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研究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28:35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1

【关键词】公益广告广告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公益广告被称为“公共服务广告”,意指利用广告技巧,传播公益理念,为社会公众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共传播形式。我国公益广告出现的时间较晚,具有现代意义的公益广告活动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对公益广告一般是这样界定的:“所谓公益广告是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报务的,它是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被认为是播放最早的公益广告。之后,中央电视台于1986年10月26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我国公益广告开始步入繁荣稳步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公益广告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对公益广告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自从公益广告在我国出现之后,针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一般以分散的形式分布在研究论文和少量著作之中。研究多围绕公益广告的含义与特征、社会功能、运作与管理机制、实际操作几方面来展开。

一、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物。此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在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评与改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传播学视角,而是逐渐扩展到了多个学科,比如修辞学、语用学等等。

1、“使用与满足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例如当受众面对灾难事件时,需要从公益广告中获得什么样的满足?一般来说,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质,会使受众处于信息缺失及模糊的状态,如果媒体“失语”,极有可能促发谣言的滋生。此时公益广告可以通过及时传播关于灾难的信息,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消除情绪中的焦虑及不确定性。同时公益广告体现的人文关怀,以情感人,可以让受众获得关爱、归属感以及战胜苦难的自信。公益广告在灾难事件发生之时可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心理安慰、精神满足等多层面的需求。同时,循环播放,反复传递信息,与只能传播一次的新闻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2、“认同说”

“认同”是肯尼斯·伯克修辞学思想中的重要观点,伯克认为,语言不仅导致行动,同时构建我们的现实,通过认同修辞,交际双方互相认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公益广告的社会修辞性质体现为一种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的行为,是协调广告作者、受众和广告内容之间修辞关系的一种重要符号。公益广告通过语言诉诸于公众规避隐患的心理,唤起共同的情感,诱使公众本能的对符号做出反映。比如通过正面情感的宣扬,来获得大家同一的认同(“同情认同”),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名为“爱心传递(洗脚篇)”的公益广告,获得大众广泛的认同;另一种是通过对大家不喜爱的事物的展现来获得大家的“对立认同”,如环境污染等社会不和谐因素。

公益广告作为引导社会舆论、弘扬先进文化、高尚道德的精神武器,能有效的增进社会共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关联论”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它的语言价值开始引起越来越多语言学界人的关注,其中就包括用语用学中重要的关联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关联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某种关联,语言交际也离不开信息的关联。语言交际之所以能顺利进行,是因为交际双方都遵循着关联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公益广告也是如此,通过传达某种明确的信息,努力让目标受众在对广告作品进行解码时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得出其中最佳关联,最终发现广告意图,并且做出一定的反映。比如,公益广告“明示-推理过程”,通过在广告中设置“明示刺激”,传达意图,目标者通过推理从而理解意图。利用三种方式,如:新信息和现有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新的语境含义;新信息加强现有语境假设;新信息与现有语境假设相矛盾,并排除现有语境假设。

二、研究的角度

1、公益广告和社会责任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阶段,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因素剧烈变动,多元文化相互并存撞击,人们不可避免感到困惑,产生心态失衡、行为失范等迷茫的现象。所以这一时期,重新构建新时代的价值体系,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疏导社会文化心理,成为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而公益广告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环节,决定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据现实问题,制作播出针对相关问题的公益广告,可以和受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民众通过公益广告的价值认同找到归属感。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倡导和谐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

公益广告正以其特殊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在社会转型时期构建新的文化理念。传播文化、建构文化、发展文化,长久而潜在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正是媒介力量的体现。

2、我国公益广告的运行模式分析

我国公益广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对于我国公益广告发展模式还一直处于探讨之中。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有自己的特点:长期由政府主导,媒体多因为行政命令制作和播放公益广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较差。同时,企业的主体意识也不强,只单纯的把公益广告作为商业广告的延伸,并没有准确地认识到公益广告对企业的长远利益。我国公益广告尚未建立起政府、市场和社会领域三者间的协调关系,缺乏运用商业广告的资金投入和传播技巧来推动公益广告发展的有效方法,使得其影响力远不及商业广告广泛深入。

美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广告人主导型模式”,广告人组成的广告业团体是美国公益广告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投资者。日本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企业型主导型模式”,建立以企业与广告人结合为主导力量的日本公益广告机构,是一个为公益广告运作的非营利团体。韩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媒体主导型模式”,公益广告运营主体是韩国放送广告公社这样的公共机构,它为韩国公益广告提供资金,同时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公益广告协会进行决策。

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我们不能对外国的模式照搬照抄,但是可以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运行模式,将公益广告纳入法制化管理,组建公益广告管理机构,非营利性组织主导运营,转变政府主导,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强化媒体的责任观念,进行市场化运作等等,这些需要不断的探索。

3、公益广告增强媒体的形象与品牌价值

中央电视台将CCtV9定位为“以公益广告为主的频道”,此举一出,让媒介开始再次重视公益广告的力量。公益广告对于媒体来说,是一项多赢的形式,通过公益广告的播出,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媒体的品位和档次,同时可以利用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交叉播出以达到调节视听的功能。通过公益广告的播出,可以很好的塑造媒体的形象,强化媒体的品牌价值。

4、业务层面——注重公益广告的相关策略

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不再只停留于理论,研究者也开始从理论的视角观照现实的业界,对公益广告的研究也延伸到对具体业务问题、创意策略的分析。比如公益广告主题的选择,多选择爱、希望等正面的主题。研究公益广告文案语言的运用,比如较多的使用隐喻的语言,同时对其进行符号学的解读;公益广告也一直在用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这个社会,给人们以行为的指导;其次也开始关注公益广告媒介的选择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媒介才可以使公益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

5、新媒体为公益广告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体的产生也为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传播时空的全球化和内容的跨文化使得受众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公益广告主题选择也日益丰富。传媒日益的丰富性也带来传播思维的变化,这些都为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研究内容仍然多围绕理论层面,和广告业的实践联系较少,不可避免会产生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时研究方法多采用定性的方法,也需要改进。同时,在新的媒体格局已经产生的今天,应该更多的从当今的实际观照公益广告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①王宝红,《“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公益广告》[J].《新闻世界》,2011(8)

②杜可琦,《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灾难事件中的公益广告》[J].《新闻知识》,2011(12)

③陈莉红,《从肯尼斯·伯克的认同说解读公益广告的和谐功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5)

④肯尼斯·博克著,常昌富译:《修辞情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3

⑤张丽华,《广告的关联理论阐释》[J}.《三明学院学报》,2006(1)

⑥付卫东,《试论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1(8)

⑦汤劲,冯林,《对公益广告传播中企业主体意识缺失的思考》[J].《新闻界》,2011(5)

⑧倪嵎,《公益广告运作模式比较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运行模式构想》[J].《中国广告》,2011(2)

⑨陈洪波,《中国公益广告运作机制的反思及对策分析》[J].《东南传播》,2011(10)

⑩童盈,《2011CCtV-9记录频道将主推公益广告》[J].《广告人》,2011(4)

⑾乔峥、刘烨,《浅谈公益广告与媒体品牌建设》[J].《新闻世界》,2011(9)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2

怎样写本科开题报告?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4、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开题报告不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砌罗列,简要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资料

范文

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123班

学号:

学生:xxx

导师:xx副教授

xx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xxx年12月

一,课题来源与类型

1,课题来源:

2,课题类型: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三,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

大家都知道,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四,课题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市场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课题的研究进度

交论文提纲:xxx年月日

交论文初稿:xxx年月日

交论文定稿:xxx年月日

论文装订:xxx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3

[关键词]受托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3.020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3-0034-04

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经济实体显现出越来越广泛的经济职能,同时,基于理性经济人的盈利模式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食品安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员工健康等问题层出不穷,给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由此,市场各利益相关方对于企业的关注也从单纯地注重盈利转向包括客户关系、环境责任、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责任的范畴。企业也从单纯地注重自身利润最大化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而转向以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依托的社会信誉和品牌效应的建立和维持。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社会责任报告》,开启了上市公司相关社会责任信息的先河,并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将其作为企业定期报告的组成部分,自此,各部门相继了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规范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2007年12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履行并定期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法律指导。在这些规范的指引下,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历了从无到有,且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监管的松动以及法律规范的不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质量不高,存在重大隐瞒以及避重就轻等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将企业社会责任回归到会计受托责任的本源,并结合会计角色的演变,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制定社会责任披露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文献综述

2.1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受托责任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耦合,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David(1968)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拉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孟凡利(1990)提出应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衡量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进行计量和报告,这种会计行为上升到了整个社会层面,而不是仅基于股东的角度。Donaldson和Dunfee(1994)提出了综合性契约论,认为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一系列显性或隐性的契约,与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合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是明显的,而与普通消费者、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不明显的。刘玉廷(2010)认为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社会大众等都以一定的形式向企业投入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务资源、社会资源等,因此,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是广义上的委托人,而企业是个利益相关者的受托人,因此基于受托责任观,企业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给利益相关者。

2.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范围较广,涵盖内容、形式、效用、监管、审计等方面。在其内容与模式上,沈洪涛、金婷婷(2006)首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的公司在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上有着显著的随意性与不一致,而监管当局并未给出有力的监督。李正、向锐(2007)界定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6大类内容,通过分析指出指数法是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最佳方法。李新娥、彭华岗(2010)以2008年中国1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声誉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杨海燕(2010)基于英国经营与财务评述(oFR)的相关理论回顾,阐述了英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要求,指出其完善的披露体系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许家林、徐荣(2011)则提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报告模式,即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形式以及以事项法和Rea模型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形成系统。

3企业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3.1受托责任观

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制度下,作为出资者的股东无法亲自经营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经理人来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于是出现了委托人和人,继而产生了委托理论。受托责任观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在理性经纪人的假设下,经理人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自身目标可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进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这就是委托制度下产生的问题。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定期的信息披露加以缓解。经理人,即受托人在股东,即委托人的授权下从事经营,定期向委托人报告企业的财务成果、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作为所有者对于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因此,为解除受托责任,经营者有义务如实向所有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这给企业信息披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3.2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

契约是委托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委托关系本身是一种契约,规范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现代企业内部存在着多层级、多环节的委托关系,不仅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还包括与下层经营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合同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等非合同利益相关者。按照综合契约论的观点,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以某种形式向企业投入了资源,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都有权利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因此,解除经营者受托责任的方式就从传统的向股东披露受托责任信息,转而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受托责任信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转变尤为典型。上市公司以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其广义上的出资人不仅包括机构投资者、控股股东等,还包括广大中小股民,他们与大股东一起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乃至整个社会都为股票的上市及企业的后续经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制度环境,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更应该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尤其是披露与非合同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的社会责任信息。 3.3受托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现代企业处于复杂的受托责任网络中,如果将这种复杂的受托责任分层,至少包含3个层级的受托责任,首先是资源提供者与企业高级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广义的资源提供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社会等,其次是高级管理者与中基层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的成立建立在企业内部章程与契约的基础上,有赖于公司治理的有效建立与运行,再次是中基层管理者与企业员工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三层受托责任关系决定了企业经营决策与发展战略的建立和实施是自上而下贯彻,自下而上反馈,也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一个综合的受托责任反映系统,解除各个层级的受托责任有赖于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因此,完善的社会责任披露体系能促进受托责任履行的良性循环,并通过信号传递机制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

4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

4.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根据《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和中科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4.1.1报告数量平稳增长但是所占比例依然较小

从2009年至2013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年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的661份增加到2013年的1874份,相较2012年的井喷之势,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平稳增长,各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如表1所示。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已有2000家企业和组织了社会责任报告。此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增加明显,2013年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13份,同比增长41%①。

虽然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披露数量相较资本市场千万企业来说仍然微乎其微,其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4.1.2报告质量良莠不齐,且缺乏独立审查

中科院选取了2011年-2013年期间典型行业的10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在研究的10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从披露的信息量来看,10页以下的报告数量下降,30页以上的报告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从披露的次数看,报告的连续性较好,第五次的企业数量最多。从披露的质量看,可比性、创新性、可读性和结构完整性均有所提升②,说明在证券交易所、财政部以及国资委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引导下,我国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披露意识有所提升,但是,从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来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也为数不多,在披露了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中,报告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大部分缺乏一定的标准,形式不规范,在格式和内容上存在许多缺失,社会责任的管理情况依然较差。与企业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相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目前没有独立的第三方作为鉴证机构,缺乏第三方的审查,可信度较低。

4.1.3披露性质上报喜不报忧,且缺乏可比性

从各公司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看,大部分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都是对社会责任履职较好的方面的定性信息,对于一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声誉影响的负面消息则没有披露或是避重就轻,不利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此外,大部分公司定性结论多,定量披露少,缺乏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且没有突出行业的特点,导致信息的可比性不强。

4.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4.2.1规范企业社会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在内容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社会责任报告应至少包含职工保护、环境污染、商品质量、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指引的差距以及原因、改进措施与具体时间安排等方面。因此,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至少应该包含环境、员工、社区、消费者以及一般社会问题。在形式上,理论上存在着3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编制简单的概括性叙述报告进行描述,比如现在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方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简明扼要,但是缺乏对货币信息的定量描述,可信程度不高。第二种形式是在年度报告中直接加入社会责任信息,这也是目前部分上市公司采取的做法,这种形式节约了企业的编报成本,但是这种形式下的社会责任信息一般较为框架性和总括性,信息含量偏低,不利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种形式是披露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即将社会责任会计作为单独的体系,对企业的社会经济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然后将企业的社会信息以报表的形式进行列报,这种形式有利于监督企业全面地管理社会责任,但是履约成本较大,可理解性差。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上市公司的现实,可以鼓励上市公司采用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强制上市公司至少应编制叙述性社会责任报告,对于非上市公司,则不强制其将社会责任信息与年报信息分离。

4.2.2引入第三方独立审验机构

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比于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而言缺少第三方机构的审验,受托责任观为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验提供了理论支持,独立的第三方审验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性,监督企业如实、全面地反映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助于投资者降低信息甄别和筛选成本,同时根据信号传递理论,社会责任履行良好的企业可以通过独立的第三方审验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提高信誉和知名度,激励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5结语

本文以受托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阐述了委托理论、受托责任关系和利益相关者网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支撑,分析了我国现行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冯丽丽,林芳,许家林.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当代中国的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91-98.

[2]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8.

[3]石本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J].会计研究,2002(4):24-28.

[4]孙志梅,刘淑华.社会责任会计:契约与受托责任的耦合[J].财会通讯,2012(1):46-47.

[5]王玉春.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基本理论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7):91-96.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4

从确认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种类、内容和形式来展示财务报告的演进历程,并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来分析原因。然后,介绍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即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报表的性质、特征和分类列报方法。之后,又介绍了几种关于财务报告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不同观点,包括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的新观点、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最后是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采取渐进式改革,不能盲目跟从。

关键词:财务报告;演进;现状;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43

1财务报告的演进

财务报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演进。从早期的简单记录,到复式记账再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报告信息,最后形成现在的财务报告框架: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报告的确认计量方法、种类、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改进。

1.1确认与计量方法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早期的会计主要研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后来由于委托关系的出现,又开始使用权责发生制。人们对收益的确认,也经经历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

关于计量方法,传统会计主要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后来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各方的利益,再加上美国出现通货膨胀,FaSB在SFaCno.5中提出,根据项目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就出现了几种计量属性(主要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和公允价值)同时并用的局面。后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大量运用,人们又开始倾向公允价值。

1.2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

早期是直接的、基础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增值额(期末总资产减去投入资本总额)的信息。后来由于企业的出现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就需要反映增值的原因和资本结构,就出现了资产负债表,但是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又逐渐出现了损益表,即资产负债表加损益表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不能解释资本结构变动的原因,于是又出现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并衍生了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来为了弥补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出现了全面收益表。

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由开始的资产负债表,到增加损益表,到增加现金流量表,后来又出现综合收益表。这是因为四大财务报表存在天然的勾稽关系,报表的演进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有关。

1.2.1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由上述发展历程可知,早期没有利润表,因为那时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简单,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化就能确定利润。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这样的计量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是需要一张能够反映净资产变化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报表,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所有者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易的变化及经营业绩,这就又需要一张报表能反映其变动数量与影响因素,即“利润表”。因此,按照本原逻辑的思想,利润表由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衍生的一张附表。

按照本原逻辑,收入和费用其实衡量的是净资产的变动。原本这些变动是可以直接用净资产来记录的,只是由于我们需要这样一张表来单独归集,才用“收入”、“费用”的名字表示。因此,利润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有逻辑联系的。

然而,资产负债表仅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关注。早期利益相关者用流动资本来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除了利润表,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企业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即“财务状况变动表”。由于“现金为王”的观念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就取代流动资本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即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表示方式。

1.2.2逻辑关系的瓦解与重构

由于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存在,报表种类按照上述过程演进。后来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使得确认范围不仅限于未实现损失,还包括未实现利得。既提倡未实现原则又试图固守实现原则,就导致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开始瓦解。进一步,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对会计环境变化不适应,即会计环境与目标在改变,而与之匹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随着该变化而构建起来。

由于逻辑关系的瓦解,人们就开始寻求重构的方法。现阶段只是形式上的重构,即在现有框架下,将除资本易之外,其他导致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动的因素及其影响金额,用一张报表呈现,即“全面收益表”。从而在形式上重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

所以现行的四大财务报表,它们的演进是伴随着报表之间本原逻辑关系的存在、瓦解与重构的过程的。

1.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

早期的财务报告仅反映单一主体的财务信息。由于控股企业的出现,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企业规模的扩大也需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报告的时间也由“年度报告”发展为“中期报告”。财务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全面收益表就是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报表。报告也不仅限于表内的确认与计量,而是逐步增加表外披露信息,也就形成了现行的财务报告框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

2.1财务报告的性质与特征

现行财务报告框架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这两者的性质和特征有差别,应加以区分。然而在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中,认为财务报告不是精确的表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和判断。这样的定义没有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加以区分,似乎有待商榷,也引起了广大学者对财务报告性质的研究。

2.1.1财务报表的性质

在研究财务报告性质时,基于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当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基于会计目标和基于会计职能。会计目标即决策有用性,代表的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职能反映的是财务报告的客观作用,主要是如实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义务及其变动的信息。在当前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目标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后者更重要。

会计的基本特征是由会计基本职能决定的,即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对企业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有严密的操作程序,所以,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估计,即使有时需要少量的必要的估计和判断,那也只是会计职能的补充。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提供基本的信息,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补充信息。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提供企业最主要的三大指标: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编制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所以联合概念框架中的观点,不符合财务报表的实际。

会计职能具有客观性,会计目标含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但是,职能的阐述也有主观的判断,目标也要建立在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会计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表现为决策有用性,而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仍然是固守在传统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被估计所替代,现在的市场仍然需要的是可靠的财务信息。

2.1.2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

其他财务报告的作用,就是在财务报表之外,进行补充披露。以及运用必要的估计、判断和预测,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报酬。即运用估计判断,捕捉不确定性,主要是为了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其实,如果用上述联合概念框架中的定义来评价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是恰当的。

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基本特征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主要表现为:两者的目标相同,都应当具有基本信息特征――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财务报表中财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必须先遵循会计准则,再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可以遵循会计准则也可以不遵循。在信息质量方面,财务报表是在相关性的前提下,确保如实反映,而其他财务报告,需要具有相对可靠性,突出的是相关性。

财务报表反映历史成本,其他财务报告反映公允价值。财务报表反映财务信息和历史信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陈述历史信息,显然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需要由其他财务报告运用估计判断,利用现行价格来反映非历史信息。所以,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必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属性。

2.2现行财务报表分类列报方法

现行四大财务报表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要素与流动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利润表先按照收入和费用分为两大类,再根据业务性质及收入来源对收入进行细分,根据性质或功能对费用进行细分。现金流量表则是按照业务性质和现金流来源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及筹资活动现金流。

从总体上看,现行财务报表大多是按照“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这种递进系分类列报的,体现了目标导向的原则。

现行的分类列报方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列报方式不一致。根据现行财务报告准则,都包含几种可供选择的列报方式,影响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列报信息缺乏内在一致性。各报表提供的信息没有保持逻辑一致,导致信息使用者难以理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3财务报告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3.1FaSB和iaSB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观点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在分类列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FaSB和iaSB在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即将财务报表,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体现内聚性。

(2)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有利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等。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新的财务报表分类方法,将“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调整为相似的结构。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区分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投资资产与投资负债、融资资产与融资负债等等。对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按照这样的改革思想,财务报表已然没有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重要会计恒等式。这既是对公认并使用500多年的复式簿记的挑战,也违背了iaSB与FaSB联合制定概念框架时坚持的要素应该引领确认与计量的逻辑关系。

目前,已有学者试图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检验改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列报方式后,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明显增加,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显著增强。但是,编制新结构的报表需要引入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必然会大大增加编制报表的复杂性以及相应的制度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外部审计的难度。因此,目前看来这一改革并不能实现,只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借鉴。

3.2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

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即经济形态的变革――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公司性质的转变――从“经纪人”到“社会生态经纪人(经济人、生态人、社会人的有机整体)”。企业的资本也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逐渐从传统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成包括财务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在内的广义资本。

所谓广义资本,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隐性或显性的交易契约在企业投入的资本。广义资本所有者也就是利益相关者,承担出资义务,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股东投入权益资本,同时也享有分配净利润和股利的权利。这种产权交易契约的签订过程,实质上是市场对广义资本进行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内部的再配置,资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就变成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有这些资源的集合,称为“泛资源”,是实现广义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益的保证。“泛资源”的价值也就等于综合权益。

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履行企业产权交易契约的结果。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经营性活动引起广义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发生“收入”、“费用”形成经济收益。非经营性活动,则形成“利得”和“损失”。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共同构成综合收益,即产权价值的增值。所有这些产权交易,就构成了会计要素。

因此,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会计基本要素体系,既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综合资产”和“综合权益”;第二层次,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第三层次,包括“经营收益”“非经营收益”和“综合收益”。

基于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也分为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报表有三个:“综合资产权益表”、“综合收益表”和“增值分配表”。这种结构也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

4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报告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面对国际化的改革措施,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理解其新发展、新观点。与此同时,关于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改革应坚持渐进式道路,在引入iaSB和FaSB新观点的同时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部分新观点的有用性还有待检验,改革的成本很高,而且改革会对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有重大影响。如果盲目改革,很可能会引起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5

>>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行为的实证研究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理念阐释到理论实证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分析ipa分析法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影响国内旅游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国内旅游专线公路的外部性分析对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影响国内旅游业收入因素的分析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内旅游者角色认知的实证研究国内旅游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建议研究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关于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研究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国内旅游流研究综述关于国内旅游厕所研究综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旅游学科的成熟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旅游研究的方法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发表的465篇文章的分析,认为定性研究是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仍基本处于传统定性阶段;旅游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论文书籍和官方统计数据,不同研究方法的资料来源存在差异;研究内容和作者的地理分布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作者单位对研究方法影响较小。

[关键词]旅游研究;研究方法;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p590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6

【关键词】信号传递;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4-0099-0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内部控制信息受到各国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强制性要求,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使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得以规范。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模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撰写更加有章可循。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大同小异,流于形式,实质性内容缺乏,个性化内容相对减少。

以往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研究,多从是否出具报告、报告形式、披露动机等方面着手。本文手工收集了882份2012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为止进入强制披露阶段的第一批上市公司,报告出具率达到96.15%,报告形式基本规范,86.65%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所要求的所有要素。因此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再单纯从以上角度进行研究意义并不大。而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时,虽大同小异但并不是毫无差别,不少公司不仅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与模板中规定要素进行了结论性的“认定和评价”,而且还给出了详细的说明与阐述。这些有别于其他公司的说明与阐述,属于管理层的自由裁量空间。管理层通过传递这些增量信息,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那究竟管理层是如何进行内部控制信号传递的?信号传递的动机表现出怎样的文本特征?本文通过检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的子指标与内部控制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验证管理层的信号传递动机,并进一步揭示管理层进行信号传递的方式。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第一,以强制披露制度下企业自由裁量的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及方法上丰富了现有的内部控制研究,同时也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领域;第二,对于披露质量,以往的研究多以披露数量来直接衡量,本文借鉴BmF披露质量的衡量框架,不仅考虑了披露的数量,同时还考虑了披露的广度与深度;第三,对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在分析管理层信号传递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管理层进行信号传递的方式,为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抉择提供依据。

二、文献综述、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Verrecchia(2001)认为自由裁量基础披露(Discretionary-baseddisclosure)是披露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但相对于自愿披露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自由裁量领域的披露管理研究不够全面与深入。吴水澎等(2002)认为企业披露管理存在披露时机、组织形式和披露内容等多个维度。对于披露时机的自由裁量,研究文献相对丰富,Givolyandpalmon(1982)以及巫升柱等(2006)证实了“好消息早,坏消息晚”现象,表明企业择时披露既是为彰显好消息,更是为隐藏坏消息。为达到隐藏坏消息的目的,tse、wu(2010)还研究发现了差业绩公司紧跟同样差业绩的行业披露信息的现象,即所谓的“羊群效应”;唐跃军和薛红志(2005)研究发现:当年报和季报存在业绩差异时权衡两者披露时间的所谓“业绩组合”;谭伟强(2008)研究发现集中在周六公布坏消息的所谓“周历效应”等。对于披露形式的自由裁量,也有文献有所涉及,吴冬梅、刘运国(2012)利用2003―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考察了我国特有的捆绑披露现象,结果表明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的非随机行为,管理层会基于信息性质进行披露形式的裁量。信息内容位居信息披露向量所有维度的核心,是其他所有维度存在的基础,现有的对于信息内容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可读性的研究,李峰(2008)研究了年度报告的可读性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收益越低的公司年度报告的可读性越差;年度报告可读性越强的公司,其可获得更加持久的收益。mcKinstry(1996)研究发现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公告中常有不同的表述,但除可读性选择外其他研究都较分散,并且阎达五和孙蔓莉(2002)的研究表明已有的可读性研究的实证样本通常较小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近期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进展,已开始出现大样本的实证结论。综上所述,并通过近期检索结果发现:囿于披露法规的固有限制,鲜有文章从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对自由裁量领域进行研究。

(二)制度背景

现阶段,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施管制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但并未有强制措施的颁布,只是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意见报告。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虽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但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规定,实际上上市公司也并没有遵照执行。因此,真正落实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是始于2010年4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强制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以单独报告的形式披露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12年8月14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下发《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为被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第一批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对评价内容的要求是对罗列出的评价要素进行“认定和评价”,该评价是属于结论性评价还是详细评价并未作出明确规定。2012年《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的通知》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格式,供企业编制评价报告时参考,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报告方式作适当调整,但有关内容原则上应体现在年度报告中。”模板中涉及到的“有关内容”包括上述八点,同时对内部控制报告的评价范围进行了具体化说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列明评价范围占公司总资产比例或占公司收入比例;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其中“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各个子要素的披露程度仍未作详细规定。因此企业对于各个要素的具体披露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号之所以有效要具备两个重要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可选择性,即被用作信号的行为必须是非强制性的;第二个前提是不易模仿性,即对于高质量公司传递该信号的成本低于低质量公司。Scott(2006)认为只能是高质量公司管理者进行信号传递。首先,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质量属于强制性披露要求下的自由裁量范畴,对于管理层而言是可选择的。其次,审计报告强制披露增加了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引发了或然损失的可能。上市公司内控的真实水平与这种法律风险及或然损失直接负相关,即内控质量高的公司披露高质量信息作为信号的成本低于质量低的公司。因此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满足信号有效的两个前提。综合以上分析,对内部控制水平高的公司而言,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质量是一种有效的信号传递方法。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内部控制信号传递的载体,信息使用者可以凭借从中获取的信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行直观的评价。因此,质量好的公司为了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而愿意披露质量更高的信息,尤其是当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进入强制披露阶段,这些公司更需要通过披露高质量的增量信息向外界传递信号。对于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Botosan(2004)认为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在许多经验设置中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披露的质量本身是不可衡量的。人们通常认为信息披露的数量能够衡量信息披露质量。Beattie、mcinnes和Fearnley(2001)认为虽然披露信息的数量能反映披露的质量,但是不能单纯地用披露信息的数量来衡量披露的质量,并且基于此认识构建了BmF体系。BmF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分为数量与丰富度两大维度,其中丰富度又综合了广度和深度两个子维度,该体系通过了有效性与可靠性的双重检验。借鉴BmF框架,本文提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的两个评价指标:披露数量与丰富度,而丰富度又分为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两个子指标。信息的披露数量是指企业所披露的语句个数。信息披露的广度是指信息覆盖的要素范围,以及信息的散布程度。笔者认为所覆盖的要素范围越广,其质量就越高。另外,披露信息如果只集中在少数几个要素上,使得投资者得到的增量信息比较片面,很可能会产生一叶障目的负面结果,所以披露的内容在各个要素上分布得越均匀,其质量也就越高。信息因为实际情况的描述、定量方法的运用、前瞻性信息的披露而得以深化,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信息的深度评价指标。企业实际情况是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涉及到的公司已经制定实施的规章制度、已经开展或者正在开展的活动、已经采取或者正在采取的措施;定量方法是指以摆数据说明事实的方法;前瞻性信息是指涉及到管理层的估计、计划与决策的信息。企业设法提高信息披露深度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信号传递活动,它通过这种方法主动向信息使用者传递一种信号:“本企业的财务披露可信度很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三个研究假设:

H1: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数量越多;

H2: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广度越大;

H3: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深度越大。

三、研究样本、模型与变量

(一)研究样本

从2012年开始,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首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被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因此本文以2012年882家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34家未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以及23家不能获取其内部控制指数的公司,最后得到825个样本。本文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名单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来自巨潮资讯网。

(二)研究模型

本文通过构建Logit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H1、H2、H3:

(三)变量

1.被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数量用披露句子的相对数量来衡量,BFm认为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标准差回归能够作为披露数量的替代变量,规模和复杂度被选作自由变量。本文借鉴BFm的方法,相对数量表示如下: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丰富程度用披露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广度用信息覆盖范围以及在不同子要素之间的分散程度来共同衡量。信息覆盖指数(CoV)是指所披露的要素占规定披露子要素总和的比例,该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1,当所披露的要素覆盖了所有规定的披露要素,则覆盖指数等于1。信息的散布指数(DiS)代表信息披露的集中程度,它是信息在某披露要素中的集中度所对应的标准化熵指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深度涉及现在状态的描述、前瞻性信息、测度类型三个方面。具体描述是指对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已经制定并实施的制度的描述、已经开展的或者正在开展的活动的描述,以及已经采取的或者正在采取的措施的描述,这些都是已经发生的,是既成的事实,具体描述指数的公式如下:

2.解释变量

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公布的内部控制指数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衡量内部控制水平的指数,因此本文选取其作为内部控制水平的替代变量。

3.控制变量

(1)再融资需求

已有研究认为,公司通过改善信息披露,降低股票的交易成本,从而增强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例如,Diamond和Verrecchia(1991)、Kim和Verrecchia(1994)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如果增加信息披露,可以吸引大投资者,或者使得不同类别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从而增强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Bloomfield和wilks(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改进信息披露可以使投资者对股票的出价更高,市场的流动性更强,从而融资成本更低。因此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有动机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尽可能地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将再融资需求作为控制变量。该变量为哑变量,若2012年预计增发或配股但实际没有取1,否则取0。

(2)内部人交易

noe(1999)研究表明管理者有动机通过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来实现股票交易而获利。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信息使用者获得的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就越多,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增量信息降低经营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该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值。高管有动机在卖出股票交易前披露代表利好消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以获取更多收益。因此本研究将内部人交易作为控制变量。该变量为哑变量,若高管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日后30天内卖出股票取1,否则取0。

(3)行业

每个行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所面临的风险等不一样,不同的行业被监管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质量也会受到行业的影响,本文将行业控制变量纳入了模型,以剔除行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当公司属于第i个行业,则Di=1(i=1,…12);否则为0。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6.0和SpSS17.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表1是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结果显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总体上比较低,适合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多变量回归结果

从表2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了股票增发、高管交易、行业之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数量与内控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21365,并不显著,说明内控质量高的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数量不一定多,假设1未得到验证;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广度与内控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347412,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广度越大,假设2得到验证;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深度与内控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510706,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深度越大,假设3得到验证。该结果说明内部控制水平高的公司为了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而进行的信号传递是以实际的内部控制情况作为支撑的,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虽然也可以通过大篇幅的内部控制评价得以传递一种假象,但终究因为其并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而显得空洞无力。对于这种情况,管理模糊理论还可以给出另外一种解释。该理论认为在市场反应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表现差,则管理者有动机披露模糊的信息。Barker(2002)研究表明实践中人们通常把冗长的文本当成不良披露的例子。从这个角度来讲,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有动机通过增加文章的篇幅,使其变得繁冗,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获知其真实的情况。这正好与信息披露可读性的研究成果相呼应,而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此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

在强制披露的政策环境下,管理层如何实行自由裁量,时机和可读性选择研究揭开了冰山一角,但相对于自愿披露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仍是需要不断开垦的沃土。本文对强制政策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与内部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层出于信号传递的动机,从数量、广度、深度三个方面多维度地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但是鉴于信号有效性的两个前提条件:可选择性与不易模仿性,提高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广度与深度才是高质量公司的有效信号。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公司往往通过提高信息的广度与深度来传递其“拥有高水平内部控制”的信息,而并不是或者并不单纯地通过增加报告的篇幅来传递。本结论也给予信息使用者一定的启示:首先,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除结论性的评价外,可多关注管理层给出的增量信息;其次,在关注这些增量信息的时候,不应把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某一方面,而要用全面联系的眼光进行综合的考量与权衡;最后,不要被大篇幅的文本信息所迷惑,应仔细甄别,从中找出实质有用的信息,据此对众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深层次的把握与区分。

【参考文献】

[1]VerrecchiaRe.essaysondisclosur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1,32(1):97-180.

[2]吴水澎,陈汉文.财务披露管理方式的维度观[J].会计研究,2002(9):19-24.

[3]GivolyD,palmonD.timelinessofannualearningsannouncements:Someempiricalevidence[J].accountingreview,1982:486-508.

[4]巫升柱,王建玲,乔旭东.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及时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2):19-24.

[5]唐跃军,薛红志.企业业绩组合、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管理层信息披露的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J].会计研究,2005(10):48-54.

[6]谭伟强.我国股市盈余公告的“周历效应”与“集中公告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2008(2):152-167.

[7]吴冬梅,刘运国.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吗?――来自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2(12):19-25,94.

[8]LiF.annualreportreadability,currentearnings,andearningspersisten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8,45(2):221-247.

[9]mcKinstryS.DesigningtheannualreportsofBurtonplcfrom1930to1994[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1996,21(1):89-111.

[10]阎达五,孙蔓莉.深市B股发行公司年度报告可读性特征研究[J].会计研究,2002(5):10-17.

[11]BronsonScottn,JosephVCareello,KannanRaghunandan.Firmcharacteristicsandvoluntarymanagementreportsoninternalcontrol[J].auditing:aJournalofpraetieal&theory,2006,25(2):25-39.

[12]BotosanCa,plumleema,XieY.theRoleofinformationprecisioninDeterminingtheCostofequityCapital[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04(9):233-259.

[13]BeattieV,mcinnesB,FearnleyS.amethodologyforanalysingandevaluatingnarrativesinannualReports:aComprehensiveDescriptionprofileandmetricsforDisclosureQualityattributes.accountingForum,2004,(28):205-236.

[14]DiamondDw,VerrecchiaRe.Disclosure,liquidity,andthecostofcapital[J].thejournalofFinance,1991,46(4):1325-1359.

[15]Kimo,VerrecchiaRe.marketliquidityandvolumearoundearningsannouncement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4,17(1):41-67.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7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公司违法违规、经营失败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以期规范企业行为。理论界更是掀起了研究内部控制的热潮,研究范围有了很大扩展,研究的切入点也很多。文章拟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一、引言

美国2001年的“安然事件”无疑让世界震惊,人们开始从更高层次思考如何加强内部控制。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从法律的层面界定了公司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尽管此后有关的争议也不少,但是这也使得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不断丰富。

二、国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古典经济学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认为只需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无需研究企业内部的结构。然而随着科斯(193?)著作《企业的性质》的发表,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人们开始打开企业黑箱,深人其内部进行研究。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就是其表现之一。

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大部分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进行的。科克伦(phlipl.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l,.wartick)(1994)认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厉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谁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会出现。”他们认为,公司治理中包含的问题是回答公司治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一种方式。英国柯林·梅耶(myer)(1995)将公司治理解释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他的投资者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经理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斯坦福大学的钱颖一教授(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员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2.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73年至1976年对水门(water-gate)事件的调查使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开始注意到内部控制问题。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它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2004年9月,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纳人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回顾

英国是很早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结合的典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英国公司治理研究的高峰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会计造假和公司经营失败的出现,各种专门委员会也纷纷成立,以期规范经济秩序。其中比较有名的报告有: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report,1992)、拉特曼报告(ruttermanre-port,1994)、格林伯利报告(creenburyreport,1995)和哈姆佩尔报告(hampelreport,1998)。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report,1999),堪称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牌。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是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议董事们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等等。该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把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有效的内部控制视为公司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将内部控制的范围进行了拓展,扩展到了企业的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方面.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为内部控制的操作提供了指引,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同时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其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

就美国而言,从1994年的coso委员会报告可以看出,已经把内部控制提高到了公司治理的层次了,二者逐步开始结合起来。而后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更是将内部控制融人了公司治理层面,治理层对内部控制全面负责。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标志着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监管。该法案最核心的一个条款是404条款,强调治理层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负责,并在年度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此出具审计报告。

三、国内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回顾

1.公司治理概念

吴敬琏(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林毅夫(1997)认为,“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他还指出,人们通常所关注或定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实际指的是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结构。李维安((2000)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张维迎(1999)的观点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2.内部控制概念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这些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都是把内部控制局限于审计会计领域,着重于为审计提供服务,这样孤立的研究使得内部控制研究难有重大突破。从2000年以后,我国又掀起了内部控制的研究热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们开始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也开始出现。

1.规范研究综述

昊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提出了在保证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管理层应该向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当局声明书,而且要向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张炎兴(2001)认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控制观。美国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决策有用观。德日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会计受托责任观。刘明辉、张宜霞(2002)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主张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狭隘性,拓宽内部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资源管理控制。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对内部控制的含义进行了拓展。程新生(2003)从会计控制的角度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朱荣恩、应唯、袁敏((2003)认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必须选择适当的控制标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获取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最终的评价结果,同时需要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程新生(2004)认为是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内部控制的演进,并首次提出将内部控制纳人公司治理层次进行考虑。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具有思想的同源性,都是基于委托理论,但是二者的委托层次不同,同时存在交叉的领域,所以主张将二者进行对接。李连华(2005)认为应该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链接,建立二者的共时结构,这才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根本途径。

2.实证研究综述

程晓陵、王怀明((2008)用实证方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年终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公司在财务报告质量上显著优于其他公司;董事会实际规模和监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会显著降低财务报告质量;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的u型关系;管理层对员工胜任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和对法律法规遵循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监事会两会会议频率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2009)重点从股权结构方面定量考察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作者选取了控股股东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等解释变量,运用logisti。方法实证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高,企业股权过于集中将弱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改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在内部控制变量设计方面,李享((2009)在《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一文中指出,内部控制变量主要设计为二元哑变量和多元离散型变量。如果内部控制变量用作回归模型的因变量,则相应地采用二项logit(或probity回归或多项logit(或probit)回归(multinomiallogitmodel)。这对于我们从实证方面研究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8

“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是在服装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的2003年3月才引进国内的,因此,对该品牌营销传播体系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量表法、归纳法、描述统计法及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对“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旧有的营销传播体系进行剖析,重新设计了新的营销传播体系,接着对新的营销传播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和评估,反映出营销传播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论文先交代了研究营销传播体系的背景、问题及目的,从营销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综述了中外著名学者关于营销传播研究的理论文献,然后对“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实证进行分析,接着用详实的数据和实例说明了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营销传播手段能够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还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出了研究的结论:适用的营销传播手段,是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的重要前提、条件、手段和保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的建议:从研究的问题展开到一开始就涉及的消费者心理学学科领域作更深入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背景

现代市场营销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开发出好的产品,并不能代表该企业在市场上的成功。如果企业不能和顾客进行有效沟通,把商品的有关信息传递给顾客,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企业同样会面临失败的命运。中国服饰业服装品牌经历了从市场需求品牌到品牌寻找市场的成长过程;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营销传播理论也在中国大陆发展起来。服装商品的内涵日益丰富,所包含的服务不断增加,那么,与顾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自然就成为营销传播的根本手段;加之中国服饰业服装品牌的营销传播研究也更多地借鉴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先进的营销传播理论。在学习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从事的实际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该课题作为本人硕士(mBa)学位论文题目。

1.2.研究的问题

企业要想引导顾客选购自己的产品,只有借助营销传播策略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才能达到加强其销售力度,以此来扩大利润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多种适用

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希望通过对有效的营销传播的研究,更多地借鉴国际知名服饰业服装品牌先进的营销传播理论与推广经验,促使国内同行业营销传播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及加快服装品牌的推广;希望对我国同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对本人目前所就职的企业有所作为;还希望对我国同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营销传播工作能起指导及借鉴的作用。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研究的范围和理论范畴

本课题是研究怎样开发有效营销传播的问题,即研究“只有通过多种适用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的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怎样确定好传播目标与传播目的。2.怎样设计好信息并选择好传播渠道。3.怎样做好促销预算与促销组合。4.怎样做好成果衡量及管理与协调。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范畴为传播目标与目的、设计信息并选择传播渠道、促销预算与促销组合、成果衡量和管理与协调等四个方面的理论。

2.2.文献综述

自1980年首先在美国西北大学梅蒂学院提出整合传播概念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营销传播理论体系。

营销传播理论兴起于商品经济发达的美国,由D.e.舒尔兹教授于1993年提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整合营销传播进入“系统综效”阶段,其标志为1997年科罗拉多大学汤姆.邓肯教授的《品牌至尊---利用整合营销创造终极价值》一书的出版。托马斯·罗索、罗纳德·莱恩和厄兰·罗曼等著名营销专家也都对营销传播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虽然几种定义在确定整合的对象上有些差异,但它们都强调改变过去那种在营销策略的制定及营销传播方式的运用上所存在的相互分离而不配合甚至相互抵触的局面,强调将企业可资利用的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统一管理,综合运用,加强协调,以便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提高营销传播活动的效率。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美)(2001年)的营销传播理论最终形成了比较规范严谨的体系: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一开始就要在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并且必须把目标受众推向准备购买阶段;必须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并且必须选择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来传递信息;必须决定总预算或分项预算并且必须选择及组合好促销工具;必须衡量对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必须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设计

先建立中心论点的假设树(见下图),接着围绕关键假设对营销传播体系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进行再设计与评估,最后是在研究的结果上推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1.只有确定好传播目标与目的,(1)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一开始

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就要在心目中有明确的目标受众

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2)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把目标

受众推向准备购买阶段

2.只有设计好信息并选择好传播(1)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制定

(关键假设)渠道,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一个有效的信息

只有通过多种适用的营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2)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选择有

销手段,才能实现营销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来传递信息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1)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决定

生巨大的销售影响3.只有做好促销预算与促销组总预售或分项预算

合,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2)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选择

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并组合好促销工具

(1)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衡量

4.只有做好成果衡量、管理与对目标受众的影响

协调,才能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2)营销信息的传播者必须管理

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过程

3.2.研究方法

对关键假设中的第一个问题用问卷调查法和量表法,对第二个问题用归纳法,对第三个问题用归纳法及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对第四个问题用问卷调查法、描述统计法及归纳法。

第四章“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营销传播体系评价

4.1.“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介绍:

“哈利·比蒂(hibitte)”是香港松庆实业有限公司其中的一个品牌。该品牌引进国内时,行业的恶性竞争已非常激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进的品牌,将面对着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以引导顾客选购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迅速发展状大起来的问题。

4.2.营销传播目标与目的体系评价

确定目标受众方面:论文采取下列量表来测定目标受众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对其产品的喜爱程度和对其印象的特定内涵(2003年6月1日)。

调查结果:品牌面临的任务将是建立知名度、解决否定印象问题和解决产品质量上、价格上和服务上的问题。

确定传播目的方面:品牌的知名度相当低;给大多数目标受众的印象不太好;产品在质量方面、价格方面和服务方面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3.设计信息与选择传播渠道方面评价

设计信息方面:信息内容很难定出主题;把结论阐述让受众自己寻求结论,并未提出任何问题;信息内容版面上下配色过重,抢了主题形象的颜色。提出的近应效应信息内容太长等。

选择传播渠道方面:

在提倡者渠道、专家渠道及社会渠道等方面均未做到位;只在媒体上只过二次广告信息,从内容可看出,在环境气氛上,未能有产生或增强购买者购买或消费产品的倾向,在事件上从未召开过新闻会或盛大开业庆典。在大众性信息传播方面也未抓好意见人的作用。

4.4.编制总促销预算与决定促销组合方面评价

编制总促销预算方面:2003年使用量入为出法。它导致年度促销预算的不确定性,给制定长期市场计划带来困难。

决定促销组合方面:目前主要使用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这2种促销工具。在销售促进中,也多使用折扣或赠送形式,这种形式对建立长期的品牌偏好不甚有效,并且品牌形象受损,负面影响极大。在人员推销中,短短的3个月,就在全国建立了7个办事处,40余家自营店,这种形式的花费代价太大,并且这种形式的预算规模要更改就会更加困难。2003年的推动战略导致品牌公司常把中间商利益放在首位,而忽略最终用户消费者即市场的需求;广告与宣传,在创声誉阶段根本未起到作用,而人员推销却花费太大。引入阶段,人员推销具有很高的成本效应,而此阶段应该是高成本效应的广告与宣传的成本效应却很低;成长阶段,广告的成本还有所降低;成熟阶段,广告的成本虽上升很快,但在各种成本中,还是很低;衰退阶段,广告的成本却最高,销售促进和人员推进的成本效应反而降低了。

4.5.衡量促销成果与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过程方面评价:

衡量促销成果方面:信息传播方案需要加强发挥对品牌满意程度。

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过程方面:只在媒体上只过二次广告信息,在决定促销组合方面目前也主要使用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这2种促销工具。

第五章“哈利.比蒂”(hibitte)童装品牌营销传播体系再设计与评估

5.1.确定目标受众与传播目的方面再设计与评估:

确定目标受众方面再设计:对照现有印象设计期望印象图(2005年6月1日):

品牌的知名度已有所提升,给目标受众的印象已有所改变,产品在质量上、价格上和服务上都有所改善。

确定传播目的方面再设计:品牌信息传播的任务就是促使人们知晓品牌的名称。还要它的目标受众了解,由国际设计总监主导整合设计的是一个充分展示其国际化、都市化、时尚化特色的童装品牌。要找出大多数目标受众不喜欢它的原因,就要改进工作,接着把它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传递出去,然后再开展一次信息传播的战役,以建立令人喜爱的感觉。最后,必须引导他山之石迈出最终一步。

评估:为提高知名度,品牌首先建立了名称认知和产品认知来作为当前的首要信息传播目标,这个传播目的的战略,使受众目标在办年时间里就由原来40%的知名度率提高到了50%。

为改变不良印象,品牌改进工作,接着把它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传递出去,然后开展了一次信息传播的战役;还设法建立消费者偏好,宣传产品的价值和其它特征。这样建立了令人喜爱的感觉和偏好,使受众目标在办年时间里就由原来25%的良好印象率提高到了35.33%。

为提高信任度及促成购买,设法帮助目标受众建立购买品牌是正确的信念。接着又引导目标受众迈出最终一步,即购买。这样,使受众目标对各项指标都有所提升。

5.2.设计信息与选择传播渠道方面再设计与评估:

设计信息方面再设计:在这里,对信息的设计需要解决4个问题:说什么(信息内容),如何合乎逻辑地叙述(信息结构),以什么符号进行叙述(信息格式)和谁来说(信息源)。

品牌在决策最佳信息内容时,要寻找到诉求、主题、构思或独特的推销主题。要把结论阐述让受众自己寻求结论,并要提出问题。这样,广告才显得有效果。品牌要建立知名度,在信息结构的设计上,应多采用双面论证的方法,不要怕把弱点告知受众目标,这样它才会获得更多的人的注意。在展示次序上,让品牌有机会提出其最有力的论点作终结。在信息形式方面,必须为信息设计具有吸引力的形式。

评估:品牌在设计信息时,从信息内容上寻找到诉求、主题、构思或独特的推销主题;所以,信息有说服力。从信息结构上把结论阐述让受众自己寻求结论,并提出问题,这样,广告显得有效果;在信息结构的设计上,多采用双面论证的方法,把弱点告知受众目标,这样获得了更多的人的注意。从信息形式上为信息设计具有吸引力的形式,注意标题、文稿、插图和颜色,还用新颖和对比,有吸引力的图片和大字标题,别具一格的版面,信息长短和位置,以及颜色、外形和流动性等。

选择传播渠道方面再设计:早期的销售努力应集中花在市场领先者上。以优惠条件将产品提供给某些人。通过社会团体中有影响的人来做工作。在广告中使用有影响的人物所写的见证广告。采用具有较高“谈论价值”的广告来创造轰动效应。发展口碑参考渠道来建立业务。建立电子论坛等等。注重意见带头人的影响;在媒体方面已从2003年8月起在《服饰商情》等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2003年年底已开始邮寄宣传,2004年上半年开始电子媒体,预计在2004年中开始在广播媒体上宣传,2004年年底开始在显示媒体上宣传。在气氛方面,强调了企业文化。在事件方面,已于2003年10月、2004年3月、4月在武汉、北京参加服饰博览会并召开新闻会,预计于2004年7月在深圳举办盛大服装订货会等。

评估:品牌已注意抓住市场领先者来进行早期的产品推销,并以优惠条件提供给Vip卡客户;通过社会团体中有影响的人来做工作;在广告中使用有影响的人物所写的见证广告;采用具有较高“谈论价值”的广告;经常鼓励他们的客户把他们的服务介绍给其它人;建立电子论坛等。这些传播渠道的建设,为品牌建立知名度、解决否定的印象问题和解决产品质量上、价格上和服务上的问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3.编制总促销预算与决定促销组合方面再设计与评估:

编制总促销预算方面再设计:品牌2004年使用销售百分比法。

评估:首先,销售百分比法意味着促销费用可以因公司的承担能力差异而变动。其次,这种销售百分比法鼓励公司管理层以促销成本、销售价格和单位利润的关系为先决条件进行思考。第三,这种销售百分比法鼓励竞争的稳定性。

决定促销组合方面再设计:首先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广告,随之是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还要重视销售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有效率的、训练有素的销售队伍,在2004年的销售战略中,设计了拉引战略。在购买者准备阶段所使用的促销工具在不同的购买者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促销工具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

评估:品牌新的设计方案已开始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广告,这对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的设计方案已开始由“推”的策略转向“拉”的策略,在广告和消费者促销方面使用较多的费用,使公司销售由原来2003年6月1日的36.82万元上升到2003年12月1日的95.84万元。还注意促销工具在不同的购买者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也注意促销工具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

5.4.衡量促销成果与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过程方面再设计与评估:

衡量促销成果方面再设计:观察2004年6月1日的消费现状,表明品牌的信息传播方案在创造知名度方面是有效的。

评估:对比品牌的三次消费现状可看出:经过再设计过的衡量促销成果方面效果是显著的,这表明品牌的信息传播方案在创造知名度方面是有效的。

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过程方面再设计:在整个组织中审查与信息相关的支出,把预算和任务具体细分并使其合并成为一个整体预算过程,创立业绩评估衡量方法,开发数据库信息和问题管理来了解利益关系方,为公司和产品找出所有的联结点,分析影响本公司盈利的内部和外部趋附,为本地每个市场开发一个商业和信息传播计划,招聘一个督导,其职责是确保品牌传播令人信服,开发出适合不同信息媒体的主题、语气和质量,只雇用具有团队精神的员工,把整合营销传播同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评估:有关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效果,效果甚明显。

总之,在辨认目标受众时,营销者需要熟练地贯彻和有偏向地分析,然后寻找封闭当前公众理解力和理想追求的缺口。传播目标可以是认知、感情和行为反应---即营销人员要向消费者头脑里灌输某些东西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或使消费者行动。在设计信息时,营销人员必须仔细地研讨信息内容(它可能包括理性、感情或道义诉求),信息结构(单面与双面,展示次序),信息行形式(印刷与口述),信息源(包括专长、可靠性和令人喜爱性)。传播渠道分为人员工的(提倡者、专家和社会渠道)或非人员的(媒体、气氛和事件)。编制促销预算有多种方法,目标和任务法要求营销者根据特定的目标制定预算,并有更详细的描述。在促销组合中,营销者必须检查每种促销工具的优势和成本;他们还必须研讨在销售中的产品市场类型;采用推动还是拉引战略,如何使准备阶段的顾客进行购买;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公司的市场排列。衡量促销组合的有效性包括询问目标受众,他们是否识别和记住这一信息。他们看它几次,他们记住哪几点,对信息的感觉如何,他们对产品和公司过去和现在的态度。管理和协调整个传播过程要求整合营销传播。[1]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果

确定传播目标与目的方面:通过大量的营销信息传播活动,使知名度提高了10%;还通过信息传播目的的战略,使知名度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50%。通过对不良印象缺口的填补,使受众目标的良好印象率提高了10.33%;还建立了令人喜爱的感觉和偏好,使受众目标的良好印象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35.33%。通过对不好形象的扭转,使目标受众对产品在质量上、价格上和服务上都有所改善。还设法帮助目标受众建立购买是正确的信念,使受众目标各项指标都有所提升。

设计好信息并选择好传播渠道方面:在设计信息方面的再设计中,从信息内容上来说已较有说服力;信息结构上也显得有效果;在信息结构的设计上获得了更多的人的注意;信息形式上具有吸引力。在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上,为建立知名度、解决否定的印象问题和解决产品质量上、价格上和服务上的问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做好促销预算与促销组合方面:在促销组合方面的效果,新的设计方案已开始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广告,新的设计方案已开始由“推”的策略转向“拉”的策略,在广告和消费者促销方面使用较多的费用,使公司销售由原来2003年6月1日的36.82万元上升到2003年12月1日的95.84万元,还注意促销工具在不同的购买者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也注意促销工具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成本效益。

做好成果衡量、管理与协调方面:经过再设计过的衡量促销成果方面效果是显著的,各种指标均有所提升,这表明品牌的信息传播方案在创造知名度方面是有效的。有关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效果,从销售对比表中可看处,销售由原来2003年6月的36.82万元上升到2003年12月的95.84万元,效果甚明显。

6.2.研究结论

适用的营销传播手段,是实现营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并产生巨大的销售影响的重要前提、条件、手段和保证。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9

1科技期刊目前的运营方式

收取版面费是目前国内外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最主要的运营方式,特别是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期刊。版面费一般指正式科技期刊刊用作者的文章后其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现金费用。版面费是在科技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据最新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版面费金额数目不菲。收取广告费也是科技期刊经常采用的运营方式之一。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几年,期刊行业蓬勃发展,一些行业性技术期刊转型较快,完全面向市场运营,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但是好景不长,新媒体的出现让这种势头戛然而止,目前发展较好的完全面向市场的科技期刊寥寥无几。纯粹的学术期刊受众面小,发行量少,广告影响力差,所以广告刊登量有限。在目前情况下,纯粹的学术期刊通过广告这种途径运营,是比较困难的。赞助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获得宣传效果)而向某些活动(体育、艺术、社会团体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行为。赞助的实质是双方资源或利益的交换与合作。因此,一项成功的赞助必须是双方互利互惠、互有所得的,它也是受法制化市场经济左右的。可以说,广告是赞助的方式之一,但赞助的形式更广泛,如栏目署名,编委会署名等。一些科技期刊在某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出现了一些企业出资赞助的情况,不过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期刊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行业情况特殊,所处地位特殊等,不具有普遍参考价值,可复制性较差。科技期刊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广泛地接触到广大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了解技术发展趋势,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科技期刊除了期刊载体之外,还可以采用学术会议、展览、考察、培训等面对面的活动,一方面拓宽科技传播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运营收入。不过,能够采用这种运营方式的科技期刊,需要一定的运作能力。一些科技期刊集群式发展,综合实力较强,或者因为特定情况,有较强的运作能力,综合上述几种运营方式。还有的科技期刊综合纸媒、网媒、手机传媒,甚至是电视、电台等传播方式。目前,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有能力综合运营的、纯学术期刊数量少之又少。目前,我国有8000多种期刊,本文将选取科技期刊中的学术期刊,重点探讨其运营方式。

2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篇10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环境已经从传统的单向循环环境转变为受社会多方影响的多元环境,推动企业从单纯的产品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发展到全面责任竞争。许多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开始把社会责任上升为公司战略,主动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向利益相关方说明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过程。目前来自中国政府的积极政策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日益关注对推动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数量每年都成递增的趋势。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一、国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研究综述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美国钢铁公司的年度报告。但从研究意义上看,moskowitz(1972)是最早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研究的学者。之后,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了多种理论,来阐释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

(一)合法性理论

自从Ramanthan(1976)将合法性理论引入到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领域之后,许多国外学者纷纷从合法性视角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合法性是在社会所形成的规范、价值、信仰和观念体系下,对公司的行动是否合乎期望,是否恰当以及是否合适的一般认识和假设。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70)认为,公司应在遵守法律和规范的前提下,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但许多企业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忽视雇员的健康与安全、损害消费者权益等,为了规制企业的行为,各国政府和很多组织纷纷建立社会责任守则,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在法律法规的监管下,公司为了证明自己是合法的而披露更多的有关环境、社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Zimmerman&Zeitz,2002)。Campben(2007)研究发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公司行为的监管、制度化规范都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影响,并指出有效的国家法律、运行高效的行业自律协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以及制度化的相关规则是促使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关键因素。patten&Crampton(2004)以及Deephouse&carter(2005)研究也同样证明了这一观点。合法性是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的基础,一旦合法性受到质疑,便会遭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攻击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动因是为了遵守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以满足合法性要求(patten,1991;Gray等,1995)。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是经济学家ansoff(1965),之后Freeman(l984)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社会责任领域,认为企业在将影响公司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应将在公司目标实现过程受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如公司所在社区、政府、环境保协会等视为公司利益相关者。Ullmann(1985)在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理论框架模型,来分析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因,研究显示,利益相关方的力量越大,则企业对他们社会责任信息需求就越重视,更积极地向关键利益相关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Donaldson和preston(1995)认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都有着利益诉求,当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时,他们可能会愿意与企业合作,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因就是了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但企业并不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所有要求,Roberts(1992)引入变量衡量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正相关,利益相关者影响力越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越强。

(三)经济利益理论

根据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经济主体的基本动机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最终目的也是为追求自身利益。当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给公司带来回报时,他们会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关系,并通过信息的披露以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即获得好的社会声誉(trotman,K.t.,1979)。企业对外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虽然要付出一定成本,但同时也将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利益(Bethune,1998)。Judge.w.Q.Jr.和t.J.Doughs(1998)从自然资源视角,研究了将自然环境的保护融入其决策范围的多家美国公司,发现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积极的管理将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和令人满意的财务回报。Frantz(2006)等通过构建模型证明了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够增加生产效率。公司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是相信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进而会使公司受益,且这种利益会大于公司收集、编撰及这些信息的成本(arieha.Ulimann,1985)。

(四)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意味着精心挑选能实现企业价值目标的行为,信息披露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一种需要长期地、一贯坚持和执行的战略(Lev,1992)。于是,许多企业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有策略、有选择、有管理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Lindbfom(1994)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出于以下四种战略动因:转移问题的注意力;改变外界对绩效的期望;告知业绩改善信息;改变利益相关者对事件的感知。adams(1996)和Deegan等(1999)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许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都可以追溯到以上一个或者多个战略动因。Carola・adams(2008)从声誉角度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他认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最大动机是提高企业形象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赞誉,并且披露负面信息更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marcVilanova(2009)等基于战略研究视角,探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会影响公众对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的识别,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因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进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上述四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合法性理论侧重政府制度和相关立法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侧重社会团体以及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济利益理论则强调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目标的结合,强调把社会责任成本支出变成价值来源;战略管理理论突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企业获得机会、创新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各个理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拓展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视角,丰富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内容。

二、国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政府和学术界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国内研究者纷纷借鉴国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结合中国公司特有的环境和制度背景,对中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李诗田(2009)基于合法性视角研究国内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结果发现合法性压力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认为媒体关注指数、社会责任行业敏感性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实质性的影响。沈洪涛、金婷婷(2007)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发现环境越敏感、自然资源损耗越强的行业越有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驱动力。张会芹(2010)同样基于合法性视角,以2008年度上市公司公布的地震捐赠数额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捐赠行为以及相应的信息披露行为背后蕴含着政治动因,民营企业通过公益捐赠建立政治联系,以克服法律、产权和金融发展等制度落后和政府失灵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尹珏林(2010)从制度理论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一种合法性驱动的行为,制度环境尤其是社会规范环境的外力对于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发挥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刘新东(2010)以2006-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年报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主要是合法性证明、利益相关者压力和社会政治压力,也就是说,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动机是一种合力的结果,是在政府监管、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等共同作用下,公司被迫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廉春慧、唐婉虹(2010)从声誉视角解释了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行为的动机。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声誉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未来研究趋势

通过上述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的综述,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背后原因、驱动因素,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目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概念框架、披露模式、影响因素、价值相关性和市场反应等方面,涉及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介绍和探讨阶段。许多学者从合法性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动机主要是合法性证明,其次则是为了获得好的声誉。但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都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确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这类计量方法比较主观,无法保证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给研究结论带来的可能影响,使得研究结论缺乏广泛性和权威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考虑改进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度量方法,减少评价体系的主观性,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

参考文献:

1.沈洪涛,金婷婷.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3).

2.刘新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李诗田.合法性、冲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D].暨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