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如何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50:45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1

品牌推广就是品牌贩卖,它是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即将品牌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实现品牌价值,这时候的品牌推广已经拥有了前期一系列大量工作的铺垫,它将促使消费者最后做出购买决定。二、品牌的推广策略

1、传播推广和渠道推广相结合

传播推广一定要适合实际企业具体的销售渠道情况,什么样的渠道设计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传播策略。

2、降低销售中心,做好终端推广

加强直接和消费者沟通的机会,掌控最终战场,掌握消费者。

3、长效与短效的结合

中小型企业品牌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品牌价值的尽快实现,是一种短期即时效益的实现,但是在开展品牌推广时,一定要将品牌长远利益的实现考虑在短期的推广活动中,即要考虑到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品牌忠诚度的建立,使品牌价值在每个环节和过程中得到不断积累。

4、与消费者互动力求简单

与消费者互动是品牌推广活动的重点,中小型企业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要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或者回应,成功的推广活动一定是消费者参与最广的形式,而要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参与,就必须简化一切程序,使消费者不多费精力;而对于执行来说,只有程序简单才便于控制,其操作性才强,运作才能到位,效果也就能得到保证。

5、集中战略,目标唯一

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对于各种传播形式的全盘采用将使企业不能集中资源于主要方面,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6、强化对媒体的分析

中小型企业在品牌推广过程中,由于一般是地域品牌的原因,必须考虑媒体的受众与目标顾客的吻合程度,不要去看绝对收视率或发行量,应看有效的覆盖率。

7、强调文化因素

品牌推广重在减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得好感和认同,文化的因素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就可以起一个衔接的作用,用得好将对销售产生很强的推动力。三、建立品牌推广的管理部门

1.品牌推广的策略规划部门

在市场部下设立品牌推广小组,或者归入品牌传播部的工作范围。

2.品牌推广的策略执行部门

由市场部品牌推广人员直接执行,销售部一线人员协助;或者直接由销售部一线人员执行,市场部品牌推广人员协助。(视具体的组织架构而定)

3.加强品牌管理部门的专业力量

要为品牌推广部门提供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包括品牌推广经理、品牌助理等人员,都要是对战略、品牌、市场研究、传播、销售管理等方面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深刻认识的专业人才。

4.加强品牌推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互动

1)、与市场策略规划部门的互动

掌握整体市场的战略规划思想和目标,同时向市场部门传达品牌推广的发展方向,求得整体战略资源的有效分配。

2)、与市场调研部门的互动

通过市场调研部门取得相关的市场研究和品牌研究的资料,同时也定期传达品牌研究的方向和主题,使市场调研部门将品牌研究纳入统一的市场研究系统。

3)、与销售部门的互动

向销售部门传达品牌的策略思想、发展方向、策略规划和战术计划,同时协助销售部门开展品牌建设的具体执行工作,使品牌价值得以真正实现。

4)、与财务部门的互动

向财务部门取得品牌的成本、毛利、净利等财务数据,以此来评判品牌推广的状况。四、品牌的推广方式

1、销售终端品牌推广方式:

1)、现场导购。和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讲解产品特点,提高品牌美誉度。促进品牌试用率及扩大购买群体,增加购买数量和频率。

2)、终端陈列。注重终端陈列的位置和陈列面积大小、整洁度、整体美感,提升品牌形象和忠诚度。

3)、店头pop宣传。加强终端宣传力度,对抗竞争品牌的攻击,拦截竞争品牌的消费者。

2、渠道品牌推广

1)、协助、配合、培训、支持经销商。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提高渠道的铺货率和渠道渗透力度。

2)、加大渠道促销力度。吸引经销商进货力度,促使经销商主动加强品牌推广,填满经销商仓库,对抗竞争品牌。

3、消费者互动推广方式

1)、带领消费者实地考察生产场地。提高其品牌形象和忠诚度。

2)、直接促销活动。主题活动、派送、展示、优惠券、赠送礼品、价格折扣、退费优待。这些可以提高品牌试用率及扩大购买群体,增加购买数量和频率。

4、传媒品牌推广方式:

1)、软性文章细无声。

首先要把握软性文章的特点:

a、淡化商业痕迹,做到在商不言商,先交朋友后谈生意;

B、细水长流,滴水穿石,不求功于一役;其次要弄清楚好的软性文章应具备的要素:

1、标题要有吸引力;

2、文章要有趣味性;

3、内容要有可信度。

2)、小众媒体锁定人。

不象全国性的大企业,目标市场点多面广,中小企业的销售区域少而集中。媒体的选择必须考虑媒体的受众与目标顾客的吻合程度,不要去看绝对收视率或发行量,应看有效的覆盖率。做针对性的广告宣传,这样直接渗透到潜在客户那里。从企业的操作层面来看,要注意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小众媒体的选择要以当地消费者喜欢接受的媒体为转移;二是加强与潜在客户的双向沟通,可以通过设计有奖问答等方式与客户互动,以便得到潜在客户的信息及增进了解。五、品牌推广的误区

1、缺乏策略思想

·中小型企业由于实力薄弱,投入后更多的是单纯考虑提高品牌的销售量

·没有更多地在统一的品牌策略下考虑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品牌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以及品牌的长远建设。

·推广手段与品牌形象不吻合,从而伤害了核心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感。

2、缺乏整合与互动

·开展品牌推广时没有与渠道和传播等运作手段配合起来,手段单一、力量单薄。

·推广活动单线开展,缺乏与消费者的沟通,不能激发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3、过度依赖传播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2

1.1兼顾游戏推广的“量化指标”和“直觉”。

营销工作既是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最佳的结果都来源于最具有创造力的人,而且这些人还能够认识到“量化工作”的价值。在市场运营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标准规范工作,不过,在做好量化的同时,并不是什么工作都能“下指标”的,有时要注意市场运营的“直觉”。

1.2在app市场找到有闪光点的品牌是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太过死板、僵化是不行的。

量化工作是实现市场营销创造力的很好的工具,但是不能过于绝对。

1.3利用品牌推广保持产品热度、发掘新用户。

在初期推广阶段,app市场最直接有效的推广方式,目前还是各类应用市场,很多智能工具也能帮助开发者在Facebook上做很多交叉推广,比如页面广告用Chartboost,视频广告利用everyplay和adColony。

如果你的产品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需要保持持续的关注,这个时候采取更大范围的品牌推广就很重要了。品牌广告不适合在最初的推广上使用,它最大的价值就是保持热度,进一步地发掘产品的潜在价值。

游戏产品靠谱是市场推广靠谱的基础。当然,市场营销的前提必须是你产品优秀,在免费的手游中,游戏的质量对于用户就是一种服务,就是一种品牌。无论开发者怎么宣传产品如何如何,玩家一旦有所抱怨,你所有的产品宣传就毫无意义。品牌推广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做“包装”。

2.品牌推广、定向推广、交叉推广的弊端

2.1品牌推广:如何看待难以量化的品牌效果。

“品牌”这种东西听起来或许会显得很抽象,但是这并不意味“品牌”不可以量化。实际上,在app市场中任何行为都可以被追踪,不过仅仅依靠点击量看品牌推广是种错误的方式。

“品牌”很难被数字化,并不意味着品牌就没有效果,品牌可以在用户的头脑中形成认知,用户的反馈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最终品牌推广一定会带来收益和人气。品牌的效果可以简单地概括成“用户认知获取”和“用户兴趣获取”。仅仅看下载量,很难从一个高度去认知品牌。

2.2定向推广:做到一定程度有瓶颈。

现在很多移动应用在推广时都会选择定向推送广告,这类广告可以“一股脑儿”地把用户的认知、兴趣、下载转化一起解决,同时这类广告虽然很容易跟踪,也是现在最主流的方式。但是这种推广方式会限制产品用户的最大增长值,而且用户的获取效率也比较低。在激发用户的认知和提高用户兴趣上作用也不大。

毕竟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兴趣越深,用户的获取成本就会越便宜,产品能够捕获的用户范围也会越广阔。

2.3交叉推广:成本高,模式难以捉摸。

多种媒体的交叉推广可以很好地实现以上的方法,现代的认知科学也认为人类的大脑可以综合各种不同媒介的信息。你可以尝试各种媒体的交叉推广效果,但是在找到正确的模式前,交叉推广的成本是很昂贵的,传统广告主因为资金雄厚可以承受,但是对于建立在用户获取效果基础上的移动游戏开发商,交叉推广的成本就有点吃不消了。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3

《V-maRKetinG成功营销》:美国企业每年在品牌管理方面的投入有多少?因为品牌管理带来的企业溢价是多少?因为在中国有一种误解,认为品牌管理就是广告宣传和促销。

adamson:我理解,但从消费品到动产、不动产、业、工业品制造业以及B2B化工行业,美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费用差异很大。

《V-maRKetinG成功营销》:能够提供一个总的数据吗?我想品牌管理的投入数据也能从一个角度,反映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在品牌管理上的差距。

adamson:如今很难提供一个精确的数据,因为衡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开销在今天并非易事,不能再像以前仅依据媒体预算就可得知。今天企业在品牌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不仅包括广告和公关,还包括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顾客服务投入,以及培训客户服务人员提供更好的顾客服务。

美国也有许多企业认为,品牌建设就是打广告,赞助体育赛事。但根据我们对品牌价值的研究,简单的品牌意识和产品认知并不等于品牌建设。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品牌建设不仅仅指广告、促销和赞助;真正的品牌建设要从企业内部做起,所有的员工都要凝聚为一个整体,去实现对顾客的承诺。

michael:的确,中国很多企业以为树立品牌就是打广告,从而只把注意力放在广告上,花费很大,但收效甚微。如亚当森先生所说,品牌建设有许多关键点,所有这些关键点都要同时被管理、开发和培育。顾客服务关系品牌、内部培训关系品牌、产品开发关系品牌,这就是品牌投入难以统计的原因。

adamson:所以,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比如苹果公司,开始将品牌意识贯彻到企业的所有活动,但以前它只将注意力放在研发和生产上,品牌的事则交由广告部门打理。尤其如今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不再轻信广告。上网向公司提问,或者直接去商店——消费者能通过大量渠道接触到你的产品信息,选择也更加丰富,这使得他们越来越挑剔。如果企业在这样的市场上忽视了消费者服务体验的一致性,则必败无疑。特别是今天2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他们理解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完全不同。

在美国,品牌建设最重要的一项支出是如何培训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员工不仅要对顾客有礼貌、办事有效率,而且还要创造一种良好的互动。2年前我的惠普打印机出了问题,我向惠普公司打电话请求帮助,他们把电话转来转去,始终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再后来我又遇到同样的问题并打电话给惠普,这次公司却能立即将问题转到相应的部门,技术人员在电话里用40多分钟的时间帮我解决问题。同样的产品,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服务体验。你能想象出惠普为培训该员工投入了多少吗?

《V-maRKetinG成功营销》:在新书中你提出,在媒体泛滥的今天,好的品牌营销就是简单。请问什么是好的品牌营销?

adamson:首先你需要花时间思考,你希望能代表什么?你的与众不同之处?什么使你与消费者相关?其次是要把这些信息传达给你的消费者。这些思想应该成为企业的长期理念。品牌建设看似很快,实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你向消费者做出一个承诺,却无法兑现或无法始终保持你的承诺,最终你仍会走向失败,因为消费者会考验你。例如,星巴克做出的承诺是“消费者的第三个家”,欢迎顾客到星巴克休息和工作,那么星巴克就必须让顾客感到舒服和闲适。当然这也提出了一个最大的挑战,即如何设计出既让顾客满意又能盈利的持久商业模式。最后,坚持简单化的原则。企业品牌建设应从内部开始,如果员工都不了解自己的企业,企业如何能让消费者了解自己。而只有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自己,企业才能从各方面赢得消费者。吸引消费者的过程不仅是通过广告和商店,还包括消费者整体的消费体验。打开商品包装,使用商品,出现问题,保险索赔,信用卡支付,整个过程不再只是递送一件商品,而是涉及全部的消费体验。

这就是好品牌的三要素:专注于你的不同点;对你的承诺始终贯彻;信息传递简单化,让企业内部员工、消费者、全球市场都了解这些信息。具备这三要素后,余下的工作就是寻找你的营销战场、关注品牌建设的每一个关键点。这中间最困难的工作就是执行。

《V-maRKetinG成功营销》:你的新书是一本关于品牌建设的新理论还是一本品牌建设的实战手册?

michael:关于品牌的理论很多,亚当森先生只不过把这些理论进行了归纳,让品牌理论变得简单起来,告诉大家品牌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做。它可以作为我们的同行或客户了解品牌建设的起点。书中的理念并非全新,但最有价值的是把以前复杂的品牌理论加以提炼,让大家知道品牌建设其实并不复杂,在你每天管理品牌工作时,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可以执行,最终建设一个成功的品牌。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点一点去做,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深信你可以把公司的品牌改造得更成功。归根结底,这本书中是实实在在地告诉大家如何建设品牌,而不是一些夸张的理论。比如,现在的高科技企业都有自己的主张,企业员工也懂科技。但是如何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承诺并实现它们,这中间有许多关键环节,要做好非常不容易。在这方面,本书有几个重点提醒大家,如果你跟着这几个方向去做,就有机会建立成功的品牌。

adamson:时代不同了,现在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媒体和商品选择。因此将你的信息直截了当传递给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紧迫。你的故事尽管精彩,但如果过于复杂,消费者将被信息所淹没,加上媒体内容的充斥,你的声音无法传递给消费者。这就是为什么最好的品牌往往会浓缩为一个概念,比如“美国运通卡会员”,你根本不必阅读文字或了解运通是干什么的。

michael:在没有竞争的市场,你会很容易成功。比如中国的三家航空公司,它们之间没有竞争,赚钱很容易。但如果以后有国外的航空公司参与到国内航线的竞争,它们将怎样赢过竞争对手呢?它们没有自己的特点,说不出自己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区别。

adamson:市场提供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比如从纽约到伦敦有8种选择。维珍航空花钱最少,但做得最成功。维珍并没有提供豪华的按摩服务、高质量的影音,而是胜在其主张——让旅行变得有趣。本书提供了许多这样的实例,可以运用在许多的实际情况。

《V-maRKetinG成功营销》:在中国品牌中,哪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adamson:我个人熟悉几个中国的品牌,像联想、青岛啤酒。因为它们已经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进行竞争,而且做得非常成功。比如联想,它们非常擅长倾听。虽然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并不能立刻对联想品牌的提升提供太多的帮助,但它们仍吸纳了许多的优点。

michael:联想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它们一点一点去改变,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前,国内公司的产品、质量都做得不错了,但它们的品牌推广、品牌建设的完善和提高还需要一段时间。

《V-maRKetinG成功营销》:联想个人电脑在国外叫Lenovo,我感觉不到这个名字与中国有什么联系。这似乎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时出现的品牌文化差异。难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品牌方面就不能有一个结合点吗?

michael:我认为在品牌推广中,不应该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来界定品牌,而应该以品牌文化来界定品牌。我们不能说我们是东方文化,就要把东方文化带到西方去。在国内推广和在国外推广有所不同,但思考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给顾客带来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全球的定位,但在特定区域,可能需要结合一些本地化的元素进行推广,通过不同的活动,把品牌的本质表达出来,从而与本地的消费者建立一种联系。比如,宝洁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宝洁的产品也是全球性的。但它们在国内推广和在国外推广也是不同的,它们的国内推广非常中国化。所以东方、西方两者并不矛盾,只要你知道你自己的品牌代表什么,站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同样可以适应本土的客户。

adamson:不必担心品牌国际化的文化冲突,我认为市场会决定一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世界已经变得扁平化。由于因特网使得信息的传递非常迅速,市场迫使企业应具备全球视角。企业可以在一时一地取胜,但不可能永远。对于品牌建设,道理相同。树立成功的品牌不是我说你听就行了,而是一种互动。全球性的成功企业都是如此,只不过速度有快慢之分。

michael:本土化或国际化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看消费者的胃口。比如食品像矿泉水,本地的品牌可能就比外国的品牌要来得好;但如果是电子产品,消费者就可能倾向于购买外国品牌的产品。但很难说有一家中国公司很中国化、很适合你,或是一家外国公司很国际化、很适合你。实际上所有的公司都国际化了。

朗涛集团为什么在上海、香港和北京都有办事处?也是考虑到国内不同地区的差异。我们的国际客户找到我们,就是希望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品牌推广。比如,我们的客户百事可乐在全国有500个办事处,每个产品的推广在不同的地区都会有所调整,但整个品牌推广的平台是一样的。

《V-maRKetinG成功营销》:品牌建设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damson:品牌建设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超越陈旧的定位观念,即认为我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就是我的最大不同,这对美国的企业也是最大的挑战。对于品牌来说,产品非常关键,但不是全部。

michael:对于国内的企业,要改变“产品好品牌就好”的思想。除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我们还有什么特点呢?很多的公司还捕捉不到自身的特点,这使得我们与他们合作时困难加大。每次被问到你们的品牌有什么特点,公司有什么特征时,回答往往是:我们的公司很大,历史很长,很稳重。但这些不是特点,因为每家公司都会这么表述。所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进行培训、沟通、讨论,最后了解其公司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应如何表达这些特点。很多公司也会认为做广告,做推广就够了,这时,我们也会花时间去改变他们的思想,告诉他们除了广告,还有其他的渠道,可以反映出你们的特点。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国内的企业目前还缺乏基础设施去进行品牌建设,他们的品牌建设多是放在公共关系部门或是广告部门,这实际上是错的,品牌不应当是单个部门的事,而是跨部门的活动。

《V-maRKetinG成功营销》:对于国内企业,品牌简单之道是不是简单到有一个好的理念,取一个好的名称,创立一个好的企业标识,用一种好的颜色就到此为止了呢?

michael:不是的。理念、名称、标识、颜色只是很小一部分。我们还要看品牌建设的其他关键点。包括整个的顾客体验、员工的语言表达、公司的装修、零售环境、服务等所有的活动表达出你的特征。此外,还要培训企业如何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员工,如何培训员工。

《V-maRKetinG成功营销》:中国建设银行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都是朗涛的客户。请问都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的?

michael:第一个原因是行业的改变,开始有新的竞争、新的压力、新的趋势。比如银行面临新的压力时,一开始它们只希望主要从产品、质量、服务、培训着手应对变化。但当做完这些后,它们觉得需要从品牌入手,同消费者建立更好、更强的关系。这时他们就开始同我们接触。有些银行同我们接触,原因是因为朗涛在此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比如国内银行特别想了解外国银行比如花旗银行,它们的品牌为什么做得那么成功。总之,就是因为有了压力和借鉴的标尺,它们才开始有了品牌建设的意识。

第二个原因是合并。比如在亚太地区的两家银行合并,合并后用哪家银行的名称、标识呢?可能它们会觉得合并后的公司是一家新的公司了,应该有新的文化、新的理念。这时它们就要考虑重新设计品牌,反映他们的新主张。

第三,就是本土公司转型,开始走向国际化。本土的文化和品牌可能得不到国际的认同。这种压力也是他们改变品牌内涵的原因。

《V-maRKetinG成功营销》:国外对中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认知度吗?

michael:基本没有。美国、欧洲对中资金融机构的认知度基本没有;亚太区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如果你问美国人对建行、工行、农行了解多少,他们会说no;如果问中国银行,他们可能知道名称,但中国银行有多大,有哪些业务,他们就没有认知了。

像四大国有银行,它们的资产规模都很大,但问题是它们在国际上基本都没有知名度。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它们如何表达自己,确实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V-maRKetinG成功营销》:既然国际知名度这么低,中资银行如何实现自己的国际化品牌战略?

michael:认知度低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走向国际化时,如果认知度低,你还可以影响到客户如何开始了解你。你不是在改变一个不好的形象,而是在创一个新的形象。这就变成了一种机会。只要品牌一开始定位就很清晰,我们的品牌代表什么,你就不用以后慢慢去改变。但如果你漫无目的地走出国门,品牌推广不当,反而会创造一种不正确的形象。所以国内银行在开始发展国际业务的时候,更应该清晰品牌定位。

除了银行之外,国内的其他品牌也是如此,国外只知道它们是中国的公司。特别是当国外抱怨中国产品质量的时候,我们更应当向国外推广中国公司的特点,要让他们知道中国公司的好处。联想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它们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后,就开始向美国大力宣传联想的优势,美国人得以开始了解联想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电脑公司,它们也有很好的技术和不断推出的新产品。

《V-maRKetinG成功营销》:国内四大银行现在的业务与过去的业务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它们的名称、标识等品牌形象依然如故。请问这种现状需要改变吗?

michael: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品牌的改变取决于其业务战略。它们是希望继续作为最大的商业银行,或是作为最大的零售银行为人们所认知,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它们是希望继续做最大的本土银行,或是想发展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大银行?品牌战略的制定取决于它们重视哪一块业务。例如工商银行,如果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它们目前的品牌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要作为一家零售银行,它们就应考虑在品牌方面做一些改变。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4

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发展实际上是电视媒体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术到人员全方位的提高。只有综合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实行品牌化发展,因此,技术和人员素质上的提高即使品牌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品牌化的客观结果。

2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具有前瞻性

品牌化是一个系统的品牌运作过程,它包括对品牌的维护工作,而维护的主要任务就是品牌诊断和预测。因此,电视栏目的运行需要品牌化来前瞻栏目的发展前景,对预测到的问题提前解决,做到未雨绸缪,对发现的潜在威胁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

3电视栏目的品牌化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

从产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电视栏目品牌化有利于树立电视媒体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出电视媒体自身的经济潜力,在全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实力,现实经济效益。

4电视栏目的品牌化有利于电视媒体树立形象

电视栏目背后所依托的是电视媒体,二者之间是母与子的关系。子品牌与母品牌之间是利益互惠、唇亡齿寒的关系。电视栏目品牌化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电视媒体的兴与衰,因此做好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工作有利于树立电视媒体形象,增强电视媒体自身影响力。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好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工作呢?从品牌营销的内涵角度来说,电视栏目应该做好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维护、品牌创新四个方面的任务。

4.1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化经营的第一步。商品需要定位,电视栏目同样需要定位。电视栏目的定位实际上就是从目标受众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来定位栏目形式和栏目内容。电视栏目做好品牌定位可以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节目的类型和指向,为观众做出观看选择做出第一步指引。定位的实质在差异化,是赋予自身不同于同类其他节目的一个明显的区分性符号,让自身变得独特,拥有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当前,我国的电视栏目都十分重视品牌定位。如央视二套的《全球资讯榜》就将自身定位为一档提供最快的全球性咨询的栏目平台。

4.2品牌推广

一个品牌建立起来之后,如何才能让别人知晓呢?这就涉及到了品牌如何推广的问题。品牌推广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品牌推广方式有广告推广、发展公共关系、文化推广以及代言人推广。在这方面,电视栏目占有十分的优势。因为电视栏目背身依靠的是电视媒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它依靠电视广告可以为自身做足广告。同时,努力做好公共关系维护,尽力减少品牌运营过程中的阻碍性因素。利用文化性因素发展栏目同观众之间的关系,使栏目通过文化的相近性和熟悉性来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喜爱。寻求具有影响力和亲和力的代言人来为品牌的推广助力,如培养具备亲和力和明星魅力的主持人就可以利用好自身资源为品牌推广加分。

4.3品牌维护

品牌的运营并不总是顺利,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有时会严重到使品牌夭折。这时品牌的维护就显得极其重要。品牌依靠自身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可以对品牌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未知难题进行科学的预测,同时可以诊断品牌的现状,来对未来进行预估,找出潜在问题,为控制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问题提供充分的时间。

4.4品牌创新

作为一种依靠内容和形式赢得收视率的电视表现样态,创新永远是电视栏目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电视栏目就不可能持续生存下去。因此寻求品牌创新之路是电视栏目必做的功课。实施电视栏目的品牌创新可以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制式创新等诸多角度来思考,可以创造前所未见的新型栏目,也可以在成功栏目范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更加具有新意和收视效果的栏目,同时也可以杂糅各种栏目特点,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栏目样式,比如电视栏目剧就是这样一种创新之举,它糅合了电视剧、戏剧、小小说、谈话类节目等诸多文艺节目特点,进而创新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样态栏目方式。

5总结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5

电视里、报纸上、广播中,药品违法广告的劲头虽减,但仍然是铺天盖地。可是,被违法广告“忽悠”来买药的患者中,来自城市的患者已不足4成,更多的是来自郊区的农民。通过强势广告炒药的老板们纷纷感慨:今年的药,怎么不会卖了!

药店里,普遍缺乏疾病与药品基本知识的店员,还是在无休止地推荐着那些不知名的药品,从药店老板期待的目光里,可以看到他们多么希望通过店员的强力推荐,使那些名不见经传但毛利很高的药品出现热销的场面。但是,近7成的患者购买的是品牌药,或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药厂生产的价格较低的药,药店老板的期望变成了失望。

当前的otC市场,主要有三种营销模式:第一种是大药厂惯用的品牌操作模式,以广告为先导,通过广告建立起鲜明的疗效认知与品牌偏好,辅以终端与渠道的营销整合,我们把这种模式下的产品称为品牌药品;第二种也是以广告宣传为主要手段,但广告表现的疗效、机理、承诺、证言、买赠等大多为虚假和违规内容,靠夸大宣传短期起量,捞一票后退出市场,此类产品称为炒作药品,第三种是基本上不投广告,通过做终端工作,靠终端强势的推荐创造销量,此类产品称之为推荐药品。

可以这样说,otC药品市场在经历了广告恶炒和终端恶性拦截以后,2006年以来,品牌消费正在回归。

药品炒作日渐式微

药品是特殊商品,由于患者缺乏疾病与药品的相关知识,并且与经营者对药品信息认识的不对称性,导致医生的处方、药店店员或促销员的推荐、广告成为影响患者用药的主要因素。由于患者看病难,而广告又借助了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等特点,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用药的主导因素,很多患者往往是根据广告上的宣传,结合自己的经验,自己到药店去买药。

目睹药品广告营销成功带来的丰厚利润,花10多万元个品种就有可能快速跻身富人的行列,一大批满怀发财梦想而又不具备基本医药常识的“绿林好汉”步人了药品、保健品商的行列。特别是最近几年的otC市场,以违规广告加游击战为代表的“北派营销”,广告手段不断创新,报纸广告从半版到整版,整版到连版,电视专题从5分钟到半小时,炮制概念,权威背书,专家解说,疗效承诺,患者证言,买赠优惠……进人市场还不到一个月,患者就打咨询电话:“你们什么时候搞活动?”

但随着患者买药经验的增多、媒体对违规广告的揭露与曝光,患者对正规的otC广告和违规广告的识别力显著增强,患者用药趋于理性。在购买炒作药品的患者中,城区患者只占38%。近期,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明确以医生等专业人士为嘉宾进行的健康讲座,不得宣传治愈率,专家与患者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的内容禁止播出。此次《通知》是专门针对广播、电视医疗咨询服务、广告以及电视购物节目――而这是广告药目前最有效的宣传手段。

随着患者的逐渐觉醒,国家相关部门管理日渐加强,炒作式的药品营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终端拦截效果衰减

终端拦截,是随着连锁药店和大型平价医药超市发展,终端话语权快速膨胀而火起来的。被拦截的主要是广告药、品牌药,而店员所推荐的,是药店自己的利润高但不知名的药品――大多出自知名度较低的药厂,或者厂家带金力度大的药品。如患者指牌购买,店员同时会拿出要推销的药推荐,恶劣的甚至对患者点购的药进行诋毁。

最近,我们在访问了130家药店的店员、经理和厂家的近30名业务人员后发现,目前并不是说带金的额度越大越利于终端销售。带金的额度大,说明药品完全依赖店员的推荐,药品的品牌力缺失,店员的推荐难度就非常大,推荐的成功率也很低,一般只有20%~30%。相反,店员更愿意推荐有一定知名度的药品,虽说每售出一盒并不能得到大额的促销费,但是销售的成功率较高,利益也就更容易实现。因此那些带金很高,但销售有难度的产品,并不能得到店员的青睐,因为高额的促销费变现难度大,实际上就是一张画出来的饼。

另一方面,品牌药厂家在受到终端拦截的压制之后,越来越多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维持甚至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推动患者指牌购买,二是与大连锁、大卖场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购买药店陈列位、店面广告,或适当让利,稳定零售价,增加药店的零售利润和营业外收入,从而使药店不拦截甚至反拦截。比如葵花、桂龙、惠氏等药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药店业态正在发生的变化也不利于终端拦截。目前,越来越多的药店由柜台销售改为开架销售,非品牌药的终端拦截只有靠自聘促销员进行,但设驻店促销员可能人不敷出。如果品牌药也阶段性驻店促销,非品牌药更是雪上加霜,而不设促销员销量将微乎其微。

终端促销与拦截很难将一个缺乏市场基础、没有广告支持的药品做成知名品牌,虽然它能产生一些销量,但随区域、阶段、终端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去年冬天,我们在对黑、吉、辽、鄂、湘、川、渝的二、三级市场的感冒药调研后发现:从单个终端看,超过半数的终端销量最大的感冒药是非品牌感冒药,但是却分属12家药厂,也就是说非品牌感冒药只能在个别终端做成优势品种,而无法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同;相反,终端合计销量最大的还是某知名品牌,尽管该品牌的终端队伍由于执行力缺失,终端工作已处于半瘫痪状态。

所以,不按otC牌理出牌,不管终端拦截做得多好,也不可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终端重要,但不是主导,终端拦截改变不了otC药品品牌消费的主流,非知名品牌难成大器。

品牌营销回归主流

立足于长期经营的企业,广告规范、简洁生动,日积月累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即使广告适当减量,销量也不会有明显影响,这就是品牌的魅力所在。如哈药六厂和三厂,他们没有终端推广队伍,不做终端店员的工作,完全依靠广告的力量也照样稳坐国内药厂销售额前几名交椅。而广告环境的净化,对品牌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

台湾地区otC药品市场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从大乱到大治的过程,就像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借鉴。由于广告投入大、起量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的小药厂和不认可投放大量广告做品牌的药厂,将资金投入到医院的采购员、医师及药店店员身上,通过医师和店员的推荐与拦截销售药品。但是随着患者医药知识的提高,以及管理部门的强势介入,台湾的药店销售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众通

常只认老品牌,或者国际跨国公司的品牌,店员的强力推荐和违法广告的误导基本消失。患者如果被店员或违规广告误导,一般会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药品的品牌消费在台湾已经形成。

在大陆,我们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历程:药品和医疗广告满天飞――患者迷失于药品广告一高额利润使终端拦截演变成主要推广模式,品牌药销量在终端被拦截――连锁店等重要终端依靠自身资源开始向厂家要条件――过度的终端推荐影响了患者对终端的信任――患者医药知识提升,开始注重品牌消费――品牌消费成为药品消费的主导――品牌营销成为otC药品营销的主导模式。

今年5月,我们在华中几个城市的维生素药品调研中发现,患者获取药品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医生、广告、亲友同事、店员等,在这些渠道中,虽然他们推荐的品种不同,但是,73%的人推荐的是品牌药或知名大药厂的药品!我们分析了最近三年以来的上市品种发现,那些炒作式营销的药品,市场存活的时间都较短,而品牌药品在踏踏实实围绕患者进行广告、终端、渠道整合后,克服了终端恶性拦截和违规炒作药品的冲击,进入收获季节。

台湾otC市场的今天就是大陆otC市场的明天,认清otC品牌营销的趋势,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应对,才能免遭淘汰。

otC品牌营销的原则

量体裁衣,寻找适合自己的品牌营销模式

实施otC的品牌营销战略,不是要你超越客观条件去大打广告,其实,药厂的品牌资源、经营状况、资金、渠道与终端资源不同,所选择的品牌营销模式也不相同。不要克隆别人的成功模式,而要看企业自身适合选择哪种模式,或是嫁接哪几种模式。以下一些问题必须事先考虑清楚:

我们目前的盈利能力如何?现金流是否充裕?资金能在多长的时间支撑多大的市场?

企业具备多少品牌资源?哪些区域的患者认同我们的药品?我们的根据地在哪里?

哪些品种在otC目录里?哪些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适合主推的品种是哪个?这个品种有市场前景吗?

如果资金不足,我们的优势渠道与终端在哪里?终端队伍执行力如何?如何寻找市场的合作者?

我们的媒介资源好吗?如何能获得优势的媒介购买?

制约我们做品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或缓解这些制约因素?

决策者的盈利预期如何?有多大的心理承受力?

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要素整合

营销诸要素中,在消费者、终端、渠道上投入的资源比例应该大体为7:2:1的关系,因此,品牌操作的核心工作是患者的工作:研究你的患者,研究他们的变化,把握患者品牌消费的趋势。

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广告、渠道、终端、公共关系与新闻媒介等资源,将品牌的名称、品质、理念、个性传达到患者的心中。广告虽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不能仅仅依靠广告。终端拦截与促销虽然成就不了otC品牌,但对品牌塑造、销售促进以及口碑传播作用重大,目前各大药厂如惠氏、葵花、桂龙、施贵宝等纷纷加强软硬终端建设,就是为了达到传递品牌信息的目的。

同样,渠道可以通过广泛覆盖放大广告、公共关系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炒得很热的“第三终端”,事实上充满了陷阱,中小企业在运作“第三终端”的过程中,作业成本高、结款难、队伍缺乏执行力,由于没有品牌基础,缺乏消费拉动,“第三终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条走不完的路。而对品牌药品来说,由于有良好的渠道构建和品牌支持,“第三终端”恰恰能提高其边际收益。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6

中国的二、三线本土品牌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国外品牌因为语言障碍未能快速拓展其线下实体店时,他们则活得游刃有余。许多国外品牌刚到二、三线城市开店时,就像去了潘多拉星球,进入完全陌生的方言语系和思维逻辑,运营一波三折。

那么为什么在网络中更容易进行全国性的品牌推广呢?

因为网络语言比较统一,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语言变得更加个性化、个人化和开放,交流和传播更为迅速。你要深刻理解这些特点,找到所谓的网感!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品牌在网络中开始被消费者定义。品牌不再像以前那样,定位后单向传播来形成,品牌的形成过程会不断被消费者重新定义和修正。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特点,有效引导,就非常有可能引发品牌危机以及品牌识别模糊化!

例如iphone做了这么多的推广和网络营销,那么多人在使用iphone追新款,那么你知道它的屏幕尺寸是多大?用的处理器是多少赫兹?有多厚?多重?这些问题,即便对iphone有着狂热迷恋的女性消费者也一无所知。

在北京到处可见的公交站牌ipad2的广告,整个画面就是两根手指轻轻捏着抬起ipad2的一端呈15度,在右上方仅有ipad2这几个字,没有任何广告语和再多一个字或标点符号。这对于许多品牌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按照常规的广告标准来看,简直是失败透顶。

多数国内品牌的广告恨不得把100%全棉免洗,某某知名设计师设计,用的是什么工艺等大量信息包含其中。但消费者根本无法有效记忆这么多信息,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他们更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不是被单向灌输。无论是获取新闻,还是在论坛发起话题引起讨论,抑或是通过微博进行多层次的传播讨论,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由于网络应用的多样性和易用,都变得更加容易。

这样一来,品牌广告更多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在网络上的二次讨论和搜索。你要做的,是在广告出来之前,先通过网络营销推广手段做好引导和铺垫。这种铺垫,一方面是品牌的自我描述和说明,另一方面是引发消费者的议论或提问。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7

任何时候,任何产品或者品牌传播,广告当然越多越好。

没有广告也能运作市场、做产品,这是毫无道理的想法,而可悲的是拥有这些想法的人总是眷恋着自己那点所谓的成功经验。

但现实中,许多企业是在投入广告,甚至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的投入,但收效甚微,看其现象,究其原因,甚为可悲。

下面,我们来解析中国白酒广告中存在的十大误区,来提醒广告酒企与酒业营销人。

一、过于追求概念

中国白酒营销,无论大小企业,都在追求虚无缥缈、华而不实的概念,这是整个行业的悲哀,无论从原料、口感、工艺、香型、储存等,都在标新立异,创造差异化,殊不知那些毫无根据和意义概念,不仅不能给品牌增值,还让消费者充满疑惑,尤其区域性、地方性白酒,消费者对你知根知底,莫名其妙、虚无缥缈的概念,只会让消费者逐渐背离。)如白酒企业打出“地底封藏”,不仅感觉拗口,而且感觉埋葬的味道,果不其然,消费者也同样感觉,说地底多少用于埋葬死人的,多么可悲的现象。我们来看看中国白酒之“藏”,洞藏、水藏、树藏、沙藏、埋藏、土藏、窖藏等,乱世八糟,让人无法理喻。这都是过分追求概念的造成的乱相。

二、表现的内容太多 一个广告表现中的目标焦点只有一个,瞄准一个目标,才能打中,在一枪打中所有的鸟,结果只会全部打空,都不到位。所以,在一个广告表现中,不要渴望你的品牌目标群体能够囊括所有的消费人群,不要指望你所有在产品在一个广告中的全部表现,这是广告传播的大忌。广告的针对性要非常直接、简单,一个概念、一个产品、一种目标受众,绝对不能消费者模糊不清。任何企业都必须清楚你要传播给你的目标群体什么东西,并不断的围绕你的品牌核心或者产品诉求不断强化,让目标标消费人群充分理解并信任它。

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白酒企业,在广告投放中,一个主画面下囊括者许多品种,高中低产品,甚至多个分品牌产品,更可笑的甚至同时几种品牌诉求概念在里面。不要幻想放多一个想法,或者要消费者记住你的多个特征,这样只会令你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模糊不清。单一,才更有力量

三、不能始终如一

一个品牌,一个产品需要成长为一棵巨树,是需要不断灌溉和养分的。很多企业都以为,广告一投,销售不绝。其实,他们都错了,任何一个产品和品牌的成长,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且不能随意改变广告的核心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认知并接受,并认为很好,到处传播。

对此,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清晰地符合自己的品牌定位,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不要摇摆不定、不断改变。

宣酒在传播小窖概念时,第一年的宣酒小窖是个笑话,第二年大家记住了,第三年大家开始赞不绝口,以后到处宣传小窖酿造出好酒,更绵柔。

四、喜欢随意变换

广告最忌变化不定的概念传播,让消费者记不住你究竟在表达什么,究竟哪个一个好,你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哪一个才是你,好不容易形成的一种印象,突然间又改变了。企业美其名曰概念升级,突然又一天又回归到最初的概念上,原因是升级火候不到。

我们看到许多白酒企业,同样的产品今天一种概念,明天又推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这样不仅透支了品牌的原有积淀,而且让消费者对你越来越看不明白。今天情感诉求,明天品质诉求,今天工艺,明天口感,乱起八糟,始终不一。

其实,消费者很简单,一句假话被说了几百遍都能成真话,一个概念不断的被强化,消费者意识也能被改变。

金六福就是一个典型,虽然在整个广告传播中它的传播语不断的在变化:“好日子离不开它”,“运气就是这么好”、“为幸福干杯”,“中国人的福酒”,但始终围绕一个“福”字,不断诠释“福文化”。不断强化消费者对金六福酒的“福”内涵。

五、过于空洞无物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功都脱离不了产品的成功。所以,对于广告投放我们同样离不开产品的发展规律。尤其品牌推广初期,品牌宣传一定要与具体产品保持高度的统一,广告一定要与具体产品保持高度协调。也就是说,新品牌必须依附于主导产品,与产品一道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新品牌在最初上市时,花大笔金钱做广告,效果会比其他时候更好。

看到许多唯美的白酒广告,看到许多宣传企业的广告,是美轮美奂,但多高、大、空,让消费者不知所云,其实就是一个让别人看了就看了,感觉不错,但说不出所以然。

六、没有与对手区隔

跟在别人后面得到多是残羹冷炙,虽然通过擦边球,得到一些回报,但永远成为佼佼者。只有有效区隔对手,才能与众不同,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对手既是敌人也是朋友,了解他们,抓住机会,区隔他们,有助于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就有机会做到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情,事半功倍。同城竞争,同区域竞争绝对不能模仿跟随,必须打造出符合企业自身的品牌概念,找到匹配企业自身现状的推广方式,进行杀出一条属于自身的一条血路来。唯有如此,才有机会。

七、总差那么一点火候

做市场既要快,更要狠。狠在拉动方面,主要体现在广告和试用促销方面。

对于小企业来说,聚焦到某一小区域内还是能够有些资源能够支持广告投入的,实在没钱,可以让经销商投,企业以产品的形式予以弥补。

一般小企业投广告,都象挤牙膏似的,一点点来,希望用最少的钱,把全年每个月份都排满,显得月月都有广告。

其实,投广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应该象烧开水一样,要不断加火,一直往里加,直到迅速把水烧开,宁愿烧到120度,浪费一些银子,也不要为了节约钱,只烧到70度,因为烧到70度跟没烧一个样。

投入狠是真节约,投入少是假节约。广告只能赌,是不能试的。一次就做够。

尤其在产品上市初期,强力拉动既是为了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也是为了让二批和终端进货。广告必须要“虎头蛇尾”。广告是,要就不投,要不就投个够。

如果企业资源匮乏,资金不足的现状,广告可以聚焦最为传统、最为低层次的投放方式,但只要玩到极致,其效果还是非常强大的。如墙体广告、门头喷绘广告、电视台插图广告、终端生动化等,只有是低成本的宣传形式,都可以利用,但必须做到极致,而且短时间内规模性的出现。

八、总是感觉足够了

任何时候,任何产品或者品牌传播,广告当然越多越好。要走进消费者心里,除了极少数特殊机会或环境下的一见钟情的情况外,广告要尽量多在她面前出现。

再丑的男人,反复出现在一个美女面前,并不断的表现自己,也会俘获美女的芳心。这就是为什么美女总被丑男牵走。

即使你现在取得了成功,成为一个强势品牌,也不能忽视对品牌的传播。绝大部分企业对于所谓已经成功的强势区域往往会采用压缩广告方式收取利润,并且乐此不疲。广告压缩就是一种自杀方式,无论何时都要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那个地位,只要坚持这种战略又怎么会输呢,市场又怎么会萎缩?每当市场出现问题,企业管理者会责怪业务团队、经销商,却没意识到有可能是自己的决策出了问题。

九、不清晰广告的目的

当企业的广告资源比较有限,就必须非常明确每次投放广告的目的。目的不同,针对对象不同,投放的形式与内容有时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任何企业都不要希望一次广告投放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几乎所有失败的案例通病。

如果企业目的在于招商,而且是全国性的招商,企业的广告应选择央视等权威主流媒体做为主导,以增强企业在经销商心目中的可信度,展现企业实力,并在第一受众能够得到讯息的时段加大品牌(产品)曝光频次。在栏目选择上,宜根据企业实力,以几个强档黄金栏目做为主要宣传平台,以时段广告为配合。其他媒体如平媒(《新食品》、《华夏酒报》、《糖烟酒周刊》等)、传统招商媒体、行业内主流杂志是招商广告的必要补充。

如果企业做的是区域市场或大区域市场,招商广告则应选择区域内有影响的媒体做平台。而且广告版本要精致、述求点清晰,要着力突出品牌(或产品),这也是提升经销商信心的一个重要指标。广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在一定阶段内反复刺激受众,所以招商期的广告切忌周期过短、频率过低。一般来说,纸媒广告在投放一周后、电视广告投放在三个月后,广告效果才会显现,所以,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可半途而废。

如果企业目的打造品牌、教育消费者,在媒体表现形式上,可以选择产品推介广告,也可以选择公关广告形式。在媒体选择上,应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及资源现状进行媒体规划,如果企业资源比较充分,可以选择“卫视+地方媒体+地面广告+终端生动化”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区域市场集中,在广告投放“地方媒体(根据实际收视率和消费人群决定)+地面广告+终端生动化”。对于电视媒体在栏目的选择上,“收视(看)率高的媒体软性赞助冠名+硬广告”模式是首选,既有唯一性又比较经济。

十、广告方式与产品相出入

一般来说,广告投放只要方式对位,做到极致,就能产生奇效。但现实中,许多酒厂在投放方式选择上面,往往不能根据的主推产品的档次进行决定广告投放的方式。造成资源跟不上或者资源浪费。

如果企业主推是中高端产品,就要把握住中高端产品推广的规律。中高的产品玩的是公关,玩的资源,玩的是品牌,玩的教育消费者,而且中高端消费人群多是对品牌有很强的忠诚度,体验与公关,对撬动中高端消费人群是关键,广告呢?仅仅是一种告知,仅仅给予他们面子的表现。所以,中高端酒的广告投放形式也多是以中高端的媒体为主。如:电视广告片、公交车体、户外高炮、大牌、楼宇广告、高端杂志、报纸等。玩的是大手笔,玩的是资本战。 如果企业主推是30元以下的中低端白酒,定位于大众市场,那么在选择的媒介上,尽可能是大众型的,“电台、墙体、海报、条幅、推拉贴等等”,只要能够做到极致,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要以为广告就是一定要阳春白雪,要知道有效才是硬道理。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8

我们知道,中国很多地方都盛产水果,如海南、新疆、台湾、广西等,而且这些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海南的椰子、新疆的葡萄、台湾的莲雾、广西的龙眼等都是有名的地方水果特产,那么,如何才能使更多的地方水果走向全国呢?远卓品牌机构认为,以下两点是地方水果走向全国的重中之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地方水果业的发展,无论是对当地政府,还是水果企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水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农民收入,甚至进一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水果业发展良好,果农收入自然会增加,地方经济水平也可以提高,水果业不景气,果农收入自然要降低,地方经济也就要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掌握着地方最大最丰富的资源。

因此,企业要塑造水果品牌,应该努力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充分整合政府资源,借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各尽所长,共同来塑造品牌。所以,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政府和企业应该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企业应该充分整合政府资源,发挥自己优势推动地方水果业的发展,而政府应该主动出手搭个漂亮的台,让企业唱场好戏。

这样既方便整合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快速产生规模效应,也容易增强水果品牌的可信度,而且能够持续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切实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做贡献。

远卓品牌机构认为,政府应该为地方特产做一个长期的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发挥政府权威力量和宏观调控能力,扶持一大批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品牌,推动合理的特色产品优势产区的形成发展,将各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农民富裕,地方发展。例如,广东省在2002年开始在山区和革命老区乡镇中开展“一乡一品”活动。省级总投入2亿元,扶持262个乡镇发展“一乡一品”,推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专业镇、特色村。

地方政府和水果企业也可以联合建立一套公正、自由、品质高、信誉好并且具备强大资金保障体系的水果交易与流通基地系统,推行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水果标准,逐步提高中国水果在国际水果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提升中国水果品牌,大幅度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当然,远卓品牌机构认为,水果企业在发展初期可以以占领国内市场为目标,然后,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上升,再进军“高手云集”的国际市场。

销售未动,宣传先行

酒香也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也愁嫁。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每天都有许多新品牌诞生,信息早已不是稀缺资源,消费者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地方水果不能走向全国,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很大原因也是宣传不到位。当今,果农和水果企业致富有赖塑品牌,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名牌水果比普通水果价格可以高出很多,而且购买力也十分旺盛。品牌成了销售力,显然推广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果是天然的养生食品,对人体健康很有利。现在消费者,购买水果不仅仅是为了水果的美味,更为了一种养生理念。所以在购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优质的知名品牌。而作为果农和水果企业来说,只有生产出优质的水果产品,才能赚到钱。水果自身的品质很重要,但要使消费者和水果生产商两者皆有利,这中间需要一个桥梁去宣传,去沟通,去连接。水果企业要将品牌宣传推广出去,政府也应尽力帮助当地企业进行推广。媒体在这中间就担当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宣传水果品牌的优势来推广产品。优势带来优质,优质带来优价,这是一个可以顺利运转的市场逻辑。

但水果企业和政府在做宣传时,应该站在一定高度,有一个系统规划。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做品牌需要战略规划,做宣传推广同样需要运用系统观念,将各个亮点串连起来。早前,重庆市奉节县脐橙协会会长写信给我,咨询奉节脐橙广告词、电视广告等宣传推广问题,我对此提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做品牌,需要系统的品牌规划。广告词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确定,而不能依靠灵感来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广告词不能单兵作战,其必须服从品牌战略的指挥。广告策略和营销策略也同样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来确定。企业花费的每一分钱都要为品牌价值做加法,例如,电视广告,每一秒都要为品牌加分,不能只是为了短期的销量而做广告。美丽华贵的珍珠项链要靠“线”串起来,否则就不能充分体现珍珠的价值。“奉节脐橙(白帝城)是中国最好吃的脐橙之一。汁特别多浓且非常甜,能解渴充饥。”这些评述就如华丽的桌面,需要有足够多的桌腿来支撑才可以长盛不衰,发扬光大。

那么,一个新的水果品牌如何才能吸引消费者有限的目光,如何才能在短期内家喻户晓呢?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先做公关炒作,然后再做广告。公关炒作是快速将新品牌告知消费者,同时又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特征,并让消费者产生深刻记忆的有效策略。与具备实力的品牌策划机构或品牌策划人才合作,利用公关塑造品牌是大势所趋,而且非常适合中国水果企业品牌运作资金不足、品牌塑造经验匮乏、品牌人才缺乏的普遍状况。因为,利用公关塑造品牌可以整合多种免费资源,成本要比利用广告轰炸低很多,而且公关更有助于快速有效的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换句话说,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先做公关,后做广告,能够保障水果品牌稳健高效的成长。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9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谈谈营销中的拉力和推力,常规调动积极性手法都是从这两个出发。

何谓拉力?

通过广告宣传、品牌影响力刺激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需求,致使消费者主动去终端零售店购买该产品,使渠道商积极进货该品牌产品。

就如当年的央视标王秦池、爱多,只要夺得央视标王便能迅速打开全国销量,加多宝在开拓市场时主要也是靠品牌拉力为主。这就是可口可乐、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名气非常之大还要摆点做促销宣传的原因。

同样的经销商及零售商们在单品利润相同的情况下更喜欢影响力大的品牌的原因。

何谓推力?

通过让利给渠道商,让渠道商有丰厚的单品利润可图,便能调动起渠道商做该产品的兴趣,使该品牌产品能够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在没有很强的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销售。当年的王老吉在开辟市场时就使用了与加多宝互补的方式――渠道推力,把产品成功地推到了消费者面前。

一般情况下,拉力和推力需要相互配合,强势品牌可以以拉力为主,在让利渠道商这方面就可以少一点点,但也不能太过于极端。

若经销商和零售商都无利可图,再势的品牌也难卖得动,特别是在小型终端零售商的眼里,没有品牌与杂牌,只有利润。

迷信推力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要想办法使渠道商进货,当渠道商有足够的库存压力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积极卖货,当然也没错。但过于偏激就很危险,很容易导致渠道商层层压货,轻则价格体系失控,重则渠道系统崩溃。

如何提高零售商的积极性?

消费者需求拉力

1.广告刺激。各大媒体投放品牌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等等。终端网点及附近投放产品广告:pop广告、各种终端广告、小区广告、墙体广告,等等。

2.促销活动。以各种名义搞促销活动,如“双11”,线上线下联动,你许久不声不响,人们就会把你渐渐遗忘。

零售商利益推力

1.给零售商合理的利润空间。从产品行业零售平均毛利、厂商平均毛利、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经销商平均毛利等方面衡量。

如果该品牌相对弱势,那么给零售商的利润可稍微高于零售毛利、厂商的利润可低于平均毛利,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可以偏低、给经销商的毛利可以相对偏高,强势品牌则相反。

如果给零售商的利润过于偏高,那么就给了零售商之间相互价格竞争的空间,价格体系容易混乱,最后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如果给零售商的价格过于偏低,零售商就卖不起兴趣。

2.制定科学零售商销售激励政策。

主要目标:让零售商进更多的货和卖更多的货。

常规手段:

促销奖励、数量折扣

进货附赠、协作折扣

季节折扣、销量奖励

3.零售商售后保障。零售商卖货就好比攀崖,就算上有拉力下有推力可以上得很快,但如果没有厂家的售后保障就如没有保护网,掉下来后损失都需自己承担。

很多零售商不做某产品,特别是杂牌,并不是因为赚不到钱,而是怕产品出问题却找不到厂家出面解决问题,而致使自己承担损失风险,卖得有顾虑当然就很难有积极性。

要想调动零售商的积极性,拉力、推力和保障一个都不能少,且拉力和推力要相互配合。

厂商的利润最终来源于终端把产品卖给了消费者,终端零售如果没有积极性,那么成交的最后一个环节将动力不足,现金流的动力不足必将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要想提高零售商的积极性,不仅仅要做好关系,更要做好交易;

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到零售商的利益,只有两者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够将产品实现更好的销量;

品牌推广如何做篇10

传统企业的产品为王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渠道在产品的销售推广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企业的品牌该如何的推广和积累,这些是我们需要说的点。

我举说明曾经服务过一家家居饰品企业从事电商路子的历程,着重从传统企业的产品,渠道和品牌的建立做一个说明。

相对于传统的家电、家具行业来说,中国的家居饰品行业起步的比较晚,品牌的意识较为薄弱,大多数还处于卖货销货的时代,稍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对于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表现的也较为传统,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而通过电商的方式进入营销推广就更少了,目前这个行业缺乏的是通过产品的创新,渠道的融合走出企业的品牌之路,市场处于教育培育期,过程还是比较漫长。

我们就说传统企业的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什么这么讲,目前市场缺的已经不是产品,而是做产品的营销的渠道,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市场占有率,面对着同一市场的产品,都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产品做的很垂直,很细,你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行业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尽可能的把产品做到深入垂直,这个是可以的。放在以前,我们的市场经济没有放的这么开,产品面对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的单一,你可以把产品做好,靠着强大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为王的时代来临,今非昔比,面对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产品,渠道和品牌占据关键,但是回过头却不能说,产品不重要,好的产品带来好的用户体验,能满足行业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

而说到家居饰品行业的三板斧:产品、渠道、品牌。一个都不能少,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本质上来说,产品的设计创新,渠道创新可以带来企业品牌的形成,而品牌的形成对于产品的创新和渠道的创新有帮助作用,没有设计的创新,就没有强势品牌诞生,没有强势的品牌,渠道难以拓展。

对于家饰品行业的产品,产品的生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单纯依靠国外CV(拷贝复制)过来的产品,毫无意义,从产品的研发意义的角度来说,好的产品背后有一个一流的团队,但是这里面同时涉及到行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否则产品难以跟上行业市场的脚步,到推广的时候显得比较的被动和那么的不自然,那么在产品的第一步就不能获得成功,影响后续渠道和品牌的建立。

在渠道的建设上,从区域的角度来说,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外有专业的卖场以外,其他地区的饰品行业销售目前仍是在家具与装饰建材的市场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规模,对于这种非专业的商业模式的卖场,还是跑马圈地的时代,对于行业市场的品牌建设起不到任何作用,也不知如何帮助经销商维护和管理产品的销售,难以形成行业氛围。那么对于品牌的企业可以由拓展自身品牌的招商经营店和区域,这种方式同样有利于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尽量在多的‘山头’插上自己的‘红旗’,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