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08:30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1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体育体育活动

2006年春节前夕,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意见》提出了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服务”等五项原则和将要落实的“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服务”等七项重点工作。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城市人相比,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被城市吸纳整合乃至受到歧视。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问题成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国内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城市学等角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生活状况、社会适应性、社会交往、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社会心理、越轨等诸多方面,但对于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问题的研究却相当少,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本人仅仅从体育工作的层面,对现阶段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

一、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农民工作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城市中逐渐形成的特殊劳动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3年12月,国务院已做出重要论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应该受到政府等有关业内部门的重视,他们也应该在工作之余能有时间、有机会和城市人一样参加体育活动。但如今,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还未改变农民的身份,未被城市认同和接纳。和城市人比起来,他们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令人堪忧。

1.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据报道,有记者曾对上海、四川等地进行了“农民工精神生活”专题调研时,发现农民工精神生活普遍空虚,缺乏必要的文娱体育活动,致使业余时间无法打发,只能赌赌钱、喝喝酒。另根据资料显示,某地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与场所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与场所

可以看出,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多属于自发组织,缺乏有效组织;活动内容比较简单,缺乏集体性强的项目;用工单位没提供足够的运动场所和设施,活动场地多为非正规场地。

2.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

第一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工的年龄在18-40岁的占90.56%,这个群体属于相对年轻的群体。但问及为何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时,他们要么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运动,要么找出理由来为自己解释(如表2:)

表2某地农民工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一览表

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体育运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体力劳动与体育运动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体力劳动只能消耗身体的局部,如果劳动强度过大,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体育活动则可以锻炼全身,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此外,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每天从事的工作都异常辛苦,很少有闲暇时间。

第二用工单位的组织力度不够。按常理而言,农民工作为用工单位的员工,他们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应该受到单位的重视,农民工的体育活动也该由用工单位主动组织。然而,限于目前政府的管理能力,大多数用工单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则置之不理。很少有单位像社区委员会对待社区市民那样把体育工作真正做到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管理。

二、新时期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举措

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性歧视。由于进城民工的特殊身份,城市的一些单位、职工和市民对他们普遍存在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这种歧视往往给农民工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伤害。因此,政府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切实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对城市广大市民和职工的思想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尊重进城农民、平等地对待进城农民的思想和风尚。同时,要借助各类大众传媒及其他工具,经常开展反歧视宣传,给农民工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社会生活环境,才能确保有关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各项举措取得成效。据资料统计,3.6亿就业人口中有农民工占2.6亿人。以上海为例,最多时曾拥有144万传统意义上的国企产业工人,目前已锐减到不足20万人。这足见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中的不可替代性。一旦失去他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都将难以为继。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应该纳入社区的管理,享有相应的“市民待遇”。可是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在紧张而劳累的工作之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为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政府加快城市体育场地建设,为农民工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市人均体育场地、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农民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大城市中逐渐形成的劳动群体,城市社区更无力为这些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因此,城市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他们在业余时间从事体育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加快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发挥体育设施的辐射力。

要倡导人文关怀,为农民工提供精神支持。一方面,要重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要为农民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丰富他们的娱乐文化体育生活。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工,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关心他们的疾苦,要让农民工直接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城市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采取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援助,为他们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农民工离家在外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用工单位要重视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权益。首先,用工企业建立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组织。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标志着一场由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用工企业也要认真纠正对于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认识的误区、关注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借鉴政府的成功经验,建立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组织,有计划地利用闲暇时间组织体育活动;其次,针对农民工对城市开展的体育活动陌生而又新奇的现象,单位要邀请体育指导员或自己培养专业体育指导员有计划地对农民工给予指导、消除他们的羞怯心理。另外,企业要合理安排工时、工期,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适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

社区支持,组织市民与农民工进行广泛的体育交流。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方面它具有正式组织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邻里互动的地缘特征。上既可以与政府联系,协助政府,横又可以与社团、单位合作,动员社会。因此,农民工体育活动要获得社会的支持也同样要依靠社区力量,发挥基层社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利用社区组织市民与农民工进行广泛的体育交流。城市有城市的体育活动,农村也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果条件允许,社区可以与农民工之间展开体育友谊比赛,使农民工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和精彩。通过相互交流,农民工在紧张的劳累之余体会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放松和快乐,甚至逐渐改掉了以往酗酒、等不良习惯;所在社区也形成了安全、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我们必须遵循《意见》提出的“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服务”等五项原则,认真抓好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一重要环节,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裴立新.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23-26.

[2]曹池龙.体育本质与作用的辨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45-47.

[3]卢红梅,田玉,童建国.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10-13.

[4]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4.11:56-58.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2

摘要:农家书屋是社会主义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级党政部门对农家书屋工程的重视,是对基层民生的重视。随着国家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及对策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发展制约及发展方向的思考云南省边境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政策的研究与分析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人群艾滋病感染现状及流行特点分析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少数民族地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产团购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云南推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招改革以云南省为例探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法的立法云南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探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7-1-9].

[4]常春秀.“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4):152-154.

课题基金: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与阅读推广研究,编号:Kw160035。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3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区照顾资源的对策研究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对少数民族“留守学生”的爱少数民族留守寄宿儿童的思想动态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开展社区矫正的疑难问题研究对于山区农村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传统大众传媒对右江河谷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的影响英国老人的社区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护理浅谈新疆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设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人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研究综述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教学浅谈少数民族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养老社区模式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思考西北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大众传媒与舆论引导力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张艳斌,李文静.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6).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5]钱宁.“社区照顾”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思想战线,2004(6).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4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改进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深刻。我们农村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同志只考虑经济工作,轻视和淡化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做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次,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不活,覆盖面不广。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教育的重点与农村目前状况不相适应。再次,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部分干部本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开展工作,部分干部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搞经济工作成绩、功利明显,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基于种种原因,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地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

改进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农村要发展,稳定是前提。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农民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各项任务。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引导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革除陈规陋习,在思想和行动上爱党、爱国、爱集体,在人际关系上,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助共济。

针对部分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帮助干部提高素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干部的头脑,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通过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谈心、交心活动,沟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沟通干部与农民的思想,增进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友情,使广大农民敢于和愿意对干部讲真话,说实话。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5

(一)“强资本、弱劳动”的观念根深蒂固

现有的劳动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劳资双方即雇佣者与劳动者的地位在实践中是无法实现真正平等的。首先,在经济实力上,雇佣者的实力远远强于劳动者,雇佣者的财产与生存是分离的,而劳动者的劳动力与生存是相依存的。因此,劳动者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即农民工对交易的需求远远大于雇佣者。其次,在自由选择的权利上,雇佣者的选择余地远远大于劳动者。企业一方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而劳动力供给方却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这种深入人心的“强资本、弱劳动”的观念使得大多数企业不注重改善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待遇,不愿意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

(二)劳资双方缺乏荣辱与共的价值观念

总体来说,全民性的道德教育还很滞后,农民工受雇的一些企业主素质普遍较低,道德秩序与价值判断处于迷茫状态,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守法经营和维持良好劳资关系的自觉性,经常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农民工又受出身、文化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只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不易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因此,劳资双方远未形成荣辱与共的价值观念。

(三)劳资双方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在我国,农民工就职的企业大多法制观念谈薄,有些企业虽有法律顾问,但只是在出现纠纷时起作用,出现了劳资纠纷,多数企业选择以“赔钱了事”的应付态度予以解决,没想到会影响企业形象,导致企业用工、合同签订、产品销售以及职工队伍的分化和契约的不稳定性等一系列不好的后果。农民工在知识上的缺陷及性格上的弱点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决定了其对政策法律认识与理解非常有限。出现问题后,缺乏法律自保自救意识,不懂得用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四)劳资双方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理念理解有误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并出台了一些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规定。但是劳资双方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均存在误解。企业认为一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会严重损害自身的利益,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了一部分企业敷衍甚至抵制相关法律。而劳动者尤其是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则认为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会倾向于强势的企业一方,并且相关法律程序过于繁琐,与其期望存在较大偏差,对自身起到的实际保护作用也很有限,因此,出现问题不愿诉诸法律。

二、劳资双方思想现状影响农民工权益的维护

第一,契约论认为如果博弈双方的地位力量有悬殊,可能会导致一方因为力量弱而无法自由表达意志。农民工对交易的需求远远大于各企业,这导致企业与农民工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即使农民工签下了合同,看似平等的交易,其实不一定是自由意志表达的结果,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往往使得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首先,企业一方自恃处于强势而规定苛刻的条件,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因为知道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面对劳动合同,很多农民工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思表示,这就很难保证其合法权益的实现。

第二,劳资双方荣辱与共价值观念的缺乏,不利于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雇主不愿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农民工只是为挣钱而工作,没有企业认同感,不会激发最大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企业和雇主的利益,进而不利于自身权益的保护,这种状态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企业过度地对相关劳动法规表现出抵触的情绪,使得很多企业规避法律,导致一部分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对劳动契约中的工资,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通过考虑劳动者及其家庭所需的最低费用来确立最低工资标准,防止用人单位过度地克扣劳动者。但是法律宣传的不到位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农民工最为关心的是每月能否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而对于企业是否要给他们缴纳保险以及休假、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强烈,使得相关合法权利的实现得不到保障。

三、转变劳资双方思想意识,维护农民工权益

(一)深入宣传法治思想,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应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做好劳资双方的普法教育活动,消除各方守法用法的心理障碍。各级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劳资双方提出的疑点和问题给予相应解释,使劳资双方认识到利益平衡与权利平衡是法律的基本表现和价值取向,立法的目的在于平衡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从长远的利益考虑,从全局的利益出发,从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考虑,以公平和正义为原则,实现对各种利益的整合,在利益选择上实现平等。

(二)加强全民道德教育,改变劳资双方思想观念,树立双赢意识,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1、发展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要加强全民道德教育,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自身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要牢牢树立依靠劳动者办好企业的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切实贯彻落实农民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双方劳动关系的稳定、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与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有机的统一。

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企业劳资双方思想的充分交流,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一方面,通过交流沟通,让农民工深层次地了解、理解和支持企业推行的各项工作,形成协调的劳资关系,使得双方的利益都得以很好地实现。另一方面,企业要倾听农民工的呼声,充分了解农民工的意愿,改进企业的管理行为。这样一来,农民工地位得以改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提高农民工的博弈能力,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改善农民工的知识结构,使农民工获得一技之长,改善我国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

社会各界要大力关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农民工自身也要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尤其是建立通过集体谈判联合保护自身权益的思想。只有这样,农民工才能够与强势的企业抗衡,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发展,改善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害的现状。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6

关键字: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观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在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的情况下,形成了价值观念的新结构、新格局。使其呈现独有的特征,当代青年农民工已经不再追求盲目的崇拜,更不喜欢空洞的说教、抽象的理论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评价更趋理性和务实,并且对国家的发展比较有信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民主法制意识增强,注重个人权利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发展、自我设计。越来越多的80、90后青年农民工正确看待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明显增强。原有的以无私奉献,无条件绝对服从集体、国家利益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在向以追求个人利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转变。

二、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性分析

青年农民工对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和对社会现象的判断上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缺少对以往自己的价值观念的理性反思和对未来价值之路如何选择的自信和整体把握。在适宜的社会诱因下易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存在的社会问题缺少全局性的眼光,在遇到困难时易消极、颓废、甚至心里失衡,出现非社会性的或性的行为。新生代农民工尽管崇尚个性,强调主体意识。但在实际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中,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独立思考、选择的成分并不多,常常跟随“流行”的现象而变化。例如社会上存在着城市与农村制度上不平等、经济上不平等、地位及待遇不平等……他们往往用“脚”投票,有时他们会借助“老乡会”等团体甚至黑帮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麻烦”,这些都会引起社会秩序的不安定。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面对的特殊情况和中国的社会转型的现实,更不能深刻的分析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对政治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关注程度虽然远较上一辈强烈,但政治参与行为并不令人乐观,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深深地烙上了城乡二元体制的印迹。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是农民工参政的主要渠道,但是他们远离家乡、信息不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城市尽管与农民工利益有着直接关联,但由于制度安排无法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无法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在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实际上处于一种“悬空”状态。

因此,要防范新生代农民工极端或群体性抗争方式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就必须正视他们在政治权利上的诉求,拓宽他们在城市的政治参与途径。

首先应扫清制度障碍,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可以按农民工在所在城市居住时间的长短来制定管理制度,农民工应有的福利和权益通过相应的社区居委会负责落实

其次,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是拓宽农民工政治参与途径的关键。对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除了政府和社会创造一系列制度和环境等客观条件外,还要通过教育以及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出于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政府应多提供一些易于为广大农民工接受的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城市社区选举、农民工民意通道、农民工工会等。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庞大社会群体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取消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组织,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地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转变社会观念,激发农民工参政热情,创造平等参与政治氛围,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戈.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J].浙江人大,2005,(01)

[2]立法维权保障农民工分享城市文明[J].领导决策信息,2005,(13)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7

今年7月14日,我参加了广州大学的下乡实践活动。活动在广州市花都区雅窑镇开展。

当天,象征光明的太阳早就爬上半空了,用他的光辉,照耀着整块中华大地。作为广州大学的下乡活动的代表,我们个个心中都充满了激情。在汽车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到达了雅窑镇。在这里,我们用所学到的知识热情地开展社会调查、电器维修等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这次实践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完善。群众非常涌跃,个个兴高采烈地把家中的坏电器拿到我们的服务点,并积极地配合我们活动的开展。

看到人们个个笑着把已修好的电器从服务点拿回了,我们感到更加振奋!

通过此次下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村里镇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与群众交谈,我们还感受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使我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镇上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雅窑镇的现状及问题

雅窑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人们生活水平离小康还有一段距离,文化水平不高,青年的教育还不够完善,对群众的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较缓慢。镇上大片荒地还有待开发。各类工厂企业都相对较小。但在镇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生活还相对比较安定,一切都有待发展和完善的建设工作当中。

二、结合党的基本政策,对雅窑镇的现状的进一步思考。

上一任领导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对我国农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党和人民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又作出了一系列农村发展工作的决定,并把重点放在带领全国人民共奔小康的点上。政治形势一片大好。

当前社会农民的进步就是农村的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而普及全民教育的工作是必须积极地开展的。而整个农民队伍素质的提高与进步,主要依靠其中青年人的进步与提高。他们创造力强,生机勃勃,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稳定和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他们去耕耘;增加农民收入,过上富裕文明生活,需要他们去开拓;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需要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广大农村青年素质的高低、农村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决定因素之一,谁掌握的专业技术人才多,综合能力强,学历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深入的思考,联系实际,我认为:

1、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当今农村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向农村青年尤其是闲散青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学榜样、学技能、学科学、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人生奋斗目标,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

2、学知识、求发展,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农村年青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尽快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刻不容缓。政府及社会应在有关方面要对广大青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继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为与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配合,应努力建立规范健全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建立培训基地。根据实际,努力做好追赶城市发展的工作。

3、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因此,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引导雅窑镇的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该镇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从而抑制发展中传入的不良思潮的影响。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8

【关键词】农村宣传;问题;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心之所在。邓小平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的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价值观念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当前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开展农村宣传工作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农村宣传工作的现状

自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农村宣传工作因时而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充分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宣传工作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重大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导致农村宣传工作呈现出更为纷纭复杂的局面。当前农村宣传工作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严重失衡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大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占有全国2/3以上的人口,但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却有很大区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由于农民群众经济收入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比较发达,各种宣传活动容易开展,设施条件也比较完备。然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比较偏远的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都很低下,甚至一些地方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由于各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农村宣传工作有强有弱和冷热不均,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2.工作难度加大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社会活动空间较以前更为广阔,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流动性也越来越强,而留守在家的多为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客观上为农村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农村宣传工作受到严重削弱,甚至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开会难、学习难与活动难的局面。在农村宣传方面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日渐突出,并呈现出不断增多、增大、增强的趋势。

3.农民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2]农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些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和腐朽思想趁机沉渣泛起,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和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普遍存在,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农村宣传工作的危机不断加深。

4.现代传媒影响

在广大农村地区,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对宣传工作的影响日益增大。由于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越来越多,广播、电视覆盖率不断增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农民获取信息的数量空前激增,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对传统的宣传渠道与方式的依赖性日渐减少,以致农村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降低。这既为农村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农村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信息爆炸、社会急剧转型的新形势下,当前农村宣传工作虽然在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农村宣传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依然保持着整体态势良好的局面,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当前农村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缺乏重视

农村宣传工作的效果好坏与质量高低,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以及基层干部的重视与否有很重要的关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如果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真抓实干,农村宣传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之则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当前农村管理工作事务重、矛盾多,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宣传工作认识上出现偏差,思想上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认为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它工作就会自然跟上去,往往是只顾埋头经济工作抓政绩,并没有真正把农村宣传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以致农村宣传工作可有可无,呈现出日益边缘化的趋势。

2.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三农”问题错综复杂,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农村宣传工作难以顺利展开,甚至出现了裹足不前、徘徊倒退的局面。从制度方面来看,主要是当前农村宣传工作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体系,缺乏科学健全的机制保障,各种领导机制、培训机制、投入机制、监督机制等都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尤其没有能够从立法方面加以保障,往往是上面有任务,下面再草草执行,整个宣传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

3.队伍素质偏低

由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在农村从事基层宣传工作的专业干部和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结构陈旧老化,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而且文化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也参差不齐,难以达到新时期农村宣传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于党和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宣传干部有时自己都弄不明白,传达给老百姓时往往会变调走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内容形式落后

农村宣传工作对象复杂,范围广,难度大,这就要求宣传工作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从实际上看,许多地方的宣传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非常严重,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没有能够与农民所关注的切身利益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尽管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并没有增多。

5.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大部分乡镇都没有将宣传经费开支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投入数量十分有限,投入比例严重失衡,往往是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多,在思想道德建设、社会风气治理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由于缺乏经费保障,一些村的宣传工作长期处于“无米下锅”的窘迫境地,宣传阵地设施简陋,长期得不到更新和添置。

三、农村宣传工作发展对策

面对农村宣传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丰富思想内容,创新形式方法,使农村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要实现农村宣传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构建制度体系

邓小平指出:“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是决定因素”。[4]农村宣传工作改革创新的关键,就是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做到岗位固定,职责明确,监管有力。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乡(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统分结合、高效运行的组织领导体系。”[5]其次,要建立用人机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标准,选拔热爱本质工作、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进入宣传队伍,敢于淘汰工作不努力、素质不合格的人员。再次,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宣传工作实绩纳入单位和个人的工作考核中,建立目标责任与考核制度,对地方党委和宣传部门进行专门考核,以期引起有关干部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确保农村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基层宣传干部是宣传队伍的主体,他们的文化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宣传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影响巨大。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下大气力,大力加强宣传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脱产学习培养人才。推荐和选拔优秀人才到大专院校和党校的新闻、管理等专业学习,毕业后充实到农村的宣传队伍之中,全面改善宣传队伍的素质结构。二是通过岗位轮训、挂职交流和在职学习等方式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与纵向交流等形式,选派宣传人才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经受锻炼,以便增长见识和才干。三是通过开展重点项目、研究课题、各种大中型宣传活动等,让宣传人才得到历练,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宣传后备力量的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文艺骨干以及离退休干部的作用,使之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政府与百姓的联络员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3.丰富思想内容

李长春指出:党的宣传工作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6]农村宣传工作要从丰富思想内容入手,不断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要注重宣传内容的时效性。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宣传党和政府的最新指示精神,不断更新宣传材料与主题,使宣传工作做到应时而变,与时俱进。二是要注重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尤其要密切联系农村社会的现状,针对农民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实践证明,为农民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工作。如果脱离农民需要,宣传工作就难对“胃口”。三是要注重宣传内容的实用性。要多解答农民关心的问题,多提供农民需要的信息,多传授农民致富的技能,通过教育、引导和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农村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4.创新方法手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实现农村宣传工作的“三贴近”,必须在宣传手段与方法上加以改革创新。首先,要从农村与农民的实际出发,把抽象的宣传工作融入到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深系和动员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宣传工作的参与者、受益者和组织者。其次,要搞好农村文化站、活动室、图书室和网吧等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和宣传栏等载体的作用,大力拓展各种宣传渠道,实现宣传形式的现代化与多样化。再次,通过开展文艺演出、民俗活动、唱红歌、读经典、讲历史等方式,吸引农民广泛参加,不断提升宣传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群众集会、座谈、走访和交流等人际传播方式,增强农村宣传工作的向心力。

5.改善设施条件

农村宣传工作除了队伍建设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如果既缺乏经费保障,又没有稳固的宣传阵地,农村宣传工作就难以开展,更难得取得成效。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宣传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可以采用政府出一点、企业捐一点、个人赠一点和进一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等办法充实、完善,逐步建好村组的广播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文化站等活动阵地,并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网络。”[7]只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宣传设施与条件,才能夯实宣传工作的阵地和基础,丰富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构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6.

[2]任仲平.论三贴近[n].人民日报,2004-12-7(1).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7~308.

[5]高世娟.新时期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对策[eB/oL].(2010-09-19).gz.省略.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9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关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研究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策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刍议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探析对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障碍与促进对策新生代农民工本土市民化的就业问题分析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的困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③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理论前沿,2004(5).

④何朝森.农民工调查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11(3).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2]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理论前沿,2004(5).

[3]何朝森.农民工调查报告[J].中国经济报告,2011(3).

[4]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4).

[5]韩雪.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初探[D].硕士论文,2011.

农民工的现状与思考篇10

关键词:上思县;春耕备耕;现状;问题;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南宁综合试验站(nycytxgxcxtd-03-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1260461)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07.007

上思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管辖,现有耕地86万亩,主要农作物为甘蔗、水稻、玉米和花生等。201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05万亩,其中水稻10.7万亩、玉米6.5万亩、豆类0.45万亩,其他作物0.4万亩。全年完成播种计划的102%,农业总产值16.47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9335元,同比2015年增长10%以上[1]。

1上思县春耕备耕开展情况

1.1春耕物资准备情况

截至2017年2月底,上思全县已备杂交稻种子7万公斤,占计划的90%;已备杂交玉米种子6.28万公斤,占计划的92%。目前,化肥到位0.95万吨,农药143吨,农膜230吨。抛秧秧盘等物资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为春耕生产开局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春耕进度情况

春耕春播工作稳步开展,截至2017年2月底,全县犁耙田2.11万亩,整秧0.1万亩,春玉米3.12万亩,蔬米1.98万亩,花生0.25万亩。

1.3蔗榨季生产情况

2017年,上思县甘蔗计划种植面积为32000亩。目前,己备耕17313亩,完成进度54.1%;己种植11339亩,完成进度35.4%。其中,双高基地建设已备耕5529.1亩,完成进度27.61%;已种植4859.96亩,完成进度24.3%。全县已预拨化肥13213吨。完成进度26.4%。

2上思县春耕备耕存在困难和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业灌溉面积小,有效灌溉率低。上思县多为低山丘陵地带,工程性缺水非常严重,是广西有名的旱区。全县共有引水工程92处,提水工程33座,灌区节水工程10处,可供灌溉面积为22.67万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86.7万亩的26%[2];二是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相对落后。工程的维修保养缺乏资金,由于工程建成后交给村屯管理,属集体所有,维护管理责任没落实,造成工程有人用无人管,老化损坏甚至丢失,加之工程维修保养资金有限,设备维修不够彻底,致使工程带病运行,加速老化和损失,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2.2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滞后

一是上思县农业产业建设主要依靠上级项目资金投入,县级财政投入有限,对产业园区建设等投入严重不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尚未构成比较大的规模,生态农业产业基础设备尚未完善,种子种苗培育基地、示范点基地数量有限,直接制约了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的引进和推广;二是由于土地流转仍存在问题未解决,一些农民不愿把土地进行流转,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连片大规模经营土地难度较大,农业发展规模受到制约,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大部分农村青年在外务工,不愿在农村发展,大多数素质高的青壮年农民在外务工,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基础差,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不多。

2.4农机具发展不平衡,农机技术推广薄弱

农机价格偏高,国家、自治区和市补贴的购机款有限,农户买不起,蔗地大多属于山坡地,利用机械收割对蔗蔸造成一定损伤,群众不接受,推广机械收割难度大。加上农机维修和售后服务网点不健全,严重制约“春耕备播”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目前,上思县甘蔗种植环境大多数为丘陵地带,坡度一般15度以上,蔗区地势陡,甘蔗地块不连片,种植方式仍循沿传统的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甘蔗的标准化种植。当前乡镇专职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人员不足,一个乡镇的农业站仅配1~2名农技人员,乡镇和站所所承担的工作繁重,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数都身兼数职,对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投入有限。

2.5农业合作组织生产结构有待改善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服务水平较低,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的合作开展的较少[3,5];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很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仍进一步完善,其合作社成员也存在文化基础不高、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水平过低等现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三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

3对策与建议

3.1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做大做强民族种业,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动农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6]。

3.2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农村机耕道、厂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修建农村机耕道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加强并规范农机加油站、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3大力推广农技服务

当前农村信息仍然比较闭塞,在家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迫切需求相关的涉农信息,因此建议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通过专家讲解、技术咨询、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接收新技术缓慢的局面,全面落实技术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上思县农业局.关于上思县春耕生产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R].上思县农业局,2017.

[2]上思县水利局.2017年上思县抗旱工作报告[R].上思县水利局,2017.

[3]蔡雪雄.加快F代农业发展之思考[J].农村开发与装备,2014(08):29-30.

[4]王雅鹏.推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4):1-5.

[5]吴曼,李响,马康贫,汪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07):52-57.

[6]韩长赋.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6(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