的地方,也是一种管理体制区别于其他企业之所在。因此,要将转变员工观念的过程与非正式规则的形成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设计。

6.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工作,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则要善于取得政府的支持。外因是内因发生变化的条件,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进程的有效性,需要政府有效政策的供给来提供支持。政府政策、舆论导向、市场景气的变化,都是影响国企制度创新进程的变量。因此,除了政府设计并供给系统而科学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外,实施制度创新的企业,则要善于取得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三、企业制度创新及其演进的制度条件

1.产权原则。产权原则是说:各生产要素必须有其人格化的代表,或者,社会财富必须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明确的和排他性的分配。

产权原则是整个企业制度赖以成立并发挥作用的隐含前提。(1)企业所有权主要强调的是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过程和价值的动态实现,资本所有权则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占有和法律上的确认。因此,企业所有权主要是一个权利交易的概念,资本所有权是这种交易所以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2)产权原则决定了要素产权主体的经济理性是寻求其要素产权的经济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这为企业内各人格化要素之间交易的博弈提供了基本的动力来源。(3)产权原则也是企业内剩余权利配置方式进而企业制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制度的具体状况取决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实力的对比格局,而其谈判实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占有的生产要素的特性。可见,产权原则不仅是企业制度运行的逻辑前提,也是企业制度设置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在此基础上,获利的预期才会变成确切可把握的现实,经济人理性才得以确立,产权交易才成为可能,企业制度创新也才获得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张维迎曾提出“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认为企业家是一种特定的财产关系(即私有财产关系)的产物,没有这样的财产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家,即是对产权原则的一种表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忽视了企业制度的产权原则前提,就等于忽视了企业制度建设本身。

不同产权约束条件对应着不同的外部规则与内部规则的均衡与演化路径(进而不同的经济绩效):(1)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内部规则变迁遭受外部规则的异化;(2)产权主体到位的情况下,内部规则变迁牵引外部规则的变迁;(3)产权主体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内部规则、外部规则相互牵制,内部规则可能会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2.法治原则。产权原则是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内部规则而言的逻辑起点,但一个没有良好执行和保护机制的产权制度安排,可能比没有这种产权制度本身更糟糕。因此对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公共品主要是通过以国家“暴力潜能”为后盾的法律来实现的。这就是“法治原则”。

如果说产权原则是内部规则自然演进的动力源泉,那么法治原则则是确保内部规则演进不被异化的根本保障。法治原则包含两重相辅相成的含义:(1)虽然法律是一个社会至关重要的制度架构或平台,但法律本身并不是我们刻意而为的主观设计,相反而只应该是对以产权原则为起点自发衍生出来的内部规则亦即既存社会秩序的发现和确认,否则法律本身即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2)虽然法律看来是出自于立法者之手并由国家来掌控,但既然其内容在本质上即是“人之行动而不是人之设计的结果”,那么作为其表现和实现形式的法律其立法和执法过程也理所当然只应当具有形式和程序性的意义。这喻示着:一方面,“法律先于立法”(哈耶克),亦即法律是立法者“发现”而不是立法者“发明”的;另一方面,统治的实施必须根据普遍的法规(亦即对内部规则的发现和确认)而不是专断的命令。这正是所谓“守法的统治”(亚里士多德)。

可见,坚持法治原则,不仅应当将基于产权原则的“权利”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更应当将国家或者政府的“权力”也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3.合约原则。合约原则是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内部规则而言的最直接体现。合约原则是一个古老的价值追求,内含有合意、正义、自由选择、自然秩序等理念。在博弈论的框架下,企业代表一种合作博弈的内生均衡过程,“契约为一种合意”{3},合意亦即“一致性同意”,是指签约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合约的签订必须依据各方的意志一致同意而成立,缔约各方必须同时受到合约的约束。无论任何一方接受了特定的企业合约,就意味着他认为这个合约所规定的要素行为和利益,优于其他可能的合约。如果其中任何一方不满意合约条件,企业合约就不能达成。反过来说,以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充分保护为前提,将企业合约视为利益相关者自由选择的结果,并且存在自由退出机制,则只要企业“存在”,它必然是“一致同意的”,即实现了给定约束条件下交易各方的最优选择,特定的企业合约或产权安排处于纳什均衡状态。

合约原则是企业制度的深层精神实质。当产权界定明晰且有法律的有效保护时,产权的平等交易就会取代产权的异化流动方式甚至产权的侵蚀和掠夺而成为产权主体面临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资本所有权才可能以一种被扬弃了的产权形式(企业所有权),从简单人与物关系的领域进入到人与人关系的领域,作为一种制度工具发挥着规制交易关系和促进激励兼容的功能。与此相适应,“平等”、“自由选择”、“合意”和“共赢”等普遍主义的理念,应当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的社会精神。

与合约原则相对应的是“身份”原则。从古代到近、现代,社会发展遵循了从“身份治理”向“契约治理”过渡的逻辑。一般来说,身份原则的必然后果是“政治资本主义”{4}或“裙带资本主义”,这与合约原则所对应的一般“企业资本主义”相比而言是“反现代”的,与现代企业制度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必然会遭到淘汰命运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制度演进要趋向于现代的方向,也必须遵循“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发展基本趋势。

四、制度创新的企业实践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对原有制度、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主要是改制度。根本性变革必然要求以制度创新作为最高形式,改革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制度创新的过程。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突出以人为本,建立起激励科技人才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营造出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内资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扩散、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能力。

注释:

①张娟.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②何圣东.如何降低企业制度创新成本[m].光明日报,2001.6.5

③详见《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拿破仑法典》说: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

④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社会科学战线,1998(6)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黎航;强强联合;学习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F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135-02

1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原则就是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遵循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创建工作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与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具体实施应遵循8条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战略导向原则、文化优先原则、创新管理原则、领导带头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终身学习原则和典型引路原则。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要任务有四点:构建创新文化,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整合企业资源,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建设学习型团队,以提升企业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管理优势,以实现企业人本管理目标,建设和谐企业。

2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2.1 院企联手、强强联合

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后,黎明公司就在省内广泛寻求合作伙伴,最终确立了联手省内社会科学界的专业理论研究部门――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所完成这一课题,使国有大企业的实践优势与社科部门拥有的理论优势资源实现了强强联合,保证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课题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2.2 采取“先入为主”的创建模式

提炼科学的创建模式是整个创建工作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创建的成功与否。特别是在活动初期,提早对“模式”进行思考规划,对于活动开展的初期所起的作用很大,我们通过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在全方位宣传造势上下工夫,使活动很快在全公司产生了轰动效应,大大缩短了启动时间。

2.3 依托三个层次、搭建四大平台,建立以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为杨心的“四大主体活动”,创新了群众性学习载体

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规律,分三个层次逐层推进创建工作:即个人学习向学习型个人转变、团队学习向学习型团队转变、组织学习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建立以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为核心的“四大主体活动”,实现了群众性学习载体的创新。

2.4 重视“种子”培育工作,重点孵化,营造浓厚的培训学习氛围

采取的培训形式主要有:①组织专家队伍进行学习型组织理论集中培训。辽宁社科院专家学者、特聘教授先后十次来公司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专题讲座,以全新的观念和前沿的科研成果解决干部心智模式问题。②引导领导干部提升学习能力。公司推进办为副处级以上干部购买《学习型组织理论导读》和《学习型组织知识问答400题》两本书;制订《领导干部学习导读计划》、《全年党员学习计划》,为干部在网上推荐学习文章和资料。③利用流动党校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培训,在党支部书记层面提升创建工作水平。④公司先后组织两批“种子工程”培训班,由辽宁社科院特聘专家授课,培育出200名学习型组织“内训师”种子。这些“种子”成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宣传员和教练员,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2.5 领导重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公司成立了学习型组织“推进委员会”,设立了“推进办公室”。建立起了由推进委员会领导,推进办公室指导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建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格局。抓好每周的职工政治活动日、安全活动日、党员学习日和党委中心组学习日、干部理论学习日的学习,抓好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考核,建立起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坚持基层单位的业余学习制度,制定有关考核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学习与工作、职工待遇、经济利益相关联,育人与用人相统一的机制,使得公司的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

3 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黎明集团公司的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题研究工作与企业发展实现了交互促进、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上下共识、基本形成网络化格局;实践中总结并获取了一些个性化的经验、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在课题组的积极努力下,根据2006年5―7月课题组对公司的系统调研、现状诊断,2006年7月,课题组先期提出了“初期调研方案框架”,同年9月,形成了《黎明集团“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课题组调查研究分析及黎明公司领导和专家意见,2006年11月,课题组推出了《黎明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初期研究报告》。在2006年调研准备的基础上,2007年1月20日,黎明公司召开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启动大会,创建活动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宣贯工作氛围浓厚,培训工作重笔浓写,试点工作快速启动,四大主体有序推进,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2007年12月,课题组又推出了《黎明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期研究报告》。2007年年底,由本课题调研形成的论文《国有大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获航空工业部――2006―2007年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研究成果评选、东北片区优秀论文二等奖;同时,黎明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课题也荣获了国资委党建研究课题“国家管理创新成果”奖;2008年3月21日,辽宁电视台、省总工会对黎明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做了专题采访报道。2008年1月,黎明集团公司还根据公司发展实际,结合本次创建活动,围绕提升学习力、创造力和生产技术攻关克难的工作重心,评比出了依托四大主体的标兵单位5个、先进党、团、班、组10个,知识型员工5个。

4 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几点建议

(1)公司领导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要有持续性。创建活动目前虽然到了收尾阶段,但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却是伴随企业发展的永久性的使命,具有全局性、创新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要升华认识、循序渐进、持续创建。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4

【摘要题】实践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邱均平教授指出:最近几年来知识管理研究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趋势。不过,在当前知识管理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创新和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全面发展[1]。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将从基本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图书馆文化5个方面创新图书馆管理。

1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

1.1 基本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由此看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有如下不同:①理论基础不同。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是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则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②管理对象不同。图书馆管理对象是由人员、文献信息、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它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要素组成。③侧重点不同。尽管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但是在实践中,很少有图书馆贯彻了这一基本管理思想,而只是忙于一般的事务性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1.2 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①知识创新管理。它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研究,以“知识”为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革新图书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等;图书馆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创新研究,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过渡到知识采集、从文献组织过渡到知识组织、从文献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研究。②知识应用管理。图书馆需要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③知识传播管理。主要是为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④知识服务管理。图书馆应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全面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⑤人力资本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培养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⑥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和新办法。

1.3 管理职能的创新

一般说来,图书馆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6种基本职能,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①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②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从外部数据库里提取知识,并以最适合的方式重新布局或展示信息,通过信息过滤来发现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或知识。③中介,它是指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群件、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④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⑤学习,即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程度与方法等,涉及知识的收集、整理、积累(储存)、共享,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⑥认知(创新),它是在外化、内化和中介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最新的信息;也可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等过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关注知识在社会和用户间的扩散和传递,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创新tRiZ生产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涉及到工程领域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tRiZ理论作为工程领域解决创新问题的最有力的方法,目前已扩展非工程领域创新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tRiZ理论方法

在tRiZ之父altshuller的领导下,tRiZ研究团体分析了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tRiZ理论体系。

1.tRiZ体系结构

tRiZ提供了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避免解决问题过程中繁琐的试凑工作。tRiZ方法论包含分析工具和基于知识的工具。

(1)tRiZ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包含物质-场分析、aRiZ算法、需求功能分析等,这些工具用于问题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转换。①物质-场分析:tRiZ将所有的功能都分解为两种物质及一种场,产品是功能的一种实现,可用物质-场分析产品的功能。物质S1可以是被控粒子、材料、物体或过程,物质S2是控制S1的工具或物体,场F是用于S1与S2之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如机械能、液压能、电磁能等。②aRiZ算法:aRiZ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是发明问题解决的完整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将初始问题程式化。③功能分析:从完成功能的角度分析系统、子系统、部件,设计中的重要突破、成本或复杂程度的降低往往是功能分析的结果。

(2)基于知识的工具。基于知识的工具包含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和效应数据库。①40条发明原理:用于找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一个建议,应用该建议可以使系统产生特定的变化以消除技术冲突。②76个标准解:用于解决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的标准问题。按照目标这些标准解被分为五类,分类中解的顺序反映出技术系统的进化方向。③效应知识库:库是tRiZ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工具。运用库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几何效应可以使解决方案更理想和简单地实现。

2.tRiZ解决问题流程

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存在冲突则应用原理去解决;如果问题明确但不知道如何解决,则应用效应去解决;第三种选择是对待创新的技术系统进行进化过程的预测;最后是评价,确定是否满足求。如果满足要求,则进行后序的设计工作;反之,要对问题进行重新分析。

二、tRiZ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tRiZ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工程领域到政治、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教育等非工程领域,无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1.tRiZ在企业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

在参考工程领域的创新问题求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应用tRiZ是完全可行的。近几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tRiZ方法及工具的局部修改后,应用在管理领域上。mann&Domb把40个创新原理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就每个创新原理提出相应的商业原则,建议当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此40个创新原理作为解决的对策。Ruchti&Livotov利用tRiZ系统化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过程,提出12条双向原则作为解决商业与组织管理问题的参考。

2.tRiZ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创新中的不足

应用tRiZ理论解决企业生产管理创新问题时,完全挪用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并不可取,解题工具仅仅利用40个创新原理和冲突矩阵使用面太窄。tRiZ直接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失效、问题分析方法单一、解题工具不足、算法不能适应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操作性差等。

3.tRiZ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改进建议

(1)根据tRiZ的思想和基本哲理,结合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特点,构建面向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tRiZ理论体系;(2)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确定生产经营管理参数,进而构建一个新的生产经营管理冲突矩阵,并且修改40个创新原理,作为改善的策略。充分运用物质─场模型功能描述的特点和76个标准解,拓宽解题工具。(3)把质量功能布置(QFD)、六西格玛设计(DFSS)、约束理论(toC)、田口方法等方法与tRiZ进行结合,以改进tRiZ分析生产管理领域创新问题方法单一的缺陷。(4)进一步细化生产管理领域的问题描述,逐步做到以定量分析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三、结论

本文介绍了tRiZ基本理论和主要工具,探讨了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针对其在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应用改进建议。我们相信随着tRiZ理论的发展,其在生产管理领域创新中的应用操作性会愈来愈强,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成为解决生产管理领域创新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6

Lwlm.comLwLm.com编辑。;管理创新

后危机时代,美国及欧盟国家加强了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监管与控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eSchwab)就指出,人们倾向于把目光投向股价和经济增长数据,觉得一切正在恢复正常,但事实上世界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正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经济危机走向一场社会危机。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对于只有30多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本文指内资民营企业)来说,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能不能适应危机引发的剧烈变化,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不创新,就死亡”(innovateorperish)早已成为中外企业家们的共识,面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然而,建立在过去传统机械思维模式基础上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创新需要。因此,在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蔓延的严峻形势下,重新认识和研究民营企业创新是十分紧要的。本文将我国市场经济系统看作是复杂适应系统,从民营企业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视角,运用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约翰·霍兰(JohnH.Holland)1994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ComplicatedadaptiveSystem,简称CaS)理论,探求民营企业适应性的特性与机制,管理创新与企业适应性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为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分析。

一、民营企业的主体适应性

1.一般CaS主体的适应性。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前沿科学,而约翰·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则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适应性原本是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它是指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合环境的过程。霍兰将生物体的适应性普遍化为一般CaS主体的特性与机制,他的理论紧紧围绕着适应性这个核心展开:一方面,任何CaS系统的协调性和持存性都依赖于系统主体的适应性:主体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多主体的聚集以及主体对于环境的学习和经验积累等。另一方面,每个CaS主体的行为都是由规则所决定。随着经验的积累,通过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的主要部分是由其他适应性主体组成的。因此,任何主体在适应上所做的努力就是要去适应别的适应性主体。

2.民营企业的动态适应模型。

(1)多主体适应系统。我国的市场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而民营企业就是其中的适应性主体(adaptiveagent)。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适应子系统。企业家、高层决策与管理者、员工、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供货商及社区等)都是民营企业系统的适应性主体。民营企业的适应性应该是企业整体的适应,是全员参与的内部适应性的外在体现。适应是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2)多层次适应主体。民营企业系统有三个层次:核心层(CoreLayer)、规则层(RulesLayer)和形式层(FormLayer)。核心层主要包括企业的价值取向、战略定位、经营目标和企业愿景等。核心层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方向和原则。而规则层则是核心层向功能层次的扩展。根据核心层的要求,包括结构和制度的规则被建立起来,如企业组织的结构、商业行为的规范、政策及企业的作业流程等。这些规则决定着企业内在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产生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最外层是形式层,主要包括企业的各项职能部门,企业形象、企业标志、品牌、商标及产品设计,甚至包括企业的口号等,它是企业直接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层。

(3)多主体多层次适应模型。民营企业的主体适应是一个“环境感知——规则变换——环境适应”的动态过程。

环境感知:通过各种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民营企业(形式层)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断感知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把感知的结果不断反馈到企业的规则层。

规则变换:根据适应的需要,企业及时变换行为规则,如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组织职能结构或企业制度等等,企业主体行为产生变化,再通过形式层中的职能部门,实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但是,如果通过规则变换仍不能够满足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规则层会把信息反馈到企业的核心层。通过调整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战略取向或远景目标等,再将核心层调整扩展到规则层,形成新的企业行为规则。

环境适应:新的规则必然会要求企业形式层的变化,如企业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形式层的改变最终改变企业经营行为,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民营企业的适应过程就是企业多主体协同配合,不断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在不同的层次做出相应的变革,最后通过企业职能部门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最后适应(见图1)。

可以看出,两种“流”(Flow)主导了企业适应的全过程。探测流(DetectingFlow)通过形式层把外界的环境变化信息传递到企业内部的规则层与核心层,而效应流(effectingFlow)则是由相应层次的适应性变革,使企业内部产生适应性变化,最后通过形式层作用于外界环境,以变制变。正是这两种“流”实现着企业对外界环境快速有效的适应。

二、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适应

1.管理创新的系统整体性。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机械还原论思维模式的影响,主流管理思想仍然是“以效率为中心,以科层为导向”。当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21世纪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流程、20世纪中期的管理流程和19世纪的管理原则”的三位一体。因此,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关注企业内在资源要素的新组合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如计件工资制、作业流程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Qm)、及时生产(Jit)、价值链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BpR)等。进入21世纪,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和不确定。当今企业只有站在系统整体的角度,观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中动荡变化的一切,才能够对企业复杂进化过程进行认识。彼得·德鲁克在论述管理的任务、责任与实践时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管理的职能,而不是行业、企业规模、组织的年龄方面的问题。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着眼于企业整体的系统性创新。

2.企业创新的系统层次性。现代企业创新是一个日趋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技术创新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甚至主导着企业创新的研究,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研究模式。托尼.达维拉在其《创新之道》(合著)中指出,人们有着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其实,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把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加里·哈默尔(GaryHamel)将企业创新划分成运营创新(operationalinnovation)、产品创新(productinnovation)、战略创新(Strategyinnovation)和管理创新(managementinnovation)等四个层次。他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最高层次的创新。管理创新是最高水平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保护,是基于一个全新的“系统性”原则,因此,它才具有唯一的可以造成难以复制优势的能力。

3. 管理创新的本质性。早在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JosefSchumpeter)提出的“创新理论”明确指出,创新就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创新的本质在于发展。企业家的主要职能就是实施新组合。企业家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关注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而对于企业创新的本质认识不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面前,应该实施什么创新,是很多企业家感到茫然或不知所措的。作为民营企业创新体系中的主导,管理创新旨在企业整体的发展,而企业的适应性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管理创新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企业各种要素、资源和生产手段的新组合,达成企业对于环境变化的有效适应。

Lwlm.comLwLm.com编辑。

三、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民营企业决策与经营的基本原则,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只有适应市场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然而,民营企业并不是诞生在市场经济体制里,而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所催生的产物。30多年来,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市场环境基本上是“体制外市场化”和“体制内局部市场化”。直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才基本实现。因此,民营企业还处于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适应阶段,对于逐步走成熟的和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民营企业的适应能力还需要加以大力培育。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家族体制以及企业主素质水平的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突出。尤其是遭遇到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如何依靠管理创新来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是民营企业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基于上面提出的多主体多层次模型,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策略。

1.智力资源资本化策略。民营企业主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感知与效应过程,而作为企业适应主体的企业家、员工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适应性决定了企业整体的适应性。企业智力资源是指企业成员具有的知识与能力的总和。智力资源的资本化策略就是把企业员工的管理从事务性管理和一般资源管理向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管理转变。企业对员工作为资源的投资(工资、培训及其他有关的支出等)通常作为成本支出,体现在财务的当期损益表中,而资本化则是把对智力主体的投资看成是企业重要的长期性资产投资。企业员工,尤其是知识型的员工,从消耗性资源管理转化为核心的资本管理。11民营企业的人员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事务和成本管理成为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大多家族制企业奉行的“任人唯亲”用人标准,使得优秀人才难以留住。实施智力资源资本化,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从资本配置的战略高度看待人员的配置与管理。另一方面,资本化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如员工持股和利益分享计划等资本化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主动适应性。

2.企业柔性化策略。当前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是独裁与随意并存,管理组织松散。应对环境变化不是企业整体而是企业老板和股东,员工往往是被动应付。整个企业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组织,而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有效的适应体系。民营企业在组织建设与发展方面严重落后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企业的组织建设就成为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其目标就是要构建柔性化企业组织。

企业柔性化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与规则等都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组织内的部门与职能变得不那么正式,边界也变得模糊起来。传统的职责界限和岗位分派变成了松散的网络与柔性的组合。人们因解决问题而聚集,不同的问题因不同的标识导致不一样的聚集。传统自上而下的流程变成了“感知——变革——适应”的自下而上,从外到内,由里向外的动态过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合作与协调,赋予了企业有限的刚性,减少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流动损失与阻碍。柔性的管理体制,可以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互动环境,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内部有效的流动。这样,企业内在的主体可以高效聚集,从而涌现出企业全新结构与功能,这就是企业生命活力所在。

民营企业的柔性化,就是从组织结构、制度与规范、资源和信息流动以及企业外在形式等方面,建立起企业内在的有效适应机制。柔性体制代替刚性体制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

3.创新与适应性文化培育策略。除了企业的结构与制度外,企业文化业也被定义为共享价值观与信念的形式,有助于企业成员理解组织职能,并为他们提供行为的规范。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基本的组织结构与商业模式,但是,企业的文化创新十分薄弱,主要变现在四个方面:(1)对待客户;(2)对待企业自身员工或智力资本;(3)企业绩效的标准;(4)责任观念。

因此,民营企业应该认识到,没有文化就不会有真正的适应性的企业组织。首先,文化将企业凝聚成具有活力和协调性的整体。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应该引导全体企业成员,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使命、愿景和行为规范等,这些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比如对待客户的方式、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创新和适应等方面。其次,适应性是有效组织的四大文化特性之一。企业文化可以强化员工的创新与适应意识,在企业组织内创建和谐的氛围。只有强有力的文化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有效创新和适应。

四、结束语

从适应性主体视角来看待民营企业,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企业创新与企业适应的内在本质联系,让我们在更深的层面把握管理创新是如何主导企业创新,以促进企业适应性提升的。本文将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在企业适应性的基础之上。明确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企业适应性,是对现代企业创新的再认识。创新要满足企业适应的需要,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也不是只讲技术的,或产品的、或市场的等局部环节的创新,而是要着眼于企业整体的发展需要。本文论及的三个基本策略,就是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现状,从民营企业作为适应性主体的视角,将企业管理创新落实到企业适应能力的培育上。作为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管理创新要协调不同层次的创新需要,提升企业的环境感知能力、企业变革能力和企业执行能力,将企业建成富有活力的适应性企业。本文只是基于CaS理论对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框架性理论分析,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管理创新,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适应能的提升,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当代财经,2009,(12):5-9. 

2.引自新华网新华财经.达沃斯探讨“后危机”发展之道[eB/oL].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7/content_12880794.htm,2010-01-27.

3.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10.

4.加里·哈默尔,比尔·布林.管理大未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2.

5./ceocio.com.cn/12/93/318/429/34630.htm.2008-6-5

6.欧文·拉兹洛.管理新思维:第三代管理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23.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7

一、目前常见的会计处理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收到的创新基金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将收到的科技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把发生的科技创新相关费用包括购置固定资产费用直接冲销科技创新基金,结果使科研扶持项目的研发费用及国家专项拨款的实质未在企业账表上正确反映,没有真实反映会计事项;有的将创新基金计入“专项应付款”,不管是购置固定资产还是科研费用,均计入管理费用,待验收后创新基金全部冲销管理费用,未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购置,影响企业损益及净资产的正确核算;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直接作为国家拨款,计入资本公积;有的企业将收到创新基金拨款直接计入当期收入。没有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创新基金使用效果经济指标的评审结果。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定义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因此,上述对企业以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发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属典型的政府补助项目,应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确认与计量;至于国家投入资本金形式的扶持方式,则是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方式,按照一般投资准则确认与计量。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一般实行合同化管理,按照立项申报的项目核算管理,项目主管部门要进行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该补助资金或基金使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主管部门有权做出撤销或更改补助金额,补助资金将予全部或部分收回。因此,对企业的拨款资助形式、贷款贴息形式的科研补助属于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下面按照新会计准则分别探讨这三种形式创新基金的确认与计量。

1、拨款资助形式

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一般含科技部的创新基金及地方配套基金。创新基金的管理部门在拨付基金前要与企业签订协议,要求创新基金使用在与指定的研发项目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研发及中试费用,及与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并要求企业在项目执行期完成诸如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创汇等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在项目执行期后,创新基金管理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验收评审,若验收不合格,将收回基金。因此,拨款资助形式的创新基金是典型的附条件的政府补助。

按照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收益法确认与计量。当企业能够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所附的条件,并且能够收到政府补助时,可在账上确认该补助收入。

当企业取得的创新基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或直接取得国家无偿拨入的长期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即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取得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以外的政府补助,则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该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当企业收到拨款,尚未确定是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只能是一项暂收款,或理解为递延收益,按照实收金额,暂挂“专项应付款”;项目执行期间,企业用该基金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入“固定资产”;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计提折旧等,按照规定计入“管理费用”;期末,原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基金,按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转入“补贴收入”,而非转入“资本公积”;原用于研发费用的,直接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消“管理费用”。

项目执行期后,经过项目验收合格,不作账务处理。“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期末余额反映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在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平均摊销。

若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缴回创新基金的,则“专项应付款——科技创新基金”有余额的,先冲减,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这样,在“专项应付款”的贷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的来源,借方可反映该创新基金形成资产逐年转入收益部分及未形成资产直接转入当期收益部分。创新基金的来龙去脉在会计核算上很清楚。

另外,如果国家是以非货币性资产(如无偿拨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给予企业补助的,则要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则以名义金额计量,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贷款贴息方式

即国家对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则收到时,计入“专项应付款”;期末,按照当期贷款利息部分,转入补贴收入,而非抵销所发生的“财务费用”;若该项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也是转入补贴收入,而非冲减相关购建资产的成本。

这样,企业的会计账表上可真实反映企业研发支出的实际成本费用或购建研发设备的实际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观,政府补助会引起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但又不是直接来自股东的资源(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符合收益的确认原则,因此,把政府补助作为扶持企业已发生的科研费用的补贴,直接确认或分期确认为企业的收益,与相关费用或损失相配比,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性原则。

3、资本金投入

国家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补助,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其他资本的投入,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者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若国家以投入资本金的方式进行补助,则不是“政府补助准则”规定的事项,不按照该准则处理,而按照一般投资准则处理,企业在收到资本金投入时,计入“实收资本”。

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指标评审结果的影响

创新基金项目合同签订的经济指标,往往包括执行期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税收、净利润、创汇等,项目验收评审,根据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合同指标进行对比与评价,而企业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又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审计报告认定,如果专项审计报告对企业关于创新基金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没有统一的口径,而是就企业提供的数据确认,则对评审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评审结果是不准确的,对企业也是不公平的。

采用何种账务处理方法是正确的,首先应明确创新基金是否计入企业的应完成的经济指标,含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指标等。创新基金的目的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对项目执行结果评价的经济指标应该是该基金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实际结果,应该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评定,创新基金计入补贴收入而不计入销售收入,影响企业净利润及所得税指标,同时影响资产总额指标,但不影响流转税与创汇指标。

以下对此问题举例说明:

例:某科技型小企业原有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50万元,所有者权益50万元,a项目得到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固定资产15万元(使用年限5年),用于研发费用25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费用30万元。项目执行期应达到的经济指标为:资产总额15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收7万元,净利润10万元。该项目执行期的实际销售收入为35万元,税收6万元。

则按照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与净利润的确认结果不一样:

1、按照新准则(16号)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科技创新基金40万元的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5万元,折旧3万,则固定资产净额12万元,专项应付款12万元,补贴收入28万元,管理费用28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折旧3万元)。

项目运行结果:

企业增加资产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万;货币资金5万元〕,增加负债12万元(专项应付款余额),净利润为5万元(35+28-55-3,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即增加净资产5万元。验收时,企业资产总额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销售收入35万元,完成合同70%;净利润5万元,完成合同50%;税收6万元,完成合同86%;负债62万元,净资产55万元。

这种核算结果真实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及补贴收入,反映实际研发费用的支出,而政府补助部分则作为投入研发费用及新增折旧部分的弥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

2、几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结果(设销售收入35万元,税收6万元不变):

(1)如果将固定资产购置也计入研发费用,而将研发费用40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0万元〔35-(55-40)〕,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50万元,净资产70万元。

(2)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收入(补贴收入),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40-55),完成合同200%;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与(1)结果一样)。

(3)如果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将该部分创新基金15万元转入资本公积,而将研发费用25万元在发生时即直接冲减专项应付款-创新基金,则结果是净利润为2万元〔35-(55-25)-3〕,完成合同20%;资产为114万元,完成合同76%,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64万元。

(4)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固定资产,则企业净利润为-20万元〔35-55〕;资产为120万元,完成合同80%;负债为50万元,净资产为70万元。

(5)如果将创新基金40万元挂账“专项应付款”未处理,将1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提折旧3万元,研发费用25万元计入管理费用,则企业净利润为-23万元〔35-55-3〕;资产为117万元,完成合同78%;负债为90万元,净资产为27万元。

可见,对该创新基金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的反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对企业项目执行结果的验收评价也是大不一样的,不统一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价就失去可比性,变得毫无意义。

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核算及使用效果预测的建议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8

一、充分认识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党建创新是新的形势任务向企业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执政使命赋予基层党组织新的职责和任务。全党340多万基层党组织中有100多万在企业,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对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建立了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企业党组织不再直接管理生产经营和行政事务,不再直接包揽职工生活和收益分配。因此,企业党组织必须创新党的工作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方式,创新党的工作与职工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

但企业党组织一些干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的缺乏创新意识,只满足于传统的工作习惯,与党内外的新变化很不适应;有的缺乏创新勇气,不敢抓住热点难点问题大胆创新;有的虽有勇气却拿不出好办法,创来创去不见实效。可见,只有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创新,才能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抓住企业党建创新的基本要点

必须明确创新的总体要求,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明确主要任务,即改进党的工作途径和方式;增强服务群众的功能;扩大党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等。

必须明确新阶段的工作职责,即把工作重点放到凝聚党员群众共同奋斗上来;巩固发展团结党员群众的思想基础;动员组织党员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创新工作,更好地尽职尽责。

必须改进新体制下党的工作方式。首先要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工作程序,按照“统分结合、协调制约、运行有序、简便易行”的原则,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相衔接,由党委牵头建立具体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方式,既要通过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来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又要通过有效贯彻路线方针政策来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还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完善决策工作机制来加强党的组织领导。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企业党政领导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既有利于互相监督和制约,又有利于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式。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必须做到“五个结合”,即党的工作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人才的机制相结合,从严治党与从严治企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与维护企业领导人依法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相结合。

必须增强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功能。一要健全群众利益的表达和协调机制,建立民意调查、民意反馈和利益协调制度,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及社会和谐;二要创新服务组织和服务机制,建立经济、文化、治安、家政、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合作和互助组织,完善服务设施,创建服务载体,促进群众生产生活的组织化和社会化。

三、加强企业党建创新的对策研究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运用先进科学知识,提高解决新课题的才能和本领。一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即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能力;二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系统地创造新事物和解决新课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再创新能力,即善于把他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并不断发展的能力。为了提高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以管理创新引领技术创新的能力,党委必须把这两个“创新”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提出任务,严格要求,加强培训,并制定出具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

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正确原则。一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要适应新变化,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创党建新局面,为企业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自主性与借鉴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我为主即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并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一切先进经验和科学成果,博采众长、融化提炼、自成一家。三是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又重视应用理论、应用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着力解决现实迫切的新课题。比如,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如何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问题,如何建立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新机制问题,等等。

要增强创新者自身素质。重点要抓好党政领导骨干的素质教育和管理。只有创新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创新工作才能有可靠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提高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作风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才能素质。忽视任何一种素质,都会影响自主创新的有效进行。所以,企业党组织一定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党组织领导者成为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复合型人才。

四、树立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6・5;F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1-0033-03

0引言

民营企业,在中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又是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生存能力,改变其市场被动地位,将有助于稳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经济现在和将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自主创新,作为民营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掌握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所处产业链位置,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大舞台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而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评价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兴衰是决定当今中国能否繁荣富强的基础之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关键是要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9版民营经济蓝皮书显示,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57.42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54.37万户,增长9%;注册资金达到11.74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2.35万亿元,增长25%;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虽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但与2007年相比则出现6.3个百分点的回落,而2008年1月至11月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较2007年增幅则回落21.8个百分点。说明在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之下,尽管民营经济抗风险、抗冲击能力较强,但自身也受到较大冲击。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更好地拓展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

2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企“走出去”积累了条件。首先,上规模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行业排头兵。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133.63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24.24%。其次,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广东、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民营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目前,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同时,民营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虽然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以模仿引进为主,产学研合作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国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尚未深入展开,民营企业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创新层次较低。大部分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中通过研发活动掌握核心或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强。

3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3.1区域创新差距明显、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北京、重庆、辽宁、浙江、广东、云南、河北、吉林、江苏、湖北等10个省市的通讯化工、医药、造纸、金属制品、设备制造、化工等20多个行业的822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调查,建立了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据库。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呈现东强西弱特征。

3.2技术创新的方式逐渐倾向以国内自主开发为主发展

上述调查的结果还显示,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以“自主开发”的方式实现的比重为48.9%,名列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各种方式的首位;企业采用的其他技术创新方式依次为:“与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开发”和“国内引进”;相比之下,与国外合作开发或引进的比重则较小。由此可见,企业当前实现技术创新的方式主要依赖于国内新技术资源。

3.3不同行业创新形式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在不同的行业,因竞争激烈程度和技术发展速度的不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在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中,原始创新倾向的主导地位最为明显,选择原始创新的样本企业数是选择引进模仿创新样本企业数的两倍以上。这说明,我国电子及通信工业的创新已经越过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低级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创新技术发展的新阶段。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主要以引进模仿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创新的主导模式。

在选择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行业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自主开发”和“与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东部企业采用“国外引进”方式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3.4集成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较强

创新模式决定着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创新理性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状况相匹配的创新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指数,来衡量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据此比较不同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限于样本数量比较小,我们仅对原始创新、引进模仿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等主要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进行整体比较,不再细化到行业。在105家样本企业中,能够计算出技术创新模式和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只有100家或102家,引进模仿再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强于原始创新模式,而集成创新模式下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三类创新模式中最强,而从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角度看,联合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创新能力高于企业的独立创新。

3.5创新收益较小、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较差

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关联度考察却发现,企业创新的经济效益普遍较低,且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也较差[3]。在计算各省市产业集聚度的基础上,再根据《科技统计年鉴》计算出各省市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比重,然后采用专利数量与产品销售比重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市产业集聚度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38,产业集聚度与新产品销售比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产业集聚度的高低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收益有一定的影响。再者,从地域分布来看,企业创新收益与创新投入之间表现出线性相关很弱,影响企业创新的地域差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4]。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2006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105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最后,成功的创新是能够带来盈利的创新,这不仅取决于最初的创造力,更取决于随后的出色商业化过程,除了着力解决创新回报率不高的问题之外,企业还必须实现有效的创新全球化与组织机构的一致性。同时,对商业化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

4建立科学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评测体系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人们认识和科学测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绩效,系统分析影响因素的重要工具,也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正确制定自主创新策略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分析不同企业之间自主创新效率的差异,为民营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水平。因此,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准确、客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发现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参考。(2)科学性原则:主要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涵义都应建立在科学的创新理论基础之上,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合理和公正。(3)系统性原则: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因素、研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营销和产出等。(4)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定量指标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面,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往往用定量的指标衡量。定性指标使创新能力中无法用数字衡量的部分得到了体现。(5)可比性原则: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对多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选择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企业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差异,指标的名称、含义、范围和统计口径尽量标准化,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6)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主要是从数据获取的可行性、有效性、简单和方便等角度考虑的原则,也是指标体系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创新创业的基本原则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性企业文化经营性企业文化体制性企业文化

一、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

经营性企业文化理念,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包括:

1.内在性诚信理念。指企业内在地自觉遵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理念来指导经营活动。全方位的诚信理念包括: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有效地贯彻诚信理念,就必须做到:真诚,真实,遵守诺言,守信、守法,保持公正、公平。

2.主动性市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去爱护和开拓市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市场。注重市场经济的内在原则包括:资源培植的市场中心化原则、互利性的等价交换原则、资源主体的自主性原则、反垄断的自由竞争原则、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原则、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原则、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原则、维系有序性的法治原则、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原则。主动性市场理念要求注重爱护市场.注重市场的潜在需求,注重创造市场。

3.能动性创新理念。指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冲动,主动创新,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而推动经营活动。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结构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其基础是思想观念创新。必须主动地、能动地进行创新,尊重和激励创新,注重创新的投入,依靠不断创新而走在前列。

4.自觉性法律理念。指企业自觉遵守法律,并且自觉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经营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法律,充分、有效地利用法律,清楚法律成本,以最低成本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不要因为违法而损害自己以及社会的利益。

5.全方位性经营理念。指企业既重视生产经营,又重视资本经营,全方位地推进自己的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基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注重资本经营,充分利用资本经营的各种方式和各种手段,建立良好的资本经营策略,创造资本经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6.理性化双赢理念。指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赢利,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树立双赢理念,是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利益,推动企业自身提升,也有利于客户得到发展。双赢理念是推动企业利益与消费者主体地位有效结合的重要保证。

7.有效性竞争理念。指企业依靠自我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要在考虑外部状况及社会和竞争对手状况的条件下而获得自己的利益。有效性竞争是比较优势的竞争,是反垄断的竞争,也是理性竞争和规范性竞争。

8.可持续发展理念。指企业必须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问题,要能够保证企业长期存在和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把企业的生存目标、赢利目标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抓住机会,根据能力扩张,进行正确的产业战略选择,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9.快速应变理念。指企业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随着技术发展、市场变化、观念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产业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快速应变。

10.多层次性品牌理念。指企业注重各种层次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代表,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依靠的经营手段。必须注重创造品牌,充分利用品牌、维护品牌和提升品牌。

11.预警性反危机理念。指企业主动地预见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主动地反危机,而不是被动地反危机或接受危机。要关注危机的各种形式,从组织建设、体制防范上做好反危机准备,储备必要的资金,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使企业快速发展与稳健经营有效地结合。

12.比较优势理念。指企业通过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获得突出竞争力。所谓比较优势,就是在专业化协作和分工中,企业做自己做得最好的事情。比较优势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进行资本经营的前提。要注重全方位地创造比较优势,增强企业优势和企业个性特色的有效结合。

13.开放性拓展理念。指企业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与国际接轨,继续对外开放并拓展市场。要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分工。注重产品与资本的开放,进行全方位的开放.遵守国际惯例和规则,在企业体制构造、运行规则、员工素质等方面,全面地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

二、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

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员工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1.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时,要坚持追求责任、权力、利益三者的有效结合,使三者之间具有对称性。责权利对称是员工最基本的权利,责权利对称性管理体现了机会公平,必须以责任为中心来设计权力和利益-采用奖惩等手段来实行责权利对称性管理。

2.高效率性管理理念。只有将管理收益和管理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高效率性管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管理中也存在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关系。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最佳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管理成本不同,管理理念必须与企业体制统一起来。

3.共享共担性管理理念。指企业与员工在利益上共享,风险上共担。企业要通过各种机制将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身上。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与员工自然人的风险和收益密切相关。企业的风险和收益量化到员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

4.互动性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强调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又要考虑被管理者的能力增长,两方面互动,共同发展。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统一,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和被管理者能力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固然重要,但是把适当的人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更重要。

5.员工主体自觉性管理理念。员工主体自觉性包括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自愿性付出程度,员工的努力程度对企业经营状况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要把员工外在约束与主体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员工主体自觉性来源于对企业的认同和对自身待遇的认同。提高员工主体自觉性,可以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民主管理、利益整合等方式。

6.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尊重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个性,以人为本,争取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因此,必须尊重人格,加强沟通。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的结合点是契约规则,实行柔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提高,关心员工生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7.理性化管理理念。指管理现代化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要坚持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等;必须考虑企业的适应性,注意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企业发展水平、经验积累、财力支持等方面的问题。理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有:稳妥性原则、分步骤原则、与企业体制相适应原则、消化吸收与创新提高相结合原则。

8.有序化管理理念。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要有效结合,有序运行。有序化管理涉及技术、质量、成本、服务方式、地域拓展、经营方式等方面。企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的互动提高,也是经营性企业文化与管理性企业文化的契合点。

三、体制性企业文化理念

体制性企业文化,是指为了维系企业体制的存在,人们所应拥有的价值理念。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价值理念的支持,员工对企业制度有充分的认同。主要包括以下理念:

1.契约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以契约原则为指导,企业制度体现了契约精神。它得到当事者的共同认可或共同承诺;企业员工应该以契约精神来对待企业制度,认真执行自己的承诺和认同.主动而自觉地适应企业制度。契约理念是企业制度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和存在基础,是处理企业各种关系的准则,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与个人之间、各种产权要素之间、各个组织机构之间、各个岗位之间、企业与外部关系之间。在契约制度的制定及其实现过程中都必须具有契约理念。

2.共赢平台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自我利益的平台,把企业设计为一种共赢平台;任何生产要素都要保护和维护企业这个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当事者才能共同实现一种共赢。共赢平台理念是构造企业制度的基础。共赢才能使平台得以存在,平台的存在基础是实现共赢,只有在共赢中才能增强自身。在现实中,要坚持两条原则:第一是任何利益主体的个体利益都能得以提升;第二,企业作为平台应该越做越大。

3.内在融合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中,要贯彻内在融合的原则,界定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在执行企业制度时,要以内在融合的原则来对待企业及所有当事者。内在融合理念应以尊重个性平等为前提,承认个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关键在于比较优势的有效组合,体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垒方位地实现内在融合,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制度化、目标化、契约化、人本化、组合化及其文化融合。

4.忠诚理念。指企业制度建立在相互忠诚的基础上,任何当事者都应该以忠诚原则对待企业制度,对待所有当事人,把整个行为建立在忠诚的基础上。忠诚是企业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其关键在于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承认个体主体性,以真诚和善良为中心,员工和企业都必须忠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强化自我约束。

5.团队精神理念。在企业制度的设计及贯彻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体现团队精神的理念,要求所有员工把团队精神作为行为准则。团队精神最充分地反映了现代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比较优势为核心,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企业综合效益的基本保证。团队精神理念并不是忽视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而是强调人们的自我创新能力必须与协作原则有效结合。

6.敬业进取理念。在企业制度的安排上,要能够促进当事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当事者有敬业进取精神。全体员工敬业进取是企业具有生机活力的内在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德行与能力内在统一。企业制度安排以敬业进取为中心,员工只有通过敬业进取使企业得到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

7.等级差别理念。企业的制度设计要认可员工的等级差别;员工也要承认企业中存在等级差别,要以平衡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人本主义与效率原则的有机统一,能力差别导致丁分工的差别,分工差别导致收人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差别。等级差别理念是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打破大锅饭的体制,激励先进,同时也要保护弱势阶层。

8.效率惟一性理念。指企业制度的安排必须以效率为中心,把效率的提高作为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企业员工也用效率理念来看待企业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效率。无论是企业的制度安排,还是员工的行为,都要强调效率。效率是界定企业内部差别的惟一准则.坚持效率是评价人的基准、是决定收入分配的基准、是奖惩的基准、用人的基准和制度安排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