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习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24:08

劳动节的习俗篇1

每一个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对于劳动节肯定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属于全体劳动者们的节日。那么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呢?大家是否有想过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整理了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及习俗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劳动节的历史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罢工运动,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国的工人阶级都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争取自身的权利。

世界各国五一劳动节习俗

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不论网络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都会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刺激消费。对于工作者来说,五一劳动节的小长假,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

美国:劳动节发源地不过“五一”

劳动节起源于美国。但特殊的是,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每逢9月的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

俄罗斯:游行、集会、娱乐一个都不少

俄罗斯一直比较重视这个特别的节日,“五一”这天,俄罗斯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及群众性游行。一般来说,“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

日本:劳动节逢“黄金周”

日本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五月的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因此,在日本,劳动节专门的庆祝活动日渐被“五一黄金周”所取代。而且从4月29日开始,日本就已经进入了“黄金周”。

加拿大:9月劳动节标志夏天结束

加拿大与美国一样也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劳动节。在渥太华、多伦多等城市,每年劳动节时都会举行游行和集会,以此表彰工会组织下的工人对加拿大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泰国、秘鲁:放假一天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

和泰国的情况比较类似,南美国家秘鲁也规定5月1日为国家的劳动节,而且全国放假一天。

意大利:不庆祝不放假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的习俗篇2

20xx清明节小长假加班费怎么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4月2日至4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

加班工资这样计算: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

清明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4日,清明当天)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休息日(2日、3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200%。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20xx清明节假日加班工资算法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国家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因此,应当给予更高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属于哪一种情形的加班,就应执行法律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规定,相互不能混淆,不能代替,否则都是违反劳动法和本法的行为,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方法:

1、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2、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3、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

4、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提成工资、包干工资等工资形式的劳动者,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均按照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办法和标准支付。

清明节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传统习俗三: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传统习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传统习俗五: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劳动节的习俗篇3

一、赏农景,领略家乡之美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自然景观、农家新居、现代乡村生活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采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小麦、玉米、菜地、鱼池、大棚、奶牛场……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秋收图、运输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干农活,丰富生活体验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教师师除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热闹非凡的劳动场景,从中了解不同的劳动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了解他们是如何团结协作完成每项劳动任务的,弄清楚每项劳动的程序、特点,了解万物的生长规律及四季变化等。如,拖拉机的轰鸣,农民除草施肥,播种浇水,开机收获,装仓入囤,剪枝授粉,喷药除虫,采摘交易,庄稼拔节抽穗,开花结实,野花野草的自生自灭过程等等,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都会给学生写作的灵感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好比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获取第一手详实的写作资料。

三、做调查,探究农村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博大精深,农村文化异彩纷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地域文化优势,让学生透彻地、广泛地了解农村文化,使其沐浴在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之中,汲取精华,增加内存。

1.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比如: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守夜、拜年;阴历二月初二炒豆子;清明节扫墓、插柳;端午节吃粽子、煮鸡蛋、划龙舟;阴历六月初一过“小年”吃菜包、喝面叶;阴历七月初七到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诉说衷情;中秋之夜出门在外的人千里迢迢回家团圆、吃月饼、赏月;腊月二十三吃年糕等等,这些节日习俗和风俗习惯都有来由,分别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作为节日活动的主人,以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参与、了解、感受,弄清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的来由,活动过程,代表人们怎样的愿望,寄托人们怎样的感情等等。于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和风俗习惯的熏染中享受亲情和欢乐,体验生活的甜美,品味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2.了解村史。每个村庄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沿革过程,具有深厚的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找地方志,向年长者请教,寻查碑刻等形式,弄清楚村庄的起源,发展,辉煌,涌现出哪些名人,祖辈留下哪些弥足珍贵的有行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过哪些历史大事,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等等;弄清楚当地的地名、山名、典型建筑物名等方面的来历,以及寄予的内涵等情况。这既能增强文化底蕴,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强化学生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

四、察农变,感悟时代脉搏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发展,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然而小学生对这些没有太多关注。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变无心为有心,通过课外阅读、向长辈询问等途径,去发现农村的新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在作文中的描述明显具体生动起来了,如:有位学生在《我家门前的路》一文中,通过写家门前的一条小路由爷爷小时候的烂泥路、爸爸小时的沙土路到自己现在的柏油路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劳动节的习俗篇4

关键词:电视苗族聚居区节日习俗

一、研究的缘起

湖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宣恩、来风、咸丰、利川等县市,根据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数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苗族人口205817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45%,恩施州的苗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特点。苗民一般居住在山腰或山弯里,苗族聚居的村寨由于离县城、集镇较远,因此偏僻、交通不便,相对封闭。但本民族的信仰、民族风俗、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特别是在宣恩县高罗乡的小茅坡营,仍保留着完整的苗族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普及,苗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通过调查得知,湖北境内的苗族聚居区,主要的大众传媒是电视,本文将把湖北苗族的节日习俗与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电视在苗族节日习俗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找到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节日在当下的特点,以及电视对苗族节日习俗的影响,作者对湖北苗族聚居区进行了走访调查,采取了抽样调查研究的方式,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76份,用统计软件paswstatistics18进行了数据的编码及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描述统计法、比较均值法、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1、电视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

根据调查得知,在苗族少数民族聚居区,电视的普及率达到了100%。最近几年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41.18%,十年前拥有电视的家庭占到了35.29%,剩下的25.23%的家庭在二十年前就拥有了电视。从每家拥有电视的台数来看,62.5%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31.25%的家庭拥有两台电视,6.25%的家庭拥有三台电视。这些苗族聚居区全部是通过电视接收“天锅”来获取信号的。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达到了32个。从收看电视的目的来看,58.82%的居民是为了消遣娱乐,23.53%的居民是为了学习知识,17.65%的居民是为了获取信息。

2、节日习俗的熟悉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12种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中,已经消失的节日习俗是“女儿会歌舞节”,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的调查发现,已经没有了这个节日。“四月八”牛王节这一有着优美传说的节日和“尝新节”除了一些老年人知道外,现已基本消失。而极为盛行的节日便是“大年”、“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小年”,这些节日又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可见汉族节日对苗族聚居区的影响很大。

3、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苗族聚居区居民的真实想法,特在问卷上设置了三道选择题供受访居民选择,这三道题分别是:

(一)您觉得电视会对这些节日习俗有所影响吗?

a、有b、没有

(二)在电视节目和节日盛会上,您更愿意选择哪种形式?

a、电视节目b、节日盛会

(三)您觉得是电视更吸引人,还是节日更吸引人。

a、电视b、节日

为了检测到聚居区居民在选择以上三个问题上的区别,特对受访人群进行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四个方面的区分。在年龄上将受访者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段,性别分为男、女,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分为农业劳动者、党政及企业职工、个体、学生、外出务工者、其它。通过描述统计的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图1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很直观的得到,在不同年龄段,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儿童的影响最大,他们更喜欢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兴趣不是很浓烈。老年人更喜欢节日习俗,对电视的兴趣不是很浓烈。

(2)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小学阶段影响最大,其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最强,而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影响就很小了。

(3)从图2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不同的职业分布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学生

农业劳动者的影响较大,而个体和外出务工者影响相对较小,而学生在电视和节日盛会上,学生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电视,而农业劳动者更多的倾向于选择节日和节日盛会。

(4)从图3中图示的比例分布可以得到,从性别的不同来看,电视对节日习俗的影响上,女性的影响较大,在电视和节日习俗上,女性会更多地的选择电视和电视节目。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将归纳出如下几点结论:

1、湖北苗族聚居区通过国家推行村村通后,家家都已经安装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了苗族聚居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电视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娱乐消遣重要来源。

2、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发现,传统的苗族节日习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有一些节日习俗已濒临消失,现存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具有了非常浓厚的汉族特色。

3、通过调查发现,电视对苗族传统习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交叉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总结出,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与传统的节日习俗比较起来,儿童更喜欢电视。从受教育的阶段来看,小学阶段影响最大。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的影响最大。从性别来看,女性影响最大。因此,要继承和发扬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电视(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要多播放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习俗,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栏目来吸引和传承民族文化。

4、电视在推广苗族节日习俗时,要多做一些适合于儿童、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女性的节日习俗节目,这将对苗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推广和继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版。

[2]丁国盛,李涛.spss统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

劳动节的习俗篇5

关健词:沐浴;瑶族;社会文化学

沐浴,俗称洗澡,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习惯。南岭民族走廊内瑶族的沐浴习俗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保护利用好,可以促进南岭地区瑶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下面进行简要探析。

1瑶族沐浴习俗形成的人文生态环境

沐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文明风俗。远古时代,人们为了防避蚊虫叮咬,降温防暑、洗去污垢和汗臭,已经有了沐浴的良好生活习惯。但是因为条件限制,古人只能利用天然河流、溪沟、山泉和海滨等进行沐浴。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了“浴”“沐”“澡”“洗”“盥”等字。现在知道的最早用于洗浴的器皿是商汤时期一只刻有铭文的浴盆。大约在秦始皇时期,浴池出现了。但那时的浴池还是皇宫贵族们享有的侈奢品。他们在池子里沐浴,风光旖旎,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这些,历代文人作了详尽的描述。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渭流涨腻,弃脂水也。”说明阿房宫内是有浴池的,而且数量不少。因为宫人洗浴之后的脂粉水通过水道流出,以至使“渭流涨腻”。宋代开始出现公共澡堂,而且对普通百姓开放,具有商业性质。当时的吴曾在他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所在浴堂必挂壶于门”,这种共同的标记,让人老远一见,便知道浴室之所在了。当时的浴室,又称“香水行”。瑶族先民很早就有沐浴的习惯。在古代,他们利用天然的溪流、山泉和河流进行沐浴,包括瑶族妇女也下河洗澡,不避男性。汉代文献中记载:“越地多妇人同川,为主”。

这说明当初瑶人由于受条件限制,沐浴大多在河流溪沟里进行,女子浴于川,这是南方民族较为流行的一种习俗,瑶人也不例外。正如王临亭所写:“端州深山中,妇人河溪中。见人仅掩其乳,了不为异。不知者见而晒之,则诟骂相随矣。大抵皆瑶人也”。瑶族爱洗澡,而尤以江华瑶族为最,在湖南江华,不论是过山瑶还是平地瑶、梧州瑶,勤沐浴是瑶族的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寒冬酷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坚持,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小孩,更是天天要洗热水澡。热天洗去汗渍,一身凉爽轻松,冬天在木桶、木槽里泡澡,全身热乎,疏通经络,抗寒保暖。对此,胡起望先生在他的《瑶族耕略述》中记录:“由于刀耕火种使劳动者的肢体受到污染,养成了瑶族人民每天夜晚入黄桶洗澡的优良习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乐此不辍”[2]。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地民族,其多元独特的沐浴习俗与其居住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瑶族先民过着不断迁徙的游耕生活,他们在高山峻岭上劳作,爬山涉水,饱受蚊虫叮咬。而且由于南方天气炎热,上山、下地劳作时,汗渍和污垢较厚,因而劳累一天后,夜晚沐浴成为瑶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瑶民们一方面可以洗去身上的汗臭和污垢,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一天辛勤劳作的疲劳,同时,还可以消除白天劳作时在山上地里被蚊虫叮咬和树枝划伤的痕迹。可以说,瑶族沐浴习俗是瑶族人民长期以来在与自然环境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性智慧,它在保存整个族群繁衍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瑶族沐浴习俗还与瑶族的人文传统密切相连。一方面,瑶族爱干净、讲卫生,还认为“沐浴”可洗去污垢———“净身”,如满月浴、端午澡、老年澡、新年澡、死了也要洗澡,因而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在瑶山形成了一种礼仪,每当山外人进山做客,瑶家都要邀请客人洗“黄桶澡”,把洗澡当作一种礼节,让客人享受,客人也把洗“黄桶澡”当看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来享受。从而使“沐浴”成为与瑶族人文传统密切相关的习俗。另一方面,瑶族人民经过长期的沐浴实践,总结出一套沐浴对身体健康的认知和经验,认为沐浴可以强身健体。通过沐浴,可以加快人体全身血液循环、舒经活络,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正如江华瑶族俗话说的“每天一个热水澡,不要郎中抓草药”。后来,瑶族人民还发明了“盐茶浴”、“药浴”等,进一步提高了沐浴对人体健康的功效。

2瑶族沐浴的分类及特色文化

南岭地区是全国瑶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瑶族人口三分之二,被费孝通称为“南岭民族走廊”。境内有盘瑶、茶山瑶、坳瑶、山子瑶、过山瑶、排瑶、平地瑶、梧州瑶(寨山瑶)、勾蓝瑶、顶板瑶等支系。他们有的分布在高山上,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林木、药材为其生活主要来源,以庭院经济为补充。有的分布在丘陵地带,以农耕生活为主,他们整日辛勤劳作,或出没于荒山野岭,草丛荆棘之中,或奔忙于田间地头,烈日暴晒之下,劳动强度大,身体极度不适,回到家后,急需用热水洗尽身上的汗水和污垢,畅通血脉,上床休息,恢复体力,以便第二天继续上山下地劳作。久而久之,沐浴便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了许多沐浴的方式、方法乃至形成了一些禁忌,使瑶族沐浴成为了一种民族习俗,其中有些方式、方法有别于其它民族,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1黄桶浴

南岭山区瑶族沐浴的浴具有多种,有圆木桶、腰盆、木槽、木桶。腰盆的大小如现在的浴缸;木槽用一米多长的大树挖空而成,各种浴具下方都凿一小孔放水。最有特点的是黄桶。黄桶实际上是大木桶,有的瑶族称“大黄桶”。它长约五尺,高约三尺,宽约三尺,呈椭圆形,在桶里坐上两个大胖子也不显挤。瑶家沐浴用水方便,瑶民们家家屋后都架有竹笕,密如蜘网,纵横交错。他们把高山上的水用竹笕接引到屋里来,一年四季,长流不断。瑶山烧洗澡水的柴火也很方便,且不说漫山遍野的杂草荆棘,出门便是柴,光是枯死的树枝和砍伐下来的树皮树叶就够烧上大半年了。冬天,黄桶放置在水槽的左侧,大灶的右侧,倒好洗澡水后,进到桶里,热流漫过全身,或坐或卧,或俯或仰,可以随心所欲。还可以随意添水,直洗到酣畅淋漓为止。夏天,为了防蚊虫叮咬,瑶民们把黄桶移至门口铺就的巷口,大人小孩都赤条条跳进黄桶里享受,路边的行人毫不惊奇,还会与沐浴的人搭讪或开玩笑。这在他们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瑶山人淳朴而自然。

2.2盐茶浴

瑶族人民在山间地头耕作,假如没带雨伞,被雨淋湿了全身,淋了生雨,人就很容易生病。这时,如果能够洗个盐茶浴,不仅全身舒畅,而且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因为盐茶具有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瑶民们感冒初期泡个盐茶水浴,可以使毛孔张开,把寒气逼出去,达到清热、降火、发汗、治感冒的目的。洗盐茶浴,要先烧一锅开水,把水放到桶里,将茶叶放入水中浸泡,或者把茶叶放在锅里煮三、五分钟,待茶的味道煮出来并且浓度适中时倒入桶里,再加盐,咸度适中,不咸不淡,象汤那样即可。水烫时千万不能加冷水降温,而要等水温自然降到可以沐浴时再洗,不然其功效就会下降。沐浴时边洗边加盐茶水,一直要洗到大汗淋漓时才可以出来。洗完后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以免再受凉。

2.3药浴

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煎液浴身或熏局部的一种方式。药浴属于中医外治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及手段,多用于各种皮肤病,如荨麻疹和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感冒等疾患的预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千年前,我国民间就盛行香汤沐浴,即是药浴的雏形。周朝时,“女巫”规定每年的五月为沐浴节,大家都以香熏草药沐浴。屈原在《离骚》中用“治兰汤兮沐芳”的词句加以描述。唐宋时,民间把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浴兰节”。南岭瑶族在长期的恶劣生产与生活环境中求生存,在与大自然奋力抗争的漫长岁月中,不断创造和总结,认为药浴可以舒筋活络、驱风祛寒、强身健体,积累了许多用药浴泡洗健身治病的知识和经验,当地称之为“瑶浴”。因而他们经常泡瑶浴,并已成习惯。广西龙胜瑶族瑶浴所用之药一般是祖传秘方,由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新鲜草药配制而成,如为防治风湿病,他们从深山老林里采回石楠藤、冷骨枫、箭杆枫、臭叶枫、小钻、大钻、松针叶、棕桐叶等十余种药物,将药熬水沐浴。平日有人身体不舒服,即熬水沐浴。江华瑶族每逢岁交之日要沐浴,叫“洗老年澡、洗新年澡”;农历端午、重阳节,以及产妇、婴儿(江华叫“毛奶崽”)都要洗药浴。在江华,产妇满三朝开始洗,婴儿十余天后开始洗,以后每周洗一次,满月之日还要洗满月澡。浴前产妇均吃药水蒸的鸡肉,以祛风祛瘀补体。南岭瑶族药浴习俗对于瑶族人民强身健体、防治疾病起了很好的作用。

3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价值

民俗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是与这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条件优劣同步的,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以说,民俗的本质就是文化,抑或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南岭瑶族的沐浴习俗和其它民族的众多风俗习惯一样,是南岭瑶族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状态以及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心理形态、价值取向等的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3.1具有浓厚的卫生、保健、医疗价值

沐浴是一种卫生习惯,人们通过沐浴去掉身上的汗渍、气味和污垢。瑶族长期在山间地头劳作,受阳光、尘土、荆棘和蚊虫侵袭,肢体容易受到污染。所以瑶族养成勤沐浴的习惯,而且坚持每天沐浴,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一身总是干干净净,轻松舒服。南岭瑶族沐浴,特别是黄桶浴,盐茶浴和药浴还具有很高的保健和医疗价值。瑶族人民通过沐浴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活血养颜、消除疲劳。沐浴还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同时,沐浴还可以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能力。在医疗上,沐浴可以减轻皮肤痒感,特别是加上一些草药,沐浴还可用来治疗慢性关节炎,骨折愈合和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因此,瑶族沐浴具有良好的卫生、保健和医疗价值。难怪南岭山区瑶族妹子,由于常年沐浴,因而出落得象瑶山的山泉一样冰清玉洁、充满灵气。

3.2作为民俗文化传播的经济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出封闭,走向市场,并逐步被其他民族接受,成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并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瑰宝,有的甚至因为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而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乃至成为民族区域经济的一个产业链。瑶族民间医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民俗文化价值的重要经济产业。近些年来,在一些地方,有人把瑶族黄桶药浴作为一个保健项目在大中城市或旅游度假村开办,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的客人。如郴州市公安局退休干部盘英明先后在郴州城内繁华地段开办了一家“瑶家药浴中心”,将老家的医生,瑶家表弟请来当坐堂医生,同时,又在郴州龙塘湖旅游度假村兴办了一个瑶家药浴馆,既光大了瑶族药浴文化,又获得了经济收入[5]。这一做法既找到了文化和经济结合的路子,也探索出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途径。

3.3形成了众多的瑶族礼仪

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瑶族沐浴习俗在历史的流变中形成了众多的瑶族礼仪,如湖南蓝山习俗,瑶家来客,若客人下午进屋,烟茶过后,主人就请你沐浴,你若沐浴,就意味着晚上在他家留宿,聪明的女主人就会给你安排好房间、床铺和被褥。瑶家管这为“洗尘澡”。同时,如果你继续住下去,第二天沐浴,“主人倒好洗澡水后会让客人先洗,你大可不必推辞。其间,碰上男主人不在家,跟你倒水或加水的会是女主人,抑或是家里的年轻媳妇和阿妹,你也不必拘束,这是瑶家习以为常的事。当客人沐浴完来到火塘边坐定后,主人家才按辈分的尊长,年龄大小依次轮着沐浴,男人要在女人前面洗,天天如此,从不紊乱”瑶族的这种沐浴礼仪,彰显出瑶家人好客、讲礼貌的品性以及社会和家庭和睦共处、和谐生活的社会伦理道德。

3.4具有很强的族群认同价值

瑶族的沐浴习浴保留了瑶族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文化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是瑶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记。如瑶族一生从开始到死亡都非常重视沐浴,一个人生下来十来天后即随母洗药浴,满月之日要洗满月浴。每年的五月端午、重阳节要洗药浴。年三十晚上要洗“老年澡”,大月初一晚上要洗“新年澡”。湖南蓝山县瑶族习俗,人死后,孝子要“买水”为死者沐浴更衣。孝子随师公到河边,孝子两人到河边装水,先点上香,烧些纸钱,投两至四枚铜钱于河中,然后说明意图,用竹筒吸水三次,装水回家烧热后给死者沐浴。沐浴时要用白布拧干后分别在死者额、脸、胸、背、四肢处各向外抹三下。沐浴后收殓,换新衣入棺,将水倒在屋外。瑶族的沐浴习俗伴随瑶族人生的整个过程,成为瑶族礼仪和宗教禁忌,这种习俗有别于其它民族,蕴含了瑶族人民对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社会和谐的追求,是瑶族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瑶族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强化和巩固的基础和源泉。

4传承保护瑶族沐浴习俗文化的思考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当今快节奏、工业化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护和抢救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价值,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逐步开发和利用瑶族沐浴习俗的经济价值成为推动现代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应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1现代社会生活对瑶族沐浴习俗的冲击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文化价值激烈碰撞,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各民族生产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物和习俗逐步消失。瑶族也是如此,如过去在湖南江华涛圩,白芒营一带被称为岭西地区的梧州瑶(也称寨山瑶)的坐歌堂和逢圩的对唱情歌找对象的习俗,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冲击,加上男女青年大多到广东沿海地区打工,对歌找对象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逐步消失。南岭地区瑶族沐浴习俗也是如此。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瑶山的人们会认为用黄桶洗澡浪费水,浪费时间,洗药浴效果不明显,生病以后吃几片西药比洗澡来得快得多,而且现在瑶山村村都有卫生室,乡镇都有医院,同过去瑶山缺医少药,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青年男女从外面打工闯世界回来后,认为再泡黄桶澡已经不卫生了,泡盐浴或药澡也非常麻烦。另一方面,随着瑶山经济条件的改变,瑶家人盖房很少再盖吊脚楼,代之而起的是红砖青瓦的三层小洋房,每层都有卫生间,洗澡都用淋浴,燃料都用液化气或者电了,既快捷,又卫生,省时又方便,何乐不为。古老而又独特的瑶山沐浴习俗只是在老人小孩中间或个别没有通电的山村里留存着。

4.2瑶族沐浴习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人类不同文化模式的存在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人类学研究表明,在当今多极化世界里,文化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而且还可以使世界显得多姿多彩,有利于发挥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和适应,以应付各种复杂环境。这就要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为该国该民族所接受,用人类学家的话来说,就叫文化适应。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有时虽然是痛苦的,但只要处理得当,又是可以适应的,因为适应是文化的功能。瑶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瑶族四处迁徙,从中原到南方再到南亚诸国,既历经了其它民族的争斗,又饱受统治者的欺压,尝尽了异族歧视之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瑶族在漫长的游耕迁徙过程中吸收到先进民族文化如汉文化,吴越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等许多优秀成分,不仅未失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认同,而且还兼收并蓄,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成为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典型客民文化”。同样,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基因中既包括有中原汉族文化,又包含有南岭百越文化的因子,是一种兼容多种文化基因的多元复合性文化,是瑶族文化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只要我们采取真诚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合理的方法抢救和开发,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也终将会和其它瑶族传统文化一样,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顽强的活下来并不断地传承下去。

4.3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行传承和保护瑶族沐浴习俗是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传承性和社会认同功能,保护和利用好这一珍贵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瑶族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转变观念。要破除那种沐浴习俗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政府部门如民族、文化、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瑶族沐浴习俗作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做好保护工作;二是要作好规划。要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整个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中,统一向上申报纳入整个地方旅游景点规划中,统一布局,进行科学保护;三是要进行科学研究。要把沐浴的内容,如容器、药物配方和形式,如洗、蒸、按摩等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进一步充实内容,丰富形式,增强效果,使瑶族沐浴习俗这一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4.4抢救和开发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的途径和方法

对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沐浴习俗,既要保护、抢救,又要开发、发展,要以抢救带动开发,将瑶族沐浴习俗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以开发促进保护,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瑶族沐浴习俗的抢救,保护和发展。一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一方面,要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用现代影视技术,以“凝固历史”的纪实手法,将瑶族沐浴习俗拍摄成光碟,并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记录和保护,使瑶族沐浴文化像“社会活化石”般地永远保存。另一方面,可以制作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宣传网站或专栏,介绍和宣传瑶族沐浴习俗,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瑶族沐浴习俗的平台。二是把瑶族沐浴习俗纳入民族旅游的重要内容加入保护。一方面,在民族旅游节庆中,有意识地推出沐浴习俗项目,让人们了解和体验沐浴习俗。另一方面,开发瑶族沐浴习俗旅游专线,让游客耳闻目睹,切身体验,心灵感受瑶族沐浴习俗特色,同时也使瑶族沐浴习俗注入生机和活力。三是适度开发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经济价值,使之产业化。南岭民族走廊族沐浴习俗作为瑶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医疗、保健和礼仪等潜在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在强调对瑶族沐浴文化进行本真性、原生态保护的同时,还要有对它进行适度开发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它的价值确定开发思路,进行产业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措施,培育文化品牌,将瑶族沐浴习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充分实现瑶族沐浴的经济开发价值,实现以开发促保护的目的,从而有利于促使南岭瑶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永章.瑶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600-601.

[2]胡起望.瑶族研究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71.

劳动节的习俗篇6

[关键词]梅山民歌类型特点传承

一、引言

梅山位于湖南省中部,而梅山文化,是湖南一种重要的区域文化。梅山文化产生的地方是古梅山,包括今之安化、新化两县,东接益阳、宁乡、湘乡,西抵溆浦、辰溪,南到邵阳,北达桃源,方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这一古属梅山地域内所存在的文化现象。梅山民歌是梅山文化乃至湖湘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其历史十分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变异,已成为一个完整的民歌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梅山人酷爱音乐,尤喜唱歌。章惇《开梅山歌》有句云:“穿堂之鼓当壁穿,两头击鼓歌声传”。当时武安节度衙门设于长沙,节度推官吴居厚也曾吟咏其事,他的《梅山十绝句·其四》写道:“迎神爱击穿堂鼓,饮食争持吊酒藤。莫道山中无礼乐,百年风俗自相承。”劳动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梅山人常以歌摇抒发感情,劳动之中常以歌谣助兴化疲,长期以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梅山民歌。新化、安化(古称梅山)民歌统称为“歌谣”或“歌粒子”,它既不是指某一种民歌体裁,也不是指某一类民歌,而是指流传在新化、安化地区的民歌的总称。本文拟介绍梅山民歌的类型与特点,重点探讨梅山民歌传承的困境与途径。

二、梅山民歌的类型及特点

梅山民歌的种类繁多,《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中国民间民歌集成·湖南卷》等重要文献中均收有大量梅山民歌,其体裁大致可以分为劳动号子、小调、山歌、宗教仪式歌、儿歌、地花鼓等几种主要的体裁。

劳动号子是人民群众进行劳动生产时为了统一步调、协同用力、减轻疲劳所唱的歌。梅山地区的劳动号子分船工号子、打硪号子、抬轿号子、开山号子、拖树号子等,这些跟人们的劳动、当地的风俗密切相关,各种劳动号子歌词简短、句式相对固定、连贯易记,大多是一人领众人和,领唱人是劳动的指挥者,和者则以旋律和节拍来统一大家的劳动动作,节奏刚劲有力,情绪豪迈。山歌则高亢而优美,成了梅山地区的一种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山里人不同季节唱不同的山歌,做什么事唱什么山歌,如上山砍柴唱砍柴歌,小孩子放牛唱放牛歌,春季采茶唱采茶歌,农忙季节唱插田歌,其乐融融。梅山民歌中的小调是在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唱时常带用乐器伴奏,其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结构规整、节奏明快、变化有规律,曲调优美、流畅。宗教仪式歌是伴随民间礼俗和祭祀典礼等仪式而唱的歌曲。儿歌是母亲教孩子的启蒙音乐,和孩子们玩乐时唱的歌谣,曲调短小,节奏性强,歌词口语化。地花鼓在梅山地区正月空闲之际十分流行,是一种歌舞演唱形式的表演。表演时不仅要唱出曲调特有的韵味,同时还要掌握好手、眼、身、法、步的有机结合,梅山地花鼓一般都具有欢快、粗犷、开朗的特性。梅山民歌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粗犷、大胆的艺术风格

梅山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北宋开发梅山后,汉人不断涌入,瑶、苗、汉民族逐渐融合,日积月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梅山民歌是梅山文化的一种凸显,以至于其曲调具有粗犷、陡峭、抒情的独特风格和利索、大胆的特色。

2.浓郁的地方方言特色

梅山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口语,口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使用的语言,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当地的方言特色尽情体现在梅山民歌中,如:新化山歌《昨夜一洒麻麻雨》:

昨夜一洒麻麻雨呀,

清早起来加了一场白砾霜——

你看我伲俩公老子,

箍哒箍哒,抱哒抱哒,摔哒摔哒,困哒困哒,喊脚凉——

可怜对门十七十八哥哥一个人困罗——

咯番古长——

你看我心挂两头呢,

到了我伲光——

方言词“麻麻雨”、“我伲”、“古长”,具有新化方言特色。此外,多用叠词和衬字。如“箍哒箍哒,抱哒抱哒,摔哒摔哒,困哒困哒”,这种叠词的排比,节奏鲜明,意义得到强调,渲染了气氛。又如《五更阳雀啼》中“叽叽呱呱,叽叽呱胍”,音节响亮,形容阳雀在夜里醒来急促的叫声,烘托了少女思想情郎、夜不成寐的烦躁心情。梅山民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叠词,能表示音色、节奏、程度、频率、情态等多种意义,从而使歌词的感情更加丰富,曲调节奏鲜明,更加动听。

3.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劳动节的习俗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类别;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65-04

广西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侗、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族等,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异彩纷呈,展现出神奇而迷人的民俗风情,具有无以伦比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物质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社会民俗文化如家族、生活礼仪、邻里关系等;精神民俗文化如、岁时节俗、各种禁忌、游艺竞技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这对认识、了解和挖掘广西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发展民族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文化

1.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民族的表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故事传说。民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和颜色,都有深远的寓意,记载着民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或民族信仰崇拜。如白裤瑶妇女衣背上所绣的方形大印图案,就是传说中当年被土司抢走的盘王印,绣在衣背上是寓意要世代铭记;男子白裤上绣制的是五条鲜红垂直线,则是寓意祖先与土司奋战时的手指血痕,也是对祖先的永世缅怀。又如融水苗族的服饰上有蝴蝶吉祥物,妇女胸前缀饰的银蝴蝶,表现了她们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侗族服饰图案中的混沌花,传说是侗族创世女神在地上化身金斑大蜘蛛的花形变异,她创造了天地日月、动植物和人类,是创世主神。所以,服饰上的混沌花表示了侗族对母祖的崇拜。

民族服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广西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反映,如瑶族头饰是缠头和由缠头演变的三角形帽、尖塔帽等,足饰是打绑腿,这是因应环境而形成的。瑶族长年生活在大山深岭,山高林密,野兽多,戴三角尖帽可防兽害。另外,山中荆棘丛生,上山劳动或打猎,以布裹头,可保护头部不被树桠或荆棘勾伤,打绑腿则是防毒虫、毒蛇咬伤,还可清除腿部的疲劳。壮族男装一般为短上衣、对襟衫。裤子的裤腰头宽大裆宽,裤筒也很大,腰扎布带,头缠黑头巾,以赤脚为主,这也是方便劳动。毛南族男装为右开襟衣,下穿宽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裹头巾,束腰带。女装是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滚边长裤。侗族女性的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边角都配有花边和飘带,白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特别绮丽多姿。

民族服饰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为单色布料,色彩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壮、瑶等民族喜用红、黄、橙等明快的暖色调,具有温暖、幸福吉祥的之意。苗、侗、水等民族爱用黑、兰、白等淡雅的冷色调,则有庄重、力量和神秘的之意。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形纹样很丰富,主要有名花佳木、益鸟灵兽和祥云流水等。这些图纹精心绣镶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如壮族多用几何图纹和动、植物纹样构图,造型生动形象,写实性强。瑶族则以草、花、树、山等自然物为纹样,再饰以动物纹样构图,造型富于变化。侗族女性普遍爱好佩带银首饰,头挽偏髻,插银梳和银簪,两耳戴银环、胫着银圈、手戴银镯,胸前佩银链,背有S形银垂和六面银砣等,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2.民族饮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广西少数民族散居于八桂大地,因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信仰习俗和食物品种、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习俗独特而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食大致相同,一般以大米为主,山区民族多食玉米,辅以薯豆。副食则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壮族在清明节或三月三,家家做五色糯米饭,吃五色糯米饭。五色是红、黄、黑、白、紫,除白色外都是用相关植物汁浸染,蒸熟后就成了五色饭。壮族人把五色饭看作是吉祥安康、五谷丰登的象征。又如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有腌制酸食、爱吃酸菜、酸肉的习俗,几乎家家有酸坛制酸品,日常饮食是无食不酸。瑶、苗、侗族有“打油茶”的习俗,油茶既香甜可口,又消食健胃,驱湿避瘴,深受各族民众喜爱。

民族饮食规矩和禁忌习俗。各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壮族人进餐时,父母坐正座,两侧是儿女,媳妇坐在公婆对面。瑶族人在饭桌靠神龛一侧上位设虚座,不坐人,以示对祖先的崇敬。瑶族人忌讳吃狗肉,传说犬是瑶族的图腾,奉为神灵,因而世代忌食狗肉。毛南族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谈丧事和不幸的事,若在饭桌边打烂碗、杯,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预兆。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餐桌上主家会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吃,意在交心,但客人不要独吃,要与主家分享。如若客人独吃,则被主人认为难以交心。

3.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因民族不同而不同,民居建设各具特色,顺天循理,不违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习俗。民族村寨往往依山傍水,沿水而居。因山岭陡峭,常年潮湿,草深林密,又有毒蛇猛兽的危害,所以,房屋结构多为干栏式建筑。

民族聚居形态各异。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但总体特点是靠山沿水,村后有山林,村前视野开阔,背风向阳,邻近是田地、河流,方便村民生活劳作和出行。壮族村落的地势比较高,或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通风向阳。认为朝向东南易得暖风阳气,人畜兴旺。壮族一般是同姓聚居,村落大小不等,大的几百户,小的十多户。瑶族村落往往是依山势排布,据险而居,或在山腰坳顶,或在山脚坳下。因山高林密,不讲究朝向,但以靠近水源和田地为好,村落一般有十多户,也有二三十户,多是血缘关系。毛南族是同族、同姓聚居,一般不与外族、外姓杂居,村落房屋分散,各家互不相连。不同的聚居形式,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和风俗。

民居构造体现南方民族风格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屋建筑形式以干栏式竹木楼房为主,这种建筑以竹木做材料,粗直的树木做柱子和大梁,屋顶盖着茅草、杉树皮或瓦,周围用竹片钉好糊上泥巴为墙,也有用砖石从地面砌封起来。建造干栏有一套传统仪式,首先是请地理先生定方位,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到家,置办酒席供奉鲁班。祭祀后,木匠在第一根柱上打一条墨线,叫做“开墨”,然后才正式动土开工。干栏一般是两层,上层住人,中间是厅,中厅正后上方设祖宗灵位,节日时供奉祭祀,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左右两边是卧室,其中夫妻各居一室,沿袭古俗;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和存放杂物,也可安舂碓或磨坊,方便加工粮食。干栏式建筑因其通风干爽宜居,又能防备毒虫猛兽伤害,而为山区少数民族世代喜爱。如今虽有部分民居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结构形式也有变化,但仍大致保留着干栏的结构形态,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二、宗族关系、人生礼仪和交际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一般以血亲为纽带,构成家庭房族,几个房族构成一个家族,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房族内禁止通婚,清明节共祭祖宗。

宗族关系构成习俗。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的原因,社会关系构成都比较单纯,就是以血亲为纽带形成代际分支,构成家庭宗族关系。家族内部较少利益冲突,比较和睦,集中家族力量,可进行宗族活动,维护宗族利益。如壮族是以五代血亲为房族,聚居同一村寨。房族内有婚丧庆吊诸事,各家自觉出钱出物,相互帮忙。壮族同宗共认相同远祖,一般有祠堂,祠堂是族姓的标志,也是宗族凝聚的象征。每年祭祀,缅怀祖先,共聚相欢。侗族也是族姓聚居,诸事相帮。除祠堂外,侗族还建鼓楼,是族人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大节气要祭祀祖先,族长念族谱,叙述祖先功业,告诫后辈毋忘祖上,延续祖德祖功。

民族内部的伦常习俗。少数民族的伦常规矩,多受儒家思想影响,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如壮族伦常明定,房族内禁止通婚,若有败坏门风、族风者将受到惩罚。通奸或为非作歹者,受族人大会的苛责斥骂,甚至捆绑怒打,使其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仫佬族宗祠议事时,全凭族长公论,若宗族敬祭无故不到,要革除家祠,极为严厉。家中老人寿终,三年期满,送神位入祠堂,但要设筵宗祀,新神牌位才能入龛,如若不遵,不准入龛祀奉。族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分,为尊者以德服人,下卑者明事知理。同姓不许谈爱通婚,如违族规天理,公议逐出,不准归入祠堂。

2.广西少数民族的婚嫁、寿辰、丧葬等人生礼俗。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呈现出神奇斑斓的色彩。

婚嫁礼仪习俗。各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各成其规,各有其趣。受传统明媒正娶习俗影响,即便自由恋爱,也要按传统礼俗来定亲成婚。如壮族说媒,有发媒、闯门、踏门、架桥等过程。瑶族的说亲简单有趣,男家托媒人带八个红鸡蛋到女家说亲,女家如同意就收下,然后把红鸡蛋敬在神台,再分给家人和亲戚吃,亲事就定了。仫佬族遣媒求亲,先约定相亲时间,双方互看人品长相,如满意,再看其家境,若无意见,即以八字合命,问卦算命,如无不吉,婚事即定。瑶族婚礼仪式很讲究,无论嫁娶都有几十人的送亲、迎亲队,婚礼当晚,喜宴后,举行拜堂仪式,供桌摆着五荤五素供品,点着红蜡烛。新人向天地、祖宗灵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再向祖父母、父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婚礼才告结束。苗族婚礼前一晚,新郎与两个同伴到新娘家接亲,待到夜半,从小路把新娘接回家,尽量不要被生人发现,否则就不吉利。到家后,新娘先住隔壁家。次日,才接进男家,吃了用麻绳绑的酸鱼,就在男家开始了新生活。

奇特的人生寿辰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对人生寿诞很重视,庆贺的形式也与众不同。一般是六十岁开始做寿,逢十年做一次寿。因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差异,庆寿的规模形式和寿礼各不相同。一般诞辰寿礼大致有:鸡、鸭、酒、肉、果、饼、寿米、寿、寿衣、寿饰、寿帽、寿鞋、寿帐、寿屏、寿镜、寿匾、寿联、布料、玉镯、红包等等,壮族做寿也有以棺材或寿材这样独特的物品作寿礼,其意在保佑老人健康长寿,是一种备棺充寿的习俗。仫佬族要做增寿衣,择吉日请名裁缝主持开剪仪式,以一只猪头、一只鸡、一匹布祭祀祖先,裁缝用银纸做成花红插到香火炉上,表示主人已到寿年,再剪一小片布料贴在花红上。祭毕,开剪裁布制作寿衣。寿衣平时不穿,送终时才穿。

神秘的丧葬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孝道,对长辈不仅在生前尽孝,逝后同样是视死如生,以敬畏之情,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过程烦琐而神异。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先抬到地上的席子,不能在床上断气。老人去世后,先洗浴净身,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盖上白布,待吉时入殓。入棺忌哭,不能让眼泪滴在棺内或逝者身上,否则就不吉利。遗体盖着寿被,棺面再用被单或毯子盖上,棺前放长明灯,摆着灵牌和供品,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尽孝,哭诉逝者抚育之恩和失亲之痛。出殡时,道公随棺送葬,沿途撤米、谷、纸钱。孝子捧灵位、持孝棍,走在送葬队前。少数民族普遍实行土葬,也有捡骨葬、火葬、凶死葬、冥婚葬等葬俗。棺木下葬时,孝男孝女在跪坑前,道公念咒,把棺放下坑,孝子撒上第一把土后,众人才挖土掩埋。服孝期间,至亲不脱孝服,夫妻不能同房,不坐高凳,不外宿,不赶圩,男不娶,女不嫁,不剃发,不参加歌圩等,灵牌到守孝期满才焚化,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敬重。

3.广西少数民族虽生活在偏僻山区,但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交际礼俗和社会道德习俗,并世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朴实的社会交际习俗,广西少数民族素来好客,热情大方,讲究礼节,社会交际真诚朴实。如壮族人与陌生人见面,往往尊称对方伯父、伯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客气而有礼貌。对来家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请到家歇息,待之以烟茶。如若招待客人吃饭,还把鸡头鸭头夹给客人吃,以表敬重。侗族待客人也很友善,男主人会热情陪客说话,女主人则忙着打油茶,然后双手捧上,恭请客人品尝。仫佬族与人交往,常以歌为礼,以歌交友,半路相逢,也会邀请对唱。客人到家,酒足饭饱后,也是相邀对唱,以尽主家情谊。少数民族的交际习俗没有虚假的客套,完全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因此,民族间十分和谐友好。

行善尚义的道德习俗。广西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好善尚义,乐于助人,彼此尊重,对世代传承下来的规矩有普遍的共识和默契,都是自觉维护和遵行。如壮、苗、侗族自古就有打标记的习俗,在割草、砍柴、开荒、拾粪、打鱼等时,只要对所属之物打上标记,如挽一个草结、插一根树枝、挖几块泥土,就表示其物已有主了,后来者看到标志,就会走开,即使是周围无人,也绝不会拿走。否则,一辈子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瑶族也是忠信厚直,相互间从不防备,平时外出,从不锁门,只用一根木棍横在门扣上即可,不必担心有人进家偷盗,地里的瓜果也不会有人乱摘乱拿。借钱借物,只是口头说说,不立契据,借用的人也会自觉归还。村寨里哪家要建房或办婚丧大事,都是全村帮忙,慷慨尽力,一点也不计较。

三、信仰、年节和游艺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是多元化信仰,崇拜多神。遇事多占卜问鬼,求神拜佛,有浓郁的信鬼好巫习俗。乡村重建宗祠、庙字,修造祖茔。村寨普遍有庙宇,四时奉神,烟火不断。

信仰习俗多元化。各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星辰风雷、山水草木都有神灵,会显示灵异。如壮族村边都有神树或神山,村人供奉膜拜,祭以香火,祈求保佑。瑶族砍山、伐林、狩猎前要先祭山神,求神赐福,对火神、水神也很敬畏,火堂终年要留火种,表示有火神的福佑。新妇过河过桥,要丢几枚钱币到河里,祈求水神保佑平安。各民族普遍崇拜地方守护神和民族守护神,敬奉社王、土地、灶王、雷王、玉帝、观音、、莫一大王等。受道教影响,有的建玉皇庙,四时供奉。佛教影响大的地方,以如来、观音为天神,建有观音庙或观音阁,每年也是香火不断,祈求神灵消灾赐福。

崇拜祖先神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家庭,一般都在厅堂正中后壁前安放神龛,神台下有供品桌,逢年过节都要以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老人过世后,在举行葬礼的同时,在家中神台下立逝者灵牌,每天供奉,三年期满,烧掉灵牌,列入祖先神位,享正常祭祀。瑶族也设立祖先神位,每年过节烧香供奉,如搬家,还要把祖先香炉带走。仡佬族祖先神台忌放杂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毛南族习俗,过节时,大人小孩要烧香跪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幸福。

2.广西民族民间节庆繁多,每年大节有十多个,小节上百,可以说无月不节。节庆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和民族历史等,或娱神,或娱人,或兼而有之,形式多样,极富民俗风情。

隆重的传统大节。广西少数民族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全国性大节中,其过节习俗与汉民族已渐趋同化。但有些传统大节,仍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如社日祭祀,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春社祭祀社坛,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秋社时,村人聚集社坛祭祀,酬谢社王,庆祝好年成。还以糯米饭拌猪血做血肠,煮熟分给各家吃,以此兆示村人家家兴旺。侗族春社有做艾糍的习俗,认为艾草是报春花,吃艾粑就表示开春。秋社则杀猪祭社,酬谢社王,全村一起聚餐。仫佬族社日,把猪肉切成块,用竹竿串好挂在社庙两边祭祀。然后把社肉分给各家,以示得到社王保佑。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传说这天阎罗王要打开鬼门关,放出鬼魂到阳间寻找衣食。因此,人们要祭鬼、赶鬼,要在大门两边插上桃枝和茅草,阻止野鬼进家作祟。晚上到村头路边烧香烧纸,摆上祭品,让鬼魂吃穿,不再作祟害人。中元习俗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精神信仰,是最有影响的观念文化。

奇特的民俗节日。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民俗节日,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壮族有蚂拐节、牛魂节、铜鼓节、三月三歌节;苗族有苗年、芦笙节、跳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有盘王节、达努节;侗族有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有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有哈节;仫佬族有依饭节、牛马节;彝族有跳公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等等,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赞叹。如蚂拐节是壮族古老的祭蛙求雨宗教性节日,大年初一人们把捕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灵,再由捕蛙人主持抬蛙、祭蛙、葬蛙等神秘仪式,祈求蛙神普降雨水,保佑好年成。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全家要团聚守岁祭祖,由老人作祭词,敬念祖先名讳,每念一位往门外撤几粒米,再烧纸钱,洒酒祭祀。鸡啼时放鞭炮贺新年,清晨,男人和小孩要赶鸡鸭猪牛羊进栏舍,妇女到河边或水井挑新水,以兆示新年畜禽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康泰。苗年还有斗牛、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节日虽说千奇百怪,但却能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生活面貌,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内容。

3.各少数民族游艺歌舞,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是少数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愉悦身心,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游艺活动中的规则要求,使人们懂得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要讲究规矩和原则,才能达到目的,促进和谐。如打磨秋就是一项民俗游艺竞技活动,先把一根粗木作桩固定于空地上,再用一根长约六米的木杆横立在柱顶上,使两边等长能转动,转动时两头时上时下,犹如推磨,故名之。竞赛时,横杆两头人数相等,双方推磨秋一起转,跑几步后身体匍匐在杆上,随杆旋动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向前推移,旋转时可边唱山歌,如手伸开不扶杆子,也能娴熟地上下旋转,就比出了高下。这项游艺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很讲究团队的合作。这些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民俗游艺,极大地丰富广西的民俗文化。

多姿多采的民俗歌舞。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或以歌传情,或以舞表意,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采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如壮族民歌就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传统节日,或是婚恋嫁娶、生子、新房落成等喜庆之事,壮族人都喜欢以歌相庆,表达喜悦之情。其他诸如侗族大歌、琵琶歌,瑶族盘王歌、蝴蝶歌、酒歌、拉发歌等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生活信仰,闪烁着民族智慧与民俗内涵。各民族还有以舞蹈来表现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习俗。如壮族的绣球舞、茶舞、捞虾舞、师公舞、鲤鱼舞、白马舞、斑鸠舞、白鹤舞、鸿鹄舞、金鸡舞、斗鸡舞、龙鱼舞、蝴蝶舞、翡翠鸟舞、猫舞、凤凰舞、板鞋舞,瑶族的铜鼓舞、跳猴舞、龙灯舞、白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侗族的多耶舞、巫师舞、春牛舞,以及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毛南族的木面舞、仡佬族的牛筋舞、水族的斗角舞、京族的花棍舞等等,举不胜举,充满着生活气息,表现了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俗生活。

总之,广西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无不令人神往,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从兵,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劳动节的习俗篇8

【关键词】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特征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60-02

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后共同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也是深入了解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直观动态的“文物”。然而,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使非物质文化环境受到冲击,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业原生态的不断被重视,国内外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开始受到重视,在这样的势头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舞蹈又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作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也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壮族的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一定的历史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存在的真实的艺术反映。传统的壮族民族舞蹈不仅有扁担舞、竹竿舞、板鞋舞、迎宾舞、采茶舞等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戏剧中展现出来的壮族戏剧舞蹈,还有师公舞、巫舞、傩舞等宗教舞蹈。本文试分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价值,提出保护传统壮族舞蹈的建议与对策,期望人们更深刻具体地了解传统壮族舞蹈,促进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发展,使得民族的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一、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与民俗性

壮族是人口达一千多万的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根据居住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也发展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壮族舞蹈即是源于生产生活,展现壮族人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精神思想、历史传统等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作为南方的少数民族壮族有其独特的风格,壮族舞蹈也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特征。传统壮族舞蹈保留了壮族人民真实质朴的一面,展现了人们自信、坚毅、勇敢的风格,它不以表演为主要目的,而通过祭祀、歌墟、节庆等方式表现本民族的特色。民俗性是民族性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特征的外在体现,例如,壮族有流传已久的刘三姐阿牛哥爱情的传说,其中壮族的绣球又是表达爱情的重要信物,绣球舞因此而生,把民俗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国家法定假日以外广西有其特定的假日就是每年的“三月三歌墟节”,充分体现了这种民族性和民俗性。

(二)节庆性与劳动性

舞蹈源于生活,传统壮族舞蹈也不例外。壮族先民把原生态的生活渗入到舞蹈当中,自然而灵动地展现出舞蹈的特色,真实展现壮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因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劳作时为表达丰收的喜悦,人们会载歌载舞,主要展演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劳动场面和动作,抒发着勤劳奋发的品质,例如开耕节上跳各种舞蹈来庆祝;节庆时,为表达愉悦的心情壮族先民会载歌载舞,抒发着质朴的民族情怀,展现民族的美好、和睦、团结和希望,例如蚂拐节上跳蚂拐舞。总之,壮族先民视舞蹈为生活,生活为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着生活的兴趣爱好和风尚习俗。

(三)宗教性与思想性

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舞蹈都是图腾崇拜的一种形式,图腾是最原始的民族情感,是对祖先的崇拜,它不仅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还起着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纽带作用。壮族人民的图腾是青蛙,青蛙被誉为蛙神,也是壮族方言中的蚂拐。在传统壮族舞蹈中,蚂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展现了壮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舞蹈中无不诉说先人的生产、渔猎、迁徙等生存状态。此外,历史悠久的师公舞是壮族梅山教派的民间祭祀舞蹈,还有祭祀活动中的巫舞,也就是过去巫师给人驱鬼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都蕴含着信仰、崇拜、希望的思想。

(四)娱乐性与群体性

壮族人民活泼而开朗,他们的舞蹈也是愉悦的,他们在舞蹈中娱神、娱祖、娱鬼、娱人、娱景,甚至自娱,尽情释放内心欢快的情愫。很多舞蹈娱乐活动深受人民的欢迎,例如铜鼓舞、扁担舞、假面舞等,通过舞蹈表达愉悦身心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展现壮族人民自强自立、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生活价值观。

传统壮族舞蹈中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群体性,当下传统壮族舞蹈的集体舞形式还广泛流行在广场舞当中,舞蹈表演者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共同演绎舞蹈的艺术,这样的群体舞蹈可以无形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间的共荣团结,发扬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例如,传统壮族舞蹈中的绣球舞、竹竿舞、板鞋舞、扁担舞等,以板鞋舞为例,板鞋舞是几个人必须同一步调,同起同停才能完成,因而极大地体现了群体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传统壮族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一)宣传文化,团结民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有时候是在讲述一个民族中古老的传说,有时是在演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时是在传扬一种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有时是在记录着民族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传统壮族舞蹈同样是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讲述着壮族人民的坚强与不屈、努力与奋进,这种传统的舞蹈传扬着民族的文化,各种节庆中、劳动中的舞蹈无不使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并勇敢地向前进。

(二)身心愉悦,陶冶情操

舞蹈与运动相似,都有着健身、健心的功效,舞蹈表演者跳舞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如果长期坚持,会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健身的人群也日益庞大,选择跑步类的体育运动来健身不免有些枯燥,而通过舞蹈的形式,且有些舞蹈还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锻炼着身体的同时,又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锻炼的效果更佳。

劳动节的习俗篇9

关键词:傈僳族;传统文化;森林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6403

1引言

傈僳族主要居住于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中,生产方式以山区耕牧经济为主,采集和狩猎为辅[1]。傈僳族在与大自然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积累了一套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具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山就有林,有林就有少数民族村寨,傈僳族与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从森林中获取自己生产、生活资料,他们崇拜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傈僳族人民对森林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多种与森林有关的各种文化习俗,神山、神林和神树就是最好的代表,这些文化习俗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基于上述傈僳族民族传统文化与森林资源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怒江州的傈僳族为例对该民族传统文化与森林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探析。

2傈僳族传统文化与森林关系概述

2.1姓氏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人姓氏来源于森林,大多是以动物或植物的名称来做姓氏取名的,就如有一句傈僳族谚语所说:“打鱼人是鱼氏族,找蜂人是蜂氏族”,这句话准确无误地道出了傈僳族的姓氏是以他本人从事专门经营的劳动对象来决定的。所以从其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就可以看出这种传统文化与森林的密切关系,典型的是福贡县架科底村的木氏族,对树木很崇敬。每一年的年底最后一天下午,为了要过新年,家家户户必须用栗树枝头把房屋内外都打扫干净,认为可以消灾除邪害可以带来吉祥平安。在木氏族的传统习俗中,年轻人是不许砍倒大树和古树的。认为年轻人砍大树和古树就不吉利,只有年纪大的人才准砍大树和老树,但砍倒之后必须在树桩上支放一个石头,否则就不吉利。凡是木氏家族居住的村子里,不准砍风景树、不准砍水源林、不准砍水池和桥边的树、不准砍路旁歇脚休息处的乘凉树。木氏族人发生纠纷,由头人把当事人带到村边的大树旁,让大树做见证调解。同时,逢年过节时还要对树进行各种祭祀活动。这些传统习俗习惯都对森林植被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2节日、娱乐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诸如“阔时节”、“刀杆节”、“新米节”等等。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是傈僳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的庆典活动,因此,每逢节日来临,傈僳族群众大都载歌载舞,吟诗颂词地用不同的娱乐形式欢度不同的节日。傈僳族又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所以本民族的节日也围绕信仰进行娱乐活动。傈僳族认为狗“给人类带来了粮种”,所以“新米节”期间,第一顿新米饭要先喂给狗吃,以报答狗的辛劳[3]。同时在新米节期间还要祭祀谷神、玉米神等,请它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收成丰盈。阔时节的时候,傈僳人将第一块舂米粑粑放少许在桃、梨等果树上,以求来年丰收。在新年岁首,在门口按家里人数插青松枝,并在堂屋正中铺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大部分傈僳族地区的节日禁忌,一般为尊老爱幼,不准用脚踩三脚、踩门槛、在火塘边吐唾沫、使劲关门、砍树等。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都对增强森林保护意识起到一定宣传作用。

2.3生产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居住地区大都在海拔1000m左右的河谷地带和1500m的坡地,适宜农耕。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采集、狩猎、渔事等原始农业作为辅助的手段迄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傈僳族的生产文化是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如“花鸟历”比较科学地规定了农作物耕作的节令,在指导傈僳族生产劳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傈僳族大多居住在半山腰一带,牛耕方式相当普遍,所以傈僳族人对牛非常喜爱,有昵牛习俗,体现了傈僳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善良愿望。由于一些山地坡度太大无法牛耕而发明了棍棒点种法,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是不失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绝妙方法。同时傈僳族对采集、狩猎、捕鱼的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有共耕的习俗和平均分配猎物的习俗,体现了傈僳族传统的美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4饮食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一般居住在高山峡谷地带,大部分地区地多田少无法满足基本的吃饭需求,所以每年都会有一定时间去森林里采摘野菜、野果、菌类或打猎来补贴食物,对森林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生活用具也是非常简陋,很多是来源于森林资源,比如木水桶、竹竿桶、木勺、木碗筷、蒿枝筷等。傈僳族除信仰基督教外男女老少都喜欢喝酒、吸草烟,酒体现了傈僳族豪爽好客的民族性格,烟不仅能排遣烦闷还能祛蚊虫,所以傈僳族人在饮食文化里对森林也很崇敬,认为森林是衣食父母。

2.5居住、交通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人一般把房屋建在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台地的向阳面偏坡上,因地制宜主要建筑类型有干栏式竹木楼、木楞房和土墙房。傈僳族人建造房屋需要大量的木材,同时每年使用的薪柴也是很可观的消耗,所以傈僳人会有意地保留一些长得比较好的树木用来作为房屋建造材料。

傈僳族大多居住在山势陡峭、交通不便的山区和半山区,傈僳族人民为了战胜和征服自然,凭着勤劳、勇敢和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各种简陋独特的交通工具,如溜索、溜渡、槽船、竹筏以及简易的木桥或竹桥。交通如竹筏、简易的竹桥或木桥都是从森林里获得材料,傈僳族人会有意地保护可以作为住房、交通建造材料的树木树种。

2.6婚俗和生育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忠贞的爱情,因此傈僳族的婚姻最初是以自由恋爱为主的;到了封建社会,随着傈僳族社会经济不同程度地发展,婚俗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包办婚姻成为主要形式,傈僳族著名叙事长诗《逃婚调》叙述的就是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反抗。傈僳族是一个粗犷、豪爽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民族。解放后,包办婚姻等旧俗已杜绝,傈僳族男女青年恋爱以自由恋爱为基础,婚姻大都比较稳定,离婚率很低。傈僳族的生育习俗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解放后,傈僳族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和全社会的关注。傈僳族青年在恋爱时采用“树叶信”和“打草结”来传递交往信息,体现了傈僳族人传统的婚恋方式与森林的密切关系,傈僳人生小孩后脐带要埋在大树下,以示小孩长大后可以长得高大无比。

2.7语言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是语言比较统一的民族,内部没有语支,方言也少,且各种方言的语法差别不大,傈僳语以单元音为主,辅音清浊相当,词语以复音词为主,各类词后句中的位置比较固定,修饰的形容词通常在名词后。傈僳族创制文字较晚,直至20世纪初傈僳族的重大活动、事件的记述都是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之后由传教士、本族人和专家学者共同创造出来。在傈僳族语言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对森林的崇拜与保护,很多文字的创造来源于傈僳人在森林里的生产、生活活动。我们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文字当中看出傈僳人与森林的密切关系。

2.8宗教文化与森林

傈僳族的传统宗教是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溶为一体的宗教膜拜形式,反映了传统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4]。傈僳族的的演变和发展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一样,经历了最初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时期,信奉外来教乃至今天外来教(主要是基督教)占主导地位并与原始宗教并存的局面。傈僳族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即“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所以傈僳族先民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对自然的崇拜很多就形成了傈僳族原始的宗教和图腾的崇拜,傈僳族人要对崇拜对象加以祭祀,有比较完整的祭祀习俗、丧葬习俗,以及巫术、占卜习俗,这些习俗都来源于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但是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傈僳人对森林传统的保护意识。20世纪以来以基督教为主的外来教传入傈僳族地区,逐渐取代了原始宗教的存在。基督教义里的不杀生、不砍树等等对森林保护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2013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刘斌,等:怒江傈僳族传统文化与森林关系探析文化与教育

2.9伦理道德、习惯法与森林

傈僳族是一个拥有许多传统美德的民族,奉行“有福同享”的平均主义思想[2]。因而,其民族的伦理道德的形成是伴随着其民族的进步、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习惯法亦如此。其中,每个傈僳族山寨都有禁山期,一般是每年的5~10月禁止人们到山上砍树木以防止遭受冰雹、狂风和暴雨的袭击;苞谷开花时如遇大风,则妇女不能织布,男子不能在外砍树;七八月间不上山砍树,不丢石头进水塘,不织麻,怕触怒山神龙王引起各种灾害等等。傈僳族的伦理道德和习惯法融汇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它伴随着傈僳族生产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着,这些传统道德和习惯法一定程度上对森林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不难发现,傈僳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包含了一些古朴的自然生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隐含着朴素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尽管一些思想带有传奇和神话,甚至迷信鬼神的成分,但它却是傈僳族人认识自然、识别资源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是傈僳族人民通过长久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日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和冲击,一些好的传统习俗正在逐渐丢失和遗忘。事实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同样为推进人类的发展、森林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习俗、往往在森林保护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更容易被当地人所理解和接受,其保护森林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森林的保护理应发挥当地人的作用,森林保护的主体是当地人,当地人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保护森林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把好的传统习俗保留下来并发展下去,为我们更好地保护森林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制定出有效措施与政策,确保森林的持续利用、永续经营。

参考文献:

[1]赵学先.民族理论视野下怒江傈僳族的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汪涌.解析傈僳族传统习惯法[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3).

劳动节的习俗篇10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艺术特点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具备的艺术特点可以从种类、歌词风格、音乐特色等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会看到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经常以抒情叙事的方式呈现,w现了新疆维吾尔族当地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而且新疆维吾尔族经常以“歌舞之乡”著称,他们是歌舞的代表者,所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同时具备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文章将从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种类、风格以及音乐特色三方面进行分析,讲述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

一、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分类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可以分为爱情类、劳动类、历史类以及习俗等几大类,在爱情类中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经常歌唱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有无比忠贞的、热烈追求的、追求而不得的等等,可以直接的从民歌中体会到爱情的酸甜苦辣的滋味[1]。例如《送我一枝玫瑰花》、《青牡丹》、《我的愿望》等;劳动类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是从平时人民劳动中被流传出来,讲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喜悦的情感,例如《收割歌》、《车夫歌》、《犁地歌》等;历史类的歌曲多以歌颂历史事迹,对旧社会制度压迫下反抗的英勇精神为主,反映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例如《迫迁歌》、《筑城歌》等;而习俗歌的表达情况都比较特殊,一般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会唱,比方说当地举办婚礼就会唱类似《婚礼歌》这样的民俗歌,如果当地有人去世,就会唱类似《送葬歌》这样的民俗歌曲;所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富含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历史事迹甚至民族习俗等,都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二、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格特色

首先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词中,其风格多为音节大致相同有律感的诗歌,大多数的民歌歌词都是由三段进行组成,每一段中经常多数都会有四句的歌词,七个音节押韵,其中还会有一些歌曲包含了副歌的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民歌节奏紧凑[2]。加深民歌包含的主题,并且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演唱过程因为其修辞的运用,使人能够想象出歌曲描述的情境,从中可以感觉到创作者真切的感情。比方说,《阿瓦尔古丽》就是用拟人的手法,诉说了戈壁的美丽,哪怕天涯海角也没有能够与你媲美的景色,可以使人听到这首民歌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一样。所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具有习惯运用比兴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的习惯,能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一般。

三、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音乐特点

民歌是人与人最亲密的连接纽带,通过民歌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到人民辛勤劳作的背影、看到他们平时的生活、感受风俗习惯等等,其中很多的民歌甚至是人民即兴创作,经过传唱而流传至今。另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具有平易近人的魅力,音乐的表现方式也非常的易接受化、生活化,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中的音乐可以包含多种音阶,同时也包括了常见的同结音调变化和同宫音调变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节奏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在整个过程中随着歌词的感情起起伏伏,经常以散板为主,然后慢转中转快再转急,以此推进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高潮部分,整个过程让人的感情也随之高昂[3]。就像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一样,在整个过程中刚开始的两种现象都是可以重复出现的,借此与后面提到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形成强烈的对比感,而且整篇的“爬”、“开”、“无”以及“来”这四个动词的运用,不仅让整篇的民歌富有节奏感,而且也非常的押韵,使人民能够体会到一种生动的形象,不仅有旋律上的感觉,而且整体的美感都扣合民歌的主题《青春舞曲》。而在民歌中最大的特点,往往是人们经常会忽视的重复使用,“3217”这种反复使用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中经常被使用,因为这种民歌运用手法不仅可以让整个民歌更加的流畅,而且在歌唱上也能够更加容易被记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非常具有特色的民族,并且新疆维吾尔族一直拥有着“歌舞之乡”的美誉,文章从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爱情类、劳动类、历史类以及习俗类进行着手,表述每个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另外,在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词中,人们习惯运用比兴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使人感觉身临其境一般;而且,在整个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节奏习惯使用重复语句创作的特点,不仅让整个民歌更加的流畅,而且在歌唱上也能更加容易被记住。进而,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通过叙述、渲染、抒情等表达方式,利用比兴、衬托等写作技巧,表达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奔放、开朗、热情等的性格,在我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乔鹏燕.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