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01:45

新方向教育篇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碑育教育创新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要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学评估、教学环境等方面都与创新精神相协调。创新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变革现行德育教育已刻不容缓,教育更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育教育必须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前瞻性,促进现代化建设。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成为不断发展的主体,德育教育必须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德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从更深刻的层面引导人们对“人”的关注。只有高扬人的主体价值,整体优化和整合各种德育教育因素,才能培养适合社会不断变化的合格新人。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始终坚持的宗旨,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德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正是时代对德育创新基本价值取向的强烈呼唤。

二、德育主体是德育教育创新的前提

传统德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强调权威,强调统一,强调服从,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德育观。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淹没,造精神的缺失和道德的堕落。传统德育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种无视人的主体性,无视道德系统的发展性,是一种“目中无人”的德育价值观,这与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道德品性日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态极不适应,越来越受到挑战,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反思过去,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德育教育创新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必要性。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从创新角度看,重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非常重要,“人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客观生长环境赋予了每个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甚至是潜在的智能,如何保持人健康的个性,并把它挖掘、发扬,这应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功能。”唉德加•弗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使他们成为一个人,来承担不同的责任。”创新性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品格和态度,“一个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主体人格的人,学生创新性人格的充分发展,就要建立旨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精神的师生关系。大量事实证明,人的创新精神有赖于他们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展。”[2]4’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打破常规而开创新的局面。’,i3]教育要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首先要尊重人,张扬人的个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重视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是营造一个轻松、安全、信任、温和的心理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中去。学习型校园理论也认为:学校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本能,而且也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在人的发展观上强调学习不仅知识技能的增长,也是人格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国内一些学者把德育主体也称为主体性德育,其意是要通过我们的德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人,一个主体性的人,一个有情感、有智慧的人,一个在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德育教育本身是一种化人的活动,创新必须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凸现自主学习的能量,张扬挑战自我的个性。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i’]弘扬德育主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能把思想进行到底。”侧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能有什么创新,创新精神呼唤人的自主意识,人的主体性被淹没、侵蚀,主体的力量不能唤醒,价值不被认同,主体创造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渐失。”问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只有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培养学习文化主体,今天学习的主人,才能明天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驾驭自身命运的主人。

三、“生活世界”是德育教育创新的源泉

今天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而开放的教育应是立足生活和实践的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这对可逆的教育命题,虽在具体表达上有所差异,但有殊途同归之处,即对教育而言,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原本有滋有味,而回归生活的教育必然也是有滋有味的。德育教育既要结合书本知识的学习,强化德育内化功效,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德育外化的功效,这一切先后都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加以印证和体现。任何时候,德育始终是生活呼唤的最强音符。“德育是学校根本性教育,是关于人的品德修炼的综合实践活动,它贯穿于大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课。’啊所谓“生活世界”即“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司其本质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生成性,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从中也体验、感悟、经历生活的实际情境,寻找生活中的问题,发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享受属于自己生活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及德育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全面生成。德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网在真正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是德育教育立足的关键。‘,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0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目的的实现需要校内外各种相关因素发挥合力的作用。“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都是源于生活的,向生活学习,无疑会为德育教育创新注人新鲜的血液。

四、学习型教师是德育教育创新的关键

邓小平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索质教育下,德育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具体生动的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实现从“抽象人”向“具体人”的观念转变,复活人的主体性和存在价值,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要向学习型转变。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建立一支更适合人性的队伍,重建以教师为核心的价值和信念,把教师看作是一所学校活力的来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直至自我超越。只有自我不断超越的教师,才能不断扩展他们的能力,去“创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愿景。”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书必先强己,育人必先律己。德育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学习型德育教师的功能发挥突出表现在对话和科学引导上。教学从形式上来说,是人与人的对话,而实质乃以传授一定的知识为目的,教师要主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采取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教育舞台。“教育就是对话,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即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13]对话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活动,“就象一溪流水,既流过生活,又是生活的源泉。’,tl4〕德育教师要在教学艺术和方法上做到创新,必须实现由原来的“教书匠”向“雕塑者”角色转换,在对话教学中使德育教学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实现“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师生对话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形成主体间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完成各自的意义建构,对话始终要在爱的基础上,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展开,目的是要达到理解和信任,“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能信任教师,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习相信、理解、尊重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信条。科学引导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又一表现,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有时他们的知识比老师更广泛。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当然教师仍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上。”l1q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激发教与学的强烈兴趣,变以往被动教学为主动的求学和释疑。威尔逊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既不是使学生与社会的价值相一致,也不是把教师们特有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培养学生对德育原则的尊敬和运用这些原则的能力。”德育教师创新要结合本课的特点,在引导教学方面必须首先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何将民族精神转化为行动,自觉践行和弘扬民族精神。”lln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一个成功的德育教师应根据学压的思想性格特点和所教课程,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深人实践,体验生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寓教与乐,融知与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是德育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锻炼思想、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培养优良品行,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协调,促成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德性成长的和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要注重于创造,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叶圣陶说:“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于引导和启迪,傅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远。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创新性是人性的基本方面”“如教学中没有真理的创性,如课堂不是寻求真理、发现真理、分享真理的首要地方,那么教学就难以称为生活。”lln“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上既要有创意,又要因材施教,认真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智力上和社会心理上有所发展。”[1q德育是一门较为抽象和枯燥的学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更应主动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百般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适应能力。成长的学生需要成长的教育,成长的教育需要成长的教师,成长的教师需要成长的思想。在教育创新中,德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方面的优势,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以学习型教师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五、德育有效是德育教育创新的内在尺度1986年,当英国学者基里亚科在《学校有效教学》的专著中最先提出有效教学的含义后,引起我国教育者的极大关注,“有效教学既是人们的长时期追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学研究者研究有效教学和教育实践者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l荆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不是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学生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pl时德育教学来说,德育有效也不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而主要取决于被接受者的接受,这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关键,是提高德育塑造力和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是立马起作用、立竿见影的,其有效主要在于受教育者怎样接受,取决于接受者成长、成才中的内在需要,以及对这个需要的认同、理解和把握。德育有效的实质是德育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现实中,德育教育脱离实际,远离学生的情况十分突出,教师照本宣科,使德育教学沦为空洞的说教,因而显得苍白无力,加之手法过于呆板,极大制约着德育实际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使部分学生忽视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而在将来的从业岗位上形成知行不一的矛盾性格。实践证明,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教育,这种方法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的。因此,德育教育只有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教育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我所用,根据学生、社会的实际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接受能力,扩大学生的德育内需,“做到学生兴趣所在,德育所在,困惑所在,德育所在,问题所在,德育所在,发展所在,德育所在。”圈坚持德育有效性,就是要不断促发德育方法的优化和创新,真正提高德育主体的职业道德素质。

六、科学评价是德育教育创新的保证

新方向教育篇2

【关键词】针织设计教育创新

针织时装是服装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极具潜力的类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流行趋势中,针织时装设计潮流就逐渐上扬。愈来愈多的时装设计师致力于针织时装,针织品牌日益增多,一些著名时装品牌也在不断推出针织系列。多年来,我国的针织时装默默无声的沉淀在行业的大潮中,几乎将“低端”和“附件”的形象一演到底。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针织时装的日益重视,我国针织行业转唱高调,向设计创新与品牌化发展进军。中国的时尚界愈来愈注重针织这一品类,针织时装这瓶酒在这个时代里换上了新的佳酿。

随着时代的进步,针织时装的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针织设计老旧、缺乏新兴创意;高校教育与针织企业接轨困难、针织产品品牌化渐现坎坷。我国的针织产业正在进入新的拐点时期,针织时装想要整体升级、摆脱瓶颈,运用设计创新扶植品牌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创新发展之路上,首先是教育力量需要接轨时尚发展,在高校的时装设计专业中,增添针织设计方向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在教学中将针织设计的传统理念结合设计方法创新、针织品牌化进程这两个要点则是现阶段针织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一、设计手法创新

如果说设计思维是时装的灵魂,那么设计工艺就是骨骼血肉。想要实现设计创新,首要就是“左手艺术、右手技术”掌控设计。针织的整个工作流程包含相当大的工艺技术含量,仅仅使用艺术审美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设计师需要做的包括选择流行纱线、确定工艺种类、熟悉艺术风格、把握时尚趋势。一个成熟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生产流程。尤其是近年来的针织时装流行工艺日益丰富多样,与时尚变迁可说是息息相关,作为一个设计师更是不能置身于潮流之外。国内服装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存在着水油分离的现象,即艺术设计与工艺技术分开。这就使得培养的人才难以向国际设计水准和设计能力靠拢。近几年我国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开始相互融合,未来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必须是游刃有余的在艺术与技术之间翻飞。

风格至上是设计教育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二。风格是时装设计的灵魂所在,尤其当一个品牌想在纷繁芜杂的消费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创造出产品附加值,首要的就是表达其独到的风格。设计师需要依靠设计独特、风格统一的作品不断地诠释与深化品牌形象,而这些日益深入人心的固有风格会不断强化你的品牌附加值,从而最终形成产品附加值,实现品牌价值。世界的进步日新月异,传统的美学规范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眼光。新美学主义早已悄悄地渗入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并大行其道。人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渴望找寻被时代生活进化掉的天然人性――感动与温情中的简单和本原,针织时装的风格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些需求与品位,成为矜贵、温雅与好品位的代名词。

第三是要将创新设计切合时尚潮流。纵观国际知名设计师对针织时装的诠释,针织时装的设计方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从总体上而言都是紧密地与流行趋势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断与各种风格元素交互融合创造各种大胆灵动的时尚造型。目前国内的针织设计在这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推进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针织本身拥有独立的风格特征;针织品类也有自己的流行引导品牌,因此针织设计在追寻时尚大方向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流行色彩、流行工艺与时尚款式风格。设计师需要在透彻理解流行趋势的同时,演绎针织时装特有的时尚气息。

第四,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概念”,更应该借其精髓来进行时尚创新。民族服饰和民间装饰的内涵与体验常常能够给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冲击。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还为国内外许多设计大师带来了设计灵感,尤其在东方风潮以及2008北京奥运的冲击下,新一轮的以东方情怀为重心的时尚珍馐让国内外的时尚人士交耳称颂。对于中国的时装设计学生而言,在继承与发扬中国概念之外,尤其应该找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平衡。我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品牌的理念与模式、时装设计的方法与技术,紧密贴合国际时尚,另一方面也要将东方的风格取向融入设计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时尚新颖的针织时装教学,才能构建中国魅力的设计风格,才能以中国市场为依托向世界进军。

二、将针织设计教学转化为针织品牌发展教学

针织企业想要拥有长久的生命线必须“品牌化”经营,研究目标市场和时尚需求,逐步发展产品文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名人效应等手段提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尤其是需要运用设计创新思维,提高产品文化艺术含量,以增加品牌附加值。此时的针织设计教学并不是抽身其外的,讲述分散的针织设计手法,而应该将“针织产品品牌化经营”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人才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将品牌形象、视觉传达、目标消费者、品牌战略、品牌延伸等等一系列战略品牌工作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以此为依托各个击破。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设计中能够融入其中并随时作出调整应变,未来的产品设计决不是孤立于品牌运营之外的,而是整体之中的一个重要关节。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就需要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新并驾齐驱。当一个针织时装设计师整日只是挖空心思的考虑如何设计卖座的单品,便是在向失败招手示意。宏观的考虑是当今设计必不可少的,品牌风格是由无数的设计单品堆砌而成,单品价值又离不开品牌形象的渲染添加。优秀的针织时装设计师不仅仅要在纱线与款式间翻云覆雨,还要能够设计品牌形象、品牌风格、品牌定位。今天的时装设计师贩卖的不能仅仅是温暖、舒适、合体与优质,还包括品牌附加值与品牌代言的时尚品位,针织时装设计只是设计师的狭义代名词,在真正意义上,单品设计与品牌创意是无法剥离的。

总之,国内针织时装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针织时装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尤其是针织时装品牌和时装品牌针织产品线的成熟度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在针织品牌设计方面更上一层楼。我国的经济环境以及国际时尚氛围已经为我国针织时装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针织教育要时刻关注时尚动态、最新工艺和风格走向,同时不断充盈自身的艺术积淀;发挥中国本色、深入体会中国传承的东方精神,并以此作为中国本土针织设计的文化底蕴。设计教育如此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立足于创意与变革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持续设计教育文化附加值的提升,才能以全新的面貌紧接挑战,融入国际针织流行的浪潮中。

【参考文献】

[1]庄利辛.成衣品牌与商品企划.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李津.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宋晓霞.针织服装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刘丁,余国兴.针织服装外衣化发展趋势分析.2006年全国服装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6.

[5]周淼.论针织服装的设计开发.针织工业,2003(04).

新方向教育篇3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方向探索

1思政教育的意义

我国正在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仅仅局限于民族之间的和谐,也包含了生活方式的和谐,更加重视于人们思维方面的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在德、智、体、美中能够全方位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积极性,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新一代高科技高水平高素养的一流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跟不上大学生成长的步伐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对在校大学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复杂的社会,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展,体现出高尚的素质教育情操,发挥出所在潜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石,面对不同的问题拿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深入的贯彻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广大人群来说带来了好的一面也带来了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全国各地发生的事,领略到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文风情,还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政治事务,遇到什么难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与应用.那么不好的一面相对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好好把控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导致与现实生活逐渐脱轨便会为以后踏入社会垫下隐患,所以需要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迈进大学校园相对初高中来说课余时间较多,有较多的精力去接受新的事物学习新的东西,因此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造成冲击,阻碍身心成长与自身的发展,相对而言有较多的大学生认为国外的月亮始终比国内的圆,对国外文化有着较高的信仰与尊崇,本身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信仰、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理解有着较大的差别,从我国的历史性问题看出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战争性侵略,直到现在也从未停止过思想侵略,大学生作为推进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成为了西方国家进行思想侵略思想转变的主要对象,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如今社会中大学生过于普遍,人才比比皆是,当他们走出校门面临就业时发现自己在校内所学的知识在面临工作抉择的时候用处不大或者毫无用处甚至专业不对口时便会产生压力、焦虑、不安,形成校内外心理落差,现大学生有较多的独生子女,因从小生长在优越被满足的环境下成长普遍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对事物要求较高的虚荣心总想着毕业后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更丰富的待遇对自己定位较高而现实无法满足时信心上承受打击从而心理上无法健康成长加上其依赖心理独立能力较弱孤独无助感倍增,再加上现大学生中父母、社会、学校对其期望都较大,父母方面认为只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就能够出人头地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老师方面希望自己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导下学好专业上的问题面临社会时能够靠自己专业的知识立足于社会,社会方面希望大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这些所谓社会的期望、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期望给各大学生带来了多少思想上与心理上的压力,因此这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

3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方向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越来越发达,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进入了信息化与多元化的时代,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给大学生们带来课堂兴趣,面对网络信息的普及,因此,正面的负面的消极的积极的都从网络上呈现在大家眼前,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遇到各种问题也都会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与应用,然而互联网在现时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且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中我们要根据现时代的特点来进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3.1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结合现时代信息化技术在新时代思政教育实际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单单依靠在教室内拿着书本照本宣读或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来进行课堂陈述了,这种过于老旧且枯燥乏味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要,当下时代互联网如此发达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发达来给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但教育工作者需对互联网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各大学生合理正确的使用网络,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性与指导性的热点政治新闻来让学生站在政治上的角度思考与分析提出各自的观点,如此一来便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营造课堂的活跃气氛就不容易发生走神或者跟不上课程进度等现象,在传达思政教育的同时又能了解当下的政治热点.

信息化的时代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创新出更多的教育方式,如通过微博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在微博上可以发视频,推荐有关思政教育课堂辅导作用的课件同时学生在利用微博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关注到一些热点新闻,向学生推送一些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引导学生走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一些教育性内容,或者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或者QQ把同学全部聚集到一个群里针对某个事件提出各自的观点,还可以在微信里建一个公众号教育工作者不定期的发送一些思政教育的辅导课件,QQ与微信传输都较为方便.

3.2 坚决贯彻马克思思想主义 学习马克思思想主义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决贯彻马克思思想主义,以马克思思想主义为指导方针,领会其中要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主导型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三个部分组成,理论、方法论、应用,根据这三个部分作为发展的全面性考虑,而不是单一的考虑某一方面.

参考文献

新方向教育篇4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育必要性可行性实施对策

0引言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拓展训练及起源发展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

2.1纵观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在身体方面,或者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他们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拓展训练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佳答案。

2.2在高校中,我们可喜地见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殿堂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可悲的是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却呈更高曲线的增长,为什么当代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在下降?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当代青年一个不小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时代从小所受到的家庭宠爱和学校的教育对于我们的心理磨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拓展训练正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最及时、恰当的心理缺陷补充。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激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社会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2.3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而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大学体育教学则过多地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采用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来看,可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代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薄弱,一旦遭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个人挑战类拓展训练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的团队类项目则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4拓展训练项目不受场地、器材苛刻要求。根据校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开设拓展训练项目,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训练的场所,而水上项目除了利用一些学校特有的天然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水上训练场地。而没有天然地理、地形优势的高校尽可能地开展以场地项目为主的拓展训练。场地项目比较简单,容易开展,便于组织,比较适宜内陆地区和中原地区城市。

2.5拓展训练项目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3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高校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体育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教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聂同海,温国强.开设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设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6月.

[2]程丽珍.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2月.

[3]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

[4]卢建辉等.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

新方向教育篇5

[摘要]:由文化产业、内容产业演变而来的创意产业正在由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转变为全球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发展创意产业也正在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创意产业则为新闻传播教育提示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是抓住传媒发展大势,增强对学生的数字传媒技术的培养,把新闻传播学办成文科中的理科;同时充实社会科学内容,以增强技术含量和专业特征。二是把握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培养新的创意阶层,以开辟更广阔的新闻传播人才市场。三是顺应创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加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知识产权课程,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新闻传播人才。

abstract:since1990s,creativeindustryhasgraduallybecomeapillarofnationaleconomyinmanycountries.itwillalsobechinesestrategicgoalfordevelopmentincomingfuture.besidesthis,creativeindustrywillopensomenewdirectionsforeducation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first,withmediaasmainpartofcreativeindustry,students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withskillsofmulti-mediaornewmediauseaswellasknowledgeofsocialscienceforbothcommunicationandcontentcompetition.second,sincecreativeindustrybecomesmoremarket-orientedandmediapeoplewillbeinvolvedintothewholeprocess,knowledgeofeconomicsandabilityofadvertisingandpromotingandevenmediamanagementbecomesveryimportant.third,sincecreativeindustryalsomeansglobaltradeofintellectualproperties,students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notonlyneedmoreenglishclasses,butalsosomelearningofinformationaboutintellectualproperties.

keywords:creativeindustry;mediatechnology;globalization;intellectualproperty

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又称创意工业、创意经济等。早在1912年,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得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1]英国最早于1997年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首相布莱尔亲任主席。1998年该工作小组率先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即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2]现在,创意产业概念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

创意产业概念的前身是文化产业。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是“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3]现在,文化产业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递进,集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于一身,也一跃成为经济全球化舞台上的佼佼者。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2000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00亿英镑,占gdp的7.9%,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2002年达到809亿英镑。2003年,创意产业更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提供了200万个就业岗位。[4]新加坡在1998年将创意产业确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和媒体。2003年新加坡的创业产业占gdp3%,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5]2005年11月,新加坡举办的“展望2005年以后:环球创意工业高峰论坛”,是亚洲首个大规模的创意工业论坛,同时还举办了第一届新加坡设计节、亚洲媒体节、亚洲电视论坛和青年创意交锋会。其基本目标是在2012年,让创意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从3%增加到6%,从而把新加坡建设为一个新的亚洲创意中心。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大约创造220美元财富,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与英国的增速最快,分别达到14%和12%。[6]

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按照现行分类,香港的创意产业包括设计、建筑、广告、出版、音乐、电影、电脑软件、数码娱乐、演艺、广播、古董与艺术品买卖等十一种。另一部分创意产业,则已包含在香港的传统支柱产业如旅游业之内,而且外延至相关的社区建设和城市形象等方面。香港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认为:“在全球化的新竞争年代,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便要通过设计、包装、形象和广告等手段,实际上是凝结和体现文化的无形价值。因此,我认为应把先前所说的「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及创意产业,藉此更清楚表明我们努力的方向。”[7]为推动这方面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如设立数码媒体中心、数码港资讯资源中心和培育中心,推动数码化创作。启动2.5亿港元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作为高增值设计的集中地。港府还参与筹划多项推介港产电影的活动,如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数码娱乐领袖论坛等,并将「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作为一项世界级盛事来举办。根据2003年9月《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报告,2001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占香港gdp的3.8%,为461.01亿港元。从1996至2002年,香港虽然整体经济衰退,但是创意产业的机构数目和整体产业就业人数都有实质上升。2002年香港创意产业机构达30,838家,从业人员达170,011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3%。[8]创意产业正在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我国政府在2000年10月的“十五”计划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并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最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点由概念转向内容,“创意产业”一词越来越频繁地为人所引用。上海创意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这些年,上海大力举办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北京在2005年7月召开了“2005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众多中外学者的研讨涉及广告、建筑、电影、动画、网络游戏、音乐、出版、软件、文物交易等众多行业。2006年2月,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向市人代会提出,将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3年里,将打造6大文化中心,即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全国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全国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全国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使创意产业在北京市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达到9%,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除上海、北京外,国内其他许多中心城市如深圳、杭州等也都在纷纷打造自己的创意产业。可以想见,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飞速发展,从最早的二级学科新闻学,发展到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包含新闻、编辑出版、广告学、广播电视等四大专业以及更多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从50年代“培养新闻工作干部,即从事报纸、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的文字工作人才”,[9]转为面向人才市场,适应各种媒体,以及公司企业、国家机关等各种公关、广告和其他信息传播活动的需要。社会需求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全国新闻传播专业“迅猛”发展。到2005年,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类专业已发展到661个。据推测,目前新闻类各专业点的在校人数当在13万人以上,每年毕业生超过3.2万人。[10]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如何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如何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在竞争中胜出,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为新闻传播教育指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新的增长点。围绕着创意产业的思路,我们可以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体系,打造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同时为新闻传播学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这种设想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内容:

首先,抓住传媒发展大势,加强对学生掌握数字传媒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新闻传播办成文科中的理科;同时充实社会科学内容,增强专业特征。

传媒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业的发展方向,是一切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汇聚。无论报刊书籍还是广播电视,最终都能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中得到体现,并得到进一步延伸。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必须注重对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早在1989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创办了“计算机辅助新闻采访协会”。该组织致力于培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记者他们不仅善于利用网络与人交流、采访,而且善于从网络上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素材,用各种软件来分析政府运作数据、财经资料、市政和各种社会现象。[11]新一代的传媒人,应该有网页制作基础知识,用html编写稿件,使用excel、foxpro等软件处理数据,用photoshop等处理图片,对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的流媒体如realplayg2等都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新传播技术体现出来的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完全取代,而是以往各种传播技术的汇聚,因此,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当适应不同媒体传播的需求。如《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所说,学生“应当有跨媒体的能力”。[12]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蒋宏教授也曾提出,应开设“传媒设计”课程,以使学生把握不同的传媒技术特征、传播特征和内容表现特征。[13]

然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媒介资源日益丰富,传播手段越来越容易被普通人所使用,传播日益平民化、大众化。因此新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以内容为竞争手段。欧洲在上世纪90年代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内容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以内容为王。欧盟在“info2000”计划中把文化产业定义为内容产业,其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作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主导的内容是视听传媒业。[14]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在内容产业上的一个提升。新一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如何能够在充满各种低水平重复甚至垃圾信息的网络中搜寻和传播有用信息,以职业眼光对信息进行判断、筛选和解读以赢得受众,创造新的内容,并树立传播的品牌形象,这取决于传播者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理论基础。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原主任贝蒂•迈斯格教授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应该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15]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简单易学”的新媒体应用的“小手艺”,即接近于传统“理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实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知识,在“内容”上与理科学生划清界线。这才是我们应有的专业定位。

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界就倾向于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一种职业学科来教授。新闻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这些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因此,在4年的本科教学安排中,四分之一的课程为新闻课程,而其余的四分之三则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著名的“老爸”布莱尔曾强调,新闻学教育必须具有学术责任,因此他就那些自认为能提高报纸质量,也能为新闻教学提供更合适的知识基础的问题,进行了社会科学研究。[16]九十年代香港的新闻与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也从以往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职业教育转为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专业教育,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应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精神的新闻工作者。[17]从中国目前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一般性采访写作和节目制作能力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虽然有上手快的优点,但也有目光狭窄、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在传播内容日渐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他们有可能竞争不过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专业培养上应该突出新闻传播跨学科培养的特点,或者使学生在新闻传播之外还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如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体育等;或者突出综合院校学科齐全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培养方针。其方法当然不是仅限于给学生提供“大杂烩”式的课程,而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注意引进和整合其它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同时培养较为宽广的学科视野。笔者在传播学和舆论学课程讲授中,就比较注意整合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思想和方法。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同。

其次,把握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培养新的创意阶层,以开辟更广阔的新闻传播人才市场。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投资、流通和传播环节,需要大量的中介机构,如策划人、经纪人、制作人、文化传播和市场营销人才。他们处在精英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既熟悉艺术和艺术家,又有很强的市场操作能力,能用经济和传媒运作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由此开辟出新闻传播人才的新的就业市场。

哈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凯夫斯(r.caves)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创意产业的经济特点,并指出,各类艺术家在实现其艺术创作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加入。如画家需要艺术品经销商经销他的作品,小说家需要出版商将作品发表。影视产品的创作更是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协作完成。由此我们可以推知,随着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中介环节的急剧扩张,创意产业中将出现大量的艺术中介机构、文化传播、经纪人、制作人等中间环节。[18]经济学家理查•弗罗里达(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theriseofthecreativeclass)一书中指出:创意产业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中国也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的创意阶层虽远未成形,但已是呼之欲出。与旧的经济与文化体制的转型相伴,出版人、设计师、广告人、经纪人、建筑设计师、报人等文化人群最终将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成就中国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19]

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逐渐加大的市场化转型,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一般性的写稿、播稿人员,发展到组稿、组版、节目策划以及公关、广告等市场营销人才甚至媒介经营管理人才。而在新闻传播的专业设置中也增加了广告学和公共关系等专业和相关课程。未来的传媒业不仅本身会成为创意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会成为其他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中重要的环节。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掌握采访写作和一般性的节目制作,更需要了解媒体发展方向和媒介市场的运作规律。因此我们应当把社会需求较大的产品市场研发人才及影视制片、广告创意和节目策划、媒介产品营销、媒介信息综合开发和应用等方面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等作为自己新的培养目标。

在“2005iptv技术论坛”上,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中数传媒”总裁孙玉胜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市场上并不缺少优秀的电视节目编辑或制片人,但缺少从事商业化运作的电视人才,也就是懂市场、懂销售、懂技术、懂节目制作的复合型人才。[20]因此,培养新的创意—中介人才,实际上应该成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目标。

第三,顺应创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加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知识产权课程,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新闻传播人才。

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creative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产品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庞大的产业与之相应,由此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1996年电影人大卫•普特曼就发现,“英国的摇滚音乐家为出口做出的贡献超过了钢铁工业。”英国1998年最大的单项出口是与辣妹有关的产品。[21]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99年报告》中指出,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等在内的版权产业199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为3484亿美元。从1977年到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为6.3%,远超出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2.7%的年增长率。其间,版权产业就业人口翻番,达到380万人。1997年美国版权产业从国外销售和出口中创利668.5亿美元,超过包括农业、汽车、汽车配件和飞机制造在内的所有主要产业。当时预计2001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将为国民经济贡献5351亿美元,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22]。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政府承诺遵守的“贸易相关知识产权协议(trade-relatedintellectualproperty)涵盖了所有的创意产品,包括专利、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商标和服务标示、工艺设计、商业秘密等内容。wto具有实施相关规则及行使法律制裁的权力,各国政府可以通过wto要求实施相关规定。而知识产权方面的不当行为,也可能导致他国在其他贸易领域内的制裁。

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传统艺术单件产品经营的模式,进入到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和传输渠道的规模化经营。其经营的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品,还可以是包括所有与创意作品相关的、具有高艺术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商品,包括日用品。在wto的市场体制下,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体现在各种方式的国际艺术授权。目前,世界授权零售市场包括艺术与出版授权市场、品牌和商标授权市场、人物玩偶授权市场、运动类授权市场、娱乐授权市场、网络和互动性授权市场、流行类授权市场等七类市场,其中以艺术授权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在美国,以艺术为标示物的授权对象,以居家用品、衣物布料和小五金为主导,占了授权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23]

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应当适应这种创意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与需求,不仅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海外留学及实习机会,而且要增加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多少了解一些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以适应中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

总之,新闻传播专业无论最初的创办还是后续的发展,都深受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把握时展潮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确实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应对。

 

[注释]

[1]转引自盛垒:《创意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研究》2006年第1期。

[2]同上。

[3]转引自许静:《多元化与多样性——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再思考》,《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393页。

[4]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新加坡年鉴2004》华文版,第258页。

[6]转引自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社会观察》2005年第2期。

[7]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05施政报告,83-89。

[8]熊凌:《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及经验》,《发展研究》2004年第3期。

[9]转引自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10]同上书,第105页。

[11]潘力、建刚:《传统新闻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与实践》2004年,第28页。

[12]《21世纪新闻学院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北京“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纪要》,《学术动态》,2002年第6期。

[13]蒋宏:《媒体设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课题》,《新闻记者》,2005年第9期。

[14]胡红亮:《政府知识管理的网络实现》,中国科技信息——胡红亮的博克,http://blog.chinainfo.gov.cn/blog/bbs.jsp?userid=hhliang,2004年7月26号。

[15]同注12。

[16]参见【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21页。

[17]俞旭、朱立、朵志群:《香港四所院校新闻教育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8]凯夫斯:《创意产业:文化的商业之道》,新华出版社,2004年。

[19]伊者:《呼唤中国创意阶层的崛起》,光明网,2005-01-2712:20

[20]《众传媒集团动作频繁,竞相招募网络电视人才》,《人才市场报》,转引自2005年06月09日,8:06:22

[21]转引自金元浦:《作为创意产业的艺术》,《美术观察》,2004年第4期。第12-13页。

新方向教育篇6

其一,伴随着国家竞争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除军事领域之外,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都日渐成为主战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在悄然发生,战争也已不再是传统的军方“自留地”,军民之间的鸿沟正在被填平,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的“军民融合”式战争日益走入现实,乔良与王湘穗在10多年前宣告的“超限战”已不再被认为是杞人忧天,显然,这对国家安全提出了崭新课题。如2008年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在越南导演的经济震荡,2009年我国备受关注的力拓案件,2010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希腊制造的经济悲剧,对于这些,你可以说它不是战争,但其对国家利益的损害却绝不亚于一场战争。

其二,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心理影响技术、脑科技的突飞猛进,传统的社会认知、个体思维领域也开始成为各国较量的前沿阵地。如近年来,美国就持续进行了心理战、生物战与信息战的整合性研究。此项研究囊括了心理学、生物学、药理学、信息科学及宗教、社会研究等多个学科、多个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大学的研究队伍。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组织与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战士纳米科技研究院(由美国陆军所资助)、国际意识研究实验室(负责制定全球意识影响计划)。这些研究项目旨在借助媒体通过阈下信息影响技术达到影响人大脑意识的目的。尽管围绕预期效果,学界存有较大争论,但联想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对此我们绝不可漠然置之。

其三,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跨国智库及跨国媒体日趋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但在这些领域,中西发展水平恰又不对称,因此,这就给他国操控我国话语权留下了可乘之机,对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如2009年第4期《嘹望》周刊即披露:目前国内数以千计的官方、半官方及民间智库都陷入经费困难的窘境。在此背景下,大量海外基金会与在华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智库运行体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更是披露,某中央级政策研究机构主管的基金会和某部门级外交政策研究机构,有将近50%的资金来自外资,而另一家半官方研究机构,来自主管单位的经费只占2%,委托课题经费占27%,另有63%的经费竟然来自一家美国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国跨国企业的资助。输入决定输出,也就是存在决定意识。中国智库的这种求“钱”若渴,客观上成就了境外投资者的巨大影响力。2008年曝光的商务部条法司郭京毅涉嫌受贿案,就是境外力量以行贿手段影响中国立法的典型案例。其影响所及,涉及到中国多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尤其是2003年推出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为境外投资者蚕食鲸吞民族产业大开了方便之门。

新方向教育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25

1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与获得是中心和目的,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方面的价值是附属的。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只能统一地按固定的模式,被动地接受“灌输式”教育,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被忽视。强调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认为这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高速公路”和捷径。学生的学习反应是一种被动反应,学习方式是一种独立学习,学生发展的关注范围是单方面的发展。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领导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教学的背景是孤立的人工背景,教学信息传递是单向传递。

因此,“以人为本”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显得迫在眉睫,它是时代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时代对教师和学校提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前沿。

2“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人为本”既要我们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又要照顾到每一个人,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学习,其实是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构建理念。

现阶段我国的推行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整体教育模式,着力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融入到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成为拥有正确“三观”教育的高品质社会人才。在现行学校教育中主要开设专业类课程和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术,获得一技之长;而基础类课程则主要是传授给学生受用一生的学习观念和基本技能方法以及正确的做人态度。高等院校是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地方,应将人本主义理念与大学英语教育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人才。

3“以人为本”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各大院校及任课教师都在寻找适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同时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来讲课,在学生与老师构建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现自身才华,汲取知识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传统教育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1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双向发展

传统教学理念中认为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也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现代教育已经彻底打破以往教学观念,教学关系也变为双向互动式模式。学生不再像过去只单纯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根据自身需要向教师提出假设和构想,冲破原有理论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这一过程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也使教师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从而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受用。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在学生和教师都肯定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学英语课程中尤其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中以主导作用带动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受益终身。

3.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程教案设计中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讲好一门课程的关键所在,创新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由之路;现实情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因素而主动钻研课程内容。教师以丰富的阅历、扎实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吸引学生,使学生期待教师课堂精彩的讲授,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良好的自身修养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学英语学科主要是学生积极性配合教师讲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教师发挥自身能力把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发展成为一种必须性和自需性,有利于真正提高学习效果,发挥作用。

3.3有利于优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英语重在创建英语使用的语言环境,而这种环境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师中,同样在整个大学校园内都可以成为学生开口讲英语、使用英语的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讲英语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可以克服任何顾虑开口讲英语,教师和院系还可以针对优化校园英语的情况,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英语节”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来锻炼英语实战经验,通过活动提高英语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校园活动之中。

4实现“以人为本”英语教育的途径

构建英语教学课堂上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日常教学学习和课程设置管理等方面予以贯彻落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教师应转变观念,应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是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语言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英语专业的教师就应该转变观念,应重视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构。教师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与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专业,也有利于学生拓展自己思维的领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吸收能力。

4.2应设法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构建起自己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理工科院校,学生多属理科生,他们甚至在中学时就有重理轻文的思想。到了大学,他们虽然就读的是英语专业,但仍然还是处在理工科的学校氛围当中,环境对他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也是不利的。这样,教师就必须重视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必须使他们逐渐具备人文精神。如此,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不能只局限于学习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及对之的应用,更应该广泛学习相关人文知识如历史、哲学、政治、法律和艺术等,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应做到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还应该对西方的文化有所了解。

4.3教师应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内省和自我尊重,应该有助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问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应该有助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长处和好的品质。这也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应该只重视词汇及语法等的教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教师还应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地将那些新的知识和新的素材充实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去。人文主义的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在精神、身体和道德等方面都充分发展的人。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重视智、德、体、美、劳的普遍实施。

4.4教师应进行素质提升,创新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担任好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将人的自身作用得以发挥,课堂讲授环节中除了要针对学生特点采用直观和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兴趣外,还要通过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学效果,将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层次的不同,设计适合授课人群的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中,应多运用任务教学法、辩论讨论法、模拟演示法、案件实例法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还要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和知识层次,学好本专业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内容,具有较高讲授水平及良好人文修养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5高校对人本精神塑造的重要作用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和输送合格社会人才的地方,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各大院校的管理部门,也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的重要性,在校园中提倡优良校风提供给学生宽松、自由、发展的校园环境,同时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形成,也重视人本精神和道德品质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培养作用。学校定期组织各类社团和校园文化和建设活动,提升整体校园环境,并吸取和借鉴其他相关院校的优秀做法和理念,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秀琴,杨柳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2]斐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0-21.

[3]黄建海.教育呼唤人文主义[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4).

[4]周星.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新方向教育篇8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影响改进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加强体育和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身习惯与兴趣,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当中,有一些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深,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抓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1新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1.1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拓展空间

1.1.1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体育教学观念提供拓展空间,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更为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它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1.2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材内容提供拓展空间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以“课标”为依据的田径教学,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是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手段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体育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简易化、游戏化的教材方向发展。

1.2新课程标准使体育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化

通过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体育测量,拘泥于掌握动作的质量并强调最终成绩的评定,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学生的身体条件,基础情况,进步程度完全被忽视,学习的评价只是起到一种甄别学生的作用。

新课标指导下的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它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标准,而强调个人的努力程度。新课标体现了尊重个性的价值,特别强调对过程的评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能“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就给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留下空间。

2中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方向

2.1体育教学中指导思想的转变

传统观念下,体育教学侧重对动作技能的学习,但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能不一定就有了健康的体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1)健康第一

体育教学中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是德智体美劳最基本的层次。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这就像“10”中“1”和“0”的关系,当“0”前面的“1”不存在时,后面再多的“0”都无任何意义。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体育教学中不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就谈不上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对健康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可见,身强体壮并不是健康的全部,没有疾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2)为终身体育服务

学生经过学校多年的体育教育,但离开学校后能形成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人却很少,关键是他们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没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人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体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学生就乐于运动,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2.2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取代了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满足心理、身体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去创新,开创体育教学新局面,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新课标把学生课堂自主、自练、自创摆在重要位置上。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主导作用小但没有受到制约,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新、更多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努力钻研新教材教法,提高业务水平,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及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2.3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并重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技术是必要的,只要技术教给学生了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就符合了《体育与健康》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其实,这恰恰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育实践为体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反过来体育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体育实践、服务于体育实践,为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应与社会主体紧密联系的要求。理论缺乏,久而久之,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就只是技术的载体罢了。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需要注意对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才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新方向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21—0018—02

随着我省“两基”顺利通过部级验收,表明我省的义务教育已达到了“办学”的基本要求。在新时期,进一步明确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将直接关系到办人民满意教育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对此,笔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从基本普及转向稳步提高,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

借助两基国检的东风,我省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转变,两基达标期间,我省所采取的“领导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的行政运作模式,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快速改善办学条件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验收通过只是表明我省基本上解决了义务阶段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社会关注的“择校热”、“入园难”、学生学习负担重、素质教育实施难等热点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办好学”,推动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将是我省今后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

内涵式发展是指从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机制,实现教育科学化发展。具体来说,第一,政府要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足额投入,相关的教育资金必须尽快落实到位,以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实现特色化办学,摈弃以升学率和学生成绩为标准的功利性评价方式,构建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评价机制,解决“办好学”的问题;第三,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第四,加快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社会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二、从注重单极发展转向多极共同发展,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热是我省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集中体现。而造成择校热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其一,我省办学条件好的学校相对较少,这是造成“择校热”的主因。其二,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校办学的模式,违背了教育需求决定教育供给的规律,影响了学生及学校的发展,反过来高密度的单一的教学供给又左右了教育的需求,使教育呈现单极化发展趋势。这也是造成“择校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第一,教育资源要均衡配置,即教育经费、教学设备设施、师资、生均教育资源等配置要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偏远地区倾斜,加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第二,解决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问题,鼓励学校扬长避短,实现“千校千面”的特色发展;第三,建立教师区域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教师和校长的合理流动,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教师培训要向薄弱学校倾斜。

三、从注重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化发展,促进普通高色化发展

普通高色化发展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及“办好学”的需要,是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特色化发展就是让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校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减少传统中“要西红柿结苹果”的教育失误。特色化学校的显著标志是学生没有好坏之别,只有为梦想努力拼搏的程度差异,学校培养出的是拥有健康体魄,思维活跃,充满活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

高色办学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摈弃“千校一面”拼高考的教育模式,改变“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的局面;二是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尤其是体音美等课程,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三是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开设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四是加快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建立,为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从注重两基转向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幼儿“入园难”是多年来困扰我省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因过去我省基础教育重点放在两基攻坚上,无暇顾及学前教育,导致学前教育发展欠账太多,如,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许多适龄幼儿不能入园;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工资低,待遇差,并且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学前教育质量低下,大都限于保育阶段。

学前教育目前要做的:一是增加投入。由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口比例投入经费建立一定数量的幼儿园,尽可能地保证所有适龄幼儿能进入幼儿园;出台统一的办园标准,推进全省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借鉴两基经验对幼儿人均教育经费进行定额投入,保证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强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现有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幼儿教师准入门槛,改善幼儿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学前教育行业。三是强化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维护幼儿人身安全,尽可能地消除安全隐患;推行以游戏为主,发展幼儿动作技能,增强幼儿体质,愉悦幼儿身心的教学模式;坚决抵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五、从注重普及转向提高教育实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新方向教育篇10

自1997年初之后,我国科教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1997年夏季之后,我国经济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东亚的金融危机。这两件事在20世纪末不期而遇,绝不是偶然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并没有什么东亚的经济奇迹,他们没有科学上的创新,没有新经济制度突破,整个东亚经济就象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只要用针尖轻轻一戳就会破灭。"这句话今天被言中了。而这些年来,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高速发展,创造的利润价值使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大的助推力。连续几年经济上获得高增长,失业率降到历史最低点。这一消一长,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除了金融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之外,有一个教训也是深刻的: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的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是主席代表国家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号召。如果到现在我们仍不觉悟,仍然没有为国家本世纪的腾飞,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那将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历史性失误。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在大家都在议论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首先,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形成的,而这个年龄的人正是处在高中时期。不能设想一个从小没有好奇心、对新事物不敏感、对科学新发展没有兴趣、没有批判意识、没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人,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人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必须从小经过启蒙、引导、爱护、培养、发展。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我们的教育自古至今,不论大中小学,都太注重继承,都太注重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把知识记到脑子里就是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大中小学课本的知识容量和难度远大于欧美。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他们把功夫都下在强化重复性思维方面。我们的学生发展了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欧美的学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西方人拿诺贝尔奖的却远远多于我们。

注重效益的西方人认识到: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本世纪末最应该深刻认识到的现实。今天国家强大起来了,经济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变。今天,考试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重复、记忆负担比几十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教育怎能应付本世纪世界经济的挑战?

综上分析,基础教育应该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国家的最高利益来考虑,改变基础教育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须进行的几项改革

高考制度的改革。

有人说:"高考不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此话不无道理。不是有人把高考比作"独木桥"吗?现在就是有千军万马急于要通过它,因为只有通过它才可能达到充满希望并获得发展的彼岸。如果我们不去改造这座"独木桥",不去建筑新的通道,只是一味地宣传、动员大家不要拥挤,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几十年来,我们从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反对"应试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吗?

现在的高考,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一个模式来要求和鉴别几百万学生,至少有两个弊端是明显的。第一,在这种统一标准的影响下,因为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复制、迁移、运用能力,学校教师也用主要精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结果造成了我国青少年,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创造才能得不到有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有所长就有所不长,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全面。所以说,这种考试制度在选拔出一大批有才能青年的同时,也扼杀了一批有突出特长、有创造性才能的人。

其实这种统一考试的弊端,早在选拔音乐、美术、表演、体育等特殊人才的过程中就被人们认识到了,而且做了改进,形成了一个细小的通道。实践证明,以上院校按照他们各自的招生方法都挑选到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新生。现在的问题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也应该开辟这样一个通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鉴别,使他们不拘一格地受到重视和培养。

这种选拔工作开始时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少数的重点高校参加。特别应该强调这种选拔应该不同于过去的保送生,因为过去的保送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考试(如学科竞赛)来证明他们的继续进入高校学习的潜能。而对具有创造能力学生的鉴别,应该以中学生科研论文答辩会的形式来进行。各个高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协会以及大的企业集团,每年可以按期组织一个或几个中学生科学论文评选和答辩会。关键是由学生已经完成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来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研究能力。与之相辅可以对他们相应的文化基础做一定的综合考查。如果这样的通道一旦开通,它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指挥棒,它使得所有的学校都来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现和培养。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二,高校能招到一批在某一个领域已经自学了相当内容,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新生。外国的经验证明,这样的学生在研究领域的成功率远高于各种学科竞赛获奖的选手。第三,如果这样两种高等学校的录取方式并存,形成一个双渠道的高校招生体系的话,一方面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影响。这样势必可以促进原有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

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在学校我们是通过课程和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具体地体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每一门课程都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系统深入地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虽然因学生的负担过重,几经删减,但是由于指导思想没有根本变动,学科体系没有改变,删的总是皮毛,负担依旧不变。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创造新知识的速率成几何倍率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不再能够适应未来时代的需要。时代的发展,注定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终生学习"。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使他的终身学习比较顺利。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在这种新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作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变必修课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否定,更不是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新知识的发现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运用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强调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必修课的教学,必须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必修课的教学当中。这就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改变必修课内容、科目。

在保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删减一些必修课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容。必修课不一定都要学得那样系统,可以合并成一些综合的科目;还可以删减一些必修科目,把一些必修科目改为选修科目。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留下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开设一些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课程留下时间。

(3)开设新课程。

实际上,我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呼唤要开设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教改实验中,出现了学法课、小论文课、科学实验课、创造发明课、科学专题讲座、科学专题讨论会等等。在这一类课程中,突出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去自学,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系统地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就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进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扩大这种教改实验的范围和深度,经过提炼形成新的课程,并最后把这种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之中。

教学环境的改造。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但创新教育不是只能在特殊的课程和活动中才能进行,它应该贯穿于学校整个教学、教育活动之中。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长、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形成这种环境和氛围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重视以统一的考试来鉴别学生是否优秀,所以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好学生就是努力学习,成绩门门优秀的学生。按照这样的好学生标准,那些有突出特长、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生就可能不在其列。由于我们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有人甚至想把军营里一切划一的要求,也移植到我们的学校里面来,认为只有那样才体现学生素质高。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

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基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门门优秀,就会把一个天才变为普通人。有想象力、创造性的孩子,总是好奇好问,好突发奇想,具有思维的批判性,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师难堪,无法应对。为了培养创新人才,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学生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人类过去积累知识的学习,但是,决不要苛求有个性特长的学生门门优秀,不要以他们在我们眼前表现的不足而过多地责备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一个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要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每一点可贵倾向,都给予鼓励和帮助。我们的学校里,要形成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因为只有民主,才有可能发展求异思维,使有创造性的思想、见解充分地发表出来。

教学方法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同性质的人才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塑造。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把学生作为储藏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告诉的方法效率最高,它可以细致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剩下的问题就是看哪个学生记忆得最好。可以说从古至今,我们的大多数课堂都是承袭这种教学方法,而且成为成千万计教师的教学习惯,而今天的时代,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