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56:46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起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28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各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或正常的状态。平常所说的健康心理状态是指一种能够维持认知准确、情绪得当、态度积极、活动适当等的状态。

2荣昌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在2014年到2015年这一年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荣昌校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SCL-90心理测量表问卷调查,并收回247份有效问卷。从回收的问卷分析得出,不在测量表中所列症状的人数有74人,约占30%;有点症状的人数有143人,约占58%;有症状的人数有25人,约占10%,中到严重的人数有5人,约2%;非常严重的人数为0人。

荣昌校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来看一部分的学生心理比较健康,大部分的学生在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心理上面存在着相对严重的问题。

3荣昌校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以及其他的原因。找出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能够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3.1个人

3.1.1生活环境的变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4.6%的对象会在躯体上感到不适应,且主要分布在大一的学生群体中,还有86%的学生存在焦虑的症状。而对于许多大一的学生来说,在躯体上感觉不适并出现焦虑等症状是因为刚进入大学就面临角色转换与适应环境的变化。

3.1.2心理平衡的丧失

问卷分析得出有5.7%的学生有强迫症,2.8%的学生存在抑郁症。而大学生的生活中的心理失衡主要是因为荣誉的丧失。比如没有处理好名声、处罚等问题,常常会引起学生的不悦、怨气、忧郁等心理,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甚至会对他们的情感和生活造成重大的障碍,从而导致强迫症和抑郁症的产生。

3.1.3人际关系的困扰

从校区的被调查者中发现有10.9%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和8.6%的学生有敌对症状。主要是因为在校大学生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远比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能力低得多。一方面由于无倾诉对象,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心里压力,另一方面因为交往困难,致使大学生出现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

3.2学校

在我校,大部分的同学对“心理问题”还存在误区,自己去寻求个案咨询的人数十分少。一部分同学不会使用心理测量表对自己进行测量诊断,因此即使觉得心理难受以至于导致身体的不适,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产生了心理问题;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于心理病存在不耻的观念,在发现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时也不愿意主动去寻求帮助。

同时,我校心理辅导老师严重缺少,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但全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只有三位。学校也没有开展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活动,没有形成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治疗的严谨规范的心理辅导流程,使得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3其他原因

从接受咨询的学生中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社会缺少对大学生的心理重视,使他们易产生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4解决办法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为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4.1大学生自身

其一,要求大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心理治疗观念转变为自主自助观念。大学生要学会使用心理测量表对自己进行测量诊断,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心理,主动发现心理问题,寻求帮助,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其二,学会简单心理调节办法,在发现自己心理不适的时候,运用简单的心理调节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到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处,向心理老师寻求帮助,请老师给自己进行心理疏导。

4.2学校

其一,建立专业团队,加强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工作,未经训练的指导方法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合格的辅导队伍。

其二,展开多渠道、课程化的心理教育。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状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课程;同时,展开心理咨询活动,通过校刊、校广播站等载体,普遍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理,提高受挫能力。

其三,倡导学校规范心理辅导流程,形成自查-咨询-面对面交谈-行为矫正的心理辅导流程,改变校区传统单一的心理咨询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2

关键词:角色;角色转换;角色冲突;心理调适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范畴,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角色”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而具体的个人只是一定社会角色的扮演者。

一、正确认知社会角色

所谓“角色”,是指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遵循相应该身份和地位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它是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并且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的期望,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一)学生角色

我国大学生年龄阶段大多处在18―24岁之间,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充满青春活力,思维敏捷活跃,正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努力学各种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方面不断锻炼。

在经济方面,大学生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资助,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国家贷款的方式,靠自己来部分解决经济方面遇到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国家社会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保证下以及家庭的主要经济资助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自身多种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自身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职业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由此而产生了众多的职业:律师、警察、教师、工程师、拍卖师、经理、工人、理发师等。而新的社会需要的产生,使一些现代色彩的的职业如短信、健身教练、服装选购员等也应运而生。

职业类型众多,角色“个性”具体。但是千差万别的职业角色有其共同的内容: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享有一定权力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受到相应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济独立。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职业角色:在某一位置上,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报酬。

二、大学生面临的角色转换

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步入外面的世界,从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成为某公司的职员,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角色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内容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踏入社会后,不可避免要受到更多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转换,在一定意义上是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即“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转换到职业角色的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间必然伴随着较大的不适应性。只有正确认识这种角色转换过程,尽早做好准备,形成职业角色观念,提高职业角色技能,增强角色扮演能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不适应,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开端。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充分把握好毕业前后的两个重要阶段:

(一)择业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首要阶段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每年7月份离校,奔赴各地的工作岗位,但是学校的就业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11月份就开始了,通过双选会等各种渠道,大学生提前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择业准备。这一时期也是大学毕业生进行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当中,各地区及高校学校相继开办供需见面会和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众多择业平台,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性质、规模、管理、经营、市场的了解,初步掌握关于自身发展待遇、住房、家庭组织、深造等相关情况,较为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进而通过签定就业协议书来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

(二)见习期是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

参加工作后的一年或半年为见习期,之后转为正式人员。这一时期开始,对于在择业期间内对职业角色的一切想象均成为了现实,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岗位工作情况是期望与现实的“磨合期”。

初到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工作和生活环境与大学校园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在地域上,高校大多位于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比较优越,压力较小;而众多的职业岗位不一定在城市里,有的在偏僻的山沟里,有的处在茫茫的戈壁,环境相当艰苦。在时间上,毕业前的学生时代,环境和工作非常熟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而就业后,由于初到岗位,一切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大学学习环境到职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的较大的挑战,在见习期内对未来职业角色的正确认识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的关键。

三、角色冲突及其产生的不适应性

(一)角色冲突的内涵

首先,社会角色的不同要求产生角色冲突。如前所述,“角色”指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角色反映了他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经常需要同时扮演几个社会角色,而当这些角色对他的要求又不一致时,或者当人们对同一个角色在需求、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等有着几种不相容的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其次,个人和角色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例如一个学生在美术上非常有兴趣,但是在报考时屈从父母期望而读管理专业;一位管理者具有仁慈、乐于助人的特质而不愿意使人为难,但是又必须控制、评估、培训甚至解雇下级等,这就是个人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二)角色冲突产生的不适应性

角色冲突是引起个人心理不适应的一个源泉。研究证明,体验到角色超负荷的人会心率加速,胆固醇增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对社会及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

心理不适应,是指人们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最先遇到的麻烦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毕业生到岗后心理不适应主要包括畏惧感、失落感、压抑感、怀旧感、孤独感

四、心理调适的方法

以上一些心理不适应都是上岗后容易出现的,可能常常几种情感伴随出现。但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正确的看待和分析,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良好个性基础上实现角色转换,适应世界,并改造世界。

(一)行为调节法

行为词节的方法很多,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够使迅速缓解不良情绪。因此,在工作的交往中,要了解经常相处的他人特点,做到尊重、谦虚,与人为善。同时还要明辨群体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语言调节法

语言调节可不出声地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上、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经常看到想到、不断鞭策自己。

(三)行为补偿法

当所追求的目的受到挫折或因个人的某种缺陷而失败时,及时改变方向以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不要总是处于追悔和失望中,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重新开始。

(四)注意转移法

如果个人有了焦虑或苦衷,不能长期憋在心里,要用适当的方式,向自己信赖的领导或是朋友倾诉。以减轻内心中的苦闷,同时认真听取别人意见,运用恰当的方式参加集体活动,这样通过与人沟通,增进同事之间互相的了解,以便调整心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

(五)精神升华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3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信息素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透视与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调适与预防大学生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方法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与调适方法本溪市9930例城市儿童气质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意愿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对Gatsby身份译介的描述性分析加强基层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浅谈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的关系研究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身体机能现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广东省技术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与调适基于特征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课程的“任务型”教学实践与研究大学生碎片化阅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1998,(4).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67-268.

[4]姚本先等.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841.

[5]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77.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4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5.091

investigationofthementalHealtheducation

inHigherVocationalSchools

――takeJiaxingnanyangtechnicalCollegeasanexample

LanLi

(JiaxingnanyangtechnicalCollege,Jiaxing,Zhejiang314003)

abstractComparedwithothercountries,mentalhealtheducationinChineseuniversitiestocarryoutlate,lackofexperience,thesystemisimperfectmechanism,whichallowsustoexplorethementalhealtheducationtheoryandempiricalresearchdeficiencies,thestudyofmulti-sampleselection,sampledigandanalysisoftheless;formoreforeignfrontiertheoryisconcerned,forthefirst-linesummaryofteachingexperiencelessrefined.thispaperattemptstoselectJiaxingnanyangtechnicalCollegeasacasestudyfromteachingreality,mentalhealtheducationwillsolvetheproblemsasastartingpointtoexplorethescientificprinciplesforthedevelopmentofmentalhealtheducationin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vocational;mentalhealth;statusquo;investigation

1研究个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底先后成立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中心两个部门。心理教研室负责常规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心理咨询中心统筹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自成立以来,每学期对全校师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设有咨询时段,咨询师均为校内教师。2013年学院正式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工作网络,并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每年对全院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培训工作。在课堂教学方面,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课时数由1课时调整至2课时,课程的教学工作由心理教研室的所有专兼职教师承担。

2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品质培养产生的重要影响,笔者选取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对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找到当前学院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2.2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领导教师问卷20份,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20份。学生问卷200份,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86份。其中文科100人,理科86人;大一99人,大二87人;男生100人,女生86人。

2.3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调查问卷》。两份问卷均有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题型。学生问卷共有19个题目,1~16题为封闭式题目,17~19题为开放式题目。调查问卷在课堂上随堂发放,团体不记名施测,当堂回收。教师问卷中封闭式问题的部分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内容组成:师资配备及软硬件建设、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评价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看法等。开放式问题为希望针对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3研究结果

3.1领导教师问卷分析

问卷的5、6、7道题就学院心理咨询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找寻的倾诉对象及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干预的手段。从问卷呈现的结果来看,教师整体的心理咨询意识较差,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有待提高。详细情况见表1、表2:

表1第5题:“您认为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一般都会找谁倾诉?”

表2第6题:“您认为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注:该题为多项选择。

3.2学生问卷分析

3.2.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单一化

问卷中的第2、3、15题分别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该问题,在第2题“你是否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的回答中,选择“是”的人数为133人,占到了参与调查人数的71.1%。在第三题“你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活动”的回答中,选择“否”的人数为114人,占到总人数的61%。针对课程问题设计的第15题“你觉得学校开设的心理课”中,答案选项较多,故所呈现结果较为分散,该题答案选项有:①上课次数不够多;②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③内容不够充实;④不够专业;⑤不实际,没有针对性;⑥其它。对应的选择结果分别是:16.0%、10.2%、18.7%、14.4%、29.4%和22.5%。其中,选择⑤不实际,没有针对性的比例最高,占到了29.4%。

3.2.2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较高,渴望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据统计,约有77%的学生表示对课程效果满意。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对当前心理健康课及授课教师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要求,比如授课内容不实际,没有针对性,内容不够生动充实,还有一些他们认为但是选项中没有体现的其他情况。详细情况见表3:

表3第15题:“你觉得学校开设的心理课?”

3.2.3心理咨询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在问卷的第19题中,笔者用开放式问题向学生征集对网络心理咨询的看法和意见,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接受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普遍认为去做心理咨询会让他人对自己产生不良的看法,甚至让他人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因此,更多的同学愿意在网页上通过类似论坛的形式,以匿名的方式来寻求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帮助。

4调查结果讨论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研究和学生的实际访谈,南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国内的其他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从以上的两组调查中,笔者发现,当前南洋学院的大部分师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人员的工作,尚未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领导重视程度虽有一定改进,但无专项经费保障,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达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落实到实处。

(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化。学院目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组织机构的建设,教学、咨询常规化等方面。对学生社团的组织指导力度有待加强,组织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能力有待提高,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化,不能满足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求。

(3)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不浓,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待提高。从以上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心理健康软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与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学校自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以来,一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极少开展心理体验和素质拓展活动。基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已不能接受单纯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授课模式,削弱了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教学效果令人质疑。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5

【中图分类号】R161.5R395.6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12-1141-02

【关键词】就业;压力;精神卫生;教育,医学,研究生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个人情感、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退学、精神障碍、自杀等极端事件屡有报道[1-2]。本项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248名毕业班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毕业班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2008届毕业班研究生248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61名,女生87名;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平均(28.25±2.78)岁。

1.2方法参考有关文献,设计研究生就业压力问卷,并进行预调查,然后对问卷进行优化。内容包括毕业班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就业压力的感受、对影响就业各因素的看法、对就业知识的了解、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对研究生管理部门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等。同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研究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因子分≥2分的即为有轻度心理问题(阳性),≥3分的为有中重度心理问题。

现场填写问卷调查表,当场收回。共发调查表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5.38%。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性别、就业压力等因素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应用χ2检验对不同就业压力感受人群的SCL-90阳性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2结果

2.1就业压力感受对“你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如何?”,88.70%的学生选择了“形势严峻”;对“你对当前就业压力的感受”,66.13%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大”(图1)。对“目前哪一方面给你带来的压力最大”,50.40%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其余依次为经济(26.61%),人际关系(11.29%),情感(6.85%),其他(4.84%)。

2.2心理健康状况被试阳性检出率为24.19%,其中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4.52%,见表1。

2.3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性回答就业压力高的研究生有164人(66.13%),回答就业压力低(一般或无)的有84人(33.87%)。高就业压力组SCL-90各项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低就业压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就业,且SCL-90各因子阳性和中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均高于孟小平[2]的调查结果(14.08%)。可能的原因是,毕业班研究生处于研究生学习的最后阶段,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学位申请、找工作等各项事务接踵而至,尤其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研究生过高的自我定位产生很大冲击,往往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困惑和迷茫,心理问题愈加突出。

本调查还显示,高就业压力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低就业压力组,表明高就业压力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说明就业压力是导致毕业班研究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笔者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形势的剖析、就业信息的提供和就业经验的传递,以疏解因就业认知缺乏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其主要途径,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医学研究生必修课,并保证足够的课时,以提高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定期调查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动态状况,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地举办心理健康标准、人际交往、调整自我、健全人格等讲座。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增强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参考文献

[1]杨秀兰,薛磊,汪娟,等.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9):620.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6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就业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1(c)-0141-03

Graduate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ZHanGCeCUiYueying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HarbinmedicalUniversity,Heilongjiangprovince,Harbin150081,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graduateeducationisfacing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Graduateenrollmentpolicyimplementationsothatthenumberofstudentshasincreased,thisparticularcrowdintrinsicandextrinsiccharacteristicsthatmakegraduatementalhealthisnotoptimistic.Graduatementalhealthproblemshaveanimpactonthehealthygrowthofstudentsasabigproblemgettingarousedwidespreadconcern.Doinggraduateworkatthepostgraduatementalhealthpersonneltrainingisextremelyimportantaspects.thisarticlein-depthanalysisofthecurrentgraduatementalhealthproblemsandtheircauses,andproposetoincreasethelevelofgraduatementalhealthmeasures.

[Keywords]University;Graduate;mentalhealth;Countermeasures;employment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是学校教育最高层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这个特定人群的内在和外在特征,相对于其他层次受教育者而言,不仅要承受来自学业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这些因素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3]。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大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5]。因此,通过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对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及促进研究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6-7]。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包括自我认知的态度,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统一、安定的人格,自我调控能力,对现实的感知能力,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六个方面。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学者将“心理健康”的定义概括为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格统一和调和;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八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既要考虑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所涉及的总体的标准,同时又要兼顾研究生这一比较特殊群体的一些特定的标准[8]。

2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2.1学习和科研压力使研究生心理产生诸多焦虑

学习和科研压力过重给研究生带来不适应已成为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本质区别,研究生们自身大多十分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十分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大部分学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应数量、级别等做出硬性规定,对未能按要求完成者将不能按期毕业。对于刚刚经历苦读拼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在精力和体力还未调整恢复便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去。同时,大多数研究生存在着理想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幸福与现实的学习苦闷的矛盾。另外,因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多,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导师工作量大大增加,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业务指导无论是时间,还是广度、深度上都在“缩水”[9]。因此,研究生的这种状况若得不到及时的改变或调整,使其尽早适应,就会在困惑和纠结中迷失方向,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2人际关系问题使研究生心理上产生恐惧与自我否定

研究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导师的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以及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交往。有研究表明,研究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现实中缺乏自信是研究生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生们大多繁于学术研究,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或是教研室埋头钻研,参加社团学生会等文化活动时间较少,“死读书”、“读死书”,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乏基本社交礼仪常识。同时,因研究生导师工作繁忙,忽视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研究生一个学期能与自己导师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研究生交往人群有限、范围狭窄,忽视与同学、校友、朋友的交往,使研究生逐渐出现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情况。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极易表现出自我否定,这些负面心理情绪若得不到有效的倾述表达,势必对心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陷入苦闷、焦虑、恐惧及压抑,出现心理障碍[10]。

2.3生涯发展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败感

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攻读研究生的动机是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继续深入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拥有更高一层次的学历和学位,为自己在今后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基于这一点,不难看出,大多数研究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有着很高的心理预期。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规模的扩招,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相应工作岗位却没有随着扩招而呈现出与之相当的增长趋势。经历过多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找工作不是太难,找好工作很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势必给研究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带来挫折与失败,使其产生焦虑、失落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各行业竞争机制的引入,使研究生毕业面临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当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工作之间的矛盾出现时,便会给研究生带来失落感、挫败感。

2.4恋爱情感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忧郁

谁不渴望激情,谁不渴望一生一世的爱情,谁不渴望人生的成功。考取研究生之前,可以说是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忽略,甚至是压抑了个人感情需求,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却发现自己对“我们的爱情什么样”、“真爱是什么”感到迷茫。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其性生理上的成熟与性心理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研究生因恋爱造成情感危机,已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有的人因此走向极端。因学业和前途的压力,常会出现孤寂感和压迫感;因爱情和情感危机,而找不到真正心灵归宿,再加上活动领域和交往范围的狭小,极易产生性心理的偏离,这些将会使研究生产生一种焦灼的感觉,有的会因此而导致失眠,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一些心理困扰,甚至进一步发展至疾病状态。

2.5经济负担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大部分研究生已不再心安理得的向家长索要生活费、学杂费,尤其是直接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即使家长有支付能力,在他们内心大都因年龄大了而不愿意再给家长增添负担,这种自我认知常使研究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包袱,使之无法安心学习。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尽可能的自食其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勤工助学手段去赚取生活费和学杂费,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穿着及日常消费品使用的攀比,因经济条件的局限而产生自卑,久而久之这部分研究生在与同学交往中采取逃、自闭的做法,长此以往,将形成“自闭”、“抑郁”的性格。

3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应重视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挖掘研究生自我调控能力。作为陪伴研究生三年的主要管理者和教育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着帮助研究生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任务。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进行团队心理辅导,集中讲解研究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定期开展专门的心理知识培训,建立年级心理促进小组,安排骨干研究生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帮助研究生寻找宣泄情感、压力的渠道,使之从群体中重建已经消失的自信心,通过研究生与导师、同学、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其个体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能较快摆脱孤独感,舒缓心理压力,从而使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减少。同时,研究生还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努力完善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对提高心理健康状态将产生极大的帮助,特别是来自导师的心灵支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更加重大[11-12]。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导师还是研究生生活方面的联系人,研究生内心对导师的依附感和信赖感很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能够使远离家长身处陌生环境中的研究生感到来自长辈的温暖,有利于研究生增强克服学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减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再次,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机构。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采用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培训、测量、咨询、研究等工作,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健康微博咨询平台,聘请校内外专家、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研究生提供专业权威的发展性心理咨询服务,传授心理调试方法,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研究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研究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3.2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有一些是因经济问题而引起,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多渠道地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助学贷款正常,在充分尊重理解研究生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与生活负担,实施好奖学金制度,提高奖学金额度,扩大奖学金资助范围,提供适当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给予学费适当的减免,对于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的研究生给予临时性的困难补助。通过以上措施,切实缓解因经济困难给研究生带来的压力,使研究生能相对较为轻松地学习,愉快地开展实验研究。

3.3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以“帮助研究生成才,促进研究生就业”为宗旨,完整准确地宣传和阐释党和政府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为大学生求学与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求学机构提供沟通交流渠道和推广服务。

3.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培养兴趣,促进自我教育,以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为载体,为研究生提供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搭建研究生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平台,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丰富研究生的情感交流,缓解压力,对研究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14]。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帮助和指导研究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使其能够成才。

[参考文献]

[1]张芝,牛翔宇.新入校理工类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295-297.

[2]朱逢九.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8(6):52-54.

[3]韩勇.高校研究生精神压力的维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3):26.

[4]郝璐,许放,蔡行健,等.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95-296.

[5]闫黎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168-169.

[6]杨雪花,郑爱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3.

[7]张莉,芮媛媛,许静,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概述[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242-244.

[8]张春梅,刘华山,郭立峰.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81-382.

[9]宋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关注[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29(9):75-76.

[10]王涛.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11):97-98.

[11]周晓波,刘灿瑶,代鹏,等.研究生不良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8-91.

[12]刘惠媛,王阿晶.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6):119-122.

[13]臧爽,计永利,田伟,等.医学生自我教育问卷的编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5):126-129.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7

关键词女大学生考研差异解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江苏省内5所高校,采用团体调查和个体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7.74%,对其中的193份有效问卷用Spass11.0进行研究,调查基本特征见表1。

1.2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材料收集主要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以往对考研心理的研究分析,将代表性的项目筛选出来,二是对有关教师、学生进行访谈,询问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在调查的对象中,学生20人,教师5人。根据上述两种途径得到有关考研动机的项目,经过进一步的分析,使之归纳成9项。

2基本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考研大学生的考研理由比较(见表2)

2.1男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考研理由选择上有97人选择了就业压力,占调查者人数的50.25%,比率很大,这和高度发展的社会情况相吻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迫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获得雄厚的竞争资本。但男女在此问题上存在差异,如表3所示:男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40%;女生选就业压力的,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58%,对男女生在就业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设Z=0.05,计算得出Z=2.483,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的现状所决定的。对于女性来说,一方面她们对社会关于女性认识上的偏见表示不满,但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自觉地将这种偏见或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把女性化与事业成就对立起来,形成个性上的依附性,对事业淡漠、缺乏热情。

2.2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如表2所示,在考研男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8人,占被调查男生的21.2%,与之相比在考研女大学生中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身价值的有19人,占被调查女生的17.59%,是除就业问题外,男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这些大学生有强烈的学术意识与追求,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中设Z=0.05,计算得出Z=0.63,Z的绝对值小于1.96,得出男女生在对待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许与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她们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家庭生活中,不再依附于男性,她们在社会中努力寻求自己的空间、有成功的社会角色定位。

2.3男女恋爱心理的发展

如表4所示,希望通过考研的方法来与恋人在一起的,占被调查男生总数的5.58%,占被调查女生总数的10.19%,比例上来说还是挺高的,通过对男女生在此问题上进行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其中设Z=0.050计算得出Z=1.256),Z的绝对值小于1.96,故认为男女大学生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关,对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时代,能拥有一份爱情,十分珍贵。良好正常的异往,对于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学历情结、名校情结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男女大学生中因为学历、名校(下转第9页)(上接第6页)情结的影响而选择考研的有18人,占被调查的大学生的9.33%,学生对于学历、名校的推崇,是可以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涉及自身重大的利益都与个人所获文凭的高低密切相关,虽然学历并不能够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但相比较而言,学历却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人们进入社会的合法权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些名牌大学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环境都要相对好些,能为大学毕业后继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2.5男女大学生因为家庭原因选择考研的,存在显著性差异

如表5所示,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选择考研的有12人,占被调查男大学生的14.12%,而女生仅为1人,占被调查女大学生的0.926%,比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其比率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计算得出Z=1.987,Z的绝对值大于1.96),得出男女大学生在对待此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这与几千年沉淀的男权主义观念有关,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期望定位就是“温柔娴淑、相夫教子”,所以对很多父母来说,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大学本科,已经是很好的了,然而对于男生则不一样,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定位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所以家里还是希望男生继续深造、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2.6因为从众选择考研的大学生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因为从众心理选择考研的只有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6%,比例不是很大,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选择还是比较了理智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考研,体现了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一面。

3应对大学生考研心理的对策与措施

3.1完善就业市场体制

针对目前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体制不健全的现状,政府、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多提供一些搜集就业信息的平台,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大学生供需洽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增加就业机会。

3.2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考研心理,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决定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缩短社会适应期,增强竞争力。

3.3自身合理定位、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女大学生应该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主动自己创造就业、创业机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避免考研中的盲目现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2-83.

[2]吕洁.高校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

[3]吴伟伟.女大学生考研心理解析[J].科技信息,2009(35).

[4]吉峰,孙俊才,李允荣.具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8

实验课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而且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心理测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增设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供学生校内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性实验做中学实践21世纪中国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不断推动社会前进,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复合型人才。教育传输知识是基础,而应用知识是目标;大学教育,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对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一直为教育者所称颂,但目前主要以课堂上举例论证、学校组织校外参观作为主要形式。要想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从做中学”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切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践。实验课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校内的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实践活动渠道,而且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文试图以心理测量实验课程为例来探讨实验课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心理测量实验课程现状及局限性心理测量课程是以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等为基础,运用各种测验方法和手段,对个人的行为、能力、及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和评价。心理测量已成为心理和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并在人才选拔、就业指导、临床诊断、智力鉴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心理测验的使用对心理学应用于实践、使心理学走向“硬”科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心理测量作为心理学的一门研究方法或技术类基础学科,对测量知识的实践应用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但目前的心理测量实验课程设置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目标主要是熟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等成熟测验的一般操作流程。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心理测验指导手册描述的详细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测验的实施、计分、分数转换和撰写结果报告。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几乎完全处于被动的模仿状态,虽然能够熟悉各种成熟测验的使用方法,但却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仅学习成熟测验的使用,无法让学生体验到问卷编制的实际过程,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心理测量理论中关于问卷编制的知识,诸如如何根据研究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制问卷、如何收集数据进行问卷有效性分析等。此外,随着心理测验软件的开发和市场化,成熟的心理测验已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在线完成并即时给予结果反馈。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同时也为心理学专业人员应用心理测量原理编制问卷,进行更为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组织内如何有针对性的对管理者及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从而有针对性的给予就业指导,等等,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客观科学的调研基础上、制定相应对策是心理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现,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和具备的专业技能。因此通过心理测量实验培养学生对于心理测量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提供学生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技能提供平台。二、心理测量实验课程的结构调整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对心理测量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提供学生编制问卷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的机会。1.保留部分验证性实验内容我们保留了一些基础性、操作技能性强的心理测验(如瑞文智力测验、明尼苏达人格问卷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测验施测技能和操作流程,训练学生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测试,培养学生客观、科学的实验和研究素养。2.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这类实验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设计性实验安排在心理测量理论课程之后进行,鼓励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寻找和发现问题并设计针对性强的问卷,进行调查和研究。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心理测量设计性实验课程安排1.学生自主选题、初步进行可行性分析实验前4周,布置调研选题任务,以组为单位(5~6人左右),以社会热点话题(如信任危机)、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如网络成瘾)、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素质状况(如心理资本、乐观性、坚韧性)等学生自己所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初步选定问卷调研主题。并进一步针对选定主题,查找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初步完成问卷编制及调研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学生自主选题,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及各类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及洞察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敏感性。2.制定心理测验的编制方案学生根据心理测量理论课程中对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制定测验编制流程,并在实验课上由每组学生汇报编制方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并修改确定最终方案。3.心理测验编制过程根据特定的调研主题,选择恰当的测验编制方法。(1)综合使用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式广泛搜集相关测验题目,拟定初步问卷。(2)进行问卷预试,试测过程中需要学习如何获取受试者的信任与合作,排除和控制无关因素对于测验真实性的影响。(3)分析问卷中各个测验题目的有效性,加深对于项目鉴别力和区分度的理解。(4)将有效题目合成最终测验问卷,进行正式测试,收集数据。(5)搜集测验的信效度资料,加深对于测验信效度的种类、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的理解。(6)撰写心理测验指导手册,训练学生严谨科学的专业素质。由于问卷编制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因此学生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进一步稳定和巩固专业思想。4.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培训训练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研究经验和报告科学成果;另一方面,对于设计性实验我们着重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撰写问卷编制的心得体验。我们通过增设心理测量实验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比例,创建校内社会实践平台,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为学生融入社会搭建桥梁。此外,也可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最适合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研究――基于营销理念[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1):54-56.

[3]邓岩浩.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1):14-15.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9

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获得对科研、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学生对每个课题的研究一般分成选题-开题评审-研究实施-总结-结题展示与答辩等五个阶段。和大学的科研活动不同,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拿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研究实施阶段显得犹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题阶段和实施阶段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方法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应承关系,如何使这两个阶段顺利衔接并能区别两者在内容、目的和任务上的差异,对研究学习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重视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应承关系。

选题和开题评审阶段的任务是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提出预想效果。虽然这里的内容、方案、效果都是初定的,在实施阶段可以根据进展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但是其课题及主要内容却不宜有太大的变更。这一阶段的工作对后面研究实施阶段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后阶段的实施,如不充分考虑课题的可行性,甚至会出现研究活动开展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开题评审时非常重视对课题的可行性评价。如①题目不宜过大,要易于研究实施的深入;②要找准题目的切入口,切入口宜小、要易于研究实施的着手;③所需资料是否来源多、易搜集。当地是否有实地调查研究的地方和对象;④对所选课题的意义、内容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十分明确;⑤研究方案要切实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是否具备。……所有这些都是顺利开展研究实施阶段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撇开选题和开题评审阶段来谈研究实施阶段,而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应承关系。当你想着手实施之前,你应先审视一下前一阶段工作是否做得非常到位;当你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你也可以回头看一下是否是选题的问题,抑或是开题时拟定的内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在调整时仍要注重可行性问题。

二、认识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差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题阶段和实施阶段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方法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在活动中大家都搞社会调查、都去搜集资料、都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教师指导方面,我们也都从知识、能力、科研、品德、行为等几个方面加以指导。因此当刚进入研究实施阶段时,学生会觉得该调查的问题、该走访的单位已经在选题阶段做过调查或去过走访了,接下来不知该做什么;教师指导时,也觉得由于指导方法的重复性而不知如何深入指导。其实这是由于缺乏对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差异性的认识导致的。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目的、任务和指导内容上却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在《太仓土特产研究》主题下的一个子课题组先通过市场抽样调查,选取了普遍认为最畅销、最有发展前途和销量不好的三种土特产,分别是肉松、羊肉面和麦秸画,确定了研究课题《三种土特产的比较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则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三种土特产在销售、包装、质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土特产的优势以及缺陷进行分析,总结滞销或畅销的原因。同样是社会调查,在选题中是为了确定研究方向,在实施中则是有针对性地从自己选定的几个角度去获取有用资料,作为论证课题结论有力论据。很明显,选题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地从多途径搜集资料,并从中筛选、比较、分析、定位,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而实施阶段是科研论证阶段。因此,教师在刚进入实施阶段时,就要及时地提醒学生注意两者的差别,尽快地转入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中来。在指导时也要转为加强有针对性的科研方法指导,如开设一些诸如“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论证、综合提炼”、“资料数据的处理及统计图表的设计”、“实验方法指导”等讲座;指导学生整理以前的资料,查漏补缺,制定实施阶段有针对性的资料搜集方案;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多种可行的科研方法开展研究论证……等,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实施阶段的研究。

三、实施中指导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同学因缺乏科研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觉得无从着手或打不开思路。真正做的时候也存在着操作不规范、方法不科学或方法单一的问题。特别是高中学生,接受了九年的传统教育,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思维定势。许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强指导。在实施中的指导还要加强针对性,围绕对中心问题的研究论证开展指导工作。

1、基础知识指导。包括科研基础知识指导、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学科知识的渗透。基础知识指导应着重于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的方法,最好不要把课题中所需的知识材料直接提供给学生。即使是你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也不要把书籍直接给学生,而是指给他们获取这些书籍的主要途径。亦即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本领,使其终生受益。

2、研究方法指导。包括常用科研方法介绍、资料收集和分类指导、科学性指导等。首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社会调查法中还有: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发展性调查法、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等。应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样的研究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特别要注意实施阶段与选题阶段研究方法的差异,以作不同的选择。如《太仓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研究》课题组,在选子课题时,主要采用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进行社会调查,以确定研究方向。进入实施阶段,则采用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围绕中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搜集证据,并采用实验法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结论。

在资料收集和分类的指导方面,我们在资料整理加工上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如必须制作一份完整的资料目录,资料规格要统一,并按一定标准分类。特别是在实施阶段,更要对资料进行及时(至少一周一次)的整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便于资料的保管、查阅、分析提炼和查漏补缺。由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也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如《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课题组指导学生做好“四卡”:“资料卡”、“灵感卡”、“体验卡”、“网络卡”。要求学生四卡随身带,利用“资料卡”规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灵感卡”随时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利用“体验卡”,随时记录活动时的心路历程、收获与体验;利用“网络卡”(软盘)随时下载有价值的网上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性指导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如要求学生对每份资料写出详细、可靠的信息来源;概念要在查阅辞典、百科全书后作出准确的界定等。②研究程序的科学性:如抽样调查时,要按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尽量做到调查结果的客观。③结论的科学性:如分析推理要合理,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等。

3、思维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数千年的文明史既铸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优于形象、长于视觉、注重整体、擅长文学……,但也留下了沉重的思维包袱——封建性、保守性、盲目性、盲从性,且严格的形式分析和逻辑演绎、科学思维不发达。传统教育的思维训练也存在着许多误区:许多正规教育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一直偏重于进行求同思维、演绎思维(遗憾的是,大多不是严格的、系统的演绎思维训练)、左脑思维、言语思维、协调性思维的训练,有的甚至是在进行教条式的、两极化(非黑即白)的思维训练。这种思维训练的直接后果是使许多学生思维刻板、盲从权威和教师、怕出错、怕冒险、过分追求确定性、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提问能力(在许多学校,学生提问少,提问角度单调,视野狭窄,回答问题的答案趋同)。此外,科学批判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次协调思维能力也不高。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4、心理素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是社会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实践经验的中学生遭遇挫折是可以想象的,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受到挫折后就心灰意冷。而一些只关心学习成绩,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热情。习惯了个体竞争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团队合作要求……。这些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造成的学生心理偏差。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指导:①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以培养学生耐挫力和意志力;②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活动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精神;③通过对集体成果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④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实施中指导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过程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离校活动期间的管理。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性,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校外活动,即使在校内活动,也是分散的自由活动,这与易于控制的传统课堂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问题。我们就曾发现有学生假借活动之名实到网吧消闲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我认为要做到有效监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在活动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活动计划提出建议,使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任务布置到位。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对其管理体制可作适当指导。活动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及所到单位签证,并检查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把握其可能活动时间并作活动效果评价。活动中应尽量做到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畅通,最好人手一册本组通讯录。

2、实施过程中的思路疏导。

正如前面所述,选题开题阶段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想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实施阶段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去实施这一方案。开题方案只是指明了研究方向,实施阶段应该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对象的新发展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整个研究过程不断有新的创意、新的成果,研究思路不断向新的纵深拓展。实际上许多研究思路是在进入实施阶段,真正接触大量的主题材料后引发出来的。因此,一些同学死抱着开题的方案,往往进入研究的死胡同,使实施阶段无法拓展和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思路疏导,使学生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开启创造与想象的思维之门。

3、实施过程中的分工合作问题。

由于组内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许多学生即使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组内的一些骨干分子就成了他们的依赖和推诿工作的对象,因此出现了少数人干活,多数人旁观的现象,整个活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也不可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特别到了实施阶段,工作量较大,如果仍有这类情况,将影响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把组内职责按照个人特长分工到人,并制定了具体的岗位分工细则,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基本工作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小组的事事事有人做,小组的人人人有事做”,使活动得以有序的开展。我们一般把小组工作分成“小组长”、“资料管理员”、“上网员”、“记录员”、“公关员”、“写作员”等六个岗位。下面谨举“公关员”的岗位细则为例:①制定好课题小组每次活动的公关计划;②充分做好外出活动的准备工作:预约、准备好学校介绍信等;③做好活动中的形象、礼仪设计;④建立小组的外交网络等。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平时常交流,遇事一起商量,积极为小组出谋划策,使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4、实施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压力;健康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人们在寻找原因时,教育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焦点。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大众的质疑。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社会价值观中“拜金主义”等思想的盛行,教师实际上仍属于“弱势群体”。

一方面,社会认为高校教师作为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负责,另一方面,社会为高校教师提供的条件有限,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面对着很多生活问题,如职称问题、家庭问题等。在这种矛盾之下,教师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学教师往往由于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备受社会关注,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高校教师悲剧性事件的发生也成为必然。因此,对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压力引起的高校教师的身心问题开始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有一批研究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成果出现,本文将就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总结,一方面是综合展示目前我国有关教师压力与身心健康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也试着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以“高校教师”、“压力”、“健康”等词为检索项,对CnKi中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得到有代表性的相关论文三十余篇。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的压力及压力现状

一般而言,研究高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是指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也称之为工作压力。但对于教师的压力,或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压力,不同的研究者所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工作压力是外在环境的刺激与个人属性(特质)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与生理失衡的反应,进而干扰个体工作正常运作的现象。”“教师的职业压力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使教师个体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教师而使教师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尽管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还有很多,且表述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但通过对各种定义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基本概念有大致了解。

首先,从来源上看,教师的职业压力大都来源于外在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表现为外界环境不能满足个体的需要从而压制个体某方面的发展。

其次,从影响来看,这种内外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往往会导致教师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一系列消极表现。

最后,大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或有效地调节这些消极表现,从而导致更深程度上的冲突或不平衡。

关于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现状,主要通过一些实证调查的数据反映出来。例如,潘欣等人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教师感觉职业压力很大,75%的教师处于由压力引起的亚健康状态。宗晓晓对杭州4所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6.4%的被试几乎没有感受到压力。赖恒静等人对重庆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的被试认为自己没有压力,27%的被试有轻度压力,54.6%的被试存在中度压力,另外15.8%的被试则有严重压力。由于调查对象的不同,选用的调查量表的不同,所得调查结果也有所不同,但这些结果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压力存在于绝大部分的高校教师身上。

二、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个体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但在目前大部分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极少数的研究对教师的身体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而社会适应方面的研究更少。

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一般是采用SCL—90量表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对兰州7所高校的部分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及焦虑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宗晓晓等人对浙江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45%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抑郁症状,21.36%的高校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以上的焦虑症状。这些数据表明,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也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逐渐关注的原因。

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由于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侧重于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例如,张虎祥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总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其中与强迫、人际敏感2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与躯体化、焦虑、精神病症3个因子有显著相关。朱小茼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得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对这两者的相关性作出调查分析的研究还有很多,但其研究结果都基本一致,即: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四、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压力源分析

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调查分析。马晓燕在其研究中将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源归纳为教师职业本身特点带来的角色冲突、工作要求、知识危机感、工作岗位的竞争、学历需求五个方面。束仁龙的研究把教师的职业压力总结为经济待遇、教学和人际关系,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和专业发展,科研与职称,社会期望与要求,教师个人因素五个方面。邢晓源等则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归为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期望、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经济收入偏低四个方面。陶芳芳的研究把高校教师的压力源概括为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及制度、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学生方面的问题、个人特质、家庭方面的问题八个维度。孟亮的研究结果中高校教师的压力分为心理压力、工作压力、职称评定压力、同行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期待压力,其中心理压力源主要包括薪酬、考核、经济负担、对工作的评价、管理体制不合理等;工作压力源主要包括工作量大、职称评定、能力有待提高等;职称评定压力源主要包括专著、承担课题、外语考试等;同行竞争的压力源主要包括能力上的竞争、职称上的竞争、人际关系方面的竞争等。

通过对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的综合,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的压力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压力,包括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教师的社会地位等。

其次,是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压力,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科研任务、职称评定、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最后,是来自于个人方面的压力,包括个人心理素质、性格特点、个人的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个体对自身的期待等。

五、有关高校教师压力问题与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尽管有关高校教师压力与健康问题的对策大都是从压力入手,试着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改善压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健康水平。但由于不同的研究对高校教师压力源的认识不同,因此提出的对策也有所差异。例如,邢晓源认为,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应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入手。社会层面主要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导社会尊重教师等;学校则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需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等;个人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通过各种途径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宗晓晓等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一是建立高校教师支持系统,缓解高校教师压力;二是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方式,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束仁龙提出的对策也是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来论述。从社会方面而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从学校方面而言,要减轻教师的科研负担、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完善教师再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构建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从个人方面而言,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注重休闲、放松身心。

综合各研究的情况来看,大都是针对自己对压力源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

首先,社会层面,主要是正确看待教师职业,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

其次,学校方面,主要对策包括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和科研工作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创造民主管理的氛围、科学考核教师等。

最后,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主要是提高心理素质,改变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等。

六、总结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对高校教师的压力与健康问题的研究已趋向成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改善。

首先,研究对象的局限。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地区的被试展开的调查,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对某一地区的研究结果难以推广到其他地区,因此,实证研究有待于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

其次,调查工具的局限性。对压力的测量主要有自编量表和已有的压力测定量表,但对健康的测定量表就极为有限。一方面,现有研究大都只侧重于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测量,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的测量大都使用SCL—90量表进行测量,有少数研究中用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等。尽管SCL—90的信度、效度等都已经过科学的检测,但该量表并不能测量出个体的全部心理问题,因此,此类问题的研究结果也就受到了影响。

第三,对压力与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具体分析各个压力源与不同心理问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大都侧重于不同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的压力与健康相关系数的研究,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