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20:20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通信专业;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通信专业课堂的应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提高高校通信专业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通信专业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待于更新。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通信专业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高校通信专业课教学的新途径,同时也丰富了通信专业课教学的多样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对高校通信专业课教学来说不仅是一个新的突破,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通信专业应用的课堂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高校通信专业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有关通信技术的实际操作,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形式进行播放,并且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讨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例如,在学习“通信系统的分类”时,教师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搜索,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将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然后将其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在讲解有关通信系统分类的知识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再详细对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深入分析。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高校通信专业的教学课堂中,有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注入,教师可以借助控制机随时更换屏幕上的课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清晰地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高校通信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与通信专业教材上的文字相比,屏幕上的课件更具有生动性,这在无形中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跃元素,从而也营造了活跃和更吸引人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在学生面前,先对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各组成部分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屏幕上可以出现每个部分的相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各部分的特征,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从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输出模块的整个过程。

3.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高校通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化。通信专业教材与网络上呈现的内容相比,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呈现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具有多样化而且赋有创新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也应适时灌输学生新颖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善于自我探索和创新,要敢于挑战新事物和接受新事物,以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先讲解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认识“傅里叶级数”,并适时运用创新的思维探索“傅里叶变换”的相关知识,这在无形中就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促进学生间相互协作

在应用多媒体设备的通信专业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一个更富成效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课堂良好气氛的形成。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的实践中,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幅度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实现”时,教师先对幅度调制器的知识讲解,关于“幅度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实现”的分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对此进行探讨,由于不同学生的观点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通信专业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更新,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通信专业中的应用,不仅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提高了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可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重要性。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多媒体教学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应用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资料搜索,然后将有用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最终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直接参考课件上的内容进行课程讲解,并且对于课件上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及时修改,整个流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60页)

程不仅便利而且简捷,可见,多媒体教学不仅给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知识量,同时也节省了教师整理板书的时间。在以往的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板书的整理和设计上,并且修改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和麻烦。因此说,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实现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性

在高校通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传统的纸张教案,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有文字,还包括生动的画面(静态和动态)和声音,可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由单一化趋向于多样化,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关于实际操作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实际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由于多媒体软件不仅涵盖大量的知识资源,而且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形式也是多样性的,这些都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程。

3.提高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

通过多媒体软件呈现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知识点丰富,而且题型也足够新颖,并且都符合通信专业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可以搜索研究成果较前沿、并且贴近实际生活的通信专业知识。与生活衔接的通信专业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且也便于学生对通信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传统的通信专业课堂中,教师只是对通信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是也给课堂营造了枯燥、乏味的气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通信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

4.实现了通信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以往的通信专业课堂中,教师只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从而也就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创新才有进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通信专业课堂教学来说,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有了多媒体教学的注入,学生的学习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传统的“被动的听”到今天的”主动的学”,这不仅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过度。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不但掌握了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通信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给通信专业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驾驭通信专业课堂,不仅丰富了高校通信专业课堂的多样性,也提高了高校通信专业教学的课堂质量,由此可见,在高校通信专业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吴娟.浅谈高职高专通信工程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2]张文,李精华,葛仁华.高职高专电子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3]李政,于晓鹏,张文波.改善计算机教学环境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04).

[4]储节旺.internet远程教育及其对图书情报业的启示[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05).

[5]丁兴富.教育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媒体教学[J].中国远程教育,2000(09).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2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学

“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形态的社会时代。“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催生的“融合新闻”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以信息海量、双向互动性、共享性、全时性等优势独树一帜的数字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综合表现方式,受众群体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占据网络高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综合性,形成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

在这样的媒介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的新闻学以及相关的传媒类专业教学应当及时地进行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专业教学较之于传媒业界往往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更要求同时作为新闻学研究者和传授者的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面前处于优势领先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出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学教学新思路,首先要先了解“融媒体”。

一、“融媒体”的特点

1 新闻业务整合中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突破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与协调,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将新闻内容加工为文字、音像等形式,制成不同文本风格的新闻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给受众。同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来自媒介整合的先锋——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它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比较成功的典范。2000年,该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集中起来运行。虽然这几家媒体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实行资源共享。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管理协调三种媒介传播渠道的信息分流工作。大楼内部设有统一的突发新闻指挥台,能在第一时间将突发新闻传递给分布在其四周的三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流畅性和新闻业务的协调性。

2 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呈现边缘淡化、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传播终端数字化,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

有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专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大媒体产业的形成打造了统一协调的技术基础和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播的数字化竞争力,推进新闻载体性能数字化进程。

3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首先摒弃单一的传播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和flash集于一体,在视觉传达上打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信息产品。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的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

二、新闻学专业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给我国媒体行业带来的全面改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目前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新状况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各种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这些新技术的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专业人才进行割裂培养,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的新型新闻人才等等问题。笔者认为,在首先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回归到新闻教学的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基本问题在当前的创新结合来进行突破改革,接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1 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长期发展的历史下形成的,课程设置的核心部分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的根基。但是。由于长期以往的新闻教学介质形态的分割致使新闻学教学只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新闻类人才培养仍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同时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未能将快速发展的业界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之中,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程度性的制约。社会进步要求新闻教学应注重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各学科知识渗透拓宽。

首先,要在通识教育层面进行调整改革,通识教育应该涉及文化、历史研究、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经济学等等学科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平台,引领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思考、认知社会,培养学生的良好新闻素质。

其次,“融媒体”时代的新兴领域需要大量的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术才能的人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带来的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产品内容。新课题对高校教学的要求注重传媒学和经济学科的渗透,培养新型的传媒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市场观察人才等等。

2 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培养

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媒体需要大量兼具平面媒体、网络和广电等多种技能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国内多数媒体集团已经开始了部分融合。如报社纷纷办网站,广电集团办报办刊等。一些有前瞻眼光的媒体集团在品牌融合、管理融合、组织融合和营销融合上寻求突破点。然而,这些从事所谓的媒体融合探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少有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既能采用文字报道。又能进行网络、视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报道。

高校新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室内上课、毕业前“粗放式”的实习的学习形式,而是重视多种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为学生创造专业的实习机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兼容共举。比如学校可以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学校可以与电视联合建设专业平台,将学生融入可播出的时政性、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注重打造一个“融合性平台”系统,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和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教学改革的新平台,实现培养目标——“全能型”复合型传媒人才。

3 强调从传媒制作者的角度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更将“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信息大爆炸引发的信息信度缺失,使专业的媒介传播系统也陷入了真伪难辨的困局。一系列的问题给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提出了道德要求:遵纪守法、提高媒介素养。公民的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新闻制作者的媒介素养之一则应是培养社会大众正确使用“公共交流平台”。因此,对于公民的媒介素养的培养是新闻从业者的义务,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培养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是他们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水平高起来了,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才会有更快、更好的提高。

4 加强对新闻学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知识建构

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学科教师基本源于新闻相关的本专业系列,大多“术业有专攻”,教纸质平面新闻的专心研究纸质平面,平时也只注意同报业界联系;教广播电视的只围绕广播电视的发展变化层面看传媒,通常也只将注意力放在广播电视行业;教传媒的往往把视角投放在网络传媒系统。这种术业只专攻的研究现象在融媒体时代已经呈现出新闻教学相对滞后与传媒人才需求的窘态。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3

一、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新媒体使用现状

(一)新媒体使用频率很高

调查显示,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在新媒体载体的使用上,智能手机占66.4%,电脑(pad)占33.6%。累计使用时间平均每周在20-30小时的占46.4%,30小时以上占45%,少量一些老师的新媒体使用时间在10-20小时的占6.2%,低于10小时的只占2.4%;这些时间里面,有13.1%的老师同时选择了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关注网络论坛(微博、博客、社区)和浏览新闻门户网站,7.9%的老师有浏览境外网站的习惯,9.1%的老师对网络视频比较热衷,这说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们与时俱进,愿意借助新媒体的资源来提升自己。新闻专业的老师对于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的用途范围较广,笔者在调查中列出的选项中,其中有52.4%的老师同时选择了作为通讯工具、社交需要、查找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借鉴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三个选项,与此同时,学习新知、自我提升,学术前沿、学术动态的窗口,网上购物、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三个选项的比重达23.1%。对于新闻专业的老师而言,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业界最新学术前沿信息、动态进行关注,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持续跟踪、讨论,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生俱来的习惯。调查显示,新闻专业的老师平均每周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动态的频次在10次以上的占10.7%,6-10次的占41.7%,3-5次的占33.3%,2次及其以下的占14.3%,其对于社会热点新闻,新闻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新闻传播学大型学术活动、学术动态的率分别为21.3%、32.1%、28%。当问到在新媒体平台上看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您会怎么做?选择阅读并分享的占40%,选择阅读,偶尔会分享的占36%,只阅读,不分享的占24%,没有出现不阅读,不分享的现象。

新媒体的使用也给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带来深刻的影响。老师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更大了,更爱使用新媒体,却更加信任传统媒体;通过访谈了解到,老师们认为新媒体在对信息获得的实时性上帮助很大,在信息效率方面具有对应的优势,而在信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公信力和权威性上不及传统媒体。一个事件发生后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往往会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来印证新媒体平台内容的真实性。老师也在意自己在新媒体平台推荐消息的反馈情况,通过老师的自我评估可以得到答案。当问到在对您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分享过后,学生的反应是什么时,回答很少有点赞、阅读、评论、转发的占23.8%,有部分点赞、阅读、评论、转发占45.2%,有大量的点赞、阅读、评论、转发的占21.4%,没有观察过的占9.5%。通过访谈了解到,有在新媒体平台上推荐消息习惯的老师看到的含有诸如新媒体运营、大数据、互联网+、媒介融合、社交媒体、一带一路等词汇的文章、报告,都会习惯性地点进去阅读,并有选择地进行分享或者推荐给学生。这有助于老师信息深度解读能力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内容效果。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会引用自己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过的信息内容,还有的老师的科研项目、计划也是从平时的新媒体平台上分享中得到的。

(二)课堂教学新媒体手段使用深度不够

把新媒体技术手段衍生的先进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的呼声。新闻传播专业作为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的主阵地,需要作出表率,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调查显示,87.1%的老师都有使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习惯,也能通过不同形式的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等进行课堂的辅助教学。其中67.9%的老师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16.7%的老师会使用网上优质示范课,8.3%的老师会用同步多媒体操作来进行演示教学,7.1%的会用到在线直播课,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即时信息,方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但许多老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本,使用的如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等也是中规中矩,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小。笔者让老师对自己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自我评估,根据自己课程本身的特征,分别用效果很好、效果一般,效果不佳,效果很差几个选项,结果是:选择效果很好,很受学生欢迎,自我感觉很好的占53.6%,效果一般,比不用要好的占35.7%,效果不佳的占8.3%,效果很差,学生反感,自己也没兴趣的占2.4%。

鉴于老师的主要受众对象是学生,学生对老师在新媒体使用的评价上最有说服力。当问到老师课堂上新媒体的使用情况时,学生反馈的结果是,老师中有90%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ppt)进行教学,图文、声、像、视频、flash动画的到达率达67.72%,少数老师会以在线直播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老师使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评价也不尽相同,认为老师上课内容和形式都能兼顾的人占30.72%,仍有27.99%的学生认为老师所使用的新媒体手段教学形式很好,但教学内容、质量却一般。有些老师的新媒体手段用的相当灵活,有一段时间网上曾对新媒体航拍技术进行大肆的宣传,特别是对整个南昌大学校园的全景图进行多维度的展示,甚是壮观。通过访谈了解到,南昌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一位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此项技术,把使用航拍的专业技术人员请进了课堂,进行室内理论的讲解、技术的辅导和室外的操作演示,学生们觉得上课有形式、有内容,效果非常明显。然而这样的形式也仅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老师的课堂,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并不能突破自己,借助外力特别是新媒体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笔者通过调查学生对于老师新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的评价是:有内容,有形式,效果很好的占30.72%;形式很好,内容一般,总体效果不理想的占27.99%;内容很好,形式一般,效果还行的占36.86%;形式、内容都不行,效果很差的占4.44%。

在教育理论上,我们都知道有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道理。所以,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中,让学生实践并与同伴交流的效果会比只听老师讲解和演示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学生对老师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的质量期待高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新闻传播专业老师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与学术前沿、学术动态的关联紧密,对于老师推荐的信息中学生的偏爱情况看,学术资源,备考指南的选择率为82.59%、招聘、求职信息的选择率为51.19%、教师个人原创信息占32.08%,对于重磅、独家揭秘信息、软文、励志信息、时下流行潮(电影、美食、音乐、节目等)的选择率分别为22.87%、21.5%、19.1%。这说明学生有明显的信息选择取向,希望老师不只是分享一些学术、求职信息,也希望通过老师的原创信息增加对老师其他方面的了解,如外出学习交流、度假,和名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合影,以及其他一些有人文关怀的信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了解,凸显个人魅力。但是需要老师注意的是,新闻传播专业老师们需要充分顾到本专业的学科特性和学生的需求,在学术资源、备考指南,招聘、求职和个人原创这些信息的选择与推荐上花费心思,达到双赢。一些老师在新媒体平台上就学生发表的动态信息进行主动关注、发表评论的现象很常见,一定意义上扩大了教师在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QQ等)上的影响力,通过与学生进行舆论互动,更多地融入网络话语体系,增强了信息扩散能力。笔者对教师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学生信息的关注情况进行了调查,当问到您对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动态予以评论的情况如何时,回答结果如下:从不进行评论的占23.8%,只评论个别人的占42.9%,只评论感兴趣的占31%,尽可能都评论的占2.4%。

显然,新闻专业的老师对学生信息关注的量不足,而事实上,这种交流互动对于师生关系影响很大。老师对关注的某一部分学生或者对自认为是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浏览,并有选择地进行评论,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分享的动力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希望老师能通过新媒体手段的使用增加知识获取的有效性,而且希望老师能通过新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老师与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更是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的朋友关系。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需要用新媒体平台打造亦师亦友、活跃互动的氛围,老师只有增加信息分享的数量并对信息的质量进行把关才能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4]。

二、问题及对策

归结为一点,新闻传播学专业高校老师新媒体的使用,不仅包括显性方面的正常教学对于新媒体技术的驾驭,还包括隐性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的资源分享,二者都是为了更好服务教学。世界上没有万能的新媒体技术,再好的技术也需要靠人来应用。针对新闻传播专业老师新媒体课堂教学使用深度不足、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质量不高、与学生隐性互动不够这些问题,笔者觉得,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仍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结合本次调查和访谈给出以下建议,作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第一,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开放性教学的要求,重视新媒体素养方面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始终走在其他专业老师的前头。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习惯,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尝试用新媒体所提供的全方位技术手段和辅助资源把新闻理论和实践课多维度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现有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增强课程新媒体的使用粘性,充分利用网络图片、视频、互动学习软件等多方面的新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第二,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新媒体平台信息分享的质量。对于老师来说,吸纳及批判性地选择和接受不同信息,又能将个人观点准确、理性地分享出来,对于营造一个优良的新媒体平台资源分享氛围尤其重要。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在不经意间就能接收到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真是假是否有价值,都需要学生进行判断,这个时候老师的资源分享价值便凸现出来。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使老师重视自己的新媒体资源分享质量,发挥正确的意见领袖功能十分重要。通过把网络海量资源的信息获取并在新媒体平台分享优质学习资源,既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又对学生起到信息导读的功能,实现双赢。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4

【关键词】高校媒体矩阵;实践教学;媒体“中央厨房”;新媒介格局

一、媒体格局重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一)新旧媒体互动共融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1]网民数量的壮大,使网络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愈加深远。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媒介市场格局。

在传统的媒体运营中,各媒体间是相互独立和分离的。而全媒体格局下,所有的媒介、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2]的新型媒体。新媒介格局,是网络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共同存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旧媒体共同参与信息市场的布局,两者不仅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共生的媒介形态。[3]新媒介格局的形成,对媒体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介格局是开放的媒体结构,人才培养也需要有开放性思维。

(二)构建性思维人才急需培养

在新的媒介格局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专业型人才,而是泛市场化的复合人才。在泛市场化需求下,市场不仅需要人才的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求学生具备快速的适应能力。在全媒体格局下,通过学习固定的知识,很难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学生在学习原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将所学知识与所从事的工作相结合。

融媒体时代,不仅需要“全媒体传播”,更需要“全能型人才”。打破学科壁垒,加大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培养力度,[4]成为新媒介格局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全媒体格局下,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要以本学科知识学习为基础,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全媒体信息传播任务为核心,让学生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并灵活调整知识结构。

二、专业教学模式:知识范围和实践平台有限

(一)专业教学模块:专业知识范围狭隘

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以专业学科划分为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即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以各自专业领域为教学实施范围。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与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融性较少。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知识范围的局限性,让毕业生难以满足复杂的市场竞争需求。

媒体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并非是单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起作用,而是多学科综合影响下“构建性”思维能力的产物。严格的教学板块设置,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但也局限了其发展空间。因此,新闻传播学教学需要适当破除传统教学框架,与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相互融通。其实很多高校也早有这一意识,并采取了实际行动,比如安排学生学习交叉学科的知识,开设学校各院系共同拥有的通选课等。

(二)院系媒体资源:平台实践范围有限

由于专业化教学的要求,高校一般由众多学科和院系组成,但各院系之间的资源并不都是共享的。各院系媒体之间的人力、信息资源的共享空间有限。这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难以通过校园媒体提高实践能力。

不同院系的媒体运营策略和设计理念,都与本院系所承载的专业思维和理论体系有关,单一院系的媒体运营思维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院系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学生校内实践教学的范围局限在了本院系所属的媒体平台上,ζ渌院系的媒体运营策略和设计理念的接触较少。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媒体市场,其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运营思维和设计理念下的媒体形式。为了适应媒体市场的需求,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必须拥有构建性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而校内实验教学的设计,即使是满足了学生在各个平台上的实践需求,也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媒体运营理念。

三、“中央厨房”: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院系媒体矩阵:塑造全媒体运营理念

全媒体格局下,媒体运营者不再只有一种媒介资源。多元化媒体战略,跨平台运营理念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也应适应媒介格局的变化,调整专业教学结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院系的媒体矩阵,是由包括学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账号和微博账号、校报、校园杂志、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共同构成。在全媒体语境下,该类专业人才需要适应全媒体运营的思维模式,利用高校媒体矩阵,有效地培养学生全媒体运营的思维模式。

全媒体语境下,高校在构建全媒体实验教学体系和逐步完善实验教学平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通过全媒体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培养出了一批集采、写、编、录、摄互联网思维运用和现代设备使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逐步实现全媒体实验的构建,推动高校全媒体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媒体格局下,网络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仅是相互竞争分割市场的关系,更是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完整的社会信息框架中,各个媒介形态都在信息价值链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全媒体运营的思维模式,借助高校媒体矩阵将实验教学付诸于实践。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5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传媒形态的推陈出新与传媒产业的整合重组已是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这一变局中,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在发生巨变。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⒈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过去,传统大众媒介基本垄断了新闻传播。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网络的出现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当年美国“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丑闻案的揭露无疑是这种新角色的证明,它使大众媒体感受到了另一类挑战者的存在。在网络传播更加普及、媒介规制也相对宽松的一些西方国家,普通人新闻乃至创办媒体的案例层出不穷,“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近几年来成为引人瞩目的热门话题。

“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在去年“华南虎”事件以及“3・14烧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传播活动中,来自民众的信息和观点所激发的舆论威力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公民新闻”对传统大众媒体的最大挑战是,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特权。其次,“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以突发性新闻事件为代表,其报道方式正逐渐从以往的专业记者报道方式向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任何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是“临时记者”。任何一位公民,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来源。公民记者在扩大传统新闻媒介报道面、弥补重要新闻专业记者不在现场这一缺陷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专业记者的信源采集形态。因为公民记者的身份通常是多重的,他既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和采访者。除此之外,到BBS、个人博客、公民新闻网站等公民新闻载体上寻找新闻报道线索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的常规作业,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都得益于此。

还有学者提出,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7年5月25日,浙江在线会同浙江省内70多家媒体,联合国内外各大知名网站,共同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了一项名为“浙江一日”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但有专业记者参与,还欢迎广大网友来当一天记者,提交文字、图片、视频,往论坛灌水,开博客贴文,用手机发送感想和心愿。在24小时论,有560多篇文字报道、620多幅图片、300多篇博文、800多篇评论和16件动漫作品在网络上集成。研究者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博客,而是在同一主题下的维基理念的信息建造”,并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发技术的便捷,随着互联网用户人群的数量增长和分布区域的扩大,维基技术会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改变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①

⒉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如美国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尝试的媒介集团之一――媒介综合集团(mediaGeneralinc.)于2000年投资四千万美金在佛州坦帕市建造了一座传媒大厦,取名“坦帕新闻中心”(tampa'snewsCenter),将属下的坦帕论坛报及其网站tampaBayonline、电视台wFLa-tV,还有集团网站的编辑部门集中起来运行。集团设立“多媒体新闻总编辑”,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使三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这一集团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众媒介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比如报纸因为电视、网络媒介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不断被侵袭,发行萎缩和广告销量下降在所难免,产品单一、单独运营的报社很难应付市场变化。但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介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一观点不无道理。

在我国,虽然受制于体制与行政管理等因素,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充分展开,但一些传统媒介利用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改革已有不少成果。如获得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名专栏的“焦点网谈”栏目,就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整合《河南日报》、河南报业网与手机短信平台三方面的资源与渠道创办的,这个栏目围绕公共生活中的各类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发动广大网民畅所欲言,编辑也同时组织一些专家名人重点发表意见,稿件在网站上首发,报纸在每周二、四刊登两个整版的同名专版。“焦点网谈”还设立了子栏目“短信民声”,报社24小时开通手机短信平台,接收群众的建议与投诉、收集新闻线索。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党报编辑都要向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将结果及时在网站与报纸上对社会公开,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态为基础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如报纸新闻局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主要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媒介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新闻采编流程,日报按24小时的周期运转,电视根据新闻滚动与栏目架构的需要操作,网站则实时进行新闻信息。而建立在媒介融合基础上的“融合新闻”却不同,要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采编管理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是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

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2006年11月2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首席执行官CraigDubow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集团旗下的所有报纸都将设立崭新的“信息中心”,全面取代已有的新闻编辑室,让原先的报纸读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平台,接收新闻和信息。信息中心分为七个功能部:数字部(以数据库为基础快速搜集新闻和信息)、公共服务部(媒介监督)、社区对话部(原评论专栏的延伸,帮助实现传-受交流和受-受交流)、本地新闻部、内容定制部(为小众市场定制专门信息)、数据部(生活类“有用”信息)以及多媒体内容制作部。这一改革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突出本地新闻和信息优先于全国和国际新闻信息的地位;二是发表更多的由受众贡献的内容;三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跨平台更新和新闻和信息(报纸的作用从而下降、网站的作用因此上升);四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舆论监督作用。②

我国新闻媒介同样开始了组织重构与资源重整的探索。如《上海证券报》提出,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报网融合,推进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项工作。把“中国证券网”和《上海证券报》全面融合,实行一个班子,一套架构。不设立重叠机构。对报网统一业务生产流程,统一考核。把报社的盈利模式从比较单一的信息披露收入转变为内容产品收入、活动产品收入和互动产品收入。《上海证券报》记者的名片上都印制了两行字,上面一行是《上海证券报》,下面一行是“中国证券网”。该报负责人说,要不了多久,大家名片上的两个名称会翻过来,上面印“中国证券网”,下面一行才印《上海证券报》。③2007年,《广州日报》成立了“滚动新闻部”,也是加速媒体融合的一个举措。无论中外,新闻传媒的改革尝试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在远不是评价其成败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融合媒介”还有一种前景,那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如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必将超越“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这一界定,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⒊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一代媒介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为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在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体,更具备诠释新闻的资格和能力。但如果不注意通过与新媒介的融合扩充信息容量、改变新闻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整合加工新闻信息的水平将很难提高。

随着技术发展,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仍在不断增强,接受与新闻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新闻信息传播将普遍采用多媒体方式,最终在新的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看、写、说、录等等手段的自由选择和组合,新闻传播体现出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值得重视的是,随着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对新闻传播内容整合加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成为所有新闻媒介面临的新问题。

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从美国初步获得成功的“融合新闻”案例中可以看到,融合媒介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第一类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介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地表现。因此,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类人才不是高校能够培养的,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并有管理才干的业务人员成才希望更大。

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种全能型的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的,目前美国有一大批新闻院校、新闻媒体和媒介组织正在进行这类培训,很多文字记者在学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在学音频视频编辑和图表制作等。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

此外,“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融合新闻”不仅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当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新闻媒体不仅将更加“分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职业新闻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是平等的,新闻与观点的交流与交锋在所难免,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也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力,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成为每一个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在加快法律建设步伐的同时,加强对国民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这种教育是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之外的更加普及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

我国的新闻院校担负着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如何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出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我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⒈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比如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新闻院校的情况也与此相似。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6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记者;专业;权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增加约6440万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论坛、贴吧、博客、微博等信息互动平台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每一个网络用户俨然就成了一名专业记者,可以随时信息、表达观点。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开始或者会怀疑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他们仍然是传播环节的中流砥柱。

1概念的界定

美国新闻学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有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让普通大众的“媒介接近权”得到了现实的满足。自媒体让人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声音,大众并不需要多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当代,微信、微博便是自媒体的代表。

自媒体让大众又传统媒体的信息受众,变为现在即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传播者、接收者。

新闻记者,本文所探讨的新闻记者指的是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记者,也包含了新闻门户网站的记者。

2新闻记者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

从内容的提供上,专业新闻记者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着时间上差距。当各种事件发生时,参与者与目击者由于自己可以通过自媒体信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而在原来的模式中,最新消息的和传播更多是由专业性新闻机构所承担的。而现在,信息的获取上,专业的新闻记者在时间上落后于人人既是自媒体的时代。

在内容的传播渠道上,自媒体消息后通过网络中的人际人内传播会有得到更多的阅读。而专业新闻记者的报道在时间落后的情况下,最后在供职的媒体所发表,比如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新闻网站。大众对于自媒体的使用频率也高出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

在传播的效果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的范围会更广发。由于获取的便捷性,受众交互性更强,自媒体的传播可以更容易让更多人获知信息。

3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尽管自媒体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仍然具备很多局限性。可信度低,自媒体的水平良莠不齐,内容可信度低。新闻记者在报道时仍然处于传播的重要环节,需要发挥着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优势。

把握新闻价值对新闻信息的选择。由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海量的信息已经将大众淹没,大众很难从无数信息中去提取有效的信息,而且花费在无用信息上的时间远远大于有效信息的获知。因此也需要新闻记者第一层的把关,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信息新闻价值的判断进而去报道。新闻价值是通过新闻工作者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新闻工作者“新闻价值”的概念,包括真实性,时效性,影响力,思想性,接近性,显要性,异常性,冲突性,人情味。通过这些要素的甄选,从而可以提供给大众更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减少海量信息时代中人们寻找的时间。

通过专业知识对新闻信息的报道。新闻记者大多数都会具有着新闻实践经历或者理论知识背景。自媒体由于进入便捷,运营简单,往往缺少专业性的内容提供。以微博、微信或者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出现过很多不真实的方面,在2013年“老外撞倒北京大妈”事件中最开始提供事件信息微博用户在图片和新闻的真实性上存在巨大差异。从最开始的该微博用户所提供的内容是,北京大妈为了讹诈老外而摔倒,其所提供的图片是北京大妈破口大妈老外。而经过最终调查后,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信息的及时和迅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报道的真实性。

权威机构新闻信息,从报道的言语组织上更加清晰。新闻记者更应该发挥优势,凭借自己所在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强,更为可靠的信息。新闻写作方面,从导语、情节、事件、背景等方面,清晰的规划和组织。发挥处理稿件的专业能力,让新闻事件清晰明白的呈现在大众面前。

坚持对社会舆论的良好引导。在整个社会活动中,新闻记者扮演着公众利益“守护神”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新时期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不再是简单地记录事实,而是要通过深入思考,给公众提供真实、全面、深刻的记录。记者的影响力是伴随记者对事件的思考而产生的,记录、思考、影响三者之间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1]

及时发现和跟踪网络新闻线索。网络新闻线索是现在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之一,网络信息作为新闻线索,必须要经过新闻记者的采访、核实,要找到信息的最初来源即第一信源,要采访信息提供人,并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进而探寻事实真相并客观报道。[2]

[参考文献]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跨界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2.044

theResearchandConstructingofteachingandpractice

SystemofDigitalmediaartinHoaiUniversity

menGXiangbin,LoULilv,ZHanGHeng

(School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HohaiUniversity,Changzhou,Jiangsu213022)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rearesomeproblemsinthedisciplineofdigitalmediaartunderthecollegeofscienceandengineering.onthegroundof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ofdigitalmediaartandtheconstructingsystem,webuilttheteachingandpracticesystemofdigitalmediaartwhichisfitfortheenvironmentofcollegeofscienceandengineering.thisarticleintroducestheactionsandmethodsoftrainingprogramofdigitalmediaartinHohaiUniversity,inwhichwecombinethepreponderantsubjectsofHohaiUniversityandreflectedthecharacteristicsofwaterconservancy.atthesametime,theoriginaltrainingprogramisoptimizedinordertoadaptthemarketdemandsfortalents.

Keywordsdigitalmediaart;curriculumreform;teachingandpracticesystem;disciplinefusion

1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CG产业及移动游戏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相关领域的设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井喷的趋势,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综合具备多种素质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及艺术审美能力,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便成为了各设计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从2000年开始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253所高校设立和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在建立之初大多设立在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或媒体与传播学院,但该专业的交叉性一度使数字媒体专业处在一种悬浮状态。2004年教育部在本科目录外新增“数字媒体技术”(080628S)和“数字媒体艺术”(080623w),从专业归属上来看两个专业均从属于电气信息类。①而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又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严格分开,将数字媒体艺术划归到艺术学下面的设计学类,而数字媒体技术则保留在工学下的计算机类中。专业目录调整的情况反映出社会与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认识上的混乱。从全国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办学情况来看,普遍出现的问题为专业办学时间短、课程设置结构混乱、师资队伍薄弱、办学无特色、同质化倾向严重等。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及构成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对象及时代背景决定了其所具备交叉性、融合性的专业特点。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美学、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见图1)。通过研究分析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及交叉学科,可以为我们设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了解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奠定基础。从数字媒体对象的表现形式来看,其表现形式超越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以互联网、移动设备、交互媒体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突破了传统媒介以文字、图片为主的表现形式,而更多的是采用图像、动画、视频、游戏,这类传播内容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体现出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其实现则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②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必须围绕上述分析来展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艺术设计基础。学生应该具备采用新媒体形式进行艺术创意表现的能力与审美能力,具备数字内容艺术设计的基础。(2)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媒体创作的能力,了解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并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具备整合多领域人才,进行项目设计管理的能力。(3)传播学及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基础。了解市场需求,熟悉数字媒体传播形式,能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广传播。

图1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3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在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正式创办于2007年。河海大学的教授、专家和科研人员早在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水电站建设的多媒体演示动画研究、航道疏浚的虚拟仿真研究、三维动画软件插件关键技术研究,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经过七年的办学实践,在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在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以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归属上属于电气信息大类,因此所招收的学生为理工科出身。大多数学生在刚入学时普遍对本专业理解错位、信心不足、内心茫然。(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立之初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既无法借鉴利用河海大学优势学科的平台,又不能体现河海大学水利行业特色,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改革。(3)从学生评价体系上来看,有些地方与理工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相互冲突,需要在评价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规律。

4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举措

从国内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1)依托各校风格与优势学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在教学模式上以项目案例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3)在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艺术基础理论、设计通识类课程的教育,在本科教学上实现厚基础、宽口径。(4)利用不同院系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兼容并蓄、跨界融合的创新教育思维。

因此,我们针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从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系、知识范畴、能力要求等方面入手,理顺思路、明确定位,构建符合艺术教学规律体现河海大学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③通过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数字媒体艺术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结合河海大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常州市地方产业特色,确立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今后的培养方向:以水利为特色,培养服务于信息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交互设计、虚拟仿真方向的设计人才,引导学生进行与水相关的创新设计,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水文化的对接。

图2校内外平台资源与重点研究方向

(2)分析可结合的校内外平台及教学团队资源,最大限度将身边的优势资源整合利用,重建与之相关的课程模块,强化相关研究方向,建立能够体现河海大学水文化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结构(见图2)。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与校内优势资源平台建立联系,通过这种跨平台与跨专业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④目前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平台资源有机电工程学院疏浚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其教学团队、物联网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及虚拟现实科研团队。依托这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平台与教学团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从校外的平台资源来看,结合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以学生实践为核心,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产业与社会三者的有机融合。⑤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及转型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将核心课程整合为两大模块:信息与交互设计(交互电影,交互app,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虚拟与仿真设计);影像与非线性编辑(动画与CG视效,水利工程仿真设计)。这种培养模块既体现了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专业特色,又突出了河海大学以“水利”为特征的办学特色。

(3)将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统筹考虑,在设计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美学及艺术史、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认知心理学等设计基础通识类课程模块上实现统一。目前现状是两个专业在基础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达到了较好的统一,但由于忽视基础艺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史的教学、受本科教学职业化倾向思想的影响,相关的基础通识性课程开设得非常少,大量的软件技能教育充斥在三四年级的本科教学中。⑥即便是现在已经开出的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虽然授课内容一样,但由于课程名称、授课学期不一致而无法统一。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革。

(4)强调基础教育、设计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在解决上述三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调研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行业,根据行业要求调整三四年级专业课程。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出大概2~3个与具体的就业相一致的方向,去掉与之无关的专业课程,明确专业定位。

5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伴随着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发展而生,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强调跨界融合,设计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工程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也应紧随时代潮流发展变化。只有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力。专业创办环境、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周边产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能是单一的、一元化的“一刀切”模式,各学校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与优势,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特色人才。本文作为河海大学的教改项目成果,在探索具有河海大学水利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为与本校情况、环境相类似的院校创办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供了参考经验。

项目基金:河海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课程与实践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ZX/13a001-o1)

注释

①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2(4):1-5.

②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③候薇.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2):150-153.

④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70-272.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发展阶段,从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到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65万人,与之伴随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一问题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培养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运用科学的理论与贴近生活的方式引导毕业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意义十分重大。而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给高校实习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展开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积极作用

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在推进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中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作用:

1.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效率。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头绪多、耗时长、动用人力多、政策性强的工作,不仅涉及到毕业生本人,而且还涉及到学校、学校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省市地人事部门等,是需要配备一定的专职人员。教育部规定,高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应为1:500,而实际工作中各高校这一比例与教育部的要求差距甚大。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校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一直到毕业之前的各专业独立的就业指导,繁重的工作让就业指导人员疲于应付。

应用QQ、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技术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及时和更新就业信息,如以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将高校各自特色就业战略以图文并茂的轻松形式推送到每一个关注了高校就业指导微信平台大学生的手机中,毕业生可以全天候地进行职业测评,查询用人单位资料,查阅下载就业政策和文件。这不仅加强了对外宣传,而且畅通了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扩宽了传播途径,有效地帮助解决了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

2.有助于就业信息多样化、个性化。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大学生对周围环境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服务学生就业工作的传统做法是,招聘信息通过内部海报、通知以及院系专职工作组织等,这种服务方式一方面,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另一方面,信息受众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

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开放,可以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的就业创业资讯。同时,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的消息通常都带有图片和音频辅助,也帮助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不仅局限于校网上单一的招聘信息、职业指导讲座、就业政策通知等内容,还可以通过回复消息与公众平台之间进行互动,切实思考并参与到当前就业信息分析与学习中来,满足每个学生的就业需求、个人爱好等方面的需求,弥补了传统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

3.正确引导,满足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对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季把握准确的就业和创业信息,了解就业和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是找到合适工作,抓住创业良机的关键一步。学生适逢毕业,为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方面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四年级期间,多会因为专业实习或者外出应聘不在学校,而校园招聘活动是按照一定计划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举行的,很多时候学生临时获得信息后为了参加校园招聘活动,需要中断原有计划赶回学校,甚至还有一些从外地或者省外的学生赶回来,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各项成本;另外一方面,因为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有限,有时会轻信一些虚假招聘信息缴纳一些所谓的培训费、体检费以及押金等,从而导致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问题。

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地域限制小。当下已经进入移动传播时代,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对接受者来说,微信与其他传统媒体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资费优势,大学生对微信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借助微信自身的传播优势可以有效地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现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习惯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来了解外部的社会,因而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创业政策、创业合作项目,正规的就业和创业信息,可以让学生更为便捷地了解到正确的就业创业资讯,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学生免受不必要的损失。

4.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高校在服务毕业生就业方面,不仅仅是让毕业生们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还应该是通过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对学生进行创业的引导和扶持,并且让其他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提前⒂虢来,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实现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形成在校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整体提升的良好状况。

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开辟“求职咨询”、“就业指导”等专栏,通过信息和问答方式,告知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完善职业形象,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劳动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内容丰富、传播及时、影响广泛等特点,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有关就业指导的内容;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图文并茂、声像交融,能够将教育平面引向立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强,吸引到更多的受众,可以更好地调动广大同学参加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面临挑战

近年来,受就业信息简单等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目标仍然难以很好地完成。

1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信息简单化。

当前很多高校的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都是依托学校主网站下的一个频道或栏目,对于相关内容也安排有专人进行维护和更新,但也仅仅是相关信息的和整理,学生通过登录学校的校园网平台,只能是简简单单地了解一些用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多时候又是被链接到用人单位网站上面,缺少具体的需求细节,具体的交流。学生一般都要到用人单位网站获取有用信息。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校相关网站的信任程度和利用程度就下降了,久而久之,学生就直接应用各大搜索引擎自己去搜索相关信息,而忽视了学校相关平台提供的信息。

2.信息的真实度低。

网络具有的开放性等使网络具有充分的信息传播优势,不仅可以信息共享,而且也能一定程度上的自主自由,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中不真实的信息来源于用人单位、网站和个人。国内外的大多数网站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无法对每条消息进行真假的辨别,网站的会员登记没有真正用实名制,网站也没有强制性的检查和惩戒的措施,就给企业随意的虚假信息,骗取报名费和培训费。因而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也面临信息的真实性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应对虚假信息的侵入,是现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困难之一。

3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服务单一化。

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匮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阻塞严重,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足够信息,导致找工作没有头绪,用人单位没有毕业生的足够信息,导致用人单位难以招收到需要的人才,由此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目前高校针对毕业生的就业相关培训,多是通过专门集中的授课教育。如果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得到就业的建议时,多是通过辅导员或者相关专业老师。学校的就业服务平台很多没有能够提供很好的解答服务,这样就导致学生需要了解到更加具体的招聘信息,或者在应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都必须联系老师或者辅导员。但辅导员如果对一些就业中相关问题不能准确回答时,辅导员或者专业教师就必须同学校专职的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信息在三方之间不断的转达和回复,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容易在转达和回复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现有高校在新媒体服务平台建设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关注就业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具体指导。因而学生只能了解到有这类信息,仅此而已。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应聘时甚至仅是依靠老师,完全丧失了自己努力和创新的过程,从而导致在应聘阶段,学生只是收获到忙碌,却无法发现和把握真正的理想工作机会。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负责联系政府相关的组织机构与职能部门,共同组建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站,向学生介绍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咨询服务工作。在校内举办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信息,或向社会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成才提供帮助。

三、高校提升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水平的思考

1.加强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从线上消息、线上就业指导、线上搭建互动平台等几个方面将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起到良好的帮助。

(1)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各类的计划以及比赛信息,并且利用平台的交互能力,让学生通过该平台将自己的创业创新项目上传至平台。再由学校选拔专业的教师队伍利用平台对学生提交的相关项目进行审阅,并且可以利用平台同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流,从而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参加比赛或者创业项目,而且在不断修正中达到真正的创新创业。

(2)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也需要一支专业性强的客服团队支持。这支团队可以解答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疑问。高校应优先考虑具有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教师作为新媒体服务平台服务人员,并采取教师专职与学生兼职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服务新媒体服务平台。由教师负责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规划、运行和内容把关,由招募的勤工俭学的学生或志愿者负责信息的收集、编辑和推送等事务。

(3)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也需要校企合作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用的资金投资的渠道等信息。通过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项目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利用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多媒体性,可以更加全面地让有意向的投资方了解到相关的资讯。同时,通过学校与投资方企业的对接,也可以减少学生在寻找投资方过程中被骗的几率。

2.提高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美国传播学者霍夫曼研究证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反之,说服效果越小。以QQ群、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相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其公信力相对较弱。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信息工作上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优势互补,通过传统媒体的转载和权威人士的解读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其次,要在新媒体服务平台内容的准确度上严格把关,做到对信息出处、内容真实性进行反复核对,避免出现信息过时、虚假等问题,以保证其公信力;最后,要积极扩大新媒体服务平台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增强互动性,提高新媒体服务平台活跃用户数量。

3.提高新媒体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

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如果只是一个就业创业信息的渠道,并不能有效地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在使用过程,建议通过专i信息、专业客服、专业维护三个方面提高新媒体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

专业信息方面,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是人不可或缺的一个资源,专业信息服务更是一个媒体平台获取用户信息的核心要件。市场背景下各种与就业相关信息层出不穷,风格上都参差不齐,毕业生们大多习惯性地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相关信息收集,由于百度等实行的商业化运作,提供的信息只是因为付费与否,因而在分辨用人单位是否合法正规、创业信息是否真实可信方面缺乏必要的把关。毕业生们因为涉世不深对信息缺少鉴别能力,所以由学校搭建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时,专业性地搜集各种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平台,积极与同学校有交往的用人单位联系,并权威可靠的招聘信息;以及与支持学生创业的投资服务企业联系,促进学生的就业。

专业客服方面,高互动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需要转变以往服务部门单纯就业和创业相关信息的衙门作法,加强并提供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的专业客服服务。可以通过校内竞岗等方式选拔具有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知识和愿意从事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客服解答。当学生遇到就业相关问题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新媒体服务平台利用的便捷性,使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直接的帮助,同时,利用专业的客服也可以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观以及就业创业策略提出一定的有实效的帮助,从而起到线下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帮扶,线上专业的客服人员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起到推动作用。而且,相关问题可以由专业客服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其他更多的同学共享。

专业维护方面,一个服务平台的稳定与否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受众的使用。而在新媒体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维护方面,高校虽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性人才,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对新媒体平台的维护还是有所欠缺。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各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压力将不断涌现,必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维护团队才能保证高校新媒体就业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运行中新媒体服务平台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关键在于通^数据分析,把握用户需求。学校可以对新媒体服务平台用户的变化程度、信息发送情况,以及受众的阅读情况等指标进行实时统计,了解信息传播情况,进而针对用户需求对新媒体服务平台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巍、张予:《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平台建设研究》,《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年第7期

[2]李佳佳:《浙江省高校微信就业平台建设研究》,《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6期

[3]李瑞强:《基于微信的实习就业指导信息化平台研究》,《民营科技》2015年第11期

[4]《探索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模式》.http://.

[5]温如春:《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与探索》,《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5期

[6]杨宜凡:《大学生利用网络就业平台的发展趋势及作用分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年第5期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9

本文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特征,重点结合对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行业、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学院乃至学校积极促进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46-03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的性质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表现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艺术是促进新的计算机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与艺术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是依托数字技术产生计算机艺术与受众的交互性、便利性与实用性。数字媒体艺术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二维、三维与漫画媒体等。数字媒体艺术的要素组成包括图形、文字、声音、运动、交互等等。

2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掌握包括信息通信原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传输与处理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以一定的设计与艺术修养,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知识进行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计算机动画、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的实际策划、设计、操作与管理等等,并通过运用数字艺术创作软件,为行业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带来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延伸人的艺术创造力,使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应用于社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深刻的专业意义。(见图1)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简介

从学科交叉、知识与技能、思维等三个层面来看:

学科交叉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跨学科、多门类、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新专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结合的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涉及理学、工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见图2)

知识与技能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能力,专业所培养的是能适应科技发展、时展的复合型策划、设计与制作人才。学生既要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又要熟练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制作的原理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并且具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编程基础,能从事游戏设计、动画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站设计、影像设计与编辑等领域的实际工作。

思维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创意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通过人文社科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艺术与设计学科等综合、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质所达到的。

4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交互性,学科交叉等各方面:

(1)艺术、设计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实用艺术,以数字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具有数字艺术的审美特征。学生学习该专业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新科技的发展等,而且要具备艺术的综合素养,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具有美感,美化人们的生活。

(2)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是在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确立的,数字技术的产生催生了数字艺术与设计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媒体中的运用具有传统媒体很难达到的传播信息的快速、高效与反馈特征,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

(3)学科交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形成了学科间的互相交叉,但又不能被其他学科与专业替代。

5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既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学科的发展、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顺应在数字化社会、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实用美术”拓展的生活需要与市场需要。

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在每年15万人左右。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统计,到2011年,全国有155所高校具备开设数字媒体专业资质。高校的本科层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传媒类高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中,把数字媒体分为两个专业,即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大学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很多开设在计算机或软件学院中,等等。

6华东理工大学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的概况

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依托上海数字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背景的。上海拥有大量的it企业、数字媒体企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量是较大的。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拥有工业设计专业的学院之一,随着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学、旅游管理、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等本科专业不断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的专业建设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学院的整体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来看,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院的广告学专业(包含广告设计的教学)已开设了数年,课程设置中突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培养要求,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条件。开设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将会对学院现有专业格局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几方面的需要:

首先,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

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充实设计学科的内涵,增强专业的综合竞争力。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现有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传媒系与旅游管理系,并建立了艺术与设计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旅游规划与会展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学院有本科专业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博士点、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硕士点、旅游管理硕士点、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等。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加强学科与专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学院广告学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广告学专业办学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了大批广告策划、品牌塑造与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利于广告学专业的转型升级,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

再次,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信息学科、媒体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等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以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为特征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人才,这是社会发展新的需要,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形象企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热门行业就业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将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定位与特色: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的理工与文科背景,依托学院的学科优势,面向信息社会,以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作为两大专业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适应市场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要素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基础,具有静态、动态或通过动态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融视、听等综合感官体验为特征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确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课程的协调组合是很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理论、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艺术设计、传播等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应用。不同的高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学校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两大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类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传媒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办学的主要特色在于:

(1)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学专业作为基础,设立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两大研究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系统论、突出创造性,强调科学与人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提倡设计创造合理、完美的生存、生活方式与空间。

(2)重视艺文结合、文理结合,学科交叉。既充分发挥华东理工大学在学科领域的优势,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将设计学科、艺术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上,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现代教育中心等的合作。

(3)重视产、学、研的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必须对接产业发展,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尽量吸收产业、行业最新发展的相关信息,并结合实际与企业合作。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等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传统媒体的数字时代转型有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对it技术、网络媒体等的迅速发展具有敏锐性,并通过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数字影像及应用的角度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交互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等等。本专业不仅建立完善课程体系,而且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课程的组合体现理论、知识、基础、方法、素养、设计、制作、管理、实践等教学环节相互有机组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面向社会、经济、文化、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等为准。

4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分为两大主干:(1)数字媒体与品牌策划;(2)数字影像及应用。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媒体与文化、计算机图像处理、流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数字媒体品牌策划与设计、摄影摄像基础、立体信息处理、影视后期与特效、数字媒体产业运营、数字动画编导制作、网络游戏设计与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策划、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见图3)

多媒体通信专业篇10

(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本文在对辽宁省数字媒体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4+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的途径,对其他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1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035—02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新媒体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L13DwJ035)。

收稿日期:2014—10—26

作者简介:王洪江(1977—),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

魏冬(1971—),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张文强(1972—),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

富璇(196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

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中举足轻重,未来3~5年,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50万人左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数字化设计、媒体制作和传播等有关的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主要探讨沈阳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4+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在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后,依托于学校现有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国家、沈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创立品牌的办学理念,我校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良好专业素养及一定艺术修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游戏开发、媒体传播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将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制作和管理能力,能够到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游戏设计、网络媒体、广告等相关行业,从事各类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制作、开发和运行与营销等相关工作。

二、“4+1”创新式培养模式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正是在这种教育导向下,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数媒专业就业市场的当前需求,提出了“4+1”创新式培养模式。“4+1”创新式培养模式提出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体,在大学二年级进行专业方向双选,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和硬件资源以及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学生的升学及专业方向。在确立学生的专业方向后,通过四种途径来对其进行培养,分别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采用录制多种微课程的方式进行个别化学习;组建了新媒体社团,主要活动围绕新媒体展开,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举办专业竞赛,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办学力度,积极与企业沟通,找到合作点。如图1所示。

(一)一个核心

我校根据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体系,三个方向共开设14门课程,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考研以及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高年级重点突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的学习,分别在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三个方向设立了专业出口,培养体系清晰,课程衔接紧凑合理,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如图2所示。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使学生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培养其信息化素养。具体实现方法是在专业课程中采取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对单门课程难点章节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教师通过作业、答疑等方式教学,部分章节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教师进行辅导。在微课部分,学生可以自选某几个模块,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阶段测验,期末最终成绩为课堂成绩加微课成绩的总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积极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完成最优化学习过程。

(三)社团活动

新媒体协会创建于2008年,主要面向动漫设计与制作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方向的专业学生。协会下设平面设计、影视制作、虚拟现实、游戏制作、动画制作等五个方向,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话剧、宣传海报制作、专题微电影拍摄以及知识分享等活动。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关专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其集体荣誉感。

(四)专业竞赛

专业竞赛是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开设的专业竞赛共有15个,通过学校的有效组织,我专业承办、参加的比赛有辽宁省广告艺术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大赛。通过参与这些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数字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引导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以及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很多高校的就业质量下降。我校历来重视校企合作的开发,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专业先后与水晶石教育、炫游教育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涉及学生培养、专业开发与建设、课程共建、合作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实习就业基地共建、工作室共建等多个方面都有合作。以上举措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三、“4+1”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4+1”培养模式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特色鲜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人才。

(二)“4+1”培养模式改革了教学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专业竞赛为驱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技术运用与开发能力,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积极性。

(三)“4+1”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共产、共同培养的目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就业能力和质量为出发点,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个主体、两轮驱动、五个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李望秀,谭敏生,汪凤麟.地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