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读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9:41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1

《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别是一般感觉。

一谈起“教育心理学”,很多人似乎都知道,但是让他们细说,又说不清楚。专业的规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年前几个难得的和风煦煦的午后,乘着早春的暖意,我读完了整本书,第一感觉是这一次的阅读自己的感受更深刻。整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节。

前人对教育心理的研究可谓是执着与艰辛,因为他们要把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心理活动外化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且这种高度还要具备科学性,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学习的基本理论”这一章里,对“学习”的定义就有两个。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有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紧接着,对于学习是怎么产生的,不同的专家经过他们的研究得出了几种不同的结论,也就是现在的几种关于学习的理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被归纳为联结学习理论,苛勒的顿悟学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被归纳为认知学习理论,还有在当代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纵观近现代,关于学习的理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2

徐瑞平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是李德昌先生的一本新著。根据对信息人假设的观点,信息人的信息需求表现在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和虚拟抽象等六个维度上。在信息社会的开放系统中,势=差别×联系,管理的本质即产生更多管理信息,营造更强管理势。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非线性、集约型教育生产更多教育信息量,营造更强教育信息势。创新是系统信息势达到阈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关键词]信息人;势科学;对称化管理;集约型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1-0009-03

势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究竟哪些对象更明显、更符合?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与检验?这都需要探索和研究。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偶然机会得到西安交大李德昌老师的专著《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因为之前已读过李德昌老师的著作《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和《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存》,深感震撼。势科学是李老师集原创、新颖、逻辑、哲学于一身的大学问,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互联系与相互统一都具有普适意义。由于工作时有繁忙,拿到该书却读读停停,虽将读时的感受和想法在书页上时加批注和乱划,但并没有专门整理。因为势科学涉及的学科很多,知识及水平有限,加之融会贯通能力也稀松平常。要给予全面的介绍和评价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写点想法,权当抛砖引玉。

1信息人假设揭示了信息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

信息人假设的观点既不同于“经济人”(假设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社会人”(认为人不是机器和动物,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以社会性交往为生活之依赖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认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乃是“自我实现”,即以其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的潜力),也不同于“复杂人”(假设人是极其复杂的,不仅人的个性因人而异,而且还因时、因地、因地位和人际关系等各因素的变化而异)和“文化人”(组织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价值观的人)假设。信息人的信息需求表现在六个维度:货币、权力、知识、情感、艺术和虚拟抽象Ⅲ。虽然不同文化熏陶、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个性、不同专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们在不同信息维度方面的倾向和追逐各有差异,但大多数人们在追逐某些维度的信息时并不排斥对其他维度信息的向往和占有。当然,从群体社会的相对性考量看,不同维度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等位面或等效面。作为信息人,信息是其生存的必备营养要素,信息使其产生自信,信息使其具有活力,越有信息越有身份、越有地位。笔者觉得信息人假设更符合当今信息社会下的信息作用机制。因为信息社会充斥着大量信息并有许多冗余,拥有信息并使之有序化是信息社会成功人士奋力追逐的目标,这既是人们应对复杂社会状况、不确定性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消除自身内在焦虑紧张和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

2势科学理论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

对势科学理论,从自然科学看,就是发现、寻找和探索自然界的“势现象”、“势机制”、“势科学”,而从社会科学看,就是摹仿、营造和推广社会活动的“势规律”、“势结构”、“势形象”。如果说在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及前工业经济的物质文明中,势=差别÷距离,势即梯度、即斜率、即导数、即负熵的话,那么到了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的信息文明中,势=差别×联系(差别×联系=差别÷距离,距离和联系是反比),势即信息、即有序、即结构、即和谐。笔者觉得作者对势的概括与表述揭示了信息的本质,将老子“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整体直觉思量的势概念与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比例”逻辑考量的势内涵统一起来。当然,作者在这里描述的信息是除去噪音、废话等冗余的有效信息,信息量与信息势是等价的。特别指出的是作者给出的势定理——“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揭示了信息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从根本上阐述了信息化社会加速发展的现实,恰恰也是由信息的作用机制导致的“差别不断扩大而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信息势不断增加,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不断增强。

3管理过程是不断生产管理信息量,营造管理信息势的信息动力学过程

从势科学视角来看,管理的本质即产生更多管理信息,营造更强管理势,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就是揭示管理信息生产的内在规律,从而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不同的管理过程中生产管理信息量、营造管理信息势。管理团队中成员个性越凸显,之间差异越巨大,通过常沟通与强联系越能使其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管理势、提高团队竞争力。据此,可以认为:管理过程是应对信息不确定性的过程,也是管理人才和管理组织的成长过程,而无论是应对信息不确定性,还是促使管理人才和组织的成长,都是一个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即信息动力学过程,管理势就是将具有差别的管理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企业管理就是追求一定投入下的产出最大或一定产出下的投入最小或一定投入与产出下时间最少或效率最高。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对称化管理,突出管理要素之间的差别,加强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管理信息势最大化。

4教育过程的本质是通过集约型教育生产教育信息量,营造教育信息势

从势科学视角看教育,教育即“生产人才”、“生产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事业与产业,只有在充分尊重个性化的文化沉积与平等开放的环境氛围中才能孕育出教育信息强势。在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及前工业经济的传统社会下,知识量少且之间的关联度小,所实行的传统教育是一种“点性知识”和“零散知识”传授、解惑的线性教育,传统的线性教育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特点和教育要求。而在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的现代社会下,信息爆炸、知识翻番、联系紧密,需要实行一种“面上知识”和“立体多维知识”教与学互动结合的非线性教育,非线性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不再受“叠加原理”支配。今天学到的“1”和明天学到的“1”,加上之间的联系,就会产生非线性作用,就可能出现1+1>2的局面。根据势科学理论,要使教育过程实现信息量最大,即信息势最大,就必须使教育过程中教育要素之间差别最大联系最紧,而差别最大联系最紧的要素就是对称化要素。因此,实施对称化教育是实现集约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对称化教育、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对称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称化教育、直觉与逻辑的对称化教育、具体与抽象的对称化教育等。

5创新的本质是信息势达到临界值时的非平衡相变与非线性分岔

作者在书中开宗明义地给出创新的逻辑定义:“创新是系统信息势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并用传统文化中的势术语形象地描述了创新发生的逻辑过程:蓄势待发一势不可挡一势如破竹一创新分岔。创新的内在机制不但来自经典场论下信息势达到阈值时发生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而且也来自于量子场论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关系不对称而产生的量子化创新。现代创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显然,熊彼特仅给出了创新是什么,但没有表述创新怎么实现。而作者在书中则给出了由量变到质变、由线性作用到非线性作用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的创新实现途径。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学科之间的渗透、碰撞、交流和交叉,学科交叉渗透的本质是在更深层面上将差别巨大的不同学科联系起来,营造更加强大的科技信息势,催生更多的技术分岔和科技创新。

通过读《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有许多启示和感悟。势科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普适性,作者以势科学为基点,在教育、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的见解开启了通向势科学的大门。但仔细思考,“势现象”、“势机制”、“势规律”在人类社会各种系统或活动中的表现却并不一样,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含一些。那么究竟哪些对象更明显?哪些对象更符合呢?在现代物理学中,对称性是指一个理论的拉格朗日量或运动方程在某些变量的变化下的不变性。对称性分为整体对称性和规范对称化(或局域对称性),如果这些变量随时空变化,这个不变性被称为规范对称性,反之则被称为整体对称性。数学上,对称性由群论来表述,对称群分为连续群和分立群。那么不同的对称性和对称群以及对称化程度与势规律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与检验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2.

[2]邵汉明,陈一弘,王素玲,百子全书:老子·庄子[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48,61.

[3]李德昌,势科学与现代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27(2):84-92.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3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这部作品的只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的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整部作品并不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晓畅;但由于它包含了作家对在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出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看完全书,激荡与胸怀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息。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不过,德亚米契斯认为,借助学校教育、借助博爱、谅解的精神,可以变革现状。他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新一代成员的使命。这也是德亚米契斯倾注心血于写作《爱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爱的教育》在我国获得了久远的、广泛的传播,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外国文学名著。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4

从各章地概述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40多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音乐教育上所经历的不同发展轨迹及中间曲折的道路。将音乐教育放在了整个历史背景中来描述,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来分析,内容全面、分析得当。

本文共分为两部分,著作中每集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第一部分将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以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例,简要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以少年宫为例,简要介绍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1、194919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层讨论了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审问题。

1952年3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其中对中学提出的美育任务是: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能力。对小学则要求:使儿童具有爱美的观念和欣赏艺术的初步能力。中学教学计划(草案)说明中提到:高中不设音乐科,但应于课外活动中规定每周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1]

这说明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开始关注了音乐教育,这一阶段,学校音乐教育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和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音乐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以唱歌为主,歌曲教材以歌唱当时的政治生活的少年儿童歌曲及群众歌曲为主,包括歌颂党、祖国、领袖及青少年生活。学校音乐教育总的趋势是强调音乐教育为政治服务。

2、19661976,文革时期

十年文革,教育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各地学校音乐教育几乎完全崩溃。不管是城乡、中小学生还是幼儿园的小学生,课上课下主要以唱语录歌、样板戏等形式来开展音乐活动。

3、19761990,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教育开始走上恢复和稳定的局面。197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文革后的第一个《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986年4月,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年底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音乐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化,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迈进,特别是人们对美育在形成国民良好的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关注,艺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地位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从音乐课时在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变迁也可明显地看出。[2]再加上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为小学和中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了希望。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等国家重点法规条件都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每周2节音乐课、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每周1节音乐课,现在开设的音乐课程不论是城镇学校还是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194919902016年,学校音乐教育是呈U型发展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目标已越明确,教材越来越完善,对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也从知识教授为主向审美教育为主过渡。

二、以少年宫为例,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1、少年宫声乐教育活动

分为两方面,一为合唱团;二为小型声乐组

(1)合唱团

通过合唱团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视听力、表达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合唱团活动中接受美育教育。

(2)小型声乐组

吸收具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和音乐素质的少年儿童参加,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歌唱发声技巧训练,并增加演唱与表演方面的辅导,通过独唱、重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能力。

2、器乐教育活动

分为两方面,一为乐队;二为单项乐器小组

(1)乐队:包括民乐队、管弦乐队、室内乐队和电声乐队

(2)单项乐器小组:比较多的是手风琴组、电子琴组、小提琴组、钢琴组,以及长笛、单簧管、圆号、长号等培训班。民乐方面也设立了单项小组,如:二胡、笛子、苼、琵琶、扬琴、古筝等项乐器的培训班。

3、群众性的音乐教育活动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举办群众性的大型歌咏活动

(2)组织全国或各省、市性的各种器乐比赛,互相观摩学习、交流经验,促进演奏水平的提高

(4)组织学生艺术团、合唱团、交响乐团等艺术团体

(5)少年儿童校外音乐教育的群众性音乐活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音乐讲座、音乐欣赏会、联欢会及与音乐家的见面会等。[3]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其音乐教育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为未来的音乐家和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做的启蒙奠基工作,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千千万万业余音乐爱好者和各行各业的文艺骨干,为社会主义培养了千千万万业余音乐爱好者和各行各业的文艺骨干,为各地音乐院校、师范院校、文艺团体输送了一批批声乐和器乐方面的演唱、演奏人才。

总之,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音乐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无疑为音乐教育的进一步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大地挑战,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校内校外音乐教育会更加完善。

著作:

[1]姚思编著.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5

多次分析了阅读过程对于读写能力获得的有关因素的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提出了这个理论:成年人与儿童在快乐、放松、和谐环境下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提高幼儿独立阅读的过程叫做分享阅读[1]。在亲密的环境中,幼儿与家长在互动阅读中体验到趣味。要使幼儿达到由最初的分享阅读到完成独立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更加需要师生互动与家庭互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2]。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情感教育,它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所以我们更应该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彻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3]。只有在分享阅读中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完全地发展,更能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由此看来在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分享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分享阅读来促进,但多数幼儿园在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实施得并不成功,常以“分享阅读过重,情感教育过轻”或“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机械结合”的方式为主体。并且有些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过于重视幼儿知识和智力的培养,反而忽略了对于情感的教育,导致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有些教师对幼儿做出不正确的引导,易对幼儿今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以分享阅读为主体,缺少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中,教师通常会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幼儿分享,但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只是单一地讲解故事,引出其中的道理,这样显得过于生硬与机械,并且教师没有为幼儿层层剥离故事中的情节以及情感上发生的转变,也没有与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幼儿不能深入了解这个故事,从而体会故事中隐藏的深层次涵义。而且幼儿会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产生厌烦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幼儿将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听故事,导致最后毫无收获[4]。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死板

与上文所述不同,有的教师在分享阅读故事时,会和幼儿有交流互动,例如在内容中穿插互动问题,让幼儿进行回答,并且引导他们思考与分析其中的情感问题等。但这样往往会使得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上显得过于死板,教师机械地抛出故事情节中的感情转折点,并且没有对幼儿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能将提出的问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情感教育在阅读中插入不自然、不深入,没有浑然一体,显得没有亮点,这样的结合使课程十分死板,枯燥无味。虽然这一举动能较好地将幼儿一步步带入故事中,但是却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无法投入情感,更难以懂得其中蕴藏的深层含义[4]。

(三)分享阅读教学中忽略情感发展走向

幼儿园规程明确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技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5]在幼儿园中,一名幼儿教师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表达的好坏与情感发展的走向。很多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分享阅读教育的时候,没有有机地结合情感教育,而是一味关注幼儿对阅读的理解,忽略了幼儿情感上的发展走向。这是源于目前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主次问题。教师往往只重视了知识与智力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发展,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教学现状。教师对幼儿的情感世界缺少引导,这样很容易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造成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幼儿在今后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三、改善幼儿园分享阅读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的对策

(一)在分享阅读教学中着重情感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不应太过于偏重分享阅读。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情感教育来平衡幼儿的各种素质,使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要想进行正确的情感交流,可以在开始讲解故事的时候与幼儿进行趣味问答,加深情感上的投入。当故事情节发展到主人公的情感转折点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增添课程的互动性,让师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和更加密切的情感分享。教师应懂得,在分享阅读教学中,阅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幼儿情感上的教育。

(二)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自然地结合

教师在准备教材时应用心挑选,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教材。题材要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应选择较为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活泼的阅读教材。在教学时,不要一板一眼地按照模式把分享阅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讲故事时,让幼儿自告奋勇地参与其中,可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语气讲话,这样不但能够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而且能直观有效地通过肢体、表情、语气来进行情感上的分享。当幼儿在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角色赋予的情感,从而领悟到故事中所传达出的教育意义。而其他的幼儿在观看表演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分享与交流[6]。所以教师应该多运用一些适宜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更自然、更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三)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情感走向

巴尔斯基说过:“只有通过师生主动的相互配合下,方能拥有一个完美现象的教育情景过程。”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他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品质,其次要能积极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幼儿,使幼儿增添对分享阅读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去,在课程中感受并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并能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此情感。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只注重让幼儿学会知识技能,提高智力,更应该关注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予以正确的引导,最终达到让幼儿懂得表达感情,逐步做到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2]。只有达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分享阅读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最终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新世纪人才。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6

关键词:技巧 感情朗读 阅读教

一、朗读教学的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主要取决于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应是读的最高境界,这应是我们教师课堂价值的理想追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朗读的总要求,是每个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达成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应在哪几方面得到体现呢?我认为它应包括语调(反问、疑问等)、停顿(标点的停顿、逻辑的停顿等)、轻重音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俱备,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与侧重。

1、留足时间,朗读要求应遵循“芝麻开花节节高”。

2、众所周知,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的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二、阅读教学与朗读教学

1、引导想象,诱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动机,并从教学中渗透教材的思想性,是通过对教材刻画形象的具体手法的分析与探讨来实现的。阅读课文中有不少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是揭示文章中心思想或刻画人物精神风貌起关键作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这些句子蕴含的深刻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思想一致,从而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较大、蕴含不尽之意与言外之意的“双关句”,更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领悟。

2、启发思维,激发情感

形象可通过语言、行动来体现,但精髓之处在于语言、行动内含的本质,这些精髓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塑造的形象一步一步地揭示,正有如朱熹所说的“从皮壳到骨髓”,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在揭示形象本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拨动学生心弦,强化自身的感情体验,引起共鸣,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受到教育。

3、搞好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一年级起,就强调教学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行为培养为主”,教材在思想教育、常规教育、行为养成方面都各有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和角色,切实转变了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改变了让学生“钻圈子”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思想品德课在认知和行为上,其作用强过一切活动和任何科目,因此,学校一定要搞好课题研究,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路。要实现教学与研究协调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如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与贯彻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等。

三、利用直观,感知形象,点燃情感之火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挂图等直观手段,调动儿童的感官,使儿童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并结合有关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感染触动学生的情感,树立形象使其受到浓烈的陶冶,点燃情感之火,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结合课文中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感知列宁是一个有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从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敢于承认错误的良好品质。

四、以读促解,读中求悟,在品读课文中受到感悟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开放型阅读;目的;教学环境;教学实践

一、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1.利用情感熏陶,强化学生民族感情

语文教育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知识的教育,而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文章的阅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学生的民族感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语文教育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进行素质教育教学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改的课程总体目标也对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了要求。利用情感熏陶,强化学生民族感情,这就是开放式阅读教学努力的目标。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拓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就是打破以往“封闭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先进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文学鉴赏领域的鉴赏水平。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成为阅读的骨干,教师进行辅助。教师可以规定开放式阅读的内容,允许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发表对阅读的见解。在开放式阅读中,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开展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与学习的课本有关的内容,把课本上表述不详细的内容通过阅读加以补充。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吸收对学习、成长有用的内容。

3.利用人文科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时,要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以及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掌握科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阅读中,要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识到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尤其是在人文科学了解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中,要时刻以科学依据为准绳,尊重科学事实的理论。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鉴别伪科学,对不科学或迷信的内容予以排除。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要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学的人文主义色彩,才会使阅读教学有血有肉。

二、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的教学环境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想要得到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有适宜的环境。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实施开放型的阅读教学也要有相适宜的环境才可以,否则开放式阅读教学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收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1.素质教育为前提

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是一种教学理念。没有素质教育环境,就无法开展开放型的阅读教学。这就要求,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把素质教育真正贯彻下去,抛弃应试教育模式。只有进行素质教育,才可以使语文教学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才能确保开放型阅读教学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实现教学的效果。

2.创新方式为导向

创新方式包括多项内容,有考试形式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等。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方式,可以改变教学中僵硬的形式,打破应试教育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创新方式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使开放型阅读教学充满活力。改变以往侧重考试的局面,把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开放型阅读教学的侧重内容。利用创新方式的导向作用,发挥出开放型阅读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优点,使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蓬勃发展。

3.多元评价标准作保证

素质教育的实施虽然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教育界的一致认可,但是毕竟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想要短期内彻底改变实现起来困难很大。这就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制定素质教育的标准,这是实施开放式阅读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保证。实施开放式阅读教学,就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评价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打破原有的教学和考试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适宜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教学环境,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开放型阅读教学的实践内容

1.进行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数量和含金量

进行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打破了以往语文阅读教学保守的阅读方式,解除了学生阅读内容的束缚,使学生的阅读内容不在被控制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进行开放型的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利用图书馆、期刊杂志、报纸等渠道,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使学生的阅读不仅仅是数量上得到增加,而且教师有指导性的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含金量。

2.克服枯燥的机械式阅读教学,开创寓教于乐的互动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比较枯燥,而且阅读教学的方式比较枯燥。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

3.放弃理论为主的阅读教学,利用实践阅读教学,充分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

语言文字文学的分析涉及到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理论系统的介绍。教者充充实实地在学生脑袋里塞进系统的理论知识。殊不知,考试时,学生却不能灵活运用,教和学两者都是事倍功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荣誉感。实施开放型阅读教学,对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谢文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8)

[2]刘建雄.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实践[J]甘肃科技纵横,2006,(03)

[3]蒋荣魁.多元解读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8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

  看着书目里那么多的好书,一时不知道看哪本,不过我感觉《爱心与教育》应该是一本不错的教育类书籍——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细心研读,在感动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启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居住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教师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书籍时,经常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育教学,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实。

  “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一个目标。读了李老师的书,感触颇深。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数学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最近,我也经常看《输在坏习惯》,《每天多做一点点》等等,看了之后,觉得轻松愉快,心灵上有很大的触动,我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这学期里的“阳光体育”运动中,我们班级那么多弱小的家伙,输给别的班级是不可避免的了,按着我以前的急性子,也会批评他们的。但我深深的感到,他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也想为班级争光,也非常富有集体荣誉感,我不能伤害他们,所以我一直安慰他们,一直鼓励他们,其实这个过程中不仅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有些事很容易释然的。过后,他们还邀请我去和他们一起练习打球呢。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我对比了一下,我也经常建议学生问问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复习巩固了吗?今天预习下一课了吗?一部分学生真的在做这些事了,而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学无习惯,乱了一团,所以必须经常指导个别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心与教育》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

  对于我这个年轻的教师,要学习还很多,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质,着眼于人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对得起学生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唤!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000字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一、万同勾起的回忆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一路阅读中,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

  二、宁小燕:永远的遗产

  如果说万同勾起的,是我心中永远的自责与痛,那么宁小燕,则给了我一份沉重的思考.宁小燕的故事让我流泪.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惨剧在我眼里,宁小燕是一把刀子,划开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伪善"面孔!宁小燕以伪为真,活在一个虚幻的纯净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注定要破灭的,这是宁小燕的悲剧,更是对教育的控诉.我们的教育,从来不乏善,不乏美,而唯独缺少的是一份真!我们的德育不是教育人的,而只是负责对万千现实进行议论,解释,树立无数无人瞅一眼的石像.而在今天,宁小燕们越来越少了!因为一个孩子,当他小学的时候,他可能就不会轻易相信什么了.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剧,比宁小燕更让人感觉到悲哀.

  当正直被嘲笑,当美好毁灭,当真诚被欺骗,当高洁死亡,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武汉大学生卖淫案,艺校学生夜总会实习事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伪善的教育,如何导致道德的大规模塌方!读李镇镇西老师的文章,让人震撼也让人忧虑!教育,不仅仅要从善开始,更要从真开始.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统一性

语文可以说是百科之母,而小学语文则是奠定百科之母的基础,“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小学语文是各级教育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做起。”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的阅读篇目一般都比较浅显,但是对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说还是相对较难理解的。光是浏览一遍文章,小学生恐怕还未能理解文章。那么接着要对文章进行一番细究。细究文章,最好是结合问题来“究”文章。所谓细,最好是细致到字、词、句。小学生遇到生字,最好自己动手查字典,这对于他们认识生字、积累字词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如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情感能力等,品读文章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引导小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品读”文章,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只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而准确的基础上,只有很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设计和实施教学,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品读文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拓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为小学生日后提高阅读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必须看到,光阅不读或是光读不阅都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阅读、阅读是相辅相成,相统一的。阅读的统一性在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阐释。

一、知识和能力

小学生要培养各种基本能力,而在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小学生要边浏览文章时边快速默读。这样既可以训练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又可以让小学生对文章有印象,将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小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时进行“活阅(跃)”,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敢于想象,有自己的想法。“阅”文章要“活”,答案是死的,想法是活的,只要学生言(读)之有理,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应予以一定的鼓励。教师不是标准答案的复印机,而学生也不是标准答案的记录者,给学生一个肯定的、赞扬的微笑,那么学生就会展现出他们不一样的绚烂风采。

二、过程和方法

在阅读教学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浏览”和快速“默读”课文;其次,教师根据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将“细看”与“朗读”紧密结合,使学生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探究文章,解读文章;最后,让学生“品读”和“活跃”,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各抒己见,与文章对话,与同学探讨,充分展现学生自我风采。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也很单纯。“默读”和“浏览”可以使小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知,激起他们的独特的感受;“细看”与“朗读”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了解文章。当然,前提是小学生要在文章中投入情感;“品读”和“活阅”是一个高境界的阅读水平了,小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或是喜欢,或是疑惑,或是憎恨……小学生还小,还难以辨别什么是“美”,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激励学生寻找美,感受美,追求美。

倘若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只能是被填鸭似的接受知识,学生没有融入自己的想法,没有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解决“阅读”这方面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提高。“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在阅读教学上,与其由教师直接分析文章、推出答案,不如教学生如何自己如何“阅”,如何“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简而言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与“读”相辅相成,“阅”与“读”是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3]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9).

[4]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教育教学读后感篇10

关键词:审美教育;朗读;领悟;感知

语文学科的两大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具体的书面语言获得知识的建构。书面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美学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途径。语文教学虽不像美术那样具有直观的审美教育,但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风光美、人格美、情感美等等,都具有审美性,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诵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是给读者阅读的,如果没有阅读的经历,那么对文章中的美学价值就无法体会和感悟。在朗读中发现美,在朗读中感知美,这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关键。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充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美,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高尚情操,感受生活美好带给人的愉悦。文学艺术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文字后,联想和感悟,从而体会文本内部的意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和领悟美,树立自己的审美信心。朗读是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必须要通过阅读来感受。朗朗的读书中感知文章中的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感觉是对学生渗透审美经验的先锋官,没有感觉和感知就没有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在理解中感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