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7:37

中小学作文篇1

我们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自由的天性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应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自由地放飞思想,自由地抒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想用的表达方式,甚至还可以自由地评价、批改。

在动笔写作之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和提纲,随后组织他们在课堂上发言,可以就内容、立意、选材、结构来谈。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修正自己的思路和提纲,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学生写完作文后,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认真修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立意与选材是否得当,语言是否通顺,开篇是否新颖等。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字斟句酌,力求文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文章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做到真情实感。语言不简练在学生作文中是相当普遍的,我们要明确要求学生完成初稿后反复修改,删掉多余的词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对提高作文水平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互改完后要对作文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一环节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讲评两个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把别人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如新颖的开头、闪亮的结尾等值得学习、鉴赏的地方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当作文本回到自己手上时,学生要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重点看别人对自己的批语,并对照自己所记录的别人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还要把学生的作文及自评都收上来,进行审阅并随时作记录,为讲评收集材料,同时也要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做出必要的批改。这样教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在讲评时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应形成师生互评的氛围。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写作的自由空间,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注意在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作文。

中小学作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预习

爱尔兰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恰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运用有效的方式,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么,我们该实施怎样的措施将此种模式全面、有效地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呢?下面,笔者就从自身实践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个人意见的阐述。

一、在课前预习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课前预习对于我们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重要途径。在课前预习阶段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一方面可以克服某些学生的惰性,做到让人人都参与预习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并且加强学生的预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之前,我给学生编制了一份导学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学案内容进行探究,具体学案内容为:(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2)问题探究:①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在沉默之前很兴奋?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②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找出描述此时课堂气氛的句子读一读;③“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这句话中,为什么犯了错的学生还说他们可爱?④如果你当时也在教室里,听了老师的建议,你会怎么做?⑤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这样,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学生之间通过分享、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在作文评改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但是,传统的评改方式,都是教师一人来完成,即教师是评改的主体,这种单一的评改方式是与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相背离的,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作文评改时应该注重“合作与探究”,从而促进学生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比如,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具体的评改细则以及分数等级,然后,选出一名学生的习作,作为评改的范例,让学生对各类评价词语和句子有初步了解,并作为参考。之后,分组活动正式开始:每个小组选取1~2篇习作进行集体评改,评改时,每位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由组长执笔写出大家总结出来的评改意见和分数。然后,小组内的每个组员都拿出分到自己手里的习作,按照老师给出的评改细则来对习作进行评改,批改完成后,组员之间互谈体会,交流评改情况。这样,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习作评改,便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合作的优势,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互评互改的活动中来,实现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在课文朗读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风格和神韵,另外,也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提高学生用语言描述事物和表达情意的能力。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情感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

比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其中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尤其战士小梁和老班长的对话最多,感情也最真挚,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对话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入理解,我就要求学生以两人合作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朗读,如此,可以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真实的语言情境,学生朗读时,会有真情的流露,能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对话中蕴含的感情,效果要比让学生个人对课文进行朗读要好得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给小学语文教学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带动下获得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中小学作文篇3

1.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在众多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要灵活,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较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组长按学习的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朗读、争辩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2.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2.1参与预习之合作;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2.2共战课堂之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2.3课外拓展之合作;语文无所不在,它在课本里,也在生活中。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合作学习,是教师统一调控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语文的世界。课外的生活是学生合作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时空领域。

在学完《将相和》后,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有了印象,为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我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合作练习: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没有对人物的言行进行刻画,请小组借助插图进行讨论,同时合作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男儿膝下有黄金”等名言警句充分运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云雀啧啧”的话外配音更是让师生动情。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述能力、在公共场

合的表现能力、协作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注重合作评价,激励合作学习兴趣

中小学作文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型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交往、参与、倾听、尊重他人。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提示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而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给孩子们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有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相信他们一定会学得更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由学生自己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合理安排各组成员,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小组的组建,一般可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前,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平日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建档汇总分组,设组长一名。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培养组员友好合作的习惯,培养组长管理、组织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都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二、引导独立思考,打下小组学习基础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这思考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要求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

三、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的。

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技能有以下几点: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有较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会表达,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意思。老师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可以在黑板上提示学生汇报的流程,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比如:我在上语文综合练习时,有一题是根据词语的感彩进行分类。我首先叫同学们把找来的词语综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给予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就会从中探讨出许多新的知识,有些同学在讨论中,还发现有些词既可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又可以用来形容丑恶的事物。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然后我稍加点拔,再给学生制定一个汇报提示,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诸多发现了,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渐渐养成,一段时间之后不需要老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老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六、指点要巧妙,确保小组学习到位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常见的讨论形式有三种:⑴补充式。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进行补充,得出正确的答案,由小组长归纳。如“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主要内容”等可以采用此法;⑵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一些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采取此法;⑶择优式。每个组员都可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的回答。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一些较为灵活的、答案不一的问题上。

中小学作文篇5

一、合理分组是前提

在进行广泛调研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我将班内的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人。首先,教师从全班挑选出几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归为一类,由他们担任组长;然后从高到低编号分类。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特点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二、团队建设是基础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使合作富有成效,不仅要分好组,还要排好座位,定好组名、口号、组训等,通过团队建设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一)合理分工

一般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愿选择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组内统筹协调。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小组的整体能力得以提升。

(二)技能培训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的技能有以下几点:①学会倾听能力;②学会讨论能力;③学会表达能力;④学会组织能力;⑤学会评价能力。

三、导向评价是保障

评价的基本目标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还包括指导评价对象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小组的持久合作与发展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任的行为方向与教师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

怎样才能使评价机制更加具有导向性呢?我们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素。学生在明白了评价要素之后,其学习和小组发展就有了一个目标导向,学生就会明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会有意识地调整合作学习的安排及个人参与时的表现。二是评价过程的公开比评价结果的公布更重要。加强小组组际对比,找差距,想对策,挖潜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小组整体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得比较好,而合作交流与成果展示则做得较差,不会的问题不向老师提出来,而是等老师讲;会的内容不愿展示,课堂死气沉沉。为此,我们提出,课堂上只要主动站起来哪怕是问一个问题、到黑板上展示哪怕是错的或者纠正别人的错误都同样得分,这些大大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后来,我又逐渐发现,每个小组总是只有几个人表现,活跃的都是“老面孔”。于是,我们又在评价机制中提出,周活跃次数超过组内成员最低活跃次数5次以上的不予计算,这就要求各个小组都要关注那些不太积极的同学,减少两极分化。

(二)小组个体评价

中小学作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高;作文教学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我,对小学生作文教学这一块儿,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但是在平时的作文课花费的精力远远要比学习拼音、生字花费的精力大。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制约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水平,是我们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育很早就开始涉及作文教学,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缺乏,加上知识结构不健全,致使理解能力较弱,表达能力也差。写作让学生脱离书本,完全靠自己的发挥,这样小学生肯定会感觉难度大,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往往因为经验缺乏而怕教,教学双方的不良心理制约了双方的互动,严重阻碍了小学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提笔作文时都发愁,觉得无话可说,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怎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认识

小学生积累很少,缺少生活经验,仅靠课本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学生在学完课本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课外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可以利用这一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写作时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趣的驱使下,适时提出对写作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悟,增强记忆力,拓展想象空间。运用情景再现教学,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求学状态下,教师只要为他们指明学习的方向,帮助他们理清学习的思路,监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就可以了。这时,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但使教师的教学得到有益的补充,更主要的是也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放手之后,学生就会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走上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之路。在这个自主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肯定学生

写作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可塑造学生自信,使其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进而更加积极向上的对待写作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不吝啬鼓励,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可给予学生肯定,表扬。应善于观察并挖掘学生写作之中存在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对写作充满了希望,即便是一个会心、关切的微笑;一句简短的评语,也会给学生以鼓励。我们不能用自身的标准进行衡量或评价,动不动就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批评与指责。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是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的,否则他们怎么能够读懂课文,体会思想等等。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写作,他们有这个能力。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题目内容,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自主编写故事,这样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写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我们可从中挑选几个情节合理,引人入胜的进行点评与分析,让学生明白故事编的很棒,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差不了,慢慢的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学生习作前教师不要用一个模式限制他们,而是以亲切的态度引导他们大胆地说出生活中观察的景象,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当学生说的有新意时要大力表扬,当学生说得不够流畅时,允许他们坐下来想一想再说,即使学生说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或提出古怪的问题也同样肯定他们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如果发现学生思路有偏差,绝不要简单地指责而是在建议性氛围中帮助他认识错误,在集体评议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以拓展思维。

三、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在布置作文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如假期布置劳技作业和体育作业,做小制作、小实验、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学会一种运动等,然后找好朋友合作办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既要有在广泛阅读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各自假期生活的文章。到学校后进行优秀小制作与小发明展评活动,举办手抄报展览,这样一来就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要思索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还丰富了写作素材。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情感的流露,或喜或忧,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百句十句哪怕只有一句,及时地记下来,这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小学生习作的楷模。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段歌词甚至一个公式、读书心得等,这样日积月累,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

中小学作文篇7

一、意见分歧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如果此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在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教学《诺贝尔》一课,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使得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等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砸了,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后来大量的炸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这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学生终于认识到两种观点都正确。科学技术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关键是怎样去运用。

二、思维受阻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在学生理解了诗意,欣赏了满园春色后,教师问: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古诗所揭示的哲理。这是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往往无所适从。这时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理解“春色”是锁不住的,“红杏”是必然要“出墙来”的,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三、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尤其是在一人操作有困难时,开展小组合作,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打通居庸关隧道”“开凿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例子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我先请各学习小组细读课文,并小组合作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把施工示意图通过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并说说这样画的依据。最后在人字形设计这一部分,还可以让小组以火车的形式具体表扬。这样,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共同操作中锻炼了合作能力。

四、文本补白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中小学作文篇8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就更应该:

一、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作文生活化

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知识与写作方法的纵横联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扣住学生心弦,引发他们探求写作的热情。因势利导,训练作文的技能技巧。设计不同的思路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议。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只要抓住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所产生幻觉的蕴涵即可。教师教学时可以从这五次擦燃火柴入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质疑: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教师投影出以下几个连续问题:

(1)文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她先后看到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以先让小女孩看到火炉,然后才是烤鹅、奶奶呢?

(3)小女孩最后一次擦燃火柴为什么不愿意让火柴熄灭,由原来的“不敢擦亮一根”到此时敢“擦燃一大把火柴”?

(4)小女孩最后一次梦想中:“她飞到再也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三个“没有”,代表什么含义?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及文章中“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钱,爸爸会打她的。”“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不是可以灌进来。”等一些表意经典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本文中“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又泠又饿、没有家庭温暖、缺乏社会关心的悲惨命运,从而揭示社会的了阴暗,体现作者对贫苦儿童的同情。这样就达到学生阅读本文的基本目的了。

但是到此,我们有些老师就错误地认为经典段落教学已经到位了,其实至此其教学任务才刚过一半,那另一半就是让学生真正理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应该如何运用一些好的句段来准确表意和反映文章深刻的内涵。

二、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作文模仿训练,让他们把新学的知识借鉴迁移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后,我指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以“我的故乡”为题让他们思考如何去赞美故乡的美景,介绍故乡的特产及变化,怎样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样让学生从读中学写,写中思读,使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逐步学会怎样写作文,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中的德育到位。那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呢?

时代背景是指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由于在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他们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有许多学生都对抗美援朝的历史不了解,不明白中国人民自愿军是什么。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对朝鲜人民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中国人民自愿军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样,在后面的新课讲授中,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自愿军归国会产生如此深厚的依依不舍的之情了。

中小学作文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开拓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09-001

听中学生讲:不怕累,不怕苦,就怕星期三和星期五。为什么?星期三和星期五有作文课。近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1.缺乏新鲜的写作素材;2.语言单调、枯燥乏味,没有文采;3.没有良好的书写态度;4.思想狭隘,生活阅历浅显。

作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感性体验,借助语言文字这个思维工具和思想感情的媒介,得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促发学生把所学的文化知识和获得的生活阅历,转化为书面的、形象的、能传递思想的一种文化载体,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和文化技能。作文教学的目的不光是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那究竟如何把作文教得既有教学意义,又有人文价值和现实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积累素材,有米下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作文中指的就是素材,而素材的获得就要靠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的就是积累,要想让学生的作文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就一定少不了素材的积累。因此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林黛玉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感受关羽对义气的坚守,感受保尔对命运的抗争,感受杰克·伦敦对生命的热爱……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为暴走母亲陈玉蓉而赞叹,为丛飞而折服,为乔布斯的去世而叹惋……也引导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人物,爸爸的一句鼓励,妈妈的一个抚摸,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问候……那些可敬的可怜的可爱的包括可恶的人和事都是要积累的素材,都会成为学生们作文中可爱的精灵。那些语文课本中文化名人的轶闻趣事,历史教材中爱国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政治书中引人深思的哲理故事,生物课中动物生存的启示等,都是写作的很好的素材。素材积累的多了好了,才可以做好作文这顿大餐。

二、积累情思,有话好说

中学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对很多问题还处于懵懂状态,但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成长,阅历着这个世界。因此教师在引导他们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同时,也应该引导他们积累别人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

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引导他们关注人们对于祖国的情感,感受当祖国面临危难之时普通老百姓心中最真实的情感世界,引导当今的时代他们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爱自己的祖国,不是有了战争才说爱国,和平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怎么爱国,怎么把祖国放在心中,而不要像小弗郎士那样等到祖国真的危难之时“几乎连作文还不会呢。”学习《老山界》,让他们动手画老山界的地图,让他们用自己的笔亲自感受老山界的险要,然后再来感受战士们条件的艰苦,再来找找文中所写的战士们的乐。让他们对乐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想想战士们的“苦”和“乐”,再来看看他们自己,他们所感到最苦的事情是什么,而身处于所谓的苦中的他们又是怎么样的。学习《夸父逐日》,让他们看看夸父为了追日都做了什么,结果如何,时至今日我们有没有自己奋斗的目标,目标对于一个人有什么作用,我们该有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是爱国,该怎样爱国;什么是乐观,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苦难;什么是信念理想,它们对人生有怎样的意义,我们该有怎样的信念理想。

初中生太小了,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有点太深奥,可是这也应该是他们所思考的,所以要用别人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体验和思考,促进他们成长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度,也让他们的作文更有深度。我这里说的还只是几点,其实可以积累的还有很多,比如朱自清笔下那浓浓的父爱,周敦颐那如莲一般的品质,利奥波德对自然的关注。这些都应该让学生加以思考和积累,慢慢的一些情感和观点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渗透到他们的习作中,带动他们作文水平的思想性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

三、借鉴模仿,开启文思

目前,我们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思想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有趣的科学性,完全符合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人文需求。通过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行遣词造句的能力,又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为我们的写作实践提供鲜活的范例。譬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些名篇佳作时,就可以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春天和冬天的美景,开启学生的文思,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习《白杨》《落花生》等课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像粉笔、春蚕、电灯、蜡烛一样,微不足道、默默无闻却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品质的人,激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想歌就歌、一吐为快的写作动机和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说,在作为教学中倡立探索、发现、创新,既能巩固学生的所学,又能促发学生活用知识,进而把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

四、激发想象,开拓思维

中小学作文篇10

(1)鼓励学生多去观察生活。脱离实际的作文,在教学中是常见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和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如《海滨仲夏夜》一文中,作者的描写是:“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才有。作者只用“燃烧”一词就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燃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不是人人都会用的,这就要靠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

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我们务必培养和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会观察,让学生通过日记等形式,随时记录下生活中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和事。为作文准备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

(2)鼓励学生多去阅读课外书。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广积博蓄,厚积薄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一范本;教师还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纸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

(3)鼓励学生多写写日记和随笔。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与此同时,也可多让学生写写随笔,达到练笔的目的。可从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写起。这样,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