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规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17:01

节能规划方案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节能减排;规划方案

引言

节能减排通俗来讲,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费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是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负面影响的主要手段。

一、煤矿企业节能减排体系规划的背景

1)我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之一,因此煤矿企业也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是煤炭企业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末,煤炭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原煤入洗率提高到50%,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提高70%,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0%,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60%。3)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见,煤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体系规划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煤矿企业节能减排方案规划

1、优化和调整煤炭生产工序,降低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

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环节工序的节能减排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即井下采煤提升系统的节能改造,可以考虑将绞车电控系统由tKD控制的串联电阻器控制改造成pLC变频控制,根据需要的速度给予相应的可变频率从而减少了消耗在电阻上的无效率电能。对通风系统进行重新调整,使通风机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对通风机系统的控制驱动系统采取变频机制,根据井下煤炭作业对于通风量和风压要求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和频率,从而降低通风系统的电力能耗。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综合维护,降低维修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排水管路的污垢要及时清理。对于采掘作业布局进行合理安排以降低空气压缩机的运行费用,在保证井下采掘作业连续供风的前提下对采掘面进行合理布局以实现集中生产,减少空压机的空载无负荷运行。电力节省上将煤炭开采的工作面照明所使用的白炽灯转换为具有较低功率的LeD工具灯,用顺煤流方式以节约电力消耗,使用具有节能优势的胶带输送机取代刮板输送机。

2、提升煤炭开采中水资源的高效节约与利用

目前煤炭企业的井下采煤作业面矿井涌水量普遍约在每小时上百立方米,水源主要来自煤层采空区和含水层,水质较好、水量较大。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炭开采井下排水的作业能耗,可对部分来自煤层采空区和含水层的水进行综合利用,将其主要用于矿井下采煤和工作场所防尘用水,这样就节省了来自机械供水的电力消耗、人工费用和设备投入。具体可将井下工作区的水源进行汇集使其达到生产需求的规模和数量,以便在符合一定水压的前提下向采掘工作面进行水量供给。此外还可以利用井下工作面采空区作为辅助环节用水的水源,对于中型煤炭企业来说其综合利用节约的费用将达到每年1000万元。在对井下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同时,要提高其水质标准,以利于煤炭作业开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加强对于外排水的水质治理,严格遵照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实现外排水质量标准达到6类水质标准。

3、提高辅助作业环节的燃煤锅炉效率,降低相关废气废渣的排放

煤炭企业根据日常运行和冬季保暖取暖工作的需要,一般要运行多台大型燃煤锅炉,其耗煤量一般要达到每昼夜几十吨的水平,这些燃煤锅炉就成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恰当地调整燃煤颗粒度和含水量,对于提高燃煤的燃烧程度和热量释放等参数都有较大的影响。实现对燃煤锅炉的合理燃烧和控制挥发性气体排放以及煤灰尘排放等都可减少对于周围环境的废物排放和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对燃煤锅炉的飞灰可燃物、煤炭低位发热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观察,同时结合煤炭质地特点对于燃烧过程中的通风等环节加以控制和调配,最大限度地减少将排放物特别是飞灰飞尘的挥发和产生。

4、实现对废弃材料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以废弃材料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为手段,实现对于井下采煤副产品诸如瓦斯气体的清洁利用,降低或杜绝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支出。煤炭开采中瓦斯气体是产生量很大的副产品资源,其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甚至引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通过资源的恰当处置和综合利用可以实现变废为宝。有效地节约煤炭开采中相关能源的投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气代煤对传统燃煤锅炉实现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瓦斯气体的使用效率和扩大其使用领域。据测算,一个中型煤炭企业实现燃煤锅炉和暖风炉的瓦斯气体改造可以节约1万t以上的原煤,可以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几千吨。这样在综合利用煤炭层瓦斯气体的同时也可以多方面地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类的重视,节能减排理念成为了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煤炭企业而言,首当其冲就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规划方案,以便节能减排工作在煤炭企业能得以更为高效的开展,更好的促进我们煤炭企业朝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迈进。(作者单位: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发展规划部)

参考文献

[1]霍丙杰,侯世占.关于提高回采率的思考[J].矿业工程,2006,(10)

节能规划方案篇2

关键词:黄泥河、方村河、蒙江、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

abstract:guizhouislocatedintheYangtzeriverandthepearlriverbasinupstreamoftheregion,duetospeciallandform,rivers,commonisremote,thewaterflowtreadnasty,richinhydropowerresources,thesmallhydropowerdevelopmentconditionsaregood.Researchintheregioneconomyriversocialconditionsandnaturalcharacteristics,riverprojectdemonstrationdevelopmentprogram,recommendreasonabledevelopingplanriver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guidance.aimingatthiskindofproblem,theauthorsfromworkpracticetoYellowRiver,andfindjiangriverasanexample,FangCunoffersomeofthehydropowerdevelopmentplanningmountainousriversofunderstanding.

Keywords:YellowRiver,FangCunriver,andfindriver,theinstalledcapacityandyearsofaverageturbine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规划认识

经济社发展对河流开发方案的影响

黄泥河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东山镇,在兴义市乌沙镇成为云、贵两省界河,干流长235km,可利用落差1247m,流域面积8270km2。干流长底至大桥河段河流平缓,耕地资源丰富,人口集中。原规划在大桥河段建设大(2)型水库大桥梯级,利用大库蓄水调节后积能发电。大桥水库正常蓄水位1244m,总库容4.4亿m3,装机容量100mw,淹没耕地12196亩,迁移人口10642人,淹没324国道,移民困难大。由于大桥梯级工程规模较大,受经济社会条件限制,未开工建设。大桥梯级干流上已建长底电站及支流小黄泥河上已建普梯一级、二级电站。这些流域内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要求重新论证大桥梯级开发方案的可行性,提出适合河流开发的方案。

大桥河段受上游已建的长底梯级尾水位1199.8m的限制及下游已建老江底梯级正常蓄水位1182m的约束,现状河段可利用水头17.8m。规划河段约束条件还受沪昆高速公路、南昆铁路大桥的限制。规划河段左岸支流小黄泥河普梯二级以下宜留一河段作为岔江水文站建站使用。受河段内干、支流水电开发的变化及基础设施布局的影响,规划河段开发方案分段两级开发,并考虑干流取水建筑物对沪昆高速、南昆铁路大桥的影响,规划河段开发方案分两级开发,即:大桥一级(1196m)+大桥二级(1191.38m)。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方案总投资13205万元,总装机19.2mw,多年平均发电量8242万kw・h,单位千瓦投资6644元,单位电能投资1.58元。单位电能投资、单位千瓦投资在现有水电开发经济条件下,均较优,相对于原先大桥一级开发较合理。

开发方式的变化对河流开发方案的影响

蒙江右源格凸河、左源涟江在罗甸县双河口汇合后称蒙江蒙江,干流总长248.1km,总流域面积8650km2。规划河段河道长21.2km,水面落差85.0m,平均河道比降4.1‰,河段原规划推荐方案为冗各(497m,引)+石门坎扩机(444m,引)两级开发方案。

原规划推荐方案中的冗各梯级为一径流式电站,规划通过左岸8.1km的引水隧洞到冗各设厂发电,水库无调节性。该方案引水洞线较长,施工平洞布置多,且引水隧洞所经地段暗河、溶洞发育,不易施工,工程投资大,有必要重新论证冗各梯级引水式开发的可行性。

冗各径流式开发未研究河段内建坝拦水成库与上游具有调节性能的双河口梯级反调节发电的可行性,只是从集中利用河段内51m落差方面考虑了梯级开发方案,仅从坝址下移至淹没损失大否决了水电开发方案的可行性。鉴于原规划方案的不全面性,有必要研究冗各坝址下移12km至石门坎梯级库尾建坝调节蓄水发电的可行性。

鉴于以上原因,研究冗各梯级坝址下移至石门坎库尾建坝拦水调节发电的方案与原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冗各(497m,引)+石门坎(443.8m,引)。

方案二:冗各(495m,坝)+石门坎(443.8m,引)。

方案一静态总投资74997万元,新增装机容量120.2mw,单位千瓦投资6239元,单位电能投资1.86元;方案二静态总投资77798万元,新增装机容量130.2mw,单位千瓦投资5975万元,单位电能投资1.72元。单位千瓦投资、单位电能投资,方案二占优。

蒙江干流双河口电站以下至石门坎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梯级开发推荐方案为:冗各(495m,坝)+石门坎(443.8m,引)。

由此看出,冗各梯级坝址下移12km建坝成库蓄水调节发电后,发电效益比原规划的径流式集中落差发电效益指标好。

河流自然特性对河流开发方案的影响

方村河属珠江流域柳江水系,为打狗河干流上游河段。方村河发源于贵州省三都县廷牌镇南面,于良桥转向由北向南流,经甲高、甲站,方村、地莪、觉巩、驾欧等地,在板潭下游约400m处入洞后形成伏流,于王蒙处接纳樟江。主河道全长116.6km,主河道总落差284.8m,流域集水面积1348km2。

方村河自然特点:板潭以上河段较平缓,农田遍布,人口密集;板潭至大七孔河段为明暗相间的伏流,落差集中,河道陡降,长10.5km,河道高程391.4m~730m,河道比降32.2‰。。

鉴于方村河板潭以上河段河道平缓、板潭以下落差集中的自然特点,方村河干流水电开发的思路为:干流板潭以上由于河道平缓,无集中落差利用,又受农田、人口集镇等淹没控制,规划多级开发调节已建的大七孔联合扩机发电,集中蓄水量在落差集中的板潭以下河段大流量、高水头发电。

方村河干流水电开发方案为:者吕(813m,坝)+拉寨(784m,坝)+寨票(758m,坝)+冲芒(750m,坝)+大七孔(743m,引);

规划方的提出,主要是从多梯级开发减少淹没损失的角度出发,分五级开发,其中者吕、拉寨水库为中型水库,调节性能分别为年调节、季调节,寨票、冲芒为径流式电站,大七孔梯级在上游者吕、拉寨联合调节后扩机发电。

工程技术经济上,规划方案静态总投资52209万元,新增装机容量84.6mw,多年平均发电量27599万kw・h,单位千瓦投资6171元,单位电能投资1.89元,在当前贵州山区水电开发市场中,经济效益指标较好。

结束语

贵州山区河流的水电开发,因河流的流域经济社会状况、河流开发阶段的深入、河流自然特性的不一致性,水开发规划方案的拟定受其影响。文章以黄泥河干流、蒙江干流、方村河干流为例说明贵州山区河流水电开发规划的特性。一是随着河流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的经济社会现状、背景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水电开发方案已不适应当今流域水电开发的需要,应重新拟定新的开发方案;二是随着河流开发阶段的深入,原有规划梯级存在不确定条件的影响,梯级的开发方案需重新论证,提出新的开发方案;三是应研究的河流自然特性,根据河流的约束条件,建库调节在某一河段集中落差开发水能资源,最大化地开发水能资源。

参考文献:

⑴《黄泥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规划(修编)》;

⑵《蒙江干流双河口至石门坎河段水电开发(修编)》;

节能规划方案篇3

【关键词】多路交叉节点交通规划方案交通难点

1、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如何解决复杂交叉口的交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沙井北环路-东明大道-观光路”是深圳市宝安区规划的“四横八纵”干线性主干道中的一横,主要承担各组团之间的中长距交通联系功能,沿线规划节点47个,其中沙井北环路-广深高速公路、东明大道-龙大高速公路节点均为复杂的多路交叉节点,能否梳理清楚这两处多路交叉节点的交通,使其不成为交通瓶颈,是本条干线性主干道交通规划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2、多路交叉节点规划方案

沙井北环路-广深高速公路节点现状为六路交叉口,东明大道-龙大高速公路节点目前为t型路口,根据两个节点的不同交通问题提出相应的交通对策,前者为在满通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交叉口,后者却需要加强各相交道路的联系以满通需求。

2.1、沙井北环-广深高速公路节点

①节点现状

该节点现状为立交+地面环岛,现状为广深高速公路、沙井北环路、东环路、松岗路、新玉路等5条道路相交构成的六路交叉口,交通组织非常复杂,车流量大时,经常阻塞。

②相交道路功能分析

广深高速公路:为已有道路,主要承担香港至深圳、东莞西部和广州方向的过境交通,以及城市部分西向外交通。

东环路:为现状路,规划为普通主干道,承担沙井工业改造区在广深高速公路以西片区内部交通联系。

松岗路:为现状路,规划为次干道,承担松岗南北方向片区之间及片区内部交通联系。

新玉路:为现状路,规划为次干道,将来承担沙井工业改造区在广深高速公路以东片区内部交通联系。

相交道路规划图

③节点交通功能分析

由于新增东明大道,该节点由现状的六路交叉变为七路交叉,交通组织将更加复杂,该节点是否能够处理好,直接决定北环路与东明大道是否能够顺畅连接,是否能够起到干线性主干道的作用。

在方案设计中,将该节点的交通流分解为三个层次,按照重要程度及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井北环-东明大道的交通流,上下广深高速的交通流,除广深高速、沙井北环-东明大道以外的其他道路之间联系的交通流。

通过交通量预测,首先以满足前两个层次的交通流需求为重点,对交通组织进行调整简化,新玉路、东环路禁止进入该节点,松岗路视情况禁止或保留,保留的情况下仅能右进右出,将该节点改造为十字交叉或五路交叉。

节点流量分配图

④节点规划方案

鉴于该节点情况非常复杂,改造难度大,分别从近、远期考虑,提出交通规划方案:

1)远期方案:全互通立交

该节点转变为由广深高速公路与沙井北环路、东明大道相交的十字型交叉口,设置全互通立交,北环路-东明大道主线双向6车道下穿广深高速公路。取原有上下匝道及收费站位置重新设置。

东环路与沙井北环路相交,东环路右进右出。新玉路、松岗路不接入该立交,松岗路-新玉路相连,上跨东明大道。

远期方案能从根本上解决该节点的交通问题,但对现状改造较大,实施较困难。

远期交通规划方案

2)近期方案:地面大环岛+交通组织简化

首先简化交通组织,新玉路、东环路禁止进入该节点,松岗路保留但仅允许右进右出,将7路交叉简化为五路交叉。基本保留现状匝道及收费站。

通过地面环岛及单向交通解决交通组织问题。现状最外层道路形成一个直径约600米的大型环岛,沙井北环路、东明大道、松岗路三条道路接入该环岛,接入点均为右进右出,环岛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单向交通组织,主要解决北环路-东明大道的直行交通及上下广深高速的交通需求。

在环岛内设置内部道路及进行单向交通组织,解决与环岛道路及上下广深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的衔接问题,内部道路在环岛道上共形成四处出入口,均为右进右出。

近期交通规划方案

近期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现状交通混乱的问题,但通过环岛解决沙井北环路-东明大道的干线性主干道的直行与各转向交通的汇入车流,远期将不能满通需求。

2.2、东明大道-龙大路节点

①节点现状

该节点现状为t型交叉口,采取了半互通立交,设置了上下龙大高速的匝道。根据规划,随着周边道路建设,将形成一个由观光路、东明大道、龙大快速路、十二号路、二十三号路五条道路相交的9路交叉口,非常复杂,将进行全面改造。

节点现状图

②相交道路功能分析

龙大快速路为已有快速路,与福龙路共同形成一条快速通道,主要承担福田中心区、二线扩展区以及公明、光明之间的快速交通,同时承担部分对外交通。

观光路及东明大道(龙大高速以西段)为干线性主干道。东明大道(龙大高速以东段)为次干道,主要起服务周边用地的功能。

十二号路和二十三号路为次干道,主要起服务龙大高速两侧用地的功能。

节点规划图

③节点交通功能分析

根据规划,该节点将由现状t型节点转变为九路交叉口,交通组织非常复杂。

方案设计中,将该节点的交通流分解为五个层次,按照重要程度及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

第一层次:干线性主干道及快速路的中长距离快速交通流,即东明大道(西段)-观光路的直行交通流、龙大高速公路直行交通流。

第二层次:干线性主干道与高速路之间交换的交通流,东明大道(西段)、观光路上下龙大高速的长距离快速交通流。

第三层次:干线性主干道与次干道之间交换的交通流

第四层次:次干道之间交换的交通流

第五层次:次干道与高(快)速路之间交换的交通流

在指定该节点规划方案时,首先以满足前两个层次的交通流需求为重点,保证干线性主干道、高快速路及相互交换交通流的顺畅。其次减少该立交建设对周边地区间交通联系的影响。第三、四层次交通流通过地面平交灯控进行解决。第五层次交通流不直接通过该立交直接解决,而是通过次干道进入干线性主干道,再通过该立交间接解决。

④节点规划方案

1)原有规划节点方案评析

上层次规划中,采取立交+平交的方式来组织该节点的交通,东明大道西段-观光路与龙大高速设置全互通混合式立交,十二号路、二十三号路、东明大道则下穿龙大高速公路、东明大道西段、观光路,采取平面交叉方式解决。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该方案基本上能满足各方向交通需求,特别是保证了东明大道两侧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但是有两处不足:

把龙大路按照高速公路方式管理作为前提,但是未考虑新增的东明大道西段上下龙大高速公路,未考虑该方向收费站的设置。

由于十二号路、二十三号路、东明大道下穿,该立交至少为四层立交,工程复杂,造价高。交通组织过于复杂,在交通标志设置的时候很难准确表达,容易造成交通混乱。

鉴于以上考虑,同时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我们在此方案基础上对该节点其他相交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简化,同时考虑设置东明大道西段上下龙大的收费站,提出了两套备选择方案。

节点流量分配图

2)方案一:

保证干线性主干道之间及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快速交通,东明大道(西段)、观光路、龙大高速公路设置为全互通立交。

不切断干线性主干道及高速公路分隔的各地块间的联系,次干道间及东明大道东西段相互连通。十二号路和二十三号路下穿观光路,东明大道西段通过地面辅道与东明大道东段连接,东明大道沿线与十二号路、二十三号路相交节点设置信号灯。

节点交通规划方案一

3)方案二:

保证干线性主干道之间及与高速公路之间的快速交通,东明大道(西段)、

观光路、龙大高速公路设置为全互通立交。

十二号路和二十三号路在观光路南北段不连通。观光路以南,十二号路和二十三号路南端截止到东周路;观光路以北,十二号路截止到塘明路,二十三号路截止到光明大道。龙观高速路以西的东明大道西端截止到高新路,不与龙观快速路连通。

节点交通规划方案二

3、结束语

节能规划方案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税收政策;税法

税收筹划是允许纳税人在合法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纳税方案进行事前的分析与规划,利用法律规定中对自己有利的规定与政策,选择一个最优的纳税方案。随着企业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种税收筹划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但是,筹划有风险,企业需谨慎。企业在选择税收方案时,一定要重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一、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风险

税收筹划具有超前性,它是在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发生之前作出的,再加上税收法规与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性,使得税收筹划决策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基于税收筹划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对所有风险因素予以充分、全面的考虑。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企业以国家政策作为节税依据的风险,包括政策的选择性风险和变化性风险。前者是指在筹划人对于国家政策未能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做出筹划方案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国家政策为了及时调节市场经济,其政策时效具有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二)操作风险

税收筹划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用法律规定和政策中有利于节税的规定进行税收方案选择,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税收方案时往往是利用税法中的模糊规定进行边缘性操作。然而,就我国目前立法现状而言,不仅在税法的相关法规中存在许多不明确的规定,而且在我国税法多层次立法的前提下,极可能出现法规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即使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也不能保证完全掌握相关的税法规定,这也就使得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操作时具有较大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两种操作风险:一方面是未能充分运用与执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指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未能从整体对税收政策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控制风险。

(三)经营风险

税收筹划是在满足税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的超前性谋划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所预期的经营活动的变化往往会对税收筹划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与预期变化相去甚远时,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为,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实际上就是通过预期企业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变化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相关税收政策,即企业今后的经济活动必须符合企业进行筹划时所选择的税收政策的相关要件才能真正起到节税的作用。这样一来,企业在接下来的经济活动中就必须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与发展。甚至,当企业对于经营活动决策失误时,不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反而可能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预期南辕北辙。

(四)执法风险

税收筹划应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法操作,但是对于“合法”范围的理解还需有相关的税务行政执法部门来界定。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者对于法律规定与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理解不同,判断出现误差,即便企业成功的规避了其他风险,税收筹划仍归于失败。这一风险的存在均归因于我国在税收立法时在对具体税收事项这一规定中给予了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即在一定范围内,可有税务机关机关决定税收范围,这就使得税收事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我国目前全国各地的税务行政执行人员的水平高低不齐,又进一步加重了税务执法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即便在合法的前提下,若是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不能与税务行政执法相一致,那么该方案便毫无意义,更有甚者,还可能被视为偷税或恶意避税而加以处罚,背离初衷,加重税收负担。

除了上文所述的政策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与执法风险之外,税收筹划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进行税收筹划所耗费的成本远远多于税收筹划所节约的税收的风险,得不偿失;税收筹划所确定的经营方向与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不一致,从表面上看为企业节约了一定的税收成本,但实质上并未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等等。以上所述所有风险均为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中需予以重视的客观风险,应谨慎对待。

二、应对税收筹划中风险的策略

虽然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应对、谨慎筹划,对其加以控制和规避。筹划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直面风险,积极主动地应对风险,针对风险产生原因,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效益。

(一)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提醒机制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无论是税收筹划人还是企业决策者都应树立风险意识,始终保持着对税收筹划风险的警惕性,切忌盲目信任风险筹划人所规划的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人和企业决策者都应充分认识到市场变幻的快速性、复杂性与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对所有潜在的风险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树立风险意识之外,企业还应利用现代化的网络科技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税收筹划提醒系统,对税收筹划进行全面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人或企业决策者发出警告,最大限度的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二)依法筹划,始终与国家税收政策保持一致

合法性是税收筹划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税收筹划能否成功的主要衡量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筹划者应始终秉持着依法筹划的原则,这就要求筹划者接受国系统的税收法律教育,能够准确、全面的把握税收法律规定,并要求筹划者应及时更新自己的实收政策,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先关变化,保证其能依法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其次,筹划者要正确区分税收筹划与避税之间的区别,万不可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避税。

(三)注重整体性,兼顾税收筹划方案的成功与企业整体利益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收益,因此,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应注重整体把握税收筹划与企业总体利益之间的影响,不可因小失大。由于企业的税收项目繁多,且各个项目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相反,各种税收的税基都是相互关联,此消彼长的,所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减小某一种税收的同时,可能会造成许多税收的增加。这就要求筹划者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宏观考量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制定出一个最优方案,达到企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注重保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税收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保持一定的灵活可变性。保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可使企业在面对国家税法、相关政策或企业的预期经济活动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税收筹划方案,保障最终的节税目的实现。

(五)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实现节税收益最大化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注重权衡筹划成本以及选择某一税收筹划方案后可能节约的税收成本,选择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同时,企业在进行成本与收益衡量时,还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既要考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所产生的直接成本,还应将在进行方案选择时淘汰掉的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作为机会成本加以考虑。只有当税收筹划方案取得的收益大于所产生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方可接受该税收筹划方案。

(六)协调好与税务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上文中,笔者曾提到,税务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的具体税收项目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并且由于地域的差异,税务部门的执法方式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税务部门的执法环节便成为了税收筹划方案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实践发现,企业只有主动适应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方式与特点,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有所提升。否则,若是不能得到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可,那么收税筹划方案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税收筹划是一项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工作,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全面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关注每一个细节,重视每一个环节,谨慎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通过税收筹划实现企业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分析.中国税网.2005年8月

2、管友桥.关于企业纳税筹划的成因与风险防范分析.2010年3月

3、杨焕玲.孙志亮.郑少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节能规划方案篇5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是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探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国内高校的很多学者都对《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及手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研究高师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开展城市规划概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一、高师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点

由于学校层次,办学历史及学科背景的不同,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设置不同,办学的形式也不同。在我国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建筑学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二是以地理学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三是以测量学等为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对高师院校而言,近几年由于学科建设、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高师院校不断扩展学科门类,开办了很多非师范类的学科。城市规划专业也相应依托于传统的地理专业而在高师院校兴起。高师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有很多地理学的特点。培养计划中有很多地理类的课程,如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等。而这些课程是其他以建筑类及测量学等背景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专业所不开设或很少开设的。相应的培养方案中也缺少了一些课程计划,比如建筑制图、建筑结构、交通规划等工程类和设计类的课程。因此,高师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侧重在城市或区域的分析环节,而城市设计环节相对薄弱。

二、《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特点

《城市规划概论》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相关学科,如建筑、园林、交通工程、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有的理论过于抽象。本课程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了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了解城市存在的问题。本课程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对后续的诸如城市详细规划、市政工程规划、村镇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

1.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包含着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城市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关系。《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该门课程也是以城市为主线,从了解城市入手,将城市的各个影响因素和组成部分进行分解,逐一进行介绍。从而使整个课程形成一个系统。

2.综合性。《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内容,包括城市定义、城市规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实施以及城市规划中各个专项的规划设计,从内容体系上看,是庞杂、综合的且包罗万象的。同时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工作的过程中,也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如涉及建筑学、地理学、道路交通、园林景观等学科的知识,从知识角度也体现出综合性。

3.实践性。《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设计,这些理论是城市规划实践的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城市规划实践。而从课程的教学过程来看,很多理论的介绍和方法的学习,又是从城市规划实践案例中总结而来的,因此,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大部分高师院校该门课程采用的教材是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该本教材有712页,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大多采用以讲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就变得少之又少。此外,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主要的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而实践能力的评价所占比例较少,使得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被服从的地位,往往被学生认为是理论课外的自学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师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师范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多以地理学为背景发展建设起来,开设的时间较短,属于新建专业。学校的师资也主要以地理专业教师为主,城市规划专业的师资薄弱。由于城市规划的实践环节并非一两位教师就可以完成,因此,若开展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就会成为一个制约因素,而现有的城市规划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有待提高。

3.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不足。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很多的设施和物质作为保证,学生进行设计前,需要对规划设计的地域有所了解,要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后期编制环节,需要有独立的设计室,有各种城市规划编制资料作为参考,后期讨论也需要有挂图、投影仪等设备作为支持。但是目前,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期调研很难成型,只能靠学生自行进行,学生也没有独立的设计室,只能自己找地方,这都不利于小组讨论形成方案。

四、《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1.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原来主要是理论教学的《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加入实践互动的环节,将理论教学实践化。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的《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原来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另一部分是在课程期中或期末加入课程实习的环节。理论教学的环节,注重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课程实习环节,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案例和地块结合,进行实际的规划操作,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2.提高实践教学的考核比例。针对课程考核中实践教学占比较低的问题,可以将最终课程考核的比例设为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占60%,实践教学环节占40%。让学生明白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很重要的。

3.采用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选择合适并且具有说服力的案例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唐山师范学院《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为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都是立足唐山本地区以及京津冀大区域背景,考虑到唐山市特殊的区域地位和城市功能,在教学中注意结合京津冀地区以及唐山本地的规划案例,采用案例导入等方式阐述理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实习环节的规划练习及研究专题的选择上要顺应服务地方的原则。

4.互动式教学。改变原来教师占主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去调研,去查找相关文献及基础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方案。在课堂上,由小组进行汇报,接受大家的评议和提问。最后的成果需要提交结论报告,作为最后考核的加分项。如在讲述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这一章时,先选择一个实际的总体规划案例进行讲述与学习。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小组负责人,让每个小组也自由选择一个实际的地方,对该地方进行总体规划,最终制定出规划方案。

节能规划方案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与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水利工程发展非常关键,其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加强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灌溉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灌溉系统老化,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渗水、渗漏现象比较严重,不但影响渠道体系的正常使用,还会导致农田周围出现杂草,不利于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影响到农田庄稼的正常生长。其次,由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还不够完善,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水平较低,已无法满足开荒造田与现代农业水利灌溉发展需求。最后,农田水利灌溉缺乏专业负责人,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解决,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灌溉效率更是难以提高,使得农田水利灌溉现状令人担忧。

2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的问题

2.1管理规划制度不够科学、合理

一般,我国水利工程多建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地方政府管理也不到位,所以,节水灌溉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与科学。虽然国家提倡科技兴农,但该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地区财政管理部门重视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规划水利工程灌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灌溉工程的重修与管理费用,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在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前,没有做好调查,不重视区域发展情况,使得财政收支不平衡,使得农民的经济负担日益严重。

2.2灌溉工程质量不高

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先进技术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技术标准必须要规范,同时还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地理环境、水文条件及产业结构等,科学、合理地制定设计规划方案,增强其应用指导价值,顺利实现节水节能目标。但,目前相较之西方国家标准化建设,我国节水灌溉设计主体投入还较低,在实际建设中,设计规划参数不够标准与严格,施工结束后,节水灌溉工程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得不到保障。此外,一些规划设计人员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与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自身专业知识不足,没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思维体系,理实不相符的现象比较常见,工程运行中,各种问题不断出现。

2.3盲目开展规划设计

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因其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所以必须要实事求是,根据农业灌溉实际、产业结构与渠道现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规划。但,必须要注意,我国节水灌溉设计理念发展时间不长,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一些地区在落实节水灌溉设计理念时,缺乏先进设计理念与思维的指导,受资金影响设计方案不断缩水,从而无法很好的满足时展需求,最终完成的设计方案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另外,根据相关调查现实,在部分节水灌溉系统中,一些单纯的喷灌与微灌工程中,缺乏规模较大的、自动化喷灌系统,且具体灌溉水量大小设置也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依据,使得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2.4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1)灌溉工程建设企业,优秀管理人才不足,管理实力较差,特别是在节水灌溉方面,专业知识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使得施工中无法利用专业知识客观判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最终造成严重质量事故。(2)节水灌溉中的监理由水电工程监理人员负责,但新型灌溉节水技术不足,特别是目前节水灌溉工程量大的情况下,规范的专业指导不足,对节水灌溉工程难以实施全面监理。(3)节水灌溉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素养还有待提高,部分施工企业整体技术素质水平缺乏专业性,人员结构不够稳定,技术人员不足等,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3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策略

3.1实事求是,加强配套科学管理

各地区在水利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实力、季节性农作物生长等条件,实事求是的开展建设。项目设计要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实力需求,以免水利工程建设损害经济发展。同时,要把农业发展作为重点,从根本上实现水利灌溉的农业与经济双重效益。

3.2明确设计主体资质,加大规范化执行力度

对于目前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主体资质不足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针对设计人员能力与水平较低的现象,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招标具备资质、且设计能力强的设计单位,并严格规定评审程序,为项目建设提供高水平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水利节水灌溉项目加大执行力度,保持科学认知、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整个项目设计与规划中贯彻落实节水灌溉标准,以此为节水灌溉投入与产出、高效运转奠定基础。

3.3对设计人员加强培训

对于水利节水灌溉项目而言,要想提高其规划与设计水平,就要对设计人员加强培训。目前,我国水利行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因此,相关单位要定期组织员工培训,特别是专业设计技术培训,以此掌握先进节水技术,创新设计思路,在水利工程中全面推广并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3.4加强科学、标准化设计方案的优选

在方案设计中,要认真分析地区相关信息,从技术可操作性、资金、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优选,综合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合适的方案,并确保其科学与标准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因而相关设计单位与个人,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分析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中的不足,制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节能规划方案篇7

关键词:税收筹划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新理念

       一、现代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 

       企业税收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其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也就是说,在确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为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决策者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1)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2)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3)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企业税收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企业财务管理者就必须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二)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的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决策,企业的税收筹划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必然会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甚至透导企业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例如,税法规定企业出口的产品可以享受退税的优惠政策,企业选择开放式的出口经营策略,必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税收利益。但是,如果撇开国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吸纳能力和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片面追求出口经营带来的税收利益,那就可能诱导企业作出错误甚至是致命的营销决策。

节能规划方案篇8

为了确保发挥出理想的电能输送、调配的结果,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周期性原则,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该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对于一些大型的大力系统规划应该制定全面、较完善的规划方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避免给用户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条件,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杜绝安全隐患,在必要的时候应该配备长期性的系统检测功能;三是成本原则,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师为了实现系统功能,但也需要衡量系统设计成本,寻找系统功能效应与投入成本的平衡点,节约成本。

二、电力工程中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对电力系统长期、中期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涉及到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分析预测电力工程建设现场的电力负荷指数;处理周边地区电源规划情况;分析电力负荷数据,完善电源规划机构,平衡电力与电量;选择科学的电力工程接入方案;正确计算电力工程介入方案,确保方案的准确性;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方案技术的关系;主义考虑电力设计相关学科,借鉴电力学科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巨大意义。电力负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周密的计算分析,才可以给予电网规划设计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与信息。对中短期负荷的预测,应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经济数据,知道我国经济大概发展情况,从而对电力最大负荷的层次进行分析。另外,规划设计人才可以参考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情况,参考其电力负荷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电力负荷,这种方式是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常采用的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预测方法、专家预测和模糊理论等。我国电力工程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分析电力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原因,从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对即将建设工程供电量分析,其周围的电网建设的规划研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目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源可以分为统一的调度电源和地方性电源两种,其中统一的调度电源是指电网调度统一的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具有专用的发电设备的小型的地方性的水电站或发电站,每种电源发挥着作用是不同的,另外电源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看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资金使用情况,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制约作用的,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所在的供电区域、所在地区的电力与电量进行计算,平衡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电力电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这样就可以将电力工程的规模与布局确定下来。根据分析预测的电力系统各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再根据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可以计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工程系统所需要的变电设备容量、所需要的发电量。确定的电力工程系统需要的容量应该是要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的过程需要考虑电力工程的特点和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确定,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及电网规划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使得拟定的方案时效性与实用性更强。接入系统方案要注意节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用地,并运用电网新技术。同时需要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各方案的规模与布局,终期近区电网结构、供电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网中电压分布和功率的计算。潮流计算可以计算中电网各网络原件电力损耗、电网各节点电压和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稳定计算是对电力工程西戎的各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力工程系统稳定水平和稳定问题,稳定计算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可以校验电力工程系统各个接入系统方案运营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短路电流计算是验证故障短路在给定的网架中电气元件产生的不正常的电流值。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校验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带来的损失。无功补偿计算可以减少由于传输无功功率的各网络元件造成的电能损耗。

(六)方案比较

分析比较方案可以使得运算结果符合实际需要,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对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可以形成最优化的方案,得到的方案设计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七)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可靠的系统电气计算,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推荐接入系统方案中,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投产时间和建设规模,为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设计依据。

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应该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收集附近地区电力系统情况,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作为电网现状的基础资料,了解附近区域电网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发展规划录入数据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电力系统发展变化,收集更新数据资料库,掌握附近地区变电站、电厂和电力路线的数据资料和分布情况,收集当地负荷情况,计算各类系统电气,配合电力项目工程项目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础数据。

四、总结

节能规划方案篇9

1.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内容更新缓慢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全球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10],全球化、信息革命、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等成为新的研究领域.从国内看,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区的趋势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不断推出,由此引发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其时代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这些成果已经或者正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城市地理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进展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增加城乡协同发展的教学内容,但仅有个别院校的教学内容涉及该内容,教学中依然是有“城”无“乡”.

1.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绝大部分高校应紧跟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受“理论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明显.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表现为强调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而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由知识到能力转变有关键作用的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涉及较少,特别是忽视城市地理学日趋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相应的环节,也多以认知性为主,极少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强的设置课程设计、城乡调查实习或强调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等,学生的工程训练程度不足,对所学内容多停留在认知层次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不灵活,动手能力差,很难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技能,这既限制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也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源,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用案例的时候,往往过多的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忽视前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但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个案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介绍,不仅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增加了其学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忽视了各章节内容上的联系紧密、关联性强的特点,选用不同案例,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割舍前后章节知识间的连贯性,也掩盖了城市地理学的系统性,学生很难通过不同区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4现有教材存在较多不足

目前,国内城市地理学教学多选用由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合编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该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1)我国城镇设置模式多样,这是导致学生对城乡划分、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相关概念内涵不清的重要原因;(2)我国有按户籍统计和按居住地统计两个人口统计标准,与之相关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对其辨析;(3)虽叙述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但缺乏对内在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解释,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城镇化道路的选取极为重要;(4)城镇体系的规模、职能、空间结构互为联系,理应对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发展机制、类型、相互作用关系系统及城市群做出系统阐述;(5)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阐述;(6)虽然各章节中有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叙述,但较为零散,如果能将研究方法与手段作为独立章节阐述,则效果会更加理想.

2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2.1.1我国亟需城乡规划人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11].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转型不断加速.另一方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长期以来的城乡分离政策和城乡规划脱节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加深[12],工业化与城镇化引发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3],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抓手[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将我国城镇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最大两件事之一[15].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颁布《城乡规划法》,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法律、规划,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显然,我国亟需大量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能从事城乡规划、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1.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条件压力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受影响[16],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必然制约学生的就业.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扩大,加之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2.2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旨在培养能从事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城市地理学在城镇化水平测度、城镇化进程及资源环境效应、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等内容上,可供选择的教学实践切入点多,可操作性强,综合训练程度高.课程将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课程与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课程有机衔接起来,并且与地图学、GiS、RS、地学统计等技术课程联系紧密,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领域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训练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显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学教学必须紧扣时代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

3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设想

3.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城市地理学而言,其教学理念就是要树立教学服务就业、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的思想.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摒弃以传授理论为主的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核心,以工程化训练为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规划制图能力、野外调查能力、定量计量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人才观念和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上,更新考试模式,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为重点,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核,强化关于理论与方法应用的考核,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考核中的占比.

3.2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应紧扣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本着“原理—方法—实践”的主线,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理论教学内容:(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为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等相关概念的讲述奠定基础;增加城镇人口、城镇非农业人口、常驻人口及建成区、城市规划区等内容.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增加市带县和省管县的优劣势分析;(2)城市产生与发展部分,增加城镇发展的内在经济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部分,进一步充实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方法,增加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内容,特别是定量计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镇体系,介绍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及空间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阐述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判别等;(6)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内容,包括内涵、评价、途径、模式等,增加城乡结合部;(7)删除理论性过强的城市经济区及应用较少的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内部空间结构仅保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CBD、开发区.

3.3构建课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科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1)设置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考虑与其他章节练习紧密、综合性强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该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大型课程作业(课程论文),可以考虑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定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计量化能力为主;(3)相关专题图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图、城市区位图、城镇体系现状图、规划图、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行政区域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规划制图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主;(4)城乡区域调查,可以针对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关系、城乡结合部、城市实体地域调查等内容,该部分以培养学生野外调查相关技能训练为主;(5)选择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及大学生科研立项,这部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4积极推行“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

节能规划方案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档案;整理与创新

从宏观上来讲,城建档案整理工作从流程上来讲大致可划分为分类、组卷、排列、编目这几个大的方面,而这个流程当中,分类工作不仅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个环节对城建档案保管与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分类工作是城建档案整理过程中的一步重要环节。建设部最近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规定,各地城建档案馆在制定本馆分类方案时,大类和属类的设置须遵照《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小类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设置,但是现阶段规划局的档案分类及管理工作都面临着量大、工作方式落后的问题,因此,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在遵循这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对分类工作进行创新性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关于分类层次的问题

在分类的层次方面,分类可以是多层次的,也可以是单层次的。多层次方面,例如大类、属类、小类等;单层次方面,例如大类下面不再设下位类而直接统率案件,当然,这要根据同一类别的档案数量多少来决定。在分类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档案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的便利性,首先应该对规划管理档案的内容和数量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解,以此来判断其是否有必要记性层次地分类,如D2和D3可以不必伸展下位类,对C类档案中的总体规划C2类,档案数量较少且专项规划就是综合总体规划的配套方案,建国至50年代仅形成几十卷,所以C2也可以不必设小类。

2关于信息分类和实体分类的问题

档案整理工作中的分类实质上属于实体分类,其工作方式就是对具体的文件材料实现分类和组卷的目的。具体的来讲,实体分类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于档案的实体保管,所以说,这方面,实体分类不适合有太多的层次。而信息分类则不

同于试题分类,它不受限于档案实体的局限,信息重组的部分只涉及只对隐含其中的同类信息。信息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信息的检索,在这个方面,规划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多种检索体系,通过计算机管理模式不断伸展和细化实现信息的分类。根据以往的经验,笔者认为,实体分类一般两级便可满足需求,而信息分类则不受限制,因为信息分类的类目越是详细就越能体现其精准性的特点,当然,着对档案分类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相应的提高。

3关于档案的保管

从目前的管理方式来看,规划管理档案还是按照属类分类流水的方式来进行排架的,这对库房就提出了空间上的要求,涉及到库房空间预留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属类设置的越详细,预留的空间就越多,这样,倒架的风险也会大大提升。要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属类的类目,或者改变传统的库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否则,无法准确掌握库房的预留空间,使频繁的倒架将再所难免。这个时候,在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计算机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实现直接进行文件级检索的效果,无需再经过案卷这个级别。可以将档案工作人员从档案组卷的烦琐工作中解放出来,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在规划管理档案的管理中由于属同一类档案中的几个部分可以按小卷立卷,立为3或4个小卷,虽然它们不合并在一起,但在计算机中却建立了虚拟的关联,保持了各小卷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是“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创新尝试,对于提高整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在规划管理档案档号的编制方面,档案管理工作还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坚持简练的原则,以此来减少工作量和工作中的差错率。其次,还应该坚持稳定性的原则。近几年来,规划局的各业务部门的业务环节和处室职能经历了多次变化,而规划档案的的类目并没有与时俱进,这就造成了相应的滞后性,但是档号的设置不会因机构设置的变动而变动,它是相ξ榷ǖ模并且与建设部《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始终保持着一致,所以规划局的档案整理工作可以秉承这个原则在工作中进行方法的创新。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其必须要具备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主,基础业务为辅的意识,处理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投人的比例,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以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投入要本着部门匹配,比例适当的原则,合理划分工作量份额,安排好整理工作与档案信息库建设的工作。此外,在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同时,有必要再对立卷改革进行深化,简化整理,深化检索。在档案计算机管理使信息检索达到全面、迅速的时候,可以适当削减“案卷”的概念。

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决策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城市规划管理档案的整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在今后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创新档案管理方式,这样才能使规划局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谢志玲.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发展创新初探[J].河南建材,2011,01:169-170.

[2]丛化龙.浅论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