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1:50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18-01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有着深远的意义。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就告诉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这就充分说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课堂的作用,并利用好课堂资源。如下是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气氛的培养,提高师生间的亲和力

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

二、以教材为主,不浪费课堂中的每一秒钟

对于数学学习,无论你的成绩好坏,都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考试的题目,无非是教材例题和习题的变形,试卷上的多数题目都能在教材中寻找到“母题”。因此,大家应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公理、定理、法则、性质、特征等。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时,大家一定要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来源、实质与应用,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同时应该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等。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要经过不断地练习与提高,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初中阶段必备的,计算涵盖初中数学的所有部分,可以说是学习基础中的基础。尤其大家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整式、分式这几部分内容时,都涉及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虽然法则易于理解,但不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原因就在于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要学好这一部分知识,大家在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法则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检验的方法,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进行检验;在练习过程中,要将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归纳,建立错题集;多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三、利用课堂资源,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四、精讲例题,多做习题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2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导演者——教师,其教学行为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1注重教学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设计思路,不是基于自己教的需要,而是重点考虑学生探索的需要,每节课我都会以我是学生的身份考虑什么样的问题能引起我的兴趣,什么样的语言描述、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我才能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或规律,经过反复实践,教材熟记于心,什么样的概念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什么时候学生不得要领,应怎样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学生能比较顺利解决,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的,什么时候学生思维根据日常生活的惯例,走进死胡同,应及时发现并给与指引,什么样的问题是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归纳和总结的,教学设计始终遵循概念或规律的形成过程,以问题为主线,环环相扣的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得到并掌握结论.

2探究式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现成的问题方案简单的教给学生,学生也习惯于听教师讲完后,按部就班的去完成,而让学生探究式设计实验,摒弃完成任务的心态,给他们考虑为什么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设计,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验,就可以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我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的做法是:先复习电学中的三个重要参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概念间表象的联系,寻找内在规律,如何论证猜想是否正确,物理中常用、有效的方法就是实验,如何进行实验,首要解决的就是设计实验的方案,通过前面所学的基本电路图的组成,及测量电流电压所需要的工具,还有多次改变电压、电流的滑动变阻器,很快他们就设计出实验电路图,选择了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这样,当学生的方案设计出来时,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探索求学的愿望和动力.

3坚持精讲精练,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精讲即要求教师课堂上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准确清楚的传授给学生,抓住重点,由浅入深,调动学生一起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精炼就是让学生在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练习中体会知识,掌握知识,熟练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电学计算题教学时,首先师生共同总结出要用的公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对同一段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知道其中的两个,就可以通过公式求其他任意一个,如此顺藤摸瓜,原本复杂的计算题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要切实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应做到几个精心:精心设计教案;精心设计重点、难点、智能点、启发点;精心构思教学手段;精选例题;精心批改作业,如在研究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时,先让学生猜想,一般学生都会由吸热而而猜想物体温度升高;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解决怎样加热、怎样显示温度变化、实验过程中应观察什么、记录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实验结果交流之后,有的温度不变,有的温度升高,必然会让学生感到惊奇,从中让学生去思考分析,最终得出固体有两种,一种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一种熔化过程温度升高,即:晶体和非晶体.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将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教材中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一律不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将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的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平时评讲试卷或练习题时,我先把必须讲的几个题、重要的典型的几个题挑出来详细讲解,其余题目讲还是不讲由学生决定,即全部学生都会的题目不讲,有部分学生会部分不会的题目就让会的学生起来讲,或同学问互相讲,同时,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②渗透学习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应介绍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提高记忆的目标性、计划性、调节性等,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对六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感觉难以记忆,此时可以告诉学生记忆的窍门:凡是从密的到稀的物态变化,都是吸热的;凡是从稀的到密的物态变化都是放热的,而物态变化的名字也有窍门,只要名字中带有凝字的,都是由固态开始变化的;凡是名字中带有华字的,就是固、气之间的,对于一些前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的梳理,组成知识网络,例如学完光学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将光现象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三部分进行梳理,遇到一个光现象就分类到直射、反射、折射上去.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3

一、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新旧知识两头抓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适当运用化学故事讲解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根据化学史料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化学故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化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些体会。

1、用于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新课的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化学小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

2、用于教学过渡,设疑启智。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巧妙的过渡既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同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知识新天地。例如,讲完“硝酸跟金属反应”向“王水”过渡时,可以这样处理。设问“有没有比硝酸的氧化性更强,能氧化金、铂的溶液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例为证。可以讲一个“玻尔巧藏金质奖章”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占领了丹麦,下达了逮捕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的命令。玻尔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和防止诺贝尔金质奖章落入法西斯手中,他机智地将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在纳粹分子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珍藏了好几年,直至战争结束,玻尔重返家园,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在学生惊奇之余,又反问:“你们知道这种能溶解金的溶液是什么吗?”故事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硝酸”“王水”的氧化性及“王水”的成份,这几个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用于结课,延展知识。科学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果艺术,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化学故事应用于课的结尾,能借此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使此课的“尾”成为彼课的“头”。例如,在“乙醇”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造酒不成变成醋”的故事。相传杜康是制酒的鼻祖。杜康之子黑塔子承父业,移居江苏镇江一带操起了造酒的行当。有一次,黑塔根据父传秘笈将谷物薰熟后放入酒窑发酵,后来有事外出,一去21天。回家后,方才想起先前的一坛酒,他想这坛酒肯定变质了,慌忙来到酒窑,揭起盖子,意外地发现,酒坛中飘出一股清香,酸中带甜,酒不仅没有变质,反而变成了另一种东西,黑塔就把它称为“醋”(意在“廿一日”加一个“酉”字),于是,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醋就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那么,为什么酒会变成醋?这中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这样的提问,自然就给学生留下一个强烈的悬念,促使学生课后自觉地、主动地去预习、去讨论、去探索,为下一次讲“乙酸”打下了伏笔。

4、用于理解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往往埋怨化学知识抽象、难懂,认为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化学故事则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之具体、通谷易懂,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四、课堂上的提问教学

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常常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更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教育;科学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64-02

科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时,要使学生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以及科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思考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科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必须要转变的因素

1.学习效率低下

从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他们认为,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自然而然就能改变课堂的教学状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这却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观点。教师应当要清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的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活动当中必须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杜绝一切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次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有理想的教学效率以外,还需要保障教学的效果。在当前的教学活动当中,一些教师倾向于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讲述教材中的知识或者进行其他课外补充。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教师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学生学得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而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填鸭式的教育只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不能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2.过度关注课堂形式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以往在进行教学时,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大多是以教师的口述和板书为主,使得课堂氛围单调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归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然而,当前部分教师虽然已经了解到新课改的要求,并且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转变,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比如,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看起来课堂氛围得到了改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活跃在教学活动当中。但是,其实质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个别教师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要求,经常会出现合作学习内容与小组讨论主题不符、讨论时间较少等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徒有虚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时,而且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3.忽略素质教育

在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只着重于眼前利益,认为所学知识是为了升入更好的学校。但事实上,无论任何阶段,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而教师着重眼前利益,缺乏对长远教学效果的规划与预测,就会导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正确理解教学方式的作用和目的,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只重视应试方面的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同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题海战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升学考试。而这恰恰限制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会感到巨大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抑制个性的发展。

二、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1.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活动中的预设与生成虽然是矛盾体,但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重视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进行预设工作,那么教学活动是缺乏重心的,同时目的性以及教学设计也不明确、不合理,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活动,学生思维上的一点小火花都能为课堂增加更多的元素和色彩。因此,虽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已经做好预设工作,并且尽可能充足、详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还需要教师了解并接受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善当前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行星与卫星”一课时,教师可以预设“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卫星最多的行星是哪一颗”等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并引出当堂的知识点。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后,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并且让他们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与宇宙星系相关的知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疑问,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解答,也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当堂课的延续,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寻找答案,并且在下一节课中分享答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2.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法的优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和实践学习法等。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然后挑选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实验学习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可先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浮力实验来挑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让他们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

学生的学习情感对于他们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并且利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加深师生的感情进而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其实,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较为活跃轻松的氛围,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多给予肯定,能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转变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优化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霍秀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袁伯浩.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3]蒋丹红.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张美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状况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5]张二庆.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5

关键词:学习方式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走进课程最具实质操作的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引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会使课堂由传统型的预设性、平衡性转向现代型的开放式与不平衡性,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与新课堂模式构建相对师生来讲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一、转变角色

当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走进课堂,师生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然而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逐字逐句讲解,把知识嚼碎嚼烂了给学生,长期以往学生也习惯了“坐而受道”、“被动学习”,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新课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由教师主导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文的色彩与民主的气氛。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根据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的特点,以及现代英语教学理念,广大教师正在使用以下教学模式。

(1)对话合作型教学法。

对话合作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对话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学习模式,不但可以练习听说能力,对于读、写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除了pairwork外,也可以在多人之间进行对话。这种形式打破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单纯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及获得成功的积极性。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师效果,教师在组织对话合作学习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明确对话合作的目的;设计贴近生活的场景;注意课堂秩序。

(2)课堂讨论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讨论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法是改良和强化教学的一个具体有效方法,要求教师优化处理教材,尽可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作为教学前提以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引进课堂,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进而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任务型”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重点突出“Languageuse”的理念,强调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方法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如在教动词一般过去时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会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制作了一个可供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听录音补充完整表格中空白的部分,讨论并以汇报的形式描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完成一份周围亲友上周活动情况的报告等。在课堂中运用任务型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听、问、解释、沟通、交涉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2.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1)开展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创造有利于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如果英语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令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从中获得参与和学习的乐趣,那么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设计。

(2)注意课堂评价。课堂是一个开放和公开的场合,课堂评价应尽量避免负面影响。为了课堂气氛的和谐,达到有效增进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3)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舞台”,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就可以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乐此不疲”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

(4)重视课后任务的布置和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还取决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如果学生能在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与预习任务,则不但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6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论文摘要: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把教学内容还原到生活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这是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生活情景构架分析,创造性地运用“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模式开展教学设计。

一、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生活化

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认为课堂本身即是生活,教与学是其基本内容,因此可叫课堂教学生活。课堂教学生活既是学生人生特定时期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是教师职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还原课堂的这种生活本性。另一种理解认为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又还原到生活中去”。

应该承认,当前学术界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上述含义还有诸多争议,但本文无意于这些争议的辨析,笔者认为,无论怎样思考,课堂教学生活化还是不应该排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把教学内容还原到生活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笔者称之为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生活化,本文以下所提到的课堂教学生活化也仅在此意义中使用。

从上述界定出发进行推论,笔者认为,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实际上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把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概念原理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还原到生活中去,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以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奇妙和乐趣展现原理概念的内涵和原理概念所蕴藏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意义,

二、作为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

解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教育的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①将教学与生活融合,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来理解、感悟学习的内容,建构新的意义系统。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提出“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④,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⑤综合相关文件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而就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而言,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实际上是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

——教学分析——生活回归”课堂模式的再创造

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个教学的创生过程,包括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情景构架分析和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课堂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积累材料和案例等。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与学生全面接触,可以找一些学生正式交流意见,也可以尽心问卷调查,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一方面在大量的日常观察中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积累能与学生中产生共鸣、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典型材料和案例。另一方面只有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脉搏,与学生共喜、共怒、共哀、共乐,才可以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奠定真实的生活基础。

其次,开展课堂教学生活情景构架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情境构架分析主要是要让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实现链接,它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各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如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可用现实生活中的什么材料和案例进行分析、可在哪些环节把课本的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向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提问后学生会怎样理解,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这些细节,达成“从书本知识视角理解教学内容”到“从现实生活视角理解教学内容”到“从教学对象的生活视角理解学内容”的转变,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意欲引导的生活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两者之共同基础上。

第三,需要创造性的运用“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这一基本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生活导入,也就是导入新课时紧贴生活。与一般的教学导入不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强调尽量考虑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和例子导入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分析是这种模式的关键,在教学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努力把课前搜集的素材、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课本的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深入浅出地把中学政治课的概念原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实际理解概念原理的知识性,体验概念原理所蕴含的价值观意义,从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生活回归是这种模式的意义归宿,它主要是把在教学分析时生成的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全面解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这一基本模式只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式,对于每一个课堂而言,决不是简单地套用这个模式,而是要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学生实际,进行内容与教学流程的创造性设计,把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概念原理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还原到教师本课堂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真实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经验的意域中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感悟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意义。对于不同的课堂而言,这没有固定的流程,须根据不同的课堂实际来进行创造,下面是一个具有一定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仅供思考。

在上初一思想品德课“成长不烦恼”时,我们尝试如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生活案例导入。

案例一:本来活蹦乱跳的小李突然变得少言寡语,不爱搭理同学,有事也不愿跟人讲,不愿参加文体活动,经常独自闷坐、发呆楞神。

案例二:玲玲都初一了,可胆子极小,遇到什么事情都害怕,不敢见客人,一说话就脸红心跳、头上冒汗,常常在睡梦中惊醒,天黑就不敢出门了,在他的头脑里总好象面临别人的侵害,随时都会遇到什么危险一样。

案例三:小明平时功课也不错,也挺知道用功学习,可就是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紧张的睡不着觉、吃不下东西,甚至参加不了考试。考场上,感觉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其次,教学分析。

介绍案例之后,可紧接着提出问题:

(1)为什么这些同学身上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

(2)你有类似的体验和困惑吗?

(3)如何消除这些困惑?

根据所提问题,组织学生把案例、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讨论分析。

可把所教的班级分成若干组,安排一组思考一个问题。考虑到初一学生临场语言组织能力较欠缺的问题,可让学生把自己思考的东西写下来。接下来,学生们一般都会积极回答问题,比如针对案例一出现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心理或注意劳逸结合等解决办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他们利用课本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后,教师还要进一步针对上述三种案例的分析、讨论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归纳出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现象,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第三,回归生活。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通过布置实践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有用和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成长。如在上述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下课前可以布置这样的轻松的课后小任务:观察你周边的同学,看看他们是否存在心理不健康的现象,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比一下他们是怎么样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的,要求观察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写出来(可由若干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任务)。事后,同学们便会指出很多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并提出很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一些同学可能回主动向家长、老师和知心朋友讲讲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了解你或者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一些同学会把一些不方便讲出来的事情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可以重新回归生活,享受学习的无穷乐趣。此外,还可以安排读一读、听一听等课后作业,让同学们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回归生活,知识的作用与魅力便自然形成与学生的意识中。

注释: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7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练习。与此相反,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后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材料,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各项调研表明,“翻转课堂”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化

翻转课堂的开创者(包括SalmanKhan、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所做的教学视频,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每一个视频只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时长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有较强的针对性,方便查找。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教学视频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利用USB存储介质发给学生,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其自主学习。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SalmanKhan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而在以往的教学视频中,教师的头像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的出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尤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构成。前者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后者由学生在课后自己完成。在此情况下,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学生易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的动机和降低学习的成就感。而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构造。“信息传递”由学生在课前进行,教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来完成,教师借助互联网和各种平台技术,能够提前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

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教学视频之后会附有几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学生的回答情况也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教学视频也便于学生一段时间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传统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一直在教师手上,而翻转课堂的核心价值是“退教返学”。在大数据时代,集中面授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吸引学生。但是,现在的教学环境是否具备了实施翻转课堂的所有条件呢?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通达途径。学校是否具备了教学视频的网络环境和完善的管理功能,是否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以及智能检索分析工具。

2.可用的时间。学生的课外时间是一个常量,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以防止任务布置超出可能的操作范围。

3.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尤其是课堂的参与行为。中国学生的动机、兴趣及目标指向比较功利,学生一般不愿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考试中不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其次,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恐怕难以如教师所愿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17-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爱动,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富有好奇心;而语文学科涉猎内容广泛,知识、技能种类繁多。学生和学科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式”,抓住了二者的契合点,就能较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体现在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培养习惯等多方面效果的达成,小学语文课堂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需精心设计、深入研究各种教学方式。

一、感想式教学

什么是“感想式”教学?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亲身感受,多让学生思考,用谈感想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知识传授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感想式”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的顺畅通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课,可让学生先谈谈对课题和课文内容的想法,以找到教学的针对性和切入点。在学完一课后,再让学生到讲台上谈自己的感想,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拓展,又能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丰富和延伸语文课的内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发表独特见解,甚至提出和老师相左的意见;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点滴收获,或复述学过的知识内容。如学习《成全一棵树》,学生谈感想,有的对“母亲”加以分析;有的对“孩子”加以分析,认为孩子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全了她自己。通过“感想式”教学,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滋润了学生的心灵。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二、质疑式教学

质疑式教学是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统领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首先不是教师交待课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而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提出问题。通过自由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穷人》一课,全班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有思想内容方面的,有写作技巧方面的,还有的是细小的字词、标点方面的。学生一旦质疑,就进入了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问、分析、讨论、争论、释疑,步步深入,口语训练和阅读教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讨论式教学

用讨论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关键是教师需在讨论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理顺学生思考的路子,把控讨论的重点,防止漫无边际的讨论,也要避免学生不知从何说起,造成冷场。

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一般应掌握两类内容:一类是从简单知识介入讨论,打开局面,比如某些字、词、句的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采取学生互问互答形式进行。同时也要注意抓住关键,争取用较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穷人》这课,有的学生提出了“自作自受”的“作”发什么音?课文中几处省略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讲出自己的理由。

另一类是语文课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互相交流,在步步深入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一课,学生提出了“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坐船的规矩”?为什么要有上下桥的规矩?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上下桥的规矩体现了水乡孩子的独有成长经历,懂得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规矩。讨论式教学,使思、读、说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表演式教学

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一般设计在学习了课文之后,进入深层理解和巩固提高阶段时进行的教学活动。表演式教学是对课文的再创作。其过程是:钻研理解课文――编写课文小话剧――进行表演。

表演式教学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性,因而课堂形式更具趣味性,但也有局限性,如只有具备人物、情节且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才适合编制成课本剧来表演。当然,课文内容是自然现象或动植物的也可以采用模拟方式表演。

表演式教学,有的是直接再现课文,例如《将相和》、《七个铜板》;有的是在保持课文中心和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改编,如《跳水续》,表演不只是让学生演示一下课文内容,对课文阅读理解也有很好的促进。为了很好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对把握课本的中心内容,扮演人物、理解台词需进行合理想象、重新构思,对课文再创作都需要认真阅读原文。这种阅读行为,是在表演牵动下自觉主动进行的。所以阅读效果比平时阅读要高出好几倍。表演式教学不仅在教学形式上学生乐于参与,而且在综合性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竞赛式教学

竞赛式语文教学是以认真阅读自学课文为前提,以课堂上抢答问题为主要教学活动,最后由教师点评课文内容和竞赛情况的教学方式。

实施竞赛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一是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编制好抢答题目;二是辅导学生参照题目阅读课文;三是要在竞赛时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参与机会。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9

1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

“活动”是人完善自我的过程,从教育和活动课程意义的角度来看,活动是人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有目的的主动的行为过程,是人的心理与行为交互作用,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来自他们的生活基础和实践,而并非是教师简单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同时,根据认知发展的的一般规律:实践——理论——实践,传统的教学只是注重理论,学生的认知是不完整的。而“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从学生原有的生活基础和实践出发,在他们动脑、动手和相互合作、协作的活动中自主的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知识,又将这一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解决一些生活中所见的现象、事件等等,这符合了建构主义的理论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

《科学课程标准》则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这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因此,在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知识的转达者,组织引导、控制课堂的过程,是认知者、咨询者、协商者、促进者、合作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的教师,并不是将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制定学习活动的规则,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3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什么

3.1 应关注学生的基础。实际上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对学生的基础应当要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并加以合理地利用。例如,对物质的溶解,学生不但已经知道食盐、蔗糖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够溶解,同时也知道酱油、食醋等液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事实,他们还对气体能够溶解在液体中也有所了解,许多学生知道:汽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当汽水瓶打开时,气体便会在汽水中冒出;鱼能在水下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许多氧气;鱼贩卖鱼时,常将氧气通入养鱼的桶内,这些氧气有一部分会溶解在水中,供鱼呼吸之用。如果低估了学生的基础,不但会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2 关注学生的困难。“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应当设身处地地站初学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考虑学生在学习时什么事情会有困难,什么事情没有困难,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方案。而不能从自我出发,满足于对科学概念和规律作简单演示活动,甚至是陈述,或者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关注学生的困难,也就是要正确地估价学生的能力,知道什么事情他们可能做得到,什么事情他们却很难做到。

3.3 关注困难的学生。“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要求。既要鼓励冒尖,更要扶持后进。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能只是让他们充当陪衬和看客。其实,成绩好的学生是不太需要老师的,更能体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的,是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

3.4 关注学习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且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还必须提供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了解自己的特长,熟悉人际交往策略,掌握科研方法及自学手段等的机会。

4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在组织实施“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可根据以下步骤付诸实施:

4.1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4.2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采用能实现自我反馈的学习活动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地位。

4.3 围绕选定的事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等活动,通过查询各种信息(教师可根据进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逻辑推理、自制和已有的器材,对假设进行论证。

4.4 在论证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的认识,并且总结归纳知识(如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以板书的形式呈现)。

课堂教学的方式篇10

关键词:学讲方式;英语;教学五步;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80-01

学讲虽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却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这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强制而为,应该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应该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相结合。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指导预习“让一步”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上课前就画好了框框让学生钻,对学生进行诸多限制。仅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学生学习新知时缺少了自主感知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讲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先学,即由学生在课前或上课的某个时间段内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总结梳理问题,再进入到讨论和解决问题阶段。这些疑难问题不是教师提出的,而是学生在预习时发现的,解决起来学生会更有兴趣、更用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预习。单词板块,可以让学生找出不理解、不会读的生词或短语;课文板块可以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句子、语法现象以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综合板块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而定。当然,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指导和培养。教师在指导时一定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要体现其自主性。

二、给出答案“慢一步”

疑,思之始,w之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而且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解决时会产生一些偏差。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所谓的答案,而是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解决,尤其在小组中解决问题,会有更多的学生获得益处。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8HappynewYear!Storytime时,教师先出示uncleJohn的头像,给出了watchandmatch的任务。学生看完后能很快地完成连线,但在回答环节出现了问题,学生不会说这些礼物的英语单词,不愿举手回答。在这时,教师一定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解决生词再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轻松了,学生自主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交流展示“退一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习得非常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多给学生听、说、表演、汇报的机会。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ColoursStorytime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几张YangLing展示衣服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排序,由一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排序的结果,然后学生很自然地看着黑板上的几幅图表演起了魔术,纷纷要求到前面去展示YangLing’smagicshow。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退到“幕后”,把黑板和讲台让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展示交流,由学生来进行评价。

四、帮助指导“停一步”

教育的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的爱,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更是开发学生的心智和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后进生,他们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甚至有时会被挖苦或漠视。这部分孩子在挖苦或漠视中渐渐地失去学习信心,往往会自暴自弃,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教师的眼中不能只有“好孩子”,而应该把更多的爱分给这些后进生。英语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不是仅仅为少数优秀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发现有疑惑和困难的学生要驻足停留,单独给予指导。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小举动,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学习上会更有信心,可能会因此而改变学生的一生。

五、总结概括“缓一步”

在学讲方式的课堂上,教师不应该急于总结和概括,要给学生留出时间来想一想、悟一悟,把总结概括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讲出来”检验学生到底有没有“学进去”。例如,在教学英语故事theKing’snewclothes时,教师可以由魔术引入故事的学习,引出关键词‘honest’和‘unhonest’。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回答精彩就要进行奖励,可奖励给学生卡片,不要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礼物,卡片上是一些关于诚实的格言,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学生大声朗读格言,情感会得到升华,并得出结论:everyoneshouldbehonest。学讲方式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不作为”,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了,教师必须了解学情,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需要。学讲方式的课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学情等情况进行自主变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讲课堂模式。

六、结束语

“学讲方式”的课堂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以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为己任,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英语教师要踏踏实实地践行学讲计划,走好学讲方式课堂的教学“五步”,打造动感生态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