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4:08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1.导言

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建筑施工项目所受影响的不定因素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风险所导致的损失规模也将扩大化。因此,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

2.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控制

2.1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由对施工风险的评价来定夺施工风险的等级,就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实施风险控制方案的基本原则是:解除风险、减少风险、个人防护;防范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对无法控制的风险要停止作业,对较大型风险要立即整顿,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虽然不必立即采用措施但也要要随时注意。

2.2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案

一般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案有:安全目标、指标的确定,机构组建,职责落实;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积极组织员工培训,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着重是关键岗位的人员;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应尽快对其进行分析原因并提出纠正和预防方案。

2.3对建筑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贯通国家《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要体现“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会监督”;实施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制订和实施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制度。

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析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的探讨,详细登记有可能影响社区安全的施工项目进行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主要登记:项目名称、危险源种类、地段(位置)、建设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及联络人、联络方式、重大危险源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施工安全主要应对方案和应急救助工作。建立城市建设施工安全(政府的)和项目施工安全(企业的)联动应急救援预案和运行组织。对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制订和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完善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3.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模式分析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要以法律规章为基础;以防范事故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管束为主体;以创新进步的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手段;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职工素质为保障;以制止或降低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关键的现代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路。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3.1创新管理方法

转变观念本质是让主观认识和前进发展的客观认识现实相符,要求适合新形势,要有创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①落实由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转换为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眼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防护控制、治理和整改。简单来说,就是事先做好准备。②落实由经验积累型管理改变为技术型、科学全面化的管理变型。在以前,安全生产管理大多以长久积累的经验和规章制度的束缚为主要,虽然这种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今生产社会化和科学专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渐渐技术化,传统管理方式肯定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对建筑施工安全实施有效的监管。③管理客体需要从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转变为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a.跟随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近年来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大部分出现在乡镇、私营企业。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也就是从过去只针对对国有企业管理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管理转型,对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尤其加强。

3.2创新管理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变化,只有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着重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制止或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供应了技术手段,使企业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安全生产轨道上,以采纳最前端的科技成效为主要,落伍的建筑施工技术、工艺和机械设备实施淘汰,如此可以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目前对于安全科学的技术研究与发展的要点:①在控制重特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重点技术上得到突破,尽量解除一部分带有共性和全面性的重点技术问题是重点;要牢抓重大危险源监督和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研究。②对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工作要加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实行健全。③进行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3.3创新企业制度

从狭义层面上看,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提升的重要因素。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对象。安全生产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安全生产模式有彻底性的转变,确保生产力的良好发展。当今,要逐渐落实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职工由“要我安全”转型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并构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控制及激励体制。因此:①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遵从国际规则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②将一些发达国家的实际经验做为参考,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准要有所提升,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最重要部分,同样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措施。③建设项目务必实施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实施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先前工作的必定程序,是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实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当下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一定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才能保障安全生产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后患。没有实施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准施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符合标准的竣工项目应停止作业运行。④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

另外,企业要以本身的特性为基础,运用各种方式创新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让工作人员从内心、思想和行动上组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对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加强,提倡整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目前,安全教育与培训不仅要从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者开始牢抓,还有非公有制企业与乡镇企业法人代表也同样需要紧抓。与此同时,应强化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企业只有建立现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树立优良的安全生产面貌,来加大市场竞争力度,冷静对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丁传波.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建筑技术,2004.

[2]魏安能.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想.建筑安全,2005.

[3]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2

关键词:资产组合理论;信贷组合;风险管理

一、引言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重重挑战。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如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违约率增加、资产负债比例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银行需要积极寻找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方法。与证券经理人一样,银行必须通过积极买入和卖出可能的信用风险敞口,或者通过管理新业务和现有业务的更新来最大化贷款组合的风险调整回报。这就直接导致这一个现实:已被成功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的现资组合理论(modernportfoliotheory,mpt)必定要被应用到信贷风险管理之中。范磊(2003)分析了现资组合理论在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了现资理论能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原因,并指出了运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最后提出了mpt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胡利琴等(2009)基于组合理论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问题,在考虑风险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的一致性模型。

银行对不同信贷资产进行组合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将mpt应用到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又有很多障碍。本文将分析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异同,“同”是mpt应用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异”就是将mpt应用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遇到的挑战。

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异同

(一)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管理的相同点

首先,资产性质相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研究的资产是证券,它是一种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过程就是将证券组合,从而将单个证券的风险通过组合分散化。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资产是贷款,它也是一种风险资产,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将不同种类的贷款进行组合,进而减小系统风险。两者管理的资产性质都是风险资产,管理的过程就是将风险分散化。

其次,目的相同。依据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投资者无非是想寻找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是指在预期收益率给定的情况下能使资产组合的风险最小或在风险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使资产组合的收益最大。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中,银行的目的也是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如何选择信贷资产从而使其收益最大化就类似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资产组合,分散持有风险资产无疑是在给定的预期收益率的情况下降低组合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银行管理者为了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倾向于持有分散的信贷组合。

(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与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的不同点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早在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维茨就已经开始研究投资组合理论,而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投资组合理论进行了扩充。夏普(1963)利用单指数模型衡量证券的风险特征,提出了单指数模型(又称为Sharp模型或市场模型),使马克维茨繁琐的计算大为简化。夏普、林特纳、莫辛及法玛进而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对证券价格、风险-收益关系和风险衡量做出了明晰的描述。托宾则进一步把投资组合理论推广运用于所有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分析上,形成了“资产选择理论”。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证券。但是,银行信贷组合风险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信贷资产,即贷款和其他信用资产。

第二,收益分布不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中,证券的收益是对称的,而且分布曲线也是服从正态分布,因而我们可以用收益的均值和标准差就可以刻画出分布函数。但是,在信贷组合中,贷款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资产,它的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而且偏离程度也比较高,分布曲线的一端向下倾斜拉长形成扁平的“尾巴”(longtailed)(见图1)。信贷收益分布曲线具有这种特征是由于信用风险造成的。因为信贷组合的到期收益是固定并且有上限的(贷款利率一定),但是损失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甚至可能损失全部资产。这样,信贷组合的预期收益就由贷款的预期损失决定,而预期损失是由借款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和贷款的违约赔付率决定的。一般来说,具有较高信用级别的企业绝大部分是不会违约的,因此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倾向于合同约定的到期收益。但是,一旦企业违约银行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违约的小概率事件以及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组合收益分布的偏离。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3

[关键词]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10―0042―03

本文探讨的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主要指东盟相关国家和欧美国家在国际公共空间对南海问题公开表明的态度和意见,是南海问题引发国际舆论聚焦的产物,现已对中国造成极大的外交压力和舆论风险,增加了南海问题双边和平解决的不确定性。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舆论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被视为执政要素之一。作为亚太政治的一个焦点,南海问题既是关系领土和资源的实利之争,也已成为关系国家形象、国际道义的舆论之争。目前,随着南海周边国家和某些大国不断出台南海新政策,南海地区形势发展及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也不断出现新动向。新形势下,中国欲有效开展南海维权维稳,国际舆论是必须关注的因素,亦是可借助的工具。在风险全球化与社会媒介化互相叠加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运用广泛,传播方式日新月异,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日具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突发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迅速出现负面影响和风险。如果应对和利用不当,国际舆论也可成为风险因素,给南海维权维稳带来直接冲击。因此,中国新闻传播学界要加强研究有关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形成机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之间舆论冲突的根源和动力,为我国有效化解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提供政策选择和智力支持。

二、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具体表现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对中国和部分东盟国家双边关系影响极大。由于涉及国家,该问题导致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不时发生海上摩擦或舰船对峙,南海成为亚洲的“火药桶”,损害了中国和东盟国家政治与战略互信关系和安全合作关系。

南海问题虽然多次升级至军事冲突边缘,但目前仍然主要处于外交范畴,舆论则是主要博弈工具之一。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和东盟国家媒体以南海问题为中心,大量设置针对中国的各种议题,以图通过舆论影响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有些东盟当事国媒体攻击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质疑中国有关南海的九段线主张,曲解中国颁布《海岛保护法》的意图,炒作“中国”,中国形象被抹黑和丑化。这些新闻舆论与外交和军事行动相互配合,试图整合东盟内部意见、争取欧美的国际支持,以图政治上的主动,为侵占南海行为合法化服务。

近几年,美国大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高调重返亚洲,并拉动日、澳、印等国染指南海,南海问题事实上也已成为中美之间绕不开的一个重大议题。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南海问题上已从以前的中立不持立场转向支持偏袒东盟相关国家,如以支持“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为名,策应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又如,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帜在南海大肆炫耀武力;与此同时,他们凭借国际话语权优势,不断搅动国际舆论,给中国在南沙岛礁的合法建设工程扣上“军事化”的帽子,制造“中国”的翻版,与一些东盟国家相关舆论一唱一和,对我们施加压力,给我们造成了极大舆论风险。如,据《参考消息》2016年5月2日报道,美国媒体鼓噪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打所谓“羞辱战”,提出对与中国渔船、海警船和军舰纠缠对峙的实况进行录音录像,并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展示北京的所谓侵略意图,把中国推向全球舆论法庭,让中国丢面子,以此羞辱中国等。此外,菲律宾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从舆论战的角度而言,也是在南海域外大国支持下策划拼凑的对中国的一次舆论大围堵。以至有人认为目前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是国际舆论。

一直以来,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其伴生的舆论风险也已成为南海问题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主动谋划,积极应对,将风险消解在损害后果发生之前。

三、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我们可以将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一是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二是风险管理,下面分述之。

(一)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研究

先从南海问题的研究说起,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现状,早已成为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大量著述,从各个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1〕总体而言,南海问题的研究以法律研究和史地研究为主线,并正逐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传播学即被融合的学科之一,如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鞠海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南海问题主张的国际传播战略与国际话语权体系研究”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大项目“中国南海问题主张国际传播机制研究”,就是这种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典型。此外还有甘莅豪关于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南海问题的话语分析》、白天依的《国家修辞学视角下的南海争端话语研究--美国介入南海争端话语的实证分析》等,也体现了国际关系学、语言学、传播学融合研究的特色。

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新闻舆论已开始引起关注。张昆教授、陈雅莉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考查了两报的主导性框架、意见话语和对华态度,研讨了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2〕王乐萍以菲主流媒体《马尼拉时报》近五年的涉华报道为样本,归纳了其呈现给国内外受众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从多角度探析这种呈现角度背后的动因;〔3〕李德霞以菲律宾第一大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分析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4〕叶淑兰对南海问题的中国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领土冲突的国内公众舆论具有“强群体极化”与“弱群体极化”的区别,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性与非理性特征;〔5〕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探寻有助于我国应对南海困局的“马来西亚因素”;〔6〕吕正韬、曾率通过分析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探讨了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7〕刘笑盈从国际新闻与外交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媒体南海问题报道的现状和不足;〔8〕周庆安则从公共外交的角度研究南海问题;〔9〕刘大勇研究提出了南海问题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长期策略。〔10〕此外,还有崔晓玲基于南海问题的汉语军事新闻评论的极差研究,以及一些相关的硕博士论文。

国外尚未发现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但国外在舆论学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具有借鉴价值。以往研究对加强南海问题舆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有需要深入改进之处:研究成果基本以零星论文为主,以应用对策研究为取向,没有专著,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相比,还不够全面,深入而系统,在学术性和应用性方面都还大有拓展的空间。

(二)风险管理研究

如前所述,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本质上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因而,风险管理研究应该是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的根基和前提。

早在1986年,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就首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描述了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风险社会”理论。〔11〕

其他代表性成果还有英国芭芭拉・亚当的《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谢尔顿・克里姆斯基的《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等。

中国学者申凡、陈奕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将导致社会既有运行机制和稳定局面遭受破坏的不确定因素,其核心特质为一种导致社会危机与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在共时态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不安状态,在历时态上表现为一段持续发展过程。〔12〕

中国近年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的有一批专著问世:如张乐的《风险的社会动力机制》、杨雪冬的《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刘岩的《风险社会理论新探》、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潘斌的《社会风险论》、陈秋玲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丁烈云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等。

上述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有些涉及了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和信息沟通。在大众传媒广泛渗透并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及舆论已成为风险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克曾论及大众传媒与社会风险之间的密切关系;马凌认为,在风险社会中,新闻传媒的风险放大功能得到强化,导致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需要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加以重新审视。庹继光提出,大众传媒理应在风险社会中发挥其社会监测功能。这些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从公共管理视角或哲学层面切入,少有论及舆论风险管理,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在学术价值方面,一方面可丰富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舆论风险管理提供实践资料;另一方面可扩大南海问题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治理的相关策略,为打破中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壁垒服务。

四、如何创新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研究

首先,如上所述,以风险管理为理论工具,分析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及其对中国造成的舆论风险和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建立舆论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丰富南海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在研究的基本思路方面,可在风险管理、国际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舆论风险的内涵界定,分析国际舆论风险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生成机制,并以南海问题为例,剖析造成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的内外原因,提出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策略,力图打破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壁垒。

具体而言,可深入探讨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内涵、形态、主体特征、与国际政治关系的互动机制、管理方法等,并结合南海问题的具体情况,对中国提升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能力的指导方针、原则战略、策略技巧、效果把握进行对策分析。

可重点研究我国在南海问题方面所面临的国际舆论风险及其对南海问题解决的影响,尤其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东盟相关国家南海问题舆论战略的转型变迁历程和发展趋势,包括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的舆论干预、相关国家在岛礁建设中的舆论策略等,特别要关注菲、越等国家和地区领导人更替后其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的新变化和新动向。

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我国海洋战略实施和南海维权维稳提供舆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可采用以下具体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

以西方和东盟媒体为重点分析对象,探讨有关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管理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对不同管理效果的比较,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选取欧美和东盟各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它们都能在数据库中找到比较完整的数据。其次,选择南海问题中的重要议题,如有关中菲南海仲裁、马来西亚南海政策、越南南海政策、印尼南海政策的新闻舆论作为研究案例。

(二)文献分析

舆论风险管理涉及舆论学和风险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可在查阅汇总经典著述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关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界定,对其内涵、主体、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搭建南海问题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总体研究框架,并由此深入探讨中国对南海问题所应采取的舆论风险管理策略。

(三)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东盟不同国家,如南海问题争端方和非争端方国家的南海政策和相关舆论,也可对比分析东盟相关国家和我国的南海问题的舆论特征,并采用具有说服性的实例和数据来探讨不同的舆论风险管理对南海问题国际舆论的影响。

结语

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风险是当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面临军事冲突的风险,也面临舆论围堵的困境。因此,中国各界学人,包括新闻传播学界应携起手来,从国际舆论风险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在南海问题突破国际舆论壁垒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中民,滕桂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南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张昆,陈雅莉.东盟英文报章在地缘政治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以《海峡时报》和《雅加达邮报》报道南海争端为例〔J〕.新闻大学,2014,(02).

〔3〕王乐萍.菲律宾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与动因――以《马尼拉时报》为分析样本〔J〕.传媒观察,2015,(11).

〔4〕李德霞.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分析――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J〕.当代亚太,2013,(04).

〔5〕叶淑兰.南海问题的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4,(12).

〔6〕苏莹莹.从马来西亚官方媒体的报道解读该国政府的南海政策――以马新社及《使者报》1999年至2013年的相关报道为分析依据〔J〕.南洋问题研究,2013,(04).

〔7〕吕正韬,曾率.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谈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J〕.对外传播,2011,(12).

〔8〕刘笑盈.国际新闻与外交――以媒体南海问题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11,(10).

〔9〕周庆安.从南海问题看“争端中的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11,(09).

〔10〕刘大勇.南海问题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长期策略粗探〔J〕.军事记者,2012,(07).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4

一、财务预警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求分析

财务预警产生的基础性理论是风险管理理论,而这同时也是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设立的基础。风险管理理论完成了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分析和控制,可以此为出发点分析财务预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理论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下属的CoSo组织对风险管理作出了如下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该定义直接关注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且为衡量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基础。另外,在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中把全面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相互联系的要素。

全面风险管理是在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营风险管理需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核心理念是将企业的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流程等各个环节,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可获取有助于有效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和提高资本配置的重要风险信息。帮助管理层实现业绩和盈利目标,并防止资源流失。

(二)财务预警: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的机制安排评价企业风险大小就可以评估其潜在的危机,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减轻或抑制财务危机的出现。为了防范和规避这种危机,企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机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衡量,并详细剖析根源,寻找治理对策,而财务预警正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财务危机风险进行监测、诊断、控制与报警的一种技术。所以从此种意义上来说财务预警是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而设置的一种控制机制。

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所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的结合,这些利益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现代企业更加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尤其是破产,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及时的财务预警会让利益相关者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损失,财务预警维护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财务预警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同时也成为了保护和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控制机制。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财务预警中不可或缺的提高预警效果的监控机制

在当今竞争激烈、信息技术高度发达、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样化的经营风险。风险管理日益成为组织治理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审计范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运而生,对内部审计实务产生持续性影响。这种新范式的特征是:内部审计关注整个企业的风险;内部审计的回应是协同的、实时的、持续性的监控,并成为战略规划的参与者;内部审计在组织中还要发挥整合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作用。可见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审查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这种综合性审计更强调关注公司治理框架中风险发现与风险管理,关注管理者及其经营管理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关注组织在整个治理过程中的决策风险和治理风险。

财务危机产生于企业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等各个环节,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即是着眼于对企业各个财务环节可能风险的监控、分析、诊断和控制,一套完整的财务预警机制如果仅仅通过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模型来预测,而缺乏合理的内部审计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将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而在财务预警机制中需要运用内部审计机制,对预警系统及其环境进行监控评价并发现其中的缺陷,以保证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进行。

在财务预警系统中融入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预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财务预警过程进行审计,为治理层、管理层提供财务预警系统合理性、高效性的客观鉴证。第二,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帮助管理层不断加强和改进整个财务预警系统。第三,帮助管理层完善财务预警系统的风险识别、衡量、管理和报警程序。

二、财务预警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整合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风险管理理论是连接财务危机预警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之间的桥梁。除了各自内部的发展变化外,在风险的作用下,两者正在逐渐走向整合,组成一个系统。根据系统整体性的原理,要使整体系统发挥“1+1>2”的放大功能,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协同关系,而财务预警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协同效应。

(一)协同的前提:两者具有统一的目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注重与企业目标直接相连,在创造价值的企业目标作用下,内部审计的目标转向了改善组织的经营并增加企业的价值。而财务预警的目标是关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的风险,在及时发出警报的同时对这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范围内,这不仅可以降低发生财务危机所导致的成本,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公司的税负,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可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财务预警目标相同,两者具备协同的基本条件,共同协作配合,以减少不确定的环境,特别是风险对整合系统的影响,实现整合系统的目标――增加企业价值。

(二)协同的内在动力:两者是有机关联、相互促进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要使系统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的功能,每个要素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对于内部审计对财务预警的

促进而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企业目标为基本标准来衡量预警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是否遗漏了对企业目标实现有影响的风险,是否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发出警示,并且能否提出应对措施将所监测到的风险控制在可容忍范围内,从而使预警效果可以得到强化。财务预警系统则又为内部审计探索到企业高风险领域,使内部审计所选择领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预警系统通过对风险的管理减少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量。所以两者相互促进,推动协同效应的不断增强。

(三)协同的外部效应:风险在严峻外部形势下,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会遭遇生存和发展危机,而风险是造成危机的导火索,所以如果企业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不断监控和对付风险。风险的力量作用于财务危机预警和内部审计,使两者在各自的轨迹上发展变化,以寻求与环境的契合。于是两者关注的焦点都转向了对风险的管理:第一,风险理念推动着管理层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以此来确保企业的稳定。而财务预警就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在事前对潜在有损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和控制。并及时向管理当局发出警示信号,以提示企业财务状况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从理论上讲,财务预警系统是最全面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二,在风险的作用下,内部审计的理念转向了风险导向,通过了解企业经营环境和过程去识别风险,然后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程序,对风险管理的恰当性作出保证。因此,在这两个子要素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成为共同要面对的环境,两者在应对风险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相互依赖,共同组成应对风险的机制。因此,风险成为促进两者协同的重要力量。

虽然财务预警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属于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企业管理领域,后者属于审计领域,但共同的理论基础将两者连接在了一起。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共同目的,财务预警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动态中发展,其链接点在于企业的风险。在财务预警中融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了财务危机预警的效果,而财务预警又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反作用,从而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将两者整合为一个大系统,可以体现出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所以最终的目标是在两者各自的发展变化中实现整合。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审计研究》2003年第6期。

[5]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审计研究》2007年第2期。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5

(一)资产证券化理论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的资产组合方式或特定现金流作为支持,在金融市场发行可用于的交易的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它具有以资产来支持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不会增加融资人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的特点,并依据信用增级原理、风险评估原理和资产重组原理三大基本原理。

(二)财务风险理论

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可能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财务风险的本质更确切的表现为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企业理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与损失共存的特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财务管理工作主体的局限性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所引起的。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管理中需要解决:识别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选择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建立有效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四大问题。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选取方法和影响指标选取的因素

1.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主要有:敏感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测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选取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和指标修正法四种。

3.影响指标选取的因素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利率汇率风险三种。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详见表1。

四、企业控制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的管理建议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意识

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中如果涉及巨额资金,且过度损耗融资成本的话将会对整个企业的运营活动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企业在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若果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准确清晰地意识到资产证券化融资所带来的相关财务风险,就会给整个企业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等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所以,企业必须从提高自身风险意识方面出发提高各个相关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意识,从而达到整个企业从基层到决策层对证券化实施的高度重视。

(二)完善企业财务机制

1.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隔离”制度的建立

2.构建与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3.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信息披露予以加强

(三)及时采取有效行动

当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发出高度预警提示时或出现财务风险时,企业相关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立刻将该种情况汇报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便决策者在最佳时机采取最佳的应对风险措施,从而控制风险。该建议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避免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的失败。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实践;风险管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的意义,只有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并且有序开展企业各类经济活动。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其中主观风险是真正的风险,包括:投资风险、沾污风险、决策风险、生产风险和纳税风险等等,它们都可以人为操作和控制的,因此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主要是进行助管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而客观风险就是企业外部环境造成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和金融危机等风险,这些因素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够靠企业本身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以内。对于客观风险常通过健全和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强化企业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体系等方法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避。

二、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论述

(一)财务管理目标尚未明确

在财务管理指标的制定上面,企业都必须依照国家相关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宗旨。可是总会存在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容易受利益驱使,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抛之脑后,也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从而导致国家制定的相应政策的支持和约束功能都大打折扣。另外有一些企业领导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忽视财务风险因素,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无法及时制定出优化方案和防治策略,最后使企业财务管理收到重创,严重影响企业建设和发展。

(二)财务管理理论难以灵活运用到企业实践项目当中

如今我国很多院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和设备都很齐全,主要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各类企业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操作型人才。不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项目有显著差异,导致理论很难运用到实际财务管理当中去。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面

1.重理论,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首次我们要明确财务管理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经验来丰富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在企业项目中的灵活应用能力。但是我国很多高校的教育重理论,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到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灵活性差,并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财务风险管理中来。

2.理论知识滞后于实践。目前市场竞争日益严重,各个企业根据其结构和经营项目的不同,他们的财务管理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大部分企业都会积极对传统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特别是实践的风险管理上面,逐步发展成为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这些适应市场需求做进行的显著调整是没办法马上体现在财务管理专业相关教材中的,这就导致学校的课本理论知识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毕业学生所储备的理论知识仍旧与实践的风险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差距。

3.教师的实践教学滞后于实际的财务管理。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必然有相应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分为校外和校内实践课。校内实践课既由学校老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进行,让学生一定程度上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实践操作技能。不过校内实践课缺乏实际工作的真实感、压迫感和紧张感,所以学生们实践技能的提升不显著。另外大部分高校相关老师虽然都有高学历,但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老师们的实践经验也偏向于理想性的理论一些,并不符合实践性,这也导致学生符合要求的实践技能缺乏。

4.校外实践课程中,学生无法体会实际财务管理的本质。校外实践课程虽然与校内实践课程相比较而言,学生们可以亲身体会,不过由于时间短,企业员工身份的非正式性,不容易真正体会到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所以校外实践课程具有短暂时效性的特点。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以满足市场需要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应该多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及时更新丰富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量,实践操作技能也很过硬,为企业提供专业水准极高的财务管理技能型人才。

(二)顺从企业发展举措,制定可行性强、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控制战略

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规模不一样,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制定可行性强、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控制战略,以保证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优势,获得长久发展的契机。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创新改革,保证与时代同步,顺应市场发展。

(三)树立健全形态的风险防治意识

企业在持续化发展过程中,受外部和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各部门经济效益都处于波动趋势,一旦出现漏洞,都会造成很大的风险,这个时候拥有健全形态的风险防治理念尤其重要,企业领导结合风险防治理念对风险进行协调处理,使企业损失最小化。

(四)强化预算管理

所谓预算管理指企业运营期间对各类经济活动作预算评估的模式。这样可以保证经济活动在科学合理的指导范围内开展,将风险也限定在可控范畴以内,保证企业的一切运营活动可以有条不紊得开展,妥善调配资金等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众多,需要专业院校、企业、个人一起努力,制定并实施应对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中更加合理、合法、长效可持续性发展,为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连伟.探究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22).

[2]裴.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07):246-247+253.

[3]吴锦锦.探讨企业财务管理及其融资渠道[J].财会学习,2015,17(8).

[4]万宗天.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5,(17):62.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7

关键词:保险投资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管理政府监管

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处于低水平的阶段,但还在稳步发展,国家对保险投资渠道的开放使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更加多样。但是我国初步开放的资本市场和较为落后的风险管理理论使保险资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该风险不仅包括日常投资风险,还包括从国际市场传导来的全球金融风险,以及由于保险资金自身负债性所特有的风险。保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负债,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如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将对保险公司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对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目前国际上关于保险资金的管理理论主要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现代组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较早,始于1800年,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拥有充足的各类准备金以应对负债,结转盈余保证金,且对利润的来源进行分类、度量和确认。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的理论。现资组合理论发展相对较晚,由markowitz(1952)最早提出,该理论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通过均值-方差最优解选择最符合投资者偏好的投资组合,虽然是静态均衡的状态下,但是将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相结合,对如何选择最优资产组合进行了讨论。

我国学者对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我国寿险企业发展较早,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随着寿险的发展不断完善。关于现资组合理论的运用,王佩(2009)找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相关性。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及风险管理理论日趋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与时俱进,不断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细化管理要求。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监管更加系统性、科学性;保险资金投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投资收益稳健增长。

总体而言,目前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对保险资金的运用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接合实际情况,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保险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关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二、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从国外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来看,传统的保险业务不能盈利或者盈利很小,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投资收益。但是,有投资就会有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保险资金运用中的风险管理是获取稳定投资收益的重要保障,下文简述保险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

(一)我国保险资金来源及特点。保险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负债及其他资金。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注册资本金与资本公积金、总准备金、各类准备金、其他资金。其中,各类准备金(保险公司的负债)是保险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保费的收取和保险金给付的时间间隔,使其可用于投资。

基于保险资金的来源,其自身有如下特点:(1)具有负债性,由于各项准备金直接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的负债;(2)具有期限性,寿险合同大多是十年以上的长期合同,因此寿险公司的资金比较稳定,但也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偿还较大数额;而非寿险合同一般都是一年以内的短期合同,对流动性要求较高;(3)追求收益性,因保险资金的负债性,保险投资需要一定的收益才能覆盖资金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保险资金运用主要的投资渠道为银行存款、股票、债权、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不动产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二)保险Y金投资风险。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基本指标也是核心指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在现有的正常的保险行业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组织方式下,必然存在的客观的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固有风险又分为两种:可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和难以量化为最低资本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控制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或无效,从而导致固有风险未被及时识别和控制带来的风险。

三、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陈文辉副主席指出,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中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持续推进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改革,在放开前端的同时要管住后端。尤其近几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增速迅猛,其在经济社会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基于保险资金的负债性和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稳步提升的需求,股权投资、另类投资在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增长较快,与传统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形成了多元化资产配置格局。在快速发展中,也应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尤其对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造成不确定性风险。

第一,自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总体保持低速增长。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对保险行业带来了现实挑战。我国保险公司面临对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如何保持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的难题,尤其寿险公司资金的长期性使其被动承担高成本负债。

第二,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的新增以及大量资产到期,使得保险资金急需寻求再投资资产。低利率带来的“资产荒”难以满足保险资金的历史高成本,倒逼保险机构提升风险偏好,由投资风险较低的银行存款等转向股权投资、另外投资等高风险资产。

第三,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我国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率不高,尤其是中长期投资中问题明显。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寿险资金应配资中长期投资,如期限较长的银行存款、房地产投资、长期国债等,而财产保险资金应适当配资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如同业拆借、股票、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等流动性强的品种。近年来,债券打破刚性兑付,违约多发,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上升,保险资金高比例配资信用类资产,使得投资风险敞口增加。

第四,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缺乏自律,尽管在监管的指导和压力下,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保险公司在应对监管和市场的变化中,急于求成,激进经营,短债长投。常常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投资多样化需求,因而不能有效把控保险投资风险。

四、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在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状况、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后,本章主要从机构、监管两个角度对我国的保险投资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一)保险行业整体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保险公司应健全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不断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利用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识别、监控与管理。资金运用部门从公司战略的高度整体把控风险,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按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监管部门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法规,制定公司内部投资制度、明确投资范围、限制条款等,保持风险及投资收益的动态平衡。投资人员综合考虑资产负债配置结构,根据偿付能力风险的指引,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合理配置各项投资,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的优化和收益。

发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督促作用,提高保险行业自律水平,使保险资金运用服务主业,最大化的维护投保人的权益。首先,保险资金投资以安全为主,投资符合要求的银行存款类产品,适当选择短期理财类业务;其次,保险资金收益以稳定性为主,投资结构简单现金流稳定的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产品,适当配置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产品;最后,保险资金可选择股权投资提高收益,但不应偏离主业,坚持保险姓保的原则。

(二)加强监管力度和深化市场化改革。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开放,我国保险市场风起云涌,成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这对我国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创新为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保U资金运用机制改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和行业平台建设等方面。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活跃了保险市场,也难免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金融创新与监管是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监督保险公司加强学习以“偿二代”为标准的更加科学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高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分为三个级别,分别采取监管措施。

参考文献:

[1]Harrymarkowitz.portfolioselection[J].JournalofFinance.1952,7(1).p77-91

[2]王佩.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p16-18

[3]王一佳,马泓,陈秉正等.寿险公司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2003.p98-111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95-02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1.1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观念下,风险管理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

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控制除了关注传统的内审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观念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促使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的自身特点,其参与风险管理拥有一定的优势。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熟悉本单位情况,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是企业内部成员,其利益同企业发展、兴衰密切相关,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使其不同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高层次的监督部门,其风险评估意见直接报告给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足以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内部控制的独立地位还便于其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政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短期计划的调节,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种风险因素增多,内部控制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企业治理机构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在美国发生的财务造假案导致了安然、世通等跨国大公司的破产,同时也导致了安达信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会计师事务所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我国也曾出现“银广厦”、“蓝田股份”、“亿安科技”等坑害中小股民的事件。所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在全球引起了各方对民间审计机构诚信问题的探讨,同时也触动了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思索。企业制度的发展演进与风险相关。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是企业组织从业主制或合伙制走向现代股份公司制的关键步骤,它使股东的家产与企业的财产及企业的经济责任相互独立,股东的变换不再影响企业的信用能力,为股权交易扩大了范围并增加了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并促进了企业融资,造就了今天巨型的股份公司。

1.2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自然发展

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保全企业资产,并创造新的价值。Fama&Jensen(1983)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职能;Jensen(1993)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公司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方面失效的表现与原因。从理论上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其目的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防止经营层操纵报表与欺诈,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遵守法律以维护公司的名誉以及避免招致经济损失等。内部控制的历史起源更早,其要求更为基本,更容易或适合上升到立法层次。企业风险管理则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自然扩展。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谈到风险管理的意义时是这样论述的:“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与组织的各层次活动中。它使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发挥创造与保持价值的作用。风险管理能够使风险偏好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与增长及回报统筹考虑,促进应对风险的决策,减小经营风险与损失,识别与管理企业交叉风险,为多种风险提供整体的对策,捕捉机遇以及使资本的利用合理化。”CoCo在解释广义的控制与风险时论述道:“‘领导’包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作出选择。‘风险’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作出选择后遭受不利后果的可能性。风险正是机会的对应物。”显然,这些论述已经认识到企业的存在是为股东或利害相关者(针对非盈利性组织等)创造价值的,而价值创造不仅是被动的资产安全等,还应包括机会的利用。另外,对股东价值的威胁也不仅来自经营者会计舞弊等内部因素,还包括来自市场的风险等。

1.3技术的发展推动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技术及市场条件的新进展,推动了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记录实现了电子控制、实时更新,使传统的查错与防弊的会计控制显得过时。然而,风险往往是由交易或组织创新造成的,这些创新来源于新兴的市场实践,如安然公司将能源交易大量发展成类似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加强,都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若一有不慎,企业就可能遭受来自商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惩罚,表现为企业的品牌价值或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贬损。因此,企业需要一种日常运行的功能与结构来防范风险,包括遵守法律与法规,确保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以及保证经营效率等。因此,从维护与促进价值创造这一根本功能来看,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更主动、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外在联系

2.1它们都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

2.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

(控制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五个方面都是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重合的要素中,内涵也有所扩展,例如,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诚实正直品格及道德价值观、员工素质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力与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等七个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除包括上述七个方面外,还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riskappetite)和风险文化三个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了过去、现在以及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规定了信息的深度与及时性等。

2.3风险管理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风险管理(integratedriskmanagement)的新观念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借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念,要求从企业层面上总体把握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及各部门的风险暴露,以统筹考虑风险对策,防止分部门分散考虑与应对风险,如将风险割裂在技术、财务、信息科技、环境、安全、质量、审计等部门,并考虑到风险事件之间的交互影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部门的风险处于风险偏好可承受能力之内,但总体效果可能超出企业的承受限度,因为个别风险的影响并不总是相加的,有可能是相乘的;二是个别部门的风险暴露超过其限度,但总体风险水平还没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因为事件的影响有时有抵消的效果。此时,还有进一步承受风险,争取更高回报与成长的空间。按照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点,需要统一考虑风险事件之间以及风险对策之间的交互影响,统筹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3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有一种争论,即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笔者认为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明确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有重合与联系的地方。谁的范围更大,可能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条件、法律以及监管实践的发展而不同,例如,在内部控制发展的早期,市场上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技术条件都不充分(如计算机系统、统计学理论、数量模型、对冲工具与保险等),这时内部控制包含(替代)风险管理功能是很自然的。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行业各自的侧重点也可能不相同,例如,在监管严格的金融业或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制药与医疗行业,风险管理的迫切性更强,企业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而在另一些企业,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

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在规则制定或立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范围与管制的强度,范围越大,管制的要求就会越弱。对于其核心问题,如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最适合以立法的形式来约束,而其他更宽泛的内容则可能更适合于规则及指南。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主导性相对次序也可能不同,例如,从企业的战略风险依次到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最后到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对重要性应该各有不同。在战略风险方面,风险管理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起到配合作用。这一角色逐步逆转,到财务报告层次,应该是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

尽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内在的联系,但现实中的或代表目前应用水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有不少的差距。典型的风险管理关注特定业务中与战略选择或经营决策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比较,例如,银行业的授信管理或市场(价格)风险管理如汇率、利率风险等。典型的内部控制是指会计控制、审计活动等,一般局限于财务相关部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低水平、小范围,只局限于少数职能部门,并没有渗透或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因此,有时看上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还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全面,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交叉、融合,直至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

[2]周兆生.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文版)[R].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7.

[3]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9

关键词:新风险企业 战略 董事会职能 增值服务

一、引言

“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提供了触发并维持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价值源泉。”(Bv-graveandtimmons1992:1)。风险投资是一种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投资,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家是强有力的守门员,他们决定一个新建的高技术公司是否可以办成。但是他们将风险资本投入某个初创企业后,并非像其它的投资人那样不参与该公司的日后管理。事实上,他们自始至终参与公司的管理,提供咨询,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甚至在必要时可能会解雇公司高管,亲自接管公司,直至找到新的公司领导层。因此,在这种风险投资机制中投资人与被投资人(即风险企业)是一种风雨同舟、共存共亡的关系。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家通晓金融及市场行情,而创业家则往往在技术上较为擅长,但对金融与市场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较为生疏,因此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家参与企业的创立和管理对风险公司来说大有好处的。然而,我们还是很难理解VC的哪些增值服务,怎样对风险企业业绩产生影响。前人关于VC的后续管理仅局限于理论综述(Sapienza等,1996),很少有关于VC分类的研究。macmillan等(1989)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风险投资家的管理参与活动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他们将风险投资家的参与程度分为三个水平:放任型、中度介入和深度介入,以销售量、市场份额、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来衡量的被投资企业经营绩效。VC选择不同程度的参与风险企业很大程度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macllian等,1998;Flynn和Forman1991;elango等,1995)。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投资家支持的新风险企业。所谓新风险企业,这里指已经经营八年或更少年份的公司。Flynn和Forman(2001)提出,VC帮助获取主要资源,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这些增值服务对处于初期的风险企业的业绩有积极影响(种子期和创立期)。

鉴于此,我们通过一个理论框架,分析风险企业战略和业绩与VC的增值服务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是建立在多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包括原则理论,新风险业绩理论,资源战略理论,战略定位理论。

二、理论框架

风险投资家利用其在董事会的席位影响风险企业的行业选择和市场定位,对风险企业的重大经营问题与影响风险资本未来运作的战略规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经常作为顾问专家向管理层提供一些有创意的经营管理思路或方法。外部专家对战略的制定也有积极的贡献,因为他们有许多的经验和一定的判别能力:除此之外,外部专家的参与使得决策过程更客观。有助于减少错误的分析(Baysinger和Hoskisson1990)。研究表明,外部专家的参与增强了公司的理解力、创造力和凝聚力(Qinsberg1994)。

以往的文献对董事会的各种角色进行了描述(有Zahra和pearce1989,Gabrielson和Huse2002)。Good-stein等(1994)提出了与董事会的三种职能:第一,资源依附,就是董事会帮助其组织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并获得关键资源;第二,管理职能,为了保证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董事会是在一个统一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下运作的;第三,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在董事会中,VC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提供关系网络资源(networkingactivities):董事会为风险企业提供了社会关系网(williamson1996),并帮助其获得关键资源。风险企业的早期阶段,由于创业者一般缺乏创业管理的经验,管理班子往往不健全,各种关系网络特别是市场网络尚未建立起来,这时风险投资家的积极介入对风险企业的成功与否十分关键。这就意味着为了保持风险企业的长期利益,董事会起到了媒介的作用。如果是辛迪加(Syndicate)投资。这一职能也意味着与其它投资组成员的接触(macmillan等,1988,Hard-son和mason1992;Rosenstein等,1993;ehrlich等,1994);为资方人员提供了接触的机会(Sapienza和tim-mons,1989);提供了专业人员(macmillan等,1988;Sapienza和timmons,1989);并获得可选择的股权资本(macmillan等,1988;ehrlich等,1994)。

监督(monitoringactivities):为了保障股东的利益,董事会监督和掌管风险企业的管理部门。监督形式主要有:筛选投资计划(timle2001),批准决策,任命,适时替换不称职管理人员(Barnhart等,1994)。如果是辛迪加(Syn-dicate)投资,这一职能还包括监督财务业绩(macmillan等,1988,Harrison和mason1992;Rosenstein等,1993;ehrlich等,1994);经营业绩;评估经营战略和产品市场。

战略的制定(Strategy-makingactivities):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制定,包括战略发生改变时,董事会所采取的重要决定:帮助组织适应环境的改变。如果是辛迪加(syndicate)投资,这一职能包括:作为咨询董事会(macmillan等,1988,Harrison和mason1992;Rosenstein等,1993;ehrlich等。1994);协助制定创业企业发展战略(Harrison和mason1992;ehrlich等,1994);招募或更换管理者(Bosenstein等,1993):协助处理短期危机(Bosenstein等,1993)。

Husef20021对关于中小型企业董事会的文献回顾后,提出“关于VC职能的研究甚少。”本文给出了关于VC职能的4种理论:负责一理论(与VC的监督活动有关);新风险企业业绩理论(重点是商业资源和VC在根据风险企业管理者的个性和能力作出选择时起到的作用);基于资源的理论(包括根据风险企业的资源和能力,VC提供的增值服务);战略定位理论(与VC对风险企业的战略有关)。这4种理论形成了一个关于VC的增值服务对新风险企业战略和业绩影响的随机模型(postma和Zwart,20011。这一模型的一个前提假设是VC会根据企业业绩来调整增值服务。见图。

负责,的适合(agencyfit)。负责一理论即一个负责人(如所有者)如何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一个人(如经理)。本文中,适合包括VC的监督活动与风险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合。当VC的监督和支持活动(如社会关系网络和战略的制定)与特定的环境相一致时。风险企业的业绩就会上升。

企业家适合(entrepreneurialfit)。许多有关新风险企业业绩的研究都力图找出企业家特征对风险企业业绩的影响。VC会根据企业家特征来调整自己的增值服务。

定位适合(positioningfit)。战略定位理论是形成和执行使风险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VC为提高风险企业的业绩,可以通过战略的制定或实施来提供增值服务。前者表示VC的增值服务通过对风险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来直接影响风险企业的业绩:后者表示VC的增值服务是通过实施一个有竞争力的战略来提高风险企业的业绩。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0

我国建设与实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是促进企业防范重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5月,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下文,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文),统一部署了中央企业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航工业于7月27日召开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大会,对全面推进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2012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航空财[2012]1169号),要求相关单位结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本研究所的发展实际,全面深入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其实早在2006年,我国国务院国资委就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央企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也是国内其他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参照依据。2011年6月,中航工业召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大会,标志着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公司将按照规划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积极有序地开展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我国不同的政府监管部门都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做出了法律规范说明,一方面反映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中还有不协调的地方。究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能不能整合?怎样整合?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不仅影响因体系建设思路不清造成重复工作与浪费资源,更有甚者会因为概念不清导致相关工作无所适从。在笔者看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统一的。笔者认为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可以整合进行,构建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避免概念重叠,浪费资源。

二、两个体系整合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一)整合的必要性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理论界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是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于2004年发表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1998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认为,风险管理包含于内部控制之中,在阐明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系时指出:“当您在抓住机会和管理风险时,您也正在实施控制。”另外,加拿大CoCo报告(1995)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matthewLeitch(2004)认为,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差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变得越来越广,正在变为同一事物,国际风险管理协会认为,“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并没有原则性的区别,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在趋同。”

国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念和规范并存,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2008年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风险管理的依据则是国资委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两种理论“各自为政”,既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叠、相互协调,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相互矛盾,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规范或者出现监督真空,阻碍了三者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实务中的应用。如果能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进行融合,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源于企业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进行风险控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就没有必要设置两个部门来进行分别管理,而应该从他们的共同点入手进行整合,在确保企业目标有效完成的情况下使成本降到最低。

(二)整合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本质上的统一性

CoSo—eRm(1992年称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2004年称为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并非是本质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是更加关注风险,更加强调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控制目标)是CoSo委员会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后又起草的一个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框架。在eRm中,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整个企业。企业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在组织的风险范围内管理风险,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而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要素构成(该表述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风险评估由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构成。

从上述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的讨论来看,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统一的。其统一性首先表现为两者都是为了控制企业的风险,以保证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风险控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实现企业目标;统一性还表现在eRm框架中八要素包含内部控制五要素并有所扩展,从新增加的要素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更加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它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运用风险组合的观念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合理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