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研究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33:49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abstract:theprojectmanagementpatternsuccessfullyimplementstheroletotheprojectwhichplaysbymoreandmoremanypeopletoacknowledgethat,andbecomespeoplesmutualrecognitiongradually,butenterprisesdevelopmentmustdependonintheproject.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analysisenterprisecorecompetitivepowerconnotation,showedthroughtheprojectpattern,carriesontheenterpriseresourcesusingtheprojectmanagementmethodandthetechnologytheconformityandthebestdisposition,canpromotetheenterpriseachievements,thepromotionenterprisefastdevelopment.Facingeachkindofchallenge,theprojectmanagementonlythentheunceasingconsummationandtheinnovation,canmeetenterprisesneedwell.

Keywords:theprojectmanagementpromotionenterprisedevelops

目前,在全球最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公司和军工企业机构中,项目管理作为中心模式被有效使用,如美国白宫行政办公室、洛克菲勒、美国海军实验室、杜邦、世界银行、iBm、英国石油公司等,均在其运营的核心部门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项目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积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应用中仍隐藏着深层的管理危机,其发展和创新是长期性的,还需要在运用中不断融入新元素。现代项目管理体系已基本实现专业化与标准化,当前正在向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管理对各类组织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已引起学界、业界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从20世纪初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科学管理至今,管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卓越的成就和不朽的文明。所谓管理,就是获取和开发各种有效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配置与再造,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维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纽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变组织运行状态的创新性项目活动日益频繁,要求企业不断调整管理主线,由职能管理向项目管理转变,研究表明: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两大支柱。从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以项目为单元的创新活动在各类企业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低到高表现为产品和服务、技术、管理、人才、团队、机制、规则、理念八个层面,它们的相互交融和集中则构成了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是一个资源共享,创造共赢的时代,“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绝对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正日益加快,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已难以赶上这种更新速度。因此,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知识领域的、已掌握企业所需知识的各类人员构成团队来运作成为一种趋势,而项目目标正是以这种团队为基础来实现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对项目的运作与管理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2.项目与项目管理

2.1项目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载体。企业的发展必然选择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正确”的企业繁殖模式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项目发展模式是企业繁殖的有效方法之一。项目发展模式,就是借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定单等进行“项目”管理。比如企业要进行iSo9000的贯标工作,为了贯标工作的圆满完成,企业内部从员工、到中层管理、高层管理等多个层级人员可能都要被整合进来(打破层级区隔),包括财务、生产、研发、物流、销售等所有部门都要有人参与(打破部门区隔),可能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经理),然后为了实现成功贯标这个目标,共同工作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职能有关的部分,同时又要根据负责人的要求安排自己的计划、进度,提供有关的资源,与其他部门就某些问题进行很好的协作,如果生产部和销售部曾经因为产品质量的问题曾经产生不愉快,那么,在这样的架构里面,他们可能会很乐意一起工作,因为他们的目标变得一致——贯标成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项目!它是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这个项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得益于各部门人员的通力配合与协作、得益于相关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企业的发展中类似的项目有很多,企业就是通过不断的完成各类项目,使企业形成了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市场或顾客的需要,从而获取盈利并得以生存和发展,项目使得企业出现了质变,是企业跳跃式发展的动力。

2.2按“项目”进行管理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企业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面对各种挑战,努力寻求能够提高效率,提升绩效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之必须,按项目进行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即将企业中所有管理活动都作为“项目”进行管理。bee成功营销网——销项目管理是为一个相对短期的目标去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资源,进一步地说,就是利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将职能人员(垂直体系)安排到特定的项目(水平体系)中去。从贯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把贯标工作作为一个项目,在对这个“项目”进行管理时,充分使用了企业内的所有相关资源,通过使工作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职能方向上顺畅地进行而将工作做得更好。这种方法并非是要打破垂直的、科层制的工作流程,而只是要求直线组织彼此间平等交流,以使整个组织的工作协调完成。垂直工作流程依然是直线经理的职责;水平工作流程是项目经理的职责,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沟通和协调水平与直线组织的各项活动。企业通过实施项目管理可以保证:

2.2.1组织的灵活性。企业项目管理采取面向项目的管理模式,把项目本身作为一个组织单元,围绕项目来组织资源,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建制的组织形式,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适时地配备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项目成员共同工作,为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2.2管理责任的分散。按项目进行管理,是把企业的管理责任分散为一个一个具体项目的管理责任,由各项目经理具体对各项目负责,确保各项目的执行及完成。此外,各项目经理可以将项目分解为许多小的责任单元。而管理责任被细分为一个个细小的责任单元,有利于组织对项目执行情况及成员工作的考核、监督,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2.2.3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的过程。企业负责人根据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情况来考核项目经理,而项目经理只要求项目成员在约束条件下实现项目目标,强调项目实施的结果,项目成员根据协商确定的目标及时间、经费、工作标准等限定条件,独自处理具体工作,灵活地选择有利于实现各自目标的方法,以目标为导向逐一地解决问题,最终来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2.2.4有利于对复杂问题的集中攻关。企业项目管理关注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关注客户对项目实现程度的满意度,并且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能以项目目标的实现、客户满意度为动力,相互之间充分交流和合作,不断做出科学决策,力争高质量按时在预算内完成全部项目范围,保证了问题解决方案的质量和接受的可能性。

2.2.5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有效结合。企业项目管理可以使企业不断地完成一个一个项目,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促使企业不断上升到一个一个新的作业平台,使企业始终处在发展前进中。对于个人的发展,传统的职能模式使人们追求的是数量有限的职能部门经理,而项目管理为企业每位员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员工责任的界定可以从小项目开始,员工的成长也就从小项目的经理逐渐发展为大项目的经理,同时有利于员工发展为综合性的管理人才。

3.组织结构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项目管理与传统组织管理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项目管理更强调项目负责人的作用,强调团队的协作精神,其组织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柔性。企业组织结构也会对项目成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项目的成功起到支持或阻碍的作用。有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可能会削弱其成功完成项目的能力,这在一些以项目小组来支持工作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如果企业的项目部门也需要支持工作,那么意味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支持工作将成为压倒一切的重点。如果想要把精力从支持工作转移到项目本身工作上来,项目小组要承担多项繁重的工作任务,通常很难按时优质的完成项目目标。企业组织结构同样可能会阻碍其共享资源的能力,例如如果你的项目小组需要一位在某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的帮助,由于受到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这名专家供职于一个职能部门,你可能很难同另外一个职能部门共同分享这名专家。

是当前许多企业采取的组织结构。在各管理层次之间总存在着“等级或威望”的鸿沟,在组织的工作单元之间也存在许多职能鸿沟。如果我们把管理鸿沟加在职能鸿沟上,就会发现,企业被分成许多独立的业务组织,它们由于害怕泄露信息会增加对手(其他部门/职能)的实力,所以拒绝彼此间的沟通联系,各自为政。而要完成企业的目标,就需要各业务组织协作配合,项目经理的职责就是使这些孤立的工作单元(操作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跨职能沟通。项目经理向项目管理部门经理或总经理负责,他领导本项目内的一切人员,通过项目管理职能,协调各职能部门派来的人员以完成项目任务。

一般项目的组织形式有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三种形式。项目组织的类型实质上反映了项目负责人为实施项目在获取资源上的可能方法,以及在支配资源等方面的权力大小程度。然而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一种形式是能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甚至是在同一个项目的寿命周期内。所以,项目管理组织在项目寿命周期内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突出要求而加以改变也是很自然的,项目应围绕工作来组织,工作变了,项目组织的形式也应跟着改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4.项目管理提升企业运营绩效

在首届“国际软件行业项目管理论坛”中有这样一组对比数字令人深思:印度大软件企业的项目按合同完成率在95%以上;国内某些软件企业的项目按计划完成率不过70%左右,其中全球软件开发项目中只有16%能按计划完成。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巨大效果差距?答案是项目管理的应用。项目管理凭借对工作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四大因素把控的优势,能够使任务过程标准化,减少工作疏漏,并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最终实现用户的满意。如果说以上贯标的例子比较特殊,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几率有限,那么在销售、采购、生产等运作中也能够应用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吗?当然可以!采购和销售是企业一进一出两大关口,掌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即企业的运营绩效,以下是项目管理在采购和销售方面的应用。

4.1产品采购。运作和项目是企业交替的两类活动,运作是连续的,而项目必须是一段时间内完成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管理也可以提高位势,将运作作为一个过程放到一个项目里面来。笔者曾经调查过一个工业企业,为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该企业专门为几个大宗采购的客户设立了客户经理,每年在这个“运作”发起之前,就会有一个项目启动会议,将与此运作有关的人员整合到一起,项目经理是负责与大客户直接接口的高级客户经理人员,而负责外部物流、内部物流、生产、质量检测、甚至客户接待的有关部门(几乎包括所有部门)挑选适合人员作为项目成员进入项目组,这样以来,部门之间拉扯牵制的事情没有了,所有的专业资源都在适当的时间为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专业服务,沟通顺畅,协同绩效非常高,客户满意度随之提高,并将原来每次采购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出库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缩短至3个月。总之,当企业需要进行大宗采购的时候,包括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专业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多角度对供应商进行最优化选择,将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利益,控制采购风险。

4.2销售服务。传统销售是为销售而销售,现在的销售服务越来越复杂,客户非常希望能够在售前阶段获得很多关于产品方面的咨询,来不断增强对供应商的信心,尤其是大宗购买行为,可能一次采购行为就有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售前服务尤显重要。在企业一方,对某大客户的售前服务工作,很有可能需要高层管理、生产、研发的人员共同提供各种类型的支持,而销售人员则在整个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成为项目经理,安排计划、组织过程、控制进度。按照“项目运作”售前过程,可以及时地响应、满足客户的各方面的需求,再加上相关专业人员的介入,就能够迅速地做出响应,使销售工作具有了针对性,降低了成本和盲目性,缩短了销售时间和资金回笼的时间,为日后的产品销售和服务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以上充分说明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绝不仅仅适用于项目型企业,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建立迅速反应的整合优势资源的机制。有效地解决当前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分权、多元化管理、资源共享及人员进出等系列问题,尤其在当今惨烈的市场竞争下,资源的稀缺和有限,使许多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优势资源的迅速整合与配置对于任何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来说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企业也只有形成最佳最有力的“重拳”出击市场,才能赢得胜利。

5.项目管理面对的挑战

5.1企业外部挑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开辟新的领域,需要大量的项目支持,现代项目管理面对的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是:新的技术与商业机会不断增加、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员工、股东、客户、合作伙伴)、环境变化不断加剧(市场竞争、经济形势、政策调整、政治、法律等)、随时间推移的项目重要性的变化、严格的工期、预算、质量指标以及资源的稀缺等因素。这一切新特点使得项目管理“最终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的最高境界难以实现,对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模式、职能、方法与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企业内部挑战。

5.2.1企业普遍对项目管理缺乏认识,也缺乏合格的项目经理人员,由此带来较大的实施风险;

5.2.2高层主管可能会过多干涉项目;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2

一、建立高素质项目管理班子,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关键

从我国众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经验教训看,要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班子,主要应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必须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其成员都要懂技术、会管理、富有国外施工经验、法律知识。这是搞好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关键。尤其要选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灵魂,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承包工程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一定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能审时度势地作出决策。项目经理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安排、成本预测、管理核算、资金运转周期、材料供应、设备能力以及索赔、保险、当地税务等业务心中有数,能按照国际惯例采取相应对策,防止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损失。项目经理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领导水平,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取长补短。另外项目经理要有较好的外语基础,能够与业主、当地专业人员会话,阅读外文资料。具备这些条件,必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掌握,促进与国际惯例接轨。

2.必须熟悉和掌握国际建筑市场状况和动态。当前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贯用作法是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分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和熟悉工程所在国对工程总包和分包的政策规定,指导我们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我国进入国际建筑承包市场的企业尽管越来越多,但是国际建筑承包市场的占有率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以1996年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占22.3%,英国占11.5%,法国占15%,德国占8.6%,日本占11.7%,韩国占4.5%,而我们仅占3.7%.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与国际承包工程的大公司如英国的克瓦纳集团、美国的福陆丹尼尔公司和法国的布衣格公司相比,我们的总体管理水平还相差很远,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上我们国际承包经验不足,有的业主和监理还有故意刁难等情况。面对这种种困难,要想在国际工程承包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按照国际惯例采取相应政策。

3.必须处理好与业主、监理与当地雇员的关系。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坚持原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在外国人眼中,我们代表的是中国,要不卑不亢,维护自身的利益,按国际惯例,寸理必争,寸利必得。对监理,既是对立关系,又有一致的一面,即都是业主的雇员,要善于利用这种一致抑制监理的作用。雇用当地雇员必须熟悉当地劳动法规,在不违规的情况下调动雇员的积极性,能为我所用。

二、必须了解和掌握FiDiC合同条款,搞好索赔,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要精通FiDiC有关合同条款。FiDiC合同条款涉及索赔的内容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工期的索赔,主要是业主不能按规定时限提供有关图纸、设计变更及其它非正常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其二是动用款项索赔,主要有工程变更、单价改动、规范改变及不可预见事件等,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人为干扰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总之,在FiDiC合同条款中很多规定为承包商索赔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要专门注意与索赔相关事件的发生,及时抓住索赔时机,寻找索赔动因,要做到这一步,不精通索赔条款是很难办到的。做为项目管理班子,特别是项目经理、财务负责人必须精通FiDiC合同索赔条款,才能不失时机地提出索赔,减少流失,提高效益。

其次是及时收集索赔资料,提出索赔方案,FiCiC的索赔条款是进行索赔的法律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索赔条款收集整理的索赔资料是索赔的事实依据。没有后者,或者后者不充分、不祥实是达不到索赔目的的。这要求施工工程主要的管理者要组织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明确岗位责任。因为索赔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法律工作、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负责索赔的责任人必须熟悉和掌握索赔条款,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的责任人才能收集到准确的索赔资料,达到索赔的目的。

当然,真正实现索赔,并非易事,其关键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者有没有索赔的观念、索赔意识和索赔能力。合同违规索赔是法律赋予承包商的正当权利,不能怕伤和气、伤感情,而忍受应该挽回的损失。国际国内承包工程都可能遇到索赔。因此,要求承包商在树立法制观念的同时,要坚持索赔的信心,更要特别强调索赔资料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否则将功亏一篑。

三、必须学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无论是在国际工程承包中,还是在国内工程承包中,施工过程的事故是难免的,往往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惨重的,除了事故风险以外,按照国际贯例还有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和治安风险等。特别是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因风险造成损失的频率和概率较国内要高的多。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学会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把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1、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一是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增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力度,突出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安全操作规程的到位,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要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遵规守章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预测、防范和控制,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发生风险时能采取有效地弥补措施,从而达到防险、避险、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风险管理的途径:依照国际惯例就是实行施工全过程的投保,建立施工保险机制。在实施施工保险时,要尽其可能对施工全过程包括相关项目环节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对所有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按照国际惯例能投保的全部投保。对不能投保的风险环节要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3.合同担保的风险管理:合同担保是维护发包人利益的法律行为,在这方面稍有闪失,就会给承包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合同担保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决不可等闲视之。合同担保是独立于合同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它主要包括: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保证金担保等项目。一般地说,承包商和承保人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否则承保人不会给承包商担保。合同担保的关键要认真分析研究发包人的担保文件,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损害国格和承包商利益的苛刻条件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作为国际工程项目的承包者,要认真研究合同条款,要特别注意和防止业主终止合同的风险条款。同时对担保金额进行技术处理,不能因担保泄漏标价。要选择好履约方式,充分研究保单条款及加强对保函的管理等。

4、施工保险管理,进行施工投保的目的是转移施工风险,以弥补因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保险应包括施工全过程,即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事故保险,材料、设备运输保险等,施工过程的保险要明确各方面的风险责任,明确投保险别和申办方式等,要研究保险合同和保险单的条款是否能保护自身利益。所以在进行施工投保时要充分利用FiDiC条款中关于保险条款的规定,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和经济损失。

四、必须掌握国外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1、成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机制。项目管理软件是高新技术,是新兴现代项目管理手段。尽管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但是在国内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因此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尽快的踏上信息快车道。首先应成立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应用小组,对项目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地研究、学习、开发、应用,并且争取尽快国内上网,进而进入国际互联网。

2.将项目管理软件纳入工程项目科学管理轨道。现在一般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工程项目,使用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项目管理软件。在复杂的项目管理中使用p3,在一般项目中使用microsoftproject(微软项目)。另外还使用一些专项项目管理软件,以名冠全球的p3系列软件为例,就有工程进度计划、资源、成本动态管理与控制软件。还有工程合同文书、变更事宜、合同费用演变等管理软件,该软件使用能更好地执行FiDiC合同条款。当前主要代表产品有美国的p3和英国的aRtmiS.3、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开发、应用、管理人才。要真正推广国外广泛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其项目管理人员起码应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先进的技术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驾驭的。所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建立了软件开发应用机制后,就应着手培养微软复合型人才,要求这些人即要懂计算机技术,又要懂管理,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人才培养可分层次进行,先培养急用的计算机操作员和程序员,先能操作运行,独立开发编制、调试程序,再逐步推开,进行普及培训,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掌握应用这项技术。

五、必须学会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

不管是进行国际工程承包,还是进行国内工程承包,业主和承建商发生纠纷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一旦发生就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财力。因此,必须要面对现实,依照国际惯例,明智的做法,一是签订好承包合同,二是严格履行合同条款。

1、易于引起争议的问题。

①索赔。一是业主向承建商索赔,二是承建商向业主索赔。不管谁向谁索赔,都存在索赔成立不成立的问题,索赔金额能不能达到一致的问题。

②违约处罚,一是不承认自己违约,二是指责对方违约,三是不仅要罚违约金,还要追加索赔。

③终止合同,一是业主责任引起终止合同,如事实证明业主拖欠付款,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不能继续承包;二是承建商责任引起终止合同,如事实证明工程拖期,无力扭转局面,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导致不能继续承包。

2、减少和解决争议的对策。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针对传统投资评价方法对风险项目投资评估的局限性,以及国内对实物期权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本文在分析企业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能力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如何运用期权的理念和技术进行科学的投资管理。

引言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是指期权持有者拥有的一项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一个固定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其特点是只有权利,没有义务。随着期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期权所包含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金融衍生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新的财务思想、财务理论—实物期权理论。这种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各个方面,为经济评价在许多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myers(1977)首先提出实物期权概念。他认为:当投资者拥有实物投资机会时,投资者有权力但没有义务进行投资,因而可以将投资机会看作是投资者持有的增长期权。投资者的决策就是选择是否执行其投资期权及执行投资期权的最优时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善,实物期权已经成为解决含有不确定性因素项目投资管理的新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

一、企业投资决策过程面临的特点

1.环境的不确定性

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存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特别是利率、生产技术、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等。这些不确定性使企业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或有投资,是否进行投资并不确定,管理者拥有根据条件的发展制定不同决策的权利。依据情况发展方向的好坏,做出实施或放弃的决策。这就意味着投资收益是非线性的。投资收益的或有性使其具有期权的特性。

(2)延迟投资,即投资项目在时点上的可选择性,也就是说,投资时间是可以推迟的,在一段时间内投资机会不会丧失。这个特点赋予了项目投资更大的主动性,它使企业在投入资金之前能进一步了解投资所处的环境,获取更多的有关产品价格、成本以及市场竞争情况、技术更新等多方面的信息,使得决策更有依据。事实上也就减轻了投资决策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减轻了风险,从而给项目投资带来了等待价值。

2.投资的不可逆性

投资的不可逆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不可能在不遭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变现。造成投资不可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产的专有性,投资所形成的资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专有性,而专有性资产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性较差,这些具有专业特性的资产很难为其他企业或行业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很难收回而变为沉没成本。

3.投资结构的复杂性

项目投资可能由许多小的投资项目横向组成,或项目投资本身可以划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这些都会影响投资的决策。如果投资项目是分阶段的,那么,各阶段的投资规模可以视情况而改变,即无所谓初始投资规模,而且,管理者还可以根据前阶段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来决定是否放弃后阶段投资,或者进行投资转换。

4.市场结构的复杂性

市场结构、市场竞争者状况同样构成决策的不确定性因素(期权持有者之间的相互博弈)。所以在科学估价投资价值的基础上,企业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市场结构、竞争者状况、和投资决策情况等,针对不同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者决策状况做出科学决策。

二、实物期权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对比分析

在不确定性扩大化背景下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缺陷。首先,一些投资决策方法(如:净现值方法和决策树方法)要求预测将来具体的现金流量,如预测项目的具体增长率和具体利润。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决策分析中只使用单一数据预测,势必会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未来所有的投资决策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们不能更新和修改投资决策方法,正像大多数方法所构造的那样,这种分析仅仅包括了初始的投资计划。随着时间的变化和项目的不断进展,项目投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会发生变化,但所使用的模型却是静态不变的。由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缺乏解决现实投资过程的柔性和动态性,因此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已经不能够解释一些现实的投资现象。

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有价值、需要进一步投资、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一些实物资产的投资是多阶段决策的,在每个阶段之间企业投资面临的信息是递增的,投资价值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所以分阶段决策减少了损失全部投资价值的风险。实物期权持有者在当期不对实物资产进行完全投资,但前期的投资使其持有了将来追加或放弃投资机会的权利。

三、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

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管理:

根据模型,可以将一个投资项目进行分解,得到许多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

Ⅰ区内的因素有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出现风险而失败。因为企业对于这些因素没有什么应对能力,而一旦出现预期之外的问题,就会导致投资失败。对此,企业应该积极构建一个卖方期权,防范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

Ⅱ区内的因素,企业的应对能力和外部不确定性都很高。这时企业可以继续关注这些因素,希望将它转化为Ⅳ区的因素。

Ⅲ区内的因素,企业可以不必考虑,因为这些因素往往是一些透明的政府政策和法规,企业没有任何可以努力的余地,即使做了努力变化也不大。

Ⅳ区内的因素是项目出现更大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想办法

构建一个买方期权来配合这个区域内的因素,因为这个区域内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有能力加以利用。

四、结束语

实物期权是一种不确定情况下的有效投资管理方法,理论和应用在当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重要性已经被大众所认同。在竞争不断加剧、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的今天,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范围会越发的广阔。经营柔性和机会价值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权利而非义务”的期权思维扩展了决策者的决策空间,实物期权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Black.F,andm.Scholes:thepricingofoptionsandCorporateLiabiliti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73,no.81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4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问题十分的突出,具体表现在:由于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致使其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的投标报价风险进一步上升,难以对投标过程中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往往流于形式,约束力度与执行力度不够。

第一步要做的是构建一套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以及管理体制,以保证工程施工具有较高的质量与安全度;始终将项目经理作为重心,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划分安全管理职责以及权力,制定高效的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约束与管理工作。第二步要做的是培训全员安全教育知识;当前,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忽视了施工的标准规范,并且,施工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必须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贯彻到项目的全过程之中,重点对新进员工以及安全管理核心部位的培训。最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力度,把综合性与专项这两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结合起来,以避免安全管理隐患的发生。

全面预算管理是产权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网络信息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编制、执行、评估以及内部审计等共同组成了运营管理控制系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外部环境;当前,大部分水电建设业都在进行着简短、扁平以及快速发展模式,对于建设速度快、低成本的输出以及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够重视,致使资金短缺、收益低、运行困难现象的发生;

二是内部环境;机械设备与原材料成本进一步提高,员工薪酬成本提升,且项目经理缺乏必要的意识,从而使得自我管理和控制力度不够。要想将上述局面有效的解决,施工企业就必须在战略上把握好全局,在细分市场时做准确的制导,以获取绝对的优势;在产品成本降低方面要做好节约事项,如,节约水、电、时间等;节约型项目部门应防止物资采购、工程竣工结算以及设备材料使用管理混乱、诸多的非生产性经费开支,比如,招待费、差旅费等不必要的浪费。资金的运作过程中,要有一套健全的承包机制,对资金结构加以调整,盘活闲置、沉淀的资金,强化财务控制力度。

资金管理应始终按照“以收限支,以支促收,先收后支,合理有效”的原则办事;而在物流方面,应加强管理与控制实际物流成本、实物流通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信息流通费用;施工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材料以及工艺,进一步降低实际生产消耗量,提高利润。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加强合同管理,特别要对以下几方面的事项加以高度的重视:首先,对合同进行预管理,也就是说,合同签订之前,要对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项目进行计划立项与编制;其次,必须按照合同中的规范与程序办事;所有合同签订之前,凡是涉及到的内容必须通过有关部门检查会审之后,合同双方根据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确保施工合同合理性及合法性。另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内容,规范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施工质量、进度、造价等。再有,应对水利工程施工后期合同清算工作加以必要的重视,确保其的完善性。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5

工程项目的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施工任务所消耗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它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各项费用消耗,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目标预测、目标分解、目标下达、成本监控、效益评估和综合考核等环节。这些环节中,从成本预测、制定计划到监控评估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在市场让利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能本论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建筑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这个动态成本管理的力度,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创造较大的财富,才能消化压价竞争带来的不利因素,达到控制消耗、降低成本,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要使成本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产生合理的经济效益,我们应当首先确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次再制定成本管理的措施,最后还需严格监控成本管理措施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具体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确定工程成本管理原则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确立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的前提和标准,项目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时,应科学地遵循相关的基本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成施工项目成本的不断降低,尽可能地完成成本计划的目标要求,以实现最低的费用支出。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成本最低化的合理性。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项目部全员主观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全面成本管理原则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和各个工序的工作,同时它与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项目成本的高低和项目利润的大小需要全体人员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给予重视和关心,这就是全面成本管理中称为“三全”管理的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要求对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制定责任制,把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细化分解,逐人、逐项下达,落实成本指标责任,个人对班组、班组对项目部的成本目标逐级负责,保证层层落实、级级关心;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要随着工程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工程项目的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全方位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要涉及到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个部门和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精简管理人员和管理层次,控制管理费用在工程费中的比例;根据按施工图严格核算的数量和相关的经验数据,为工程施工中的物资采购、机械台班、用料和用工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台班使用、用工、用料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以减少浪费,节约开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管理责任的同时,应享有一定的权益。要让各部门、各班组在承担成本管理责任的同时,在公司或项目部设定的权限和金额内,拥有费用开支和人员进出调配的决定权。

此外,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责、权、利挂钩,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员的积极性,保证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真正达到成本管理的最终效果。&%科学原则管理是一门科学,无论是那一种工作的管理,都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作依据,要进行管理就必然只能是依靠经验或者凭主观、靠运气。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在成本管理中,我们就有可能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量本利分析法、目标管理法、本论价值工程法、概率预测法、专家调查法和定性、定量预测法等诸多方法。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确定后,我们应从几个大的方面考虑项目成本合理最低化,保证项目增收节支所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与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一样,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组织措施组织是项目管理的载体,是目标控制的依托,是控制力的源泉。因此,在项目开工前,要从组织项目部人员和协作部门上入手,设置一个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和协作网络,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首先,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对所负责的项目拥有与公司经理相同的责任和权力,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不仅要管好人、财、物,要管好工程的协调和工程进度,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为企业赢得声誉的同时,尽可能地为企业创收。

因此,选择经验丰富、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及时掌握和分析项目的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做好成本管理的第一步。其次,技术部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使用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可以确保技术部门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以求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第三,经营部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配置外向型的工程师或懂技术的人员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工程项目的合同外收入。经营部门的有效运作,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增收节支。第四,财务部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财务部门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及时为项目经理提供项目部的资金状况,合理调度资金,减少资金使用费和其他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项目部的其他部门和班组也要相应的精心设置和组织,力求工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和部门都能为项目管理的实施提供保证,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技术措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本论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6

一、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各方面既定的需求。它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能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避免资源浪费。项目管理具有组织的临时性、全球化和多元化和专业化等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知识管理渐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CQ)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二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

项目的一次性特点造成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项目的工作过程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每个项目的独特工作经历会给组织带来丰富的经验积累。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有利于(1)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的整理、收集(2)项目对组织知识的有效发掘和传播(3)提高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4)在项目小组中形成学习氛围。

二、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实施

1.以信息集成推动知识集成

项目具有系统化、重复化的特点,且具有正式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标准,需要各个方面的紧密配合。因此项目环境下的知识集成应建立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在知识集成系统中.知识应该能够便捷的到达知识的使用者。这就需要企业为项目知识的传播搭建方便快捷的共享和传播平台.建立企业内部网构成企业内部的通讯和协作平台。

2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结构的建立.应有利于项目成员之间实现知识的共享同时在项目组织中形成学习氛围。能否实现知识共享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项目成员的相互关系、相互信任和互惠程度对知识创造和知识提供的奖励,以及项目成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然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组织结构给予支持。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知识共享的项目组织.通过项目成员以及各方组织的能力配备『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共享。

3在项目组织内部设置知识管理专职负责人

这种专职负责人能够具体实施知识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了解项目本身以及项目环境能够熟悉企业本身和企业环境,理解项目组织和企业内部的信息需求,能建立一个促进学习、知识积累和信息共享的项目环境,使每位成员都认识到知识共享的益处。此外专职负责人还要监督保证项目知识库的质量和深度.使其与项目目标一致,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实施。

4.建立适宜的知识管理评价激励指标

通过评价指标可对项目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情况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应具有下列指标:大量采集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知识共享程度、知识存储能力、知识的使用能力、对新知识的奖励以及对知识的共同愿景。此外对积极贡献自己经验的成员进行有效激励提高团队成员分享经验的积极性。在项目进行中可以制订一些鼓励大家提供经验的措施,可以是鼓励大家提供创造性经验的明文规定.也可以是对在难题处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总的原则是推动成员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

5将项目环境下的知识信息扩展到整个组织层面

由于一个组织可能有很多项目在同时进行各个项目产生的新工艺或者技巧在项目团队内部可以有效传播和应用,但很少能影响其他的项目。有可能其他项目正在烦恼的问题已经在另外一个项目上被顺利解决了。作为组织的整个成员并不能了解各个项目成员所掌握的知识。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组织内部数据库检索机制来传播这些知识,以实现整个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

三、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分析

虽然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已经逐步开始推行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知识管理在我国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障碍。:

1缺乏资源

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制订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没有设立负责知识管理的部门与主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先进知识管理工具的支撑。

2人才匿乏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具有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从企业领袖、首席知识官、知识员工、到知识管理系统维护者等都必须对知识管理有充分正确的理解。没有合格的知识管理人才有效的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3.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阶段,一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制度安排的滞后导致企业管理体系低效率的运转不仅无法优化配置物质资源更无法有效管理企业的知识资源。

4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多数企业对待创新的态度就是模仿,而不根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主动创新,提高技术。尽管有些高科技行业在生产中能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企业团队组织和知识创新也处于初级阶段。

5.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们有很多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智力资源的重要性企业激励制度落伍,缺乏实行知识管理的内在动力,习惯于抄袭、模仿市场上的成熟产品满足于现有的市场份额。

6.缺乏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

我国不少企业在传统体制、政策下形成的保守、沉闷、缺乏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导致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私人知识.也不愿意承认错误从而阻碍了知识的积累和在企业中的扩散严重影响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

四、项目管理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措施

1.构建项目管理的知识集成体系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集成就是要从项目组外集成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帮助项目组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项目组内集成项目管理所需的和新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集成技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和知识集成平台促进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培养项目组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能力,创造知识和信息共享环境,提高项目组成员知识创新的能力。将项目中积累的知识资源进行整理和规范化.用于以后的类似项目.使项目管理知识得以继承和利用。最大程度地集成这些知识能够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上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高效、优质地完成项目管理任务助于企业今后相关项目的开发,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构建项目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知识管理是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知识资本增值的过程。而要衡量组织或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的效果就需要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所谓绩效评价就是对组织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测量与评定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它既包括对整个组织行为活动成果的测量与评价.又包括对组织内各个群体和组织成员个体的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使得知识价值难以量化而企业知识管理所涉及人、知识、信息、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也带来了知识管理成效考核的复杂性知识本身量化的难度和知识管理考核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在实践中缺少公认的知识评估体系和方法由此构成了知识管理实施的障碍。因此构建项目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知识管理的实施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绩效评价是任何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项目管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述评

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尽管目前还没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借鉴项目管理进行专题研究,但对相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深化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关于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发展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直至20世纪90年,项目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体系,逐渐成为了一个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现代管理学领域。

二、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中国古代很多学者就提出“以身示教”、“熏陶化育”、“笃行隆礼”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也衍生出来近代学者“以情化德”、“美育育德”的隐性教育理念。国外,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佩斯泰洛奇提出:“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等。

目前,国外的研究侧重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能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载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应用“视觉文化”的知识,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塑造价值观(Baker,2008);还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者应用“体验教育”的理论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Raji,2007)。还有一些论文(thiedke,2004、Roholt,2002)希望通过寻找不同教育载体中所蕴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育理念和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都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大量探索,从他们的专著和论文中可以窥见:龚志宏在他的专著《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白显良在《隐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提出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国内学者在他们的论文中,大致作从以下方面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讨论:一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的研究。如田淑青的论文《论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入手,分析了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二是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李铭在其论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主体自主的需要。三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周俊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初探》中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其隐性育人、幽雅环境育人和文化氛围育人的作用。

三、关于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活动的研究

学生活动管理大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研究内容。例如,田慧生在专著《活动教育引论》、但武刚在论文《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教育论》探讨了活动的内涵,同时探讨了活动教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傅进军等在《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教育》一书中研究了了大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资源配置与评价相关问题。

1.高校学生活动项目管理的模型。如张超等在《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学生活动的管理,应以项目化管理理念,优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王建武的论文《基于项目管理的学生活动研究》对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项目管理理论的角度尝试建构高校学生活动的理论模型。

2.从结合实际工作提出高校中某些学生活动应该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彭程在《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学活动的开展》、徐纯赤在《项目管理在校外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应用》中指出,作为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可以适应高校团学活动的特点,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高校团学活动的效果和资源使用效率。

3.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行性分析。傅丽华在《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了、蒋旭在《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姚荣斌在《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论文中提出,把项目管理模式引进到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提高。

4.项目管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作用研究。例如,张波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叶彬强、黄介彬、、胡新宇的《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等论文指出素质教育活动与项目管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项目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层级进行了研究,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意义等等初始阶段,理论深入不够,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李臣之.活动教育引论[m].潘洪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张波.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2007(5).

[3]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傅进军.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5]张超,杨军丽,李洪霞.高校学生活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4).

[6]李炎清,李太平.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6]叶彬强,黄介彬,,胡新宇.素质教育活动项目管理程序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

作者简介: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管理;bot方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by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著方面,英国的学者j.p.turner的著作《thehandbookofproject-base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ti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pgupta和anilk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dailami和danny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

田琦、赵凤(2004)对scert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范小军、王方华、钟根元(2004)分析了大型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模糊评价方法。张建坤、张璞(2004)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融资风险的灰色模糊评判进行了研究。屈哲(2003)对项目融资风险引入了动态分析的定量评估。王上铭、李树丞、王贵军(2002)对ahp法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李汉军、何亚伯(2000)、张曼、屠梅曾、王为人(2004)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动态管理方法。袁业虎(2004)对融资风险测量方法的进行了探讨。钱春沁、孙晓安(2004)建立了项目融资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徐大鹏、赵梅(1999)、王晶(2000)、李云磊(2000)、薛桦(2001)、屈哲(2002),尹昱、吴旭光(2003)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规避与控制的措施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尹昱(2001)、陈?、张凤明(2004)\范小军、钟根元(2005)、侍玉成(2008)对项目融资中风险分担与博弈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摊和控制机制以及项目融资风险的最优分配模式。

邱晓晨、张颖(2004)对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丁莉(2002)、王准、彭新民(2004)对水电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袁俊霞(1999)研究了项目融资在煤炭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项目融资;风险管理;Bot方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by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着方面,英国的学者J.p.turner的着作《theHandbookofproject-base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讨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ti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pGupta和anilK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Dailami和Danny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双法)项目管理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开展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研究,于2001年5月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志体系,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结构。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项目管理学术研究与培训等工作,使项目风险管理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目前,国内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主要是一些较为初步的定性分析。

田琦、赵凤(2004)对SCeRt在项目融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范小军、王方华、钟根元(2004)分析了大型基础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模糊评价方法。张建坤、张璞(2004)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融资风险的灰色模糊评判进行了研究。屈哲(2003)对项目融资风险引入了动态分析的定量评估。王上铭、李树丞、王贵军(2002)对aHp法在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李汉军、何亚伯(2000)、张曼、屠梅曾、王为人(2004)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动态管理方法。袁业虎(2004)对融资风险测量方法的进行了探讨。钱春沁、孙晓安(2004)建立了项目融资指标体系及其风险评估方法。

徐大鹏、赵梅(1999)、王晶(2000)、李云磊(2000)、薛桦(2001)、屈哲(2002),尹昱、吴旭光(2003)对项目融资的风险规避与控制的措施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尹昱(2001)、陈赟、张凤明(2004)\范小军、钟根元(2005)、侍玉成(2008)对项目融资中风险分担与博弈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摊和控制机制以及项目融资风险的最优分配模式。

邱晓晨、张颖(2004)对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风险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丁莉(2002)、王准、彭新民(2004)对水电项目融资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袁俊霞(1999)研究了项目融资在煤炭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项目研究管理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选题方向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